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小學生諺語

小學生諺語

時間:2022-03-19 13:07:4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學生諺語,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小學生諺語

第1篇

生活哲理:

1、 樹挪死,人挪活。

2、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3、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4、 人無橫財不發,馬無夜草不肥。

5、 心慌吃不成熱粥,騎馬看不好《三國》。

6、 人心齊,泰山移。

7、 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

8、 人在人前闖,刀在石上蕩。

9、 當家才知柴米貴,養兒方知父母恩。

10、 離家十里路,各處各鄉風。

11、 辦酒容易請客難。

12、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13、 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惜時諺語

1、 時間就是知識,時間就是力量,時間就是生命。

2、 世間最寶貴的就是今天,最容易喪失的也是今天。

3、 冬去春又來,年華似水流。

4、 一日無二晨,時間不重臨。

5、 有錢難買少年時。

6、 懶人嘴里明天多。

7、 清晨不起早,誤一天的事;幼年不勤學,誤一生的事。

8、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

9、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10、 失落寸金容易找,失落光陰無處尋。

11、 光陰似箭,一去不返。

12、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13、 少年不知勤學苦,老來方悔讀書遲。

14、 走遠路的人愛起早,

15、 勤學習的人惜分秒。

16、 笨鳥先飛早入林,

17、 人勤苦學早入門。

18、 光陰荏苒,日月不等人。

第2篇

當你毀壞別人的時候,已經毀壞了你自己。

當你輕視幼苗的時候,請望望那參天大樹。

得了獎賞不要只想到自己,出了差錯不要埋怨別人。

燈不明,要人撥;人不明,要人說。

燈花不撥燈不亮,人有過失須人幫。

丟掉包袱,輕裝前進。

對癥下藥,治病救人。

多下及時雨,少放馬后炮。

高尚是受人尊敬的源泉。

根不正,苗必歪。

恭可平人怒,讓可息人爭。

恭敬不如從命。

恭維是覆蓋著鮮花的深淵,批評是跌倒爬起來的拐杖。

觀其行而知其言,聞其言而知其心。

好話三句暖人心。

好話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好言好語事事通。

和藹可親的態度是永遠的介紹信。

批評是團結的紐帶,互助是友誼的橋梁。

批評別人要誠懇,聽取意見要虛心。

批評人當面好,夸獎人背地好。

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威武不能屈。

欺人不是是,讓人不是非。

千日行善不足,一日作惡有余。

卻之不恭,受之有愧。

讓禮一寸,得禮一尺。

人靠心好,樹靠根牢。

第3篇

1. 人心齊,泰山移。

2. 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

3. 人在人前闖,刀在石上蕩。

4. 當家才知柴米貴,養兒方知父母恩。

5. 離家十里路,各處各鄉風。

6. 辦酒容易請客難。

7.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8. 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9. 樹挪死,人挪活。

10.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11.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12. 人無橫財不發,馬無夜草不肥。

13. 心慌吃不成熱粥,騎馬看不好《三國》。

惜時諺語:

1.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2. 失落寸金容易找,失落光陰無處尋。

3. 光陰似箭,一去不返。

4.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5. 少年不知勤學苦,老來方悔讀書遲。

6. 走遠路的人愛起早,

7. 勤學習的人惜分秒。

8. 笨鳥先飛早入林,

9. 人勤苦學早入門。

10. 光陰荏苒,日月不等人。

11. 光陰如同東流水,只能流去不能回。

12. 河水泉源千年在,青春一去不再來。

13. 時間就是知識,時間就是力量,時間就是生命。

14. 世間最寶貴的就是今天,最容易喪失的也是今天。

15. 冬去春又來,年華似水流。

16. 一日無二晨,時間不重臨。

17. 有錢難買少年時。

18. 懶人嘴里明天多。

第4篇

2、懶惰乃萬惡之源。

3、謹慎和勤奮帶來好運。

4、勤奮是成功之母。

5、勤勉是幸運的右手,世儉是幸運的左手。

6、懶惰出乞丐。

7、無根就無果。

8、懶人做工作,越懶越費力。

9、惰能致貧。

10、懶散能磨去才智的鋒芒。

11、懶漢的頭腦是魔鬼的工廠。

12、節儉是致富的秘訣。

13、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14、人勤地生寶,人懶地生草。

15、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

16、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17、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18、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

