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國外科技論文

國外科技論文

時間:2022-10-13 20:02:4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國外科技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國外科技論文

第1篇

英文名稱:Journal of Clinical Urology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主辦單位:同濟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同濟醫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漢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1-1420

國內刊號:42-1131/R

郵發代號:38-124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6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第2篇

【關鍵詞】科技論文英文摘要 體裁分析 宏觀結構 微觀語言特征 語步

基金項目:陜西省科技廳科學技術研究發展計劃(二)項目,項目編號:2011K12-27。

引言

科技論文作為載體,承擔著科技領域交流和互通有無的橋梁。然而對大多數科研工作者來說,最先、最多接觸的并非是論文本身,而是其英文摘要。英文摘要不僅是快速了解科技成就的手段,更是快速檢索本學科領域最近發展狀況和收集相關信息的主要渠道, 因此寫好科技論文英文摘要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將對中外科技論文英文摘要進行對比,分析其體裁特點及其差異,并探討其規范化的寫作模式。

科技論文英文摘要的研究

1.體裁分析

自上世紀70年代,“體裁”就被廣大語言學者接受并推崇。很多語言學家曾對其進行過深刻的解釋。Swales(1990:58)認為,體裁是由一系列具有相同目的的交際活動構成的實現交際目的的一種工具或媒介;語篇的目的是交際行為的出發點,它決定了體裁的存在,影響著語篇的語言風格和內容,形成了語篇的“圖式結構”。國內學者秦秀白(1997:9-10)將Bhatia的定義作出詳盡的總結,認為“體裁”是一種可辨認的交際事件,其內部結構鮮明,高度約定俗成,對語篇的建構具有約定俗成的制約力,內行人可在體裁這一框架內傳遞交際目的或個人意圖。

Swales強調利用“語篇社團的文化規約性”研究某一特定體裁的宏觀圖式結構及其他文體特征,目的在于探討特定交際目的如何影響語言的選擇和使用,從而有利于后人對語篇進行鑒賞和模仿(王小蘭,2007:56)。英文摘要作為一種高度概括原文內容的媒介,不僅具有其特定的交際功能,同時也決定著語篇的內容和獨特的文體特征。Bhatia (1993)認為英文摘要的結構應包括四個語步:引言―方法―結果―結論;Graetz(Swales, 1990:181)也提出英文摘要的結構應包括四個語步:提出問題―方法―結果―結論。Swales(1990:180)認為英文摘要結構應與論文結構保持一致,即導言―方法―結果―結論。本文將根據Swales的圖式結構對語料庫進行宏觀結構分析;在英文摘要的微觀語言特點方面,將著重對時態、語態及人稱使用進行分析,試圖找出中外科技論文英文摘要在語言特點上的差異。

2.語料庫

國際科技論文英文摘要主要源自EI(美國《工程索引》)中10個不同學科刊物,涵蓋化工、農業工程、生物工程、環境工程等方面。隨機抽選這些刊物中發表于最新一期的前5篇共50篇文章作為外文語料庫。國內科技論文英文摘要主要源自萬方數據上的上述10種不同學科刊物,并隨機抽選這些刊物中發表于最新一期的文章各5篇共50篇作為中文語料庫。

3.結果與結論

(1)結果

①宏觀結構。根據對語料庫的分析,我們發現了國際和國內英文摘要結構中各個部分出現的頻率(如表1所示)。

表1 國內外英文摘要中各語步使用頻率表

“導言”語步通常是研究者對某一研究現狀或重要性進行判斷,從而引入議題,并介紹研究的目的。中外學者在該語步的使用上分歧較大。發表在EI 的國外學者重視研究目的的介紹,而國內學者對該部分的介紹較少。另外,在對收錄在EI中的英文摘要進行分析時發現,作者很少介紹背景信息,表明EI檢索力求英文摘要的簡明、客觀,最大限度地展現研究的主要內容。

“方法”語步通常介紹研究方法或過程,包括研究對象、研究中使用的設備、手段及步驟等。“結果”語步是總結研究得出的成果。在方法和結果這兩個語步上,中外學者表現出一致的高使用頻率。“結論”語步是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問題、建議或推測。在這部分中,中外學者都表現出較低的使用頻率,而收錄在EI中的英文摘要幾乎很少出現結論部分。這表明EI檢索嚴格對英文摘要進行客觀分析和描述。任何個人性的推斷和建議都將左右讀者的思想,這是對科學的限制。

②微觀語言特點。在對國內外語料庫進行時態分析時,先統計出兩個語料庫中各個時態出現的總次數,再計算出每個時態出現的百分比(每個時態出現的總次數除以所有時態出現的總次數)。通過研究發現英文摘要中使用了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現在完成時和一般將來時,但由于后兩種時態出現次數較少,本文將不作細致分析。國內外語料庫中主要使用的時態為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也有出現(如下表2所示)。兩種英文摘要中一般現在時和一般過去時使用的方式基本一致,即在導言、結果和結論語步中使用一般現在時,而在方法語步中使用一般過去時。

表2 主要時態在不同語步中的使用

語態主要有主動語態和被動語態。我們統計兩個語料庫中主動語態與被動語態出現的總次數,并算出各自出現的百分比。根據表3所示,由國內外作者撰寫的英文摘要中被動句出現的頻率分別為53%和35%;主動句出現的頻率分別為47%和65%,由此可見,國內作者所撰寫的英文摘要更多傾向于使用被動語態,而收錄在EI中的英文摘要則以主動語態為主。

Tang, R. & John, S. (1999:S27)認為,第一人稱的所有形式為I, me, my, mine, us, our 和 ours。據此我們統計出兩個語料庫中第一人稱的使用頻率 (為了簡便,以萬字為統計單位)。統計結果表明,在國際期刊英文摘要中,第一人稱出現116次,占外文語料庫中總字數的0.19%;國內期刊英文摘要中,第一人稱出現23次,占中文語料庫總字數的0.03%。顯然,在第一人稱的使用上,國外英文摘要比國內英文摘要使用的次數多,說明國外作者并不排斥使用第一人稱。

表4 第一人稱在不同語步中的使用

注:此處出現的頻率為萬分比

(2)結論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我們可以推出發表在EI檢索中英文摘要的宏觀模式為導言―方法―結果三個語步,而國內學者的書寫只強調方法―結果語步。不難看出國外學者在書寫英文摘要時嚴格按照提出問題―采取方法或手段解決問題―問題合理解決這一邏輯結構,注重將邏輯推理嚴密地組織起來。而國內學者首先從方法入手,通過對過程進行分析從而得出結果。這種結構不僅大大降低了英文摘要的嚴謹性,同時也給英文摘要增添了一些隨意性。

在時態的選擇上,EI檢索中的英文摘要主要在導言、結果和結論三個語步中使用一般現在時,而在方法語步中使用一般過去時。這是因為在介紹研究目的和范圍時通常是對一種現象的陳述,可使用一般現在時;在介紹研究的方法、手段或步驟時通常是對過去已經發生的事情進行描述,可采用一般過去時;根據研究得出的結果與結論代表著文章的主要成就和貢獻,是對研究的客觀陳述,通常采用一般現在時。

在語態的使用上,本文證明了英文摘要書寫應以主動句為主,被動句為輔的特點,但這與眾多國內學者的觀點有悖。許多學者認為:“科研論文強調研究的客觀性,任何結論的得出都必須有事實為依據或邏輯嚴密的推理,所以其英文摘要應盡量使用被動結構” (肖坤學2004:85)。究其原因,作者認為引起被動語態濫用的主要原因有兩點:第一,不了解國際標準ISO214-1976(E)對英文摘要書寫的要求。該標準要求“應盡量采用主動語態,因主動語態有助于文字的清晰、簡潔及有力的表達。”第二,錯誤地將科技論文的寫作特點應用到英文摘要的書寫中來。科技論文強調客觀性,可以頻繁使用被動語態,但由于其英文摘要在結構上的特殊性,想當然地使用被動語態必定導致錯誤。本文通過對比分析還證明了第一人稱在英文摘要中使用的可行性,這也是中外科技論文英文摘要書寫的顯著差異之一。

科技論文英文摘要的撰寫

理解和寫好科技論文英文摘要的關鍵,是透過英文摘要的表層語篇來認識和掌握其內在的基本結構和語言特點。作者在分析語料庫時發現, EI英文摘要所使用的句型與國內期刊英文摘要的句型有所不同,其呈現出兩個特點:第一,使用的句子多為短句;第二,較少出現“頭重腳輕”的句子,即謂語在分句或單句末(有時允許謂語前后有一個或兩個副詞),謂語前的單詞數(一般不少于五個)多于謂語的單詞數(何瑞清,2004:16)。然而這類句子在中文語料庫中出現較多,例如,The CPE of A549 cells induced by baicalin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and the effects of baicalin on change of CPE of A549 cells induced by RSV infection were observed through inverted phase(觀察不同濃度黃芩對人肺癌腺上皮細胞的CPE及RSV感染后CPE的抑制作用)。

本文作者試圖根據國外語料庫中英文摘要的書寫模式,整理出不同語步中常用的句型和表達方式,期望對英文摘要的撰寫有所幫助。為了清晰地展現英文摘要結構中常用的模式,我們按照四個不同語步分別介紹:

1.導言

英文摘要開頭要簡明扼要地介紹研究背景、目的或內容,通常會用到以下句型:

The paper aims to discuss (present, deal with, etc.) ...

Based on ...,the paper mainly describes (analyzes, deals with, etc.)...

The intention (purpose, aim, goal, etc.) of this study (article, investigation, paper) is to ...

To determine (assess, study, investigate, describe, etc.) ...

We conduct (undertake, intend, design, etc.) ...

2.方法

在描寫研究方法、步驟和過程時,通常是對過去發生的實驗或研究等進行描述,因此主要使用過去時態及被動語態,常用句型有:

The experiment (investigation, method, technique, etc.) was made (conducted, applied, determined, used, studied, etc.) to ...

The test was conducted with ...

... can be obtained (acquired, got, etc.) by using / through ...

3.結果

結果部分通常是由研究方法得出的成果,一般多用現在時和主動語態,常見句型有:

The results are (show present, etc.) that ...

We find (conclude, observe, etc.) that ...

The study shows that ...

4.結論

結論部分是根據結果部分得出的推論、啟示或對未來的展望。EI檢索中出現結論語步的英文摘要少之又少,但作為Swales圖式理論的一部分,作者還是總結了一些常用的表達該語步的句型。

It is suggested (concluded, etc.) that ...

The findings indicate (show, etc.) that ...

總結

本文利用Swales的體裁分析理論透過語篇表層深入分析了科技論文英文摘要這一體裁的內部結構和語言特點,期望為國內學者能夠寫出符合國際標準的英文摘要、提高國內學者英文摘要的書寫質量、促進國內外科研成果的交流與推廣提供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Swales, J. M.,Genre Analysis: 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P21-58.

[2]秦秀白:《“體裁分析”概要》,《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1997年第6期,第 9-10頁。

[3]Bhatia, V. K.,“Analyzing genre: 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 London & NY: Longman, 1993,P1-80.

[4]沈育英:《科技論文英文摘要的特點及寫作》,《中國科技翻譯》2001年第22期。

[5]Tang, R.,John, S,“The ‘I’ in identity: Exploring writer identity in student academic writing through the first person pronou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999, V18:s27.

