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9 11:50:5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電子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微電子論文3100字(一):微電子控制機電設備在工業中的具體應用論文
摘要:在科學技術快速進步的背景下,工業自動化水平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提升,在機械制造方面表現的更加明顯,基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微電子技術得到了相對廣泛的應用。基于此,本文詳細分析了微電子控制機電設備在工業中的應用,希望能夠為實際提供良好的借鑒意義,以供參考。
關鍵詞:微電子;機電設備;工業;應用探討
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先進電子設備的產生催生了機電一體化時代的到來,所謂的機電一體化技術是把電工電子技術、機械技術、信息技術、微電子技術、接口技術、傳感器技術、信號變換技術等一系列技術結合,再綜合應用于實際的綜合技術,現代化自動生產設備可以說為機電一體化的設備。微型計算機在機電一體化系統的作用能夠總結成如下三點:第一,直接控制機械工業生產過程;第二,機械工業生產期間加強各物理參數的自動測試,進行測試結果的顯示記錄,在計算、存儲、分析判定并處理測量參數或指標;第三,進行機械生產過程的管理與監督。機電一體化系統里微電子控制機電設備怎樣進行適宜計算機選擇,怎樣設計硬件系統,怎樣組織軟件開發,怎樣對現有計算機系統等進行維護與使用是相當關鍵的,也是值得探索的
課題。
1微電子控制機電設備系統的組成和原理
在某微電子控制機電系統當中,主要是由PLC、管路壓力變送器、變頻器等多種設備組成的。在控制系統當中,管路壓力變送器主要是檢測控制輔助沖量、管路水壓、蒸發量等三個變量,接著將數據信號向PLC當中傳送,并且通過PLC進行分析和計算,將信號發送信號控制器,通過信號控制器來控制水泵運轉,在設計系統的過程中需要與實際情況合理的進行結合,并且對變頻器的輸出頻率進行確認,輸出頻率在整個系統設計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系統的控制息息相關,在確定系統輸出頻率是需要綜合性的分析和考慮用水量以及揚程參數等。在整個系統當中控制流程的用水量變化,主要是通過壓力變送器向PLC傳送的通過PLC進行分析和計算,可以有效的調節循環泵的頻率,合理的分配能源,讓工作的效率提高,起到節約資源的
作用。
2微電子控制機電設備在工業中的具體應用
1)可編程序控制器(PLC)的應用。從PLC的角度進行分析,其主要優勢在于具有很強的控制能力,而且穩定性較高,機身體積相對較小,可以有效的和其他的配件進行組合。在工業生產的過程中,因為機電設備往往會占據一定的面積,如果想讓其廠房中的占比較高,就一定要注意讓廠房的空余面積加大,盡量讓控制器的數量減少,讓機電設備的數量增多,與此同時還需要注意PLC的節能性較高相比,其他的控制系統可以節約資源,讓工業生產的成本支出降低,讓企業的經濟效益增加,由于PLC設備可以有效的和其他設備之間進行組合,可以靈活方便的在廠房當中進行布設,讓一機多用。可以實現讓廠房的設備結構進一步得到簡化,對設備維護中耗費的人力物力進行控制,減少人力輸出,可以將人力有效的分配到工業生產當中,讓生產資料的利用效率提高。PLC的另一大優勢在于可以通過現場總線和生產設備之間
進行連接,有效的監控工業生產,可以動態化的監控生產的全過程,確保在生產過程中,第一時間解決生產時產生的故障,避免由于機械故障而導致生產進度停滯,讓設備的維護開支得到控制,PLC的計算速度很快,可以輕松的對生產時的任何變動進行管理和控制,有效的防止由于設備變化控制器無法及時應對而產生的問題,PLC還可以進行相關的升級,伴隨當前經濟快速發展,就算生產線當中的產品產生了變動,只需要正確的調整,控制程序也可以符合新產品生產的具體需求。
相比于其他編程操作,PLC控制器在編程的過程中較為方便,員工通過短時間的訓練就可以熟練的掌握編程的技巧,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工作步驟相對較為簡單,可以很容易的掌握設備的維修安裝以及操作,由于PLC自帶程序編輯器只需要工作人員了解梯形語言,就可以對其進行熟練的掌握。對控制器的工作語言進行了解,當出現故障的時候可以及時的調整和處理控制器。
2)變頻器調速器的作用。變頻器工作狀態分作自動與手動兩類,手動工作狀態即在PLC結束工作后展開的人工操作行為,經電位器調節能對變頻器輸出頻率進行給定。自動工作狀態實質是PLC輸出信號為變頻器輸出頻率展開控制。和傳統調節閥控制方式相比,PLC控制可節電,更好進行水泵磨損控制,在延長設備壽命與實現系統自動化水平提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一,和傳統正弦波控制技術相比,因變頻器用到了電壓空間矢量控制技術,先進性和獨特性在性能上得到充分凸顯,同時因其特有的低速轉矩大、運行穩定性強、諧波成分小等特征,這對我國電網而言輸出電壓自動調整功能能充分進行優勢發揮。第二,變頻器具備外部端子、鍵盤電位器與多功能段子等一系列操作方式,功能完善,可輸入多種模擬信號(如電流、電壓、頻率等效范圍檢測,轉速追蹤等);并且變頻器可實現擺頻運行與程序運行等一系列模式。第三,因變頻器全系列元件應用的是西門子產品,有極強的保護性能,可靠穩定,能很好的避免過流、短路、過壓等問題,確保本機能正常運行。并且變頻器有良好的絕緣耐壓性,產品質量好,設定簡單等使得其有更強的適用性。
3)電路發揮的作用。在安裝PLC和變頻器的時候,保證電路的穩定是保障工作的必要。電路在安裝過程中,應該采取邊安裝邊測電的方式,這樣更能使電流穩定,這同樣屬于工作期間需引起重視的關鍵環節。在電路安裝完畢之后,不要急著通電,應該先再次檢查電路是否安裝正確,查看是否有少安裝或者多安裝的情況。另外,測量一下接觸元器件的連接點,這樣可以發現一些接觸不良的地方,若有漏電情況應該及時對此進行維修。電路在工業中也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安裝電路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謹慎,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不要遺漏一些小問題,有時一些小問題也可能出大錯,保證電路的穩定才能更好地協調其他設備的安裝穩定。應認真復查電路,查看電路有無正確安裝,或存在設備多安裝或少安裝的現象,同時應認真檢測每個接觸元器件連接點,明確有無接觸不良或短路現象,若發生漏電務必要及時維修與處理。電路調試的具體流程總結如下:
第一,應認真查看明確電路整體狀況,了解電路面板線有無準確連接,有無看似連接實際并未連接的線,或易短路的線;是否存在兩條或多條線混淆的情況;此后,使用最小量程檔的萬用表對電路面板進行檢查,查看開路處和閉路處有無正確開路與閉路,地線是否漏接,電源連線連接的安全性等,同時需測量電源有無短路現象。測量期間可直接進行元器件連接點測量,如此可明確有無以上情況的同時又弄清楚是否存在接觸點不良現象。第二,電路調試過程的關鍵環節之一即硬件電路調試。調試期間務必要注意細小環節的把控,根據電路功能原理做好各個單元電路的調試,再作整體調試,后進行整個電路的調試。電路在工業生產里發揮的作用是相當大的,電路安裝過程里務必要綜合考量多方因素,認真謹慎,切不可遺漏或放過存在的小問題,確保電路穩定性得到保障。
3結束語
微電子控制機電設備的組成包括變頻調速器、可程序控制器等,由于操作相對簡便、效果好,在工業中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微電子控制機電設備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將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明確各個方面的要點,有效提升生產效率,在工業領域發揮出最大化價值,推動社會進步和發展。推動電子設備的可持續發展也是當今社會經濟發展所提出的必然要走的道路,順應經濟發展的趨勢,才能不落后于其他國家的工業化改革。
微電子畢業論文范文模板(二):關于現階段國家示范性微電子學院建設的幾點思考論文
[摘要]文章淺述了國家示范性微電子學院的建設背景及歷程。借鑒示范性軟件學院建設經驗并結合現階段浙江大學示范性微電子學院建設經驗,從學科劃分、考核體系、校企合作、平臺建設和國家支持等方面進行思考和總結,闡述如何圍繞“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和“產學協同育人”這兩個核心問題,進行國家示范性微電子學院建設。
[關鍵詞]示范性微電子學院;集成電路;人才培養;產學協同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437(2020)07-0001-04
回顧整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歷程,作為高等教育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工程教育在國家現代化進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國家經濟改革和世界范圍產業變革的過程中,我國的工程教育也在不斷改革創新。從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制度的建立,到PBL和CDIO理念的引入,實施卓越工程師計劃和建立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微電子學院,再到加入《華盛頓協議》和新工科的提出,中國的工程教育一直在實踐中發展。在中國工程教育改革中,2001年開始的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建設作為教育改革的“示范區”,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借鑒示范性軟件學院十多年建設經驗的基礎上,結合現階段示范性微電子學院的建設情況,對2015年開始實施的國家示范性微電子學院建設進行思考與總結。
