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足球訓練論文

足球訓練論文

時間:2022-11-10 00:28:1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足球訓練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足球訓練論文

第1篇

組合訓練方法是建立在一定的運動訓練理論上的,足球組合訓練法是一種訓練方法,它被包含于組合訓練這種系統的訓練理論當中。組合訓練方法指的是在訓練過程中,將足球運動員的競技水平、訓練階段、運動員的個人特點、項目要求等因素的差異考慮在內,組合一到多個訓練單元,依照足球運動訓練原理,選擇不同比例、性質的訓練內容進行合理安排,使所采用的訓練方法可以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足球組合訓練法并不是將單一的訓練內容或訓練方法簡單的疊加在一起,它采用更合理的間歇、交叉組合的方式,把多種訓練方法的優點和功能集中在一起安排訓練。

2組合訓練法在高校足球教學的應用

2.1組合訓練法在高校足球體能訓練上的應用

2.1.1高校足球組合體能訓練應該遵循的原則

(1)訓練強度與訓練量二者共同發展提升的原則。

在傳統的體能訓練當中,常常將運動訓練強度和運動的訓練量這2個最基本的負荷因素分離開來,這種體能訓練方式存在不當之處。在對足球運動員進行體能訓練過程中,應達到強度和量的同步提高。正規的足球比賽賽時較長,在足球比賽中,運動員所承受的體育強度和運動量非常人所能承受,所以說訓練強度與訓練量二者缺一不可、相互統一。

(2)足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要盡可能結合球訓練的原則。

足球運動員最基本的運動工具就是球,足球對運動員來說至關重要,與專業球員相比,高校足球隊員的“球齡”和“球感”都要稍差一些,在對高校足球隊員進行體能訓練過程中盡量與足球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單純體能訓練(不含球類的體能訓練)和綜合體能訓練(與球相結合的體能訓練)的合理搭配,達到預期的訓練目的。

(3)將力量訓練作為基礎訓練的原則。

足球運動員如果想要提高自身的對抗能力、速度的控制能力、技術的掌握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就要通過基礎訓練提高自身的力量素質,力量素質是以上能力的基礎和保障。力量素質與足球競賽防守進攻過程中身體的拼搶、防守及進攻的有效性有直接關系,力量素質對足球運動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國外常常將足球力量訓練的重點放在速度力量訓練上,通過力量訓練來提高運動員肌肉和神經系統的協調性,使其速度加快,充分利用了肌肉收縮速度快時可以縮減動作的完成時間并能產生更大更強力量的生理原理。

2.1.2高校足球組合體能訓練的訓練方法、訓練內容、訓練安排及訓練要求

足球競賽是一項間歇性、高強度的運動,對運動員速度的爆發性及無氧、有氧耐力的要求較高。當前足球比賽規定的比賽時間比之前更長,每場比賽的平均時間都維持在93~98min。在比賽中足球運動員的體能消耗非常大,中球員每場足球比賽都需要跑動長達10~14km的路程,中前衛所跑距離大概有11~13km,中后衛需要跑8~10km左右,邊前衛/邊后衛則要跑9~12km,前鋒不但要在足球賽場跑9~10km的路程,還要做15~30次的跳躍、150~200次個人行動、30~50次對抗、30~70次或更多次觸球運動,卻只有15~30s的高強度運動間歇時間。從以上數據可知,足球運動員耐力、力量、速度的高低對球員在賽場上的表現有直接影響,本文根據足球比賽運動員的耗能規律制定了如下優化組合:

(1)組合一。

訓練內容:五段加速跑,利用足球場的底線、邊線劃分成30m、50m、100m、200m、300m;2人3項跑動傳球。訓練負荷:訓練強度的最大負荷為55%~70%,心率140~160次/min,間歇期心率恢復120次/min;訓練量為35~50min。訓練方法:采用持續性訓練法、間歇性訓練法以及特萊特訓練法。訓練安排:將足球隊員分成3組,第1組隊員跑完30m后第2組起跑,連續跑完5段為一輪,共4輪,每輪間休息1min;設置2個標志,相距2m,2人相距10m進行3項傳球。訓練要求:每段加速跑后,隊員都放松跑回起點;每人每項跑動傳球3min,休息1min換人,每人做完3項。

(2)組合二。

訓練內容:4站循環練習,球員腰系粗皮筋另端固定做跑步練習;將球放置較高位置,球員由半蹲位向上跳起頂球10次;球員依次做左、右側滑步繞桿,設置10個標志旗間距1m;足球運動員甲、乙雙方相向站立,二者之間距離相隔3~5m。甲將足球從乙兩腿間踢過,然后迅速追趕球,此時乙快速轉身一同追趕球,該活動在15~30m距離內進行。訓練方法:間歇訓練法、重復訓練法。訓練負荷:訓練強度的最大負荷為95%~100%,心率180~190次/min,間歇期心率恢復120~130次/min;訓練量為40~55min。訓練安排:隊員分成2組,每組10人,站間距10m;其中l、3、4站各做1min,2站10s。任務完成后換下一站。高校足球組合體能訓練的訓練要求:設置8m的站間距,完成任務后,運動員以中速跑向下一站點,在訓練過程中由教練員統一指揮。

(3)組合三。

高校足球組合體能訓練的訓練內容:3站循環練習。旗桿障礙:安放10根旗桿間距3m,進行變速跑及曲線繞桿跑。前面球員由第一桿看開始隔桿直線加、減速,從最后桿看是做曲線繞桿加速跑,后面球員盡可能跟緊;擲實心球:ABC3名球員依次站在底線,向場內15m出標志塔擲界外球同時運動員B向前跑動并將球擲回,慢跑跑回起點,此時C運動員擲球運動員A跑動,并依此類推。訓練方法:持續性訓練法、特萊特訓練法、間歇性訓練法。高校組合訓練所制定的訓練負荷:訓練強度的最大負荷為55%~70%,心率140~160次/分,間歇期心率恢復120次/min;訓練量為35~50min。訓練安排:分為5組,每組4人,2人1隊,第1隊回第2隊出發,每人完成1套為1輪;共6組,每組3人,每組每人完成1次為1輪;共9組,每組2人,在20m距離內進行往返練習。高校組合訓練的訓練要求:設置8m的站間距,完成任務后,運動員以中速跑向下一站點,在訓練過程中由教練員統一指揮;在3站練習中傳球的腳法不限,球不能落地,人不能停頓,調整球次數不能超過3次。

2.2組合訓練法在技術訓練上的應用

2.2.1高校足球組合技術訓練應該遵循的原則

(1)訓練從易到難并進行重復性訓練的原則。

在對足球運動員進行技術教學訓練過程中,應該遵循從易到難的原則,由單項技術練習逐步轉化為技術的組合式練習,大幅度提高運動員的技能水平。高校足球隊員具有較強的認知能力和豐富的思維創新能力,在技術練習中要結合這一特性,突出強調技術運用想象聯系,在重復性技術練習中突出強調熟能生巧,由慢到快、由易到難,從單人訓練到多人結組組織比賽,由教學型練習提升至模擬實戰場景訓練的高度。

(2)通過實戰場景的訓練進一步強化足球運動員訓練的原則。

足球運動員想要提高自身技術水平就要參加更多的比賽,通過更多的實踐和有效地總結來提升自身技術。如果只靠無對抗性的、單純的簡單傳接球技術練習,運動員進行再多的練習到了比賽中還是無法熟練運用,如果想要提升自身訓練技能,就要將實戰場景的訓練作為主要的訓練手段。

2.2.2高校足球組合技術訓練的訓練方法、訓練內容、訓練要求及訓練安排

訓練內容:3站循環練習。運球繞桿:設置間距1m的10個標志桿,繞過最后一桿運球慢跑至起點;2名運動員在跑動中進行傳接球訓練,2名球員同向站立,二者之間間距保持在5~10m之間,向前跑動中相互傳接球。訓練負荷:訓練強度的最大負荷為55%~70%,心率140~160次/min,間歇期心率恢復120次/min;訓練量為40~50min。訓練方法:采用間歇訓練法、持續性訓練法。訓練要求:設置8m的站間距,完成任務后,運動員以中速跑向下一站點,在訓練過程中由教練員統一指揮。高校組合訓練的訓練安排:將足球隊員分成3組,每組6人,前一人運球過第3個桿時后一人開始運球,共5次間歇,時間為30s。

2.3組合訓練法在戰術訓練中的應用

在高校足球組合戰術訓練過程中所需遵循的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內容:通過模擬足球比賽實戰場景來強化高校隊員的戰術意識,彌補青少年比賽中戰術意識差的缺陷;制訂比賽核心戰術的原則。足球運動員通過多種不同的訓練方式樹立“保護球權”和“贏得球權”的正確意識,制訂比賽的核心戰術。

2.4組合訓練法在高校足球綜合訓練上的應用

第2篇

關鍵詞:校園足球;青少年;發文量;被引頻次;高被引頻次論文;評價

中圖分類號:G80-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2076(2016)05-0114-05

Abstrac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metrology, statistics and logic analysis are adopted to analyze the academic papers on school football (juvenile football). chool football, as part of school sports is a component of education, aiming at training athletes with various talents for the society. In the process of popularization and improvement, we should mobilize the multi force participation of schools, clubs, society and parents, construction modern youth football concept and culture which take the physical exercise as the means,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basic skill learning as the key and the promotion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personality perfection as the goal. On this base, we will foster football-playing population with high level and high quality and train modern skillful football players that are both intellectually and morally well-educated.

