時間:2022-04-29 20:37:0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附加合同,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問:租房支付押金應注意點什么?
答:客戶租房首先要支付租金以及押金,押金主要是用于抵充承租人應當承擔但尚未交付的相關費用。押金究竟支付多少可以參考以下幾種狀況,包括租期長短、房屋裝修程度、家具家電數量和價值等因素。目前市場上常規按“付三押一”標準支付押金,指的是租金按三個月為一期支付,同時支付一個月租金數額的押金。承租人究竟付多少押多少均由租賃雙方自行協商決定,關鍵是一旦協商成功就應以書面形式寫下來。承租人還必須在合同上寫上每期租金的支付時間和方式以及逾期違約責任,可以銀行劃賬方式直接劃入房東名下,并保存好相關憑證。
問:租賃期間房東把房屋抵押出去,該合同有效嗎?
答:根據規定,出租的房屋可以進行出賣或者抵押,這種抵押行為不影響原合同的效力。在租賃期間內若房東將房屋抵押出去,承租人可以繼續住在那里,出租人同時可以繼續收取租金。若房東因不能償還債務等原因而將房屋變賣,承租人可以按照原來合同的約定繼續住在房子里。
問:雙方租房合同期已滿但尚未續約,房****然漲價對嗎?
答:按照有關規定,房東這種要求沒什么不妥。租賃合同在合同期滿后雙方沒有續約的認定為“不定期合同”,也就是說雙方都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且不用承擔任何的違約責任。在這種情況下,房東有權不再續約并要求客戶搬走。不過,之前他必須提前通知客戶,讓客戶有一個月左右時間尋找房子。
問:租房簽合同時如何寫附加條件?
答:首先設定一些自己能夠接受和不能接受的條件,然后再同房東商議,爭取寫入合同附加條件中。可以考慮以下一些條件,如喜歡安靜的,看房子周邊有沒有鐵道、高架和建筑工地等噪音大的設施;喜歡太陽光的,看房屋是否朝南;喜歡舒適點的,看廚衛裝修是否達到你的標準等等。同時再看固定設施,如馬桶、熱水器、爐灶、抽油煙機、下水道、門窗等是否能正常運轉,這些都可以作為附加條件同房東約定。必須注意的是,定金最好在簽好合同并寫上附加條件之后再支付。
文秘站刊出
“本附加合同保險期間為一年。……本公司保留終止本附加合同續保的權利”
案例實錄1
04年3月份,孫女士買了某在保險公司的兩全險,附加了住院醫療保險。可是,豬年剛過,孫女士就被查出了糖尿病,且已經出現了頗為嚴重的肝病并發癥。住進醫院一個半月,保險公司不僅送去了祝福,并把醫療費及時的送到了孫女士手里,另孫女士一家萬分感慨當年買保險的英明。
可鼠年剛過,孫女士也逐漸適應了自己是糖尿病人的事實,但保險公司卻打來了電話,通知孫女士附加住院醫療保險不能續保了。
這是為什么呢?
這是因為孫女士選擇的附加住院醫療保險是一年保障期,每年可續保但不保證續保。在條款中我們可以明確看到這樣的描述:如果被保險人身體健康,未發生理賠,在沒有書面要求終止本附加合同時,合同默認為投保人同意次年繼續投保。
“本公司保留終止本附加合同續保的權利”是什么意思呢?
因為孫女士發生了一次住院理賠,而且是慢性病,在未來幾年里,被保險人可能要面臨不斷住院的可能。那么根據保險條款該保險公司就權強制終止孫女士的附加住院醫療保險,因為這種附加險的保險期只有一年。并不保證次年一定要承保被保險人的住院事故。
2.有限保證續保
與不保證續保條款相比,有限保障的期限不是一年,而是三年,或者五年。
案例實錄2
還是以孫女士為例,如果她04年投保的附加住院醫療保險是保證五年續保的產品,則如果她第二年又因為肝病或其他疾病住院的話,同樣可以報銷住院醫療費用。
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保證五年續保的條款則必須連續承保被保險人剩余的四年住院醫療保障而不得拒保。直到第二個五年期到來,保險公司再重新核保。即便如此,這至少為被保險人贏得了四年住院治療的機會。
“只有極少數公司做出了有限保證續保承諾”
會有人問,為什么沒有無限續保?有!但無限保證續保的險種就不是按次數報銷了,而是累計報銷不得超過保險金總額,每次發生住院事故的理賠將從保險金總額中被扣除,直到保險金總額扣除為盡,合同終止。抱著背著一樣沉!
3.附加重大疾病保險的續保
如果有些保險公司單列的重疾是以“附加重大疾病保險”的形式出現的,條款中出現“本附加合同保險期間為一年。……本公司保留終止本附加合同續保的權利”,那么我們就要警惕了。
案例實錄3
藍小姐今年27歲,保障與理財意識濃厚,在05年的時候投保某保險公司的萬能險,其中重疾險是以附加形式投保的,可是在今年初單位體檢的時候突出查出了子宮癌,驚恐之余突然想到了保險公司,可卻遭到了保險公司的拒賠。
這是為什么呢?
利潤敏感性分析法是在投資項目評價和企業其他經營決策中常用的一種不確定性分析方法。它是在確定性分析的基礎上,重復分析不確定因素變化時,將對項目經濟效益評價指標的影響程度。
本文的數據在假定增值稅和營業稅交納的基本附加稅為12%,即3%的教育費附加稅、2%的地方教育費附加稅、7%的城建稅附加稅的前提下得出;若實際工作中還涉及水利建設基金等稅種,只需將稅率稍作變更就可得到相應的比較結果。本文通過對設計采購施工的凈利潤公式推導可以得到不同EPC總承包合同模式和分包簽約方式組合的凈利潤公式和對應總承包合同額和分包成本的常量系數。
總承包合同額和分包合同成本在不同EPC總承包合同模式和分包簽約方式的組合對凈利潤影響的敏感性是不一樣的,因此我們通過凈利潤公式推導來定量分析設計,采購,施工的總承包額和成本對凈利潤影響的敏感性。
一、設計凈利潤公式分析
在向業主開具6%增值稅,簽訂設計分包合同獲取6%增值稅時,設計部分凈利潤計算過程如下:
由于進項稅稅率=銷項稅稅率,因此
凈利潤=[增值稅發票對應的不含稅收入×增值率×(1-增值稅進項稅稅率×附加稅稅率)-增值稅發票對應的不含稅收入×(增值稅銷項稅稅率-增值稅進項稅稅率)×附加稅稅率-印花稅]×(1-所得稅稅率)
=[增值稅發票對應的不含稅收入×增值率×(1-增值稅進項稅稅率×附加稅稅率)-印花稅]×(1-所得稅稅率)
=[增值稅發票對應的不含稅收入×增值率×(1-6%×12%)-印花稅]×(1-所得稅稅率)
=74.46%增值稅發票對應的不含稅收入×增值率-75%印花稅
=74.46%×(總承包額/1.06-成本/1.06)-75%(總承包額+成本)×0.05%
=70.2078%×總承包額-70.2828%成本
當總承包額=1,凈利潤=70.2078%
當成本=1,凈利潤=-70.2828%
二、施工凈利潤公式分析
根據營業稅暫行條例,建筑業施工分包的營業稅稅率為3%。在向業主開具營業稅發票,簽訂施工分包合同獲取營業稅發票時,施工部分凈利潤計算過程如下:
凈利潤=(營業稅發票對應的收入-營業稅發票對應的成本-營業稅-營業稅附加稅-印花稅)×(1-所得稅稅率)
=[營業稅發票對應的收入×毛利率×(1-營業稅及附加稅稅率)]×(1-所得稅稅率)
=75%×營業稅發票對應的收入×毛利率×(1-3%×12%)-75%印花稅
=72.48%×(總承包額-成本)-75%×(總承包額+成本)×0.03%
=72.4575%總承包額-72.5025%成本
當總承包額=1,凈利潤=72.4575%
當成本=1,凈利潤=-72.5025%
三、采購凈利潤公式分析
EPC總承包合同的采購部分有向業主開具營業稅發票和增值稅發票兩種模式。EPC總承包合同的采購部分在向業主開具營業稅發票時,在分包簽約方式上有簽訂采購合同獲取增值稅發票和簽訂施工分包合同獲取營業稅發票兩種方式;EPC總承包合同的采購部分在向業主開具增值稅發票時,在分包簽約方式上有簽訂采購合同獲取增值稅發票的方式。因此根據排列組合就有三種類型。以下根據不同的發票類型來確定EPC總承包合同采購部分的凈利潤計算公式。
1.類型一:向業主開具營業稅發票,獲取增值稅發票
采購部分在向業主開具營業稅發票,分包簽約方式為簽訂采購合同獲取17%增值稅發票時,凈利潤計算公式如下:
凈利潤=(營業稅發票對應的收入-增值稅發票對應的不含稅成本-進項轉出額-營業稅-營業稅附加稅-印花稅)×(1-所得稅稅率)
=72.4575%×總承包額-75.0225%成本
當總承包額=1,凈利潤=72.4575%
當成本=1,凈利潤=-75.0225%
2.類型二:向業主開具營業稅發票,獲取營業稅發票
采購部分在向業主開具營業稅發票,分包簽約方式為簽訂施工合同獲取營業稅發票時,凈利潤計算公式如下:
凈利潤=(營業稅發票對應的收入-營業稅發票對應的成本-營業稅-營業稅附加稅-印花稅)×(1-所得稅稅率)
=72.4575%×總承包額-72.5025%成本
當總承包額=1,凈利潤=72.4575%
當成本=1,凈利潤=-72.5025%
