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26 19:40:1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物流運輸管理,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公路運輸管理,發展運輸市場,存在的問題,措施
由于市場的需求不斷增加,致使公路建設不斷的發展,而公路安全管理問題也越來越得到重視。加強我國公路交通運輸管理的專業化,科學合理地調節路、人、車之間的關系,制定一系列切實可行的中國特色公路管理系統,積極為人們提供更加便捷和安全的交通環境,促進我國公路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
一、公路運輸的優點
我國運輸行業有水路運輸、公路運輸、鐵路運輸以及飛機運輸,而公路運輸屬于我國最主要最直接的運輸方式。隨著21世紀時代的到來,汽車行業的進步促成了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構成了一張張密集而繁忙的公路交通網絡,直接關系著國家經濟命脈的發展。公路交通運輸之所以成為我國的主要運輸方式,其具備多個方面的優點:(1)公路的直達性相較于水路、飛機和鐵路屬最佳,于中途周轉、停留時間等方面較為便捷,并且運輸速度于地面運輸方式中也屬較快,為眾多運輸方式中唯一一種門對門的運輸服務。(2)汽車運輸方式機動靈活,能滿足個別客戶的實際條件以及特殊需求,于“個性化”服務的時代中具有許多潛在優勢和特點,針對環境較差的山區或者地方能直接深入其中,將貨物和客人運到目的地。(3)公路運輸的建設基本投資較少,同時回收期限短和資金周快,企業投資能極易進入運輸市場,且經營管理機制較為靈活。
二、公路運輸出現的弊端和不足
據研究發現,我國公路交通運輸雖發展較快,但同時也存在著許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內容:(1)道路交通法落后。由于公路交通屬于不斷發展向前,而過往陳舊的道路交通法規已不能滿足當代的需求,缺少科學有效的法規管理,造成了整個運輸行業的行政執法力度不足。(2)運輸場地的基礎設施相對落后。因各式各樣的因素影響,貨運和客運輸場地的基礎設施建設相對緩慢。據調查發現,于許多大中小城市、縣城和農村,貨運輸場地的設施仍然存在設施簡陋甚至缺乏的情況,該形成了公路交通運輸的不足,直接關系著車輛運輸的速度。(3)公路交通運輸生產力水平較低。于盈利性貨運和客運輸汽車中,中高檔客車尤其為較大噸位貨車、高檔客車和集裝箱等汽車運輸的占有比例較低,并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加的物質需求,制約了運輸業的平衡發展。(4)管理人員綜合素質不高。由于道路交流運輸的管理工作屬于“鐵飯碗”行列,許多管理人員則缺乏競爭意識,不思進取,固步自封,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5)運輸效率和運輸結構組織水平偏低。部分地區或者區域存在著地方保護主義,針對外來車輛存在著互相封鎖、互相排斥的局面,于不同程度上導致車輛的空駛率提升,降低了公路交通運輸的組織水平,不利于我國建設開放、統一、有序、競爭的公路運輸市場。
三、發展公路交通運輸的措施
1.加強市場監管
良好的時常運營需要一個規范化的市場監制,才能創造一個有序的運輸市場氛圍。(1)嚴格的市場管理機制能加速市場的運作,整體清算以及規范運輸業的收費制度和內容,加強實施運輸專項治理。(2)根據“先易后難,分步實施”的基準,有計劃地處理運力超過運量的主要因素。(3)實施多元經營管理機制,開展運輸市場多種準入操作模式,研究科學的熱線、主干線和客運線路經營權招投標,經過市場運作構建公開、良好的市場運輸環境。
2.提升運輸行業的生產力
實施多元化籌資的經營模式,積極鼓勵各種結構組織以及個體經營商戶投資建設客貨運場地,完善運輸場地的基礎設施。與此同時做出合理的客貨運場地規劃,明確選址以及建設工作,滿足更多人的需求,促進運輸市場生產力的進步。
3.調整運輸市場構架
加強運輸市場結構調整,擴大公路運輸市場規模。于單位結構組織按照治理機制著手,將“精、專、新、特”作為全新的規劃趨勢,積極鼓勵社會群體投身于運輸行業,提高我們就業率。于運輸結構組織需加大開展超長線路、高速快客推行集團化。危險貨物、跨區線路、站場經營、現代物流實現公司化,而維修、檢測、駕校、線路等管理經營鼓勵其呈多元化發展。于運力結構中,國道主干線客運、高速公路需以高級客車為主要發展點;城鄉客運以普通客車或者中級客車為主。
4.加強隊伍建設
根據“設權應法定、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侵權須賠償”的基準,健全行政執法檢查制,保證執法人員于開展行政處罰、行政許可以及監督監測時,根據法定范圍、權限、程序處理,建立良好的執法榜樣。
四、公路運輸的發展方向
自從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及成功舉辦世貿組織后,社會經濟不斷向前,物流行業也隨之發展,公路于運輸行業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公路交通運輸的發展更需要方便、快捷、安全的運輸目標,同時其有著較好的發展趨勢和前景。
1.與物流結合更加緊密
物流行業屬于現代化發展的一種全新模式,其經濟運營模式已成為當今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公路運輸與物流相結合,不但滿足了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更加適應了現代化發展進程,同時也給予了我國運輸行業更大的市場機遇以及挑戰。因此,公路交通運輸單位需加強物流水平服務,不斷提升自我競爭力。
2.科學化和規模化發展
由于市場格局的不斷變化,同時公路交通運輸行業也出現了更為科學和良性的轉變,由過往的運輸模式“走得了”轉變為“走得好”。此外,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公路建設不斷增加,公路交通運輸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得到較大的投資,高速公路的發展以及管理的完善,有利于客運和貨運的發展[7]。科學化和規模化的管理,將之能適應社會經濟的大環境,提高公路的通達作用以及改善運輸條件,因此,規模化發展和集約化經營已為當今我國公路交通運輸的重要發展方向。
3.運輸系統智能化
我國許多行業應該實現信息技術管理,而智能化運輸管理系統將成為今后公路運輸的發展趨勢。智能化公路運輸系統不但能提升公路交通運輸安全服務,而且能降低交通堵塞。同時,提升公路交通網的通行作用,能減少汽車對環境造成的污染,進而提升汽車運輸效率以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8]。
原文
新技術的迅速發展,特別是電子商務的風起云涌,為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契機。目前我國電子商務得到政府和民眾的支持,發展勢頭強勁,但是,由于它是一套全新的技術,同時還是一種全新的管理理念,所以其發展過程中必然存在一些難題。在電子商務“三流”(信息流、物流、資金流)中,隨著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成熟、電子商務網站的蓬勃發展以及有效利用網絡資源觀念的普及,信息流的發展已經比較成熟了;而隨著各大銀行紛紛開展網上業務,以及支付網關的建立和加密技術的成熟,網上支付已經在許多網站上成為現實;然而,我國傳統的物流體系是在計劃經濟環境下建立、發展起來的,與目前的電子商務環境已經無法相容。現今物流體系的落后現狀已經成為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之一。所以對物流系統優化的研究將會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國外許多學者在電子商務出現之前就已經研究物流系統優化的問題了,為各類實際問題構建了優化模型,并形成了許多解決問題的算法。依據實際問題的不同,可以對物流系統優化問題進行分類,比如,運輸車輛路線安排問題(VRP)、定位—配給問題(LA)、定位—運輸路線安排問題(LRP)等等,其中LRP更貼近目前的物流系統復雜的實際特征,所以對它的研究是十分有意義的。
......
