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中學生自我評價

中學生自我評價

時間:2022-12-13 08:10:0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中學生自我評價,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初中生活像一首詩,初讀平淡無奇,實則姿態萬千;初中生活像一幅畫,略看素雅平常,實則蘊藏著最真誠的感動,不知道你的初中生活是怎樣的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初中生自我評價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幫助。

中學生自我評價400字范文一:本人性格開朗、辦事穩重、善于思考、自學能力強,易于接受新事物。上初中以來,我在學校領導和老師的諄諄教導下,無論在德育、智育、體育等方面都有了的一定的進步。本學年我曾被評為xx縣“優秀共青團員”和縣的“三好學生”。下面就是我一年來的具體表現。社會實踐使我不斷走向成熟,對知識的渴望,對理想的追求,人際關系的擴展,思維方式的變更,造就了我日趨成熟的思想,培養了我務實進取、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和良好的團隊精神

我歷任班干部職務,長期為同學們服務,參與組織了各項有益活動,培養了較強的策劃、組織、協調、管理和創新能力以及吃苦耐勞的精神。我充分發揮在音樂方面的特長,積極參加校園各項文藝活動,活躍在校內的各種文藝舞臺上。此外,我擅長打排球等各種球類,擔任過長時間的排球隊長,參加了歷年的班級各種比賽。我關心時事,具有國家和民族自豪感,遵紀守法,舉止文明,正直守信,有團隊精神,熱愛勞動,樂于幫助他人,并自覺愛護環境衛生。我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勤鉆研,肯思考,能合理安排好學習時間,善于摸索符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理解能力強,思維敏捷,對問題有獨到的見解。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今后,我會更努力完善自我,用全新的面貌去應對新的挑戰。作為21世紀的青年,我要不斷給自己充電,讓自己能飛得更高更遠。

初中學生自我評價400字范文二:本人性格開朗,在校期間自覺遵守學校及班級紀律,并積極參與學校各項文體活動;與同學和睦相處,尊敬師長,熱愛班集體,能主動為班集體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愛好廣泛,閑暇之余,我善于支配自己的時間:閱讀各種有益書籍,觀看電影,鍛煉身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等等。在學習方面我認真完成作業,雖然目前沒有取得較突出的成績,但是較為穩定,且一直對學習孜孜不倦,也希望能在今后的日子多加努力,在中考中突破自己,給我的初中生涯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當然我也深刻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在學習上較浮躁,不能持之以恒,這是我的缺點,對此我還需向在這方面做的比較好的同學學習;另外書寫還不夠工整,這一點還需日后勤加練習。

這三年間,經歷了大大小小種種的磨練,我也有了不少的收獲:在一些問題上勇于表達自己的主見,而不是一味依賴老師家長;學習的同時,我也學會了怎樣處理人際關系;通過與同學的相處,對團隊精神、團隊合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初中生活在轉眼間飛縱即逝,不久后我們就要迎來我們人生中的第一個里程碑——中考。而中考過后等著我們的是更為廣闊的知識海洋,所以中考并不意味著結束,而是新旅程的開始。三年的初中生活是我人生這條線上的一小段,是閃閃發光的一段,它包含了汗水和收獲,為我劃平人生的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初中學生自我評價400字范文三:本人自入學以來,一直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具有良好的思想道 德品質,各方面表現優秀。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工作責任心,堅持實事求事的原則。

本人思想端正,能吃苦耐勞,有崇高的理想和偉大的目標,注重個人道德修養,養成良好的生活作風,樂于助人,關心國家大事。

在校期間,本人一直勤奮學習,刻苦鉆研,通過系統地學習掌握較為扎實的基礎知識。由于有良好的學習作風和明確的學習目標,曾獲得"優秀團員"、"三好學生"等榮譽,得到了老師及同學們的肯定,樹立了良好的學習榜樣。

在課余時間,本人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也熱愛勞動,積極參加校開展的各項文體活動,參加社會實踐,繼承和發揚了艱苦奮斗的精神,也參加了校文學社和書法協會,豐富了課余生活,使自己在各方面都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本人堅信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學生,以優異的成績迎接挑戰,為社會主義建設貢獻我畢生的力量。

第2篇

一個學期又過去了,我們馬上就要升入初二。踏上了又一個人生的新階段。在這個學期,我真正懂得了競爭二字。人生處處需要競爭,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能松懈。從學期開始的各項小測驗,到期中期末考試,一分都顯得那么重要。因此我懂得了,學習和工作都要穩抓穩打,踏踏實實。

這個學期總的來說,一切還很好。老師們幽默風趣的講課,讓我們平時的學習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再加上老師的嚴格,和和同學們多次的談話。讓我們時時刻刻有緊迫性。在老師與同學的陪伴下,我又有了很大的進步。

在這個學期里,我學到了很多知識。語文,我學到了幾種文體的寫作與閱讀。,和口語表達。我學到認識了最常用的三角形和代數最基本的整式運算。通過學習生物,我認識了人體,了解了人體。學習歷史,我懂得了很多國家的人情風俗。如今,學會了這些知識,我就更有信心學好今后的每一節課,爭取更大的進步。

時鐘總是毫不留情的轉了一圈又一圈,這個學期的期末考試已經結束,我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但我不會松懈,不會放松,我會一直努力,把好的學習態度保持永遠。下學期會立下更向上的目標。

第3篇

1、本人在校熱愛祖國,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樂于助人,是老師的好幫手,同學的好朋友。我學習勤奮,積極向上,喜歡和同學討論并解決問題,經常參加班級學校組織的各種課內外活動。在家尊老愛幼,經常幫爸爸媽媽做家務,是家長的好孩子,鄰居的好榜樣。

2、在這個學期我的表現不是很好。希望老師多多原諒。以前的時候還違反紀律。以前的就過去了,以后我打算改變一下自己。要努力的學習,不違反紀律。這個學期馬上過去了,即將成為歷史,要從新的一天開始,以后我要努力加強我的學習,學習不好什么都不用說 。所以學習是最重要的,以后的文盲是沒有學會怎么樣學習的方法,所以學習沒有方法是不行的。以后我要找一個提高學習方法的速度,不斷的超越自己。

3、通過較長一段時間的學習,我覺得一下子長大了許多。自初中的這一段時間我不再像小學生那么不知道學習了。中學的課程緊張了許多,科目也比以前多了許多,讓我感到有點不適應。學習的緊張性讓我有點跟不上,但是我已經努力了。

4、“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十全十美的人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可是每個人都有優點,也有缺點。既有長處,也有短處。我一定會努力借鑒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在期中考試中的,我的成績并不理想,從現在的這一刻起,我要從零開始,吧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學習上。確立目標。爭取在期末考試中 考一個理想的成績。

(來源:文章屋網 )

第4篇

【關鍵詞】 自我評價;體育知識;技能技巧;情感體驗

一、當前高校體育教學評價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高校對學生體育成績的評價沒有科學完善的評價方法,大多仍以運動技能作為主要的考核內容,其考核的目的:一是檢查教師的教學質量,改進教學;二是了解學生學習狀況、學習目標達成程度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這勢必造成在實際的體育教學工作中,體育大綱考什么,體育課就教什么,如此一來就無法體現當前體育改革中“健康第一”的理念,更無法全面反映學生體育與健康狀況,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自我評價體系構建

(一)學生自我評價體系模型

1.體育知識。(1)對健康的理解;(2)保健知識的獲得;(3)體育意識和習慣的理解。

2.技能技巧的獲得。(1)運動技術的掌握程度;(2)對技術熟練運用的程度。

3.體育課情感體驗。(1)對體育課的興趣;(2)練習中的意志體現。

(二)指標標準的確定

從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的簡單適用性來看,采用三級評價標準:較差、一般、較好。以方便學生更好更快地進行評價。

三、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對西安工業大學在校大學生150人進行課堂隨機問卷調查,獲得一手資料并進行統計分析。

(二)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2)文獻資料法;(3)統計法。

四、結果與分析

通過調查顯示,學生在體育知識的獲得方面,“較差”占11.6%,“一般”占37.3%,“較好”占48.7%,說明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對體育知識的獲取仍相對缺乏,在知識不斷更新和擴充的年代,只有更及時更準確地給于學生最新的綜合知識,才是當前體育教學的必要之路,在本文學生自我評價結果中,學生對自身體育知識獲得方面的評價較好只有48.7%。在技能技巧的獲得方面,由于體育課大多時間仍舊以技能技巧為主所以其中“較差”占10.3%,“一般”占36.7%,“較好”占53%。這說明學生對體育課上對技能技巧的獲得并未出現非常積極主動的情況,這也應證了當前體育教學急需進行不斷改革的需要,技能技巧的獲得不能僅僅作為體育課授課的主要內容,更應當有豐富多彩,新穎趣味的拓展項目