一、示范性微電子學院成立背景
21世紀初,信息化在世界范圍內開始普及,軟件產業在世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重要性開始顯現。軟件產業作為當時的新興產業,呈現出向發展中國家大規模轉移的趨勢,國內外巨大的軟件市場導致對軟件從業人員需求量的劇增。國家從當時國內外行業背景及國家發展戰略出發,于2001年由教育部正式設立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首批試點35所(后增加至37所),均由國家重點高校負責建設;2004年教育部針對高職類學校又設立了36所高職示范性軟件學院。其后,各省、市結合自身地方產業成立了省級示范性軟件學院50多所,對軟件人才進行儲備。從2001年至今,示范性軟件學院經歷了十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在人才培養和產業促進上都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在此期間,我國的軟件產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其中尤以華為、阿里巴巴、百度、騰訊等互聯網企業為代表。
經過十多年的積累和追趕后,我國不但解決了軟件產業發展初期規模弱小、產業單一、人才技術短缺等諸多問題,而且在部分領域超過了發達國家,并形成了中國特色的“互聯網+”新型經濟模式。接下來,國家開始效仿軟件產業發展模式,對信息領域更基礎、更關鍵但更薄弱的“卡脖子”短板——集成電路產業發起沖鋒。特別是近年來,在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和美國對華貿易戰的背景下,從晉華、中興到華為、大疆,以集成電路為代表的高科技產業形勢尤為嚴峻,發展變得刻不容緩。
2014年國務院印發《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指出“集成電路產業是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現階段我國集成電路產業主要面臨核心技術缺乏、產業鏈不完善、資金投入不足、創新人才短缺4個核心問題。參考軟件產業發展模式,為解決集成電路產業4個核心問題中的人才短缺問題,示范性微電子學院應運而生。
二、示范性微電子學院的成立
《綱要》從組織領導、資金政策、金融稅收、人才保障等8個方面采取了保障措施,指出“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建立健全集成電路人才培養體系,支持微電子學科發展,通過高校與集成電路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等方式,加快建設和發展示范性微電子學院和微電子職業培訓機構”。這是繼2011年國務院《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后,國家再次對高校示范性微電子學院建設提出的明確要求。
2014年教育部《關于試辦示范性微電子學院的預通知》。2015年六部委《關于支持有關高校支持建設示范性微電子學院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支持清華、北大、浙江大學等9所高校建設示范性微電子學院,支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大學等17所高校籌備建設示范性微電子學院,示范性微電子學院建設序幕自此開啟。
三、示范性微電子學院定位及現狀
《通知》指出:示范性微電子學院的建設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深入開展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加快培養集成電路產業急需的工程型人才。可以看出,“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和“產學協同育人”是示范性微電子學院建設的兩個核心要求,“工程型”人才是示范性微電子學院培養人才的根本目標。
自2015年第一批示范性微電子學院成立至今,各個示范性微電子學院的建設歷程和辦學模式各不相同,有的是在原有信息學院或微電子學院的基礎上進行建設,有的是新設立微電子學院掛靠其他成熟學院運行,有的是整體新建并單獨運行。由于處于建設初期,不同學校都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進行摸索,或大刀闊斧,或小步慢跑。目前,各個學校的微電子學院都在人才培養、師資規模、校企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階段性成果。
與此同時,示范性微電子學院在建設的過程中,也都面臨一些共性的難題,如示范性微電子學院與一般學院的定位區別、如何進行“工程型”人才培養、如何擴大招生規模與影響、如何更好地與企業結合,以及如何對示范性微電子學院建設進行評價等,這些都是示范性微電子學院面臨或將要面臨的問題。
四、對示范性微電子學院建設的幾點思考
當然,示范性微電子學院建設也并非無樣板可以參考,2001年開始建設的示范性軟件學院就是很好的借鑒,特別是在辦學模式、人才培養、師資管理等諸多具體、常規問題上。然而,軟件行業和集成電路行業相差較大,而且當今的時代背景和2000年也完全不同,如何圍繞“人才培養為中心”“產學協同育人”這兩個核心來建設微電子學院,需要全體高等教育工作者進行與時俱進地思考和探索。本文從浙江大學(以下簡稱“浙大”)示范性微電子學院建設的實踐出發,分享一些經驗與思考。
(一)學科劃分與評估體系
學科劃分和評價問題是微電子學院建設能否成功的核心問題,關乎微電子學院的建設方向和結果。單獨的學科設置及評估體系,不僅能加強微電子學院的獨立性辦學,也能更有效地促進微電子學院建設的展開。
1.設置微電子一級學科
人才作為第一資源以及集成電路產業的核心,微電子學院成立的根本目的就是為產業培養急需的“工程型”人才。然而受招生名額等條件的限制,現階段我國高校每年培養的集成電路高級專業型人才不足萬人,而且缺口仍在擴大,可見,擴大集成電路招生名額勢在必行。以浙江大學為例,2014年以前學校集成電路每年碩士、博士的招生人數在30人左右,即使示范性微電子學院成立以后,新增了微電子本科專業,微電子學院每年本碩博招生也不足200人,以如此培養速度,根本不足以填補產業人才需求的缺口。由于我國大學招生名額是與學科劃分掛鉤的,這就涉及一級學科設置的問題。
目前,浙大微電子所在的一級學科是電子科學與技術,其下含有電路與系統、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電磁場與波、物理電子學四個二級學科,其中與微電子學院直接對應的兩個二級學科是:電路與系統、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研究領域分別對應集成電路的軟件部分和硬件部分,前者主要包括集成電路設計,后者主要涉及集成電路產業中的制造、封裝測試。
此外,微電子一級學科問題,除了與擴大招生名額相關外,也和微電子學院的建設成敗有關,因為這涉及微電子學院與高校原有信息學院的定位問題,以及在學校的學科地位問題。其實在建設示范性軟件學院時,由于學科劃分的問題,就存在著軟件學院與原有傳統計算機學院的“瑜亮之爭”,學科資源配置之爭。最終,2011年教育部將軟件工程提升為一級學科,這才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上述問題。從軟件學院的建設經驗來看,將微電子學與固定電子學、電路與系統等二級學科重整、提升為一級學科十分必要,且宜早不宜遲。
2.修訂學科評估體系
微電子學院建設要求以“人才培養為中心”,而傳統學科評估體系以“學科建設為中心”。因為“中心”的不一樣,在進行微電子學院建設時,學校在資源配置時就必須考慮效益比問題。如果微電子學院建設的投入無法對學校的學科發展形成促進作用,甚至因為分流限制了已有學科的建設,學校不僅不會支持微電子學院的建設,甚至可能還會限制其發展。因此,在現有學科評估體系下,示范性微電子學院很難做到完全以“教學”為中心,只能“教學科研”兼顧,最終微電子學院在很大概率上將會和傳統的信息學院同質化。上述情況在軟件學院建設時出現過,且仍未得到有效解決,這也是很多軟件學院選擇異地發展的原因,其目的是避免與本校原有的計算機學院分流資源。
在現有學科評估體系下,即使能做到以“教學”為中心,也很難滿足微電子學院“產學協同”的人才培養要求。因為現有學科評估體系偏向于理科化,重理論而輕實踐,無論是“教學”還是“科研”,學生注重“卷面”,教師注重“文章”。而微電子學院的建立要求緊貼產業,注重實踐,產學協同,因此培養“工程型”人才在現有體系下很難做到。
其實,2016年教育部提出新工科建設,其本質也是針對現有“理科化”學科評估體系與工科建設要求不相匹配的問題。可以大膽設想對現有學科評估體系進行必要的改革,如對基礎性學科依舊使用現有“理科性”評估體系;對應用性學科,如新工科,則在原有的體系上建立新的“工科性”評估體系。這樣或許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國“寫論文的太多,做應用的太少”、應用研究和理論研究比例失衡的現狀。為體現示范性,上述設想甚至可以率先在示范性微電子學院進行試點,實踐可行后再逐步推廣到新工科乃至其他工程性學科。
(二)師生考核體系
示范性微電子學院要求“堅持人才培養為中心”,在國家層面需要解決的是學科問題,具體到學校和學院操作時,就要考慮內部的考核與評價問題,其中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教師的考核,二是學生的考核。
1.教師考核體系
以人才培養為中心,要求教師的工作重心應該是教學,因此微電子學院教師在考核上應該與傳統學院有明顯區別,比如加大教學在考核中的比重。微電子學院培養的人才要強調工程性,所以在教學考核中,要突出工程實踐的教學內容。另外,在引進師資時,可以效仿軟件學院偏向引進有企業經驗或者工程項目經驗的教師,形成本校專職教師、企業兼職教師、適當比例外教的格局,這一點浙江大學微電子學院在人才引進時就尤為注重教師的行業或工程背景。
