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工業污水處理

工業污水處理

時間:2022-04-29 23:26:2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工業污水處理,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工業污水處理

第1篇

關鍵詞:工業污水;處理;分析

Abstract: The author described the universality and the feasibility of re-use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reuse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key technologies,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reuse prospect.Keywords: industrial sewage; processing; analysis

中圖分類號:S273.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劇與城市化建設規模持續擴大的推動作用下,我國國民經濟在建設發展過程中對各行業領域的建設發展質量提出了更為全面與系統的要求。這使得各行業領域對于各類能源的需求日益激增,水資源作為當前經濟形勢下供給不平衡問題最為嚴重的資源,值得引起相關工作人員的特別關注。本文就新時期工業污水處理的再利用問題做出了簡要分析與說明,希望能夠為今后相關研究與實踐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參考。

當前水資源的嚴重缺乏成為了制約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與城市化建設的最關鍵問題。導致水資源供給不足的問題是多種多樣的,但歸根結底可以劃分為兩個方面:第一是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比較低;第二是污水的排放量比較大。就我國而言,大部分工業生產企業由于考慮運行成本或污水處理技術相對落后,所以造成在工業生產過程中所形成的大量的工業污水水質不能夠達到再利用的標準,故往往采取直接外泄的方式進行排放,未采取任何深度的處理與再利用措施。這樣給工業污水排放區域內的水資源生態環境帶來了極為不利的影響。據相關統計資料數據顯示:在當前技術條件支持下,我國工業污水處理再利用的比例僅為50%,這較西方先進國家85%以上的比例來說還存在較大的差距。

1 工業污水處理再利用的普遍性

我國當前所存在的水資源短缺問題并不是在短時間內形成的,相反,我國水資源的短缺問題歷經了相當長的一段形成時期。與此同時,我國當前意義上的水資源短缺問題也非局部性問題,而是全國范圍內的普遍性問題。從區域結構方面來說,華北、西北等內陸地區水資源的短缺問題是受其地質結構與環境因素影響而形成的,而東南沿海地區經濟增長速度的加劇無疑使得工業行業對水資源的需求更為巨大,取水量大與排污量大成為了導致我國各地區普遍性水資源短缺的最根本原因。就水資源構成情況比較充足的地區來說,水資源短缺問題同樣是不可避免的。政府相關部門為確保生活用水的充沛而不得不采取一定的手段或措施來限制工業企業的用水問題,這一傾向使得工業企業需要針對自身發展實際,展開一系列水資源的節約型工程改造,工業污水處理再利用的問題成基本問題之一。

2 工業污水處理再利用的可行性

我國在工業污水處理再利用問題上一直采取的是組建規模化污水處理廠,專門收集工業企業生產所產生的工業污水,進行一定的加工與處理,再提供給工業企業生產使用,以此改善水資源利用效率低下以及工業污水排放總量超標的問題。

2.1 造紙行業開展污水處理再利用工作的可行性分析。就我國而言,造紙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大量造紙污水能夠通過物理及生物技術處理循環再利用于造紙生產系統的碎漿及打漿項目當中,從而再次參與到企業生產系統的運轉過程當中。據相關調查資料數據顯示,當前造紙行業采取這種技術進行 污水處理再利用工作的污水利用率達到40%~50%,未來有著較為廣闊的提升空間。

2.2 紡織行業開展污水處理再利用工作的可行性分析。紡織企業在生產運行過程中所產生的大量紡織及印染污水能夠經過一定的生物化學技術處理再次用于印染運轉系統或是冷卻系統當中。在工業污水排放標準日益嚴格以及水資源供給需求不平衡程度不斷加劇的當今社會,紡織行業作為第二產業的帶頭人,勢必會在工業污水處理再利用工作中獲取利用渠道與利用效率的雙向提升。

2.3 火電行業開展污水處理再利用工作的可行性分析。火電行業在開展污水處理再利用工作的過程中創新的采用了一種結合凝聚澄清技術、系統過濾技術以及化學消毒技術的綜合化工業污水處理方式,以市政工程污水為基本處理對象,將經過以上步驟處理的工業污水應用于火電廠循環冷卻水運轉系統當中,這也是未來研究工業污水處理再利用技術的關鍵方向之一。

3 工業污水處理再利用的關鍵技術

工業污水經過各種技術處理后實現的循環再利用,是當前社會發展態勢下踐行我國政府部門相關節能降耗、綠色環保理念的最有效途徑。具體來說,工業企業所排放的污水在格柵裝置的處理與過濾之下,會與污水中所含有的大量較大體積的懸浮固體相分離,經過過濾處理后的工業污水會在排水泵裝置的推動作用下進入到沉砂池當中,工業污水在這一反應池當中停留1min左右的時間就能夠將污水中含有的大量泥沙顆粒與污水本身相分離,進而進入到混合反應池當中。在這一反應系統當中,相關工作人員可以根據工業污水差異性的酸堿值參數對其投加一定的反應試劑,并開始機械攪拌作業。

工業污水在完成機械攪拌動作之后會進入到混合反應系統中的網格反應池當中。這種反應裝置最大的特點在于其工業污水自進入反應池開始就呈現出了階梯型的分段特性。向出水方向不斷移動的工業污水在流入排水管道之間會經過一個特殊的斜管沉淀池裝置,這一裝置最大的目的在于去除工業污水中殘留的絮狀物。與此同時,脫離了絮狀物的工業污水會在凈水壓力裝置的作用之下去除掉沉積在水體底部的大量淤泥,進而流經排水管道,進入到整個工業污水處理再利用系統的最后一個環節———浮氣池。工業污水在浮氣池的作用之下能夠將自身所具備的那部分比重較小,難以與泥沙、淤泥一并沉降在水體底部的、小體積懸浮物質以水體氣泡的形式上浮至水體表面,并在刮沫機的機械運作中加以徹底清除,整個浮氣池污水處理過程大致需要40min左右。經過這一系列處理的工業污水會具備清水的形態,經由排水管道排水,重新用于工業企業的生產運轉系統當中。這一方式也正是在當前技術條件支持下,工業污水處理企業以及工業企業自身應用比較普遍、工業污水處理回收率比較高的再利用方式之一。

4 工業污水處理再利用的前景展望

就我國工業污水處理再利用的利用現狀來看,低水平利用成為了工業企業在工業污水處理方面最突出的一個問題。大部分工業污水在經過技術處理之后被工業企業用作企業日常經營管理所涉及到的清潔、綠化工程當中,與工業企業生產運轉系統的聯系不夠密切。筆者認為,工業企業所涉及到的清潔及綠化工程雖然同等重要,但絕不是工業污水處理再利用的全部,只有將經過處理反應之后的工業污水轉變為工業生產用水,在降低工業企業生產系統水資源需求的同時合理的控制工業企業工業污水的排放總量,才是工業企業踐行節能降耗的最根本手段。

在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影響下,只有以水資源保護及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為目的,依靠低成本投入研發高度成熟可靠的處理技術,才是未來工業污水處理再利用工程的發展方向與趨勢。應依據這一目標,對當前所使用的污水處理再利用系統進行基本構造乃至運行方式上的合理轉變,加大工業污水處理專門性機構部門的組建力度。高水資源消耗工業,企業應當有專門的工業污水處理廠與之相對應,集中解決這部分工業企業在生產運作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污水排放問題。

在構建這種專門化工業污水處理廠的過程中,需要秉持這幾個方面的基本原則:工業污水處理廠在選址過程中應當盡量靠近該區域內水資源消耗及工業污水排放總量最大的工業企業,并盡可能地減少處理廠自身占地;工業污水處理廠需要關注運行費用開支,以盡量少的成本投入獲取整個工業污水處理系統處理效率的最大化;工業污水處理廠的在處理系統的研發及應用環節需要兼顧現代技術與節能環保工程的融合。工業污水處理廠需要以這種“一對一”或是“一對多”的工業污水處理形式來為工業企業提供大量的循環水資源,從而實現工業企業生產系統的“零排放”目標。

5 結束語

從理論上來說,工業污水是在工業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各類型的污液與污水。這種工業污水區別于傳統意義上的工業廢水在于它并非完全意義上的廢棄水資源。它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與措施能夠實現循環再利用,從而確保整個工業生產過程對于水資源的需求,并以此種方式進行合理的控制與緩解。

參考文獻:

[1]崔福義,楊海燕,馬放,等.洗浴廢水循環再利用技術的探討和分析[J].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2004(5).

第2篇

關鍵詞:工業污水;污水處理;CASS工藝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industrial wastewater rapidly, many factories to economic interests to steal row of untreated sewage discharge of any, not only in cities and water pollution, more harm people healthy body, at the same time, the forehead restricted the city all aspects of development spe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and process the optimal choice of its direct influence the whole project in the investment, also on subsequent design work development and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reasonable to run effectively plays a decisive impact 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example analysis physico-chemical treatment biochemical treatment system in + industrial park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sewage treatment plant design.

Keywords: industrial wastewater; Sewage treatment; CASS process

中圖分類號:F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引言

在全球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環保問題,特別是工業污水處理已成為各國研究的熱點。目前國內多數工業園區污水都采用了集中處理方式進行處理。該類污水處理廠進水相當復雜,經常含有重金屬、鉻合物等對微生物有毒害作用的污染物,常規處理工藝無法滿足處理要求,給污水處理工藝提出了新的挑戰。某市某一經濟區內污水主要以工業廢水為主,導致原有水質凈化廠A污水生化處理系統經常中毒癱瘓,污水只有直排河道,對當地水環境造成了較大的影響。改造設計時,出水須滿足《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及省標DB44/26-2001一級標準(第二時段)二者之間較嚴者。進水水質差,出水要求非常嚴格,給污水處理工藝提出了新的挑戰。在設計本污水處理廠的過程中,采用了物化處理+常規生化系統處理的新型工藝。

2 確定工藝流程

水質凈化廠A進水水質十分復雜,除含有BOD5、CODcr、SS、NH3-N(TN)、PO3-P(TP)等常規污染物之外,其進水中還含有重金屬、鉻合物、油污、表面活性劑、難降解有機物等難以為常規生物方法所能處理的污染物。而且由于部分企業偷排、發生事故時直排,致使進廠污水指標經常超標,嚴重影響污水廠A的正常運行。一年內受有毒物質、強酸、強堿、高含磷污水影響很大,共計10多次,共影響污水處理30天,造成約20萬噸污水直排河涌。集中處理率只有90%,超標進水主要影響物質為:

PH偏酸或偏堿(甚至強酸性、強堿性)