在體育課情感體驗方面,“較差“占”7%,“一般”占17%,“較好”占76%,這說明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較高,學生不僅希望在體育課中獲得體育知識,獲得技能,更有心理過程的作用,情緒的釋放以及娛樂等,這使得體育課的多元化功能仍不斷凸現出來。

在體育課最后總成績的評定結果中,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較差”比例占9.63%,“一般”為30.3%,“較好”為59.2%,其中及格比例占90%以上,這與高校當前體育教學以技能為主的評定成績比例大致相同,這說明學生自我評價較為客觀和真實,能夠如實反映自身體育課學習的情況。學生自我評價系統的構建,正是從學生角度對學生體育知識、技能技巧的獲得、體育情感體驗等方面進行較為自我反饋式的客觀評價,并對最終的體育成績評價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在實際的教學,可為學期體育課終結性的評價做一個補充。

五、結論與建議

1.學生自我評價系統主要從學生角度對學生在體育知識的掌握、技能技巧的獲得、體育課情感體驗方面進行評價,避免了傳統教學中僅僅以運動技能作為考核的單一方式。

2.學生自我評價的總成績其不同等級的比例分配上符合當前體育教學考核的要求,說明可以作為考核的一個借鑒和補充。

參考文獻

第5篇

中學生 依戀 自我接納 學習自我效能感 中介作用

一、問題提出

自我接納(self-acceptance)是在情感上、態度上對實際自我的悅納[1],指個體能夠無條件地接納面對自身所具有的所有特征[2]。而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對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動所具有的能力判斷、信念或主體自我把握與感受,是個體對自己在組織、執行行動、達到目標的過程中的能力的判斷和信念[3]。自我效能感與自我接納具有緊密的聯系,自我接納水平是個體自我效能發揮的重要基礎,如果個體不能客觀面對、接納自身特征,不能認識自己存在的價值,就不可能對自己的能力具有正確的判斷與把握[4]。也有研究指出,自我接納與自我效能感存在顯著正相關[5][6]。由此可見,自我接納的程度可以對中學生在學習上的成就欲和自信心有一定關聯,可推測自我接納會對學習自我效能感產生預測作用。

與體驗到不安全依戀的青少年相比,同父母建立了安全依戀關系的青少年會表現出更高的自尊和更好的學習成績和社會技能,較低的抑郁焦慮和疏離感等情緒問題,有更少的敵意攻擊和社會壓力等適應問題[7]。因此,依戀與青少年的情緒情感、態度有密切關系,而自我接納正是對自我的情感和態度。本研究在探討依戀與自我接納、自我接納與自我效能感的關系后,考察自我接納在依戀與自我效能感關系中的中介作用(圖1),從而為改善中學生的依戀關系、提高學業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接納程度提供科學的心理健康依據。

二、研究方法

1.被試

在貴州省興義市三所寄宿制中學進行各年級測試,以班級為單位群體隨機抽樣,共發放問卷734份,得到留守初中生的有效問卷682份。其中男生381名,女生301名;初中生378名,高中生304名。

2.研究工具

自我接納問卷(SAQ)。該問卷由叢中、高文鳳編制[1],共16個條目,采用4級評分,包括自我接納和自我評價2個因子,量表總分在16~64分之間,各因子分在8~32分之間。該量表的α系數為0.86,自我接納因子為0.93,自我評價因子為0.91。本研究中自我接納因子、自我評價因子和自我接納總分的α系數分別為0.73、0.71和0.78。

學習自我效能感量表。該量表由邊玉芳編制[8],包括38個項目,采用7點計分法,是為測量學生的一般學習自我效能感水平而編制與修訂的,量表分數僅用作評價學習自我效能感水平的高低,主要有基本能力感和控制感兩個方面。本研究中該量表調查的內部一致性α信度系數為0.812。

父母同伴依戀問卷(IPPA)。該量表是由Armsden和Greenbery編制[9],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青少年依戀測量工具之一。量表的修訂版由母親、父親、同伴依戀3個分量表各25個條目組成,從依戀對象的相互信任程度、交流質量、憤怒和疏遠程度來全面評估青少年的依戀關系。本研究采用張迎黎等的修訂版[10],每個分量表各25個條目,分信任、交流和疏遠3個維度,分5級計分。本研究中該量表調查的內部一致性α信度系數為0.866,其中父親依戀為0.712,母親依戀為0.779,同伴依戀為0.816。

3.數據的收集與處理

采用統一的指導語進行團體測試,使用SPSS 18.0和AMOS18.0軟件包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三、結論

1.中學生自我接納的性別差異分析

以中學生的自我接納為因變量,性別為自變量分別進行t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中學生的總體自我接納均存在極其顯著的性別差異,且男生的總體自我接納都顯著高于女生,在自我接納和自我評價兩個維度上均有表現。

2.中學生自我接納、依戀和學習自我效能感的相關分析

表2表明,除母親依戀與自我評價的相關不顯著外,中學生的自我接納、依戀和學習自我效能感各維度均存在顯著相關。

3.中學生的自我接納在依戀與自我效能感之間的中介效應檢驗

分別以父親依戀、母親依戀和同伴依戀為自變量X,自我效能感為因變量Y,以自我接納為中介變量M,按照溫忠麟等的中介效應檢驗程序[11],先分析父親依戀、母親依戀和同伴依戀分別對學習自我效能感的直接效應模型圖和路徑。在依戀與學習自我效能感之間加入自我接納作為中介變量,各項擬合指標如表3所示。

從表3得出,只有自我接納在母親依戀與基本能力感之間的中介模型各項擬合指數均較高,都符合心理測量學要求。自我接納在母親依戀與基本能力感之間的中介模型中,母親依戀對自我接納的路徑系數顯著(β=0.13,p

四、討論

1.中學生自我接納的性別差異討論

中學男生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接納均要高于女生。中學男生在經歷女生上優勢的小學階段后,逐步了解自我、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感興趣的方向。中學階段開設的化學、物理、地理等課程擴展了他們的知識面,學習上不僅僅是小學階段的語文、數學,學習興趣增厚,男生的思維從那些條條框框中解脫,會逐步提高對自己的判斷和存在價值。由于中學生的心理特征,男生相較于女生晚熟,男生容易沖動,有時候有自信心過剩的情況,相信自己的判斷,面對問題會有“自信心爆棚”的局面,他們往往存有的求勝信念,使其對自我的評價高;而女生早熟表現出來的穩重,使其自我評價有所保留。從學習環境的角度來說,可能男生對學習環境的要求較寬松,即便是在對自身不利的學習條件下,他們仍能夠發揮潛能,像一匹黑馬,尤其是在高中階段,這個階段是男生趕超女生的關鍵時期,他們各方面的成長都逐漸顯露出來,能夠正確地進行自我評價;而女生比較看重環境對他們的影響,太感性地去認識學習不利環境,易感特質比較明顯,往往會因為學習環境而提升學習壓力、降低自信,就會有相對較低的自我評價。這次調查的中學生,大部分是在城區普通學校學習的中學生,不管男生和女生都有著相似的教學環境和資源,因此基礎資源對性別差異的影響不大。

2.中學生自我接納、依戀與學習自我效能感的關系討論

通過相關分析得出,除母親依戀與自我評價的相關不顯著外,中學生的依戀、自我接納和學習自我效能感各維度均存在顯著相關。中學生對父母與同伴的依戀程度直接影響到他們的自我接納水平和學習自我效能感。他們經常信任父母和同伴,與他們有良好積極的溝通,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應付挑戰,體驗積極的自我評價和接納。學習環境帶來的有利或不利情緒他們若能適時地做出調整,對自己的學習有正確的態度和堅定的信念,他們收獲的自信能正確判斷在學習上的能力。

在驗證了中學生的依戀對學習自我效能感的正向預測之后,引入自我接納這一中介變量,結果發現,中學生的自我接納在母親依戀與基本能力感之間起著部分中介作用。母親在中學生的學習階段擔任無可替代的角色,母親的性格特征和教導是重要方面,母親依戀影響他們的自我接納和自我評價。對母親的信任和與母親的溝通,減少疏遠,建立積極的情緒情感狀態,而這有利于他們認可自己的程度,同時在母親的幫助下認識自我,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優缺點,對自己進行適當的評價。這種認可和評價可以轉到學習上來,使他們對自己的學習有信心,對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結果有積極的良好的信念和預期,清楚自己在學習上的天資,比如觀察力、記憶力,因此他們有較高的學習基本能力感。

