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2 08:19:3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生藥學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分別收集了四川、陜西、重慶等產地的決明CassiaobtusifoliaL.原植物和種子,以及廣西、成都中醫藥大學苗圃的小決明CassiatoraL.原植物和種子。藥用植物和藥材均由成都中醫藥大學盧先明教授鑒定。
2方法與結果
2.1原植物鑒定
2.1.1決明
CassiaobtusifoliaL.一年生半灌木狀草本,高1~2m。偶數羽狀復葉互生,有小葉2~4對,在下面兩小葉之間的葉軸上有針刺狀暗紅色腺體;小葉倒卵形,長1.5~6.5cm,寬0.8~3cm,先端圓形有小突尖。花成對腋生;小花梗長1~2.3cm;萼片5,分離;花瓣5,黃色,倒卵形,長約12mm,具短爪;發育雄蕊7。莢果條形,長15~24cm。種子多數,菱狀方形,淡褐色或綠棕色,有光澤,兩側面各有一條線形的淺色斜凹紋?;ㄆ?~9月,果期9~11月。全國大部分地區有栽培。生于村邊、路旁、山坡等地。
2.1.2小決明
CassiatoraL.與決明形態相似,不同點為:植株較小,臭味較濃。下面兩對小葉間各有一個腺體;小花梗,果實均較短;種子較小,兩側各有一條寬廣的淺黃綠色帶。分布于中國臺灣、廣西、云南等熱帶、亞熱帶地區,野生或半野生。生于村邊、路旁、荒地等土壤肥沃處。
2.2藥材性狀鑒別
2.2.1決明
略呈菱方形或短圓柱形,兩端平行傾斜,形似馬蹄,長3~7mm,寬2~4mm。表面綠棕色或暗棕色,平滑有光澤,一端平坦,另端斜尖,背腹面各有一條突起的棱線,棱線兩側各有一條斜向對稱而色較淺的線形凹紋。質堅硬,不易破碎。種皮薄,胚乳灰白色半透明,子葉2,黃色,呈“S”形折曲并重疊,中間有多處彎曲。氣微,味微苦。
2.2.2小決明
呈短圓柱形,較小,長3~5mm,寬2~3mm,表皮棱線兩側各有一片寬廣的淺黃綠色帶。子葉呈“S”形折曲并重疊,中間無彎曲。
2.3顯微鑒別
2.3.1組織鑒別
決明:最外為厚的角質層,表皮為一列柵狀細胞,壁不均勻加厚,在細胞1/2和下1/3處各有一條光輝帶;其下為一列支持細胞,略扁狀厚,相鄰兩細胞間有大的細胞間隙;內方為6~8列營養層薄壁細胞,越向內越狹長,內含酸鈣簇晶,直徑7~14μm;最內一列種皮細胞排列整齊,長方形;胚乳細胞壁不均勻加厚,含糊粉粒。子葉為單面葉,上下表皮均為一列排列較整齊的細胞,且上表皮細胞較下表皮細胞大;柵欄組織為兩層圓柱狀細胞,靠近上表皮的一層細胞較下層細胞長;海綿組織細胞橢圓形,靠近柵欄組織部分細胞呈類圓形,排列較為整齊,可見細胞驟小聚集成簇現象。見圖1~2。
小決明:草酸鈣簇晶較多,直徑為15~23μm,部分支持細胞呈葫蘆形,營養層細胞5~6列。見圖2~4。
2.3.2粉末鑒別決明:粉末黃棕色。①角質層碎片透明,表面可見波狀彎曲的網狀花紋。②柵狀細胞側壁不均勻加厚,表面觀細胞多角型,壁厚。③支持細胞側面觀呈啞鈴狀表面觀多角形,并可見上下兩層同心圓。④草酸鈣簇晶散在,或存在于子葉、種皮薄壁細胞中,直徑7~14μm。⑤胚乳細胞壁不均勻加厚,含糊粉粒。見圖5。
小決明:粉末綠棕色。①角質層碎片較少,表面觀可見多角形網狀花紋。②部分支持細胞表面觀不見兩層同心圓,內為一不規則類圓形胞腔。③草酸鈣簇晶較多且大,直徑15~23μm。見圖6。
3討論
決明和小決明藥材在性狀和顯微結構上大體相似,但仍存在一定差異。見表1。表1決明和小決明藥材性狀和顯微特征對比(略)
在收集的商品藥材中,決明和小決明的種子常?;祀s在一起,其中小決明的種子僅占很小的比例,二者性狀相似,因而易混淆,鑒別二者最重要的依據是種子棱線兩側為條形凹紋還是寬帶。
本文首次發現了決明子子葉細胞中的海面組織有細胞驟小聚集成簇的現象,且在決明的種子中排列較為規則、多見,而在小決明中則較少見,是否可以將此作為二者區分的依據,有待進一步研究。
決明和小決明在顯微結構上大體相似,都有角質層、柵狀細胞層、支持細胞層、營養層、胚乳及子葉。子葉為單面葉,葉中有兩層柵欄細胞等,但在其形狀大小、數量上仍存在著差異,可以利用這些顯微特征來鑒別,其中最為顯著的是草酸鈣簇晶和支持細胞。
【參考文獻】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Ⅰ部[S].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98.
關鍵詞生藥學;案例教學;案例收集;考核方式
生藥學是研究生藥的名稱、來源、鑒定、活性成分、生產、采制、品質評價及開發利用的科學。生藥學的主要教學內容是關于生藥的品種鑒定(來源、性狀、顯微、理化鑒定)與整理、生藥及其制劑的品質標準的建立與評價、資源開發、新藥研究等[1]。作為藥學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應用性與綜合性。生藥學的基礎理論并不深奧,但包含的范圍十分廣泛,記憶點多,歷來被學生視為枯燥乏味,費時費力的一門學科[2-3]。案例教學是指把案例引入教學,以案例的形式向學生提供若干特定的案例情景,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教學方式[4-5]。生藥學教學中運用案例分析法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致,活躍課堂氣氛,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起到良好的效果[6]。傳統考核方式以成績的高低論英雄,對于提高新時代藥學人才的整體素質收效甚微。教師雖然增加了案例教學,以擴展學生的視野,期望達到素質教育為目的。但是應試型考核指標,缺乏讓學生獨立調研和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教學目的和實際收效相距甚遠,甚至過量的案例教學同樣會落入“填鴨式”教學的怪圈。因此,考核方式的改革對于培養創新型和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案例考核是案例教學的延伸,從案例教學中選擇適宜案例,對其進行提煉、改編,使之成為檢測學生學習成效的有效指標,是培養創新型藥學人才和檢驗教學成果的有效手段。案例考核在臨床專業中實踐較多,可以以此為借鑒,吸取經驗[7-8]。通過三年的實踐,筆者認為案例教學的難點在于案例的收集、篩選、整理、輸出、考核,如何將零散的日常信息整合成可以供學習交流的實例,筆者重點介紹在解決上述問題時采用的方法,以供同仁借鑒。
1案例搜集
傳統的搜集方式包括報紙、期刊文獻、碩士博士論文等,這種方式獲取的案例比較準確和權威,在授課中為了給學生講解一些最新的研究報道或者前沿領域的發展,往往通過權威期刊的資料獲得。利用網絡搜索是一種非常快捷的方式,只要尋找到合適的數據庫,并確定相關檢索詞后,很容易從網絡知識庫中獲取理想的案例資料,但是這種公共媒介方式篩選出的信息,容易誤導學生。例如中藥紅花,學生自然會聯想到紅花油,在百度中輸入紅花油的組成,并無紅花一藥??墒聦嵣?,新加坡產紅花油是有紅花成分的,取其活血化瘀之功效,因此在互聯網取材時,需要反復推敲和比較,選擇更為可信的數據。電視新聞及廣播新聞中報道的事件,具有可信性,也是很好的生藥學案例素材來源,一方面它很生動,另一方面它往往是社會熱點。教師可以通過整理來編寫出理想的案例資料。例如,2015年的中央電視臺新聞報道過,重慶一男嬰,在服用奶奶新榨的蘋果汁后,出現了昏迷,送院搶救得緩。該案例是苦杏仁苷中毒事件,比傳統媒介中1959年江蘇省某男誤食炒杏仁中毒的案例,時效性更強,更易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電視節目獲得案例,如影視劇中常將麝香作為致婦人流產的“毒藥”,可以介紹麝香有什么活性成分和藥理作用。中央電視臺《生財有道》欄目經常會介紹中藥材的種植、養殖、真偽鑒別等,如人參、鹿茸等,教師可以遴選這些資源,必要時剪輯成小視頻,以作為教學案例素材。案例獲取的另一有效途徑,來源于教研活動。生藥學是一門外延很寬的課程,教師可以參加各種相關課程的旁聽,收集所需的案例;聽取資深教師的課程收集案例;也可以從自身的科研實踐中提煉案例,例如在中成藥的鑒別中,如何檢驗中藥不是用原粉替代了提取物入藥,可以幫助學生認識生藥顯微鑒別的用途??傊咐卸喾N形式,日常書面形式以及影片,電子媒體等非書面形式都可選擇。但選擇的案例要具有典型性,這是選擇案例的原則,從一則案例中反映出多重問題,讓學生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另外,不要把觀點傾向比較明顯的案例直接展現給學生,要選擇稍具爭議性的案例,使學生在分析過程中覺得有挑戰性,產生興趣。案例要與教學內容相關,情節真實連貫。在案例獲取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大量的虛假信息,在實際操作中,甄別真偽一方面有賴于教師的專業判斷,另一方面還需要多加檢索,多重驗證,最后才可以選出優秀案例,作為課堂教學使用。
2考核形式探索
在收集案例后,筆者會按照案例的時效性、熱點度順序對其進行排序,對闡釋同一問題的案例進行排序,按照優先級,有選擇地為學生講解,把與課程知識點連接緊密的、時效性更強的、更為經典的案例作為考核點,給學生適當形式的考察。根據實際工作經驗,搜集的案例大致可以分為圖片類、新聞類、故事類、研究類等四類。其中故事類往往是一些用藥典故,不適宜作為案例考核,而新聞類、圖片類、研究類均可以作為案例考核的素材。例如,圖片類考核方式可以對學生對于原植物形態,尤其是重點科的形態特征,對于常用中藥的性狀特征,顯微鑒別特征的掌握非常有益,但圖片在于期末閉卷考試中往往需要彩色打印,難以實現,放在平時教學用于隨堂考核,十分適合。同時也符合生藥學教學圖片多的特點,用來考查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相關知識點。例如給出學生一幅顯微混合粉末圖,在給出一些提示信息如功效主治,讓學生推測可能的藥物。新聞類案例可以考核的知識點很多,主要取決于案例的內容。通過實踐,將考試形式總結為5種形式。
2.1案例面試
案例面試主要利用課堂提問的方式進行,教師提前拋出案例,學生進行分組預習,在上課時以面試的形式,讓學生對題目進行分析,說出解決問題的主要方法和途徑。例如,設計題干:非典期間人們使用貫眾防治流感,有的患者收到很好的效果,有的卻收效甚微,有的還出現了嘔吐、腹痛等不良反應。設計問題:分析原因并給出更好的利用貫眾方法,避免副作用。在面試時,教師根據學生的反應,進行追問,考查學生預習效果,掌握程度,邏輯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這種考核對于學生提高檢索文獻的能力、思考問題能力、組織表達能力都很有幫助。
2.2即興互動
考核學生在課堂上主動性,即主動提出問題與回答教師問題的情況。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鼓勵互動,進而提高主動思考的能力。從另外一方面來看,這樣的互動也可以使學生上課更集中注意力聽講。這種啟發式教學,可以引導學生不斷思考,提高學習積極性。
2.3案例調研
根據課程內容,選擇適當生藥,拋出問題。例如生藥黃芪中有多種活性成分,設計其多功能開發路線,讓學生根據查閱文獻,進行科研的仿真設計,考核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和綜合運用能力。在教學中只有理論聯系實際才能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投入到課堂中來。在課程設計中,學生進行分組進行調研,但是要清楚每個學生在課程設計中的貢獻,方便教師給出評價,同時可以避免抄襲現象,促進學生以團隊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務。
2.4案例討論
通過課堂上的分組討論,讓學生相互之間有一定的互動并且完成課程涉及的熱點案例,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相互學習掌握知識,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索的能力。例如,對于熊膽引流引發的爭議,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文獻調研,選擇支持或者是不支持這一做法,并給出原因。通過討論,學生之間可以互相討論自己檢索的內容,不僅可以打開學生的視野,在討論中教師也可以從中學習。案例討論可以摒棄以往只聽不說的被動式學習方式,使學生提高學習興趣,讓學生參與其中,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不僅讓學生掌握知識,還要能夠解決實際問題,能通過口述清楚地表達,在教師和同學面前展現自己對知識的掌握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更好地完成教學目的。
2.5案例考核
期末考試中,出一些案例考核的綜合分析題目,用以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例如,某男,患有關節炎,天寒加重。最近,從朋友那里聽說,每天喝一種藥酒,可以祛風除濕,溫經止痛。對關節炎的疼痛很有幫助。他便從朋友處討了點藥材,該藥材橫切片可見多角形的環紋。沒想到的是,兩口藥酒下肚后,該男就開始嘔吐,并感到身體發麻、四肢乏力。幾個小時后,情況越發嚴重。請根據所學知識,分析該患者可能服用了哪種生藥?其產生毒性的物質基礎是什么?如何在使用中避免毒性?
