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論文論文

論文論文

時間:2022-12-20 16:38:4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論文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論文論文

第1篇

1.“1大”:選題過大

脫離實際學生往往喜歡選擇宏觀問題作為研究對象,例如“我國…研究”等。由于范圍過大,這些選題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和篇幅內進行深入分析與論證,加上選題超出了大多數本科畢業生的知識范疇以及本科畢業論文的研究深度,從而導致論文論述不夠深入、重點不夠突出、觀點脫離實際,缺少應有的針對性。

1.“2舊”:內容陳舊

缺乏新意畢業論文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是否有創新,即能否發現新問題、新方法、新觀點。但是目前很多論文在研究內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結論等方面均缺乏創新,有些甚至直接從文獻和教科書上拼湊而成,嚴重影響畢業論文質量。

1.“3空”:語言空洞,缺少實證

由于缺少實地調查研究,不少論文往往泛泛而談,言之無物,缺乏自己的觀點和思想或者觀點和結論不明確。有些論文只有定性分析,缺少定量研究,導致相應觀點和結論缺少必要的實證支持,影響了論文的可信度與說服力。

1.“4假”:內容抄襲,數據作假主要表現在

第一,直接復制粘貼其他專著、文獻、網絡上的數據、觀點及其他內容而不標注引用;第二,修改甚至虛構實驗或調查數據;第三,編造參考文獻;第四,尋找畢業論文或者網上購買論文等。

1.“5亂”:邏輯牽強,格式混亂主要表現在

第一,邏輯牽強,有因無果或有果無因,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不對應,前言不對后語;第二,論證過程不夠嚴謹,結論牽強附會;第三,格式問題較混亂,例如字體、字號、行間距等不統一,標點亂用以及有錯別字等。

2地方本科院校畢業論文質量滑坡的原因

造成地方本科院校畢業論文質量嚴重滑坡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生源質量相對下降

以浙江省為例,隨著招生規模的急劇擴大,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1998年的8.9%急增到2014年的54%,已經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許多在過去沒有機會上大學的高中生畢業生也能進入地方本科院校學習。

2.2教師指導力量不足

地方本科院校教師數量沒有與招生規模同步增長“,生師比”和人均指導的畢業生人數過多,影響了畢業論文指導效果。同時,以科研為導向的考核機制促使教師將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用于指導本科畢業論文的時間和精力不足。

2.3缺少約束與激勵機制

論文成績與畢業和就業無關,學生既無壓力也無動力,只求通過不求優秀,甚至有學生主動要求放棄優秀成績以減少修改工作量。同時,畢業論文指導質量與教師的業績考核無關,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指導教師的積極性。

2.4與學生就業相沖突

高等教育普及化發展造成大學生就業市場供求關系嚴重失衡,巨大的就業壓力迫使高校和畢業生不得不將就業問題作為重中之重考慮,而畢業論文的時間安排正好與畢業實習、擇業、考研、考公務員、出國考試等相沖突,為確保就業而犧牲畢業論文的時間和質量就成了許多高校和學生的無奈之舉。

2.5人才培養目標錯位

畢業論文要求具有理論性、創新性、邏輯性,主要考察學生的理論水平、研究能力和學術素養,是精英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背景下,本科院校普遍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強調學生的實踐能力,大部分學生缺少科研和學術訓練,缺乏論文寫作的基本知識和技巧。

3浙江財經大學本科畢業論文改革與探索

作為一所典型的地方經管類本科院校,浙江財經大學在畢業論文實踐教學中也存在許多有代表性的問題,同樣具有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近年來,學校高度重視畢業論文工作,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改革與探索,畢業論文質量與人才培養效果顯著提高。

3.1制定相關政策

鼓勵實踐探索浙江財經大學先后出臺了多項提高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政策文件,建立了綜合導師制、畢業論文質量抽查等配套制度,定期召開教學改革大會以及開展“教學質量年”等活動,鼓勵各二級學院根據自身學科與專業特點積極開展畢業論文教學改革與實踐探索。例如,設立“經管類院校工程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設計試點研究”等教研課題。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校范圍內形成了重視畢業論文的教學氛圍,為開展畢業論文教學改革與實踐探索、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3.2創新論文形式

實行作品替代畢業論文不是目的,而是對學生知識、素質和能力進行綜合訓練和檢驗的手段,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創新和實踐能力。為鼓勵創新,提高學生參加科研活動的積極性,更好地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專業人才,浙江財經大學突破傳統單一的畢業論文形式,制訂了《本科生科研作品替代畢業論文(設計)辦法》,為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根據該《辦法》,可用于替代畢業論文的科研作品包括學生在校期間完成的與本專業相關且符合其他相關條件的論文、著作、學科競賽獲獎、省級(含)以上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結題成果以及發明專利等。《辦法》實施以后,畢業論文形式更加豐富,學生參加科研和學科競賽等活動的積極性大為提高。

3.3設立綜合導師

加強指導力量為拉近師生距離,密切師生關系,對學生進行全方位指導,浙江財經大學從2001年開始實施本科生綜合導師制度。綜合導師制度從大二第二學期開始實施,直至學生畢業。擔任綜合導師的教師對學生的學年論文、專業論文、畢業論文以及各階段的社會實踐活動進行一體化指導,并兼顧學生的學業、就業、思想等。綜合導師制度將專業課教師與學生之間分散、零碎、階段性的關系綜合起來,形成明確、固定、連續的關系,導師像帶研究生一樣帶本科生,大大提高了畢業論文的指導效果和質量。

3.4加強事前控制,嚴格過程管理

首先,建立畢業論文選題逐級審查制度,由教研室、系、學院層層把關,保證論文選題符合專業要求,提高論文選題的理論與實際意義;第二,建立畢業論文開題答辯制度,幫助學生明確研究內容、完善研究方案、理清寫作思路;第三,建立畢業論文互評制度,在答辯前由指導教師對畢業論文進行交叉評審并提出修改意見,保證畢業論文答辯的順利進行;第四,嚴格答辯要求,堅決不走過場,對達不到要求的學生堅決要求二辯、三辯甚至延期畢業,把好畢業論文出口關。

3.5推進學風建設,預防學術不端學校從源頭抓起

通過“教學質量年”“、學風建設年”等活動全方位推進學風建設,營造不參與、不姑息、不縱容各種不良學分的誠信學習和學術氛圍。同時,引入畢業論文系統,在答辯前對論文進行重復率檢測,重復率在30%以下的可以直接進入答辯,重復率在30-50%之間的必須修改后再查,直到符合要求,如果重復率超過50%則直接進入二辯。通過上述措施,有效預防了學術不端行為。

