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07 17:51:2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學生國防教育教案,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2017年9月11~~9月15日二中)
一、教育教學處的工作
1、本次接待的是二中高一年級8個班的420名學生,選擇的課程有:戶外拓展、創意空間、手工制作、木工木藝、自救互救、機器人創新制作、心理拓展、國防教育七個模塊八個項目。從本期接待情況看,全體教官和老師們均能以飽滿的熱情和嚴肅認真態度迎來基地參加實踐活動的學生,并且為做好“開始第一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從學生進校的管理到進入課堂,大家均能做到有條不紊,井然有序;認真上課,引領學生參與實踐活動。
3、教育教學工作:
(1)老師們都能按時的完成上傳項目活動照片的任務。一定要注意照片的質量。
(2)提前與本學期來實踐的所有學校進行了溝通確認,以便及時進行調整。于本月18日來實踐的西寧五中進行了較為細致的接洽。并收集參訓學生相關報表轉發相關人員做好預前接待準備。
(4)開學教案檢查情況:教師們均能按照所任項目備詳案,案面整潔,字跡清楚,備課程序較規范,層次較清晰;不足:個別老師教案欠缺規范,授課時間和學段無標注,目標欠明確,無教學進度,希望及時修正。
(5)今后每期補充教案及每期教學反思一定要標注實踐學校和實踐時間。
另外關于教案和補充教案和教學反思的檢查,各位老師要主動交給部長檢查,請各位部長在每周檢查教案時認真檢查簽字并將檢查結果以電子版。教學教研處將定期抽查并公示。
二、問卷調查反饋
通過對學生和教師的問卷調查,總結出存在的問題及建議如下:
老師:感受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中變化較大,自理能力和自我行為有了提高,禮貌待人和紀律性加強了,學會了感恩,激發了潛能和自信,增強了學生團結協作意識,對以后學習和工作有將會產生深遠的意義。提出建議:課程應再增強點挑戰性和操作性,多給學生體驗和分享的空間。鼓動人心,同心協力,高空項目,勇渡金沙江等系列項目比較受歡迎。希望教育中心能夠開出這些課。
學生:認為在實踐活動中收獲很大,體會到了“一個人勢單力薄,融入團隊就能立于不敗,一滴水很快揮發,匯入大海就成波濤澎湃。如果你是一滴水,只要你愿意融入大海,整個大海就是你的了,因為你已和整個大海融合在一起,這就是融入的力量。”的真正含義,對團隊有了新的的認識。尤其表達了對辛勤付出的教官和老師的感恩之情。需要改進中提到:水房熱水需求無法滿足,只能喝自來水;宿舍的設施有些破舊和損壞,大多提出希望食堂飯菜鹽量再淡些,增設一家小超市補充一些給養。
三、下期工作安排:
1、9月18日—9月22日接待的是西寧五中高一年級6個班約343名學生(其中清真37名),所選課程為戶外拓展、服裝及其技術、創意空間、手工制作(中國結)、機器人創新制作、心理拓展、家政與生活技術、電子制作(手工焊)八個模塊,請有課的教師提前做好準備。
2、再次強調:根據創城的要求,老師們的教案中在情感態度價值觀上、分享中都需要加一些內容,同時根據學校德育主題教育計劃,在每一周的教案中,都要體現活動主題,電子版共享到群里,請老師們仔細按照要求,將自己的教學設計補充完善。此項工作大家積極配合,不容懈怠。
3、經校行政會研究決定:每周一各部要強化本期實踐活動的安全教育和主題教育在教學活動中的貫穿;每周五下午各部按照自己部室特點制定上報的教研主題進行小教研,要形成常態----每月三次小教研。對教學中出現的得失以及開設課程進行交流反饋,做好記錄。
4、強調周一開營前的相關老師的準備工作做到萬無一失,且扎實有效。考慮天氣問題做好應急預案,室內室外都要做好準備。
西寧市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教育中心
堅持以“全面育人”為宗旨,以全面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和學生的德育水平為目標,以“拼搏奉獻,爭創示范”為主題,以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行為習慣教育,安全教育,落實班主任工作考核和班級管理情況考核為主要內容,進一步優化德育工作方式和完善德育評價機制,把我校德育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二、工作目標
工作總目標:將我校的學生教育成“思想正確,行為規范,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學習認真”的好學生。努力打造一支業務精湛勇于奉獻愛崗敬業的班主任隊伍。
具體工作思路是:
圍繞一個中心“以服務教學為中心”,抓住兩個重點 “加強學生的養成教育、加強班級管理”,堅持以愛國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養成教育,法制教育,師德教育,體驗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環境教育等為重點,形成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的德育模式,彰顯我校德育工作特色,開創我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三、落實措施
(一)強化德育網絡加強隊伍建設。
1.強化德育教育網絡建設
政教處積極協調各種力量,形成人人參與,人人會管的德育網絡和德育隊伍:學校--政教處--值周教師--班主任--班干部,少先大隊--各中隊,教導處--教研組--科任教師,學校--家庭--社會,以各類德育活動為載體,全方位展開德育工作。
2.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