為了保證公平性,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可以實行聘崗制和聘期制,不同崗位考核不一樣、聘期不一樣,如在浙江大學,對不同類別的教師設置有:教學科研并重崗、工程教育創新崗、社會服務與技術推廣崗等,其中工程教育創新崗就是浙江大學針對工程教育改革新設置的崗位。
2.學生考核體系
微電子學院要培養“工程型”人才,因此針對學生的培養過程、考核過程、評價過程要緊緊圍繞“工程”來設置。微電子學院學生與傳統學生培養最本質的區別是“工程實踐”能力。在此之前,要提前區別一下其與動手能力的差別。“工程實踐”能力與傳統工科學生在實驗室環境下的動手能力不同,是要在工業生產的背景下,通過“做中學”和“基于項目學習”,進而培養學生的“工程師式思維和行為”。這要求學校必須為學生提供企業的工程環境而非簡單的高校實驗室環境,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
正是因為微電子學院培養的人才需要工業生產背景,這就要求企業參與培養,這從源頭上保證了學生培養會緊貼產業。通過設置新的學生評價體系來保證和監督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獲得,這一點至關重要。也只有這樣,學生畢業后進入企業才能立即上手,無須企業的再熏陶和培訓。
浙江大學微電子學院對于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是根據學生的不同階段分步進行的。首先,針對低年級的本科生,加大培養方案中實驗課程的比例和學分,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其次,對于高年級的本科生,則是通過到企業實習、參與導師企業課題(學業導師制)、科創實驗(SRTP)、參加創新創業競賽等來初步熏陶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最后,到研究生階段,通過企業、導師聯合制定課題,學生選題并到企業培養或參與企業橫向課題等方法來完成“工程能力”的塑造。
(三)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微電子學院建設的重點也是難點之一。傳統高校教學以學校為主,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高校研究與產業發展脫節、高校培養的學生與企業需求脫節。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如何將高校與企業聯系緊密,互相促進,“如何引入企業參與到高校的人才培養”,從而達到“產學協同”。
校企合作的目的是互利共贏。中國高校以育人為宗旨,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而企業以利益為根本,公益性只是其附帶屬性,只投入不計回報的企業少之又少。如何讓兩個不同的主體做到有機結合,使得“企業愿意參與,高校愿意放開”是困難所在。從需求來看,高校育人,企業用人,高校和企業合作的紐帶在人——學生,解決好“如何以學生為紐帶將企業和高校緊密聯系在一起”是校企合作的關鍵所在。
從軟件學院的經驗看,多是通過校企理事會、共建實驗室和實踐基地、共建師資隊伍、共設課程等方式來開展校企合作。無論是以何種合作方式,想要長久有效就必須做到互惠互利,純粹的一方投入不可持續。從浙江大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經驗來看,比較有效的手段之一是:通過導師與企業的橫向合作為依托,以項目的形式將學生的培養參與其中。這是一種“基于項目的培養模式”,企業提出技術需求和課題資金,學校再給予學生名額、教學工作量等支持。通過一個個的具體項目,將學校、學生、企業串聯起來,形成規模效應后再以創建聯合實驗室、研發中心、實踐基地等方式進行深化。浙江大學成立工程師學院就是希望從學校層面來推進和引導校企合作。此外,不同地區的微電子學院在專業設置上也應針對當地企業需求開設專業,面向企業培養人,甚至可以對重點企業進行定向培養,吸引企業深度參與學院建設。
校企合作不僅僅是學校和企業的問題,政府的作用也尤為重要,因為政府掌握著核心的生產資料和分配政策。比如政府在審批、稅收減免、經濟補助、教育資金、就業引導等各方面都能非常有效調動企業和高校的積極性,促進雙方的結合。日本20世紀70年代半導體產業的興起,就是通過高校(實驗室)、企業、政府三方的共同發力,成立“VLSI技術研究組合”,從而打破美國的壟斷。20世紀80年代韓國三星的崛起也與韓國政府的大力扶持密不可分,所以在這一點上值得我們國家借鑒和學習。
(四)硬件建設及平臺共享
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培養對硬件設施要求極高,這是其與軟件產業最大的不同之一。如小型工藝操作、流片、實訓等都需要高昂硬件和財力的支撐,因此微電子學院建設要格外重視大型共享平臺建設,并以共享平臺建設為契機將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學生實踐培養進行有機連接。然而一般平臺投資都十分巨大,很難靠一己之力來進行建設,如浙江大學微納加工中心一期投入6000萬、工程師學院微電子實訓平臺投入近3500萬,紹興微電子研究中心投資近1億。微電子學院建設更應注重開放式辦學,嘗試通過國家出資、政府出地、企業出技術、學校出人等多重模式,把握本地發展機遇以產業園、孵化器、共享平臺的形式來共贏發展。
(五)國家和學校支持
從軟件學院的建設經驗來看,建設成功與否與國家和學校的支持息息相關。因為軟件學院建設經費自籌,所以從建立之初,就面臨著資金的壓力。從十多年后的評估結果來看,發展得好的軟件學院與學校的長期支持密不可分;純粹依靠企業、學費等來進行市場化運作則很難實現。以浙江大學軟件學院為例,軟件學院之所以能在寧波辦學,首先與寧波市政府給予啟動資金、場地、師資、經費等全面的支持分不開,此外,與浙大持續的師資、運營等投入也密不可分,可以說寧波市政府和浙大的支持二者缺一,浙大軟件學院就不會有今天的規模。從產業性質來看,因為集成電路行業對硬件的要求要比軟件行業高很多,這就決定了微電子學院的硬件投入要比軟件學院投入要大得多,所以微電子學院勢必更需要從國家、從學校爭取更多可持續的資金,如專項經費、低息貸款等,這樣才有可能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當駕駛員踩下加速踏板時,加速踏板位置傳感器將油門踏板位移量信號轉換為電壓信號傳給ETCS,ETCS通過對當前所處工況進行分析和邏輯處理后發出控制信號,控制節氣門驅動電機,使電機按照ETCS給定的角度驅動節氣門運轉并達到所需的開度;同時節氣門體上的節氣門位置傳感器將測得的當前節氣門位置信號反饋給ETCS,通過反饋控制實現對節氣門的最佳閉環控制。
2.電子節氣門控制系統
驅動模塊完整的電子節氣門控制系統包括驅動模塊、節氣門總成、加速踏板位置傳感器、驅動電機控制器等。而電子節氣門控制的關鍵是控制節氣門驅動電機的運動。驅動模塊用于提供適當的控制電壓驅動節氣門伺服電機,使電機輸出需求的轉矩,以驅動節氣門達到要求的開度位置。對于小型直流電機調壓調速系統,有兩種常用方案:
(1)采用一個12V直流電源及一個可變電阻控制驅動電機電壓;
(2)采用WM(Pulse-Width-Modulation)脈寬調制直流可調電源和H橋式晶閘管電路控制電機電壓。
2.1直流電源驅動方式
此驅動方式的設計很簡單,只需要與電機串連一個可變電阻即可。改變可變電阻的阻值可以調節電機繞組電流,以控制電機的輸出扭矩。這種方式通過控制滑動電阻的阻值,而改變流過電機的電流,從而達到控制電機扭矩的目的。一電動機轉矩系數電機轉矩與電流成正比,變化,驅動電機輸出轉矩相應變化,從而實現對電機的控制。該方案雖然原理簡單,但由于采用了可變電阻,對可變電阻的阻值控制成為問題,使問題更加復雜化。另外,從功率分配的角度考慮,在控制電機的過程中,變阻器會消耗很大一部分功率,僅有部分的能量用于驅動電機的工作:當電機電阻等于可變電阻時,只有一半的能量被電機利用,另一半能量被可變電阻消耗,大部分功率用于產生熱量,效率和散熱性問題嚴重。因此,這種控制方式只用于微小功率直流電動機的驅動。更重要的一點是節氣門根據不同的工況需要實現節氣門既能正轉又能快速反轉,即電機電流的方向需正反方向的變化,該方案顯然無法實現這一要求。
2.2PWM電源驅動方式
PWM脈寬調制是近年來廣泛應用于直流電動機轉速調節系統中的一種調整直流電源電壓的方法。脈寬調制,其含義是將連續變化的控制電壓u變換為脈沖幅值與頻率固定、脈沖寬度與u瞬時值相關的脈沖電壓。通過對脈沖寬度的控制,即:占空比的控制,實現對直流電機電樞電壓的控制,從而控制電機的轉速。可控開關S以一定的時間間隔重復地接通和斷開,當S接通時,供電電源Us通過開關S施加到電機兩端,向電機提供能量,電機繞組儲能;當開關S斷開時,中斷了供電電源Us向電機提供能量,在開關S接通期間電樞電感所儲存的能量通過續流二極管VD使電機電流繼續流通。控制電路由恒頻率發生器、脈沖寬度調制電路、脈沖分配電路、基極驅動電路組成。當控制信號電壓ui增加時,經與恒頻率波形發生器UD比較,產生一個寬度與ui成比例的調制脈沖電壓,經脈沖變換分配使基極驅動電路激勵主電路大功率晶體管的正向導通時間增加,則電機兩端的平均電壓增加,電機轉速上升至控制信號電壓ui所要求的數值。
3.結束語
1.1硬件系統