第5篇

2、早不忙,晚必荒。

3、時間是寶貴的財富。

4、少而不學,老而無識。

5、早起三光,晚起三慌。

6、人在青春,花在盛夏。

7、時光易過,歲月蹉跎。

8、惜時如金,持之為學。

9、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10、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11、時間無私,歷史無情。

12、見縫插針,寸陰必爭。

13、節約時間就是延長壽命。

14、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15、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16、時間就是能力等等發展的地盤。——馬克思

17、時間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時間給空想者痛苦,給創造者幸福。——麥金西

18、時間是偉大的導師。——伯 克

19、時間是一個偉大的作者,它會給每個人寫出完美的結局來。——卓別林

20、時間最不偏私,給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時;時間也是偏私,給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時。——赫胥黎

21、忘掉今天的人將被明天忘掉。——歌 德

22、辛勤的蜜蜂永沒有時間的悲哀。——布萊克

23、在所有的批評中,最偉大、最正確、最天才的是時間。 ——別林斯基

24、從不浪費時間的人,沒有工夫抱怨時間不夠。

——杰弗遜

25、時間是我的財產,我的田畝是時間。——歌德

26、合理安排時間,就等于節約時間。 ——培根

27、春光不自留,莫怪東風惡。 ——莎士比亞

28、拋棄今天的人,不會有明天;而昨天,不過是行去流水。 ——約翰· 洛克

第6篇

精益求精,藝無止境。

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不怕學不成,只怕心不誠。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鐘不敲不鳴,人不學不靈。

早起多長一智,晚睡多增一聞。

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

好學深思,心知其義。

學問學問,邊學邊問。

三人行,必有我師。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書本不常翻,猶如一塊磚。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常說嘴里順,常不笨。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第7篇

