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04 02:16:1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幼兒春游活動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不知不覺中一個豐富多彩的活動結束了,我們既增長了見識,也鍛煉自身,寫一份活動總結,記錄收獲與付出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游活動總結的經典范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春游活動總結的經典范文1老師們和同學們盼望已久的春游活動在孩子們的歡笑聲中落下了帷幕。陽光燦爛,春風輕拂,孩子們玩得高興開心,我們的活動組織、實施均很成功。
一、計劃到位,組織有序
1、提前成立活動領導小組,明確分工落實責任,確保活動期間師生的人身安全。
由校長、副校長、政教處層層協調指揮,各班班主任及配備教師管理學生安全工作。
2、制定了詳細的活動方案,包括活動目的和成果預設、時間、地點、職責分工,做到有備無患。
并組織教師提前學習,對活動的宗旨、流程以及在參觀過程中將要遇到的安全、路線等一系列問題均要做出較詳細的通報。
活動前全體老師召開專題會議。活動當天,老師和學生嚴格按照會議要求,做到人員責任制,自始至終,未出現任何人員走失、人員受傷現象。
3、本次活動共有師生730余人參加。
在活動中,領導,老師均以學生為中心,帶領學生,和學生一起參觀、游戲,時刻關注學生,能正確引導學生。整個活動井然有序,體現了安全出行、文明的主題。
二、安全和文明禮儀到位
1、在途中老師們強調各項安全注意事項。
要求同學們不瘋打,不追逐,不私自離隊。學生們聽從教師安排,隊列整齊,不大聲喧嘩,做文明的中學生。當進入仙姑山玩耍時,聽從老師及工作人員安排、
指揮,安靜、有序地進行玩耍。
2、在安全教育的同時,也樹立了良好的鳳咀中學學生形象,所有學生穿著整齊的校服,排著整齊的隊伍;使用文明用語;非常有禮貌。在整個活動中,同學們團結合作,互幫互助,文明謙讓,遵守社會公德,受到老師和工作人員的廣泛贊揚。
三、引導到位,促進預期目標
學校提倡“一項活動,多項成果。”因此,我們在計劃時也考慮到除了參觀,一定要留下可見的成果。通過這次參觀,同學們開闊了眼界,學到了很多在校園里和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上交的作文和感受非常有創意,促進了我們的目標達成。
本次活動能夠比較圓滿的成功,離不開每一位老師的奉獻和努力!
春游活動總結的經典范文2--年--月--日,陽光志愿者協會成功舉行了陽光春游活動。參與這次活動總共有31位陽光志愿者協會的成員,他們分別來自數信系、政法系、音樂系、物電系、生物系、旅館系、教育系,不同的系別帶來了不一樣的性格和不同的特色,這也為出游增添了不少的樂趣。大家滿懷著無限的欣喜與熱情,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團結合作,增進彼此感情;放飛心情,展現活力,盡情享受;收獲友誼,快樂和美好的記憶。
為了活躍車上氣氛,我們組織了拉歌活動,在這個環節中大家放開歌喉,盡情展示他們的才華,很多老歌,搞笑兒歌,把大家帶回到過去,大家帶著一顆童心,放松開心地嬉笑著。這天恰逢母親節,大家最后合唱了一首《世上只有媽媽好》送給我們的母親,祝母親節日快樂。
到達目的.地后,我們再一次強調安全問題,然后大家一起把燒烤的東西搬到沙灘上,整理好東西后,大家前往到海邊踏浪,盡情地玩水打鬧,奔跑,撿貝殼,打沙灘排球,幫忙拉漁網。
中午時分,負責燒烤的成員先準備好燒烤東西,接著組織大家一起進行沙灘燒烤,大家圍在一起燒烤,吃零食,聊天,由于大家興致高漲,因此燒烤時間持續將近兩個小時。燒烤后,我們收拾好場地后進行大合照,記錄下這快樂時光春游活動。合照后,有的先去梳洗,有的繼續玩水撿貝殼,有的趕緊拍照留念。
等大家都梳洗完后,清點人數,我們坐車離開海邊出發到下一個目的地——陶瓷學院。我們邀請陶瓷學院的朋友帶我們一行人參觀學院,了解陶瓷學院開展的活動,參觀學院陶瓷品等等。