3.類型三:向業主開具增值稅發票,獲取增值稅發票
采購部分在向業主開具17%增值稅發票,分包簽約方式為簽訂采購合同獲取17%增值稅發票時,凈利潤計算公式如下:
凈利潤=62.7724%總承包額-62.8174%成本
當總承包額=1,凈利潤=62.7724%
當成本=1,凈利潤=-62.8174%
4.類型四:向業主開具增值稅發票,獲取營業稅發票
采購部分在向業主開具17%增值稅發票,分包簽約方式為簽訂施工合同獲取營業稅發票時,凈利潤計算公式如下:
凈利潤=62.7724%總承包額-72.5025%成本
當總承包額=1,凈利潤=62.7724%
當成本=1,凈利潤=-72.5025%
通過對凈利潤公式和常量系數我們發現在向業主開具營業稅發票時獲取營業稅發票比獲取增值稅發票凈利潤高,因此在向業主開具營業稅發票時,分包合同的簽約方式采用將該部分納入施工分包合同獲取營業稅發票比簽訂采購合同獲取增值稅發票的方式更優。另外在向業主開具營業稅發票時,由于進項稅轉出進入成本對所得稅的抵減作用,獲取的增值稅發票稅率的高低不影響凈利潤,因此在分包合同簽約方式選擇時無需考慮獲取增值稅發票的稅率高低。
四、小結
通過以上分析,EPC總承包合同和分包簽約方式組合不同,則開具發票類型和收取發票類型和稅率組合也不同,EPC總承包合同和分包簽約方式組合對應的總承包額邊際貢獻率和成本邊際貢獻率組合也不同,常見組合如下表所示:
按照什么稅種、依照什么稅目的稅率納稅, 并不是納稅人隨意選擇的。要將正確的籌劃思路落到實處, 還必須把握操作的關鍵點為合同簽約方式,因為合同的具體條文決定了向業主開具發票的類型和收到發票的類型從而決定了稅收政策如何適用和稅收籌劃方式的選擇。
關鍵詞:會計主體 公司內部往來 輔助項目 工程施工 工程結算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房地產市場的繁榮,建筑業的規模在我國越來越大。建筑企業的財務會計管理也是財務界較為關注的問題。根據筆者的經驗,目前我國建筑企業對各個工程項目的管理,主要采取內部承包為主的形式。即總公司通過招標等方式獲得工程后,以內部承包經營制的方式,分包給項目經理,但項目經理仍是公司員工,總公司仍是承擔民事法律的主體。因此,針對此種經營管理模式,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會計核算體系。但由于各種原因,許多單位未能建立合適的會計核算體系,未能及時有效的反映建筑企業本級、各個項目部及匯總的會計信息。
根據建筑企業內部承包管理的特征,筆者認為,在會計核算上應劃分為二個會計主體,即劃分為建筑企業總公司(以下稱單位本級)和項目部二個級次,二個級次各自獨立核算,期末進行報表匯總。由于單位本級的核算,與一般單位雷同,本文僅就建筑企業項目部的會計核算進行探討。
一、項目部與單位本級之間的內部往來核算
建筑企業本級與項目部之間往來是非常頻繁的,而往來款項的性質又各不相同,因此,準確、及時、清晰地核算互相之間的往來是極其重要的。在科目設置上,根據筆者經驗,單位本級與項目部之間的往來,建議全部用“其他應收款”科目,不使用“其他應付款“科目。這個在會計準則范圍也是許可的。同時單位本級和項目部在“其他應收款”科目下設一個明細科目,叫“公司內部往來”,專門用于核算單位本級和項目部互相之間的往來,以區別于其它業務。也就是說,單位本級和項目部實為一個單位,屬于資金的內部轉移而已。單位本級和項目部在該科目的余額應是方向相反,金額相同,匯總報表時,公司內部往來科目匯總后余額應為0。
目前,一般單位均采用了財務軟件,因此財務軟件中,除了設置“公司內部往來“這個明細科目,還應設置輔助核算,輔助核算的目的是反映往來款項的性質,這樣明細科目與輔助核算形成一個二維的科目體系,相當方便。見下例:
按照業務性質,公司內部往來的輔助項目可設以下幾項:
往來項目 主要核算內容
上繳款 項目部上繳的結算管理費、質安保證金、工會教育經費等
借款 項目部的內部借款
利息 各種內部欠款利息
代墊費用 除代繳稅金及附加以外的各項代墊費用
代繳稅金附加 代繳的經營稅金及附加
已結算賬款 本級代收的項目部的進度款
工資 核算單位之間工資款項
其他 除以上內容以外的其他事項
具體到各個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增減,修改。
科目、輔助項目設置完成后,平時的主要核算如下:
1.結算管理費,即項目部按要求上交給總部的管理費
每月計算提取結算管理費,計入“本年利潤”科目
借:本年利潤
貸:其他應收款――公司內部往來(上繳款)
注:此處是其他應收款貸方金額,本質為應付總公司的款項(下同)。
2.項目部向公司總部借入資金
項目部向本級單位借入的款項,計入“其他應收款―公司內部往來(借款)”科目: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收款―公司內部往來(借款)
3.借入資金的利息核算
應每月計提利息,計入“施工間接費用――利息”科目。施工間接費用是建筑企業的特殊科目,相當于制造業的制造費用科目。
借:施工間接費用――利息
貸:其他應收款――公司內部往來(利息)
4.代繳的稅金及附加
實踐中發現,有些項目部是在當地自行繳納稅款,但也有些項目部是由公司總部代為繳納稅款。代為繳納稅款的核算,如營業稅和教育費附加等,應計入“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同時掛單位本級的往來。
借: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貸:其他應收款――公司內部往來(代繳稅金附加)
5.收到工程款的核算
實踐中,有些單位是項目部自行收取工程款,有些單位是采取集中結算方式,即由公司總部代收工程款,公司總部代收的,形成內部往來。此時項目部雖沒收到款項,但要減少對甲方的債權(應收賬款),同時增加對公司總部的債權。
借:其他應收款――公司內部往來(已結算賬款)
貸:應收賬款
項目部與單位本級的往來核算,應是同步進行的。項目部作“公司內部往來”貸方發生額,單位本級就同時作“公司內部往來”的借方發生額。反之亦然。即方向相反,金額相同,期末科目余額相加,匯總抵消。
二、項目部成本費用核算
建筑企業項目部的成本費用核算,與一般企業略有不同。科目也有其特殊性。
工程施工成本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工程施工過程所發生的直接成本費用通過“工程施工――合同成本”科目核算。
成本項目主要包括:人工費、材料費、機械使用費、其他直接費、間接費用、分包工程費用。
工程施工過程中所發生的間接費用通過“施工間接費用”科目核算。如有多個項目,應在項目間進行分配。
主要會計核算分錄:
1.材料費
領用材料,根據領料單或出庫單等單據,計入合同成本中的材料費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材料費
貸:原材料
2.人工費
根據工資清單,所發生的工資和計提的福利費等費用計入合同成本中的人工費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人工費
貸:應付工資
貸:應付福利費
3.機械使用費
使用自有施工機械和運輸設備為承包工程進行機械作業所發生的人工費、燃料及動力費、折舊及修理費、其他直接費、間接費用等各項費用,計入“機械作業―承包工程”明細科目。機械作業科目應遵循“工程施工―合同成本”科目核算原則。月份終了,轉入“工程施工”科目。
從外單位租入施工機械,支付或負擔的機械租賃費,直接記入“工程施工”科目。
4.其他直接費
如設計和技術援助費用、施工現場材料的二次搬運費、生產工具和用具使用費、臨時設施攤銷、檢驗試驗費、工程定位復測費、工程點交費用、場地清理費用、水電費等,計入其他直接費科目。
5.間接費用
項目部的管理經營費用如管理人員工資、獎金、職工福利費、勞動保護費、固定資產折舊費及修理費、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攤銷、取暖費、辦公費、差旅費、工程保修費、等費用,應首先計入“施工間接費用”科目,月末,施工間接費用應轉入施工成本中的間接費科目,如果是多個項目,應按照一定比例進行分配。
6.分包工程費
項目部作為一個施工單位,對整個工程項目進行施工。但有時根據需要又將某些具體的、專業性的工程外包給其它單位,此時項目部又具有了甲方的身份。根據進度,對分包的單位需支付工程款,形成了分包工程費用。本質上就是項目部的一種工程支出。
確認應付的工程款時:
借:工程施工
貸:應付賬款
支付進度款時:
借:應付賬款――應付分包款
