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灌漿施工技術

灌漿施工技術

時間:2022-02-17 08:33:5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灌漿施工技術,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關鍵字:水利施工技術;灌漿施工

水利工程是適當調配控制自然界中水資源并避免和防治水患。按照工程承擔的任務不同,水利工程可分為防洪、供水、發電、農田水利等基礎工程類型。水利工程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之一,為了服務于社會的快速發展,發展和建設水利工程十分重要。水利工程作為基礎工程之一,具有工程量大,所需投資多,工期和運營時間較長等特點。目前我國水利建設投資4345.1億元計劃已落實,水利工程受到國家重視,并在不斷發展中[1]。灌漿施工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中的應用是十分廣泛的,也是確保水利工程質量的關鍵技術之一。在灌漿技術應用環節,需要提前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對灌漿施工技術的每一個環節進行嚴格控制,切實確保施工過程不出現質量問題與安全隱患,采取積極有效的舉措,保障灌漿施工技術應用達到預期效果,為水利工程綜合效益的實現打下基礎。

1灌漿施工技術的認知

在水利工程施工作業時,所面臨的水文環境、地質條件是較為復雜且多變的,通常情況下,天然地基難以滿足水利工程的作業要求,為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技術手段進行處理,如灌漿施工技術。灌漿施工技術指的是按照一定配合比制備水泥漿液,應用鉆孔強壓等方式,將水泥漿液注入至巖石裂縫、建筑裂縫之中,在水泥漿液凝固后,可以增強地基的抗滲性、強度與承載能力等[2]。在灌漿施工技術使用過程中,為確保灌漿作業的順利進行,需要科學把握灌漿材料,選擇合適的灌漿方法,分析作業特征,編制合理的灌漿施工方案。在水利工程防滲、加固等作業中,灌漿施工技術的應用十分普遍。基于灌漿作業目的差異來分析,灌漿施工主要表現為帷幕灌漿、接觸灌漿、固結灌漿、接縫灌漿與補強灌漿等。在地基防滲處理時,通常會應用帷幕灌漿,通過這種方式,在水利工程壩基內部生成防滲幕墻,從而阻隔壩體地下水滲透,減少壩體滲流問題,保障壩體安全。帷幕灌漿又分為多排孔帷幕灌漿與排孔灌漿兩種,可以按照水利工程實際需求來選擇,在考察實際需要的基礎上,科學界定帷幕厚度、長度、軸線與深度等參數。在壩體與壩基之間出現裂縫時,可以采用接觸灌漿技術,確保壩體、壩基之間可以實現無縫接觸。基于所用材料的差異來分析,灌漿施工又分為瀝青灌漿、黏土灌漿、化學灌漿與水泥灌漿等,其中水泥灌漿應用最為廣泛。

2水利施工技術中的灌漿施工過程分析

2.1灌漿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在灌漿作業之前,需要完成一定的準備工作,為灌漿作業的順利開展提供支持。如需要充分調查水利工程所在地的水文環境、地質條件與影響因素,并據此編制科學完善的施工方案。高度重視灌漿材料的質量問題,選擇具備良好信譽、供應穩定的材料商。做好灌漿問題處置方案,針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形成預案,保障灌漿作業的順利開展。

2.2灌漿施工的具體步驟分析

2.1.1鉆孔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應用灌漿技術,第一步便是鉆孔作業,鉆孔要求垂直、穩定。在實際作業中,需要結合工程狀況對鉆孔區域進行合理劃分,區域不同,對鉆孔作業的要求也存在著一定差異。鉆孔設備在鉆孔過程中需要對孔洞的直徑、深度與穩定性等進行有效控制。鉆孔作業人員應按照規范要求科學作業,充分保證鉆孔的質量。在鉆孔操作環節,需要關注地基結構,關注水利工程的現實狀況,科學選擇應用鉆機的型號,鉆頭的型號。當下,應用較多的便是金剛石、硬質合金鉆頭。在實際鉆孔過程中,作業人員還需要關注環境的制約性因素,結合工程現實調整鉆機位置[3]。若是鉆孔的地層表現為砂礫石層,為保障作業穩定進行,可以引入泥漿同壁法等技術。2.1.2沖洗在鉆孔完成之后,便需要進入至鉆孔沖洗作業環節,沖洗不當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灌漿施工質量。在實踐中,進行鉆孔沖洗多選用的是高壓水槍,這種裝置的應用能夠有效清潔孔洞,提高孔洞質量。但因為高壓水槍的壓力偏大,在沖洗過程中很可能會帶來孔洞內壁開裂等問題,帶來質量缺陷與安全問題。為此,在孔洞清理之前,需要進行一定的防護工作,合理控制沖洗壓力。2.13壓水在完成沖洗作業之后,需要進行壓水作業,在壓水作業之前,施工人員需要全面分析與考察孔洞底層狀況,對孔洞的各項參數進行分析,記錄所有的孔洞數據,對孔洞滲透能力進行檢驗。2.1.4灌漿在灌漿作業之前,需要在確保成孔質量的基礎上,明確灌漿的順序,選擇合適的灌漿方法,確保灌漿作業穩定、有序、不間斷。常用的灌漿作業表現為兩種,即純壓力式灌漿與循環式灌漿。在水利施工技術中,應用最多的是循環式灌漿,這種灌漿方法的漿液流動性較強,灌漿品質與整體效果突出。這里的循環式灌漿又可以劃分為兩個內容,一個是孔內循環,另一個則是孔口循環。從作業機理的角度來把握,循環式灌漿是灌入漿液數量多于裂縫吸收漿液,剩余的漿液則會在動力驅動下,回到攪拌機內部。這種操作的實現,能夠讓漿液維持良好的流動狀態,降低孔洞之中的顆粒沉淀,其成孔的質量也會更為優異。正是基于這種優勢,人們在操作中往往會選擇這類作業方式。分析純工程技術ngineeringtechniqueE215壓力式灌漿作業,其面向巖石裂縫、鉆孔注入漿液,這種操作,是以壓力促使漿液進入至孔隙之中,但其并不支持漿液循環,若是巖石裂縫本身較小,還會帶來堵塞問題。目前較多采用單管旋噴注漿技術,其流程如圖1所示。2.2.5封孔在灌漿作業完成后,需要進入至封孔階段,高質量的封孔工作,也是保障灌漿施工水平的重要舉措。在結束灌漿施工后,通常由質量檢測人員與技術人員進行封孔,采取的方法主要為壓力法。應用壓力法封孔,不僅可以保障封孔的安全,還可以增強鉆孔內部注入漿液的穩定性。封孔操作是十分關鍵,在這里對其步驟作詳細闡述:第一,需要對灌漿質量進行深入檢查。按照操作規范,以壓水試驗的方式進行分析。在灌漿孔總數中,選擇不低于5%的孔進行壓力試驗,需要確保其合格率不低于80%。對于不合格孔段,分析其透水率,若在設計參數的50%以內,則允許進入封孔作業,若是超出該指標,則要求返工;第二,對灌漿孔進行質量觀察,查看其是否存在泛漿、涌水等問題[4]。若存在,則需要按照問題的程度,靜置一段時間灌漿孔;第三,在沒有異常與問題的基礎上,進行封孔操作。封孔作業應用濃漿進行,其水膠比具體是0.5:1。在操作過程中,還應引入干硬性預縮水泥等,針對孔口作壓實、抹光處理。

3灌漿施工質量控制的舉措

3.1對灌漿漿液濃度進行科學管控

在灌漿施工進行之前,施工作業人員需要考察所在地質、水文等狀況,考察灌漿巖層縫隙吸漿狀況,計算完成灌漿所需要的漿液量,并據此合理控制與調整漿液濃度。水利工程施工環境較為復雜、多變,在作業過程中需要及時優化、調整施工細節,漿液濃度也需要隨實際需要進行調節。一般而言,漿液濃度值越低,漿液具備的流動性越好。但如果漿液濃度過低,則會導致漿液自身質量較差,且容易引起漿液擴散,增加灌漿面積,在漿液凝固、收縮過程中,也難以有效粘合巖石裂縫,壩基防滲性能偏低。若漿液濃度較高,則會影響漿液流動性,一些小裂縫難以充分填充,凝結時效果較好,可以增強壩基防滲性能、牢固水平與承載力,但成本較高,所需壓力較高。為此,需要選擇合適的漿液濃度,合理實現灌漿作業質量與效益。

3.2做好預案,高效應對突發問題

灌漿施工作業要求連續、不中斷,但在實際作業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突發事故,影響灌漿作業順利進行。為保障灌漿施工質量,作業人員需要提前做好施工預案,一旦出現突發問題,可以冷靜地進行處理、應對。如灌漿作業發生意外,被迫中斷,此時需要及時進行清洗鉆孔等工作,做好掃孔作業,盡早恢復灌漿。在灌漿恢復之后,要求漿液配比、質量應高于或不低于之前灌漿漿液。如在作業中出現冒漿問題,則可以通過表面封堵、降低壓力、控制流量、嵌縫、濃漿等措施進行處置。做好突發問題應對預案,可以確保施工人員在面對各種突發問題時沉著應對,及時解決施工問題,保障灌漿作業的有效進行。

3.3對灌漿壓力進行科學控制

影響灌漿壓力的因素較多,如水利工程的地質條件、打孔深度、應用的灌漿方法等。在灌漿之前,需要進行充分的壓水測試,為灌漿壓力參數的界定與選擇提供科學依據。灌漿壓力是影響灌漿質量的重要參數,如果灌漿壓力取值過大,會引起巖石層與地面抬動,引起漿液擴散,影響灌漿效果。如壓力取值過小,則難以確保漿液充分流動,漿液無法進入一些小裂縫,對整體灌漿的質量帶來負面影響。為此,需要科學控制灌漿壓力[5]。

3.4做好灌漿質量檢測工作

灌漿作業是確保水利工程整體質量的重要舉措,其隱蔽性較強,通常處在地下,難以進行灌漿質量檢查與控制。為切實保證灌漿質量,作業人員可以對灌漿作業的各個環節進行質量控制,規范灌漿作業的每一個環節,做好材料、施工工藝控制,同時構建質量分析與檢測體系,做好檢測技術創新[6]。對于大鉆孔灌漿,可以應用地震衰減系數、彈性波速等技術手段來輔助檢測,對于小鉆孔灌漿,可以通過孔內電視、鉆孔相機等方式進行檢測,切實確保灌漿質量。

4結束語

水利項目施工作為國民經濟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對社會主義建設和國民經濟增長起著重要的作用,然而水利項目施工的過程中,如果不做好必要的防護措施,必然會對環境造成影響,產生各種各樣的環境污染問題,不利于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對于施工技術的要求會不斷提高。在水利施工技術中,灌漿施工技術是十分常見的,也是確保水利工程壩基、壩體防滲性能、穩固性、承載力的重要技術。因水利工程施工地質條件較為復雜,為切實確保灌漿施工質量,需要提前做好施工準備,科學控制鉆孔、沖洗、壓水、灌漿、封孔等工作,科學控制灌漿壓力與漿液濃度,做好預案,高效應對突發問題,同時加強檢測,確保灌漿施工技術應用的綜合效益。

參考文獻

[1]岳軍.水利水電工程灌漿施工技術及質量管理研究[J].商品與質量,2020,(27):288.

