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提高初中英語

提高初中英語

時間:2023-02-24 15:21:1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提高初中英語,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關鍵詞:語調 節奏 語感 合作 樂學

初中英語新課標提出,語言技能是構成語言交際的重要組成部分。聽說讀寫相輔相成。聽和讀是理解技能,說和寫是表達技能。時代的進步給英語聽說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起了我們的重視。

結合我多年的從教經驗和深入了解學生,我從四個方面專門探討聽說訓練及提高

1、對發音、音標的重視

聽力能力的提高必須建立在良好的辨音能力基礎上。學生必須有很好的語言知識,要能正確的區分單詞的重讀,弱讀、爆破及失去爆破,要能辨別句子的連讀節奏以及語調等發音技巧方面的變化。

經過調查,有很大一部分學生不能依靠自己,準確的識讀單詞,甚至有學生升入高中依然未能識別音標,正確的發音。試想哪天自學或是走出國門這是多么大的障礙。而這也體現了在語音方面,教育者重視的缺失。聽和說相輔相成,因此教育者,尤其是初中教師在發音啟蒙階段需要特別重視。

2、提高課堂上的聽說效率

2.1 讓學生適當的了解英語國家背景知識。擴大知識面,認真梳理并熟悉在特定情景中的語言交際的場合及功能(中學階段共有41項日常交際用語項目),并加以適當的課堂交流學習,消除學生在風俗習慣方面的聽力理解的差異,及語言表達障礙。

2.2 聽力能力測試有心理瞬時信息三個方面的效應,教師可以點撥一些應試技巧,以求得狀態最佳,應試嫻熟。簡單總結如下:安定情緒,集中精力,略讀題目,預測內容(聽前);捕捉信息,速記要點(聽中)

在參與調查的學生中,有的學生過于焦急緊張,產生恐懼心理,有礙學生的正常發揮,聽力反應速度,把握信息的準確度大打折扣;也有學生只停留在個別單詞或單句上,未能集中精力抓住后面的信息。這些都可以通過技巧得以改善。

2.3 在安排分組討論交流時,教師應努力激活學生的學習動機,創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和團體合作的互助互補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常把目光集中到部分活躍者身上,這顯然是達不到好的教學效果。我在小組練習對話討論交流時嘗試設置“最具表現力小組”“最具有創新性小組”等獎項,并且多揚少抑,課堂氛圍,學生踴躍度都有較大改善。

3、充分利用教學設備、資料

聽力理解能力也包含有閱讀理解活動,閱讀是對語言形式的體驗,多開口朗誦能形成語感:寫作訓練能鞏固并提高學生的語言知識和能力,從而進一步增強語感。當教師把目光放在學生中時,會發現冗雜的教學設備,資料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

我帶的班經常會備幾張同樣的磁帶,一張用于正常教學。其余的在學生手中輪流訓練,這個靈感得益于我曾帶過的一個貧困學生。他來自農村,聽力和口語有所欠缺,我就送了一盤磁帶幫助他,一學期下來,他的聽說成績果然有進步。于是我又有針對性的贈與學生好的聽力資料,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方法逐步改善,學習熱情也高漲,從而形成教與學的良性循環。

盧梭說:“只有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師,教育應是溫暖的,有人情味的。”這些資料能在學生手中發出全部的光和熱。不僅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也溫暖了我們彼此的心。

4、倡導學生課外合作練習

《英語課程標準》中要求“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交流與探究等多種學習活動,改進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相互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第2篇

【關鍵詞】初中英語 教學方法 學習興趣 教學質量

"教學"一詞中的教,在英文中為teach,有"給人示例"的意思。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學的有效性,并不是指教師教得認不認真、教學內容有沒有完成。關鍵在于看學生有沒有學到有用的東西,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的如何。要搞好初中英語教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重視以下問題:培養學習興趣、明確教學任務、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注重贊賞鼓勵、改進教學手段、創設良好環境,具體說就是教師在教學中要把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放在首位,每節課都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并為實現這一目標堅持不懈地努力;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并給予積極的鼓勵,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較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1、現階段我國初中英語教學的現狀及有待解決的問題

受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英語教育成為我國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初中階段作為學生學習生涯中的基礎時期,英語技能的學習是為日后英語的學習及應用做基礎,但是我國英語教育起步較晚,現階段在英語教學中面臨的問題如下:(1)填鴨式的傳統教法廣泛存在與初中英語教學中,母語是我們的非母語言,強行填塞不能有效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2)過度重視應試教育,聽說讀寫是語言所要全面掌握的技能。而在實際的教學中,為滿足升學率的要求,只重視讀寫,忽視了聽說,從而導致了初中英語教育的畸形發展。因此加強對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的研究勢在必行。

2、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路徑

2.1、保質保量完成教學任務。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參加到課堂內容中,使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等方式接受知識。因此,教師在授課需要對本單元的重點內容和教學目標必須非常熟悉。同時設計的教學活動要結合教學目標且活動可操作性強,教學活動設計 要難易適中,避免太難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太容易又培養不了學生勤思考的好習慣。因此老師在課前需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在確保完成教學計劃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學習情趣。

2.2、改進教學手段。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多的應用到音像和網絡資源來豐富教學內容和改變教學形式,采用圖文并茂的學習方法吸引學生的興趣,合理開發和利用廣播電視、英語報刊、圖書館和網絡等多種資源,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條件,鼓勵學生看英語節目,廣泛閱讀的英語文章等,通過多種途徑提升學生的語言感受、知識面的擴大。

2.3、培養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保持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才能真正學好英語。首先,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基本條件。且初中階段的青少年學生的心理特點研究發現,老師的親和力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學科的吸引力。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思想、情緒的變化, 做到關心、尊重、了解學生,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為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創設良好的前提。在此基礎上,教師應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研究發現,贊賞是一種最經濟、最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對學生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肯定的評價,都會給學生帶來極大的學習動力。初中英語教師要根據初中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結合語言學習的規律,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法滿足不同類型、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需要,積極鼓勵學生在學習中探索的精神。為了加強學生對英語的應用,在教學工作中老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嘗試使用英語表達,對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采用恰當的方法給與糾正。同時讓學生明白英語是一門語言,是人力交流的工具而已,語言的學習過程中說"錯"話,寫"錯"字,是常有的正常的事情,鼓勵學生運用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敢于表達,敢于嘗試。

初中英語教學任務主要任務是是學生掌握學習語言的規律,因此在教學過程遵循模仿、運用、創新等步驟。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逐步提升初中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使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渴望像嬰兒學說話那樣從不自主到自主地學習。在英語作為世界信息傳遞的聲音,英語掌握能力重要性無需贅述,因此,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質量應長期關注。

初中英語教學的主要內容是培養學生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可采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增加單詞的量級語言規則的學習,盡可能多的讓學生進行情景對話,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對于初中生,尚未建立豐富的詞匯量及掌握語法知識的基礎上,加強對患者的語言的模仿。

此外,由于初中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受情緒影響較大,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出現: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老師作為課堂的一個組織者,不僅要完成教學知識的講解及傳播,還應注意調節學生的情緒,激發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提高學生對初中英語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 周靜. 如何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英語教學中要做到系統性和針對性[J]. 才智

[2] 申文會. 在合作學習中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

[3] 李玲. 英語學習生活化,讓學習英語不再枯燥-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 才智

第3篇

關鍵詞:英語口語 教學

初中英語口語訓課程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心態。使他們初步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讓他們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種話題與他人交換信息,并陳述自己的意見。

一、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初中學生英語口語接受能力

教學是一個來往在教與學之間互動過程,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不但要依靠于教師的傳達,更要重視學生的地位,確立以“學”為主體的教學方式。[1]

