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英文論文

英文論文

時間:2022-04-24 14:09:0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英文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英文論文

第1篇

    Gone with the Wind is, simply put, a tale of two halves. The movie is divided by an intermission into a pair of roughly-equal segments. The first, which is brilliant and consistently captivating, covers the time period of the Civil War, beginning shortly after the election of Abraham Lincoln, and ending during Sherman's march through Atlanta. The post-intermission half, which dishes out the suds, picks up at the end of the Civil War and concludes about eight years later. This portion of Gone with the Wind, while still retaining a degree of appeal and narrative interest, spins its wheels frequently.

    Nevertheless, viewing Gone with the Wind on television pales in comparison to seeing it projected on a motion picture screen. New Line Cinema has chosen to re-release the film (which is now in its sixth major revival) for its 59th anniversary. (Why not wait a year for the 60th?) Anyone who loves movies but has only seen this one on TV or video is heartily encouraged to visit the nearest participating venue. Theatrically, Gone with the Wind is an entirely different experience from its small-screen counterpart; some of the second-half narrative tedium is effaced by the glorious visuals. With a restored three-strip Technicolor print that preserves all of the original's deep, vibrant colors and digitally-enhanced sound, this picture has never looked or sounded better.

    Gone with the Wind has one of the best-known storylines of any film, due in large part to the popularity of the source material, Margaret Mitchell's best-selling 1936 book. It's essentially a sumptuous soap opera set around Civil War times in the deep South. The main character is Scarlett O'Hara (Vivien Leigh), the spoiled, manipulative daughter of an Irish immigrant plantation owner (Thomas Mitchell, who would later play Uncle Billy in Frank Capra's It's a Wonderful Life). Scarlett has two sisters, but she is by far the most spirited of the three O'Hara girls, and her father, seeing her as his successor, teaches her lesson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the land. "It's the only thing that lasts... the only thing worth fighting for," he comments in the face of war.

    Scarlett is secretly in love with Ashley Wilkes (Leslie Howard), who is about to marry the gentle, demure Melanie Hamilton (Olivia De Havilland). When Scarlett confesses her love to Ashley, he admits his feelings for her, but notes that Melanie will make a much better wife. Immediately after this meeting, Scarlett has her first encounter with the irrepressible Rhett Butler (Clark Gable), the cynical, smart hero who eventually falls in love with her. They are two headstrong likes who simultaneously repel and attract one another. When Scarlett remarks, "You, Sir, are no gentleman," Rhett's smiling, easy response is, "And you're no lady."

    The bulk of the film follows a romantic quadrangle as it unfolds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war and reconstruction in and around Atlanta and the O'Hara plantation, Tara. Scarlett is in love with Ashley, or thinks she is, but he won't leave his wife. Melanie loves both her husband and Scarlett, who improbably becomes her best friend. Rhett is smitten with Scarlett, and she is clearly interested in him, but the real question is how long it will take for her to recognize the depth of her feelings. Ultimately, when Rhett has finally had enough, he walks out of her life after answering "Frankly, my dear, I don't give a damn" to her plaintive query about what she's supposed to do without him.

    The pre-intermission portion of Gone with the Wind, which runs about 115 minutes, is glorious from both a visual and an emotional standpoint. It's a grand tale of love and loss in the midst of this country's most bitter war. Most importantly, it shows Scarlett's development from a vain, spoiled brat into a hardened, determined young woman. Her relationship with Rhett is there, but kept carefully in the background. There is sadness, humor, and a number of breathtaking shots of Scarlett silhouetted against a reddish sunset or the backdrop of Atlanta in flames. The film's most lingering image -- that of thousands of Confederate wounded paving an Atlanta street -- occurs during this part of the movie.

    The second half, with its repetitive concentration on Scarlett's back-and-forth, do-I-love-him-or-not relationship with Rhett, is less successful. This stuff is real soap opera material, and, even as well- acted and well-presented as the narrative is, there's no mistaking it for anything else. If it didn't run on for so long, it would be a lot more bearable, but Gone with the Wind threatens to wear out its welcome long before the end title appears. The problem is that the bulk of the story is really told in the first half, so there's a lot of filler in the post-intermission material.

    Gone with the Wind stands as a romantic monument to the Old South -- an homage to an era and a lifestyle long gone. The opening title states: "There was a land of Cavaliers and Cotton Fields called the Old South. Here in this pretty world, Gallantry took its last bow. Here was the last ever to be seen of Knights and their Ladies Fair, of Master and of Slave. Look for it only in books, for it is no more than a dream remembered, a Civilization gone with the wind." This clearly illustrates where the film's sympathies lies, and it isn't with the often-grim plight of the slaves (in fact, slavery is largely treated as a neutral, or even benevolent, institution).

    One of the tests of the lasting impact of any film is determining whether it's still effective decades after its initial release. Gone with the Wind looks so good that it is surprising to consider its actual age. It's hard to believe that many of the people involved with this film have long since died. Of course, period pieces should not be constrained by the era in which they're made, only by the one in which they're set. The storyline, while "progressive" and "modern" for the 1930s, is a little tame for the 1990s (hence the MPAA's "G" rating), but, in its three-dimensional depiction of Scarlett and Rhett, it's rarely naive. The dialogue is often brilliant, and some of the Rhett/Scarlett exchanges are particularly clever. Gone with the Wind avoids becoming hopelessly maudlin by peppering the lengthy storyline with a variety of lively and humorous sequences.

    Probably as much has been written about Scarlett and Rhett as about Casablanca's Rick and Ilsa. Vivien Leigh and Clark Gable were perfectly cast in the leading roles -- she was a relative unknown who was "discovered" almost by accident after an exhaustive casting period; he was an established idol. They fit together perfectly, and, while their chemistry isn't as overwhelming as that of Bogart and Bergman, it's pretty close. As with all couples, their glances and body language say as much or more than their words, and, especially in Scarlett's case, are always more truthful. The characters are fascinating, both on their own and in their interaction with each other. Scarlett is a devious manipulator with a dangerous charm (beware her when she bats her eyelashes); Rhett sees through her at every turn, but, even as smart as he is, he can't help falling for her.

    There are a number of noteworthy supporting players. The two with the most screen time (aside from Gable and Leigh) are Leslie Howard and Olivia De Havilland. Both portray low-key characters, but do it so well that we develop a deep sympathy for them and their plight. When it comes to the games of the heart engaged in by Scarlett and Rhett, Ashley and Melanie are out of their league. Another standout is Hattie McDaniel, whose brilliant Mammy (the housekeeper at Tara) steals scenes from the more prominent characters. McDaniel brings Mammy to life, and, while she's not three-dimensional, she's real. Mammy is also evidence that Gone with the Wind was capable of transcending (at least in part) the too-easy black stereotypes that were in evidence during the 1930s.