第3篇

英文名稱: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ve Surgery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主辦單位:中華醫學會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重慶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673-9752

國內刊號:11-5610/R

郵發代號:78-117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2002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期刊簡介

第4篇

【關鍵詞】科技文獻 文獻資源 體系建設 文獻體系

根據《2004-2010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綱要》和《寧夏地區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綱要》的精神,于2007年寧夏科技信息研究所在科技廳的支持下啟動了《寧夏科技文獻資源共享工程》項目,在構思與設計中以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為核心,優先引進及自建一批對我區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有益的科技基礎文獻、科技管理文獻及本地化特色文獻資源為重點,合理配置寧夏地區科技文獻資源體系,為區域自主創新提供基礎信息保障和社會效益。

1寧夏地區科技文獻資源現狀分析

科技文獻資源是科研人員在科技創新活動成果中智慧的凝聚集成,也是科技創新活動中知識獲取重要載體和主要渠道,是科研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戰略資源。對區域性的科技文獻資源現狀的調查是推進和構建區域性科技文獻資源體系建設的重要前提和保障,2009年初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廳組織協調下,對區內擁有科技文獻資源的科研機構、高校及圖書館、政府部門、企業進行了科技文獻數據資源現狀調研,主要以紙質科技文獻和電子期刊數據庫為主。

1.1紙質科技文獻資源的存量現狀

據調查統計,全區紙質科技文獻資源以科技類圖書、科技類期刊、科技報告、標準文獻、專利文獻、會議論文、學位論文為主,其中科技類圖書共486.69萬冊(中文:478.11萬冊,英文:8.58萬冊);科技類期刊共10602種(中文:9925種;外文:677種);科技報告:21954冊;標準文獻:7萬余件(國內外標準、行標);專利文獻:6萬件;會議論文:731冊(集);學位論文:23篇。

1.2電子版科技文獻數據庫的存量現狀

據調查統計,全區科技文獻數據庫以自建數據庫、網上包庫、鏡像站點、光盤庫為主,其中:自建數據庫:21種,占37.5%,網上包庫:5種,占8.9%,鏡像站點30個,占53.6%,光盤庫:8個,數據總存量約為15.07T。

調查結果表明:寧夏地區的科技文獻資源主要集中分布在文化系統、教育系統和科技系統,其“規模較小,收藏分散、重復,結構不合理”是寧夏地區科技文獻資源的突出表現,而且具有本地特色的各類科技文獻數據資源沒有得到應有的開發和利用,從而造成使用率低,共享程度很低。如何利用有限的存量資源,構建適合寧夏地區區域經濟發展和自主創新的科技文獻資源體系,實現科技文獻資源的合理配置,以應對當前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對科技文獻信息的迫切需求,是當前寧夏科技文獻資源建設的核心問題。

2 寧夏科技文獻資源體系建設構思與設計

根據寧夏科技文獻資源的分布、存量現狀及寧夏地區特色資源的情況,緊密結合寧夏地區的區域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活動特點,準確定位科技文獻資源體系建設目標,制定相應的建設原則是構建寧夏科技文獻資源體系的前提,是實現科技文獻資源合理配置,創新資源環境,完善與用戶互動交流的重要保證。

2.1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 準確定位寧夏科技文獻資源體系建設目標

(1)以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NSTL)銀川服務站為樞紐,將國家圖書文獻中心資源作為地方科技文獻資源體系建設中的主要支撐。

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NSTL)是迄今我國最成功的科技文獻資源共享模式,擁有中西文期刊庫、中外專利庫、科技報告等多個數據庫,資源豐富、信息量大、覆蓋面全。NSTL中外文科技期刊達2.7萬種,外文科技期刊達已達1.7萬種,外文的覆蓋率達95%。其中、英、日、俄等中外期刊、學位論文、會議論文、國外科技報告、世界各國專利文獻、標準文獻等海量科技文獻信息資源作為寧夏科技文獻資源體系構建的核心資源。同時作為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NSTL)銀川服務站,將NSTL資源納入到地方科技文獻平臺的建設中,成為地方中外文科技文獻資源的主要支撐。

(2)集成整合科技基礎文獻資源、科技管理資源、本地化特色文獻資源的資源框架結構。

緊密結合區域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對科技文獻信息的需求,通過集成、共享與引進等手段,有計劃、有重點地階段性建設相應的國內外科技期刊、專利文獻、標準文獻、科技資料、科技報告,以及專業數據庫等各類科技文獻信息,加工集成具有區域特性的本地化特色文獻資源的形成網絡版文獻相配套,物理館藏與虛擬館藏相結合,一次文獻與二次文獻相配合的理念。構建以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為核心,以科技基礎文獻資源、科技管理資源、本地化特色文獻資源為主體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寧夏科技文獻資源體系。

(3)通過鏡像等網絡資源共享手段,充分利用國家、其它地區和國外信息資源,使面向全區服務的國內中文科技期刊滿足率達到95%,專利文獻滿足率達到100%,國家與行業標準滿足率達到90%;國外外文核心一次科技期刊滿足率達到85%,主要國家專利文獻滿足率達到90%,重要標準文獻滿足率達到80%。

(4)充分發揮在科技管理、科技服務及科技創新過程中形成的科技檔案的重要作用,建立科技檔案文獻管理系統,使當前的科技檔案管理適應電子政務要求,向數字化、網絡化發展。逐步實現科技檔案目錄、全文數字化,對科技檔案的數字化加工和網絡應用提供技術支持。

2.2以集成、共享為前提,制定具有寧夏地方特色的寧夏科技文獻資源體系建設原則

在國家統一指導思想、建設原則、總體目標的基礎上,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特點,按照“統一規劃、突出特色、優先集成、公益為主”的建設原則,推進寧夏科技文獻資源體系建設工作。

2.2.1統一規劃,共享共建

以實現科技文獻資源的“集成、共享”為指導思想,重點加強我區現有文獻信息資源的集成整合和社會共享。以有限目標、有所為有所不為以及切實可行為原則,充分利用我區現有的科技網絡資源、基礎信息資源,統一規劃,集成整合,聯合上網,資源共享,實現網上文獻信息資源的聯合檢索和全文下載等服務功能。

2.2.2突出特色,強化服務

針對我區區域科技創新的需求,大力加強與我區支柱產業相關的科技文獻資源的收集、加工、集成、服務;堅持在線服務、智能推送服務、知識導航服務與傳統信息服務、定題專項服務相結合的服務方式,體現專業化、特色化、社會化為主的建設思路和服務理念。

2.2.3優先集成,開發并重

優先引進、集成一批國內外能滿足我區急需的高質量重點科技文獻資源。同時聯合共建單位,整合我區已建的各類專業數據庫,組織開發一批我區科技基礎數據庫以及滿足行業、專業特定需求的特色數據庫,形成具有寧夏特色的綜合性科技文獻資源系統。

2.2.4公益為主,滾動發展

堅持政府支持投入為主與多元化籌資相結合,盡快建成“寧夏科技文獻資源共享平臺”。堅持以公益服務為主,開放管理、共享共建。通過對社會開展文獻信息資源的二次開發、深度加工和各種增值服務,實現良性循環,滾動發展。

3依托寧夏科技文獻資源體系建設和原則,確定寧夏科技文獻資源體系建設思路與設計

根據寧夏現有科技文獻資源的具體情況,以國家圖示文獻中心銀川服務站為中心樞紐,將科技基礎文獻、科技管理文獻和本地化特色文獻作為寧夏科技文獻資源體系建設的主要內容。

3.1科技基礎文獻資源

根據我區科技、經濟、社會發展及產業結構、技術結構調整和創新體系建設的需求,及時有效地整合、購置國內外科技期刊、會議資料、圖書、標準、專利、學位論文和科技報告等不同類型與載體的科技基礎文獻資源。

寧夏科技文獻共享資源之一——科技基礎文獻資源

3.2科技管理文獻資源

寧夏科技文獻共享資源之二——科技管理文獻資源

3.3本地化特色文獻資源

寧夏科技文獻共享資源之三——本地化特色文獻資源

4結語

科技文獻資源是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的一種的重要戰略性資源,也是國家公共財政對科技基礎條件建設支持的重點。總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促進科技資源優化配置、開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因此,構建以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為核心,以科技基礎文獻資源、科技管理資源、本地化特色文獻資源為主體的具有地方區域特色寧夏科技文獻資源體系,實現了各類科技文獻資源合理配置和整合,為區域科技創新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文獻支撐和保障。而持續穩定地建設具有本地化特色的寧夏科技文獻資源體系,充分發揮科技文獻在科技創新與企業自主創新活動中對科技文獻資源的支撐保障作用,是當前我區急需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劉凡儒,馬克芬,徐麗娜.高校館文獻資源體系可持續以展規劃.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5 (1)126-126.

[2]謝水順.論地方文獻資源體系建設.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2(3)16-17.

[3]李香溶.建立有特色的高校文獻資源體系關于專題文獻資源建設的一點設想.圖書館論壇,2002(4)71-72.

[4]常立沙,丁超英.共建湖南農業文獻信息資源體系的思考. 圖書館,2001(4).

[5]鐘偉珍.論現代圖書館用戶服務的基本要素.情報雜志,2001(3)13-14.

第5篇

雜志名稱:中國醫藥導報 

曾用刊名:醫藥產業資訊 國外科技資料目錄醫藥衛生 

創刊時間:1980年 

主管單位:衛生部 

主辦單位:中國醫學科學院 

國際刊號issn:1673-7210 

國內刊號cn:11-5539/r 

郵發代號:80-372 

辦刊宗旨

《中國醫藥導報》秉承“解讀醫藥政策法規,分析醫藥發展趨勢,傳播經營管理理念,展示醫藥科研成果,報道醫藥臨床進展,促進醫藥產業發展”的辦刊宗旨。 

主要欄目

設有政策法規、產經視點、業界關注、管理前沿、醫學論著、基礎研究、藥物研究、科研進展、專家論壇、臨床研究、醫藥教育、醫學檢驗、醫學影像、臨床報告、醫療器械、中醫中藥、病案分析、醫學護理、經驗交流、工作探討、調查報告、衛生監督、疾病控制、藥品監督、藥品檢驗等30多個欄目。 

收錄情況

《中國醫藥導報》雜志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收錄期刊,衛生部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核準的允許處方藥的醫學、藥學專業刊物,根據全國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的《繼續教育醫學教育學分授予辦法》學分授予標準,在本刊發表的論文可獲得國家級繼續教育ii類學分6-4分。 

雜志定位

第6篇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international academic exchange' most of the medical journals require English titles attached to the medical articles to be published. The awkward translation of titles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sometimes will confuse the editors and consequently directly affect the adoption of the article. This paper aims at providing some advice to the Chinese medical researchers on the translation of medical article titles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by analyzing the main structural forms and some language transfer problems in the title translation.

【Keywords】 medical article titles; structural form; translation

【摘要】 隨著我國對外學術交流的日益加強,醫學刊物要求來稿附上英文標題. 論文英文標題表意不清'用詞不當'往往使閱稿人費解'直接影響稿件的采納. 本文我們從標題的結構形式和英譯醫學論文標題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進行了探討,旨在對廣大的學術研究者更好英譯自己的論文提供幫助.

【關鍵詞】 醫學論文標題;結構形式;翻譯

0引言

標題是論文的濃縮'它既要告訴讀者論文研究的是什么'又要滿足簡明扼要、突出重點、引人注目、便于編寫索引等要求. 好的標題不僅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還可以提高論文索引的利用價值. 通常讀者總是先瀏覽期刊的文章標題'在對其感興趣后才會通讀全文. 據美國廣告專家的調查'看到標題的讀者比閱讀全文的讀者要多出約5倍. 所以'要使學術論文標題的英譯起到“一葉知秋”的作用便顯得十分重要[1]. 然而'眾所周知'中文與英文分屬于兩種不同語系'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在表達上有著各自的要求與特點. 因此'要譯好學術論文標題并不是簡單的“對號入座”便能解決問題. 本文通過討論醫學論文標題常見的形式及英譯標題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提醒作者、譯者、編者避免常規錯誤,使論文標題的英譯更加規范.