(1)開學初,政教處指導班主任制定班務工作計劃,每月召開一次班主任工作交流會議,交流班主任工作的經驗,進一步提高班主任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2)嚴格執行班主任考核方案,考評中力求公平合理,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對評定的“優秀班級”,“優秀班主任”要加強宣傳工作,弘揚先進事跡,樹立典型,以榜樣引路,營造良好氛圍。
(二)加強學生的養成教育。
1.注重學習宣傳,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組織學生認真學習《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公民道德建設綱要》等,擴大宣傳力度,加強常規管理,落實各項管理制度,表彰好人好事,每學期評選出“十佳美麗學生”,做到先進及時表揚,后進及時曝光,用評選促進成長,推動學生良好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形成。
2.嚴格執行衛生管理辦法抓正反典型,努力美化校園環境,用優美的環境陶冶人。推動學校的環境衛生管理工作上層次。
3.建設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氛圍,以健康活躍的氣氛感染人。辦好黑板報、宣傳欄、紅領巾廣播,豐富校園文化,營造濃厚的德育氛圍。
4.規范學生行為習慣。
(三)加強實施法制,心理健康教育。
充分利用學校德育網絡和德育隊伍全面實施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學習貫徹《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和學校的有關管理制度。
提高教師依法執教的自覺性,學生學習增強抗干擾能力。教育學生自覺遵守有關法規,不進營業性網吧、電子游戲室等不適合青少年學生進入的場所,加強對學生進行“珍愛生命.遠離”為主題的禁毒教育,提高學生的防范自救能力,確保未成年人在校內外健康成長。
加強法制教育,提高學生自我防范能力,努力做到學生違法犯罪為零。貫徹執行有關文件,相關教師寫好法制,心理健康教育課教案并做好上課記錄。
(四)加強學生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
1.本學期繼續重點抓好班集體建設,使全班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班級風貌,班主任應真心關懷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要適時對學生進行時事、國情教育。
2.組織學生開展班會、演講會、讀書活動、知識競賽等,激發學生愛國之情,報國之志,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讓學生增強環保意識,養成良好習慣。
(六)加強家校建設的德育工作合力
1.完善各級家長委員會,協調家長參與學校管理和監督工作,促進家校溝通、聯動,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2.開好家長會,學校每學期召開一次家長會,通過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人才觀,掌握科學教育子女的方法,幫助家長端正家庭教育思想,改進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四、主要活動安排
二月份:
1.寒假生活小結
2.各項常規工作的落實
3.值周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育
2.召開值周學生會議
3.隊列隊形比賽
4.“誦讀國學經典傳承中華文明”主題隊會
四月份:
1.召開班主任工作例會
2.道德講堂“緬懷革命先烈珍惜幸福生活”主題教育
3.“傳承文化在我身邊”主題教育
五月份:
1.慶祝“五一”書畫展評活動。
2.母親節感恩教育活動
3.五年級學生軍訓。
4.班主任經驗座談會。
5.“弘揚中華美德.傳承民族文化”主題隊會觀摩活動
六月份:
1.慶祝“六一”節文藝匯演。
2.“十佳美麗學生” “優秀少先隊員”等評優活動
3.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七月份:
1.“七一”慶祝活動。
為發揮德育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動力、導向和保證作用,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現就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工作原則
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發展的生命線。德育工作要緊扣促進教育教學質量提高這個中心,本著“抓德育,強素質,促教學,提質量”的工作原則,不斷創新,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有效保障。
二、主要工作
1、進一步加強養成教育。把學習、執行《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作為經常性工作,加強常規管理。在全市中小學重點進行講文明、講禮貌、遵規守紀、勤奮學習、遵守公德、立志成材的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社會公德意識和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的責任感。各地各校要針對主題,細化教育目標,抓住教育細節,制定相關細則,不斷深化養成教育。大力加強學風、校風建設,全面開展“優良學風班”、“學風進步班”評選活動,在校園內形成勤奮學習、文明健康的良好風氣;繼續深入開展“爭做文明人”——六項基礎文明習慣養成教育,不斷提高學生的文明素養;啟動“遵規守紀,勤奮學習”的主題教育活動,開展以“認真預習、認真上課、認真作業、認真復習、認真考試”為主要內容的學生學習“五認真”教育,引導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在學生中營造樂學、勤學的學習氛圍,切實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廣泛開展“學習之星”、“文明之星”評比,鼓勵學生認真刻苦學習,激發學生樹立自信心。市教育局將不定期進行檢查,及時反饋,宣傳推廣好的經驗做法。
