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8 14:03:1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國企法制工作要點,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一、落實創建馳著名商標工作的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關于“形成一批有實力的跨國企業和著名品牌”和“十一五”規劃提出的“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優勢企業”的總體要求,緊密結合開發區商標品牌建設實際,以引導企業爭創中國馳著名商標、省市著名商標和積極開展商標專用權保護為手段,努力營造有利于品牌培育發展的市場環境、政策環境和法制環境,借助于我區產業優勢和地域優勢,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地域特色明顯、市場競爭力強、高附加值的產品和服務品牌,促進開發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
二、創建馳著名商標工作的重點
以培育開發區民營經濟為重點,以培育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以及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具有示范影響力的產業、產品商標為重點內容,積極落實品牌興區戰略。以品牌引領轉型、以品牌助推飛躍、以品牌促進和諧、以品牌引導發展為核心,選擇優勢項目打造強勢商標品牌,選擇特色項目打造知名商標品牌,選擇生態項目打造綠色商標品牌。重點培育以下商標品牌:體現大連開發區特殊自然條件的農產品、海產品商標品牌,體現大連新型現代化城市創新能力的高新技術、生命科學、醫藥健康、軟件開發、電子信息產業商標品牌,體現大連開發區新型城區特色的物流、商貿、餐飲等現代服務業商標品牌,體現大連先進裝備制造業、船舶制造業、石化行業基地特色的產品和服務商標品牌,體現大連輕工服裝產業特色的服裝、家具等產品和服務商標品牌,體現大連海洋旅游城市特色的旅游服務業商標品牌。
三、創建馳著名商標工作的目標
要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形成創建梯隊,力爭在五年內新創馳名商標1-2件,省著名商標10-15件,市著名商標30-50件。同時,要扎實推進企業自主創新體系建設,把依托技術創新建立企業核心競爭力與加強商標專用權保護工作,作為創建馳著名商標品牌的重要基礎和根本途徑。
四、培育馳著名商標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加強領導,建立創建馳著名商標工作的組織機構
成立開發區推進商標品牌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管委會主管領導擔任,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由工商局、發展改革局、財政局、社會事業管理局、經貿局、質監局等部門組成。主要負責:統籌協調和指導全區實施商標品牌戰略工作;研究實施商標品牌戰略工作的政策措施,為管委會決策提供意見和建議;督促檢查各部門實施商標品牌戰略的相關政策落實情況和任務完成情況,協調解決實施品牌戰略和政策落實中的相關問題;研究確定年度工作要點和階段性工作計劃;定期通報實施商標品牌戰略工作情況。
(二)建立大連開發區馳著名商標培育發展梯隊
要形成一個由管委會統一領導,各部門相互協調、密切合作的工作機制。各相關職能部門根據自己的工作職責和掌握的企業信息提出重點企業培育名單和計劃,報領導小組統一研究,從而形成開發區的品牌培育梯隊。
(三)進一步完善實施名牌戰略聯席會議制度
實施商標品牌建設工作涉及面廣,影響力大,需要全區相關職能部門的密切配合。要建立經常性的品牌戰略聯席會議制度,共同研究和解決品牌建設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和情況。
(四)完善品牌培育模式
改進目前“重評比,輕培育”的品牌推進模式,建立一套“共擔投入、共享利益、協調運作”的品牌培育市場化運作機制,加強對品牌評價工作的指導和管理,完善和規范評價體系,提高社會公眾以及市場評價的參與度。
(五)積極開展品牌培育培訓,增強企業的品牌意識
今年要對全區相關企業進行一次商標品牌戰略培訓。通過培訓指導企業提升品牌戰略意識,進一步提高企業的品牌意識和品牌運作方面的能力。同時,對申報著名商標的企業進行前期輔導,對省著名商標進行跟蹤服務,建立聯絡員制度。
(六)加大對馳著名商標品牌宣傳推薦力度,營造有利于商標培育發展的社會氛圍。
2005年畢業于延邊大學制劑工程專業的周大成,初入職場時從事新藥研發工作,參與了幾項專利撰寫。出于對專利的興趣,周大成在2007年初加入北京同仁堂研究院后,主動提出將自己負責的項目研發成果申請專利,著手專利申請并開始系統接觸知識產權相關知識,這也開啟了他的知識產權職業生涯。之前積累的研發經驗使他能夠站在研發人員的角度思考問題,理解研發人員的語言,識別想要表達的要點,從而更好地引導研發人員按照專利所需的思路框架進行闡述,這對于周大成今后從事專利工作助力匪淺。為系統積累專利經驗,2010年周大成加入新奧集團,進入知識產權職業積累階段。2014年初,懷抱著為祖國醫療健康領域知識產權事業的發展繼續奠基和探索的志愿,周大成回歸醫藥領域,加入中國再生醫學集團。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來到中國再生醫學集團,我不盲目走‘先大后強’的路,而是推行‘有目的的創新(瞄準市場),有目的的布局(針對對手)’,專利數量與質量并舉,關注商業競合關系,從企業經營的角度充分考慮和論證每件專利的價值”。