磷酸含量高

表面活性劑含量偏高

油污含量偏高

重金屬特別是 銅和鉻離子濃度偏高

其它未知明確成分的毒性物質。

針對水質凈化廠A進水水質的實際情況以及排水系統管理的現狀,污水廠工藝必須采用物化預處理與常規生化處理相結合的工藝路線,即在物化預處理階段,對進水的pH值進行調整,撇除油污,同時采用化學方法去除水中的重金屬、鉻合物等對微生物有毒害作用的污染物,使后續生化處理設施能夠達正常運行,確保出水達標排放。

3 進行物化試驗,確保工藝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為了驗證物化工藝的處理效果,本工程在設計前做了大量的實驗工作,確保工藝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試驗過程采用實際調研、理論分析研究、實驗室靜態試驗、現場實際模擬中試試驗、CASS中試模型試驗等相結合的研究方法,進行研究。

試驗方案:采用催化氧化絮凝沉淀技術進行物化預處理。通過催化氧化絮凝沉淀方法,將超標排放污水中的對微生物有毒有害物質進行氧化、沉淀或者轉化去除,降低污染物對微生物的毒性,確保污水生物處理的良好運行。

中試結論:中試工藝采用了將絮凝沉淀氣浮融為一體的物化處理工藝裝置—高效固液分離裝置,易于沉淀的污染物用沉淀的方式去除,不易沉淀的用氣浮的方式處理,工藝與裝置的適應性強。試驗過程中,利用難處理的企業生產廢水與水質凈化廠A正常進水,按照模擬實際超標排放水質情況的比例進行調配。不同時段污水廠與模型出水對比如下表所示:

藥劑選用結論:用不同的藥劑及藥劑組合進行1000多次試驗找到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氧化還原絮凝沉淀藥劑,并取得良好的試驗效果。

對氧化還原絮凝沉淀試驗后的上清液進行活性污泥曝氣試驗,檢驗反應后的上清液的生物毒性。試驗結果顯示,反應后的上清液對活性污泥活性幾乎無影響。

與小型CASS裝置聯動試驗表明,物化工藝處理效果良好,不會對CASS工藝中微生物構成毒性影響。

4 選擇合適的生化工藝

本項目生化階段工藝選擇了氧化溝與CASS工藝進行比較。兩者目前在國內運用較多,若是常規污水處理廠,選擇氧化溝工藝或者CASS工藝均可以滿足要求。但由于本項目處理的是工藝污水,對微生物會有一定的毒性,需要設計一套快速反應及恢復系統。最終設計方案選擇了CASS工藝作為生化處理工藝,其具有如下優點:

(1)各處理單位連接同一個集泥池,當中毒單元抽干后,可迅速從其它CASS單元調用活性污泥,幾小時內即可恢復一個單元的生化處理功能。

(2)CASS工藝單元多,非連續進水,一旦發現生物中毒現象,可以迅速關閉該中毒單元,將其混合液抽入事故池儲存,再均勻進入物化系統處理。

氧化溝工藝相對CASS工藝而言,難以組織成一套快速反應系統,因此,本項目生化階段最終選擇了CASS生化處理工藝。

第3篇

【關鍵詞】鋼鐵企業;工業污水;處理;技術

1、前言

近幾年來,我國鋼鐵行業得到迅速的發展,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但同時也造成一定的環境污染。鋼鐵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排出大量的工業污水,這些工業污水如果得不到有效地處理,水體無法發揮自凈功能,水質將逐漸惡化,致使水污染的出現,因此鋼鐵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其工業污水的處理,將工業污水處理列入鋼鐵企業重要的運營步驟之一,并采取相關的污水處理技術對工業污水進行有效地處理。

2、鋼鐵企業工業污水的處理技術

2.1工業污水中關于鹽的處理

在鋼鐵企業工業污水中,往往存在濃度較高的鹽,因此必須采取有效地措施去除工業污水中過多的鹽分。近幾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在鋼鐵行業工業污水處理過程中,運用到的除鹽工藝技術也逐漸增多,目前主要用到的除鹽工藝有蒸餾法除鹽水處理技術、離子交換除鹽技術以及膜分離技術等等。鋼鐵企業在處理水量較小的工業污水時,通常選擇蒸餾法除鹽水處理技術,但在鋼鐵企業工業污水除鹽處理過程中,蒸餾法存在眾多的不足之處,比如,蒸餾法無法進行水量較大的除鹽處理,而且它除鹽處理的成本比較高。離子交換除鹽技術也是常見的一種除鹽技術,它同樣存在眾多的不足之處,比如除鹽效果不明顯,而且很容易釋放出大量的生酸堿廢液,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工業污水的再次污染,同時,與其它除鹽方法相比,離子交換除鹽方法所需的成本相對比較高。膜分離技術是新時期鋼鐵企業工業污水除鹽處理過程中新開發的技術,目前,常用的膜分離技術主要為反滲透膜除鹽技術。與前面兩種除鹽技術相比,反滲透膜除鹽技術具有無可比擬的優點,具備化學穩定性強、出水水質好、系統運行順暢、環保效果好、自動化程度高、分離度高、透水速度快以及脫鹽率高等多種優點,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在鋼鐵企業工業污水除鹽處理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為我國鋼鐵企業工業污水除鹽處理過程中常用的一種技術,在鋼鐵企業中得到廣泛地應用。

2.2工業污水中關于油的處理

目前,我國鋼鐵企業工業污水中關于油的處理一般選擇含油處理方法,包括化學法、氣浮法、生化法以及吸附法等等,但是在工業污水處理實踐中,這種含油處理方法一直很難取得滿意的效果。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鋼鐵企業工業污水處理技術日益發展,用膜技術是新時期鋼鐵企業工業污水處理中新開發出來的技術,它具有較高的機械強度、較強的耐腐蝕性、較長的使用年限以及較窄的孔徑分布等多種優點,屬于陶瓷膜技術。用膜技術可以截留工業污水中99%的油,經過用膜技術一系列的處理后,工業污水可以直接作為沖洗水用于工業生產中,工業污水中的油通過加熱及離心分離措施后,可以直接作為燃料供工業生產使用。與其它技術相比,用膜技術所含的經濟價值的潛力十分巨大,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2.3工業污水中關于懸浮物的處理

在工業污水處理過程中,過濾及混凝沉淀是目前較常用的處理工藝。在工業污水中,一些污染物由于各種原因很難進行自然沉淀,因此與部分較小的懸浮物一起浮在水面上,對此我們可以將一定量的助凝劑或者混凝劑置于工業污水中,使懸浮在水面上的污染物或者細小懸浮物形成絮凝體,通過后續沉淀池即可將這些污染物及較大懸浮顆粒分離開來,并將這些污染物及較大懸浮顆粒從后續沉淀池的底部順利地排除,而將清水從后續沉淀池的頂部排出,即可達到預期的污水處理效果。工業污水在混凝沉淀后,再通過冷卻塔進行相應的冷卻,之后便可循環使用。在處理后的工業污水中,其SS通常小于30mg/L。在使用混凝沉淀法進行工業污水的處理時,可以加以其他的污水處理方法。與單一的污水處理方法相比,多種污水處理方法的有機結合,其污水處理效果更佳、更完美,比如在采用混凝沉淀法進行工業污水的處理時,可以添加曝氣污水處理方法,即在正式將高爐煤氣洗滌水投入沉淀池之前,可以選擇曝氣的方法使工業污水中游離的CO2進行吹脫,并順利地析出工業污水中的碳酸鹽,之后再通過沉淀池去除工業污水中有害的物質。混凝沉淀法與曝氣法的有機結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持高爐煤氣洗滌水中水質的穩定性,有效地減少高爐煤氣洗滌水系統中所存在的污垢。

工業污水懸浮物的處理還可以通過相關的物理方法,包括使用各種各樣的格柵、濾網、篩網、斜形篩等方法對工業污水中較大的懸浮顆粒或者一些石油類的污染物質進行有效地攔截,這對工業污水的后續處理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還就可以節約相關的藥劑。此外,工業污水懸浮物的處理還可以選擇振動篩及微濾技術,這種技術的操作過程比較簡單,屬于機械過濾方法,在鋼鐵企業工業污水的處理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振動篩及微濾技術比較適合存在的懸浮物質較小、存在懸浮固體及存在一些有機物殘渣的工業污水中,它可以對這些較小的懸浮物、懸浮固體以及有機物殘渣分離實施過濾分離,達到預期的污水處理效果。在鋼鐵企業工業污水處理中,振動篩及微濾技術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工業污水處理后的負荷,而且可以進行大量的工業污水處理,給鋼鐵企業工業污水管理工作帶來較大的方便,是目前鋼鐵企業工業污水中關于懸浮物處理的最有效也是最有發展前途的技術之一。

3、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伴隨而來的是日益突出的環境問題。環境污染已經成為當今世界面臨的主要危害之一,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減低人們的生活質量。工業廢水污染是目前存在的較嚴重的污染之一,如何處理工業污水是工業部門的當務之急。鋼鐵企業工業污水處理技術不僅僅有以上幾點,更多的是需要我們在污水處理實踐中不斷地改進。

參考文獻

[1]李志同.鋼鐵企業生產污水處理回用工藝探究[J].冶金動力.2009(01).

[2]王德東.淺議幾種常用工業污水處理方法[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08).

[3]徐濤.淺談城市工業污水處理及回用研究[J].山西建筑.2009(13).