第2篇

——通過初審的退改論文格式:

一級標題(文題,二號宋體居中;簡報、簡報三黑居中)

作者姓名( 四仿居中,按工作單位集中排,排序加腳注;簡報五仿居中;英文論文四仿居中)

地址(六宋居中)

摘 要:摘要內容。(小五黑:小五宋,縮兩格通欄排;簡報不需中文摘要)

關鍵詞:關鍵詞1,關鍵詞2,…,關鍵詞5(小五黑:小五宋)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488(2004) - - (小五黑:小五宋)

Title(12P黑)

Author(10P白)

Address(8P斜)

Abstract:Content(10P黑:10P白)

Keywords:Key1,Key2,…,Key5(10P黑:10P白,英文都用Times New Roman體)

正文(五宋通欄,英文論文10P白)

圖表:圖題小五宋,英文對照10P白。表題小五黑,英文對照10P黑。題目居中排。圖注圖例、表注用六號或8P。圖及表中的所有中文均需加英文對照。圖表中的數字及英文全部用Times New Roman體。表格要求采用“三線表”。圖表大小應適中。圖表的位置務必在首次提到的文字后面。

二級標題(小四宋,頂格,不接排;簡報五黑;英文論文10P黑)

三級標題(五黑,頂格,不接排;簡報五楷,空一格接排;英文論文同二級題)

四級標題(五楷,頂格,空一字接排;簡報不需四級標題)

---------------- ───────────(腳注線)

收稿日期:0000-00-00。

基金項目:名稱(編號)。

*1)、2),…為作者排序。…為通訊作者。致謝。(以上均6宋)

第3篇

英文名稱:國際眼科雜志(英文版)

主管單位:陜西省衛生廳

主辦單位:中華醫學會西安分會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陜西省西安市

種:英語

本:16開

國際刊號:1672-5123

國內刊號:61-1419/R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2008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第4篇

論文關鍵詞:語言學學術論文,英文摘要,名詞化

摘要是對研究者的學術研究過程及成果的高度概括,能直接反映論文質量高低,影響論文的傳播和影響力。目前,對英文論文摘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下方面:對英語摘要從學術規范的角度(例如,在時態、語態、句式等方面應該遵循的規范)進行研究;從跨文化的角度進行對比研究中西方學者英文摘要差異,或是研究不同語種英文摘要差異;對某一學術領域論文(如財經類、醫學類等)摘要的結構進行研究。學術論文摘要需要具備特有的客觀、嚴謹、學術的特點,朱永生、董宏樂曾指出,在正式的語體中使用名詞化結構可以增加語篇的理性、技術性和客觀性[1],這無疑與英文摘要的要求不謀而合。因而近年來有學者開始從語法隱喻的角度對論文摘要進行研究,以期更好地為學術論文摘要的寫作和翻譯服務。本文將聚焦于語言學類學術論文英文摘要,試圖為語言學類學術論文英語文摘要寫作教學提供一定的思路。

1 名詞化概念隱喻

語法隱喻理論認為隱喻除詞匯層面外還發生在語法層面,即語言意義未發生變化,只是在隱喻化過程中發生了語法性狀的變化,可分為概念隱喻和人際隱喻兩種形式。韓禮德曾明確指出概念語法隱喻主要表現為名詞化,即本應由動詞和形容詞體現的過程(一致式)和特征由名詞或名詞詞組(隱喻式)來體現[2]。很多學者指出語法層面上的隱喻度越高,語言正式化程度也越高。由此可見,名詞化隱喻式常見于相對正式的書面語中。

摘要是對學術論文主要內容的高度概括,其語言需要符合簡練、客觀、邏輯性強,而名詞化是將復雜的小句成分“濃縮”為名詞或名詞詞組,使得語言結構更加凝練、緊湊。由此可見,名詞化語法隱喻恰恰迎合了英文摘要寫作的要求。聚焦于學術論文摘要中名詞化語法隱喻特征對摘要的英譯與寫作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2 語言學論文摘要中名詞化現象總體情況

有些學者曾從實證的角度對其他類學術論文英文摘要進行分析,研究表明學術論文英文摘要中名詞化現象非常普遍。楊信彰[3]指出,以名詞化為特征的語法隱喻的出現是為了滿足科學方法、科學論證和科學理論的需要。語言學類學術論文摘要同樣存在大量的語法隱喻,陳蘭[4]選取從國內外的核心期刊上隨意挑選了20篇字數上較為接近的語言學論文的英語摘要,發現以英語為母語的語言學論文摘要的名詞化頻率平均值為10.6%,就說明每100個單詞中出現10.6個名詞化結構;而以漢語為母語的語言學論文摘要的名詞化頻率為9.13%,存在一定的差異。此外本文按照“-ion等名詞后綴及其變體的相應名詞進行檢索統計發現中國作者的使用頻率(33.7%)比英語為母語的作者(19%)高得多,可以看出這方面中國學者存在一定的過度使用的問題。以上兩點值得研究者加以重視,小學英語 論文以期在語言類學術論文摘要的書寫中提升名詞化語法隱喻意識,同時盡量糾正不良傾向。

3 名詞化隱喻在語言學論文摘要中的構建功能

名詞化語法隱喻對于語言學類論文摘要的構建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3.1 實現摘要簡潔凝練的文體特征

語言學學術論文摘要力求以最短的篇幅,用最凝練的語言傳遞最豐富的信息量,向其他研究者介紹其研究的背景、內容、方法等。表示過程的“動詞”和“形容詞”(即“一致式“)經過名詞化(即”隱喻式“)后,信息打包重組,在表述相同的內容時,可以有效地提高語篇的信息密度,真正實現了語言學學術論文摘要的簡潔性和概括性。

3.2 實現論文摘要術語化、客觀化的文體特征

術語的大量使用是論文摘要的一個顯著特征,可以增強摘要的科學性和嚴謹性。語言學類學術論文摘要可以通過語法隱喻把信息量繁多的小句凝練為名詞或名詞詞組,從而實現摘要術語化的文體特征。同時,語言學論文的英文摘要應該客觀表述研究內容,盡量避免出現顯示出主觀臆斷色彩的表達方式。在名詞化隱喻式中,名詞化的使用使得動作的參與者信息得以淡化或是隱藏,從實體概念向抽象概念轉換,可以脫離時態和情態的限定。因此,名詞化結構可以避免行文的主觀色彩,增強摘要的客觀性。

3.3 提高摘要語篇的連貫性

系統功能語言學認為句子有主位和述位兩部分構成。主位是話語的出發點,表現已知信息。述位是主位之外的成分,傳遞新信息。如果將前句述位部分隱喻化,作為后句的主位。通過“主位—述位”的承接可以加強語篇的連貫性。

4 本研究教學啟示

理解語言學類學術論文英語摘要的名詞化特征不僅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更重要的意義是可以更好地為學術論文摘要的寫作和翻譯服務。基于以上研究,筆者提出以下可供借鑒的訓練方法:

4.1 “以閱讀帶動寫作”提升學生名詞化語法隱喻意識

首先要培養學術具有名詞化語法隱喻意識,閱讀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在英語專業精讀教材,特別是高級階段的教材中,政論性的問題和演講文體占有很大的比重,在這樣的文體中,語篇中大量的名詞化隱喻是一種典型的“動因的突出”,是作者為順應某種交際目的而使用的一種語言策略。教師可從體裁分析的角度分析大量的典型范文讓學生了解名詞化隱喻與文體正式程度的相關性。

4.2 提供一定量的范例語料加以分析與模仿

教師可從體裁分析的角度分析大量的典型范文讓學生了解語言學類論文摘要的語言特征,教師也可提供國內外不同學術雜志進行英語本族語學者與非本族語學者英文摘要的主要差異。然后學生通過模仿所分析的范文提高英文論文摘要的寫作能力。主要模仿對象為常用名詞化句式,使得學生能夠掌握一些模式化的可供直接借鑒的語料在學術論文摘要翻譯和寫作過程中直接使用。

總之,學術論文英文摘要通過使用名詞或名詞詞組等名詞化隱喻手段,具有高度的濃縮性和概括性。語言學類學術論文摘要語言要求簡潔凝練,具有正式性、客觀性,同時語篇需要具有銜接性和連貫性。研究語言學論文的英文摘要可以幫助我們加深對摘要這一特殊語體的理解,從而撰寫出更具學術性,語言規范、得體的英文摘要。

【參考文獻】

[1]朱永生,董宏樂.科技語篇中的詞匯隱喻、語法隱喻及其互補性[J].山東外語教學,2001(4):5-8.