3展望與設想
案例考核作為案例教學的延伸,在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創造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既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又可以提高學生生藥學素質。案例教學也解決了學生死記硬背、對學習缺乏興趣的問題。案例考核作為案例教學的延伸,在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和提高創造性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當然,在實際操作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案例收集、整理和匯編需要大量工作,投入大量精力,這樣才能保障案例與教學的質量。在生藥學教學中,案例教學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存在很大問題,要想取得切實可靠的學習效果,在完善教學案例和考核方式上還有很多需要探討的問題。對此筆者提出兩點設想,首先,案例的收集還遠遠不夠,目前國內的案例版生藥學教材只有一本,可以在案例教學結合考核方面進行突破,編撰一本案例教學書籍,相信對學生自學和教師授課均有很大幫助。其次,在案例的考核形式上需要進一步探討,以學生為本,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案例和考核方式,增強其生動性。
參考文獻
[1]鄭漢臣,蔡少青.藥用植物學與生藥學(第4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
[2]汪紅,黃真,陳錫林,等.案例分析法在生藥學教學中的應用[J].藥學教育,2008,1(24):29-31.
[3]陳海洋.生藥學教學改革之我見[J].衛生職業教育,2005,3(23):59-60.
[4]黃悅.案例分析教學法在“法律基礎”課教學改革中應用的探索[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07,1(9):601.
[5]帕麗達•阿不力孜,叢媛媛,米仁沙•牙庫甫,等.淺談案例教學法再生藥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1,20(12):12.
[6]易學東,羅亞文.案例分析在生藥學教學中應用探討[J].齊齊哈爾醫學院院報,2012,33(3):371.
[7]趙莉,田紅梅,李莉,等.案例教學和小組案例考核法對本科護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22):2691-2693.
一、藥學相關專業實驗課程的整合
藥學學科具有多學科交叉、滲透、融合發展的顯著特征,對專業課程的整合能保證了教學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使學生掌握的知識更為完整和接近實際[1]。高職高專的藥學專業人才培養應該一切以學生就業為導向,以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為主線,篩選和編排社會需要的、與學生就業職業崗位群相適應的實驗實訓教學內容,體現藥學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知識與能力的職業性、人才類型的技術性、畢業去向的基層性等特點。部分高職院校通過藥學專業課程實驗實訓的整合,取得了較為理想的結果,能使學生從基礎學科的基本操作訓練向專業學科應用操作技能循序漸進的轉換和提高[2]。
二、藥劑學浸出制劑自主設計實驗的開展
1.傳統的藥劑學實驗
傳統的藥劑學實驗教學常采用驗證型的教學模式,學生按教材上的實驗內容和方法驗證課堂上的理論知識,教師給予學生的依然是灌輸式教學,機械式操作,結論性結果。相對于素質教育所要求的參與式教學、啟發式操作、問題型結果相去甚遠;它所帶來的后果是:①實驗教學形式單一、內容陳舊、過程死板,學生缺乏實驗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②教師指定實驗材料、實驗儀器,學生缺乏創造、改變實驗條件的機會,靈活性嚴重不足;③學生只是被動地完成實驗,目的性不強,實驗技能的培養達不到預期效果;④如此環境下培養出的學生,無法符合現代社會對人才在操作技能、創新能力方面的要求,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已成為藥劑學實驗課教學中急需解決的任務[3]。
2.浸出制劑自主設計實驗
我校藥劑學教研室在實驗教學的改革上不斷努力,將藥劑學實驗設置為三大部分:“基本實驗技能訓練+常規綜合性實驗+自主設計實驗”,基本實驗技能訓練和常規綜合性實驗在各高校中普通應用,已經基本成熟。而自主設計實驗教學是一種根據學科特點建立的以學生為主體,實現以學生獨立設計實驗方案、自我訓練為主的教學方式,該方式可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創造出主動學習的條件和機會,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部分本科院校已開始對藥劑學自主實驗進行了探索[4],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我校藥劑學教研室在對比總結其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結合我校的具體情況,選擇了浸出制劑作為自主設計實驗對象,所謂浸出制劑是指用適當的浸出溶劑和方法從藥材(動、植物)中浸出有效成分所制成的供內服或外用的藥物制劑;具體劑型包括顆粒劑、片劑、丸劑、酒劑、酊劑等。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為5人左右組成一個小團隊,每個團隊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查閱資料后選取一個浸出制劑作為實驗課題。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查閱文獻 、選取處方、設計方案、準備實驗用藥材及原料及提取分離、制劑成型并進行實驗結果分析均由學生自己完成,指導教師僅參與方案的可行性探討及操作過程中的技術指導。我校藥劑學教研究曾于2011年針對09級藥學專業學生展開了初步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教學結果,于2012年進行了立項研究后,繼續對10級、11級、12級藥學專業開展浸出制劑的自主設計實驗。通過浸出制劑自主設計實驗的具體實踐,不僅提高了學生在藥劑學方面的操作技能、培養了學生縝密的科研思維和團隊協作精神,尤其是對學生在實習前對藥學專業課程的整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能使學生在即將踏進工作崗位時將藥學專業各學科知識貫穿起來應用。
三、藥劑學浸出制劑自主設計實驗與藥學專業相關實驗實訓課程的整合
1.與藥學文獻課程的整合
文獻檢索是實用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對學生畢業論文的設計,科研素養的培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校圖書館有非常豐富的文獻資源,亦可通過數據庫如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維普數據庫查詢高質量的信息。可單純的課堂授課或簡單的實踐課并不能讓學生掌握文獻檢索的實踐技能。通過藥劑學浸出制劑自主設計實驗的開展,學生對文獻的檢索由原來的被動變為主動,并學會在大量的數據資源和工具書中選擇對實驗方案設計有價值的文獻資料,這是對文獻檢索最有價值的體驗,是通過簡單的課堂學習不能獲得的技能。
2.與生藥學課程的整合
學生在方案通過可行性論證后,開始選購處方中的原料藥材。在這其間,學生需要親自去藥房購買藥品,為了保證所制備的藥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對以飲片為主的原料藥材進行品種、品質的鑒定,這使生藥學課程上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得到了具體的應用,于生藥學課程來說,是難得的一次實踐體驗。
3.與天然藥物化學課程的整合
浸出制劑自主設計實驗的開展是以浸出制劑為主要原料進行制劑成型工藝的探索,其中非常重要的工藝設計就是藥材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離和純化。每個小組根據不同的處方設計不同的提取工藝:其中包括各種不同提取方法的應用,如煎煮法、滲漉法、浸漬法、回流法;亦有提取條件的選擇,如溶劑種類的選取、溶劑倍量及提取次數的確定。每個小組的分離提純工藝設計也不盡相同,但都體現了天然藥物化學具體理論知識的具體運用。此過程相當于一個系統的天然藥物化學實驗,在具體運用的過程中提高天然藥物化學的實踐技能,并提高了對實驗結果的判斷能力和分析能力。
4.與藥物分析課程的整合
藥劑學實驗的研究內容包含成型工藝和質量控制,而藥物的質量控制又是藥物分析課程的主要內容,藥劑學浸出制劑自主設計實驗方案的設計,始終需以藥品的質量特性即安全性、有效性、穩定性、均一性為前提,必須研究所制得制劑的組成、理化性質、純度檢查及其有效成分的含量測定等內容,此過程又相當于藥物分析課程一個貫穿課程始終的大型綜合性實驗的開展,對學生實踐技能的提高,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都不是單一的幾個藥物分析實驗可以取代的。
1.充分開發、利用網絡信息資源
網絡信息資源是一種數字化資源,具有數量龐大、內容豐富、覆蓋面廣、增漲迅速、實效性強、共享度高、使用成本低、便于存儲等優點,但也存在著質量參差不齊、有序與無序并存的不足。因此,要準確掌握藥學專業的特點,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對數量巨大的數據信息資源進行篩選,去粗取精,合理、有效的開發、利用與藥學專業相關的網絡信息資源,使之快速、有效的為藥學教學改革及相關人員提供所需信息資料。
2.改革教學方法,更新教學手段
傳統的文獻檢索課程多以文獻知識的講授為主,包含為數不多的計算機文獻檢索以及數據庫利用的內容。如要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適用型人才,這樣的教學方法是遠遠不夠的。文獻檢索課程應該加大有關計算機網絡檢索方面的教學內容,如計算機檢索知識、光盤數據庫、聯機數據庫、電子期刊、網上專利文獻、全文數據庫、會議論文、科技報告等的檢索與利用,以及綜合搜索引擎和醫學專業搜索引擎的使用等。另外,對于藥學研究領域而言,外文文獻檢索尤其重要,比較常用的檢索數據庫如:美國NCBI建立的數字化生命科學期刊文獻集,可提供50余種生物醫學期刊免費全文;HighWire出版社現協助90多個機構在網上出版醫學期刊346種;Synergy為BlackwellPublishing推出的電子期刊數據庫,匯集了源自700多種國際性期刊的45萬余篇文章的全文;Springer出版社目前共出版530余種期刊……。