Key words: school football; teenagers; amounts of published papers; citation frequency; high frequency cited papers; evaluation

校園足球的提出是基于我國青少年體質下降的現實社會背景,目的是通過發展足球運動來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足球運動以其獨有的特點和魅力超越了其他體育運動項目,贏得了廣大青少年的喜愛。在國際足球運動大發展的今天,中國足球運動的發展卻與之相悖,落入了不進而退的怪圈。我國青少年足球人才數量逐年銳減,1990-1995年,65萬人;1995-2000年,61萬人;2000-2005年18萬人[1]。據中國足協公布的數據顯示,在13.8億中國總人口中足球人口降至2.7萬人,注冊球員僅有8 000名[2]。中國足球后備人才的嚴重匱乏,使中國足球運動的發展處于停滯狀態。鑒于中國足球運動發展狀況,2009年,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推出和實施校園足球發展規劃。為進一步推動中國足球運動的發展,2014年教育部提出新修訂的校園足球改革方案。校園足球及青少年足球后備人才培養成為體育科研領域的研究熱點,體育專家及學者從制度創新、教體結合、教練員培養、競賽組織與管理、政府、足協、俱樂部的職能與作用等各方面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

1研究方法

1.1研究對象與數據來源

以CNKI數據庫為數據源,為確保數據的全面性和準確性,采用專業檢索,構建檢索式為:(U = '校園足球' OR U = '青少年足球'),并將發表時間限定為:檢索時間限定在2001年1月1日-2015年12月1日,共檢索出文獻4 109條。

1.2文獻計量法

以CNKI為數據源,采集作者、期刊和機構的發文數據,進行統計、分類、排序及分析研究。

1.3數理統計法

檢索出相關論文的發文量、被引頻次和高被引頻次的論文3項指標的前20名,采用Excel軟件進行統計、歸類和排序,并進行分析研究。對各項指標數據,采用秩和比法(RR)排序。通過秩轉換,獲得無量綱的統計量RR,以RR值對評價對象的優劣進行排序或分檔排序。

1.4邏輯分析法

通過對文獻數據的統計、歸納、排序、綜合的邏輯分析,以揭示文獻各種特征與關系的方法。

2研究結果與分析

2.1作者發文量、被引頻次RR前20名

發文量和被引頻次是文獻計量學兩個重要的評價指標,發文量反映了作者在該研究領域的科研活躍度和科研產出量,被引頻次反映了論文受關注的程度和論文質量。2001-2015年以校園足球和青少年足球為主題共發文3 416篇。統計結果顯示,以校園足球為主題的論文2009年以后開始出現爆發式的增長,2009年20篇,隨后逐年增長,到2015年猛增至700多篇,在此之前的研究論文大多是以青少年足球為主題詞。原因是2009年和2014年實施校園足球規劃方案的決策掀起了校園足球的研究熱潮。

表1所示,校園足球和青少年足球作者發文被引前20名,位居前列的作者是徐金山、張慶春、何志林、李衛東和董眾鳴,5名來自上海體育學院,3名來自北京體育大學,2名來自沈陽體育學院。有12名作者來自專業體育院校,20名作者共124篇,總被引頻次2 845。

研究者普遍認為校園足球作為學校體育和教育的組成部分,其發展也必須回到學校體育和教育的發展軌道上,回歸育人為本,充分利用足球這一平臺,激勵吸引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達到增強體質、磨練意志、健全心理、完善人格等多重目標,最終實現教育的完整與學生的全面發展[3]。體育運動在構建青少年持久個人資源方面有著巨大的優勢,體育運動不僅可以強身健體,增強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青少年認知功能的提高和智力發展,而且有利于心理健康和自信心與幸福感的獲得[4]。開展校園足球以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為主,讓學生在娛樂中喜歡足球,愛踢足球。張慶春認為,少年兒童從一開始就應學會將足球視為一種快樂游戲去體驗和享受,只有這樣,他們才能認識到足球的魅力,也會為他們一生鐘愛足球打下基礎[5]。 通過開展校園足球運動來推動學校體育的發展,增強學生體質、展現學生風貌、體現學生的意志力和體育精神,這是校園足球的本質所在。

開展校園足球要因地制宜。我國在校學生有2.7億,符合標準場地的學校僅有8 000所,同時缺乏有資質的足球教師。校園足球可開展5人制和7人制小場地足球運動,世界著名球星馬拉多納、羅納爾多、梅西都是從街頭足球走向世界賽場的,他們從小就有一個共同的夢想,就是成為球星。

[JP3]研究者認為開展校園足球應以普及為主,建立長效機制,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即使全國足球學校達到2萬所,即使足球人口達到2 000萬,學生還是要一天天長大。中國足球運動的發展要堅持持久戰,需要十幾年、幾十年的時間,做好長期的思想準備,做到普及基礎上的提高,提高基礎上的普及,以足球為先導積極開展學校體育活動。學生通過校園足球活動能提高其柔韌性、靈活性和協調性,這為今后學生從事其他體育項目打下堅實的基礎,從業人員的眼光應放遠些,普及足球運動的目的最終還是促進學生在德、智、體三方面的全面發展。

開展校園足球要積極宣傳足球文化。足球運動作為一種社會文化形態,受到社會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不同的自然及社會環境孕育出不同類型的足球文化。校園足球孕育的是未來的“足球先生”,而非足球流氓、足球痞子,要避免不良現象對青少年身心的影響,如“年齡造假、以大打小、隊員冒名頂替、假球、黑哨、、不服從裁判”等不良行為。這些問題會產生不正當的競爭,敗壞足球文化和社會風氣,嚴重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阻礙中國足球的正常發展。這些問題在研究中多次強調,只是在實踐中忽略掉了。中國足球經過了60年的發展,走過了彎路、偏路,道路曲折坎坷,最終兜了一大圈又回到原點,原因就是缺乏良好的足球文化和足球理念[10]。

2.2期刊發文量、被引頻次及RR前20名

學術期刊是學術研究的重要園地,學者可以在學術期刊發表自己的學術研究,甚至是不同的學術觀點和看法。學術期刊傳播的學術創新、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推動著學術繁榮。學術期刊所蘊含的學術價值是一個社會的靈魂和旗幟,它在本質上是一種人文之光和科學之光,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6]。現代體育的發展離不開科學研究和科學訓練,這一點從2015年的世界游泳錦標賽和世界田徑錦標賽上中國隊所取得的成績可以看出。在世界游泳錦標賽中,中國取得15金、10銀、10銅,金牌和獎牌榜首位,在世界田徑錦標賽中,中國取得1金7銀1銅,獎牌榜排名第四。游泳和田徑是體育金牌的大項,過去我們很少在這兩個項目上取得獎牌,甚至一度懷疑我們的體質和人種不適合此項運動,然而經過長期的努力奮斗,在科學指導的訓練終于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取得了可喜可賀的成績,人種學說也不攻自破。在中國足球徘徊不前的時候,人們開始質疑中國足球,再次提出“人種”的問題。毫無疑問解決中國足球的問題,需要科學,需要耐心、細致、嚴謹的科學研究和科學訓練。

表2是校園足球和青少年足球期刊發文和被引頻次RR前20名。其中,核心期刊有10種,發文252篇,占總發文量733篇的34.38%,被引頻次為4 302,占總被引頻次5 527的77.84%。核心期刊被引頻次高,說明學術論文的質量高、水平高、受關注程度高、學術影響力大。前20名期刊,有9種體育院校的學報,有5種體育科技期刊,這些都是校園足球和青少年足球運動研究的主要期刊。

這些期刊論文對校園足球和青少年足球運動進行了全面深入系統的研究。“校園足球的發展應該緊扣學校體育的重要任務,從現代教育要求出發,以身體練習為手段,以基礎知識、基本技術、基本技能的學習為主,促進身體健康、心理健康、智力發展、人格完善、社會適應能力增強的全面發展的人”[7]。校園足球就是學校體育中的一項運動方式,是學校教育的一種形式,不能賦予太多的使命和任務,讓學生輕輕松松地上陣,快快樂樂地踢球。足球是人們喜聞樂見的運動項目,它有很強的娛樂和教育功能,參與者能夠感受到運動的快樂,而家長也希望孩子參加運動來擴大交往的范圍,培養完善的人格。“學校體育的根本不在于是否擁有體育天才和體育成績,而是能夠培養健康、陽光、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青少年”[8]。

2.3高被引頻次論文前20名

高被引頻次的論文是文獻計量學評價的重要指標,反映了論文的研究熱點和創新性,說明論文質量高、學術影響力大。表3所示20篇高被引頻次的論文有9篇是論述足球訓練體系和訓練理念的問題;20篇高被引頻次的論文,有19篇來自于核心期刊,說明核心期刊具有很強的學術研究導向性及影響力以及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為研究者提供了學術研究的趨向。

20篇高被引頻次的論文對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的現狀、青少年體質、青少年足球訓練體系、訓練理念及人才培養、教練員狀況等方面進行了探討與研究。

按《校園足球發展規劃》,到2020年將產生2 000萬足球人口,以千分之二的比例計算,產生青少年足球注冊人口4萬。校園足球在普及的過程中會有一批孩子追求更高的目標,學習正規足球,進入專業訓練。按青少年力量素質、速度和耐力素質、靈敏和柔韌素質生長特點來看,8~10歲是較好發育期,也是接受足球訓練的最好時期。但從職業發展的角度來看,能夠進入職業隊,成為足球天才的也只是很少的人。