1常見論文標題的類型及其英譯

1.1詞組型標題詞組型標題是由一個或數個單詞或詞組單獨地、并列地或按偏正關系排列組成. 按其組成關系又可分為以下三類[2]:①單一概念標題'是由一個不可再細分的、具有完整概念的單詞或詞組構成. 由于這些單詞或詞組是文章所討論的唯一對象'即文章標題的中心詞'因此'英譯標題時可以直接對譯. 例如:創傷性血膽癥 Traumatic hemobilia[中華肝膽外科雜志' 2004' 10(7)];顱底軟骨肉瘤 Chondrosarcoma of the skull base[中華神經外科雜志' 2003' 19(6)]. ②多概念并列標題'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具有獨立完整概念的詞組并列組成. 由于詞或詞組之間沒有說明或被說明、修飾或被修飾的關系'而是無主次的并列關系. 因此'英譯標題時可按表達各個概念的詞或詞組的先后順序譯出. 例如:催乳素和免疫系統Prolactin and immune system[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 2004' 20(6)];嗜鉻細胞瘤病人的臨床特點及圍術期麻醉管理Clinical features of pheochromocytoma and anesthetic management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中華醫學雜志' 2002' 82(8)]. ③多概念偏正標題'由多個具有獨立、完整概念的詞或詞組構成. 而其中有一個受其它詞或詞組所修飾、限制或說明. 這個被修飾、限制或說明的詞或詞組就是文章標題的中心詞'它位于標題末'與修飾、限制或說明它的詞構成偏正關系. 多概念偏正標題是科技論文標題中最常見的一種'它又可分為并列偏正結構標題和遞進偏正結構標題.

并列偏正結構標題是以聯合詞組充當標題中心詞的定語. 英譯標題時'可按順序譯出各并列成分'并置于中心詞之后. 例如:泮托拉唑三聯與奧美拉唑三聯療法根除幽門螺桿菌的對比研究Comparison of pantoprazole and omeprazole2 based triple therapy regimens in the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中華醫學雜志' 2002' 82(18)];人喉癌組織中P15,P16基因缺失和STK15基因過表達的研究Deletion of p15 and p16 genes and overexpression of STK15 gene in human 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中華醫學雜志' 2003' 83(4)].

遞進偏正結構標題以偏正詞組充當標題的中心詞. 定語中的各組成部分總是前一個修飾后一個'層層相疊'最后作為一個整體來限定代表標題重心概念的中心詞. 英譯標題時'代表標題重心的中心詞置于題首'定語中的各組成部分'在多數情況下'按由小到大'由近到遠的次序排列. 例如:抑郁癥患者紅細胞兒茶酚氧位甲基轉移酶活性的研究The erythrocytes catechol O?methyl transferase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中華精神科雜志' 2005' 38(3)];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誘導人載脂蛋白AI轉基因小鼠血管平滑肌細胞差異表達基因的研究Molecular basis of preventive effect of human apolipoprotein 1 on murine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proliferation and lipid deposition induced by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中華醫學雜志' 2003' 83(6)].

1.2動賓型標題動賓型標題是由動詞及賓語共同組成'譯成英語時'動詞可譯成動名詞與后面的賓語組成動名詞短語'置于題首. 例如: 提高抗人膀胱癌人?鼠嵌合抗體的表達和抗體的功能鑒定Expression of human?mouse chimeric antibody ch2BDI and its affinity to human bladder cancer in vitro and in vivo[中華醫學雜志' 2003' 83(4)].

1.3動賓偏正結構標題動賓偏正結構標題以動賓詞組充當中心詞的定語. 英譯時動賓詞組可譯成動名詞短語、動作名詞+of介詞短語、現在分詞短語或不定式短語'置于中心詞之后. 例如: 采用腺管開口分型和內鏡黏膜切除術診治大腸腫瘤Pit pattern and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tumors [中華醫學雜志' 2005' 83(4)];應用皮膚牽張帶治療足踝部皮膚軟組織缺損Effect of external tissue extender in the 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defect in ankle and foot[中華骨科雜志' 2004' 24(1)].

1.4陳述句標題用陳述句作標題'譯成英語時'一般不譯成完整的陳述句'而譯成英語的名詞性詞組、動名詞短語及具有邏輯主謂關系的詞組'突出關鍵詞[3]. 例如:關節鏡輔助治療掌指關節內骨折Treatment of metacarpophalangeal intra?articular fractures assisted with metacarpophalangeal arthroscopy[中華骨科雜志' 2005' 25(4)];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復合骨基質明膠構建組織工程化軟骨Tissue engineered cartilage constructed by growth factor?induced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nd allogenic bone matrix gelatin[中華骨科雜志' 2005' 25(3)].

1.5帶有副標題或破折號的標題正副標題之間為同位關系'或是后部分對前部分進行補充解釋、細節補充、背景交代、分層說明等'可按原形式譯出英語標題'中間用冒號或破折號隔開. 例如:藥物治療的高膽固醇血癥患者膳食治療狀況與血脂控制達標率高膽固醇血癥臨床控制狀況多中心協作研究Dietary treatment and success rate of control in hypercholesterolemia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lipid lowering drugs: a multi?center study of current status on clinical control of hypercholesterolemia in China[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5' 33(4)];新型人工肝材料接枝改性聚丙烯膜體外免疫相容性的實驗研究In vitro immunocompatibility of a novel bioartificial liver reactor material: propylene?acidamide grafted polypropylene membrane[中華醫學雜志' 2004' 84(2)].

此外,中文醫學論文標題'為了吸引讀者注意'常把病例數放在正標題中,而英文標題常把病例數置于副標題. 在翻譯轉換過程中'帶有病例數的中文標題'不論是否帶有副標題'在譯成英文標題時一般都放在副標題中'即用增加副標題的辦法來處理病例數或者放在摘要正文一開始來說明病例數. 例如:北京地區108例SARS患者臨床特征、治療效果及轉歸分析Clinical manifestation' treatment' and outcome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analysis of 108 cases in Beijing[中華醫學雜志' 2003' 8(11)].

2英譯論文標題時應注意的問題

2.1避免縮寫詞醫學論文標題應該盡量避免使用英文縮寫詞. 由于醫用英文縮寫詞眾多'如果使用過于隨意有可能讓讀者費解. 國際刊物《兒科核心期刊文摘》(Core Journals in Pediatrics)對縮寫詞的使用要求非常嚴格. 縮寫詞第一次出現時必須先寫全稱,縮寫附后并加括號[4]. 我國醫學期刊中論文標題用縮寫詞的使用頻率很高'且沒有縮寫的全稱'這可能也是科技情報不能與國際接軌的原因之一. 如果英譯標題不遵守所投刊物的規則,文章就有可能不易被國際期刊所采用. 如果英譯標題確實需要用縮略詞時,應該在第一次出現時用全稱,縮寫附后括號. 例如PDGF?2鏈基因三鏈形成寡核苷酸對C6膠質瘤細胞增殖和凋亡的影響Effects of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of C6 glioma cells with triplex forming oligonucleotides (TFO)[中華神經外科雜志' 2005' 21(6)];肝纖維化大鼠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受體β亞單位的表達及其與細胞外基質成分的相關性The expression of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 receptor?β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extracellular matrix in hepatic tissue in hepatic fibrosis rats[中華肝臟病雜志' 2004' 12(11)].

2.2避免套用漢語題目的模式由于受漢語語法的限制和語言習慣的影響'在中文醫學論文標題中'含“……的研究”和“……的探討”的標題占相當比例. 我國一些期刊在翻譯此類標題時往往將其直譯為“study' research' discussion 或 exploration”等. 很多人由于受漢語題目的影響'認為題目中若少了“研究”、“探討”等字樣就不像論文題目[5]. 其實'絕大部分論文題目中的“研究”和“探討”兩個字沒有多少實在意義. 如果論文不是旨在介紹所談問題的研究經過和方法'“研究”或“探討”二詞概可不譯'尤其是那些概念多而英文長的復雜題目更需如此. 筆者曾查閱了國際雜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 Cell Biology》'在2005年全年發表的484篇文章中'含這兩個詞的文章僅有4篇'占不到1%. 在2004年影響因子排在前五位的《Nature Reviews Cancer》和《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兩個雜志中,其全年發表的文章總數分別是195和209,含有這兩個詞的文章數分別是4和0.

此外'中國人寫文章出于謙虛'標題中往往會加上“淺談”、“初探”、“芻議”之類的自謙詞,這已成為中文標題的一個模式. 這些詞實為空話'與論文內容無關'讀者在其閱讀過程中也會對之熟視無睹. 在國外的醫學刊物中'“淺談”“初探”這類句式較少見'這是因為歐美人認為科技論文應立足于事實材料'不必謙虛客套. 如將這些自謙詞譯出'會讓人覺得本該簡練的論文標題顯得冗長累贅'重點不突出.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論文題目有可能會讓人覺得文章的作者不負責任'所論述的內容沒有多大參考價值'缺乏嚴肅性. 因此,在英譯標題時,應該省去那些受漢語影響又無實際意義的虛詞. 例如:腦靜脈血栓形成與凝血因子ⅤLeiden 突變的研究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and factor ⅤLeiden mutation[中華醫學雜志' 2002' 82(1)];肝移植術后血管與膽道并發癥介入治療初探 Vascular and biliary complication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中國醫學雜志' 2002' 115(11)].

2.3正確使用介詞由于論文標題英譯時一般由名詞詞組來表示'所以比較多地使用介詞. 論文標題中用最多的介詞有of(表示動賓關系'所屬關系'或同位關系)'on(表示對……的作用或影響)'in/among(在某范圍中或人群中)'with(患有某種疾病'用某種方法等)'for(作為……)等. 我們可以從以下漢語標題與英文標題對比中'領悟標題英譯時介詞的用法(劃線部分):卡維地洛對心力衰竭時蘭尼堿受體的作用Effect of carvedilol on ryanodine receptor in heart failure[中華兒科雜志' 2005' 43(8)]; 川崎病患兒外周血基質金屬蛋白酶1的表達及其與冠狀動脈損傷的關系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 expression in the circulation of patients with Kawasaki disease and its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中華兒科雜志' 2005' 43(8)];氨茶堿治療急重哮喘的隨機對比研究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minophylline for severe acute asthma [核心醫學期刊文摘' 1999' 23(1)].

有關醫學論文標題的英譯'還有很多值得注意的事項'例如數詞、藥名的翻譯、冠詞﹑標點符號的運用等. 論文標題翻譯上也還有很多技巧問題'如詞類轉換、句子成分轉換等等. 要想譯好醫學論文標題'除了譯者需要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以及語言修養外'重要的是要對中英文習慣表達進行對比'應該以英語文體的思路風格來完成漢語標題的英譯.

【參考文獻】

[1] 劉明東. 試論學術論文標題的英譯[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1'9(10):43-47.

[2] 劉向紅. 科技論文標題和摘要的英譯[ J ]. 中國科技翻譯' 2001,14(1): 60-63.

[3] 曾文雄. 刊物論文標題與摘要的英譯特點與技巧[J]. 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5,22(3):37-39.

第7篇

英文名稱:中華創傷雜志(英文版)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主辦單位:中華醫學會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重慶市

種:英語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8-1275

國內刊號:50-1115/R

郵發代號:78-81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98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Pж(AJ) 文摘雜志(俄)(2009)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第8篇

關鍵詞:文獻計量學 引文分析 研究人員 信息獲取能力 信息吸收能力 科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 G250.2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6938(2011)06-0021-05

Evaluation of Information Access Ability of Researchers Based on Citation Analysis

Wen Tingxiao Liu Xiaoying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Hunan, 411105)

Abstract: According to bibliometrics theory and citation analysis principle, the quantity and distribution of referenc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researcher's information access ability and information absorbing abili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five hypotheses and inferences based on citation analysis principle, and chooses five evaluation indexes such as paper publishing quantity, references quantity, references quantity per paper, ratio of Chinese and English references, ratio of all types of references. In order to prove the hypotheses and inferences, this paper chooses nine authoritative Chinese academic periodicals as sample to carry out citation statistics and investigation, the result makes known that reference quantity and structure can be used as the foundation to assess researcher's information access ability and information absorbing ability.