兒怕缺奶 地怕缺肥

比要親生 地要秋耕

兒要奶足 地要水足

兒要自養 地耍自種

幾成年景幾成收

九月蔥 十月空

九月床上沒繡女

九成開鐮十成收

九里的蔥不死心

九九再九九 麥子快到口

九月雷公響 必定米糧長

九九復一凍 憋破米面甕

九月九 養面餃兒咬一口

九兒有風 伏兒有雨 鍋兒有米

九成熟 十成收 十成開搬三成丟

十月小雪雪滿天 來年必定是半年

三分種 七分管

三分犁 七分耙

三月有雨多種谷

三伏不受旱 一畝打幾石

三車明糞 不如一車底糞

三月雨 貴似油 四月雨 動鋤頭

三分犁七分耙 天旱雨澇都不怕

三分種七分管 十分收成才保險

三耕三耙九鋤田 一季收成頂一年

三春不如一秋忙 繡女也得下樓房

三伏天無雨秋后旱 今年收成減一半

三耕六耙九鋤刨 趕不上一犁地好捉苗

干鋤淺 濕鋤深

干鋤谷 濕鋤豆

干打豆子濕打谷

干耕干種 強于上糞

干犁不耙 有力白下

干犁濕踏 三年不打

干犁一把刀 濕犁一切糟

干年糞變土 濕年土變糞

干種濕出來 濕種不出來

干牛糞下地 不如母羊放屁

干牛糞上地 不如大秋羊放屁

第8篇

魚跳水,有雨來。

燕子低飛要落雨。

癩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穩。

龜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亂如麻。

泥鰍靜,天氣晴。

豬銜草,寒潮到。

雞遲宿,鴨歡叫,風雨不到。

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穿上棉。

早晨下雨當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雨打五更,日曬水坑。

南風暖,北風寒,東風潮濕,西風干。

久雨冷風掃,天晴定可靠。

滿天亂飛云,雨雪下不停。

天上烏云蓋,大雨來得快。

有雨天邊亮,無雨頂上光。

喜鵲枝頭叫,出門晴天報。

蚊子咬得怪,天氣要變壞。

河里浮青苔,畢有大雨來。

天上鐵砧云,很快大雨淋。

老云結了駕,不陰也要下。

云吃霧有雨,霧吃云好天。

云吃火有雨,火吃云晴天。

烏云接日頭,半夜雨不愁。

烏云腳底白,定有大雨來。

低云不見走,落雨在不久。

西北惡云長,冰雹在后晌。

暴熱黑云起,雹子要落地。

黑云起了煙,雹子在當天。

黑黃云滾翻,冰雹在眼前。

第9篇

關鍵詞:諺語 人性 培養 教育

中圖分類號:G8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0(a)-0207-03

諺語是人類的智慧和經驗的結晶,是人們在勞動和生活過程中集體創造的,通俗易懂的固定語句。恰當地使用諺語既增強文章的表現力,又能使語言生動風趣,增加感染力和影響力。在國與國之間外交過程中,正確地使用諺語可以緩解緊張的氣氛,達到“化干戈為玉帛”的目的。在經濟進入“全球化”的今天,利用廣為人知的“諺語”來緩解彼此的矛盾已受到政治家、外交家們的青睞。比如,總理2007年在日本國會發表演說時,引用了諺語“樹欲靜而風不止”(靜かならんと欲すれどもとまず)[1](參10:208)就引起了轟動。正因為恰當地引用了諺語,首腦們的演講才被人們牢牢記住,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諺語對人性和交際能力的培養起到了積極推動的作用。這也正是日本將諺語作為“教育訓”和“人生訓”貫穿于中、小學的教學之中的重要原因。

1 諺語與人性

我國的《新華字典》[2]中是這樣解釋的:諺語,社會上流傳的固定語句,用簡單的話反映出某種經驗和道理。在《多功能學生字典》[3]中是這樣解釋的:民間流傳的固定語句,多用簡單通俗的話反映出深刻的道理。例句:諺語出自胸中,花草出自山中。英語:Proverb.種類分為:農諺,諺語,古諺。在《現代漢語詞典(2002年增補本)》[4]中這樣解釋:諺語:在群眾中間流傳的固定語句,用簡單通俗的話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如‘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日本的《新明解國語辭典第5版》[5]中對諺語解釋:その國の民の生活から生まれた、教的な言。(短くて、口のいいものが多い)「急がば回れなど。翻譯成漢語的意思是:從民眾生活中產生的,具有教訓性的語言(語句簡短且順口的居多)。例如:欲速則不達。在《大辭林(第二版》[6]中的解釋:昔から人々ので言いならわされた、刺?教?知?趣などをもったな言。「出る杭は打たれる「朱に交われば赤くなるなどの。意思是:自古以來,人們之間言傳下來的,具有諷刺、教訓、知識、興趣等特點的簡潔的語言。例如:出頭的椽子先爛;近朱者赤等。此外,諺語還分為:俚語諺、諺語、古諺、西諺、世諺、俗諺等。

因此,即使是信息化社會的今天研究不同語言的諺語的學者、研究者對不同文化特征的直觀感覺的表現,以及收集分類諺語的考察、研究活動仍然很活躍。

2 中國諺語對人性培養的價值體現

我國的諺語除現在流行的諺語以外,大體都是自古以來流傳下來的諺語,甚至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口承文化的時期。然而流傳于后世的,膾炙人口的,對人性的培養起到教育作用的“諺語”,則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的“經典名句”。例如:中國的“溫故而知新”;“問是一時之恥;不問則是一生之恥”等膾炙人口的諺語是出自收錄古代大思想教育家孔子的經典名句的《論語》,經過幾千年世世代代的言傳,自然而然地就變成了眾所周知的諺語。由此可見中國的諺語大多數都產生于古代的思想、特別是春秋、戰國時代的思想家的話題以及故事并逐漸演變為對人性的培養起到“啟迪”和“指導”作用的諺語。像“失敗是成功之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諺語是眾所周知。