[2]劉豐.灌漿技術在水利工程建設及施工中技術問題研究[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9,(08):189.

[3]周超洪.水利水電建設工程中灌漿施工技術及控制措施探究[J].建筑與裝飾,2018,(04):147-147.

[4]黃雪芬.營改增對水利工程造價的影響[J].水利規劃與設計,2020,(01):98-99.

[5]趙繼偉.水利工程信息模型理論與應用研究[D].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2016.

第2篇

關鍵詞:水利工程;灌漿;施工技術

0引言

水利工程是促進國計民生發展的重點工程,在生活上, 對居民的用水、發電、灌溉、養殖、生態農業等起著關鍵作用,而如何科學的、穩步的保證水利工程施工進行,是工程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隨著現代水利施工技術的不斷進步,灌漿技術已經成為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技術,并受到各大施工單位的廣泛推崇,文章從水利工程的灌漿施工技術方面展開分析,對現階段主要使用的各種灌漿技術做了簡單闡述,同時詳細說明了灌漿施工技術的各工序及施工工藝,希望為各施工單位提供建設參考。

1灌漿施工技術分類

從水利工程的施工特點來看,它具有建設周期性強,工作任務中、施工難度大的等特點,為了保證水利工程設施能具備具備的度汛條件,同時在汛期前投入工作,水利工程必須在冬季施工,在夏季來臨之前完工,但在冬季施工時,受到影響最大的就是混凝土工程。

在這樣緊迫的情況下,只有采取各種先進技術,保證混凝土施工的質量,而灌漿技術就是其中的一種。下面就對灌漿施工技術進行了分類和技術探討。

1.1混凝土裂縫灌漿技術

這是水利工程灌漿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混凝土裂縫灌漿技術也是現階段被廣泛適用的技術方法。這種方法為修補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縫提供了成功的經驗和新的嘗試,不僅可以在大規模的工程中使用,在各種水利工程中的使用效果也很顯著。這種施工技術應該在今后的實踐中得到不斷的改善,為水利工程建設提供新的技術與發展方向。

1.2誘導灌漿技術

在進行水利工程灌漿設計時,必須按照不同的工程要求,創造條件設計既能擋住泥土側壓力,又能防滲漏的灌漿帳幕工程;同時還要保證控制漿液流動的范圍,有效的加固和穩定工程結構。這就是誘導灌漿技術,廣義的誘導灌漿技術還包括電滲化學灌漿等。

2灌漿施工工序

灌漿施工分為鉆孔、沖洗、壓水試驗灌漿四個工序。

2.1鉆孔

在巖基中鉆孔要分段測量孔斜,這樣才能分析灌漿的質量。巖心鉆機的鉆進方法,從巖基的硬度和成分上分析,主要可選用硬質合金、鋼粒或金鋼石鉆進。鋼粒鉆進時產生的巖粉或鐵屑水堵塞孔壁的縫隙,從而影響灌漿質量。在砂礫石層中鉆孔,必須在優質泥漿固壁上鉆孔。

2.2沖洗

為了提高巖基的鉆孔質量,在施工前要用有壓水流沖洗鉆孔,將孔壁縫隙中的泥漿沖洗出來,或推移到灌漿施工范圍之外。沖洗的方式分為單孔沖洗和群孔沖洗。按沖洗方法分為壓力水連續沖洗脈動沖洗和壓氣抽水沖洗。

2.3壓水試驗

每個灌漿段都要進行壓水試驗,就是一個壓力階段的壓水試驗。主要是為了了解巖層滲透情況,便于與地質資料對照;根據滲透的情況對灌漿段用的材料進行確定,并保證開灌時的漿液濃度達標;查看巖層滲透性與每米灌漿段實際灌入干料重量的大致關系,檢查是否有異樣。

2.3灌漿

各灌漿技術在開灌階段都必須注意兩個問題,即灌漿方式和灌漿順序。灌漿的主要方式有兩種,純壓式灌漿和循環式灌漿。純壓式灌漿就是將漿液灌入鉆孔或者巖石裂縫中,不讓其返回地面循環。這種施工技術比較適合在較大裂縫的巖層中進行,鉆孔不能太深,化學灌漿就常采用這種方式。各類灌漿施工技術都要按照規定的順序進行,主要分為一序孔、二序孔、三序孔等,而序數的不斷增加,灌漿孔也逐漸加密。按照灌漿順序,有一次灌漿法和分段灌漿法。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法是灌漿一次成孔,在最下面的階段進行分段灌漿,它適合裂隙細小、巖石較完整的灌漿孔。這兩種灌漿法都能較好的提高灌漿質量,減少施工事故,但是缺點是灌漿的時間較長,耗費較大的人力和物力。

2.4封孔

每個孔結束灌漿后,都要采用壓力灌漿封孔法進行封孔。

3質量檢驗

灌漿是隱蔽工程,保證施工質量是建設的關鍵,竣工后,工程要認真檢查,灌漿結束28d后,必須在灌漿區鉆孔檢查,做壓水試驗,以結果來鑒定質量。通過檢查可以得到多種數據這些數據可以互相檢查,不能只依靠壓水試驗來評定工程質量。評價灌漿質量,只有蓄水后,灌漿效果才能受到考驗,在蓄水前,可以根據以下方法測定灌漿質量。

檢查最初的施工記錄,分析灌漿資料;鉆設檢查孔,帷幕和固結灌漿要鉆取巖芯,觀察膠結情況,所有的孔都要進行壓水試驗,帷幕灌漿檢查孔數,根據要求按灌漿孔總數10%布置。固結灌漿按5%布置,布置的位置應該在可能出現問題的位置,帷幕灌漿檢查孔徑不宜

第3篇

1土木工程中吸漿加大灌注方法的運用

土木工程的地基施工過程一般要在60分鐘到180分鐘內完成,因此,對巖縫進行灌漿施工所需的水泥量有限。但是如果出現巖縫大量吸漿現象,就必須采取對應的解決措施,不然就算灌注再多的水泥漿也達不到預期的施工目標。為了解決這種情況,首先要進行限流,對單位時間內進入巖縫的砂漿體積進行限制,并且減緩灌注的速度,實現使灌注到巖縫的泥漿快速凝結的目的。其次,可以通過降壓的方式來處理這個問題,這種方式是通過將灌漿的壓力降低來使砂漿的流速減緩,使砂漿在較小的壓力下進行自流,并在自流中逐漸凝結,當砂漿自流現象停止時可以適當增加壓力,之后就可以采用一般的灌漿技術來進行灌漿施工。最后,可以進行多次灌漿,具體說來就是間歇性地對巖縫進行灌漿,每進行一次灌漿施工,都要隔一段固定的時間后再進行下一次灌漿,間隔時間一般不超過8小時,具體時間可以根據土工程要求來確定。

2灌漿施工技術在嚴重漏水情況下的應用

地基漏水在土木工程施工過程中是很常見的現象,但是如果是嚴重漏水現象,那么最可能的原因就是在施工過程中出現重大失誤,嚴重漏水現象在巖溶地區施工中尤為常見。因此,在進行巖溶地區施工的時候,可以采取膜袋灌漿方法,但是在采用這種方法的時候,一定要注重膜袋的質量和選擇,要選擇高質量且耐磨性很強的膜袋,例如聚丙烯膜袋、尼龍膜袋等。灌漿過程中,將水泥漿裝在膜袋中,水泥漿在膜袋中相互擠壓就會使其水分降低,進而提高其凝結速度。此外,還要嚴格控制填充材料的礫石和泥漿配比,將水泥泥漿與礫石混合起來,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灌漿效果。在狹窄的地方要加大粒料的使用量,使其形成橋架,采用巧匠在中途阻塞住縫隙,進而堵死整個通道[2]。

3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灌漿技術在土木工程中的廣泛應用,灌漿技術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問題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我國必須進一步研究土木工程中灌漿施工的技術與方法,并且根據不同的施工地質選擇不同的灌漿技術,使灌漿技術能夠更加科學有效地應用在土木工程施工過程中,促進我國灌漿技術的完善。同時,將灌漿施工技術與方法運用在土木工程中,不僅要確保灌漿技術含量,而且要對施工過程中的各項重要參數進行嚴格把握,這樣才能確保我國土木工程的安全和質量。

作者:邊彩云 單位:赤峰市阿旗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工程質量監督站

第4篇

關鍵詞:水利工程 水庫 副壩 高噴灌漿技術高噴灌漿也被人們廣泛的稱之為高壓灌漿技術,是目前工程地基施工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技術方法,其在施工的過程中是在無地下水或者底層為沙層以及粉細砂層的基礎情況下經常被人們關注與認可。這種施工結構和施工技術是一種十分有效的地基施工基礎模式,也是保證工程地基施工質量和施工整體性的核心方法。在目前的工程建設中,以水利工程水庫副壩為主的工程施工中,這一技術應用更為廣泛,其作為混凝土防滲墻主要的施工措施,在施工中能夠有效的解決坍塌以及出現的垮壩現象,并針對其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都有著及時良好的應對優勢和解決措施。

一、高噴灌漿施工概述

1、概念

高噴灌漿施工技術是一種新型的技術體系,也被人們廣泛的稱之為高壓灌漿施工技術,這種施工技術是通過在工程施工的過程中采用高壓動力以及機械力來將各種有機化學漿液注入到混凝土結構之中,并且在混凝土結構之中能夠迅速的分解、乳化和膨脹固結,這樣的方法有利于各種彈性填充混凝土中的所有裂縫,將水流完全堵塞在混凝土結構之中,從而達到工程施工質量要求和施工質量標準。這種工程施工技術的應用是一種綜合性的工程施工方法和技術標準,其在應用的過程中極為關鍵和方法。在目前的水庫工程施工中,高噴灌漿施工技術的應用是至關重要的一項,也是具備軌跡先進化水平和高壓灌漿施工 新技術,更是發達國家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施工技術和施工新工藝。

