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呼吸的作用

呼吸的作用

時間:2022-09-05 11:07:0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呼吸的作用,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呼吸的作用

第1篇

一、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在物質上的聯系

可見,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和氧氣,恰恰作為細胞呼吸的反應物,而細胞有氧呼吸產生的CO2和H2O正好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結合這兩個生理過程,我們來看一下相關元素的轉移情況。

其他方面比較:

(1)在這兩個生理過程中水既是反應物,也是生成物。在光合作用過程中水作為反應物參與光反應階段,同時暗反應階段三碳化合物被還原生成水。而在有氧呼吸過程中水作為反應物參與第二階段,與丙酮酸反應生成CO2,同時有氧呼吸第三階段,又有水生成。

(2)在這兩個過程中都產生[H],雖然都具有很強的還原性,但二者不是同一種物質。光反應產生的[H]用于暗反應還原C3;有氧呼吸產生的[H]則用于第三階段還原氧氣。

(3)兩過程都產生ATP,場所不同,去路不同。光合作用產生的ATP只能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應,而細胞呼吸產生的ATP可以用于生物體的各項生命活動。

另外,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還要同時注意這些過程進行的場所,在不同的條件下,哪些過程能進行,哪些不能進行。最好能做到,提到某些特殊的環境條件能在腦海里浮現出葉綠體和線粒體的圖形以及二者在物質上的供給。

二、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在能量上的聯系

光能電能活躍化學能穩定化學能ATP中活躍化學能ADP+Pi+能量(用于各項生命活動)

生物體對于能量的需求就是先通過綠色植物等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轉化為化學能,穩定地貯存在有機物中,而細胞呼吸再把穩定的化學能轉化為活躍化學能,再供給生物體的各項生命活動利用。

三、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反應方程式

CO2+2H2O(CH2O)+H2O+O2

6CO2+12H2OC6H12O6+6O2+6H2O

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上述三個化學方程式,在考試中也經常出現,除了本身屬于高考考點外,在相關計算中也經常用到,希望大家熟記。尤其是方程式的寫法要求非常嚴格,比如箭頭、條件、系數和能量等,在考試中都有嚴格要求。稍微不注意就會丟分。

第2篇

程中,教師往往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評講和練習,但效果卻不甚理想。

我認為原因可能有2個,一是學生雖掌握基礎知識,但還不能熟練運

用。二是缺少實題感悟,不知如何運用所學知識去解題。以上問題的解

決都需要教師精選例題,利用典型例題對學生進行訓練,并及時選擇配

套的練習進行變式訓練,及時進行鞏固,深化。下面就以光合作用和呼

吸作用中的一些難點為例講講例題的選擇。

一、曲線中各點所代表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大小關系的分析

在解題時經常遇到分析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大小,且大都都是在

曲線圖上。如下圖:哪些點表示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相等?

大多數學生都能說出是c,。這源于教師對這部分內容的反復強

調。如學生能真正弄懂原因,那教師立即進行變式訓練:如下圖:

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相等的是D,H。但很多學生可能都會說是E

點。這時教師就要幫助學生分析:比較兩個圖的縱坐標的含義有什么不

同?CD段上升的原因?DE段下降的原因?

從“CD段時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罩內二氧化碳濃度增加。DE

段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罩內二氧化碳濃度下降”可知,D點時應該

是光合速率增大至與呼吸速率相等。

這時,還可進行再次變式訓練,如下圖:

該圖中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相等的點是哪些?該題中縱坐標與上圖的

區別是由二氧化碳改為氧氣。上圖弄懂的學生能很輕松的得出是B,C

點。

這樣通過3個圖形的分析,學生應該對這個問題有較好的掌握。

二、光合作用中午休現象的分析

學生常會遇到下圖:e點的形成原因?教師對這一問題強調較多,大

多數學生都能答出“氣孔關閉”。這時,教師可再繼續研究:

是否是所有植物都有午休現象?什么情況下會沒有?