第5篇

姓名1

任職單位職銜

E-mail Address

姓名2

任職單位職銜

E-mail Address

摘要

本文舉例說明2002年第六屆信息管理學術暨警察信息實務研討會論文集所采用之排版格式。論文必須附有摘要。摘要以500字為限;11pt標楷體,左右對齊,行高為固定行高15pt。

關鍵詞: 決策分析、制程分析、企業改造。

一、格式

文章必須采用A4大小的紙張,內文寬為16公分,高為24.7公分以每欄7.6公分的寬度分為二欄。文章排列必須左右對齊,不可參差不齊。

文章包括圖片、表格、參考文獻不可超過10頁,不加頁碼。論文格式檔可自本研討會網站下載。

1. 論文題目與作者

論文題目字型為14pt標楷體,且必須置中。作者部分:姓名為12pt標楷體,亦必須置中。所屬機關為10pt標楷體;行高為固定行高15pt。

2. 內文

內文字型均采用11pt標楷體。行高為固定行高15pt。

3. 段落標題與子標題

段落標題與子標題須采用粗體。每段標題與子標題前請留一行空白。每一段落首行以1公分縮排開始。

二、圖片、表格與方程式

1. 圖片

圖片可使用一欄或二欄,說明必須置于圖片下方。必須置中。

圖一: XX圖

2. 表格

表格可以使用一欄或二欄,說明必須置于表格上方且置中。

表一: XX表

3. 方程式

方程式應置中,并且于上下各留一行空白。方程式應編號,編號靠右對齊并從1開始。

F(x)=G(x)+5*H(x) (1)

三、參考文獻格式

參考文獻:11pt標楷體,左右對齊,行高為固定行高15pt。文獻部份請將中文列于前,英文列于后,按姓氏筆畫或字母順序排列。中文參考書之年份可用民國歷年或公元歷年,以下為期刊、論文集、書籍之編排格式的范例.

1.李有仁、陳鴻基、李嘉寧,「組織特性與營銷信息系統的研究:以臺灣大型企業為例,中華民國信息管理學報,第三卷,第一期,民國89年,第 1~20頁。

2.梁定澎,決策支持系統,臺北:松崗計算機圖書公司,1991,第1~20頁。

第6篇

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世界各國間的經濟交流日益加強,商務活動越來越頻繁。在日新月異、錯綜復雜的商務環境中,一些商務期刊論文中的經濟觀點、商務投資方法能夠幫助商務人士看清大局,從而更好地從事商務活動。商業期刊論文是調查、分析和解釋社會商業、經濟和金融活動及變化問題的論文,其語言特點與日常交際英語不同,具有自身的特點和風格。

紐馬克在所著的《翻譯問題探討》一書中提出了交際翻譯理論觀(紐馬克,2001)。交際翻譯理論認為翻譯的主要目的是信息傳達的準確性,因此在翻譯過程中要以譯文的整體效果為主,與此同時也要盡量做到簡潔明了和提高譯文的可理解性,不必太過拘泥原文的結構和形式而使譯文模糊而晦澀難懂(康健,2006)。該理論為商務期刊論文摘要的英譯提供了新的翻譯思路與方法。

2.研究理論基礎

英國翻譯理論家紐馬克在著作《翻譯教程》中根據其語言功能將文本分為表達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喚型文本這三大類,他還提出語言的主要功能表現為表達型、描述或信息型呼喚指示型側重于表達功能的文本,主要是表達情感,不考慮讀者的反應(紐馬克,1988)。在翻譯時應該結合語境,注意作者的語氣及語言風格。側重于信息表達類的文本,主要強調其“真實性”,它基本上涉及全部知識領域,其模式十分標準化。主要的翻譯策略是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

商務文本的本質是由語言和非語言手段的共同組成的商務交際行為,是在商務交際活動中為達到特定的商務目的而構建的一系列相互關聯的商務交際功能。商務期刊論文文本內容廣泛,涉及各行業各業,不同領域。其語言跨度較大,包含多種文體、多種行業知識。英文論文摘要是一種獨特的文本。其具有自明性、獨立性和完整性,能夠吸引讀者,概括原論文的重要內容。商務期刊論文摘要具有“信息”和“呼喚”功能。翻譯文本決定了翻譯方法。

3.商務期刊論文摘要中譯英實例分析

3.1交際翻譯策略

交際翻譯策略的重點是根據目的語的語言、文化和語用方式傳遞信息,而不是盡量忠實地復制原文的文字。通常采用交際翻譯的文體類型包括新聞報導、教科書、公共告示和其他很多非文學作品。

例1,營銷戰略是企業全部營銷工作的基石。市場營銷要制定企業的市場定位戰略,發掘市場潛在需求,確立消費者品牌歸屬感,明確市場細分目標。(米歇爾,2001)。

譯文:The marketing strategy is the cornerstone of the enterprise whole marketing work. The marketing needs to formulate the strategy for marketing position, explore the potential need, and establish the consumers brand sense of belonging, and make sure the marketing subdivision(米歇爾,2001).

交際翻譯策略建議在不影響原文意義準確性的基礎上進行增減。這篇商務期刊論文摘要旨在突出市場營銷戰略的重要性及怎樣做好市場營銷,所以側重這一中心進行翻譯及適當地增減詞。例如,第一句“營銷戰略是企業全部營銷工作的基石”可直接翻譯為“The marketing strategy is the cornerstone of the marketing work”,沒有翻譯“企業”讀者同樣可以體會到營銷策略的重要性。“The marketing strategy is the cornerstone of the enterprise whole marketing work.”是很明顯的中式英語,enterprise出現在中間有語法錯誤。第二句是強調我們應該怎樣進行市場營銷,關鍵是翻譯后面幾個要點,所以前面兩句建議譯為:“The marketing strategy is the cornerstone of the marketing work. It is necessary to identify market position, explore potential market demand, establish a sense of brand ownership for the customers and specify the market target.”

3.2語義翻譯策略

語義翻譯重視的是原文的形式和原作者的原意,商務期刊論文摘要設計到許多經濟、貿易等方面的專有名詞,所以在語義翻譯的指導下可以讓其英文翻譯更加忠實原文。

中文摘要:從本質上講,構建和諧社會的核心是調整兩大基本關系,即人與人的關系及人與自然的關系。基于林業的生態建設不僅可以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而且有助于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林業在和諧社會的構建中居于重要地位,發揮主要作用。為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和諧,應從發展目標、戰略定位、范疇、經營方式、林權制度、生態價值實現方式等六個方面論述和諧社會構建過程中的林業發展模式(王奇,2008:12)。

譯文:A harmonious society should coordinate the two relationships: the one between man and man, and the other between man and nature, but the present mode of forestry development only focuses on the latter. This article indicated that the mode must be adjust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society in china. The former part of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ole of forestry development in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latter part shows how the forestry mode should be developed in six different aspects such as the goal, strategy, role extension, management model, forest tenure reform, ecological value, ect.(王奇,2008:12).