中國足球運動的發展歷程是艱難曲折的,直到今天依然沒有走出困境。要持續開展校園足球,促進青少年足球運動水平提高,首先要轉變足球理念。在青奧會上指出,讓體育價值重新回歸,重視個人在體育中的價值提升而非是錦標主義的過分體現。讓外國朋友看到中華體育精神和中國人民的意志力,更看到通過賽事收獲的其他寶貴附加意義[10]。

足球運動既是學校體育的一部分,也是教育的組成部分。足球運動有很強的教育功能,它能夠“育德、育智、育體、育文化”。“從校園足球到青少年足球后備人才培養,是普及和提高的過程,是連貫性的,是在培養社會各型人才的同時培養運動員的。在普及的前提下選拔精英梯隊進行精英人才的重點培養,在學籍學校不變的情況下,利用業余時間進行訓練,通過競賽進行選拔”[9]。研究人員指出,青少年足球訓練是學校、俱樂部、協會、社會和家長共同參與的事情。足球發達國家有些成熟的經驗值得借鑒。如德國足協大力推動俱樂部、協會和學校間的合作,認真對待文化課的學習,俱樂部配有文化課老師,輔導文化課,同時配有心理教師,當孩子的文化課有缺失時,會停止其足球訓練;日本也有青少年足球長期培養規劃,建立自上而下、環環相扣的訓練體系,他們的理念是讓更多的人了解足球,喜歡足球,享受足球的過程,接受足球教育,傳播足球文化,以更寬的視角來看待足球。反觀我國在足球運動的發展過程中過于看重比分、急功近利、情緒浮躁,違背了青少年足球運動人才成長及培養規律,對青少年足球運動缺乏長期的戰略性認識。

3結語

在校園足球和青少年足球運動研究領域方面,體育科研人員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也借鑒了不少國外的先進經驗,發表了數千篇的研究論文。運用文獻計量學指標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了該研究領域作者和期刊的學術水平和學術影響力的分布及重點研究領域。具體為,發文作者工作單位以專業體育院校為主,表明專業體育院校是校園足球研究的堅實堡壘,他們擁有強大的研究陣營;文獻分布的期刊涉及20種,核心期刊有10種,其中被引頻次占77.84%,體現了核心期刊的論文質量及其學術影響力,它們代表了校園足球和青少年足球運動研究的整體水平;高被引頻次的論文集中于對校園足球開展現狀、青少年體質、訓練理念及教練員狀況方面的探討與研究,反映了該領域的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

從數千篇的研究論文內容來看,發現諸多共同觀點,如校園足球既是學校體育的一部分,也是教育[J2.2mm]的組成部分,需要兩手抓;開展校園足球運動,應重視其教育的功能及足球文化和足球理念的傳播;校園足球在普及與提高的過程中,要積極尋求俱樂部、體協和社會力量合作培養模式,學校在為社會培養各種人才的同時培養運動員等。這些觀點經過總結提煉,都可形成有關校園足球和青少年足球運動的理論體系,豐富該研究領域的基礎性研究,為后續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曹發祥,侯磊.中國足球運動演變的社會分析[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109.

[2]鐵曉林.校園足球活動推廣過程中問題的探討.當代體育科技,2015(16):74-75.

[3]何強.校園足球熱的冷思考.體育學刊,2015,22(2):5-10.

[4]郭玉江. 青少年體育參與的積極情緒擴建理論模型構建.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5,31(5):72-76.

[5]張慶春.青少年足球訓練理念與實踐[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8:47.

[6]邱均平.評價學:理論?方法?實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349.

[7]劉世宏,陳海. 發展校園足球現存主要問題及改進策略.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5,31(4):113-118.

[8]姚健,于宏亮,張樹來,等.學校體育在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工程建設中的路徑選擇.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14(2):21-25

第3篇

1.1研究對象:本論文以威海二中的200名學生8名體育教師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根據課題研究需要,通過查閱圖書館相關書籍和上網查詢中國知網、維普中文科技期刊及萬方學位論文數據庫等數據庫查閱近十年的和足球運動相關文獻資料。同時對校園足球相關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書籍進行分析,為本課題最終成文提供理論基礎。

1.2.2數理統計法。針對統計出的數據,對校園足球運動開展情況進行分析,并利用EXCEL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1.2.3調查法。通過對收集整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提出今后威海二中校園足球運動的發展建議。

2.結果與分析

2.1威海二中校園足球開展的現狀

2.1.1威海二中同學對足球喜歡程度。在對威海二中學生是否喜歡足球的調查中,結果顯示,非常喜歡的人數31人,占16.4%,喜歡的人數為96人,占51.3%,談不上喜歡不喜歡的人數為20人,占10.6%,不喜歡的人數為40人,占21.4%,以上的數據說明了威海二中大部分的人還是喜歡足球的。

2.1.2威海二中足球場地設施現狀。足球場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校園足球開展的順利進行,足球場地是學生平時訓練的地方,如果足球場的不好會直接影響到同學平時訓練的積極性,也會影響到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積極性,良好的足球場地能提高教學效率。威海二中具有人工草坪一個,足球20個。

2.1.3威海二中足球的開展現狀。學校足球隊組建,現狀學校足球隊在一定意義影響著學校校園足球的開展狀況。在威海二中足球運動的調查中得知,威海二中有足球隊兩個隊伍,共有隊員27名,每周訓練5次,每次的訓練時間為一個小時。兩名體育老師帶隊訓練,訓練形式單一。

2.2影響威海二中校園足球發展的因素

2.2.1足球運動中的安全問題。學校中的安全問題一直是學校非常關系的問題,足球運動強度大,有身體接觸,對抗性非常激烈,存在著很大的危險性,這是影響校園足球運動的重要因素,這一因素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可以盡量降低這種危險的發生。

2.3威海二中校園足球開展的對策

2.3.1培養學生對足球的興趣加大校園足球的普及程度。威海二中可以與友校定期舉辦學校友誼賽,設置完善的獎勵制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校園廣播多放一些關于足球的新聞和足球知識的廣播,學校定期辦一次黑板報,做好足球宣。開展足球知識問答比賽,比賽形式多樣化,可以為問答題,選擇題,必答題等增加學生興趣。開設足球社團,組織多種足球游戲,調動同學積極性。

2.3.2最大限度的降低足球運動中的危險系數。開展校園足球要以安全前提,從學校、老師和學生方面入手降低校園足球危險系數。學校方面校領導要加資金的投入,完善足球場設施,最大限度的降低危險系數。老師和學生方面,在平時的比賽中學生嚴格穿戴相應的足球護具。體育教師也要時刻提醒同學注意安全。在比賽中保持“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原則。不要因為比分產生肢體沖突。

2.3.3加強足球場地設施的建設,為校園足球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學校加大對足球場的資金投入,將足球設施修建齊全并提供后續的資金用來維護足球場地,后續資金不足時,可以與知名企業合作,各取所需。

2.3.4壯大足球教師的師資力量。招聘更多專業足球教師,增加新鮮的血液與活力,年輕專業的足球教師受到的教育正規而且先進,能有效的提高學生成績。定期安排學校與其他學校體育教師交流會,教師與教師之間相互交流教學經驗,相互學習訓練方法,認識自身教學缺點。老師要緊跟時代的腳步,學習新的專業知識,定期外出交流,出國深造。

3.結論與建議

第4篇

摘 要 足球是世界主要體育項目,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在中學體育教學中,足球教學也成為中學教學重點關注的難點之一。論文根據我國中學足球訓練的教學實際,總結出了中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提出了相應的教學創新措施,對改革中學足球訓練教學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 中學 足球訓練 教學 創新

要落實足球“從娃娃抓起”,中學生的足球訓練是非常重要的,它承接小學的優秀苗子向大學輸送足球人才的重任。中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好文化課,同時又是處在長身體的時期,足球的業余訓練,既不能影響學習和身體健康,又要盡可能地提高訓練水平和運動成績。

一、中學足球訓練教學中的不足

足球訓練提升學生足球技術水平,為學生足球事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的前提。我國中學的足球訓練教學與國外的中學教學還有一定的差距。這些不足主要體現在這樣幾個方面:

(一)部分中學足球訓練場地陳舊。足球訓練場地是開展足球訓練教學的物質基礎。調查顯示,我國大部分中學足球訓練場沒能夠及時更新,足球運動場的設備都過于陳舊或者早已被損壞,但是由于學校教學重點的不同以及經費等問題是的中學對足球訓練場的投入很少,嚴重影響了足球訓練教學。

(二)缺乏科學的教學規劃。足球訓練教學是一個系統的教學過程,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才能夠保證足球運動員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足球技術水平。但是,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現目前的足球訓練大都采用的是粗獷式的訓練方式,足球訓練缺乏系統性的訓練模式。主要表現在只是基礎的動作訓練,忽略了個人的基礎技術的培養以及相應的職業規劃,職業意識的培養,導致學生迷失前進的方向,缺乏前進的動力。

(三)足球訓練教師存在的一些不足。目前,中學教師的教學任務和科研任務都十分繁重。在有限的經歷下,足球訓練教師很難將精力集中到足球訓練教學上去。各方面受到限制的教練員,難以在足球運動實踐教學和足球專項訓練理論知識上取得突破性的成就。并且,目前我國的大多數中學教師的構成成分復雜,有其他教師、兼職教師等非專業教師。再者,我國的足球訓練教師還存在綜合素質低的問題,其中大多數教師都是藝術生出身,文化水平相對較低,對課程的改革與進步研究都有一定的困難。