目錄
1引言
2從VRP、LA到LRP——物流系統的集成
3LRP的分類
4LRP的解決方法
5LRP的未來研究方向
6結論
參考資料
1GilbertLaporte.Thevehicleroutingproblem:Anoverviewofexactandapproximatealgorthms.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1992,59:345-358
2AlantMurray,RossA.Gerrard.Capacitatedserviceandregionalconstraintsinlocation-allocationmodeling.LocationScience,1997,5(2):103-118
3JohnCurrent,H.Min,D.A.Schilling.Multiobjectiveanalysisoffacilitylocationdecisions.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1990,49:295-307
4汪壽陽,趙秋紅,夏國平.集成物流管理系統中的定位——運輸線路安排問題的研究.管理科學學報,2000,3(2):69-75
5S.Salhi,G.K.Rand.Theeffectofignoringrouteswhenlocatingdeports.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1989,39:150-156
6MaranzanaF.E.Onthelocationofsupplypointstominimizetransportcost.OperationalResearchQuarterly,1965,(15):261-270
7M.H.J.Webb.Costfunctionsinthelocationofdeportsformultiple-deliveryjourneys.OperationalResearchQuarterly,1968,(19):311-320
8N.Christofides,S.Eilton.Analgorithmforthevehicledispatchingproblem.OperationalResearchQuarterly,1969,(20):309-318
9LeonCooper.TheTransportation-LocationProblem.OperationsResearch,1972,20:94-108
10LeonCooper.Anefficientheuristicalgorithmforthetransportation–locationproblem.JournalofRegionalScience,1976,16(3):309-315
11C.Watson-Gandy,P.Dohrn.Depotlocationwithvansalesman–Apracticalapproach.Omega,1973,1(3):321-329
12I.Or,W.P.Pierskalla.Atransportation,location–allocationmodelforregionalbloodbanking.AIIETransactions,1979,11(2):86-95
13Jacobson.S.k.,Madsen.O.B.G.Acomparativestudyofheuristicsforatow-levelrouting—locationproblem.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1980,5:378-387
14LaporteG.,NobertY.Aexactalgorithmforminimizingroutingandoperatingcostsindepotlocation.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1981,6:224-226
15HokeyMin,VaidyanathanJayaraman,binedlocation-routingproblems:Asynthesisandfutureresearchdirection.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1998,108:1-15
16RajeshSrivastava,W.C.Benton.Thelocation-routingproblem:puters&OperationsResearch,1990,17:427-435
[關鍵詞]提高 物流運輸 管理 措施
運輸不僅是物流的重要職能之一,同時運輸貫穿于產品的整個流通過程之中,從原材料采購到產品分銷這一過程中,各個節點之間物質實體的聯系也是運輸,運輸不僅橫貫了企業的各職能部門,而且越過了企業的邊界將上游和下游的企業聯結起來。然而目前我國物流運輸業仍處在起步發展的階段,還存在許多有待解決的問題。為此如何提高我國物流運輸管理水平,充分發揮我國鐵路、公路、水運、航空和管道各種運輸方式的特性和綜合運輸的優勢,推行合理運輸,對于現代物流的發展和競爭能力的提升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我國物流運輸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進步,物流運輸業也隨之發展。但與國外物流運輸發展相比,還存在一些問題。其主要表現如下:
1.我國物流運輸業務空駛率高、積載率低
因我國在物流運輸方面,信息化程度相對較低。導致信息管理分散,各部門采用局部的計算機管理,尚未建立統一的信息管理系統,物流職能部門很難收集各部門信息,不能及時根據銷售計劃、生產計劃調整運輸計劃,并向各地區的物流部門傳送信息,以及企業缺乏高效的車輛裝車的調度和指揮系統,導致運輸車輛的空駛率偏高。根據有關調查資料,我國物流運輸車輛的空駛率達37%;某些專門運送特種貨物的專用車輛,如專門運送商品汽車的汽車物流車輛,其空駛率高達39%。汽車空駛行程完全是消耗性生產過程,車輛的空駛行程越少,車輛的利用效率就越高,運輸成本就越低。因此,在運輸生產過程中,必須進行科學合理的組織,努力減少車輛空駛行程,提高車輛利用率。
2.我國物流運輸業務貨損貨差率高
企業物流標準化程度低。企業內部以及企業之間所使用的物流設備,特別是包裝容器的單元化、標準化、通用化程度低,導致貨損率與車輛積載率低。根據有關調查結果我國物流貨損率為2.5%左右,是沃爾瑪商品配送損耗率1.1%的2倍左右。由于較高的貨物貨損率,造成極大的企業與社會資源浪費。
3.我國物流運輸配送準時率低
我國物流節點布局不合理。由于大部分物流企業未能較好處理中心倉庫與銷售網點的布局,加大運輸難度,導致物流運輸準時率偏低。由于較低的運輸配送準時率,延長了貨物在途時間,降低企業貨物周轉速度,增加企業庫存,降低企業資金周轉,從而提高了企業物流成本,降低企業與社會資源的利用率。
二、提高我國物流運輸管理的措施
針對以上我國物流運輸業務存在的問題,要提高物流運輸管理水平,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建立高效的運輸管理系統
建立高效快捷的運輸管理系統,不僅可以降低供應方的成本,同時還為其生產提供了理性預期,也使得銷貨方達到“最低庫存甚至零庫存”的狀態,減少庫存積壓。如沃爾瑪快速的供貨系統可保證分店貨架平均每周補貨兩次,使沃爾瑪各分店即使只維持極少存貨也能保持正常銷售,從而大大節省了存貯空間和費用。由于快捷運輸系統的高效運轉,沃爾瑪的銷售成本可以比同行業低2%-3%,奠定了沃爾瑪全年低價策略的堅實基礎。沃爾瑪正是通過信息流對物流、資金流的整合、優化和及時處理,實現了有效的物流成本控制。從采購原材料開始到制成最終產品,最后由銷售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過程都變得高效有序,實現了商業活動的標準化、統一化、專業化,從而達到實現規模效益的目的。
2.實施多式聯運
隨著集裝箱運輸的發展,以多式聯運為基礎的貨物越來越多,這種方式與傳統運輸相比具有以下優勢:其一,能減少中間環節、提高運輸質量。多式聯運以集裝箱為運輸單元,可以實現“門到門”的服務,貨損、貨差事故、貨物滅失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另外,由于全程運輸由專業人員組織,可做到各環節與各運輸工具之間銜接緊湊、中轉及時、停留時間短、貨物的運達速度大大提高,有效提高了運輸質量,保證了貨物安全、及時、準確、快速運抵目的地。其二,實現了統一化、簡單化。由于貨主只需辦理一次委托合同,投保一次,其余一切運輸事務均由聯運經營者負責處理,而一旦在運輸過程中所發生的貨物的損害風險皆由聯運經營者負責。第三,可以降低運輸成本、提高利潤。多式聯運經營者一般與業務相關企業都有長期合作協議,可以得到更優惠的運價。再者,通過對運輸路線的合理選擇和運輸方式的合理使用,都可以降低全程運輸成本,提高利潤。
3.開展共同配送
大多數運輸企業由于自身經營能力有限,經營線路選擇上有明確的地域痕跡,往往只選擇一條或幾條經營線路。跨線超出其業務范圍時,則需承運公司單獨運送或假手與別家運輸公司。單獨運送,選擇本不熟悉的路線,成本、風險均難以控制;假手與別家,涉及中途貨物的轉手,二次裝卸搬運,生成不合理勞動,消耗人力、精力,增加成本,削減利潤。隨著運輸設施的不斷發展,運營機制的不斷創新和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廣泛應用,使得遠距離運輸線路節點企業間的橫向聯合成為可能。連通彼此經營線路,實現信息交換;共用硬件設施,統一調配,有效降低設備設施“重置率”。既降低了運輸公司運營成本,又擴展了業務范圍。是企業提高抗風險能力,擴大利潤空間,形成規模化、集約化的可行之選。
三、結語
我國物流運輸業起步較晚,相對國外發展水平,還明顯落后。然而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這對我國物流運輸業提出了更為嚴峻的挑戰。為此我國應加快提高我國物流運輸管理水平,樹立現代化物流運輸管理的觀念,重視物流運輸成本控制管理,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為物流運輸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從而使我國的物流業蒸蒸日上。
參考文獻:
[1]陳家旺.信息化改善企業內部物流管理[J].經濟師,2005.
[2]吳海波.物流信息系統在物流管理中的應用――“市物資儲運百子灣公司”電子倉庫管理系統的實踐及意義[J].北京物資流通,2006,(04).
論文摘要:本文通過對GIS在物流運輸管理系統中的應用分析,提出加大GIS在物流運輸管理信息系統中的應用,對物流企業實現智能管理,降低服務成本,提高作業效率至關重要。
0 引言
作為一個基于數據庫分析和管理空間對象的工具,GIS能夠很好地彌補物流系統空間和時間具有離散性的不足。我們可以利用GIS強大的空間數據處理能力,統一資源管理平臺,管理和維護好多源信息;利用GIS提供的可視結果,提高了物流業的決策效率。
GIS能在運輸路線的優化和車輛調度方面解決大量信息的查詢、分析與處理問題,并在運輸管理決策層面提供分析問題、建立模型、模擬決策過程的環境。因此,加大GIS在物流運輸管理信息系統中的應用,對物流企業實現智能管理,降低服務成本,提高作業效率至關重要。
1 GIS在物流運輸管理信息系統中的應用
1.1 實時監控
經過GSM網絡的數字通道,將信號輸送到車輛監控中心,監控中心通過差分技術換算位置信息,然后通過GIS將位置信號用地圖語言顯示出來,貨主、物流企業可以隨時了解車輛的運行狀況、任務執行和安排情況,使得不同地方的流動運輸設備變得透明而且可控。另外還可能通過遠程操作,斷電鎖車、超速報警對車輛行駛進行實時限速監管、偏移路線預警、疲勞駕駛預警、危險路段提示、緊急情況報警、求助信息發送等安全管理保障駕駛員、貨物、車輛及客戶財產安全。
1.2 指揮調度
客戶經常會因突發性的變故而在車隊出發后要求改變原定計劃;有時公司在集中回程期間臨時得到了新的貨源信息;有時幾個不同的物流項目要交叉調車。在上述情況下,監控中心借助于GIS就可以根據車輛信息、位置、道路交通狀況向車輛發出實時調度指令,用系統的觀念運作企業業務,達到充分調度貨物及車輛的目的,降低空載率,提高車輛運作效率。如為某條供應鏈服務,則能夠發揮第三方物流的作用,把整個供應鏈上的業務操作變得透明,為企業供應鏈管理打下基礎。
1.3 規劃車輛路徑
目前主流的GIS應用開發平臺大多集成了路徑分析模塊,運輸企業可以根據送貨車輛的裝載量、客戶分布、配送訂單、送貨線路交通狀況等因素設定計算條件,利用該模塊的功能,結合真實環境中所采集到的空間數據,分析客、貨流量的變化情況,對公司的運輸線路進行優化處理,可以便利地實現以費用最小或路徑最短等目標為出發點的運輸路徑規劃。
1.4 定位跟蹤
結合GPS技術實現實時快速的定位,這對于現代物流的高效率管理來說是非常核心的關鍵。在主控中心的電子地圖上選定跟蹤車輛,將其運行位置在地圖畫面上保存,精確定位車輛的具置、行駛方向、瞬間時速,形成直觀的運行軌跡。并任意放大、縮小、還原、換圖,可以隨目標移動,使目標始終保持在屏幕上,利用該功能可對車輛和貨物進行實時定位、跟蹤,滿足掌握車輛基本信息、對車輛進行遠程管理的需要。另外軌跡回放功能也是GIS和GPS相結合的產物,也可以作為車輛跟蹤功能的一個重要補充。
1.5 信息查詢
貨物發出以后,受控車輛所有的移動信息均被存儲在控制中心計算機中——有序存檔、方便查詢;客戶可以通過網絡實時查詢車輛運輸途中的運行情況和所處的位置,了解貨物在途中是否安全,是否能快速有效的到達。接貨方只需要通過發貨方提供的相關資料和權限,就可通過網絡實時查看車輛和貨物的相關信息,掌握貨物在途中的情況以及大概的到達時間。以此來提前安排貨物的接收,存放以及銷售等環節,使貨物的銷售鏈可提前完成。
1.6 輔助決策分析
在物流管理中,GIS會提供歷史的、現在的、空間的、屬性的等全方位信息,并集成各種信息進行銷售分析、市場分析、選址分析以及潛在客戶分析等空間分析。另外,GIS與GPS的有效結合,再輔以車輛路線模型、最短路徑模型、網絡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和設施定位模型等,可構建高度自動化、實時化和智能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統,這種系統不僅能夠分析和運用數據,而且能為各種應用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使物流變得實時并且成本最優。
2 GIS對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支持的技術關鍵
基于GIS的物流運輸管理信息系統能夠以可視化技術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和決策的正確性,它實際上是以GIS技術為基礎,輔以定位、通信、Web等技術,涵蓋普通物流信息功能的集成系統。GIS與物流管理技術集成,構建物流運輸管理平臺需要進行數據庫建設、分布式信息系統的實現、信息提取和表現以及分析應用等幾個階段,其技術關鍵就在于數據集成和功能集成。
基于GIS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的關鍵問題之一是對異構數據的處理。數據集成需要將異構數據規劃為同構數據,如基于元數據的系統集成、基于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的集成等。或者將異構數據規劃為同構的過渡數據,如基于結構化查詢語言(SQL)的集成等,其目的在于形成的數據或過渡數據可以直接被系統所使用。比較理想的方式是基于RDBMS的集成方式,在同一數據庫中采用同構的方式同時存儲空間數據、非空間數據、影像數據等,采用標準SQL語言可以實現數據庫與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分離,Oracle、DB2、Informix等均支持上述操作。
功能集成就是GIS功能與物流管理功能的規劃和重構,可采用的技術方法有:GIS系統與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相對獨立的模式、基于OLE技術的操作模式、基于COM技術的操作模式、基于Corba技術的操作模式和基于Agent技術的操作模式等。
3 GIS技術應用有待提升
我國目前物流運輸管理軟件的開發模式有兩種:
一是利用國外成熟的商業GIS平臺進行系統的二次開發;
二是直接針對具體應用中的空間問題開發與之相對應的綜合管理信息系統。但由于后者研發成本高,軟件制作周期長,并且在具體應用環境中還存在系統可靠性等因素,故實際應用較少,主流應用仍為第一種方式。
目前基于GIS的物流運輸管理軟件本身的質量和市場的需求仍舊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主要體現在GIS技術的應用上,成本高昂也是GIS技術沒能迅速在我國物流管理信息系統中取得廣泛應用的主要原因。由于各個部門、機構間缺乏數據共享機制,造成大量重復建設,成本居高不下。GIS基礎空間地理數據,無論從覆蓋面、詳細程度、市場價格等各個方面來說,還都不能很好的滿足需求。
隨著國家三大庫建設計劃的逐步實施,GIS技術的逐步成熟,以及運輸行業的快速發展,上述問題有望在不久的將來得以解決。GIS的應用,必將提升物流企業的信息化程度,使企業日常運作數字化,不僅提高企業運作效率,而且提升企業形象,爭取更多的客戶。
參考文獻:
[1]吳信才.地理信息系統設計與實現.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
[2]劉官文.論GIS在物流配送中的應用[J].改革與開放,2009(5):93-95.