2、原理

高噴灌漿施工技術在工作中是通過水溶性聚氨酯化學灌漿材料來進行施工和加固的一種工程施工技術,這種施工技術在應用中是通過將化學灌漿材料以機械力、高噴壓力灌注到需要處理的地基工程和地基結構之中,從而形成了一套綜合、系統的管理控制理念和施工技術,進而通過化學漿液在工程縫隙中發生分散、乳化、膨脹以及固結等要求,這種工作模式對于填充混凝土結構中存在的各種裂縫至關重要,同時也有效的解決了傳統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工程整體性差的工程缺陷。就目前的水利工程施工而言,其高噴灌漿施工技術的選擇對于提高工程施工質量、降低滲漏問題以及促進工程施工整體性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與意義。

二、工程施工實例分析

1 工程概況

某水庫工程建于2002年,在水庫建設和設計中,由于地處北方沙土地區,坐落在1.5km的洼地內,容易受到平原引水的灌注,因此在副壩的除險加固工程中,基礎處理是采用混凝土防滲墻作為主要的基礎施工措施。根據《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在當前的水庫工程中,其等級為Ⅲ等,規模為中型,而主要建筑物的級別等級為3級,次要建筑物也就是副壩的級別為4級,主要建筑大壩級別為3級。在施工的過程中項目的主要工程內容有水庫大壩工程、水庫進水渠道工程、泄水涵道工程以及水庫放水渠四部分組成。

由于在水庫大壩施工中受到天然地質因素的限制,土質均為均質土壩,因此壩體土是利用低液限粘土、含砂低液限粘土。而壩體長度較長,副壩長度和寬度也是如此,因此在施工的過程中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容易發生大范圍的塌陷。

2 施工目標規劃

2.1 施工質量目標:保證合格工程,力創優質工程。

2.2 施工工期目標:按發包單位和監理工程師規定的日期開工,確保按工期完成工程量。

2.3 施工成本控制目標:通過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最大降低工、料、機的消耗,做到保質量、趕進度、不浪費,為本企業創造利潤。

3 高噴灌漿施工技術方案

3.1 防滲墻(擺噴直線連接)設計

本工程的高壓噴射灌漿防滲墻范圍為樁號k1+800~k2+500段,在施工的時候通常是結合實際工程因素綜合分析,防滲墻主要采用高壓擺噴灌漿施工,防滲墻總長度700m,防滲墻深度正常蓄水位以上0.5m至進入壩底1m,高噴灌漿防滲墻厚度15~45cm, 平均厚度30cm,高噴灌漿順壩軸線單排布孔,孔間距1.5m,直線對接分二序孔施工。高壓擺噴灌漿總深度為4041m。

3.2 施工前準備

3.2.1施工前,建設、設計、監理等單位向施工單位進行技術交底,并提供下列文件和資料:

1)工程設計報告和地基與基礎的施工圖件;

2)施工場地的工程地質水文地質資料;

3)施工場地地上范圍的高壓線、電話線、各類管線等資料;

4)施工場地地下管線及已建有的地下構筑物的有關資料。

3.2.2施工單位在開工前應做好下列工作:

1)認真學習工程設計文件、施工圖件、監理細則;

2)建立質量保證體系,制定安全操作規程。

3.2.3 施工準備應符合下列要求:

1)平整場地,清除地面和地下障礙,應防止施工機械失穩的措施;

2)建齊施工用的臨時設施,如供水、供電、道路、工作臺以及材料庫等。

3.3 高噴灌漿施工方法

3.3.1工藝流程:測量放線確定孔位分序施工鉆機造孔測量孔深定噴射方向攪拌制漿供氣供漿噴射灌漿冒漿擺動提升成樁成墻充填回灌清洗結束。高噴灌漿施工必須嚴格控制每道工序和過程,才能確保工程質量。

3.3.2操作工藝:

⑴ 測量放線:根據設計的施工圖和坐標網點測量放出施工軸線。

⑵ 確定孔位:在施工軸線上確定孔位,編上樁號、孔號、序號,依據基準點進行測量各孔口地面高程。

(3) 造孔、灌漿

在工程施工中,造孔灌漿技術是不容忽視的重點,是采用地質鉆機鉆孔為主要的工藝措施,在施工中利用設計圖紙設計方案合理進行,孔深、孔斜以滿足設計要求入巖1m為準。而且當鉆孔在施工中驗收合格之后安裝合理的灌漿管路和技術要求方式。灌漿采取分序加密的原則分段分序進行施工。

(4) 施工及措施

1)擺噴開始時送入符合設計要求的氣、漿,待漿液返出孔口后開始提升;

2)高壓噴射灌漿噴射過程中出現壓力突降或驟增,必須查明原因及時處理;

3)噴射過程中因故中斷后,恢復噴射時應進行復噴,搭接長度不小于0.5m;

4)噴射過程中孔內漏漿,停止提升,直至正常返漿為止,繼續提升。

第5篇

關鍵詞:水利施工技術;灌漿施工;應用

前言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的建設工程項目也越來越多,同時也不斷擴大了水利工程施工的建設規模逐漸增加了新技術的應用。灌漿技術是水利工程施工建設中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科學進行灌漿能夠減少灌漿過程中出現的質量問題,有效保障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進而推動我國水利事業的長足發展。

1在水利施工中應用灌漿技術的重要性

在進行灌漿施工前要現場勘查水利施工工程建筑,要實地了解施工現場的水文信息,以免在施工過程中發生巖石斷裂和坍塌。通過充分考察施工環境和地質情況,從而科學確定施工工藝和方案,合理調節施工過程中的具體狀況,這有助于準確把握灌漿距離和灌漿深度,有效保證水利工程的質量。灌漿可以起到防滲、防漏、加固的作用,廣泛應用在抗滲施工項目以及水利壩體施工中,帷幕灌漿、固結灌漿、接觸灌漿是水利工程中最為常見的幾種灌漿技術。灌漿技術的施工效果直接受到施工人員專業素質的影響,施工人員在進行灌漿時要確定最佳的配合比,進而從根本上提高地基的抗滲性和整體性。

2灌漿施工技術的步驟分析

2.1鉆孔

鉆孔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應用灌漿技術的第一個環節,鉆孔的基本要求就是做到垂直鉆孔,從而有效固定灌注樁。鉆孔時要按照施工標準合理劃分鉆孔區域,確保打鑿的孔洞滿足不同區域的要求,還要注意測量孔斜,對孔洞的直徑進行合理的控制,以免影響后續的施工。由于水利工程具有不同的項目類型,因此對鉆孔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在鉆孔施工時壓迫根據項目類型來進行鉆孔形式的確定。

2.2沖洗

沖洗工作會直接影響到灌漿施工的質量。大部分施工單位清理孔洞利用的是高壓水槍,可以有效清潔孔洞內部。但由于高壓水槍具有較大的壓力,在用其清晰孔洞內壁的過程中容易出現開裂的問題,直接影響到灌漿施工的質量。因此,在完成清理工作后還要進行全面檢查并做好防范措施,確保清理干凈后再進行后序的施工。

2.3壓水

完成沖洗環節后就是壓水工作,壓水的質量受到灌漿施工自身情況的影響。因此,在進行壓水施工前施工人員要對孔洞地層的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對孔洞內部的各個細節進行清楚的掌握,對孔洞進行仔細測量,詳細記錄相關測量數據,對孔洞的滲透能力進行研究和分析。施工人員在進行測試時要測量水壓,并從上至下進行壓水,確保壓水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2.4灌漿

在開灌階段要適當分析和選擇灌漿的順序和灌漿的方法,現價段灌漿方式主要有循環式灌漿和純壓式灌漿兩種。純壓式灌漿只是壓入灌液于巖石中并不可以在地面循環,是適用于有較大裂縫的巖石的情況,而循環式灌漿使漿液在攪漿機里面進行返回攪拌,把顆粒沉淀物大大減少,有效提高灌漿質量。相比于純壓式灌漿,循環式灌漿應用的最為普遍。此外,無論采用哪種灌漿施工技術,都必須遵循規定的順序來進行灌漿,灌漿順序可以分為一序孔、二序孔、三序孔等,灌漿孔的密集度是隨著序數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有分段灌漿法和一次灌漿法兩種。

2.5封孔

要按照規范的順序來展開封孔施工,待到灌漿結束后要利用壓力法來進行封孔,確保灌漿施工的安全和質量。

3灌漿施工中易出現的問題

灌漿施工過程中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地表隆起,實施灌漿時由于施工人員沒有準確計算灌漿參數造成表面會發生凸起。因此,要隨時觀察在灌注過程中有沒有發生隆起,一旦地表隆起要立刻停止灌漿工作。還要認真計算灌漿參數,對注漿壓力進行嚴格控制,可以采用反復灌漿法來解決地表隆起。其次是冒漿,在水利工程灌漿施工過程中,如若沒有做到對灌漿力道進行正確掌握,就會出現由于灌漿過多或者灌漿的壓力較大而導致冒漿的現象。

4灌漿在水利施工中應當注意的問題

由于灌漿施工具有較多施工環節,在施工前要檢查灌漿的設備和材料,確保符合灌漿施工技術的要求,并做好暴雨等應急措施;施工期間要定期抽樣檢查地下水,以防地下水被污染;在正式灌漿施工時做好鉆孔工作,對鉆孔的大小進行合理控制,確保鉆孔實現良好的注漿效果;要嚴格按照注漿工藝流程進行灌注,密封注漿管道,以免孔口出現跑漿,注漿工作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為保證管道的通暢性最初還要采用小流量進行灌注,累積增加流量,直到符合相關規定要求;如若第一次灌漿失敗,還可以進行二次注漿,在進行第二次灌漿時要從一側灌漿,另外一側溢出,切忌同時灌漿。除此之外,要做好灌漿工程的質量檢測工作,灌漿施工具有較強的隱蔽性,要從多方面入手來加強灌漿施工質量。

第6篇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灌漿施工技術

【 abstract 】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 is the building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important part, of which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building grouting foundation engineering of the key technology. The dam foundation and anti-seepage of reinforcement engineering in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view of the situation,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the grout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or future construction bring great convenience.