Key words: bibliometrics; citation analysis; researcher; information access ability; informatin asorbing ability; scientific evaluation

CLC number: G250.252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3-6938(2011)06-0021-05

文獻計量學和引文分析法告訴我們:科學發展具有連續性和繼承性。科學研究人員總是在現有研究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對研究現狀掌握越充分,越能表現其創新性和創新能力。而把握研究現狀最好的方式就是了解現有文獻和信息,對現有文獻和信息了解越充分,就越能站在學科發展的前沿上進行創新。所以牛頓說:“我之所以比別人看得遠一點,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因此,對文獻和信息的查尋與獲取能力也自然成為衡量和評價研究人員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依據和指標。創新是相對于已有的研究成果而言的,為了體現其研究成果的創新性,研究人員在從事研究過程中會盡量查尋現有文獻和信息,在學術論文寫作過程中會盡量列出相關文獻。據此,我們可以認為:一般來說,信息獲取能力越強,參考文獻列舉就越充分。除非研究者認為無須列舉或有意省略,而這往往會帶來學術風險,如違反學術規范和學術道德。

按照文獻引用規范的要求,被引用文獻應當是全部相關文獻中質量最好和相關度最高的,而且只要引用就必須列舉。這就意味著,文獻引用必須建立在對相關文獻實現充分獲取的基礎上。在信息查尋中存在一個“索普定律(M?E?Soper)”[1][2]:文獻引用與相關文獻和信息的可獲得性密切相關。用戶在利用信息時總是傾向于選擇距離較近、容易獲取的信息源。這一方面說明,用戶在信息獲取中存在求便心理和占有準則,另一方面也說明,用戶信息獲取量與其能力大小有關。這種求便心理是建立在用戶平常注意信息源獲取和積累的基礎上的,這也是一種信息獲取意識和能力。由此可以認為,利用引文數量特征及分布規律來初步判斷研究者的信息獲取能力是可行的。

1 引文分析的基本原理

1.1 引文分析的理論依據

從根本上講,科學文獻之間的相互引證由科學本身的發展規律和科學研究活動的規律所決定。文獻計量學、信息計量學和科學計量學認為:[3][4]研究人員的引證行為和引證動機受一定規律的支配。科學文獻的引證與被引證,是科學發展規律的表現,體現了科學知識和情報內容的積累性、連續性和繼承性,也體現了科學發展的統一性原則以及學科之間廣泛的交叉、滲透和綜合現象。科學文獻作者在創作科學論文時,不可避免地要引證他人的文獻,汲取別人的經驗和成果。因此,科學工作者的引證行為是科學活動普遍存在的現象,是科學交流不可缺少的部分。科學文獻的作者一般不會在論文中無緣無故地引證與其論述主題完全無關的文章。文獻的相互引證有多方面的原因。溫斯托克(M?Weinstock)在進行系統歸納后指出,文獻被引證大概有15種原因。引證行為和引證動機為我們從事引文分析提供了理論依據。

1.2 標注引文的重要意義

標注引文(參考文獻)在學術研究中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是學術規范和學術道德的基本要求,而且也在推動科學技術進步和科研活動健康發展等方面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具體來說,在學術論文寫作和發表過程中標注引文可以起到如下作用:[5][6][7]

(1)體現科學文化的繼承性和發展歷史;

(2)尊重和保護他人的著作權;

(3)精練文字,縮短篇幅,避免重復;

(4)便于編輯和審稿人準確評價論著的學術價值和技術水平;

(5)提供情報信息線索,與讀者共享信息資源;

(6)通過引文分析對論文、作者、期刊、機構等的學術影響力(應用總被引頻次、影響因子、即年指標、他引率等指標)做出客觀的評價;

(7)有助于建立科學公正的國家科學技術和社會科學評價平臺;

(8)促進科技信息、信息計量學和科學計量學研究,推動學科發展。

這就要求科研工作者在論文寫作和發表過程中實事求是地標注參考文獻,而科研工作者在論文寫作和發表過程中也會根據所獲取的信息和實際需要來列舉參考文獻。

1.3 引文量大小的決定因素

引文分析原理告訴我們:“引證行為為何會發生”、“引證行為的測度指標、工具與方法”、“引證原理的主要應用”,但并未指出“引文量大小的決定因素”以及“引文量與信息獲取能力的關系”。

一般來說,科學文獻中引文量的大小取決于如下因素:

(1)與信息獲取能力有關,信息獲取能力強則引文量相對來說要大;

(2)與學術規范和引用規范有關,學術研究越規范和引用要求越規范的領域和地區,引文量相對來說要大;

(3)與科學論文的類型有關,綜述性和述評性論文引文量相對來說要大,一般論文引文量相對來說要小;

(4)與學科領域有關,不同學科領域的論文的包含的引文量大小不同;

(5)與研究主題有關,原創性和前沿性主題研究論文引文量相對來說要小,熱點和焦點研究主題論文引文量相對來說要大,普通主題研究論文引文量相對來說要更大。

據美國科學基金會統計,一個科研人員花費在查找和消化科技資料上的時間自占全部科研時間的51%,計劃思考占8%,實驗研究占32%,書面總結占9%。[8][9]由此可見,科研機構、企業或者科研人員花費在科技出版物上的時間為全部科研時間的60%左右。如果能夠提高信息獲取能力,就能縮短文獻查閱時間,提高科研效率,將有限的時間和精力用于創造性的研究中。可見,一個科研工作者如果其信息獲取和吸收能力不強,要想提高科研效率,開展創造性研究是不可能的。

1.4 基于引文分析理論的假設

基于引文分析原理,我們可以建立以下假設:

假設一:所有的學術論文都是在遵守學術規范的前提下完成的,研究者在完成學術論文的過程中盡可能多的列出相關參考文獻,以體現其論文的創新性。

假設二:研究者在完成學術論文的過程中,一般都會盡量把其能夠搜集到的相關文獻列在參考文獻中,以表明當前研究現狀、論證其學術觀點。

假設三:研究者在完成學術論文的過程中,在列舉參考文獻時,一般都會優先列舉容易獲得的文獻、權威人士的文獻、高質量的文獻、高級別的文獻來論證其觀點。

假設四:學術論文中沒有列舉參考文獻,一般可以認為,要么研究者信息獲取能力有限,無法獲取所需信息;要么學術論文中所包含的觀點為完全創新,不需要列舉參考文獻;要么學術論文中所述觀點為常識性知識,無須列舉參考文獻。

假設五:基于以上假設,可以認為,學術論文中所包含的參考文獻數量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研究者在完成學術論文的過程中獲取相關文獻信息的能力,也就是說學術論文中所包含的引文量與研究者信息獲取能力相關。

1.5 基于引文分析理論的推論

如果以上假設成立的話,那么我們可以得出如下推論:

推論一:不同學科的學術論文中參考文獻的平均數能反映各自學科領域研究人員信息獲取能力。一般來說,不同學科對研究者在論文寫作過程中需要列舉的參考文獻要求不同,要求越高,學術研究越規范,列舉的參考文獻就越多,對研究人員的信息獲取能力要求就越高。

推論二:不同級別的學術期刊中的論文中所包含的參考文獻數量不同(如按影響因子區分的期刊類別),一般來看,高級別的學術期刊中的論文創新程度要高于普遍期刊中的論文,為了體現其創新性,高級別的學術期刊中的論文應包含更多的參考文獻。

推論三:不同學科、不同級別學術期刊的學術論文所包含的參考文獻中,中文和外文參考文獻的比例不同,反映了不同學科和不同學術期刊對研究者外文水平的要求和獲取外文信息能力的要求。

推論四:不同學科和不同期刊的學術論文所包含的參考文獻中,不同類型載體的參考文獻數量不同(如圖書、期刊、報紙、學位論文、會議論文、專利等),反映了研究者獲取不同類型載體文獻信息的能力。

推論五:不同學科和不同期刊的學術論文所包含的參考文獻中,被引期刊的影響因子之和和平均影響因子,反映了該領域研究者獲取高質量信息的能力。

2 基于不同學科期刊引文的數據調查

2.1 樣本選擇

為了證明以上假設和推論的合理性,本文選擇了圖書情報、經濟管理、法學、數學、物理、化學、計算機科學等學科領域中11種具有代表性的中文權威學術期刊來進行數據調查,基本覆蓋了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重要學科領域。由于每種學術期刊每期的載文量及論文中所包含的引文量大體相當,變化不大,相對穩定,因此本文僅以每種中文學術期刊2011年第1期刊出的論文中所包含的參考文獻為調查統計樣本。實際調查表明,這種隨機樣本抽取方法抽出的樣本盡管數量不大,但具有代表性,能夠有效反映樣本整體情況,具有穩定性和可檢驗性。進行嘗試性研究是可行和有效的,能夠推廣。這11種權威中文學術期刊及所屬學科如表1所示。

2.2 指標選擇

根據引文分析原理,本文重點選取了5個關鍵指標來重點統計分析中文學術期刊中引文數量及分布特征,據此來考察引文量及分布與信息獲取能力的關系。5個關鍵指標如下:

(1)載文量:即每種中文學術期刊每期發表的論文數。

(2)引文量:即參考文獻總量,包括每篇論文的引文量和每種學術期刊每期的引文量。

(3)篇均引文量:即每種學術期刊中每篇論文的平均參考文獻含有或占有量,等于每種學術期刊每期的引文量除以每種學術期刊每期的載文量。篇均引文量可以反映每種期刊的平均引文量和每個學科論文的平均引文量。篇均引文量反映的是論文、作者、期刊和學科的信息吸納能力。

(4)中英文參考文獻的比例:即每篇論文所含參考文獻中中英文參考文獻在引文量中所占的比例,可以推廣至期刊和學科中英文參考文獻在引文量中所占的比例。它反映的是論文、作者、期刊和學科吸納英文信息的能力。

(5)不同類型參考文獻比例:即每篇論文所含參考文獻中圖書、期刊論文、會議論文、專利文獻、研究報告、學位論文、網絡引文等文獻類型的比例。它反映的是論文、作者、期刊和學科吸納不同類型信息源的能力。

2.3 數據調查

通過調查統計,2011年第1期9種權威中文學術期刊引文量及分布情況如表2所示。

3 數據分析及基本

3.1 引文格式不統一,有待規范

在文獻計量學中,引用一般分為兩類:一是“引”,即直接引用(觀點、數據、結論等的直接引用,一般用引號標出,按照一定的格式標注,如括注、腳注和尾注,通常也稱為注釋);一是“用”,即間接引用(觀點引用,援引已有的知識成果,作為信息源而利用,一般不用引號標出,以尾注的方式標注,通常稱為參考文獻或引文)。

在我國,不同學科領域的學術期刊對參考文獻的標注要求和格式不統一,即使是在同一學科內的不同學術期刊對參考文獻標注的要求和格式也不統一,學科和期刊差異較大,不利于有效開展信息計量學和科學計量學中的引文分析研究,有待規范。借鑒國際標準或建立我國統一的參考文獻標注格式和標準都是有效的舉措,需要學術界呼吁和有關部門重視。如國際通用1979年創建溫哥華格式,2006年2月采用最新版本。我國文后參考文獻標注格式采用GB/T 7714-2005。但很多學術期刊并未規范使用這些標準。

從11種權威中文學術期刊引文(覆蓋經濟學、法學、管理科學、哲學、歷史、文學、社會學、數學、化學、物理學和計算機科學等11個學科)的調查數據整體上來看,我國學術期刊引文標注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引”(注釋)、“用”(參考文獻)不分或不完全區分。大多數學科領域的期刊都沒有區分“引”(注釋)和“用”(參考文獻),或者是將兩者混在一起。如《管理學學報》、《中國管理科學》、《數學學報》、《化學學報》、《物理學報》和《計算機學報》就沒有區分“引”(注釋)和“用”(參考文獻),而《法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則將兩者混在一起腳注。二是格式不統一。自然科學各學科領域的期刊在標注格式上基本一致,而在社會科學領域,基本上是一個學科、一種期刊一種標注格式。三是標注不完整。在所調查的9種權威中文學術期刊中,除《管理學學報》、《中國管理科學》和《計算機學報》有文獻類型標識外,其它學科領域的學術期刊都沒有。《經濟研究》期刊論文中還沒有標注引文序號。