[3]劉貴明.地理信息系統原理及應用.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企業物流運輸管理信息系統(簡稱TMS)主要功能是對企業的物流業務進行管理,與倉儲作業系統進行協同,接收上游信息系統的發貨運輸需求,對運輸需求進行計劃調度管理,安排運輸任務,并可通過系統管理自有車隊,調度和配載車輛。對運輸過程進行在途跟蹤和節點管理,可集成GPS系統與地圖信息實時顯示運輸的路線及位置。系統提供運輸費用結算及回單管理的功能。
【關鍵詞】企業物流運輸管理信息系統 功能 技術架構 系統特點
企業物流運輸管理信息系統(TMS)在多行業運用廣泛應用,覆蓋的行業包括第三方物流行業、汽車制造行業、煙草行業、家電行業、醫藥行業、分銷行業、電商行業等。典型的用戶包括國美電器、海爾電器、中糧集團、中國遠洋物流、天天物流、勤時通物流等,為多個行業的大量企業所應用,為這些企業提供了企業運輸業務的高效和精細化管理的有效手段。
1 系統主要功能
企業物流運輸管理系統(TMS)的主要功能包括訂單管理、運輸計劃與管理、運輸在途管理、運費結算管理幾大功能模塊。TMS需要結合上下游系統使用。TMS上游系統是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供應鏈管理系統等,具體業務類型包括銷售、采購、移庫等,TMS通過EDI(電子數據交換)接受運輸訂單需求。在TMS的訂單管理系統中,用戶根據需求對訂單拆分后分批處理,也可以對訂單的庫存作預分配,鎖定庫存資源。預分配訂單資源的作用是防止庫存資源被其它訂單需求使用,保證對客戶發貨承諾的兌現。訂單的需求來源也可以是通過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方式的委托發貨,由人工輸入或者Excel文件格式導入到TMS的訂單系統。用戶確認了這些訂單需求后,作訂單下達,訂單需求就在TMS中正式生效了。
在TMS的運輸計劃與管理模塊中,用戶在系統中編制貨運計劃。整理訂單需求,按照一定的規則生成運輸計劃單。例如,對同始發地、目的地、運輸方式的訂單在滿足客戶交期的前提下進行合并,整合到一張運輸訂單中,提高運輸效率和節約運輸成本。對于第三方物流企業,這種訂單的運輸需求整合特別重要,也是提高物流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很多企業擁有自有車隊,系統能夠在這方面提供自有車隊和車輛的管理功能,通過系統運算匹配運輸需求和運輸資源(包括車輛和司機),自動配載車輛與貨物。TMS還能夠提供線路優化功能,當一條線路有很多送貨點時,可以根據順路、道路情況進行自動優化運算。而對于沒有自有運輸資源的企業,通常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完成運輸業務,這時就需要系統幫助優選承運商。貨運方式一般有鐵路、公路、航空幾種貨運方式,把不同的承運商的貨運方式、運輸時效、價格費率、附加服務等基礎信息輸入到系統,在TMS系統中建立優選承運商的規則,就可以通過系統運算提供給用戶建議選擇的承運商。例如,有的公司在選擇承運商時,考慮運時和服務滿足的前提下成本最低的原則。而對于一個功能足夠靈活的TMS系統應提供優選承運商規則的自定義功能,以滿足用戶對系統需求的多樣性的要求。TMS支持不同貨運方式的多級聯運,計劃運輸線路時可以使用陸-陸、陸-空、陸-海多種聯運方式。運輸計劃完成后生成運輸單,這時可以下達運輸單給有關的運輸部門執行運輸任務。
承運商或者承運車隊根據運輸委托任務到企業的倉庫提取運輸貨物,安排運輸任務,系統進入運輸執行的流程。在實際的物流運輸情景中,應用條碼化管理是現代化物流運輸的重要手段。在運輸的各個節點使用移動終端設備對貨物作掃描,記錄貨物的運輸狀態。運輸節點一般包括出庫節點、中轉節點、最終到貨節點。企業可根據自身的實際運作情況設置需要監控的運輸節點,對于無法實現條碼掃描的節點可通過其他方式作節點跟蹤,如與承運商的信息系統進行EDI對接或者要求承運商人工登錄到系統反饋運輸節點狀態。 對于自有車隊的運輸過程的在途跟蹤可以與GPS地圖系統對接使用,根據GPS終端設備返回的經度緯度坐標信息接入到地圖系統(如谷歌地圖、百度地圖),就可以顯示運輸的實際線路與當前位置。如果承運商也有TMS系統,可以通過EDI數據接口向本企業的TMS系統傳送運輸節點到貨信息,但這必須要有一個前提,就是兩個系統的運輸節點設置相同而且能夠對應上。如果兩個系統的運輸節點無法對應,這大概就需要人工干預,由人工登錄到本企業的TMS系統中維護節點到貨信息。為了能夠讓節點到貨信息能夠及時維護,可以在TMS系統中啟用警訊管理功能,設定承運商應維護節點信息的時間,當承運商到這個時間還沒有維護節點到貨信息,系統就會調度郵件系統、短信網關或者短信終端機給相關的用戶發提醒郵件和短信。貨物到達最終收貨地點后,用戶在貨物簽收單上簽收,承運方應帶回POD簽收單或者通過終端設備拍照上傳POD簽收單給委托運輸方的企業。委托企業如果收到紙制的POD簽收單,可以安排人員利用速拍儀等設備把POD信息輸入到TMS系統作為電子存檔。POD回單在很多委托方企業中作為運輸完成的費用結算條件,如果有些承運商因為其他原因無法提供POD回單,這就需要委托方和承運方雙方談好處理條件。運輸途中如果發生異常情況,則要填寫質量事故單據,對異常情況進行跟蹤處理。TMS系統應對每一個需求訂單的運輸在途節點情況通過可視化圖表的方式呈現給業務管理部門和委托方的用戶,這種呈現方式與目前一些電商企業的在途節點狀態顯示相似(如淘寶網、京東網)。
運輸結算管理在TMS系統中是企業與客戶和承運商結算費用的模塊。如果是委托運輸的企業,企業首先就要先與承運商進行費用結算。結算的基礎數據就是企業與承運方簽訂的運輸合同。如果是企業長期的承運商,一般會簽訂一個較長時間區間的運輸合同。承運商有幾種計費方式。如航空、鐵路按照重量計費,盛輝物流按照體積或者重量計費,EMS按照首重續重計費并考慮重量和體積重量(體積除以一個變量參數)的比較后計費。計費因素中還考慮到件數、包裝、保險費、大單計費、特殊服務費等。TMS系統考慮以上各種計費情況建立各家承運商的合同與計費模型。結算時系統自動運算出各個承運商的運輸費用,企業用戶對運算出來的費用核對調整后生成對承運商的應付賬單。承運商可以登錄到系統進行對賬,對應付賬款的差異作標注,企業用戶再與承運商溝通確認最后的應付賬單結果。企業的物流部門往往還需要把這些運輸費用分攤到委托運輸的單位,形成應收賬款賬單。應收賬單和應付賬單可以通過電子數據接口傳給公司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進行處理。
最后,TMS系統還提供靈活的報表功能,通過系統輸出各種KPI考核的報表。企業用戶也可以通過報表配置工具定義自己需要的報表。
2 技術架構
系統通常采用B/S架構的三層結構。包括Web界面呈現層、業務邏輯應用層、數據庫持久層。Web界面層有的應用AJAX技術,增強用戶界面友好體驗。業務邏輯應用層可運用Hibernate/Spring技術或者Microsoft .Net Framework及WCF技術。數據庫支持多種主流數據庫,如Oracle、SQL Server、DB2等數據庫。Java平臺技術架構示意圖如圖1。
3 系統特點
系統集中部署,所有功能通過標準瀏覽器訪問,用戶可以通過互聯網在世界任何地方訪問系統;作為一個物流運輸的協同操作軟件平臺,供應商、客戶、承運商、商都可以登錄到系統使用業務功能。例如,供應商通過系統傳遞訂單,承運商承接和管理發運單,客戶可查看其訂單的交付狀態;具有靈活的可擴展性,即能應用于小規模的應用范圍,也能隨著業務數量的增長,保持足夠的性能和服務水平;系統是一個開放的平臺,能夠通過通用的接口協議和其它信息系統交換數據;系統對集團化的多組織結構的業務的支持,除了業務數據處理上能夠劃分集團公司中不同分支機構、不同承運商、不同客戶的數據,還能讓不同類型的用戶在權限范圍內只能訪問自己的業務數據;企業運輸信息管理系統與當前的先進的通訊技術相結合,例如,自動化發送短信、電子郵件傳遞信息,與GPS/GIS信息系統對接實現在百度地圖上跟蹤運輸在途的實時位置信息,手機拍照實現物流運輸的電子簽收等。
4 總結
總之,企業應用TMS系統能夠給物流管理帶來的提升是多方面的。首先,運輸物流管理的精細化和規范化得到了很大的加強。其次,在物流成本降低和運輸質量的提高方面也有著重要的影響。但是,運用TMS系統也需要企業具備一些基本的基礎條件,如物品基礎信息數據定義要求規范完整,運輸的流程要求規范化等。在當前物流行業快速發展的中國經濟環境下,企業物流運輸管理信息系統的前景是非常的廣闊的。
關鍵詞:重大件、工程物流、運輸管理、技術實現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各地不斷規劃、建設水電站、大型工廠等重大項目,項目中都需要運輸巨型的設施設備,這些設施設備因其超長、超寬、超高、超重,往往一出廠便受到諸多限制,跨省運輸甚至是跨國多式聯運更是困難重重。因此,做好大件運輸的理論研究對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重大件工程物流運輸在我國尚屬起步階段,在運輸管理、裝卸方案的確定、加固方案的驗證、重大件車輛在特殊路段的通過性等方面,大多是依靠經驗判斷,缺乏科學、有效的決策手段。
重大件工程物流理論基礎
工程物流是指圍繞工程項目,由物流企業提供某一環節或全過程的物流服務,目的是通過物流企業專業性的技術服務,給予投資方最安全的保障和最大的便利,大幅、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同時保證工程項目如期完成。
重大件物流(如圖1)是超重、超長、超寬、超高貨物的物流活動。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工業設備大型化、重型化已成發展趨勢,這就決定了重大件運輸在工程物流領域越來越重要。