該英文摘要總體上不錯,能夠較為全面地展現中文摘要的意思。但是根據紐馬克的語義翻譯原則,此英文摘要翻譯還可以完善。例如,英文摘要中“but the present mode of forestry development only focuses on the latter”在中文摘要中沒有出現這方面的意思。第二句中“This article indicated that the mode must be adjusted...”在中文中也沒有出現相應的文本。此處就違反語義翻譯“忠實原文”的規則。根據語義翻譯的原則,我們可以對于某些詞語添加注釋,充分理解中文摘要想要表達的意思。該英文論文摘要建議譯為:“A harmonious society lies in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man, and between man and nature. Ecology-based forestry development facilitates the coordination of them, therefore, playing a vital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China. Achieving the harmonious economic and social effects entails the construction of forestry model from six aspects such as development goal, strategic orientation, extent operation model, forest tenure reform, and ecological value, ect. ”

3.3交際翻譯與語義翻譯相結合

在很多情況下,對商務期刊論文摘要進行翻譯時,既要將其內涵和基本含義表達出來,又要達到與讀者產生共鳴的效果。因此,交際翻譯和語義翻譯相結合就能達到這兩個目的,只采用語義翻譯原則會忽略到讀者的感受。只是單方面利用交際翻譯,又會將原文的含義損失掉。例如某一商務期刊在談論商務廣告時,有一則酒店廣告“夜晚時分,這里的世界依然五彩繽紛”,這里不僅需要表達語義還需要表達出其美感,將交際翻譯與語義翻譯相結合則可以翻譯為“The colorful world doesn’t stop when it’s nightmare”,如果只是單純地考慮語義譯為“When it's night, the world is beautiful”,就難以達到前者所表達的效果。

第7篇

關鍵詞:畢業設計;教學質量;質量監控

作者簡介:陳明軍(1962-),男,浙江嵊州人,浙江工業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電氣工程系主任,副教授;羅攸宏(1961-),女,浙江瞿州人,浙江工業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實驗師。(浙江杭州310032)

基金項目:本文系浙江工業大學教改基金項目(項目編號:JG10814)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2)08-0032-02

一、畢業設計的地位和作用

畢業設計是大學生最后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實踐環節,是大學生銜接學校和社會的一個重要階段。它既是對所學理論知識的全面檢驗和總結,也是為增強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盡快適應社會奠定基礎。畢業設計質量的高低是高校教學質量的直接反映。《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通知》中指出:“畢業設計(論文)是實現培養目標的重要教學環節。畢業設計(論文)在培養大學生探求真理、強化社會意識、進行科學研究基本訓練、提高綜合實踐能力與素質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重要體現,是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的重要實踐環節。”

二、畢業設計教學質量監控點的設置

畢業設計是經歷時間最長,經歷階段最多,教學背景最復雜的實踐教學環節。這個階段如果質量監控環節設置不合理或監控不到位,會嚴重影響到教學質量。

從大的方面,按時間順序,可把畢業設計分為畢業設計準備、畢業設計進行、畢業設計結尾三個階段,各個階段又可分為若干個點。

1.畢業設計準備階段

在準備階段,可把畢業設計分為以下幾個點:

畢業設計啟動的動員;畢業設計題目的醞釀;畢業設計題目申報,提交畢業設計申報書;畢業設計題目及內容審查;題目公布,供學生選擇,召開雙向選擇會;落實題目選配工作,最后張榜公示;填寫畢業設計任務書;審核畢業設計任務書;下達畢業設計任務書;指導教師給學生下達畢業設計進程安排和要求,安排指導計劃。

2.畢業設計進行階段

文獻檢索、外文翻譯、文獻綜述報告;開題報告;畢業設計進行;畢業設計檢查和中期答辯;完善設計內容;撰寫畢業論文。

3.畢業設計結尾階段

指導教師評閱畢業論文;畢業設計成果演示;評閱人評閱畢業論文;畢業答辯,評定成績;上交材料。

三、畢業設計教學質量各節點的監控

1.畢業設計的準備階段

畢業設計前期的準備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個優良的畢業設計一定包含一個充足的前期準備。

(1)畢業設計啟動的動員。畢業設計的動員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必須堅持。動員分學院和系(教研室)二級,要讓教師和學生都明確畢業設計的目的、意義、步驟和要求。系(教研室)的動員要著重針對自己的專業特點進行布置。

(2)畢業設計題目的醞釀。畢業設計題目的確定實際上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往往有的老師隨便想幾個題目就上報了,不進行深思熟慮,沒有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這樣會產生很多問題,如有的題目根本不符合本專業的要求,超出本專業的范圍;有的年輕教師把讀博士時的題目拿來給本科生做,題目難度過大;有的過于簡單,工作量太少;還有一些題目多年重復使用。所以畢業設計題目的確定要求先在各研究所進行討論,年輕教師的題目由老教師把關,題目要符合本專業的發展方向,也要把握好難易程度。

(3)畢業設計的申報。要求填寫《畢業設計(論文)題目申報表》,做到一人一題,一人一表。申報表要闡明本題的目的、要求、內容、國內外進展、重點、難點、設備條件、對學生的要求等,為師生雙向選擇提供依據。

(4)畢業設計題目及內容審查。在各研究所進行出題把關的基礎上,題目申報表匯總到系(教研室),由系組織專家小組對題目進行審核,對不符合要求的題目返還給老師進行重新命題,仍然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受理。

(5)題目公布,供學生選擇,召開“雙向選擇”大會。題目審核通過后,向全體學生公布,然后召開“雙向選擇”大會。每個老師要做好PPT,在會上每個題目有3分鐘推介時間。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適合自己的題目是進行雙向選擇的最重要的目的。一般要求收集到1∶1.2以上的題目供學生選擇。學生按興趣排序選擇3個題目,每個題目按學生選擇的次序配制。當有多個學生第一志愿填報同一個題目時,才有老師的選擇權,若第一志愿只有一個學生,不管該學生成績如何,老師不得放棄,特別是學習較差的學生。所以雙向選擇主要是讓學生有更多選擇題目和老師的權利。

(6)落實題目選配工作,最后張榜公示。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根據學生的志愿順序進行選配。由于有重選,選配過程通常要進行多個來回,選配完成后在網上張榜公示。

(7)填寫畢業設計任務書。學生選題完成后,教師要給每個學生填寫《畢業設計(論文)任務書》,畢業設計任務書可給出樣板,內容、要求、條件等必須明確。任務書是學生最終完成畢業設計情況的依據,所以任務書中各項目內容要切實可行,難易適中。

(8)審核畢業設計任務書。對任務書提出的內容、要求、條件等內容及是否規范和可行由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組織專家小組進行審核。審核通過,經系主任簽字報學院主管領導批準才能下達給學生。

(9)下達畢業設計任務書。經審批后的任務書下達給學生,要求指導教師對任務書的每一條內容向學生交代清楚,學生按任務書規定的要求開展畢業設計,完成任務書規定的內容。

(10)指導教師給學生下達畢業設計進程安排和要求,安排指導計劃。為了讓學生有序按時地完成畢業設計工作,教師必須填寫《畢業設計(論文)指導進程安排表》,進程表按周設置,寫清楚每周要學生設計的內容,還可給出重點、難點和基本思路。

2.畢業設計階段

在畢業設計開始后,教師要嚴格把握好各個環節。

(1)文獻檢索、外文翻譯、文獻綜述。要求針對畢業設計題目涉及的內容,查閱相關資料,檢索中文論文不少于15篇,英文論文不少于3篇,并寫出不少于4000字的文獻綜述報告。翻譯2篇英文論文,不少于2萬字符。英文的原文必須是最近幾年在期刊發表的與課題相關的學術論文。指導教師要對文獻綜述報告的格式和內容,英文翻譯的質量嚴格把關。

(2)開題報告。要求學生制定好畢業設計的技術線路,明確設計的重點、難點及應對策略,時間安排,并寫出4000字以上的開題報告,做好PPT,向指導小組作開題報告。指導小組應及時指出學生開題中存在的問題,并給予指導。