3.2 篇均引文量不高,信息獲取能力有待加強

論文和期刊的平均引文量,是考察論文、期刊和作者吸收他人學術思想的水平。平均引文量通常可以反映論文、期刊和作者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交流程度的高低。篇均引文量反映的是論文、作者、期刊和學科等的情報信息吸收能力。篇均引文量是與情報信息吸收能力和信息獲取能力密切相關的,雖然篇均引文量小可能不能說明作者信息獲取能力差,但篇均引文量大則能表明作者信息獲取能力強。在從事科學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應盡量對所從事的研究領域或主題進行全面的了解,這必須建立在充分掌握本領域或主題相關信息的基礎上,沒有一定信息獲取能力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

從所調查的9種權威中文學術期刊篇均引文量來看,盡管每種期刊的篇均引文量都高于全國各種學術期刊的平均水平,但與國外學術期刊的篇均引文量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據2008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國內1 765種科技期刊發表的論文的平均引文量為10.01條/篇;另據2008年版《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國內6082種期刊發表的論文的平均引文量為7.92條/篇。而國外期刊的科技論文的平均引文量超過30條/篇。[10]這一方面說明國外研究者注重相關研究領域信息的獲取,另一方面也說明國外研究者在科學研究過程中注重信息獲取能力的培養。從所調查的9種權威中文學術期刊的篇均引文量來看,高于30條/篇的只有《法學研究》和《中國社會科學》兩種,分別為42.89和60.6,如果去掉注釋的話,則篇均引文量只有37.33和51.13。雖然仍高于國外科技論文的平均引文量,但是與國外高質量、高水平的學術期刊相比,則又存在較大的差距。[11]據統計,每篇外文論文的引文量平均比中文論文的引文量要多6篇,它反映了國內外研究者在文獻利用上的差距。[12]綜述性論文的引文量則尤其如此,我國綜述性學術論文的引文量一般在15~100篇之間,個別論文引文量較小。而國外綜述性論文一般較長,參考文獻量也較大,大多在100篇以上,多則達幾百篇。

3.3 英文引文比例上升,仍需提高

隨著科學技術發展的國際化,世界各國的研究人員之間的相互借鑒和交流十分頻繁。研究者在從事創造性科學研究活動過程中,會盡力了解國內外某研究領域的發展狀況,站在學科研究和發展的前沿上,才能生產出具有創新性的研究成果。研究科學論文中引文語種的分布,正是測度作者獲取和利用國外文獻和信息能力及情報信息吸收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因此,查尋和獲取外文資料和信息的能力在科學研究活動過程中意義重大。

引文是由不同語種的文獻構成的。中外文引文比例的大小反映的是研究獲取和吸取外文信息的能力。某一種語種的引文量越大,說明該語種比較重要和常用。對我國《大氣科學》、《金屬熱處理》等10種自然科學領域的學術期刊1979年的引文統計表明:[13][14]中文引文量占全部引文總量的27%,英文引文量占58%。這說明在當時的情況下,只要掌握英文,再加上中文,就足以查閱所需文獻和信息的85%。而對《數學學報》的引文統計分析表明:[15][16]引文語種只有四種,中文、英文、俄文和德文。其中英文占73.99%,中文占23.88%,約為英文的三分之一,俄文和德文數量極少,只占2.14%。在數學領域,我國科研工作者只要掌握英文,就可獲得97.86%的信息量。兩種調查的結果都表明英文引文所占的比例都特別高,這一方面說明國際上以英文發表可供查閱的相關學科文獻和信息數量多,另一方面說明我國研究人員多數是以英語為工具檢索國外資料的。

從本次調查的結果來看,11種權威中文學術期刊論文所包含的引文中,中英文引文所占的比例分別為:《中國圖書館學報》中文引文量占71.54%,英文28.46%;《情報學報》中文引文量占46.08%,英文占53.92%;《經濟研究》中文引文量占39.23%,英文占60.77%;《法學研究》中文引文量占71.51%,英文占28.49%;《管理學學報》中文引文量占32.9%,英文占67.1%;《中國管理科學》中文引文量占39.69%,英文占60.31%;《中國社會科學》中文引文量占68%,英文占32%;《數學學報》中文引文量占6.22%,英文占93.78%;《化學學報》中文引文量占21.37%,英文占78.63%;《物理學報》中文引文量占33.87%,英文占66.13%;《計算機學報》中文引文量占6.99%,英文占93.01%。其它語種的引文極少,幾乎沒有。調查結果表明,除《中國圖書館學報》和《中國社會科學》兩種權威中文學術期刊中文引文量的比例大于英文之外,其它期刊9種學術期刊的英文引文比例都高于中文,自然科學中文學術期刊英文引文所占比例大于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在社會科學領域,人文社會科學如哲學、歷史、法學、文學等中文引文所占比例大于英文,而經濟學、管理科學和情報學等英文引文所占比例要稍高于中文。《數學學報》和《計算機學報》英文引文所占比例最高,特別是《數學學報》,較之前的引文統計調查,英文引文所占比例大大提高了,從73.66%上升到93.78%,提高了近20個百分點。調查中還發現,一些學術期刊在投稿須知中還明確規定了英文引文所占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或一半,如經濟學和管理學學術期刊。如此看來,我國部分學術期刊在引文語種的分布上具有傾向性和導向性。總體來看,英語已成為我國科研工作者獲取國外資料和信息的主要語種。

3.4 引文類型來源狹窄,有待拓展

研究引文的文獻類型分布,可以了解本學科論著的文獻信息來源及其構成比例,從而確定各類文獻載體的情報價值以及研究者獲取不同類型文獻信息的能力。引文統計調查表明:[17][18]在所有被引文獻中,期刊論文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圖書,特種文獻中的專利說明書、科技報告、會議文獻、技術標準、產品樣本、學位論文等的被引率有上升的趨勢。

從這次調查的結果來看,9種中文學術期刊論文所包含的引文中,除《中國社會科學》圖書所占比例最高外,其它學術期刊引文中期刊論文所占比例都遠遠高于其它文獻類型。可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者更多地傾向于引用圖書,尤其是經典著作,如哲學、歷史、文學。本次調查還有一些新的發現:一是期刊論文所占的比例在逐漸上升;二是計算機科學領域的研究者們更多的引用會議論文;三是網絡引文開始作為一種重要的信息來源逐漸增加,圖書情報和計算機科學領域的研究者關注最多,而經濟、管理和哲學、歷史、文學等領域則極少使用網絡引文,法學領域使用網絡引文主要是做案例分析;四是報紙和各類報告受到經濟、管理和法學領域研究者們的青睞;五是大量具有重要情報價值的信息源被我國科研工作忽略,如學會論文、專利等。這一方面可以說明我國研究者獲取信息的渠道狹窄,需要拓展,另一方面也證明我國科研工作者在獲取和利用不同類型信息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

參考文獻:

[1]文庭孝等.信息咨詢與決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169.

[2][5][13][15]羅式勝.文獻計量學概論[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4:183-184,116-117,134-139.

[3][6][12][14][16][17]邱均平.信息計量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317-318,370-371,424.

[4][7][18]王佃啟.人文社會科學學術論文寫作規范及幾個相關問題[EB/OL].[2011-04-28]..2010-04-09.

第9篇

(一)國外現代科技團區旅游

科技園區旅游在西方國家早已不是新鮮名詞。事實上,作為科技園區旅游重要內容的工業旅游早在20世紀30年代的法國就出現了。法國雷諾、標志、雪鐵龍三個汽車制造廠通過安排游客觀看錄像帶,參觀汽車裝配線、工藝流程、全自動檢測和產品陳列室,每年就能吸引超過二十萬人次的游客。法國電力公司下屬的核電站也向公眾開放,年接待參觀游客亦達三十萬人次。這引起了眾多廠商的效仿,有些廠商在參觀時采取了對游客收取少額費用的做法,例如美國波音飛機制造公司就通過向前來參觀的游客收取五美元的門票費,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如今,世界著名的空中客車公司和歐洲航天局也向游人開放,使科技園區旅游的層次和范圍不斷深化和拓寬。西方發達國家正充分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現代化的科技園區,不斷推陳出新,紛紛推出各具特色和韻味的科技旅游產品,以滿足人們求新、求異、求奇的精神需求[1]。重視吸引游客的興趣、激發游客的參與性是國外科技園區旅游的一個突出特點。美國造幣廠每天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游人,造幣廠在向游客開放錢幣印制流程的基礎上,還印制一些經過特殊處理而不能流通的鈔票,作為旅游紀念品向游客銷售,很受他們歡迎。在德國奔馳汽車公司,游客可以參觀奔馳汽車的總裝配線,也能夠穿上工作服在車身上擰幾顆螺絲釘,最后還可以把剛剛下線的汽車直接買走。超越科技產品展示的局限,將科技與旅游較好地結合起來,使科技園區的各種特征和魅力滲透到旅游的諸要素中,發展一種“大科技旅游”,也是發達國家科技園區旅游的一個重點。他們將科技園區的特色融于“觀光、娛樂、飲食、交通、住宿、購物”等旅游的一條龍服務中,與其它類型的旅游組成了“旅游套餐”。在美國匹茲堡,鋼鐵大王的酒店是鋼鐵大樓,玻璃巨頭的餐廳是玻璃大廈,在參觀科技企業后,到這些地方進行餐飲娛樂,就能夠對科技園區的科技實力和文化內涵形成更加深刻的認識和了解。游客置身于現代科技園區之中,在享受各種科技消費品的同時,親眼目睹現代科技神奇的力量,能夠豐富他們有關科技研究、制造和生產方面的知識,開闊視野,增長見識。而科技園區旅游也能夠凝聚旺盛的人氣,豐富旅游產品的組合,樹立科技園區良好的公眾形象,提升企業及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還可以直接帶動企業園區的經濟收入,所以科技園區旅游蘊含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都是無法估量的。

(二)國外人工科技場館旅游

西方發達國家的科技場館旅游開展得紅紅火火,遠遠走在了我國前面。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擁有數量眾多、種類齊全的科技場館,形形的自然博物館、地質博物館、生物博物館、天文臺、科技館等是這些國家進行日常科普活動的重要場所,閑暇時到科技場館參觀,在放松身心的同時進行科技知識充電,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在這些種類繁多的科技場館中,不乏一些規模龐大、館藏豐富、技術先進、影響廣泛的特色場館。例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陳列著包括賴特兄弟飛行器、阿波羅11號指揮艙在內的上千件飛機、宇宙飛船、導彈、火箭等實物展品;英國約克城鐵路博物館,保存了機車發明者斯蒂芬遜在1825年駕駛的“旅行號”蒸汽機車;加拿大馬尼托巴人類與自然博物館,為游人提供了一次穿越時空的奇妙之旅;比利時的自然史博物館,收藏了許多遠古大型動物的完整骨骼標本;美國底特律的亨利·福特博物館,清晰地描繪了美國汽車工業發展的歷史脈絡;紐約海登天文館,令人信服地再現了浩瀚宇宙與神奇地球的運行;英國格林威治天文臺,代表零經度的本初子午線成為了“世界時間與空間的中心”;巴西圣保羅布丹丹研究中心的微生物博物館,展示了可以通過顯微鏡觀察的各種微生物和傳染病細菌。事實上,各種各樣的科技場館,并不單單是一個個的陳列機構和向游客開放的服務設施,更重要的是,它們同時也是科學技術研究的機構和場所,每一個科技場館都開展本專業和科目里的尖端研究,和世界有關方面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因而他們本身就是當代先進科技研究、科技設備、科技產品的代表。這些科技場館也是科學文化交流和普及的機構和場所,他們經常組織不同主題、內容和形式的科技展覽,包括組織全國性的巡回展覽,向各地的科學和文化組織分發展品。它們面向社會發行自己的書籍、論文和有關音像資料,與新聞媒體合作,在廣播和電視上傳播科學知識和文化。國外科技場館的利用率也是比較高的,除了各種陳列、展覽和科教活動外,它們還組織學術討論會,放映電影,舉辦音樂會、舞會等,這樣既可以增加科技場館的收入,又能夠使更多人了解這些場館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充分體現出其貼近社會、服務社會的一面。總之,國外的科技場館都成為了這些國家進行全民科學文化普及教育的骨干力量,也成為了公眾學習科技文化、體驗科技生活無法割舍和不可替代的好去處。