重大件物流具有顯著的一次性和特殊性等特點,是大型項目工程物流中的重要環節,直接關系到整個建設工程的質量、成本和工期。
1 重大件運輸的特點
重大件運輸屬于特種運輸行業,其特點是承運對象較為固定,技術操作難度大,運輸周期長,運輸風險系數高,運輸成本投入大。其特殊性體現在三個方面:
(1)重大件貨物運輸對車輛和裝載有特殊要求,一般情況下,超重貨物裝載在超重型軸線板車上,用超大功率牽引車牽引。
(2)對重大件貨物運輸條件有特殊要求,運輸路線和空中設施必須滿足所運貨物外形的通行要求。
(3)重大件設備一般為國家重點工程的關鍵設備,因此,大件貨物運輸必須確保安全。
在實施過程中,應遵循安全可靠、節省費用、盡量減少中間裝卸和倒運環節等原則。
2 重大件工程物流的運輸方式
重大件工程物流的運輸主要采用鐵路、公路、水運和航空等四種運輸方式。一般而言,只要有可能,對于遠距離的運輸盡量首選鐵路和水路,近距離則采用公路。
事實上,重大件貨物的生產地一般在工業發達地區,而需求地則是人跡罕至的大山深處,有時還可能是涉及進出口的國際運輸,因此,單一的運輸方式往往難以滿足要求,多式聯運應運而生。其基本流程如圖2所示。
重大件工程物流運輸管理與技術實現
(一)運輸準備工作
重大件運輸首先要進行準備工作,包括重大件運輸的報批、車輛的配置與工具準備等,本文不做詳細論述。
(二)重大件運輸解決方案
雖然重大件貨物在貨運總量中所占比重不大,但由于這類貨物在體積、重量上超過普通車輛的載重量或容積,甚至超過公路、橋梁的極限及通過能力,因此,運輸中的安全、質量、效率問題尤為突出。
1 運輸過程技術條件
運輸重大件貨物時,通常要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鑒于大件貨物的特點,對于裝運車輛的性能和結構、牽引車和軸線板車的選擇都有特殊要求,為保證貨物和車輛的完好及運行安全,必須滿足下列技術條件:
(1)盡可能選用大型平板車等專用車輛。
(2)承重面不大的笨重貨物,為使其重量均勻分布,需將貨物安置在縱橫墊木上,或相當于起墊木作用的設備上。
(3)貨物的重心應盡量置于車底板縱、橫中心線的垂直線上。
(4)重車的重心高度應有一定限制,如果重心偏高,除應進行裝載加固外,還應采取配重措施以降低重心高度,并明顯標注重心位置。
(5)運輸過程中貨物的受力情況復雜,包括縱向慣性力、橫向離心力、鉛重沖擊力、其他作用力(重大件貨物承受的坡道阻力、迎風阻力、倒風阻力)等。
2 運輸過程中的要求
(1)掛車及設備的四周要放置明顯的標志,白天懸掛三角旗,夜間不允許車輛在道路上停放。
(2)車組通過交叉口或繁華路段,安全人員要配合當地交警進行疏導。
(3)穿越大城市應夜間行駛,經過無軌電車線路的路段,要選擇在夜間電車停運時通過。
(4)沿途更換輪胎等需要停車時,特別是在高速公路上,應在車尾放置安全標志(大型停車牌),并派安全人員在車后疏導過往車輛。
(5)由于大型運載車組行駛速度較慢,在高速公路行駛時,車組后方護衛車要打開警告燈,防止追尾事故發生。
(6)大型運輸車時速為平坦道路30公里/小時,車輛交會時,時速限制在8公里/小時,普通行駛時速20公里/小時,整個運輸過程中嚴禁急剎車、急加速。通過橋梁時,時速限制為5公里/小時,配有開道聯絡車隨時監測道路情況,山路不允許停車,監護人員做好前后防護。
(7)大型車組通過跨度較大的橋梁時,要斷路通過,不準其他車輛同時在橋上行駛,車組在橋上要勻速慢行,不準停車,以減少對橋梁的沖擊載荷。
(8)通過坡道及彎道前,運行車輛必須進行全面檢查,尤其要保證制動系統良好,其他隨車人員必須隨車跟進,隨時做好掩車準備。此外,開道人員必須做好道路封閉工作。
(9)沿途每隔50公里,安全技術人員需對行駛車輛進行檢查。
(10)運輸過程中要請當地公安交警和路政部門派警車護送,特別是在上、下高速公路時,以及經過人口密集地區時。
(11)為保證運輸車輛及貨物的安全,必須為設備辦理足額貨物運輸安全險;視貨物考慮是否需要在運輸前將貨物用防水篷布包住,以防遇到雨、雪天氣對貨物造成損壞;高緊密設備需在設備尾部安裝三維沖擊記錄儀,以監測運輸途中設備垂直、水平和側向的速度。
3 重心要求
大件、笨重貨物的重車重心高度一般距地面不超過1.8米。
(三)重大件裝卸技術
1 人工裝卸技術
(1)人工卸火車裝汽車所需設備工具
應根據貨物的重量與尺寸選擇設備并靈活調整,但必須在工具的額定承載能力范圍之內。
(2)人工卸火車裝汽車作業
此方法省去牽引的全過程,適應各種條件有限的場合。作業方式為縱向靠板、橫向裝車;操作方法為采用滑動摩擦的原理,推動設備移動。
卸裝作業注意事項:第一,貨物的重心與平板的中心對正(平板中心指液力支撐的三角中心),前后左右對正平板中心線,偏差不得大于3厘米;第二,貨物裝載前在貨物與車板接觸面鋪墊薄膠板或薄木板,厚度為2~3厘米;第三,裝載貨物時了解貨物的朝向有無特殊要求,避免發生在卸貨場地調頭的情況;第四,注意保持貨物表面的清潔。
2 汽車起重機吊裝方案
根據貨物的重量、尺寸選用滿足吊裝技術要求的汽車吊進行吊裝作、業,包括單機吊裝(圖3)和雙機吊裝(圖4)。
(四)捆扎加固技術
捆扎加固應依據道路橫縱坡度、路況、車速等進行穩定性計算,確認捆扎鋼絲繩的直徑和捆扎方式(如圖5),確保在任何情況下貨物與掛車不發生位移。
(五)道路通過性技術
由于重大件貨物的外廓尺寸、重量超過一般道路設施的設計標準,在起運前,必須對沿線道路進行詳細、周密的探查、勘測,找出不利于重大件運輸通過的道路、橋梁、涵洞等交通設施。
根據沿線的道路條件、橋梁的承載能力、道路的凈空高度、通過寬度、平豎曲線半徑,沿途的交通流量、地理情況、氣候條件等實際情況,承運方要確定道路、橋梁通行能力、空間、障礙情況等均能滿足運載車輛通過且物流成本最低的最優線路,并且制定道路排障措施,協助有關部門對不滿足通行條件的交通設施進行新建、改造、加固等作業,從而使大件運輸車輛安全順暢地通過。
1 橋梁加固技術
在大件運輸中,不僅要考慮大型設備的運輸安全,還要考慮橋梁自身的安全。當線路上橋梁的承載力不能滿足運輸的要求,而又無法繞道避開時,需要對承載力不足的橋梁進行加固,不僅有效地提高橋梁承載力,而且又不會在時間和經濟上造成過大的消耗。
常用的加固技術包括:加強薄弱構件、增設輔助構件、改變結構體系。常用的加固方法包括:舊橋永久加固、舊橋臨時加固。
2 通過坡道技術
通過上坡路段時,提前封閉道路,車輛以低一擋速度行駛,發動機轉速控制在2000轉以下,防止滿功率情況下長時間工作,確保發動機、變扭器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如果遇到特珠的氣候環境,路面長期處于潮濕狀態,為了提高車組在坡上的附著力,應視情況在路面上鋪撒細沙,遇到坡度在5%以上時,需采用雙車或三車輔助牽引。
通過下坡路段時,要提前換好低速檔,防止出現發動機失速的情況。一般用液力減速器制動,必要時再采用平板車氣壓制動,保證車輛配有充足的水,用以冷卻平板車的制動系統。
3 通過彎道排障措施
超長、超寬的設備在運輸過程中,在交叉路口轉彎時常會遇到通行的障礙。這主要是超長車輛在轉彎時轉彎半徑大,車上的超長設備也會產生很大的掃空區域,必要時需對彎道進行整改。U型彎道、S型彎道的改造方法如圖6、圖7所示。
4 高空排障技術
高空障礙主要是電線、光纜、管架、指示標志、建筑物頂部等。排障方法有頂升、移位、拆卸三種(圖8)。
5 通過其他障礙的技術
(1)改變運輸方式,實施水陸聯運
與陸路相比,水路通行環境較好,對通行寬度、高度、重量等限制較小,在無法控制陸路排障費用時,一般慣例會采用水陸聯運,以回避陸路的難點。采用這種方式會增加一部分費用,如水運費、兩端碼頭裝船和裝車的起吊費、裝船費,對超大型設備,還往往會出現一端碼頭的改造加固費,甚至是新建費用。其原因往往是因為設備的目的地一般較偏僻或是新開發的工地,附近不一定有成熟的靠泊碼頭。
(2)特殊車輛設備的配置
季運商在配置車輛時,一般原則是按照事先勘測的運輸路線情況,根據公司現有車輛的特性,首先保證貨物通行的可行性,同時考慮客戶的經濟性。
(3)超寬貨物排障措施
在大型設備運輸領域中,設備的寬度有時遠遠超過直行通道的寬度,如:延伸至路面的樹枝阻礙設備的通行,收費站正常的通道無法容納龐大的設備本體,建筑物狹窄的大門無法通行。針對不同情況要采取不同的排障措施,例如,剪去干擾通行的樹枝,對于收費站或建筑物的阻礙,采取拆除或開設便道等方法。
(4)道路重力荷載不足的排障措施
重力荷載方面的限制主要集中于部分碼頭場地、道路路面以及橋梁承載能力不高的情況,簡單的方法有鋪設鋼板沙石、澆灌水泥等,以增加路面的負載能力,有時則需在附近選址,修建部分新路或橋梁。
(5)通過二級公路的應對措施
相迎車輛需要靠邊停駐;行車最高時速10公里;臨時停車時后方50米外設置警閃爍,20米處設停車牌和危險標志。
(6)通過城鎮路段的措施
選擇合適的時段通過市區,在每一個路口設置交警和閃爍警燈,必要時實行短暫的交通管制,盡量避免停車,轉彎時速度控制在3公里/小時以下。
(7)通過交叉路口的措施
關鍵詞:數據庫技術;多式聯合運輸物流;管理系統設計
在如今社會的快速發展背景下,物流行業在我國有著良好發展前景,同時長途運輸尤其是國際貿易貨運得到一定完善與優化。在工作過程中,會涉及到很多不同的運輸方式,并且不同運輸方式之間可以實現有機結合。在此背景下,要將不同運輸方式以及運輸資源進行整合,為物流運輸管理工作的展開打下良好基礎。在數據庫技術發展的當下,多式聯合運輸物流想要實現自身的更好發展,要加強管理系統的設計。怎樣使得管理系統設計的科學性得到保障,是物流行業發展中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基于數據庫技術的多式聯合運輸物流管理系統框架設計