最后我們告別陶院,坐車回到韓師。
這次大埕灣游玩活動,從地點的選擇,活動的策劃,活動的確定,人員的組織安排聯系,事先物品的準備到出發那天,整個活動的開展,大家都付出了很多時間和汗水去準備好這次活動。本次活動,負責活動的工作人員都認真負責,做好該負責的工作;事先準備工作較充分,使活動能較好開展;能調動大家參與到活動中,使大家都能在這次活動中玩得開心,快樂。
但本次活動還是存在以下不足:
1、從策劃活動方面上看,由于經驗欠缺,有些具體事務未做得完善和妥帖。
某些細節問題,例如燒烤物品的準備,到燒烤前才發現忘記帶酒精和打火機,只好向他人借打火機,準備枝條起爐;時間的安排,由于燒烤時間延長,使原先計劃好的游戲環節被省略。
2、人員的報名和組織,由于社團春游的時間與學院活動,某些班級團日活動沖突,外加天氣的不穩定性,導致報名參加的人數減少,未能使社團成員都參加到此次活動中了。
3、活動過程中,大家的溝通交流還不夠多,特別是到海邊玩時,大家只顧著自個玩,忽略了某些成員。
總的來說,這次陽光春游活動還是順利地開展。
春游活動總結的經典范文3--年4月13日,春天的桃花澗生機盎然,爛漫迷人,桃花盛開的日子更是美不勝收。趁晴好的春日,淮海工學院繼續教育學院12財務管理1班學員和班主任魏雪松老師一起去了桃花澗看春景,賞桃花。
早上8點在學校集合點名之后,一起乘坐5路車前往桃花澗。過了好長時間,終于到了桃花澗。一進門,我就想起了我們學過的一首歌: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有我迷人的故鄉……進入桃花澗大門,眼前便是一片片桃花林。仔細欣賞,桃花千姿百態、燦若云霞。有的桃花含苞未放,好似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有的完全露出笑臉,好像在和太陽比美。這些多姿多彩的桃花散發出陣陣芳香,芳香撲鼻而來,讓人情不自禁想摘一株桃花聞個夠。這里之所以起名為桃花澗,是因為唐代有位殷氏女醫,用一株桃花來治病者,救了許多人.后來人們為紀念這位殷女,就在這里種了許多桃花,并取名為桃花澗。原本熱鬧的桃花澗景區因為我們一行人的到來變得更加熱鬧非凡了,歌聲,贊嘆聲,驚訝聲,打鬧聲融合在一起,雖然亂,但悅耳動聽。班主任走在最前面,帶領大家唱歌曲,大家個個精神抖擻。桃花澗不愧是桃花的世界,放眼望去,處處都能顯現出春的氣息,真是“勝日尋芳泗水濱,湖邊光影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山澗深不見底,像一層白霧籠罩,更增加了幾分神秘感。
山澗里有一條清澈的小溪,對岸就是休息的地方,那里有一座“桃花女”雕像。桃花女美麗淳樸,恰似凌波仙子,把大家都迷住了。桃花澗內還有一座建在高山上的尖塔。在上山的路上,可以看到一座座佛像,雕刻精致、栩栩如生。到達尖塔,向遠處眺望,風景優美,令人心曠神怡。空氣清新,讓人有一種說不出的高興。
通過這次活動,大家的團隊意識和班級凝聚力顯著提高!給大家的大學生生活又添加了絢麗的一筆!大家懂得了如何去關心他人,如何去幫助他人。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大家會相處的更加融洽。通過這次活動,也鍛煉了大家吃苦耐勞的精神,這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同時我們大學生第一次大型的郊游活動,也有很多不足,但我相信這一次給大家帶來的歡笑和回憶一定是美好的,所以這也是一次成功的郊游。
春游活動總結的經典范文45月9日上午,迎著清晨的一縷陽光,呼吸著春末夏初的氣息,踏著清新的露珠,我們民眾中心幼兒園大一班的學生們提著小包大包(里面可是藏滿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的愛心哦,我們管它說叫“愛的包袱”)、高舉“我們去春游”的橫幅在班上三位工作人員的帶領下穿過廚房的的后門,來到了期盼已久的目的地——后花園,雖說只是很短暫很短暫的一段距離,但學生們的臉上洋溢著雀躍,這可是咱們盼望多時的集體大事呀!