二、常規中學足球訓練教學創新措施

(一)組織建立中學生足球訓練班。足球作為大學生喜愛的一項運動,都會利用課余時間參與足球運動。但是,這只是運動而已很多的學生找不到專業訓練的機會,無法迅速并有效提高自我的足球技術水平。以集體的形式進行訓練可以滿足學生的學習愿望,并有利于組織學生進行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激情和訓練激情。

(二)創新組隊模式和教學模式。中學足球隊伍不同于專業性職業足球隊伍,對于高校足球隊伍的訓練應當注重組隊的形式與教學的模式。對足球隊伍進行全年的教學規劃而不是單單在足球比賽的前后一段時間進行集中訓練,制定階段訓練計劃、全年訓練計劃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足球技術水平。同時,創新足球隊伍的組建形式。

(三)校園足球文化的營造。方法一:增加足球類體驗教學活動。體驗類活動雖然簡單但是能夠使得足球運動員注意基本素質的鍛煉,樹立足球運動員的學習信心,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同時,還能夠增加學生對足球的了解,吸引更對的人參加到足球運動中來。方法二:積極開展校園足球宣傳。

三、創新課題實驗項目教學法

(一)創新教學內容的選擇。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可采取比較法來得出選擇。分A和B兩組,對兩組同樣情況的隊伍進行不同的訓練,在比較之后得出更有效的方法。例如在訓練的教學秩序上:跑動、帶球、傳球、過人這幾個步驟進行順序教學和創新教學,達到比較的效果,也可以在訓練的次數上進行選擇和比較以找出最有效的訓練次數。

(二)創新教學組織的選擇。同樣,將隊員分為A和B兩組進行對照訓練。對足球隊的組織模式進行不同的方向的引導。一隊按照大綱進行傳統模式的組織,一對由學生自主創新教學組織模式,可加入相應的地方特色和學校特點靈活變動組織形式尋求訓練的突破點。項目實驗結果表明創新的一組在之后的教學中更能體現出現意識,達到較好的訓練效果。

(三)創新足球訓練模式。創新足球訓練模式在于讓訓練跟游戲一樣生動有趣,以激發學生的訓練興趣。從參加人數、訓練目的、活動形式、勝負規則到場地器材、時間、裁判安排經過縝密的構思來達到學生之間的相互訓練,培養學生每個環節的自我創新意識。例如:轉換教師的角色,讓學生作為監督者來發現教學中的問題。

四、結語

通過訓練實踐,深刎體會到上述訓練方式方法是最有針對性,更有實效性和更具科學性。在中學生有限的訓練時間內,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運動員的訓練水平。在今后的訓練中不斷改進、不斷創新,豐富和完善,為提高中學生的健康水平,為我國群眾性的足球運動的蓬勃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解決中學足球訓練教學存在的問題是一個長期性的過程,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本論文提出的項目教學法對彌補足球訓練教學中的不足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創新的項目教學法有顯示除了一些較于傳統教學較好的效果。足球教學也一個長期性的工程,需要教導學生形成終身足球的意識,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人格修養、足球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 顧偉杰,等.足球迷手冊[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第5篇

論文關鍵詞:足球游戲,足球教學

1前言

足球游戲主要是為營造一種學習氣氛,創造一種合適環境,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出發,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運用足球游戲進行輔助教學,不但符合寓教于樂的現代體育教學思想,而且還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全面地提高技戰術意識水平、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的集體主義精神。因此在足球課中采用足球游戲進行輔教學,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

2足球游戲的特性

2.1易行性

足球運動不受場地、人數、時間、氣候條件、器材等限制,它是調配性教學方法之一。

2.2專業性和趣味性

足球游戲是結合足球運動特點和具體內容,教師在課堂中所編制和提取的一些游戲內容。而這些游戲內容能起到引導學生學習興趣、開發智力和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學生通過參與游戲活動,可以激發學習熱情,使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使其在游戲中達到所要掌握的動作和教學目標。足球游戲這種特征不僅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和氣氛,提高學習情趣;使學生在最佳狀態中進行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而且也使學生從中掌握了更多的教學訓練方法和提高了他們具體運用與操作的能力。

2.3競技性

游戲通常與技術、戰術、身體素質及比賽的勝負有著密切的關系。由于學生正處于思想活躍,興趣廣泛,易于接受新生事物階段。因此這些特點使他們表現出愿意展示自己的才能,智慧和求勝的欲望。這就使他們能主動參加各種游戲活動,并通過競爭來表現自己的運動能力、意志品質和克服困難的勇敢精神。游戲的競技性也可以培養學生競爭意識和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

3.足球游戲在足球教學作用

在教學中運用足球游戲有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足球運動保持濃厚的興趣,并對下一次足球課產生心理上的渴望和要求;訓練學生基本技術的運用能力,使學生充分熱身,盡快地投入到課堂學習;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提高技戰術水平和課堂教學效果。足球游戲根據每堂課教學內容的不同而安排一些專門性練,對提高學生專項技術有積極作用。

足球游戲的組織形式多為集體進行,有明確的規則限制,具有明顯的對抗性、競賽性。在足球教學過程中運用足球游戲有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團隊精神、頑強拼搏作風、文明守紀品質和競爭合作意識。更重要的是,學生在足球游戲中,能夠尋覓到足球運動的樂趣,既鍛煉了身體,又獲得了心理上的享受。所以,足球游戲是足球訓練中非常有效的教學手段之一。

4.足球游戲在足球教學中的合理運用

足球游戲的選擇應具有教育意義,在教學的不同時段要適時適量地選擇游戲,注重游戲的時效性。教師要結合每堂課教學的目標和內容有選擇的采用足球游戲,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1)第一堂課,應選擇簡單、趣味性較強的游戲,讓學生在趣味性的游戲吸引下,心情愉快地學習基本的球性練習和身體素質練習,盡量體驗到足球帶來的快樂,為以后的教學打好基礎。

(2)課的準備部分主要是通過準備活動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增強內分泌,使體溫升高,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肌肉的粘滯性,增強彈性促使關節囊分泌更多的滑液,以減小關節的摩擦力,加大關節的靈活性。在準備部分中可多安排一些密度大而強度小的足球游戲,如“圓圈搶球”和“顛球比賽”等,通過有對抗性的游戲來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

(3)課的基本部分,其任務是學習新內容,復習鞏固舊內容。通過專門性的游戲,使學生掌握足球的基本技術、技能,發展身體素質,培養勇敢、頑強、熱愛集體的優良品質。有選擇性地采用一些與教學內容聯系密切的游戲,對學生鞏固和提高基本技術有很好的輔助作用。在學生初步掌握足球的基本技術動作后,可以選擇對抗性的足球游戲進行練習,增加難度,使學生理解動作要領。同時讓同學們互相糾正錯誤,增強集體榮譽感,自覺培養勇敢精神和頑強意志,從而增強學習的效果。

(4)課的結束部分,為使學生在足球課中造成的疲勞能盡快地消除,使身體從高度興奮狀態逐漸恢復到相對安靜狀態,有利于課后的恢復。課的結束部分可以安排使學生大腦皮層興奮得到調節和在體力上獲得恢復的放松游戲,運動量要小,并且逐漸減少,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結束一堂足球課的學習。

(5)在足球游戲的教學中,最重要的目的是使學生能更好地復習和掌握已學過的足球技、戰術。通過在特定條件下進行具有專門性的足球游戲教學,可以發展學生的足球運動專項素質和起到強化作用。在足球技、戰術的教學中運用的游戲法有單一性技術游戲和綜合性游戲。單一性技術游戲對掌握單一足球技術有顯著效果。但在教學中不宜長時間進行,避免學生的積極性下降,影響學習效果,在運用單一性技術游戲時,注意游戲的新穎和變化,使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在選擇綜合性技術游戲時,要有明確的指導思想,使學生掌握在特定的條件下合理地運用技術,提高應變能力和獨特的思維,避免出現單純的定勢思維。在足球技、戰術的專門教學中選擇的游戲應有貫通性,使學生所學的技、戰術能前后順接、應用自如,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衛星.《足球游戲與足球教學》[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校學報,2002,2.

2 張小兵,張世剛,沈國征.試論足球游戲在足球訓練中的作用.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研究生論文專刊,2008,3.