第4篇

我國2012年就已投入生產污水處理廠3000余家,可見我國的污水處理廠發展速度很快。因此,污水處理廠項目的研究也日漸增多,不管從選址建設、設計規劃、施工進度、質量管理、成本控制都有大量相關資料和文獻可供查詢和學習,但是對于污水處理廠項目的風險管理方面的探索,目前在研究方面還比較少。污水處理廠的建設給環境保護和社會經濟帶來了雙贏,但需要我們特別注意,工業污水處理項目工程具有較高的專業性,而且具體實施周期較長,特定廢水處理工藝單一以及工藝結合復雜等特點。另外,環境因素的影響也不容忽視,使污水處理廠建設項目風險變得非常嚴重。因此,污水處理項目建設過程中的風險危害不容忽視。

2工業污水項目的主要特征

(1)工藝流程復雜性在工業污水處理項目中,一般會考慮節能環保、技術成熟和技藝先進的施工方案和設備。進水水質和出水水質的情況直接影響到污水處理工藝的選擇、處理成本和工程造價[1]。本文中涉及的污水主要以工業廢水為主。(2)項目設計難度大項目要依據地形地貌而設計,而周邊建筑、管網等復雜環境為設計增加了難度系數。使用管網考慮到設備安裝的風險和安裝難度之外,還應考慮經濟性,污水管道要綜合考慮到性價比、施工復雜性和抗滲漏性等因素,所以設備多考慮標準化設備。排水設計環節,應設計雨污分流,工業生產污水經收集后再到污水處理廠進行集中處理,至于雨水則由廠區雨水管網收集后排放。雖然雨污分流的造價會高于混合制,但雨污分流制可以大大提高污水處理的效率和管控能力[2]。污水處理廠的設計布局主要分成行政辦公管理區、工業污水收集區和具體的污水處理工藝設備區。設置功能區劃的時候,應注意考慮各種基建設施對平面總體工藝布局的影響,其中行政辦公管理區可以控制污水處理的運行管理,必須保證其與污水處理工藝設施和構筑物的區別,保證污水處理區的污物不會對管理辦公區域造成不利影響。(3)電氣系統設計要求可靠對于工藝污水處理的電氣控制系統來說,系統中的控制對象主要是閥門和水泵等開關量。另外由于業主的要求也會有部分模擬量在控制系統中,控制系統可采用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完成各種開關量和部分模擬量的自動控制,同時顯示工藝流程中的具體監測指標和工藝處理系統的運行狀態。(4)項目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在工業污水處理項目的周邊,生態環境和生活環境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主要包括施工期間機械操作、設備就位以及工藝設備運行等都會帶來嚴重的噪音,擾亂周邊的居民生活環境。同是,在施工期間產生的浮塵以及各種垃圾會破壞空氣質量,給周邊的環境整潔造成影響。同時處理不當,污水處理廠營運時的臭味也會對大氣周闈的環境產生影響。由于施工,管道鋪設、材料運輸容易造成周邊堵塞,對交通極為不利。

3工業污水項目的風險特征

工業污水處理項目體量一般較小,大部分是中、小型環保工程項目。中小型環保項目的風險特征除了具有客觀性和多變性的特點外[3],還具備以下工業污水處理環保項目的獨有特點:(1)項目風險的不確定性工業污水處理項目由于項目所在地地理位置和氣候等的不同,對自然風險因素比如說地震、泥石流以及暴雨等風險因素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在處理技術應用選擇和對周邊環境因素的影響等也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實施定量評估時風險難度系數較高。(2)風險損失關聯性較大工程項目的整體相關性突出。污水處理項目的施工進程安排比較緊湊,若某個環節出現風險事故會影響后續的延伸環節,延誤施工周期,增加施工和管理成本。針對工業污水處理項目的整體相關性突出特點,工程設計實施時應做好應急預案,保證項目工期的同時要考慮將實施風險建立在可控范圍內。(3)預期投資經濟效益不確定性一般來講,抗風險能力較強是工業污水處理項目的一個特點,經過技術經濟分析,投資回報率普遍較高。但在建設運營階段的初期,遠期項目的趨勢和方向并不明朗,而且受國家政策和項目建設各方風險管理能力等現實因素的影響,建設過程中風險管理的投資成本會逐漸遞增[4]。對于以上工業污水處理項目的風險特征,在進行工程項目風險識別的時候建議明確風險管理的內容,防止內部功能的交叉和重疊。其次不僅要從項目宏觀上分析風險狀況,也要注意細節或易忽略環節的風險因素分析。最后,決策環節,項目決策者要謹慎對待風險決策。

4工業污水處理廠項目的風險因素

(1)設計風險設計風險主要分為處理技術選擇風險、項目選址風險。處理技術選擇風險指該項目業主與施工確認的污水處理技術選擇。項目選址風險指的是該項目周圍布局、管路鋪設、水電供給等給項目實施建設帶來的影響。確定設計風險主要表現為處理技術、設計變更和項目選址三類。(2)施工風險在施工的過程中,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施工組織設計和管理的具體問題、工程各方合同義務問題和材料的供應缺口等都會可能對工程項目的建設產生毀滅性影響。工業污水處理項目能否順利進行,是影響污水處理項目按時投產運行、產生直接或間接經濟效益和能否按照預期獲取投資回報的關鍵因素。因此,施工風險是工藝污水工程項目的最大風險之一[5]。污水處理項目也具備其他類似工民建項目實施的特點,綜合考慮施工中主要工作內容,確定施工風險主要表現為污水項目地上構筑物、降排水和地下管線三類。(3)設備風險在污水處理工藝確定的基礎上,設備的選型、安裝以及運行都存在風險[6]。設備風險主要包括安裝工藝的風險、安裝技術人員的風險、設備本身固有的風險問題。安裝工藝的風險表現在安裝錯位、零件丟失等,安裝技術人員的風險主要指工人操作失誤、教育知識能力不足等。設備本身固有的風險包括設備的固有質量缺陷、型號匹配問題、零部件缺損等,這些都會導致設備損壞或故障。因此,在設備的維護過程中,定期檢查更新很有必要。諸如對設備的絕緣體和過濾器進行更換、對設備進行操作、對電機和壓力容器與管線的無損檢測等工作都是減小風險的保障措施。

5結語

本文在依托現有風險管理理論和方法的基礎上,總結工業污水處理工程項目的各種風險因素,從風險、評估和控制風險三個方面進行闡述和分析,對工業污水處理工程項目提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的風險控制對策。對工業污水處理項目風險相關理論基礎,內涵和特點進行了簡要的分析,提出了風險管理的內容主要包括風險識別、風險估計、風險評價、風險應對和風險監控工作的方法。重點對工業污水項目在識別、評估以及控制風險的方法進行了簡單的概括。以工業污水處理廠的項目概況出發,介紹了此類項目建設內容、工藝設計和項目特點等,從項目風險發生的不確定性、風險損失關聯性、預期投資經濟效益的不確定性三個方面深入闡述了工業污水處理廠工程項目的特點;依據項目實際情況制定實施項目風險識別流程,并對影響此類工程項目的風險因素進行了劃分,主要包括設計風險、施工風險、設備風險和運行風險四個類型。就解決風險管理而言,沒有一種統一的風險管理理論可以解決所有的項目風險。通過各種事件方法和科學理論提出的方法也會對風險管理結果造成一定偏差。所以對特定的工程項目來說,選擇恰當的科學理論方法可以適當控制各種風險因素,同時也是有效控制風險的關鍵。對于不同項目準確把握識別、評估風險的理論方法,探索新的風險識別和評估方法的構建問題都很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陳安明 單位:三峽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

參考文獻:

[1]董樹林.秦皇島山海關污水處理廠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研究[D].秦皇島:燕山大學,2013.

[2]葛鳴陽.污水處理廠工程建設的項目風險管理[J].浙江冶金,2008,(1):47-49.

[3]安忠.工程項目的風險分析與管理[J].中國港灣建設,1999,2:42-43.

[4]呂剛.企業風險管理[J].石油化工技術經濟,1998,14(3):33-40.

第5篇

本文首先介紹了硅藻土的性質,然后分別分析了硅藻土在含重金屬廢水、造紙、印染廢水、有機化合物廢水等工業污水處理中的應用,最后指出了應用硅藻土處理工業污水存在問題及發展趨勢。

【關鍵詞】硅藻土;工業污水;處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 S273 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硅藻土是古代單細胞低等植物硅藻遺體堆積后,經過一定的地質條件下成巖作用而形成的一種具有多孔性的生物沉積巖,是由硅藻死亡以后的遺骸沉積形成的,主要礦物成分是蛋白石及其變種,化學成分主要是SiO2,并含有少量的Al2O3、Fe2O3、CaO、Na2O、MgO 等和有機質等雜質。這些雜質夾雜在硅藻殼間,填充于硅藻殼的孔隙中,或附著于殼表面。

由于硅藻土質輕、相對密度小,多孔且孔徑分布范圍大、空隙率高,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這一結構特點使它在廢水處理方面具有廣泛應用的基礎。硅藻土處理廢水的原理是利用硅藻個體的吸附作用將細微的顆粒變大,再加上其自身的絮凝作用,迅速、高效地去除廢水中的細微懸浮物,具有沉降速度快、污泥體積小、易分離、可降低廢水處理的綜合成本等優點。另外,硅藻土通過適當改性,不僅能吸附廢水中難降解有機物、降低廢水中COD、BOD和氨氮的濃度,而且還能吸附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如Fe3+、Cu2+、Zn2+、Pb2+等。可見,硅藻土和改性硅藻土在廢水處理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1、硅藻土的性質

1. 1、硅藻土的化學成分

硅藻土的主要成分是SiO2,以SiO2 nH2O的形式存在,同時還包含少量的Al、Fe、Ca、Mg、Na、K、P等,個別的還有Cr、Ba等金屬雜質。各地硅藻土礦的成分不同,含量也不同。

1. 2、硅藻土的表面特性

1. 2. 1.硅藻土的表面基團與吸附性能

硅藻土表面有大量不同種類的羥基,硅藻土中的羥基越多,則吸附性能越好。這些羥基在熱處理條件下可以發生轉化,改變硅藻土的吸附性能。并且這些羥基有一定的活性,可與其他物質發生反應或成鍵,改變硅藻土的吸附特性。

1. 2. 2.硅藻土的表面電荷

硅藻土顆粒表現出一定的負電性。在大多數pH值范圍內硅藻土表面都帶負電,但在酸性條件下,由于硅藻土表面的羥基被質子化,帶正電。在硅藻土表面接枝官能團可使硅藻土的等電位點發生移動。

1. 2. 3.硅藻土的表面結構與吸附特性

國產硅藻土的比表面積常為19m2/g~65m2/g,孔半徑為50nm~800nm,孔體積為0.45 cm3/g~0.98 cm3/g,酸洗或焙燒等預處理,可提高其比表面積,增大孔體積。硅藻土的吸附性能與它的物理結構和化學結構密切相關,一般來說,比表面積越大吸附量越大;孔徑越大,吸附質在孔內的擴散速率越大。則越有利于達到吸附平衡。但在一定孔體積下,孔徑增大會降低比表面積,從而減小吸附平衡量;孔徑一定時,孔容越大,吸附量就越大。

2、硅藻土在工業污水處理中的應用

2.1處理含重金屬廢水

電鍍、制陶、玻璃、采礦及電池工業產生的廢水中常含較多的重金屬離子,排放后會對植物產生毒害,對人致畸或致癌。目前重金屬廢水常用的處理方法有化學沉淀法、電解法、離子交換法、滲透法和吸附法等。吸附法被認為是去除痕量重金屬有效的方法。硅藻土比表面積大,且表面被大量硅羥基所覆蓋, 通常顆粒表面帶有很強的負電荷,非常適合用于重金屬離子的吸附。