貸:銀行存款
三、經營收入、成本和稅金
項目部應在期末確認收入,成本等。但由于工程產值的確認,需甲方及監理公司的認可,甲方與監理的簽字認可時間,不同地區,不同工程均不相同,有的是按月、按季審核,有的是一年審核一次。不管如何,實踐中,一般于每月根據確認的產值(工程量)或工程部審核的產值(工程量)確認收入。一年審核一次的,于年底根據甲方、監理公司確認的數額確認年度收入,并對年度其他月份進行適當調整。產值確認后,根據合同毛利率等確認合同毛利,記入“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主營業務收入”與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的差額計入主營業務成本科目。
在承包經營方式下,應確認的合同毛利應包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結算管理費。即:
合同毛利=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結算管理費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應設置“稅金附加”和“利潤”兩個明細科目。
1.每月根據項目部確認的產值(工程量)或工程部審核的產值(工程量)確認收入,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稅金附加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利潤
貸:主營業務收入
2.年末根據工程部核實的項目年度施工產值(工作量)進行收入和成本的調整(調減用負數)
借:主營業務成本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稅金附加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利潤
貸:主營業務收入
3.工程完工后,應根據決算文件,扣除以前年度確認的收入和成本,來確認當期收入和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稅金附加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利潤
貸:主營業務收入
4.計算各期應交納的稅金及附加
借: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應交城建稅等
其他應交款――應交教育費附加等
四、工程結算
1.平時結算
工程結算與確認產值密切相關,與甲方及監理的審核算時間密切聯系。一般地,向業主開出工程價款結算單辦理結算時,按結算單所列金額,通過“應收賬款”和“工程結算”科目反映。“工程結算”科目反映累計已結算的合同款,期末貸方余額反映尚未完工工程已開出工程價款結算單辦理結算的價款,本科目只在工程完工時與“工程施工”科目對轉。“應收賬款”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應收未收的進度款。
按產值確認應收的進度款時:
借:應收賬款
貸:工程結算
收到進度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
2.工程完工決算
工程完工,在竣工驗收、履行決算手續后,收回全部工程款。同時應將工程結算科目與工程施工科目沖抵,沖抵后,工程施工科目與工程結算科目余額均為零。
借:工程結算
貸: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稅金附加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利潤
五、結論
綜上所述,根據國家的會計準則、會計制度和會計核算辦法,結合建筑企業對工程項目實行內部經營承包管理的特點,提出了一些較為具體的核算方法,從而解決了當前實務中大量建筑企業中存在的會計主體不明,核算混亂,公司總部、項目部及匯總財務信息質量不高的問題。當然,隨著企業的經營管理方式的變化,核算方法也要跟著改變,以適應企業的經營管理需要。
參考文獻:
[1]財政部.財會[2003]27號施工企業會計核算辦法[EB].2011-07-12
[2]古繼洪,盧圣佑.施工企業會計核算實務[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9
承租方:___________
一、租用車輛狀況
詳見本合同的附件《汽車租用登記表》和《車輛交接單》
二、租用期限及租金的交納
詳見本合同的附件《汽車租用登記表》
三、出租方的權利和義務
1.在下述任何一種情況發生時,出租方有權隨時隨地收回所租車輛,已收取的款項在計算所有損失后多退少補。
(1)承租方利用所租車輛從事違法犯罪活動。
(2)承租方將所租用車輛轉讓、轉租、出售、抵押、質押。
(3)從事其它有損出租方車輛合法權益的活動。
(4)未經出租方書面許可連續拖欠應付款超過3日。
在以上情況下給出租方造成經濟損失的,承租方應作相應賠償。
2.不承擔租用車輛于租用期間引發的第三者責任。
3.其它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出租方應有的權利。
4.出租方應在收到承租方租金及足額抵押金之后,將所租用車輛交付承租方,收款日期以支票到帳或收到現金之日為準。
5.提供車輛應當適用,行駛證、養路費齊全有效。
四、承租方的權利和義務
1.有權自主選擇欲租車輛。
2.于租用合同規定的租用時段擁有所租用車輛的使用權。
3.對租用車輛承租前已有的損傷不承擔賠償、維修義務。
4.按期如數交納租金、抵押金。
5.自行承擔租用期內所租車輛的燃油費用、路橋通過費用。
6.遵守《汽車承租人須知》的義務。
7.租期內應嚴格遵守國家各項法律法規,并承擔由于違章、違法肇事等行為所產生的全部責任及經濟損失。
8.承租方必須承擔由于承租方行為帶來的其他經濟損失。
9.協助出租方在租用期內辦理車輛保險事故的定損、理賠。
五、押金條款
1.承租方應于租用合同書簽署之日根據出租方關于押金的規定一次性足額交付相應抵押 金給出租方。
2.出租方應于租用合同書期滿或雙方協議解除合同后,除依照本合同及附件的規定應扣除的費用外,將剩余押金歸還承租方。
3.承租方不可自行將押金抵作租金。
六、保險條款
1.出租方已就租用車輛提供相應保險,詳見《汽車租用登記表》)若承租方要求增保其它險種,出租方可代辦手續,費用由承租方承擔。
2.承租方應在交通事故發生的24小時內通知出租方,出租方將在保險事故車輛到達其指定修理廠,承租方提供了有效的全部保險證明手續,且承租車輛符合《汽車租用登記表》中規定的由出租方進行保險理賠的車輛時,停止計算租用費用。承租人在承租車輛期間若發生車輛被盜、報廢或其它形式的滅失,承租人應負擔車輛滅失之日起至出租方獲得保險公司賠款時止(最長不超過四個月)的車輛租金的40%及保險免賠部分。
3.由于承租方的原因造成的保險公司拒賠及免賠的所有損失及相關費用由承租人承擔。
4.車輛發生保險事故,承租方應交付車輛加速折舊費及保險公司免賠額。加速折舊費相當于本次事故總維修費的20%,如承租方不能取得保險公司理賠必須的有關手續,則由承租方負擔全部維修費用及加速折舊費,并承擔保險事件不能賠付的責任。
七、擔保條款
保證人就承租方履行本合同及附件的義務負連帶擔保責任,擔保期限從保證人簽字之日算起至本合同有效期滿后兩年。
八、違約責任
除重大政策性變化或不可抗力外,任何一方違反合同的規定致使合同不能全部履行的,除賠償相應經濟損失外,還應向另一方支付合同及附件未履行部分租用金額總數20%的違約金。承租方應按雙方簽定的還車時間及時交還租用車輛,每逾期交還一日,除繼續計收租金外,需另外交付日租金20%的違約金。每提前交還一日,在交付日租金20%的違約金后退還該日租金。本合同所指經濟損失,均包括租金損失,租金損失賠償標準按《汽車租用登記表》所列租金標準計算。
九、合同的變更和解除
本合同的變更和解除,必須經租用雙方簽署書面協議方能有效。
十、合同的有效期
本合同有效期為貳年,本合同有效期內,擔保人在擔保期限內對承租方的每次租用均負本合同第七條規定的擔保責任。
十一、爭議的解決
有關本合同之一切爭議,首先應友好協商解決,如協商解決不成,由當地法院訴訟解決。
十二、合同及附件
《汽車承租人須知》、《汽車租用登記表》、《車輛交接單》、《補充協議》是本合同的附件,與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汽車租用合同書》補充協議