4結論

第2篇

關鍵詞:日文;論文;文體特點

目前大部分高校日語專業的本科生要求用日文撰寫畢業論文,畢業設計往往安排在第八學期或第七學期。雖然開設了寫作或論文寫作等課程,但是在缺乏系統、有針對性的指導,以及大量研讀日文論文的情況下,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上,本科生的畢業論文都很容易出現一些問題。在語言表達這一形式層面上出現的錯誤,有一些是語法錯誤,而更多的是由于不熟悉日文論文的文體特點造成的遣詞造句方面的錯誤。本文將列舉一些例子,分析日文論文的文體特點以及論文中不能出現的一些詞語和形式。

一、“である”體的文末表現

日文存在簡體(“だ/である”體)和敬體(“です·ます”體)。學習日語,一般都是從學習敬體開始的,而且在本科生四年的學習中接觸的書面文字也大都是敬體結句。很多學生在寫論文時,沒有專門學習、訓練過敬體和簡體的區別使用,不知道簡體的句子該如何結句,有的學生甚至不知道論文要求簡體結句,而使用敬體(“です·ます”體)結句。使用敬體文體的文章,往往是存在聽話者(讀者),或者假設存在聽話者(讀者),而發話者以一種尊敬、禮貌的態度將所要傳達的信息、陳述的事件傳遞給聽話者(讀者),體現對對方的尊敬和禮貌。最典型的敬體文章是書信。所謂的“敬”,就是在于尊敬聽話者或讀者,這種尊敬的表達方式實際上來源于日文敬語表達體系中的“丁寧語”。

然而,論文、學習報告是闡述客觀事實、表明邏輯推理過程、提出自己觀點的專業性學術文章,不同于書信文章,不存在預設的讀者對象,無需表示尊敬。因此,論文中不使用“です·ます”體,更無需出現“差し上げる、いただく、申し上げる、おっしゃる、いらっしゃる、まいる、なさる、いたす”等敬語、自謙語。一般日文論文使用簡體中的“である”體,而不使用“だ”體,這是由于前者給人更加客觀、正式的語感,而后者更傾向于口語等比較隨意的場合使用。同時,論文也有異于報刊文章,應使用準確、嚴謹、簡明、平易、莊重的語言,不能使用倒裝句、省略句以及名詞直接結句等帶有強烈主觀情感色彩的語言表達形式。[1]關于“である”體的句子,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形容詞(一類形容詞)謂語句應以形容詞終止形結句,不能在形容詞(一類形容詞)后加“である”。

二、多使用被動句和自發句

在日文的說明文、論文中經常使用被動態和自發態句子。“態”(ヴォイス、態)主要指與動作有關的施事或受事在句中的語法地位變化,以及說話人表述事物時的視點變化等。“態”的表達形態包括主賓格變換、動詞詞尾的規則性變化等。日語的“態”這一語法范疇主要指主動態、被動態和使役態,但廣義的“態”還包括可能態和自發態。此外,有些學者將動詞所表現的相互行為、授受關系以及自動詞與他動詞的對應關系等也看作“態”的一部分。[2]主動態句子是說話人站在動作主體的視點描寫事態,而被動態和自發態是說話人站在客觀事物的視點描寫事態。在論文中,就研究對象而言,站在研究對象的角度來客觀地分析說明、解釋問題,使用被動態句子會顯得非常自然。同樣,在論文的論證過程中,經過邏輯推理論證后形成某種結論、觀點,使用自發態句子會給人一種客觀、自然的感覺。具體例如下:

1.Lakoff&Johnson(1980)、Lakoff(1987、1990、1993)などによって、まず認知現象としての概念メタファーの重要性が指摘され、その深さと広がりが解明されてきた。その要點はメタファーとは単なる言語表現の問題ではなく、我々が世界を理解し認識する際の本質的なやり方なのだということにある。

2.「軽い·重いという概念が物體の重量の領域から動作の遅速というより抽象的な領域へと投影されるメタファーは、日常経験される重いものは動きが鈍いという認識から生じるメトニミーに支えられていると考えられる。[3]

三、多使用雙漢字構成的漢語詞匯

日語的詞匯可以分為和語、漢語、外來語、混種語。而在日文論文中,表達同樣一個意思,使用漢語詞匯的比率是相當高的。這是因為相對和語詞匯來講,漢語詞匯更多地表達“抽象關系”和“人的活動”。另外,從語體來看,當存在一個漢語詞和一個和語詞表達一個相近的意思時,通常漢語詞為書面用詞,和語詞為日常用詞。書面詞用于文章或比較正式、公開場合的演講,論文中的用詞屬于書面用詞。雙漢字構成的漢語詞匯較單個漢字詞匯顯得更加鄭重,更加書面化。因此,日文論文語言中多使用雙漢字構成的漢語詞匯。例如,一般口語和文章語中的詞匯:私、この節、見る、思う、比べる、述べる、調べる、前に述べた通り、筆者の知る限りでは、よく知られる、たくさん。對應在論文的雙漢字漢語詞匯分別是:筆者、本節、観察する、考察する/判斷する、比較する、言及する、調査する/観測する、前述のとおり、管見では、周知する、多數。

四、論文中不能出現的一些詞語和形式

日文論文除了不能使用“です·ます”體之外,其文體還有一些特點,如:不能使用終助詞,不能使用縮約形,不能使用擬聲擬態詞等等。

(一)終助詞

日語的“終助詞”,是接在句末或句節的末尾,表示疑問、禁止、感嘆等各種語氣的助詞,相當于漢語的語氣助詞。論文屬于科學性說理文章,不存在預設的讀者對象,不存在實際對話的交際功能,而且論文要通過具體的數據或者事例來佐證自己的觀點,通過嚴密的邏輯推理來分析論證,既不靠“よ”來強調說話人的觀點,也無須用“ね”來征求讀者的認同和意見,更不能用“わあ”像文學描寫一樣來敘述論文。因此,日文論文的句子中不能使用體現情態(モダリティ)的“か、かしら、さ、ぞ、ぜ、わ、よ、ね、の、かな”等終助詞,例如,一般語言——影響力があるよ、こちらの方が一般的だよね、明らかになったなあと思う,對應的論文語言分別是影響力がある、こちらの方が一般的である、明らかになったと思う。

(二)縮約形

縮約形是指在實際口語中,為發音便利而出現的音的脫落或融合,即形成了比原本的語音形式更簡單的語音形式的現象。[4]論文屬于書面文章,語言形式要求規范嚴肅,因此不能使用口語,更不能使用對話中出現的縮約形,應該使用產生縮約形之前的原形。例如,一般語言中常見的縮約形~ちゃう、じゃない、~とく、~てる、~なきゃ、~って,對應的論文語言分別是~てしまう、ではない、~ておく、~ている、~なければ、~という。