夏士朋等采用含碳酸鈣硅藻土處理廢水中Cu2+、Cr3+、Pb2+和Zn2+4種重金屬離子的新方法,試驗結果表明,碳酸鈣含量約為35%的硅藻土是處理含重金屬廢水的一種很好的吸附劑。在靜態實驗條件下,吸附容量為3.5~4 mmol/g。羅道成等對改性硅藻土對廢水中Pb2+、Cu2+、Zn2+吸附性能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在同一溶液中,改性硅藻土對Pb2+、Cu2+、Zn2+的吸附為Pb2+>Cu2+>Zn2+;pH值是影響吸附作用的重要作用因素,在pH=4.0~6.0的弱酸性條件下吸附效果好;改性硅藻土吸附重金屬離子Pb2+、Cu2+、Zn2+后,經過洗脫再生后可重復使用;改性硅藻土對實際電鍍廢水的吸附凈化效果較好。葉力佳等對硅藻土吸附重金屬離子Cu2+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硅藻土獨特的結構使其對水溶液中的Cu2+具有很好的吸附去除效果。在Cu2+濃度為20毫克/升時,試驗得出:提純硅藻土的最佳用量為2~3克/升, 吸附30分鐘即可達到平衡;溫度對吸附Cu2+去除率的影響不大,pH值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在中性和弱酸性(pH=6.5~7.0)條件下,對Cu2+去除效果最佳。提純硅藻土對Cu2+的等溫吸附符合吸附模型,為化學吸附。丁社光研究了硅藻土在不同pH值、溫度、吸附時間、鉛離子初始濃度、硅藻土用量等條件下對吸附鉛離子的影響,并以鉛離子的去除率為實驗指標,進行單因素實驗、正交實驗。 結果表明:在吸附溫度為25℃、pH = 1.0、硅藻土溶液用量為 3.0 克/25毫升、硅藻土溶液起始濃度為30毫克/升時,去除率最高。郭曉芳等通過錳基改性硅藻土,在靜態條件下,研究了錳基改性硅藻土吸附重金屬離子 Pb2+、Zn2+的性能及適宜條件。結果表明,低離子強度、中偏堿性、室溫環境均有利于吸附過程的進行,吸附平衡時間為30分鐘,含Pb2+、Zn2+的電鍍廢水經改性硅藻土吸附后,廢水中Pb2+、Zn2+的濃度達國家工業污水最低排放標準 飽和吸附了Pb2+、Zn2+的改性硅藻土,可利用 CaCl2溶液進行再生。 嚴剛等通過試驗研究了硅藻土與 FeCl3組配處理含 Pb2+廢水。結果表明,當進水中Pb2+濃度為52.4克/升,采用硅藻土與 FeCl3配比(質量比)為 6:1,硅藻土投量為70毫克/升,控制pH在7.0~8.0、攪拌轉速在 120~140 秒/分鐘之間 ,沉淀 80 分鐘后出水中 Pb2+可達標排放。 該方法操作方便,投資少,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國外的 Y.A1-degs 等做的用 MnO2,改性的硅藻土和非改性硅藻土對Pb2+的吸附研究,表明:硅藻土和 MnO2改性的硅藻土對去除鉛離子是有效的,對Pb2+的吸附容量分別是 24和 99 mg.g-1,改性后的硅藻土由于增加了表面積和表面負電荷,在 PH=4 時,對Pb2+的吸附率效果優于未改性的硅藻土。改性后的硅藻土過濾性能也提高了。T.NDe 等做的微(滴)乳狀液浸潰過的天然硅藻土與未處理的硅藻土相比在吸附Cr3+離子方面,吸附量有明顯的提高,調查了兩份不同顆粒樣品都產生了完全的吸附,吸附過程取決于 pH。 A.Murathan 等報道了通過固定床用未經處理的硅藻土對 Cu2+、Pb2+及 Zn2+的吸附研究,考查了恒溫條件下硅藻土粒徑對三種離子吸附效率的影響,結果認為隨著粒徑的減小吸附容量提高,對三種離子的吸附容量大小順序為:Cu2+>Pb2+>Zn2+。Ridha 等研究了硅藻土表面性質和它的物理化學性及硅藻土對水溶液中 Ag+的吸附及其所適合的吸附模式,結果顯示:水溶液中Ag+能夠完全被適量的硅藻土所吸附。

2.2處理造紙、印染廢水

近年來,造紙、印染工業發展迅速,每年產生大量的有色廢水。這些有色廢水毒性強、降解難,某些染料降解后也會產生致癌和有毒物質,因此不能單純依靠生化或物化等方法去除,吸附法作為一種有力的手段正漸漸受到重視。硅藻土價格低廉,吸附效果好,因此有望成為理想的吸附材料。彭書傳用活化硅藻土配制成的復合凈水劑處理印染廢水,此法具有費用低廉、脫色效果好、COD去除率高等特點。在pH=6~10,復合凈水劑投加量為1.0~1.3克/升,沉降時間t=10分 鐘時,COD去除率為74.24%,色度去除率為93.75%,達到較好的處理效果。 楊宇翔等采用染料吸附法研究了次甲基蘭在浙江和吉林硅藻土表面的吸附等溫線。硅藻土吸附性質與其結構、孔分布、表面ξ電位、IEP值及pH值,當pH=13 時,其吸附量均最大,吸附等溫方程式均符合Freundlich方程:F=KCl/n。當投加量為3克時,COD的去除率為85%,濁度為50度,當投加量為3.5克時,COD 的去除率為85%,濁度為40度,COD的濃度為52 mg/L。pH值對印染廢水處理有很大影響,當 pH=8.5時,處理效果最佳,COD濃度降至48.4毫克/升,達到排放標準。

劉偉明等采用硅藻土作助濾劑,通過預涂和主體吸附、過濾的方法回收萘酚類染料工業污水中溶解的亞硫酸鈉。研究結果表明:采用此法獲得的晶體亞硫酸鈉,其回收率和相對含量都優于篩網過濾法;應用Carman方程計算出過濾定量液體所使用的最佳助凝劑用量為0.50×10-2千克/升,最佳過濾壓力為(4.90~9.80)×104Pa。R.A.Shawabkeh等報道了硅藻土對陽離子染料的吸附情況,研究了染料濃度、硅藻土粒徑及溫度對吸附的影響,試驗顯示,100克硅藻土可以吸附42 mmol染料,認為硅藻土替代活性炭作為吸附劑是可行的,且成本更低。谷志攀等對硅藻土吸附染料的機理和吸附等溫式進行了總結,吸附機理主要以物理吸附為主,吸附一般符合Langmuir等溫式或Freundlich等溫式。

邵紅等以硅藻土為原料制成的復合絮凝劑處理造紙、焦化工業污水,工藝簡單,最佳投入量為0.32克/升,COD去除率為70%~80%,脫色率達90%以上,絮凝效果優于聚合氯化鋁。

2.3處理有機化合物廢水

有機化合物特別是芳香族化合物是水體污染的主要物質之一,對人類的生存環境造成嚴重威脅,如來自焦化、煉油、合成纖維等工廠排出的苯酚類污水,會造成細胞蛋白質變性,損害神經、肝臟和腎臟等。硅藻土有機物的吸附研究,國內外在這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朱利中等研究了改性膨潤土、沸石和硅藻土對苯酚的吸附效果,與原土進行比較,結果表明改性硅藻土吸附處理苯酚的性能較原土好得多。張紅用改性硅藻土吸附污水中的苯酚,結果表明采用聯合改性劑處理的硅藻土吸附效果好于單一改性劑處理的硅藻土;硅藻土對苯酚的吸附主要有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其中以分子間色散力及誘導力的物理吸附為主,同時存在分子的絮凝作用和深度效應。溫彥平研究了硅藻土對水中微量鹵代烴的吸附性能,結果表明,硅藻土對三氯甲烷和三氯乙烯有吸附能力,吸附以范德華力為主,吸附容量大小與吸附質在水中的溶解度有關。

3、應用硅藻土處理工業污水存在問題及發展趨勢

3.1存在的問題

(1)硅藻土在工業污水處理中應用的面還不是很廣,對硅藻土處理廢水的機理、規律和影響因素等的研究不足。

(2)硅藻土以及硅藻土吸附劑制品的性質、性能及性狀的揭示已跟不上要求,成為制約硅藻土吸附劑產品質量提升的關鍵。

(3)工業污水成分復雜,污染物種類繁多,目前的研究多從單個污染因子入手,未考慮其它污染因子的影響。

(4)硅藻土吸附劑的使用大都是采用粉狀形態,對于后期的處理不利,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5)對硅藻土處理工業污水的工藝研究很少,沒有形成工業化規模的廢水處理組合工藝。

3.2、發展趨勢

硅藻土作為一種新型的水處理劑,其獨特的結構賦予了它許多優良的特征, 另外其低廉的價格,使得硅藻土將會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1)深入探討硅藻土在工業污水處理中的吸附機理和吸附動力學機制,把握規律及影響因素,增強其處理廢水的能力及除效果,滿足不同類型污水處理的需要。

(2)加強硅藻土的改性方法研究,開展有針對性的有機或無機化學改性,特別是高分子聚合物類的改性,以及根據吸附物質的特點對硅藻土孔徑進行的可控改性。

(3)硅藻土的再生方法及條件研究。如經過燒,既使吸附的有機物燒失,又不失去表面活性,再進行酸活化處理,以達到高效再利用的目的。

(4)硅藻土與絮凝劑、其他吸附材料相互組合(如與沸石、膨潤土等組合)處理廢水研究,選出最佳組合,對最佳組合在不同條件下處理廢水的效果進行研究,確定最佳組合處理廢水的最佳工藝條件。

(5)加強硅藻土處理工藝研究,如與其他廢水處理技術(如EM技術、生物強化技術等)和工藝(如生物濾池、生物流化床、SBR、UCT)等相結合處理,形成有效的組合處理工藝。

【結語】

硅藻土具有比表面積大、吸附性能強、化學穩定性好等優異的理化性質,是一種優良的水處理劑。在污水水處理時,需將硅藻土進行適當的改性處理,得到的絮凝物脫水快,可再生利用,處理后的水質量好且穩定,處理效果較為理想。硅藻土吸附劑的使用大都是采用粉狀形態,因此對于后期的處理不利,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目前在水處理中所使用的硅藻土助凝劑生產成本較高,這是因為生產硅藻土助凝劑的工藝復雜,所使用的生產原料為價格較高的優質硅藻土,相應增加水處理的成本。硅藻土污水處理技術還是一項較新的技術,各方面還不完善,還需加強理論上和實際工程應用上的進一步研究和探索。

【參考文獻】

[1]趙洪石,何文.硅藻土應用及研究進展[J].山東輕工業學院學報,2007,21(1)

第6篇

為加快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園區建設,確保實現“十二五”期間及2012年節能降耗目標,工業園區在狠抓項目建設、不斷完善產業鏈的同時,加大對園區企業節能降耗、技改項目的推進力度,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引導企業按照綠色發展的理念,延伸產業鏈,形成企業內部、企業之間及產業鏈間的循環體系,有效降低園區總能耗的產生量,推進園區節能減排工作的有序開展。