(3)畢業設計階段。這是畢業設計中最重要的階段。在畢業設計階段,指導教師除了對學生個別分散指導外,每周必須對學生進行集中指導,并填寫《畢業設計(論文)指導記錄》。指導時要求對學生前面的工作進行總結,存在的問題進行解答,對重點、難點進行分析,布置下面要做的工作。教師要隨時掌握學生畢業設計的進程,避免學生前松后緊,影響畢業設計進程和質量。

(4)畢業設計檢查和中期答辯。學校、學院和系對學生的文獻綜述、外文翻譯、開題報告進行抽查,對畢業設計進程和指導情況進行抽查。督導組平時也要進行不定期的檢查。

為了促進學生的畢業設計進程,對學生的畢業設計開展中期答辯,對優秀的學生給予表揚,對進程滯后的學生發出警告,對不專心做畢業設計,進程嚴重滯后的學生取消畢業設計資格,以嚴肅畢業設計紀律,提高畢業設計質量。

(5)完善設計內容。對畢業設計各部分和總體內容進行完善,對設計參數進行優化,在得到初步成果的基礎上,盡量使設計結果達到最優。

(6)撰寫畢業論文。設計完成后,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論文撰寫,先寫出論文提綱,經教師審核后開始寫論文。要求論文結構嚴謹,層次清晰,語言準確,文字流暢,格式規范,設計圖紙清晰正確。

3.畢業設計結尾階段

(1)檢查畢業設計成果,準備畢業答辯。由畢業設計答辯小組成員按照指導教師任務書給定的任務檢查其完成的情況,學生要對其設計的成果進行實物演示,教師對其成果進行點評,并填寫《畢業設計(論文)成果演示記錄》。

(2)論文評閱。學生論文先要交給指導教師閱讀、修改、評定,填寫《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教師評語》,然后交給答辯小組的其他老師進行評閱,填寫《畢業設計(論文)評閱人評語》。

(3)畢業答辯,評定成績。學生的畢業答辯是畢業設計的最后環節,學生的畢業設計成績主要由以下各方面綜合評定:文獻查閱與綜述、外文翻譯、開題報告、中期答辯、成果演示情況、論文(設計說明書)質量、答辯情況。論文(設計說明書)又從技術水平與實際能力、成果的新穎性、論文撰寫的質量等各方面評定。小組優秀的學生一般還要進行一次大組答辯,最后確定畢業設計真正優秀的學生。對于小組答辯不及格的學生,還有一次大組答辯的機會,最終確定其能否通過。

(6)上交材料。將論文裝訂成冊,同時將文獻綜述、外文翻譯、開題報告、任務書、進程表、指導記錄、演示記錄、指導評語、評閱評語、答辯記錄等附件裝訂成冊,上交學院保存。

四、結束語

相對于理論教學,畢業設計進程中背景比較復雜,學生的心態比原來也已經有很大的改變,考研、就業等一些現實問題困擾著他們,指導教師自身也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繁多,因此畢業設計各個環節的監控顯得更為重要。按照文中的監控點嚴格把關,不斷采集、反饋和改進,畢業設計的質量將會得到良好的保證。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第六屆全國高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上、下集)[C].哈爾濱,2009.

[2]教育部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第七屆全國高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濟南,2010.

[3]景志紅,于曉紅.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08,(4):32-34.

第8篇

關鍵詞:文獻綜述英漢學術論文分布

中圖分類號:H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1-0232-02

近年來,體裁和體裁分析成了語言研究領域的熱門話題,對各類語篇進行體裁分析的研究層出不窮,其中對學術論文的體裁分析尤為突出。但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論文的其他部分(如:摘要、引言和討論部分),而對作為學術論文重要組成部分的文獻綜述的研究甚少,其英漢對比研究更為少見。學術論文中的文獻綜述具有特定的交際目的和交際對象,并在語篇結構、文體風格、社會功能等方面都具有特定的體裁特征。文獻回顧能夠體現論文作者對研究問題的理性認識,論證研究必要性的能力,以及宏觀綜合文獻的能力,是整個論文中最難寫的一部分。[1]鑒于文獻綜述在論文寫作中的重要性和復雜性,本文以Swales學派體裁理論以及Connor的對比修辭理論為基礎,從分布特征對英漢論文文獻綜述部分進行對比分析,揭示同一體裁在不同的社會文化中的異同。

一、數據和分析方法

本研究所使用的語料庫總共包括40篇應用語言學領域的實證性學術論文。根據Nwogu(1997)提出的建立語料的代表性(representativity)、聲望(reputation)和可讀性(accessibility)的原則[2],確立了具有廣泛代表性的4種雜志:《外語界》《現代外語》《AppliedLinguistics》《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這些雜志均出版于2013和2014年。運用WolframMathematics60軟件進行隨機抽樣,從4種雜志中分別任意抽取10篇論文,從而構成了本研究的語料庫共40篇文章。

本研究中文獻綜述宏觀結構對比,主要是針對所建立的語料庫論文中文獻綜述的分布特征進行對比。應用語言學領域實證性學術文章的宏觀結構主要包含IMRD(Introduction,Method,ResultsandDiscussion)四個部分。[3]文獻綜述在論文中呈現的最主要的形式為引用,占據了文獻中綜述篇幅的大部分。Swales(1990)將引用分為兩種類型:融入式引用和非融入式引用。在整合型引用中,研究者的姓名是句子成分的一部分。而在非整合性引用中,研究者的姓名以括號或上標數字加批注等形式出現。[4]運用PDF轉Word轉換器軟件統計這兩種引用在英漢論文中四個部分(引言、方法、結果、討論)中的字(詞)數。英語論文的篇幅長度是以單詞數為單位計算的,而漢語論文的篇幅長度是以中文字數為計算單位,因此不能僅通過統計英語論文的單詞數和漢語論文的字數得出文獻綜述的分布比例。為了使本研究更具有說服力,文獻綜述的句子數和出現頻率也作為分析的依據。在統計整理數據的基礎上,運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比分析英漢論文文獻綜述分布特點。

二、英漢論文文獻綜述宏觀分布對比分析

1文獻綜述在論文各部分及整篇文章中所占的比例

表1是文章各部分文獻綜述字(詞)數占相應各部分字(詞)數的百分比。由表1可以看出,英漢論文都是引言部分的文獻綜述最多(英語論文中引言部分文獻綜述單詞數24527,占引言總單詞數的637%;漢語論文中引言文獻綜述字數16650,占引言總字數的495%),結果部分的最少。引言部分和方法部分的文獻綜述是英語論文多于漢語論文,而結果部分和討論部分則相反。對于文獻綜述在整篇論文中的比例而言,英語論文略高于漢語論文(英語論文中文獻綜述總詞數38401,占英語論文總詞數的266%;漢語論文中文獻綜述總字數33667,占漢語論文總字數的225%)。除了上面說到的英漢論文篇幅以不同的單位衡量的原因外,這樣的結果不能足以比較文獻綜述在兩種語料中的分布情況,因此有必要運用獨立樣本T檢驗來檢驗兩語料文獻綜述在各部分及整篇文章中所占的比例是否存在顯著差異。表2顯示了英漢論文文獻綜述在論文各部分及整篇文章中的統計分析的結果。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英漢論文文獻綜述在論文各個部分的分布沒有顯著差異(t=1615,1953,0215,-1870,1875;df=38;p>005)。

