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6 06:02:0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五年級英語教學,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培養學生朗讀英語的習慣,所有單詞、詞組、句子等都是閱讀材料,都要指導學生朗讀,要讓學生在多讀多說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學生聽和寫的能力。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廣東版五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5篇,供大家參考。
五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1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6個單元、2個復習單元。每個單元分“A、B、C”三個部分,共12頁。復習單元為6頁。A、B兩部分主要教學單詞和對話。通過各種形式教學生字和單詞,并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C部分作為擴展內容主要通過填色、畫圖、填充問卷以及手工制作等形式復習并適當擴展所學語言,通過聽力活動,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學過兩年多的英語,學生以有一定的基礎,良好的聽、說、讀、寫英語的習慣已基本養成。但由于教材難度偏大,教學內容與課時不成比例,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保持,兩極分化較嚴重,口語能力較差。因此,本學期應注重轉化后進生,因材施教,分層教學,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意加強口語、閱讀能力的訓練。
二、教學目標
1.養成良好的聽英語、讀英語、說英語的習慣。
2.初步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3.能按三會與四會的要求掌握所學詞語。
4.能四會要求掌握所學句型。
5.能運用所學的日常交際用語進行簡單的日常交流,并做到大膽開口,積極參與,發音清楚,語調正確。
6.能在圖片、手勢、情景等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簡單的話語和錄音材料。
7.能在任務型學習的過程中運用相關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完成某項任務。
8.能演唱已學的英語歌曲,能誦讀已學過的英語歌謠。
三、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①四會句型、單詞。
②在任務型學習的過程中運用相關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完成某項任務。
③運用所學的日常交際用語進行簡單的日常交流,并做到大膽開口,積極參與,發 音清楚,語調正確。
2.難點:養成良好的聽英語、讀英語、說英語的習慣。
四、主要措施
1.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和電教手段,創設良好的語言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情景教學法,讓學生身臨其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學生
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
3.活用教材,根據學生會的實際情況,將每單元各個板塊重現組排降低難度。
五、教學進度表安排
單元 課時 周次
第一單元 6課時 1-2周
第二單元 6課時 3-4周
第三單元 6課時 5-6周
復習1 3課時 7周
第四單元 6課時 8-9周
第五單元 6課時 10-11周
第六單元 6課時 12-13周
復習2 3課時 14-15周
總復習 16-17周
共計 42課時 18周
五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2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難易度合理,過渡平和,主要采用的是全身反應教學法,讓學生在不同的學習活動中感知并運用英語。本教材分為八個單元,其中包括兩個復習單元。每單元分為A、B、C三部分。A、B部分要求掌握。B部分是A部分語言的擴展。C部分供選學,是A、B部分知識的擴展和綜合的語言運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PEP)》五年級上冊,供以小學三年級為起始點開設英語的學校第三年度第一學期使用。教材的設計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形式多樣活潑,很符合該年齡階段的學生。
二、學情分析
教學對象為五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接觸了兩年英語,有一定的英語基礎。五年級的學生的特性使得他們活潑好動,對新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探索知識的欲望很強烈,并且有著很強的表現欲。班級整體學習成績良好,但兩極分化問題嚴重。因此,本學期應注重因材施教,分層教學,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目標
根據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以及發展需求,小學階段的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培養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語音、語調基礎。
本學年應達到以下目標:
1、能聽、說、讀、寫92個單詞或短語以及13組句子和9個單句,要求能在真實語境中正確運用并能讀懂簡短語篇;
2、能聽、說、認讀16個單詞;
3、能聽懂、會唱8首歌曲;
4、能理解6個幽默小故事;
5、能了解6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四、教學措施
1.轉變教學模式,將英語教學單一的課內傳授模式轉向以活動教學為主的模式;
2、把教材內容與日常生活的英語有機結合,積極開展英語課外活動;
3、針對學生的特點,充分利用各種現代化教育手段和直觀教具,設置情景,開展游戲。
4、強調在活動中聽說讀寫,兼顧語法結構,便于教學,易于教學。
5、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用英語進行多種多樣練習的機會,圖文并茂,以引起學生興趣,使學生樂學。
6、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之有學好英語的信心和動力,開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發展學習策略,培養創新能力、注重指導學法,讓學生由學會變成會學,讓學生“學會學習。
7、注重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語言技能及交往能力。
首先,要精講基礎知識,加強基本訓練,使學生獲得綜合運用語音、語法、詞匯進行聽說讀寫的交際能力。其次,要使操練形式與學生的生活時間緊密相連,從而使語言技能發展成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
五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3一、教學目標
讓學生順利達成二級目標要求。即對英語學習有持續的興趣和愛好。能用簡單的英語互致問候、交換有關個人、家庭和朋友的簡單信息。能根據所學內容表演小對話或歌謠。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聽懂、讀懂并講述簡單的故事。能根據圖片或提示寫簡單的句子。在學習中樂于參與、積極合作、主動請教。樂于了解異國文化、習俗。
語言能力目標
聽
1、能在圖片、手勢的幫助下,聽懂語速較慢但語調自然的話語或錄音材料。
2、能聽懂簡單的配圖小故事。
3、能聽懂課堂活動中簡單的提問。
4、能聽懂常用指令和要求并做出適當的反應。
說
1、能在口頭表達中做到發音清楚、重音正確、語調達意。
2、能就所熟悉的個人和家庭進行簡單對話。
3、能恰當運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套話。
4、能在教師的幫助下講述小故事。
讀
1、能認讀所學詞語、對話。
2、能根據拼讀規則讀出簡單的單詞。
3、能讀懂教材中簡單的要求或指令。
4、能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
5、能正確朗讀所學故事或短文。
寫
1、能根據要求為圖片、實物等寫出簡單的標題或描述。
2、寫句子時能正確使用大小寫字母和標點符號。
3、能寫出簡單的問候語。
4、能模仿范例寫句子。
玩、演、視聽
1、能按要求用英語做游戲。
2、能在教師的幫助下表演小故事或童話劇。
3、能表演歌謠或簡單詩歌30-40首(含一級要求)。
4、能唱英文歌曲30-40首。
5、能看懂英文動畫片和程度相當的英語教學節目。
語言知識目標
語音
1、知道錯誤的發音會影響交際。
2、了解簡單的拼讀規律。
3、語音清楚,語調自然。
語法
1、知道第三人稱單數的運用。
2、知道現在進行時的運用。
3、知道There
be 句型的運用。
4、了解英語簡單句的基本形式和表意功能。
文化意識目標
從吃、住、行等最基礎的生活層面來了解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從而初步發展學生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
情感態度目標
1、有興趣聽英語、說英語、背歌謠、唱歌曲、講故事、做游戲等。