為了培養學生對網絡信息資源的了解和利用,教師應該以現在常用的數據庫為例,采用演示教學方法,對各數據庫的檢索方式、方法一一進行講解,學生親自動手實踐,通過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學會檢索和利用這些豐富的文獻資源,對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工作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促進,方能達到真正的“學會用”的目的,使所培養的學生成為具有創新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的藥學專業合格人才。
3.考核科學合理化
為了提高所需檢索內容的全面、系統、準確,如何設置檢索式、數據庫的選擇、以及相關信息的設置就顯得成為重要,這就需要對學生藥學相關文獻檢索知識的學習效果設置科學合理的考核方式。由具有較高專業素質的教師設置一些針對性強的藥學相關案例題庫,學生隨機抽簽并當場操作、得出結論,并要求學生撰寫出檢索報告,通過這樣反復的操練,可以更快更好的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藥學學科的發展離不開信息網絡,每一項研究成果都是建立在成功的信息檢索基礎之上的。藥學信息檢索教學的革新,只有科學合理的進行相關信息檢索,總結現有研究內容,開拓思維,找出不足及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對象,才能既快又好的進行科技創新。而這些創新的主體———研究者,則是通過科學、合理的,符合時代前進步伐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方法而培養出來的。
【摘要】本文分析了三峽大學新辦藥學專業目前的實驗教學體系較為傳統,不利于創新人才的培養。建議通過增加設計性實驗內容、設置藥學綜合實驗課程、開設仿真虛擬實驗等方法,解決好“教”和“學”兩方面出現的問題,以達到培養具備創新意識的藥學專業技術人才。
【關鍵詞】導師;制藥學實驗;課程改革
藥學是基于醫學和化學的一門自然科學,其目的是培養能夠從事藥物研究與開發、生產、質控、管理及應用等多方面工作的高水平專業技術性人才。因而天然要求藥學學生具有較強“三基”、扎實的實驗操作技能、良好的創新意識,因而對藥學本科實驗教學的水平與質量提出較高要求。
一、當前的實驗課程體系
藥學是基于實踐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學科,因而其課程體系構成中實驗為最主要的教學內容之一。我校培養方案中,將藥學專業課程分為學科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專業拓展課程。其中,學科基礎課程包括有藥用無機化學、藥用物理化學、藥用有機化學、藥用分析化學、人體解剖生理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以及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核心課程主要包括藥用植物學、生藥學、藥理學、藥物代謝動力學、藥物化學、藥物分析學、藥物毒理學、藥劑學以及天然藥物化學等,學生需經過論文答辯方能畢業。相比臨床醫學專業,藥學實驗所占比例較大,因而實驗內容設置呈現傳統化。選定統編實驗教材,確定統一的實驗內容,通過統一的實驗講授和演示讓學員明確學習過程,按部就班完成實驗操作,并將其結果以實驗報告形式呈現給教師。標準化的操作,簡化了實驗準備工作,保障了實驗的成功率,對學員的基本操作能力起到了一定訓練作用。然而,我校藥學專業新辦不久,師資、實驗設備和場所均較為有限,不能滿足學生畢業答辯的需求。基于實際教學條件,我校一方面對多個課程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另一方面對藥學專業實施了從大學一年級就開始的全程導師制培養模式。通過導師制來補充實驗教學之不足,同時也解決了學生論文答辯的要求。
二、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校藥學專業各實驗課程普遍存在的問題是:1.實驗內容呆板陳舊,以驗證性實驗為主,學生沒有選擇的機會和創新思維的必要。2.實驗教學過程傳統,從實驗的項目、實驗的講義、實驗的教授,直到實驗數據處理和報告撰寫,均為教師負責全程指導、規范,學生僅是按預先設定好的程序機械性勞動。3.各實驗課程各自為戰,實驗內容、操作技術等銜接缺乏,整體滲透交叉缺乏。4.對實驗教學成果評價不規范。目前評價學生動手能力的主要依據是實驗報告中的數據,學生不認真處理和分析實驗數據,教師也簡單以撰寫完整性、整潔性為主要評判依據。驗證性實驗、低水平重復性實驗數量過多;實驗過程中學生表現為默默按照老師安排進行實驗操作,很少提出個人見解,積極性主動性實驗興趣均不高;實驗報告普遍存在抄襲、敷衍現象。因此,經典的實驗不利于訓練學生的綜合性思維和實驗技能,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三、建立新型實驗課程體系
為滿足現代藥學發展需求,針對上述問題,我們仔細分析了問題的根源,探討了解決問題的一點辦法:1.增加設計性實驗內容:我校學生實施全程導師制,有一定的科研認識,經過了一定科研操作培訓、通過學科基礎課程實驗培訓。因此,應該刪減驗證性實驗內容,增加設計性試驗。通過學生自行設計、集中實驗驗證,培養學生具備初步的科研思維、操作能力,激發學生創造力和學習興趣。2.設置藥學綜合實驗課程:根據學科之間的聯系,將藥學實驗分為天然產物模塊、藥物分析模塊、藥物活性基礎模塊、藥劑學模塊、藥物合成模塊。以藥用無機化學實驗、藥用有機化學實驗、藥用分析化學實驗、藥用植物學實驗作為基礎實驗訓練。在此基礎上,構建藥學綜合實驗課程,根據學科之間的相互聯系,使學生按“顯微鑒定提取分析活性研究合成/劑型”的順序完成各項任務,從而達到綜合性訓練、多學科知識點交叉運用的目的。3.開設仿真虛擬實驗:隨著對藥學生教育教學水平要求的逐步提高,實驗教學越來越規范化,很多院校均建設有GMP實訓車間。然而,其建設、維持費用高昂,性價比較低。現代信息技術水平發展迅速,上世紀80年代出現的虛擬仿真(VirtualReality,VR)能夠逼真的效果、情景化的教學、交互式的學習方法、較低的實訓成本及風險,在教育教學領域中日趨重要。目前,中藥資源、藥效學評價、藥劑制備等多學科均有相應的虛擬仿真實驗方案可供選擇。
總之,隨著藥學事業的快速發展,對藥學實驗教學提出了越來越多的改革要求。開設更加具有創新能力培養的實驗課程體系,必將成為未來藥學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之一。更新教育理念思維、建立新型藥學實驗教學課程體系,才能培養出符合當代需求的、具備較強創新意識、較高綜合素質、能勝任多項工作的藥學專業技術人才。
作者:柳蔚 張宏岐 單位:三峽大學醫學院
關鍵詞:藥學專業;專業應用能力;途徑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新藥不斷涌現,臨床對疾病的藥物治療方案選擇的不斷擴大,執業藥師制度的推行等對藥學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藥學專業畢業生能否適應社會需求,取決于其是否具備過硬的專業素質。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增強學生專業應用能力方面的途徑作一交流探討。
1在基礎教育中合理地滲透藥學知識
藥學專業學生在接觸專業課之前,要掌握扎實的基礎化學知識,包括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及分析化學,這4門課在專業基礎課中的比例約占45%,是藥學專業極為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學生接觸這些基礎課時,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課程設置的目的和意義,教師在教學中應合理地穿插藥學知識,將基礎知識與專業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有利于學生提高學習興趣,了解課程的重要性。因此,在基礎課程教學中合理地滲透藥學知識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
2優化實踐教學。提高實踐質量
2.1合理安排實驗順序
學生應首先熟悉實驗技術理論,準確地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因此,第一階段的實驗內容應為實驗室的規則、實驗基本操作和滴定練習等,在這一階段學生應養成規范化工作和研究的習慣;第二階段應開設定性和制備實驗,使學生進一步熟練實驗基本操作,逐步培養學習的興趣;第三階段應開展定量分析實驗,使學生在熟悉化學儀器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從定性的理論上升到定量的概念,使學生養成嚴謹、求實的科學作風;第四階段應開設現代化學技術實驗,使學生接觸到一些先進的電子分析儀器,如自動電位滴定儀、分光光度計和差熱分析儀等,從傳統的玻璃儀器過渡到現代的電子儀器,不僅讓學生感受到科學發展帶來的便利,而且可提高學生從多角度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將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使其勤于思考I;最后應開設綜合實驗,并進行設計性實驗訓練,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科研意識。
2.2強化專業技能
實驗教學既要保持傳統化學實驗基礎性,又要加強藥學性和現代性,在高年級學生中注重專業技能訓練,使學生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和適應能力,以更好地培養應用型人才。分析化學應重點強化常用試劑的配制,恒溫水浴鍋的操作,阿貝折光儀、酸式滴定管、堿式滴定管、移液管、分析天平、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722型、754型、全自動掃描儀)、雜質檢查中納氏比色管、砷檢測器、氧氣燃燒瓶的使用;有機藥物化學應注重熔點測定、蒸餾、抽濾操作、萃取、薄層層析、柱層析等技能的強化;藥劑學應注重稱量、干燥、粉碎、混合、過篩、制劑單元操作等基本操作的訓練,壓片機的使用,濕法制粒機、膠囊充填機和安瓶自動灌封機等設備的操作;藥理學則應從動物的捉拿與固定、動物的給藥方法與給藥量的換算與配置、BL一420E生物機能實驗系統的使用、微量移液器的使用等方面進行強化。
2.3加強創新能力的培養