2.文獻綜述的句子數和出現頻率

表3和表4是文獻綜述在論文各部分的句子數和出現頻率對比。從表3可以看出,英語論文中文獻綜述在論文各部分的句子數都多于漢語論文,其中引言部分和方法部分最為明顯(英語論文中引言部分的句子數771,漢語論文中為275;方法部分英文論文為185,漢語論文為50)。文獻綜述在論文中的出現頻率與句子的比較結果相似,也是英語論文多于漢語論文,引言部分和方法部分差距較結果和討論部分要大。為了使研究的結果更具有說服力,我們同樣運用獨立樣本T檢驗來檢驗英漢論文文獻綜述在這兩方面是否具有顯著性差異。表5和表6的統計結果顯示,英漢論文文獻綜述的句子數和出現頻率在引言、方法及整篇文章中有顯著差異(p值均為0000,小于005)。研究表明,英語論文文獻綜述句子數和出現頻率在引言和方法部分明顯多于漢語論文,結果和討論部分也是英文論文居多,但差異不明顯。

三、結論

綜上所述,文獻綜述在英漢論文中都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其中引言部分的文獻綜述分布最多。英漢論文文獻綜述在論文各個部分的分布沒有顯著差異。就句子數和出現頻率而言,英語論文文獻綜述句子數多于漢語論文中的句子數,出現頻率亦是如此。這兩方面在引言、方法及整篇文章中有顯著差異。總的來說,英語論文作者更加重視文獻綜述的寫作,尤其是在引言和方法部分。這可能是因為中西方文化差異導致的寫作習慣差異。中西方對于“禮貌”的理解不同: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倫理道德,人際交往講究“客氣”。西方人似乎無暇“客氣”,人與人之間交流往往直截了當。[5]因此,在進行文獻綜述的寫作時,中國學者常常采用委婉、含蓄、迂回等間接的表達方式;而西方學者則傾向于直接、明快的寫作風格。英漢論文文獻綜述部分的不同之處比較清晰地反映出了英漢作者不同的寫作習慣。文化習俗和寫作風格都會影響篇章的形成。本研究對于學術論文文獻綜述寫作教學有著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同時有助于學術寫作者了解不同語言文化各自的寫作修辭特點,提高跨文化意識,加強學術交流。

參考文獻: 

[1]王姿懿,高桂珍.中外應用語言學碩士論文文獻綜述體裁對比[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8:104-106. 

[2]Nwogu,K.N.The Medical Research Papers:Structure and Functio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1997,16:119-138. 

[3]楊瑞英.體裁分析的應用:應用語言學學術文章結構分析[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10:29-34. 

[4]Swales,J.M.Genre Analysis: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第9篇

研討會邀請函模板一

尊敬的 ***:

您好!

***研討會定于20**年*月**日**日在****召開,誠摯邀請您參會。會議的有關事宜如下:

一、會議主題: **

二、主要論題

1.**面臨的形勢與任務

2.**建設與**的完善

3.**的經驗總結

4.**隊伍建設的主要措施與途徑

5.**定位

6.**等**問題

7.當前**的熱點問題

8.***相關**問題

三、投稿要求

本屆**研討會,接收與上述專題相關的、未公開發表的論文與研究報告。

1. 投稿內容與格式

論文格式包括標題、作者基本信息、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參考文獻幾個部分。摘要字數在200-300字之間,且關鍵詞最多不能超過4個。論文正文總字數應不少于5000字,中文使用宋體、小四號字、1.5倍行距排版;含頁眉和腳注在內,頁邊距設為2.5厘米。

提交的文章中凡采用他人原文或觀點,務必加注說明。在引文后加括號注明作者、出版年份及頁碼,或者直接將引用以腳注方式標識清楚。詳細文獻出處作為參考文獻列于文后,以作者、出版年份、書(或文章)名、出版單位(或期刊名)、出版地點排序。文獻按作者姓氏的第一個字母依A-Z順序分中、英文兩部分排列,中文文獻在前,英文文獻在后。引文中的英文部分,專著名用斜體,論文題目寫入 號內。作者自己的說明放在當頁腳注。

2. 投稿電子郵箱

Email:***@***(請在郵件主題標明:***研討會)

3. 論文收錄

研討會籌備委員會將會收錄您的投稿,并將制作論文集, 如有PPT文件,請一并發送至投稿電子郵箱并注明:***研討會PPT。

4. 投稿截止日期

本次會議投稿截止日期為20**年*月*日。 四、研討會時間及地點

會議時間:20**年*月**日報到,**月**日會議,**日考察。 住宿地點:**大酒店(**高速公路**出口*行**米路*) 會議地點:***** 五、會議回執

為統計參會人數、預先做出相應安排以保證本屆***研討會順利舉行,如果您確定參會,收到此邀請函后,請務必在20**年**月**日以前填寫好參會回執并以 E-mail發送到會務組投稿郵箱**@**,以便于我們為您提前預定酒店房間,以及其他工作的開展,謝謝合作。

四、聯系我們

地址:**** 郵編:***

電話:***:*********; ***:**********

E-mail:**@**

此致

敬禮!

********研討會

**大學**學院

20**年**月**日

研討會邀請函模板二

尊敬的 先生/女士:

在當今世界文化呈現出多元分化的大趨勢下,研究文學經典是樹立和堅守基本道德倫理和價值規范的途徑。文學經典作為歷史長河中形成的各民族核心文化和情感紐帶的體現,它所承載的鮮明民族個性不會被時間淹沒,起著非常重要的文化傳承作用。外國文學研究者要始終保持選擇、確立和傳播經典作品的自覺意識,積極面對文學經典在跨文化的旅行中發育演變這一現實,著力推進跨文化視界中的文學經典研究。

為了更好地研究經過時間篩選而沉淀下來的文學經典,從構成各民族文化土壤的經典中汲取精神養分,團結學界同仁,加強中外學者在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做出更大成績,經中國教育部有關部門批準,浙江大學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研究所、浙江省比較文學與外國文學學會、浙江省作家協會外國文學委員會擬定于2010年11月5日-7日在杭州召開世界文學經典與跨文化溝通國際學術研討會。

請圍繞以下議題撰寫會議論文和準備會議發言:

l 文學經典與民族文化記憶

l 文學經典的跨文化交流功能

l 文學經典翻譯與跨文化溝通

l 世界文學經典中的他者形象

l 大眾傳媒時代的經典閱讀與傳播

l 文學經典的詮釋與當代意義的生成

l 其他相關議題

久仰您在該領域的研究方面造詣高深,特邀請您撥冗出席會議,并積極撰寫會議論文。大會工作語言為漢語和英語。

時間安排:2010年11月5日下午報到,11月6日上午開幕式、大會主題發言,下午分組研討,7日上午大會主題發言。7日下午市內參觀與自由活動。會議于7日晚上結束。

報到地點:杭州海外海西溪賓館(中國杭州天目山路329號)。可乘502、193、356、49、91、282、213、B支4區間等公交車到紫荊花路南口站下,或乘179、310、89路到府苑新村站下,或乘B支2路到天目山路古墩路口站下。

為做好這次會議的籌備工作,請參會者在2010年10月10日之前通過信件或電子郵件,向大會提交會議回執(將您的工作單位、通訊地址、電話、電子信箱、論文題目、是否住宿等)寄給會議秘書處,提交論文者,請將200-300字/單詞的中文或英文論文提要以電子郵件形式發給會議秘書處。

參會者交納會務費人民幣500元/人,交通費、住宿費自理。

我們真誠地期待您蒞會指導!

聯系地址: 中國杭州浙江大學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研究所辦公室

郵 編: 310028 聯 系 人:張逸旻、李馨

聯系電話 13858094162;13675818724; 傳真:0571-88273946;

電子郵件: ;

會議相關網站:

浙江大學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研究所

浙江省比較文學與外國文學學會

浙江省作家協會外國文學委員會

2010年9月3日

第10篇

材料科技英語要求語言表述客觀,能夠嚴謹地反映科學研究的內容;強調表達的客觀性和真實性;語言準確、簡潔流暢、邏輯性強.課程涉及科技英語閱讀與寫作的各個方面,內容涵蓋材料專業各個方向,內容龐雜,信息量大,加上語言表達習慣差別,因此,理解困難,導致學習興趣不高.