2、樂于模仿,敢于開口,積極參與,主動請教,善于合作。
學習策略目標
1、采用多種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書寫習慣和英語學習習慣。
2、引導學生嘗試閱讀英語故事及其他英語課外讀物。
3、注意觀察生活或媒體中使用的簡單英語,并能積極運用所學英語進行表達和交流。
4、能初步使用簡單的學生英漢詞典。
二、學生情況分析
1、學生的雙基情況
五年級的學生已有了一定的英語基礎,他們中的大部分正在平穩的向著二級目標要求邁進,即對英語學習有持續的興趣和愛好。能用簡單的英語互致問候、交換有關個人、家庭和朋友的簡單信息。能根據所學內容表演小對話或歌謠。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聽懂、讀懂并講述簡單的故事。能根據圖片或提示寫簡單的句子。在學習中樂于參與、積極合作、主動請教。樂于了解異國文化、習俗。但也有令我們擔憂的狀況:隨著學習內容的增多和學習難度的加深,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
2、學生的思想狀況
一部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衰減,對英語學習產生畏難情緒,英語學習已掉隊。這就要求我們應關注每個學生,注重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有持續的興趣和愛好,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兩極分化現象的加劇。
三、教材分析
1.總體知識結構
本冊教材共有11個模塊,每個模塊有兩個單元。每個新授單元的第一課均是情景對話,側重語言的交際功能,旨在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第二單元在第一單元的基礎上突出語言的基本結構,通過對前一單元主要內容的回顧而引出重點句型的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并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主要的語言結構。在掌握重點語言之后加強學生在應用方面的綜合操練,通過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復習鞏固所學的語言知識,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從教材的編制來看,本冊的單詞仍以與學生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詞匯為主,較上冊教材來說這冊教材的單詞量相對來說比較多,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本冊教材中安排的情景教學主要涉及到生活、旅游、食物等。另外,本冊涉及到的語法項目大部分都為一般過去式,還有個別兩個模塊為will引導將來時及begoingto…引導的將來式,還有一般現在時。對于本冊來說過去式仍是本冊的教學重點,但出現了一般將來時,對于他只要求學生理解其意,教師不做語法結構的分析上的重點講解。
2.重點:
(1).能夠理解、聽說并認讀各單元主圖下方的詞匯。能夠按所學語音規律正確拼背詞匯。
(2).能夠理解并熟練朗讀各單元主圖中的功能性對話。
(3).在教師引導下,能根據每單元的話題內容滾雪球似的將所學過的語言進行交際運用。
(4).在學生有一定語言素材的基礎上,引導其歸納出每個單元的語法規則,并能正確書寫句子。
(5).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聽懂和讀懂每個單元的故事,并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講述每個單元的故事,并完成相應的課后練習。
3.難點:
(1).能根據圖片和提示寫與故事內容有關的句子。
(2).熟悉輔音字母組合wh、wr、ph、gh和元音字母組合ar、or、er、ir、ur在單詞中的讀音。能夠舉一反三讀出含有以上字母的單詞。
(3).能夠融會貫通,利用所學語音知識拼讀記憶單詞。
四、教改措施
1.課前做好備課工作,不但備教材,還認真備學生,做到有的放矢。
主動學習新課程標準,結合自己實際情況和學生實際情況展開教學工作.
2、讓學生學得主動.在課堂中建立幫困小組發揮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共同提高數學質量。
3、定時進行家訪,經常與家長取得聯系,共同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
家長的配合至關重要,只要家長關心、關注他了,他的成績就會跟上其他同學,而且學起來也有了信心。
4、根據本班學生的年齡特點,鼓勵學生大膽說英語,肯定他們的進步,樹立學習自信心,培養學生朗讀和書寫的好習慣。
5、深入鉆研教材,認真設計好每一節課,及時反饋課堂中的不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6、利用多媒體的輔助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英語歌及chant,教學小故事,情境創設等,初步嘗試課本劇的表演,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7、自覺學習教育理論與專著,適時撰寫教學反思、經驗、案例,提高自身素質,為教學質量的提高打好基礎。
8、利用網絡教研開闊自己的眼界,積極參加網絡教研活動,參與評論,參與探討。
多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與學習,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
五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4本學期,我任教五(3)、五(4)兩個班英語,兩班共有學生87人,所用教材為中加合編的人教版(PEP)。經過一學期的努力,結合新課標的要求,乘著學校推行賞識教育,爭創“市一級”學校的東風,我盡職盡責,力求創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存在問題也不少。得失之間求發展,下面讓我談談自己對本學期英語教學工作的反思及今后的打算。
經過聯合辦學后一個學期的磨合,學校的各項工作,其中包括最重要的班級管理工作及日常教學工作都已走上正軌,這對我們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我認為,要上好課,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有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其中包括校外的社會環境和校內的校園環境。校外的我們沒辦法對付,而校內的是我們教師的份內工作,也就是管好學生的紀律,為全體學生營造舒心的學習環境。我全力協助兩個班主任管好87名學生,讓他們和睦相處,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教學方面,我覺得自己在如下幾方面做得好:
1.“備教材”,我首先弄清了這套教材的編寫思路,即:話題—功能—結構—任務,然后明確教材的主要特點,即:強調語言運用;
注重能力培養;突出興趣激發;重視雙向交流;融合學科內容等等。最后,我還注意到五年級課本著重運用新詞進行句型替換,講求句子的活學活用,它在三、四年級的基礎上增加了“Readand write”部分的“Finish the passage”、“Fill in the blanks”這些練習,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2.在課堂教學中,我結合教室的多媒體平臺,大量使用課件(“金陽光”CD-ROM),幾乎每節新課都用,學生喜歡看,加深了對課文新詞和句型的記憶。
此外,在課堂中我還大量使用實物、圖片、卡片。課前自己動手制作單詞卡片、圖片、將課本的插圖復印放大,以便指導學生看圖。如Unit3借助掛歷、日歷教學January (Jan.), February (Feb.), April(Apr.)等有關一年十二個月的單詞;自己制作好有關日期的卡片,如:Mar.12th,還把“th”標成紅色,以便教學“生日”這一課題。
3.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如在教學Unit2時,發動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單詞卡片,發揮部分學生的美術特長,畫出自己喜歡的季節圖畫給老師作為直觀教具或留給自己作為學具,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從中學到知識。
4.平時上課注重加強學生的聽力訓練,讓他們先聽先感受再學說和操練,狠抓聽寫,每單元必聽,不過關的還要重聽。
課后布置適量的書面作業或口頭作業,并認真批改或檢查,發現錯誤及時糾正。利用周末和班主任一起對潛能生進行家訪以及課外積極輔導他們,如五(4)班的黃漢坤同學和五(3)班的梁家耀同學,老師去他們家家訪后,使他們端正了學習態度,改進了學習方法,取得了很大進步。
中段自查,試卷的基礎題較多,兩個班一共有三位同學不及格。期末自查,部分題目較靈活,有一定難度,結果兩個班也是有三個同學不及格,但比上個學期期末考的十個不及格已大有進步了。通過分析試卷讓我懂得:第九大題的“補全對話”學生失分,這種情況就使我反思,相當一部分學生對交際英語的運用還不行,缺乏語感,不會聯系上下文,寫不出完整的句子。其原因應該是:平時在家不朗讀,沒看或少看有益的英語書報,不懂得積累知識。通過研究試卷,還使我明確上面考查學生的目的和內容,即:五年級是主要考查學生句子的朗讀、理解、替換和運用能力以及初步的閱讀短文能力。而我平時卻把重點放在單詞的拼讀和聽寫方面,想當然認為單詞通就萬事大吉而忽視了以句引詞,以句解段,整體閱讀理解等關鍵的教學內容。我認為這是我這學期的失誤。下學期應在以句帶詞,通過閱讀一段話完成句子及回答相關問題等方面多下功夫,還應提醒學生在校在家多開口朗讀英語;課外多閱讀英文書籍和報刊,以鞏固自己的詞匯量和閱讀理解能力。