(三)擬聲擬態詞

擬聲擬態詞是表示事物聲音、狀態的詞,這類詞語具有非常強烈的表現力、現場感和主觀性,使語言顯得通俗、生動、活潑。但是,論文是用來進行科學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既是探討問題進行科學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其用詞不能使用缺乏客觀性和嚴肅性的擬聲擬態詞。如果一定要表達類似的意思,可以選擇其他近義詞替換。例如,一般語言ごちゃごちゃになっている、ぺらぺら話している、どんどん進んでいく、だんだん増えている,對應的論文語言分別是混亂している、よどみなく話している/流暢に話している、急速に進んでいく、次第に増えている。

(四)避免過多使用動詞、形容詞等活用語的“て”形承接前后分句

現代日語中接續助詞“て”接在動詞、形容詞等活用語的連用形后,起到接續的功能,其所連接的前后分句處于對等、并列關系,表示動作、狀態、事項的繼續或演變推移。然而,動詞、形容詞等活用語的連用形本身就有中斷前句、接續后句的語法功能(活用語連用形的中頓法)。因此,兩種形式在中斷句子,承前啟后兩個分句的語法功能上基本是一致的,區別在于用活用語連用形承接前后分句比用接續助詞“て”更具有書面語色彩。如果過多使用活用語的“て”形承接前后分句,論文就會喪失書面語色彩;“ず”是日語文言中的否定助動詞,“せ”是サ變動詞“する”的未然形,在同樣表達否定意思時,“~せず(に)”比“~しないで”更帶有日文古語色彩。日文論文中應盡量避免使用動詞、形容詞等活用語的“て”形承接前后分句。例如,一般語言現狀を分析して、原因を究明する,使用頻度が高くて、誤差率も高い,動詞の前項に頼らないで、後項で決める,相談しないで、決めた,對應的論文語言分別是現狀を分析し、原因を究明する,使用頻度が高く、誤差率も高い,動詞の前項に頼らず(に)、後項で決める,相談せず(に)決めた。

五、結 語

綜上所述,日文論文的文體特點包括:使用“である”體結句,多使用被動句和自發句,多使用雙漢字構成的漢語詞匯,不能使用終助詞、縮約形、擬聲擬態詞,以及避免過多使用動詞、形容詞等活用語的“て”形承接前后分句,等等。

參考文獻:

[1] [日]浜田麻里,平尾得子,由井紀久子.大學生と留學生のための論文ワークブック[M].東京:くろしお出版,1997:2.

[2] 翟東娜.日語語言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0.

第3篇

慶典,是各種慶祝禮儀式的統稱。在商務活動中,商務人員參加慶祝儀式的機會是很多的,既有可能奉命為本單位組織一次慶祝儀式,也有可能應邀去出席外單位的某一次慶祝儀式。

就內容而論,在商界所舉行的慶祝儀式大致可以分為四類:第一類,本單位成立周年慶典。通常,它都是逢五、逢十進行的。即在本單位成立五周年、十周年以及它們的倍數時進行。第二類,本單位榮獲某項榮譽的慶典。當單位本身榮獲了某項榮譽稱號、單位的“拳頭產品”在國內外重大展評中獲獎之后,這類慶典基本上均會舉行。第三,本單位取得重大業績的慶典。例如千日無生產事故、生產某種產品的數量突破10萬臺、經銷某種商品的光彩售額達到1億元等等,這些來之不易的成績,往往都是要慶祝的。第四類,本單位取得顯著發展的慶典。當本單位建立集團、確定新的合作伙伴、兼并其他單位、分公司或連鎖店不斷發展時,自然都值得慶祝一番。

就形式而論,商界各單位所舉行的各類慶祝儀式,都有一個最大的特色,那就是要務實而不務虛。若能由此而增強本單位全體員工的凝聚力與榮譽感,并且使社會各界對本單位重新認識、刮目相看,那么大張旗鼓地舉行慶典,多進行一些人、財、物的投入,任何理智、精明的商家,都會對此在所不惜。所之,若是對于宣傳本單位的新形象、增強本單位全體員工的自豪感無所作為,那么舉行一次慶典即使花不了幾個錢,也沒有必要好大喜功、非要去搞它不可。

對商界人士業講,組織慶典與參加慶典時,往往會各有多方面的不同要求。慶典的禮儀,即有關慶典的禮儀規范,就是由組織慶典的禮儀與參加慶典的禮儀等兩項基本內容所組成的。以下,對其分別予以介紹。

組織籌備一次慶典,如同進行生產和銷售一樣,先要對它作出一個總體的計劃。商務人員如果受命完成這一任務,需要記住兩大要點:其一,要體現出慶典的特色。其二,要安排好慶典的具體內容。

毋庸多言,慶典既然是慶祝活動的一種形式,那么它就應當以慶祝為中心,把每一項具體活動都盡可能組織熱烈、歡快而隆重。不論是舉行慶典的具體場合、慶典進行過程中的某個具體場面,還是全體出席者的情緒、表現,都要體現出紅火、熱鬧、歡愉、喜悅的氣氛。惟獨如此,慶典的宗旨——塑造本單位的形象,顯示本單位的實力,擴大本單位的影響,才能夠真正地得以貫徹落實。

慶典所具有的熱烈、歡快、隆重的特色,應當在其具體內容的安排上,得到全面的體現。

第4篇

成功的商務談判都是談判雙方出色運用語言藝術的結果。

針對性強

在商務談判中,語言的針對性要強,做到有的放矢。模糊,羅嗦的語言,會使對 方疑惑、反感,降低己方威 信,成為談判的障礙。

針對不同的商品、談判內容、談判場合、談判對手,要有針對性地使用語言。另外,還要充分考慮談判對手的性格、情緒、習慣、文化以及需求狀況的差異。

方式婉轉

談判中應當盡量使用委婉語言,這樣易于被對方接受。

要讓對方相信這是 他自己的觀點。在這種情況下,談判對手有被尊重的感 覺,他就會認為反對這個方案就是反對他自己,因而容易達 成一致,獲得談判成功。

靈活應變

談判過程中往往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尷尬事情,要求談判者具有靈活的語言應 變能力,與應急手段相聯系,巧妙地擺脫困境。當遇到對手逼你立即作出選擇時,你若是說:“讓我想一想”之類的語言,會被對方認為缺乏主見,從而在心理上處于劣勢。此時你可以看看表,然后有禮貌地告訴對方:“真對不起,我得與一個約定的朋 友通電話,請稍等五分鐘。”于是,你便很得體地贏得了五分鐘的時間。

無聲語言

商務談判中,談判者通過姿勢、手勢、眼神、表情等非發音器官來表達的無聲語言,往往在談判過程中發揮重 要的作用。在有些特殊環境里,有時需要沉默,恰到好 處的沉默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5篇

據說路易十分喜歡自助餐,因為他想避開一大群服侍他的人。今天,我們喜歡自助餐是因為沒人跟著我們,當我們想招待幾個客人的時候——場地太小或無人服務都可能成問題——一次自助午餐或晚餐就是最好的選擇。