第10篇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作為文化載體的漢字,是歷史上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漢語言文字的學習在基礎教育階段是至關重要的。在我國的新課標中就提出這樣的要求:“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收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提高文化品位。”那么,教學中,我們如何挖掘漢語言文字的美,讓小學生愛上漢字,喜歡學習母語呢?這是小學語文教學首先應該重視的問題。

1.感受漢語言的韻律美

諺語,韻文味道很濃。從音韻學的角度說,諺語具有平仄押韻的特點。朗讀是最能體現文字韻律美的手法。在指導朗讀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每句韻文的最后一個字在字音方面的特點(韻母相同),從而體會出韻文“押韻”這一特點,并引導學生體會這些韻母相同的字在朗讀時所起的作用。其次,諺語的上句末尾字可平可仄,下句末尾字都是平聲(陰平、陽平)。例如,小學一年級下冊《識字8》中所選的5條諺語末尾押韻的字正好都是平聲,因此,念起來十分響亮動聽。再次,文中諺語具有七言詩的特點,教師可指導學生按“前三后四”的語氣停頓方法,并在多次誦讀實踐中體驗其美妙的韻味。還有,本課諺語雖不像格律詩那樣嚴格符合平仄,但字詞之間四聲相互交叉,讀起來抑揚頓挫,顯得悅耳動聽、瑯瑯上口。諺語的以上特點,能使得學生在反復的誦讀之中深刻感悟到蘊涵其中的韻律美。

2.體會漢文字的內涵美

我國的漢字蘊涵著豐富知識和有趣故事,我們可以將有關漢字的常識深入淺出地介紹給學生,以引發學生對漢字的學習興趣。如“眉”字,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道:眉,目上毛也。從目,像眉之形。其最早的甲骨文為,后金文為。從它的形狀中我們可以領會出“眉”所指的確切部位。再比如“秋”字,小篆為。《說文》中解釋為:禾谷熟也,即指莊稼成熟,為形聲字。甲骨文為,作火燒一種秋蟲之狀;古代有秋時燒荒之俗,一為滅草,二為滅蟲。也有的解釋像蟋蟀的形狀,前面是蟋蟀的觸角,背上突出的部分像翅翼。蟋蟀在秋天鳴叫,古人因此就用蟋蟀的形象來表示秋天。了解了這些有趣的知識以后,學生會為這包蘊著深厚內涵的祖國文字所吸引,所震撼。同時也更能激發學生學國文字的興趣。

3.欣賞漢文字的形體美

漢字作為非拼音文字,其字形結構端莊、穩健,十分秀美。我們在指導學生寫這些方塊字的時候,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如在指導寫“南、北”兩字時,可以引導學生感受其左右對稱的勻稱美;在指導寫“秋”字時,可引導學生感受“左右相讓”的和諧美;在指導寫“江、湖”兩字時,可引導學生感受“左窄右寬”的均衡美。總之,教師要在指導學生寫字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從漢字書寫的幾大規律──形態規范、重心平穩、結構合理、大小一致中領略漢字的形體美。

在教學中,我們教師要通過自身的認識和感悟,積極、靈活地、創造性地啟發引導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不斷地發現美、感受美、體會美。幫助學生尋找出隱含在漢字中的童趣,那么識字將不再是他們的負擔,而會成為一種樂趣。