五、建議

1.家長尤其是母親增強對中學生的依戀關懷

中學生的依戀情感,特別是積極的安全性依戀,幫助正確判斷自我,壯大心理能量。依戀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建立起來的,從嬰孩時開始,家長要注意訓練他們的依戀氣質。按照阿德勒的觀點,母親與嬰孩建立起的照料關系對其后來人格的形成和人際關系的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影響。親子之間的疏離與否,特別是與母親的疏離與否,對中學生的依戀氣質的形成影響最大。若中學生對其母親的描述有缺乏耐心和溫情、更少的激勵和更多的拒絕,那么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上的接納程度和學習自我效能感相對較弱。因此在增強中學生的依戀關懷方面,母親的角色作用尤其重要。

2.學校設置培養情感態度的相關課程

小學階段是兒童的社會交往和社會規則獲得的重要期,中學階段是關鍵期。學校要關注他們的同伴關系和道德準則這兩個方面的發展,這有利于樹立正確的教育者形象,開展健康全面的家庭教育,為他們的成長奠定扎實的基礎。

中學生正處在青春期,逆反心理很強,若教師直接對他們進行理性的說教,難免會遭到學生的厭惡或心理對抗。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對這一點有過精辟的論述:“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覺到教育者的意圖,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育中充分運用隱性藝術,使中學生在無對抗中獲得潛移默化,從而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境界。因此學校設置課程的時候重視對中學生的情感態度目標的培養,多增設一些活動課、興趣課和動手實踐課,;也可通過心理輔導活動課的形式,讓中學生主動與他人交往,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交往的意識,樹立交往的自信心,習得社會交往和社會規則,從這些課程當中讓中學生發現自己的優勢和價值。

3.教師在教學中重視學生自我接納程度的教育

自我意識是自我接納的前提。中學生的自我意識強烈,好勝心強。中學教師通過游戲、比賽等形式的教學活動有目的、有意識地開展評比活動,使他們在活動中認識自我,對自己有正確的定位。在認識自我價值的同時,也要學會正確評價他人,正確評價他人能夠幫助正確評價自己和接納自己。

教師應積極創造有利于中學生自我接納的教學環境,引導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參與,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教師教學組織形式需靈活多樣,創設能使學生產生共鳴的學習情境,在此學習情境中接受自我接納程度的教育,并在特定的情境中培養學生的自我接納。

參考文獻

[1] 叢中,高文鳳.自我接納問卷的編制與信度效度檢驗[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1999(1).

[2] 李聞戈.對大學生自我接納的現狀及特點的研究[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1).

[3] 高申春.自我效能理論評述[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0(1).

[4] 楊琴,蔡太生.團體心理干預對大學生自我效能的作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2(5).

[5] 張海鐘,張鵬英,姜永志,李娜.初中生自尊對自我接納和自我效能的中介效應研究[J].健康研究,2010(6).

[6] 夏勝先.農村初中生自我接納與一般自我效能的相關[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9(6).

[7] Ooi,Y.P.,Ang,R.P.,Fung,D.S.S.,Wong,G.,&Cai,Y.(2006).The impact of parent-child attachment on aggression,social stress and self-esteem.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27(5).

[8] 邊玉芳.學習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編制[J].心理科學,2004,27(5).

[9] Armsden,G,C.,Greenbery,M.T.(1987).The 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adolescence.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16,427-454.

[10] 張迎黎,張亞林,張迎新,王杰利,黃存.中文版青少年依戀問卷在初中生應用中的信效度[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1,25(1).

第6篇

【關鍵詞】 青春期心理學;抑郁;因素分析,統計學;學生

【中圖分類號】R 149.42R 195.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 -9817(2007)06-0504-03

Depression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mong Students in Two Junior HighSchools in Hefei/ ZHANG Li-hua*, MA Er-jian, TAO Fang-biao, et al.* Hefei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efei(23006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escribe the incidence and the influ encing factors of depression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and to take effec tive measures to promote adolescents' mental health.Methods Aquestionnaire was administered to 4 524 participants in t wo junior high sc hools in Hefei.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CES-D) was em ployed in this survey.Results Among the students having been s urveyed, depression score of grade8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grade 7.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ertainly depressio n and possibly depression in grade 8 students (21.8% and 10.6%) were higher thanthose in grade 7 (14.0% and 6.7%). Depression score of higher age group was hig her than that of lower age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ertainly depressionand possibly depression in higher age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ose in lower agegroup.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emale, lower family income, poorer performance r ecord or overweight assessed by oneself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depressi on. Moreover, lower age, lower grade, and better performance record were the pro tection factors to depression.Conclusions Depression has an ob viously correlati on with sex, grade, age, family income, performance record and weight status ass essed by self reporting respectively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Key words】 Adolescent psychology; Depression; Factor analysi s,statistical;Students

青春期是由幼年走向成年的過渡階段,不僅是生理發育急劇變化的時期,也是心理發育 的 重要時期,這一時期的身心健康也是一生中全面發育的關鍵階段。近年來,青春期兒童受到 心理問題的困擾越來越嚴重,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受到的關注也逐漸增加[1-3]。 筆者通過對合肥市四十二中和壽春中學在校七、八年級學生進行心理問卷調查,了解抑郁的 分布特征,探討相關因素,為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參考依據。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選取合肥市2所中學七年級和八年級4 64 2名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回收有效問卷4 524份。其中男生2 509名,平均年齡(13.09±0.80) 歲;女生2 015名,平均年齡(12.96±0.75)歲。七年級學生2 261名,八年級學生2 263名 。

1.2方法

1.2.1社會人口統計學特征 包括性別、年齡(按出生年月計算)、年級、 父母親文化程度、是否獨生子女、有無月經初潮(女)/首次遺精(男)、家庭類型、家庭 經濟狀況自我評價、學業成績自我評價、體重自我評價等。

1.2.2抑郁情緒評價 采用流調中心用抑郁自評量表(CES-D),共有20項 [4],量表評定按過去1周內出現相應情況或感覺的頻度評定:不足1 d為“沒有或 基本沒有”,1~2 d為“少有”,3~4 d為“常有”,5~7 d為“幾乎一直有”。20個單 項評分的總和越高,反映抑郁水平越高。抑郁評價結果分為肯定抑郁情緒(總分≥20分)、 可能抑郁情緒(總分16~19分)、無抑郁情緒(總分≤15分)。

1.2.3現場調查 以班級為單位,要求調查對象集中在教室,由調查人員統 一講解調查的目的和意義以及填寫注意事項,同時要求自愿獨立完成,并當場收回。

1.3質量控制 培訓調查員,統一指導語。充分考慮保護學生隱私,無記名 填寫問卷。

1.4數據管理和統計分析 選用Epi Data 3.0軟件建立數據庫和錄入資料。 使用SPSS 10.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與處理。抑郁評分的性別和年級的組間比較采用t檢 驗,各年齡比較選用方差分析,采用χ2檢驗比較抑郁評價結果 在不同性別、年齡和年級的組間差異。以抑郁評價結果為應變量,社會人口統計學 變量等為自變量,進行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觀察抑郁評價結果與各個自變量之間OR 值變化情況。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性別、年級和年齡學生抑郁評分比較 抑郁評分男、女差異無統計 學意義(P>0.05);八年級學生抑郁評分高于七年級(P=0.000);高年齡學生 抑郁評分高于低年齡學生(P=0.000)。見表1。

2.2抑郁評價結果在不同性別、年級和年齡的分布特征 肯定抑郁的檢出率 男生(16.9%)低于女生(19.1%),可能抑郁的檢出率男生(8.8%)略高于女生(8.6%); 八年級學生報告為肯定抑郁和可能抑郁的比例(21.8%和10.6%)均高于七年級(14.0% 和6.7 %),抑郁評價結果的年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0);≤12歲學生肯定抑郁的檢 出率(14.1%)最低,≥14歲學生肯定抑郁的檢出率(26.8%)最高,抑郁評價結果的不同年 齡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0)。見表2。

2.3抑郁及其相關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 以抑郁評價結果為應變 量,性別、年齡、年級、父母親文化程度、獨生子女、月經初潮(女)/首次 遺精(男)、家庭類型、家庭經濟狀況自我評價、學業成績自我評價、體重自我評價為自變 量,進行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變量的賦值方式見表3,分析結果見表4。