第6篇

    論文關鍵詞:高校,五人制足球,開展

    五人制足球是職業足球隊的一種練習方法演變而成的足球競賽性游戲,為了使其能夠成為一項世界性的比賽項目,國際足聯成立了專門的機構進行指導,1987年正式將這種運動命名為“五人制足球”。現在世界杯五人制足球比賽已經成為國際足聯六大賽事之一。近年來隨著各高校的不斷擴招,學生數量不斷增加,然而,每個高校只有一個足球場,不能滿足眾多學生的需求,如何解決場地的問題就成了影響學生開展足球運動的關鍵。五人制足球有其鮮明的特點、優勢和意義,能夠解決高校足球運動出現的各種問題,因此,在高校開展五人制足球勢在必行。

    1 五人制足球的特點及在高校開展的優勢

    1.1設備簡單,規則簡明。

    易于開展五人制足球比賽的標準場地長為25~42m、寬為15~25m體育論文,所需的備也比較簡單。一般性五人制足球比賽場地可根據實際情況可大可小,球門可用磚頭、衣物等代替。另外五人制足球活動一年四季都可以開展而且可以不受天氣等因素的限制。五人制足球源于十一人制足球,它的競賽規則與十一人制足球比較類似,但又非常簡明,這也為五人制足球的廣泛開展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1.2參賽人數多,提高場地利用率雜志網。

    十一人制規定上場人數為11人,最多可替換隊員3人。五人制比賽規定上場5人,換人人數不限。單從一場比賽來看,五人制比賽參賽人數要少于十一人制。不過我們可以作以下的計算:以兩個小時的時間,一個正規十一人制足球場為例,如果舉辦十一人制比賽,可參加比賽的人數最多為(11+3)×2=28人,如果在這個場地上舉辦五人制比賽,可將正規足球場劃分為四個標準五人制足球場,兩個小時內一個場地可以安排兩場比賽,則能夠參加比賽的人數最少為10×4×2=80人,大大提高了場地的利用率,使更多的學生能夠參與到足球運動中。另一方面,由于單場比賽時間短,舉辦學校、院系級比賽的賽程也較短,克服了十一人制比賽賽程較長的弊端,更有利于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

    1.3.射門多,進球多,觀賞性強。

    五人制足球競賽規則規定:“開球可以直接進球得分”,由于比賽場地小,有效的射門區域相對較大體育論文,所以有效射門次數大大增多,同時進球也增多,使比賽更加具有觀賞性,這有利于提高參與者的積極性和觀眾的熱情。

    1.4運動負荷的適宜性,安全性。

    五人制足球比賽的場地面積小,比賽時間相對較短(每半場比賽時間為20分鐘,全場比賽共需40分鐘),且還有中場休息;同時,規則對比賽中途換人次數不作限制,且被替換隊員可以再次上場比賽。而十一人制足球每半場比賽45分鐘,中場休息10分鐘,全場比賽需要100分鐘,耗時較長。另外,其規則對換人人數有限制(每場比賽只能替換3人,且被替換隊員不能再次上場比賽),因此,對隊員體能要求較高,隊員賽后容易產生疲勞,而我們的參賽隊員都是在校學生,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習。十一人制比賽視角長,運動強度大,所需氧債大,疲勞恢復至少24小時以上。五人制足球比賽,強度雖大,但比賽時間短,并可頻繁換人體育論文,氧債相對較少。經過一晚上休息,疲勞基本可消除,從而不會影響第二天的學習。另外,比賽規則還對一些容易產生傷害的行為做了明確規定,如不允許沖撞和鏟斷球等。因此,可以減少運動性損傷的發生,減小參賽者心理壓力,增強了運動員的安全感,有利于足球運動的普及和發展。

    1.5接觸球的機會多,整體性強。

    由于五人制足球隊員人數少,使每個參賽的隊員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球,同時比賽場地小,這要求隊員要更多的無球跑動和更快的傳接球配合,因此五人制足球隊員接觸球的機會較多。五人制足球場地小、隊員人數少,防守相對密集,因此五人制足球較十一人制足球更需要隊員間的積極配合,同時五人制足球參與者在比賽中必須充分發揮5個人整體的智慧和技能,發揮團隊精神,協同配合,才能獲得良好的比賽結果。

    1.6攻防轉換快,技術要求較高雜志網。

    五人制足球比賽換人人數和次數不限,也沒有越位的限制,而且有隊員嚴重犯規被暫時罰出場2min后其他隊員可換上場等特殊規則。這些規則使得五人制足球比賽攻防轉換速度快、對抗激烈、技術動作更快,使比賽更加激烈。由于五人制足球場地小,活動空間小,運動員在做傳、接、盤、帶、射等動作時體育論文,必須在瞬間完成,這要求球員在場上的反應能力、控球力和隊員間的配合。

    2 在高校開展五人制足球的意義

    2.1促進大學生身心素質的提高。

    高校開展五人制足球賽,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能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體育活動;五人制足球運動中使用的身體部位比其他運動全面、豐富。頭、腳、胸、臀、肩都可以利用,五人制足球比賽時要通過各種形式如踢、接球等技術和奔跑、急停急起、轉身等無球活動。同時五人制足球比賽運動負荷的適宜性,適合大學生生理特點,這對于增強學生的體質,提高學生的力量、速度、靈敏、耐力、柔韌性等素質,特別是對增強心血管系統、呼吸和消化系統等人體器官的功能非常有益。高校開展五人制足球,可以使學生認識足球的價值和體驗足球運動的樂趣,有利于大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意識和價值觀,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同時五人制足球可以培養學生的勇敢頑強、機智果斷、勇于克服困難的優秀品質以及發揚團結協作、密切配合、集體主義精神。

    2.2促進校園體育文化建設。

    校園體育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足球作為世界第一大體育運動,蘊涵著很高的文化價值,五人制足球是推動校園體育文化發展的一種有效途徑。在高校推廣五人制足球賽,可以促進學校體育場館器材設施的建設,推動學校課內教學和課外活動的改革,同時可以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培養了大學生的審美情趣,從而推動校園精神文化的發展,激勵更多的大學生參與體育運動。“李寧杯”

    中國大學生五人制足球聯賽是推動校園文化發展的一種很好的載體,可以推廣和宣傳體育精神,展現和宣揚體育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向社會輻射,從而擴大校園文化對社會的影響力和感染力。

    2.3緩解場地不足,提高體育教學效果。

    高校擴招后,高校的體育活動場所或教學場地普遍存在著場地不足的難題體育論文,五人制足球能有效地緩解這種現狀,提高場地的利用率和教學效率。在實際的教學和訓練中,教師可根據具體隋況,改變場地和球門的大小、增加或減少比賽人數、取消守門員等,使五人制足球比賽成為一種靈活樣的比賽形式,這能激發學生對足球技戰術的學習興趣。同時五人制足球要求參與者出球、急停急轉要快,射門要穩、準、狠、快,動作要具有很強的隱蔽性等特點,這能培養和提高參與者嫻熟細膩的腳下控突破技術和嚴密的協同防守等能力。另外五人制足球具有接觸球的機會多的特點,而多接觸球是掌握球性的主要途徑,數量是提高質量的基礎,多接觸球是加速掌握動作技術的關鍵,這對于參與者的技戰術水平的提高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2.4推動足球運動自身發展雜志網。

    五人制足球是十一人制足球濃縮與精煉,十一人制足球是五人制足球的提高與升華,五人制足球是十一人制足球的有效補充形式。足球運動依托高校能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球員職業素養、職業結構、文化

    水準及道德素質,改善中國的足球環境,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足球運動自身發展。五人制足球在高校的推廣與發展,可以作為中國足球一種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嘗試,為中國足球探索一條新的出路。五人制足球具有場地小、時間短、換人規則靈活、在同一時閬內參加的隊數和人數多、易造就技術型人才等優點,可以使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到足球運動中來。五人制足球賽在高校推廣,能利用大學生的榜樣影響,對中小學的足球運動的開展與發展能起到輻射的影響,可以激發青少年參與足球運動的興趣,推動我國足球運動的普及和發展。

    3結語

第7篇

論文摘要:足球運動員多方面綜合能力提高的敏感期均處于青少年時期,由于遺傳與后天外界環境的共同作用,在青少年生長發育某一時期中,生長發育速度較快,機體對外界因素的影響最敏感,這時是選材和訓練的十分有利時期,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運動素質最佳敏感期和最佳發展期。通過對山東省U15足球運動員注意特征的研究,了解山東省現階段青少年足球運動員注意特征的現狀,為提高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在比賽中注意能力以及今后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的科學訓練與選材提供理論依據。

1研究的目的

注意不僅對運動技能的形成和發展起著監控、調節作用,還是運動員有效實施運動技能的關鍵。因而注意是運動員取得優異成績重要的心理保障(Allport, 1980, 1989)。由心理學理論可知,注意的特征分為:注意的穩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范圍、注意的轉移四種特征。國內外學者對運動員注意特征四項指標的研究結果來看,對男子足球運動員注意特征四項指標綜合的研究較少,主要集中在對普通人群和其他項目運動員的注意特征個別指標的研究,而沒有把注意特征四項指標看作一個整體及四項指標之間的相互關系來對足球運動員進行研究。這些部分的研究已經不能全面客觀的反映現代足球運動員應具備的注意能力,不能滿足現代足球運動對運動員注意能力的要求。

現代足球竟技水平迅猛提高的現狀,使得青少年足球訓練已成為各國交相競爭的戰略焦點。許多國家都深刻地認識到:惟有抓好青少年足球訓練的基礎工程,競爭才有雄厚的基礎;惟有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優勢,才有資格去勝任當代高水平的角逐;惟有青少年足球活動的常抓不懈,才能為本國足球運動持續發展創造根本條件。當今高水平足球比賽,不僅是運動員體能、技術、戰術的竟爭,而且更是運動員之間心理素質的較量。一個真正優秀的足球運動員或運動隊必須全面發展,在對青少年運動員培養過程當中,除了練就高超的技戰術之外,還應該注重良好個性心理特征的培養。

青少年運動員無論在生理、機能、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等各方面都處于一個發展快、變化大、影響深的過程,而且其注意能力的發展具有它的特殊性,因此對青少年注意特征的訓練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了解他們在這個時期注意能力的發展狀況,對足球運動員注意能力進行客觀的測量和評價,能顯著提高這些人群的選拔和訓練的科學性,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本文的研究對象以山東省“希望杯”中濰坊隊、曲阜體校隊、濟南隊、寧陽四中、山東體校A(B)、淄博隊、淄博世達、青島海牛足校、山東大成足球學校140名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和濟寧市四所中學同齡組普通男中學生110名為研究對象,所有被試(矯正)視力均正常。基本情況見表1。