2課堂教學更新策略

2.1加強互動性

改變單向教學互動方式,尋求雙向或多向互動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互動時應注意:

(1)破除教師的權威性,以平等的姿態加入交流;

(2)建立多層次互動機制,提高教學有效性;

(3)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教學互動性.

2.2優化課堂教學模式

教學過程中,應精心準備,周密布置,選擇合理的教學模式,創設有益的情境模式,設置有效地實踐與練習機制,提高教學質量.立足于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創設有助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環境.在教學問題的設計上,應既開放于課程,又開放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學生高級思維的能力.

2.3培養興趣和主動性

讓學生敢于發言,敢于表達,改變以往教學中的沉默、被動境況,活躍課堂氣氛.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會加深理解的體驗,對所學知識有所感悟和思考.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使其不再是被動接受者,從而使智慧得到啟迪,能力得到發展,創新意識得到培養.

2.4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鼓勵學生獨立發現、提出和解決問題,敢于質疑,樂于交流與合作,強調在個人獨立思考基礎上的合作,以及通過合作與交流來開拓思路.引導學生從優化的角度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化方案.

2.5建立英文意識

以英文為媒介,以材料科學知識為內容,重在英文論文格式和內容的把握.明確科技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養英文意識.可以鼓勵學生多接觸英文學術期刊,在課堂上多做互動練習,以消除抵觸情緒和恐懼心理.

2.6鼓勵學以致用

第11篇

1.教學素材的選取

考慮到專業英語的訓練應該是全方位的,現階段很難找到一本能兼顧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專業英語教材。同時,傳統的專業英語教學中慣用的手段,即學生翻譯加教師點評的方式很難吸引學生,起不到好的教學效果。因此,獲取豐富的教學素材是開展專業英語教學的必要條件。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要不斷更新,加強教學內容的實用性與針對性。網絡資源豐富且更新快,因此在教學實踐中匯總的網絡資源成為教學素材的主要來源。具體到水利工程專業有很多資源庫可供選取,如在教學過程中,使用IAHR(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Hydro-EnvironmentEngineeringandResearch)以及USGS(UnitedStatesGeologicalSurvey)等網站媒體庫中的圖片以及影像資料。同時國外知名高校的公開課課件也是專業英語教學素材的重要來源,在教學過程中可參考國外知名教授的相關課程的課件。

另外,考慮到研究生們撰寫學術論文的實際需求,國際高水平雜志已發表的論文是很好的教學范例。如在科技論文寫作課程中,將ASCE(TheAmericanSocietyofCivilEngineers)會刊對的要求拿到課堂上講解,幫助學生了解國際刊物對論文稿件的基本要求,這樣因為教學考慮了學生的實際需求,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也會提高。在教學過程中,還應選擇最新的行業論文作為范例,讓學生在了解科技論文結構及特點的同時,也可以了解行業發展的最新動態,激發學生開展科學研究的興趣。另外,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文本資料容易收集,而影像資料難以獲得,這方面可以借鑒國外知名高校的公開課視頻,在課堂上選擇性使用可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同時TED(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網站上()的很多演講資源也可以作為教學素材所用,如收集的科技方面的演講,因其內容新穎,觀點獨特,在教學過程中能起到很好的效果,除了可以訓練聽力外,對學生的科研精神、科研態度等方面也有很好的啟發作用,真正達到了教書育人的目的。

2.教學內容的編排

教學方面可按專題的方式進行,如在課程初期介紹專業英語的語言特色時,就分別有詞類專題、句法專題,而進入科技論文寫作部分則有稿件準備、與編輯交流等專題,便于根據不同的專題開展針對性的訓練。而進入專業知識方面按專題組織素材就體現的更加明顯。比如在課堂上講授“Concretework”時,會從混凝土的組成、制造、特性講到施工工藝,再結合典型工程如三峽工程的混凝土工程進行講解,這樣不僅內容完整,形式豐富,而且教學效果更好。

3.教學形式的組織

從近年的教學實踐來看,多講無益,精講為妙,勤練提高。如在講到論文“Introduction”部分的寫作時有一些固定的框架,如一般會按照“Whatistheproblem”,“Whyisitimportant”以及“Whatsolutiondoyoupropose”的順序組織,但是對于具體的主體,這個框框顯得過于刻板,不利于學生活學活用,且事實上專業英語應用上也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可四處套用的公式。因此,在專業英語的教學方面一定要注重實戰訓練。筆者在課堂上講完該部分內容后,將學生按照相近的專業方向分成不同的小組,要求各個小組閱讀10篇以上本專業方向的最新的頂尖雜志的英文論文,寫出本領域最新的研究進展的英文綜述,并做成PPT在課堂上輪番展示。通過這種方式,綜合訓練了學生檢索和閱讀英文資料、用英文寫作以及用英文作報告的能力,這個綜述也可以作為學生日后研究成果的“Introduction”部分的內容,在不增加學生額外工作量的基礎上,達到了教學的目的。同時,講演部分附帶提問環節,是日后學生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的小型預演,能夠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表達能力。

二、水利工程碩士專業英語教學實踐

以36學時的碩士專業外語課程為例,簡單介紹水利工程碩士專業的英語教學實踐。授課對象為水利工程專業碩士一年級學生。

1.教學指導思想專業英語的教學應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水平為目標,幫助學生盡快掌握利用英語這一工具開展科研和交流的能力,并以此為原則組織教學活動。

2.教學內容第一單元:科技英語的特點,4個學時,包括語法特點、詞性、句式等等;第二單元:科技論文的寫作,8個學時,包括行業主流刊物介紹、用稿要求,以及科技論文結構及各部分的具體要求;第三單元:專業基礎及研究前沿,12個學時,內容涵蓋水利工程的大多數領域;第四單元:聽力訓練,4個學時,課堂播放20分鐘左右的英文原音視頻,并布置有根據聽力內容寫作的作業,此部分穿插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第五單元:Groupwork,4個學時,以小組形式要求學生自主收集英文期刊資料,自主整理并準備PPT文稿進行講演,課堂模擬國際會議環境,此環節穿插在教學后期階段。

3.授課方式授課方式采用課堂講述、小組討論以及學生自講的形式進行,課堂語言為英語。課堂講述是為了幫助學生盡快進入角色,而小組討論則是為了提高學生用英文思考和表達的能力。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自講實則綜合訓練了學生的閱讀、聽寫以及口述表達等多方面的能力。

4.考核方式課程的考核未采用常見的教師出卷、規定時間完成的模式,而是將考試貫穿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考核的形式多樣。如根據學生在自講中的表現或是提問回答環節的表現給分,或是根據學生寫的英文綜述給成績等等,這種考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起到的效果也較好。

第12篇

論文摘要:本文針對電氣自動化專業英語的教學目標,研究了其教學方法。在教學內容方面,強調與主干課程同步;在詞匯學習方面,采用普遍聯系法、同義詞法和反義詞法;在句子層次上,強調句子成分劃分方法的使用和常用句型的模仿應用;在段落層面上,突出主題句的提綱作用,剖析段落的展開方法;在篇章水平上,討論了摘要的寫作方法和整個文章的組織結構;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師生交流和互動。并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制作多媒體課件,選派合適的任課教師,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專業英語知識的應用能力。