哇!這不!在春天多雨的滋潤下這后花園的草呀、花呀、樹呀、菜呀那個長呀,翠綠翠綠的,放眼下去,眼睛可舒服了,心也可舒服了,所以少不了一輪瘋狂的拍照,可要把我們的合照留影在這里頭,若干年后,或許我們都還曾記得那些年我們一起去春游了!多美多絢麗的回憶!有你有我又他!然后我們就放下“愛心包袱”玩得不亦樂乎起來了,攀假山、接力跑、歌舞表演什么的,老師們繼續忙著給學生們拍照,記錄下無數美麗的畫面,不一會兒,大家玩累了,就自由地、盡情地享用所有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甚至包括我們自己的愛心勞動成果吧!“這腸仔真好吃,大家快嘗嘗。”“楊蕾帶的雞翅膀很好吃呀!”“這個給弟弟妹妹吃!”······贊美的、感恩的話語絡繹不絕!學生們在吃吃、玩玩的過程中學會了與同伴交往、分享、尊老愛幼······此時此刻,其樂融融,一幅溫馨的畫面躍然、定格于藍天草地之間。
雖說春天的腳步已經走過了,夏天也來了,當天的天氣也十分炎熱,但是阻擋不了家長們的熱情配合與支持,阻擋不了師生之間的熱情。在這次快樂的“春游“中,學生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鍛煉了意志,增進了與同伴之間的友誼。同時家長的積極支持與配合,也充分地體現了家園合力共育的實效。所以我們要再次真誠地感謝我們最最親愛的家長朋友對本次”春游“活動的大力支持與配合!感謝您們!因為您們!我們度過了難忘而愉快的一天!謝謝!感恩!
春游活動總結的經典范文5一年一度春游活動總是讓孩子們興奮不已,有過一次秋游經歷的一年級孩子對于春游活動更是期盼不已。這個學期的四月,學校組織了我們低年級孩子去宜興善卷洞一游。借助春游的契機,我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這一系列的活動不斷地提高著班級個體的成長,促進我們班集體整體向上的氛圍的形成。
一、“瞧瞧春之景”——虛游境地,明眸正行
記得上學期學校組織學生去“淹城春秋樂園”秋游,那是孩子們第一次出游,有著萬分的欣喜感,但我和孩子對境地缺乏了解,導致游玩未能盡興:
1、煙雨蒙蒙的天氣,一部分孩子沒有帶雨具。
(沒有充分了解天氣情況)
2、境地之大,游戲項目之多,要找準適宜的項目,故而費時不少。
教師沒有事先了解境地的一些介紹及典故,故而孩子觀而無心,沒有凸顯其價值。(沒有對游玩地進行前期了解)
3、學生所帶吃食過多,游玩背負重。
(對于攜帶的物品,孩子沒有進行有利地篩選)
4、外出游玩的文明禮儀欠佳。
(出游前的吩咐文明禮儀面窄了些,僅口頭吩咐,孩子印象不深)
為此,這次的春游活動之前,我要與孩子一同做足功課。只有萬事俱備后,東風起,才可獲得成功。于是,我將這次游玩的景點告知孩子,校信通發給家長,讓一部分有條件的孩子與家長一同先了解宜興,了解一下善卷洞。然后開展了“瞧瞧春之景”主題班隊活動,讓孩子一同“虛游”一番。活動伊始,讓一些了解過的孩子介紹一下宜興和善卷洞。孩子們介紹的內容也是我意料之中的,簡單地介紹了宜興紫砂壺和善卷洞。接著,我利用多媒體,展示了宜興的紫砂壺和善卷洞的美景,并且隨圖介紹了一些孩子們未介紹內容及典故。
孩子們賞著這樣的奇景,向往之情油然而生。緊接著第二步,讓孩子們談談:如果要我們這次游玩快樂,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一只只小手立即舉起,我知道大部分孩子們會就安全方面思考。于是我在黑板上寫出了三項:出行安全、攜帶物品、文明行為,讓孩子們在小組內選擇一項討論一下注意點。接著全班交流。交流中,我隨機記下了孩子們提出的注意事項。出行安全一項孩子們從再車中、景點提出了注意點;攜帶物品一項孩子能從吃和用兩方面進行選擇物品,文明行文一項提出的注意更是多方面——坐車、排隊、玩耍、午餐。細細地羅列,孩子們一一記著,仿佛此刻就已經走在去宜興的路上呢!