1.1英語語境的缺乏。

很多人在國內學了好幾年的英語,卻總是學不好,而到國外一年,就能說一口流利的標準英語,這充分說明語言環境對英語口語學習的重要性。而我們學生是在漢語單一語種的環境中學習英語的,接觸真實英語交際情景的機會非常局限,僅在課堂上偶爾接受一點聽說訓練,但難以在課外得到鞏固。目前,大部分初中英語課堂還是一本書、一支筆、一臺收音機“闖天下”的局面,教師照本宣科,學生紙上談兵,缺乏英語聽說氛圍,口語練習也往往是教師控制的、機械的操練,缺乏師生間思想上、信息上、情感上有意義的交流。

1.2學生的心理障礙。

從英語教學“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來看,“說”的過程更復雜,更易于受到說話者心理因素的影響。在英語課堂上,學生習慣認真聽講或做筆記,而不是積極回答問題,即使知道問題的答案,很多學生也會選擇沉默,他們認為這是謙虛的表現,而太過積極回答的學生則被認為是愛出風頭。這種過于謙虛的心理使學生喪失了許多開口練習的機會。另外,一些學生由于平時訓練少,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比較有限,開口時誠惶誠恐,怕出錯,怕受老師責備,怕被同學恥笑。長此以往,學生害怕張口,寧愿選擇沉默也不愿在同學和老師面前“出丑”。[2]

1.3初中教師英語口語教學現狀

1.3.1初中英語教學輕視英語口語教學。由于英語并不是日常生活用語,不像漢語一般有一定的情感氛圍,所以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口語化培養并不重視。然而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教師沒有把口語教學放在與讀寫教學的同等位置上,講授的更多是以語法和詞匯為主的單純知識點。在升學壓力下,大部分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通過考試,認為口語訓練是浪費時間。再者絕大多數的家長們只盯著孩子的分數看,因口語考試往往不在應試之列,學習口語費力不討“分”,所以很容易被家長們拋棄。

1.3.2教學方法方面。由于教師過于考慮學生的理解問題,將英語的授課語言半漢化或是完全漢化,從表面上看,學生可以理解教師的授課內容,但實際上,漢化授課不能創造一個有利的語言環境,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的設計至關重要。通常,教師們所采取的都是教師引導,學生跟隨的模式。對于學生基礎較好的來說,吸收方面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對于學習基礎較差的同學,可能效果就不是很好了。

2.教師專業能力。專業教師的缺乏使得跨學科教學的情況日益嚴重,一個教師擔當多個科目的情況屢見不鮮。這種情況下,學生所學習到的英語發音、音標就存在一定的誤區。教師自身口語水平的限制影響了學生的口語能力培訓。

二、提高初中學生英語口語的措施

1.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學生感受英語。良好的語言環境對于學好一門外語來說至關重要。所以,英語的學習首先要重視語言環境的創設。教師應當堅持用英語教學,使學生自然接受英語熏陶,再配以豐富的面部表情和靈活的肢體語言,引導學生快速進入英語語言狀態。同時,加強多媒體的使用,通過圖片、動畫、音樂和對話創設情境,讓學生置身于英語世界,并深入角色,激發表達欲望。另外還可以通過裝飾教室來營造英語語言氛圍,在課程表、宣傳欄、黑板報、名言警句等方面采用中英文對照的版本。還可利用課外活動課播放經典外國電影、歌曲等,讓學生耳濡目染,逐漸形成英語語感,促進英語口語的學習。

2.重視英語口語訓練,改變傳統教學。根據《英語課程標準》,在基礎教育階段應當加強學生口語表達能力,聽說領先,讀寫跟上。因此,教師就不能吝嗇口語訓練的時間,不能隨意砍掉或隨便應付教材提供的許多豐富的口語練習活動,要讓學生明白,雖然升中考不考英語口語,但學好它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更是自身發展的需要。口語訓練不僅不浪費時間,反而有助于聽、讀、寫各方面的提高。教師應從每個單元的單詞、課文、交際用語和情景活動開始,讓學生從心理上重視起來。同時,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采用多媒體教學,提供大量豐富的聽力材料,創設輕松的語言環境,通過模仿錄音、復述課文、情景對話、小組活動等各種口語活動,鼓勵學生發表見解,交換意見,這樣就能讓學生在語言活動中逐漸獲得運用語言的能力。[3]

3.幫助學生克服口語表達的心理障礙。進行口語訓練,要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合理設計有層次有彈性的口語任務,讓每個學生都有話可說,對于沒有足夠信心參與活動的學生,應鼓勵他們,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同時,教師在情感上要接近學生,態度要溫和,要給予積極的暗示,要愛護學生,尤其是差生。在課堂上糾正學生的表達錯誤時,要用心、有技巧,要善于捕捉他們的長處,也應表揚他們的勇氣和膽量,使他們很樂意接受教師的指正,克服“恐說”心理。當學生有些許進步時,教師應及時給予充分的肯定,使他們積極性倍增,智力潛能得以最大的發揮,教師自然就不擔心他們以后參加活動的熱情了。

三、結束語

對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是社會的要求,每一個初中英語教育工作者必須正視的問題,不斷學習,提高自身專業素質,轉變教學觀念,重視英語口語訓練,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幫助學生克服英語表達的心理障礙,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促進學生聽說讀寫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胡建成。農村英語教學面臨的困難思考[J]。池州師專報2003。

第4篇

【關鍵詞】初中英語 聽力教學 氛圍 習慣

相關研究表明,人們在交流溝通的過程中,聽和說是最主要的形式,其中45%的時間用于傾聽,30%的時間用于說話,16%的時間用于閱讀,9%的時間用于寫作。由此可以看出,聽在交際活動中的重要性。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其主要功能是用于交流,聽力作為獲得語言知識的重要途徑,在英語學習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聽得懂、聽得準,才能說得好。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培養學生的聽力能力,采取有效的措施開展聽力訓練,使學生在提高英語聽力水平的同時,說、讀、寫的能力也能獲得提升,進而促進他們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提升。

一、營造英語學習的氛圍

學習一門語言需要有相應的語言環境,對于我國的學生來說,英語是一門外語,大部分學生沒有學習英語的環境,只有在英語課堂上才能聽到英語,每天只有一節英語課,而且有的英語教師不是全程都使用英語授課,因此,學生聽英語、說英語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聽力水平自然不高。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為學生營造英語學習的氛圍,可以從兩方面做起。

1.堅持用英語授課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堅持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活動,不管是講解課文和語法知識,還是提問和評價學生,或者幫助學生糾正錯誤等,都要用英語組織語言,多為學生創造聽英語的機會。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一直處在英語學習環境中,增加了英語信息的輸入量,而且幫助學生復習了已學知識,尤其是日常用語的復現率提高了,能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提高聽力能力。剛開始使用全英語授課,學生聽起來有些困難,教師可以適當用漢語進行解釋,或者借助肢體語言、表情、神態等幫助學生聽懂。

2.堅持英語值日報告活動

英語值日報告活動是指教師在正式上課前安排三到五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輪流用英語進行簡短的匯報,說的內容不做限制,可以談論天氣,可以是自我介紹,可以講故事,可以將某種社會現象,還可以讓學生用英語表演小情景劇,總之,形式不限,只要是學生喜歡的就任由他們發揮,目的是讓學生多聽多說。這樣,值日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得到了鍛煉,其他學生則多了一次聽英語的機會,長期堅持下去,學生聽說能力都會得到提高。

