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過這段時間的培訓學習,使我對社區工作者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就談一下關于如何做好一名合格的社區工作者的心得體會: 如今的社區工作者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居委老大媽”,整天管社區內的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現在的社區工作者..." />
時間:2022-04-28 07:09:0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黨心得體會,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堅持以人為本、樹立服務第一觀念
——做一名合格的社區工作者
轉眼間,為期9天的社居委主任助理培訓結束了,我們即將奔赴各自的戰場,開始一斷全新的工作旅程。
在踏上新的工作崗>,!
通過這段時間的培訓學習,使我對社區工作者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就談一下關于如何做好一名合格的社區工作者的心得體會:
如今的社區工作者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居委老大媽”,整天管社區內的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現在的社區工作者,除了要做這些,更重要的是要系統的、全面的、多層次的為社區居民服務,做好社區治安、社區文化、社區衛生、社區環境、社區就業、等其它方面的工作。具體來講,主要要做到以下四點:
首先,要有良好的群眾基礎;畢竟群眾是社區工作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切工作脫群眾都是錯誤的。不可取的。沒有良好的群眾基礎,就無從談社區文化,社區認同感。歸屬感。
第二,要有責任意識。區工作系于全局,責任重大,社區工作者要樹立干一行、愛一行、樂意吃苦、樂意為人、率先垂范、廉潔勤政、無私奉獻精神,要有崇高的事業心和強烈的責任感,始終不能忘記自己的職責,始終不能忘記做好本職工作,從小事入手,從小事做起,樹好自身形象,增強自身責任,才能把凝聚黨心,民心的工作做好。
第三,激發居民的參與意識。強化思想發員、典型鼓動、服務驅動等行之有效的工作舉措,利用居民愛家、愛院的熱情,善于做工作,敢于做工作,學會做工作,調動起老百姓的積極性,激發居民的“主人翁精神”,社區工和才能從被動變為主動,從主觀變為客觀,從低效變為高效,從而達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這是群策群力搞好社區工作的前提。因此,社區工作者應盡一切可能、采取一切形式,發動、治安管理、環境保護等活動,培養社區居民的民主參與意識,為社區工作出謀劃策,貢獻力量。
第四,堅持以人為本,樹立服務第一的觀念,一心一意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從中追求社區居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增強社區的凝聚力。因此,社區工作者要立足于”便民、安民、樂民、親民、育民、助民”實效,帶著感情、帶著責任、帶著追求,深入居民家中了解居民“所急、所需、所盼”,及時解決居民的熱點、疑點、難點問題,始終不渝地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居民的心坎上,當好居民的貼心人。
對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出生的我們來說,進入社區工作有我們的優勢,也有劣勢。優勢是我們可以為社區帶來新的管理理念和創新意識,同時我們也熟悉辦公自動化,可做文字圖片的處理工作;劣勢是我們缺乏實踐經驗。因此,進入社區后,我們仍需努力學習,向社居委的前輩們虛心請教,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為創建和諧社區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