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女生較男生更傾向于報告肯定抑郁情緒,家庭經 濟 狀況和學習成績自我評價下等者肯定抑郁的危險性均高于中等組,體重自我評價超重者較正 常或偏瘦組更傾向于報告為肯定抑郁情緒,≤13歲學生肯定抑郁的危險性低于>13歲,七年 級學生肯定抑郁的危險性低于八年級,學習成績自我評價上等者肯定抑郁的危險性較中等 組低。

家庭經濟狀況和學習成績自我評價下等者可能抑郁的危險性也均高于中等組,七年級學生可 能抑郁的危險性低于八年級,學習成績自我評價上等者可能抑郁的危險性低于中等組 。

3討論

隨著生理的迅速發育,初中生在心理上也逐漸發生變化。但是,青少年心理上的幼稚、不 成熟,情緒上的敏感、不穩定,與生理上接近成人的特點不協調[5]。研究結果顯 示,八年級學生肯定抑郁的檢出率(21.8%)高于七年級學生(14.0%),高年齡組學生肯定 抑郁的檢出率也明顯高于低年齡組。總體抑郁的檢出率(17.9% )低于陶芳標等[3]對合肥市重點和普通中學13~22歲學生抑郁情緒篩查結果(20. 1%,20. 7%)。回歸分析結果也顯示,年齡較小和七年級學生出現抑郁的危險性較低,女生抑郁發 生 的危險性高于男生。初中生正處在青春發育早期到中期階段,盡管年齡增長、知識和閱歷也 逐漸豐富,但與生理發育相比,自我調節能力的變化仍相對遲緩,心理調節尚未能夠很好 地適應環境。第二性征出現、體格發育漸趨成熟,并伴隨有心理壓力加大,加之升學壓力的 漸增,身心發育不平衡的矛盾加劇,抑郁情緒發生增多,女生的表現較男生更為嚴重[6]。

家庭經濟狀況和學習成績自我評價下等者出現抑郁的危險性較高,學習成績自我評價上等者 出現抑郁的危險性較低。初中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漸增,希望受到別人尊重,對他人的 支 持和評價較為敏感,心理發展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7-9],常因小事而煩惱、緊張 、注意力渙散、產生優越感或自卑感,易出現抑郁、厭學以及逆反心理。家庭經濟狀況、學 習成績和體形 直接關系著他人的評價;學習成績也是社會、學校和家庭關注中學生的主要問題之一。學業 的優劣與心理衛生狀況的相關性提示,教師和家長在關注學生學業的同時,還需要對學生 的 心理健康給予更多的關注。研究還發現,體重自我評價超重者抑郁的危險性較高,提示超重 青 少年可能較肥胖者對體重的關注更為密切。肥胖青少年較超重者面對體重問題的時間更長 ,心理調適能力較強,超重者對于體重的過度關注可能引起不良情緒。在青春期這個身心發 育的關鍵期,及早發現發育偏移,培養積極的生活態度,及時疏導對家庭和社會的抵 觸情緒,引導學生正確面對困境和自我激勵,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學校衛生工作者應 針 對性地給予支持和幫助,提供健康咨詢,開展健康教育,組織形式多樣的學習和討論,廣泛 進行同伴交流,提高教育的說服力。

4參考文獻

[1]王建中,樊富珉.北京市中學生心理衛生狀況調研.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2,16(5):33 1-333.

[2]王秀萍,吳舒穎,曹金花.深圳特區1 090名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中國學校衛生,2 006,27(3):256-257.

[3]陶芳標,張金霞,毛琛,等.抑郁、焦慮癥狀與中學生多種危害健康行為.中國學校衛生 ,2004,25(2):131-133.

[4]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社,1999:200-202.

[5]高曉玲,王哲蔚,錢海紅.上海市中學生青春期生理與心理狀況研究.中國婦幼保健, 2000,15(2):121-123.

[6]黃錕,陶芳標,高茗,等.中專女生生活事件、應對方式與抑郁、焦慮情緒的關系.中國 學校衛生,2005,26(11):895-896.

[7]SJOBERG RL,NILSSON KW,LEPPERT J.Obesity, shame, and depression in school -aged children: a population-based study.Pediatrics,2005,116(3):389-392.

[8]HUANG JS,NORMAN GJ,ZABINSKI MF,et al. Body image and self-esteem among a dolescents undergoing an intervention targeting dietary and physical activity be haviors. J Adolesc Health, 2007,40(3):245-251.

[9]GOODMAN E,SLAP GB,HUANG B.The public health impact of socioeconomic statu s on adolescent depression and obesity. Am J Public Health,2003,93(11):1 844-1850.

第7篇

關鍵詞:中學生 自信心 自我評價 自信培養

一、問題的提出

燕國材教授指出,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所追求的目標是正確的,也相信自己有力量、能力去實現所追求的那個正確目標。居里夫人有句名言:我們應該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自信心是人們成才必備的一種心理品質。愛迪生說過:“自信就是成功的第一秘訣。”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蒙特曾對 800 名男性進行 30 多年的追蹤研究,結果表明,成就最大者與成就最小者之間,最明顯的差別不是智力而是自信心。自信心是學生良好心理素質和健康個性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中學生自信心的強弱直接關系到學習的成敗,也關系到學生做人做事的成敗問題。目前,大多數中學生缺乏自信心,產生厭學、自卑、孤僻、依賴、不求上進等不良心理現象。綜上,本文就中學生自信心進行了相應的調查研究與影響因素及策略分析。

二、調查方法與結果

(一)對象與方法

1、對象

隨機選取初一年級三個班、初二年級一個班的學生共205人為研究對象。

2、方法

調查工具采用“自信程度測試”,全量表共50道題,分3個等級A總是、B有時、C從不,結果評價分別為四級:一過于自信、二正常的自信心、三自信心不強、四完全沒有自信心。

3、實施程序:以班級為單位,利用團體測試方法,由班主任主持,在同一時間內完成。

(二) 結果分析

1、中學生自信心測試結果 見表1

根據以上調查結果,只有17.07%的學生有正常的自信心,自信心不強的學生高達65.85%,只有0.49%的學生顯示出過于自信,完全不自信的學生占16.59%,學生自信心發展現狀不容樂觀,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缺乏自信心。

調查結果顯示:中學生對自己的自信程度有正確評價的占26.34%,對自信程度評價或高或低的共占73.66%。說明中學生在自信程度上對自己沒有正確的自我評價。

三、影響中學生自信心的因素

(一)家庭教育的原因,家長對子女要求太嚴或父母對子女的期望過高,當達不到時便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自信心受挫。經濟困難、單親、離異家庭中學生不自信現象較為普遍。過度溺愛使學生盲目自信,過高期望或過于嚴厲使孩子缺乏自信,橫向比較和消極評價使孩子自信心不足。

(二)學校教育的原因,在學校體驗到過多的失敗,特別是在學業成績不良及由此帶來的老師同學的鄙視、教師有意或無意之中言語的中傷,都使自尊心受到傷害,自信心受到打擊。

(三)學習困難的原因,學習中的困難往往是學生自卑心理產生的重要因素。特別是自己理想狀態與現實自我之間的差距使他們感到困惑,易歸因于自己天生腦子笨,智力低下,進而產生不自信的心理。

(四)不正確的自我評價。如表2所示,73.66%的中學生在自信程度方面不能正確的評價自己。如何正確認識自己,正確評價自己,評價自身與他人的關系,是樹立自信心的基礎。

四、培養中學生自信心的策略

(一)關于家庭對中學生自信心影響的策略

1、為中學生構造一個成功的家庭環境,具有良好的家庭氣氛和家庭結構,這是環境基礎。既包括物質條件,也包括精神條件。

2、給予中學生自由權和主動權,多為中學生提供自己做決定的機會,這是建立自信心的前提。中學生一方面需要成人的照顧、教育、管理,一方面又需要有自己的思想、觀點、價值取向。父母應尊重自己孩子在興趣選擇、價值判斷等方面享有的權利。

3、正確、積極的評價是發展中學生自信心的催化劑。中學生的心理還不成熟,極易受成人評價的影響,成人的評價是他們認識自己的重要依據。針對具體問題給出正確的評價,并給以積極方向的引導。

4、給中學生體驗成功的機會,是形成自信心的必要基礎。孩子在事件中成長,成功體驗的積累,使中學生的自信心增強;失敗體驗的積累,使中學生的自信心減弱。

(二)關于學校對中學生自信心影響的策略

1、聘請教育專家來校進行“如何培養學生自信心”講座,提高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