基于數據庫技術的多式聯合運輸物流管理系統框架設計過程中,一般情況下,在整個結構系統框架中會被分為三部分,基礎數據層部分、數據處理層部分與數據應用層部分。基礎數據層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為,多式聯合運輸物流管理系統基礎問題的解決,提供有效定量分析數據信息,主要包含兩部分系統內容,數據庫系統內容以及模型分析庫系統內容[1]。數據處理層主要工作內容是,對基礎數據層提供的數據信息進行智能分析與智能處理。在此期間,數據倉庫系統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將多式聯合運輸物流管理系統中不同運輸節點的信息孤島數據,上傳到相應的數據倉庫中,接著數據倉庫系統可以展開一系列數據歸集、數據清理以及抽取等工作。加強對挖掘模型的應用,明確運輸數據信息中的知識以及不同業務模式等。數據層的主要工作是,對用戶的請求進行接收,并將命令查詢的最終分析結果返回。數據應用層包含許多不同功能模塊內容,比如,專家系統模塊以及數據挖掘模塊等。
二、基于數據庫技術的多式聯合運輸物流管理系統功能模塊設計
(一)數據采集模塊設計多式聯合運輸物流在實際運輸過程中,會涉及到許多不同部門,比如,不同監管部門、運輸部門以及貨物企業等。不同部門以及企業之間的業務關系相對復雜,而且彼此之間的聯系是多式聯合運輸業務數據產生的第一現場。因此,在數據采集模塊設計中,要保證數據模塊功能能夠將不同業務部門之間的數據進行有效連接。接著通過數據采集器,將數據進行統一處理,存儲到相應的數據庫系統中[2]。數據庫中的數據信息,可以為數據倉庫處理系統提供有效數據源,數據信息的真實性與準確性也將得到保障。避免出現信息資源浪費情況,實現信息共享,提升信息利用率。
(二)模型分析庫模塊設計在多式聯合運輸物流管理系統的模型分析庫模塊設計時,會涉及到許多不同內容。不同子功能模塊,在促進多式聯合運輸物流各項工作順利展開中發揮著一定的輔助作用,并將多式聯合運輸物流管理決策中的許多問題更好解決。比如,運輸路徑選擇問題、運輸方式選擇問題、組合選擇問題以及屋子庫存選擇問題等。除此之外,模型分析庫模塊在制定復雜管理目標、完善評價以及明確物理行為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模型分析庫模塊可以將許多不同的多式聯合運輸方式進行有機結合,形成一個較為完善的物流運輸管理系統,為后續各項工作的展開打下基礎。
(三)數據倉庫模塊設計數據倉庫模塊是多式聯合運輸物流管理系統中的關鍵與核心,一般情況下,數據倉庫模塊是由三部分構成,分別是數據倉庫管理系統、數據倉庫以及數據分析應用。數據倉庫模塊能夠為多式聯合運輸物流管理系統中的信息挖掘工作以及模式識別工作打下基礎,數據倉庫管理系統主要工作內容是,實現對整個系統以及數據儲存的管理[3]。加強對在線聯機的分析,同時強化對多維數據分析工具的應用,從而明確數據挖掘內容以及模式識別內容。在這一過程中,使數據倉庫能夠在物流管理中,將自身的決策作用充分發揮。多式聯合運輸物流系統工作效率,會受到術數據倉庫數據處理能力的影響。也就是說數據倉庫數據處理能力強,那么系統工作效率也會提升。如果數據處理能力較弱,那么系統工作效率也無法保障。在多式聯合運輸物流管理系統中,會對數據信息進行分類,分類會嚴格按照相應的主題進行。并將數據信息存儲到數據庫中,為后續決策系統決策工作的展開打下良好基礎。使得決策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得到保障,提升信息分析處理質量與處理效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多式聯合運輸物流管理系統設計對于我國物流行業的發展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對于多式聯合運輸物流管理系統設計工作,相關工作人員要給予更多重視,將數據庫技術應用在其中。明確數據庫技術優勢,加強對數據庫技術的分析,將其應用在數據倉庫模塊設計、模型分析庫模塊設計等設計工作中。在最大程度上保證多式聯合運輸物流管理系統設計的完善性與可操作性,為我國物流行業的發展提供動力。
參考文獻
[1]閆守軍,鞏凡,岳翔宇.網絡設計中關系數據庫技術的應用探討[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7):49.
【關鍵詞】海外工程總承包;EPC合同;全程物流;物流操作;港口操作
1 項目背景
印度W發電工程項目是四川電力設計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四川公司)承建的海外工程總承包項目, 四川公司承擔合同范圍內包含四臺機組的設計、采購、施工、調試、試運行及性能測試等全過程EPC總承包。其中項目采購合同價格條款為CFR印度港口,合同中注明運費含印度內陸運輸費用,四川公司負責貨物印度港口清關和運輸至項目現場。
2 物流運輸范圍
W項目依據與業主簽定的主合同供貨范圍,四川公司負責EPC合同范圍內采購的所有貨物運輸至項目現場的全程物流運輸,物流作業包括:發運計劃、啟運港口操作(訂艙、商檢、集港)、國際海運/空運、目的港清關以及境外陸運、現場卸貨。按照項目計劃進度安排,物流運輸采用分批出口的方式,將所有中國采購的設備及材料、備品備件、安裝機具以及調試用儀器儀表等發運至現場,國際運輸包括散貨海運、集裝箱海運和空運,出口貨物運輸總貨量約16萬噸方。
3 物流操作流程
(1)國內運輸段:發貨計劃訂船/訂倉跟蹤工廠發貨匯總箱單商檢集港報關清關單證結匯單證
(2)印度運輸段:船舶動態清關程序清關單證清關準備通關交納關稅陸地運輸現場交接
(3)物流合同管理對運輸全過程進行過程控制。主要控制點如下:
1)準備運輸單證
2)報關
3)跟蹤船舶動態
4)清關
5)大件貨物發貨,現場卸車管理
6)督促印度業主及時交納關稅,保證貨物通關
7)現場聯絡協調交貨手續
8)物流操作環節時間控制、費用控制、違約的處理
9)運輸費用支付
10)監督業主辦理保險
11)業主索賠和保險索賠。
4 物流操作主要內容
4.1 商檢
貨物出口商檢由各制造廠家負責。報檢程序:
商業發票和箱單、報檢委托書、外銷合同復印件工廠在當地商檢局辦理商檢商檢憑條(或憑單,或通關單)SEDC指定地點。通常,商檢憑條有效期為60天。
4.2 國內港口報關
SEDC負責制作全套報關單證,并委托貨代在港口實施報關操作。貨物出口分批發運、分批報關,貨物集港后,需在海船靠舶之前完成報關報檢。報關單證主要包括:發票、箱單、報關單、報關委托書、通關單等。
(1)制單
W項目運輸單證以及收匯單證都在國內制作完成。從商檢、報關、清關、退稅,從現場貨物交接到收匯結匯,都離不開單證。單證要求單單相符,單貨相符,因此單證的準確性顯得尤其重要。另外,制作報關單據時,報關單據要遵循國家政策,還應注意出口貨物退稅的稅率。工程項目下,有些貨物不能在HS手冊中查到準確的對應編碼,報關時如何考慮報關品名,對單證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大力協調國內海關,有效保證合理品名進行報關,目的非常明確,貨物順利通關,就為貨物正常運輸和項目經濟效益提供了保證。
(2)報關操作特點
W項目出口貿易方式為對外承包工程,報關中需注明此項。承包工程方式進出口程序與一般貿易有相似點也有不同點,主要不同點如下:
1)工程出口可在工程前期備案退稅率,某些編碼項下在稅率降低時可以享受高退稅率。一般貿易則根據當前稅率退稅,稅率時有高低。
2)對外承包工程出口時,需提供公司的資質文件(包括最新的公司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外貿合同、經營資格證書復件加蓋公章),每票報關都必須提供,相對一般貿易來說,單證要求更復雜。
3)對外承包工程出口相對于一般貿易查驗率更高,單證要求更嚴密。
4)工程項目存在機具出口發運現場和要求返運回國,以及某些貨物在安裝過程中需要運回國內返修。在這些貨物出口時,需在報關單上注明“退運貨物”, 并在海關要求的時限內返關。返關時需提交給海關、商檢局情況說明和未退稅證明。退運貨物時限為半年,通常可以再延期2次。返修貨物在進關時需提供詳細的情況說明,并且繳納保證金,進關后在海關規定的時限內允許再出口。
4.3 印度港清關
(1)清關方式:業主采用SEZ全免關稅方式進口。SEZ概念類似于國內的經濟特區,(Special Economic Zone).是印度政府特別劃出的一塊免稅的境內圈地,被視為從事貿易經營和實施不同關稅和稅收的外國領土。注冊的SEZ企業可免稅進口各類貨物,如進出口政策規定的用于生產的新品或者二手工具以及原材料等。SEZ形式下,貨物必須有SEZ所在管轄地海關備案注冊,分批貨物免表和核銷等,需要跟蹤到位。貨物在發運前還需在海關人員的監管下加施關封,在工地現場,貨物需卸在海關指定堆場,并在海關人員的監管下解關封,這兩個環節,物流運輸公司或者SEDC以及業主必須在港口和現場協調海關人員,保證港口發貨、現場卸貨作業的流暢。
(2)清關特點:由于SEZ下清關方式不同于普通貨物清關,印度港口操作模式發生根本性改變,操作過程中不穩定因素增多,操作風險增加。例如清關時間加長,通關費用增加,港口發運速度難以保障,還有其他不確定因素,如出現海關視為貨物與單證不符,容易發生費用和糾紛。運輸成本和操作風險均有可能大幅度上升。
4.4 貨物包裝
由于印度常年高溫、高濕度,本項目貨物種類多,許多設備屬成套設備,裝卸次數多,運輸周期長。發貨初期,貨到孟買港口出現貨物散件比較多,部分貨物嘜頭出現脫落或者模糊不清致使無法辨認 ,一些箱件連任何圖號或標記也找不到,無法核對。項目清關方式屬SEZ免稅海關監管,貨物清關對貨物包裝要求比普通貿易進口高許多,貨物包裝一旦出現問題,會直接影響目的港貨物清關放行。
4.5 保險索賠
業主負責W項目設備材料運輸保險。保險的受益人是業主,業主注重都是大框架的保險標的,人員專業知識不足,對現場提出保險索賠大都采取消極處理。另外,保險合同條款尤其是合同規定的免賠額都對總承包方不利, 規定進口貨物免賠額達75萬盧比,受損低于此金額的損失得不到保險賠償。
5 印度項目物流操作問題及管理要點
5.1 縮短提單簽發、流轉時間,為目的港清關、發運爭取更多時間
由于W項目業主享受了印度免關稅政策,印度段的清關時間比原來增加了一倍,為節約運輸時間,需提前計劃,無延遲溝通,抓死關鍵點。要求貨代盡量縮短提單放單時間,由合同承諾的7天縮短為4天,從而給印度清關爭取了更多的時間,節約了目的港倉儲、堆存費用。