自助餐有兩種類型,坐式并且享受部分服務的是最美妙的和優雅的。它可以集優稚的環境和輕松的氣氛于一體,這樣的聚會需要一定的服務,除非它小得足夠女主人可以應付得來,同時也需要足夠的空間容納餐桌。對第二種自助餐,餐桌是不需要的,這里沒有服務或者很少,客人們自娛自樂,他們將自帶碟子、銀具和餐巾到一個最舒適的地方,他們可以隨時討論碰到的某些問題。 需要提到的是,除了解決由于額外服務產生持問題,自助餐解決了女主人安排桌位的問題。當客人們自己選擇地點時,先后次序和是否適意并不是主人的責任,坐在煩人的人邊上這只能怪自己。同時主人也不必擔心菜單是否符合有人的胃口,如果她提供了很多菜肴,客人可以避開那些他們不喜歡的而且,自動餐任何時候都可以做。

人們舉行的自助餐舞會的類型必須取決于他所有的資源:房間的大小,瓷器、銀具和玻璃杯的數量,是否有家人幫忙,以及烹調的能力,空間的大小可以根據客人和服務而變化,但是食物,除了特別大的舞會,通常是在家里先準備的。

其他情況

開晚會的原因可以影響自助餐的種類。看完電影為新朋友而設的自助餐不同于橋牌晚會之前的自助午餐。食物并不能夠迎合每個人的口味,這時人們就可以要求額外的服務,六個人音樂會之后回到某個人的房間重新晚餐是完全沒有必要的,盡管這樣做是很方便的,但這因為這是自助餐,不可能服務很周全的。

由于自助餐的靈活性,這就為女主人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她不會遇到那些固定的餐宴——那就是說,讓客人隨她的意思而動。一個好的女主人,必須調遣她的客人,經常是她讓一兩個人開始自助餐并且將他們領到那里。

第6篇

(一)古今異義詞

對于古今異義詞的復習,可從詞義的擴大、詞義的縮小、詞義的轉移、詞義性質的變化四個方面入手。詞義的擴大,主要指古代指示單一事物的詞在今天已經擴大到指某一類事物。如文言文中經常出現的“江”“河”,在現代泛指河流,而在古代則專指長江、黃河。如《孟子》中提到:“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漢是也”,其中“江”“河”與“淮”“漢”并列,表示長江、黃河。與詞義的擴大相反,詞義的縮小主要指詞義在程度、指示的范圍等方面縮小、減小。如《桃花源記》中“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中的“妻子”指妻子和孩子,而現在則只指妻子一人。詞義的轉移則指原來表示某個對象而現在轉移成另外的對象。《岳陽樓記》里“去國懷鄉,憂讒畏譏”中的“去”是文言文中常見的古今異義詞,本意指“離開(某個地方)”,現在意思恰好相反,表示“到某個地方去”。講解詞義的轉移時,教師可以簡單介紹詞義轉移的原因。如“去”的甲骨文為,表示“人離開洞口”,因為“去”在文言文中通常解釋為“離開”。此外,還有詞義性質的變化,主要指詞的感彩發生了變化,由褒義轉為貶義,或者由貶義轉為褒義,或者是中性詞的色彩發生變化等。如《出師表》中“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在古代意為身份低微,是一個中性詞,現在卻變成了一個貶義詞,指品性低下。這些都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特殊現象。古今異義詞的復習難點在于,學生容易只看字面意思,理所當然地用現代意思解釋文句,導致望文生義,因此教師必須按照規律幫助學生分類整理、記憶。

(二)通假中的“本”與“借”

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見的現象,指兩個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相互通用,這兩個字分別為本字和借字。通假字一定要按照本字的含義去理解,切不可想當然地按現代意義解釋。教師在復習中可要求學生標注出通假字的本字,以便學生明確認知。由于通假字是文言文中的一個特殊現象,學生只要歸納出來記憶即可。如《桃花源記》中“便要還家”的“要”通“邀”,《三峽》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的“闕”通“缺”等。通假字不是錯別字,學生在復習時應該再次明確這一點,教師也要有所強調。

(三)詞類活用

一般來說,詞類活用可分為名詞活用為動詞、動詞活用為名詞、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如名詞活用為動詞,《黔之驢》中“驢不勝怒,蹄之”的“蹄”本為名詞,表示驢蹄,這里活用為動詞,表示“踢”。動詞活用為名詞,如《賣油翁》中“汝安敢輕吾射”的“射”,動詞意思為“射箭”,這里則活用為“射箭的技術”。其他的詞類活用類型在課文中還有很多,但是詞類活用的規律需要結合語境分析,這點要提醒學生注意,切不可生搬硬套。從理解的角度而言,詞類活用的掌握與對課文的正確理解是相輔相成的,準確地理解課文,也就能夠明白相應的詞進行了哪類活用。

(四)體會文言之美是文言文復習的根本

學習文言文不僅要學習字詞知識,最終的學習水平還要體現在翻譯上,可以說,翻譯最能夠檢驗學生對文言文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近年來文言文考查題的變化也說明了這一點,學習文言文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理解文言之美,準確流暢地翻譯文言文。在文言文翻譯過程中,對句子結構的把握非常重要。如省略句的翻譯,要注意補充被省略的內容,《桃花源記》中“便舍船,從口入”一句就省略了主語“漁人(便舍船)”,學生必須首先判斷出這是省略句,才能正確補充省略成分,而句式的判斷一般需要結合上下文進行。再如學生比較頭疼的倒裝句,其實翻譯成現代漢語,基本上就能夠明白句子結構是如何倒裝的,因為在現代漢語的語境中學生能夠非常容易地找出主謂賓成分。如《陋室銘》里“何陋之有”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有什么簡陋的呢”,即“有何陋”,這也是比較有代表性的賓語前置句。正確的翻譯有賴于對句子結構的理解,而對句子結構的理解又可通過翻譯進行,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教師在組織文言文復習時應該注意引導學生從整體上對句子加以把握。曾有翻譯家提出語言翻譯追求“信、達、雅”,文言文的翻譯也是如此。逐字逐句地翻譯是“信”,能夠領會句子意思進行翻譯則為“達”,而能夠在原文意思的基礎上斟酌使用優美的文字即為“雅”。如要達到這種層次,除了掌握好文言知識外,教師還應引導學生體會文言本身的美,在此基礎上才能做到“信、達、雅”。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意最后的復習環節,鞏固學生的文言知識基礎,提高學生的文言文鑒賞能力。

作者:王偉雄 單位:紹興市上虞區湯浦鎮中學

第7篇

水利工程建成后,預計2010年年調水量為110億立方米,主要用來解決沿線20個大中城市的生活用水、工業用水和綜合服務業的用水,分配分別為40%、38%和22%。這樣可以改善該地區的生態環境和投資環境,推動經濟發展。用水指標的分配總原則是:改善區域的缺水狀況、提高城市的生活水平、促進經濟發展、提高用水效益、改善城市環境。根據2000年的統計數據,各城市的人口數量差異大,基本狀況和經濟情況也不相同,各城市現有的生活、工業和綜合服務業的用水情況不同,缺水程度也不同(如表所示)