硬件系統是該控制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且其也能夠對整個控制系統的運行過程產生直接性的影響。因此,技術人員在對該控制系統的硬件系統進行構建的過程當中,就必須要嚴格依照國家的有關規定去進行。另外,為了提高硬件系統的運行效率,技術人員還必須要充分考慮到以下三個方面:(1)估算硬件的內存時要保證估計值的科學性與可靠性由于技術人員對硬件內存容量的需求會隨著各種原因而不斷改變,比如:技術人員自身的編程水平、技術人員對內存進行利用的效率以及模擬量的點數等。因此,技術人員在對硬件內存的容量進行估算時,就要站在整個系統的角度上,對系統的方方面面都進行一番全面的考量,然后再依據內存計算公式,對當前系統所需的硬件內存進行合理的估算,以確保估算值的科學性與可靠性。式中:C代表的是硬件內存的估算值;P1和P2分別代表的是開關量輸入/輸出時的點數;M代表模擬量的點數。(2)響應時間的計算要符合規范一般來說,因可編程控制器具有一種特殊的運行方式,所以它不會在連續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內,都接受某種小于其自身運行周期的輸入信號。另外,由于響應時間的計算公式為:式中:T代表的是響應時間;T輸入濾波代表的是濾波輸入的時間;T輸出濾波代表的是濾波輸出的時間;T運行周期代表的是可編程控制器的運行周期。因此,結合上述兩個方面,并在對可編程控制器進行一番仔細的考量之后,得出最適用于該控制系統的可編程控制器的型號為:西門子系列的CPU226,該型號的可編程控制器的組成結構包括:電源、CPU以及輸入/輸出點。電源:為整個可編程控制器提供可安全、穩定的電力;CPU:執行控制系統發出的要求,并對控制系統中的所有數據信息進行有效的儲存;輸入/輸出點:輸入點可以從系統中的各種設備中采集可用信號,而輸出點則負責對系統中的電機或者是其他設備進行有效的控制。(3)輸入/輸出點數的估算要符合系統要求輸入/輸出點數的估算值,對于整個控制系統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技術人員也可以通過輸入/輸出點數的估算值,來選擇最有利于該控制系統的可編程控制器。所以,技術人員就必須要對輸入/輸出點數進行合理并符合規范的估算,并在獲取到估算值之后,按照估算值的大小,選擇一種適用于當前控制系統的可編程控制器。這樣一來,也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可編程控制器的運行效率。依據估算值選擇可編程控制器時,要預留出15%左右的輸入/輸出點數。結合鉆探設備的應用特性來看,輸入/輸出點數的估算數據如表1所示。
1.2數據通信系統
該控制系統中的“數據通信”指的是:數據在同級或不同級之間實現傳輸或者是接收的一個過程,而該控制系統中的數據通信,也主要是依靠可編程控制器和上位計算機來實現的。其中,可編程控制器和上位計算機進行數據通信時所使用的端口號是RS485和RS232,且它們進行數據交互的模式是字符串模式。另外,它們實現數據交互的原理是:由可編程控制器把控制系統中的所有數據信息以及運行狀態傳輸到上位計算機中,上位計算機一旦接收到這些數據信息和運行狀態之時,就會立即對它們進行合理并有效的分析和處理。
1.3軟件系統
搭建該控制系統軟件系統的依據是控制系統流程圖以及控制系統功能預設圖;采用的編程軟件V3.1STEPMicro/WIN;編程平臺為計算機平臺;輔助技術為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另外,技術人員在為該控制系統搭建軟件系統的前一階段,還應當對帶式傳送機的實際運行情況進行更深入的了解,然后再依據了解到的情況,對該控制系統的各個控制進程進行合理的設計。其中,該控制系統中所必備的控制進程包括以下幾個:(1)把定時器作為控制系統軟啟動以及軟停車操作的主要控制器,讓操作人員通過對定時器進行時間預設的操作,使控制系統依照預定的速度規則,自動的實現軟啟動和軟停車過程。(2)如果有停車要求時,控制系統可自動進行順序斷電操作。若遇突況導致的停車,控制系統也可直接切斷系統中的所有電源,保證系統不會因此受到任何影響。其中,順序斷電需要借助定時器,其實現原理是:依據操作人員預先設置好的時間,進行斷電操作。(3)利用“系統自檢”功能,對整個控制系統的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的監測與控制。倘若在監測與控制的過程當中,發現了系統中存在著的錯誤,那么該功能就會自動觸發系統警報器,提示操作人員系統出現了問題。如果,控制系統中不存在任何錯誤,那么該功能就會執行下一個任務,從而讓其繼續對系統的運行狀態進行檢測與控制。(4)把定時器合理的運用到軟件系統中,可以讓可編程控制器在定時器的作用之下,實現自動起動或者是停止的操作。其具體表現在:當達到操作人員對定時器預置的時間之時,控制系統中的電機會在可編程控制器的作用下,開始實現運行,并在預置的某一時間段之內,達到相應的預置轉速。另外,可編程控制器也可以依據其自身的輸出頻率,對控制系統中調速電機的運行速度進行合理的控制。
2機械電子式軟啟動裝置控制系統研發的作用
機械電子式軟啟動裝置控制系統的研發,不僅可以提高系統中負載的運行效率,還可以讓整個控制系統實現無極調速的這一運行過程。由此可見,機械電子式軟啟動裝置控制系統的研發,對我國各行各業來說,都有著一定的實質性應用價值。現對機械電子式軟啟動裝置控制系統研發的作用進行簡單的分析,并將其概括為以下幾點:(1)有利于提高施工鉆進的生產效率;(2)有利于企業對現場施工進行實施監測與控制,以防止錯誤操作給整個生產線造成的影響;(3)有利于降低鉆井過程的生產成本;(4)有利于促進我國鉆探行業的進一步發展;(5)有利于我國機械電子式軟啟動裝置控制系統的創新;(6)有利于提升我國鉆井施工行業的整體水平。
3結語
1汽車轉向電子顯示儀的設計方案
先在汽車轉向盤上安一個合適尺寸的齒輪,由傳送帶將該齒輪和位移傳感器相連接。然后在角位移傳感器上面也安裝一個相同型號的齒輪,從而使得由轉動方向盤帶來的轉過角度與角位移傳感器轉過的角度是相同的。再通過電路主板向角位移傳感器上加5V左右的電壓。角位移傳感器上的電阻值可以通過轉動汽車方向盤帶動角位移齒輪轉動來改變。這種阻值的變化會導致輸出電壓的改變,從而可以將轉過的角度信號轉換為受控電壓信號。將受控電壓信號送入PIC單片機中的轉換電路進行處理。我們預先將PIC單片機中的程序預設為左極限值(左轉向最大角度時產生的電壓),右極限值(右轉向最大角度時產生的電壓),中間值(無轉向時的轉角為0),通過分析和計算這些轉向值,我們可以得到汽車實際轉向導致偏離直線的幅度。最后將得到的轉向值輸出到PIC單片機的電路上,并將其顯示在在儀表盤上,學員或司機可以十分清楚地了解自己轉方向盤后給汽車帶來實際轉幅。
2汽車轉向電子顯示儀的工作原理
汽車轉向電子顯示儀的顯示儀器是數碼管和LED指示燈的組合。將左極限值和中間值之間的轉向角度100等分,當汽車左轉向時,該電子顯示儀就能在數碼管上顯示汽車左轉導致偏離中線位置的百分比。同理右轉的工作原理。此外,當汽車左轉時,左邊的三個呈三角狀的LED燈閃爍,右轉時,相應的右邊三個呈三角狀的LED燈閃爍。這些LED燈的閃爍是為了對左右轉向進行提示,從而使得駕駛員對左右轉向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本電路系統的硬件電路部分由電源模塊,按鍵模塊,傳感器模塊,顯示儀模塊和導入電路模塊等組成。我們知道,汽車內部本身自帶有12V的車載電源,而本系統的PIC單片機需要5V電源。因此需要將車載的12V電源轉換呈5V電壓,我們這里的轉換芯片穩壓電路和采用7805。電子顯示儀采用三位共陽數碼管來顯示輸出電壓的大小。由于PIC16F873自帶有六路的數模轉換模塊,因此無需再使用額外的數模轉換芯片。輸入的模擬信號經過RA0傳入PIC單片機中。RB0~RB7作為數碼管的段控制端口。RC0~RC2作數碼管的位控制端口。RA1~RA5作按鍵信號的采集端口。RC3~RC7作為LED指示燈的顯示端口。
3結論
汽車轉向電子顯示儀已經在汽車上的安裝實驗過,本裝置在汽車轉向時能有效的顯示汽車轉過的幅度,從而使得學院和駕駛員得到很好的方向位置。汽車轉向電子顯示儀采用元器件較少,價格成本低,性價比高,非常易于實現;裝置簡潔小巧,適合車身裝載,不需占多少空間。對于實際生產運用有廣闊前景。目前該裝置己經投入規模化生產,這是汽車電子化過程中的一大進步。
作者:盧欽玲戴夢麗單位:浙江工商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
1.1有源電力濾波器能夠對電力系統進行無功補償
從有源電力濾波器的構成來看,有源電力濾波器主要采用了電源供電的方式,對電力系統中的諧波進行補償,其優點是能夠進行動態補償,與傳統的固定補償方法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由此可見,有源電力濾波器在無功補償方面可以得到重要應用。
1.2有源電力濾波器能夠保持電力系統穩定運行
由于有源電力濾波器能夠對電力系統中的大小和頻率都變化的諧波進行無功補償,因此可以保證電力系統中的諧波處于穩定狀態。基于這一優點,有源電力濾波器在電力系統中得到了重要應用,保證了電力系統能夠長時間穩定運行,提高了電力系統的穩定性。
2電力電子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產生了靜止同步補償器裝置
2.1靜止同步補償器可以當作無功電流源使用
從靜止同步補償器的構成以及其功能設定來看,靜止同步補償器屬于無功電流源的重要類型,其電流的變化主要隨著負荷電流而發生變化,對補償電力系統電流損失,提高電力系統穩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2.2靜止同步補償器對電力系統的補償效果比較明顯
由于靜止同步補償器屬于無功電流源,并且其補償電流處于變化狀態,這樣的無功電流源對電力系統的補償效果相對明顯一些。從這一應用來看,靜止同步補償器對電力系統補償起到了重要作用。
2.3靜止同步補償器的無功電流可以隨時進行控制
從靜止同步補償器的實際使用來看,無功電流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根據電力系統的實際需要進行不斷變化的,其可控性是靜止同步補償器區別與其他補償器的重要特點,為此,我們應認識到靜止同步補償器的可控性優勢。
3電力電子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催生了動態電壓恢復器
通過對電力電子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后可知,動態電壓恢復器是基于電力電子技術的重要裝置,在電力系統中取得了積極的應用效果,對滿足電力系統運行需要,提高電力系統運行質量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結合動態電壓恢復器的實際使用,動態電壓恢復器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動態電壓恢復器可以認為是動態受控的電壓源
動態電壓恢復器在整個配電系統中起著電壓源的作用,可以通過一些控制方法和手段減少能量消耗,減輕其對電壓的不良影響,避免了電壓跌落、電壓不平衡及諧波等的產生。
