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2 00:48:4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十歲成長禮家長寄語,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為了增強全校師生信心,附小在新址建設了“啟航廣場”,象征著附小人破除困境、積極探索,在濱湖重揚風帆、開啟新航程的決心。為此,經過反復斟酌,我們最后用“啟明教育”來命名學校文化,這一理念是學校“啟文化”的自然傳承。
何為“啟明”?“啟”意為教育開導,“明”為亮、了解。概括言之,“啟明”具有啟迪心靈、明亮人生的含義。“啟迪心靈”的教育是關注兒童精神世界的教育。“明亮人生”闡釋了教育的目標和結果,讓每個孩子都沐浴在希望之中,以積極的心態(tài)迎接未來。
從這個理念出發(fā),“啟明教育”應具備一些特征:生活化、尊重多樣性、尊重學生的自主性、愛與責任同在。
從生活中汲取真知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附小的每位學生不僅會背,還能在生活中加以體驗。
每到四年級,附小要為孩子們舉行“十周歲禮”,“職業(yè)體驗”是“十周歲禮”慶祝活動中最重要的一項。
醫(yī)院里,孩子們穿上白大褂,操作精密的醫(yī)療儀器;飯店里,孩子們端起菜盤,為客人獻上一道道美食;超市里,他們認真地稱量食品,為顧客送上熱情的服務;農場里,他們拿起鐵鍬,栽下一片片新綠;書店里,他們整理書籍,為讀者推薦書目。幼兒園、工廠、電視臺、汽車店、大街上,到處都是孩子們體驗的身影……
沈子涵同學體驗的是汽車銷售員,從迎賓的禮節(jié)到汽車性能的介紹,他都認真地學習。他說,要想成功地銷售一輛汽車,真的好難!不是僅僅靠嘴巴說說,還要靠真誠和智慧。儲健同學說,今天到爸爸的裝修工地去體驗,覺得老爸以前挺不容易的。如今,他開起了裝修公司,更覺得老爸了不起!真摯淳樸的心語讓聽者動容,小小少年已然知道惜福感恩!
附小的“明慧”課程體系里,還有開心農場、美味廚房等課程,每當農場豐收時,“農場主”們會帶著豐碩的果實到學校廣場上義賣;美食做好后,“小廚師”們會拿來和同學老師們一起分享。
生活即教育。放開兒童的手腳,讓他們到廣闊的天地里去學習和體驗,從生活中汲取真知,去激發(fā)他們對未來的暢想,這是教育的職責所在。
為每個具體的兒童負責
對畢業(yè)生張欣冉而言,除了美好的童年,附小還培養(yǎng)了她鮮明的個性。五年級時,她獲得了合肥市“華佗論箭個性獎學金”。這個11歲的小學生將獎學金全部捐給學校并成立了“啟明星”基金會,用以尋找更多的個性小伙伴。
這一基金會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個性特長,做最好的自己。基金會采取學生自主管理模式,由10名學生部長管理基金會的日常運作。在“小部長”們和老師們的努力下,基金會的各項制度和申報流程已經逐步完善。首屆評選有40余人申報,經過初審、個性復試和校內公示等環(huán)節(jié),評選出首批個性獎學金獲得者。
2015年,第二批申報已經火熱開啟,越來越多的附小學生提交了申報表,渴望在這個舞臺上展示自己的個性。
基金會成立以來,還收到學校各社團的捐款,開心農場、剪紙等社團用義賣所得為基金會注入資金。不僅如此,教師、家長、學生個人的捐款也如雪花般涌來,基金會用正能量影響著附小人和周邊社區(qū)人群。
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人生,只有符合每個人的自然天性、社會文化背景和生長規(guī)律的人生才可能是幸福的人生。教育的責任不是把某種統(tǒng)一固化的生活模式套用在兒童身上,而是幫助他們尋找屬于自己的幸福人生。附小的教育就是要為每個具體的兒童負責,幫助每一個兒童煥發(fā)內在的活力。
讓生命與偉大事物交匯
2015年5月4日下午,附小四年級共11個班級的學生齊聚學校乒乓球館,與老師和家長們共同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十歲禮”。一張張從一年級到四年級的校園活動照片,記錄了孩子們幸福成長的瞬間,縮放了他們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孩子們都感嘆:“真不敢相信,我們一年級時那么小,四年來,老師和父母為我們操了多少心啊!”
學生的成長需要關鍵事件。儀式、節(jié)日和慶典會使有意義的事情或者偉大的事物能夠擁有一種偉大的時刻。它們可以啟迪孩子的心靈,讓他們的生命與偉大事物交匯在一起,形成長久的動力。
附小六年中,學生至少要經歷三大重要儀式:入學禮、十歲禮、畢業(yè)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