我院大多數學生來自農村,其實驗基礎知識和技能薄弱。為適應培養創新性人才的需求,在基礎性、驗證性實驗的基礎上增設了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教師提前給出設計性實驗題目,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查閱資料,然后集體討論,設計實驗方案做實驗,最后處理數據、寫論文。用這種科學的方法進行實驗教學既培養了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加強了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如甘氨酸合銅的制備及組成分析結合了制備方法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學生既掌握了配合物制備的方法,又學會了實際運用容量分析和儀器分析測定物質組成的方法,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24開展野外見習
野外見習是藥學專業學生必不可少的一門實踐課。云南有著植物王國的美譽,其藥物資源豐富,有上百種藥材,如三七、薄荷、太子參、夏枯草、五味子、當歸、貝母等。初夏開展野外見習(此時正是植物生長的旺盛期,根、莖、葉、花性狀明顯,特別適宜觀察和辨別),由生藥學教研室負責整個見習的安排,地點在蒼山花甸壩中藥生產基地,海拔3400m,見習過程中要求學生觀察不同海拔條件下藥物生長及變化情況,采集藥物標本,認識云南高原山區常見的中藥類型及辨別品種,觀察藥物的生長性狀及特征,回校后將采集的藥物制作成蠟葉標本并學習蠟葉標本的防蟲、防潮措施。
3畢業實習中鞏固專業知識
藥學專業學生的實習不僅是對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檢驗,更是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根據實習地點和內容不同可分為研究型、生產型和服務型3種。
1)研究型實習:在昆明植物研究所、藥檢所、昆醫重點實驗室等地進行,由1個指導老師帶1~3個學生,根據帶教老師已有的課題,安排學生完成相應的實習任務,進行定點操作,如藥物成分的提取,藥理、藥效的驗證,藥物臨床試驗,藥物的性狀分析等。
2)生產型實習:在盤龍云海、老撥云潭、云南白藥、賽諾制藥等單位進行,讓實習學生在參與制藥的整個過程,即從原料提取到制劑、檢驗、包裝的全過程。以系統地了解藥品生產的每一步細節,將書本的文字和圖例形象地進行轉化。
關鍵詞:藥學;課程;模塊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60X(2016)03-0024-02
中國已成為世界制造中心,需要大量不同層次的應用型人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突出“知識復合型”,突出“技能應用型”,突出“思維創新型”.模塊化教學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手段.所謂模塊化指的是“將一個專業內單一的教學活動組合成(不同的)主題式教學單位(即模塊)”[1].每個模塊都制訂各自的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設置模塊內課程,優化教學內容.模塊化教學通過有機地整合教學內容,精簡教學時間,突出為專業服務的功能性.目前,我院藥學院藥學專業人才培養中的課程設置問題、模塊化設計思路及實施思路如下:
1藥學專業課程設置問題
1.1課程設置多,弱化專業教育
課程設置存在公共基礎課、素質教育課、通識教育課程、職業生涯教育、生涯教育課占據較多學時和學分的問題,嚴重擠壓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學時.據統計,在我院11級藥學專業中公共基礎課、素質教育課、通識教育學分為81,占總學分的39.7%;總學時1052,占總學時的40.49%,比例占據過大.這就造成專業課程學時安排捉襟見肘,無法按照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實施人才的培養.
1.2課程模塊多,未能體現應用型人才特點
藥學專業課程的雖然已形成一定的課程模塊,如職業生涯模塊、專業基礎模塊、專業核心模塊、專業選修模塊、素質教育模塊等,這樣的劃分未能與崗位連接起來,整合度不夠,只是將學術性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一定的重新排隊和堆砌,培養的目的性不明確,沒有體現出系統性和科學性.
1.3實踐教學零散,未能系統整合
以我院藥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塊為例,從培養方式來說,由于實踐課程模塊和課程建設未按照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進行改革,沿用的仍然是傳統的教學內容,基本還是傳統的基礎課、實習、論文的安排,沒有與企業產品和應用藥品從合成、制劑、質量控制等環節系統訓練的結合,實踐環節多,耗費大量學時,但學習效果有限.
2藥學專業應用性課程模塊化設計思路
緊扣高等教育教學重點,尊重市場經濟規律,面向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借鑒國內外課程改革成果,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以體現時代精神和社會發展要求的人才觀、質量觀和教育觀為先導,以崗位、核心能力、課程模塊化三級系統建設為目標,以模塊化和實踐性為重點,構建新的課程模塊.課程建設要適應形勢發展,加大實踐教學比重;要優化和整合內容,降低重復性;要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實踐教學環節.構建藥學專業課程模塊化體系,形成具有鮮明應用特色的課程模塊,最終形成與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方案和應用人才培養模式相適應的優質教學資源.其研究內容有:
2.1理清藥學專業人才培養的崗位需求
調研已畢業學生就業崗位需求,將藥學專業崗位劃分為營銷與管理崗位(營銷經理、產品經理、質量經理)、技術崗位(分析員、技術員)和藥品應用崗位(藥師、中藥師、營養師),其中營養師是根據我國人民醫療保健意識和健康需求而增設的一個藥學就業崗位.
2.2抓住藥學專業人才培養的核心能力
藥學專業學生主要培養的核心能力有銷售與管理能力,研發、生產和質量控制能力以及指導用藥的能力.隨著我國制藥機械化、智能化水平和制藥成本的的提高,目前對生產、研發人才的需求在逐步下降,而銷售、管理、指導用藥的人才需求相對較旺.
2.3以能力培養構建課程模塊
藥學專業課程多,有40-50門課程,每門課程似乎都很重要,但是梳理出課程與培養學生核心能力關系是人才培養的關鍵.銷售與管理能力的模塊組成有:藥事管理模塊(包含藥學文化概論、現代制藥企業文化、藥事管理與法規課程)、營銷技巧模塊(包含醫藥市場營銷學、中醫藥學概論、臨床醫學概論、臨床用藥指南、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課程)、GSP和GMP認證模塊(包含GSP認證細則和GMP認證細則課程).研發、生產和質量控制能力的模塊組成有:合成模塊(包含藥物合成技術、藥物化學、有機化學課程)、分析模塊(包含分析化學、藥物分析課程)、制劑模塊(包含藥劑學課程)、中藥模塊(包含常用中藥識別、生藥學、天然藥物化學、中藥制劑分析課程)、實踐模塊(包含基礎化學實驗、藥品綜合實驗、崗位產品體驗、實踐技能考核課程).指導用藥能力的模塊組成有:綜合知識模塊(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中醫藥概論、臨床醫學概論課程)、藥師技術模塊(藥師崗位基礎知識、藥物治療學課程)、臨床用藥模塊(包括臨床用藥指南、藥理學、臨床藥理學、藥品毒理學課程)和營養學模塊(包括基礎營養學、疾病營養學、兒童營養學、老年營養學、食品營養學課程).
3課程模塊化實施的思路和特征
3.1加強師資培訓和培養機制,引入行業專家進入課堂
模塊化課程實施的目的培養應用型人才,這就需要大量行業背景和實踐經驗的教師作為支撐.因此,可以通過“請進來”和“送出去”兩種方式解決.一是邀請行業專家進入課堂授課,可以是1-2節課或1-2章.二是將專任教師送到企業培訓,回爐再造.
3.2整合課程,開發應用型課程,優化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和課程安排時間
整合《藥物合成技術》與《藥物化學》課程實驗內容.改革《藥用基礎實驗化學》、《無機化學》課程的考核形式.篩選和整合當前的藥學專業核心課(如《藥物化學》,《藥物分析》,《藥劑學》,《藥理學》,《藥品營銷與貿易》,《藥事管理學》等),理清專業核心課、專業基礎課的關系,以專業核心課程模塊構建專業基礎課程模塊中課程,加強模塊課程間整合力度.增加與專業發展、行業標準、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課程,如在專業基礎課或選秀課中增加《藥學專業英語》、《臨床用藥指南》、《藥學行業職業標準》、《藥學文化概論》、《物聯網》、《現代企業管理》、《電子商務》等課程.《天然藥物化學》實驗、《藥理學》課程采用雙語教學.針對已畢業學生就業崗位和知識、能力需求的調研,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模塊化調整和整合,擴大行業知識面.改革傳統的滿堂灌和單一板書教學方式,增加任務驅動、問題探究、角色扮演、討論、情景模擬等教學法.如改革《藥用基礎實驗化學》的教學內容,提高與不同專業的適應性.增加實驗和實踐學時比例,提高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比例,加大中試實驗比例,改革實驗教學內容和考核方式.重點要促進專業課程模塊中專業核心課程的綜合性實驗和中試實驗的設計和整合,提高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比例.結合畢業論文、課題研究或行業聯合,加大中試實驗比例,使學生熟悉中試設備原理和操作.改革傳統的學期排課時間,將專業模塊課程盡量提前至第4、5、6學期,同時產品體驗環節提前至第6學期,避免傳統的7學期開設專業課和生產實習課程,學生已處于就業、考研狀態,學習熱情下降,厭學情緒比較嚴重.
3.3以產品體驗為模式構建實踐模塊,增加學生學習興趣,實現從感性到理性認識的深化
實踐和創新教育已成為21世紀高等教育的主流,它是高校培養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根本目標[2].當今社會對優秀人才的評價,更看重的是一個人的理論實踐和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目前,地方高校都在嘗試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都在探索獲得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密鑰.實踐模塊的構建關系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成敗,根據我校教學改革的思路和措施,基本框架如下.
首先需要強化專業實驗的整合力度,以綜合實驗模塊為基礎,將藥品的合成、制劑、分析和藥理活性串聯起來.如整合《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和《物理化學》四門課程實驗構建綜合實驗模塊;整合《藥物化學》、《藥物分析》、《藥物制劑》、《藥理學》專業課程實驗,進行綜合性實驗設計,拿出2-3個藥物,如以阿司匹林片、對乙酰氨基酚顆粒為產品進行綜合性實驗,讓學生體驗藥品專業實驗全過程.