2、加強“培養學生自信心”的宣傳教育活動。

(1)在學生中開展“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等宣傳教育活動。

(2)在學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活動,解除學生心理障礙,建立自信心。

3、建立“培養學生自信心”的教學模式。

(1)備課精心設計自信內容,有計劃的設計一些必要的環節,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2)上課多表揚鼓勵,激發學習熱情,提高學習興趣。

(3)有技術性的課堂提問。鼓勵、啟發學生大膽發言,回答不完全正確的要發現、指出其閃光點;回答完全不正確的要肯定他們的勇氣和自信。

(4)課堂氣氛輕松民主,課堂用語溫暖自信。

4 、密切聯系家長,共同培養學生自信心

及時了解學生家庭教育的情況,及時幫助家長糾正教育行為,重視對孩子的正確評價,給予更多的愛和表揚,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相信通過自己努力能夠成功。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密切配合,使學生自信心得到全方位的培養。

(三)關于中學生本身自信心影響的策略

1、相信自己,強化自己

無論處在什么逆境中,無論你遇到什么事情,一定要首先提醒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奮斗,都有成功的機會。多尋找和發現自己的優點、優勢和潛能,遇事多想“我行!”“我能!”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氣,自信和毅力,艱苦奮斗,最終必將取得成功。

2、自信和堅持將指引我們創造學習的奇跡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堅持是邁向成功的階梯。二者互相結合,互相作用。正確評價自己、接納自己、發現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使自信建筑在自我潛在能力的確認和發揮上,盡最大努力發揮自己的特長,表現自己的才智,必然有所作為。

3、適當目標,保護自信

自信和成功、失敗都與個人的目標有關。定目標如摘果子:果子不能放在很高的地方,任憑怎么跳也摘不著;也不能放在很低的方,一伸手就能摘到;如果再跳一下就可以摘到的地方是最好的。一個可操作的目標,必須是具體的、可測量的、可實現的、現實的和具有時限性。

4、積極的自我暗示

阿德勒認為:人類的所有行為都是出于自卑感以及對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消除自卑給人以自信,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是積極的自我暗示,這種自我暗示就能變成自勵,就會給人以自信。久而久之,就會發自肺腑地喊出“我行”、“我能”、“我真棒”、我能成功“。 不斷地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就會不斷地被信心所支持,并在信心的支撐下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參考文獻:

1.燕國材著,《教育心理十題》,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1,164-165。

第8篇

【關鍵詞】初中學生;心理特點;尊重;引導;關系

1 初中學生心理特點分析:

1.1 自尊心增強 :中學生由于受當前社會風氣的影響,德育觀念較之前幾年在各方面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他們追求有濃厚個性色彩的人生觀和幸福觀,主觀意識較濃,自尊心極強。他們對老師尤其是班主任的要求越來越高,迫切希望老師做自己的知心人。他們害怕教師指責嘲笑他們的幼稚和沖動,反感教師居高臨下的訓斥與批評。

1.2 成人化:初中學生的抽象思維繼續發展,具有了成年人那種從眾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一般規律的能力,以及假設推理的能力。他們對問題的認識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廣度,求知欲更強,認識事物的興趣更濃,但也有不扎實的地方。他們在對人、對事的態度、情緒情感的表達方式以及行為的內容和方向等方面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同時也渴望社會、學校和家長能給予他們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但還不具有成人那種深刻而穩定的情緒體驗,缺乏承受壓力、克服困難的意志力,缺乏社會經驗。由于初中生心理上的成人感及幼稚性并存,所以,表現出種種心理沖突和矛盾,具有明顯的不平衡性。

1.3 初步獨立:他們增強了跟同伴的關系,與父母在情感上、行為上、觀點上日益脫離,父母的榜樣作用在削弱。在對教師的態度上增加了保留和批評、懷疑的成分。當學生產生了強烈的獨立意識后,他們就對一切都不愿順從,不愿聽取父母、教師及其他成人的意見,常處于一種與成人相抵觸的情緒狀態中。

1.4 認識問題片面:初中生在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上,還存在著偏執性的特點,對于發生的誤解和不愉快,由于認知不全,容易對問題的認識產生偏差,繼而引發孤獨、抑郁、偏執等心理障礙, 因而帶來了情緒上的固執性。

1.5 自我評價能力提高:學生進入初中后逐漸擺脫父母、老師等成人評價的影響,產生了獨立評價的傾向。他們獨立進行自我評價的能力隨年級的增高呈遞增的趨勢,到初中三年級時才能達到較穩定的水平。主要表現為:他們非常重視同伴的看法和評價,認為同伴評價最現實。也能把社會準則、道德規范納入自我評價之中,并注意把自身行為后果作為自我評價的標準之一。

1.6 性心理的產生并發展:由于性的發育而導致的性別意識、性意識又進一步在心理上逐漸有了意識,進而形成漸趨強烈的個性意識、獨立意識、成人意識。正是這些意識的形成,使他們認為自己已長成大人,理應自己管理自己,決定自己。面對老師的教育,家長的指教,容易出現幼稚型的情感沖動,如他們對自己年齡相當的異性產生興趣,并希望有機會接觸異性,或在各種場合想辦法吸引異性對自己的注意。

2 初中學生教育方法探討

要克服學生心理上的一些障礙,必須高度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增強學生的耐挫能力。

2.1 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制定出奮斗目標并努力實現

在制定目標時,要提醒學生正確地評估自己,要實事求是,目標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目標可分遠期目標和近期目標,遠期目標就是你長大后想成為什么樣的人,中考時想考什么樣的學校。近期強標就是在每次考試中你要達到怎樣一個水平。這其中,我們尤其要鼓勵后進生制定適合自己的目標,要使后進生看到希望,增強努力的決心。目標一旦確定,就要求學生敢于公丌,在全班進行交流。這樣,自己可以給自己增加前進的動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得到老師、家長、同學的督促。

2.2 尊重學生個性并熱愛學生

尊重熱愛學生是班主任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起點,師愛是滋潤學生心田的甘泉,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是連接師生情感的紐帶。班主任愛生愛班,首先要深入到學生中去,了解學生的性格、學習、生活、健康情況、家庭情況等,與他們多交流,溝通。班上有個學生常違反紀律,加上脾氣暴躁,令不少老師厭惡,有一次他在日記中寫道:“我是不是很差,無藥可救了?在學校,同學們和一些老師對我有偏見,覺得我很壞,不愿接近我,我感到很郁悶……”。我看后,馬上給他的日記答復,我發現他有變化,便在班上表揚了他。肯定他,說不清有多少次與他促膝而談,最終我的關懷融化了他倔強的心,他變得懂事了,勞動積極了,學習也用功多了,并且和我親近了許多。這證明盡可能多和學生溝通,給他們真誠關愛,才能獲得學生的理解和支持。

2.3 教育學生處理好幾個關系

2.3.1 與家長的關系。家長對學生的教育方法、對學生的關心程度各有不同:有的放在面上,有的放在心上,有的喜歡嘮叨,有的不大過問。有的學生嫌家長羅嗦,有的學生怨家長關心不夠。家庭經濟狀況、家庭突發事件等等,也都會影響到學生的情緒。對這些可能出現的問題,班主任要及時做好疏導工作,協調好學生與家長的關系。

2.3.2 與老師的關系。在教育與被教育豹過程中,師生之問往往會產生不協調的情況。因此,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在教育過程中,要將心比心,站在他們的立場,設身處地的為他們想,讓他們明白為什么錯,錯在哪里?應如何改正,這樣他們便會心服口服,樂于接受教育,不會產生逆反心理。班上有位學生,脾氣倔強,任性霸道,常在班上欺負同學,還多次在課堂上頂撞老師。我深知他的脾氣,如果一味地批評、處罰,他會更加逆反,反而讓自己下不了臺,我決定以朋友的身份找他談心,并笑容滿面地說他的優點,接著說他父母的艱辛和良苦用心。不知不覺中,他感到慚愧了,最后他主動寫了一份認識書交給我,并承認了錯誤,我也松了一口氣。另一方面也要教育學生尊重老師,虛心接受老師的教育,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要因為老師的批評嚴了點、過火了點,就想不開,就賭氣,就喪失信心。班里有這樣一位學生,他是從實驗學校轉過來的。一次在回辦公室的樓梯口我碰巧遇見了他,當時他的舉動讓我記憶猶新:看到我很迅速地敬了個禮還鞠著躬喊了聲:老師好!記得當時弄得我接連答應了好幾聲。后來我在班會課上專門以這個事情表揚了這位同學并號召全班同學向他學習。后來聽老師們的反映感覺這還挺有效的。雖然沒有“點頭哈腰”但心誠意也誠啊,就連我自己都覺得這幫家伙熱情了許多有時候隨著他們的叫聲還都答應不過來了呢。