2.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2)調查訪談法;

(3)心理測量法。

嚴格按照心理學測量方法的要求,使用注意特征測試軟件對研究對象的四項指標進行測試。

本研究運用“運動員競技心理能力和狀態診斷測試軟件”中的多項心理測試對足球運動員的注意特征進行測試。本軟件是國家體育局科教司組織研制,經過部委會專業鑒定通過后發行,在研制期間多大量各年齡運動員和普通人群進行實測,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

3研究結果與分析

3.1同年齡組普通男中學生與山東省青少年足球運動員注意特征四項指標的比較結果

檢驗結果(表2)表明,在所測的注意特征四項指標中足球運動員與同年齡組的男中學生都存在差異,其中注意穩定、注意轉移兩項指標的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p

3.2同年齡組普通男中學生與山東省青少年足球運動員注意特征四項指標比較結果的分析

本實驗的研究結果由表2可知,足球運動員與普通同齡男中學生之間在注意廣度、注意穩定、注意轉移、注意分配四項指標上均存在顯著的群體差異。產生這種群體差異的原因可能是;男子足球運動員經過多年系統的專項訓練后,所產生的一種適應性變化;在足球比賽中運動員由攻轉守或由守轉攻時,由于同一個位置在進攻和防守時的作用和職責完全不同,同時更由于防守和進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戰術思維模式,要求運動員能夠根據比賽中的實際情況,來確定自己的戰術行為。在訓練中,教練員用各種不同的訓練方法使運動員在動態中完成練任務,使得運動員無時無刻不在調整自己的注意對象,并保持較長時間相對穩定的注意能力。

兩個群體在注意分配、注意廣度兩項指標差異具有非常顯著性意義。足球運動員通過多年系統的訓練在這兩項指標上發展的更快一。也可以說明;注意分配與注意廣度兩項指標是足球運動員在青少年時期發展較快、必備的兩項注意能力指標。通過以上的比較可以看出,通過足球運動訓練能夠促進運動員注意分配、廣度、穩定、轉移能力的提高。

4結語

4.1結語

山東省青少年足球運動員與普通同年齡組男中學生注意特征四項指標的比較中,男子足球運動員的注意分配、注意廣度、注意穩定、注意轉移能力明顯優于普通男中學生。

4.2建議

第8篇

關鍵詞 運動訓練 足球技戰術 意識培養

中圖分類號:G843 文獻標識碼:A

意識是一個包括多種概念的集合名詞,屬于現代心理學的一個定義,其具體內涵指的是運用感覺、思考、記憶、知覺、分析等心理活動,對內在的(個人的身心狀態)和外在的(外界環境)的綜合觀察和認知。運動員的足球意識則是指球員在足球比賽過程中對各種不確定因素的思維反應,并根據這個反映所作出的行動。一個良好的足球意識應該是對足球運動的客觀認識和反映,足球意識并不是與生俱來的,是能夠在足球的訓練和比賽中提高的。它是足球運動的個人能動反映,一個好的足球技戰術意識能夠促進足球運動的發展,而一個不合格的足球意識可能會成為發展的障礙。

因此,對運動員足球技戰術意識的培養和提高對球隊的戰績,以及對足球運動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1研究方法

1.1文獻資料法

本文查閱了中國知網、萬方網、國家圖書館和互聯網有關運動訓練中足球技戰術意識的相關的文獻資料,為本論文的撰寫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1.2調查訪談法

通過在足球運動訓練中,對足球教練員和足球運動員進行訪問、調查,取得了第一手的寶貴資料和他們最真實的感受。

1.3邏輯分析法

綜合運用了歸納和演繹、分析與綜合、比較等邏輯方法進行分析。

2結果分析

2.1足球技戰術意識特征

足球戰術意識訓練包括以下要素:技術的目的性、行動的預見性、判斷的準確性、進攻的主動性、防守的積極性、戰術的靈活性、動作的隱蔽性、配合的整體性。運動員要根據場上的攻、防轉換來采取合理、有效的進攻、防守行動。在進攻中,無球時要根據本隊的戰術要求進行合理的跑位、接應;有球時要審時度勢,進行傳球、突破過人、射門等技、戰術運用防守時,要根據本隊的部署及對方的進攻特點采取有效的行動;在場上,還要根據裁判員的判罰尺度以及對方的戰術特點,隨時做出相應的變化。

總之,足球場上的一切活動,都要求運動員是在有意識的情況下來合理、有效地完成技、戰術。

2.2足球戰術意識的意義

運動員對足球運動客觀規律的準確認識與反映就是足球戰術意識,足球戰術意識是運動員在空間與時間上對足球知識、技術與技能的正確運用及觀察判斷能力、選擇能力、應變能力與心理活動的總和。足球戰術意識的提高可經過訓練與比賽來實現。它能夠對足球運動作出能動的反映,且反過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足球運動的發展。它對于現代足球運動發展是一個重要方面,是不可忽視的,且它是對成熟球員與球隊成熟與否的一個衡量標準。另外,足球戰術意識的好壞會對球隊的比賽成績產生直接影響。

2.3練習基本技術和技戰術演練中時培養意識

通過反復的基本技術練習,有助于動作技能的形成。意識可視為足球的無形技術,即“軟技術”。基本技術的反復練習, 當運動員熟練掌握技術時,其控球意識、傳接意識、進攻意識、射門意識隨之形成并有所提高。技戰術的演練,是教學訓練的主要教學形式。技戰術默契配合的過程,也就是強化技戰術意識的過程,默契就是意識。技戰術演練中強化技戰術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隊員之間的親和力,有助于培養團結意識。

2.4在訓練中對運動員技戰術意識的培養

足球運動是一項綜合性體育競技運動,足球比賽頗具觀賞性,你可以評價一只球隊的強弱,但你卻無法預測一場比賽的勝負結果。技戰術意識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也不是靠苦練就能得到的。而是在長期的訓練中不斷地學習、探索、思考,用“腦”學習得到的。運動員通過重復技戰術演練,經過自己的感覺、知覺和表象,易于形成意識的感性形成。

2.5加強足球運動理論知識和裁判法的學習

用理論知識武裝運動員的頭腦,使他們體驗與掌握比賽中的技術、戰術運用的內在聯系,加深對足球運動基本規律和裁判法的理解,使運動員在比賽中能更清楚的意識到如何才能更合理的發揮本方在技術,戰術某一方面的特長,“揚長避短”,這樣才能有助于更快地提高運動員的戰術意識。

3結論

足球訓練中運動員技戰術意識的培養與提高在足球運友盜分姓加屑其重要的地位,并對足球運動的發展與提高起著巨大的促進作用。在運動員理解其技戰術的基本特征后,在平時的訓練和比賽中應該以各種方法來培養其獨立思維能力,個人技戰術水平提高了,才能促進全隊的技戰術水平的提高。另外, 在訓練中還應該鼓勵運動員個性的發展, 使運動員在比賽中更富有創造性。統一的技戰術意識和不同特點的隊員在比賽中才會有更好的發揮空間,才能更好地把握好比賽節奏, 這對于提高我國足球運動水平是在有脾益的。

參考文獻

[1] 楊德敏.論運動訓練中足球技戰術意識的培養[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6).

[2] 劉波.淺析足球運動的戰術意識及其培養方法[J].體育科技,1999(2).

第9篇

Abstract: Through consults 117 tennis papers which in 1998-2008 year sports core journal publishes, the utilization literature material law, the logical analytic method, the data method of average, to the paper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domain and the quotation distribution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carries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result indicated: Research technique's synthesis utilization is relatively weak; The research area is imbalanced; Quotation distribution mainly by periodical and monograph primarily.

關鍵詞:網球科研現狀

key word: Tennis Scientific researchPresent situation

一、研究目的

隨著網球職業化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化,中國網球競技運動水平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與此同時,科研工作者針對我國網球運動的發展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與探討,對推動我國網球競技水平的提高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通過對1998-2008年體育核心期刊中發表的117篇網球科研論文進行統計和分析,揭示十年來我國網球運動科研的特點和變化規律,發現網球科研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提出解決的方法和措施,從而進一步提高網球運動科學研究水平,推動網球科研的持續、健康發展。

二、研究對象

對1998~2008年13種體育核心期刊中的117篇有關網球的科研論文進行統計分析。

三、結果與分析

3.1科研方法運用的周期分布

體育科學是人們對體育的認識的結果,休育科研方法是人們認識休育的手段[1]。統計結果顯示,1)網球科研方法的運用呈現周期變化(表1)。通過對3個周期所運用研究方法總量的對比分析,我們可知,從前兩個周期的對比來看,各種研究方法的運用率變化幅度不明顯,而從第三周期開始,每種研究方法的運用率都明顯增加,這個時期正是我國網球職業化發展的繁榮時期的開始,因此我們應該鼓勵和提倡更多的運用新式的研究方法,大膽創新,使我國網球科研水平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2)網球科研方法的運用主要集中在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理論與邏輯分析和問卷調查法,而觀察、訪談、實驗、比較、測量等研究方法在網球科研中運用相對較少。文獻資料、數據統計、理論與邏輯分析和問卷調查法在網球科研中的運用相對廣泛。隨著科技的進步,各種新式儀器和設備的問世,科研工作者們開始逐步運用觀察、實驗、比較、測量等方法來進行研究。