(三)國外自然現象景觀旅游

自然現象景觀旅游早已成為一種世界性的時尚潮流。相對于我國這樣一個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來講,西方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他們的歷史人文資源是比較缺乏的。因而,依賴自然資源、著重發展自然景觀科技旅游就成為一些國家的必然選擇,一些優美的自然景觀、奇怪的自然現象、獨特的自然資源都被囊括到科技旅游的范圍之內。例如,美國亞里桑那州的科羅拉多大峽谷,基本保持了巖石經過風華、侵蝕后形成的許多孤峰、石柱、洞穴等千姿百態、造型生動的奇特景觀,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游客。美國新近開發了一種地震旅游,通過這種旅游形式,游客在經歷一場逼真的“地震”以后,不僅能夠完整地了解地震的全部過程,知道地震的自然原因,還能夠學會在緊急狀態下保護自己的方法。夏威夷火山群以其寧靜式的火山發作和流動性的玄武熔巖,而區別于別的爆炸式火山,成為了著名的旅游勝地,美國政府在當地設立了夏威夷國家火山公園,建造了一座火山觀測臺,這也為科技旅游者提供了觀察和了解火山活動的極好場所[2]。美國國家黃石公園擁有間歇噴泉和溫泉達3000多處,在這里,游客還可以看到萬年積雪和活冰川、化石森林和石膏山,以及變為熔巖的巖漿和噴出的氣柱等自然奇觀[3]。事實上,除了欣賞、考察地質和地貌現象之外,觀賞野生動植物也是自然現象景觀旅游的一部分,了解生物和人類進化發展的歷史,了解野生動物的生活習慣,了解珍稀的野生植物和原始森林,不僅可以欣賞到優美的風景,也能學習到許多自然科學知識。西方國家在這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們興建了許多自然現象景觀科技旅游的基地和設施,組織了多種形式的野營、探險、科考活動,成為國際上眾多國家學習的典范。例如,加拿大就組織了包括近距離欣賞北極熊和逆戟鯨、考察和了解蝙蝠和甲蟲的生活習慣、乘皮閥沿大河漂流、徒步穿越安第斯山脈、在北極地區觀賞極光等旅游活動,并且隨時隨地向游客講解和宣傳科學知識,使游客在體會刺激性的野外活動時也感到有所收獲。

二、國外科技旅游的主要特點

據有關統計數據表明,國外的科技旅游,在近些年來以驚人的速度飛快發展。在西方國家,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已不是區分科技旅游者與一般旅游者的顯著標志,也就是說,科技旅游已不是少數旅游者特有的專項旅游活動,而是一種逐漸被主流市場接受并受到歡迎的大眾旅游形式。而且,從國外科技旅游市場的發展趨勢可以看出,科技旅游無論是旅游人數還是旅游收入都在本國的旅游產業體系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具體來說,國外的科技旅游主要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發展迅速,規模龐大

由于具有了發展所必需的比較強的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西方發達國家的科技旅游自產生以后,短短幾十年內迅速崛起。到目前為止,他們的科技旅游已經包括了所有可能的范圍和領域,一切可以開發和利用的自然、人文、社會的旅游資源都被納入到科技旅游當中,形成了一支規模龐大、數量眾多的隊伍。國外科技旅游發展的規模龐大主要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一是科技旅游作為科技知識、文化宣傳和普及活動的重要途徑,受到了各國的普遍重視,美、日、法、德、英等國家經常斥巨資建設科學中心和科學博物館,其中美國每年平均建5座,日本和英國等國家為2-3座。迄今為止,僅在美、日兩國,專門的科技場館數量就達到近1000座[4]。二是科技旅游在各個國家都擁有著比較大的客流量。例如,建館已有240多年歷史的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每年吸引了200萬—300萬的游客;法國在開發工業旅游項目上成績喜人,平均每年有1200萬人次探訪工業旅游項目,預計在一兩年后將會達到2000萬人次;而美國的五大科技旅游基地:迪斯尼樂園、好萊塢環球電影城、加州科技館、華盛頓特區自然歷史博物館、國立航空航天博物館,每年的參觀人數竟然高達4億多人次。三是國外科技旅游的收入相當可觀。盡管國外一些科技旅游場所是免費向公眾開放的,但由于占有了源源不斷的游客市場,加上有些科技旅游場所的票價還比較昂貴,例如,迪斯尼樂園和好萊塢影城的門票高達人民幣300元和600元,所以,總的來說,國外的科技旅游大都有著較高的營業收入。其中僅迪斯尼樂園一家在1997年的營業收入就達到了54.8億法郎。

(二)主題多元,內容豐富

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根據其所擁有的科技旅游資源的不同,在科技旅游主要內容和發展方向的選擇上也是存在差異的。各個國家都在對自身優勢和不足進行深刻研究的基礎上,挖掘出了具有特色的科技旅游內涵,科學確定了別具一格的科技旅游主題。例如美國的科技旅游以現代科技發明及其應用的展示為主;英國的科技旅游則以工業革命和產業革命歷程和成果的展示為主;歷史悠久的工業旅游是法國這一世界第一旅游接待大國的重要支柱;而多種形式的自然探險、野營科技旅游則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國的獨特風景。進一步講,即使是在同一個地區、同一種科技旅游活動中,可以開發的主題和內容也是多種多樣的,每個國家和地區,在選擇自己科技旅游主攻方向的時候,并沒有排斥其它形式的旅游活動,而是將它們較好地結合起來,互相補充,相得益彰。例如,在美國迪斯尼樂園,高新技術設施和項目是其最能吸引廣大游客的項目,但他們并沒有僅僅停留在這一點上而固步自封,相反,開發包括冒險樂園、西部拓荒者、美國大街、幻想樂園等在內的驚險、刺激、魔幻和娛樂的內容,將科技旅游以一種戲劇化和舞臺化的形式和效果表現出來,就贏得了更多的游客。國外科技旅游內容的豐富性還表現在,它們并沒有單純依靠自己的旅游資源,僅僅展示本國或本地的科技成果,而是和國外同行聯合協作,實現旅游資源共享,從而也就豐富了本地科技旅游的內容。例如1999年,美國華盛頓自然歷史博物館、芝加哥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匹茲堡卡內基自然歷史博物館和加拿大特瑞爾古生物博物館為中國遼西鳥類化石舉辦了巡回展,均在當地引起了強烈反響[5]。

(三)設計精巧,形象新穎

國外科技旅游另外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各個旅游項目的設計和建筑都十分精致華麗,采用了集聲、光、電為一體的高新科學技術,這些富于高科技含量的項目,趣味性和參與性都非常強,體現出強烈的時代特色和創新意識。高新技術的引進,使科技旅游擺脫了早期靜態微縮、單純模擬及陳列展示等陳舊模式,進入了富有現代化氣息的信息技術時代,在全面展現現代科技魅力的同時也極大地滿足了消費者求新、求異的需求。國外的科技旅游非常注重通過運用新穎、別致的多種設施和手段,盡量使科技旅游的內容變得通俗易懂,使游客在感受到技術帶來的樂趣的同時,能夠輕松愉快地理解和接受相關的科技文化知識,而且還能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和記憶。仍以被稱為“高新科技博覽會”的美國迪斯尼樂園為例,游客在這里既可以享受富于刺激性和科幻性的多種娛樂活動,又可以領略最新科學技術的成就,其中的一個項目——虛擬現實的動感立體電影“世界發明頒獎會”,就不僅向游客詳細介紹了人類歷史上的各項科學成就和技術發明,還以效果逼真的立體功能和動感效應以及吹風、水霧等仿真效果器,讓游客對科技的魅力嘆為觀止。在紐約海登天文館的地球與太空中心,安放著目前世界上視覺效果最好的蔡司9型光導纖維天象儀和sgi數字圓頂投影系統,能夠清晰地再現9100顆恒星。還有好萊塢電影城,恐怖夜空、懸崖峭壁都以實景圖片設計,并配合實物、錄音和燈光效果,使觀眾猶如身臨其境。在國外科技旅游中,諸如此類的形象的科學普及教育,比比皆是,但每處的表現形式又各不相同,令人耳目一新,使人折服向往[6]。

(四)傳播知識,重在參與

科技旅游作為一項科學文化普及教育的事業,在國外已經蔚然成風,可以說就是所有公眾的一門必修課。政府機構和民間人士都十分重視對科技旅游的投資,美國的每個科技場館都有8位數以上的美金投入。國外的科技旅游和科普教育注重從孩子抓起,特別是青少年,各種各樣的科技場館和科技園區成了青少年開啟心智、增長見識的天地。從發展上看,早期國外的科技旅游也只是對科技成果和標本進行采集、整理和收藏,而后才發展到陳列展示,供游客參觀,進而通過講解、介紹來實現科學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到了今天,科技旅游傳播科學知識的形式無疑是大大進步了,它們日益重視游客的參與性,強調觀眾自己動手進行科學實驗和制作活動。例如在德國柏林的科技和交通博物館,游客不僅可以看到最古老的機械和最原始的車輛,也可以嘗試試用最新的科技發明,進行各種科學小實驗,甚至可以仿照中國古代的發明家,制造一張雖然粗糙但卻真實的紙以作紀念。在美國波士頓科學博物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投資了一項高達160萬美元的動手型科技展覽。在這里,觀眾可以扮演科學家的角色,進行從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實驗驗證到得出結論全過程的科學研究過程。游客可以重新設計伽利略在比薩斜塔做過的自由落體實驗,使用皮膚傳感器測試身體對刺激性物質的反應,研究魚的形狀對游動速度及巡游能力的影響,自己動手設計、制作太陽能汽車比例模型并參加比賽[7]。這些科技旅游項目將科普與旅游、娛樂與學習完美地結合起來,收到了極好的效果,所以當之無愧地成為了科普教育活動的中心。

(五)公眾支持,服務社會

國外的科技旅游真正實現了旅游場所和公眾社會之間互相支持和彼此協助的良性循環。除了依靠政府對科技旅游進行直接投資和設立基金外,國外科技旅游的運轉經費很大程度上都由一些公司、企業和個人來資助,一些部門和企業主動與科技場館合作研究、開發項目,為它們提供研究資金。也有許多包括大學生在內的社會人士志愿到科技旅游場所進行義務服務,幫助整理展品、資料,向游客提供科學演示,講解科學知識,而這一切都不需要任何酬勞。反過來,科技旅游場所也非常注重回報社會。他們同社會各界保持密切的聯系,積極主動開展服務性研究和公益性活動。許多著名的科技旅游景點和場所除了向公眾免費開放外,還積極舉辦巡回展覽,將自己的科技展品在一些地方性的相關機構展出,受到社區公眾的歡迎。美國已有90%的科學中心和博物館設立了服務中小學校的計劃,為大量的中小學教師舉辦研討培訓班,幫助教師掌握科學教學技能。也有一些科技場館開展了“科技宿營”旅游活動,允許一些少年兒童在周末的晚上在科技館內留宿,讓他們參加專門安排的各種科技活動項目,讓孩子們體會科技帶來的樂趣。據統計,美國科學中心協會的300多家科技場館中,已有60%開展了此項活動,接待了成千上萬的少年兒童。美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每年還在世界范圍內選擇20余名優秀在校大學生,為他們提供為期10周的暑期學習、研究和實踐的機會,鼓勵他們在專家和教師的指導下從事自然科學等方面的研究。可以看出,科技旅游真正在科學技術和廣大民眾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而它本身也在科技與公眾的緊密聯系中得到了發展和壯大。 三、國外科技旅游的成功經驗及啟示