2.3.3 與同學的關系。學生的性格、習慣、愛好、志趣各異,長時問相處在一起,難免會有隔閡、磨擦,我們要積極倡導集體主義思想。我們要讓學生懂得,講愛國就要先從愛家長、愛集體、尊敬老師、熱愛同學做起。同學問要團結互助,不能只顧自己,不顧別人。遇到矛盾要講風格。有什么委屈,可以向老師、家長提出,決不能把同學問的矛盾交給社會上的“朋友”來解決,這樣做只會擴大事態,有害無益。

2.4 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自我評價,幫助其樹立自信心

初中生自我評價過高是他們不正確自我認識的一種表現。這種自我認識的錯誤在于夸大了自己的能力,結果達不到目標,使自己陷于痛苦之中。自我評價過低是初中生不正確自我評價的另一種表現,這是他們貶低自己能力的反映,同樣會給自己帶來困擾。教師要教育初中生正確對待自我評價,告訴他們自我評價過高或自我評價過低都是在自我評價能力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正常現象。教育他們要在實踐中大膽地對自己進行評價要從小事做起不斷提高自己的自我評價能力。

2.5 重視并引導好青春期教育

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早戀”,促進青少年男女同學之間正常交往。作為班主任,我適時、適度、有分寸地對學生進行疏導,以滿足他們對性知識的正常合理需要,凈化其心靈,教給他們必要的道德規范和禮儀方式,培養彼此關心、尊重、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的良好作風。對有“早戀”現象的學生,讓他們珍惜光陰,勤奮學習,等到將來更加成熟,具備了條件時,再讓愛的種子萌芽、開花、結果。讓學生深切體會到了老師對他的真誠、關心和愛護,自覺打開心靈之窗,主動接受老師指導。

總之,班主任在做學生思想工作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注意對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增強學生的自我調控能力。要注意調動學生、學生干部、家長的積極性,大家一起來做好心理素質的教育工作。班主任在實踐中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努力創建一個好的班集體,從而很好地完成初中年級的工作任務。

參考文獻:

第9篇

【關鍵詞】中學生物;評價教學

Talking about teaching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evaluation

Ma Ju-en

【Abstract】For a long time, biological disciplines focus on the evaluation of students biological knowledge and experimental skills evaluation. The lack of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systematic, lack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How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evaluation system, has been my efforts. After a long trial and error, I gradually establish a suitable secondary biological evaluation system. This system is based on "My growth" portfolio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carrier, to the "self-evaluation, parent evaluation, life evaluation, teacher evalu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means, through three levels, from multiple angles, multiple aspects of student evaluation.

【Key words】School biology; Evaluate teaching

教師采用激勵性語言評價學生,遵從科學評價體系,能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體驗到進步與成功,更加認識、完善自我,建立自信,從而使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發展。同時,在實踐中,不斷豐富評價體系中的一些具體評價措施,能增強學生參與生物學學習過程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在生物學中的探究能力,并且使學生在生物課上樂于探究、善于探究,有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有力地促進了學生生物素養的形成與發展。通過評價,還讓家長與社會更加了解生物學教育的價值所在,促進了家長積極配合學校共同搞好中學生物教學,提高了學生對中學生物的重視。

一、評價體系的構成

評價體系由三個層次構成,分別是自我評價、集體評價、總結評價。每個層次又分為多個方面,這些方面相互補充、互為依靠、彼此聯系。為了記錄每個學生的成長,我為每個學生建立了“我的成長”檔案袋。在檔案袋中,有自我評語、家長評語、同學評語,教師評語等幾個方面。

二、評價具體操作方法

1. 第一層次的評價

第一層次的評價為自我評價。每個學生都是自己的小小監督員,也是最全方位的監察者。通過學生的自我評價,讓他們對自我有一個全面的認知,知道不足,發揚優點。同時通過學生的自我評價,形成書面材料的自我評語,如有哪些進步和成果等。然后,通過以下幾方面對學生作出評價:

(1)“我的閃光點”。①上課前的準備。包括上課前的常規準備,如“靜、齊、快”地準備與擺放學習用品,調整上課前學習的狀態等。②課堂筆記。全面的生物課堂筆記可以記錄課前預習所產生的問題、探究的課題、收集到的與課文內容相關聯的資料、本節課的主要的知識點,生物學概念與結論等,能使學生重溫親歷的各種生物探究活動的過程。課堂筆記由學生定期自查,檢查自己是否寫得全面、完善。定期查漏補缺,能充實自己,完善自我。③課外探究評價。課外探究評價由課堂延續探究與創新性的新課探究評價構成。課外探究的過程(提出問題、制訂計劃、觀察記錄的過程與結果等)記錄在生物筆記本上,由學生自己定期檢查,給出相應等級的評定。課外探究評價要求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進行評定,最后由組長核實。

(2)“我取得的收獲”。①生物學方面的競賽。學生在各級各類的競賽中獲獎的,在班級里進行表揚并且頒發證書,把優秀成績在展窗里展出,由學生自己統計完善。②階段性的學習反饋。學生對單元、期末的學習,要做好自我反思,及時總結學習方法是否適合自己。

2. 第二層次的評價

第二層次的評價為集體評價。其中,包括同學評價、家長評價和教師評價。同學之間可以每周相互寫出評價材料“同學寄語”放入“我的成長”檔案袋,相互之間指出學習上的不足,以及閃光點與進步。學生不僅僅是要在學校里學習,他還要進入社會、回歸家庭,這就需要家長對其監督并作出評價,尤其是課外延伸的內容。據此,我請家長每個月都對學生自我預習、完成作業、復習鞏固等方面作出相應評價,讓家長也參與到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來。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必不可少。我對學生進行評價主要是階段性評價和及時評價相結合。由于任課班級多、學生人數多,我對學生的評價也主要集中在期中、期末兩個階段。但是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我也會給出相應評價。至于學生的不足,也給予口頭指正,若其行為嚴重影響學習,也記入“我的成長”檔案袋。

3. 第三層次的評價

第三層次的評價為總結評價。“自我評價、同學評價、家長評價、教師評價”這些評價手段給出的評價是零散的,就像珍珠一樣,需要穿起來。每學期期末,由教師牽頭、各組組長實施大檢查、大統計,對學生的“我的成長”檔案袋進行綜合性評估,選出10%的優秀學生、30%的良好學生、50%的合格學生,使大多數學生都得到表揚和激勵。

三、實踐成果分析

1. 形成一套科學有效、全面系統的評價體系

我對評價體系作了積極的探索,改變了過去僅僅由一張卷子評價學生的方式,用多樣的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全面、科學、系統的評價,做到了評價的主體多元化、評價的內容全面化、評價的方法多樣化。

2. 評價體系使學生得到了發展

評價體系伴隨著學生學習的全部過程,并且激勵和監督學生的學習。評價體系實施后,學生的課堂表現與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僅使學生受益,而且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好評。

第10篇

關鍵詞:寫作檔案袋 形成性評價 自主學習

現行英語寫作教學評價,由于受到傳統評價體系和英語標準話測試方法的影響,過分重視考試成績,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積極性、能動性,導致學生學習被動、積極性不高,寫作能力差。而國家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而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是學生培養反思學習能力,是學生從依賴教師的被動學習者逐漸成為獨立自主的學習者。200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頒發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更是明確地將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為教學目標之一加以突出,并在教學評估中指出應當將學習檔案記錄作為一種形成性評估方式,將其與課程考試這種終結性評估方式結合起來,促進學生有效地學習。在這種大背景下,對學習檔案進行相關的理論性和實證性研究就顯得非常具有時代意義了。

一、自主學習能力與檔案袋評價

自主學習是由學習者的態度、能力和學習策略等因素綜合而成的一種主導學習的內在機制,也是學習者擁有的對自己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法以及使用的學習材料的控制權。它還是一種學習模式,是學習主體主導自己的學習,對學習目標、過程及效果等方面進行自我設計、自我管理、自我調節、自我檢測、自我評價和自我轉化的主動建構過程。Littlewood視自主學習為“自我調控”的能力,他從應用語言學的角度將自主式學習分為原自主學習(proactive autonomy)和反應性自主學習(reactive autonomy)兩類,前者指學習者對確立的學習目標、方向所作的調控,后者指學習者為實現自己的學習目標對所采用的一系列自主式學習策略進行調控。

