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急性支氣管炎

急性支氣管炎

時間:2022-09-06 08:56:1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急性支氣管炎,希望這些內(nèi)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關鍵詞】急性氣管炎 急性支氣管炎 診斷

1 概述

急性氣管-支氣管炎是由生物、物理、化學性刺激或過敏等因素引的氣管-支氣管黏膜的急性炎癥,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咳嗽和咳痰;常見于寒冷季節(jié)或氣候突變時,也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蔓延。

2 病因

2.1微生物 可由病毒、細菌直接感染,也可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或細菌蔓延引起本病。其中最主要的是病毒感染,健康的成年人多數(shù)由腺病毒或流感病毒引起,兒童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或副流感病毒多見,另外還有冠狀病毒、鼻病毒及單純皰疹病毒等。常見致病細菌為流感嗜血桿菌、肺炎球菌、卡他莫拉菌、葡萄球菌等。支原體和衣原體感染有增加趨勢。本病常常在病毒感染的基礎上繼發(fā)細菌感染,在機體氣管-支氣管功能受損時發(fā)病。

2.2物理、化學因素 過冷空氣、粉塵、刺激性氣體或煙霧(如二氧化碳、二氧化氮、氨氣、氯氣等)的吸入,以及對氣管-支氣管黏膜急性刺激等亦可引起本病。

2.3變態(tài)反應 花粉、有機粉塵、真菌孢子等的吸入,鉤蟲、蛔蟲的幼蟲在肺移行,或對細菌蛋白質的過敏引起氣管一支氣管的過敏炎癥反應亦可導致本病。

3 生理病理

病理改變主要為氣管一支氣管黏膜充血、水腫,分泌物增多,黏膜下層水腫,有淋巴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浸潤。病變一般僅限于氣管、總支氣管和肺葉支氣管黏膜。嚴重者可蔓延至細支氣管和肺泡,引起微血管壞死和出血。損害嚴重者可有黏膜纖毛功能降低,纖毛上皮細胞損傷、脫落。炎癥消退后,氣管-支氣管黏膜的結構和功能恢復正常。

近年來,有人注意到急性支氣管炎與氣道高反應性的關系。在復發(fā)性急性支氣管炎的患者中,輕度支氣管哮喘發(fā)作較正常人群為多。反之,急性支氣管炎患者既往亦多有支氣管哮喘或特異質反應病史,提示支氣管痙攣可能是急性支氣管炎患者咳嗽遷延不愈的原因之一。

4 臨床表現(xiàn)

本病起病急,常先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癥狀。

4.1癥狀 全身性癥狀輕微,有輕度畏寒、發(fā)熱、頭痛及全身酸痛等,而鼻病毒、冠狀病毒等引起的急性支氣管炎常無這些表現(xiàn)。咳嗽是急性支氣管炎的主要表現(xiàn),可為陣發(fā)性或持續(xù)性,劇咳時可伴惡心、嘔吐及胸、腹肌疼痛。開始為刺激性干咳;3~4日后鼻咽部癥狀減輕,咳嗽轉為持續(xù)性并成為突出癥狀,受涼、吸入冷空氣、晨起晚睡或體力活動時咳嗽加劇;咳嗽可持續(xù)2~3周左右,吸煙者更長。半數(shù)患者有咳痰,隨病程進展,由黏液性轉為膿性痰。氣管受累時,深呼吸及咳嗽時可有胸骨后疼痛;伴發(fā)支氣管痙攣時,可有喘鳴、氣急和程度不等的胸骨緊縮感;有慢性阻塞性病及其他損害肺功能的基礎疾病者,可有發(fā)紺和呼吸困難。病程一般呈自限性。

4.2體征 呼吸音多正常,黏液分泌物在較大支氣管時可聞及粗干啰音,于咳嗽后消失。支氣管痙攣時,可聞及哮鳴音。水樣分泌物積留在小支氣管時,可聞及濕啰音。

5 檢查

5.1周圍血中白細胞計數(shù)和分類多無明顯異常。細菌感染較重時,白細胞計數(shù)和中性粒細胞增高。

5.2痰培養(yǎng)可發(fā)現(xiàn)致病菌。

5.3胸部X線檢查,多數(shù)表現(xiàn)正常或僅有肺紋理增粗。

6 診斷

根據(jù)病史,以及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癥狀和可聞及散在的干、濕啰音等體征,結合血象和胸部X線檢查,可做出臨床診斷。進行病毒和細菌的病原學檢查,可做出病因診斷。

7 診斷標準

7.1起病較急,常見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癥狀。

7.2當炎癥累及氣管時,出現(xiàn)咳嗽、咳痰,常為刺激性干咳,以及少量黏液性痰伴胸骨后不適感或鈍痛。當感染蔓延至支氣管時,咳嗽加劇,咳痰增多且呈黏液性或黏液膿性,偶見痰中帶血。

7.3體檢 兩肺呼吸音增粗,或伴散在的干、濕啰音。

7.4全身癥狀 一般較輕,體溫往往在38℃左右,多于3~5日降至正常。咳嗽、咳痰有時可延續(xù)2~3周才消失。

7.5X線檢查 大多正常或有肺紋理增加。

7.6應排除肺炎、支氣管肺炎、肺結核、支氣管癌、支氣管內(nèi)膜結核等癥。

8 鑒別診斷

8.1流行性感冒 起病急驟,發(fā)熱較高,全身中毒癥狀(如周身酸痛、頭痛、乏力等)較重,而呼吸道局部癥狀相對較輕。常有流行病史。依據(jù)病毒分離和血清檢查,可以鑒別。

8.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以鼻咽部黏膜的過敏癥狀(如流涕、打噴嚏、流眼淚等)為主,一般無咳嗽、咳痰,無肺部異常體征。

8.3支氣管肺炎全身癥狀較重,發(fā)熱較高,咳嗽頻繁,咳痰較多,呼吸急促,肺部聽診有細小水泡音。結合胸部X線檢查可鑒別。

8.4支氣管異物 當有呼吸道阻塞伴感染時,其呼吸道癥狀與急性氣管炎相似。因此,應注意詢問有無呼吸道異物吸入史,或經(jīng)治療后,療效不好、遷延不愈、反復發(fā)作。胸部X線檢查表現(xiàn)有肺不張、肺氣腫等梗阻現(xiàn)象。纖維支氣管鏡可協(xié)助診斷與治療。

8.5肺門支氣管淋巴結結 核根據(jù)結核接觸史、結核菌素試驗及胸部X線檢查,可以鑒別。

8.6毛細支氣管炎 多見于6個月以下嬰兒,有明顯的急性發(fā)作性喘憋及呼吸困難,體溫不高。喘憋發(fā)作時,肺部啰音不明顯,緩解后可聽到細濕啰音。

8.7其他 肺結核、肺癌、肺膿腫、麻疹、百日咳等疾病也可伴有咳嗽、咳痰等急性支氣管炎的癥狀,這些疾病大多都有相應的臨床表現(xiàn),但仔細詢問病史及檢查不難鑒別。

參 考 文 獻

[1]陶仲為.呼吸道細菌感染抗生素治療[J].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2005,25(2):112-114.