2、工業園區污水處理模式及問題分析

目前,除化工、電鍍等專業工業園區及有條件的其它專業工業園區需單獨建設集中污水處理廠外,工業園區污水處理模式主要有3種:一是企業預處理后納入市政管網進入城鎮污水處理廠;二是企業自行建設污水處理設施處理達標排放,目前大都是采取這種方式;三是園區建設有污水處理廠的排入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

2.1 企業建設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后外排

園區企業各自建設配套的廢水處理設施,廢水由企業自行處理,各項水質指標都合格后,經地方環保部門監測達標才允許排放。這種模式雖然達到了分散事故危險和責任分擔的目的,但存在如下缺點:(1)不論規模大小各廠點都單獨建設廢水處理設施,廢水處理設施總占地面積大,其投資費用是相當大的而且處理設施的投資并不隨廢水量的減少而減少,運行費用高,重復建設造成人力資源、設備浪費嚴重,資源利用率較低,對企業是個沉重的負擔;(2)環保系統監管難度大,不利于專業化運行操作,效果保證度沒有集中治理模式好;(3)工業廢水水質水量變化大、污染物濃度高、營養物質不平衡。企業很難長期保持污水水質和水量的穩定,也很難滿足生物處理工藝所需的各種物質和進水水質。

2.2 排入城鎮污水處理廠

在納入城鎮污水管道之前,企業一般要對廢水進行預處理。一般工業廢水直接排入城市排水管網,特殊的有毒有害的工業廢水經預處理或特殊處理后排人城市排水管網,進人城鎮污水處理廠與生活污水一并處理。企業污水納入城鎮污水處理廠必須符合城鎮污水處理廠的納管標準。主要存在的問題有:(1)目前企業預處理中通常是采用了與城鎮污水處理廠相同的生化處理工藝,僅降解了污水中可生化降解的有機物,難以生物降解的有機物被轉移到城鎮污水處理廠,得不到有效處理,依靠城市污水的稀釋達標排放。(2)所在城鎮污水處理廠其處理工藝和能力,必須符合有效處理工業企業排入污染物的條件。否則,不能接納工業污水。(3)為保證在合理處理成本下出水水質,對于納入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工業廢水所占比例也是應有限定的。

2.3 工業園區建設污水處理廠

為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生態型工業園區,保障工業園區污水得到妥善處理,許多工業園區都建設了園區集中污水處理設施。此外,有的工業園區在污水處理設施尚不完善的城鎮,有些城鎮還未建設城鎮污水處理廠,工業廢水分別用管道排放到園區的集中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園區水質差異大,需要各企業預處理污水,達到園區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要求方可排入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缺點是不同廠家的同一類水集中于園區管道收集,沒有配置必要的高技術監測設備,企業廢水混排查找不及時,也難以查找;沒有有效的手段監控各種廢水,無法約束各廠家的亂排亂放,不能用經濟手段促使各廠家進行清潔生產。

3、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建議

國家級生態工業園區及地方省級生態工業園建設都要求具備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污水處理廠),工業園區建設集中污水處理廠是大勢所趨許多地方政府就要求工業園區配套污水處理廠,否則實施區域限批。如何有效的發揮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的作用,使園區污水處理廠為節能減排做出貢獻,必須做到如下幾點:

3.1 加強在線監測,有效監控廢水濃度

隨著進園企業日益增多,廢水水質更加復雜。處理難度增加。少數企業環保設施不完善,存在偷排漏排等環境違法問題,容易導致園區污水處理廠運行不正常,因此必須強化對園區企業點源污染預處理設施的監管,確保企業廢水達到接管標準后進入園區污水處理廠。

3.2 嚴格入園標準,加強企業末端的監控

嚴格入園標準。新建項目必須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環保“三同時”制度,對未來開展環境影響評價以及未建設污染治理設施的項目一律不得投入生產。對重點污染源實行動態監督,對環境違法現象突出的園區,實行項目“區域限批”制度,以嚴格保證園區污水處理廠的進水水質和園區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

加強企業末端污染監控。園區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的關鍵還在于接管企業進水水質的末端控制。在各級環保部門和園區管委會的共同監管下。企業都建設了預處理設施。但由于接管標準是三級排放標準,企業采用各種技術手段追求廢水的三級指標特別是COD的達標排放。而忽視了清潔生產和針對有機毒物的預處理,園區污水處理廠生化系統極易因進水有毒有機物而導致運行異常而影響了污水廠處理工藝的效果。

3.3 制定應急保障措施,加強污水處理廠的監管

保證園區污水處理廠排放污染物達到相關排放標準要求,并制定相應的應急措施。如污水處理廠發生不能正常運行的情況,要立即報環保部門,通知相關企業采取停產或限產限排等應急措施。

4、結語

全國各地工業園區的數量和規模不斷增加,為防止工業園區成為工業重污染區,如何控制工業園區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是當前工業園區建設和發展的焦點,本文分析了目前工業園區污水處理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闡述了工業園區污水處理模式,并就目前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建議。

第7篇

【關鍵詞】工業污水;自動控制;系統技術;應用

1、PLC工業污水自動控制系統的技術原理及其應用

1.1 PLC工業污水自動控制系統工作原理

本文主要以化工廠污水的排放為例,構建出基于PLC的工業控制網絡系統,采用PC機和PLC組成網絡控制。用兩臺工控機作為上位機,PLC作為下位機,控制了設備運行,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同時用PROFIBUS總線通信建立上位機與下位機之間、下位機與從站以及現場設備之間的聯系,監控系統主要采用西門子公司WinCC6.0SP2版本組態軟件作為控制平臺,以建立系統的監控畫面。下面就以化工廠廢水為例,系統介紹一下PLC系統對工業污水的處理過程。

1.2 PLC系統對工業中的化工污水的處理過程

化工污水通常污染性很高,處理難度相對較大,對于污水的處理技術要求也是相當之高,整個污水處理過程也是相當耗時。PLC污水處理系統一般將這種類型的污水處理過程分為三部分:預處理階段、生化處理階段、沉淀階段。首先將化工污水先在砂池中進行攪拌, 盡量做到使砂水分離,砂石形成沉淀之后,進入中和池做酸堿中和處理,將污水從中和池經一級提升進入厭氧池進行生物分解,然后流入調節沉淀池,之后再由調節沉淀池進入高效生物組合池,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化工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作為分解物質被微生物氧化分解,從而使廢水得到凈化。再經過氣化微處理的污水去除有機污染物后進入沉淀池中進行固液分離。分離后的水加藥處理后將清水外排,將分離出的污泥進行凝固外運。

1.3 PLC自動控制系統軟件的設計和應用

PLC這種污水控制系統包括兩個軟件控制系統,即上位機軟件控制系統和下位機軟件控制系統。

上位機軟件控制系統主要采用西門子公司 WinCC6.0SP2版本組態軟件作為控制平臺來建立各種相關圖形的管理。工作人員通過平臺建立的各個系統的畫面,比如:中和池系統、厭氧池系統、組合池系統、沉淀池系統等等進行實時監控,并隨時可以觀察系統的運行參數,如系統出現故障問題,該平臺會及時發出警報提醒。WinCC監控軟件啟動時可以直觀地顯示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圖,各個設備的運行狀態,而且還可以通過點擊主畫面中的對應的按鈕,可以通過切換畫面來查閱各個儀表、泵和閥門的參數。在畫面下方的控制菜單中設計有5個按鈕,詳細如下:

(1)“報警報表”按鈕,參看報警控件運行效果圖表可快速確定報警事件的具體狀況。

(2)“最新報警”按鈕,顯示當前故障報警信息。

(3)“pH及流量趨勢圖”按鈕,顯示表格控件和趨勢控件運行畫面。

(4)“報警消音”按鈕,可切斷現場的喇叭報警聲。

(5)返回主畫面”按鈕,點擊后可返回到WinCC監控系統主畫面。

下位機系統軟件主要采用西門子SIMAT-ICS7-300通用型 PLC,這一技術的閃光點在于可以和現場的儀器和傳感器相連接,進行數據通信、數據處理和數據管理。這種技術設計能夠保證在電路短路或斷路的情況下通過傳感器發出警報。而且,通過PLC進行數據處理,PLC可根據液位信號決定水泵的啟停和閥門的開度,使系統在各情況下都能實時地、穩定地控制pH值。對于pH值的量計,下位系統軟件通常會做如下操作:

(1)若污水為酸堿適中時,PH值觸點(X7)接通,加堿閥和加酸閥門關閉,報警器不報警。

(2)若污水為強堿時,PH值時計強堿點(X6)接通,報警器發出警報(Y5有輸出),加酸閥門打開(Y4有輸出)。

(3)當污水為強酸性時,PH值量計強酸觸點(X5)接通,報警器發出警報(Y5有輸出),加堿閥門打開(Y3有輸出)。

2、對工業污水的深度處理的技術研究

對于工業污水的深度處理技術,近些年來發展的很快,比較成熟的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

2.1膜生物反應器(MBR)

膜生物反應器這項技術是由缺氧池、膜分離池、好氧曝氣、化學清洗及反洗系統組成的。在膜生物反應器中,中空纖維膜的孔徑非常小,只有0.2μm,可完全阻止細菌的通過,所以將細菌物質全部保留在曝氣池中,從而達到泥水分離。為了保持膜組件的透水能力就需要對反應器進行定期水反洗等化學清洗。這種技術建議應用于處理量小于500m3/h以下的新建工業污水處理場,處理后污水可以直接回用。

2.2連續微濾+反滲透(CFM+RO)

連續微濾是一套連續操作處理裝置系統。以中空纖維微濾膜為中心處理單元,配以加藥單元、自控單元、自清洗單元、管路等,可以反滲透將去除10A以上的溶解性固體或離子,去除0.2μm以上的污染物。它的組合流程是將原水首先經過CMF供水泵提升至預過濾器濾除0.5mm以上的顆粒物,減少反洗次數。然后將剛剛過濾的水引入微濾膜組件進行處理,大部分微小的顆粒物質可以在此去除,連續微濾的出水進入反滲透(RO)膜組件系統進行深度處理。這種技術主要應用在循環水的工業污水深度處理中。

2.3生物制劑增效法

這種方法主要是通過在原有生物處理流程中投加有特定降解能力的生物菌群,針對有生物處理流程的污水處理裝置,增強原有生物處理的能力的基礎上,提高其針對某種污染物的去除能力的技術。對不同類型的生物制劑的選擇要針對不同的水質特點和不同的出水水質的要求,進行合理的、有針對性的生物制劑配備。這種方法一般應用于強化生化單元處理效果,作為膜處理等深度處理的前處理。