3.2動態電壓恢復器可以消除負荷電壓對電壓系統的影響
在電力系統運行過程中,負荷電壓容易對電壓系統造成不利影響,應用了動態電壓恢復器之后,可以提高電壓的穩定性,保證電力系統電壓穩定運行,充分滿足電力系統運行需要,使電力系統在整體運行效果上達到預期目標,穩定了電壓系統。
3.3動態電壓恢復器可以補償電壓跌落
當直流側能量通過從系統整流獲得時,在系統側即使發生單相故障,其它兩相仍可以提供電能來維持DVR的正常運行,補償長期的電壓跌落也成為可能。而動態電壓恢復器可以有效地防止因電壓跌落造成的系統故障,延長了設備使用壽命。基于動態電壓恢復器的特點,在電力系統運行過程中,動態電壓恢復器的應用,可以有效解決電壓跌落問題,并在電壓跌落過程中進行及時的補償,保證電力系統在運行中的穩定性滿足實際要求,由此可見,動態電壓恢復器對補償電壓跌落具有較為明顯的效果。
4結論
1探析機械電子系統的現狀
就目前來說,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提升以及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帶動了信息技術的發展,但是好的同時也加劇了市場的競爭程度,一些行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由于市場劇烈競爭發展緩慢,其中就包括機械電子這個行業,據不完全的數據統計,2014年我國的機械電子產品生產率并不是很高,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國的機械電子不斷地加大進口的數量。進口數量的不斷增加就使得進口的金額大大提升,從前三個季度的數據來看,機械電子的進口金額高達170億美元多,這就使得我國自己生產的機械電子產品在市場上出現了較低占有率的狀況,也就是說我國自己研制的機械電子產品銷量并不理想,其在市場上的轉化率還處于較低的水平。這種狀況體現出了機械電子市場的幾個問題,其一就目前我國的機械電子行業大部分企業依然在使用較為傳統的生產設備,這些設備大都不具備智能和自動技術;其二是相較于國外發達國家來講我國在科研方面的發展速度還處于比較緩慢的階段。新技術的產生率并不高,能夠在市場上有較大占有率的品牌往往是技術含量較低的產品,而擁有較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在消費者市場中認知度又較低;其三是我國的大部分企業對于機械電子并沒有投入較多科研經費,一直還是以模仿其他優勢品牌產品為主。其四是我國即使掌握了一些機械電子的關鍵性技術,但是這些技術相較于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2]。
2探析機械電子系統未來的發展趨勢
(1)我國機械電子系統的人工智能發展趨勢。人工智能對于機械電子領域可以說是比較新鮮的話題,在機械電子系統中加入人工智能將是我國未來的發展趨勢,人工智能的優勢是什么呢?其不僅可以對現有的機械電子提供更好的運行環境,還可以增加機械電子的準確性,人工智能對于機械電子的這兩點貢獻也是社會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也就是說我國的機械電子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須要將人工智能納入未來發展的計劃中。
(2)我國機械電子系統的實時快速發展趨勢。市場的發展不僅需要機械電子具有較好的運行環境以及具備準確性,還需要機械電子系統具有實時快速的特性,在準確性的前提下還要把效率不斷地提高,在機械電子系統未來的發展中計算機的處理芯片的應用將會得到較大的推廣,因為這樣的處理芯片可以將機械電子系統中的信息傳遞的速度進一步地加強,可以大大提高其使用的效率。
(3)我國機械電子系統的技術創新發展趨勢。技術創新是每個企業在未來市場競爭中想要獲得發展必須要做的工作,對于機械電子系統來講,技術創新是未來發展的核心趨勢,企業必須要將技術創新納入企業發展的重點工作計劃中,在技術創新上要不斷地對技術創新進行的科研活動加大經費的投入,做好前期的市場調查以及市場分析,把握好未來市場的發展方面。同時還要在研發的時候注重質量,而不是數量,提高科研的水平,打造我國的品牌機械電子產品。
(4)我國機械電子系統的網絡數字發展趨勢。網絡數字化的發展趨勢強調的是信息資源的共享以及技術上的提升。就機械電子的網絡化發展來講,體現在機械電子的功能上,不僅可以加快與發達國家都在技術上的不斷溝通,還能使遠程技術更好的解決機械電子出席那的問題。而機械電子的數字化則可以為機械電子帶來較大的發展空間,利用數字化微控技術進一步提升機械電子系統的效率,可以說網絡數字化是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3]。
作者:侯宇 單位:哈電集團(秦皇島)重型裝備有限公司
計算機技術與機械電子技術的相互融合是個比較大的課題,從提出之日起,各行各業都是非常矚目的一件事。該篇文章作者以全局的角度,獨到新穎的視角,詮釋了計算機技術與機械電子技術互相融合的重要作用,與未來發展的趨勢,結合當前現狀對這兩種技術融合產生的問題進行分析,同一時間,對加速這兩種技術的相互融合提出了一些參考性的建議等。
一、機械電子技術概要
機械制造的相關行業當中普遍引入電子技術指的是在機械動力、信息處理、控制與主功能上引入現代化的電子技術。所以,機械電子技術我們也可以將它說成是把機械裝置、電子化技術與軟件等互相疊加組成系統的一類總稱。在我們國家現如今機械電子技術的發展過程當中,機械電子技術時至今日也已經變成在體系上獨樹一幟的學科[1]。還有,伴隨現代化科學技術、電子、網絡、智能技術行業不斷發展與壯大,機械電子技術還會被賦上全新的內容。但是它的基本特征我們可以這樣認為:機械電子技術以系統化的觀點為前提,將機械電子、微電子、自動控制、計算機、信息、傳感測控、信息變換、軟件編程與接口技術等全體技術,憑借系統功能與優化組織的目標,理性配置和布局各個單元,基于功能多、質量高、可靠性高、能耗低的基礎上實現其特有功能的價值,并讓整個系統趨于優化的工程技術統稱。基于這些內容生成的系統,則構建成了一套機械電子技術的系統與相關產品。在現代化工產業領域中,基于社會對化工產品總的需求量,還有相關技術標準的要求,要求化工設備需要滿足相關生產工藝基本性能要求。化工設備各項性能均要靠機械電子技術輔助達標,設備機械電子技術滿足生產工藝的要求與否,是對化工產品產量與質量等的最好判別標準[2]。當代的機械電子技術可以說是以傳統化工技術為前提,進而再做總結和探究的,我們通過現如今化工生產的工藝需求,逐漸形成科學、客觀、具體的技術新類型,對于生產技術發展和創新具有歷史性的意義。
二、對計算機技術與機械電子技術的融合認識和理解
兩種技術相互融合是社會經濟演進與發展的過程,同時也是生產體制與生產方式創新的體現。對于現代社會下的中國來說,特殊發展模式與國情,要求我們把計算機技術同機械電子技術放到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當中去把握。所以,要理解計算機技術與機械電子技術融合必須首先理解機械電子技術,要理解機械電子技術首先要理解計算機技術。計算機技術發展下的網絡社會是繼原始狩獵、工農業社會后新的社會組織形式與發展新階段。計算機技術可以作為該社會經濟主線來看,是網絡社會核心內容,計算機技術與機械電子技術融合是現今社會全人類所要面對的問題,而不單是相關工作者的使命。
三、機械電子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關系
機械電子的系統可以說是相當的不穩定,導致了相關系統輸入和輸出關系處理上不是很容易。當代社會需求系統又是多種多樣的,需要同一系統能夠兼容并濟,能夠滿足多種要求。計算機系統在遇到需要信息處理的時候,存在一定不確定性與復雜性,因此以知識作為基準的計算機技術處理方式已經開始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了。計算機技術組建系統所引用的方法當中,主要用到的為神經網絡與模糊推理的系統。在對輸入與輸出關系進行處理的時候,這兩種方法既是互相聯系又是互朱小川西華大學四川成都610039相制約的。神經網絡所采用的是分布方式,而模糊推理采用的是規則方式[3]。神經網絡相關系統在進行輸入的時候因為各神經元間存在固有聯系導致了計算量相對較大,模糊推理相關系統則正好相反。針對精度方面,神經網絡相關系統精度高且曲面較為光滑,模糊推理相關系統精度低且曲面呈臺階狀分布。利用神經模糊網絡相關系統將兩者功能最大限度融合與一處,使信息表達趨于合理化,表達空間也是最適合的。
四、計算機技術在機械電子技術中的應用
機械電子技術因為它的不穩定特性,致使數據輸出與輸入上發展的仍然比較遲緩,急需引用先進計算機技術促成工程的偉大變革。結合模糊推理與神經網絡相關系統,不僅提高了它的精密度,還確保機械電子技術未來向可持續的方向發展。模糊推理相關系統采取的是規則方式對信息進行保存處理,機械意義是非常深遠的,神經網絡相關系統用分布方式保障了各神經部件緊密連接,使計算量合理提升。結合這兩種方式,保障計算機技術發揮最大價值,最終實現了計算機技術與機械電子技術的相互融合。
結語
現代化社會是一個集科技與經濟為一體的時代,無論是任何技術都是需要在其應用的過程當中,結合先進科學技術體系上的創新,進而推動各類型技術向全面創新的方向發展。談到機械電子技術創新,針對現代的機械設備在科學應用和管理上的重要意義都是可見一般的,同一時間機械設備的應用技術在科學創新方面也是具有歷史性意義的。
關鍵詞:文獻傳遞系統;程序設計;功能模塊;
中圖分類號:C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0)12-0354-01
1 關于文獻傳遞
文獻傳遞是將用戶所需的文獻復制品以有效的方式和合理的費用,直接或間接傳遞給用戶的一種非返還式的文獻提供服務,它具有快速、高效、簡便的特點。現代意義的文獻傳遞是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從館際互借發展而來,但又優于館際互借的一種服務。
2 三大文獻傳遞系統