另外,由于提單需要在船舶離港后簽發,而中國至印度的海運時間較短,常常遇到船到孟買港了(特別是集裝箱船),清關文件正本還沒寄到的現象,造成了清關延遲。在與印度物流分包商溝通后,正本提單直接由貨代郵寄,由此節約至少2天的文件郵寄時間。
通過以上兩方面的不斷努力,為國外清關至少爭取5天時間,累計節約國外港口堆存費、滯箱費等超過10萬美元。
5.2 盡最大努力爭取集裝箱免箱期,節約滯箱費
物流操作重視節約物流成本,在國內訂艙時將絕大多數的集裝箱免箱期由合同規定的6天延長到14天,僅此一項節約滯箱費超過3萬美金。
5.3 積極創新業務方式,通過國內并單、拆單操作解決目的港裝貨困難
W項目進行到中期,一件棘手的事情發生在印度港口操作中,為了滿足工地卸貨方便,印度陸地運輸需要考慮每輛貨車只允許裝載同一個提單貨物。項目部物流經理再次組織貨代及當地運輸公司,研究國外、國內清關細節及各關聯單證限制,巧妙利用并單、拆單操作解決了這個困擾已久的問題。國際項目物流全程操作,“協同”管理成為提高物流質量管理的一把亮劍。
5.4 對港口散裝貨物采取及時、快速補救措施
對卸船時不能辨識的貨物,按照國內發貨清單重新標注嘜頭;對于破散貨物在盡量還原的前提下進行港口打包;不能確定的散件,發運后期再安排裝車等等。同時,通過拍照或者以報告形式反饋給國內,加強對廠家包裝方案的審核,落實發貨前工廠對包裝儲運規定等重要條款的實施。
5.5 加強保險跟蹤
和業主相關人員以及保險公司/保險建立良好關系,形成溝通制度,商定保險理賠程序和保險理賠標準文本,總包方現場設專人負責遞交保險索賠資料和保險跟蹤,積累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推進運輸保險索賠工作。
5.6 物流管理專業化
選擇較強實力的貨代以及當地運輸分包商極為重要。另外,項目部物流經理、單證操作及港口操作人員熟悉精通國際貿易實務知識,掌握印度進出口操作流程,能夠熟練運用英語溝通與交流,取得了業主的信任和分包商的尊重,為順利開展物流業務打下良好基礎。
5.7 用好印度工人
安排工作要提前考慮,提出時間要求并進行督促,合理的關懷也很重要。逐漸地發現,他們對節假日和晚上加班也認真對待,且對中國式的管理表示適應。
關鍵詞:危險品;泄露;事故原因;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U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236-1879(2017)15-0256-02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政府部門也加大了對交通運輸業的重視力度,采取措施,解決交通運輸安全問題。相關部門也需要加強國民的安全意識,提高道路運輸行業的運輸效率[1],促進國家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這些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危險品定義
危險品是指在航空、陸運、水運的運輸過程中,對人們的身體健康以及人身安全可能造成威脅,或者運輸過程中對運輸工具、運輸設備以及其他個人財產或公共財產造成損害的物質和物品。
各類危險品的危害性:
(1)爆炸危險品的危害性,在爆炸品爆炸時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引起火災等,遇到周圍的介質,如煤炭,雜草,化學藥品等,會發生巨大的化學反應釋放出有害氣體等,有巨大的破壞能力等。(2)氣體危險品的危害性,氣體也會引起爆炸,并且氣體泄露與周圍介質在爆炸過程中發生化學反應,釋放出有害于人身安全的化學物質[2],并且一部分氣體本身帶有毒性如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硫化氫等。(3)易燃液體危險品的危害性,高度易燃,燃燒時,若空間密閉或狹窄,極易發生爆炸,并且具有高度的流動性以及受熱膨脹的特性,容易引起危害的擴大,以及蔓延。并且一部分易燃危險品帶有有毒性,如甲醛、苯、二氧化硫等。(4)易燃固體危險品在爆炸過程中和爆炸過后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對周圍環境造成破壞,其中大部分易燃固體會與水反應,遇到氧氣會產生巨大的危害,并且少部分有強烈的毒性,如苯酚等。(5)具有氧化性的危險品的危害性,此類危險品助燃性非常好,與任何可燃物質都會發生反應,并且釋放大量的熱,在一定條件下可形成爆炸。并且此類危險品因其強氧化性和助燃性,在燃燒時可產生大量易揮發性氣體等,如硫酸鉀、硝酸鉀等。(6)有毒物質的危險品的危害,此類危險品大多數易揮發,隨呼吸進入人身體內,造成腎臟、肝臟等器官的衰竭[3],以此致人死亡,如氯氣等。(7)腐蝕性危險品的危害性,此類危險品對金屬和碳水化合物有強氧化性,加速其老化,對人的皮膚呼吸道等有強破壞能力,如硫酸、鹽酸等。
二、危險品泄露分析
2.1危險品泄露的原因分類。
氣體危險品的危害性,氣體也會引起爆炸,并且氣體泄露與周圍介質在爆炸過程中發生化學反應運輸危險品引起危險品泄露引起原因可分為兩大類:因交通事故引起和由非交通事故引起。因交通事故引發的危險品泄露指在危險品運輸過程中,駕駛員操作不當或因環境條件等因素導致運輸車與其他車輛碰撞或運輸車與道路上的圍欄等固定物碰撞[4],引起危險品的泄露、爆炸、中毒等后果。因非交通事故引發的危險品泄露指在危險品運輸前因灌裝、密封等操作不當引起泄露,進而引起爆炸、中毒等后果。在我國其中絕大部分的道路危險品泄露都是由交通事故引發的。
2.2引起危險品泄露的因素分析
(1)駕駛員疲勞駕駛。部分駕駛員為了縮短運送時間,提高效益長時間駕駛車輛,引起疲勞,在行進的過程中反應變慢,遇到緊急情況無法及時變更車道等造成與車輛或固定物相撞[5]。
(2)因車速過快而引起,在行進中駕駛員車速過快,在遇到急彎時,因緊急轉向而引起車輛側翻;或因遇到緊急避讓行人等原因發生側翻。
(3)因環境而引起,運輸車在行進過程中突然遇到大霧等原因造成駕駛員視線受阻,不能及時發現情況而引發碰撞側翻等。
在危險品灌裝時,由于操作不當,使得危險品微泄露,司機或者是押運員也沒有在發車時及時檢查,造成車輛行進中存在隱患,在行進中因道路不平造成震蕩引發爆炸,或在行進中遇到大霧,使得潮濕易燃品發生燃燒[6]等。
三、危險品物流運輸安全的對策
解決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問題要從源頭出發,針對根源解決實際性問題才能夠減少或著杜絕道路危險品的運輸安全問題。解決對策如下:
3.1加強運輸企業的專業化。運輸企業必須對運輸人員,如駕駛員,押運員等做出專業培訓,并在行車過程中提前了解天氣、道路狀況等避免出現意外。并且嚴格控制車速,特別是注意避免出現在轉彎時發生側翻等。企業及時進行對運輸人員在行車過程中的狀況了解,對運輸人員提供更好的幫助。定期進行危險品泄漏的緊急處理演練,及時做好記錄使運輸企業專業化。
3.2政府部門監管。加強政府對道路危險品運輸的監管力度,是降低危險品泄露、促進道路危險品運輸也的良好發展的有效措施,具體方法如下:
由于我國對與運輸管理方面仍然空乏,法律法規等方面仍然處于摸索狀態,所以相關部門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法規。因我國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企業非常之多,運輸市場魚龍混雜,增加了政府監管難度,可根據相應的規范取代規模小,運輸發生事故多的企業,制定統一操作的規范,幫助運輸企業正規化[7]。建立第三方專業化管理,一些綜合實力強,擁有足夠的物流服務的正規化企業可以對現有的中型危險品運輸企業進行職能上的管理,此方法可以使得政府只需對第三方監管就可以了,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政府監管的壓力。
結語
加強政府對道路上危險品運輸車輛的監督,建立合理的檢查方案,制定嚴格的懲罰規定。例如針對超載、超高、超寬、超速的懲罰,并可關注各路口監控,檢查駕駛員是否因行駛時間過長而產生疲勞駕駛。政府應加強運輸企業專業化檢查,檢查是否定期培訓考試,檢查危險品運輸車上是否有危險品泄露的處理工具,如滅火器,防毒面具等。同時檢查駕駛員和押運員是否會正確使用應急工具和采取正確的應急方法。
政府和第三方企業應制定多套規范的應急措施,并時常進行演練,防止意外發生時出現忙中出錯。政府應該制定合理有效的緊急救援措施,建立專業的應急救援網絡,組建專業化的救援團隊[8],以便在意外發生時,可快速處理危機,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有效的降低危害所造成的人員和財產損失。對于加快建立合理化的管理的建立提供簡單的幫助。
作者:梁冬生
一、發展物流業對區域經濟的促進作用
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往往帶來物流量的巨大增長,物流業的發展具有對經濟發展先行的優勢。因此,抓好交通運輸和物流業的發展對當地經濟發展起到支點的作用,是事半功倍的好事。對此,各地都有一些成功的實例。
1.山東實施“環渤海灣陸海聯運甩掛運輸聯盟”計劃為地方經濟服務,其模式為“甩掛+水運+新能源車輛:節能減排實現三重疊加效應”。從2000年開始,經過長達4年的調研,形成了從山東上船,到遼寧下船,由遼寧的車頭負責送達目的地的物流新模式。后來又發現,很多車并不是直接到遼寧的,還有到東北其他地區的,因此又開始考慮跟更多的省份開展合作,最終形成了今天7省(區、市)聯盟的框架。“最初,我們提出叫‘環渤海灣陸海聯運甩掛運輸聯盟’,強調的是陸海聯運,主要想通過渤海灣這樣一個黃金通道,使大家更多地利用水運,減少運輸成本,減少碳排放,提高運輸效率,進而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高洪濤分析,如果華東到華南地區都能夠采用水運,會大幅度降低碳排放。“如果這個事情做好了,將是中國最大的節能減排項目”。高洪濤預測,華東和東北之間如果采取“陸海聯運+甩掛運輸”,一年減少的碳排放量可以百萬噸計算,甚至上億噸。
