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門診治療室工作計劃

門診治療室工作計劃

時間:2022-07-02 08:35:2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門診治療室工作計劃,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門診治療室工作計劃

第1篇

【關鍵詞】 門診;健康教育;實施

健康教育是醫院的重要職能之一,也是門診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醫院診療服務的延伸和補充,是有效易行的非藥物治療手段[1]。我院門診新樓于2006年啟用,其功能設施齊全,就診環境好,門診部利用現代化門診設備開展健康教育取得滿意效果,現介紹如下。

1 門診患者的就診特點

(1)門診患者流動性大,病人多,病種繁多,高峰期集中在上午,在院停留時間較短,職業、性別、年齡、生理、心理狀況、文化習俗、對醫療的希望、需求不一樣。因此,要求健康教育需求個性化、方法具體化、表述形象化、內容多樣化[1]。(2)患者就診環節多,如在排隊掛號時間,等候就醫時間,診療時間,輔助檢查等候時間,檢查結果出來后再次診療時間,交費劃價時間,排隊取藥時間,輸液治療時間等。這些環節,每個約需1~10min不等。因此,在環節空隙可施行健康教育手段,使患者在零星時間既可了解防病治療的知識,又可減少患者等候中的煩惱。

2 門診健康教育的實施方法

2.1 開展形式多樣健康教育 開展健康教育講座,請有豐富經驗的醫學專家分別準備專科內容講解、演示;發放健康教育處方、播放錄像;一對一服務、電話咨詢、口頭講解、固定健康教育專欄等。門診護士每周兩個早上提前半小時上班進行有關健康教育的業務學習培訓;每月的第1個周一下午下班后全科護士開會講評,護士長定期征求患者意見,檢查健康教育的實施情況并提出改進意見。針對病人最關心的問題,采取簡潔、明快的答復,態度要和藹,以減少或消除病人的急躁情緒[2]。

2.2 責任到人開展健康教育 導診分診護士根據患者的特點、就診時間巡診時在各個環節因人因病因情況可以口頭講解進行健康教育,傳播一些衛生科學知識,提高自我保健意識;抽血護士交待抽血注意事項,相關檢查項目的用途等,輸液護士在為患者輸液時簡要介紹藥物的作用,輸液過程中的不良反應,不能自行調節液體滴數,所得疾病的相關臨床表現進行健康指導等;體檢護士及時為受檢人員講解各項檢查的目的,根據受檢人員身體狀況選擇體檢項目,或者護士為受檢人員推薦合適的體檢套餐,體檢報告出來后則為其進行指導,如對乙肝兩對半陰性者,告知應及時接種乙肝疫苗,以有效預防乙肝,尿酸值高者讓其注意飲食避免高嘌呤的食物,血脂高者則建議低脂飲食;疫苗接種室的護士根據計劃免疫,電話短信進行宣教等。

2.3 定期開展專題健康講座、演示 如糖尿病患者,請血液內分泌科的專家講座預防糖尿病的相關知識,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指導,特別是飲食對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如何自測血糖、尿糖,如何進行鍛煉等;給需要注射胰島素的患者演示如何使用注射器選擇注射部位抽取注射藥液等并做好心理疏導。采取提前1個月張貼講座信息預約患者集中授課。同樣對高血壓患者、乙肝患者等都可以采用相同的形式進行健康教育,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2.4 利用電視屏幕播放錄像 患者等候時間可以看到健康知識,如需要進行預防接種的人群,可通過播放錄像,讓其了解疫苗,了解預防接種的相關知識。例如為了預防“H1N1”流行,我國在全球率先對重點易感人群開展疫苗接種。通過健康宣教使人們普遍懂得疫苗是預防傳染病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從而促使就診人群主動進行疫苗接種。

2.5 發放健康教育資料 門診大廳設置書臺,放有多種常見多發病的健康教育科普書籍供門診患者閱讀,使就診的同時獲得所患疾病的有關知識。我科專門組織人員編寫《看病就醫一本通》一書為患者看病就醫答疑解惑,深受患者歡迎。