2、進一步推行“兩制”。各地各校要依據徐州市教育局《關于推行“學生成長導師制”、“學生成長伙伴制”的實施意見》,充分發揮導師、伙伴在建立良好師生關系、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等方面的作用,把實施“兩制”與推進課程改革,加強教風、學風、校風建設,構建和諧校園緊密結合起來抓實抓好。**-**學年第一學期,各地要在試點的基礎上在當地初級中學推行“兩制”。**-**學年第二學期,全市將在各中小學全面推行“兩制”,并把教師擔任導師情況作為教師評先評優的考核指標之一。市教育局在徐州教育網/德育園地欄目設立“兩制”專欄,推薦專家觀點,在教師中廣泛開展“兩制大家談”征集活動,各地各校要積極發動教師參與,及時上報實踐中的經驗、探索中的思考,市教育局將擇優刊發,于**年暑期從中選擇優秀論文和經驗總結進行評選、表彰。
3、進一步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市教育局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教師繼續教育的培訓內容,加大培訓力度,保證各校的人員需求。各校要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校級培訓,擴大輔導員隊伍;要充分發揮學校心理兼職教師的作用,確保心理健康教育深入持續健康發展。各校要依據《關于印發<徐州市學校心理咨詢室建設暫行辦法>和<徐州市中小學生心理咨詢工作守則>的通知》(徐教基〔**〕44號)、《關于印發<徐州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大綱>的通知》(徐教基〔**〕45號),做好學校心理咨詢室建設,定期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把上好心育課作為廣大班主任的一項基本技能,作為青年班主任考核的一項重要依據。
4、進一步加強學科滲透。要不斷強化教師對學科滲透德育的認識,按階段、分年級、根據不同學科特點,通過課堂講授、課堂訓練、課外活動加強德育滲透,建立完整的德育目標任務體系。各地各學校要按照市教育局印發的《學科滲透德育課堂評價表》制定各學科滲透德育優秀課、優秀教案標準,在各類優質課評選活動中把學科滲透德育情況作為課堂評價的重要內容。
5、進一步加強德育實踐活動。各地各校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組織開展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豐富課外生活,確保每學年初中20天、高中30天實踐時間。要積極拓寬德育領域,結合本地、本校實際,在學生中廣泛開展民族精神教育、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珍愛生命”安全教育和崇尚科學文明、倡導文明生活方式的教育,有針對性地開展環保教育、生殖健康教育、國防教育,形成校園文化特色。
6、加強“三結合”教育。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督促指導各中小學家長學校積極開展工作,并主動和當地關工委、婦聯等組織配合,加強對家長學校工作的督查、指導,定期開展家長學校的專項評估檢查。各學校要通過家長學校、家長網校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和聯系,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配合;要利用學校開放日、校長接待日等形式,展示學校教育成果,聽取家長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提高辦學質量。
7、進一步加強德育隊伍建設。各地各學校要以貫徹落實《關于禁止在職教師從事有償家教的暫行規定》、《師德師風考核意見》等文件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繼續開展“學生最喜愛的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評選活動,大力宣傳先進人物,發揮榜樣作用,激勵教師以身作則,增強責任心。各地各校要鼓勵和組織班主任和德育骨干參加教育局組織的相關業務培訓,建立中小學德育工作者崗前、崗位校級培訓制度,圍繞全局中心工作召開班主任工作研討會、德育工作研討活動,定期培訓教師,不斷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各地各學校要制定傾斜政策,有條件的學校要適當增加班主任津貼,職評時應適當加大班主任工作權重;要加快骨干班主任隊伍建設,開展首席班主任試點,不斷提高德育隊伍綜合素質。
三、有關要求
1、圍繞中心抓德育。部分地區和學校的德育工作存在著德育、智育“油水”分離、德育與教育教學中心工作相分離的現象。各地各校要本著“德育為先,教學為主,素質為重,育人為本”的教育模式,把德育工作真正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針對本校實際,分析學生狀況,找準問題,找準不足,通過提高課堂紀律、規范學生行為,養成良好習慣等教育細節,有計劃、有系統、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為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