其次要與企業合作,開發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應用教材.校企合作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根本途徑和手段[3],要實現校企的深度融合就必須要合作開發教程[4].如我院擬與相關研究所、生產企業合作編寫《天然藥物化學》、《藥物合成反應》、《藥物化學》、《藥劑學》、《藥物分析》實驗教材,與藥品銷售企業合作編寫《藥品市場營銷學》,與藥品監督管理部分聯合編寫《藥事管理學》課程.與藥品研發、生產、質檢部門,聯合編寫《藥學行業職業標準》等職業標準課程教材.同時,調研行業現狀,構建行業標準學習模塊和執業藥師實踐模塊,使學生提前了解崗位技能特點和能力要求.我國自1995年開始實施執業藥師制度,藥學專業建設的一個突出重點應放在執業藥師的有效培養上.藥師負有審查處方的合理性、正確性及向患者提供良好的藥學服務等職責[8].到2013年底,中國有藥品零售企業42萬家,全國注冊的執業藥師只有8萬多人.我國專職的臨床藥師缺口更大,很多醫院100個床位配不到1名藥師,與發達國家配備水平相距甚遠.因此,加強以指導用藥為目的的藥師和臨床藥師的培養改革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緩.需要在引入《藥學專業綜合知識》、《中藥學專業綜合知識》等執業藥師理論課程的同時,引導學生在企業、研究所、藥房、批發企業進行執業藥師實踐體驗.
最后,行業標準學習、應用教材開發和執業藥師實踐都需要將落腳點放在產品體驗上,即依托校、所、企合作基礎,以藥品體驗模塊為主線,設置綜合實驗,如以復方丹參片、板藍根顆粒、感冒靈膠囊、川貝枇杷膠囊等為例,讓學生體驗其提取、純化、干燥、粉碎、混勻、制劑、質量控制、銷售、管理和應用等全過程.從而,將學生的學習落腳點放在產品開發和生產上.總之,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的課程模塊化設計需要進一步對藥學專業的課程建設進行改革和創新,整合內容體系,優化實踐教學,將整合課程、編寫應用型課程教材和融入課程行業標準作為抓手,探索新的課程模塊體系,才能真正實現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和企業需求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徐理勤,趙東福,顧建民.從德國漢諾威應用科學大學模塊化教學改革看學生能力的培養[J].高教探索,2008(3):70-72.
〔2〕花漢兵.電子創新實驗基地設計與運行管理研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5(3):105-106.
〔3〕宋海南.藥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立的探索與實踐.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3,(6):80
關鍵詞:余甘子精粉;沒食子酸;單寧酸;反相高效液相色譜
中圖分類號:R28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349(2016)10-0069-03
Determination of Tannins and Gallic Acid Content in Emblica Powder
at Different Storage Temperatures by RP-HPLC
REN Jiao1, CHEN Ping1, WANG Fen1, ZHOU Guoli1, FAN Yuan2
(1. 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unming 650500, Yunnan;
2.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unming 650500, Ynnan)
【Abstract】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change of gallic acid and tannic acid activity in emblica powder stor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to analyze best storage temperature for active ingredients in emblica powder. Methods: Emblica powder was kept in dark place in 30℃, 5℃ and -20℃ of environment and RP-HPLC was used to determine gallic acid and tannic acid content. Results: With the increase of storage temperature, the gallic acid and tannic acid content in emblica powder increased from -20 to 5℃ to some extent an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from 5℃ to 30℃. Conclusion: The gallic acid and tannic acid content in emblica powder is different at different storage temperatures. When stored at 5℃, its content is highest. The study can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storage and conservation of emblica powder.
【Key words】emblica powder, gallic acid, tannic acid, RP-HPLC
余甘子(Fructus Phyllanthi)是大戟科(Euphorbiaceae)、葉下珠屬(Phyllanthus)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的果實。又名油甘子、滇橄欖、橄欖子、庵摩勒、久如拉、麻頂幫,氣微、味甘、酸、澀,性涼。它在中國、印度、伊朗、阿富汗等17個國家的藥物體系和我國中藥、藏藥、蒙藥、傣藥、維吾爾民族藥等傳統藥物體系中應用極廣。余甘子整株植物作為藥食兩用的植物,各個器官應用廣泛,共涉及42種藥用或保健功能[1]。作為一味重要的傳統民族藥,已被載入多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以下簡稱《中國藥典》)。
余甘子精粉是采用噴霧干燥技術,通過提取余甘子果實的有效成分而得到的一種速溶粉。余甘子精粉呈土黃色或淺黃色,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E多種氨基酸,富含鞣質、有機酸、酚類,還含有相當數量的能清除自由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其中每克含量高達482.14單位[2]。且無明顯的毒副作用[3-4]。具有清熱涼血、消食健胃、生津止渴、抗衰老、防癌癥等多種保健與治療的作用而廣泛應用。
目前對余甘子精粉質量的控制多集中在黃酮和多糖類成分。酚類化合物是其藥理作用的物質基礎之一[5-7],其中沒食子酸、單寧酸為傳統中藥的常見酚類成分之一。
余甘子精粉在不同溫度儲存中活性成分易發生褐變對其產品的穩定性均有較大的影響。為提高余甘子精粉的利用,本實驗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在不溫度儲存條件下,余甘子精粉中單寧酸和沒食子酸的含量[8]確定最適宜儲存的溫度。
2材料與方法
2.1實驗試劑滇橄欖精粉樣品(龍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單寧酸對照品和沒食子酸對照品(索萊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0%甲醇;0.2%磷酸(色譜純);甲醇(色譜純)。
2.2儀器Agilent HP1100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安捷倫公司);Agilent C18柱;電子天平CP114(奧豪斯儀器上海有限公司制造);HH-S數顯恒溫水浴鍋(金壇市正基儀器有限公司);溫度計;回流裝置;抽濾器。
2.3HPLC的色譜條件
2.3.1 單寧酸的測定條件Agilent C18色譜柱;流動相 水:甲醇(20%:80%);溫度25℃;流速:0.5 mL/min;波長275 nm;進樣量2 uL;時間:10 min。
2.3.2沒食子酸的測定條件Agilent C18色譜柱;流動相 0.2%磷酸:甲醇(95%:5%);溫度25℃;流速1 mL/min;波長273 nm;進樣量10 uL;時間15 min。
2.4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2.4.1 單寧酸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0.00044 g單寧酸對照品,置于10 mL容量瓶中,用7 mL乙醇、2.9 mL水和0.1 mL丙酮的混合液定容,即得。
2.4.2沒食子酸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0.0025 g沒食子酸對照品,置于10 mL容量瓶中,用50%甲醇定容,即得。
2.5樣品溶液的制備
2.5.1單寧酸酸樣品溶液的制備取適量余甘子精粉,過60目篩,精密稱定3份5 g余甘子精粉,分別置于密封袋里,放在30℃、5℃、-20℃環境下避光保存72 h,置具塞錐形瓶中,按料液比1:30加入60%乙醇濃度,稱重,提取溫度85℃、回流提取時間1.5 h[9],再次稱重,冷卻至室溫,用60%乙醇溶液補足失重,搖勻,真空抽濾一次,測量濾液體積,取2 mL續濾液用(0.45 um)微孔慮膜過濾,即得所需供試品。
2.5.2沒食子酸樣品溶液的制備取適量余甘子精粉,過60目篩,精密稱定3份5 g余甘子精粉,分別置于密封袋里,放在30℃、5℃、-20℃環境下避光保存72 h,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250 mL的50%甲醇溶液,稱重,回流提取1 h[10],冷卻至室溫,再次稱重,用50%甲醇溶液補足失重,搖勻,真空抽濾一次,測量濾液體積,取2 mL續濾液用(0.45 um)微孔慮膜過濾,即得所需供試品。
2.6標準曲線的制備單寧酸標準曲線的制備 精密稱取對照品2.58 ug,置于10 mL容量瓶中,用乙醇、水、丙酮體積比為69.9、29.8、0.3%的溶液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搖勻,作為儲備液。按上述單寧酸色譜條件分別取2、4、6、8、10 uL不同體積進樣,以單寧酸的峰面積為縱坐標,以標準品的質量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其線性回歸方程y=5719.5x-1924.8,r=0.9974,結果表明:單寧酸峰面積值與質量有良好的線性關系,線性范圍為0.516~2.58ug。
沒食子酸標準曲線的制備 精密稱取對照品2.5 mg,置于25 mL容量瓶中,用50%的甲醇溶解定容至刻度,搖勻作為儲備液。分別精密吸取0.1、0.5、1、2、4 mL于10 mL容量瓶中,50%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即配制成濃度為1、5、10、20、40 ug/mL的標準溶液。按上述色譜條件進樣20 uL,以沒食子酸的峰面積為縱坐標,標準品的濃度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其線性回歸方程y=114.7x+2.4554,r=0.9999,結果表明:沒食子酸峰面積值與濃度有良好的線性關系,線性范圍為1~10 ug/mL。
3實驗結果見表1-3及圖1-2。
4結論
以上實驗數據可以看出:不同溫度儲存下余甘子精粉中的單寧酸、沒食子酸活性成分會發生變化,其中較高溫易促使單寧酸、沒食子酸等活性物質含量下降,當儲存溫度在5℃時單寧酸、沒食子酸的含量最高。
近年來世界衛生組織已將余甘子指定為世界廣泛種植的3種保健植物之一[11-13]。我國目前余甘子精粉產量較大,應用廣。如果不注重儲存的溫度,可導致余甘子的褐變,影響到余甘子產品的質量。本實驗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對其不同溫度儲存下的含量測定,研究并分析余甘子精粉適宜的儲存溫度,可以較好的保證其質量,為余甘子精粉的儲存及養護提供一定參考。
參考文獻:
[1]夏泉.中國葉下珠屬植物(phyllanthus)的生藥學及民族藥學研究[D].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博士論文,1997:134-142.
[2]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名共和國中國藥典[S].一部.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18-19.
[3]李肖玲,崔嵐,祝德秋.沒食子酸生物學作用的研究進展[J].200001.
[4]李秀麗,葉峰,俞騰飛.余甘子的藥理研究進展[J].時珍國醫國藥,2006,17(2):266-267.
[5]SHI Yong-ping,YANG Zhi-peng,HUA Li-ming.The study of nutritive components of flash of Fhyllanthus emblica fruit in Guizhou.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1994,12(2):1-6.
[6]馬志紅,陸忠兵,石碧.單寧酸的化學性質及應用[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2003,15(1):87-91.
[7]Huan Yang,Qinying Gu,Tingting Gao,Xubo Wang,Phenwei Chue,Qinan Wu,and Xiaobin Jia.Flavonols and derivatives of gallic acid from young leaves of Toona sinensis(A.Juss.)Roemer and evaluation of their anti-oxidant capacity by chemical methods[J].Pharmacogn Mag 2014,10(38),185-190.