五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5一、生知識能力習慣態度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學過兩年多的英語,學生以有一定的基礎,良好的聽、說、讀、寫英語的習慣已基本養成。但由于教材難度偏大,教學內容與課時不成比例,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保持,兩極分化較嚴重。因此,本學期應注重轉化后進生,因材施教,分層教學,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教學目的任務。
1.養成良好的聽英語、讀英語、說英語的習慣。
2.初步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3.能按三會與四會的要求掌握所學詞語。
4.能四會要求掌握所學句型。
5.能運用所學的日常交際用語進行簡單的日常交流,并做到大膽開口,積極參與,發音清楚,語調正確。
6.能在圖片、手勢、情景等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簡單的話語和錄音材料。
7.能在任務型學習的過程中運用相關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完成某項任務。
8.能演唱已學的英語歌曲,能誦讀已學過的英語歌謠。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①四會句型、單詞。
②在任務型學習的過程中運用相關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完成某項任務。
③運用所學的日常交際用語進行簡單的日常交流,并做到大膽開口,積極參與,發音清楚,語調正確。
2.難點:養成良好的聽英語、讀英語、說英語的習慣。
三、個人教研專題。
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的培養
四、主要措施。
1.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和電教手段,創設良好的語言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情景教學法,讓學生身臨其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學生
本學期我除了擔任五年級的英語教學,由于孩子小,人數多,但學習英語興趣較濃,因此,我對五年級英語教學工作也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前輩學習。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獲得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以下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總結:
一、認真備課、面向全體授課
在教學中,認真備課,認真閱讀各種教科參考書,認真編寫好教案制定好教學計劃,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向其他教師取得的經驗,不斷地加以改善修改;在傳授學生知識時,不厭其煩,耐心教導學生,還耐心地輔導學生復習遺漏知識;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并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教育優生幫助后進生。
二、在課堂教學中
第一、在課堂上,認真授課,運用實物教具、簡筆畫,情景教學、手勢語言等方法來啟發、教育學生。教學生做游戲、唱英語歌等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注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有疑難和不懂讀的地方,我總是不厭其煩地講解、分析、帶讀,力爭讓他們學了就懂,懂了會用。
第二、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課堂教學用語盡管大部分相同,我注意不斷適量增加新用語,逐步擴大用語量,使學生保持興趣,經歷挑戰,從而日積月累,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力求自己的語音、語調、語言規范和準確,并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我就調整語速的快慢。
第三、在批改作業方面。學生的作業總是按時及時地批改,并詳細地做好批注,對普遍性錯誤,在全班重復講解、分析。針對個別學生的作業還采取面批方法,一一地分析講解、幫助學生解決疑難習題,提高了教學質量。
第四、在聽力方面。為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常讓學生聽英語歌曲及英語會話的錄音磁帶,還讓學生表演對話,背書。
三、英語活動
為了提高白云園小學五年級2班學生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我們設計了基于魔燈平臺的任務驅動教學案例。五年級學生在已有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通過魔燈平臺提供的多媒體資料和良好的網絡環境,根據自己對當前問題的理解,完成教師布置的一系列任務,此過程不僅幫助學生更快地掌握英語日常用語,還可以助其拓展英語閱讀量,拓寬知識面。為了給學生創造真實的學習情境,教師在教學準備階段,把課本內容進行了重新整合分類。打亂了傳統的教材教學順序,對教材進行重新整合分類,把整本教材內容歸整為四大主題:第一單元作為一個主題“新學期”,第二和第六單元歸為一個主題“身體”,第三、第四、第七和第八單元歸為一個主題“愛好”,最后的第九單元作為一個主題“英語俱樂部”。以主題為單位實施教學。下面我們以主題“Body”為例,展示教學設計的具體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能夠熟練掌握身體各部位的英文名稱及各種身體狀況的英語表達;能夠使用英語描述一些肢體動作;能根據所學內容表演小對話;能根據圖片或提示寫簡單句子。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魔燈平臺,逐步完成任務,并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學習能力及創新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對英語有持續興趣和愛好;在學習中樂于參與,積極合作,主動請教;懂得互相關心,有保持健康的生活理念。
教學平臺
魔燈平臺主要功能大致分為網站管理功能、學習管理功能、課程管理三大部分,其中課程管理中有靈活、豐富的課程活動:論壇、測驗、資源、投票、作業和wiki等。“魔燈”為教師任務、提供資源、評價反饋以及學生上傳作業、小組討論、協作寫作提供了很好的平臺,支持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并促進課堂教學的高效進行。
教學對象
白云園小學五年級2班學生,總共24位學生,男生15位,女生9位。五年級學生已經有四年多的英語學習經歷,基本掌握了500~800個左右的常用詞語,在聽、說、讀、寫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礎。這個年齡段(10~12歲)的學生,處于高年級學段,相較于低年級學生的直觀形象思維,多了一點抽象思維能力,仍然活潑好動,對魔燈平臺很感興趣,學習熱情很高。學期初始,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已經掌握通過平臺上傳作業、發表觀點、對別人的觀點進行評價,以及在wiki模塊中進行小組討論等技能,為后續的學習活動奠定了一定基礎。
教學過程
在主題“Body”的教學過程中,以任務為線索進行教學。
1.任務一
搜集與身體有關的單詞,進行人體部位圖的填空;搜集各種身體狀況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1)教師提前將一張人體部位圖上傳到魔燈平臺。
(2)學生搜集與身體部位有關的單詞,進行人體部位圖的填空。
(3)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單詞認讀的游戲活動。
(4)學生搜集有關身體感受的英文表達,上傳魔燈平臺;小組成員在魔燈平臺中交流,歸納單詞、句子。
(5)在課堂上以開火車式問答練習“How do you feel? I’m…/I feel…/I’ve got…”句型,利用電子白板進行全班歸納。
(6)教師在魔燈平臺的討論區引出話題“How do you feel today?”,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
分析:教學一開始,教師以魔燈平臺中填寫人體部位圖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收集資料,發表自己的觀點,培養其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提升信息素養,同時增強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堂中設置教學游戲的環節,可以持續引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很好地鍛煉他們的英語表達能力,同時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
2.任務二
“以打電話問候某個生病的同學為題,編排對話”,小組討論,模擬。
教學過程:
(1)教師將圖片上傳到魔燈平臺,并任務“觀察圖片,圖片中的人物哪里生病了呢?她們可能在說什么呢?請用英語句子表達”,學生在魔燈平成作業。
(2)學生搜集關于英語電話用語資料,上傳魔燈平臺;小組討論常用的打電話用語。
(3)小組成員合作編寫一段問候某個生病同學的電話對話,將對話內容上傳至平臺。
(4)課堂上小組匯報表演,全班進行評價。