第2篇

關鍵詞:急性支氣管炎;規(guī)范化護理;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24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2)09-0382-01

急性支氣管炎是由于相關的致病因素通過影響支氣管組織內(nèi)巨噬細胞和淋巴管的防御功能,從而造成氣管粘膜壞死脫落,這些壞死的細胞與黏液聚集在一起阻塞氣道[1]。起病初,以干性咳嗽為主,隨著病情發(fā)展有的出現(xiàn)咳痰,1-2天后可轉為黏液膿性或膿性痰,痰量增多,咳嗽加劇,并形成了咳嗽和咳痰為主的典型癥狀。臨床上治療急性支氣管炎常規(guī)方法時控制感染,化痰止咳為主,但是此方法臨床的效果參差不齊,個體差異性較大。導致該現(xiàn)象的發(fā)生跟個人體質、藥物的敏感性等因素相關,但是臨床護理仍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對我院收治的58例急性支氣管炎患者的護理回顧性分析,得出對急性支氣管炎患者進行系統(tǒng)、規(guī)范化護理,可以有效的提升臨床治療效果,報導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選取58例2012年1月-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支氣管炎病例,男29例,女29例,年齡在18-88歲之間,平均58歲左右,所選病例均屬確診病例并且無并發(fā)癥,均采用相同類型的藥物給予治療。患者年齡、性別、疾病等情況均無特異性。

1.2 護理方法:(1)一般護理:患者的床單及被褥及時換洗,并保持其干燥、舒爽。保證睡眠質量、適當飲水,必要時給予營養(yǎng)支持,提高機體免疫力,通過維持持患者的住院環(huán)境清潔,以降低院內(nèi)感染的發(fā)病幾率。(2)密切觀察體溫:對于急性支氣管炎患者,發(fā)熱癥狀的有無提示感染程度及機體的免疫能力的高低。對患者進行密切的體溫觀察,多種原因均可引起體溫突然升高,其中體溫升高伴有咳痰量突然減少或無痰液咳出,提示氣道的阻塞,痰液不能排除體外,引發(fā)體內(nèi)感染的加劇,密切觀察體溫不僅可以提示炎癥的程度,同時還可以作為臨床醫(yī)生用藥指導。(3)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及舒適,不僅可以提高患者主觀感受,同時還可以避免口腔異物誘發(fā)感染,降低了并發(fā)癥出現(xiàn)的幾率。老年人體質虛弱,免疫力低,容易被細菌感染,所以老年患者應加強口腔護理。(4)呼吸道護理:密切觀察痰液的量、顏色、性質,如有變化及時的通知醫(yī)生,并進行相應的措施,對于痰液難以咳出者可進行吸痰處理,避免引起呼吸道德阻塞,所以對于急性支氣管炎的患者,痰液的排出尤為重要。對于咳痰困難的患者可予以霧化治療,必要時可以進行吸痰處理,務必做到痰液順利的排出。(5)心理護理:積極的與患者溝通,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了解患者的家庭情況及患者心理狀況,鼓勵并安慰患者,消除恐懼、焦慮不良情緒,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1.3 觀察指標:輔助檢查結果、肺部體征、并發(fā)癥發(fā)生比率、療程長短。

2 結果

我院2012年1月前急性支氣管炎患者輔助檢查及肺部體征好轉率為80.34%,通過規(guī)范化護理提升至90.78%,并發(fā)癥發(fā)生比率由31.23%降至9.68%,療程由2~3周降至5~10天左右,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討論

急性支氣管炎發(fā)病快,一般情況全身癥狀不明顯,起病起始階段常為干性咳嗽,或伴有少量黏痰,1-2天后可轉為黏液膿性或膿性痰,痰量明顯增加,咳嗽加劇,甚至痰中帶有血絲。嚴重的咳嗽、咳痰可持續(xù)2-3周,吸煙者則更長。其病理改變主要為:支氣管粘膜炎癥引發(fā)黏膜充血水腫,表面粘附白色或帶黃色的粘性分泌物,重癥病例可見粘膜壞死和潰瘍形成。按其病變分為:①支氣管黏膜呈斑片狀充血,局部紅腫,其上附有黃色黏液物,即急性卡他性支氣管炎。②支氣管黏膜呈化膿性炎癥表現(xiàn),通過支氣管管壁感染臨近肺組織,即急性化膿性支氣管炎[2]。其痰液常為黃色膿性痰。③支氣管黏膜壞死,形成潰瘍,即潰瘍性支氣管炎。臨床上采用系統(tǒng)、規(guī)范化護理輔助治療已取得一定效果,患者的主觀感受、輔助檢查結果、肺部體征、并發(fā)癥出現(xiàn)比率、療程長短方面均均得到明顯改善。系統(tǒng)、規(guī)范化護理通過保持好病人的住院環(huán)境[3]、密切的觀察患者的體溫、維持患者口腔清潔以及心理療法等措施,如:保持口腔清潔和舒適;對一些兒童患者應加以心理療法,避免患兒恐懼、焦慮的發(fā)生。提高患者的主觀感受,降低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比率,使X線胸片及肺部的陽性征象提早轉陰,縮短病程,提高療效[4]。

然而一些基層醫(yī)院由于基礎設施及護理人員技術水平不足,不能進行系統(tǒng)、規(guī)范化的護理,目前需要解決以下問題:1、完善醫(yī)療設備,對于系統(tǒng)、規(guī)范化護理需要相應的醫(yī)療設備,引進先進設備、完善醫(yī)設施才能實現(xiàn)系統(tǒng)而規(guī)范化護理;2、醫(yī)護人員專業(yè)化培訓,系統(tǒng)而規(guī)范化的護理對醫(yī)護人員的技術水平要求很高,加強醫(yī)護人員專業(yè)知識培訓尤為重要,通過組織醫(yī)護人員去上級醫(yī)院學習及招聘高學歷、高技術水平醫(yī)護人員,迅速提高醫(yī)護醫(yī)療水平,加快醫(yī)療建設;3、加強家屬護理知識教育,對患者家屬進行護理知識宣傳講座,提高患者家屬的護理意識,提高護理質量,輔助臨床治療,減輕護理人員護理勞動量。

對我院收治的58例急性支氣管炎患者的護理回顧性分析,得出對急性支氣管炎患者進行系統(tǒng)、規(guī)范化護理,可以有效的提升臨床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明芹,張瑞美,張明慧.急性支氣管炎護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0,07(14):263-264

[2] 鄒虹.淺談急性支氣管炎的護理措施[J].健康天地,2010,04(9):71

第3篇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9―0238―01

急性支氣管炎是由病毒、細菌等病原體侵犯支氣管黏膜引起的急性炎癥。本病在嬰幼兒中發(fā)病率較高,常繼發(fā)于上呼吸道感染后。

1 病因

凡能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和細菌皆可導致本病,但多數(shù)是病毒與細菌的混合感染。特異性體質、免疫功能失調、營養(yǎng)缺乏病等患兒常易反復發(fā)作。

2 臨床表現(xiàn)

2.1 急性氣管、支氣管炎 發(fā)病可急可緩,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以咳嗽為主,初為刺激性干咳,后因分泌物增多呈陣發(fā)性濕咳。常伴發(fā)熱、疲乏、食欲不振、睡眠不安、嘔吐、腹瀉等。肺部呼吸音粗糙,可聞及干、濕性羅音,羅音常在改變或咳嗽后隨分泌物的排出而有明顯變化或消失。