3.2科研領域分布狀況

統計結果顯示,網球科研涉及內容廣泛,并隨著網球運動的發展有不斷拓展的趨勢。但是,研究領域呈現不均衡性(表2)。統計發現,運動訓練學方面的論文最多,有60篇,占論文總數的51.3%,主要研究網球技術訓練、戰術訓練及身體素質訓練等,表明網球運動訓練是我國網球科研人員的主要研究方向;教學方面論文16篇,占論文總數的13.7%,主要針對高校、專業課和公共課教學的研究;社會學方面的論文12篇,占論文總數的10.3%,主要研究網球文化和網球職業化,表明科研工作者已經開始注重對影響網球運動發展的社會學因素的研究;運動生理生化方面的論文6篇,占論文總數的5.1%,著重對運動員訓練、比賽前后的生理變化進行研究,它是檢驗運動訓練質量和對運動員進行醫務監督的重要指標;運動心理學、短網、運動生物力學、運動醫學、軟網、場地與器材、規則與裁判法等方面的研究論文較少,共有23篇,占論文總數的19.7%。說明網球科學研究中存在研究內容的不均衡性,由于對上述內容研究較少,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就缺乏科學的理論指導,使得我國在網球運動員的選材、裁判員、教練員的培養、比賽場地以及網球運動法律法規等諸多方面滯后于網球運動的發展,阻礙了職業網球改革的進一步深化。

四、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4.1.1網球科研論文研究領域較為廣泛,但研究內容不均衡,而且還存在重復研究現象。

4.1.2體育類引文主要源于期刊和專著,二者數量之和為581條,占總引文量的86.3%,然而其它引文來源僅占13.7%。

4.2建議

4.2.1加大對網球科研的關注與投入,鼓勵研究方法與內容的創新。

4.2.2加強網球科研后備人才的培養,從而使網球科研整體水平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黃一飛,張新民.對體育科研方法總體特征的探討[J]. 浙江體育科學,1997, 19(2):28~31

[2] 馬樟生,朱國華.對我國1994~2000年中文體育類部分期刊足球運動科研論文的統計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2,38(1):30~33

[3] 蔣偉浩.1994年―2004年我國網球運動的科研發展現狀與分析[J].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31(3):40~43

第10篇

湖北省鐘祥市實驗小學 李傳宏 王 梅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4)18-0136-01

2013年,我校(此處指湖北省鐘祥市實驗小學,下文同)再次被評為湖北省足球運動傳統項目學校,這是我校自2004年以來連續四次獲此殊榮。多年來,我校一直堅持發展傳統體育項目,學校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在認真抓好體育課教學的同時,大力開展學生的體育課外活動和傳統體育項目活動,把競技體育引進學校,摸索出了一些經驗,2008年、2009年,我校足球隊代表荊門市參加湖北省青少年足球賽都獲得了冠軍;2010年,在湖北省第十三屆運動會上,我校足球隊代表荊門參賽榮獲亞軍,有4名學生先后入選湖北省少年足球俱樂部,1名學生入選國少隊,1名學生入選山東魯能青少年隊,學校足球運動成為鐘祥市乃至湖北省學生體育運動的一個亮點。

足球在我校不僅僅是一個體育項目,它體現的是學校的校園文化精神和教育理念。因此,學校把它定位成一項普及性的體育運動,強調人人參與,讓傳統項目深入人心。學校通過一系列的宣傳發動以及一些示范性的足球技能表演和比賽活動等生動、有趣的形式,吸引學生熱愛這項活動、喜歡足球運動。此外,學校還成立了三個層級的梯隊,即班級足球隊、年級足球隊和學校足球隊。

學校動員所有熱愛足球運動的學生人人配備一個小足球,平時一有空即就地開展一些足球技能訓練活動。在廣泛發動和開展普及性活動的過程中,每個班級挑選一部分足球素質優良的學生成立班級足球隊,每個年級再從中挑選一部分優秀運動員組成年級足球隊,學校再從年級足球隊里選拔優秀隊員組成學校足球隊,并推薦一部分有發展前途的足球苗子到校外足球基地常年堅持訓練。學校還以辦公室為單位成立了若干個教師足球隊,平時和學生們一起參加足球訓練。如今,學校班班有足球隊,師生人人喜歡足球運動。課余時間,校園洋溢著足球文化的濃濃氛圍。

學校始終把工作的重點放在“建立有效激勵機制,抓好訓練過程管理”這個主要目標上,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仍不斷加大對足球傳統項目的經費投入,投資120萬元修建了足球場,此外,還對在足球傳統項目工作中做出成績的教師也給予重獎,把各班學生參加足球項目訓練的成績作為評選文明班集體和教師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學校還建立了由班級到年級、再由年級到校級的選秀活動,建立足球運動員選秀卡,實行動態管理,目前進入學校選秀檔案的學生已有200多人。通過這些有效的激勵機制,極大地調動了廣大教師的積極性,推動了該項體育運動的開展。

學校還嚴格抓好訓練過程的管理。首先是抓好訓練計劃的制定,要求每個層級足球隊的教練都必須按學期制定訓練計劃,明確訓練目標、訓練任務和訓練進度;其次是合理配備指導教師,學校從校外聘請了專業足球教練訓練校足球隊,校內專職體育教師擔任年級足球隊的教練,各班班主任組織訓練班級足球隊;三是科學安排訓練時間:為了不使各級足球隊在訓練場地上有沖突,安排校足球隊在每周一、周三、周五課外活動和周六下午訓練,年級足球隊每周二、周四課外活動時間訓練,班級足球隊在早鍛煉和中午時間訓練;四是抓好訓練過程監管。要求各級足球隊都要對每次的訓練情況做好記錄,學校領導對訓練情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檢查;五是開展足球賽,考察各足球隊訓練的效果;學校在每月末舉行足球賽,1~2年級開展的是射小球門比賽,3~6年級開展的是年級對抗賽,每月評出文明球隊,每學期還組織一次教職工足球賽。

足球運動的開展在我校已有近三十年的歷史,學校一直圍繞“在鐘祥有絕對地位,在湖北省有地位”的目標,狠抓青少年足球隊訓練。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學校足球隊曾代表原荊州地區多次參加省級足球賽,均取得好成績。2008年10月,由湖北省體育局、湖北省教育廳主辦的青少年足球賽,實驗小學作為“湖北省足球傳統項目學校”組隊參加了“U-9”組的比賽,憑借不俗的實力和頑強拼搏的精神,最終以全勝的戰績一舉奪得了本次比賽的冠軍。隊員錢宇淼、何統帥被選入“最佳陣容”。2009年,學校足球隊代表荊門市參加湖北省U13男子足球比賽,再次摘取了桂冠。學校足球運動師資在長期的訓練過程中也得到了提升,楊少平老師作為國家一級足球裁判,經常出任省級足球比賽的裁判工作,為提高學校足球運動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學校體育教師的教學論文有10多篇獲國家、省、地級獎。

足球作為學校傳統體育項目取得了如此成績,所彰顯的不僅僅是學校足球運動的悠久歷史,更深遠的意義在于,這項運動已成為一個有力的杠桿,轉動、激活了學校素質教育這個大局,它激發了學校全體師生積極參與全民健身的積極性,增強了師生的體魄,增添了學校活力,提升了學校教育教學綜合實力,使校園呈現出勃勃生機,成為學校素質教育中的燦爛之花。

(編輯:朱澤玲)

第11篇

摘 要 本論文通過對聊城市多所中學足球教學現狀的調查研究,提出改進方法,對于中學教學改革提出理論指導意義,達到提高學校足球教學水平,更快更好地在中學中普及足球的目的。

關鍵詞 聊城 高中 足球 教學

一、前言

近年來足球運動在我國得到極大的普及和發展,我國積極倡導校園足球,不僅在于培養青少年足球后備人才,更在于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增強青少年體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在我國三線城市,經濟較一二線城市欠發達,教育資源欠缺,體育教育資源欠缺情況更是嚴重。

二、結果與分析

(一)聊城市中學的足球教學環境與影響因素

本文通過簡單抽樣法中的隨機抽樣,抽取聊城市高唐縣第一中學、聊城第一中學、冠縣武訓中學以及莘縣實驗中學等五所學校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總體來說,各學校對于足球教學不重視,體育課采取放羊式教學,學生在進行足球運動時無專業指導,偶爾出現器材不足現象。學校組織的足球專業測試與訓練僅僅以以提高本校的升學率為目的,并無長遠的計劃和目標,缺乏系統的訓練,導致學生足球知識缺乏,學校足球競技水平落后。

1.教師因素

體育教師缺乏教學積極性和主動性。受客觀因素影響,體育教師在課堂上很難按照科學的教學方法和規律對學生進行足球教學,教案可有可無;體育教師過分的以實踐課為主,缺乏理論教學;體育教師對學生不重視,不能較好維護課堂紀律,不善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教學效果較差。同時,沒有把握體育與文化課程的內在聯系,使學生通過足球的學習,提高文化課程的學習效率。

2.學生因素

對110名學生的調查問卷的數據統計如表1:

調查一百多位同學后,認為學校的教學環境不良和教師的訓練方式不完善占大部分。學生所處年級的不同,表現出對足球知識的了解差異,其中低年級的學生隊足球知識的了解多于高年級學生。總體來說,對足球感興趣的學生占少數。即使體育課期間,學生也很難認真投入到足球教學中去,不能充分利用足球教學的娛樂功能來調節自己。