分析:由簡單的描述身體部位的單詞學習,過渡到描述身體狀況的詞匯,慢慢再到組織句子進行寫作訓練,層層推進,由易到難,學生在一步步對自己寫作內容的擴充中提高了寫作的水平。這一任務中,讓學生模擬打電話問候同學,這個真實的情境,使學習變得直觀、形象。生動直觀的形象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聯想,喚起學生原有認知結構中有關的知識、經驗及表象,從而使學生利用有關知識與經驗去“同化”或“順應”所學的新知識,發展能力。
3.任務三
“思考如何保持健康?用簡短的幾句英語寫一寫”,小組討論總結。
教學過程:
(1)教師上傳關于電話對話的視頻,鼓勵學生反復觀看并且跟讀。
(2)教師將任務在魔燈平臺上,“思考如何保持健康?用簡短的幾句英語寫一寫”。
(3)學生搜查資料,結合自己已有的知識,在魔燈平臺上發表,然后小組在平臺中討論,教師給予反饋意見。
(4)課堂交流保持健康的方法,利用電子白板進行歸納。
分析:教師提供相關視頻,鼓勵學生反復觀看并且跟讀,視頻材料相對于文本素材,更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其對英語的興趣以及聽和讀的能力。加之任務的驅動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進行有效學習。隨著任務的層層推進,學生的知識量不僅提升了,技能也得到了鍛煉。一次次的小組討論、互評讓合作學習的優勢越來越明顯。學生的學習不再是孤立的,學習過程中有彼此的交流、有智慧的碰撞、有更多新知識的生成。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讓他們懂得互相關心。
4.任務四
用英語設計一套簡單的體育鍛煉操,并在課堂進行模擬演示。
教學過程:
(1)教師上傳了一段視頻,鼓勵學生反復觀看,并思考都有哪些活動需要身體部位的短語,在平臺上發表自己的見解。
(2)把全班同學分為幾個小組,教師發出指令,相應的學生做動作,然后速度加快、難度增加,如 Group1,Touch your …with… ;Group2,Put your…on…
(3)教師上傳任務,“用英語設計一套簡單的體育鍛煉操”。
(4)小組交流組內各成員設計的鍛煉方案,總結形成一份具體的方案,上傳平臺。
(5)按照方案的內容,小組模擬體育課堂,進行展示交流。
分析:除了知識方面的學習、鞏固,讓學生動手設計一套體育鍛煉操,主要鍛煉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培養其健康的生活理念。學生的學習不僅是知識由外到內的轉移和傳遞,更應該是主動建構自己知識經驗的過程,通過新經驗和原有知識經驗的相互作用,充實和豐富自身的知識和能力。
從最開始認識身體部位的單詞,過渡到設計電話問候語,到最終設計一套體育鍛煉操,不僅僅是從單詞到句子的進步,更是自主學習能力到合作學習能力再到創新學習能力的提升,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懂得互相關心,同時樹立健康的生活理念。
總結
本教學設計的優點體現在以下幾點。
1.增強學習的趣味性
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是進行有效教學的根本,而激發學生興趣的首要條件是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本教學設計利用魔燈平臺,提供與學習相關的圖片、視頻、音頻和動畫等學習資料,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學習興趣。英語課堂上和諧高效的教學氛圍的創設,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更大發揮,在積極參與、口腦并用中學習興趣得到增強。而后通過任務驅動教學法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了其有效學習。
2.實現學習的隨時性
據調查了解,學生家中都有電腦,不論是放學回家還是放假休息,學生隨時可以上網學習,自己新的學習進展,查看小組其他成員的進展,與小組成員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魔燈平臺使得學習不再僅僅局限于學校,不論是物理空間,還是時間安排,都有了很大變化,實現隨時隨地學習。
3.實現教學的創新性
關鍵詞:合作學習 合作 小學英語教學 應用
21世紀是一個發展迅猛、日新月異的時代,社會分工日益明確,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也逐漸提高,孤軍奮戰的模式已經難以取得大的成就。團隊合作逐漸成為學業及事業能否順利發展的重要因素。實際教學中,有些學生缺乏團隊合作意識,缺乏集體主義精神及其與同伴交流溝通的技巧與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教師有必要大膽嘗試新的、科學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促進其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實驗對象及結果分析
本文采取實驗組與控制組的前后測設計,對兩個小組進行前測和后測,對比分析合作學習對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英語考試成績及英語活動參與度等方面的影響。選取筆者任教小學中的五年級(1)班和五年級(2)班各45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兩個班級的年齡及男女比例基本相同,對兩個班級的學生進行了前測,發現其學習興趣、英語成績及語用能力等方面沒有明顯差別,隨機確定五年級(1)班為實驗組,五年級(2)班為控制組。
經過一個學年的實驗,以兩個班級的期末英語統考成績作為后測考試成績。對相關數據分析發現:在前測中,兩個班級的學生在英語學習興趣、課堂活動參與度、所講授知識的掌握等方面沒有明顯的差別;在后測中,五年級(1)班的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有了明顯的提高,在前測中僅有42%的學生對英語學習感興趣,而在后測中這一數據提高了73%。課堂參與度也有了顯著改善,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積極回答問題、參與小組討論的學生由前測的20%上升到了62%。學生課堂學習的困難及其解決方法也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前測中,五年級(1)班只有33%的學生能夠全部掌握所講授的知識,在后測中增加到了58%。在對比前后測兩個班級的期末考試成績時,筆者發現,在實驗后兩個班級的后測成績差距較大,尤其是80分以上的優良學生人數,五年級(1)班要明顯多于五年級(2)班。合作學習在五年級(1)班的應用對以上幾個方面有較大的積極影響,說明合作學習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合作學習的應用
以合作學習的科學理論為指導 在實施“合作學習”之前,筆者對本校多位英語教師進行了訪談,他們都在英語教學中應用過合作學習的方法,但是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認真分析他們的實踐操作后,筆者發現,一些教師在應用合作學習方法時,存在一定的誤區。
要想達到預期效果,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合作學習的適用性,合作學習并非適用于每一堂課和每一個教學環節,教師應根據不同教學內容和需要,采取恰當的合作學習方法;其次,科學分組,小組分配時不能按照座位等因素隨機劃分,而是應當參考每個學生不同的學習特質,盡可能確保各個學習小組之間實力相當,增強其競爭性和公平性。再次,學習小組要保持相對穩定。在劃分好學習小組后,應當使其內部成員保持相對穩定,有利于內部成員間互相了解,更好地分工。
根據教學內容的差異設計不同的合作活動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結對子”(兩人一組)的小組合作方式比較常見,常出現在英語口語和語音教學中。合作學習有利于幫助學生辨別對方的語音、模擬對話、課文背誦、句型操練,實現合作雙方的共贏。“角色扮演”一般是兩人以上,讓學生根據課文的內容與情景,各自扮演相應的角色,使其通過演繹故事而增強對課文的理解,提升其學習英語的興趣。“小組調查法”一般要4至6人,在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牛津英語教材中,就有“Do a survey”做調查報告的學習內容,通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去收集資料、整理內容,并統計數據,最終向全班同學匯報本小組的成果。不同的合作方式的恰當運用,在不同的教學內容與環節中,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在教師的主導下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合作學習要求小學英語教師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僅僅充當一個引導者及管理者的角色。在必要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幫助,讓學生積極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真正提升其學習能力。在合作學習之前,教師要幫助學生做好小組合作學習的相關準備。例如:講解合作學習中會涉及的語言知識、明確學習目標與任務、明確參與規則與評價標準等。在合作學習中,教師還要善于觀察和傾聽,對各個小組的學習情況時刻關注,并為他們提供必要的幫助,及時解決一些突發狀況,積極鼓勵學生友好合作、共同進步,使各個小組之間公平競爭,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學習氛圍。
參考文獻
[1]張莉.淺談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中的應用[J].海外英語,2013,24:30-31.