2.6 充分發揮宣傳欄的作用 每月定期更換,內容以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知識為主,形式力求美觀大方,內容短小,圖文并茂,語言通俗易懂,使患者在就診的過程中了解防病治病的常識。

2.7 開展一對一服務 對有特殊需求的人群,門診治療室護士為患者治療時,可根據患者的病情、用藥進行一對一的服務,告知患者所患疾病的發生發展,如何防治,藥物作用,治療中的健康指導,行為調整,心理調試,糾正許多疾病與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衛生習慣有關,使患者早日康復。

2.8 開展咨詢服務 可面對面咨詢,也可電話咨詢,滿足患者及家屬的求醫問藥的需求。服務臺分診臺根據患者病情,指導掛號,如何選擇專家號,使患者得到合理的醫療。疫苗接種室時常有電話詢問各類疫苗的接種時間、用途、作用、用法,相關預防疾病的機理等,護士一一給予解答。

3 體會

門診健康教育點多面廣,常年不懈,工作量大,使之持之以恒一是要組織護士加強業務學習,認真收集資料,更新知識,才能更好地為患者做好健康教育。二是要將健康教育納入門診年工作計劃,責任到班次、個人確保落實做好。三是要定期檢查講評,收集患者反饋意見不斷改進工作,增強健康教育的針對性、實用性和特效性。

開展健康教育是醫學模式轉變和現代醫學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到一定程度人們產生的客觀需求[2]。健康教育應貫穿于門診就診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通過健康教育,提高護士業務水平,改善護患關系,提高醫院窗口形象滿意度。使患者了解到防病治療的相關知識,配合治療,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習慣,提高自我健康防護意識,使之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第2篇

一、總體要求

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要求,堅持政府主導的原則,進一步明確鄉村醫生職責,改善鄉村醫生執業環境,保障鄉村醫生權益,強化鄉村醫生培養培訓和管理指導;將村衛生所(室)納入基本藥物制度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合”)門診統籌實施范圍,提高鄉村醫生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規范實施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為農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具體目標:

——到年底,全市行政村實現村衛生所(室)和鄉村醫生全覆蓋;建立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所(室)設置、行政、人員、業務、藥械、財務和績效考核一體化規范管理機制。

——到2013年年底,鄉村醫生中專以上學歷達到80%,大專以上學歷達到10%,取得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資格比例達到20%。

——到2015年年底,鄉村醫生中專以上學歷達到100%,大專以上學歷達到20%,取得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資格比例達到40%。

——全面落實鄉村醫生待遇,使鄉村醫生補助水平與村干部補助水平相銜接。

二、主要任務

(一)進一步明確鄉村醫生職責

鄉村醫生(包括在鄉村執業的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下同)主要為農村居民提供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包括在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和鄉鎮衛生院的指導下,按照服務標準和規范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協助專業公共衛生機構落實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按照規定及時報告傳染病疫情和中毒事件,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使用適宜藥物、適宜技術和中醫藥方法為農村居民提供常見病、多發病的一般診治,將超出診治能力的患者及時轉診到鄉鎮衛生院或縣級醫療機構;受衛生行政部門委托填寫統計報表,保管有關資料,開展宣傳教育和協助新農合籌資等工作。

(二)實現村衛生所(室)全覆蓋

1.合理規劃設置村衛生所(室)。縣(市、區)級衛生行政部門要根據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綜合考慮服務人口、居民需求以及地理條件等因素,合理規劃村衛生所(室)設置。原則上,每個行政村設置1個村衛生所;村型較大、人口較多或自然屯較為分散的行政村,可在距村衛生所(室)較遠或居民較為集中的自然屯下設村衛生室,村衛生室數量不得超過行政村總數的10%;人口較少或交通便利的村,可聯合設置村衛生所。鄉鎮所在地行政村原則上不設村衛生所。村衛生所(室)設置規劃由縣(市、區)級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經市衛生行政部門審核同意后,報當地縣(市、區)政府批準實施,同時報省和市衛生行政部門備案。