為進一步明確承租方租車去外埠(外埠系指成都以外的地區、下同)應遵循的權利與義務,出租方與承租方在《汽車租用合同書》的基礎上,簽訂如下補充協議:
第一、 出租方的權利和義務:
1.對去外埠的客戶,在客戶交納相關費用后,為客戶提供合同、有效的證件,并在租用登記表中確切著名客戶離開成都的起止日期及客戶的大致去向。
2.長途附加費指因車在外地發生事故、故障及其他問題后處理費用將相應提高而收取的額外附加費。按外出里程不同,收費標準如下:
距成都市區里程 普通客戶收費 會員收費
300公里以內 50元/天 40元/天
300-600公里 100元/天 80元/天
600公里以上 200元/天 160元/天
3.購置附加費證明押金普通客戶為10000元,會員為XX元,出租方未收取押金可以不向客戶發放購置附加費證明。
4.對租車去外埠的客戶發生救援需求時提供有償救援。
第二、承租方的權利與義務:
1.承租方租車去外埠必須事先告知出租方,并交納長途附加費及購置附加費證明押金。
2.承租方租車去外埠發生車輛故障或出險,必須當即與出租方聯絡。
3.承租方在外埠需要出租方提供救援時,應交付相關費用;外埠救援施救收費標準如下(單位:元/公里)
>文秘站:<
(1) 承租方已交納長途附加費及購置附加費證明押金,收費標準為:
救援出車費 單程拖車每公里收費 現場搶修費,不含配件費
距市區里程300公里以內 200 8 1000
距市區里程300公里以上 200 10 XX
(2) 承租方若違反本補充協議第二項1、2款的規定,除須補交長途附加費外,外埠救援施救收費按本規定收費標準的1.5倍
收取。
承租方:___________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
委托經辦人:________________
擔保方: __________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租方:____________________
電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一:原告將其購置的解放牌營運貨車向某保險公司投保,某保險公司為原告出具了機動車輛保險單,該單明確了保險額分別為車輛損失險、第三者責任險,附加險中的車上責任險。在保險期限內,原告駕駛員駕駛被保險汽車,在通過無人看守鐵路道口時與正在行駛的火車碰撞,致使汽車上一人死亡,三人受傷,鐵路機車中破、車輛小破一輛。經事故調查處理委員會及公安機關認定,被保險車輛對該起事故負全部責任。
原告認為此事故屬于保險責任范圍,曾多次向被告提出索賠,保險公司以原告未投保附加險鐵路道口險,而拒絕賠償。
例二:原告向某保險公司投保了機動車輛保險,被告出具了機動車輛保險單,基本險部分,其中有車輛損失險;第三者責任險;另附加險部分,車上責任險。特別約定欄打印有“保險車輛通過火車道口時,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第四十四條有關規定,發生與火車相撞事故而造成的一切損失,保險人不負賠償責任。”但保險人未就該條款向投保人明確說明。在保險期限內,某日夜間,被保險人在運輸貨物時,由駕駛員駕駛被保險車輛,當被保險車輛行駛至某平交鐵路無人看守道口處,撞在正在行駛的鐵路貨物列車機后第14位、第15位車輛上,造成被保險車輛駕駛室內的被保險人等三人死亡,被保險汽車牽引車報廢、半掛車嚴重破損,同時,該起事故造成鐵路車輛報廢,鐵路線路及道口設備損壞。經事故調查處理委員會及公安機關認定,被保險車輛對該起事故負全部責任。原告向保險人索賠時,方知特別約定的內容,雙方發生爭議。
原告認為,保險人在機動車保險單中制定的特別約定內容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有關規定,應當無效。
保險人認為,被保險人違反了保險合同特別約定的內容。原告的起訴不符合事實,亦無法律依據。
要正確處理好這類案件,關鍵在于解決保險中的附加險鐵路道口險和特別約定是否有效?
一、附加險鐵路道口險和特別約定的內容是格式條款
附加險鐵路道口險和特別約定的內容是保險人未與投保人協商,單方決定的,而且長期和重復針對不特定的投保人使用,因此,附加險鐵路道口險和特別約定的內容是格式條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對格式合同包括格式條款進行了全面、整體的定位和規定。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第二款對格式條款作了確切的定義。合同法中規定:“采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請對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此規定是對格式條款的內容及擬定者的義務加以規定,提請注意必須達到足以使相對人注意到其免除或限制其責任條款的存在,該項義務的履行必須是在合同訂立完成之前,體現和確立公平原則,確立當事人之間相應的權利和義務,保護格式合同中處于弱勢的一方當事人的權利,限制制定格式合同一方憑借其優勢對另一方當事人權利限制的盤剝,格式條款免除提供格式條款一方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條款無效,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確認該條款無效或予以變更。
二、保險合同中的附加險鐵路道口險和特別約定的內容的性質
保險人在保險單中的附加險鐵路道口險和特別約定欄的內容系發生特別約定的事項后保險人免除賠償責任,被保險人無權獲取賠償的問題,該特別約定是在基本條款外設定的實體權利義務,用于限制和排除被保險人實體權利,同時免除保險人實體義務的約定,對投保人關系著其投保合同的目的能否實現,直接影響雙方當事人的實體權利義務關系,因此,附加險鐵路道口險和特別約定實質是屬于在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機動車保險條款外,以其自己事先擬定的格式合同形式,約定免除自己責任的條款,特別約定的內容其性質是責任免除條款。
三、機動車輛保險條款是機動車輛保險合同的法定條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一百零六條規定,商業保險的主要險種的基本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由金融監督管理部門制訂;保險公司擬訂的其他險種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應當報金融監督管理部門備案。為規范機動車輛市場行為,督促保險公司穩健經營,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根據《保險法》的有關規定,制定了機動車輛保險條款,并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同時對機動車輛保險條款作出解釋。
1997年8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銀發〔1997〕358號《關于加強機動車輛保險業務管理的通知》中指出:各保險公司必須嚴格按照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機動車輛保險及其附加險的條款和費率開展保險業務,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不得變更條款內容,不得直接或變相降低保險費率。
1999年1月6日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保監產[1999]2號發《關于重申機動車輛保險市場管理有關規定的通知》中指出,為打擊機動車輛保險業務中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規范機動車輛保險市場的經營行為,重申:凡經營機動車輛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必須嚴格執行中國人民銀行下發的機動車輛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未經中國保監會批準,各公司一律不得更改保險條款和變更保險費率。因此,機動車輛保險合同不同與其他的合同,機動車輛保險條款是機動車輛保險的法定條款,應當嚴格按照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機動車輛保險及其附加險的條款和費率開展保險業務。該法定條款沒有制定附加險鐵路道口險和特別約定欄的內容,保險公司自己制定的附加險鐵路道口險和特別約定欄的內容,超出了機動車輛保險的法定條款,與保險法和有關保險規章是相抵觸的。