小學英語教師要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就必須具備一定的教學技能。小學英語教師不僅要掌握英語專業知識,更要具備一定的理論素養和教學能力,全面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
一、英語專業知識
英語專業知識是小學英語教師最基本的教學技能,小學英語教師不僅要具備一定的詞匯量、語法知識、文體知識、標準流利的發音,還要具備一定的文化知識,能向小學生介紹英語國家的風俗習慣和歷史地理,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英語教師要具備良好的聽、說、讀、寫能力,并能對小學生的聽、說、讀、寫進行規范的指導。不僅如此,小學英語教師還要能對學生提出的課內外問題進行解答,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引導。以精通版小學英語為例,小學英語五年級第一單元就涉及了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幾個國家,教師要能指導學生掌握準確的發音和語法知識,并向學生介紹這幾個國家的風土人情,以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英語理論素養
小學英語教師的英語理論素養包括課程理論、外語教育心理學和現代外語學習理論。小學英語教師要具備一定的課程理論知識,能夠結合不同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自主探索活動進行有效的組織和引導,并在此過程中對小學生的情感態度進行積極的影響。小學英語教師要將自己視為課程設計的參與者,能夠對《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進行清晰的解讀,對教材進行分析。小學英語教師還要具備一定的外語教育心理學知識,針對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階段特征,要對兒童學習外語的心理特征進行把握,從而將正確的教育觀念樹立起來,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征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要做到因材施教。以小學五年級學生為例,在外語學習的過程中其具有心理負擔輕、記憶力好的優勢,對于機械的訓練和記憶往往有抵觸情緒。這就需要教師因勢利導,將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激發出來,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小學英語教師要掌握外語教學法的相關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精通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要求學生掌握四會句子,為了適應小學生的外語學習心理特征,教師可以將這些句子變為豐富有趣的對話或者歌謠,讓學生進行兩兩對話,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英語教學能力
小學英語教師要具備一定的英語教學能力,具備課堂教學組織能力、課堂活動實施能力和教學設計能力,能夠回答學生課內外提出的英語問題,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觀察,并給予指導。小學英語教師要能用清晰、簡單的語言來對英語知識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并通過多媒體、簡筆畫、示范表演、歌曲演唱、動作示范等直觀教學手段來輔助教學,根據學生的表現來調整課堂節奏,能夠出色地完成教學目標,并使學生在課堂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新課標對小學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英語教師要具備扎實的英語專業知識、豐富的英語理論素養和較高的英語教學能力,只有具備這些基本的教學技能,小學英語教師才能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不僅能將現有的英語知識教給學生,還要培養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王克清,劉雪芳.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問題與探討[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3(03).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人教版
隨著社會交流的圈子越來越廣,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語言課程,已經成為小學高年級教學的重要內容。而英語教學作為另外一門語言,學習的過程中依賴母語,不敢說,排斥性,這些現象都是很正常的,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本文以人教版小學五、六年級英語教材為例,從“說”入手,通過創設英語交流,以環境、英語故事會、英語演講比賽、實物教學等方式,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以及英語的教學質量。
一、學習英語要敢于說
在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英語學習以培養學生對英語持續性學習的興趣和愛好為目的。在英語教學上,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進行組織教學。鼓勵用英語大膽地發言,去參與到英語教學中來,不斷產生復習英語和施展能力的興趣。
例如,我們在學習到五年級上冊My new teachers這一部分的內容時,設計了邀請新來的歷史老師參與到教學情景的環節,讓學生利用本課的old,short,thin,tall,strong,young,funny,kind等等這些單詞,來談論一下新來的歷史老師的樣子,不但可以讓學生記住本課所學的單詞,還在現實交流中迅速地掌握了運用的方式。重要的是通過“說”和與老師、同學之間的互動交流,增加了英語學習的信心,提高了口語交流水平,也提高了學生整體的英語學習質量。
二、學習英語要會說
英語與我們的母語漢語相比較起來,共同點都是作為十分重要的交流語言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和使用。不同點是二者之間在語言表達和用詞上,有著一定的差異,并且語言習慣上也有很大的差別。對于學習經驗不足的小學生來說,用慣了母語交流的方式,英語學習上存在著一定的習慣問題,因此學習英語會說很重要。
例如,在上五年級上冊What can you do這單元的內容時,請班上的學生進行分組表演,不同的角色和能力,可以讓學生掌握到本課所學的單詞,更讓他們在情景中自然運用,合適的詞語和用語習慣,讓他們的表達能力得到鍛煉。
三、學習英語要大聲說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我們也發現了這樣的現象,有的學生明明學習成績不錯,英語講得也很好,只是不敢大聲說,不愿意在眾人面前表現自己。而英語作為一種交流語言,始終是離不開說的。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和鼓勵學生大聲地用英語說出來,表達出來,是學好英語的第一步。
在這方面,我們也相繼開展了一些命題或者自由發揮式的英語競賽,不管最后的結果如何,學生都在這個參與的過程中,大膽地說了出來,明顯地提高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敢于去說的自信心。
參考文獻:
[1]鄺惠春.提高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教學策略探討[J].英語教師,2012,23(05):12-17.
【關鍵詞】從化農村 英語學習 壓力感知 實證研究
一、前言
壓力感知(Stress Perceived)是指是個體對外界刺激的反應過程,包括對威脅的感知和相應的身心反應。而在英語學習的過程當中,當學生感知無法完成外界給予的任務并感受到懲罰威脅時,就會產生相應的負面身心反應,即學習壓力。適當的壓力往往能促進學生更加勤奮的學習和完成相應的課業要求,并優秀地達到教學要求,然而,當學生承受壓力過大時,在英語學習過程當中會適得其反并產生消極學習等對抗現象。因此,了解學生對英語學習壓力的感知夠較好的疏導學生化壓力為動力促進學習效果。
基于此,為了解廣州市從化地區農村兒童英語學習壓力狀況,為廣州市改善農村兒童英語教育提供相關決策依據。本研究以廣州市從化區太平鎮地區143名高年級小學生為研究對象,對廣州從化農村地區兒童英語學習壓力感知情況進行調查研究,以其得到有益的結論和啟迪。
二、研究樣本
本文衡量英語學習壓力感知的量表主要參考French & Caplan(1972)的研究來設計問卷,從競爭壓力、課業壓力和條件壓力三個維度進行衡量,共包括6個問題指標。研究樣本來自廣州市從化區太平鎮的高年級小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問卷填寫。問卷一共發放200分,回收200份。最后通過篩選得到有效問卷143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72%。有效問卷以男生為主,占59%;在年級上六年級占比最高為45%,其次是四年級占27%。具體數據描述如表1所示:
三、結論啟示
通過對廣州市從化區太平鎮地區143名高年級農村小學生的英語學習壓力感知調查分析發現:
1.總體而言,廣州地區農村兒童具有較大的英語學習壓力感知,總體平均值達3.35(高于3.0的基準)。其中,條件壓力感知是最高的(均值達3.76),競爭壓力感知次之(均值為3.33),而在課業方面則明顯沒有太大的壓力(均值為2.95,低于3.0的標準值)。這說明廣州從化地區農村兒童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壓力主要還不是來源于課業上的壓力,說明學校在英語教學難度和課后作業方面給予學生的壓力不是特別大,而且難度偏低,而最主要的壓力感知來源于家庭經濟等環境條件的壓力感知以及同學之間進行比較的競爭壓力感知。因此,從化地區學校針對農村兒童英語學習壓力的疏導應當在環境條件和競爭比較方面進行入手,盡量弱化同學之間過于看重成績的比較,對于成績管理要進行保密管理,從而降低學生學習英語的競爭壓力。
2.相對于女性同學而言,男生在學習英語方面會有更加高的壓力感知(F=5.02,P=0.027
3.六年級學生英語學習壓力感知比四五年級高,而四五年級的英語學習壓力感知則差別不大(總體F檢驗不顯著,LSD兩兩比較部分顯著)。其中,六年級學生英語學習壓力感知均值為3.47,高于3.0的均值標準;而五年級和四年級英語學習壓力感知均值分別為3.30和3.18,均高于3.0的均值標準。而具體到每個壓力來源感知,通過LSD兩兩比較發現,四五年級競爭壓力相當,而六年級的競爭壓力會顯著增加;在課業壓力方面,年級越高課業壓力越高,五六年級課業壓力無顯著差異,但均值均大于3.0,而四年級則沒有太大競爭壓力,均值低于3.0;在條件壓力三個年級沒有顯著的統計差異。課業壓力在五年級開始顯現,而競爭壓力則到了六年級才開始顯現。因此,在進行壓力疏導管理時,六年級學生始終是應當重點關注的群體,同時適當關注五年級學生課業壓力。
當然,農村兒童英語學習壓力影響遠不止在性別和年級方面有差異,在家庭收入、家長教育背景、課外補習時長等方面都可能會存在較大影響,未來研究可進一步在這些方面進行深入探討,讓農村兒童英語學習壓力感知研究結論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摘 要:在中小學英語教學中,語音教學一直是困擾著教師和學生的一大難題,教師對語音知識體系的認識不清嚴重制約著教師英語語音教學水平的提高。英語作為一種表音文字,其單詞的音與形之間遵循著音位與字母或字母組合相對應的規則。對這一規則的掌握,就如同掌握了語音與文字之間的解碼工具,可以有效地降低學生單詞記憶的壓力,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關鍵詞:中小學英語;語音;知識體系;拼讀教學;音標
在中小學英語教學中,語音教學一直是困擾著教師和學生的一大難題,教師對語音知識體系的認識不清嚴重制約著教師英語語音教學水平的提高。
一、對語音教學的基本認識
新課標中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對語言技能的要求分為“聽、說、讀、寫”,對語言知識的要求分為語音、詞匯、語法、動能、話題。而我們從這些要求的順序不難看出語音的基礎地位,新課標中語言知識二級和五級目標中對語音做了具體要求(參考新課標18、19頁)。
我們很多教師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將語音教學簡單地等同于音標教學。音標與語音的關系是所屬關系,即音標知識是語音知識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音標以其準確性和工具性成為國人學習外語的很好手段。但是在學習之初,音標學習必須在學生已有了充分的語音感知的情況下,時機成熟的時候適當出現才會事半功倍,絕不應該成為語音教學唯一內容。因此,熟悉小學英語語音知識體系是對每位小學英語教師的基本要求。
二、中小學英語語音知識體系
英語語音知識體系龐大又復雜,但中小學階段要求掌握的比較簡單淺顯,現在我們以新版PEP教材語音知識來分析小學階段需要掌握的英語語音知識體系――“字母名稱音輔音字母音元音字母音字母組合輔音連綴語音、語調”,這樣的安排體現了語音學習的規律性和漸進性,由此我們按PEP教材的順序來總結小學英語的語音知識體系。
1.三年級上冊――字母的名稱音和輔音字母發音
本冊看似簡單的26個字母教學,其中包含的語音知識卻非常豐富,所以三年級上冊在語音學習中任務比較繁重:(1)學生能聽、說、讀、寫26個英文字母;(2)正確讀出26個英文字母的發音,并且能聽出每個字母名稱音中所含的音素,為以后的詞匯學習打下基礎;(3)掌握21個輔音字母的字母音,也就是在單詞中對應的發音。
2.三年級下冊――五個元音字母在重讀閉音節中的發音
本冊的學習重點是五個元音字母的短音發音,即五個元音字母a、e、i、o、u在閉音節中的發音――
/?V,e,i,?蘅,Λ/。教材的Listen,repeat and chant先通過拼讀單詞(拼讀每個字母的Letter Sound)來復習輔音字母發音,同時引出短元音的學習,再通過chant進行興趣激發與知識鞏固。
這里我們需要注意Phonics語音教學法在單詞拼讀中的應用。Phonics是英語為母語國家的語音教學法,其核心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建立英語字母或字母組合(letter or letter pattern)與語音(sound)之間的對應關系。以Phonics的眼光來看,單詞不是由字母組成的,而是由音組成的,音是由字母或者字母組合組成的。一旦掌握Phonics技能,就基本可以做到“見詞會讀,聽音會寫”,從而大大減輕學生識記單詞的負擔。因此,Phonics是我們小學語音教學的核心。
3.四年級上冊――五個元音字母在重讀開音節中的發音
本冊的學習重點是五個元音字母的長音發音――/ei,i:,ai,?藜u,ju:/。教材的Listen, repeat and chant以“元+輔+e”和“輔+元”字母組合的形式來呈現元音字母在重讀開音節中的發音,這樣安排是為了對比元音字母在開音節與閉音節中發音的不同,我們在教學時也應將二者的對比作為重點,同時其他相關語音知識,如開閉音節、重讀音節等可以涉及但不必深入。
4.從四年級下冊到五年級下冊――字母組合的發音
四年級下冊主要是單元音的字母組合:er的發音/?藜/;le的發音/l/;ir的發音/?廾:/;ur的發音/?廾:/;ar的發音/唬/;al的發音/?蘅:/;or的發音/?廾:/和/?蘅:/。
五年級上冊單元音字母組合和雙元音的字母組合:ee的發音/i:/;ea的發音/i:/和/e/;ow的發音/?藜/和/a/;ow的發音/e/和/ay/;ai的發音/e/;ay的發音/e/;ou的發音/a/。
五年級下冊的重點則是輔音字母組合及輔音連綴的發音:輔音連綴cl的發音/kl/,pl的發音/pl/,br的發音/br/,gr的發音/gr/;輔音字母組合:ch的發音/t?蘩/,sh的發音/?蘩/ ,th的發音/θ/,th的發音/?奩/,ng的發音/?耷/,nk的發音/?耷k/,wh的發音/w/和/h/。
三冊教材皆是通過Read,listen and chant部分來呈現這些語音知識的。先領讀字母組合及其發音,再通過chant加以強化。但這里Read的設計給予了學生自主嘗試的機會。
5.六、七、八年級――字母組合、簡單的語調、重音、連讀等語音知識
六年級則初步涉及重音、連讀、語調等語音知識,并對前幾冊所學語音知識進行了歸納和復習,使小學階段的語音教學更具系統性和完整性。中學階段是在小學基礎上的拓展和延伸,隨著學生詞匯量加大,例詞增多。
三、自然拼讀訓練和音標學習相結合的理念,靈活運用小學英語語音知識體系
我們課題組提出“拼讀教學常態”化,逐步建立W生的拼讀能力。但是據資料表明:在最常用的1 000詞匯中,只有65%的詞是規則的,所以我們在教學中形成了“自然拼讀訓練和音標學習相結合”的教學理念。
我們從五年級開始潛移默化地進行音標符號的滲透――教師只是在教學中呈現音標符號,并不做記憶要求,久而久之,學生便不同層次地記憶了音標的讀法和寫法,以及相對應的字母和字母組合的發音。在六年級下冊的時候水到渠成地將48個音標符號系統地集中講解,做到自然拼讀和音標學習的完美結合。
從上述對小學英語語音知識體系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中小學階段的語音教學任務看似不重,但是如何讓處于英語啟蒙階段的小學生積極、快樂地掌握語音知識,這是擺在所有小學英語教師面前的一大課題,需要大家不斷提升自己的語音教學水平,靈活運用小學英語語音知識體系,探索豐富而有效的語音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PEP新版小學英語教材.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以趣導學,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小學生缺乏明確的學習目的,興趣是學生參與學習的“興奮劑”,是學生展開語言學習活動的“導火索”。因此,教師在Story Time板塊的教學中,應當重視鼓勵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盡可能順應學生的心理需求,增強板塊學習的趣味性,想方設法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促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讓Story Time板塊教學事半功倍。