出示下圖:

春季的某一晴天 盛夏的某一晴天

由上圖可知,盛夏季節有午休現象。由此進一步深入分析,午休的

原因是由于溫度過高,植物防止丟失大量水分,從而關閉氣孔。進而分

析氣孔的關閉,影響二氧化碳的吸收,影響光合作用。這時,教師可以選

擇例題進行這一知識點運用的訓練。如下題:

(2011·廣東理綜,26)觀賞植物蝴蝶蘭可通過改變C02吸收方式以適

應環境變化。長期干旱條件下。蝴蝶蘭在夜間吸收C02并貯存在細胞

中。

1.依圖1分析,長期干旱條件下的蝴蝶蘭在0~4時_____(填“有”或“無”)

ATP和[H]的合成,原因是_____;此時段_____(填“有”

或“無”)光合作用的暗反應發生,原因是_____

2.10—16時無明顯C02吸收的直接原因是_____。

該題中可以看出蝴蝶蘭在干旱時有午休現象,原因由于缺水。缺水

時氣孔關閉,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為0,但由于夜間吸收了二氧化碳,所以

在10~16時是有光合作用的。

三、一段時間內,植物有機物的合成及消耗分析

在題目中,除了比較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大小,還會讓學生分析

有機物的變化量。如下圖:

一晝夜后,該植物有機物的量的變化?這對于學生而言較難。教師

需分析到位,先比較24時與0時的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得出24時二

氧化碳濃度下降,說明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多于呼吸作用產生的

二氧化碳。從而得出答案:增加。分析完這條題目后,教師應立即進行變

式訓練:

一晝夜,植物有機物量的變化?教師可指導學生分析縱坐標含義的

變化。在弄懂上題后,能輕松得到該題的答案:減少。

四、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測定實驗

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還有一類題目較為常見,就是光合速率

和呼吸速率的測定實驗。該實驗需學生始終記住植物時刻都進行呼吸

作用,而光合作用只在光下才進行。所以,若用植物研究呼吸作用,裝置

需放在黑暗條件下。而在光下,由于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又進行呼吸作

用,所以學生一定要理解并牢記實驗測得的數據應表示的是凈光合速

率。在理論分析后,一定要及時進行例題訓練:

(2010·揚州市第一次調研)某轉基因作物有很強的光合作用強度。某中

學生物興趣小組在暑假開展了對該轉基因作物光合強度測試的研究課

題。設計了如下裝置。請你利用下列裝置完成光合作用強度的測試實

驗。并分析回答有關問題。

I.實驗步驟

(1)先測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強度,方法步驟是:

①_____;

②_____;

③30分鐘后分別記錄甲、乙兩裝置紅墨水滴移動的方向和刻度。

(2)測定植物的凈光合作用強度,方法步驟是:

①_____;

②_____;

③30分鐘后分別記錄甲、乙兩裝置紅墨水滴移動的方向和刻度。

(3)實驗操作30分鐘后,記錄甲、乙裝置紅墨水滴移動情況

Ⅱ.實驗分析:假設紅墨水滴每移動1 cm,植物體內的葡萄糖增加或減

少1 g。那么該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是_____g/小時。白天光照15

小時,一晝夜葡萄糖的積累量是_____g。(不考慮晝夜溫差影響)

本題較全面的考查了學生對該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如(1),(2)兩小

題考查學生基礎的實驗操作。第(3)題則較難,需學生能理解乙裝置的

作用:用于校正由于氣體膨脹而造成的誤差。第Ⅱ題則更難,需要學生

會處理校正的數據,并還考查學生關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有機物

的計算”的能力。

第3篇

呼吸作用的條件是需要不同的酶催化。呼吸作用,是生物體在細胞內將有機物氧化分解并產生能量的化學過程,是所有的動物和植物都具有一項生命活動。呼吸作用是所有活細胞的共同特征。