四、責任免除條款未明確說明的,違背了保險合同的公平、誠實信用原則
保險合同是最大誠信合同。“最大誠信原則”既是對投保人的要求,也是對保險人的要求。按照該原則,投保人必須如實向保險人就保險標的的危險狀況等重要事實作誠實的口頭表達或書面陳述;保險人必須向投保人就保險合同的內容,特別是保險合同中約定的有關保險人的責任免除條款向投保人作出明確說明。因為投保人對保險業務比較陌生,有可能不知道免責條款的存在,或者不了解免責條款的法律意義,保險人應當采取合理方式提請投保人注意責任免除條款或者限責條款。
投保人向保險人投保的目的是為將來可能發生保險事故時,獲得賠償,投保人對免責條款享有知情權,保險人有義務向投保人作完整詳細、客觀、真實的說明,保險人作出說明時,不僅能提醒投保人閱讀有關保險人的責任免除條款或者限責條款,而且應當對該條款的內容、術語、目的以及適用等作出說明,保險人不得隱瞞責任免除條款或者限責條款。如果保險人事先不明確說明,就違反了保險法的誠實信用原則,同時也違背了投保人投保的初衷真實意思,只有保險人向被投保人明確說明,使投保人明確其投保的法律后果和法律意義,由投保人作出選擇決定是否投保,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反映投保人的真實意思。否則,違背了保險合同的公平、誠實信用原則,也違背了保險人投保的真實意思。
五、保險合同中的責任免除條款未明確說明的不發生法律效力
保險人在訂立保險合同過程中處于優勢地位,并有較豐富的實踐經驗,可能事先擬訂一些不利于被保險人的格式條款,為保護不特定多數投保人的利益,要求保險人對保險合同條款有說明的義務,在訂立保險合同時,保險人應當向投保人說明保險合同條款的內容,保險合同中規定有關保險人免除責任條款的,保險人應當向投保人明確說明。根據保險法第十七條規定:“保險合同中規定有關于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的,保險人在訂立保險合同時應當向投保人明確說明,未明確說明的,該條款不產生效力。”
如何理解該條規定的“明確說明”是處理案件的關鍵所在。保險人認為,打印在保險單正面上的特別約定欄內的“保險車輛通過火車道口時,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第四十四條有關規定,發生與火車相撞事故而造成的一切損失,保險人不負賠償責任”和保險單正面上明示告知欄內的“詳細閱讀所附保險條款,特別是有關責任免除和投保人、被保險人義務的部分”,證明保險人已經盡到了明確說明的義務。
如何認定保險人是否已經盡到了“明確說明”的義務呢?2000年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法研[2000]5號的批復對保險法第十七條規定的“明確說明”應當如何理解的問題進行了司法解釋,該司法解釋指出:這里所規定的“明確說明”是指保險人在與投保人簽訂保險合同之前或者簽訂保險合同之時,對于保險合同中所約定的免責條款,除了在保險單上提示投保人注意外,還應當對有關免責條款的概念、內容及其法律后果等,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向投保人或其人作出解釋,以使投保人明了該條款的真實含義和法律后果。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明確說明必須符合兩個條件:第一、在保險單上提示投保人注意;第二、對有關免責條款的概念、內容及其法律后果等,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向投保人或其人作出解釋,以使投保人明了該條款的真實含義和法律后果。因此,保險單正面上明示告知欄內的內容只能認定為在保險單上提示投保人注意,符合第一個條件。保險公司僅在保險單上的特別約定和明示告知內容,不足以證明盡到了明確說明的義務,因此,該免責條款不產生法律效力。
煙臺萬華 劉洪濤
一、信用證定義:略
二、信用證性質:信用證雖然依據合同開立,但在法律效力上與合同相互獨立,只要賣方向銀行提交的單據符合申請人申請開證時所要求的單據,銀行即應付款,而不審核賣方是否實際按合同約定履行了義務,也不審核合同內容。
原因:為了降低銀行風險,設想買賣雙方因合同發生爭執,銀行無法判斷哪方的主張是合法的,所以只審核單據,只要單據符合要求即付款。
三、信用證的流通程序
1.合同約定以信用證方式付款,同時約定必須向銀行提交的單據,一般是提單、發票、合格證明等。
2.買方申請銀行開立信用證,同時填寫對方付款時必須提交的單據(按合同約定,一般是提單、發票等)
3.賣方將貨物裝船,取得由船主簽發的提單(買方只有擁有提單才能提取貨物,而原則上只有付款才能取得提單)
4.賣方將提單及其它單據交給當地銀行,再由當地銀行郵遞給賣方所在地銀行
賣方所在地銀行(開證行)審核單據是否與買方開證時所要求的相符
5.如果相符,將付款(實踐中先交給買方提出意見)
如果不符,可以拒付(很少這樣做),實踐中把提單交給買方決定,買方可以要求拒付,但買方如果提貨就要付款(其實買方提貨后,單證仍不符,銀行仍可以拒付,銀行要求買方提貨就必須付款的真實原因是:按照UCP500的規定,銀行付款之前買方原本得不到提單,不能提貨,銀行既然把提單交給了買方,相應的提貨風險也就轉移給了買方)
四、信用證的法律調整
調整信用證的“法律”是《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即UCP500,屬于國際慣例,我國未加入該慣例,但是中行率先在其所開立的信用證中標注“依據UCP500開立”,隨后所有銀行進行效仿,所以實踐中我國銀行仍受UCP500的約束,發生糾紛,UCP500在我國的仲裁機構及法院均有約束力。由于國際慣例的法律效力不如國內法強,所以部分法院為了地方利益擅自進行違背該慣例的判決,銀行的違規操作行為得不到警戒,所以實務中不少銀行違規操作,人們對信用證的理解也就眾說紛紜。實踐中常有這樣的案例,賣方交付的單據合格,但貨物壞損,按照UCP500的程序,只要單據相符,買方就付款贖單,然后提取貨物之后才發現貨物損壞。但我國實踐中,銀行先把提單交給買方,買方提貨后發現貨物損壞,于是要求銀行拒付。這種實踐操作方式雖然表面上合理,但嚴格違反了UCP500的規定,部分地方法院做出有利于買方的判決,嚴重損壞了中國銀行系統在世界的聲益。意大利的銀行系統在世界的聲益不好,就是國為意大利法律允許法院做出判決,以貨物有缺限為由,阻止在單證相符時付款。我國的牛皮出口企業銷往意大利的皮革,因此受到嚴重損失。
五、信用證中附加條款的效力
信用證中附加條款定義:略(見實物附件1:信用證開證申請單)
附加條款常約定如下內容:如賣方所租船的船籍國必須是某個國家、賣方遲延交付的罰款等。信用證所約定的附加條件,必須使銀行能夠從單據中辨認出來,否則對其無效。例如,附加條款中約定承運船必須是中國船,銀行從提單上可以得知。約定遲延交貨的罰款,銀行從提單上所記載的日期與信用證所要求的日期的差額上可以得知對方遲延交貨。因此,信用證的附加條款不是可以任意約定的,其所約定的內容必須使銀行僅從單據上便可得知,從合同上得知的無效。例如對方遲延交貨,如果買方修改了信用證要求的交貨期限,銀行就會認為提單符合信用證的要求,即使銀行手中有合同,銀行也不會按合同審查對方是否遲延交貨,而是按修改后的信用證所要求的期限來審查提單所記載的交貨期是否遲延,是否可以扣除違約金。
六、案例探討
1.煙臺甲公司向美國乙公司訂購閥門一批,合同約定遲延交付超過60天的,煙臺甲公司有權扣除美國乙公司的違約金。結果美國乙公司遲延交貨73天,煙臺甲公司是否有權要求銀行扣除違約金。
無權,必須在信用中填寫附加條款,并且該遲延交貨必須能夠從單據上體現出來,使銀行僅從單據中便可得知,實踐中賣方遲延交貨,船東簽發給他的提單就要相應地遲延若干天,銀行將提單的記載與信用證要求的交貨期相比較,便可得知遲延的天數,從而扣除違約金。本案中未將違約金作為附加條款,故銀行無權扣除。
2.仍是上案,現在假設銀行開立信用證時約定了該附加條款,買方遲延交貨,單據不符,銀行可能拒付并導致買方無法提取貨物,于是買賣雙方商定修改信用證的交貨期限,買方同意承擔遲延交貨的違約金,但雙方未修改信用證金額。信用證修改后,買方在申請付款時,要求銀行扣除違約金,可否?