【 key words 】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Grout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圖分類號:TV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灌漿施工控制作為水利水電工程中一項繁瑣、復雜的施工技術,它所涉及領域十分廣泛。但是要想把灌漿施工技術進行及時、有效的控制,就必須得在施工過程中使用合理的控制措施,從而達到灌漿施工的預期目的。

1灌漿施工中灌漿孔鉆孔施工的控制要點

1 1控制孔斜率

在對灌漿孔進行鉆孔施工時,應做到孔壁與宜孔正直均勻,尤其是深孔帷幕灌漿施工時,在孔距不遠的時候,就應該特別注重測斜工作。

1 2控制鉆孔順序

不管是帷幕灌漿或者固結灌漿孔,在開展灌漿施工作業時,都要按部就班、逐步加密的施工程序來施工。首先進行第一序孔灌漿,冉逐步進行第二、三序孔的施工,根據這樣的順序把后序灌漿孔當做前序孔的檢驗孔,經過壓水試驗,從而檢測吸水率,假如吸水率符合設計要求,那么塒后序孔進行的灌漿施工孰可以省去。

1 3控制鉆孔與裂隙間的沖洗

在進行灌漿作業之前,首先,必須對鉆孔與裂縫刪的裂隙進行沖洗,把裂隙司的石頭粉與鐵砂粉等雜物沖出孔外,因而使得漿液與巖石膠很好的進行粘合。其次,在沖洗過程中,通過運用鉆桿帶來的壓力或字氣壓縮進行吹洗輪流的施工,在般情況下,單一的沖洗孔都是用在比較完整且裂隙很少的巖層中。

2灌漿施工的控制措施

2.1掙制灌漿漿液材料

通常的灌漿漿材料分別有:水、水泥、粉煤灰和外加劑等。把漿體制成長寬高都是7.07厘米的立方體試件,枉標準晴況下養護一周,將它的執壓強度應控制在五兆帕以上。漿體戍具有優良的可泵性、保水性、和易性。在施工過程中,假如漿體密度過稠就很難均勻地鋪滿板底的空隙,假如漿體過稀且干縮降大,那么為了預防漿體十縮,必須在漿液巾適最加入膨脹劑。而流動度作為影響可灌性的重要因素,因此流動度越高那么司灌性就越大,反之,流動度越小,可灌性就越小。由于在現行灌漿施工規范中并未對此做出明文規定,我們可以與預制梁板壓漿的施工經驗進行對照,做水泥漿稠度實驗漏斗,把漿體全部白由流完的時間當做流動度從而得到挖制。

在同標準條件下,進行不同水灰比和材判配比之問的試件強度和流動度結果,在水泥凈漿中不摻減水劑,使得其流動性都優越于同條件F粉煤灰水泥漿體。因此,對沒有減水劑的水泥石,它的流動度應大于等于16s,而摻有減水劑的漿體中叫以工戚少至12s,其流動度最大不超過26s。當然施工中漿體的流動度不能過小,控制在20到30s之問最合適,否則會出現泌水現象,

2 2灌漿方式的控制

2 21純壓式灌漿。

純壓式灌漿就是單純的將漿液順著灌漿管口壓入鉆孔,并沒有進行返叫循環,但這種方法只適用于裂縫很大的巖層且孔深不要太大,一般保持在10到12米就足矣。然后再把濃度較高的漿液開始灌注,然向這種方法還足存存一定的缺陷,就是容易對細小的剝工躲造成堵塞,使灰漿沒法進行縫隙填充作業,達不到比較理想的效果。

2 2 2循環式灌漿.,

循環式灌漿般分為孔口循環與孔內循環,當漿液在孔口開展循環工作時稱作孔

口循環,這是純壓式的一種循環方法。但孔內循環是刑內外兩管間的縫隙進行循環且返叫孔外。循環式灌漿沾主要就是將漿液在孔段工始終保持流動狀態,從而及時有效的減低顆粒沉淀量,提高灌漿的質量,因而這種方法在施工過程中得到廣泛應用。

2 2 3控制灌漿順序。

是次灌漿法,就是把孔一次性鉆到底,再順著鉆孔的長度進行灌漿,這種辦法只能在孔深在10米以內的孔進行灌漿,且只能在巖石裂縫小鼓透水小的情況下使用,否則必須采川分段法對補同壓力進行灌漿。一是由上至下分段灌漿法,主要是采用壓玉力較高的灌漿,從而獲得優質的灌漿質量,及時有效的降低施工中所發生的事故率。另外,在巖層傾角較為發育和巖層有些破碎的區域,比較適合使用這種方法。施工 工程中應最先考慮使用這種方法,鉆孔深度處于在3到5深的時候,)衄立即對其進行沖洗、灌漿利壓水,當灌漿凝固后,再開始下步灌漿施工,而這種方法的缺陷就是比較耗費時間,日需要對鉆機和灌漿等機械進行多次移動。三是山下至上分段灌漿法,這種方法主要足把鉆孔一次性鉆好,且山下至上的進行分段灌漿,按照3到5米的距離進行分段,往進行灌漿旌工時府以灌漿睪開展分段塞孔,并月在上段灌漿施工時要在下段工結束時緊接著進行,只要這樣就可以降低搬運灌漿設備所花的時問,從而加陜施工速度,但這種方法的缺陷就是不能從全力位保證施工質量,而且只是適合在巖層較為堅硬與巖層傾角小的地方使用。

2 2 4灌漿技術的實施與摔制。

孔似布沒一般在3到5個孔,叫根據混凝上的實際而板尺寸、裂縫情況和灌漿機械而確定。灌漿孔的人小應與灌注嘴的大小一致,大約是五厘米左右。灌漿順序應從沉降量較大的地方進行,從遠到近,從大到小。控制灌漿的壓力應根據混凝土板存在的損壞和脫空情況而定。當在接縫處或其他注漿孔冒出漿液,就可認定該孔注漿施工完成,即不能再注漿,從而迅速移到另一注孔繼續施工,壓力應控制在l到4兆帕之間,并停留三到五分鐘,這樣效果會比較好。因此,在灌漿過程中,應觀察相鄰注漿孔的返水、排氣、冒漿情況,防止灌漿時出現不必要的

麻煩,嚴格按照灌漿技術的實施耍點進行施工,從而使得灌漿技術的得以順利實施。

3水利水電工程灌漿施工后質量控制措施

許灌漿施工工作巾,必須仝而關注施工工程中的施工質量,在工程完后的二十八天內,要進行認真仔細的檢查灌漿區的鉆孔,做好壓水實驗,并采取及時有效的方法觀察巖芯的膠結情況,從而鑒定工程質量。并通過多種途徑從而獲得有效數據,來滿足互相E工j工/工佝目竹,存施工過程中,不能僅憑壓水實驗來獲地暖水率,以此作為唯一標準,從而對洋裝質量加以計價。

第7篇

【關鍵詞】水利施工;灌漿技術

一、水利工程中灌漿技術的應用

水利工程地基受到地質構造和水文地質的影響,天然地基常常存在一定的缺陷,這種缺陷需要人工技術處理才能作為水利工程的可靠地基。灌漿就是這種主要的人工技術,它把具有一定配合比的漿液通過鉆孔用壓力注入都地基裂縫或建筑物的自身裂縫中。通過膠結硬化后可以提高高巖基的整體性、抗滲性、抗震性以及穩定性。要想順利完成灌漿工作,需要對灌漿的材料、方法、特點進行細致的研究,尤其要根據實踐情況調整材料和工藝。

灌漿的主要目的有防滲、堵漏、加固、糾正建筑物偏斜。現在應用比較廣泛的是水利壩體加固及防滲工程。按照目的可以分為:固結灌漿、帷幕灌漿、接觸灌漿、接縫及補強灌漿、劈裂灌漿、高壓噴射灌漿。灌漿孔的深度通常在5―8m,在平面上成網格交錯布置。當遇到地質條件復雜的工程項目時,可以用現場固結灌漿確定孔距、排距、孔深、灌漿次序、壓力等技術參數。

帷幕灌漿是水工建筑物地基防滲的主要手段,帷幕在上游迎水面的壩基內形成連續的防滲幕墻,阻止或減輕壩基的滲流量和地基中地下水的滲透,降低壩低的滲透壓力,保證基本的滲透穩定。帷幕分為兩排孔帷幕和多排孔帷幕,在施工過程中要確定帷幕軸線、深度、厚度和平面上的長度。三峽水庫因為175米的水位高程采用了帷幕灌漿鉆孔技術,最大深度超過100米,鉆孔的直徑有56―76mm,灌漿壓力為5.0―6.0MPa。接觸灌漿的主要作用是加強壩體混凝土與壩基或者岸肩接觸面間的密實性。在巖石地基上建造混凝土壩,一旦混凝土體積收縮就會使兩者產生縫隙,所以等混凝土達到穩定的溫度,在壩體和巖石接觸的地方,用一個灌漿段進行單獨灌漿,防止混凝土收縮產生裂縫。

按照材料可分為:水泥灌漿、粘土灌漿、化學灌漿、瀝青灌漿。按照鉆孔灌漿順序可以分為全孔一次灌漿和分段灌漿法。全孔一次灌漿施工比較簡單,一般使用在孔深

二、灌漿壓力的重要性

灌漿壓力跟底層結構、孔深、灌漿要求、地質條件、有無壓重、注漿方式等都有關系。因為有些因素很難確定,所以在注漿之前通過壓水實驗來確定施工具體參數。灌漿壓力的優缺點。優點:對于細小裂縫有獨特的解決方式,能夠充分利用灌漿,使裂縫能夠得到充分灌注;缺點:容易造成漿液擴散,在緩傾角地質軟弱時,容易引起巖層活動。

一般灌漿技術施工人員要熟練掌握好灌漿技術,必須根據施工地區的詳細具體情況來分析。還要提前做好施工控制工作,比如參數的選擇、灌漿手法等。一般未必灌漿表層孔段的灌漿壓力>1―1.5倍帷幕的工作水頭,地步則以2―3倍工作水頭位移;固結灌漿壓力,在淺孔沒有壓重的情況下,采用0.2―0.5MPa,在有壓重的情況下,采用0.3―0.7MPa。深刻固結灌漿則以帷幕灌漿為標準;高壓灌漿的壓力通常>3―4MPa。灌漿壓力的適用范圍。對于透水性不大,裂縫發育不完全,巖層較硬的底層。