2.2 喘息性支氣管炎 喘息性支氣管炎也稱為哮喘性支氣管炎,是以反復發(fā)作的咳嗽和呼氣性喘息、肺部有較多喘鳴音為特征的一種疾病。主要特點為:

2.2.1 多見于3歲以下,有濕疹或其他過敏史的患兒。

2.2.2 常繼發(fā)于上感之后,咳嗽頻繁,有呼氣性呼吸困難伴喘息,夜間或清晨較重,或在哭鬧、活動后加重,肺部叩診呈過清音,兩肺可聞呼氣性喘鳴音及少量粗濕羅音。

2.2.3 有反復發(fā)作傾向,但大多數(shù)患兒預后良好,隨年齡增長,復發(fā)次數(shù)減少,于4~5歲前痊愈,但少數(shù)可發(fā)展成為支氣管哮喘。

3 護理

3.1 維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3.1.1 用手輕拍患兒背部,促使痰液排出。方法是護士將手的五指并攏、掌指關節(jié)略屈呈空心掌狀,由下向上、由外向內(nèi),輕拍患兒胸壁以震動氣道,使痰液松動,同時邊拍邊鼓勵患兒咳嗽以協(xié)助痰液排出。拍背力量要適中,以不使患兒感到疼痛為宜,拍背時間為10 min左右,宜在餐前進行,拍背后30 min方可進餐,也可在餐后2 h進行。

3.1.2 若呼吸道分泌物較多而排出不暢時,可進行引流,使呼吸道分泌物借助重力排出。

3.1.3 必要時給予吸痰,選用軟的吸痰管,動作要輕柔,以防損傷呼吸道黏膜,且吸痰不能過頻和過慢(過頻可刺激黏液產(chǎn)生增多,過慢可妨礙呼吸使缺氧加重),吸痰不宜在哺乳后1 h內(nèi)進行,以免引起嘔吐;吸痰時患兒多因刺激而咳嗽、煩躁,吸痰后宜立即吸氧。

3.1.4 對痰液黏稠不宜咳出者,可按醫(yī)囑給予超聲霧化吸入或蒸氣吸入,以稀釋痰液利于咳出;霧化吸入器中加入慶大霉素、利巴韋林(病毒唑)、地塞米松、糜蛋白酶等藥物。霧化吸入每日2次,每次20 min;因霧化吸入必須深吸氣才能達到最佳效果,應對患兒進行指導。

3.2 維持體溫正常 密切觀察體溫變化,體溫超過38.5℃時采取物理降溫、按醫(yī)囑給予退熱劑等措施。

3.3 保持室內(nèi)空氣清新 每日通風1~2次,每次15~30 min,溫度18~22℃,濕度50%~60%,減少對支氣管黏膜的刺激;注意休息,避免劇烈的活動和游戲。保證充足的水分及營養(yǎng)的供給,選擇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清淡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并應少食多餐;并做好口腔護理,嬰兒可在進食后喂適量溫開水,年長兒應在晨起、餐后、睡前漱口。

3.4 觀察病情

密切觀察患兒的生命體征及精神、面色、缺氧等情況。密切觀察患兒咳嗽、咳喘的性質。密切監(jiān)測患兒痰的顏色、量、氣味等。

3.5 心理護理 及時向家長介紹患兒的病情,耐心解答問題,做好心理疏導,使他們對本病有正確的認識,從而消除緊張、焦慮的情緒。

3.6 健康教育 向患兒及家長介紹本病的病因、主要表現(xiàn)及治療要點。告知患兒及家長本病易反復發(fā)作,強調預防的重要性,讓患兒及家長了解增強機體抵抗力的方法,如指導患兒及家長適當開展戶外活動,進行體格鍛煉,增強機體對氣溫變化的適應能力。如根據(jù)氣溫變化增減衣服,避免受涼或過熱等。告訴患兒及家長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間,避免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以免交互感染。積極防治營養(yǎng)不良、貧血和各種傳染病,按時預防接種。

4 討論

急性支氣管炎時,一般白細胞正常或減少,合并細菌感染者白細胞計數(shù)和中性粒細胞增高。喘息性支氣管炎時血嗜酸性粒細胞與血清特異性IgE可升高。胸部X射線檢查,顯示肺紋理增粗或無異常改變。

患兒的年齡、發(fā)育情況、就醫(yī)的原因、發(fā)病時間、發(fā)病原因;既往有無濕疹、過敏史,本次發(fā)病前有無反復呼吸道感染史或發(fā)生過喘息;有無呼吸道傳染病接觸史。測量患兒體溫、呼吸、脈搏;評估有無咳嗽、咳痰、喘息,觀察咳嗽的性質,痰液的顏色、量、黏稠度,痰液能否順利咳出,喘息及缺氧程度;檢查雙肺有無呼吸音的改變、羅音分布情況及性質等;了解飲食情況,有無進食困難(咳嗽、咳痰等所致)、嘔吐及腹瀉;有無睡眠及活動的改變。評估家長對本病有關知識的了解情況;有無因患兒咳嗽、咳痰及喘息導致不能正常進食及睡眠而出現(xiàn)焦慮、擔心、不知所措等;家庭成員間的親密關系,患兒的居住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第4篇

【摘要】 目的:研究觀察急性氣管-支氣管炎采用痰熱清注射液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87例急性氣管-支氣管炎患者,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44例和對照組43例,對照組患者采用頭孢曲松鈉靜脈滴注,研究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痰熱清注射液靜脈滴注,對比分析兩組治療效果及治療前后的白細胞計數(shù)、體溫與咳痰量。結果:研究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5.5%,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76.7%,兩組對比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白細胞計數(shù)、體溫及咳痰量明顯優(yōu)于治療前,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對照組患者治療后明顯優(yōu)于治療前,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兩組患者治療后研究組效果較好,兩組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急性氣管-支氣管炎患者在采用頭孢曲松鈉靜脈滴注的基礎上加用痰熱清注射液,效果顯著。

【關鍵詞】 痰熱清注射液;急性氣管-支氣管炎;頭孢曲松鈉

急性氣管-支氣管炎一般是由病毒、細菌及支原體、衣原體感染而引起的[1]。本文選取87例急性氣管-支氣管炎患者,分別采用頭孢曲松鈉靜脈滴注治療和頭孢曲松鈉靜脈滴注加痰熱清注射液進行治療,對比兩種方法的治療效果,先總結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1年62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87例急性氣管-支氣管炎患者,其中男41例,女46例,年齡17~48歲,平均年齡32±5.4歲,腋部溫度均大于等于38度,所有患者均無慢性心肺疾病。按照隨機分組的方法將其分為研究組44例和對照組43例,兩組患者各臨床資料方面差異性不大(P>0.05),可以進行比較。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抗感染治療,將3g的頭孢曲松鈉加入到250ml的氯化鈉注射液中靜脈滴注,每天一次,連續(xù)使用一周。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的基礎上將30ml痰熱清注射液加入250ml中的葡萄糖注射液(5%)中進行靜脈滴注,連續(xù)使用一周。1.3 療效判定 痊愈:患者臨床癥狀消失,胸片及血象顯示正常;顯效:患者主要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胸片及血象顯示基本正常;有效:患者主要臨床癥狀有所改善,胸片及血象顯示有所改善;無效:患者主要臨床癥狀、胸片及血象顯示均無改善。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100%。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患者所有資料均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加減標準差表示(X±s),計數(shù)資料采用t檢驗,組間對比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有統(tǒng)計學意義。2  結果2.1 兩組患者臨床效果對比 研究組患者經(jīng)過治療后痊愈11例,顯效19例,有效12例,總有效率為95.5%,對照組患者痊愈7例,顯效17例,有效9例,總有效率為76.7%,兩組對比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如表一所示:

表一

兩組患者臨床效果對比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白細胞計數(shù)、體溫及咳痰量對比 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白細胞計數(shù)、體溫及咳痰量明顯優(yōu)于治療前,對比具有差異性,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對照組患者治療后明顯優(yōu)于治療前,對比具有差異性,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兩組患者治療后白細胞計數(shù)、體溫及咳痰量對比,研究組效果較好,兩組對比具有差異性,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二所示:表二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白細胞計數(shù)、體溫及咳痰量對比3  討論

急性氣管一支氣管炎屬于呼吸道疾病,是臨床常見病,臨床治病因素多為病源微生物感染。從中醫(yī)角度來講,屬于“咳嗽”范疇,痰熱清注射液主要成分是山羊角、熊膽粉、連翹、黃芩、金銀花等,幾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清瀉肺熱、化痰的功效[2]。有研究發(fā)現(xiàn)痰熱清注射液有抗病毒的作用,尤其對腺病毒感染效果明顯,同時還可以抑制中樞發(fā)熱介質升高,從而增強患者的免疫力。頭孢曲松鈉的主要作用就是治療呼吸道感染,是臨床常用藥物,其不僅可以有效抗菌,還可以緩解急性氣管-支氣管炎的主要癥狀[3]。兩者聯(lián)合使用可以有效治療急性氣管一支氣管炎。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5.5%,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76.7%,兩組對比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研究組患者在白細胞計數(shù)、體溫及咳痰量等方面也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在使用頭孢曲松鈉的基礎上應用痰熱清注射液對急性氣管一支氣管炎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可以進一步推廣。參考文獻[1]石靜娟.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性氣管-支氣管炎70例[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09,7(11):128~129.[2]尹德胤,王小青.痰熱清注射液治療急性氣管支氣管炎臨床觀察[J].醫(yī)藥論壇雜志.2008,29(9):43~45.[3]林 堅,曾仲意.痰熱清注射液治療合胞病毒性急性氣管一支氣管炎32例[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1,20(7):1179~1178.

第5篇

關鍵詞:慢性支氣管炎;中醫(yī);耳穴壓貼法

慢性支氣管炎是指由感染或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臨床發(fā)病率極高,尤其以老年人多見。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咳嗽、咳痰、喘息等,病情反復可以并發(fā)阻塞性肺氣腫,進而引發(fā)肺動脈高壓、肺源性心臟病等疾病。臨床治療以對癥治療為主,根治困難。因此,在緩解期的預防就顯得尤為重要。中醫(yī)的耳穴壓貼法在此病急性期的預防中的作用已偶有報道。筆者采用耳穴位貼敷療法預防慢支急性發(fā)作,現(xiàn)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無錫市崇安區(qū)上馬墩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收治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100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臨床主要癥狀包括:咳嗽、咳痰、喘息,每年發(fā)作3個月以上,連續(xù)2年以上。

1.2  診斷標準

慢性支氣管炎的診斷主要依據(jù)臨床癥狀和病史。臨床有慢性或反復咳嗽、咯痰或伴喘息,每年發(fā)病持續(xù)3個月及以上,并連續(xù)兩年及以上者,在排除支氣管哮喘、肺結核、心臟病、肺癌等其他心、肺疾患后,可作出診斷。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在緩解期僅給予一般對癥治療, 包括生活中注意保暖,預防感冒,戒煙、戒酒、同時配合適當體育鍛煉、避免各種理化因素的刺激等。

1.3.2  治療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耳穴壓貼法,在患者單側耳上,選取肺氣管、過敏點、脾、腎、平喘等穴,用75.00%的酒精消毒后,選用剪成5×5mm大小的麝香壯骨膏,將王不留行籽逐一粘附壓貼在上述穴位處,囑患者每日按壓4~6次,每次10 min左右,5d后取下,間隔2d后重復上述治療,每次交替兩耳治療。以1個月為1療程。

第6篇

【關鍵詞】 急性喉-支氣管炎;患兒;地塞米松;布地奈德;霧化吸入;靜脈滴注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4.111

本次研究選取60例急性喉-支氣管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兩組, 分別采取不同的藥物進行治療, 探討霧化吸入布地奈德和靜脈滴注地塞米松治療小兒急性喉-支氣管炎的臨床效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在本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喉-支氣管炎患兒中選取60例作為研究對象, 均符合急性喉-支氣管炎臨床診斷標準, 其中, 27例患兒哮喘樣咳嗽, 38例患兒呼吸困難, 45例患兒發(fā)熱, 41例患兒“三凹征”, 39例患兒聲音嘶啞, 44例患兒發(fā)紺, 35例患兒干燥性喉鳴。60例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對照組30例中, 男15例, 女15例, 年齡2~10歲, 平均年齡(5.21±3.54)歲;觀察組30例中男14例, 女16例;年齡2~10歲, 平均年齡(4.46±4.74)歲。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患兒納入標準:發(fā)病時間

1. 2 方法 對照組30例急性喉-支氣管炎患兒采用靜脈滴注地塞米松進行治療。靜脈滴注地塞米松 0.2~0.4 mg/d, 3~5 d為1個療程。觀察組30例急性喉-支氣管炎患兒采用一次性霧化吸入布地奈德進行治療, 每分鐘氧流量>5 L, 霧化吸入布地奈德0.5~1.0 mg/次, 2次/d, 3~5 d為1個療程[1]。

1. 3 療效判斷標準[2] 痊愈:患兒治療3 h后, 聲音嘶啞、喉鳴音、咳嗽以及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顯效:患兒治療3 h后, 聲音嘶啞、喉鳴音、咳嗽以及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有明顯的好轉;有效:患兒治療3 h后, 聲音嘶啞、喉鳴音、咳嗽以及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有不同程度的緩解;無效:患兒治療3 h后, 聲音嘶啞、喉鳴音、咳嗽以及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沒有好轉, 甚至更加嚴重。總有效率=(痊愈+顯效)/總例數(shù)×100%。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觀察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為86.7%, 對照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為36.7%, 觀察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討論

布地奈德又稱為英福美、普米克或丁地去炎松, 是一種具有高效局部抗炎作用的糖皮質激素, 通常用于治療糖皮質激素非依賴性或者依賴性的哮喘性慢性支氣管炎或者支氣管哮喘, 治療效果較好, 還可以增強患兒溶酶體膜、平滑肌細胞以及內(nèi)皮細胞的穩(wěn)定性, 降低抗體的合成, 對免疫反應進行抑制, 從而減少組胺等過敏活性介質的釋放, 降低組胺等過敏活性介質的活性, 減輕抗原抗體結合時激發(fā)的酶促過程, 從而使支氣管收縮物質的釋放和合成得到有效的抑制, 減輕平滑肌的收縮反應, 而霧化吸入布地奈德可以提高使藥物直接作用于病灶, 使用較小劑量的藥物也可以獲得較好的抗炎治療效果[3]。本次研究選取60例急性喉-支氣管炎患兒, 隨機分為兩組, 分別采取不同的藥物進行治療, 研究結果表明, 對于急性喉-支氣管炎患兒, 采用靜脈滴注地塞米松和霧化吸入布地奈德兩種治療方式都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但是相對而言, 霧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療效果更好, 有利于改善患兒的生活質量, 促進患兒盡快康復, 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和治療優(yōu)勢, 值得大力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胡曉燕, 林軍祥. 霧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療小兒急性喉-支氣管炎的臨床研究. 中國婦幼保健, 2010, 25(29):4310-4311.