銀行仍無權扣除違約金,因為買賣雙方與銀行商定修改信用證的交貨期限以后,遲簽的提單與修改后的信用證相符,此時雖然銀行知道對方違約,但由于提單與修改后的信用證相符,銀行必須付款。比較好的處理方式有以下兩種:1對方同意承擔違約金時,要求同時修改信用證金額。2單證不符的情況下,由于中國的銀行實踐中仍把提單交給買方,買方可以先提貨,然后在付款時引用附加條款,要求扣除違約金。此時信用證并未修改,銀行將遲簽的提單與信用證要求的提單簽發期限相比較,可以計算對方遲延天數,進而扣除相應的違約金數額。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動作、語言乃至看不見的精神世界,都會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如今,許多年輕家長已經充分意識到花更多時間與子女相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伴隨社會的快速發展,消費水平水漲船高、優質教育稀缺等問題的出現,他們中的許多人也希望為孩子制定有針對性的成長理財計劃。家長如果通過保險產品為子女制定合理的成長理財計劃,就能夠有效幫助到孩子未來的教育和健康規劃。
王先生,30歲,某企業部門經理。最近家里迎來了新生命,初為人父的他感覺肩上有了更重的責任,決定為孩子王小寶(化名)的未來定制一份專屬的教育金計劃,以便更好地支持孩子完成國內高等教育。如果可以的話,希望在孩子30歲時能夠提供一筆婚嫁金。
以“中宏為愛啟航少兒教育金計劃”為例,選擇交費期限為交至孩子18周歲,年交保費12737元,保險金額為3000元。自第3個保險合同周年日起至王小寶30周歲的保險合同周年日,保險公司每年給付3000元的保險金作為教育基金。王小寶18、19、20和21周歲的保險合同周年日,保險公司每年給付1.8萬元的保險金作為大學教育金。若王小寶生存至30周歲的保險合同周年日,保險公司將給付157266元的保險金作為婚嫁置業金。附加復利寶保險,若王小寶生存至30周歲的保險合同周年日,保險公司將給付100%賬戶價值的保險金作為婚嫁置業金。附加少兒專項疾病保險責任,在王小寶滿21周歲以前,如果發生附件合同約定的專項疾病(白血病),保險公司將賠付10萬元的保險金作為專項疾病保險金。
錢先生,40歲,私營企業主。創業以來生意上較為順利,至今沒有認真考慮過自己的財富安全問題,如今睿智的他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希望短時間內定制一份專屬的財富傳承計劃,以便更好地把自己辛苦打拼的家業安全地傳承給10歲的兒子小寶。
以“中宏陪伴成長少兒理財計劃”為例,選擇交費期限為5年,年交保費275904元,保險金額為2萬元。猶豫期過后,保險公司立即給付4000元的保險金作為歡迎獎金。自第1個保險合同周年日起至錢小寶100周歲的保險合同周年日,保險公司給付2萬元的保險金作為成長基金。錢小寶18、19、20和21周歲的保險合同周年日,保險公司每年給付12萬元的保險金作為大學教育金。小寶生存至60周歲的保險合同周年日,公司一次性給付899520元的保險金作為退休金。附加復利寶保險,若小寶生存至100周歲的保險合同周年日,保險公司將給付100%賬戶價值的保險金作為賀壽金。附加少兒專項疾病保險責任,在小寶滿21周歲以前,如果發生附件合同約定的專項疾病(白血病),保險公司將賠付20萬元的保險金作為專項疾病保險金。
相比其他理財工具,少兒保險理財計劃憑借其長期性、保證性、保障性和強制規劃性,能夠做到專款專用,實現更加周全穩妥的規劃,幫助父母更加從容地陪伴子女成長。
最早出現在少兒險中的“保費豁免”,說的是萬一投保人即父母遭遇意外而完全喪失工作能力,保險公司就會批準免交后期保費,保單仍有效。再到后來,各種養老險、終身險、兩全險也都紛紛穿上“豁免”外衣,作為一種有利的宣傳賣點來搶奪客戶。
“保費豁免”是不是真的很完美?《投資與理財》記者在翻閱大量資料以及走訪業內專家的基礎上,總結出“三大誤區”,消費者踩不得;“四個錦囊”,讀者要知道。
“三大誤區”踩不得
誤區一:“保費豁免”是免費午餐
“保費豁免”并不是保險公司施贈的免費午餐。業內人士指出,不管是以附加險形式出現,還是直接出現在主保險的合同條款中,投保人都要為這一額外保障支付保費,一般會在總保費的基礎上增加5%到10%。
如友邦保險日前推出的“友邦雙盈人生II終身壽險”,該險種為投連型,并附加了“豁免保險費疾病保險”。除了每月交1000元主險合同的保費,每月還得額外交93元的“重疾豁免”保費。
誤區二:所有傷殘都符合豁免條件
某保險業務員告訴記者,一般豁免條件有三種,即全殘、身故以及重疾。像在少兒險中,因投保人全殘而保費豁免的情況就常出現。但要注意的是,不同險種中“保費豁免”的具體內容千差萬別,并非所有傷殘都符合保費豁免條件。
比如A保險公司某款產品給出的附加保費豁免保險條款寫明:“在分期交付主險合同保險費期間,如投保人發生意外傷害事故致身故或全殘,自投保人意外傷害身故或全殘時的下一個交費日起,可申請免交被保險人16周歲以前應交的各期保險費,主險合同繼續有效。”
這是一款少兒教育金保險的附加豁免條款,該條款僅對意外事故導致的身故和全殘豁免保費,豁免范圍較窄。如果投保人因為非意外原因,比如是生病導致了殘疾,那就無法獲得“保費豁免”這一重大利益。
誤區三:豁免是終身制
雖然“保費豁免”是一項人性化條款,但它不是終身的。如果交費期滿、被保險人年滿65周歲以及被保險人恢復部分工作能力,并能夠工作生活時,只要滿足其中任何一個條件,“保費豁免”就中止了。
比如王先生去年突發心臟病住院治療,并取得了北京市勞動能力鑒定中心簽發的“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結論書,由于他此前購買的養老險附加“保費豁免”條款,因此他的保單可以免交保費并繼續生效。今年他身體逐漸恢復并又重新上崗,便接到了保險公司讓他繼續交付保費的通知。
由此可見,投保人在購買保險并申請“保費豁免”功能前,務必根據需要做出合理選擇,切忌先入為主地認為只要喪失勞動能力,便可永遠“免單”,以致日后引起不必要的糾紛。
“四個錦囊”要知道
錦囊一:豁免類型不一樣
雖然各大保險公司都會推出“保費豁免”功能,但是出現的形式卻不一樣。
《投資與理財》記者通過查閱資料發現,目前“保費豁免”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作為單獨的附加險存在,如友邦保險、中英人壽、中宏人壽、生命人壽推出的附加保費豁免保險;二是作為附加險與特定主險相捆綁,如中意人壽的附加理財豁免保費定期壽險;三是作為主險合同的條款之一,如泰康人壽、光大永明人壽、民生人壽推出的少兒險主條款中,就設立了保費豁免這一情況。
錦囊二:“豁免”買給誰有講究
“豁免”買給誰是大有講究的。業內人士指出,豁免利益應該買給保費承擔人,也就是交費的那個人,這樣更加符合豁免保費的目的。
通常保費豁免分為投保人豁免保費與被保險人豁免保費。前者指投保人完全喪失了勞動能力,保險公司豁免投保人其后應交的保費,使被保險人的保障權益仍然有效。如子女為父母購買保險或家長為子女投保等情況。后者指被保險人自己喪失了勞動能力后,余下未交的保費可以豁免。
錦囊三:父母投保雙保險
在少兒險中,“保費豁免”最具有價值,因為這相當于給保險又加了一份保險。如果作為投保人的家長因意外而喪失勞動能力,連生活都成問題,更不要說承擔保費了,但是如果購買了附加豁免條款的少兒險,就可以讓這份保單繼續生效,孩子的保障利益也不受損。
“保費豁免是有訣竅的。”新華保險北京海淀營業部張總表示,父母給孩子買教育金儲蓄險,最好父母兩人都作為投保人。這樣,只要其中一人發生意外而無力交費時,余下各期保費都能免交。
錦囊四:保險搭配豁免有講究
被保險人病故 申請理賠受阻