(一)通過科學決策選擇科技旅游的項目

首先,在科技旅游資源的選擇上,一些西方國家從自身歷史人文資源貧乏而現代科技產業發達的實際情況出發,有針對性地將科技旅游的重點放在發展現代科技園區和科技場館旅游上。而另外一些自然旅游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則注重挖掘自然現象景觀的科學內涵,著重開發科學研究和科普教育的旅游功能,開發認識自然和了解世界的旅游主題,開發科考探險和學習體驗的旅游內容。其次,在科技旅游項目的選擇上,西方國家并沒有把全部的科技場館、科技園區和自然景觀都開發為科技旅游產品。有些涉及本國尖端科技研制和開發的科技園區,科技產品或成果過于專業化和抽象化的科技場館,周邊環境較為惡劣、存在一定危險性的自然景觀等,西方國家是不會選擇開發的。而那些能夠吸引游客興趣并且具有足夠的安全系數和欣賞價值的項目,往往是它們科技旅游開發的重點。再次,在科技旅游場所的選擇上,國外比較注重品牌效應。由于那些具有較高知名度的科技園區和科技場館,經常是廣大公眾普遍關注的對象,因而,對這些場所進行投資開發,就能吸引越來越多的游客,游客越多,這些場所的社會影響越強,長久以往就形成了一個科技旅游的良性循環。事實上,國外迪斯尼樂園、大英博物館、奔馳汽車公司等世界知名的科技旅游場所走的就是這樣一條道路。此外,在科技旅游主題的選擇上,西方國家比較注重特色效應。避免雷同和模仿、力求特色和創新是國外科技旅游得以成功的重要法寶,幾乎每一個科技旅游項目都有一個獨特的主題,而這一主題也就成為了這一旅游項目的招牌和標志,也就能夠吸引不同層次的游客,滿足他們不同方面的需要。

(二)通過現代科技提高科技旅游的品位

注重旅游活動形式和內容的先進性與現代性,就成為國外科技旅游非常突出的特點。這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科技旅游內容的現代性。國外科技旅游盡管也包括了對人類以往科技成就的展示,然而,關注現在、著眼未來,使游客接觸和感受到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卻是很多科技旅游組織者更主要的愿望和目標。因此,包括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休斯頓宇航中心、法國空中客車制造基地、阿里亞娜火箭發射中心等在內的許多科技旅游場所,都陳列和展示出了那些人們并不熟悉甚至是完全陌生的尖端科學技術及其生產過程,為游客講解其中所蘊含的科學知識和原理,這對培養公眾參與科技進步的意識和從事科學創造的能力來講都是大有裨益的。二是科技旅游形式的現代性。為了提高游客對科技旅游的興趣和參與性,國外科技旅游的組織者裝備了很多現代化的儀器、設施,先進的多媒體技術、激光技術、微電子技術、數字壓縮和編碼技術、模擬仿真技術等,在這里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例如法國維萊特科學工業城星際館的天文模擬器可以逼真地再現包含有一萬顆行星的星空,美國芝加哥阿德勒天文博物館能夠運用計算機知曉觀眾的平均選擇,給投影設備發出信號,然后運用高超的激光仿真技術,讓觀眾在全彩色的三維圖像中體會穿越時空、探索宇宙的感覺。三是科技旅游管理的現代性。現代的科學技術貫穿于國外科技旅游的整個過程當中,游客的登記注冊和身分確認,導游的介紹講解和演示說明,景點的安全保障和清潔系統,設施的安裝修繕和管理維護,產品的制作銷售和廣告宣傳,都通過現代化的技術來進行,游客可以全方位地體會到現代科技帶來的便捷和樂趣。此外,國外科技旅游管理人員一般要求受過高等教育并在某學科已有建樹,有的甚至要求有碩士學位或是某一方面的專家、學者。從業人員的高素質與專業化也體現出了國外科技旅游管理的現代性。

第10篇

(一)醫學科學研究的發展史

(二)醫學科學研究的類型

1.基礎研究:

增加科學技術知識和發現探索領域的任何創造性活動,而不考慮任何特定的實際目的。

研究內容:

保持人體健康的規律,健康指標的分子基礎,人體功能與結構的研究

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全過程的規律及分子基礎

人體衰老過程的規律及分子基礎

人體的生物力學、流體力學、電子學

化學藥物的構效關系、植物藥的有效成分

2.應用研究:

增加科學技術知識的創造性的系統活動,但考慮到特定的實際目的。

研究內容:

疾病的病因、流行規律、治療及預防效果的機制研究

為實驗研究需建立的動物模型、細胞株的研究

流行病學調查、考核防治效果的方法學研究

尋找新藥物、新生物制品、新醫用材料的方法、有效藥物的藥理作用機制、藥代動力學、醫用材料的機體相容性的機制研究

3.實驗發展研究:

又稱開發性研究,是運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及實驗知識,為了推廣新材料、新產品、新設計、新流程、新方法,或為了對現有進行重大改進的創造性活動。

研究內容:

有關疾病的新的診斷、治療、預防方法及措施的研究

有關新藥物、新生物制品、新器械、新試劑、新醫用材料、實驗室樣品研制

有關藥物的資源調查、植物藥的試驗

其它分類方法:

觀察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

實驗性研究(動物實驗、臨床實驗、現場實驗、社區干預和整群隨機試驗)

理論性研究

按研究目的:

描述性(記述性)研究:客觀描述研究對象的某些現象或特征,如個案報道

闡述性研究:闡明研究對象的本質及其規律性,如論著

按研究深度和廣度:

基礎性研究:如遺傳基因的研究

臨床應用研究:如新藥的臨床觀察

按學科范圍:

專科研究:局限于專科某領域內

多學科研究:涉及多個學科

邊緣學科研究:介于兩個或多個學科相互滲透交叉處的研究

按研究的主要形式:

分析性研究:將研究對象從總體聯系中分解出若干分支,然后同時或逐個進行分析

綜合性研究:在逐個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系統性綜合認識,揭示整體聯系

按研究方法:

Ⅰ型研究:隨機、對照研究

Ⅱ型研究:隊列(組群)研究

Ⅲ型研究:病例對照和多因素研究

Ⅳ型研究:敘述性研究和專家評論

(三)醫學科學研究的基本程序

研究課題的選定

搜集閱讀文獻

提出設計與假說

制定科研計劃

申報研究課題

進行實驗與觀察

搜集科學數據與材料

整理加工及統計學處理

形成科學概念和結論

撰寫論文并發表

鑒定成果與推廣應用

二、醫學科研選題

(一)選題在科研工作中的意義

(二)選題的原則(6原則)

1.科學性:必須要有依據,符合客觀規律,符合邏輯性

2.創新性:充分了解本課題領域國內外研究狀況和水平,是選題的首要前提

3.適用性:實際、需要、適當

4.目的性:有明確的研究目標、研究內容和預期成果

5.可行性:研究課題主要技術指標實現的可能性,包括技術水平、設備條件、科研試劑、經費來源等

6.效益性:基礎研究要有重要的科學意義,應用性研究要有應用前景,具有可開發性和可推廣性

(三)選題的思維過程

提出問題和確立選題的過程

(四)選題的方法

1.前瞻性研究:所采用的原始資料是嚴格按實驗設計的科學方法獲得的,確定選題不受既往積累資料的限制,故選題有極大的活動度和隨意性。

(1)在臨床實踐中選題

(2)在閱讀文獻資料中選題

(3)重復前人實驗研究選題

2.回顧性研究:是對過去某段時間內自己經歷的病例資料,或搜集本單位某階段收治的某種疾病的病例資料作為選題,進行歸納、分析、總結。

(1)總結經驗選題

(2)發現新問題選題

(3)總結教訓選題

(五)選題的途徑

社會需要中

事物之間的聯系中

原有理論與新事實不符中不同學說的見解中

不同學科交叉的邊緣中

不同的信息渠道中

(六)選題的應用

1.病因學研究選題(病因)

病因學研究選題

并存病的因果效應研究選題

致病因素的量與病研究選題

2.診斷性試驗研究選題(診斷)

診斷標準選擇研究選題

3.疾病治療性研究選題(治療)

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其它治療、預后治療

4.藥物不良反應研究選題(預后)

劑量-效應關系研究選題

藥物不良反應遠期效應研究選題

三、醫學文獻檢索

(一)文獻的分類 1.一次文獻:又稱原始文獻,凡以作者本人的工作或科研成果創作的原始論文,不管引用或參考了他人的著作或文獻資料,均屬一次文獻,包括期刊論文、研究報告、會議文獻、學位論文等

2.二次文獻:是對一次文獻進行搜集、整理、加工、編制而成,以檢索工具的形式發表,包括目錄、索引、文摘等

3.三次文獻:是在廣泛利用二次文獻的基礎上,對一次文獻做出系統整理、概括、分析與綜合而成,包括綜述、述評、進展以及年鑒、手冊、教科書、指南、辭典等

4.零次文獻:在形成一次文獻之前的信息、知識,即尚未形成文字記載或未公開發表的材料,包括書信、手稿、記錄或口頭交談等

按出版形式分類:

圖書、期刊、專利文獻、學位論文、科技報告、會議文獻、技術檔案等

按文獻載體分類:

印刷型、微縮型、聲像型、機讀型、光盤型、電子網絡型

(二)檢索工具

1.書本型檢索工具

中文科技資料目錄(醫藥衛生)

國外科技資料目錄(醫藥衛生)

美國醫學索引(Index Medicus)

荷蘭醫學文摘(Excerpta Medica)

美國生物學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

美國化學文摘(Chemical Abstracts)

2.光盤型檢索工具

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CBM-disc)

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數據庫(CMCC)

第11篇

一選題與立題

選題就是想研究或準備解決的問題,如某一疾病尚未解決的病因、發病機制、診斷、治療、預防等各個方面的問題。選定要研究的問題后,才能確立研究的題目,進行設計,制定計劃。立題要有明確的目的性,臨床醫學研究的目的就是要針對疾病,特別是危害人類最多見,造成后果最嚴重的疾病,如心腦血管病、惡性腫瘤等,也可研究國內外新出現的疾病。研究內容包括探索疾病的病因,或危險因素,闡明疾病發生發展的過程及其機理,解釋某些臨床現象以及在診斷和判斷預后上的意義,探索或評價新的診斷方法、技術,觀察新的治療措施的效果、毒副作用或探討影響疾病的預后或病死率的因素等,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對疾病發生發展規律的認識,改進診斷、治療和預防的方法,以提高醫療質量和防治水平,總之,研究的題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科研工作的水平,課題要有創新性、科學性和應用性,要有保證完成的手段。用最簡潔明確的文字寫成題目,立出的題目基本上就是后來研究論文的題目。必須全面考慮,作出決定。

一個既有理論基礎又有豐富經驗的醫師,應在臨床醫療工作中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臨床科學研究,為實現上述研究目的,發展醫學事業,為保護和增進人類健康作出自己的貢獻。

題目來源:供研究的題目很多,從疾病的發生到防治有許多環節,各環節中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值得研究探索。在過去,這些題目可以由研究者結合自己的專業、興趣、條件選題、立題上報、申請資助,也有很多是上級下達任務給以條件、單位或協作進行,隨著經濟體制改革引入競爭機制,開展了科研招標,招標的題目也就是疾病防治中的各方面問題,以決定人群中常見病、多發病為主,國家、衛生部、各省每年都有各自的招標項目,如2000年國家自然基金“項目指南”招標,可以在“項目指南”上選自己欲研究的題目,寫科研設計與進行投標,一旦中標,可獲可觀的研究經費,確保研究任務的完成。