3.場地因素

由于學校建筑面積有限,導致足球場地不規范。以本次調查的高唐縣第一中學來說,該校足球場長87米,寬44米。為磚凝混合場地,場地表面不夠平整,不符合標準的足球場地,學生上課易受傷。學校共有足球十個,導致上課時人均35/球,教學器材嚴重缺失;并且存在某些足球教學器材老舊現象,給正常教學帶來安全隱患。

4.課程設置因素

由于學校過多的重視文化課程的學習,在教學大綱中,足球課時所占的比重很小。每學期一周兩節課,但由于天氣原因、教師個人、考試等因素影響,體育課無法正常進行。理論課教學機會較少,體育測試時,往往只進行素質訓練,安足球教學的課時較少,不能滿足正常的教學要求。

(二)對中學足球教學的要求

中學的體育教學應該更新教育理念,以“健康第一”作為指導思想的中學足球課程,其目標指向全面促進學生在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5個學習領域中得到全面發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應該注意把握足球教學的基礎性、知識性、娛樂性、健身性等特點,并注意進行安全教育,指導學生按照科學的方法進行鍛煉。

三、建議

(一)體育教師的管理

首先,教育主管部門,學校應給予足球教學大力支持,增加體育教師數量,從而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學習先進知識的熱情。另外,聘請足球講師對體育教師進行定期的培訓,以提高其教學水平和指導能力。體育教師上課時從課堂實際出發,靈活運用教案,既不受教案束縛,又不是照本宣讀;有良好的教態,合理運用直觀教學手段,而且注意師生之間感情和信息的交流,隨時觀察學生的反應,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在確保足球教學的正常進行的前提之下,擴建足球場地,場地器材的布置符合安全、衛生原則,不同的練習場地距離得當,可動器材盡量向固定器材靠攏,應該有利于教師的指導。在課余期間多組織足球比賽,本著“參與、享受、快樂”的宗旨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從而增加學生的學習足球的興趣,營造良好的足球氛圍。

第12篇

關鍵詞:足球教練員;心理訓練;現狀與對策

前言

足球是足球運動或足球比賽的簡稱。當然它也指足球比賽中的用球。足球運動是一項古老的體育活動,源遠流長,最早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種球類游戲“蹴鞠”,后來經過阿拉伯人傳到歐洲,發展成現代足球。不少國家將足球定為“國球”。 足球運動發展到今天,優異運動成績的創造對運動員的要求愈來愈高。一個優秀的足球運動員除了具備出色的身體素質和較高的技術水平外,還需要具備良好地心理素質,這是必須的條件。現在中學的好多足球運動員正處于青年發育階段,在教練的指導下已經具備了較好的身體素質和技術水平,但是還沒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所以對他們進行心理訓練是很重要。在這里提的心理訓練就是采用專門的方法和手段、有目的、有計劃地對足球運動員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征施加影響的過程,其目的是培養和增強運動員的各種心理技能。

青年階段是各種能力的重要形成階段,比如:自我意識逐步增強;心理矛盾現象開始經常發生,而且有時容易激化;社會交往開始日益增多;生理上大腦充分發育,使得智力發育基本成熟等;所以青少年足球教練員把握運動員的這些心理特點運用正確的科學方法,對運動員進行長期有組織、有目的、系統的心理訓練才能培養出各項品質優異的心理素質。

1研究對象及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文以烏魯木齊市體育運動學校的4名足球教練員以及該地區的烏魯木齊市一中、烏魯木齊市三中、烏魯木齊市六中、烏魯木齊市十七中、烏魯木齊市二十三中、烏魯木齊市三十一中、新疆大學附中、新疆師范大學附中、新疆農業大學附中、新疆醫科大學附中等27所中學的46名足球教練員,總共50名足球教練員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查閱和收集了與本研究的大量的相關資料,為本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1.2.2專家訪談法:就烏魯木齊市部分高效和中學的足球教練員和相關足球教學的教師們進行座談。了解目前烏魯木齊市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的心理訓練情況和訓練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征求他們的寶貴意見,并在專家指導下制訂一系列訓練方法。

1.2.3問卷調查法: 根據本人論文的需要設計調查問卷,對烏魯木齊市青少年足球教練員發放調查問卷50份,最終收回問卷48份,回收率96%,其中有效問卷45份,有效率90%。

1.2.4數理統計:將收回的45份有效問卷的信息與資料整理歸類,用 Excel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研究結果與分析

2.1教練員對心理訓練的認識

從表1可以看出,被調查的足球青少年教練中認為“越是優秀的運動員,其心理素質也越好”這句話的贊同率達到了95.5%;這說明心理訓練已引起越來越多足球青少年教練員的重視。

表1足球教練員對心理訓練的認識程度調查表

2.2對隊員實施心理訓練最佳時期和時間的選擇

從表2可以看出來,對隊員實施心理訓練最佳時期的選擇問題上,66.3%的教練員選擇在過渡期,27.4%的教練選擇在準備期進行心理訓練,只有6.3%的教練選擇在比賽期進行心理訓練;這說明多數青少年足球教練員選擇心理訓練的時期正確,只有少部分教練員選擇的時期不合適。

表2教練員對隊員實施心理訓練最佳時期的選擇調查一覽表

從表3可以看出,對隊員實施心理訓練最佳時間的選擇問題上,68.9%的教練選擇在訓練課的開始進行心理訓練,13.3%的教練選擇穿插在訓練課中進行心理訓練,17.8%的教練選擇在課后進行心理訓練;這說明:大部分的教練員時間選擇正確,部分教練員選擇時間不合適。當然,對心理訓練適宜階段和訓練課時間的選擇并不是絕對的不能選擇比賽期和課后,這里只是說明在過渡期、準備期和訓練課的開始進行心理訓練,能更有效的保證心理技能的學習和訓練課的效果。

表3教練員對隊員實施心理訓練最佳時間的選擇調查一覽表

2.3對隊員從事足球運動動機的了解

從表4可以看出,在本次被調查的教練中,20.0%的教練員對隊員從事足球訓練的動機非常了解,55.6%的教練員對運動員從事足球的動機一般了解,還有24.4%教練員不太了解;調查結果顯示,教練員還需要對隊員加強了解。在訓練過程,能夠更好地幫助隊員的進步,培養為集體和祖國的榮譽而戰的思想。

表4教練員對隊員從事足球運動動機的了解情況調查一覽表

2.4對隊員進行賽前動員程度的選擇

多數球隊都在比賽前要進行賽前動員,基本上是用領導講話或教練講話的形式,講明比賽意義、要求,提出成績要求等等。這實質上就是心理動員:它要求運動員通過心理活動來接受,并引起運動員新的心理活動。本次調查結果表明:沒有教練員選擇“不做動員”,說明所有的教練員對賽前動員持肯定態度,均認為賽前動員是有作用的,對比賽能夠產生重大影響;教練員對賽前動員的概念和作用的認識不夠清楚。多數教練員走進了一個誤區,做最大程度的動員能獲得最佳競技狀態;部分教練員更重視技術訓練對比賽結果的影響,對賽前動員對比賽結果的影響認識不足。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3.1.1烏市青少年足球教練員雖然對心理素質訓練的重要性有較充分的認識,但對如何正確應用心理訓練的方法缺乏科學的認識和系統的掌握,不利于運動員競技水平的提高。

3.1.2烏市青少年足球教練員在對足球運動員尤為重要的自信心、意志、注意力三項心理品質的訓練中,認識不清,采用的方法不正確。

3.1.3烏市青少年足球教練員對心理訓練所需的基本方法掌握不正確。如:心理訓練課時期的選擇、心理訓練時間的選擇、賽時隊員興奮度的控制、對隊員從事足球運動動機的了解等。

3.2建議

3.2.1烏市青少年足球的管理部門,應鼓勵高學歷的專業人才從事青少年足球訓練工作,以滿足足球訓練、科研水平的飛速發展的需要,盡快提高青少年足球心理訓練水平。

3.2.2為現在尤其是烏市青少年足球教練員創造心理訓練學習機會,請專家多辦心理訓練培訓班,盡快提高他們的心理訓練水平,增強執教能力。

3.2.3組織足球心理訓練專家組,遵循青少年心理發育特點,制定行之有效的心理訓練大綱,統一編制青少年足球心理訓練教材,使青少年足球心理訓練科學化、系統化。

3.2.4組織有心理學基礎,有心理訓練實踐經驗的青少年足球教練員到內地或國外發達地區學習先進的心理訓練方法。

3.2.5組織各支青少年足球隊定期舉行有關心理訓練專題研討會,以便更快提高廣大教練員心理訓練的理論和實踐水平。

[參考文獻]

[1]程華茹、劉松山.關于少年足球運動員心理訓練的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1998.1.

[2]車文博. 體育運動心理學.[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3]車文博. 心理咨詢百科全書.[M].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

[4]陳堅、擬剛彥. 目標定向理論及其問卷的初步檢驗.[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99.1,52-56.

主站蜘蛛池模板: 鱼台县| 辽中县| 辽阳县| 怀安县| 棋牌| 额济纳旗| 蕉岭县| 盐池县| 江山市| 左贡县| 庄河市| 科技| 平潭县| 芦溪县| 章丘市| 铅山县| 寿光市| 阳原县| 泊头市| 托里县| 河东区| 德令哈市| 清河县| 延边| 隆回县| 扬中市| 衡水市| 兴安县| 滕州市| 平安县| 宣汉县| 栾川县| 鄂伦春自治旗| 皮山县| 海丰县| 庆安县| 达尔| 宁乡县| 屯留县| 茌平县| 介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