二、采用多種聽力訓練形式,激發學生聽的興趣

聽和看是人接受信息的最重要的途徑,但聽要比看難得多,因為,人們通過聽力來接受語言信息瞬間就會消失,不可能完整地記住所有內容,明白對方表達的意思即可。但是學生在聽英語時,常常會遇到聽不懂的單詞或語句,在分析和思索的過程中可能會錯過更多的信息,于是就會出現聽不懂就著急,越著急越記不住,也就理解不了所聽的內容。因此,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教師應當采用多種訓練方式,營造寬松自由的氛圍,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使他們產生聽的興趣。

比如,可以把聽力訓練設計成比賽活動,將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教師范讀或者錄音機播放一段英文,然后讓各個小組的成員把聽到的內容說出來,每個成員只能說一句話,看看哪個小組說得多、說得正確。為了自己團隊的勝利,平時不愿意發言的學生也會積極參與到競賽游戲中,對這樣的學生,教師尤其要表揚和肯定他們的積極性和成功,讓他們獲得成就感,這樣就能使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聽力訓練中,既能夠激發他們聽英語的興趣,也能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

三、加強聽寫訓練,發揮課堂聽寫的作用

聽寫是要求學生將有聲的語言信息轉化成文字的過程,在初中英語課堂上,教師常用聽寫來檢查學生對單詞的掌握情況。事實上,聽寫訓練也是培養學生聽力能力的一個有效手段,教師要充分發揮課堂聽寫的作用。首先,聽寫范文。從學生書寫的英語小作文中可以發現很多問題,有的是單詞拼寫錯誤,有的是語句表達不準確,甚至有的學生的作文錯詞錯句連篇,教師根本無法下手批改。因此,教師可以給學生聽寫范文,這樣既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寫作的范本,也能夠訓練他們的聽力,還能夠鍛煉他們的書寫能力,使他們掌握正確的書面表達方式。其次,聽寫課文段落和大概內容。在聽寫訓練中,可以把課文主要段落和課文概述作文聽寫的內容,學生根據聽到的內容和自己的理解寫下來,不要求他們一字不落地寫出來,而是訓練學生的聽力和理解能力。通過聽寫訓練,學生的聽力水平、英語發音、單詞拼寫、語法知識都能得到鞏固,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思維能力、分析判斷能力也會得到鍛煉和提升。

總而言之,培養初中生的英語聽力水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長期的、艱巨的工程,因此,我們初中英語教師要有耐心、有毅力,要堅持不懈、勤抓多練,不斷探索、不斷反思,有計劃地開展聽力教學,并將說、讀、寫等訓練融入到其中,使學生在提高聽力水平的同時,其他方面的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 馬小紅. 關于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策略的探討[J]. 中學教學參考,2011年25期.

[2] 許娟. 如何有效進行初中英語聽力教學[J]. 考試與評價教師版,2012年4期.

第5篇

一、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初中學生對于英語口語的心理障礙

初中英語課本上的內容和難度是符合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學習中的主要困難源于它的英語特性。我們的第一語言是漢語,從出生就開始學習,而我們的語言環境主要為漢語環境,很少接觸到其他種類語言。許多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總是想著它們的漢語意思,不能夠把英語口語作為一種語言來掌握,只是當作應付考試的一種手段。這種態度勢必給學生帶來嚴重的心理障礙,使他們懷疑自己的表達能力,想說說不出,說出來就錯。于是多數學生寧可費事去寫,也不開口說,對英語口語練習更是惟恐避之不及,背棄了語言的發展規律。

2.學習的條件限制

由于很多學校師資水平與生活環境所限,教師通常提供給學生漢語的語言環境,無法為學生創設一種學英語口語的良好氛圍,學生無法受到潛在的語言氛圍的影響,因此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口語邏輯思維。在英語課程的安排中,英語口語科目的安排往往較少,減少了學生接觸英語口語的機會。即使在課堂上學到一些,在課外也無法得到及時的復習和鞏固。另外,很多學校對于英語口語的基礎建設也比較少。

3.傳統教學方式缺乏趣味性

傳統教學內容陳舊乏味,缺乏趣味性,教學方法單一呆板,更缺乏必要的交流場所,使學生不能夠在吸收理論知識的同時進行英語口語交流,而不能夠達到實踐與理論的完美結合,從而使學生對于課程的理解不夠深入,不能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

二、初中英語口語教學方法的改進

1.雙語教學的改進

可以根據學生學習程度的不同,針對不同學生的困難和問題,只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或者用英語和漢語結合教學,這是英語口語教學成敗的關鍵。用英語教英語,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有利于給學生提供大量說英語口語的示范,便于學生口頭模仿,有利于激發學生說英語口語的欲望,并提高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興趣。教師從一開始就要多說英語口語,用英語組織教學。一開始學生可能不習慣,也聽不懂,教師就可以借助實物、圖片、模型,配以手勢、動作、表情等手段來幫助學生理解。關鍵是一定要堅持說下去,只要教師堅持說英語,學生就會逐漸提高聽的能力。聽力理解提高了,開口說就有了依據和保證。鼓勵學生開口說英語,口語能力只能通過說的實踐才能逐漸培養起來,所以教師應該多給學生開口說英語的實踐機會。

2.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克服心理障礙

教學過程不僅是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師要用愛換取學生的親近和信任,使學生情感這個內因在教師情感這個外因的作用下,產生師生情感的“雙向反饋”,將情感作為橋梁,達到英語教學的最佳境界。

3.加強課外英語活動的組織和設計

英語口語是一門語言,任何語言都是通過不斷說的實踐而形成的。可以多組織一些關于英語的課外活動,來加強學生口語的交流,培養學生的語感和英語口語興趣。

例如英語口語角等課外活動。學生在活動當中用英語口語交流的頻率增加,把英語口語作為交流的基本方式,熟練地應用到日常生活和學習當中,從而逐漸克服了學習英語口語的心理障礙。多設計一些趣味性較強的英語口語交流活動,增加學生對于英語口語交流的興趣和愛好,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英語口語教學中伴有許多對話教學,這就需要創設與學生較為貼近、熟悉的情境進行教學。情境教學是一種常見的英語口語教學方式,它能使語言內容直觀,學生易于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除了教材上的情景對話以外,我們還可以拓展到學生喜好的生活領域。

第6篇

關鍵詞:初中英語聽力提高

在初中英語學習中,聽力占相當重要的位置。對于初學者來講,英語對初中來說是新鮮的,但要想掌握好英語,提高聽力水平是必需的,只有聽的正確,才能讀的流利,說的暢快。因此,英語聽力是英語學習中的重要環節,更是獲得語言信息及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徑。

一、英語聽力面臨的困難

近年來,隨著課改的深化,新教材的實施,初中英語聽力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對于大多數初中生來說,這樣或那樣的聽力障礙仍然存在。由此。我們應該針對英語聽力學習中面臨的

障礙因素進行合理分析,以解決實際問題。

1、辨音。多數學生都不能分辨因素、音節、單詞的重讀、弱讀以及連讀等,還有一部分同學平時不注意單詞的正確發音,不懂連讀、弱讀、爆破、重音轉移等。即使詞匯量很大,

也會影響對所應到的內容的理解。

2、背景知識。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不同的文化有著不同的語言背景。在交際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說話方式或習慣也是不完全相同的。學習英語要掌握一定英美國家的生活