呼吸作用意義

第一,呼吸作用能為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呼吸作用釋放出來的能量,一部分轉變為熱能而散失,另一部分儲存在ATP中。當ATP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時,就把儲存的能量釋放出來,用于生物體的各項生命活動,如細胞的分裂,植株的生長,礦質元素的吸收,肌肉的收縮,神經沖動的傳導等。

第二,呼吸過程能為體內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在呼吸過程中所產生的一些中間產物,可以成為合成體內一些重要化合物的原料。例如,葡萄糖分解時的中間產物丙酮酸是合成氨基酸的原料。同時,保持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含量保持平衡。

(來源:文章屋網 )

第4篇

代謝的調節主要包括基因的調節和酶活性的調節。一切代謝都受酶催化,而酶合成則是基因的一種表達,也受基因的控制,因此代謝進行也是基因的一種表達,是基因通過酶合成的調控來完成。但在一個(如呼吸之類)多酶體系組成的代謝過程中,并不是每一個酶都起同樣重要的作用,而只是其中的一個或幾個酶在整個代謝中起關鍵性的作用,其活性大小控制著整個代謝的速度和快慢。下面介紹呼吸作用的幾種調節方式。

一、氧氣的調節――巴斯德效應

巴斯德效應是指分子氧對酒精發酵的抑制現象,巴斯德早就觀察到氧有抑制酒精發酵的現象,即在低氧濃度下,有利于酵母的發酵;而高氧濃度則抑制發酵,也就是說氧能抑制酒精發酵,以后在植物組織中也發現有這種現象。對這種效應的解釋,正說明糖酵解的調節機理。糖酵解的主要調節酶是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有氧時,丙酮酸TCAC,促進TCAC,而TCAC活性上升時產生的ATP和檸檬酸也就多了,這兩種物質都是上述二酶的負效應劑,所以使發酵受到抑制:

(1)由果糖磷酸激酶,一種調節酶,催化的反應G-6-PF-2-P,活性受ATP或檸檬酸控制。當ATP或檸檬酸多時,活性受抑制,ADP或AMP多時,活性上升。

(2)醛縮酶,催化的反應F-2-P?葑3-Pi甘油醛,可逆。

(3)磷酸甘油醛的氧化過程:經3-Pi甘油醛脫氫酶催化,先脫氫形成1,3-二磷酸甘油酸,此酶是含HS的酶,即以HS-為重要功能基團。其作用方式是酶先加在3-Pi甘油醛的功能羰基上,在亞基上結合的NAP+從加合產物中移去2H,產生一個高能硫酯鍵S∽CO3接著磷酸根在硫酯鍵上置換此酶。反應所產生形成的3-Pi甘油酸分子中連接了一個“高能”磷酸鍵,可在下步反應中斷裂形成ATP,它是EMP途徑中形成ATP的第一個反應。

(4)烯醇化酶催化反應磷酸甘油酸烯醇式-2-磷酸丙酮酸,后者也是一個高能磷酸鍵的化合物,在其后的反應中形成ATP,這是EMP途徑中第二個形成ATP的反應。

二、三羧酸循環的調節

三羧酸循環的調節是多方面的。NADH是主要負效應物,NADH水平過高,會抑制丙酮酸脫氫酶(多酶復合體)、異檸檬酸脫氫酶、蘋果酸脫氫酶和蘋果酸酶等的活性。ATP對檸檬酸合成酶和蘋果酸脫氫酶起抑制作用。根據質量作用原理,產物(如乙酰CoA、琥珀酰CoA和草酰乙酸)的濃度過高時也會抑制各自相關酶的活性。調節的關鍵步驟其作用是使EMP途徑產生的丙酮酸脫羧和脫氫最終形成二氧化碳和水的過程。

可見,ADP與ATP對TCAC有調節作用,NAD+與NADH也存在。

下面具體說說關鍵步驟:丙酮酸通過TCAC徹底氧化,分兩個階段進行,脫羧、脫氫,產生二氧化碳、4NADH、FADH2.氫受體(NADH、FADH2)經呼吸電子傳遞鏈,最終把電子交給氧,形成水。脫羧過程:丙酮酸乙酰CoA,異檸檬酸α-Kg,α-Kg琥珀酰CoA。脫氫過程:琥珀酸延胡羧酸,蘋果酸草酰乙酸。