[2] 徐國芳. 小兒急性喉-支氣管炎采用霧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療的臨床體會. 哈爾濱醫(yī)藥, 2014, 34(5):299.

第7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3.085

對于急性支氣管炎患者而言, 主要的致病菌為“病毒”。一般情況下, 一旦沒有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以及護理干預, 患者會引發(fā)繼發(fā)性細菌感染, 因此對這種疾病的相關護理問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根據(jù)研究表明[1], 在急性支氣管炎治療當中采取相對應的護理干預, 可以取得令人滿意的臨床效果, 對患者病情恢復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本院接收的92例急性支氣管炎患者, 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每組46例。研究組中男25例, 女21例。年齡17~48歲, 平均年齡(36.5±7.2)歲;對照組中男26例, 女20例。年齡19~51歲, 平均年齡(37.6±7.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2], 研究組在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 具體包括:①針對患者不同的發(fā)熱、咽喉疼痛及鼻塞等相關癥狀, 護士要制定一個相對應的護理方案, 采取個性化的護理干預, 同時給予主動預防, 根據(jù)醫(yī)囑采取相對應藥物治療當前的癥狀, 并且在臨床治療基礎上避免患者出現(xiàn)交叉感染[3];②針對咳嗽相對比較嚴重的患者可采取祛痰止咳或鎮(zhèn)靜劑進行治療, 并且對患者的痰液給予密切觀察, 同時詳細記錄好相關信息, 根據(jù)臨床主治醫(yī)師的要求給予相關檢驗, 并按照檢驗結果給予相對應的護理干預;③臨床護理人員需要輔助患者排出痰液, 首先要患者耐心講解排出痰液期間的相關注意事項, 正確指導及鼓勵患者進行有效咳嗽, 特殊情況時吸除痰液, 并且相關醫(yī)護人員在患者排出痰液前后要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大力開展相對應的口腔護理干預, 有效避免患者出現(xiàn)感染, 進而對患者病情恢復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4]。

1. 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咳嗽消失時間、體溫恢復時間、治愈時間及護理效果情況。

1. 4 效果判定標準[5] 顯效:其咳嗽癥狀完全消失, 體溫恢復正常, 面色蒼白得到顯著改善;有效:其相?P癥狀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無效:其相關癥狀沒有得到任何變化或者明顯變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檢驗。P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對比 研究組顯效20例, 有效23例, 無效3例, 總有效率為93.48%, 對照組顯效16例, 有效20例, 無效10例, 總有效率為78.26%, 研究組患者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 2 兩組患者的咳嗽消失時間、體溫恢復時間、治愈時間對比 研究組咳嗽消失時間為(3.12±1.65)d, 體溫恢復時間為(2.24±1.52)d, 治愈時間為(5.24±1.31)d, 對照組咳嗽消失時間為(4.68±1.52)d, 體溫恢復時間為(4.61±1.22)d, 治愈時間為(9.92±2.44)d, 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的咳嗽消失時間、體溫恢復時間以及治愈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討論

第8篇

【關鍵詞】頭孢丙烯;克林霉素棕櫚酸酯干混懸劑;兒童;急性支氣管炎

【中圖分類號】R45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2)09-0098-03

頭孢丙烯為第二代口服頭孢菌素類藥物,對輕中度感染療效好。急性輕中度支氣管炎是兒童常發(fā)病。為了解頭孢丙烯治療兒童急性輕中度支氣管炎的療效和安全性,作者對2011年1月~2012年3月使用該藥的98例患兒進行了隨訪。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門診98例急性輕、中度支氣管炎患兒,年齡6個月~10歲,性別不限,起病急,病程<48h;聞下胸部中等濕羅音,頻繁咳嗽,咳出分泌物后,羅音可暫時減少;血象中白細胞總數(shù)及中性粒細胞均升高。將符合標準的患兒隨機平均分為2組,治療組男性26例,女性23例;其中6個月~5歲29例,6歲~10歲20例;平均病程(21±7.6)h;對照組男性27例,女性22例;其中6個月~5歲27例,6歲~10歲22例;平均病程(23±3.52)h。2組患兒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治療組:頭孢丙烯分散片(銀力舒,廣州白云山制藥總廠)7.5mg.kg-1,bid。對照組:克林霉素棕櫚酸酯干混懸劑(海南海神同洲制藥有限公司)5 mg.kg-1,tid。2組療程均為7天,在治療的同時按病情需要給予退熱、止咳化痰、霧化等對癥治療。

1.3療效判定標準[1]: 痊愈: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均恢復正常;顯效:臨床癥狀明顯好轉,體征基本消失,實驗室檢查恢復正常;有效:臨床癥狀減輕,體征基本消失,實驗室檢查恢復正常;無效:臨床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在72h后無明顯改觀或有所加重。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1.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計數(shù)資料采用t檢驗、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49例,總有效率為85.71%,其中痊愈25例,顯效17例,進步6例,無效1例;對照組49例,總有效率為75.51%,其中痊愈22例,顯效15例,進步9例,無效3例。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不良反應:對照組有4例分別出現(xiàn)皮疹、腹痛,腹瀉;治療組有3例分別出現(xiàn)惡心、腹瀉、皮疹。未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

3討論

急性支氣管炎是嬰幼兒常見的呼吸道疾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尤其在冬春季好發(fā)。常見的致病菌主要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化膿性鏈球菌、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卡他莫拉菌等[2]。頭孢丙烯是第二代頭孢菌素類廣譜殺菌劑,作用機制為阻礙細菌細胞壁的合成,具高效、低毒、耐酶的抗菌特性,臨床上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皮膚和軟組織的輕、中度感染等治療。

本研究結果顯示,頭孢丙烯治療急性支氣管炎總有效率為85.71%,顯著高于對照組,可能與克林霉素在骨組織中藥物濃度高有關系。頭孢丙烯為順反式異構體混合物,其中順式異構體含量約占90%,其獨特的化學結構不僅對β-內(nèi)酰胺酶穩(wěn)定性好,且對革蘭氏陽性菌、革蘭氏陰性菌、部分耐酶菌株、厭氧菌均有抗菌活性。頭孢丙烯口服吸收迅速,體內(nèi)分布廣,且不受食物的影響。據(jù)研究頭孢丙烯口服后95%吸收,絕對生物利用度高達94%[3]。半衰期較長(兒童為16~21h),每天1次或2次給藥就能維持足夠的血液和組織中有效藥物濃度。其不良反應與其它頭孢菌素類相似,主要是胃腸道反應和過敏反應[4]。

綜上所述,頭孢丙烯抗菌活性強,治療兒童急性支氣管炎療效確切,不良反應輕微,服用方便,依從性較好,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邱 杰,程志敏.治療兒童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的2種給藥方案最小成本分析[J].中國藥房,2006,17(21):1628.