例如:在教學譯林新版牛津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8 At Christmas時,教師結合話題內容在課伊始通過朗朗上口的兒歌《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英語學習氛圍,讓學生從枯燥、單調的語言學習活動中解放出來,迅速將注意力轉移到課堂學習中;然后教師則通過Riddle的形式,讓學生根據其描述猜出相應的物品,如Father Christmas、Stocking……猜謎游戲不僅迎合了學生喜歡游戲的天性,讓學生興奮起來,同時也在猜謎的過程中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學生構建充滿魔力的英語學習磁場;然后通過Father Christmas、Stocking等水到渠成地引出本課的話題At Christmas,引發學生對語篇的好奇和關注,讓學生產生強烈的語篇閱讀積極性。
案例中,教師通過歌曲、游戲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發學生對語篇內容的好奇,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英語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狀態下走向學習。
以活導學,引導學生有效學習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英語教學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創設語言任務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有效體驗、感悟、參與,促使學生有效掌握語言知識和提高語言技能。因此,在Story Time板塊的教學中,教師以“活動”為媒介,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展開主動積極和富有個性的閱讀和學習,讓學生從“被動接受”的模式走向“自主探索”,讓Story Time板塊的教學更具趣味性和針對性。
例如:在教學牛津英語(譯林新版)五年級下冊Unit 3 Asking the way時,教師結合教學內容設計了如下教學活動:①回顧復習:帶領學生回顧第二單元的相關內容,讓學生在輕松的交流中營造了英語課堂的氛圍,同時通過談論復習相關的內容與閱讀內容結合密切,從而有效引入本課的話題,自然無痕地將學生帶入Story Time板塊的學習活動中。②閱讀活動:讓學生觀看動畫,整體感知語篇內容,讓學生了解What does Yang Ling want to do? Can she find the way? 讓學生獲取語篇關鍵信息和整體感知語篇內容;接著老師又通過問題How does Yang Ling go to Su Hai’s home? How does she go to the book shop? 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和交流,讓學生畫一畫路徑圖,掌握問路的相關語言知識,提高學生相應的閱讀策略。③路徑復述:讓學生根據所畫的路徑嘗試描述途徑,積極嘗試運用所學的語言。案例中,教師嘗試通過多樣化的活動引導學生展開對Story Time板塊的探索,在活動中體驗和學習語言,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大膽實踐,有效優化課堂教學。
以學導用,引導學生學以致用
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是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Story Time板塊的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設計教學活動,為學生構建開放的英語學習空間,讓學生開展語言的積極實踐,鼓勵學生大膽地運用語言,凸顯英語的“工具性”,讓該板塊的教學變得更生動、更有效。
例如:在教學牛津英語(譯林新版)五年級上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時,教師結合Story Time的內容,在學生讀后活動中設計了“猜猜我的動物朋友”,讓學生積極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向老師進行問詢:Does it have four legs/…? What can it do? 獲取對動物朋友的相關信息,從而猜出教師所喜歡的動物。通過教師的示范,讓學生明白活動的開展流程后,引導學生展開小組合作交流,猜出對方的動物朋友。案例中,教師立足學生的語用能力發展設計了猜謎活動,積極開展語言的運用和實踐,有效訓練并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Story Time板塊是教材的核心板塊,是學生學習語言知識,提高語言技能的重要資源。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加強對Story Time板塊教學的研究,有效培養學生對該板塊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相關的各項活動中,讓學生融情入境,有效掌握相應的語言知識,提高語言技能,從而讓Story Time板塊教學更生動、更有效。
參考文獻
不過既然是國家教育部發出的指令,就一定有它存在的好處和優點,我們只能無條件的執行,畢竟這對我們英語教師來說不是一個很大的困難,困難在于學生,如何才能讓他們盡快的學習好英語是頭等難題。
回顧過去一學年來的工作,本人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服從領導分工。本學年擔任分校的三、四、五年級英語教學工作,在過去的一年確實在摸黑之中度過,但經過一學年努力學習,自己英語水平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英語水平也相對提高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在課堂上,我首先讓學生明白每課的句型結構,懂得它的規律,會用學過的單詞使用新句型對話。對話中照顧各層次的學生,做到難易得當,讓每個學生都有練習的機會,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提高對話反應能力。每課講授完后,要求學生必須會背,會默寫單詞,會回答對話練習。
由于大勢所趨,改革當前,英語教材版本不斷更新,使我在英語教學不斷吸收不同版本教學的經驗。而本學年對我說又是新版本英語教材,而且一下子接手全校所有英語教學工作,在一學年來確實付出不少努力和碰過許許多多的釘子。在全校英語課當中,六年級教材對老師的教、學生的學顯得比較吃力;而五年級有大部分男同學已經厭惡英語學習,日益侵蝕,使教學有時無法進行;再加上四年級學生低子薄,接受能力差。針對各班級特點不同,所采取措施也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是按照英語教學常規,讓學生多聽、多讀、多練,從練習中不斷提高能力。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我體會如下:
學習英語是循序漸進的,每個階段都不能松懈。因此,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輔導下層生,讓他們能跟得上,打好基礎,往后的學習才能順利通過。課后,經常輔導接受能力差有學生,使他們有所進步。并且,在班級成立英語輔導小組,給英語成績差的學生進行輔導和幫助。
首先培養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因斯坦是這樣說的。學生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事物,自然會用更多的時間鉆研。因此,在教學中要盡量使用英語,適當利用母語;利用直觀教具、動作、表情和玩游戲等方法吸引學生,讓學生樂于學習。而且,教學中必須做到讓學生明白,會用,反復練習句型和單詞,提高水平,進行生動活潑的開放式的課堂教學,使學生從愉快的情景中學到知識,從而提高學生對英語科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果。所以要特別注意學生的興趣的培養。
英語的學習是狠抓句型及單詞,因此,每天早上要求學生提前十五分鐘回到課室,開口讀英語,鍛煉口語能力,熟悉課文。在班級選出讀音規范的科代表,由教師指導培養好科代表。而且教師經常巡視和抽測,使學生不知不覺鞏固所學習的單詞;在家里利用睡覺前和起床前十五分鐘時間有計劃有序地讀書和背誦單詞。要求每天學生聽寫規定十個單詞,必須做到完全正確。既要學習新知識,又要鞏固舊知識,得到兩面照顧,不能松懈。保證所學的單詞的正確記憶,為對話練習及書寫打下基礎,保證單詞的正確性,提高聽力的準確性。除抓句型及單詞外,還要為學生區分易混、易錯的地方,使學生心中有數,提高叛斷應變能力。
現代社會中英語是一種很重要的交際語言,學好英語對自己是一個很好的獨特條件,是一種天然優勢。學好英語并不是很困難,這是要考慮到教室的教學水平的,如果教師的教學水平高,那么在教授英語的過程中,學生會不自覺的跟上教師的節奏,培養起學習英語的興趣,英語成績的提高自然水到渠成。
以后的英語教學中,我們會更加努力的,這是我們的天職,今后繼續加強對教材鉆研,想多點辦法,讓學生學得更輕松,爭取更大進步。