2.4固定化微生物―曝氣生物濾池(IBAF)

IBAF工藝全稱為固定化微生物―曝氣生物濾池,是結合曝氣生物濾池(BAF)技術,在固定化微生物技術(IM)基礎上,生成的一種污水深度處理系統。IBAF具有在高進水負荷下出水穩定的優點,另外,

采用I-BAF工藝,可使裝置容積大大減小,從而減少土地占用面積,

節約國土資源。這種技術尤其適用于對難降解有機、石化、焦化等高難度廢水處理。

第8篇

關鍵詞:改性PVDF螯合膜;吸附;Pb(II)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2.012

1 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工業生產、農業生產和地質侵蝕等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重金屬廢水,這導致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人體健康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因此,水環境中重金屬污染治理是世界各國面臨的需要迫切解決的環境問題。

膜分離作為新型分離凈化和濃縮技術,具有能耗低、效率高、工藝簡單、投資少和污染輕等優點,在水處理領域中的應用日益受到關注。在眾多聚合物分離膜中,PVDF微濾和超濾膜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化學穩定性和綜合機械性能。因此,開展PVDF微V和超濾分離膜的改性研究,研發對重金屬具有優良吸附性能,且抗污染能力強的改性微濾和超濾PVDF分離膜是推進水環境中重金屬污染治理的重要舉措。

本文利用物理共混/相轉移技術,制備了共混有多氨基膦酸和多氨基羧酸官能基團的PVDF螯合膜;表征了螯合膜的表觀形貌、斷面形貌、化學組成和官能基團;分析了溶液pH、吸附時間、金屬離子濃度對螯合膜吸附性能影響。

2 實驗材料與方法

2.1 改性PVDF螯合膜的制備和表征

利用鈦酸丁酯(TBOT)、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MS)、乙二胺四亞甲基膦酸(EDTMPA)、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和PVDF制得了膜鑄液,利用膜鑄液制成厚度均勻的液態薄膜,并將膜置于溫度為30-40℃的冷凝浴中成膜。采用掃描電鏡研究PVDF螯合膜的表面和斷面形態。應用傅里葉轉換紅外線光譜和能譜技術分析研究PVDF螯合膜的官能基團和化學組成。

2.2 螯合膜吸附Pb(II)的吸附實驗

配制濃度為1 mmol/L的Pb(II)工作溶液。在不同的溫度下吸附一定時間后,取1 ml工作溶液定容到25 ml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其濃度,并計算吸附量。改變溶液Pb(II)初始濃度、時間、pH,重復上述實驗,考察最佳吸附條件。

3 結果與討論

3.1 改性PVDF螯合膜的表征

3.1.1 紅外光譜分析

紅外分析結果表明,EDTMPA、TBOT和APTMS之間發生了鍵合反應,EDTMPA、TBOT、APTMS和DTPA之間也成功的進行了鍵合反應,并且配體EDTMPA-TBOT-APTMS-DTPA對Pb(II)進行了吸附。

3.1.2 掃描電鏡分析

圖1(a)和(b)分別為改性PVDF螯合膜的表觀形貌圖和斷面形貌圖,內插圖分別為PVDF基膜的表觀形貌圖和斷面形貌圖。圖1(a)可以看出,PVDF基膜和改性PVDF螯合膜具有明顯、分散均勻的微孔結構。與PVDF基膜相比較,改性PVDF螯合膜微孔的孔徑更小且孔隙率有所降低,這可能是由于反應生成的配體EDTMPA-TBOT-APTMS-DTPA影響了膜的孔結構。圖2(b)可以看出,在PVDF基膜和改性PVDF螯合膜的下部形成海綿狀的結構,膜的上部具有傾斜的指狀孔結構,在微孔的生長方向上,指狀孔的尺寸逐漸增大。而在改性PVDF螯合膜中,這種趨勢更加明顯,說明改性PVDF螯合膜的微孔結構更有利于對重金屬離子進行螯合反應。

3.1.3 能譜分析

能譜分析結果表明,改性PVDF螯合膜中含有Ti、O、P和Si,進一步說明EDTMPA、TBOT、APTMS和DTPA四種物質之間成功的進行了鍵合反應,與紅外譜圖的結果相一致。元素中也含有C和F,說明PVDF聚合物與配體共混成功。在吸附實驗后,膜上還檢測到了Pb(II),表明改性PVDF螯合膜對Pb(II)進行了吸附。

3.2 吸附過程的影響因素

3.2.1 pH對吸附過程的影響

在一定范圍內,隨著pH的增大,螯合膜對Pb(II)的吸附量也增大,當pH增大到一定程度時,螯合膜對Pb(II)的吸附量逐漸減小。螯合膜吸附Pb(II)的最適pH分別為5.1。當pH值較低時,改性PVDF螯合膜中具有螯合配位作用的氧原子與氮原子被質子化,氫離子較Pb(II)競爭能力強,因此造成吸附量下降。當pH值大于5.1時,由于部分Pb(II)由Pb2+轉變為Pb(OH)+和Pb(OH)2,從而影響了改性PVDF螯合膜對Pb(II)的吸附。

3.2.2 不同吸附時間對吸附過程的影響

不同吸附時間與改性PVDF螯合膜對重金屬Pb(II)的吸附量的關系如圖2所示。整個吸附行為分為2個階段:快速吸附階段、慢速吸附階段。吸附初期改性PVDF螯合膜對Pb(II)的吸附量迅速增加,快速吸附階段在0-120 min。在120-240 min時,吸附量增加趨勢變緩,吸附逐漸達到飽和。這是因為改性PVDF膜表面及內部存在大量吸附位點,因此在吸附初始階段有較大的吸附速率。在重金屬吸附過程中,改性PVDF螯合膜可在短時間內達到較高吸附量,而隨著反應的進行,吸附點位被逐漸占據,因此吸附速率變緩,此外Pb(II)之間的靜電排斥作用也會導致吸附量趨于平緩。由于420 min時吸附已近飽和,因此后續實驗中吸附時間都選擇7 h。

3.2.3 初始濃度對吸附過程的影響

Pb(II)溶液初始濃度與改性PVDF螯合膜對Pb(II)吸附量的關系見圖3。在一定范圍內,隨著初始濃度的增加,吸附量也呈現上升的趨勢。并且隨著溫度的升高吸附量有所降低,說明改性PVDF螯合膜吸附Pb(II)是放熱反應,升高溫度不利于吸附反應。另外,隨著Pb(II)初始濃度的升高,吸附量增加,但去除率下降。這主要是因為膜表面的活性位點一定,隨著初始濃度的增加,其去除率受活性位點、膜孔徑大小的限制而降低。

4 結論

本文主要結論如下,多氨基多元磷酸和多氨基多元羧酸螯合官能基團被成功共混到PVDF分離膜中,該官能基團能有效從溶液中吸附捕獲鉛離子。再者,pH對改性PVDF螯合膜吸附鉛離子具有顯著的影響,其最佳pH為5.1。

參考文獻:

[1]Courtney,T.D.,C.C.Chang,R.J.Gorte,R.F.Lobo,W.Fan,and V.Nikolakis.2015."Effect of Water Treatment on Sn-Bea Zeolite:Origin of 960 cm-1 Ftir Peak."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210:69-76.

第9篇

關鍵詞:超濾技術;火電廠水處理工藝;應用分析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3.148

0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逐步提高,社會資源綜合應用水平增強,新型工業污水處理技術,結合現代污水處理中的存在的不足,探索更加廣闊的資源應用空間,實現現代社會資源開發與保護的協調同步。

1 超濾技術概述

超濾技術是相對與傳統污水過濾技術而言,超濾技術的設計原理可以概括為:在傳統水污染過濾的基礎上,將污水過濾的濾膜分為不同過濾層次,同時每一層過濾膜的過濾網設置采取上下非對稱性設置[1],保障污水處理在不同過濾膜的作用下,可以實現污水的集中化處理,以現代火電廠污水處理常見的超濾技術為例,一般將超濾技術的應用分為上部分離膜和下部支撐膜[2],污水在雙重過濾的作用下,增強其外在污水處理壓力,實現現代污水處理中的有機物、微生物以及無機物都可以在通過外在壓力實現過濾,比傳統的濾膜過濾的污水處理效果性更強;另一方面,超濾技術的過濾作用能夠達到污水處理分子運動與微粒處理應用超模管道直接進行導出,將傳統的污水處理沉淀過程也融合在現代污水處理結構中,從而進一步實現現代火電廠污水處理效果性增強。

2 超濾技術在現代火電廠污水處理工藝中的應用

超濾技術是應用于火電廠污水處理工藝中。常見的處理方式,超濾技術在現代社會污水治理可以達到污水處理凈化與檢測同步,大大提高了污水處理的效果。

(1)污水初步凈化處理。現代污水處理中常見的化學藥品包括:鹽酸、檸檬酸,次氯酸等酸性物質,實施超模技術進行污水綜合處理,結合傳統原水處理技術,實施火電廠污水處理的初步性中和,例如:現代火電廠進行污水原液處理中,通常依舊污水中堿性程度,結合相應的酸進行中合,達到對污水中酸性減弱的作用;這種做法也可以使煤炭燃燒中產生的氣體污染物質在化學藥品的初步作用,實現固態化轉變,可以保障污水處理的效果性提升。

(2)水體綜合性凈化。污水經過前期中合后,應用超濾技術進行水體綜合凈化,依舊超濾技術的實施原理,上膜和下膜是非對稱性的,直接將污水注入到超濾處理空間中,水體中的可見微粒可以自動進行濾膜過濾,實現了超濾技術的污水初步過濾處理,例如:火電廠污水處理中,微塵等溶于水體的顆粒得到凈化;其次,超濾技術實現現代污水處理技術發揮其內在作用,也在超濾技術凈化水體,采用電鍍污水處理技術作為超濾技術的輔助技術,火電廠進行發電中,水資源在應用中,水溫會升高,因此,溫度上升會增強水體的黏著度,直接進行超濾過濾,污水處理的效果不強,電鍍技術進行污水處理增加電鍍壓力,電解作用能使水中正電荷和負電荷之間的空隙增加,分子運動的速率加快,污水中的物質在電解的作用下,從水分子中分離開來,到達對火電廠污水處理的作用。

(3)強化超濾處理。超濾技術在現代火電廠污水處理中的應用,可以實現污水的強化超濾處理,上部分離膜和下部支撐膜將污水控制在雙向封閉的處理空間中,強化過濾處理技術逐步實現污水處理的綜合過濾,例如:現代污水處理中的超濾處理采用混凝、生物預留處理、超過濾處理相結合的綜合性處理系統,超濾上部分離膜和下部支撐膜[3]可以在污水處理中發揮過濾處理的作用,同時實現污水處理中常規水分子中,分子質量控制,上部分離膜和下部支撐膜的污水過濾相對分子質量各部相同,達到對發電廠污水凈化處理的作用。