二.問題的分析

2.1關于背景的分析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短缺且分布很不均勻,南方地區水資源較為豐富,占到全國的80%以上,而處于干旱半干旱的北方地區,水資源十分匱乏,許多學者調研提出要徹底解決中國北方水資源短缺的問題,不需采取跨流域調水,即“南水北調,南水北調工程2002年末正式動工,此舉將極大化解北方城市的供水壓力,在為工業服務業提供水資源的同時,也將大大提高居民的生活和城市環境,它不僅可以長生巨大的經濟效益,而且其長遠的社會和生態效益更無法估量。

2.2問題一分析

要綜合考慮各種情況,給出2010年每個城市的調水分配指標,使得各城市的總用水量情況盡量均衡,我們考慮讓每個城市都能供上足夠的水,首先假設110噸全部用來解決這20個城市的用水問題(其中包括生活用水,工業用水及其服務業用水),“盡量均衡”的意思就是說讓更需要水的城市多得到供水。由此為了更好的分配110噸水資源我們分別預測2010年的人口,工業情況以及服務業情況,再假設人均生活用水量,萬元,服務業用水,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均保持不變,即可預測生活用水,工業用水及其服務業用水的情況,再根據相加求和即可得到該城市總用水量,再根據求權重依次分配。

2.3問題二分析

由于各城市的基本狀況和自然條件不同,對相同的供水量所產生的經濟效益不同,從經濟效益的角度,要注意到,每個城市的工業和綜合服務業的發展受產業規模的限制,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無限制的增長這一特點,我們采用logstic模型進行分析。工業產值及其服務業均可用灰色系統模型進行預測。

三.模型的建立

3.1預測2010年人口的模型

3.1.1模型的假設

1)假設各個城市人口自然增長率保持不變。

2)假設個個城市間人口數相對平衡,相互獨立,互不影響。

3.1.2符號說明

1)x(t)為第t年某個城市的人口數

2)r(x)為自然增長率,是自然資源和環境條件所能容納的最大人口數量。

3.1.4模型的求解

為了對以后一定時期內的世界人口數做出預測,我們首先根據所給的數據依次求的全部城市的人口數。記為x=x(i,t)為第i個城市在第t年的人口。

將2000年看成初始時刻即,則2001為,以次類推,以2010年為t=10作為終時刻。用函數(5)對表3.1.1中的數據進行非線性擬合,運用Matlab編程得到相關的參數,可以算出可決系數(可決系數是判別曲線擬合效果的一個指標):

3.2預測2010年工業總產值和服務業總產值的logstic模型

3.2.1模型假設

1)工業產值和服務業產值也按logistic模型增長。(經過大量的資料證明工業產值和服務業產值的增長率在前面是逐漸的變大,后逐漸變小這符合logstic模型的增長趨勢。)

3.2.3模型的建立

把上面第i個城市第t年的工業產值和服務業產值分別記為I(i,t){industry}S(i,t)[],則把第i個城市的人口增長模型中的x(t)改寫成工業總產值和服務業總產值的logstic模型。

3.3綜合調水問題

3.3.1模型的假設

1)個城市之間相互獨立互不影響。

2)假設個城市人口,工業產值,服務業產值增長率保持不變。人口用水量不隨時間變化,工業萬元增長用水不變和服務業萬元用水不變。

3)水只能一次性利用,不考慮循環利用。

4)個城市都處于缺水狀態,都從外地調水,之間并不存在互不調水的問題。

為了使最大限度的使該地區的經濟達到快速發展即

已知生活用水,工業用水以及服務業用水分配時所占的比例0.4,0.38,0.22

所以得

我們將人的生活用水按個城市所占人口平均分配,即

設人均產值為k則

(其中x為工業產值,y為綜合服務業產值,rwei人口數)

設第i個城市的人均產值增加為

令為第i個城市在第n年的人均產值

(式中的n不是次方,而是第n年的含義)

設c為貧富差距,(一常數)為起初的貧富差距

貧富差距C定義為

為了不使貧富差距拉大我們要求

則得到一個規劃問題

目標函數:

然而,我們考慮到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工業用水以及綜合服務業對水的污染程度有所不同,我們的出了第二個模型如下

3.3.4模型二的建立

三者對單位體積的水所帶來的污染程度(污染后單位體積的水的凈化費用)分別記為,則總的污染損失

四.模型的求解

4.1生活用水的分配

生活用水我們按人數平均分配已知生活水的比例0.40,則

五.模型檢驗及其結果分析

5.1模型的檢驗

隨著時間的增長我們發現人均產值在變小,人民生活用水質量不會差異很多,貧富差距會越來越小。

5.2模型結果分析

結果較為準確,到2010年20個城市工業調水最多的是第20個城市

六.模型優缺點分析

6.1模型的及其不足之處之處

模型一中按城市人口平均分配生活用水,雖然有所不足,但是能化簡問題,使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模型一可以看成模型二的特例,當很小時,可以忽略。的值要具體分析應用,由于地域不同可能會不一樣。

模型沒有考慮增速變化的情況,而且沒有考慮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問題,在全國實行科學發展觀的今天我相信的值會越來越小。

6.2模型的優點

1)用logstic模型人口,預測工業和服務業較為準確,因為增長率按照時間在降低,就像美國的經濟一樣,總有一天會出現停滯狀態,也就是說增長了最后會變成0,但是不是說絕對的這只是一個階段的變化而已。

2)本模型考慮了環境污染的問題,用單位體積凈化的成本來表述污染的程度,此處為本模型創新之處。

七.模型的改進

7.1關于2010年個數據的預測

可以用灰色系來預測2010年的工業產值及其綜合服務業總產值,由于計算復雜所以采用簡單的logstic預測。

7.2關于線性規劃模型

計算過程中遇到了的的大小,可已經一步修正。

7.3運算運用矩陣

可以用matlab7.0直接求出二十個城市的情況。

參考文獻

[1]姜啟源等,數學建模(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鄭錬,當代數學若干理論和方法[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2

[3]中國水利資源公報2009./WaterRes/2009

[4]劉昌明,21實際中國水文科學研究的新問題新技術和新方法[M],2004

[5]邢飛等,“南水北調“水的分配方案[JA],北京:東北水利水電報(第25卷271期)2007

第8篇

近十年經過廣大研究者的共同努力,我國中學語文閱讀審美教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其中主要的理論研究成果包括:

(一)論著方面:黃良著的《美育與中學語文教學》(2004)、曹明海著的《語文教育文化過程研究》(2005)、潘紀平著的《語文審美教育概論》(2005)、韋志成著的《語文課程教育學》(2005)、張弛著的《語文教育人文論》(2006)、朱紹禹著的《語文課程與教學論》(2007)、曹明海著的《語文陶冶性教學性》(2007)、王尚文著的《走進語文教學之門》(2007)、翟京華著的《語文新課程研究性學習與審美教育:走向智慧語文的思考與實踐》(2010)、李劍著的《教育審美和教育批判》(2011)等。

(二)論文方面:近十年有關語文閱讀審美教育的論文很多,筆者在知網中輸入“語文閱讀審美教育”檢索后有6000篇文章,從2004年到2014年成增長趨勢。包括:曹愛明的《中學語文審美式閱讀教學探究》(2004)、劉國敏的《中學語文閱讀審美教育》(2006)、張玉枝的《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審美教育》(2007)、張英的《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審美教育》(2008)、楊莉的《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美育問題研究》(2009)、楊進紅的《語文閱讀教學審美體驗研究》(2010)、沈云振的《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語文審美教育施教策略探究》(2011)、賈文娟的《接受美學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2013)等。此外,各類期刊也刊載了很多有關中學語文閱讀審美教育的文章,其中核心期刊有四百多篇。包括:任煒的《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施審美教育》(2006)、楊萍的《論中學語文教學審美教育的重要性》(2006)、孫杰的《高中小說閱讀教學中審美教育的實施策略》(2009)、薛猛和高豐的《審美理智主義視野下審美教育的特性及態度分析——以閱讀教學為例》(2011)、雷鵠的《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審美教育》(2011)等。

二、近十年我國語文閱讀審美教育研究內容簡述

楊進紅在《語文閱讀審美體驗研究》中提出:1.閱讀教學的范式轉型:審美體驗視野;2.閱讀教學的文本解讀:從體驗到審美意義的生成;3.閱讀教學的對話過程:以審美體驗為中心的多重互動;4.閱讀教學的課堂實踐:審美視域的融合。劉衛紅在《語文審美性閱讀教學研究》中則創造性的提出:審美性閱讀的特征即形象性、情感性、體驗性、創造性;審美閱讀的構成要素主要包括:語音字形層面、語義層面、意蘊層面;在如何設計審美性閱讀教學上提出:審美態度的形成、審美感知的獲得、審美體驗的展開、審美創造的實現。秦春蓉老師曾在《怎樣在閱讀中感受美》一文中提出審美感受力的前提在于發現美,而發現美就必須具有感受課文的靈敏性和統攝力。美讀是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是獲得美感的主要途徑,也是學生進入作品、感受作者情感的橋梁和渠道,所以要提高閱讀審美感受還須加強美讀的訓練。文中表明在閱讀中把自然、社會、心靈的感受融為一體從而感受到美的觀點詳盡地闡釋了閱讀中美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養審美能力的措施。張玉枝的《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審美教育》使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分析問卷得出中學語文閱讀課存在的問題有:1.學生對語文閱讀課學習興趣不高;2.語文閱讀課服務高考、重在使用;3.閱讀課上老師注重講解分析,忽視學生的獨特感悟;4.教師重視基礎知識教學,忽視閱讀能力培養;5.教師教學方法陳舊、課堂情調單一等。她也提出了原因:1.應試教育帶來的必然后果;2.傳統觀念的慣性影響;3.教師隊伍素質參差不齊;4.對黨的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和《新課程標準》理解、重視不夠。在《論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審美教育》中李月梅提出在閱讀教學中實施美育的途徑有:1.培養學生審美感知、強化審美能力;2.培養學生的審美想象能力;3.培養學生欣賞美、評價美的能力;4.在教學中創設審美情境。大部分學者的研究思路是:發現閱讀教學中審美教育缺失的問題,進而分析原因,最后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研究內容歸結為一個核心問題上即施教者、受教者、教材等主要教學構成要素對自己角色定位不夠,沒有準確地認識到自己所處的位置以及各自的義務和責任,從而造成了閱讀教學中審美教育的缺失。

三、近十年我國語文閱讀審美教育研究的缺憾

(一)研究水平有待提高很多研究成果僅停留在摘抄、詮釋方針政策和新課標層面上,缺乏在實踐層面上的實現條件、操作保證等方面的深入研究。開展中學語文閱讀審美教育研究首先要深入教育第一線、其次要有層次性,采取實地研究和理論分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通過分析近十年我國語文閱讀審美教育研究成果,筆者發現真正深入一線的研究并不多,即便深入一線做問卷調查的也僅僅是局限于某個地區某一個學校的調查研究,缺乏層次性。

(二)研究內容有待拓展很多研究仍沒有擺脫以傳授知識和應對考試為中心的目標上,此外研究主體大多在教師的教法,忽視了學生作為人的主體地位和主動性,高考的指揮棒更加顯性化。雖然強調“一綱多本”,但教學內容相對陳舊,有些教學篇目遠離學生的生活難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不用說審美體驗了。

(三)研究體系有待整合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脫節,很多理論難以付諸實踐,理論建構空洞,缺乏實際應用價值。而有些理論研究因缺乏相應的理論指導而只能停留在經驗總結的層面。因而,我們的研究應該突破理論——實踐單線條的體系上,整合成理論——實踐——理論的三維體系。四、我國語文閱讀審美教育研究發展趨勢展望語文閱讀審美教育,在語文新課程標準里有著極為重要的定位,審美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通過資料的收集、整理,筆者發現當前許多專家學者在語文閱讀審美教育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也給我很大的啟發。在此筆者對我國語文閱讀審美教育研究的發展趨勢也有了些許展望:

1.加強對閱讀審美教育理論基礎的探討,進一步深化語文閱讀審美教育的評價機制。語文閱讀審美評價分為課內評價和課外評價,課內評價是指教師多角度、多方位對學生的課堂回答進行評價,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課堂測驗的形式進行課內評價,當然要注意主觀題和客觀題的比例;課外評價是指學生在課外定期參加閱讀活動,通過活動對學生的閱讀量、閱讀鑒賞水平、閱讀興趣進行評價。

2.加強教師審美素質和審美能力的培養,督促教師自覺形成審美教育理念。改變以往教學對教參的依賴,改變講解式被動閱讀方式,教師主動實踐審美體驗變被動閱讀為創造性、主動性閱讀,進而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式、討論式教學模式;3.加強閱讀教學主體間交往的多元融合。深入閱讀內部,促進師生、文本間的多重審美互動走向理解和交流,進而在對話閱讀中形成思維的碰撞,迸發出審美的火花。

第9篇

如何留住人才是一個永恒的企業管理課題。優秀人才總是跳槽而去,平庸的員工總是賴著不走。所有企業都必須面對一個矛盾:如何解決員工欲望的不斷膨脹和薪酬的相對穩定。因為員工隨時都可能在企業中成長而薪酬不可能緊緊相隨,沒有人會總是對自己的薪酬感到滿意。而個人財富過大可能產生副作用,激勵過度卻可能讓人不思進取。在我們這個變革的時代,面對企業員工欲望后面的永恒難題,我們究竟該何去何從。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如何確立企業的價值體系和分配機制,這也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問題。