三、灌漿技術存在的問題

1、傳統灌漿模式未形式系統的控制模型,很多情況都是從子結構的角度出發,讓計算精度和系統程序不能充分聯系起來,全面分析問題。2、灌漿系統不穩定,會使系統分析結果失真。如果要更精準得出灌漿數據就必須在施工前就把相關理論工作做好,建議基礎的施工控制概念結構。3、灌漿設計依據不足,灌漿技術門檻低,施工隊伍水平參差不齊,如果設計不能從技術上對施工加以指導及限制,不僅對業主來說加大了管理難度,而且灌漿工程質量差異大。4、新型灌漿材料的研究滯后,進入上世紀90年代,灌漿材料的更新幾乎停滯不前,與我國灌漿技術的應用的規模和發展態勢不協調。

四、灌漿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1、地表隆起:在灌注過程中要隨時觀察地表有無隆起現象,一旦發現地表隆起立即停止注漿。對注漿參數進行分析和討論,一定要嚴格控制注漿壓力。可以降低灌漿壓力、自上而下分段灌漿、反復灌漿等方法解決地表隆起現象。2、冒漿:在鉆孔的時候多發生冒漿,如遇到這種情況應該用粘土回填冒漿孔,回填10―15m。3、串漿:可采用多孔聯合灌漿;反復灌漿法。

五、灌漿需要注意的若干問題

1、在施工之前,完善準備鉆孔、注漿等設備和材料并且做好暴雨等應急措施。2、施工期間定期對地下水取樣檢查,如發現地下水被污染,立即采取相應解決措施。3、鉆孔也是保證灌漿質量的一大環節,要確保鉆孔達到良好的注漿效果要保證鉆孔深度和角度符合實際情況,并且對鉆孔做好記錄4、嚴格遵守注漿工藝流程,注漿管道要密封,防止孔口跑漿。注漿采用循序漸進的過程,最開始采用小流量確保管道通暢,在一點一點增加流量,直到達到規定要求。5、有時候一次注漿并不能一次解決問題,這就需要二次注漿,二次注漿的標準是從一側灌漿,從另一側溢出,不能有兩側同時灌漿的情形。6、當發生跑漿時,縮短漿液的凝膠時間,用小泵梁、低壓力注漿,使漿液快速凝固。

六、質量檢測是灌漿工程的保障

灌漿工程屬于隱蔽性工程,需要從原始記錄、工藝控制、規范操作、專業檢測方面加強灌漿質量的控制和檢測。鉆孔較小的灌漿可以通過壓水測試和單位吸漿量進行檢查,或者使用鉆孔照相或者孔內電視。鉆孔較大的可以直接派專人進行檢查。在輔助檢測方法中還有地球物理探測技術、彈性波速、地震衰減系數等。

七、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基礎建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水利工程作為關乎到國民設計的重大工程,在這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年代,國家對水利工程的重視是很多大型水利工程建設成功的保證。相對的,可利用水利工程基礎用地卻越來越少。而灌漿技術的出現讓水利工程的施工模式發生了改變。水利工程難度高、技術強、工期長,不管是人力物力,還是財力方面都會一項巨大的支出。有些工程天然條件較差,要到達規定中的防滲和穩定要求,需要從地基上實行嚴格的處理。中國地質條件復雜,不同的地質地理環境需要不同的施工技術來支撐,在工程前期就應該對地基防水性能和穩定性能做好充分的準備和措施防范,一旦出現出現問題就會牽一發而動全身。水利工程對建筑物地基處理是需要特定的技術,而灌漿技術能夠彌補地基建筑過程中的失誤和遺漏。所以為了保證水利工程的不斷前進發展,本文結合水利施工實踐基礎,對灌漿施工的要點進行探討。

參考文獻

[1]許厚材.水利水電工程基礎灌漿殊地層的灌漿方法[J].水利發電設計與施工,2005.

第8篇

【關鍵詞】混凝土重力壩 接觸灌漿 施工技術

一、慨況

某大壩為碾壓混凝土重力壩,由左岸非溢流壩段、右岸非溢流壩段和溢流壩段組成。本工程對開挖高差大于3m,邊坡陡于1:1的壩混凝土和斜坡基巖面之間進行接觸灌漿。灌漿總面積約7000m2。

二、接觸灌漿主要施工材料

(一)水泥:接觸灌漿采用的水泥必須符合質量標準。

(二)水:灌漿用水經檢查水質符合灌漿用水要求。

(三)預埋材料:灌漿盒等采用1.5mm優質鍍鋅鐵板。進漿管、回漿管采用Φ32黑鐵管,排氣管采用Φ48黑鐵管,支管采用Φ25黑鐵管,注漿管采用Φ20黑鐵管,止漿片采用654型塑料止漿片。

(四)外加劑:各種外加劑質量符合DL/T5148-2001的有關規定。

三、接觸灌漿施工

接觸灌漿施工采用預埋管灌漿法,包括灌漿管道預埋、灌漿及與之相關的灌漿管道系統通水、排氣等工作。

(一)接觸灌漿施工程序:施工準備按照設計圖紙制作預埋件放樣定位分層預埋件安裝預埋管通水檢查混凝土澆筑初期、中期、后期通水灌漿管灌前通水檢查通氣排水灌漿阻塞簡易壓水試驗灌漿至結束管內封堵。

(二)灌漿系統布置:每個灌區的灌漿系統,由進漿管、回漿管、水平支管、出漿盒、注漿管、排氣槽、排氣管以及止漿片組成。

出漿盒呈梅花形布置,陡坡灌區出漿盒間距一般為2m,排距2m,每盒擔負的灌漿面積為5m2。

(三)灌漿管路和部件的加工與安裝

(1)灌漿管路和部件的加工:進、回漿管轉彎處用彎管機加工或用彎管接頭連接,進漿管與水平支管用三通連接,管上開孔使用電鉆,鉆后將管內渣屑清除干凈。加工完成后,逐件清點檢查,合格后運送現場安裝。

(2)灌漿管路和部件的安裝:灌漿管路和部件的安裝遵守下列規定:安裝灌漿管路、出漿盒、排氣槽、止漿片等,在模板立好后,先澆塊澆筑前完成。出漿盒蓋板、排氣槽蓋板在后澆塊內安設;出漿盒和排氣槽的四周緊貼模板,安裝牢固。盒蓋與盒、槽蓋與槽完全吻合,并加以固定,四周封閉;支管必須從進漿管的最低端開始由低向高聯接。

(四)灌漿系統的檢查和維護

灌漿系統的外露管口均堵蓋嚴密,妥善保護。灌漿系統的檢查設專人負責,每層混凝土澆筑前、后都要對灌漿系統進行認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后澆塊在清洗倉面時應防止污水流入接縫內,在澆筑前將先澆塊的縫面用清水沖洗干凈。

(五)開始灌漿前的準備工作:開始灌漿前對灌區的灌漿系統進行通水檢查,通水壓力為設計灌漿壓力的80%。檢查內容主要有:查明灌漿管路通暢情況,灌區至少有一套灌漿管路暢通,其流量大于30L/min;查明縫面通暢情況,采用“單開通水檢查”方法,兩個排氣管的單開出水量均大于25L/min;查明灌區密封情況,縫面漏水量小于15L/min,發現外漏,必須處理。

(六)灌漿施工

(1)灌漿設備與機具:漿液攪拌桶采用0.6m3立式攪拌桶;輸漿管采用軟鋼絲加固管和鋼管,并保證能承受1.5倍的最大壓力;灌漿設備:采用3sns型灌漿泵。

(2)制漿:制漿采用0.6m3立式攪拌桶。制漿材料必須稱量,稱量誤差小于5%,水泥等固相材料采用重量稱量法。

漿液必須攪拌均勻并測定漿液密度,純水泥漿液的攪拌時間,用普通攪拌機時,不小于3min,使用高速攪拌機時,不宜小于30S。

(3)灌漿:灌漿過程中,嚴格控制灌漿壓力和縫面增開度。灌漿壓力要盡可能達到設計要求。若灌漿壓力尚未達到設計要求,而縫面增開度已達到設計規定值時,則應以縫面增開度為準,控制灌漿壓力。灌漿壓力用與排氣槽同一高程處的排氣管管口的壓力表示。

為盡快使濃漿充填縫面,開灌時排氣管全部打開放漿,其它管間斷打開放漿。當排氣管排出最濃一級漿液時,再調節排氣管的排漿量以控制壓力,直至結束。所有管口放漿時均測定漿液的密度,記錄棄漿量。

當排氣管出漿不暢或被堵塞時,則在縫面增開度限值內提高進漿壓力,力爭達到灌漿的結束條件。若無效,則在順灌結束后立即從兩個排氣管中進行倒灌。倒灌使用最濃比級漿液,在設計規定的壓力下,縫面停止吸漿,持續10min即可結束。

灌漿結束時,先關閉各管口閥門后再停機,閉漿時間不宜少于8h。

同一高程的灌區相互串通采用同時灌漿方式時,采用一區一泵進行灌漿。在灌漿過程中,必須保持各灌區的灌漿壓力基本一致,并協調各灌區漿液的變換。

先灌下層灌區,待發現上層灌區有漿液串出時,再開始用另一泵進行上層灌區的灌漿。灌漿過程中,以控制上層灌區灌漿壓力為主,調節下層灌區的灌漿壓力。下層灌區的灌漿待上層灌區開始灌注最濃比級漿液后結束。

漿液水灰比采用3∶1(或2∶1)、1∶1、0.6∶1(或0.5∶1)三個比級。一般情況下,開灌注水灰比為3∶1(或2∶1),排氣管出漿后,改用1︰1漿液灌注,當排氣管漿液濃度接近1︰1或當1︰1漿液灌入量等于縫面容積時,即改用水灰比為0.6(或0.5)的漿液灌注至結束。

當縫面張開度較大,管路暢通,兩個排氣管單開出水量均大于30L/min時,開灌水灰比采用1︰1或0.6︰1至灌漿結束。

(4)灌漿結束條件:當排氣管排漿達到或接近最濃比級漿液,且管口壓力或縫面增開度達到設計規定值,注入率不大于0.4L/min時,持續20min,灌漿即可結束。

灌漿結束時,先關閉各管口閥門后再停機,閉漿時間不小于8h。

四、結束語

在接觸灌漿施工過程中,現場安排專職質檢員,全程跟蹤施工過程,只要施工人員質量意識強、施工規范,保證質量就不是問題。

參考文獻:

第9篇

【關鍵詞】鋼襯;接觸灌漿;施工工藝

1、灌漿材料與灌漿試驗

1.1 灌漿材料

接觸灌漿一般采用水泥灌漿的方法處理,灌漿用的水泥常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硅酸鹽大壩水泥,接觸灌漿所用水泥標號應不低于425號,鋼襯接觸灌漿所用的水泥標號應不低于525號。灌漿用的水泥細度,要求通過0.088孔徑標準篩孔的篩余量不宜大于5%。特殊情況時,則要求篩余量為2%。

制漿用水的質量,應符合拌制混凝土用水的標準;漿液中常用的外加劑有速凝劑、減水劑和緩凝劑。

1.2 灌漿試驗

1.2.1 水泥漿的漿液性能試驗

目前一般采用通用的實驗方法。在灌漿施工前,一般應根據灌漿工程的具體情況、材料品種和技術要求,對水泥漿液進行下列必要的試驗:比重、攪拌時間、穩定性、流動性、凝結時間和結石強度等。

(1)比重,在灌漿過程中,通過測定漿液比重并繪制漿液比重與水灰比的關系曲線,以檢驗漿液的水灰比。

(2)漿液攪拌時間,它與凝結時間和結石強度有關。為保持水泥漿呈均勻懸浮狀態,在灌漿過程中,須連續攪拌,但攪拌超過一定時間后,會影響漿液性能,降低結石強度,甚至會發生漿液不凝結的現象。

(3)凝結時間,漿液的初凝和終凝時間,可用國家相關標準的檢驗方法進行測定。

1.2.2 灌漿工藝試驗

通過工藝試驗,尋求在施工中應采取的灌漿壓力、灌漿材料、漿液稠度等技術參數,此外還可以從中得出各種材料的消耗定額,從而為施工計劃和施工預算的編制提供依據。

灌漿試驗區應選擇在與實際灌漿區域地質條件相同或類似的地點,最好是在實際灌漿的區域內。如果整個灌漿區域內,差別較大,應當在每種區域中各選一個進行試驗。

2、施工工藝

2.1 灌漿位置及判斷

灌漿的位置在混凝土澆筑后一般經敲擊檢查確定。敲擊聲響一般可分為三種情況,第一種是鋼襯與混凝土接觸緊密的聲響,無需灌漿;第二種是鋼襯與混凝土局部接觸的半脫空聲響,該種情況如果面積小于設計要求的標準,一般不具備可灌性,無需開孔灌漿,如果脫空面積大于設計要求的標準,則需進一步加密敲擊確認后,標示為待灌漿區域;第三種為鋼襯與混凝土完全脫空的聲響,且可以根據與前面兩種情況聲響的對比,進行脫空深度判斷,該種情況要重點進行處理,并標示為待灌漿區域。

2.2 布孔與開孔

布孔在敲擊檢查完成后進行,按照標示位置及脫空情況進行,以每一灌漿孔負擔脫空面積以1.5~2.0m2為宜,布孔不少于兩個,最低處和最高處都應布孔,根據敲擊聲音對兩個灌漿孔之間的串通性進行判斷,同時還要考慮脫空深度及開孔的可灌性。布孔完成后應按照要求進行鉆孔,鉆孔操作人員應具備相應資格,開孔位置應按照要求統一標示,以避免鉆錯孔位,對鋼襯母材造成損傷。每孔均應測記鋼襯與混凝土之間的間隙大小。在鋼襯上開孔應采用電鉆,孔徑不宜小于12mm。

2.3 通風洗孔

布孔開孔完成后需要進行洗孔,以清除脫空區域的積水和雜質等,并借此檢查各脫空區域的串通情況。洗孔一般采用高壓風進行,沖洗壓力為灌漿壓力的80%。洗孔時應選擇較低孔位作為進氣孔,較高孔位作為出氣孔。一般要求各獨立灌漿區域吹洗時間不得小于5min。部分工程中有采用壓水方法進行洗孔,但該法滯留在脫空區域的水很難排除干凈,特別是鋼襯周圍混凝土中鋼筋一般比較密集,常震搗不到位,混凝土不夠密實,一旦這些空隙中進水則很難排除干凈。所以在實際施工中,一般以通風洗孔為主。

2.4 灌漿方法

鋼襯接觸灌漿漿液水灰比采用1:1、0.8:1、0.5:1,共3個比級,必要時可加入減水劑。鋼襯接觸灌漿宜采用先從低處的一孔或數孔開始進漿,上方的孔作為排氣排水孔,并在灌漿過程中敲擊震動鋼襯。待上方排出漿液并達到與進漿濃度接近時,再接上同灌,直到在規定的壓力下達到停止吸漿,再延續灌注5分鐘為止。

2.5 灌漿壓力

應根據鋼襯的厚度,脫開面積的大小,及脫空成都等經試驗確定。應認真檢查灌漿壓力,灌漿時,在適當位置安裝千分表,以監測鋼襯的變形情況。

2.6 灌漿效果檢查,可在灌漿結束7天后用敲擊法進行。

3、施工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

(1)不同品種和標號的水泥應分別儲運,不得混雜,水泥在儲運過程中,應加強保管,避免受潮變質,水泥不宜存放過久,否則,在使用前應進行試驗鑒定。使用磨細水泥時,應專設防潮水泥庫,并控制存放時間。

(2)水泥漿自制漿到使用的攪拌時間,用普通攪拌機時,一般不得少于3min;用高速攪拌機時,宜通過試驗確定,一般不少于30s;自制漿到用完的時間,建議不超過4h。

(3)敲擊檢查時,敲擊工作必須細致,敲擊用的錘子應統一,確保敲擊力度與錘擊角度那么敲擊方法應相同,敲擊判斷人員宜為同一人,以減少對脫空區的誤判,進而減少不必要的開孔。

(4)灌漿工作必須連續進行,若因故中斷,應立即沖洗鉆孔。若無法沖洗,則應待已灌入漿液凝固后,重新檢測脫空區位置,布孔開孔,重新灌漿。

(5)進行通風洗孔時一定要做壓水記錄及檢查各灌漿孔及各脫空區域相互串通的情況。而對外漏點檢查及估算脫空容量,通常會使用壓水檢查。但是進行壓水檢查后,一定要把滯留在脫空區域的水排除干凈,這時可采用以漿趕水,即使是混凝土內部沒有縫隙的區域也基本能排除干凈。

4、結束語

接觸灌漿是一項細致的施工工作,必須要求施工操作人員持證上崗,且對其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通過接觸灌漿施工,構筑物不同材質間脫空空隙大幅度減小,大大提高了構筑物整體作用的發揮,對于鋼襯接觸灌漿,則大大提高了鋼襯整體作用的發揮。

參考文獻:

第10篇

關鍵詞:水利工程;灌漿施工;技術要點

1 水利工程灌漿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

1.1灌漿施工的目的

灌漿施工的主要目的是對地基進行加固,即提高巖石土的力學強度和變形模量,恢復混凝土結構及其他建筑物的整體性;防滲堵漏,降低滲透性,減少滲透流量,提高抗滲能力,降低孔隙水壓力,截斷滲透水流。

1.2水利工程常見的灌漿施工技術

水利工程中常見的灌漿施工技術主要有以下三種:

⑴混凝土裂縫灌漿施工技術。混凝土裂縫灌漿施工技術,即通過環氧灌漿法來修補混凝土裂縫,對水利工程進行加固和補漏。混凝土裂縫灌漿技術是從壩工構筑物的施工技術發展來的,在多年的實踐中,運用效果十分突出,證明了其不但能達到預定的施工效果,而且成本低,可操作性強,在土木建筑混凝土工程裂縫的修補中得到廣泛的應用,特別是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應用,效果顯著。混凝土裂縫灌漿施工技術在多年的應用過程中得到了不斷的完善和提高,現在已逐漸成為水利工程灌漿施工技術的一個重要方法。

⑵誘導灌漿施工技術。在水利工程灌漿施工時,由于天然地基條件的限制,需要通過各種手段,人為創造出設計條件,使賬幕工程能夠達到既能擋住泥土的側壓力,又能防滲漏的要求,并且能夠很好地控制漿液流動的范圍,保證灌漿帷幕工程的施工,這就是誘導灌漿施工技術,它能夠全面加固地基基礎工程,提高其防滲漏能力,大大提高了水利工程的質量和安全。

⑶無塞灌漿施工技術。無塞灌漿施工技術是在帷幕灌漿施工技術的基礎上發展來的,即采用空心鉆桿或無縫鋼管作為射漿管,來代替常規帷幕灌漿的灌漿塞,其特點是灌漿不需要待凝,不僅有效解決了有塞灌漿中的漏水問題,還能夠顯著地縮短施工周期,從而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無塞灌漿施工技術的應用,使水利工程的整體防滲能力得到一個質的提升,從而使得它在水利工程灌漿施工技術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1.3水利工程灌漿施工的質量控制

灌漿施工過程中要注重工程質量,在竣工后的二十八天內,進行仔細的檢查和壓水的試驗,采用特定的方法觀察巖芯的膠結情況,鑒定灌漿施工的質量。同時,通過各種渠道得到有效的數據,互相印證,對灌漿質量進行客觀的評價。在蓄水前,按以下順序檢查灌漿的質量:首先,仔細認真的檢查工程的歷史資料,研究分析灌漿資料;其次,要有檢查孔,對帷幕和固結灌漿要鉆取巖芯及觀察其膠結的情況,全部的檢查孔都要壓水的試驗,帷幕灌漿要檢查鉆孔的數量,按藏漿孔總數的十分之一布置及檢查孔徑應小于11厘米;固結灌漿按二十分之一布置及檢查孔應小于14厘米。最后,對鉆孔進行壓水試驗時,必須按照單孔壓水試驗操作規程來進行,通常分為三個壓力階段進行,為了獲得穩定的流量,在試驗之前應用相當于1.5倍左右的設計水頭的壓力來進行壓水的沖洗,吸水率數值在規定范圍內的,就證明灌漿符合規定的要求。