1996年12月23日,李麗為其子李創在中國人壽保險公司某分公司投保了《為了明天終身保險》。期間,李創因患“癥狀性癲癇及扁桃體炎”病,壽險公司曾向李麗作過數次理賠。此后,壽險公司推出新險種《重大疾病終身保險》,經該公司原經辦《為了明天終身保險》業務員介紹,李麗與壽險公司解除了《為了明天終身保險》合同,并于1998年5月3日,再次以李創為被保險人與壽險公司簽訂了《重大疾病終身保險》合同,保險金額8萬元,年繳保險費1504元,繳費期間20年,保險期間為終身,從1998年5月5日零時起算。《重大疾病終身保險》合同第8條約定,在本合同有效期內,被保險人因意外傷害而身故或身體高度殘疾,或于本合同生效或復效之日起180日以后因疾病而身故或身體高度殘疾時,本公司按保險單所載保險金額的3倍給付身故保險金或身體高度殘疾保險金。該合同第10條規定,被保險人因下列情形之一而患重大疾病、身故或身體殘疾時,本公司不負保險責任。其中第6款載明:患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艾滋病?、性病、先天性疾病或遺傳性疾病。同時雙方又簽訂了《重大疾病終身保險》的附加險?即《個人住院醫療補貼險》?合同,保險金額5400元,繳納保險費60元,保險期限1年,即從1998年5月5日12時起至1999年5月5日12時止。不久,在該附加險合同履行期間,李創因患“癥狀性部分型癲癇、扁桃體炎”住院治療3次,李麗按合同先后向壽險公司申請理賠,壽險公司分別于1998年5月6日、1998年12月15日、1999年4月22日分3次給予了理賠。在該附加險合同期滿后,壽險公司未同意與李麗續簽,但對雙方簽訂的《重大疾病終身保險》合同未表異議,仍按合同的約定,收取李麗按期應繳納的保險費,直至2002年5月18日被保險人李創死亡。淮安市第三人民醫院診斷其死亡原因為:“感染性休克、呼吸循環衰竭。”此后,李麗向壽險公司申請保險理賠,但其以種種理由拒絕理賠。2003年7月3日,李麗訴至淮安市清河區法院,請求判令被告壽險公司向其支付保險金24萬元。有無隱瞞病史 免責是否成立
庭審中,壽險公司辯稱:投保人李麗在投保時故意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根據責任免除條款,我單位依法不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另外,被保險人李創是因先天性疾病而身故,我單位依約應向原告李麗退還保險單的現金價值2672元,不負保險責任,故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被告提供了《重大疾病終身保險》合同投保單,表明李麗關于被保險人在過去10年內是否患有癲癇等疾病征求欄內,作了否定的填寫。被告壽險公司還提供了由其單方委托的淮安市中級人民法院法醫學鑒定書。鑒定結論為:李創其線粒腦肌病系其線粒體DNA缺陷疾病,屬先天性疾患。原告李麗認為,壽險公司在與之簽訂保險合同時,對免責條款未作明確說明,主張免責條款不產生效力,并提供了該保險經辦人王某某的證詞。另外原告還認為,因為在承保時壽險公司對李創所患疾病明知,她是否如實告知并不影響壽險公司的權益。對此壽險公司則認為,根據原告李麗的文化水平,對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應予以理解,無需再作明確告知。
免責條款說明不力 壽險公司一審敗訴
清河區法院經審理認為:李麗與壽險公司在履行《為了明天終身保險》合同期間,被保險人李創因患“癥狀性癲癇”等病,壽險公司給予了數次理賠,其與李麗重新簽訂《重大疾病終身保險》合同時,其對被保險人李創患有保險合同所涉及的“癲癇”病應系明知。原、被告在簽訂《重大疾病終身保險》合同時,李麗雖然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但因壽險公司已明知被保險人患病情況,李麗的行為并不足以影響其決定是否同意承保或提高保險費率。另壽險公司在履行《重大疾病終身保險》及《個人住院醫療補貼險》合同期間,李創因患“癥狀性部分型癲癇”等病住院3次,壽險公司均按合同約定作了理賠。在《個人住院醫療補貼險》合同期滿后,壽險公司未同意續簽該附加險合同,但仍按主險合同約定收取李麗交納的保險費,直至被保險人李創死亡。壽險公司在此期間一直未提出與李麗解除《重大疾病終身保險》合同,現再以李麗沒有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為由,拒絕按保險合同的約定進行理賠,理由不能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18條規定,保險合同中規定有關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的,保險人在訂立保險合同時應當向投保人明確說明;未明確說明的,該條款不產生效力。因保險人的說明義務系法定義務,壽險公司認為據李麗的文化水平,應對保險合同免責條款予以理解,無需再作明確告知的辯解,違反了法定義務。因此,即使被保險人李創因患先天性疾病身故,因保險合同中的責任免除條款已不產生效力,被告壽險公司作此抗辯已無意義。清河區法院遂對該案作出一審判決:被告壽險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一次性向原告李麗支付保險金24萬元。是誰預設了法律陷阱
宣判后,壽險公司不服,向淮安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其主要上訴理由為:?1?投保人的如實告知義務源自誠實信用原則,是一種先合同義務,也是一種嚴格的法定義務,不因任何情形可以免除。一審判決對投保人在填寫投報單時未如實告知被保險人先前患有癲癇病是出于故意,一審未作認定不當。而據《保險法》第17條的規定,投保人故意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法律后果有二:一是保險人可以解除合同,二是保險人對保險事故不承擔保險責任。?2?在《重大疾病終身保險》合同訂立時及整個保險期間,保險人對李創的健康狀況并不知曉,雖然曾進行過數次理賠,但是理賠和承保是兩個不同的部門和環節,要求它們作絕對的銜接顯然加重了保險人的義務。綜上,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改判上訴人不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被上訴人辯稱:(1)在保險合同訂立時,保險人和投保人對被保險人的疾病始終處于明知的狀態,因此投保人是否如實告知被保險人的疾病對本案沒有實際意義。?2?誠實信用原則不僅約束投保人,同時也約束保險人。保險人在對被保險人所患疾病明知的條件下依然承保,保險事故發生后卻拒不履行賠付義務,顯然是利用自己的優勢地位預設了法律陷阱,請求二審法院維持原判。
壽險公司難拒賠付責任
二審法院認為:在簽訂《重大疾病終身保險》合同之前,被保險人李創因患“癥狀性癲癇及扁桃體炎”數次住院治療,李麗作為李創的母親與李創朝夕相處,其對李創所患疾病應當是明知的。但其在填寫《重大疾病終身保險》合同投保單中,關于被保險人在過去10年內是否患有癲癇等疾病征求欄內,卻作了否定的填寫。其對這種清楚明了的事實情況作了截然相反的選擇和判斷,應推定投保人作出這種行為時的主觀心理狀態非因過失而系故意。
上訴人在承保重大疾病險之前已就李創患有的“癥狀性癲癇及扁桃體炎”疾病進行了數次理賠,原險種的銷售人員在對李創的病情知悉的情況下,動員同事作宣傳,在此情況下李麗與上訴人簽訂了《重大疾病終身保險》合同。據此,應確認上訴人在承保重大疾病險時對李創患有“癲癇”疾病并數次住院治療等情況是知情的。隨后雙方又簽訂了《重大疾病終身保險》合同的附加險,即《個人住院醫療補貼險》合同。在該附加險合同履行期間,被保險人李創患“癥狀性部分型癲癇,扁桃體炎”病住院治療3次,壽險公司分別在1998年5月至1999年4月分3次給予理賠。二審法院認為,承保和理賠雖然由兩個不同的業務部門負責,但這兩個部門同時隸屬于壽險公司,都以壽險公司的名義開展工作并由其對它們的行為承擔民事責任。同時要求一家保險分公司作核心業務部門之間業務資訊的銜接并不是一種苛求,而且從壽險公司拒絕為李創續保重大疾病險之附加險情況看,上訴人能夠并且已經進行了承保和理賠的銜接。因此,可以認定在《重大疾病終身保險》合同履行期限內,上訴人對被保險人的健康狀況是清楚明了的。誠實信用原則是保險活動的基本原則,在保險合同訂立前,該原則要求投保人如實告知保險人就保險標的或被保險人的有關情況所做出的詢問,還應如實告知保險人其知道或應當知道的有關影響保險人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據以確定保險費率的重要情況。《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17條第3款亦規定:“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保險人對于保險合同解除前發生的保險事故,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并不退還保險費。”但是保險人亦應遵循誠信原則,誠實而行、善意而為,因為保險人作為保險業的經營者,其對誠信原則內涵的理解及對違反該原則的法律后果的熟知程度要遠勝于投保人。