我國大學生要實現自主學習的目標,必須具備以下特征:(1)獨立的學習風格,包括獨立的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2)積極的學習態度和動機;(3)良好的學習能力,掌握足夠的語言知識和技能,能夠明確和制定自己的學習目標、監控自己的學習過程、評估自己的學習效果;(4)具有協作和合作意識的能力。

檔案袋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手段。檔案袋是學生的作品集,旨在有目的地收集學生的作品,以呈現學生作品的品質與進步情形。檔案袋評價是指學生和教師對檔案袋的所有作品進行分析、反饋、自評、互評和總結等一系列操作。檔案袋評價是形成性評價的一個重要手段,其優點在于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興趣和動機,激勵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有效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培養合作精神。評價主體上,它變單一的教師評價為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學生相互評價和家長評價相結合,學生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參與。

二、寫作檔案袋建構中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

檔案袋評價強調學生在選擇內容、制定項目、確定標準、自我反思及自我評價方面的積極主動的參與。其實施步驟如下:

1.明確學習目標,指定學習計劃

有計劃地學習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主要體現。它包括了解外語學習規律、組織學習、制定目標、了解學習目的、計劃、學習任務及尋找學習機會等(O’Mary and Chamot,1990:47)。在寫作檔案袋建構中,要幫助并訓練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階段目標和學期計劃,有計劃地組織學習,安排時間,養成自我監控、反思計劃完成情況及嚴格執行計劃的自主能力。

2.自我確定主題選材

傳統寫作內容與主題大多枯燥單調,而且形式限制很多,大大挫傷了學生英語寫作的學習和熱情。因此,在寫作主題的選擇上要注意充分體現“自主學習”的原則:啟發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鼓勵學生閱讀與寫作有關的讀物,獨自或在教師的指導下確定協作主題內容。這種在開放性、發散性和多樣性的方式中進行的寫作選題,學生具有較大的自,充分體現了學生自我規劃、自主學習能力。在好奇和質疑中激發其寫作動力,在探討和交流中激起其寫作的內在動力作用。

3.制定評價標準

讓學生參與確定寫作評價標準,便于學生的自評和互評。學生們相互經過熱烈的討論制定出了寫作評價標準,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4.作文反思和反思日記

學生在寫完作文后對自己文章重新思考和修改,發現其中的不足,并以日記形式記錄下來進行反思,這種反思能促進他們不斷發現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加以調整和改正,這不僅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并且能養成他們的反思能力,促進他們自主思維的形成。

5.自我評價

學生的自我評價是寫作檔案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學生的自我評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責任心,促使學生學會思考,監控自己的學習過程,更加明確今后應努力的方向和更多地獲取學習經驗,從而體驗成功的喜悅產生更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6.寫作樣品的選擇和收集

寫作檔案袋不是簡單地將學生所有習作匯集在一起,它的產生是一個有目的、精心選擇的過程。在選擇作品方面學生有較大的自,他們根據評價的目的和要求,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挑選最能代表他們成就的作品進入檔案袋,學生對習作不斷地進行修改,對自己的作品進行篩選、整理、反思、匯集。在對寫作作品進行選擇和收集的過程中,學生需要自我反省和評價。

可見,在整個檔案袋評價過程中,從“自主定向”始,至“自主評價”終,學生始終以自選目標為目標,以自身的認知水平和情感態度為評價基礎,以作品為載體,隨機進入評價反思狀態,進行有選擇性的自我評價,以實現自我監控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反思能力得到了發展,從而促進了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三、利用“學習檔案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些建議

為了更好地利用檔案袋評價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本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出下列四點建議:

1.發揮教師在評價中主導作用。檔案袋評價中,教師的主導作用能有效地推動學生自主學習。教師的角色應由傳統的主導者變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教師首先要向學生示范、明確檔案袋制作和評價的方法,并引導學生確定適合自己的評價標準,從而為他們獨立地開展自我評價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其次,在學生學習和評價過程中,教師必須與學生一起討論學習目標,定期評價學生的進步,抽查學生的自評與互評,仔細檢查他們自定的改進目標,及時給學生提供反饋意見,這樣才能不斷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學會自我管理、自我評價,保證評價具有較高的效度。

2.注重對學習過程進行自我評價。學生應學會對英語學習進程中的進步情況,包括知識掌握、方法應用、興趣與自信心、參與活動的意識和合作學習的精神,進行自我評價。

3.檔案袋評價中學生自評的成績應在學生學期總評成績中占一定比重,以此來激勵學生自我評價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自我調控能力。

4.為學生提供真正自主的學習空間,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能夠有效地、自主地進行學習。比如,把作文主題同他們的生活實踐結合起來,能激發他們的寫作動機,從而能自覺地完成寫作任務。

寫作檔案袋作為一種科學有效的新型發展性評價工具,必將在促進學生自主寫作動力和能力方面彰顯出其特有的優勢。高效合理地利用檔案袋評價無疑會使學生由長期依賴外部的推動或擠壓的擺動狀態轉化為自我寫作的主動狀態,變“要我寫”為“我要寫”,使其寫有動力,從而引導學生一步步走向自主學習。

參考文獻:

[1]Littlewood,D.Learner Autonomy:Definition,Issues,and Problems[M].Dublin Authentic,1999.

[2]O’Mary,J.M.& Chamot,A.V.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

第11篇

【關鍵詞】中學生;體育能力;培養

初中階段是人生過程中發展智力和體力的重要階段,是培養創新精神和開拓能力、現代化的思維和素質、堅強體魄的奠基時期。因此,培養中學生體育能力對實現學校體育的目標――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至關重要。體育能力不僅是體育意識的外在表現,也是提高生活質量的一個方面。現就初中學生體育能力培養作如下初步探討。

一、對中學體育教學的反思

1.從以往乃至當前中學生體育能力,不難看出初中體育教學存在著相當嚴重的問題

在體育教學的教材、教法、組織形式等方面基本上沿襲命令式、模仿式、檢查式的傳統教學模式。嚴重忽視對體育意識、興趣愛好以及獨立自主鍛煉能力與習慣的培養。片面追求競技體育或“達標”成績以及初中升學體育考試項目的檢測,導致了本來是學校教育中的素質教育手段的體育,反而成為應試教育的附庸。

2.對初中生走上社會實際情況調查看,約80%的學生尚不會自主鍛煉身體,也不會充分享受運動的樂趣

因為缺乏必要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很少會欣賞體育比賽。按體育能力而言,不少人還是“體育盲”,結束學校生活等于結束體育生活,甚至從此與體育無緣。

二、體育能力培養是體育教學的目標之一

1.能力是知識、技能、智力在一定教學條件和實踐途徑中逐步形成和發展的綜合心理特征

體育能力則是一個人的體育知識、技術技能、素質和體驗等諸因素的綜合能力,并在參與具體體育活動中可體現出來的各種鍛煉方法和健身手段。根據中學生年齡特點,體育能力的培養必須建立在教師鉆研教材的基礎上,使教學內容和方法服從于目標,服務于目標;教學手段上注重誘導、激發與調節、控制,在不斷改進和革新中做到多樣化、生動活潑、富有情趣。激發學生內在力,使其自覺參與、主動投入。在主動參與中體驗成功、感受喜悅,促使能力的形成,鞏固并發展。

2.現代體育教育強調終身體育教育,終身體育作為一種新思想,受終身教育思想的影響

隨著體育功能、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觀念、行為的變化而產生的。當代社會,人們對體育需求的日益高漲。科學鍛煉、終身受益,已形成一股社會體育的新潮流。學校體育應以終身體育為主線,以學生終身受益為出發點,著眼未來,奠定終身體育的基礎。根據終身體育的思想和學校體育現狀,強化學生體育能力的培養,是現代體育教學的目標之一。

3.重視學生體育能力的培養,達到終身受益的目的

作為學校體育工作的基本任務和體育教學的目標之一,也就是將學生的個體行為納入終身體育行為方式,拓寬學校體育培養目標的內涵。在培養學生個體行為的基礎上發展體育特長,使學生掌握體育鍛煉的知識技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養成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有利于促進全民健身活動的普及與提高。