[8]徐義俠.余甘子化學成分及總酚提取工藝研究[D].北京中醫藥大學,2009(11).
[9]蘇寧,王超,王昌濤,等.余甘子水解性單寧的提取及其功效研究[J].食品科技,2012,37(10):191-195.
[10]范源,趙江盛,徐志平,等.余甘子中沒食子酸等活性成分在自然儲藏時的變化及分析[J].2014,35(2):57-58.
[11]師冰,徐格雪,牛云壯,等.余甘子的現代研究和開發利用[J].云南省藥物研究所,2006,27(3):76-77.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 天然藥物化學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C【文章編號】1672-3783(2012)11-0551-02
天然藥物化學(Natural medicine chemistry) 重點講授天然藥物中化學成分的結構類型、理化性質、提取分離和結構鑒定的基本知識,藥學專業主要培養具備藥學學科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從事藥物及其制劑的研究和開發、藥物制劑的生產和質量管理、臨床藥學、藥物分析、醫藥營銷等方面工作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1,2]。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這門課程,達到培養目標所要求的知識水平,要求教師必須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思路,在保證傳統理論體系不變的情況下,盡可能地加大教學信息量,提高天然藥物化學的教學質量。我們在幾年的教學實踐中,采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注重理論課教學方法的改進
1.1緊扣重點、難點:天然藥物化學涉及到有機化學、波譜解析、生藥學等方面的課程內容,學生學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容易產生抵觸情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做到主次分明,抓住教學的重點、難點,緊密圍繞教學大綱總論部分。總論主要介紹化學成分提取、分離、鑒別和化合物結構測定的一般原理,而后面的各章節主要講解各類天然化學成分的結構性質,提取、分離、鑒別和結構測定的內容。首先, 在課程學習的開始,抓住學生的興趣,循序漸進式教學是關鍵。在天然藥物化學總論部分,應該結合天然藥物的發展歷史和著名的天然產物開發成的上市新藥實例來講解這門課程的學習目標和內容,讓學生了解到:天然藥物就在身邊,天然藥物化學是把天然產物開發成新藥的橋梁。對現有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取舍后,對我國科學家在天然產物方面的研究及貢獻、對我國學者近年發表的高水平學術文章都適當地做了一些介紹,授課時還重點介紹一些著名天然藥物如青蒿素、喜樹堿、紫杉醇等的開發過程。使學生充分認識天然藥物化學在藥學中的重要地位,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1.2啟發式教學,自我學習:古希臘教育家亞里士多德說:“思維自驚奇和疑問開始?!眴l式教學法是指學生在老師“啟”的引導下自覺積極地要求學習并獲取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我們在課堂上常用一問一答的方式,通過有趣的事例、具體的實驗、科學的數據使學生首先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例如,藏紅花為什么在花的初期不紅而越開越紅呢?又如關于鞣質中這個“鞣”字的寫法,即皮革的柔軟,可以說明皮革中的成分,又如在講解皂苷新課時,先提問常用中藥人參有什么生物活性,接著問人參為什么有這樣的生物活性,里面究竟有什么成分呢?這些問題都出自學生身邊,他們熟知的現象,更想知道原理。這樣抓住了學生好奇的心,促使他們深入思考,激發他們探索問題、主動學習的熱情。
1.3注重教與學的交流:天然藥物化學的一個難點在于對已學課程的綜合應用。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同時必須注重與學生的交流,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如波譜學知識在天然藥物結構解析中的應用,涉及到分析化學、有機化學、波譜分析等多門課程的內容,學生較難理解和掌握。我們從有機立體化學基本理論開始引入,充分調動學生的立體空間想象力,使學生對復雜的有機化合物立體結構不再感到難以理解與想象,在講授三萜化合物、甾體化合物中效果很好。很多教師看來非常簡單的概念如色譜,學生可能感到抽象。因此對于增加概念的掌握和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可將實驗流程生動地表現出來,使學生獲得豐富的感性材料。例如在學孔吸附樹脂和凝膠色譜法時,我們做了吸附柱和分子篩的動畫進行演示,將其原理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使學生有一個直觀的印象。
2強化實驗教學方法的改進
2.1不斷調整實驗內容,提高實驗講義水平:天然藥物化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實驗教學任務是以驗證方式強化理論教學內容,以綜合或設計方式培養學生提取、分離及鑒定天然藥物中有效成分能力。還有很多學生僅觀察現象而不善于深究其中蘊含的原理,如過濾時不知目標成分在沉淀里還是濾液中,分離萃取時不知成分在上層還是下層等。我們適度增加實驗時數,實驗項目類型相互交叉滲透。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比如在驗證型實驗中安排的是一些重要類型化合物的定性鑒別,要求學生利用不同類型化合物的特有化學性質,通過正確的操作,區別不同類型化合物,目的在于使學生掌握各種類型化合物定性鑒別的方法。重新編寫實驗講義,引人創新性實驗,減少了驗證型實驗,增加了應用性強的綜合型實驗[3]。比如超聲波輔助提取法和微波輔助萃取法所需設備簡單,使用范圍廣、效率高、污染小,可適當引入實驗教學,既可以減少藥材、試劑用量,又可縮短實驗時間,有助于增強實驗教學效果。
2.2重視實驗報告,增強實驗科研含量: 在以往的天然藥物化學實驗教學中多采用單一驗證式知識型模式。實驗內容、步驟等在教材上都已列出,學生通過預習,實驗時只要“照方抓藥”就可完成實驗。我們要求學生的實驗報告以科技論文的格式書寫,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創造、表達、綜合等各項能力,有意識的引導和培養學生撰寫科技論文的基本素質實踐表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變消極被動為積極主動。實驗老師在實驗中首先準備大量的有關每步實驗問答題和思考題,在實驗中要求學生回答和解決,老師對每次提問情況做記錄并把它納入學生平時實驗成績。比如在蘆丁的水解過程中,蘆丁在酸水中并加熱的條件下,燒瓶中變化是先混濁的,然后變成了澄清的溶液,溶液沸騰后一段時間,溶液的顏色有黃色變成了鮮黃色,我們要求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釋所產生的現象和變化,學生在認真思考后得出蘆丁和槲皮素的溶解度差異是該現象的本質原因;如果有的學生觀察不認真,有的現象就看不到,更不用說解釋了。
2.3開設設計性實驗,培養學生自主實驗能力:近幾年來,我們在天然藥物化學實驗中嘗試開設學生設計性實驗。具體辦法是:由教師集體命題并只給出實驗題目,學生必須主動查閱文獻,并加以歸納總結,制訂切實可行的實驗方案供教師審閱,選擇可行性實驗方法,并要求學生在實驗報告中對自己所選的工藝路線及實驗結果進行分析討論。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學生創新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為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實驗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我們將教師的科研實驗引入到教學實驗中去,給學生提供一個進行部分研究性實驗的機會,從而學到更多實驗技能,同時學生的實驗結果也為教師的研究工作提供了資料。我們在實驗教學中,增加了自主設計實驗比例,將科研實驗思維引入到教學實驗中去,給學生提供一個進行部分研究性實驗的機會。例如,我們將“天然藥物化學成分系統預試驗”的實驗內容設計為“某藥材的提取、初步分離及成分預試”。實驗按照科研實驗的常規方法進行,即先將藥材粗粉用工業甲醇或工業丙酮提取,回收甲醇或丙酮,提取物以適量水溶解,分別以不同極性的有機溶劑(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等)萃取,再分別對各萃取部分進行薄層檢查和定性反應,確定含有哪些種類的化學成分。通過這種訓練,學生掌握了一般天然藥物化學科研實驗的前期處理方法,鍛煉了操作技能,實驗結果也很有意義。將科研帶進課堂,鍛煉了學生的操作技能了,提高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科研素質。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啟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主動性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針對天然藥物化學實驗教學實踐性強的學科特點,應提高學生對實驗課的重視程度,使學生掌握天然藥物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術和方法,培養觀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目的,為將來運用實驗手段進行科學研究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吳立軍.天然藥物化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2
關鍵詞:制藥工程 藥物化學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a)-0022-02
制藥工程專業是1998年教育部本科專業調整時設立的一個新專業,由化學、藥學、化工、工程學、生物技術和相關管理法規相互滲透而形成的一個新興交叉學科,是培養具備制藥方面專業知識及化工生產工藝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在醫藥、精細化工和生物化工等工程領域從事醫藥產品的生產、科技開發、應用研究和經營管理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的工科制藥類專業。藥物化學是制藥工程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核心課,在我校也是第一門專業課,在連接基礎課和專業課之間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對于學生藥學整體知識體系的構建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制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此外,藥物化學是一門發明與發現新藥、合成化學藥物、闡明藥物的理化性質、研究藥物分子與機體之間相互作用規律的綜合性學科,它的內容涉及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結構化學、立體化學、生理學、病理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等學科。其內容廣泛、涉及面寬、交叉性強、學科發展快,藥物分子的結構復雜且合成路線長,記憶內容多,這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一定的難度,學生普遍反映該課程難學、難記、易忘。為了提高藥物化學的教學效果,如何根據制藥工程專業特點進行藥物化學教學, 為培養合格的制藥專業人才,我們結合多年在制藥企業工作的經驗及多年藥物化學教學經驗,在教學方面做了嘗試性的探索,在實踐中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1 注重基礎理論教學,緊密結合臨床和制藥生產實際
藥物化學教學過程是根據藥物的不同臨床用途進行分類教學的,每一類藥物有一定的作用機理、臨床用途和一定的發現或使用的發展過程,并產生一定的代表藥物,通過代表藥物的學習熟悉這一類藥物的性質,適用性、毒副作用和構效關系等。教學過程中,將藥物發現歷史或使用穿插到教學內容中,以此為線索進行講授,并講一些相關藥物科學家的故事活躍課堂氣氛,既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又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藥物的發現過程,理解新藥開發的方法和過程,鼓勵學生探索求知。通過聯系和豐富藥理知識,將藥物的作用機理講解得更加清晰透徹,使藥物的臨床適用范圍在同學們腦海中的印象更加深刻。結合臨床和日常常用藥及制成的各種藥物劑型,使藥物化學更貼近日常生活用藥和臨床用藥實際。將最新最前沿的新藥研發動態引入課堂教學,拓寬學生視野,體現教學內容的先進性和時代感。將藥物的合成方法、理化性質與原料藥合成、制劑生產過程中的方法、路線和常見的問題結合起來,讓學生較好地將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相結合,體驗藥物化學的實踐性,也為后續專業的學習提供幫助。
2 實行啟發式和互動式教學
藥物化學其內容廣、涉及面寬、交叉性強、學科發展快,藥物分子的結構復雜且合成路線長,這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一定的難度,容易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為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造欲,作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除了聯系藥物發現歷史、臨床應用和生產實際外,還從教學方法上,不斷改進,提倡啟發式和互動式等多種教學形式,從根本上改變“老師講,學生聽”的單一教學模式。如講到解熱鎮痛藥時,我會問同學們,當你感冒頭痛發燒的時候,一般你會用什么藥呢?哪些是屬于西藥成分?它們是怎么發揮藥理作用的呢?這樣,就能很快誘導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讓他們主動求知、探索和理解。在課堂開始階段,每次課留有10 min左右的時間用于學生介紹一些熟悉的藥物或者最新的藥物研究進展,一是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掌握藥物知識,二是促進學生的講解、組織表達能力,三是活躍課堂氣氛,豐富課堂形式。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討論,讓學生發言,增加師生間的互動。比如,在講解藥物的發現歷程時,給出最初的藥物母核結構,讓學生自己去發揮設計思路,當然可能會五花八門,我們要適宜的去引導,一方面告訴他們一些他們設計的新結構,可以作為新藥去研究;另一方面講解一些已知的結構是否有好的活性,是否發展成臨床用藥。這不僅可以誘導和啟發學生思維,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還可以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和科研潛能。為使學生學得深、學得透并且印象深刻。講解藥物的構效關系時,因為一般前面都介紹了大量的同類藥物,可以和學生來共同歸納總結。在每章課程快結束時,讓學生去搜索一些下章節所屬藥物的一些臨床藥品和劑型,讓學生下次課堂中和大家分享交流,使學生帶著實際問題去課后學習,并帶著收獲和目的性來參加下一次課程。此外,藥物化學課程內容多、結構多、難理解,教學中還要善于使用多種多媒體手段,使藥物結構、藥物作用機理等更快捷、簡單的展現出來。通過開展啟發式和互動式等多種形式教學,獲得了學生的一致好評和良好的教學效果,除了學好了藥物化學,還使學生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3 強化實驗和實踐性教學環節