現實社會中,最為直接有效的激勵方式就是薪酬分配。美國哈佛大學的專家發現,在缺乏激勵的環境中,員工的潛力只發揮出20%~30%甚至可能引起相反的效果;但在適宜的激勵環境中,同樣的員工卻能發揮出其潛力的80%~90%。所以如果你的員工對你的分配制度不以為然或者覺得理所當然,那么你的分配制度一定是失敗的;而沒有達到激勵效果的分配對企業而言,是一種巨大的損害。

毋庸置疑,企業成員都想得到而又不可能都得到最大化的企業所擁有的分配資源,將這些資源優先分配經成績優異的員工,是必然的選擇。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追求最大的工資、福利的回報。有的企業雖然給骨干員工以極其豐厚的工資待遇,但是他們并不滿意,反而愿意到別的工資、福利相對低的單位去,這就是因為后者有良好的文化氛圍,協和的人際關系,良好的企業形象,有思想有魅力的企業家。在中興的實踐看來,解決人才激勵問題,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也應該成為員工待遇的一部分。 1、企業社會美譽度是員工得到的文化待遇。一個好的企業品牌必然產生良好社會社會美譽度,這會給每個員工帶來許多無形的益處。比如中興通訊的招聘門檻高,外界印象是非常難進入,而你一旦進入成為其中一員,首先你會覺得在這樣的企業工作有一種自豪感,自信心很強,工作是愉快而充實。同時社會也對你另眼相看;當你選擇流動,中興品牌背景又是一個非常有競爭力的砝碼;有的企業招聘,只需要看中興員工的工作牌就可以直接進入。有的公司為了挖人,在中興各個研發基地對面租間房號稱研究所,主要"研究項目"是如何挖中興的骨干員工,主要工作是每天給中興員工打電話。中興公司員工在深圳買房,大多地產商都自發給予幾個百分點的折扣,事實上,公司從未出面去協調,為什么愿意給折扣?因為中興人的購買力影響大,市場調節本身起了主導作用。

2、企業的經營管理經驗和技術積累是寶貴的個人競爭資本。一個成功企業的管理經驗是非常寶貴的,有些經驗甚至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你只有深入其境,才能真正地體會到,這種經驗的獲得,遠遠無法用金錢的尺度去衡量,將使你終生受益。全國各大重點院校累計為中興輸送了10000多名高素質人才,同時中興也向社會輸送了一大批人才,有出國深造的,有自己創業的,也有在公司末尾淘汰但換個環境又成為其他公司骨干的,等等,許多員工離開中興時都是留著眼淚道別,因為他感到在中興收獲的無法用語言來表達。

3、企業提供學習培訓的機會,這是企業給員工的最大福利。中興一直強調要建立學習型組織,學習文化是員工的一種隱性收入。每年投入給員工的培訓經費幾千萬元,員工的知識得到不斷更新,始終具有很強的時代競爭力。

第10篇

談判中,人的因素除了觀念問題之外,情感表露也對談判能產生重要影響。當然,我們期待談判對手的感情泄露能有助于談判的順利進行。例如,你的談判對手剛剛做了一筆漂亮的生意,或者摸彩中了頭獎,使他在談判中不禁喜形于色。對方高昂的情緒可能就使得談判非常順利,很快達成協議。然而,你也會碰到個別不如意的對手,情緒低落,甚至對你可能大發雷霆。我們偶爾在商店也會碰到,個別顧客沖著售貨員就出售的貨物質量或其他的原因而發生爭執,大發脾氣,售貨員覺得不是自己的問題而往往試圖解釋,而客戶卻根本聽不進去,不但要求退貨,而且繼續大吵大鬧,有時甚至雙方會發生激烈的口角。

感情泄露在談判中有時雙方都難以抑制。個人的情緒還會有一定的傳染性。有時處理不當,矛盾激化,就使談判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雙方為了顧及“臉面”而彼此絕不作出任何讓步。結果雙方之間很難再合作下去。

因此,對待和把握談判者的感情表露也是解決人的問題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商務交往中,人的情緒高低可以決定談判的氣氛,如何對待談判者的情感表露,特別是處理好談判者的低落的情緒,甚至是憤怒的情緒,對今后雙方的進一步合作有深遠的影響。

有經驗的談判專家建議,處理談判中的情感沖突,不能采取面對面的硬式方法。采取硬式的解決方法往往會使沖突升級,反而不利于談判的繼續進行。對待過激的情緒問題,我們不妨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著手解決。

1.首先關注和了解對方的情緒,也包括你自己的情緒。

如果你的談判對手表示出非常生氣,或沖你大發雷霆,那么一定要密切注意對方的情緒變動,當然也要包括你自己的情緒。應首先弄清楚對方生氣的原因。是對方在尋找報復的途徑,還是個人家庭問題干擾了商業問題?對方是想通過發脾氣的手段取得你的讓步,還是對方在束手無策的情況下的一種情感宣泄?弄清楚原因是最終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在對方情緒不穩的情況下,不宜急于作出解釋和澄清。

2.讓對手的情緒得到發泄。

在對方情緒還在發泄時,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時機。這時,最好的辦法就是靜靜地傾聽對方,千萬不要還擊。為了能夠讓對方的情緒穩定下來,應引導對方將理由講清楚,讓對方繼續發泄到最好一刻。

3.使用象征性的體態語言緩解情感沖突。

在商業上,個人情感的輸贏沒有實質意義。非要弄清誰是誰非并不是最終的目的。談判者追求的是在雙方利益均實現的基礎上取得雙贏的局面。因此,在緩解情感沖突時,有些象征的體態語言往往會起到意想不到的使局面發生逆轉的作用,如,與對方握手,贈送一份小禮物,表示請吃飯等。經驗豐富的談判者認為,用行為表示道歉是談判中成本最少,而回報最高的投資。

第11篇

菲律賓語和英語為官方語言。

菲律賓的政府機關、商業界和學校都使用英語。日常見面,無論男女都握手,男人之間有時也拍肩膀。在菲律賓,拜訪商界或政府辦公廳,宜穿保守式樣西裝,須事先須約時間,由秘書安排。菲律賓人的時間觀念不很嚴格,但客人最好準時赴約。菲律賓人天性和藹可親,善于交際,作風大方,所以,工作后的應酬也很多。稍為正式一點的宴請,請帖上就會注明“必須穿著無尾禮服等正裝”。這時,假如沒有無尾禮服,便可以穿上當地的正裝——香蕉纖維織成的“巴隆塔卡樂庫”襯衣,任何宴請都適用。據說,出席宴會時,尤其是家庭宴請,要盡量學著菲律賓人,放得輕松自在些,否則,若是顯得很嚴肅,或者老是一本正經的話,反而會使女主人擔心,因而,就失禮了。菲律賓人的家庭觀念很強,他們喜歡別人談論他們的家庭。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菲律賓人不那么喜歡美國那一套。有一些菲律賓家庭,進屋要脫鞋,客人要看主人怎么做。如果你帶了禮物,到主人家時再送,過后最好寄上一封簡短的感謝信。