三、體育能力培養的途徑

1.體育學習動機是形成體育能力的關鍵

使學生明確體育運動對身心健康的益處。體育能力的培養是多方面互相促進的,必須從升入初中一年級就抓起,同時運用學校體育中的多種體育活動途徑和鍛煉的優勢,做到課內外結合。只有具備了體育能力,才能在一生中根據自己的工作性質和職業特點,以滿足身心健康的需要,達到終身受益的目的。

2.指導學生帶操幫助學生獲得體育能力

初中三年是接受體育知識、技術技能學習和培養發展體育能力的重要階段。教師通過規范設計讓學生參與課的準備活動,實踐證明可以使學生的體育能力得到提高。具體做法是:初一開始第一學期的體育理論課給學生講準備操的作用原理,編操的方法。教師每次體育課都要對準備操的講解、口令、簡單的隊形變換進行說明,即給學生建立完整、規范又具有模式化的準備操形象概念。第二學期開始,著手在教師指導下,選定體育能力較好的學生帶領準備操。課前預先作好充分準備,諸如帶操時間、地點、內容,輔導帶操學生編制一套不少于5節與課的教材要求基本一致的準備操,經教師審核修改簽字方可準予執行。課后,教師對編帶操的學生予以評價和鼓勵。初二年級的學生,可以提出進一步的要求,編操節數增加到5節以上,帶操講解示范動作力求正確。對初三年級的學生,應提出更高的要求,體育課或課外體育活動時,有計劃地指定一名或幾名學生全權負責全班或分組的準備部分,鞏固和提高已有的體育能力。從而樹立了體育學習的自信心,改善了課堂學習風氣,有利于自立、自強的人格培養,為個體的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3.培養學生自我評價能力是體育能力培養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自我評價是自我教育的一種方法,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自我評價能力的培養。有沒有自我評價能力的學生在練習動作技術表現出來的質與量都有很大的差別,自我評價意識,在技術掌握的過程中,對技術要點進行分析、糾正、選擇并確定下一步的具體行動。如果一位學生缺乏必要的自我評價能力,他在練習中只會重復、死練。產生錯誤時,不僅判別不清,還有可能由于一再重復導致技術動作的錯誤定型。有自我評價能力的學生,根據練習過程中所獲得的信息去尋找解決或改正的辦法,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技術動作要領。教學中通過對技術動作示范講解,明確練習要求,讓學生形成自我評價能力。

四、結論

1.中學是人一生接受學校教育的最為關鍵的基礎階段

中學體育在進行體育基本知識、技能的教學過程中,既要考慮到學生在校期間能否完成教學目標要求并達到相應的考核標準,更應考慮其畢業以后更長時期堅持有效的體育鍛煉和健身習慣。因此,強化中學生體育能力的培養對中學生今后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和長遠意義。

2.激發運動興趣,達到終身體育的目的

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學校體育是終身體育的基礎,運動興趣和習慣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堅持鍛煉的前提。無論是教學內容的選擇還是教學方法的更新,都應十分關注學生的運動興趣,只有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才能使學生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學生的運動興趣是實現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和價值的有效保證。”

3.體育能力的培養是中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

中學生體育能力的培養是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需要;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需要;是達到學生強身健體終身受益的需要;是增強全民體育意識和人口素質的需要。因此,學校體育應充分重視學生體育能力的培養,把學生的體育學習動機、興趣、個性發展與體育能力的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實現中學體育在素質教育中的新突破。

第12篇

一、前期教育

在班級管理中,我大膽地任用班干:任用班委干部7人、團支部干部3人、科代表7人、小組長7人、管門窗1人、管桌凳1人、管電視柜1人……班級管理人員共29人。我倡導的是“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時時有事做”,學生是班級的主人,這樣,班級工作井然有序,培養了學生自我教育的意識及獨立工作的能力。有了正確的人生觀和人生理想,有了正確的指導思想,還只是自我教育意識形成的思想保障,中學生有自己的思維,有自己的學習、生活習慣,遇有特殊情況就會出現一些反復,他們頭腦中的自我教育意識尚經不起外界的誘惑或挫折的打擊,所以要鞏固前期教育成果,還需要跟上必要的中后期教育,注重教育的適時性、長期性。

二、中后期教育

形成一個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自我管理體系,引導學生能運用“道德修養法”,這是培養學生形成自我教育意識的主要手段,此外還需加強“知”“行”的強化手段。教師指導學生按照學校、班級的規章制度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進行常規性的訓練,以培養加強學生的組織性、紀律性、頑強的意識品質和嚴格要求自己的良好習慣,它尤為適合獨立性和控制力差的學生。從高一年級開始,建立自我管理體系——值周班委和值日生制度,將班級工作分為勞動、衛生、紀律、出勤、日常行為和其他工作等六個方面,設立各負其責的值周班委和值日生制度,行使監督權力,并認真做好班務日志記載。制定了《操行評定條例》,將以上六個方面分別列成細則,按照條例分別對每一個學生進行量化積分,一周總結公布一次。這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增強了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能力。班級工作在高一下學期基本形成完整體系,這套自我管理體系發揮了重要作用。

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是“知、情、意、行”的培養提高過程。其中,“知是基礎,行是關鍵”。德育過程表現為“提高認識、陶冶情操、鍛煉意志、培養行為習慣”,而這四個方面在發展方向和水平上處于不平衡狀態,表現出“情通理不通”,或“語言的巨人,行為的矮子”等現象。這就要求我們“在德育過程中可以具有多種工作開端”,因此,在不斷完善上述管理體系的同時,還要善于引導學生會運用“道德修養法”來強化自我教育意識。所謂“道德修養法”,就是指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道德規范,經過自覺學習、自我反省和自我行為調節,使自身品德不斷完善的方法。曾子的“三省吾身”、荀子的“日參省乎已”、孟子的“自反”“自強”等都是通過反省修養來提高個人的思想品德。其主要方法有:

1.讀書法雨果說:“各種蠢事,在每天閱讀好書的影響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樣,漸漸溶化。”在班級工作和日常教學中,我利用班會課,給學生念一些文質兼美的課外讀物、時事資料,同時鼓勵他們到圖書館閱讀,并要求他們堅持做讀書筆記,用佳作展覽等方式激發其閱讀興趣,從大量有益的書籍中汲取自我教育的精神養料。

2.自我評價法自我評價是指個人將自己的人格或自己的認識、行為與他人比較,與各種模范品質行為比較,進行自我評價的方法。每學期開學初,每一個學生都訂出《學習計劃》,我給他們裝訂成冊掛在教室。半期后,作“半期自我總結”,學期結束前作“期末自我總結”,并且由班委對每一個學生進行操行評定,當眾公布。另外,由團支部組織了“愛護我們的家園”“告別不良行為”“談談我們這個班”等主題班會。通過這些方式使學生做出正確的自我評價,更好地進行自我調節,是提高自覺性和主動性的內在穩定動力。

3.榜樣示范法“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高中學生善于模仿、崇拜英雄人物、偉人,可以讓他們從實實在在的英雄形象和身邊熟悉的模范人物激勵自己。我在班會課上講述歷屆的優秀學生和高考佼佼者。我還提出“從班主任做起,從班干團做起,從‘我’做起”的要求。榜樣示范具有激勵和導向作用,是進行德育一種生動有效的方法。綜上所述,圍繞自我教育的德育方法具體內容概括為:(1)實際鍛煉。這是教育者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實際鍛煉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方法。(2)陶冶教育。這是教育者通過創設良好的環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以培養學生品德的方法。(3)指導自我教育。這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通過自覺學習、自我反思和自我行為調節,使自身品德不斷完善的一種方法,即自我修養法。(4)品德評價。這是通過對學生的思想品德行為做出肯定或否定評價,促使其發揚優點、克服缺點,激勵其不斷上進的一種方法。

總之,“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反復、逐步提高的過程”,是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過程。在對學生進行自我教育意識培養的同時,還應該把尊重、信任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結合起來,才能使自我教育方法取得更佳效果。

作者:毛豪斌單位:安徽省桐城市第六中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沂源县| 西贡区| 瓦房店市| 镇平县| 加查县| 日照市| 乐业县| 洛宁县| 鸡西市| 元阳县| 华安县| 宜兰市| 乐业县| 昌都县| 连江县| 浦北县| 乌审旗| 万州区| 屏南县| 墨脱县| 仪征市| 临邑县| 博乐市| 萝北县| 东方市| 长子县| 谷城县| 新营市| 射阳县| 安吉县| 开化县| 宿迁市| 鄂托克前旗| 平山县| 望江县| 尚志市| 米林县| 平果县| 东乡县| 新密市| 商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