2灌漿施工技術的相關應用

2.1灌漿施工技術在巖溶地段施工的應用

對于巖溶地段的灌漿施工技術,主要采用高壓灌漿和高壓旋噴灌漿,并根據具體填充物的多少、成份、深度來確定施工方案,一般來說有填充物的巖溶地段施工難度較大,在實際應用中要注意以下三點:

首先,高壓旋噴灌漿。這是高壓噴射灌漿中的一種工藝,其特點是:可以穿透已竣工完成的地基,對其基礎進行加固處理,不但占用地上水利工程施工工作面小,而且不會對基礎上面的結構造成任何破壞,可操作性和靈活性強,而且能夠適應不同的地質情況。

其次,高壓水泥灌漿。當采用高壓灌漿進行巖溶地段的施工時,為了達到使填充物擠壓密實,提高地基的穩定性和抗滲性的目的,一般運用不沖洗高壓水泥灌漿來處理巖溶。此外,由于高壓灌漿還具有劈裂性,它能使水泥形成條帶狀穿插在地下,形成網格狀態,大大提高了水利工程的整體穩固性。

最后,灌漿施工技術在淺層和深層含泥巖溶中的運用。淺層含泥巖溶通常埋藏較淺,或是在外,那么在進行基礎灌漿施工前,必須先把填充物挖掘出來,然后用水泥漿回填,再進行灌漿處理施工。當巖溶埋藏達到50米以上時,稱之為深層巖溶。深層巖溶在使用花管法或旋噴法等不能奏效時,可以采用灌漿施工技術,使填充物受到擠壓并固化,然后在巖溶的溶洞位置按照逐序加密的原則進行鉆孔灌漿施工。

2.2水利工程中大吸漿量的灌注方法

一般來說水利工程中的巖縫灌漿周期在1~3小時之間,單位耗漿量在120-220kg/m以下。這種情況下,按照正常的施工工序就行了。但在一些特殊情況下,由于巖縫吸漿量過大而造成灌漿周期延長時,應當遵守以下施工原則:首先,采用限流措施。限制注入率在10-15L/min以下,這樣能夠適當減小漿液的流動速度,最終使漿液慢慢沉積凝結。在符合灌漿結束的標準后方可結束灌漿作業;其次,采用降壓的處理方法。降低壓力或是自流的方式灌漿,當漿體凝結不能流動后,再逐漸恢復灌漿壓力進行施工。最后,采用多次灌漿。隔一段時間灌一次漿,以確保單位灌漿的數量和標準,操作者應確保灌漿的總量及時間,達到標準時應停止灌漿操作,間隔一段時間后再重復之前的操作,灌漿操作時間通常在2~8小時之間。灌漿完成后有可能達不到設計的壓力要求,若達不到,灌漿結束后,待漿液凝結一段時間后,再掃孔及復灌,在復灌過程中必須達到設計壓力的要求后才可停止灌漿作業。

2.3嚴重漏水時的灌注措施

在可溶性巖石地區,水利工程灌漿施工中因溶蝕而形成的喀斯特溶洞、溶溝導致的大量漏水的情況時有發生,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采用常規的灌漿方法,不但施工成本高,而且工程質量難于保證,這時就必須采用以下幾種特殊方法:

(1)模袋灌漿法。由于模袋是一種高強度、高耐磨性的紡織品,因此,這種灌漿法能使漿在極高的壓力下,慢慢滲出它所含的水分,而留下沙石顆粒在模袋內,同時,極大的降低水泥的水灰比,加速它的凝固,提高了固結強度,以保證它在水下不會被沖走,而且,模袋的可塑性使其能適應各類型的溶洞,更有效的堵塞溶洞。

(2)充填級配料。就是在孔口用稠水泥漿充灌粗砂及礫石,充灌的礫石粒徑應當從小到大。如若充灌粗砂和礫石沒有效果,可采用級配料包括砂、礫石及土等粗細不均顆粒混合的濃水泥漿灌注,它能形成自然的反濾層。灌入的材料和數量應根據科學的判斷而決定。目的是希望在窄縫處形成“架橋”,將縫隙在中途堵住,而形成反濾層,最終將縫隙堵死。

(3)對于無水流作用和傾角較緩的大裂隙,可以采用間歇灌漿或水泥砂漿、濃漿等方法,若效果不好,應當改用定量灌注穩定漿液或混合漿液進行處理。

(4)雙漿液灌漿。水泥漿液及速凝劑通過兩個不同的灌漿管進入混合器后,經過充分混合后,在凝結前進入孔洞底。操作時必須控制漿液的擴散距離,有效地控制灌漿,在避免材料浪費的同時又能提高防滲體的強度,達到堵塞大漏洞的目的。

3 結論

綜上所述,水利工程灌漿施工技術是整個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采用合適的灌漿施工技術才能符合地基加固和防滲的各項性能指標,達到預期的灌漿施工目的,有效解決水利工程中關于防滲、加固的技術難題。

參考文獻:

[1] 劉學峰,金威.淺論水利工程基礎灌漿施工技術 [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22).

第11篇

【關鍵詞】水工建筑 基礎灌漿 施工技術

目前,我國的水利工程事業已經取得了非凡的成績,從小浪底到葛洲大壩,再到三峽水電站。基礎灌漿技術是建筑行業中一種對建筑地基進行施工處理的技術,常見于水利工程中。此外,基礎灌漿對技術要求嚴格,要求必須有一定的抗滑性、抗震性和防滲水性,故而采取合適的技術進行水工建筑基礎灌漿施工意義重大。

1 研究水工建筑基礎灌漿施工技術的意義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和國家經濟的飛速進步和發展,水利工程在建設技術和和施工技術上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首先,水工建筑作為我國水利工程建設的體現形式,在解決農作物灌溉技術上極其重要,不單單得滿足對我國農作物的灌溉需要,還得考慮到水資源,充分合理地利用水資源,盡量達到最大利用率。其次,水利工程建筑基礎灌漿施工技術常應用于地基處理和工程加固工作中,主要是解決大壩滲水問題,由于水工建筑的特殊性必須利用此技術對水工建筑進行一定的處理以滿足水工建筑的技術標準,避免滲漏現象出現。最后,雖然水工建筑在我國的發展前景較好,但是在水工建筑的地基處理上的關注越來越少,這就需要施工單位在合理科學應用灌漿施工技術的同時,盡快提升灌漿技術水平,以保證水利工程建筑的質量。因此,可知水利工程建筑基礎灌漿施工技術甚為重要,需要著重研究和鼓勵發展,為提升水利工程建筑的高效性提供途徑。

2 水工建筑基礎灌漿施工技術的具體應用

在水利工程建筑中基礎質量是整個建筑施工質量的保障,需要對基礎的施工嚴格要求。水利工程建筑主要是在河流等流域中建設施工的,這就要求水工建筑基礎質量達標以保證建筑具有較好的抗滑性和穩定性。此外,水利工程建筑基礎的質量也是整體防滲性的保證,需要高度重視。故而基礎質量至關重要,需要施工單位高度重視此部分的施工建設,科學合理地采用灌漿施工技術進行建設。在巖溶地區進行施工時,施工人員需要注意兩個問題:原地質的基礎施工;經過地形處理的基礎施工。具體需要依據熔巖層的厚度決定,方法如下:

2.1 固結灌漿技術

固結灌漿技術是指將熔巖地區的地質進行處理,并鞏固加強,以減少區域的滲透性。在地質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大壩基礎范圍的擬建,在下游部分應力復雜的區域做好灌漿洞孔的布置工作;如果壩體過高時,需要在全局范圍內進行灌漿洞孔的布置。布置灌漿時,操作人員需要注意灌漿深度在5-9米之間;采取群控清洗和灌漿施工技術時,布置孔洞需要控制在16-35米之間。此外,固結灌漿技術必須具有符合相關規定的參數,需要保證在質量檢查中洞孔數目不少于總數的百分之五。固結灌漿技術多采用于較厚的壩體,應用時將熔巖地基和壩體看成一個整體進行施工,這樣既能使得灌漿品質增強,還能有效預防熔巖地基的漿液外溢。

2.2 混凝土裂縫灌漿技術

混凝土裂縫灌漿技術根據灌漿原理可分為兩種:水泥灌漿和化學灌漿。前者多應用于大體積的混凝土和大裂縫的灌漿過程中,而后者多運用到在一般的灌孔中。兩者相比較,后者具有較為明顯的優勢,在運用中將化學材料加工制作成為無顆粒的漿液進行灌漿,使得灌漿具有較強的滲透性和擴散性,提升了灌漿的品質。

2.3 大吸漿量情況灌注技術

水利工程建筑施工過程中,容易出現大吸漿現象,這會嚴重影響到水利工程建筑的基礎灌漿質量。因此,施工單位需要采取措施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具體措施如下:進行分步驟的多次灌漿;采取有效措施以消除減少壓力;限制灌漿材料流動速度。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需要操作人員結合具體情況,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措施進行基礎灌注,在最大程度上提升灌漿質量,保證水工建筑建設的順利進行。

2.4 高壓噴射灌漿技術

與前三種灌漿技術相比高壓噴射灌漿技術具有顯著的優勢:占地面積少;挖掘量小;操作簡易方便;對周圍環境影響度小。此技術的施工原理是借助高壓噴射槍進行噴射混合漿以加固地基。高壓噴射灌漿技術在實際應用中最為常見,作用顯著,切實保證了灌漿的質量。

3 在嚴重漏水時的灌漿技術

有研究調查數據顯示,在水利工程建筑中漏水現象較為普遍,嚴重影響了水利工程的建筑質量。從實踐經驗可知,漏水的主要原因是水利工程建筑建設選點錯誤,技術選擇也影響了工程的防滲性。灌漿技術落后也會影響施工單位的效益,因此,在灌漿技術選擇上需要及時更新傳統工藝,選用先進的灌漿技術進行孔洞灌漿。

3.1 在基礎灌漿時選用膜袋灌漿技術

在基礎灌漿時選用膜袋灌漿技術是最佳選擇。膜袋的材質是尼龍和聚丙烯的混合物,這種材質可以使得水泥砂漿在膜袋內快速高效地排出水,降低水泥砂漿的含水量,提快了風干速度。同時,這種材質的膜袋可以起到保存骨料的作用,阻塞性良好。

3.2 采取充填劑配料施工

一般情況下施工材料會選用礫石、水泥和沙子等。如果使用礫石進行施工,需要控制好礫石顆粒的大小;如果礫石達不到效果,需要配合一定濃度的水泥砂漿,用兩者混合液作為填充料,以形成自然反濾層。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施工人員需要結合具體情況,靈活運用,合理搭配,以發揮這些組合充填劑配料的最大效用。這些組合充填劑的作用主要是增加顆粒傲視的在狹窄的區域內形成“橋梁”,在漿縫灌注時做好阻塞巖土層縫隙,形成自然反濾水層,阻塞整個通道。

4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使得我國在水利工程上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大,使得我國水利工程取得了較快的發展。水利工程基礎建設關系到國民整體經濟,還關系到民生,需要政府高度重視,鼓勵水工建筑基礎技術研究和發展。在水利工程建筑中基礎灌漿施工技術得到廣泛的運用,這不僅解決了鞏固了水利工程的地基,還保證了水利工程基礎建筑的工程質量,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張斌.水工建筑基礎灌漿施工技術及要點的研究分析[J].房地產導刊,2015,(8):86-86.