當前,國內影響較大,發展較好有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ALIS (China Academic Library&Information System)、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NSTL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y) 、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文獻中心CASHL (China Academic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Library)等。
表1 三大文獻傳遞系統比較
名稱CALIS文獻傳遞系統NSTL文獻傳遞系統CASHL文獻傳遞系統
發展目標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體系國內權威的科技文獻信息資源中心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外文期刊保障體系
動作模式分布式集中式分布式
服務對象全國高校師生國內的網絡用戶全國高校師生
服務內容211工程CALIS成員館館藏四家科技信息機構的館藏下屬成員單位的館藏(包括高校圖書館和其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機構)
收費/效率電子版1元/頁,目前50%補貼;加急1個工作日,普通3個工作日。查詢服務費2元/篇,電子版1元/頁,目前50%補貼;加急1個工作日,普通3個工作日。電子版0.5元/頁;西部用戶0.25元/頁,承諾48小時內送出
3 文獻傳遞系統設計
3.1 文獻傳遞系統采用的技術
系統設計本系統采用B/S模式,前臺的Web Server采用ASP,后臺數據庫使用SQL Server,ADO作為中間件。開發工具包括DreamweaverMX和等。
3.2 文獻傳遞系統設計注意的問題
首先,文獻傳遞系統面向本校師生,本校師生通過申請注冊即可申請文獻傳遞服務,該系統不對校外用戶開放;其次,由于國內的文獻傳遞都是有償服務,而且每個圖書館經費情況各有不同,讀者使用文獻傳遞的數量也有相同,因此要制定詳細收費標準及補貼政策;再次,當管理員處理完每件文獻傳遞,更改了該項服務的處理狀態,此時系統即可發送處理完畢信息到該項服務的申請用戶的郵箱;最后,系統會自動根據用戶申請服務的類型,譬如文獻傳遞的是書或者是電子論文,電子論文的頁數,是否加急等進行費用統計結算,產生該項文獻傳遞服務的費用。
3.3 文獻傳遞系統的功能模塊分析
該系統包括兩個功能模塊,用戶管理系統和后臺管理系統。
(1)用戶管理系統。用戶需提交個人相關信息,設置登錄密碼,通過驗證后進入系統,然后填寫申請表單,標有星號必須填寫,系統會自動提示錯誤。申請單內容包括讀者信息欄和文獻信息欄兩部分,讀者信息欄應填寫的部分包括姓名、院系、讀者類型、聯系電話、郵箱、通訊地址等,文獻信息欄應填寫的部分包括書名刊名、論文標題、作者、文獻類型、年、卷、期、頁碼、收藏館,如有其他需要說明可在備注欄中填寫,最后輸入驗證碼提交委托單,提交完畢之后即可看到此申請的處理狀態和所需金額。
(2)后臺管理系統。該模塊主要包括數數據統計、用戶管理、資金結算及系統設置等功能。工作人員通過后臺可以看到文獻傳遞的申請狀況和處理情況,可以將申請表單導出打印,導出相關的統計排序結果,工作人員在處理文獻傳遞申請的時候,無論是否找到所需文獻,都可以通過系統發送郵件給用戶,此外工作人員還可以對管理人員的賬號進行添加、修改和刪除。
圖1 文獻傳遞系統的流程
4 結語
建立網絡環境下資源共享服務體系,是圖書館當前發展的重要內容。建立文獻傳遞系統,開展文獻傳遞服務對圖書館工作人員有較強的技術要求,應參照國際國內相應的標準構建,與其他傳遞系統能夠統一進行有效對接。通過開展文獻傳遞服務,不僅緩解了圖書館經費、資源不足與讀者日益增長的文獻需求之間的矛盾,也對教學科研起到了很好的支撐作用。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電子期刊;發展
中圖分類號:G25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09)16-0252-01
一、電子期刊的特點電子期刊之所以會在短期內發展起來,主要因為它具有以下特點
1.傳遞速度快,時效性強。電子期刊的時效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從出版到提供利用周期短;二是體現在它的審查制度和出版周期上。電子期刊以篇為最小單元出版,減少了編輯出版的積壓時間,
2.信息存儲量大、密度高,便于攜帶和保存。電子期刊可拷貝到磁盤、光盤上,由于密度高、體積小,可以解決印刷型期刊過多占用館藏空間的問題,而且也為圖書館期刊管理工作帶來了方便。
3.直觀性強。電子期刊最大優點是能夠在電子版本中保留印刷版本的所有版面格式和外觀特點,并且支持超級鏈接和聲音、動畫等多媒體效果。閱讀起來能產生動態與聲音效果,深受廣大讀者的青睞。
4.網上資源共享,用戶利用方便。電子期刊不受時間與地區的限制,可以同時為很多讀者提供服務、互不影響,所以能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對電子期刊而言讀者無須借閱與購買,只要有一網終端就可以隨時閱讀有關刊物,查閱有關信息。
二、高校圖書館使用電子期刊。增加了讀者對電子期刊的親切感
1.電子期刊發行中的問題設計一個網上版面編排來充分發揮電子功效,建立健全電子過刊的使用。由于電子論文在Inter-net網上容易查找,應制定相應的防侵權措施。也應使用出版商保證電子期刊存取的可靠性,特別是在高峰期的使用。
2.宣傳、培訓不到位。圖書館沒有將電子閱覽室作詳細地宣傳和推介。培訓不到位,大多數學生缺乏網絡信息查詢,檢索等基本技能。電子資源開發不到位。對于不熟悉檢索技術的學生讀者若想獲取網絡上的資源比較困難。 3.重藏輕用電子期刊導航系統建設應在引導讀者獲取有用信息、掌握學科前沿研究動態、把握學科研究的方向上下大工夫,用“知識挖掘”、“信息推送”等技術為讀者利用電子資源提供最大的方便,但是目前各高校圖書館的電子期刊導航系統更重視的是對期刊表層的揭示,而不是深層的開發。
三、高校圖書館電子期刊資源的管理與開發對策
1.改變觀念,重視和加強電子期刊的收藏和利用圖書館應加強對電子期刊的管理與服務,其工作重心由“擁有電子資源”向“整合電子資源”轉移,應優化期刊收藏結構,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對期刊信息的需求。
關鍵詞: 行業特色; 高校; 文獻; 獲取
中圖分類號: G63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8631(2013)03-0040-02
一、行業特色高校及讀者文獻需求
行業特色高校大多源于上世紀50年代院系調整時出現的,主要根據國民經濟建設的需要整合了全國高校有關專業組建的單科性院校發展起來的。行業特色高校原來由行業管理,后因管理體制的變化,從行業中分離出來,但仍然具有顯著行業辦學特色與突出的學科優勢。[1]行業特色高校讀者主要指此類高校教學科研師生。南理工從哈軍工炮兵系分建而來,歷經國防科委、兵器工業部、機械電子工業部、兵器工業總公司、國防科工委等部委管理,現直屬工業和信息化部,具有兵器科學與技術等特色學科和專業,是一所典型的具有行業背景的特色型高校。
行業特色高校在行業科技和學科特色化辦學過程中、專業設置等因素影響下,出于自身發展需要,高校依舊保持行業辦學的鮮明特色,繼續承擔著行業技術創新和產業技術升級改造的任務,其教學、人才培養及科研課題、技術研發的重點依然主要圍繞和服務于行業發展需要。因此行業特色高校教學科研師生對文獻需求主要圍繞本校優勢學科進行,對文獻資源需求也具有鮮明的行業特色。[2]
二、南理工圖書館館藏資源情況
1.基本館藏資源
南理工圖書館館藏資源包括館藏書刊、中文數據庫、外文數據庫、多媒體資料、本校學位論文、非書資料平臺、CALIS外文期刊網、機構知識庫、本館特色資源等,以教學參考書、科研用書為主體,基本覆蓋了學校各個學科專業,如機械工程、化學化工、通信工程、自動化、材料科學與工程、經管與人文、法學等。截止2012年底,館藏紙質文獻中外文圖書、中外文期刊213余萬冊(件),中外文報紙100余種。電子文獻資源有100多個中英文電子文獻數據庫,中外文電子文獻(含電子圖書、期刊、科技報告、會議錄、標準、學位論文等)600余萬種。
2.館藏資源特點
南理工圖書館館藏資源建設相對集中于兵器行業核心。學校兵器科學與技術學科排名全國第一,作為學校特色學科,館藏資源的特點集中表現在對兵器類文獻資源的采集和收藏,在兵器學科領域積累大量特有的文獻全文資源,形成了豐富的兵器類文獻資源,其種類和冊數的擁有量以及文獻收藏的時間跨度都位居前列,這是學校在多年行業辦學過程中積累的優勢文獻資源,為學校創新發展和人才培養提供了重要的支撐基礎。
3.特色館藏資源
南理工圖書館通過長期的建設與發展,構建了集多種文獻類型、多種載體為一體、紙質及電子資源相互補充、自建資源與共建資源共同發展、相關學科資源協調發展的軍工文獻信息保障體系。目前,收藏有中外文紙本型軍工文獻共6200余種,1.5萬余冊,相關電子數據庫資源50余個,主要涉及兵器、航空、航天、軍工電子、核能及船舶六大領域,包括國家軍用標準數據庫以及自建國防科技文獻特色數據庫等數字化文獻資源系統。作為中國兵工學會全國唯一一所文獻定點收藏單位,實現了中國兵工學會及其分支機構產生的紙質及電子文獻資源的全套完整收藏。特藏中國兵工學會主辦和出版的十幾種科技或科普期刊,及其下屬40余個專業委員會所主辦學術會議的會議論文集。
三、文獻原文獲取途徑分析
通過對行業特色高校師生對文獻需求分析,可以看出,此類讀者需要具有自身行業特色的文獻。為滿足行業特色高校教學科研師生對文獻的需求,不僅需要基本的常規途徑和方法,而且需要建立新的途徑。
1.本館資源使用
(1)查閱圖書館的紙質文獻
盡管數字圖書館迅速發展,數字資源比例不斷加大,但紙質文獻仍會長期存在。讀者可根據書名、期刊名稱、論文名稱或掌握的其它相關信息,通過南理工圖書館主頁上的館藏目錄檢索系統進行查詢。還可通過“南京城東高校圖書館聯合體”進行查閱,可實現館際間的紙質圖書通借通還。
(2)利用圖書館的數字資源獲取原文
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的建設與高校的學科類型密切相關,因此各所高校的數字資源各有特色。南理工的數據庫資源能兼顧各學科需要。進行外文文獻檢索時,讀者可先通過SwetsWise外文電子資源整合平臺中的篇名查找功能可以檢索到相關匹配文章并直接鏈接到全文(若學校已購買此全文)。