習慣、文化背景、風土人情,以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

3、母語影響。初中生學習英語的時間不長。受母語影響,在聽的時候試圖把每個詞,每個句子都聽懂,并習慣用漢語翻譯出來,依賴漢語理解英語句子速度慢,又容易理解錯誤,

而且對于一些不含漢語習慣的長句子,就更難翻譯了。這樣就很難跟語速,也會無暇顧及理解其內容,就更別說言外之意了。

二、英語聽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傳統的英語聽力教學模式“放音、做題、對答案”這一傳統英語聽力課的教學模式使許多孩子認為聽力課就是老師放錄音,學生在聽了材料一到兩遍后,完成相關聽力練習,然后老師核對答案。如果在聽力教學過程中,學生反映聽不懂,則老師會再次播放聽力材料或慢放或逐句播放直至學生聽懂并且完成練習。單一的聽力材料輸入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產生疲倦,從而注意力分散,影響聽力水平提高。然而在教學中往往忽視這一環節,即使用這些材料,也只限于對部分生詞和難句進行解析,忽視了聽力技能、策略和情感態度的培養。在英語聽力教學中,存在著教學方法不科學,對聽力相關材料處理過于簡單化,從而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久而久之,學生對英語聽力失去興趣,甚至排斥去聽。由于不愿意聽或聽不懂,長時間就對英語聽力形成了畏懼和厭惡的情緒。

2、影響學生英語聽力的心理因素英語聽力過程是一個高度緊張的過程,需要學生全神貫注的投入其中,而初中學生由于年齡的特點,上課經常會走神,而英語聽力對于這些孩子來說,就更可能造成聽力障礙。另外,當人的情緒處于高度緊張、激動或者厭煩的狀態時,很容易產生對抗心理,很難準確接受聽力信息的。由于受母語教育的影響,中國學生在接受英語聽力信息時,習慣于將聽到的內容轉化為中文,用中文進行思維,影響了聽的時效性和準確性。再加上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這些因素都會使學生精神高度緊張、顧慮重重,在某種程度上造成學生英語聽力的心理障礙,導致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消極、被動的進入角色,一聽就怕,越怕越聽不懂,越是聽不懂就會產生挫敗感和失去信心,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最終導致“聽而生畏”。

三、提高聽力的有效策略

1、創設課堂意境,積極營造良好的課堂聽力訓練心理環境

英語課堂訓練是進行英語聽力教學的主戰場,因此,營造積極的課堂聽力訓練心理環境,對提高學生英語聽力興趣,搞好聽力教學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心理學認為,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與主體需要關系的反應。在教育過程中,如果違背了對教育對象“理解”的客觀需求,就難以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應善于理解學生,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意境,理智地分析學生所做的一切,“以心換心,以情動情”,努力增強學生自信心,提高學習動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摸索了一些經驗,具體體會如下:首先,教師可充分利用課前3分鐘,讓學生對上一節課所學的課文進行復述或進行對話,作為熱身運動。其次,教師應盡可能多地搜集一些與教學有關的視頻或圖片,利用視聽結合,再提一些相關的問題讓學生搶答,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聽英語的興趣。再者,教師可利用一節課的最后十分鐘來親近學生,創設常用的口語交際語境,比如,醫院就診、商場購物、問路等,給學生一定的空間,師生互動,使學生能聽懂口語交際及常用套語。通過以上的教學實踐,學生的聽力學習興趣得以大力提高,學習的信心增加,成就感日益明顯,從而形成良性循環,會以更好的心態更加積極地去參與聽力訓練和學習。

2、堅持訓練,強化注意力

提高注意力沒什么訣竅,關鍵就是兩點。一是堅持不懈。堅持聽力訓練是提高聽力水平必不可少的輔助手段,可以采用每周 3 節,每次 15 分鐘,在教師指導、講解的情況下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每學年三十幾周的聽力課訓練。二是要循序漸進。聽力訓練材料的選擇從易到難,語速從慢速到常速,符合中考聽力要求。比如對初中低年級的學生可先聽一些和課文內容有關的看圖聽音,以聽為主,堅持聽說結合、聽讀結合。初二時就可以適當增加難度,從語速、從題干的設置上來達到我們的要求。開始時可以播放兩至三遍,而后可以一到兩遍,通過一年的反復實踐,收效良好。到初三再循序漸進,從時間上、題型上,從答題要求上加以提高。

四、結語

要學好英語,聽力是關鍵。然而聽力是需要長期的時間和訓練,并不是一日之功。初中生具有好奇心強,模仿力強,記憶力好等特點,這就為學習外語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學生只要采取科學的方法,注意聽力訓練,注意聽說讀寫的有機結合,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提高聽力能力,獲得聽力技巧,克服英語聽力中的障礙。

參考文獻:

[1]王麗君.英語聽力教學效果的影響因素分析及教學策略[J].語文學刊,2006

第7篇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方法、興趣、模仿、氛圍、毅力

初中英語傳統教學方法把學習建立在人的客體性、受動性、依賴性上,從而導致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的不斷銷蝕。主要表現在:重教師的知識傳授,輕學生的全面培養;重教師的主導作用,輕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苦學苦練,輕課堂教學的不斷提高。因此,實施素質教育,要轉變這種他主性、被動性的學習狀態,把學習變成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的不斷生成、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提高教師教學水平與質量,必須改進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初中英語教育的效率。下面我從四個方面談談我對初中英語教學方法改進的一點認識。

一、"興趣"是學好英語的前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古人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愛好比智力技能更能促進學生勤奮學習,它是學好英語的首要條件。

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興趣呢?我認為,作為一個教師,首先要熱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要熱愛自己的學生,要把自己對英語、對人生、對生活的深沉的愛和理解傳授給學生,要把自己最具獨特魅力的東西展現給學生,感染學生,讓其產生共鳴,從而激起他們內心深處對語言、對生活的熱愛和激情,進而轉化為學習動力。其次,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將教材所設置的情景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利用投影儀、錄音機、簡筆畫、實物、模型、動作、表情、小表演等多種直觀手段,化靜為動,化無聲為有聲,化難為易,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將其引入特定的情境,在具有游戲性、趣味性、故事性、探索性、競爭性等各種活動中獲得樂趣,增長知識。最后,讓學生體驗成功是教師進行興趣培養的重要策略。心理學者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喜悅,便會激起無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成功愿望,在課堂教學中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成功的體驗,使每個學生在不斷獲得成功的過程中,產生,獲得更大成功的愿望。

二、"模仿"是學好英語的基礎

說到模仿我們首先想到的是發音,純正的發音會給人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別人也會對你的英語水平刮目相看。如果發音不好,即使你以后的英語功底很深,人家也可能對你作出不公正的判斷,更糟的是,它對今后的聽力會帶來一定的困難。所以,要不惜一切代價刻苦模仿,掌握好每一個音素,千萬不要認為發音好不好無所謂,這個關攻不下,就會導致你學習中的殘缺。有位成功人士談他學英語的秘訣時說:"我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外國人怎么說,我就怎么說,外國人怎么寫,我就怎么寫。 說到底,學英語就是模仿那種腔,那種調,那種味兒,如果我們能夠模仿得像一個Native Speaker,那就絕對成功了。

三、"氛圍"是學好英語的途徑

學語言離不開環境,但是我們的學生在學校接觸真實英語的機會非常有限,他們學習語言的主要環境就是課堂,所以我們決不能吝嗇口語訓練的時間,不能認為教學任務完不成,而隨意砍掉教材中提供的許多豐富的口語練習。要安排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語言實踐,充分利用教材的優勢,組織并設計好Work in pairs, Read and speak out, Group discussion和Interview等各種口語活動,創設一個近似真實的語言環境,用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小對話,如起居、節假日、生日聚會、拜訪、打電話、看病、購物、游泳、體育活動等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樂趣中學習,在娛樂中獲益。有的學生想在課堂上有好的表現,課前勢必去積極準備,把生活引入課堂,再把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延伸到生活,這樣學生無時無刻不在感受英語,鍛煉英語,突破口語屏障。