(4)污水超濾檢驗。現代超濾技術作為工業污水處理技術的新嘗試,實施污水處理、污水檢驗相統一的新型污水處理效果,污水超濾檢驗采用電子系統進行污水電解檢驗。一方面,超濾技術中采用的電解技術和膜處理技術相互融合,電解技術可以達到污水分子相互脫離,提高工業污水的過濾效果;另一方面,電解系統中也設定污水超濾檢驗技術,即工業污水進過分解過濾后,實現了污水處理技術的綜合分析,同時實現現代污水處理系統中,直接對超濾處理后的技術進行分析,一旦發現超濾技術進行技術凈化后,工業污水中含有的污染分子質量超出了工業污染處理的最低標準,超濾技術將再次進行工業污水處理,二次污水處理,一般采用超濾技術中的膠束強化過濾進行系統過濾,強化過濾系統再次應用超膜實施污水分離,應用超膜將水分子中活性分子固定在某一特定處理范圍中[3],并設定污水二次處理的控制值,進一步達到對污水的處理作用。

(5)電解的資源凈化。超濾技術在現代火電廠污水處理中的應用,也實現現代污水處理應用超膜過濾與電解污水凈化相融合,超濾技術雙向污水處理技術的應用,使水中不易溶或溶解的有機物、污水中保留的重金屬元素進行電解離子吸附,使水中污染成分,例如:硫酸、苯等金屬物質轉移到電解處理網中,經過超濾膜過濾時被截留,是污水的內部分子結構在電解的作用下重新排列組合[4],滿足了電解對工業污染水的凈化作用,結合以上分析來看,超濾技術工藝流程簡單、效果優良,同時實現了現代污水處理與污水檢驗過程的相互融合,為社會污水處理帶來了新的技術發展趨勢。

3 結論

超濾技術,實現現代社會污水處理的綜合性探索。超濾技術采用非對稱性的污水處理形式,結合電解等物理分離技術,實現火電廠的污水處理效果性增強,逐步探索現代社會資源處理效果,促進社會的資源探索與優化。

參考文獻:

[1]王凌.超濾技術及其在火電廠水處理工藝中的應用[J].湖南電力,2010(04):26-29.

[2]閆玉.高效反滲透技術處理電廠循環水排污水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4.

[3]瞿芳術.超濾處理高藻水過程中膜污染特性及控制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12.

第10篇

【關鍵詞】 城市建設;工業污水;處理;回收利用;研究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工業發展過程中的污水問題依然成為阻礙其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同時對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構建非常的不利,因此加強對城市工業污水處理與回收利用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

1 城市工業污水處理中的基本方法

從實踐來看,隨著近年來城市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廢水中的工業廢水比重越來越大,具有關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國內各大城市的全年總廢水排放量就已經超過了571億噸,其中工業廢水在總量中的占據份額大約是 42.3%,即超過241億噸。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國家加大了城市工業污水的處理力度,同時也投入了大量的專項資金。從2012年上半年的處理情況來看,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形勢依然嚴峻。對于城市工業污水而言,有效的應對策略就是嚴格控制城市工業污水的排放量,加強對工業污水的處理與回收利用。在當今社會,國內各類企業對城市工業污水的處理與回收利用越來越重視,以下是幾種常用的處理工藝和方法。

第一,化學沉淀法。該方法主要適用于處理鎳、鉻、銅以及鋅和汞等工業廢金屬離子以及砷、硼等兩性元素,同時還可以對城市工業污水中鈣、鎂等堿性金屬元素與氟、硫等非金屬元素進行有效的處理。實踐中,利用化學方法對城市工業污水中的各種重金屬進行處理,其技術方法相對比較容易和簡便一些。在此過程中,再結合相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可有效地準確計算應投數量,以實現物盡其用之目的。如果工業污水量相對較少一些,則可直接采用手工操作等方式進行處理;如果工業污水量相對較大,則條件具體的情況下可利用大型的自動化機械設備實施作業。針對工業污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可設置差異性的PH沉淀條件,該方法主要是應用于采礦冶煉生產實踐中所含有的大量重金屬離子污水處理。

第二,電解法。實踐中,該方法主要包括隔膜電解法和凝聚電解法兩種,利用電解法對工業污水進行處理,不僅可有效地對重金屬離子進行處理,而且還可以對重金屬進行有效的回收和利用。但需要主要的是采用電解法對工業污水中的重金屬進行處理,通常因電極板用電會消耗大量的電力資源。

第三,浮力浮上法。在城市工業污水分離處理實踐中,將重金屬上依附一些相對較小的氣泡,從而使其比重小于水,并浮上水面,即實現重金屬清除之目標。

在工業污水處理過程中,當前使用最多的浮力上浮法主要有離子浮上法和沉淀浮上法,同時還包括電解浮上法等。

以上幾種方法均是對城市工業污水的具體處理措施,一般是在確定了回收利用目標和污水水質檢驗以后,再選擇具體的處理方法和工藝,這樣能夠有效地保證城市工業污水達到可回收利用的程度。在此過程中,每種具體的污水處理7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點與用途,但實踐中只采用一種方法卻難以實現工業污染物的有效清除,因此為達到預期的污水處理目的,多采用幾種方法共同配合運用。

2 城市工業污水回收利用

基于以上對當前城市工業污水處理中的幾種方法分析,污水處理只是一種手段,要真正的實現節能環保,還要在回收和利用上多下功夫。

(1)回收利用方式

實踐中,根據城市地理條件、經濟發展狀況以及污水匯集狀況等因素,首先應當制定水質管理機制,將工業、地表以及地下水的輸送與分配活動,納入到污水處理與回收利用系統之中,并在此基礎上劃定水質分區范圍,從而為城市工業污水的處理與回收利用提供規劃依據。

第一,城市工業建筑中水系統。在城市區域中的一些大型的工廠建筑結構群中,應當建立一套科學完善的中水系統。實踐中該系統主要是用于收集雜排水, 通常將污水處理站設在裙房、地下室等處,可用中水進行沖廁、洗車以及綠化。

第二,區域中水系統。該系統主要應用于建筑小區、機關大院之中,采用多種原水類型。對于雨水系統而言,利用建筑屋面、綠地、路面以及停車場等,對雨水進行有效的收集。屋面雨水回收利用流程:屋面雨水、濾網、初期的雨水棄流以及景觀水面等。當水質要求較高時,可增加深度處理措施,即混凝過濾、混凝、浮選以及生物工藝和深度過濾等。針對路面徑流,實踐中因水質比屋面的雨水要差一些,所以應當先進行實地水質調研,必要時可增加深度處理,從而滿足雜用水水質要求。

(2)集中回收利用

從實踐來看,集中回收利用系統由污水處理廠組成,每一個污水處理廠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地區特點,對中水系統進行調節和選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在此過程中,回收利用水的水質與工業污水處理廠所采用的具體處理方法非常的密切,不同污水處理廠回收利用的處理工藝除受水質標準的影響,還受到污水處理規模、出水水質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回收利用工藝流程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

(3)分散回收利用

針對當前國內城市污水處理實踐而言,要想真正地實現工業污水處理與有效回收利用,必須要打破小范圍的回收利用方法,利用大型的污水管理截流至城市污水處理中心進行處理,然后再排放至不同的管網之中進行回收和利用。該手段雖然有效,但因該這項工程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有大量的政府資金作為支持,加之當前的城市老城正在改擴建之中,地下管網設備相對比較陳舊和落后, 因此難以有效地滿足截流之需求,工程實施難度非常的大。

結語:總而言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促使城市工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同時也導致工業污水的大量增加,城市工業污水處理與回收利用工作,依然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 耿東穎.淺談城市工業污水處理及回用.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2(09z).

[2] 宋岱岳.淺談城市工業污水處理及回用[J].科技致富向導,2012(05)

第11篇

關鍵詞:污水處理廠二級出水;再生回用;第二水源

中圖分類號:X70 文獻標識碼:A

阜新市地處遼寧省西北部,是以煤、電為主的工業城市,城市的形成是隨著煤炭工業的開發和發展而逐步建立起來的。長期以來,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使市區內最大的河流細河受到嚴重污染,不僅使阜新水資源環境受到破壞,細河下游段的錦州、朝陽市也受到了影響。2001年,利用德國政府貸款進行的阜新市城市污水處理工程開始籌建,工程主要包括沿細河鋪設的一條約25公里的截流干管和一座日處理能力為10萬噸的污水處理廠。2003年十月份該工程的截流干管工程開工建設,2OO4年六月份廠區土建工程開工建設。到2OO9年污水處理廠開始全面運行。

隨著污水處理廠的建成和運行,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對環境的危害,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但是如何使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是政府及污水處理運行企業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在我國,污水處理廠的運行費用主要靠政府財政支持,資金不足使一些污水處理廠運行十分困難,雖然開始征收“污水處理費”,但收費額度都低于污水處理成本。因此,將城市污水處理廠的二級出水,再經深度處理,回用于工業企業或作為景觀用水,這不僅使污水處理廠可以獲得一定的售水收入,維持正常運轉,也是城市長遠發展,節約寶貴的水資源的明智之舉。

污水回用就是將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達標污水用于不同目的。一般來說,污水處理廠的二級出水水質只能達到排放的要求,需經進一步處理才能用作回用水。回用水也稱再生水或中水,城市污水回用主要用于冷卻、除塵、沖渣和接觸產品或原料但不影響產品內在質量的初級加工用水以及城市綠化、車輛沖洗、建筑施工、沖廁等。污水回用在西方發達國家發展較早。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早在1918年就鼓勵污水再生、循環與回用,60年代以后得到廣泛的應用,并制定了相應的規范準則。我國城市污水處理起步較晚,從80年代才開始進行污水回用的研究。近年來隨著我國加大對水資源污染的治理,許多城市都已經建成或正在興建污水處理廠。同時我國又是淡水資源嚴重缺乏的國家,回用水作為第二水資源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目前國內外已有許多工程實例,分別將中水用于景觀及環境用水、工業冷卻、紙漿漂洗等不同用途,取得了一定的經驗。

雖然污水回用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但實施污水回用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受各地區自然條件、水資源及供需情況、社會經濟條件、政府的政策、公眾情緒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另外,回用水的水質及環境質量要求始終是污水回用的核心問題。從國外污水回用的發展經驗看,污水回用的范圍和規模還比較有限。主要應用于農業灌溉、工業用水,其次是環境和景觀用水。