時間過的真快,轉眼又一學期過去了。驀然回首,往事歷歷在目。回顧這個學期,感覺自己已然成熟了許多。為今后更好的工作,現將本學期的工作述職如下:
一、錘煉業務
本學年我擔任五年級五個班的英語教學工作。在教學方面,首先按常規做好課前備課,認真鉆研教材,努力創設適合高年級教學的活動形式,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誘發學生的認知需求和創新欲望,使學生從情感、思維和行為上主動參與到學習中。教學中嘗試進行語音滲透,課下組建興趣小組,拓展語音知識,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輔導的學生,參加淄博賽區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獲得一二三等獎。課后,認真批改學生作業,對作業嚴格要求,對學生做錯的題,做到及時糾正。在家庭作業方面,采用教師,家長,學生三者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達到學生作業有人看,學生作業天天查的目的,督促學生完成課文預習、復習這一環節,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并為高效學習新知識打下基礎。
二、虛心學習
作為一名新教師,我在教育教學中遇到了眾多問題。問題的解決需要細心的請教,勤奮地讀書、不斷地反思和不斷否定自我,超越自我。一年來,我通讀了《生命教育—一位小學英語教師的教育生活》、《第五項修煉》《班主任工作漫談》等教育專著。另外,通過向指導老師請教,聽課,外出學習等,開拓自己的思維,汲取別人的優點,不斷的完善自己的教學。并在本年度取得了些許成績,在老師們的幫助下,我擔任了張店區小學英語五年級教材備課會主講并執教研討課一節,參加區英語優質課比賽,區小學英語學科“課堂教學實錄與評析”比賽,全國第四屆“新標準杯”英語教案課件大賽中均獲一等獎。
古人云:“飛瀑之下,必有深潭。”這“深潭”是“飛瀑”長年累月沖擊地面而成的。同樣,教學經驗和方法也是靠長時間積累起來的。在以后的教學中我還要注意對自己的知識進行分類、比較、歸納和提煉,總結了教學中的成功與失敗、經驗與教訓,更注重研究如何啟迪學生智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真正做到揚長避短,更好地教書育人。
三、勤奮工作
作為一名青年黨員教師,我時刻牢記黨旗下的誓言,保持一顆平常心,力求做到無欲而剛,遵守教師職業道德,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政治學習,業務學習,并記好學習筆記,心得體會,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工作中,不計較個人得失,吃苦在前,做事在前,輔助大隊輔導員的做好各項工作,參與校報校刊的編審。在這一年中,我做到了不遲到,不曠課,不早退,嚴格遵守學校的一切規章制度,課時足,滿工作量,圓滿地完成了本學年的各項任務。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有成績也有不足。我知道,任何事情都是在不斷的反思——改進——再反思——再改進的過程中不斷的發展進步的,我相信在領導和同事的幫助下,我能不斷地加以克服缺點,我也將一如既往地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學校的發展做出貢獻。
總之,在學年度教育教學工作中,我與全體同事共同努力,為我校教育教學任務的完成,特別是我校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作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取得了一點成績。同時,自身肯定有諸多不足之處存在,“逝者不可追,來者猶可鑒”,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繼續努力。
學年度,本人擔任高屆3、4兩個班高中英語教學,在學校各級領導的幫助、支持下,恪盡職守,努力拼搏,積極進取,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在此,作以簡單總結和匯報,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虛心學習。
【關鍵詞】情景教學 教學模式 小學英語 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0-0116-01
一、通過實物創設教學情境
因為小學生能夠接觸的事物比較少,并且習慣通過眼睛所看到的實物形象來建立思維觀念,因此如果教師能夠以實物作為輔助創建教學情境,讓學生通過看實物來加深記憶印象和培養學習興趣,將極大的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并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1]。
二、通過圖片創建教學情境
通過實物創建的教學情境雖然直觀、有效,能夠顯著提高學習效率,但是在教師的實際課堂教學活動中,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性詞匯,或者受現實條件限制無法帶到課堂上來的實物詞匯,無法通過實物輔助來創建教學情境,這種時候可以用通過圖片創建教學情境。通常來說,小學生對于繪畫圖片都有著濃厚的興趣,特別是在圖片內容比較陌生的或者圖片沒有被完全展示的時候,將會激起學生極強的探究欲望,這將幫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并保證教學質量。比如,小學五年級Easter is in Spring的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對一些節日的圖片對學生進行提問,借此激發學生對有關節日的學習興趣。其課堂情景為:
Teacher:Good morning students. How do you know about the festivals? Please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tell me what festival it is.
之后教師指著一張圖片,圖片中是很多工人一起工作的畫面,并讓一名學生回答。
Student 1:Labor day.
Teacher: Very good.
然后教師換了一張圖片,圖片中都是一些搞怪的小玩具,并提問下一名同學。
Student 2:April Fools.
Teacher:Great!
通過對圖片上不同節日的特色,讓學生激發對西方節日內容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加深了對相關詞匯的記憶,以此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通過動作創建教學情境
教師通過合理的肢體動作也能夠在課堂上設計出很好的教學情境,通常小學生比較好動,讓學生在玩耍中體會教學內容能夠活躍教學氣氛,加深師生間的感情。比如在小學五年級上冊中Unit 4 Hobbies的單元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開始前為學生簡單的跳一段舞蹈,然后提問:What do I like doing?如果學生答不上來,教師可以假裝很生氣的說:I am dancing!一方面借“生氣”的情緒來調節課堂氛圍,帶動學生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讓學生體會動作和詞匯的關聯和含義,通過動作來創建情境不僅能夠提高情境教學對課堂教學活動的適應性,提高情境教學的廣度,而且能夠打破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束縛,創建一個囊括語言、動作交流的立體化教學形式。
四、通過表情創建教學情境
有些英文詞匯,像是情緒中的happy、sad、angry、fear等等,與其通過圖片來創建教學情境,通過表情來實現教學情境的創建能夠更好的提升課堂效率。比如在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的Unit 7 What’s the matter?單元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模仿不同情緒的表情讓學生競猜與教師表情對應的情緒詞匯。教師可以假裝很難過,然后問學生:What’s the matter with me?學生這時可能會回答:You are sad.通過這種表情的模擬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寓情于景,體會不同表情的不同含義。
綜上所述,教育體制新課改的推行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課堂學習參與能力得到提升,是國家教育事業取得的巨大進步。可以預見,隨著小學英語情境教學模式的應用越來越多,未來我國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將得到顯著增強,我國的小學英語教學水平也將取得前所未有的進步。
參考文獻:
[1]黃t.小學高年級英語學習效能感、歸因方式與英語成績的關系[D].華中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