二、“夸夸春之美”——共話游歷,賞美評星
春游過后,高年級的孩子們都遵從老師的要求,記下了秋游美好的經歷。我思考:一年級的孩子還不會寫作,難道就這樣玩過就了之嗎?回憶著孩子們在游玩過程中美好的畫面,我怎能就這樣放棄。不寫,說也行。于是“夸夸春之美”的主題活動應運而生。活動中首先讓孩子們講講在春游中看到的美“景”。
一番交流后賞評出美景講得好的孩子,獎勵笑臉。接著又讓孩子談談在春游中看到的美“行”,這一個話題讓要孩子們略思了一番,接著一個個小小夸獎員舉起手來。有說坐在車上談民萱沒有離開座位;有說惲--排隊的時候不說話;有說沈--暈車時,祁--在旁邊拿餐巾紙幫助;有說在中午就餐的時候,顧--主動分食物給小隊的成員共分享;有說中午吃完食物,黃--將垃圾整理扔在了垃圾桶里;有說在坐船的時候,謝--提醒大家頭要低一些……最后這些被夸獎的孩子們分別獲得了互助之星和文明之星的獎狀。
一番夸賞,孩子們也在內心不自覺形成向善賞美的心理,讓班級的輿論風氣不斷朝著美好的方向延伸。
三、“跟我去旅游”——導游趣程,廣博視野
在“夸夸春之美”的主題活動最后,我總結:“我們祖國的美麗河山正是因為有了你們文明互助的舉動才變得更加美。讓我們以后無論是在集體出游還是和父母出游中,都要做個文明互助的美人。”因提到和父母出游,下課就有個孩子跑到我跟前告訴我,他這個周末要和爸爸媽媽去上海看世博,旁邊聽到的孩子說:“我也去過!”這樣一番看似平常的對話,忽然讓我又有了后續活動的靈感。如今這個班級,有一半的家庭比較注重孩子的教育,經常會帶孩子外出拓寬視野。我何不利用這樣一個資源,讓“春之游”游得更廣一些呢?于是在夕會課上,我了解了一下班級有外出游玩經歷的孩子,并且在自告奮勇想要介紹出游的孩子中選擇了六名孩子在下次班隊課中帶領其他小朋友去旅游。
“跟我去旅游”的主題班隊活動,我們開展了兩次。第一次可以說是為第二次做了鋪墊。第一次活動尾聲,孩子們和我共同評選了“最佳小導游”,被許一恬、呂薇和葛凡楨獲得。他們勝出的原因:
1、配有照片的導游比純言語的導游更能吸引人。
2、選擇的照片畫面都有人物的活動,比純風景的圖案更有說服力。
3、選擇的景點是大部分孩子沒有經歷過的。
4、葛--的家長為孩子制作了PPT,在介紹的過程圖畫配有文字,還設置了一兩個問題,引發了孩子們的互動。
關鍵詞:節日文化;課程
中國的節日文化歷史悠久,內涵廣泛,開展節日主題活動是促進幼兒對文化適應的有效途徑。每個節日活動在現實生活中和孩子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積極為幼兒創設生活學習環境,將節日文化納入幼兒園課程建設,通過中國傳統節日、世界節日、民族節日以及西方節日,讓幼兒在自然、寬松、愉快的氛圍中主動參與實踐活動,促進幼兒健康發展。
一、選擇適宜的傳統節日和紀念節日
根據《幼兒園教育綱要》、《3~6歲幼兒學習發展指南》精神,結合山東省編教材,我們因地制宜,將“元宵節”、 “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元旦”、“春節”等傳統節日納入幼兒園課程設置,開展相應的主題教育活動;世界節日如“三八”婦女節、“五一”勞動節、“六一”兒童節等;我們選擇少數民族的節日,如潑水節、火把節讓幼兒了解中華民族的多樣性;“圣誕節”、“感恩節”等西方節日深受孩子們的喜歡,另外,我們還結合一些特定事件,開展紀念日主題活動,如“5.12”汶川大地震紀念活動、“9.18:紀念活動等。
二、挖掘節日文化內涵和教育價值