2.加強基礎設施和規范化建設。村衛生所(室)的業務用房和基本設備要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要求建設配備。村衛生所(室)房屋面積不少于60平方米,做到預防保健室、診查室、治療室和藥房分開;開展留觀、靜脈滴注業務的應增設觀察室。按照《全市農村衛生所規范化建設實施方案》規定,對村衛生所(室)實行規劃設置、內部布局、人員執業、標識標牌、設備標準、制度規范、公示內容、醫療文書、藥品耗材采購和健康檔案“十統一”規范化建設。

3.多種方式舉辦村衛生所(室)。村衛生所(室)可以由鄉村醫生聯辦、個體舉辦,或者由政府、集體或單位舉辦。各地區要采取公建民營、政府補助等多種方式,支持村衛生所(室)的房屋建設和設備購置。

(三)實現鄉村醫生全覆蓋

1.合理配備鄉村醫生。鄉村醫生可在村級醫療衛生機構(包括村衛生所室及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開辦的診所等其他醫療衛生機構)執業。縣(市、區)級衛生行政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本著方便群眾和優化衛生資源配置的原則,按其服務人口數量、本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服務半徑、地理位置、交通條件等因素,合理制定鄉村醫生需求計劃。原則上,每千人應有1名鄉村醫生,居住分散的行政村可適當增加;每個村衛生所(室)至少有1名鄉村醫生執業。各地區鄉村醫生需求計劃確定后,報市衛生行政部門批準,并上報省衛生行政部門備案。

2.實行全員競聘上崗。要按照“競爭上崗、擇優聘用”的原則,制定鄉村醫生競聘上崗實施方案,以在村衛生所(室)執業并具備鄉村醫生執業資格人員為競聘對象,通過考試考核等方式開展鄉村醫生競聘上崗工作,將職業道德和業務水平較高、群眾認可的人員選聘到村衛生所(室)。鄉村醫生可在全鄉鎮或全縣范圍內調劑聘用。對競聘上崗的鄉村醫生履行聘任及注冊登記手續,與鄉鎮衛生院簽訂聘任合同。同時,妥善做好落聘人員分流安置工作。對于落聘的鄉村醫生,在以后的招聘工作中要優先聘用。對于鄉村醫生人數不足的地方,可打破戶籍限制,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具有執業(助理)醫師資格人員,保證每個村衛生所(室)至少有1名鄉村醫生。各地區要按照全省統一部署要求,在規定時限內全面完成鄉村醫生競聘上崗工作。鄉村醫生競聘上崗具體辦法由縣(市、區)衛生行政部門會同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和財政等部門制定。

(四)加強鄉村醫生和村衛生所(室)管理

1.嚴格鄉村醫生執業管理。鄉村醫生必須具有鄉村醫生執業證書或執業(助理)醫師證書,在衛生行政部門注冊并獲得相關執業許可。在村衛生所(室)從事護理等其他服務的人員應具備相應的合法執業資格。縣(市、區)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和《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加強準入管理。新進入村衛生所(室)從事預防、保健和醫療服務的人員應當具備執業(助理)醫師及以上資格。嚴禁并堅決打擊不具備資格人員非法行醫。縣(市、區)級衛生行政部門要按照《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和《鄉村醫生考核辦法》等有關文件規定,組織開展鄉村醫生執業培訓和考核,并將培訓、考核結果作為鄉村醫生繼續執業的依據。要每兩年對鄉村醫生進行一次考核,考核不合格者,限期再次考核;對再次考核不合格者,取消鄉村醫生執業資格。各地區要按照全省統一部署要求,在規定時限內全面完成村衛生所(室)內不具備執業資格人員清退工作。

2.強化縣(市、區)級衛生等部門管理職責。縣(市、區)級衛生行政部門要發揮業務主管部門的作用,對鄉村醫生和村衛生所(室)的服務行為和藥品器械使用情況等進行監管。要建立健全符合村衛生所(室)功能定位的規章制度和業務技術流程,組織鄉村醫生培訓。要科學劃分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所(室)的職能分工,合理分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量,加強績效考核。考核結果必須在所在行政村公示,并作為財政補助經費核算和對在村衛生所(室)執業的鄉村醫生進行動態調整的依據。縣(市、區)級衛生、財政、物價監管等部門要加強對鄉村醫生和村衛生所(室)補助經費使用的監管,督促其規范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公開醫療服務和藥品收費項目及價格,做到收費有單據、賬目有記錄、支出有憑證。