二查找醫學文獻

臨床醫生為了更好的認識和處理疾病,需要學習前人及當代專家學者的經驗教訓,就須要查閱醫學文獻,臨床研究人員在進行某一臨床課題研究時,在立題之前,為了少走彎路,出高質量成果,不去重復旁人已經解決了的問題也須要查閱醫學文獻,了解國內外對該題目已作過的研究工作的成就,現狀、動態及其方法學,進行比較選擇和借鑒,改進或創新,在研究過程、資料總結和撰寫論文時還須要查閱最新醫學文獻,以利自己研究工作的提高。總之必須查閱文獻資料,特別是有代表性的各主要刊物上的有關資料。要認認真真的查閱,不能草率從事。查找醫學文獻是研究者應熟練掌握的經常性工作,如何能花較少時間,較快的找出所需要的文獻也是研究人員應具有的基本功。

傳統的醫學文獻形式是以文字形式記錄的醫學資料,仍以印刷出版物為主。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有計算機儲存閱讀形式,以及縮微膠片、幻燈片、投影膠片、錄音帶、錄像帶、電影等聲相資料。

醫學文獻按性質可分為1、原始文獻(一次文獻)來源于各種醫學雜志,學報及學術會議論文等。2、文獻索引(二次文獻)將分散的文獻加工、整理、編排、形成具有系統性的文獻目錄,即檢索工具,如目錄、索引等,便于讀者查找和利用,通過它可以找出原文的出處。3、綜述、專著、進展、指南、手冊等屬三次文獻,是對原始文獻的系統整理,有選擇地加以概述并進行分析綜合,使之更具有條理性,對問題闡明更為詳盡深刻。4、由光盤記錄的書目、刊物索引,由計算機進行檢索,屬四次文獻。

若按醫學文獻的種類分為教科書、參考書、專著、雜志、學報、文摘、綜述、學術會議論文匯編等。

查找醫學文獻的方法:可以用手工檢索,條件許可亦可用計算機進行檢索。

1、查找引用原文的出處:從論文、專著、綜述教科書等參考文獻中追朔,查找引用原文出處,可先國內后國外,由近及遠,查有權威性,有代表性刊物。

2、查閱期刊索引,大多數期刊為每年一卷,全年原始文獻一查即得。

3、查文摘有分類,查閱較方便,查到線索后再選所需要的進一步查原文,如〈〈中國醫學文摘〉〉現有15個分冊,它們是中醫學、內、外、兒、計劃生育婦產、耳鼻咽喉、眼、皮膚、口腔等學科及衛生學、腫瘤等,基礎醫學、放射診斷學、護理學和檢驗與臨床等分冊。〈〈國外醫學〉〉現有46個分冊,該刊采用綜述、譯文、文摘三種形式,全面介紹國外醫學各領域中新成就、新技術、新進展,是學習國外醫學經驗重要情報刊物體系。

4、利用檢索工具,如〈〈中文科技資料目錄(醫學)〉〉〈〈國外科技資料目錄(醫學)〉〉,用手工檢索亦可用計算機檢索。

計算機檢索服務,凡是計算機普及程度較高的科研機構、醫學院校、醫學中心、大中型醫院的圖書館大都已經建立這種服務項目,由于計算機對文獻儲存數量大,使用代號檢索甚快,目前都由專業人員操作聯機檢索系統,不需用戶自己去操作按鍵。交一定費用,即可獲得所需文獻資料。

第12篇

第二炮兵總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張曉毅在醫學事業的“責任田”里辛勤耕耘,刻苦鉆研,拼搏進取,開拓創新,以“患者的生命重于一切”為己任,塑造了一名人民軍醫“情系患者、呵護生命”的良好形象,贏得了患者的信賴和愛戴。

2微米激光開辟治療前列腺增生新渠道

前列腺增生一度困擾著很多人,它的發病率呈逐年增高。為了在前列腺增生的治療上有所突破,以最小的創傷為廣大患者解除病痛,張曉毅始終在認真思考、潛心研究,他經過認真考察和論證,提出了引進德國新型2微米治療系統的設想,因為這是最新一代治療前列腺增生的“武器”,在國外已經廣泛應用,其良好的臨床效果深受患者歡迎。

他的這一設想很快得到了院領導的同意,2011年7月,價值達320萬元的德國最新一代“2微米激光治療系統”正式落戶二炮總醫院,這一下為科室的發展帶來了重要的契機。

張曉毅興奮地說,這是激光微創手術的革命性進展,它將綠激光“汽化”方式和鈥激光“切割”技術有機結合,由于水對2微米激光高度吸收,人體組織細胞中大部分是水,當2微米激光照射到組織上時,強大的能量瞬間被水吸收,產生了強烈的效應,從而達到迅速汽化切割、去除增生組織的目的。

這項技術具有五大顯著優勢:手術速度快、出血少、痛苦小;并發癥少、安全性高;住院時間短(一周左右);可對高危病人進行治療;長期臨床效果好。

一位74歲大爺患有前列腺增生多年,輾轉多家大醫院,經過多次治療,病情杳無好轉,來到二炮總醫后,張曉毅親自為他實施了2微米激光手術,不但沒感到疼痛,癥狀也很快消失,徹底恢復了健康。出院時,患者將一面“醫術精湛、服務貼心”的錦旗送到張曉毅的手中,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據了解,自2微米激光手術系統引進以來,張曉毅帶領團隊已為近百名患者帶來了福音,科室的診療水平和知名度都得到大幅提升。

一些老年患者有這樣的擔心:做這項手術是否安全?術后恢復如何?

張曉毅胸有成竹地說,2微米激光在組織中的穿透深度僅有0.3毫米,去除增生組織后留下的凝固層只有1毫米,操作的安全性非常高,這種手術非常適合高齡、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

2微米激光除了廣泛運用于前列腺增生外,對治療膀胱腫瘤、輸尿管狹窄等都有良好的效果。

腹腔鏡微創技術夯實科室發展根基

張曉毅說,腹腔鏡技術是外科領域最顯著的進展之一,并代表二十一世紀外科的發展方向。早在幾年前,他就帶領團隊積極開展了腹腔鏡手術,在前進中摸索,在挑戰中進步,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目前,腹腔鏡下腎癌根治術、腎上腺腫瘤切除術、腎盂輸尿管吻合術、膀胱癌根治術、前列腺癌根治術等手術已成為科室的特色技術。以創傷小、痛苦小、恢復快等優勢,受到廣大患者的普遍稱贊。

張曉毅常說,作為醫生,要勇于接受挑戰,時刻為患者著想,以最小的創傷、最好的療效,讓患者早日擺脫病痛折磨。

一位25歲姑娘患有輸尿管畸形,這種手術難度很大、極為復雜,她去了很多醫院,大夫們都望而卻步。走投無路之際,患者來到了二炮總醫院泌尿外科。張曉毅心里很清楚,這是一種泌尿系統先天性畸形,必須實施外科手術,切除重復的積水上腎及擴張梗阻的輸尿管。手術最大的難度在于既要切除積水的上腎,還要保住有正常功能的下腎。術中在分離和結扎動脈和靜脈血管時,如果分離不好、處置不當,就會導致大出血,如腎盂剝離不完整可能會引起尿瘺甚至可能殃及正常的下腎等嚴重后果,影響患者今后的生活質量。

為患者解除病痛,是醫生的天職,不嘗試永遠不會有進步。經過認真討論和充分的準備,張曉毅為患者實施了腹腔鏡下微創手術,他憑借豐富的經驗和靈活的處置,克服了術中多個難題,戰勝了術中處處風險。經過3小時奮戰,“后腹腔鏡下左側重復腎輸尿管切除術”取得圓滿成功,患者喜獲新生。

張曉毅欣喜地說,腹腔鏡微創手術解決腎輸尿管畸形是泌尿外科微創手術的一項重大技術突破,該術式術中出血少、無明顯手術疤痕、疼痛小、住院時間短、恢復快、無并發癥,為治療泌尿系統先天性畸形患者開辟了新途徑。

類似這樣的病例還有很多,每當復雜疑難病例被攻克,張曉毅的心里就有一種說不出的成就和快樂。

針對泌尿系結石這種常見病、多發病,張曉毅帶領科室已成熟開展了經皮腎鏡和輸尿管鏡微創碎石手術,具有出血少、創傷小、手術徹底、療效顯著等優點,使科室的發展步入了良性循環的軌道。

機器人高難手術為科室插上騰飛的翅膀

如何在微創技術上有所突破,最大限度為患者減輕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是醫學界探索的重要課題。“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這一高科技設備早在10年前就廣泛應用于國外,以無需開刀、無痛苦、并發癥少等顯著微創優勢輕松解決高難度、高風險外科疾病,深受患者歡迎。

2009年,二炮總醫院投入巨資率先引進了當今世界型號最新、清晰度最強的“達芬奇機器人”,張曉毅一下看到了發展的良機,他專程赴香港進修學習,回來后率先在我國開展了機器人輔助下前列腺癌根治術、膀胱癌根治術等30多例高難度手術,使機器人在泌尿外科領域迅速崛起,讓同行刮目相看。

張曉毅說,泌尿外科的一些復雜、疑難病例,很多醫生都不敢觸及,如今機器人四只巧如“繡花手”的機器臂在患者體內游刃有余地游走、分離、縫合、修補、切除,使一個個醫學難題都迎刃而解。

張曉毅說,在前列腺手術中,由于前列腺位于男性腹腔深處,位置特殊,要使用傳統開放手術切除前列腺非常困難,可應用機器人輔助手術,可以使手術視野開闊,尤其使手術解剖更清晰、細致,手術縫合更精細、準確。可以說,機器人手術根治前列腺癌的效果是最好的,這也是今后泌尿外科領域的發展趨勢。

62歲張大爺,因患有前列腺癌,多次求醫都得不到有效治療,且病情逐步惡化,苦不堪言。張曉毅對他的病情進行了認真分析,最終為患者成功實施了機器人手術,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又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這一消息傳出后,很多前列腺癌患者都慕名找到了張曉毅。

張曉毅說,與傳統開放手術和腹腔鏡手術相比,機器人手術具有四大明顯優勢:一是機器人突破了人眼的局限,使手術視野放大20倍;二是突破了人手的局限,在原來手伸不進的區域,4個機器手臂可以在360度空間下靈活穿行,完成轉動、挪動、擺動、緊握等多個動作,具有人手無法相比的穩定性、重現性及精確度;三是無需開腹,創口僅在1厘米左右,創傷小,出血少,術后恢復快,大大縮短住院時間,四是術后感染和并發癥的發生率大大降低。

在張曉毅的帶領下,如今已積累了豐富的機器人手術經驗,一支精術過硬、作風優良的人才團隊也脫穎而出。

張曉毅 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第二炮兵總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全軍泌尿外科學會青年委員。熟練掌握泌尿外科各類開放及腔鏡手術,對泌尿外科腔內技術有較深造詣,如前列腺2微米激光汽化術、膀胱腫瘤電切術等,尤其擅長前列腺癌根治術、輸尿管切開取石術、腎上腺腫瘤切除術等各種腹腔鏡手術,率先開展了達芬奇機器人輔助下的各種腹腔鏡手術及單孔腹腔鏡手術。

獲得全國科技專利1項,在專業核心期刊發表醫學論文20余篇,參編醫學專著6部,多次獲軍隊科技進步獎和醫療成果獎。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在线客服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咨询 期刊咨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雷州市| 周口市| 肥西县| 共和县| 日照市| 鄂温| 保定市| 阜城县| 崇左市| 瑞安市| 酒泉市| 航空| 泰顺县| 壶关县| 龙门县| 阳原县| 桦甸市| 来安县| 禹城市| 渑池县| 景德镇市| 建始县| 淮阳县| 舒兰市| 墨竹工卡县| 留坝县| 育儿| 玉屏| 库尔勒市| 鄯善县| 皮山县| 铅山县| 佳木斯市| 杭锦旗| 财经| 达日县| 南丰县| 河曲县| 台山市| 嵊州市| 山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