2.湖北省荊門市實施“中國農谷”。借鑒“硅谷”、“光谷”的概念,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以“三化同步”為原則,泛農發展為方向,科技為支撐,機制創新為核心的農業試驗示范區,其中交通運輸規劃被賦予了先行的地位。按照一級公路的標準,啟動了武荊高速公路至屈家嶺連接線(“農谷大道”)的建設工作,2012年3月底已全面完成土方工程和墊層施工。同時,正在抓緊組建荊門市中國農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按市鎮村三級站場框架搭建物流實體網,以農村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為手段搭建信息網。實現“中國農谷”先行區交通運輸發展規劃與全省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無縫對接,為“中國農谷”建設打下堅實基礎。發展交通運輸物流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各地都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同時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以下對其不足的突出表現進行論述。
二、當前交通運輸物流的現狀和與區域經濟發展缺乏對接的問題
1.對交通運輸物流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不少決策者對交通運輸物流對地方經濟的促進作用認識不足,缺乏統一統籌的規劃,物流公司處于分散自發狀態或由企業自辦物流,缺乏第三方物流公司。管理體制條塊分割,涉及工商、交通運輸、鐵路等方方面面,缺乏組織、信息及運行能力的具體指導。缺乏對物流市場的有效監管,存在偽幣驅逐良幣的情況。
2.物流業的現代管理水平較低。(1)物流企業以傳統倉儲、運輸業務為主,且處于散、小、多、弱的狀況,集約化、規模化程度很低。(2)物流管理和服務水平較低,專業化、網絡化程度低,無法為客戶提供包括物流設計、包裝等一攬子的物流解決方案。(3)部分鄉鎮公路、干道等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物流車輛等技術裝備落后,作業主要采用人工搬運裝卸,機械化程度低。(4)信息化程度低,缺少運用電子信息科技手段,如條形碼技術、EDI(電子數據交換)技術等沒有得到有效利用,商品包裝、標識以及各種物流設備和電子數據沒有能夠實現標準化,無法實現現代物流業追求的所謂各個環節之間的“無縫連接”。物流專業人才匱乏,尤其缺乏既懂物流理念,又有實踐經驗,既有物流技術專長,又可從事物流管理,既具備現代經濟頭腦,又善于開拓進取的高層次、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三、提高交通運輸物流業管理的水平,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1.提高物流業管理水平,打造區域物流中心。深化交通運輸企業改革。以經營集約化、規模化為目標,積極引導交通運輸企業,發展新的經營模式,走經營集約化、管理組織化、發展規模化、運輸專業化的道路,徹底扭轉經營主體多、小、弱、散的局面。重點抓好交通運輸企業改制工作,把企業改制同結構調整完善結合起來,把工作的著力點切實轉到優化結構、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力求在結構完善、產業升級上取得突破性進展。以下是山東省的實例:
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出臺《關于促進物流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交通運輸物流發展的目標任務:力爭經過5—10年的努力,打造一批引領山東省全省物流業集聚發展的運輸樞紐站場(物流園區)和具有國內影響力的交通運輸物流企業品牌;搭建起干線運輸網、城市配送網和農村物流網,三網融合,覆蓋山東省全省的交通運輸物流服務網絡;構筑起功能完善、流程順暢、使用便捷、運作高效的山東省全省交通運輸物流信息網絡平臺;形成機構健全、管理規范、運轉高效的交通運輸物流管理體系。同時,鼓勵貨運場站加快向現代綜合物流園區轉型,依托主要港口打造區域物流中心,加快發展內陸無水港,建立國際陸海聯運物流通道,完善交通運輸物流通道網絡,加大高速公路、國省道、農村公路的建設和改造力度,繼續完善集疏港公路和機場路的建設,統籌內河港口、航道、船閘的建設,重點實施京杭運河、黃河以南段的建設和改造升級、小清河復航工程及其它重要支線航道的建設。加快傳統交通運輸企業優化升級的步伐,支持、鼓勵傳統貨運企業和現代化交通運輸企業做大做強。
同時,進一步完善以“縣級分撥中心、鄉鎮物流站場、農村物流網點”為特色的農村物流網絡體系,建立起數據共享、互聯互通的農村交通運輸物流信息網絡,積極推進交通運輸與郵政的合作,鼓勵有實力的交通運輸物流企業發展班車物流和貨運公交,開展鮮活農產品的直達運輸,重視農產品冷鏈物流以及農村日用品、農資物流中先進物流技術的研發與推廣工作。
2.加強涉農交通運輸物流管理水平,帶動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
2.1加強涉農交通運輸物流管理水平的一些實例。各地交通運輸和物流發展部門在積極推進交通運輸物流園區建設的同時,大力發展農村物流,實現城鄉對接,加快農副產品、農資、生活用品流通。以下是湖北省的一些實例:
(1)2011年初,湖北省丹江口市武當萬里運輸公司涼水河交通運輸物流綜合服務站、恩施州建始永昌物流貨運有限公司紅巖農村物流配送站先后正式掛牌成立,為全省建立更多的農村物流綜合服務站點做出了示范。
(2)2011年7月,總投資1300多萬元,集農村客運、貨物集散、倉儲服務、農副產品交易、綜合信息以及連接貨運中心與村級服務站等多項功能于一體的湖北省長陽資丘鎮山區農村交通運輸物流綜合服務站正式投入運行。該站按照統籌規劃,集中投資,避免重復建設的思路進行建設,充分發揮了交通運輸部門縣級貨運中心及鄉鎮綜合服務站、郵政部門郵政所及村級三農服務站、商貿部門萬村千戶農家網店、供銷部門鄉鎮供銷社及村級綜合服務社的優勢,“四點合一”,進一步探索了整合資源推動農村物流發展之路。
(3)2012年3月,襄陽市首家農村綜合物流服務站南漳縣東鞏農村綜合物流服務站投入運行,該服務站位于東鞏鎮星文路郵政營業廳,擁有近100平方米的專用倉儲用房和200平方米的倉儲配送場地,為東鞏及周邊鄉鎮近20萬人和相關企業提供集客貨運輸、農產品運輸、小件快運、農資配送、物流信息等為一體的綜合物流服務。
2.2加強涉農交通運輸物流管理水平措施。對于涉農物流應重點發展一是提高鄉村公路的等級,縣鄉公路老舊油路比重大,農村公路實現了村村通油路,但建設標準較低,還未實現村村互聯互通,因此需要加以改造提高。二是提高物流的裝備水平,因為涉農物流的裝備水平往往低于城市物流的裝備水平。對于涉農物流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強化“四個堅持”,為發展農村交通運輸物流提供堅強保障。即堅持政府主導,把部門行為上升到政府行為,把發展農村物流作為當地黨委、政府為民辦的實事來推動;堅持規劃先行,聘請高校物流專家對農村物流發展規劃進行科學編制,確定各階段發展目標;堅持科學定位,按照“市場配置資源,政府營造環境”的原則,充分發揮企業主體和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把握好發展重心;堅持分類推進,不搞“一刀切”,采取試點引路、分類推進的方法實現農村交通運輸物流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交通運輸;會計核算;財務管理
目前,我國的金融環境處于緊縮狀態,PPI指數在不斷高漲,各類企業最為關心的問題是如何有效控制成本,尤其是對于交通運輸單位來說,由于缺乏金融政策扶持,改革財務管理制度,提升會計核算效率,是當前發展的必然趨勢。會計核算作為財務管理的重心,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單位的經營管理趨向現代化發展,財務管理作為其關鍵部分,關系著交通運輸行業的生存、發展。筆者根據自身多年的財務管理經驗,分析會計核算、財務管理的現狀,探討一些提升措施。
一、交通運輸事單位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現狀分析
現階段,對于我國交通運輸業而言,大多數單位由于傳統思想影響,市場競爭意識較為薄弱,內部管理比較松懈,嚴重影響了會計核算工作,數據造假與賬面混亂等問題經常發生。某些單位領導對于財務管理,法制觀念較為薄弱,違規干預財務工作問題嚴重,甚至某些領導為追求個人利益,責令財務工作人員做虛假報表與會計憑證,使得單位財務出現巨大虧空。
對于交通單位來說,財務會計制度較為落后,阻礙了會計現代化、規范化腳步,按照新時代單位財務管理的要求,必須優化內控環境,但現實是交通運輸單位的內控環境差。內控環境作為內部控制的基礎,是開展內控活動的前提,然而單位內控環境差,領導內控意識不高,不重視內部控制。而單位作為行政機構分支,多由上級指派領導,管理更為重視行政業績,不重視內控,法律意識、風險意識較低。同時,單位缺乏管理人力資源,許多單位僅注重職員的職業素質,形式化考查、調查價值觀、道德觀。另外,文化建設相對滯后,而單位作為社會服務性組織,更加注重行政氣息,不注重文化建設,更無配套文化建設措施,使得職員缺乏合作、創新、實干等精神,對財務管理、會計核算工作效率造成嚴重影響。