[2]高薇,俞桑潔,楊永弘.頭孢丙烯對5種兒童常見病原菌的抗菌活性[J].中國抗感染化療雜志,2005,5(5):275-277.

第9篇

【關鍵詞】 桑咳顆粒;急性支氣管炎;小兒;臨床觀察

急性支氣管炎(acute bronchitis)或急性氣管支氣管炎(acute tracheobronchitis)是小兒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我們于2007年4月至2007年8月采用桑咳顆粒治療小兒急性支氣管炎(風熱犯肺證)50例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全部病例均來源于2007年4月至2007年8月山東省立醫(yī)院門診。將符合診斷標準的100例患兒按入組順序隨機分為桑咳顆粒組和桑咳飲片組各50例。桑咳顆粒組50例中男22例,女28例;平均年齡4.7歲;平均病程3.4d;病情程度重度9例、中度36例、輕度5例。桑咳飲片組50例中男19例,女31例;平均年齡4.9歲;平均病程3.7d;病情程度重度11例、中度32例、輕度7例。兩組病例在性別、年齡、病程、病情程度等方面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諸福棠實用兒科學[1],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醫(yī)政司制定的證候分類標準進行證候分類診斷中咳嗽風熱犯肺證[2]

2 治療方法

2.1 治療方法

桑咳飲片組采用中藥飲片:桑葉10g,10g,生麻黃5g,炒杏仁10g,川貝母5g,姜半夏6g,生石膏30g,黃芩10g,連翹10g,射干6g,生甘草6g(由山東省立醫(yī)院藥劑科提供);水煎服。桑咳顆粒組采用中藥免煎顆粒,藥物及劑量與桑咳中藥飲片對照組相等(由三九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開水沖服。用量用法:以上兩組藥物的劑量均為1~3歲每日1/2劑,4~6歲每日2/3劑,7歲以上1劑/d,分2~3次口服,均7d為1療程。

2.2 觀察方法

按賦分標準,記錄治療前后主要癥狀、體征及分值。觀察記錄不良反應。

2.3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t檢驗、x2檢驗。

3 結果

3.1 療效標準

參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內(nèi)外婦兒科診斷療效標準》[2]制定,依據(jù)治療前后患兒的主要癥狀、體征變化進行綜合評定,計算公式:[(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總體療效判定標準 痊愈:咳嗽及臨床體征消失,積分值減少≥95%;顯效:咳嗽明顯減輕,痰量明顯減少,主要癥狀體征積分值減少≥70%;有效:咳嗽減輕,主要癥狀體征積分值減少≥30%;無效:咳嗽癥狀體征未改善或加重,主要癥狀體征分值減少

3.2 結果分析

(1)兩組總療效比較,見表1。表1 兩組總療效比較(略)結果表明兩組總有效率無顯著性差異(P>0.05)。(2)兩組主要征候與療效比較,見表2。表2 兩組主要征侯與療效比較(略)與桑咳飲片組對照,*P>0.05結果表明兩組主要征候療效無明顯差異(P>0.05)。(3)兩組用藥后臨床觀察均未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

4 討論

急性支氣管炎屬于祖國醫(yī)學外感咳嗽范疇。中醫(yī)認為小兒肺臟嬌嫩,形氣未充,肌膚柔弱,衛(wèi)外不固,加之小兒寒暖不知自調,一旦調護失宜,或氣候驟變,則外邪極易侵及于肺,致使宣降失常,發(fā)為咳嗽。《醫(yī)學心悟》指出:“肺體屬金,譬若鐘然,鐘非叩不鳴,風寒暑濕燥火六之邪,自外擊之則鳴。”外感咳嗽屬于邪實,為外邪犯肺,肺氣失宣,肅降失常所致,風為百病之長,寒熱之邪多以風為先導,邪侵人體,風為陽邪,化熱最速,且小兒“陽常有余,陰常不足”,感邪之后多從熱化,極易由寒化熱,而出現(xiàn)風熱閉肺證。故小兒咳嗽以風熱咳嗽,或風寒化熱咳嗽之證居多。按照辨證論治的原則,施以“疏風清熱、宣肺止咳”的方法。桑咳顆粒方中桑葉、疏風清熱為君;輔以石膏、黃芩、連翹清解肺熱,杏仁、川貝、半夏宣肺降逆,止咳化痰;佐以麻黃解表宣肺,助桑葉、疏風解表,與杏仁相伍一升一降利肺氣,射干清熱利咽;使以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共奏疏風清熱、宣肺止咳之功。

參考文獻

第10篇

關鍵詞:宣清潤燥法;急性氣管-支氣管炎;效果

急性氣管-支氣管炎在臨床上屬于發(fā)病率較高的一種呼吸道疾病,患者的癥狀主要包括咳嗽、喘息、呼吸困難等。在以往治療急性氣管-支氣管炎時,西醫(yī)療法比較常用,主要包括解痙平喘、抗菌以及鎮(zhèn)咳祛痰等藥物,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的咳痰、發(fā)熱等癥狀,但是卻難以有效地緩解患者的氣逆、咽喉干癢等癥狀,且近年來,隨著抗菌藥物在臨床上的應用范圍的逐漸擴大,細菌的耐藥問題也日益突出,這會顯著地影響西醫(yī)治療急性氣管-支氣管炎的效果[1]。本研究觀察了宣清潤燥法治療急性氣管-支氣管炎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3年7月~2014年7月,選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氣管-支氣管炎患者進行分組研究,依據(jù)治療方法的不同將其列入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為50例。對照組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齡為34~67歲,平均年齡為(47.2±5.3)歲,發(fā)病時間為2~5h,平均為(3.7±0.6)h;觀察組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齡為36~69歲,平均年齡為(47.5±5.5)歲,發(fā)病時間為1~4h,平均為(3.5±0.5)h。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研究。

1.2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guī)治療,方法為每日3次使用0.25 g的頭孢羥氨芐膠囊(昆明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批號H53020700)進行口服治療。在對照組基礎上,觀察組應用宣清潤燥法,其藥物成分主要包括杏仁9 g、麻黃12 g、蟬蛻12 g、白前9 g、薄荷6 g、桔梗9 g、荊芥9 g、黃芩15 g、紫苑12 g、細辛3 g、百部12 g、甘草6 g、枳殼9 g,上述藥物水煎至200mL,1劑/d,早晚各口服1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2w。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治療有效率和不良反應(惡心嘔吐、腹脹、便秘、皮疹、頭暈或頭痛)的發(fā)生率。

1.4療效判定標準[2] 顯效:治療后,患者的發(fā)熱、痰壅、咳嗽、喘促等癥狀基本消失或者顯著改善;好轉:治療后,患者的上述癥狀有一定改善,患者的正常生活可受到明顯影響;無效:治療后,患者的癥狀不存在任何明顯變化或加重。治療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好轉例數(shù))/總病例數(shù)*100%。