3.建立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機制。按照國家和省關于推進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相關文件規定,對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所(室)實行設置、行政、人員、業務、藥械、財務和績效考核“七統一”規范管理,健全完善相關體制機制和制度措施,不斷提升鄉村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

4.推進村衛生所(室)信息化建設。將村衛生所(室)納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建設和管理范圍,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對其服務行為、藥品器械供應使用進行管理和績效考核,提高村衛生所(室)的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要在統一規范的農村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的基礎上,根據村衛生所(室)的功能定位設計有關軟件,實行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所(室)統一的電子票據和處方箋。

(五)將村衛生所(室)納入相關制度實施范圍

1.在村衛生所(室)推行基本藥物制度。將村衛生所(室)納入基本藥物制度實施范圍,執行基本藥物制度各項政策,實行基本藥物和省補充藥品集中采購、配備使用和零差率銷售。在村衛生所(室)執業的鄉村醫生要全部配備使用基本藥物和省補充藥品,基本藥物和省補充藥品由鄉鎮衛生院負責采購與供應。各地區要按照全省統一部署要求,及時啟動村衛生所(室)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工作。

2.將村衛生所(室)納入新農合門診統籌實施范圍。將符合條件的村衛生所(室)納入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管理,并將村衛生所(室)收取的一般診療費和使用的基本藥物納入新農合支付范圍,支付比例不低于在鄉鎮衛生院就醫的支付比例。要充分發揮新農合對鄉村醫生、村衛生所(室)醫療費用和服務行為的監管作用。鼓勵各地區結合推進新農合門診統籌,同步開展新農合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實行總額預付等多種支付方式,利用支付政策引導鄉村醫生和村衛生所(室)轉變服務模式,提高服務質量。要加強對新農合支付村衛生所(室)診療和藥品費用的監管,防止虛開單據,騙取、套取新農合資金。

(六)落實鄉村醫生補償和養老政策

1.健全多渠道補償機制。各地區要高度重視鄉村醫生的“網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建立穩定的鄉村醫生補償機制。

(1)按照衛辦農衛發相關文件規定,將門診統籌及一般診療費結合起來實施門診總額預付,按照每名參合農民每年10元的標準向鄉、村兩級醫療衛生機構支付一般診療費。

(2)縣(市、區)衛生行政部門合理確定鄉村兩級醫療衛生機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職責分工,將不少于40%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交由鄉村醫生承擔,并按照相同比例安排落實專項補助經費,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通過績效考核撥付財政專項補助資金。

(3)按照政發相關文件規定,落實對每名鄉村醫生每年不低于1200元的公共衛生服務補助政策。

(4)按照政辦發相關文件規定,省和縣(市、區)兩級財政部門按照農業戶籍人口每年人均4元標準(省級財政2元、縣級財政2元)落實對實行“一體化”管理的村衛生所(室)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和藥品零差率銷售補助經費;對應用中藥飲片和中醫非藥物療法的村衛生所(室)給予優惠補償政策。

(5)縣(市、區)級財政部門要采取適當方式對村衛生所(室)運行費用給予專項補助,保證其正常運轉。各地區要隨著國家和省補償政策的調整,及時按照新的補償標準和規定落實地方政府配套補助經費。

2.積極解決鄉村醫生養老問題。各地區要結合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以下簡稱“新農保”)的推進,采取政府補助等多種形式,積極引導符合條件的鄉村醫生參加新農保,妥善解決老年鄉村醫生的保障和生活困難問題。