(3)館際互借及文獻傳遞
信息量的無限增長,讀者自身需求的變化以及經費因素的制約,任何圖書館都無法依靠自身的資源來完全滿足讀者的需求,借助于資源共享館際互借系統,可彌補單一圖書館數字資源的不足,很多需求就可以得到解決。[3]
南理工的讀者可通過下列途徑獲取本校未購買文獻原文。1)國家圖書館。2)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簡稱CALIS)。3)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文獻中心(簡稱CASHL)。4)讀秀知識庫。由海量全文數據及資料基本信息組成的超大型數據庫。
(4)網絡免費資源
在信息高速發達的今天,網絡免費資源也是讀者獲取文獻的重要途徑。以下為筆者在日常工作中經常使用的幾種方法:一是利用Google 等搜索引擎來獲取文獻全文。二是利用電子論壇獲取原文。綜合性學術論壇如博研聯盟等;專業學科性的論壇如中國科學論文在線系統等。三是利用國內外專利網站。如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美國專利、歐洲專利局等。四是E-mail作者。EI、SCI 等文摘型數據庫均提供作者的E-mail地址,這為向作者索取原文提供了方便。
2.其它途徑
行業特色高校的特點就是與行業聯系緊密,行業高校或研究所等都注重自身特色館藏資源建設,因此行業特色高校圖書館應加強與同類高校或行業研究所等館藏機構合作,通過建立行業性圖書館聯盟建立良好溝通合作機制,促進館藏資源利用和共享,以滿足本校師生對文獻資源的獲取需求,促進學校教學和科研發展。[4]
在兵器行業領域,如北理工、中北大學、北方科技信息研究所,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兵器工業204所)等,都積累了具有行業自身特色文獻資源。中北大學自建數據庫,如兵器科技視頻、機構、專家、圖片、專著、學術論文等數據庫。北方科技信息研究所,隸屬于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是兵器行業唯一從事科技信息和圖書出版的研究所,文獻資源建設突出兵器和國防特色,館藏資源100萬冊(件),兵器科技出版刊物包括專業核心期刊《情報理論與實踐》和《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以及《現代兵器》、《機器人技術與應用》、《電腦自做》等科技讀物。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兵器工業204所)技術圖書館經過多年積累,收集以化學化工、火炸藥領域的為主,兼有其它各類專業書籍及國內外各類專業會議論文集。與火炸藥專業有關的其它各類技術報告、專利等2萬余冊。歷史悠久、館藏系統文獻資料參考價值極高。對兵器火炸藥行業科研生產起到重要作用。
這些單位資源豐富,可以“服務國防、資源互補”為目標,依托成熟的系統平臺,充分利用各成員館藏資源和便捷的網絡環境,建立原文傳遞、館際互借、資源協調中心,幫助讀者方便、快捷地獲取更多優質文獻資源,為教學科研師生服務。
四、結束語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行業特色高校讀者對文獻資源需求和利用將更加廣泛和深入,將不再滿足于圖書館提供的一般性文獻獲取服務,圖書館應建立高效的機制,提供問題解決的核心內容方案,及多途徑便利獲取文獻原文的途徑。因此行業特色高校圖書館,不僅要加強特色資源的建設,更要建立廣泛獲取同行業機構文獻資源的有利途徑和方法,做到服務個性化、機制便利化、途徑多樣化,滿足不同層次需求,適應行業特色高校發展的需要,為行業特色高校讀者提供比較專門、系統、完整的服務。
參考文獻:
[1] 李愛民.行業特色型高校研究現狀評述[J].中國高校科技,2012,(10):54-57.
[2] 張長寬.行業特色高校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N].中國教育報,2008-01-21(006).
[論文摘要]本文從詞匯和語法(含標點符號)二個方面剖析了網絡交際英語的文體特征。
martin joos在他的文體學專著the fiveclocks中把英語文體分為五類:the frozen style,theconsultative style,the consultative style,the casualstyle和the intimate style。在現代文體學中,后三類被統稱為非正式文體。無論從交際媒體、交際目的還是從交際語言方面考察,網絡交際英語都屬于非正式文體。
隨著互聯網的日益普及,網絡交際這種全新的高科技交際模式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正因其獨特的魅力而風靡全球。網絡交際以互聯網為交際媒體,這就決定了網絡交際英語的獨特語言規范和文體特征。為了更有效地利用網絡媒體造福人類,盡快提高個人的網絡交際水平,我們就必須對網絡交際英語這一新生的語言變異形式進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
網絡交際英語,即網上聊天、email(電子郵件)、bbs(電子公告欄)、electronic forum(電子論壇)和e-message(電子短訊)等嶄新的交際手段,因受其交際媒體(網絡)的制約而兼有廣告英語、新聞英語、電傳英語和傳真英語的部分特征;網上聊天這種書面對話形式又決定了其具有書面英語和口頭英語的雙重性質。為了拋磚引玉,本文將從詞匯、語法和標點符號諸方面簡要分析一下網絡交際英語的文體特征。
一、詞匯特征
作為非正式文體,網絡英語偏愛使用縮寫詞、俚語等非正式詞匯,甚至還隨機杜撰某些詞語,因此具有明顯的隨意性特征。
(一)網絡的使用是以時間為收費基準的,這就要求網絡交際必須快捷高效。在此語境下,大量使用簡寫詞和各種縮略詞就成為網絡英語最主要的特色。具體體現在以下七個方面。
1.用同音字母代表一個單詞或字母組合乃至句子。如:i=i r=are b=be/bee c=see o=oh tho=thoughthru=through nite=night thot=thought運用此簡略符號就能生成下面的句式:where r u? (=where are you?) ic(=i see.)u c? (=you see?) mustb(=must be)cu(see you.) oic(=oh,i see.)
以上簡寫形式還可以與其他縮寫詞進一步組合成新的語言符號。如:thku.(=thank you.) ur(=your)
2.使用已被公認的縮寫詞匯。如:usa,hk(hongkong), cm(centimeter), km(kilogram), p.o.(post office), co.(company), xmas(christmas), sos(save our ship or soul),f.o.c.(free of charge), para(paragraph), tel no.(telephone number),p.r.(public relation), cant(cannot), st(street), univ(university),mid(middle),biz(business)
3.用較短的詞語代替較長的詞語。如:
nil(=nothing) a.m.(=morning)p.m.(=afternoon) ok(=all right)
4.借用電傳、傳真英語的縮略符號。
lv(leave), mtks(many thanks.),as flws(as follows), pls(please), qkly(quickly),asap(as soon aspossible), cudb(could be), wudb(would be), shudb(should be), wl (will), wilb (will be), thks(thanks),xxx(errors), yday(yesterday), h(he),l.w.(last week), psbl(possible), yr(year)
5.用數字代替字母縮合詞。如:l8r(later), b4(before), cu2(see you,too.)
6.使用首字母縮合詞。如:btw(by the way) afaik(as far as i know) fyi(for your information) ttul(talk to you later.)
7.“網蟲”們隨機使用的但已被圈內公認的符號。如:bf(boyfriend) gf(girlfriend) sd(shandong) thkx(thanks.) stu (studend) ? (= really? is thattrue?)…)(=including you.)ur a/s/l(your age/sex/location)
(二)為使語言既簡潔明快又生動活潑,交際過程中還頻繁使用感嘆詞。很明顯,該類詞的使用能極大地提高語言的音響效果。如:aha gosh oh wow ha-ha mmmm god dear
(三)作為非正式文體,網上聊天英語大量使用非正式詞匯(下列例詞后的括號內為其相應的正式用語)。
hi(how do you do? /how are you?)bye(nice to have met you.)leave(depart) job(position) tired(fatigued)quit(resign)
(四)偏愛使用某些俚語。如:wanna(want to), gonna(going to), yeah(yes)
二、語法特征
從語法角度分析,網絡英語的非正式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大量使用省略句式,具有很明顯的口語化特色。尤其是充當主語的第二人稱單數更是經常“缺席”。這從下面常用的問句中就可窺見一斑。
1.offline?
2.busy?
3.received my email?
4.leaving?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省略句式只有在特定的語境中才具有交際價值。
(二)句首字母常小寫。如:
1.hi,everybody.
2.uc?3.ur name?