1.5統(tǒng)計學分析 本研究應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比較,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進行χ2檢驗,P

2結果

2.1兩組治療有效率比較 兩組治療有效率比較,觀察組要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2兩組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在我國,急性氣管-支氣管炎的發(fā)病率也呈現(xiàn)出不斷升高的趨勢,已經(jīng)成為影響人們身體健康的常見疾病之一[3]。中醫(yī)研究認為,急性氣管-支氣管炎應該屬于"外感咳嗽"的范疇,其主要發(fā)病機制為人體在傷風著涼、煙酒等刺激以及疲乏勞累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其機體免疫力會顯著降低,導致其上呼吸道防御功能較差,所以細菌或者病毒便容易侵入患者的支氣管黏膜,從而引發(fā)炎癥反應。本研究中,觀察組50例患者在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應用宣清潤燥法,方中,杏仁、麻黃、蟬蛻、白前的藥理作用主要是化痰止咳,并兼具開宣肺氣之效;薄荷、桔梗、荊芥、黃芩能夠有效地清熱解毒;紫苑、細辛、百部、枳殼等能夠顯著地養(yǎng)陰潤燥,可清肅、降逆;甘草性溫,用以調和諸藥。上述藥物合用,能夠有效地實現(xiàn)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治療目的[4]。

本研究中,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為94%,對照組的治療有效率為7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結果表明,在急性氣管-支氣管炎的治療中,宣清潤燥法安全有效,有研究人員指出,患者需要避免受涼,并且要多飲水,此外,針對咽癢且存在嚴重咳嗽癥狀的患者,需要及時地戒除煙酒,并要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膩等刺激性食物[5]。此外,針對氣逆嚴重的患者,需要避免飲用碳酸飲料,同時也要避免食用海鮮。

參考文獻:

[1]高喜.宣清潤燥法治療急性氣管-支氣管炎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yī)學,2014,34(5):123-124.

[2]陳開.中醫(yī)宣清潤燥法治療急性氣管炎的臨床效果觀察[J].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34(5):568-569.

[3]王先鋒,孔令輝.宣清潤燥方治療急性氣管-支氣管炎臨床觀察[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5,31(5):384-384.

第11篇

關鍵詞: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鹽酸氨溴索;效果觀察與分析

慢性支氣管炎屬于一種慢性炎癥,是由于感染或者非感染因素(如吸煙、大氣有害氣體、過敏因素、細菌和病毒感染等)所導致的呼吸道防御和免疫功能降低,氣管、支氣管以及周圍組織粘膜上皮細胞壞死,各種炎癥介導因子和細胞浸潤,腺體增生以及管壁炎癥使支氣管狹窄、變形或者擴張[1]。慢性支氣管炎早期癥狀輕不明顯,晚期為急性反復發(fā)作,病情嚴重并且持續(xù)時間長久。臨床癥狀為支氣管積聚分泌物導致的咳嗽、咳痰、氣短與喘息并伴有肺鑼鼓音等為主。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期炎癥加重、反復發(fā)作、咳嗽咳痰加重,常引發(fā)支氣管哮喘、肺結核、肺癌等并發(fā)癥,死亡率極高[2]。因此應用有效的慢性支氣管炎祛痰藥物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本文通過對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治療的50例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期患者采用鹽酸氨溴索治療,觀察和探討鹽酸氨溴索的臨床效果,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6月所確診和治療的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期的患者100例,其中47例男性,53例女性,年齡為45~79歲,平均年齡為60.5歲,患病時間平均為6~7年,急性發(fā)作期平均為5~6d。按照隨機的方法將其均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兩組,對照組:21例男性,29例女性,平均年齡為59~60歲,病程平均為6~7年,急性發(fā)作期時間平均為4~5d,試驗組:26例男性,24例女性,平均年齡為60~61歲,病程平均為7~8年,急性發(fā)作期時間平均為6~7d。試驗組和對照組在性別、年齡、發(fā)病時間等綜合方面比較P

1.2研究對象的入選標準 患者病情符合臨床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的確診標準;7d內(nèi)出現(xiàn)咳嗽伴有咳痰等癥狀;非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哮喘、肺癌、肺結核、嚴重心肺功能障礙者以及發(fā)病超過7d的患者;查全胸片、血常規(guī)以及心肺功能。

1.3方法

1.3.1治療方法 將100例研究對象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兩組,對照組:采用臨床常規(guī)治療,例如靜脈注射抗感染藥物、輔以止咳化痰平喘藥物等,試驗組在以上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以鹽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療,一次45mg/d,總療程為7d。兩組均以7d為一療程,每天觀察兩組患者的咳嗽咳痰喘息情況以及肺部鑼鼓音、肺功能等病情發(fā)展狀況,并進行記錄和統(tǒng)計。

1.3.2治療效果診斷方法 ①有效:顯著效果:治療1療程后,患者咳嗽咳痰、氣短喘息癥狀迅速消失,肺功能正常,肺部無音;有效:患者雖咳嗽咳痰、氣短喘息等癥狀有所減輕,但未完全消失,②無效:治療1療程后,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炎癥癥狀沒有減輕甚至更加嚴重,咳嗽咳痰加重,痰液黃黏,喘息加重等。治療效果評判標準為治療有效率,即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

1.3.3統(tǒng)計學方法 利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處理和分析,用χ2 和 T進行校驗計量材料,校驗標準為P,P

2結果

對照組和試驗組兩組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患者經(jīng)一療程的治療后,自身癥狀均有了一定的改善;試驗組的治療效果和病情改善情況(如咳嗽咳痰、氣短喘息等改善情況)均顯著強于對照組的患者;試驗組加用鹽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療后,臨床治療的有效率為96%明顯高于對照組常規(guī)治療上的有效率76%,并且試驗組的顯著有效率8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顯著有效率58%。兩組P

3討論

慢性支氣管炎是一種多發(fā)的臨床常見慢性疾病,是由于感染因素以及非感染因素刺激所導致的呼吸道防御和免疫功能障礙性疾病,例如吸煙、吸入大氣有害氣體、過敏因素以及細菌和病毒感染等,刺激呼吸道粘膜上皮細胞并產(chǎn)生細胞毒作用,損傷氣管粘膜受損,肺功能障礙,腺體分泌增多,支氣管和氣管粘膜水腫、積聚分泌物,肺氣道受阻,誘發(fā)感染[3]。引發(fā)慢性支氣管炎臨床癥狀以咳嗽咳痰、氣短喘息及肺部出現(xiàn)音和心肺功能障礙等為主,并且常引發(fā)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肺結核、肺癌等并發(fā)癥。發(fā)病特點:早期癥狀輕不顯著,病情慢性發(fā)作,晚期為急性反復發(fā)作,病情愈發(fā)嚴重并且死亡率極高,因此臨床探究有效的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藥物十分迫切和重要[4]。

鹽酸氨溴索作為臨床上的祛痰藥物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鹽酸氨溴索具有分解和促進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以及粘稠痰液的特殊作用,因此能夠顯著改善呼吸障礙性疾病。治療機制:①分解痰液中的黏多糖纖維,降低痰液的粘稠度以及咳痰的量。②促進肺粘膜分泌表面活性物質,加強纖毛清除作用,促進痰液排除[5]。③降低肺泡表面張力和黏液的附著力,減少肺內(nèi)積聚分泌物。④積聚局部抗生素,增強抗生素的抗感染作用。鹽酸氨溴索通過以上機制可以顯著有效地改善咳嗽咳痰、促進痰液的清除及緩解呼吸等癥狀。

本文通過以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治療的100例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觀察和統(tǒng)計鹽酸氨溴索對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的治療效果,本項研究結果表明雖然兩組患者癥狀均有所緩解,但是采用鹽酸氨溴索治療的試驗組的總有效率96%顯著高于采用常規(guī)治療的對照組76%,顯著有效率80%也明顯高于試驗組的顯著有效率58%,兩組均無明顯不良反應,且P

綜上所述,鹽酸氨溴索對于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具有顯著有效地臨床效果,安全性高,治療效果顯著高效[6]。因此臨床上推廣以及應用鹽酸氨溴索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也是十分必要和關鍵的。

參考文獻:

[1]朱進峰,簡亞梅.鹽酸氨溴索索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的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4,4(8)∶46-49.