三、乙醛酸循環(GAC)

1.GAC途徑:關鍵酶有兩種

(1)異檸檬酸裂解酶(異檸檬酸酶)

(2)蘋果酸合成酶(對乙醛酸絕對專一)

此途徑中其他酶與TCAC循環中的完全相同。

2.HMP的調節

主要受NADP+與NADPH和ATP的調節。

調節酶6-Pi-C脫氫酶

正效應劑:NADP+

負效應劑:NADPH和ATP

NADPH/NADP

ATP的調節:ATP是G-6-Pi脫氫酶的競爭性抑制劑。因為當ATP多,G-6-P更多進入EMP;少時,主要進入HMP。

其它的調節方式:

1.能荷的調節:細胞中貯存能量的化合物主要是腺苷酸類化合物,如AMP、ADP與ATP。腺苷酸中的ATP+ADP+AMP在細胞中的總量是一定的,但是它們之間的比例卻變化很大。ADP含有的能量是ATP的1/2,能荷就是表示這種腺苷酸酸能量水平的一個指標。

能荷(%)=+1/2/++

通常細胞的能荷保持80%的狀態,能荷很低時,促進ATP合成減慢ATP利用,將能荷水平提高;反之,將能荷降低下來。

2.NADH/NAD+比對代謝的調節

細胞中NADH和NAD+常以一定的比例存在,比值增高,促使糖酵解的進行,比值下降,使發酵過程減慢。

參考文獻:

[1]王忠主編.植物生理學.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2]潘瑞熾,董愚得.植物生理學(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第5篇

[關鍵詞] 呼吸道合胞病毒; 阿糖腺苷磷酸鹽; 病毒唑; 柴胡

[中圖分類號] R373.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11-058-01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嬰幼兒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嚴重危害嬰幼兒的健康[1]。長期以來,臨床上并無特效的抗RSV藥,因此,篩選某些化學藥物及抗生素制劑用于RSV感染的治療有重要意義。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及來源 Vero細胞及RSV-Long株由衡陽市中心醫院病毒室提供:RSV-Long株在Vero細胞上傳代,病毒滴度為106TCID50/0.1ml,實驗時用100TCID50/0.1ml。單磷酸阿糖腺苷(Ara-AMP)由廣東省藥物研究所制藥廠生產,每支200mg;病毒唑注射液由武漢第二制藥廠生產,每支100mg;柴胡注射液由河南淅川制藥廠生產,每支2g。

1.2 藥物的細胞毒性反應 將生長良好Vero細胞管分成不同劑量的9個實驗組,即:Ara-AMP、病毒唑、柴胡、0.125m/ml的Ara-AMP分別加不同濃度的柴胡和病毒唑、0.1m/ml的病毒唑分別加不同濃度的Ara-AMP和柴胡、1mg/ml的柴胡分別加不同濃度的Ara-AMP和病毒唑,同時設正常細胞對照組。傾去營養液,加入不同稀釋度的藥物,每個稀釋度2管,補足維持液至lml,35℃靜置培養,與正常細胞相比較,每天觀察細胞病變(CPE),于第3天判定初次結果,第5天判定終結果。

1.3 藥物對RSV的抑制作用 將Vero細胞管分成Ara-AMP、病毒唑、柴胡3個單項藥物對RSV的抑制組,另設Ara-AMP加病毒唑、Ara-AMP加柴胡及病毒唑加柴胡聯合用藥3個組,共6組實驗。棄去培養液,接種100TCID50的RSV0.1ml,隨即將不同稀釋度和不同配比的各種藥物各0.1m1分別加入6個實驗組的細胞管,每個稀釋度2管,補足維持液至lml,同時設病毒和正常細胞對照組,于感染后第7天判定結果,當病毒對照的CPE達+++(75%)時,實驗組的CPE不超過++的藥物濃度判定為該藥50%的抑制濃度(ID50)為有效劑量,以比較各種藥物抑制RSV的強度。