在藥物化學教學過程中,我們加強藥物化學實驗,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首先,學校加強藥物化學實驗室的建設,實驗硬件的投入,儀器設備盡量多樣化,為學生開設多樣化的實驗提供保障,我校具有省部共建實驗室平臺,為藥物化學實驗的開設提供基礎。其次,增加藥物化學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的開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研究開發能力,為以后從事科研活動提供幫助。再次,強調學生的預習準備,并進行預習指導,使學生預習得比較充分,確保實驗的安全順利;實驗前,進行實驗指導,再次強調實驗注意事項,解決學生預習時的疑問。最后,實驗期間,實驗指導老師自始至終伴隨,及時給予他們指導,做好記錄,藥物化學實驗不可避免會遇到粗心大意而導致實驗失敗的,注意引導學生學會自己尋找實驗出問題的地方,并成功地解決問題,進而使重復實驗成功。
在實驗教學之外,為了更好地貫徹實踐教學,我校建立了藥物生產流水線小試實驗室,為學生全方位理解和實踐藥物生產過程提供幫助。同時,還帶學生去藥廠進行見習和實習。為學生以后從事相關工作打下良好基礎。企業也常派遣一些生產實踐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實地的講解,為學生掌握相關的生產技術創造了非常良好的條件。
4 鼓勵學生盡早參與科學研究,有效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鼓勵學生盡早參加藥物合成、新藥開發等科研活動,一方面,可以帶領學生們參與老師的課題,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科研潛能,又能為老師提供一些幫助,有助于老師課題的盡快較好的完成;另一方面,學校設立了大學生科學研究項目、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和“科創節”項目,鼓勵學生在老師指導下查閱文獻、撰寫項目申報書申報自己感興趣的研究項目,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和假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實驗設計和實驗過程,期滿學生按照相關要求寫出科研論文。此外,對于一些未申報到項目的同學,只要學生對科研感興趣,可以自設項目,老師指導完成。這樣提高了學生的科研能力,為畢業論文的完成和繼續深造讀研究生提供幫助,強化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為進一步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奠定了良好基礎。讓學生參與科研,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藥物開發過程,老師也可以將科研活動的一些成果引入課堂,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總之,我們在制藥工程專業藥物化學教學過程中,經過不斷的改革探索、實踐和總結,得出注重基礎理論教育、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強化實驗實踐教學、鼓勵科研活動這一有利于培養合格制藥工程專業人才的藥物化學教學方法,為提高教學質量,開發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 鄭虎.藥物化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2] 李艷妮.制藥工程專業藥物化學的教學體會[J].化工高等教育,2011,119(3): 63-66.
[3] 李瑞芳.制藥工程專業藥物化學教材存在問題及對策[J].藥學教育,2006,22(4):54-55.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6-0216-02
2013年3月,教育部聯合發改委、財政部《關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見》(教研[2013]1號)指出,研究生教育要以服務需求、提高質量為主線,創新培養模式,加強課程建設,重視發揮課程教學的作用[1]。教育部高教司張大良司長在2015年大學素質教育研究會年會中指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重點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而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創新創業教育[2]。
一、課程設置是人才培養的基礎
人才培養目標是我們開展教學工作與課程設置的綱領,而課程設置又是教學工作開展最直接的方法與手段。課程設置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的集中表現。為此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銜接等方面的合理性是實現人才培養的關鍵。袁貴仁部長曾指出:要想形成創新創業校園文化,必須要完善和修訂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方案。專業學位的設置主要是為了滿足特定社會職業的專業人才需求,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3]。在當今創新創業大潮中如何培養適合社會需要,具有實踐創新創業能力的碩士研究生是諸多教育工作者實施和探索的重點。自2009年我國開始擴大招收以應屆本科畢業生為主的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以來,吉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在研究生培養方面不斷摸索和探究,現已形成了課內課程設置“三三制”,課外培養“聯合制”,全員評教“持續制”等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二、課內“三三制”
專業學位碩士要求學生在知識水平上具有一定的寬度和廣度,不像學術型碩士在本領域中具有較深較系統的造詣,為此在專業型碩士培養的課程設置中,采取“三三制”,即分為公共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方向課程。在公共課程中除設置必修外語和政治課程之外,增設了選修課程英文科技閱讀、英文數據庫檢索、專業外語、職業道德等課程,擴大學生的學識視野。專業基礎課程中設置必修課程分子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等,選修課程生命科學進展、基因工程技術、現代生物學方法論等課程,并根據吉林省產業經濟結構開設了生物制藥設備、生物制藥專業綜合實驗、生物制藥校內實訓實驗、新藥研究與開發、生物制藥車間設計等課程。專業方向課程中除各學生根據專業不同設置不同的必修課程外,還增設了選修課生物合成與調控、藥物動力學、制藥過程自動化、生物藥劑學、微生物藥品新品種篩選、海洋生藥學、藥物設計概論、藥物代謝化學、藥物生物利用度控制等實用性較強的課程[4]。
三、課外培養“聯合制”
專業學位碩士就意味著所培養的學生將從學科導向的系統性轉向了應用導向的寬廣性,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此在學生培養的模式中將側重學生應用能力與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
1.與企業聯手打造應用型人才。學校與企業共建校內實訓基地。通過整合學校教學和科研資源,與吉林修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延邊敖東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長春長生基因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長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公司、吉林派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吉林金塔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中生集團長春生物制品所有限公司、長春大成集團實業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業建立了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和實訓基地或博士后聯合工作站,開闊了研究生的視野、提高了實踐技能,也為他們就業或繼續深造拓寬了渠道[5]。學生進入企業后,濃厚的企業文化深深感染學生,潛移默化地形成對良好職業素養的追求與向往,為培養應用型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2.與科研院所聯合培養科研素養。學校攜手校內外國家級、省部級科研平臺共同培養學生科研素養。先后與艾滋病疫苗國家工程實驗室、中草藥育種與栽培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中科院農研所、分子酶學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動物科技實驗教學國家示范中心、吉林省生物催化與生物轉化重點實驗室、吉林省模式動物工程中心、省重大疾病與化學遺傳學重點實驗室、吉林省分子病毒重點實驗室、動物胚胎工程吉林省重點實驗室等十余家科研院所建立校院合作,聯合培養學生,從而提高研究生質量,開拓學生視野。同時科研院所與院校依據自身優勢,邀請國內外專家做學術報告、組織學術交流、組織學術會議,達到多位國內外專家濟濟一堂,進行學術討論,營造科研氛圍,培養學生科學素養,提高科研能力。
3.與相關協會聯合鍛煉實踐能力。依托吉林省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吉林省遺傳協會、吉林省微生物協會等省內科協下屬協會聯合舉辦各類競賽、論壇等社會實踐性活動鍛煉研究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全面發展具有綜合素質的應用型人才。為培養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現已參加吉林省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青年科學家論壇6屆、吉林省生物醫藥創業計劃大賽2屆,學生在活動中得到了鍛煉,培養了社會實踐能力。
四、全員評教“持續制”
【摘要】
目的紫菀與款冬常被作為藥對一同使用,有化痰止咳之效。前期研究顯示紫菀具有一定毒性,而款冬與之配伍后具有減毒作用。本實驗旨在確定紫菀的毒性部位,并找到款冬花與之配伍的相殺部位。方法以小鼠急性毒性為指標,比較紫菀不同溶劑提取物的毒性,選擇毒性最大的提取物篩選紫菀的毒性部位;將款冬花不同溶劑提取物與紫菀提取物配伍,選擇減毒效果最佳的提取物,通過配伍實驗確定款冬花有效降低紫菀毒性的部位,即相殺部位。結果紫菀乙醇提取物的毒性大于水提物,且其毒性隨著乙醇濃度的增加而增加,90%醇提物毒性最大;毒性部位追蹤結果顯示,除醋酸乙酯部位外其他3個部位均未表現毒性,說明其毒性成分集中??疃ú煌崛∥锱c紫菀配伍后,30%乙醇提取物的效果最為顯著;相殺部位篩選結果顯示,水部位沒有減毒效果,醋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效果相當。結論紫菀的毒性部位為9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款冬花的相殺部位為30%醇提物的醋酸乙酯部位及正丁醇部位。
【關鍵詞】 紫菀 款冬花 配伍 毒性部位 相殺部位
Abstract:Objective To find out the toxic part of RA and the part of FF which can effectively lower the toxicity of RA. MethodsWith the death of mice as index, comparing the toxicity of the different solvent extracts of RA, piding the most toxic one into several different fractions and searching the toxic fraction. Matching the different extracts of FF with the extracts of RA in order to search the FF extract and fractions which can lower the toxicity of RA effectively. ResultsThe ethanol extracts RA was more toxic than its aqueous extract and its toxicity increased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ethanol was higher, and the 90% ethanol extract was the most toxic extract. The result on searching the toxic fraction of RA showed that the acetic ether part was the only toxic fraction. Although the different extracts of FF could alleviate RA’s toxicity, the 30% ethanol extract showed the best activity, and the acetic ether and n-butanol parts both showed equivalent antitoxic activity. ConclusionThe toxicant of RA mainly concentrates in the acetic ether part of 90% ethanol extract. The antagonizing fraction from FF is the parts of acetic ether and n-butanol of 30% ethanol extract.