第12篇

【關鍵詞】 慢性支氣管炎;痰熱清注射液;急性發(fā)作

慢性支氣管炎指因感染、非感染因素而致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發(fā)生慢性、非特異性的炎癥,病理特點主要是支氣管黏膜的腺體增生、黏液分泌增加[1];急性發(fā)作時可導致患者發(fā)生呼吸衰竭、肺性腦病、心力衰竭等嚴重并發(fā)癥甚至死亡[2],極大地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近年來,我院采用痰熱清注射液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取得了滿意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130例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65例。對照組中男37例,女28例;年齡49~83歲,平均52.8歲;病史3~23年,平均12.5年;病程5h~8d,平均4.2d。觀察組中男39例,女26例;年齡48~82歲,平均53.1歲;病史4~21年,平均12.3年;病程4h~10d,平均4.5d。兩組患者在性別構成比、平均年齡、平均病史、平均病程及病情等方面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3] 對照組患者給予頭孢噻肟鈉抗炎,2g/次,2次/d,靜脈滴注;同時給予氨茶堿解痙、平喘。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痰熱清注射液,劑量為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靜脈滴注,1次/d,連續(xù)使用2周。

1.3 臨床療效判定標準[4] 治愈:經(jīng)過積極治療,患者咳嗽、咳痰、氣喘等主要臨床表現(xiàn)消失,胸部X線、血象恢復正常;顯效:主要臨床表現(xiàn)基本消失,胸部X線、血象較前明顯減輕;好轉:主要臨床表現(xiàn)較前好轉,胸部X線、血象較前好轉;無效:主要臨床表現(xiàn)稍減輕,胸部X線、血象未見明顯改善甚至病情惡化。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8.0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計數(shù)資料用t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2檢驗,P

2 治療結果

經(jīng)過積極治療,對照組65例患者中治愈40例(61.54%),顯效13例(20.00%),好轉4例(6.15%),無效8例(12.31%),總有效率為97.69%;治療組65例患者中治愈46例(70.77%),顯效14例(21.54%),好轉3例(4.62%),無效2例(3.07%),總有效率為96.93%。兩組總有效率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 論

慢性支氣管炎常常反復發(fā)作,早期臨床癥狀輕微,冬季易于發(fā)作,特別是清晨起床時更加嚴重,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炎癥至少2年,每年會持續(xù)3個月以上,春暖后癥狀即可緩解,而急性發(fā)作時病情迅速加重,痰液增多且黏稠,偶有痰中帶血。晚期病情惡化,臨床癥狀長年存在、不分季節(jié),若合并肺氣腫,則隨著肺氣腫程度加深而逐漸加劇,呼吸困難。慢性支氣管炎在中醫(yī)學上屬于“喘證”和“咳嗽”等范疇,中醫(yī)認為機體感受外邪而導致肺氣壅塞,宣肅失衡,郁而化熱,傷津煉液而成痰,氣道阻塞而出現(xiàn)氣急、咳嗽、流涕、發(fā)熱等癥狀[5]。咳嗽、咳痰是肺部疾病常見而又難治的癥狀,肺主氣、司呼吸,上接氣道、喉嚨,于鼻開竅,外合皮毛,其氣貫通百脈、五臟,不耐熱、寒,故稱之為“嬌臟”,受內(nèi)、外之邪侵犯而發(fā)病。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的3個常見臨床癥狀是:咳、痰、喘癥,而痰為臟腑發(fā)生病理變化時的產(chǎn)物,有“痰生百病”和“無痰不作咳”之說,現(xiàn)代醫(yī)學上痰為支氣管黏膜腺體分泌功能亢進的結果,為呼吸道的炎癥產(chǎn)物,故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是治療要點[6]。而痰熱清注射液是由黃芩、山羊角、熊膽粉、連翹及金銀花等中藥組成,經(jīng)現(xiàn)代制藥方法精煉而成的純中藥制劑,具有清除熱毒、止咳平喘、化解瘀痰的作用,亦具有抗病毒、抑菌、解熱及抗驚厥等功效。中藥黃芩可瀉火解毒、清熱燥濕,具有解熱、抗病毒及抗菌的作用,能夠抑制嗜血流感桿菌、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等。熊膽粉起到?jīng)鲅⒔獐d、解毒之效。山羊角亦有解毒、解熱之效。金銀花、連翹能夠疏散風熱、清熱解毒,抑制流感病毒、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病原微生物,抗炎、解熱作用顯著[7]。現(xiàn)代藥理研究亦表明,痰熱清注射液能夠增強機體白細胞吞噬能力,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松弛支氣管平滑肌。因此,痰熱清注射液具備抗病毒、抑菌、解熱、祛痰、鎮(zhèn)咳、抗炎、抗驚鎮(zhèn)靜等作用,這是所有抗生素都無法替代的。本研究中,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大于對照組,且具有顯著性差異,表明痰熱清注射液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療效肯定,值得在臨床上加強研究,進一步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王緒衛(wèi),吳四迎,連文文,等.痰熱清霧化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臨床療效觀察[J].淮海醫(yī)藥,2009,27(6):521.

[2] 王瓊.痰熱清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的療效及對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的影響[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3,37(6):706.

[3] 甘雪婷,劉章紅,朱艷,等.痰熱清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J].醫(yī)藥論壇雜志,2005,26(24):65.

[4] 馬秀萍,趙滿紅.痰熱清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51例[J].中原醫(yī)刊,2006,33(15):79.

[5] 杜俊林,萬建玲,金文鋒.痰熱清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41例[J].中國中醫(yī)急癥,2005,14(8):76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锡林浩特市| 长丰县| 康乐县| 泰安市| 陈巴尔虎旗| 多伦县| 临沂市| 图们市| 盱眙县| 酒泉市| 宿迁市| 石台县| 石狮市| 蒙城县| 休宁县| 定远县| 长白| 新晃| 大新县| 桂阳县| 陕西省| 泰安市| 朝阳区| 沅陵县| 铅山县| 民乐县| 尼玛县| 桃源县| 连云港市| 搜索| 察隅县| 西林县| 晋江市| 隆昌县| 宁南县| 封丘县| 克什克腾旗| 房产| 越西县| 天津市| 武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