一、引言

電氣自動化專業英語是為了培養和提高該專業學生對英語專業文獻的閱讀、寫作、聽說和翻譯能力而開設的課程,對于學生在專業方向上的發展,如研究生入學復試、工作面試、閱讀和翻譯實際工作中遇到的英文專業文獻等,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實際教學中,電氣自動化專業英語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多數大學的自動化專業教學大綱對此多列為考查課的形式,學時也較少。以河南科技大學為例,該課程以必選考查課的形式,分成三個階段進行,分別在第5、6、7學期開課,每階段為16學時,共48學時。這種課程設置方式,無形地使學生降低了對該課程的重視程度。另外,由于各個大學都非常重視英語四、六級考試通過率,加大了對公共英語的教學投入,使學生的公共英語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對專業英語則在主觀上認為難度不大而不夠重視。

因此,對電氣自動化專業英語的教學方法進行研究和探討是很有必要的。劉怡闡述了專業英語和基礎英語在學習階段、學習重心和教材甄選上的差異,結合電子技術類專業英語的新詞層出不窮和縮寫詞匯多的特點,提出了增強學生對專業英語重要性的認識、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和教材多樣化的建議。[1]李文娟等在明確專業英語定位的基礎上,就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英語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師培養進行了探討,給出了所涵蓋的專業知識范圍,采用了回顧、自述、教學和總結的四步課堂教學方式及平時、筆試、口試綜合的考核方式,指出了專業英語教師培養的建議。[2]李俊梅針對專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重構專業英語教學模式的具體解決辦法。[3] 上述文獻在不同側面反映了當前專業英語教學的現狀,所提出的解決方案對于專業英語教學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本文對教學內容和課堂教學方法進行探討,強調教學內容與開課學期的主干課內容同步,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提出了具體的教學方法。例如,針對詞匯短語,提出了普遍聯系法、反義詞法和同義詞法;針對句子,主要討論句子成分劃分和句型結構;針對段落,主要強調動詞和名詞的變化、段落主題句、段落的組織結構和語句之間的起承轉合;針對篇章,主要講述文章的層次結構、英文摘要寫作、剖析和解讀;同時,重視師生交互,關注學生對講課內容和學習方法的掌握程度。主要手段有:課堂提問、公布電子郵箱、約定答疑和作業。還強調了多媒體教學、課外讀物選擇、考核方法、任課教師的選擇在專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二、課堂教學方法

1.教學內容與主干課程同步

強調教學內容與開課學期的主干課內容同步的目的,是在學習專業英語基本內容的同時,培養學生閱讀英文教材的能力,提高主干課程學習興趣,開拓學生獲取專業知識的來源,相互印證專業主干課程的教學內容,起到查漏補缺的作用,還促使學生有能力登錄國外重點大學的相關課程網站(如MIT的courseware網站),下載和閱讀專業課程學習資料,進一步提高專業主干課程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專業素質。

2.詞匯短語學習

專業英語的詞匯短語是構成句子和文章的基本要素,探討詞匯的教學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專業英語詞匯一般比較生僻,往往是一個詞的第三個意思,甚至更靠后,這與公共英語學習中所記憶的詞義有很大的不同。例如:step一詞,人們往往知道其意思是“腳步、臺階”等,但是在自動化專業英語中,它常用來表示階躍信號,用在step response短語中,則表示為“階躍響應”。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鼓勵學生與所學專業主干課程相聯系,找到其中的中文表達,以幫助理解英文資料的內容。另外,還可在專業主干課程中找到其它的短語,如“斜坡響應”和“脈沖響應”,此時,教師應給出相應的英文表達,即“ramp response”和“pulse response”,這種稱為“普遍聯系法”的方法對于擴充專業英語詞匯量非常有效。還可以借鑒一些公共英語詞匯書籍的方法,通過查找同義詞和反義詞來擴充詞匯量。

3.句子成分劃分和句型

專業英語的句子結構不是很復雜,偶爾會遇到一些長句和難句,可采用公共英語中的句子成分劃分的方法來剖析句子的結構,明晰各個部分之間的修飾關系,進而用符合中文習慣的行文方式,將其翻譯出來,努力做到信、達、雅。對于一些常見句型,則通過模仿造句的方式加以練習,提高句型的實際應用能力。

4.段落主題句和動詞、名詞變化

英文段落往往有一個主題句,段落根據主題句層層深入地展開論述,將一個個句子組合成一個段落。應通過對段落主題句和段落組織結構的剖析,使學生模仿和掌握段落展開的方法。在英語文章中,強調動詞和名詞的變化,使文章富于變化,不再呆板,例如,在關于電機Y-Δ起動的章節中,給出了wye configuration、wye connection和delta arrangement三種變化。再如,在英文論文的摘要中,動詞也富于變化,經常會看到present、discuss、scribe、propose等動詞。 轉貼于

5.篇章

篇章階段的課程材料是選擇專業相關的、地道的英文學術論文。在整個文章的結構方面,主要理清作者架構文章的思路脈絡,學習如何行之有效地組織整篇文章,進而寫出符合英文論文格式的英文摘要。在寫摘要時,強調動詞和名詞的變化。將論文的目的、主要研究過程、所用方法和由此得到的主要結果及推出結論表達清楚,在可能的情況下,還應提及論文結果和結論的適用范圍和條件。閱讀文章實際上是與作者的交流。有時,需要站在作者的角度去看問題、去構思文章和遣詞造句,以此思路去閱讀專業學術論文,能夠獲得很大程度的提高。

6.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

加強師生之間的交互、交流和溝通,有助于教師更好地設計課堂內容,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對所講內容的掌握程度和薄弱環節,有助于教師發現課程講授中的問題,也有助于增強師生間的了解。常用的方式是上課隨堂提問、課后答疑、公共電子郵箱和布置作業。通過這些手段,可以了解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學習態度,進而給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提供第一手資料。

7.課件設計和師資配備

專業英語學時少、任務重,僅依靠任課教師板書講解,很難按計劃完成教學任務,因此不得不對教學內容做出取舍。另外,一些專業的設計圖和原理圖是教師手工難以繪制的。這些問題均可借助多媒體課件加以解決。任課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制作相應的、多樣的課件,形式可以是Gif和Flash動畫,也可以是各種格式的圖片,將這些素材放到PowerPoint文檔中就制作成了課件,也可將其以講義的形式打印出來,便于學生復習,也有利于他們課前預習、課堂中集中精力聽講,節約筆記時間。

關于師資力量配備,可結合各階段課程的具體教學內容和教師的專業背景、研究方向,選派合適的教師任教各個階段的課程,避免了一個教師和一種風格的弊端。在專業英語的講授過程中,可酌情添加各任課教師負責的科研項目等內容,有助于開拓學生的眼界,加深對課堂內容的理解,進一步調動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專業英語在各個專業學生的培養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通過各種方法和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積極性和主動性,利用各種可以利用的資源,拓寬學生的專業知識面,發展他們應用專業英語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讀懂專業文獻,寫出高質量的英文摘要,聽懂專業學術報告,講出自己的學術思想,以及翻譯出符合信、達、雅要求的專業文獻資料,做到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劉怡.電子技術類“專業英語”課程的探討[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4,4,26(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西省| 察雅县| 麻江县| 无锡市| 阿拉尔市| 阜新市| 咸宁市| 台山市| 土默特左旗| 德格县| 巴青县| 乌兰县| 清镇市| 遂宁市| 南澳县| 美姑县| 资溪县| 延津县| 信宜市| 衡水市| 丽江市| 汨罗市| 碌曲县| 武穴市| 长宁县| 芦山县| 舞钢市| 宁国市| 囊谦县| 肃北| 平阳县| 鹿邑县| 全南县| 密云县| 盘锦市| 蒙城县| 丹巴县| 依安县| 紫阳县| 建湖县| 汝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