Key words:Radix Asteris; Flos Farfarae; Compatibility; Toxic part; Antagonistic part
紫菀、款冬花是臨床常用的治療咳嗽的中藥,且常配伍使用,《本經疏證》中寫道:千金外臺咳逆久嗽,并用紫菀款冬者,十方而九。紫菀長于化痰,款冬花優于止咳,在藥效學上符合“相須配伍”理論;但對于二者的毒性,歷代本草均未記載,《名醫別錄》中還明確指出,紫菀“辛,無毒”,款冬花“甘,無毒”[1]。
紫菀為菊科植物紫菀Aster tataricus L. f. 的干燥根及根莖,款冬花為同科植物款冬Tussilago farfara L.的干燥花蕾。近年來,款冬由于含有吡咯里西啶類生物堿而被認為具有一定的肝臟毒性[2],對于紫菀歷代本草及現代中醫藥專著均沿襲了其“無毒”的說法。但本課題組的前期研究[3]發現,款冬花的毒性不明顯,而紫菀具有較大的肝臟毒性,款冬花與紫菀配伍后能顯著降低紫菀的毒性,符合中藥配伍的“相殺”理論。本論文在前期研究基礎上,以急性毒性為指標,研究確定了紫菀的毒性部位,并通過配伍研究款冬花的“相殺”部位,為闡明紫菀款冬花“相殺”配伍的物質基礎提供毒理學依據。
1 材料與儀器
1.1 動物昆明種小鼠,雌雄各半,體重18~22 g,由南京青龍山實驗動物中心提供。
1.2 藥物紫菀和款冬花均購自河北安國藥材市場,經中國藥科大學生藥研究室張勉博士鑒定,憑證標本保存于中國藥科大學生藥學研究室。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乙醇、甲醇等試劑均為市售分析純。
1.3 儀器旋轉蒸發儀,瑞士Buchi實驗儀器公司,型號:R-2000;數顯恒溫水浴鍋,國華電器有限公司,型號:HH-4;電子天平,型號:PL303,Matter-Toledo Group;醫用數控超聲儀,型號:KQ-250DE,昆山超聲儀器有限公司。
2 方法
2.1 急毒實驗方法健康昆明種小鼠,稱重后隨機分組,每組10只,雌雄各半。實驗前小鼠適應環境3 d。藥物均以0.5% CMCNa置超聲儀中溶解,加少量DMSO助溶。急毒實驗前禁食12 h,不禁水,灌胃給予相應的藥物,一次給藥;空白組給以相同體積的0.5% CMCNa加少量DMSO。給藥0.5 h后開始觀察小鼠的中毒體征。連續7 d觀察小鼠死亡情況,隨時取出死亡小鼠,記錄死亡時間。
2.2 紫菀提取溶劑和毒性部位的篩選紫菀粉碎成粗粉后分別用10,8,8倍量的水,30%乙醇,60%乙醇和90%乙醇各回流提取3次(2,1,1 h),合并提取液,過濾,濾液減壓回收溶劑后水浴蒸干。取50只健康小鼠隨機分成5組,進行急毒實驗,分別設為空白組,水提組,30%醇提組,60%醇提組和90%醇提組,各組藥物均以15 g/kg(浸膏量)給藥,給藥體積0.3 ml/10 g。
將紫菀的90%醇提物混懸于水中,用萃取法將其分為石油醚部位、醋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及水部位。以急毒為指標,篩選紫菀的毒性部位。將50只健康小鼠隨機分成5組,進行急毒實驗,分別設為空白組、石油醚部位組、醋酸乙酯部位組、正丁醇部位組及水部位組,各部位均以0.5 g/kg(部位量)給藥,給藥體積0.2 ml/10 g。
2.3 款冬花提取溶劑和相殺部位(減毒部位)的篩選 款冬花粉碎成粗粉后分別用10,8,8倍量水,30%乙醇,60%乙醇和90%乙醇各回流提取3次(1.5,1,1 h),合并提取液,過濾,濾液減壓回收溶劑后水浴蒸干。將以上各提取物分別與紫菀90%醇提物按生藥量1∶1配伍進行急毒實驗,分別設為空白組、紫菀90%醇提組(對照組)、紫菀90%醇提+款冬水提組、紫菀90%醇提+款冬30%醇提組、紫菀90%醇提+款冬60%醇提組、紫菀90%醇提+款冬90%醇提組。給藥體積0.3 ml/10 g。
將款冬花30%乙醇提取物置于水中,分別用醋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醋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將以上各部位分別與紫菀毒性部位(醋酸乙酯部位)按部位量1∶1配伍,進行急毒實驗,分別設為空白組、紫菀醋酸乙酯部位組(對照組)、紫菀醋酸乙酯部位+款冬醋酸乙酯部位組、紫菀醋酸乙酯部位+款冬正丁醇部位組、紫菀醋酸乙酯+款冬水部位組。給藥體積0.2ml/10g。
3 結果
3.1 紫菀不同溶劑提取物的毒性中毒小鼠依次出現活動明顯減少,精神萎靡,被毛蓬松潮濕,雙目緊閉,不自主顫抖等現象,直至呼吸停止。給藥后3~6 h為死亡高峰期,死亡現象均發生在24 h內。尸體解剖后,肉眼觀察肝顯黃色或白色斑點,表現為明顯的肝中毒。急毒實驗結果(表1)顯示,水提組紫菀毒性最小,隨著乙醇濃度的增加紫菀提取物的毒性逐漸增大,90%醇提紫菀毒性最大,故選其作為紫菀的提取溶劑。表1 紫菀不同溶劑提取物給藥小鼠急性毒性實驗結果(略)
3.2 紫菀毒性部位的篩選紫菀90%醇提物的4個部位的急毒實驗結果(表2)顯示,給藥3 h后醋酸乙酯部位組即出現小鼠死亡現象,24 h內醋酸乙酯部位組小鼠全部死亡,而其他組小鼠均無一死亡,說明醋酸乙酯部位為紫菀的毒性部位。表2 紫菀90%醇提物萃取部位給藥小鼠急性毒性實驗結果(略)
3.3 款冬花不同溶劑提取物的相殺(減毒)效果比較款冬花不同溶劑的提取物與紫菀90%醇提物配伍后,明顯延緩了小鼠的死亡時間,在一定程度上使紫菀的毒性有所降低。實驗結果(表3)顯示,30%醇提款冬與紫菀配伍后小鼠死亡率最低,即其與紫菀的相殺效果最佳,從而確定30%乙醇作為款冬花與紫菀相殺配伍的最佳提取溶劑。表3 紫菀90%醇提物與款冬花不同溶劑提取物配伍給藥小鼠的急性毒性實驗結果(略)
3.4 款冬花相殺(減毒)部位的篩選 款冬花30%醇提物分成的3個部位與紫菀的毒性部位(醋酸乙酯部位)配伍后,急性毒性實驗結果(表4)顯示,款冬花的醋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具有減毒作用,且減毒效果相當,而水部位幾乎無減毒作用。表4 紫菀醋酸乙酯部位與款冬花
不同部位配伍給藥小鼠的急性毒性實驗結果(略)
4 討論
紫菀的毒性過去從不為人所重視,僅有少數本草對紫菀的使用注意稍有敘述,《本草經疏》在“肺病咳逆喘嗽”證中提到紫菀“不宜專用及多用”?!侗静菪戮帯吩诳疃椣聦懙剑骸白陷译m亦止久嗽,而味苦傷胃,不若款冬之味甘,清中有補也?!惫湃藢﹂L期使用紫菀有一定看法,但主要的經典著述對紫菀毒性尚沒有明確的認識。
本實驗以小鼠急性毒性為指標,首次對紫菀的提取溶劑和毒性部位進行了研究,發現紫菀的90%乙醇提取物毒性最大,提示紫菀中的毒性成分可能是極性相對較小的成分。在確定90%乙醇作為紫菀毒性研究的最佳提取溶劑后,對其部位進行了劃分,通過小鼠急毒實驗找到了紫菀的毒性部位——醋酸乙酯部位。有研究[4]表明,紫菀祛痰作用的有效部位為石油醚部位和醋酸乙酯部位,我們將繼續研究其醋酸乙酯部位的祛痰作用是否與其中的毒性成分有關。
紫菀、款冬花是一個常用藥對,課題組前期研究[3]也發現了款冬花對紫菀毒性的拮抗作用。在紫菀毒性研究的基礎上,我們對款冬花與紫菀的配伍進行了研究,以期找到款冬花對紫菀減毒效果最佳的提取溶劑和減毒部位(相殺部位)。實驗結果顯示款冬30%乙醇提取物的減毒效果最好,而其中的醋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具有較好的減毒效果,應為款冬花對紫菀的相殺部位。該結果提示減毒成分在醋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均有分布或減毒作用是多成分共同作用的結果,而這兩個部位中的主要成分為有機酸、黃酮及其苷類,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研究減毒作用與哪些成分有關。
款冬花與紫菀性味功用相似,二者伍用能增強其止咳、祛痰、平喘的效果,在中藥“七情”配伍中屬相須配伍;同時,款冬花與紫菀配伍后亦能顯著減輕后者的毒性,在中藥“七情”配伍中這種毒性上相互制約的作用又稱為相殺配伍。但其相殺作用的物質基礎及作用機制的闡明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與分析。
【參考文獻】
[1]梁·陶弘景,著,尚志均,輯校.名醫別錄[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6:148,243.
[2]王浴生.中藥藥理與應用,第1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