四、"毅力"是學好英語的保證

第8篇

關鍵詞:初中英語 師生 雙邊活動

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的過程。在此期間,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教學已不再是單純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和教師的一張嘴,而是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因此教師必須精心策劃課堂活動,充分調動學生主動性與參與性,以達到雙向交流的目的,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現就對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提高師生雙邊活動提出以下幾點愚見,以供同行探討。

一、做到一視同仁,關注到每位學生

很多時候課堂普遍存在這樣的現象,教學雙邊活動中一些尖子學生唱主角,教師的課好像專為他們設計的,其它學生很少能參與,那些學習差的更是被冷落,這些被“遺忘”的學生興趣極受影響,情感遭冷遇,他們在課上得不到老師的重視和關心,當然對上課無興致可言,更談不上信心,便心灰意冷,心不在焉,注意力渙散。學生學習能力良莠不齊是正常現象,老師應客觀認識,不要在尖子生上找成就感而忽視其他學生。在設計課堂內容時,應由簡答到復雜,深入淺出,逐步進入,從而讓每個學生都能跟上節奏。同時,要適時的將注意力轉移到“差生”身上,時不時向其提個比較容易答的問題,逐步增強其自信,培養學習興趣,進而積極踴躍的加入到雙邊活動中。

二、豐富課堂內容,撲捉學生感興趣話題

信息爆炸是現如今社會的重要特點,很多初中生已有多種攝取外界信息的工具,因此,教師若不充實自己課堂內容,不撲捉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將無法吸引其注意力,至少無法讓其注意力持續。因此,筆者認為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始終要以充分的材料作為后盾。不僅要認真鉆研教學大綱和教材,找準重點、難點、關鍵的知識點,根據學生實際的知識水平,準確地制定教學目標,步驟和方法,力求做到層次分明,結構合理,思路清晰、流暢。還要時刻留意社會上流行的對學生有益的元素,因為這也是學生日常生活當中常常關心的東西,特別是有讓學生感興趣的元素,合理進行整合、編排,為我所用,增強效果。比如學習Unit 8 Merry Christmas時,筆者收集了關于圣誕節由來、國外在這個節假日的習慣等,并與我國春節對比,讓學生既學習了西方生活習慣,又了解我國傳統文化,同時讓學生結合社會及家庭情況,表達自己心目中最有意義的圣誕禮物,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性。

三、精心設計問題,在提問中調動雙邊活動氣氛

提問即是教學的一種方法,又是一種學問。蘇聯教育家提倡“問題教學法”已被廣大教師所采用。設計問題精巧、得當,能把學生引入奇妙的問題世界,激發他們探索知識的熱情,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有提問才有思考,提問是學習的推動力;也是教師課堂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組織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恰當的提問能促使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索、掌握知識、開發智力,能促使學生不由自主的用英語交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比如在Unit 9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中學習了各類電影名稱后,可讓學生聯系自己所看過的英語電影開設以Your favorite English movie為問題,讓學生列舉自己看過的電影,并繼續簡單的介紹。既能鍛煉學生表達能力,也能從側面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為日后的授課收集資料。

四、以活動為依托,增加雙邊活動的趣味性

英語教學過程必須讓每位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得到發展,這就要求我們英語教師必須從學生內心需求及心理特點出發,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本人長期工作在初中英語教學的第一線,對初中生積累了一定的認識,此階段的他們仍處于好動的年齡段,有趣的活動能充分吸引其注意力,調動其主動性。通過長期嘗試發現,活動教學法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參與能力和語言交際能力,能讓學生有機會表現自己的能力,并且互相啟發,產生思維的碰撞,生成更多的探索愿望,形成自信、自強精神。如《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下Unit 5 How much are the pants ? Section B時,筆者事先讓學生精心地準備一些有關clothes的掛圖和其他生活用品并把他們帶到教室中來。在舉行課堂活動時,把學生分成幾組,坐位分開,把教室布置成商品展銷會,一組扮演賣衣服的售貨員,一組裝扮成賣水果的銷售量,一組扮成賣球類用品的銷售量。由于創設了一個簡約的、生活化的課堂情景,大多數學生都進入了角色,大膽地表現自我,語言綜合能力得到了提高。

總之,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英語課堂教學的思想,觀念,教學方式發生很大變化,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逐漸形成。有效的雙邊活動讓教學和學習變得輕松,讓課堂煥發出了生命的活力,教師教的輕松,學生學的輕松,減輕了彼此的負擔,讓課堂教學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吳融來 初中英語教學方法探討 考試周刊 2011(93):109

2. 袁利民 初中英語活動教學法與有效課堂活動探析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2(11):41

第9篇

關鍵詞: 初中英語 閱讀能力 提高 有效措施

初中英語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聽說讀寫的能力。這四個環節相輔相成但又有不同的教學規律。閱讀能力影響并制約著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的形成與發展。而且閱讀題在試題中所占比重較大,可見提高中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英語教學中處于重中之重的地位。那么,如何提高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呢?下面我談一下自己的淺薄見解。

一、讓學生了解閱讀理解題的幾種重要類型

1.事實細節題。要求學生要吃透文章事實或細節。因為它們是作者得出結論或闡明論點的依據。此類題目常以what,who,which,when,where,why,how等詞就文中某句、某段或某一具體細節進行提問。解答這類題時要找到關鍵詞然后順藤摸瓜,直到找出答案的來源。此題型屬于淺層理解題。

2.猜測詞義題。要求學生理解文中大意,考慮語境,再猜出該詞在文中的確切含義,千萬不能脫離語境亂猜。這類題考查的形式常為①The underlined word“xxx”in the first paragraph probably means_______.②The word“xxx”refer to_______.

3.推理判斷題。要求學生透過文章表面信息推測文章深層的含義,并且領會作者的觀點、意圖、態度。此類題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①根據天文、地理、生活常識、風土人情等知識進行推理判斷。②根據故事情節來推理判斷。如時間、條件、因果、關系等。③根據所給選項進行反推。假設某一選項是正確的,則得出這樣的結論需要什么樣的條件,文中有沒有這樣的條件?如文中有符合要求的條件,那么此答案就可能是正確的。考查形式常為 ① We can infer the text that_______. ②What do you think of _______?

4.歸納概括題。此類題難度較大,要求學生對文章的中心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找準段落的主題句,即每一段的主題思想。它一般出現在段落的開頭,有時也位于中間或結尾。段落的其它句子都是圍繞這個主題句展開論述或說明的。另外還要進一步剖析作者的觀點和意圖。這樣才能容易地選出答案。考查形式常為①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②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③What does the text mainly talk about?④The text is mainly about_______. ⑤ The writer thinks that_______.⑥What does the writer want to tell us?