(三)頻繁使用問號、感嘆號、省略號等標點符號。如:在催促對方回答問題時,“網蟲”們大多喜歡連用幾個甚至一大串問號。同樣,在表示贊同或欣賞對方的觀點時也常連用幾個感嘆號。尤其值得研究的是,為了制造“此處無聲勝有聲”的美妙意境,有些高手常創造性地使用省略號。如女士在回答do u miss me?時,常巧妙地打出這樣的字幕:i…
(四)網絡高手經常運用雙關、擬人、比喻、夸長、提喻等修辭格。如:
——can i invite u to a dance?
——with pleasure.
——can i hold u now?
——ok.
這里hold就是雙關,因為它既有“牽手”之意,也有“擁抱”之意。
再如,當你對某人有興趣時,你可以用i like urname來投石問路。
(五)從句型選擇上看,網絡英語多用簡單句、并列句、祈使句,少用被動句和主從復合句。當然,句型的使用也并非一成不變。網絡大俠在進行解釋、說明或議論、說理時也常用復雜句。如:
to be frank,i don’t think u r right,’coz everysword has two blades.
當然,在運用英語進行交際時,人們還常常會結合使用部分表情符號、數字密碼和隱語行話。同時,作為高科技條件下的交際模式,網絡技術在極大地促進科學研究的同時,已為現代語言學研究帶來了不少具有挑戰性的嶄新課題。對此,筆者將另文專述。
參考文獻
1 尹小瑩·外貿英語函電·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2 秦長生·電傳實務·對外貿易出版社,1992年版·
3 秦秀白·文體學概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論文摘要:分析并提出了高校圖書館為高等成人教育服務的有利條件和途徑。
高等教育是一個國家維護自己的文化和創造一個國家未來命運之所在,而高校圖書館則是高等教育機構的“心臟”,作為高校辦學的三大支柱之一,主要擔負著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的重任,同時也是衡量高校辦學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志,在高等教育的發展中起著非常巨大的作用。但長期以來,在成人教育的領域里,人們對充分發揮高校圖書館為高等成人教育的服務作用重視不夠,主要因為成人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其學員絕大多數為社會在職人員,教育形式以“自學為主,面授為輔”,學員在校時間短,聽課時間少,受到時間、學制、群體的限制。因此高校圖書館為成人教育的服務工作要比普通高等教育困難得多,復雜得多。根據成人教育的特點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轉變機制,不斷拓寬自己的服務領域和服務對象,加大對成人教育工作的服務力度,以其豐富的文獻資源、網絡資源、人力資源來為高等成人教育服務,是高校圖書館職責之所在。
1.現代遠程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及圖書館的優勢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現代遠程教育為高等成人教育增加了豐富的內涵,創造了優越的條件,開辟了廣闊的前景。同時,實施遠程教育的方式也離不開高校圖書館的支持,現代遠程教育是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和傳播媒體而產生的一種新型的教育方式,其基本特征是師生處于空間、或時間相互分離的狀態。教材成了學生獲取知識主要和直接的途徑,實質是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的知識傳遞和信息交換,其成功取決于教材、學習輔導材料、傳遞和交流手段、以及技術應用等。wWW.133229.cOM對此,圖書館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圖書館不僅擁有豐富的文獻資源,而且還是學習資源中心,提供學習的場所和可供查閱的檢索工具;可供利用的設備和進行咨詢、導航的館員。高校圖書館應該利用自身豐富的館藏和優勢,努力為成教學員提供豐富有用的教學資源,包括傳統印刷型文獻和電子出版物、多媒體教學輔助系統、網絡課程和網絡資源等等。同時圖書館管理部門應根據成人教育各專業的設置情況,準確及時地采購那些成教學員急需的、適用性強的圖書,以利成教學員在面授環節中提高學習效率。
2.圖書館網絡信息資源的整合與利用
圖書館除了擁有文獻資源以外,還擁有豐富的網絡資源。internet日益普及,網絡信息資源越來越豐富,一方面為現代遠程教育提供了文獻信息保障,但另一方面由于因特網上的信息具有地理上分散,組織上松散,內容良莠不齊,網絡檢索工具不夠完善等特點,直接影響了網絡信息資源的合理利用。高校圖書館要根據現代遠程教育的需要對網絡上大量分散的信息資源搜集起來,加以有序化、規范化整理,向網上成教學員提供高質量的、便于利用的網絡信息資源或信息導航。除此之外,圖書館還應主動收集成教學員的需求信息,并進行分類、研究,以專業為主題樹,以課程為單元加以組織,將指引庫鏈接在圖書館的主頁上,供讀者瀏覽和查詢該學科的歷史、現狀,包括學科發展方向,了解該學科涉及的學術期刊、學術機構及學科帶頭人等情況。同時建立數字圖書館,數字圖書館是一個數字化系統,它將分散的、有價值的圖像、數據、文本、語言、音響、影像、影視和軟件等多媒體信息進行搜集并集于一體,如網絡期刊、電子圖書、參考工具資料、政府信息、新聞、圖書館網上公共目錄、學位論文數據庫、電子論壇以及各類網絡學習資源指南等。并將入網的學校、教育機構、科研機構、融為一體,數字圖書館以其豐富的信息既對學生學習起輔助作用,又為教師備課提供捷徑。高校圖書館應努力將“館藏”拓展為“網藏”,為成教學員提供多方面、多形式、和多層次的服務。
3.創建有特色的圖書館主頁使其成為成教學員學習的導航
在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應努力創建本館的主頁(homepage)進行服務。主頁是網絡環境下圖書館服務的新形式,圖書館主頁設置要突出遠程特色和人性化。根據需要可設計:(1)遠程教育服務:包括課程介紹、教學參考書、在線點播、優秀畢業論文等內容;(2)電子資源:包括光盤(cai)課件、素描(vcd光盤詳細資料和隨書光盤)、軟件介紹、音像、電子圖書等;(3)網絡資源:包括遠程教育網站、在線學習等;(4)遠程文獻資源:包括外國遠程開放教育期刊目錄、教育技術期刊目錄以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等。
另外,把授課教師、學校網絡中心、圖書館相關人員的地址,聯系方式,電話,公布在“網上咨詢”系統欄目上,以便成教學員隨時聯系咨詢。在網絡環境下,傳統的參考館員變為虛擬咨詢館員,咨詢館員可在網上開設電子信箱,用戶有什么問題,隨時點擊“網上咨詢”系統的按鈕,用e-mail的方式請教網上咨詢員,對于帶有共性的問題,咨詢員直接在頁面上回答,有爭議性的問題將答復發送到對方電子信箱反饋給用戶。
4.培養成教學員的信息素養能力
現代遠程教育使人們的學習行為和方式出現新的特征,信息素養將成為一項社會生活必備的能力。所謂信息素養包括“確認、評估、尋獲和使用”四項能力,圖書館必須要對成人學員進行信息素質的培養。因為對于部分成人學員來說,網絡還是一個相當新的環境,要達到自如地運用檢索工具,查找特定內容還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可見對成人學員進行信息素質教育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圖書館管理人員要支持和幫助高校開設《文獻檢索》、網絡培訓及如何利用圖書館等課程、講座、咨詢活動。利用網絡會議室、雙向視頻會議設備進行實時回答,或在圖書館主頁上設置“網絡用戶培訓課堂”,對成教學員進行用戶教育和網絡使用的技能、網絡信息檢索方法等培訓。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幫助學員提高自學能力,使他們掌握網絡信息的知識,基本的檢索、選擇、評估方法和技巧,以及常用的信息資源。使其既要知道信息資源的所在,又要知道如何去獲取。
5.管理方法上的新嘗試
因成教學員流動量大,專業分散,層次多樣,在校時間短,而且兩次面授之間間隔時間較長,為穩定成人教育的教學秩序,使教學過程的每個環節都能正常運轉,圖書館工作人員可會同高校成人教育主管部門,對成教學員進行必要的圖書館規章制度教育,并制定相應的新制度來完善管理工作。同時,根據高等成人學員的學習特點,實施與普通在校生不同的圖書館開放形式。圖書館可采取開放式或半開放式,讓學員自由地直接接觸圖書館的各種館藏,從事學習、研究工作。另外,在非面授的時間里,學員在自學過程中遇到一些具體問題需要查找各種資料才能解決的,除了通過互連網查詢,還可來函與圖書館主管領導及圖書館主要部門的負責人聯系,采取預約或郵寄的方式借書解決。這樣做一方面讓學員真正體會到自己是學校的一員,內心增加一份熱愛學校、熱愛圖書館的責任感和自信心,保持了他們與圖書館的聯系,同時也豐富了他們的生活,增長了他們的知識,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
6.強化館員的服務精神
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員必須強化服務意識,新的技術環境和服務模式要求圖書館員不僅要具備熟練的信息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應具備較強的應變能力,創新能力、分析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掌握新技術,適應新形勢。以便為圖書館的工作和服務創造最佳環境和條件,更好地指導和服務于讀者。因此,高校圖書館必須努力加強其館員的現代化服務意識教育,增強圖書館員的事業心、責任感,牢固樹立現代化服務意識,努力為成教學員提供優質高效率的服務。
全面提高高等成人教育的質量,涉及到許多方面,但我們只要始終把握成人教育的規律,積極推進圖書館工作的改革,轉變機制,適應形勢的發展進程,充分發揮高校圖書館的優勢,就一定能使成人教育在利用圖書館方面收到實效,圖書館也一定會發揮其巨大的作用,高校圖書館吸納成人學員為自己的基本讀者,必將大有可為。
參考文獻
[1]吳金煥.淺談數字圖書館與遠程教育[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