仔細想來,周大成已在知識產權領域摸索前進了近十年,遭遇過風雨挫折,也獲得了成長和歷練。他始終堅持初心未改,全情投入,修養自身,勇往直前。而他對于整個行業變遷和知識產權經理人這一職業的內涵更是有著深刻的感悟和理解。
China IP:請您結合自身的工作情況,談談對知識產權行業和企業知識產權經理人的理解和感悟。
周大成:就整個行業而言,近年來,我們共同目睹了我國知識產權行業的輝煌發展,尤其是十二五期間,中國知識產權數量快速增長。2010年度我國專利申請量首次突破100萬件,而2015年將超過200萬件,連續五年世界第一;2010年我國有效注冊商標數量累計突破400萬,2015年有效注冊商標數量累計已突破千萬,連續13年世界第一;我國已迅速成為世界知識產權大國,實現了舉世矚目的大跨越。2015年是特殊的一年,國家商標局降低了注冊商標申請費、國家專利局延長了專利年費減繳期限、國家財政部規定了知識產權產生費用可作為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正在修改的《專利法》擬提高侵權賠償額度……這些政策的實施,必將提升知識產權產生和市場參與的活躍度。未來,中國將向知識產權強國發展,在中國法制逐步完善以及全面國際化的大背景下,中國知識產權事業的未來必將更加美好。
而知識產權經理人在企業和行業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在企業,其是知識產權工作的引領者。公司經營發展需要諸多保障因素,企業知識產權工作的職責是持續提高公司知識產權產生、管理、運用能力,為公司經營提供穩定、平衡的知識產權環境。在企業內部,為技術研發做好開路先鋒,為產品營銷做好保駕護航,為公司經營打造精通知識產權運作的高效團隊,保障公司經營和發展,這也是知識產權經理人職責的體現。在行業,則是知識產權發展史的推動者。知識產權經理人也是眾多知識產權工作者中的一員,也是推動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群體的一份子,知識產權經理人必然都有這種責任感和使命感,與全體知識產權人一同糾正錯誤的知識產權觀念,尊重和敬畏知識產權規則,營造正向的知識產權文化,推動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的發展。
China IP:在您看來,如何才能成為優秀的知識產權經理人?
周大成:隨著我國繼續深化改革開放,隨著更多中國企業成長為世界級企業,隨著各個產業領域“互聯網+”概念的出現并逐步實踐,企業知識產權經理人需要不斷突破視野,跨界學習。而在成長過程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實現自我成長。
首先是要有“全局觀”,包括公司內的全局和行業內的全局。知識產權工作者在企業中要從產品銷售、公司運營的角度主動思考和識別知識產權業務結合方式,發現知識產權工作要點;此外還要結合企業在整個行業中的發展階段和自身特點,把握企業之間的競合關系,確定知識產權工作的方向。
第二是要有“前瞻性”。知識產權作為企業經營的武器,其運用方法也在不斷發展和繁衍,從國內國際走在知識產權實踐前列的大企業之間所發生的各種知識產權糾紛,來審視企業的知識產權工作,結合企業所屬領域的特點,識別企業存在的知識產權風險,并對可能發生的風險有所準備,或者根據已經發生的糾紛持續調整和完善知識產權布局和管理。
第三是要有“計劃性”。計劃性是成為優秀知識產權經理人的有益習慣。除了戰略上要有計劃性,完善的知識產權結構是實施各種戰術的重要基礎,企業知識產權人員應當有針對性有邏輯性的計劃如何持續優化知識產權結構,強化專利組合,規劃商標布局,儲備知識產權。
第四是要做好“服務者”。知識產權部門是企業的輔助部門之一,知識產權本身是企業的重要武器,其本質上是為公司運營和業績增長提供保障的服務性工作。企業知識產權工作者不能期望過高,要在提升團隊服務能力上下功夫,適應公司的多元化需求,提供專業化服務,才能體現價值。
第五是具有“創造力”。企業知識產權經理人要具有在情況復雜、時間緊急、資源匱乏的情況下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解決問題的“創造力”要求我們企業知識產權人“懂專業,懂企業,會溝通,能執行”,以結果可控或利益可控的方式解決問題。
China IP:您對新入行的同事們有哪些建議?
周大成:職業知識產權經理人一般會經歷“轉行變型”、“專業提升”、“視野突破”三個成長階段,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具體實踐:
堅持學習。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迅猛,與時俱進,跟得上時代變化,才能保證“不退”。此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職業洞察力和領悟力的天然催化劑,是持續學習、自我提升的內在動力,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做自己擅長的事,除企業知識產權經理人外,知識產權行業還有人、審查員、律師可以選擇。
善于總結。“低頭拉車,也要抬頭看路”工作或學習一段時間,要回頭看看走過的路,也看看前面的路,根據目標調整自己的步伐,經??偨Y自己、反思自己、正視自己、有利于自我提升和目標實現。
積極參與。在企業從事知識產權工作,應當走出辦公室,積極參與企業各個經營環節中去,積極參與到技術合作、項目管理、人力資源、采購、并購、市場推廣、銷售中去,以積極開放的心態參與和推動工作。在企業外部,也要積極參與行業活動,跟知識產權業務走在前面的大企業多交流多學習,才能在企業內部發揮更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