二、根據不同類型確定正確的解題技巧

要做好以上幾種類型的閱讀題目,當然取決于學生自身的英語水平,但是正確的解題技巧對學生來講也是很重要的。下面介紹一些解答此類題的技巧。

1.先讀問題明確考查要求。在閱讀短文之前先將短文的問題瀏覽一遍做到心中有數,然后帶著問題去看短文,這樣有利于抓住問題的實質,爭取解題時間。

2.速讀全文了解大意。帶著問題速讀全文,特別要注意首段(觀點)和尾段(結論)以及各段的首句(主題句)。排除生詞和個別難句的干擾,除非能夠直接從原文找到答案的題目可以做,否則不要急于答題。

3.精讀全文,捕捉信息。這一步極其重要,首先,注意文章的中心及文章的標題和首句的提示作用。其次,把文章的要點、結論、人名、地名、時間、數據等標上不同的記號,以便答題時可以參考。最后要根據上下文或構詞法等猜出生詞及難句的意思,還要理解文章的深層含義。

4.再讀問題確定答案。再認真閱讀一下問題,理解好題意,在短文中找到相關的段落或句子。根據上一步做的標記,有的可直接從原文中找到答案,有的通過歸納推理才能得出答案。

5.復讀全文檢驗答案。很多學生在選問題的答案時,處于緊張、匆忙的狀態,因此有必要再復讀一下全文,核對答案,做到萬無一失。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了解閱讀類型及解題技巧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閱讀能力的培養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平時多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要想培養好這個習慣,我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幾方面。

1.實施限時閱讀。練習限時閱讀可以提高閱讀速度。每周抽出一節英語課作為英語閱讀課。教師提前選好難易適度的閱讀材料,限定20分鐘做題,訓練學生的閱讀速度。一般閱讀速度為每分鐘60個詞左右。然后教師再根據學生的答題情況給予分析、講評。這樣的限時練習既增強了學生的緊迫感,又提高了學生的閱讀速度和閱讀質量。達到了一箭雙雕的作用。

2.糾正學生的不良閱讀習慣。在學生閱讀時,我們常常會發現學生的一些不良閱讀習慣。表現為唇讀、指讀、回視重讀、遇到生詞就查字典等。這樣分散了注意力,使學生只停留在某個詞或某個句子上面,獲得了一些支離破碎的信息。這些不良習慣嚴重影響了閱讀的速度及質量。我在這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學會“一目十行”。要想練到這種地步,需要下一番功夫。練習閱讀時提醒學生擴大自己的“視幅”。即在頭不擺動的情況下,增加出現在視野內的詞匯量,這樣就能放大單位時間內大腦的信息量,就像平時看報紙一樣,二、三分鐘內就能了解文章的大概內容,而不必逐詞逐句的朗讀。②學會用英語思維。在閱讀短文時不要看一句譯一句,看一段譯一段。這樣不僅浪費時間而且效率低。在練習時叮囑學生一定要在規定時間內讀完,反復練習。總之學會用英語思維是提高閱讀速度的關鍵所在。③正確對待生詞。有些學生遇到生詞就急著立刻查字典,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這不僅影響了閱讀速度而且打亂了大腦思維的連貫性。

總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師生在長期的教與學過程中,要不斷總結經驗教訓,進行持之以恒的閱讀訓練,這樣學生們的閱讀能力必然會逐步提高。

參考文獻:

第10篇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聽說能力;提高

Shallow talk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to hear the exaltation of ability

Zhang Xiao-hong

【Abstract】《The nine years system syllabus of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of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fulltime system 》provision:"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of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fulltime system education of purpose, is pass to listen to, say, read, write of train, make the student acquire English foundation knowledge with is social intercourse first step usage English of ability, develop good of study habit, is further study dozen good first step of foundation."The language is the tool of social intercourse, the end purpose of the study be an exchanges thought, exchanges information and expression emotion.English teaching process' ising actual is a true language social intercourse process, but student since is this learner in the process and is a language social intercourse the participant of the activity.Therefore, in hear the interaction the activity, full stir up the student's aggressive and active, exaltation hear of student that the ability be English teaching best of point of departure.I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he teaching, the teacher should teach the method of the necessity is to the student, instruction their language practice, exaltation their hear ability, development they actual usage language of ability.

【Key words】Junior high school;The teaching of English;Hear ability;Exaltation《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我國初級階段英語教學的目的,是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在英語教學中,以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和創新精神為主,最終達到運用英語知識的目的。然而,在初中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中,仍然存在忽視教學大綱的要求,自覺和不自覺地采用傳統的注重譯寫和語法教學的方法和課堂結構,忽視了學生的聽說訓練,因而不能充分達到教學大綱規定的初中英語的教學目的。鑒此,根據我個人的學習體會和從事20年來的初中英語教學的實踐,就如何轉變思想觀念,改革教學方法,抓好初中英語聽說訓練,提高學生聽說能力,達到英語交際的目的,談談個人的一點看法。

1 抓好起始階段的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習慣

語言是有聲的,聽是學習語言的源泉和基礎。聽得清才可能模仿。聽得準,才能說得對。初學英語,大多數學生都會對其充滿新鮮感和好奇心,因而對學習會產生極大的興趣。興趣是最好老師,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最佳動機。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應以這一良好的開頭為契機,把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逐步培養成愿聽愛說的習慣,使學生一開始學英語就逐步養成靜聽別人說英語的習慣,勇于用英語提問及回答,模仿錄音的習慣。在課堂上,教師可用流利動聽的口語,配備實物、圖片以及表情動作進行教學,給學生造成良好深刻的語言印象。并努力使聽說訓練從小處著手,創造學生開口的機會。比如,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學習:Go for it的預備篇,可引導學生自覺運用禮貌問候語:Hi! Hello! Good morning! Good bye! 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Nice to meet you. ect.在課堂上,還可用簡單常用的課堂教學用語:Stand up, please! Open your books. Put your hands. Look at the blackboard. Read after me.等等組織教學,學生經過聽多了,也不僅會逐步聽懂,而且也會能跟上幾句,他們的好奇心就會得到滿足。這時教師可將這些機械式聽說擴展到課外生活中去,如:開晚會、邀請、祝賀等等,使學生的好奇心逐漸上升為一種講英語的興趣。興趣欲得到了增長,必然會給學生帶來更強烈的求知欲。抓好英語教學的起始關,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開展聽說訓練的重要一步。

2 始終堅持課前講英語的良好習慣

在每節課上課前,教師可固定利用五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講英語,可讓全班同學輪流作簡短的值日報告、天氣預報等。新課改要求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因此,練習說口語、日常用語也應顧及每一位學生,不能只發展少數英語基礎好的學生。這樣可由簡單開始,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也可讓英語基礎好的學生帶動基礎差的學生,由少說到多說,隨著詞匯量的增多,逐漸增加內容。如由值日報告:

Who’s on duty today?

What day is it? 等問答式轉變為自述式:

I’m on duty.

Today is Monday.

We are all here. Everyone is fine, It’s sunny today. etc.以后,由值日報告發展為學校生活、小故事和自由談話等。教師要注意給予表揚、鼓勵,并及時進行知識鞏固的口語訓練。這樣,既可活躍課堂氣氛又能發揮學生的模仿力和創造力,也為口語訓練提供了場所。

3 善用課文錄音材料,加強學生聽力訓練

根據語言習得理論,語言的輸入是語言習得的最基本條件,學生必須吸收相當數量的語言材料和經過一定量的語言實踐,才能獲得在交際時運用英語的能力。因而,英語教學從一開始就應加強“聽”的訓練,使學生獲得充分的語言實踐機會。課文錄音能提供標準的語音、語調,便于學生正確模仿,對培養聽說能力極為有利。聽的練習可以采取以下幾種形式:

(1)跟讀練習:經常反復的跟讀訓練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較好的語音、語調、節奏、語感及英語思維習慣。對于起始年級階段的初一學生,課堂上的跟讀練習顯得非常必要和重要。課堂上,學生跟讀幾遍后可分組、分角色反復操練課文或對話內容,直至語句朗朗上口。同時,老師分組指導,效果更佳。在課后,老師可組織學生模仿課文錄音帶比賽,學生甚至在他們錄制的錄音帶中配上背景音樂。老師把學生的一些優秀作品在課堂上播放,全體學生感受跟讀訓練后,他們的語音、語調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這樣既能訓練他們的聽說能力,又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且使那些有音樂特長的學生在英語學習中也有了用武之地。