第11篇

語音本身比較單調,機械單一的訓練會使學生失去興趣,因此,進行英語語音教學,必須遵循趣味性原則,采用多種教學方式,變枯燥為有趣。小學生的特點是好動、善模仿、愛說、愛唱、愛表演,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靈活多變的歌謠、游戲來吸引他們的眼球,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可以讓學生不知不覺地在玩玩唱唱跳跳中習得語言,總結規律,從而達到預設的目的。

(一)串編歌謠,歸類教學

歌謠節奏鮮明,讀起來朗朗上口,是學生最喜愛的方式之一,同時也是語音教學的好形式。如在學習五個元音字母aeiou的發音后,可以找藍貓學唱英語歌中的歌曲《AEIOU》練唱。學i的發音[ai][i],運用以下材料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Pickapples,pickapples,pick,pickClimbhigher,climbhigher,quick,quick.

(二)采用游戲,強化記憶

愛游戲是小學生的天性,游戲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讓他們在快樂的活動中掌握規律。如“找朋友”,教師準備含幾種發音的單詞卡片,每種發音的單詞又有若干張,打亂發給學生,人手一張,學生根據卡中單詞所含的讀音,去找有相同讀音的“朋友”,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語音,加強單詞的記憶。

二、語音教學的長期性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語音的培養非一日之功,也非獨立的教學內容,語音的教學應該滲透在我們日常教學之中,只有長期的堅持與常規的訓練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詞不離句,培養意識

牛津英語課文中lookandlearn部分都是呈現新單詞的,如:學習動詞:swim,write,dive,jump,draw,fly.我在教完單詞發音后,就把這些詞改成了chant的形式來朗讀,并且邊念邊做相應的動作:Swim,swim,gotoswim.Write,write,writeA,B,C.Dive,dive,Icandive.Jump,jump,jumphigh.Draw,draw,drawapicture.Fly,fly,flyakite.這樣避免了單調機械的朗讀,不僅朗朗上口,也增添了趣味性。

(二)每周一句,一舉多得

在英語教學中,每周一句的諺語學習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學習朗讀諺語,既適當地拓展了課外知識,也利于學生語音的練習,還可以進行德育滲透。如:Timeflies.光陰似箭;Agoodbookisagoodfriend.好書如摯友;Oneforall,allforone.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三、總結

第12篇

課堂一直都是英語聽力教學的主要陣地,而課堂氣氛則是又學教雙方共同維系出的一種特殊氛圍,同時也是一種外在行為方式與內在情感體驗的統一,學生的情感體驗在很大程度上可對其聽力理解的主觀能動性造成影響。美國相關領域專家如Dulayt和Burt等人在其所提出的“情感過濾假設”中也強調了情感在聽力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可見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勢必可在潛移默化中逐漸提高小學生的聽力能力。

1.1加強基礎訓練。我們所認為的氛圍,也并不是越寬松越好,因為過于寬松的學習氛圍可能會導致學生對基礎知識缺乏足夠掌握而脫節,故任何學習氛圍的營造都不應回避必要的基礎訓練。比如個別老師在進行聽力教學時因擔心學生聽不懂而故意將語速減慢來將就學生,甚至逐詞發音,筆者認為此種方法就長遠來看對學生聽力的培養是十分不利的,在長期接受遭到人為破壞語音與音調的英語聽力教學后,久而久之學生可能會全然適應不了自然的英語語音與音調。基于此,小學英語教師應在加強對學生進行發音規則引導的同時,必須堅持以正常的語速對其進行聽力訓練。

1.2排除母語干擾。首先需要提醒的是,可囑咐學生家長,在家里的時候,可在學生做其他事的時候,在其旁播放一些適合的英語錄音,這也不是一定要讓學生完全聽懂其內容,我們要求的是只要有那么一兩句甚至哪怕是幾個單詞可以聽懂就足夠。而最主要的還是在學校這塊,英語教師應要求學生在課內與課外盡量將所學到的英語短句用于日常與老師與同學的交流,教師方面,在注意課堂用語的同時還應采用盡可能多的英語組織教學,切忌時常在說完一段英語后,總擔心學生聽不懂而即刻將其翻譯成中文,而且這樣做也會讓學生萌生依賴心里。只要如此持之以恒,小學英語教學也有望較好克服母語對聽力能力提高的影響。