(七)健全鄉村醫生培養培訓制度

1.加強鄉村醫生培訓工作。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從農村衛生和鄉村醫生的實際出發,合理制定鄉村醫生人才培養培訓規劃。采取多種途徑,鼓勵鄉村醫生參加醫學學歷教育,提高人員素質,促進鄉村醫生向執業(助理)醫師轉化,并將鄉村醫生具有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比例作為績效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未獲得中專及以上學歷的鄉村醫生要積極參加鄉村醫生中專學歷教育培養項目,到2015年,鄉村醫生要全部達到中專及以上學歷。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采取臨床進修、集中培訓、城市支農等多種方式,選派鄉村醫生到鄉鎮衛生院或縣級醫療衛生機構進行培訓,同時要選派縣級醫院或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到村衛生所(室)帶教,不斷提高鄉村醫生臨床實踐技能。各地區要繼續推廣下級醫生向上級醫生拜師學藝活動,積極提高鄉村醫生的業務素質。鼓勵鄉村醫生在執業中學會中西醫兩法,熟練掌握縣(市、區)級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中醫適宜技術。縣(市、區)級衛生行政部門對在村衛生所(室)執業的鄉村醫生每年免費培訓不少于兩次,累計培訓時間不少于兩周,并將培訓結果作為崗位聘任、年度考核和職稱晉升的重要依據。

2.加強鄉村醫生后備力量建設。縣(市、區)級衛生行政部門要摸清并動態掌握本地行政區域內鄉村醫生執業情況,著眼長遠,編制鄉村醫生隊伍建設規劃,建立鄉村醫生后備人才庫,從本地區選派人員進行定向培養,及時補充到村衛生所(室)。有條件的地方要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城市退休醫生、執業(助理)醫師和醫學院校大中專畢業生到村衛生所(室)工作。對到村衛生所(室)工作的醫學院校大中專畢業生,優先納入規范化培訓計劃。各地區要結合探索建立全科醫生團隊和推進簽約服務模式,積極做好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和全科醫生隊伍建設的銜接工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是提高村衛生所(室)綜合服務能力的重要舉措,對于保障農村居民健康具有重要意義。各地區要高度重視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工作,作為推進醫改的重要內容,與目標考核和評先定優緊密銜接,采取有力措施,實施強力推進。各有關部門要加強溝通協調,密切配合,推動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工作深入開展。

(二)完善政策措施。各地區要結合實際,搞好調研測算,完善相關政策措施特別是財政補償政策,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和工作計劃。同時,要制定和完善規范鄉村醫生執業行為、提高執業質量、落實鄉村醫生待遇、嚴禁非法行醫、加強鄉村醫生培訓和考核等相關配套政策,保障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工作的實施。各區、縣(市)政府要在本方案印發30個工作日內,將本地區具體實施方案上報市醫改辦、衛生局、財政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備案。

第3篇

【摘要】目的探討精細化管理應用于醫院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將精細化管理方法應用到醫院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管理中,比較運用精細化管理前后合理性評價考核指標及相關投訴率。結果 在醫院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管理中運用精細化管理,對合理性評價考核指標有極大改觀,同時降低了相關投訴率。結論 精細化管理模式對醫院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管理起到良好效果。

【關鍵詞】精細化管理 合理使用 抗菌藥物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ine 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drugs used in hospital management in effect. Methods

The refined management methods are applied to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hospital management, the more rational use of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ndicators before and after meticulous management and related complaint rate. Results

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the use of sophisticated management management in hospitals,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reasonableness of the indicators have been improved significantly, while reducing the rate of complaints related. ConclusionFine management mode 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drugs for hospital management play a good effect.

【Key words】 Fine management, Rational use, Antibacterial agents

【Author′s address】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gtze University;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Jingzhou City, Jingzhou, Hubei, 4340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12.045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2011年了全國抗菌藥物的專項治理方案,同時各種檢查考核中將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納入評審體系。為此,醫院為適應新形勢下抗菌藥物管理的需要,結合醫院情況,于2010年底開始著手將精細化管理應用到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管理中,在第一階段的抗菌藥物專項整治活動中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運用前(2010年7~12月)和運用后(2011年1~6月)每月對臨床科室的一線醫生隨機抽取2份使用了抗菌藥物的病歷,共抽取病歷2 336份;涉及Ⅰ類切口的乳腺手術、甲狀腺手術、腹股溝疝手術的病歷為必檢病歷,共計病歷934份;應用信息化手段,以抗菌藥的使用金額為指標,統計科室每月的限制級、特殊級藥物的使用率。按要求計算各科室的DDD值、限制級、特殊級藥物的送檢率。