(2)聽寫配合:聽寫配合訓練也非常必要,它是從口語過渡到書面,從聽說到寫不可缺少的橋梁,也是測試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我認為教材中的聽力理解練習,從形式看較為單一,只有問答題。如果每次只是讓學生聽完后回答課本上的問題,會讓學生感到乏味,而且課堂氣氛沉悶,易使學生產生緊張和急躁的情緒。為了提高學生對教材課文的理解效率,教師可根據課文內容設計一些稍為簡單的判斷題、填空題、填表題等,讓學生在聽的同時快速掌握課文內容,為回答問題掃清理解障礙。對于難度不大的課文,可在聽完一遍錄音后要求學生先就課文所提問題作簡略的口頭回答,再要求學生完成老師設計的填空題,填空的內容可以是單詞、短語、簡單的句子,甚至是對聽力材料的概括表述,以促使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注意詞和詞組在句中的意義搭配、邏輯關系,語法結構及快速書寫的能力。

(3)以聽促說:在讓學生聽錄音前,教師可先就聽力材料的主要內容提一些問題,讓學生討論后發表各自的觀點。這樣既能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充分激活學生的相關背景知識,又能將聽與說有機地結合起來。

例如:教學Go for it! STUDENT’S BOOK(Grade 8) Unit 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中self check Part 2中的Listening部分時,筆者向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What words do you speak to people to show your good manners?學生分組就這一問題展開了計論,并將答案總結如下:

1)Please.

2)Thank you. / Thanks a lot.

3)Sorry.

4)Excuse me.

5)I beg your pardon.

之后,我又以問題“What important words do English speakers use many times a day?”導入本課的聽力內容,讓學生主動地獲取信息,從而提高聽的效率。

實踐證明,多聽課文錄音,精聽與泛聽相結合,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為開口說話積累經驗和素材。在平時的教學中,每節課都盡量安排至少一種形式的聽力訓練。聽說結合,以“聽”促“說”,將大大有助于英語口語教學質量的提高。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讓課堂充滿創新,把課堂教學活動轉化為師生交往的互動過程。為了達到新課改的最終目的,轉變教師角色。作為一名中學英語教師,應當是課程的創造者和開發者,并力求達到課堂教學的活動目標。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還應注重語言學習的特點,體現語言既是一種認識工具,又是一種交際工具。重視聽說訓練,只有在聽說領先的基礎上進行全面的訓練,才能逐步掌握英語知識,以致達到培養交際能力的最終目的。學生學英語的目的就是為了進行英語交際,而聽、說的能力在交際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并使用教材,對學生進行聽說能力的培養,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情況下,可獲得更多的英語基礎知識。如果教師能很好的用好教材,加強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只要經過初中三年持之以恒的努力,必能為學生學習高層次的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才仁.《英語教學交際論》.廣西教育出版社.

[2]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3] 《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第11篇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聽說能力;提高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我國初級階段英語教學的目的,是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在英語教學中,以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和創新精神為主,最終達到運用英語知識的目的。然而,在初中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中,仍然存在忽視教學大綱的要求,自覺和不自覺地采用傳統的注重譯寫和語法教學的方法和課堂結構,忽視了學生的聽說訓練,因而不能充分達到教學大綱規定的初中英語的教學目的。鑒此,根據我個人的學習體會和從事20年來的初中英語教學的實踐,就如何轉變思想觀念,改革教學方法,抓好初中英語聽說訓練,提高學生聽說能力,達到英語交際的目的,談談個人的一點看法。

1 抓好起始階段的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習慣

語言是有聲的,聽是學習語言的源泉和基礎。聽得清才可能模仿。聽得準,才能說得對。初學英語,大多數學生都會對其充滿新鮮感和好奇心,因而對學習會產生極大的興趣。興趣是最好老師,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最佳動機。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應以這一良好的開頭為契機,把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逐步培養成愿聽愛說的習慣,使學生一開始學英語就逐步養成靜聽別人說英語的習慣,勇于用英語提問及回答,模仿錄音的習慣。在課堂上,教師可用流利動聽的口語,配備實物、圖片以及表情動作進行教學,給學生造成良好深刻的語言印象。并努力使聽說訓練從小處著手,創造學生開口的機會。比如,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學習:Goforit的預備篇,可引導學生自覺運用禮貌問候語:Hi!Hello!Good morning!Good bye!How are you? Fine,thankyou. Nice tomeet you. ect.在課堂上,還可用簡單常用的課堂教學用語:Stand up, please!Open your books. Putyour hands. Look at the blackboard.Read after me.等等組織教學,學生經過聽多了,也不僅會逐步聽懂,而且也會能跟上幾句,他們的好奇心就會得到滿足。這時教師可將這些機械式聽說擴展到課外生活中去,如:開晚會、邀請、祝賀等等,使學生的好奇心逐漸上升為一種講英語的興趣。興趣欲得到了增長,必然會給學生帶來更強烈的求知欲。抓好英語教學的起始關,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開展聽說訓練的重要一步。

2 始終堅持課前講英語的良好習慣

在每節課上課前,教師可固定利用五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講英語,可讓全班同學輪流作簡短的值日報告、天氣預報等。新課改要求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因此,練習說口語、日常用語也應顧及每一位學生,不能只發展少數英語基礎好的學生。這樣可由簡單開始,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也可讓英語基礎好的學生帶動基礎差的學生,由少說到多說,隨著詞匯量的增多,逐漸增加內容。如由值日報告:

Who’s on duty today?

What day is it?等問答式轉變為自述式:

I’m on duty.

Today is Monday.

Weareall here. Everyone isfine,It’s sunny today.etc.以后,由值日報告發展為學校生活、小故事和自由談話等。教師要注意給予表揚、鼓勵,并及時進行知識鞏固的口語訓練。這樣,既可活躍課堂氣氛又能發揮學生的模仿力和創造力,也為口語訓練提供了場所。

3 善用課文錄音材料,加強學生聽力訓練

根據語言習得理論,語言的輸入是語言習得的最基本條件,學生必須吸收相當數量的語言材料和經過一定量的語言實踐,才能獲得在交際時運用英語的能力。因而,英語教學從一開始就應加強“聽”的訓練,使學生獲得充分的語言實踐機會。課文錄音能提供標準的語音、語調,便于學生正確模仿,對培養聽說能力極為有利。聽的練習可以采取以下幾種形式:

(1)跟讀練習:經常反復的跟讀訓練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較好的語音、語調、節奏、語感及英語思維習慣。對于起始年級階段的初一學生,課堂上的跟讀練習顯得非常必要和重要。課堂上,學生跟讀幾遍后可分組、分角色反復操練課文或對話內容,直至語句朗朗上口。同時,老師分組指導,效果更佳。在課后,老師可組織學生模仿課文錄音帶比賽,學生甚至在他們錄制的錄音帶中配上背景音樂。老師把學生的一些優秀作品在課堂上播放,全體學生感受跟讀訓練后,他們的語音、語調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這樣既能訓練他們的聽說能力,又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且使那些有音樂特長的學生在英語學習中也有了用武之地。

(2)聽寫配合:聽寫配合訓練也非常必要,它是從口語過渡到書面,從聽說到寫不可缺少的橋梁,也是測試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我認為教材中的聽力理解練習,從形式看較為單一,只有問答題。如果每次只是讓學生聽完后回答課本上的問題,會讓學生感到乏味,而且課堂氣氛沉悶,易使學生產生緊張和急躁的情緒。為了提高學生對教材課文的理解效率,教師可根據課文內容設計一些稍為簡單的判斷題、填空題、填表題等,讓學生在聽的同時快速掌握課文內容,為回答問題掃清理解障礙。對于難度不大的課文,可在聽完一遍錄音后要求學生先就課文所提問題作簡略的口頭回答,再要求學生完成老師設計的填空題,填空的內容可以是單詞、短語、簡單的句子,甚至是對聽力材料的概括表述,以促使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注意詞和詞組在句中的意義搭配、邏輯關系,語法結構及快速書寫的能力。

(3)以聽促說:在讓學生聽錄音前,教師可先就聽力材料的主要內容提一些問題,讓學生討論后發表各自的觀點。這樣既能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充分激活學生的相關背景知識,又能將聽與說有機地結合起來。

例如:教學Goforit!STUDENT’S BOOK(Grade 8) Unit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中selfcheck Part 2中的Listening部分時,筆者向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What words do you speak topeople to show your good manners?學生分組就這一問題展開了計論,并將答案總結如下:

1)Please.