1.3長期語感培養。語感的培養應多向學生展示英語的節律性與通俗性,針對此方面,筆者認為,一些口頭常用語、諺語以及俚語等是非常值得善加利用的,教師應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將這些語素不斷滲透進來。比如“Timeismoney,Aneyeforaneye,atoothforatooth”等,諸如此類的英語諺語不僅容易加深記憶,而且還帶有一定趣味,更重要的是,在這些諺語當中,其所包含的詞匯幾乎都是小學生以及掌握的,及時有極少數不認識,但也是容易猜到的,實則這不僅鍛煉了其聽力,更為其提供了一種非常有效的英語詞匯積累方式。

2培養英語興趣,興趣盎然地提升聽力能力

教育心理學理論告訴我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更是一種伴隨著注意而引起的從事學習的積極傾向與感情狀態,可更有效地激發學生開展更加主動的學習,進而獲得更加的學習效果,那么在小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培養過程中如何培養其興趣呢,筆者通常采用一下方法:

2.1情景興趣培養法。交際性是英語會話的顯著特點之一,而交際總是發生在一定情景當中的。因此,英語教師可充分利用此特點為學生創造一定情景,進而讓其在情景中感覺到新奇性與趣味性。具體的情景創建可根據實際條件進行簡單的場景布置即可,但盡可能以貼近學生的真實生活與語言環境為原則,因為筆者相信,對一種外語整體的理解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促進其樂意去聽的動力,而且小學生也是非常善于語言模仿的。同時,在長期的小學英語教學中,筆者認為,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中的內多內容也是非常容易做到情景再現的,比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5“WhatDoesSheDo?”教學時,本課程需要學生學習的6個職業名次分別為“singer、writer、TVreporter、actor、actress和artist”,教師可以分別事先安排好6名同學分別扮演以上角色,同時借助一些簡單的道具進行情景再現表現,比如再進行“singer”情景扮演時,教師可以先教會扮演學生“清嗓子”等一些“singer”特征性動作,然后用卷好的書本模擬話筒讓其唱幾句學過的英文歌曲,最后由教師向表演者提問“WhatDoesSheDo?”,學生回答“Iʹmasinger”。其整個環節的意思,大概絕大部分學生均能一目了然,而在這樣的一個情景當中,“聽”的部分也能更有效地與情景接軌。

2.2游戲興趣培養法。誠然,聽力的訓練是以“聽”為主的,但語言教學最重要的綜合性原則也要求我們在進行聽力訓練之時,也必須與“說”進行有機結合。“聽”是說的基礎,而如果能做到“說”的很好,自然也會對“聽”發揮反哺作用。而游戲則是一個非常理想的途徑,我們可以通過在課堂中適時組織一些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進而也可讓學生在開展游戲“說”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更認真與更主動地接受“聽”的熏陶。比如在教學“bike、bus、train、plane以及ship”等單詞的教學時,我們在開課時便可將“猜一猜“游戲導入進來:“Christmasiscoming,FatherChristmashasmanygiftstous,Guess,whatarethey?”,在游戲中“gifts”的吸引下,學生的興趣可被馬上激活起來,之后可讓學生適當猜一些,接著教師在將課前準備好的“bike,bus……”的玩具模型等“gifts”逐一亮出來,并一邊用清晰的發音將其英文名稱念與學生“聽”。需要注意的是,采用導入課堂的游戲一定要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同時需照顧到大多數學生的實際情況,確保游戲不會太難也不會過易,講求練習“聽”的實用性,而不僅僅是走過場或擺花架子。