1.2精細化管理方法

1.2.1建章立制,崗位管理[1]制訂醫院抗菌藥物專項整治活動方案;與各臨床科主任簽訂承諾書;通過院內文件對考核通過后的各級醫師和藥師授予處方權和調劑資格;修訂醫院《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制度》;細化訂院內抗菌藥物使用率、送檢率等指標。細化工作崗位職責,實現各級各類崗位之間相互制約,環環緊扣,保證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

1.2.2重視培訓,人人過關醫院針對科室的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采取集中培訓和單獨培訓兩種形式,集中培訓的內容主要是一些法律法規、指標解讀、考核流程等,使其有清晰的認識。單獨培訓分為以科室為單位和以單個醫師為對象兩種情況,培訓內容涉及病歷書寫、藥代和藥動性。在業務學習階段,由各科室自行安排,主要是各專業診療指南的學習;在考核階段,管理小組將采取筆試、口試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檢查, 力求人人過關。

1.2.3臨床藥師參與,強化精細化[2]醫院積極推動臨床藥師建設,將有資質的藥師按其受訓專業安排到具體科室, 通過參與查房、病案討論及臨床用藥,對臨床醫生的抗菌藥物使用給予合理化建議并書寫藥歷。臨床藥師還針對性的查閱記錄所在科室的抗菌藥物使用情況,發現不合理情況及時與臨床醫生溝通和上報。臨床藥師每月還對各科室抗菌藥物使用病歷進行抽查,填寫分析表。

1.2.4依托信息化,推進精細化在抗菌藥物精細化管理中,醫院引入先進的管理系統和手段,全力推進精細化,最大程度的減少人為因素干擾,確保考核數據的精細和準確, 實現更加便捷、高效、高水平的管理效果。

1.2.5完善獎罰機制,營造積極氛圍[3]精細化管理的基本對象是人,實現精細化管理目標需要依靠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和高漲的工作熱情。在實施抗菌藥物精細化管理中醫院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勵機制,充分展現“獎勤罰懶”,使各級各類人員都能做到恪盡職守,勤奮工作,通營造一個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

1.2.6及時反饋,深化精細化[4]醫院每月對臨床科室進行處方和抗菌藥物使用點評及考核,對存在的問題及時匯總后反饋臨床科室,由科室及時進行整改。

1.3考核評價方法

考核管理小組成員根據制定的各類標準對抽檢病歷進行打分,每份病歷總分100份,90份以下為不合格。計算機統計的客觀指標按具體的評分標準對科室進行評分。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2檢驗法,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抗菌藥物使用的合理性評價

分別匯總抽檢的病歷數,統計相應的合理率,見表1。

2.2抗菌藥物使用率

對住院患者的抗菌藥物使用分別進行統計, 2011年1~6月的使用率基本達到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所規定的要求,見表2。2011年1~6月和2010年7~12月Ⅰ類切口使用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抗菌藥物送檢率

回顧2010年下半年和2011年上半年的住院患者抗菌藥物送檢率,其限制級和特殊級藥物的相應指標明顯下降,見表4。

2.4DDD值

DDD值由2010年7~12月的59.6%下降到2011年1~6月的46.7%,距離40 DDD的目標差距不大。

2.5Ⅰ類切口抗菌藥物使用

2.5.1預防使用率2010年7~12月I類切口抗菌藥物預防使用率為87.4%,2011年1~6月預防使用率下降至25.9%。

2.5.2預防使用時間2011年1~6月住院患者Ⅰ類切口抗菌藥物預防使用時間基本上集中在術前2 h之內和術中,符合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與2010年7~12月相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2011年1~6月與2010年7月~12月相比較,住院患者預防使用抗菌藥物級別基本集中在非限制級和限制級藥物內,其中非限制級藥物的使用存在明顯差異(p<0.05),見表6。

2.7抗菌藥物使用導致的投訴

由于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導致的醫療投訴由2010年下半年的18起下降到2011年上半年的7起,下降率為61.1%。

3討論

3.1實施精細化管理之前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歸檔病歷的檢查分析,目前在抗菌藥物使用中存在以下問題:①抗菌藥物種類選擇不合理; ②抗菌藥物使用療程過長;③抗菌藥物劑量使用不合理;④聯合用藥指征不明確,無指征和預防用藥過多;⑤給藥途徑以靜脈給藥為主;⑥送檢標本的種類存在偏差;⑦忽視抗菌藥潛在的不良反應;⑧圍手術期用藥過多、起點過高 [5-6]。