1.4 藥物抑制RSV的時機選擇 將生長良好的Vero細胞接種100TCID50的RSV0.1ml,于感染的同時及感染后2、12、24、36h,分別加入各稀釋度的不同藥物,每稀釋度2管,同時設病毒和細胞對照,補足維持液至lml,35℃培養,結果判斷同1.3。

2 結果

2.1 藥物的細胞毒性反應 (見表1):單用劑量為0.5mg/ml的Ara-AMP時Vero細胞出現毒性反應,減至0.25mg/ml時,于第5天出現毒性,當劑量降至0.125mg/ml時,于第5天觀察,未發現細胞毒性。單用病毒唑時,0.2mg/ml的濃度即可導致細胞出現毒性反應,而0.1mg/ml濃度時則無細胞毒性。柴胡以2mg/ml的濃度單用時出現細胞毒性,而lmg/ml的濃度時則無毒性反應。當0.125mg/ml的Ara-AMP和lmg/ml柴胡聯用時,對細胞的毒性并未增加,而當它與0.1mg/ml的病毒唑聯用時,對細胞的毒性增加,于第3天觀察即出現細胞毒性。當0.1mg/ml病毒唑與lmg/ml的柴胡聯用時.對細胞的毒性沒有增加,到第5天時對細胞無毒性作用。

表1 藥物的細胞毒性反應

2.2 藥物對RSV的抑制作用 聯合用藥時Ara-AMP加病毒唑對RSV的抑制作用明顯增強,如病毒唑l2.5g/ml加3.125μg/ml Ara-AMP的劑量就可對RSV發生作用[2]。這既可減少藥物的用量,降低毒性反應,又可增強抑毒作用,是較理想的配比。這一特點在其他兩組聯合用藥中也表現很明顯。

2.3 藥物抑制RSV的時機選擇 當細胞被RSV100TCID50/0.1ml感染后,在感染的同時及感染后2、12h,向細胞管內分別加Ara-AMP125μg/ml、病毒唑100μg/ml及柴胡1000μg/ml時,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當感染后24h給藥,抑制作用減弱,36h后給藥則無效。本研究選擇了RSV感染后2h給藥的方法。

3 討論 選擇適當的制劑用于RSV感染的治療是一項重要課題。但由于病毒依賴于宿主細胞進行復制的機制,許多抗病毒藥物對宿主細胞也有毒性作用,因而可供臨床選用的藥物不多。為此,我們應用觀察病毒致細胞病變作用(CPE)的方法,分別測定了Ara-AMP、病毒唑、柴胡及其聯合應用對RSV的抑制效果。實驗表明,3種藥物在細胞上對RSV均有抑制作用。Ara-AMP和病毒唑的有效劑量均為25μg/ml,柴胡為125μg/ml。

臨床上為了控制病毒感染,通常采用聯合用藥,因為兩種藥物的作用除拮抗外,無論是相加還是協同,均可減少用藥劑量,毒副作用也相應降低,且可達到最佳療效[3]。實驗證明,Ara-AMP、病毒唑和柴胡相互間的聯合應用都可達到上述目的,各種配伍均可產生協同作用的效果。

在病毒疾病的治療上,用藥時機的選擇非常重要,3種藥物的共同點是當病毒感染的同時及感染后2、12h內,向細胞培養液中加藥時,對病毒增生發生強大的抑制作用。24h后給予相同劑量的藥物時,制作用減弱。感染后36h再投放藥物,則毫無作用。在臨床抗病毒治療時,無論單項用藥或聯合用藥,均應注意早期使用方可奏效。

參考文獻

[1] 何挺鋒,曹旭英.小兒急性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126例分析[J].中國鄉村醫藥,2010,06.