在訂立合同時,其應當向投保人就保險人可能不承擔保險責任的事項和情形詳加說明,使投保人知曉有關合同條款的真實含義和法律后果,以便投保人自主地作出選擇。本案中投保人確有故意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情形,但上訴人在對此明知的情況下依然承保,且其在《重大疾病終身保險》的附加險到期后,意識到承保此附加險的高度風險性而拒絕續保,但卻未及時解除《重大疾病終身保險》合同,并一直收取保費直至被保險人李創死亡。在這種情況下,上訴人已喪失了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17條的事實基礎。因為該條規定的本意是因為保險人的危險負擔,很大程度上依賴投保人的誠實和信用;在保險人不知情的情況下,讓其承擔因投保人故意隱瞞行為而導致的無法估量的風險,不符合公平和誠信原則。而在本案,保險人的危險負擔并不因投保人的隱瞞行為而增加,相反,保險人在對此明知的情況下以同意承保并不斷收取保費的行為,向投保人表明了其愿意承受此種危險負擔并愿意承擔保險責任的態度。故上訴人以投保人存有故意隱瞞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17條其當然不承擔保險責任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綜上所述,上訴人應當對己方自擔風險的行為依約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其上訴理由不能成立,一審法院判決并無不當之處,二審法院遂對本案依法作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終審判決。
目前,12個亞洲市場的總體死亡保障缺口已達41萬億美元,年平均增長率為10%。在中國,人們對保險的認知存在嚴重缺失,保障觀念薄弱、保額嚴重不足是其中最為常見的問題之一。據友邦中國2010年理賠數據顯示,約有80%的重疾賠付金額處在6萬元以下的較低額度,而衛生部2008年數據顯示,治療癌癥的費用主要在5 萬~20萬元,平均值達12萬元。與此同時,飛速增長的生活成本及通脹又讓70后、80后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房子、孩子和父母養老已然成為壓在肩頭的“三座大山”,人們究竟要預留多少資金才足以抵御風險已然成為社會的熱點。
記者近日從友邦人壽保險了解到,《友邦雙盈人生投資連結保險計劃》在今年金秋應運而生,小額投入、高額保障是這款產品的亮點,其最高保額與保費比可達150:1。該計劃集《友邦雙盈人生投資連結保險》、《友邦附加雙盈人生意外傷害保險》和《友邦附加雙盈人生豁免保險費重大疾病保險》于一體,將周全保障與長遠獲益相結合,為家庭提供全方位風險管控。
據了解,在保險期間內,《友邦雙盈人生投資連結保險計劃》提供身故保險金和全殘保險金,18~55歲均可投保。合同保險費分為期交和追加保險費,后者可躉交,也可定期定額追加。該產品還可根據被保險人實際生活靈活調低保額,這是考慮到被保險人退休后子女已長大成人,家庭責任相應減少的情況。保額調低后,個人賬戶里就有充足的資金用于投資,被保險人可參與分享投資成果。若被保險人在合同有效期內身故,賠付金額是投保人基本保險金額與個人賬戶價值的總和,個人賬戶價值通過長期投資獲得增值,從而使得身故保險金同步增值;若保險人因故全殘,會得到基本保險金額的賠付,而其個人賬戶中的資金會繼續增值。
同時,《友邦附加雙盈人生意外傷害保險》為被保險人在75歲前因意外引起的身故、殘疾和燒傷也提供了保障。該產品計劃包含了友邦中國首個重疾豁免產品,被保險人若在70歲前不幸罹患重疾,可附加《友邦附加雙盈人生豁免保險費疾病保險》以豁免主合同及兩個附加合同的應交未交保費,豁免資金帶來的保障和投資所得均歸被保險人所有,直至75歲。
投保案例
王女士30歲,為自己投保了《友邦雙盈人生投資連結保險計劃》,主合同《友邦雙盈人生投資連結保險》基本金額60萬元,期交保費4200元,附加險保費1955元,合計6155元。
情況一20年后,王女士累計交費123100元。若此時不幸身故,可獲賠60萬元+個人賬戶價值(中檔收益率下為79408元)。若意外身故,再多賠付60萬元。即非意外身故獲賠679408元,意外身故獲賠1279408元。
情況二10年后,王女士累計交費61550元,此時不幸全殘,可獲賠60萬元;若意外全殘,再多賠付60萬元,個人賬戶繼續有效。若全殘后暫停交費,以中檔收益率計算,累計至60歲退休可再領取75042元。若全殘并滿足重疾定義(如雙目失明),除賠付60萬元外, 41~75歲時友邦保險會連續35年每年劃4200元到個人賬戶,以中檔收益率計算,至75歲可再領取481201元。
情況三 王女士平安一生,交費至70歲,總保費246197元,75歲時降低保額至1萬,到了90歲領取個人賬戶資金作為賀壽金,以中檔收益率計算,可領取266735元。
下面介紹一下保險合同中常用的術語供您參考。
1. 保險人:指與投保人訂立保險合同,并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保險公司。
2. 投保人:指與保險公司訂立保險合同,并按照保險合同負有支付保險費義務的人。
3. 被保險人:指其身體或生命受保險合同保障,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
4. 受益人:指人身保險合同中由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
5. 保險利益:又稱可保利益,指投保人對保險標的具有法律上承認的利益。
6. 保險費:簡稱保費,指投保人交付給保險公司的錢。
7. 保險金:指保險事故發生后被保險人或受益人從保險公司領取的錢。
8. 保險金額:簡稱保額,指保險公司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責任的最高限額。
9. 保險責任:指保險公司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責任的項目。
10. 除外責任:指保險公司不予理賠的項目,如違法行為或故意行為導致的事故。
11. 主險與附加險:主險指可以單獨投保的保險險種,附加險指不能單獨投保,只能附加于主險投保的保險險種,主險因失效、解約或滿期等原因效力終止或中止時,附加險效力也隨之終止或中止。
12. 現金價值:是指保戶在退保時可取回的現金。由于長期壽險通常采用均衡保險費,投保人交費若干期后,將會形成一定的責任準備金,責任準備金是對被保險人的一種負債。因此,在解約退保時,退保人需將這部分負債返還給投保人。保單的現金價值正是以責任準備金為基礎計算的。因投保初期投保人交費少,保單成本攤銷大,所以前期現金價值很低。
13. 保險期間:根據壽險合同,壽險公司在約定時間內對約定的保險事故負保險責任,該約定的時間稱為保險期間,也稱保障期,各個不同的險種有不同的保險期間,如航空旅客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其保險期間僅為一個航程,如果是終身壽險,保險期間則指被保險人的有生之年。
14. 繳費期:又稱供款期,即在壽險合同中預先約定的投保人支付保險費的期間,按繳費方式不同可分為一次性繳旨(躉繳),年繳等不同方式。
15. 等待期:又稱觀察期,或免責期,是指壽險合同在生效的指定時期內,即使發生保險事故,保險人也不能獲得保險賠償,這段時期稱為等待期。等待期是為了防止投保人明知道將發生保險事故,而馬上投保以獲得的行為,也就是所說的逆選擇。
16. 核保:指壽險公司對保險對象的風險進行評估,決定是否接受保戶的投保以及以什么條件來接受投保的過程。
17. 保險費自動墊交:分期交付保險費的保單,在超過寬限期仍未交付保險費的,如本保單當時具有現金價值,且現金價值扣除欠交保險費及利息,借款及利息后的余額足以墊交到期應交保險費時,保險公司將自動墊交該項欠交保險費,使保險合同繼續有效,這就被稱為保險費自動墊交。
18. 減額交清:在保單具有現金價值的情況下,投保人可以按本保單當時的現金價值在扣除欠交的保險費及利息,借款及利息后的余額,作為一次交清的全部保險費,以相同的合同條件減少保險金額,使保單繼續有效。
19. 保單借款:在保單有效期內,如果本保單已具有現金價值,投保人可以書面形式向保險公司申請借款,最高借款金額不得超過該保單當時的現金價值在扣除欠交保險費及利息,借款及利息后余額的百分之七十,每次借款時間不得超過6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