與現有工業水源相比,回用水有以下優點:水量可靠,不需要長距離取水管線和泵站,如果污水廠與工業區較近,那么也能減少供水距離,從而降低工業制水成本和供水費用。但從水質看,回用水肯定達不到工業用水的供水水質指標。保證用戶的水質要求和衛生安全是污水回用的重要問題。

雖然回用水能滿足工業用水的水質要求,但衛生和環境的風險還是存在的。這也是影響公眾情緒,能否取得廣泛支持的關鍵。這就要求污水回用設計合同、運轉可靠,并且具備完善的管理措施,保證回用水的水質穩定,盡可能減少衛生和環境的危害。

阜新市的第一座污水處理廠—城市污水處理廠已完善了中水回用系統,經深度處理后的部分中水用于阜新發電廠的冷卻用水及城市景觀用水。

阜新市城市污水處理廠按原設計屬二級污水處理廠,污水經二級處理后排入細河。二級處理工藝采用先進可靠的A/O工藝,出水指標為CODcr小于等于100mg/l,BOD5小于等于30mg/l。工業冷卻水對水質的要求較高,二級處理污水還需經三級處理,進一步降低二級出水中的懸浮物和BOD,去除氮、磷等營養鹽及某些非生物降解的有機物濃度,防止回用水系統內藻類和微生物的繁殖,達到污水回用的目的。三級處理工藝和給水工藝基本一致,按照出水水質的不同要求,可以由以下工藝組合:混凝沉淀、過濾、活性炭吸附、離子交換、反滲透、消毒等。阜新市城市污水處理廠的中水主要供給阜新市發電廠作為其的冷卻用水,根據用戶的需要及國內外污水回用應用于工業用水的經驗,其三級處理采用如下工藝:混凝-沉淀-過濾-消毒。這個工藝屬傳統工藝,具有成熟的運行和管理經驗,運行可靠,出水水質穩定。

阜新是個嚴重缺水的城市,能夠作為城市供水的水源很少,城市供水已成為限制城市發展的瓶頸。隨著阜新的經濟發展,城市用水需求愈來愈大,開辟新的供水水源迫在眉睫。雖然阜新市城市污水處理廠的中水回用工程已完工,但還沒有正式運行,經驗較少。為了加快阜新經濟的發展,解決阜新市水資源緊張的現狀,對阜新市中水回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做如下探討:

1污水回用應建立在公眾廣泛支持、用戶樂于使用的基礎上,雖然回用水作為工業用水有較大的市場潛力,但不少用戶對使用回用水會有疑慮,甚至反感,這需要政府部門采取措施,大力宣傳,積極鼓勵使用回用水。

2對于新成立的企業,政府給予一定的政策,鼓勵其使用回用水。

3對于新建的小區、樓群,規劃部門將應用回用水的問題考慮進去,與上水管路統一規劃,使回用水用于沖洗廁所等功能得以實現,拓寬回用水使用途徑。雖然這是一項漫長的工程,但沒有開始,就永遠不會實現。

4對于我們北方城市,每家都有供熱管線,如果在非取暖期把供熱管網用于輸送中水,可以改變供暖企業的工作格局,還可以使管網得到良好的保護和及時的維修。

第12篇

關鍵詞:城鎮; 污水處理廠;遼寧省

中圖分類號:TU99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10003902

1 引言

隨著我國工農業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排放量逐年增加,若大量廢水不經處理直接排放,將對河流湖泊等水環境造成嚴重污染。2008年以來,遼寧省集中建設一批城鎮污水處理廠,實現了污水處理設施市縣全覆蓋,遼河流域水質得到明顯改善。

但是,隨著城鎮污水處理廠相繼投入使用,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日漸凸顯,健立完善污水處理運行保障長效機制刻不容緩。

2 基本情況

2.1 建設情況

目前,遼寧全省共建成城鎮污水處理廠160座,設計處理能力845萬t/d,總計投資150多億元。處理工藝普遍采用“厭氧-缺氧-好氧法”(簡稱A2O法)和間歇活性污泥法(簡稱SBR法)等工藝為主的生化處理技術。

2.2 運行情況

遼寧省城鎮污水處理廠基本穩定運行的有156座,日理污水652萬t,平均運行負荷率為77%。污水處理廠整體運行穩定,COD平均排放濃度約22.9 mg/L,氨氮約2.7 mg/L,總磷約0.5 mg/L。

2.3 運營情況

遼寧全省共有100座城鎮污水處理廠實行第三方運營模式,占總數的62.5%,其許經營73座、委托運營27座;政府自營的60座污水處理廠多由下屬國有企業或事業單位負責管理。

2.4 運行成本核算情況

城鎮污水處理廠的運行成本(運行費)主要由電費、藥劑費、設備維護及維修費、人員工資及管理費、污泥處置費、藥劑費和其他費用等構成。

根據對全省年平均運行350 d以上的污水廠數據統計測算,城鎮污水處理廠的平均運行成本約為0.68元/t。

2.5 污水處理費征繳情況

遼寧省市、縣兩級污水處理費征收標準和收繳力度較弱。根據2014年相關資料統計,市(區)級污水處理費居民平均征收標準為0.58元/m3,最高為0.8元/m3,最低僅為0.5元/m3;在已開征污水處理費的縣(市)中,居民平均征收標準為0.51元/m3,最高為0.8元/m3,最低僅0.25元/m3。

據調查統計,2014年全省污水處理費應收11億元,實際收繳額僅7億多元,收繳率不足70%。

3 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缺乏足夠認識,設計不夠縝密

對污水廠穩定運行認識不足,“重建設輕運行”,存在管理體制不順暢,資金保障不到位,隊伍建設水平不高等問題。在設計上也存在“技術僵化”“重水輕泥”“廠管不配套”“雨污不分流”等現象,形成了一些“先天性缺失”,影響制約污水廠的穩定運行。

3.2 結合實際不夠,技術選擇“一刀切”

遼寧省城鎮污水處理廠的工藝路線選擇,結合實際不夠,采取模式化的工藝路線,如執行一級A排水標準就選用A2O+深度處理工藝,一級B標準就選用AO+濕地工藝。

3.3 管網不完善,影響污水廠運行質量

污水管網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部分地區匯水管網建設滯后,收污水量不足;二是管網漏失嚴重,現有管網因老化嚴重、施工不規范等原因造成滲漏、地下水倒灌等;三是雨污未分,老城區管網均為雨污合流制管網,特別是工業污水的超標排放,嚴重影響了污水廠的穩定運行。

3.4 經費保障不足,影響污水廠正常運行

首先是征收標準低。全省平均居民污水處理費征收標準不到0.6元,達不到國家每噸污水0.8元的要求;再者收繳不到位,全省污水處理費收繳率不足70%,使得原本就緊張的運行經費更加捉襟見肘。上述問題導致財政壓力巨大,縣級政府尤為突出,甚至出現拖欠污水處理費等問題。

3.5 污泥處置問題突出,再生水利用率較低

一是污泥處置矛盾突出,僅沈陽、大連等少數城市建成了專業的資源化污泥處置場,大多數地區污水處理廠的污泥均采取干化混合填埋等方式,占地面積大、易產生二次污染。二是再生水利用率低。據統計,2014年遼寧省再生水利用率為10%左右,中水的開發利用亟待加強。

3.6 運營體制不順,專業化管理薄弱

部分縣級污水處理廠由政府部門(或下屬企業)直接運行,這種“既做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失位錯位問題,直接影響了對污水廠的運行監管。此外,部分縣級以下污水廠缺乏具備專業技術知識和管理經驗的技術人員,對于應對來水水質變化和處理復雜技術問題的能力不足,導致污水處理廠設備故障率高、運行不穩定。

4 對策及建議

4.1 加強頂層設計,進一步強化運行管理

要注重加強頂層設計,堅持“廠網并舉、管網先行”的原則,強化管網建設。注重轉變“重水輕泥”觀念,堅持“泥水并重”,建設污水處理廠同時考慮污泥處置出口,做到污水處理與污泥處置的同步建設、同時運營。

要堅持各負其責,各履其職的原則,細化明細污水廠運行責任。要把運行經費列入政府財政預算,完善保障制度。

4.2 完善工藝,推進示范污水廠建設

不斷完善工藝路線,城鎮污水廠要結合實際,有效銜接工業園區與工業污水的抗沖擊技術,提高泥沙的有效去除,推廣高效除磷脫氮技術。

積極探索示范污水處理廠建設,鼓勵和推動條件成熟地區先行一步。以實現水質提升、能源自給、資源回收和環境友好為目標,借助科技攻關成果,謀劃針對北方嚴寒地區的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研發和污水處理示范廠建設,打造一批低碳環保的先進污水處理廠。

4.3 統籌協調,提高污水費征繳水平

從實際出發,適時調整污水處理費征收標準。繼續完善污水處理費征收管理制度,設市城市污水處理費標準每噸應調整至居民不低于0.95元;縣城每噸應調整至居民不低于0.85元。

加大污水處理費收繳力度。著重加強企業用戶和自備水源用戶污水處理費的征繳,加大征繳執法力度,實現應收盡收。

4.4 實施“以獎代補”政策,促進運行質量的提升

設立專項資金,實施“以獎代補”的政策。按照城鎮污水廠鼓勵性補貼、貧困地區優先補貼和西部地區傾斜補貼的原則,對符合環保要求,達到連續運行、達標排放且無違法違規行為的污水廠給予補貼,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除外。

補貼資金實行專戶存儲、專款專用,只能用于污水處理廠運行經費補助。

4.5 深化運營改革,提高再生水資源化利用

完善城鎮污水廠社會化運營。積極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推動社會資本和企業參與污水廠運營;加強綜合管理,實行準入、運營、退出全過程監管機制,合理確定收益,規范合同約束,完善考核評估制度。

制定鼓勵政策,提高再生水利用率。由省統籌制定中水指導價格,形成自來水、自備水源、中水階梯價格體系,鼓勵企業等用水大戶使用再生水。各級地方政府要按國家要求,建設城市再生水利用設施和管網,新建項目用水工藝必須達到清潔生產水平,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

參考文獻:

[1]劉 峰,宋闖.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淺議[J].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1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平市| 抚远县| 东海县| 德江县| 平阴县| 广饶县| 远安县| 云南省| 望都县| 临西县| 宜兰市| 临潭县| 聂拉木县| 古浪县| 武定县| 临桂县| 桐柏县| 海宁市| 股票| 江达县| 五指山市| 萍乡市| 金塔县| 长宁县| 信丰县| 阜康市| 台山市| 锦州市| 富宁县| 泰安市| 都匀市| 南丰县| 正安县| 长治县| 盐边县| 平湖市| 始兴县| 原平市| 将乐县| 城固县| 通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