菲律賓市場基本上仍在美國控制之下。許多大工業產銷公司為美國人所設。菲商人多在美國受過教育。近年來,菲律賓的公司多采合資合作方式,公司管理人員的組織形式采用美國式,擁有所有權的董事會與實際經營公司業務的公司管理人員要嚴加區別,權力集中在董事長身上。沒有附加Director(董事) 之頭銜的公司管理人員,即使是總經理、副總經理,也幾乎沒有訣定權。華僑有60~70萬,華僑商人勢力較大。

律賓商人喜歡依照美國方式邀請你到家中進晚餐。而華商則較喜歡邀你外出進餐夜游。菲律賓屬基督教國家,生活極為西方化,相處時勿提二次世界大戰。許多人會說中國話。馬尼拉治安較差,警察往往不管事 ,除了銀行飯店之外,在市內還有中央銀行核可外匯兌換處所,但常會欺騙外來客。除非必要,晚上不要單獨行走,并避免搭計程車。萬一遇到強盜,最好百依百順,否則對自己不利。不要輕易服用成藥(在歐美、日本等地販賣的藥品,此地市場均有售)。所準備的藥物,常會被認為嗎啡之類,所以應隨身攜帶醫師的處方證。

菲律賓人,一般較隨和。無論何時何地,他們都顯得偷快樂觀,好像從不如到憂愁為何物。跟這些人打交道,你就不能“面無表情”,或是“三緘其口”。你若是面無表情或一聲不發,他們會認為你不懷好意,或是不愿意跟他們打交道。

菲律賓由于受地理條件等因素的影響,他們飲食習慣上,大多數人(約占人口的70%)以大米為主食,少部分人以玉米為主食。許多地方的人用手抓飯進食,食前先要把手洗凈。副食有肉類、海鮮、蔬菜等。他們的胄口一般偏于清淡,味鮮。早餐愛吃西餐,午、晚餐愛吃中餐,但中上層人士愛吃西餐,就餐時,他們一般喜歡用香辣調味品,但不宜太辣在菲律賓,深受歡迎的名萊有咖喱雞肉、蝦子煮湯、肉類燉蒜、用炭火烤的整只小豬和抹上新鮮白干酪的米餅等。他們在飲食上還有一個特點,即男女都特別喜歡喝啤酒。菲律賓的內庫利特人,索有黥刺的習俗。無論男女,內庫利特人的小孩長到十二、三歲時,都要舉行黥刺儀式。他們認為。黥刺花紋,男子就會更加勇敢,女子就會更加美麗。

商務洽談中,對于對方所提出的無理要求,要明確地予以回答,不能暖味不明。選舉期間,禁止喝酒,商店里禁止售酒。

菲律賓天氣炎熱,商務活動最好安排在10~11月、1~3月進行。圣誕節、復活節及中國農歷新年(春節)前后不宜安排訪間,除馬尼拉市外,飲水、吃生果均需格外注意衛生。

第12篇

這時,我們認為有兩種重要原因導致上述結果,一是談判雙方至少是有一方在談判中沒有很高的誠意。這個原因我們暫且不在這里討論,我們假定談判雙方存在長期合作的誠意。那么另一種原因是,這兩方的談判者沒有能夠在有限的談判時間內充分掌握談判的原則與技巧,使雙方的利益得到最大化,同時,雙方也沒有意識到談判的成功要求談判者除了熟練掌握商務談判的專業內容之外,還要遵循一定的

科學方法與步驟來控制談判的進程。

在談判雙方彼此存在長期合作誠意的前提條件下,我們在此提出一個“商務談判三步曲”的概念,

即談判的步驟應該為申明價值(Claiming value),創造價值(Creating value)和克服障礙(Overcoming barriers to agreement)三個進程。我們的目的就是給每一為商務談判者提供一個有效掌握談判進程的框架。許多國外的著名商學院都是遵循這樣的“三步曲”訓練學生的談判技巧與能力。國外許多成功的談判也是遵循這樣一個談判的步驟與原則。下面將“談判三步曲”分述如下:

1.申明價值。此階段為談判的初級階段,談判雙方彼此應充分溝通各自的利益需要,申明能夠滿足對方需要的方法與優勢所在。此階段的關鍵步驟是弄清對方的真正需求,因此其主要的技巧就是多向對方提出問題,探詢對方的實際需要;與此同時也要根據情況申明我方的利益所在。因為你越了解對方的真正實際需求,越能夠知道如何才能滿足對方的要求;同時對方知道了你的利益所在,才能滿足你的要

求。

然而,我們也看到有許多所謂“商務談判技巧”誘導談判者在談判過程中迷惑對方,讓對方不知道你的底細,不知道你的真正需要和利益所在,甚至想方設法誤導對方,生怕對方知道了你的底細,會向你漫天要價。我們認為,這并不是談判的一般原則,如果你總是誤導對方,那么可能最終吃虧的是你自己。

2.創造價值。此階段為談判的中級階段,雙方彼此溝通,往往申明了各自的利益所在,了解的對方的實際需要。但是,以此達成的協議并不一定對雙方都是利益最大化。也就是,利益在此并往往并不能有效地達到平衡。即使達到了平衡,此協議也可能并不是最佳方案。因此,談判中雙方需要想方設法去尋求更佳的方案,為談判各方找到最大的利益,這一步驟就是創造價值。

創造價值的階段,往往是商務談判最容易忽略的階段。一般的商務談判很少有談判者能從全局的角度出發去充分創造、比較與衡量最佳的解決方案。因此,也就使得談判者往往總覺得談判結果不盡人意,沒有能夠達到“贏”的感覺,或者總有一點遺憾。由此看來,采取什么樣的方法使談判雙方達到利益最大化,尋求最佳方案就顯的非常重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榕江县| 蓝田县| 额敏县| 宣汉县| 平山县| 秦安县| 杭锦后旗| 徐闻县| 卢龙县| 肥东县| 桂阳县| 黔江区| 同仁县| 阿克陶县| 乌兰察布市| 耒阳市| 大名县| 安塞县| 大理市| 吉隆县| 杂多县| 南木林县| 吴忠市| 淮滨县| 资源县| 上蔡县| 额尔古纳市| 凌云县| 醴陵市| 吉安市| 临颍县| 怀远县| 织金县| 洪江市| 卢龙县| 武鸣县| 周宁县| 托克托县| 台湾省| 平乐县| 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