2)Thankyou./Thanksalot.

3)Sorry.

4)Excuse me.

5)I beg your pardon.

之后,我又以問題“What important words doEnglish speakers use many times a day?”導入本課的聽力內容,讓學生主動地獲取信息,從而提高聽的效率。

實踐證明,多聽課文錄音,精聽與泛聽相結合,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為開口說話積累經驗和素材。在平時的教學中,每節課都盡量安排至少一種形式的聽力訓練。聽說結合,以“聽”促“說”,將大大有助于英語口語教學質量的提高。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讓課堂充滿創新,把課堂教學活動轉化為師生交往的互動過程。為了達到新課改的最終目的,轉變教師角色。作為一名中學英語教師,應當是課程的創造者和開發者,并力求達到課堂教學的活動目標。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還應注重語言學習的特點,體現語言既是一種認識工具,又是一種交際工具。重視聽說訓練,只有在聽說領先的基礎上進行全面的訓練,才能逐步掌握英語知識,以致達到培養交際能力的最終目的。學生學英語的目的就是為了進行英語交際,而聽、說的能力在交際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并使用教材,對學生進行聽說能力的培養,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情況下,可獲得更多的英語基礎知識。如果教師能很好的用好教材,加強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只要經過初中三年持之以恒的努力,必能為學生學習高層次的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才仁.《英語教學交際論》.廣西教育出版社.

[2]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3] 《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第12篇

【關鍵詞】初中英語;口語;能力

中學英語教學是為學生今后運用英語打好堅實的基礎,培養學生初步掌握聽說讀寫的能力。培養和訓練學生用英語口語能力是英語課程的教學目的之一。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口語訓練是培養閱讀和寫作能力、學習語音、語法和語匯的重要方法。加強英語口語的培養是當代外語教學的趨勢,也是提高我國外語教學質量的努力方向。要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就要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訓練方法。訓練科學有效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能大大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為學生的英語口語運用打下堅實的基礎。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除了教師、學生要改變觀念重視口語外,更重要的是,教師要在實際教學中運用各種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

一、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學生感受英語

良好的語言環境對于學好一門外語來說至關重要。所以,英語的學習首先要重視語言環境的創設。教師應當堅持用英語教學,使學生自然接受英語熏陶,再配以豐富的面部表情和靈活的肢體語言,引導學生快速進入英語語言狀態。同時,加強多媒體的使用,通過圖片、動畫、音樂和對話創設情境,讓學生置身于英語世界,并深入角色,激發表達欲望。另外還可以通過裝飾教室來營造英語語言氛圍,在課程表、宣傳欄、黑板報、名言警句等方面采用中英文對照的版本。還可利用課外活動課播放經典外國電影、歌曲等,讓學生耳濡目染,逐漸形成英語語感,促進英語口語的學習。

二、提高學生聽力

影響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很重要一個因素是聽力,因為只有先聽懂了,然后才能回答交流。所以在提高英語口語能力之前,首先進行英語聽力的訓練。聽的訓練包括聽錄音,聽老師,聽同學,聽對話。聽多了,聽熟了,說起來也順口了。學習任何語言都是從模仿開始的。要讓學生愿說,首先必須讓他們會說,這就需要強化模仿這一環節。經常模仿錄音能使學生語音語調純正,表達流暢。在反復模仿的基礎上,學生大量積累了語言,培養了語感,開口就不是一件難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呤”。這既適用于本國語文的學習,也適用于外國英文的學習。背誦成篇或成段的文章,有利于語音和語調的正確,熟練,有利于口語能力的提高。

三、努力擴展學生開口說英語的途徑

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我們對學生及其家長做了大量的工作,讓他們支持老師的教育工作。一方面我們要求家長一定要檢查學生是否完成英語作業,特別要檢查學生的口語作業。有的家長談到自己不懂英語,無法檢查等等。我們就此告訴家長:不管你懂不懂英語,你只要要求孩子讀給你聽,背給你聽,如果孩子讀得流利、背得順口,就說明他(她)已經達到老師的要求。在我們的指點下,不少原來沒有檢查孩子英語作業的家長,按照這樣的標準,很容易就知道了自己孩子的英語情況。另一方面,我們教育學生盡量買英語復讀機,有可能的家庭利用電腦來學習英語,以提高英語的口語能力。

四、引導學生用英語思維

多方位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創設教學情景,引導學生用英語思維。在初中起始階段,口語難度不大,記住些單詞和某些簡單的句型,便可學生正確流利地說出語言,起到調動大多數人參與的作用。可是,久而久之,學生會因內容沒新意而日漸失去興趣。所以,在學生有了一定的基礎后,應善于引導,進行創造際,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激發出來。我們可以結合與教材同步的話題或不作限制,讓學生上臺作簡短的演講,練習講的技巧,鍛煉心理素質。此外圖片、掛圖、簡筆畫、實物、多媒體等在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英語思維、激發創新思維方面起了積極作用,使得課堂容量增大,增加了信息量和趣味性,課堂效率更高。

五、注重培養自由談話能力

1.值日生報告、講故事(Daily report and story telling)。

2.一分鐘即興講話(One minute improvised speech)。

3.演講、辯論賽(Speech and debate)。

值日報告應每日進行,每個學生都有機會鍛煉口頭表達能力。這種訓練可以隨時進行,可在上課的前幾分鐘,可在課中,或在最后幾分鐘進行。如:可就課中某個問題讓學生即興發言。我曾多次嘗試這種方法,從課文中挖掘問題讓學生思考回答,持之以恒,學生的口語水平就能不斷提高。演講和辯論應定期舉行,教師可提一些開放性問題讓學生展開辯論、演講,如:Which is your favorite season,summer or winter?Which is more important,money or friendship?If you are chosen monitor,what will you do for the class?學生通過這些訓練大大地提高了英語語言表達能力。

當然,口語訓練的方法很多,我們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因材施教。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摸索適合學生的新路子,選擇科學合理的口語實踐方法,提高每節課的效率,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還應當從教材中挖掘和創新,努力使教學內容由課內延伸到課外;教學模式由單一型向綜合型發展;由傳統的語法翻譯教學向現代的任務型教學過渡。我認為采用這些方法可以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

【參考文獻】

[1]胡建成.農村英語教學面臨的困難思考[J].池州師專報,200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巍山| 托克托县| 清远市| 宕昌县| 天津市| 漳州市| 奉节县| 凤阳县| 乐平市| 巩义市| 远安县| 重庆市| 仲巴县| 湾仔区| 游戏| 搜索| 芦山县| 城固县| 镇巴县| 宁明县| 阳山县| 清水河县| 大安市| 宣化县| 抚宁县| 栾城县| 贺兰县| 黄平县| 仙桃市| 松阳县| 崇礼县| 吉首市| 驻马店市| 郓城县| 肇州县| 康保县| 永川市| 汝南县| 留坝县| 谷城县| 加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