二、交通運輸單位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的提升措施
首先,轉變觀念,創新型財務管理。隨著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交通運輸單位財務管理若依然按照傳統的管理模式,則必定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因此,財務管理應轉變陳舊的管理模式,轉向集中式管理模式,對單位財務狀況進行實時的分析,可規避不必要的風險。利用網絡技術,可對分支機構進行遠程數據處理、報表、查賬和報賬審計,利用現代化手段進行會計核算,掌握整個單位的開支情況。這種創新財務模式,可集中式的管理單位財務,有利于資金的調配和流動,促進單位能夠正常運行與發展。
其次,強化領導,加強內部監督。對于交通運輸單位而言,需構建全面、客觀的內部監督體系,建立內部審計機構,結合外部監管機構,有效監督與反饋內控活動。確保內審部門的權威性、獨立性,內審人員配置需具備專業資格能力,方可有效檢查與監督內控設計、內控執行情況。另外,使外部監管部門作用得以充分發揮,通過內外監督結合,進而提升單位的會計核算、財務管理效率。
第三,強化管理與增收節支。一般而言,交通運輸部門不同于企業,不以營利為目的,因此經濟效益相對較低,可支配費用有限,其中包含了交通設施建設費用。因此,針對有限資金,必須加強費用管理工作。對于管理人員而言,以交通建設為中心,有機統一財務管理人員成本思想、會計行為,不斷提升會計人員、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與專業技能,盡可能做到“精打細算”,立足單位改革、發展目標,各財務人員必須遵守財務法規,積極加強經費支出預算、規費收入核算,根據“收支”管理原則,對于各項規費的征收,必須嚴格落實到位。
第四,規范財務管理與強化會計核算。對于財務管理而言,必須強化業務指導,提高財務監督效能,按照會計規定,對專項經費、管理費用等開支,控制在標準范圍內,確保收支平衡,預留充足庫存現金,杜絕挪用先進、不坐支行為,禁止單位貸款擔保,設立小金庫,嚴禁“賬外賬”問題與公款私存問題,確保資金安全。
第五,規范單位財務活動管理。針對單位的財務管理、會計,需加強內控主體控制,單位全體職員為內控主體,人員素質水平對內控效果具有直接影響。掌握分析定單位內部會計人員與業務人員思想動態,如果內部人員出現違法亂紀行為,需給予嚴肅處理。各領導層同部門負責人之間,必須分析重點人員崗位態度、崗位思想,防止違法犯罪外在因素,通過合理、有效措施,有效緩解該類風險。
關鍵詞:鐵路運輸;現代物流;發展措施
引言
鐵路運輸不僅是我國交通運輸的很大一部分,還在現代物流業中有著重要影響。現代物流和鐵路運輸都是使人或者物在空間上移動的形式,但是就范圍而言,現代物流的范圍相對更大一些。在現代物流的迅猛發展的勢頭下,傳統的鐵路運輸只有向現代物流轉型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環境。[1]
1 鐵路運輸發展現代物流的優勢
現代物流的最本質的載體是運輸,同樣運輸也是現代物流的發展前提。以最短的時間和最少的費用把貨物安全的送到指定位置才能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運輸的品質。對于發展鐵路運輸,,鐵路運輸具有諸多優勢:一是原本完善的鐵路網為現代物流的發展提供了基礎設施。二是全國的各個倉儲設備可以供現代物流的使用。三是錯綜復雜的鐵路網以及鐵路的管理和信息系統可以為現代物流提很多可以共同使用的資源。四是鐵路運輸完善的規章制度、管理技術以及鐵路運輸的技術人員為現代物流提供了經營基礎。
2 我國鐵路運輸發展現代物流的現狀
2.1 組織管理機制與現代物流不適應
一直以來,鐵路系統都有高度集中、半軍事化的特點,具有很強的計劃經濟特色,是中國計劃經濟體制的最后堡壘。鐵路運輸的壟斷經營極大的降低了企業的市場生存力和物流活動效率。[2]物流控制層面與作業層面的體制非常僵化,企業不重視物流服務,對于不同的顧客使用同一水平的服務,這樣很難有效地對物流服務進行評估,也很難掌控市場的形式和競爭對手的信息和狀況,并且整個系統在于外界的互動中調整的很緩慢。
2.2 物流設施技術水平和標準化程度低
一直以來我國的鐵路運輸的成本都很高,這與鐵路運輸沒有完善和有效的物流化標準體系有著極大的關系,這個問題導致了各個物理企業之間的信息資源不能進行共享,它們所擁有的很多設施和設備的型號標準不同,難以滿足現代物流企業發展的需求。這樣極大的降低了鐵路運輸的信息化和自動化,倉庫的使用率也大大的降低,很多物流資源被浪費,進而物流企業的經濟效益受到影響。
2.3 鐵路運輸基礎相對脆弱,運輸網規模總量不足,地區發展不平衡
我國目前的鐵路運輸網絡密度低,跨區域干線的運輸通道較少,主要鐵路干線的運輸量過大,并且鐵路運輸的能力也不能完全適應市場的需要。鐵路運輸結構矛盾突出,鐵路運輸設施的統一規劃和運輸設備的發展以及運輸經營管理都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有機整體。并且鐵路運輸的網絡結構也不是很合理,擁擠的貨物運輸極大的影響了鐵路運輸的效率。還有鐵路運輸的技術水平低下,運輸質量不合格等等。我國目前鐵路運輸的相關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低下,運營管理和自動化等等都還在不夠成熟。[2]
2.4 缺少物流展業人才
目前我國鐵路運輸方式的技術含量非常低,很多現代物流的服務,例如流通加工服務、夜間配送、緊急配送等等都還沒有得到鐵路物流工作人員的引用,這樣滯后了物流的發展。鐵路業的服務質量遠遠不如物流業的服務質量,鐵路運輸的物流意識以及物流人才的短缺大大的限制了我國現代物流業的發展。[3]
3 我國鐵路運輸發展現代物流的措施
3.1 樹立現代物流理念
鐵路貨運要實現經營管理以及建設的市場化,全面走向市場,增強自身的市場競爭力,進而促進自身的發展,樹立新的先進的物流理念非常重要。鐵路運輸要樹立現代化物流管理理念,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出鐵路貨運的靈動性,利用自身具有的優勢,整合多種運輸方式,進而使貨物運輸達到最高效率。另外,鐵路貨運在進行物流服務時,要了解現代物流中的多種相互制約關系,進而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所以,鐵路運輸必須具備現代物流服務理念,從而為客戶提供更優良的服務,這樣物流中心才能體現出最大的價值,鐵路運輸才能更快的發展。
3.2 制定我國鐵路標準化體系
鐵路運輸必須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鐵路標準化體系,進而降低運輸成本,提高服務質量,促進鐵路運輸各個環節的統一發展。首先要制定物流行業的統一標準,例如物流專業語言和名詞等等。然后是要建立物流服務的各個基礎設施和設備的的標準。進而來使物流設備的工作效率得到進一步提高。
3.3 加強貨運信息系統建設,搭建物理平臺
物流行業是很具備網絡特點的行業,現代物流相對傳統物流而言的優點是大大的運用了計算機網絡已經信息技術,使采購、運輸、存儲、配送等等環節緊緊結合在一起,進而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供應鏈。鐵路運輸應該以信息化為基礎,以提高運輸效率為目標,進而實現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系統化和科技化,完全的整合與鐵路運輸相關各種信息,建立一個完善的鐵路運輸信息管理系統。
3.4 注重人才培養
現代物流的整體目標是降低運輸成本,并能參與到用戶的作業流程,與其密切合作,進而使物流行業不斷發展。鐵路運輸會采用各種管理模式和物流技術,這樣物流企業就需要重視培養各個方面的人才,例如管理、技術以及營銷的人才,有了優秀的人才,現代鐵路物流才能得以更快點發展。在我國目前的市場環境下,物流的利潤占據很多工商企業的很大一部分,而運輸業和業則更需要向物流方向轉型。物流當今已經成為了一個綜合性產業,絕不是單一的純運輸服務,物流產業對于企業創造價值、完善商業模式以及促進服務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時,鐵路運輸的物流產業也不能僅僅是提供運輸、入庫、配送等等服務,其應該涉及更具有經濟效益的金融物流、電子商務物流以及經銷物流等等,進而增大鐵路運輸的市場份額。[4]
4 結束語
現代物流是一個具備信息化和網絡的產業,同時也是一個高新技術產業,現代物流離不開鐵路運輸的發展,鐵路運輸發展現代物流是受到自身需求和市場競爭的驅使,只有合理運用鐵路運輸本身具備的優勢以及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水平,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逐步將傳統的鐵路運輸企業轉型為信息化的現代物流企業,進而推動我國物流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戈延德,李榮勝.鐵路運輸企業向現代物流拓展的探討[J].鐵道運輸與經濟,2002,24(10):14-15.
[2]劉廷文.鐵路運輸與現代物流發展的探討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0,32(4):23-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