3.2精細化管理的顯著效果

本研究將精細化管理充分運用于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管理中來,通過建立組織架構、制訂工作計劃、梳理目前醫院在抗菌藥物使用上存在的問題、制訂考核標準、針對各科室的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采取集中培訓和個體培訓、每月對科室指標和個人指標進行考核、以及建立獎懲機制等措施實施精細化管理,使醫院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階段。

研究顯示,精細化管理實施后抗菌藥物的使用率、送檢率、DDD值均較實施前有明顯的改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通過精細化管理的引入,調動了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使他們更加嚴格的按照指南、規范、文件的要求更加合理的使用抗菌藥物,同時,精細化管理是獲得群眾認可的重要措施[7],從醫院的抗菌藥物引起的投訴情況來看,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屬的認可。

4小結

精細化管理是將復雜的事簡單化、簡單的事流程化、流程化的事定量化,將定量化的事信息化的管理模式[8]。它以“精確、細致、深入、規范”為特征,可用“精、細、準、嚴”概括。精就要求精益求精,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準就要求準確,信息的準確、決策的準確,數據的準確等;細就要求工作要細化、標準細化、管理細化;嚴就要求嚴格執行,嚴格監管[9]。現在,精細化管理已經醫院管理的方方面面中得到了廣泛應用[10-15]。總之,精細化管理這種管理模式是科學有效的,能夠強化醫院各各層面的執行力,激活廣大醫務人員的內在的活力[16]。

參考文獻

[1]林麗萍,黃玩英,吳素虹.眼科門診治療室精細化管貍的成效[J].現代醫院, 2012, 12(9): 81-83.

[2]張丹,龍敏.干預措施對外科臨床應用抗菌藥物的影響評價[J].中國藥業,2013,22(20):76-77.

[3]唐斌.醫院精細化管理實施中的問題與對策解[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3,20(1): 21-22.

[4]賴小玫,秦千子.精細化管理在病案終末管理中的作用[J].中國醫院,2013,17(3):72-73.

[5]黃良勝,許曉菲.常用抗菌藥物的臨床不合理應用的情況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2013,6(9):146-147.

[6]馬國輝,邢穎,甄健存.綜合干預對我院圍術期抗菌藥物使用的影響研究[J].中國藥業,2013,22(18):74-76.

[7]毛羽,張巖,邢紅娟,等.公立醫院實施精細化管理的可行性[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8,24(5):345-347.

[8]張紅梅, 羅燦,方靜華. 精細化管理在醫院招聘中的應用[J].現代醫院,2013,13(11): 120-121.

[9]姜亦虹.醫院感染管理科建設管理規范[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58-59.

[10]彭月霞.實施精細化提高醫院病案管理質量[J].中國醫藥科學,2012,2(16):168-169.

[11]王東文,楊笑芳,侯璐.醫院藥房實施藥品精細分類的管理[J].中國醫藥科學,2012,2(15):165.

[12]邵浙新,陳屹一,張佳敏.實踐精細化管理,提高醫院辦公室行政效能[J].中國現代醫生,2012,50(23):111.

[13]葉劍芳,方霞波.精細化管理在手術室腔鏡設備器械管理中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12):119-121.

[14]許巧玲,馮娟,王日星.精細化管理在醫院手術室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18):14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岱山县| 通海县| 巴彦县| 昌乐县| 天门市| 思茅市| 依兰县| 宁安市| 皮山县| 漳州市| 延寿县| 梁平县| 桦甸市| 林芝县| 绍兴县| 桐梓县| 连云港市| 堆龙德庆县| 本溪市| 巫山县| 孟连| 山东省| 乌鲁木齐市| 定兴县| 秭归县| 山东| 淮滨县| 积石山| 新津县| 栾城县| 长泰县| 海阳市| 石台县| 云阳县| 清流县| 烟台市| 孙吴县| 偏关县| 海淀区| 怀仁县| 嘉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