第12篇

關鍵詞:水利工程;基礎灌漿;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 TV 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我國社會經濟在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水利建設的發展,在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使用的設備更加的先進,應用的技術也更加的科學,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地基問題。現階段專用于水利工程中的地基設備特別少,遠遠無法滿足水利工程建設的要求,而基礎灌漿施工技術在很大程度上對解決這一問題,極大地推動了水利工程建設的發展。

基礎灌漿施工技術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

1.1、基礎灌漿施工技術在巖溶地區的應用隨著水利工程施工項目不斷的增多,其水利工程的地質環境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其中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最為常見的地質結構就是巖溶基礎結構。目前,我們在巖溶地區對水利工程進行基礎施工時候,施工人員一般就要根據工程施工的實際情況以及相關規范的要求,將其施工技術分為無填充物施工和填充施工這兩種。并且根據周圍環境的不同,來對其施工技術進行嚴格的要求,以確保工程施工的質量不會受到影響。而其中基礎灌漿施工技術在巖溶地區的施工應用則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1、使用高壓灌漿技術對巖溶地區實施基礎灌漿

為了提高水利工程基礎結構的密實性,使其不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而出現滲漏、開裂等問題。因此施工人員為了保障水利工程的質量符合工程設計的要求,就采用高壓灌漿施工技術,來對水利工程的巖溶基礎進行有效的處理,使其水泥漿液滲透到土層結構當中,讓土層結構的穩定性和強度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從而延長了水利工程建筑設施的使用壽命。

1.1.2、使用高壓旋噴灌漿技術對巖溶地區實施基礎灌漿

在對巖溶地區基礎進行處理的過程中,施工人員還可以采用高壓旋噴灌漿施工技術,來對其進行處理。這種施工方法主要是通過鉆孔設備來對其地層結構進行處理,然后再將水泥漿液通過鉆機設備灌注到孔中,讓水泥漿液和巖溶土質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新型的地質結構,進而使其原水利工程巖溶基礎地區地層結構的強度得到了明顯的提高,讓水利工程建筑結構的質量不會受到地質結構的影響而出現問題。

1.1.3、使用基礎灌漿技術對淺層含巖溶地區實施基礎灌漿

淺層含巖溶地區一般巖溶深度較淺,需要將淺層巖溶中的沙土挖掘出來,然后在使用水泥砂漿對原有較淺的巖溶地區進行回灌。

1.1.4、使用基礎灌漿技術對深層巖溶地區實施基礎灌漿

一般情況,當巖溶的深度在50米時,可以把這種巖溶稱為深層巖溶,在對深層巖溶的基礎進行施工時,使用高壓旋噴技術對基礎灌漿是有一定困難的,因此我們需要采取其他的灌漿辦法,可以用普通的灌漿方法對巖溶地區的周圍進行灌漿處理,水泥漿進入深層巖溶的過程中會對深層巖溶中的其他填充物進行排擠,由于所受排擠的壓力很大,導致原有填充物和水泥漿結合并很快硬化。

1.2、針對吸漿加大的水利工程的灌注方法

一般來說,對水利工程中出現的巖縫灌漿會在1~3小時內結束,在對巖縫灌漿的過程中,使用水泥的數量也是有限的,一般情況,單位面積的巖縫在灌漿的過程中使用水泥的數量應該小于120~220kg/m。因此,對于一般吸漿的巖縫我們可以按照正常的施工工序。但是在對巖縫灌漿的過程中,有很多巖縫會出現大量吸漿的情況,因為水泥漿始終不能保持滿足,所以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來解決這種情況。出現大量吸漿的有很多原因,但是究其根本是因為地質條件的特殊,灌注的水泥漿有可能從特殊的地理通道流到別的位置,也有可能是從灌漿區附近的地表溢出。在這種特殊的灌漿方法對基礎進行灌漿時,一般來說,結束是灌漿的壓力往往要比預先設計的要小,在無法按設計壓力灌漿時應該隨機應變,可適當降低灌漿壓力,在灌漿一段時間之后,帶灌入砂漿凝固時,若無其他原因可按設計壓力進行灌漿。

漏水情況下基礎灌漿施工技術的運用

在具體的水利工程建設中,經常會出現由于在選點上存在差錯而導致的基礎漏水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用一般的灌漿技術來進行處理就會造成資源的浪費,效益方面也得不到提升,這就要求相關技術人員選擇其他的方式來進行基礎灌漿處理。一般來說,主要有以下兩種方式:

2.1、使用填充級配料

在漏水的情況下,對基礎的處理一般使用粗砂、礫石和水泥等填充級配料。在具體的使用過程中,可以使用水泥沖灌級配料,也可以只用礫石進行澆灌,但要記得的是,在選擇粒料的時候要選擇比較大的,以形成一個反過濾層,達到阻塞漏水的目的。

2.2、使用模袋

模袋灌漿法,聚丙烯和尼龍為模袋的主要原料,所以耐磨性比較好。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要把模袋轉入砂漿和水泥中來灌漿,以對漏水的基礎實現灌漿處理。因為砂漿和水泥經過擠壓以后,其中的水分會變少,砂漿水泥的含漿量降低,凝結速度變快,再加上模袋對砂漿和水泥具有一定的約束能力,使其不易流失,從而有效地阻塞了基礎漏水。

3、巖溶地區基礎灌漿施工技術的運用

巖溶地區的基礎處理,主要依靠的是相關施工人員在基礎施工方面多年的經驗,或者是對類似的工程建設經驗的借鑒。在這一類型的地區進行基礎施工的方式主要分為不通過填充物進行的基礎施工和通過填充物進行的基礎施工,其中通過填充物進行的基礎施工中,在技術方面的要求更高。通常來說,采用什么樣的基礎施工技術方法是由巖溶的范圍,包括大小和深度等來決定的。

3.1、基礎灌漿技術處理

不管是在淺層的巖溶地區還是深層的巖溶地區,基礎灌漿施工技術都能在其中得到良好的應用。首先,深層的巖溶地區是指深度高于60米的巖溶地區,在此類型的巖溶地區,高壓噴選灌漿技術會影響基礎灌漿,所以,一般使用普通的的灌漿方法,使水泥漿深入到深層的巖溶中,擠壓里邊其他的填充物,直到最后融合凝固在一起;其次,對淺層的巖溶地區的灌漿處理不用向地底深入,處理的方式是先把淺層巖溶中的泥沙挖出來,然后往原來的的淺層巖溶地區灌注混凝土,這種技術的應用會對淺層巖溶地區的基礎的穩定起到更好的效果。

3.2、高壓灌漿技術處理

在巖溶地區,地質情況比較不穩固,這種技術針對通過填充物進行的基礎施工,可以增加填充物的牢固性和密實性,進而提高巖溶地區基礎的防滲水性和穩定性。具體地說,它可以使水泥條形狀地滲透到土壤里,逐漸凝結成網的形狀,防治基礎裂開,從而增加基礎的穩定性。

3.3、吸漿加大的巖縫灌漿處理

通常情況下,使用非常少的水泥數量,經過不到三個小時的時間就可以完成對水利工程出現的巖縫的灌漿處理,以米為基礎單位面積的巖縫灌漿需要的水泥量還不到140kg。但在某些情況下,出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在對巖縫進行灌漿時,巖縫會大量吸收水泥漿,要處理這種情況,一、可以降低灌漿的壓力,等巖縫的吸漿量正常時,再對灌漿的壓力進行適當增加;二、可以對單位時間內灌入巖縫的水泥漿的體積進行限制;三、在一定的時間間隔內分多次對巖縫進行灌漿,一般情況下時間間隔要低于7小時,這些方式都可以使水泥漿流動的速度變慢,更快實現凝結。

4、結語

灌漿技術都有其自身優點,但也有其缺點。在關鍵施工時尤其是在巖溶發育地段的灌漿施工經常要和施工人員的豐富經驗和對其類似這樣工程分析、借鑒相結合。在大吸漿量比較大的地區采用的灌漿技術雖然比較簡單,可是因為水泥砂漿蔓延對其造成較大的浪費,對其施工經濟成本費用增加了,出現嚴重漏水情況時采用的基礎灌漿操作要比其他灌漿操作要相對復雜許多,科學合理的使用灌漿技術對其灌漿效果有明顯的效果,與此同時還能大大的降低施工經濟成本,在建設水利工程當中以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不同地質情況下采用不同基礎灌漿方法,選擇科學合理的基礎灌漿技術,或者采用多種灌漿技術相結合,要真正做到所有灌漿技術都要對其產生良好效果,保證水利工程質量及安全穩定運行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湘成.試論水利工程基礎灌漿施工技術[J].科技風,2011,07:119

[2]韋瑞生.淺談基礎灌漿施工技術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09:286

[3]李凌燕,潘玉勇,周樹鋒.基礎灌漿施工技術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現代物業(上旬刊),2012,03:68-69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那坡县| 黑水县| 兴安县| 新民市| 涟源市| 宜都市| 盈江县| 香港| 凌源市| 永州市| 屏山县| 永吉县| 三亚市| 丹凤县| 新平| 贵南县| 南和县| 大石桥市| 通河县| 宁乡县| 乐东| 满洲里市| 佳木斯市| 会东县| 清镇市| 长沙县| 翁牛特旗| 静安区| 三江| 南充市| 休宁县| 邢台市| 宣武区| 麻栗坡县| 东至县| 海兴县| 乌苏市| 施甸县| 古田县| 新晃| 宁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