開展節日主題活動不僅僅可以使幼兒們感受到節日的文化、體驗節日的風俗,還可以通過活動的開展進一步了解節日的內涵,感受到豐富的人際關系以及積累一些豐富的社會經驗,最終實現情感和行為在一定程度上的和諧發展。如中秋節、春節,是我國歷經世代所傳承下來的文化精華,凝聚著我國華夏民族的精神和情感,弘揚著民族文化的優良傳統。在“中秋節“主題活動中,教師與幼兒一起搜集古詩、兒歌、民間故事等,了解中秋節是我國的團圓節,帶領孩子參觀蛋糕房,親手制作月餅,并與幼兒園的小朋友和及家長一起分享月餅,體驗勞動和分享的樂趣。“5.12”汶川地震紀念日,我們開展愛心義賣活動,幼兒將家中閑置的玩具、圖書、衣物等捐贈出來并參加由幼兒園組織的義賣活動,將所得錢款匯往汶川受災地區,教師精心策劃,首先制作活動倡議海報,引起家長、小朋友的關注。各班教師對小幼兒進行愛心教育。與家長一起布置會場,活動過程中,有購買物品的幼兒可以得到一張愛心貼紙,多次購多次得。活動結束后,幼兒和家長將賣得錢款交予各班老師記錄,由幼兒親自放入捐款箱,并可以得到老師頒發的愛心徽章。經過教師和家長代表共同整理,將所捐錢款上交幼兒園財務室,第二天上午,由老師、家長、幼兒代表前往郵局,購寄愛心包裹。該活動已經成為我園傳統活動之一,每年的5月份開展,在一次次活動的經驗基礎上,教師與幼兒又提出了新的想法,在2014年的義賣會上,將拍賣教師、家長與幼兒共同合作的創意美術作品,進一步提高了幼兒的參與性和主動性,讓幼兒在被愛中學會付出愛,培養幼兒關心他人、愛護他人的情感,幫助幼兒從小養成樂于助人、樂于奉獻的良好品質,讓紀念日過的更加充實、有意義。
三、注重節日主題活動的實施與創新
確定每月節日主題,每次節日主題活動的開展,制定詳細的主題活動方案,關注細節,形成經驗性材料,便于幼兒園資源共享如三月愛心節、五月義賣節、六月家庭節、七月畢業節等。每年3月愛心節,結合“雷鋒日”活動,大班教師集思廣益制訂了主題為“相約春天,讓雷鋒精神在實幼閃光”的系列活動,每個班級負責其中的一項內容,大一班幼兒走進社區,開展文明小天使在行動活動,撿拾垃圾,向居民宣傳文明行為“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大二班在幼兒園開設雷鋒故事宣講團活動,向伙伴們講述雷鋒叔叔的感人事跡,大四班幼兒則走進社區敬老院,為老人們獻歌獻舞,奉獻自己的愛心,青年教師組成的志愿者隊伍也奔赴敬老院,為老人鋪床疊被、打掃衛生,將雷鋒精神發揚光大,每一個活動從設計、組織實施到活動總結及問題反思都有細致的記錄與分析,幼兒園將活動方案總結并共享,以便于其他班級開展此類活動作為參考,并將不同的活動形式充實到活動方案中來,形成幼兒園的特色課程。
四、在節日文化活動中促進家、園、社區協同發展
在每一次的主題活動開展中,家長成為必不可少的資源,如每年的圣誕節、元旦,各班家長委員會成員都會與教師一起策劃活動內容,提供人力、物力支持,與幼兒參加親子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另外,我們因地制宜,結合“世界家庭日”等節日開展槐林踏青、社區春游、挖地瓜、摘草莓等農家樂活動,世界郵政日參觀郵政局,了解相關的知識等,充分挖掘社區資源,在節日文化活動中促進家、園、社區協同發展。
參考文獻:
[1] 周巍.《幼兒園傳統民俗節日教育的探討》
[2]虞永平.試論幼兒園課程文化建設,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