2.3歌曲興趣培養法。羅扎諾夫認為,音樂伴奏下的學生活動,人腦潛力得到充分發揮,記憶效果提高2.17~2.50倍。同時英語歌曲具有優美動聽的旋律和輕松歡快的節奏,對于激發學生對“聽”的興趣并分散難點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組織教學中融音樂與英語為一體,能幫助學生復習理解,表現情景內容,創設有聲語言環境,使學生自然投入。實踐證明通過“聽”歌曲來導入新課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往往深受小學生歡迎。比如人教版小學五年級英語上冊歌曲《mydaysoftheweek》、《whatdoyouhaveforlunch?》、《wecanhelpourplanet》等歌曲均是與課文內容相配套的單詞和句型,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它們來進行聽力能力的培養。該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英語歌曲的選用需盡可能有導向性,以便在引導“聽”的同時也能進入到新課教授的環節,切忌脫離教學目標而在課堂形式化地播放某些不是很貼切的歌曲。

3重視理解技巧,事半功倍地提升聽力能力

在小學英語聽力的教學活動中,加強學生對“聽”的技能的掌握,是幫助學生更高效提升聽力水平的可靠途徑。此種技能的養成同時也是一個需要長期積累的過程。所謂“聽力”即使“感知與理解”有聲語言的一種能力,如果這中有聲語言是我們所不非常熟知的語言,那么其“感知與理解”的過程勢必會經歷一個包括“估計、猜測、推斷或想象”的進行性過程,因此是日常教學活動當中,教師一定要加強學生逐漸掌握一定與之相關的某些技巧,只有這樣,聽力能力的提高效果也才會更有成效。

3.1培養學生識別連貫性語音表達的技能。正常的英語口語交流時,弱發音、連發音以及強調音等都是比較常見的關于“說”的正常現象。就小學生而言,所接觸最多的還是一些簡單的詞匯與簡單句型,因此對上述情況通常較難適應,也時有發生聽不出已學詞匯的情況。因此要提高小學生對英語口語這些細節“聽”的能力,則應在教學中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進行一定連讀訓練,比如采用一些比較典型的適合連讀的句型,如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中的句型“Whatdoyoudoontheweekend?”等,同時還要時常提醒學生經常需要弱讀的虛詞,比如“the、an、a”等。一旦學生對這些技巧有所掌握后,其在聽的過程中自然就會少了很多困惑與阻礙。

3.2培養學生善于捕捉關鍵詞信息的技能。關鍵詞信息的捕捉可在很大程度上引導學生更趨于正確化地處理嘴角所“聽”到的信息,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對其進行有效的指導,以幫助其獲得更強捕捉信息的能力。比如在開展聽短文錄音判斷題目正確與否的練習過程中,教師可預先引導學生對題目句子進行初步會意一做到心中有數,以便在聽的時候更能將注意力更有針對性集中于某些關鍵環節。筆者認為,在小學英語教學階段,適當幫助學生解析題意,對幫助其提高捕捉信息以加強聽力能力是比較有效的,實則應比學生自我解析題意后的“聽效”更佳。

3.3培養學生敢于預測與推導語意的技能。預測和推導,是指學生利用上下文的意思或題目中所給的圖片以及試題的選項和說話人的語氣、語調、聲音效果等來推測所聽的內容或引深的的含義。這里涉及到學生的思維品質、想象力和創造力,要長時間的練習才能獲得。所以,要充分挖掘資源,讓學生經常練習。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城县| 太白县| 五河县| 闻喜县| 本溪市| 长垣县| 泽州县| 江山市| 清丰县| 九龙坡区| 荃湾区| 辽中县| 阜宁县| 南康市| 冷水江市| 木兰县| 岱山县| 浑源县| 广灵县| 隆尧县| 东光县| 大同县| 福泉市| 沐川县| 齐河县| 太和县| 通州市| 乌拉特后旗| 深泽县| 奇台县| 蓬溪县| 宿州市| 文山县| 上高县| 安新县| 泸溪县| 黎城县| 长沙县| 沁源县| 无棣县| 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