第6篇

關鍵詞: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圖解過程

1.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發生的過程非常復雜,其中涉及到光照、二氧化碳和有機化合物等多種物質,并且由許多化學反應構成。在一定程度上還可根據綠色植物是否需要光能,將光合作用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光反應,第二階段是暗反應。光能合成作用在綠色植物生長過程中處處存在,其中需要借助綠色植物中的葉綠體和一些細菌共同參與,在光照充足的情況下,綠色植物就會進行光反應。這樣綠色植物就會進行光反應,并且利用光照將植物所吸收的二氧化碳轉化為有機化合物,在這個過程中還會釋放一定的氧氣和還原氫[H]。

2.有氧呼吸過程圖解的改進

2.1增加“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基質”的文字標注

在改進有氧呼吸圖解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增加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基質的文字標注來實現。首先在第一個階段中,兩分子的丙酮酸是在酶的參與下,再加上一分子的葡萄糖共同構成的,分解的最后會形成少量的氫[H],此外還會釋放出一些能量。有氧呼吸的第一個階段是在細胞質基質中發生的,上面提到過的參與有氧呼吸第一階段的酶,我們通過實驗得出這些酶也存在于細胞質基質中。然后就是有氧呼吸的第二個階段,在該階段中丙酮酸會通過一些渠道分散在綠色植物的線粒體中,在該階段需要酶和水的共同參與。經過短暫的一系列反應后,產出物是二氧化碳和還原氫[H],并且也會在一定時間內產出一些能量,經過研究我們可以得出,參與第二階段的酶存在于線粒體的基質中。

2.2將前兩階段產生的[H]移到線粒體內膜上

改進有氧呼吸過程圖解還有許多的辦法,我們還可以通過將前兩個階段所產生的所有還原氫[H],移送到線粒體內膜上。首先,我們要來了解一下線粒體,線粒體也是綠色植物中的一個細胞器,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就是線粒體。還原氫傳遞和電子傳遞體共同構成了有氧呼吸的呼吸鏈,有氧呼吸的第三個階段也發生與線粒體的內膜上,第三階段會產生一些氧化磷酸化的酶。如果對這些還原氫[H]加以轉移,我們就可以更加準確的分辨出有氧呼吸所需要的物質及反應的場所。

3.光合作用過程圖解的改進

3.1增加葉綠體模式圖

在學習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圖解知識時,圖片上復雜的物質轉換和物質形成,都會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難度。所以需要對光合作用的圖解過程進行改進,比如說可以增加葉綠體模式圖,葉綠體是細胞器,常常參與到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過程。葉綠體在電子顯微鏡的觀察下,可以發現葉綠體是具有雙層膜的細胞器,在進行下一步觀察我們會發現葉綠體的內部有許多基粒,這些基粒是由囊狀結構的薄膜堆積而成。這些基粒之間又充滿著許許多多的基質,對于以上的描述如果可以通過增加葉綠體模式圖來展現出來,就可以讓我們更好地去觀察光合作用的每一個過程。

3.2增加“基粒囊狀結構”“基質”的文字標注

改進光合作用的過程圖解,還可以通過增加基粒囊狀結構和基質的文字標注,通常情況下會將光合作用分為兩階段,一階段是光反應另一個階段就是暗反應。綠色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是通過是否需要光照來區別階段的,葉綠體的囊狀結構薄膜上是用來進行光反應的,在光反應階段中色素分子和酶也是重要的⒂胝擼色素分子和酶分布在基粒的囊狀結構薄膜上。葉綠體的基質是用來進行綠色植物暗反應階段的,參與該階段的是多種酶,這些酶大部分存在于葉綠體的基質中。這些綠色植物反應過程中所需要的各種物質種類繁雜,如果對這些物質加以文字標注,我們就可以更加準確的分辨出光反應和暗反應所需要的物質及反應的場所。

3.3移動了[H]、[ATP]的位置

傳統的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圖解過程過于復雜,[H]、[ATP]的位置擺放錯亂,眾所周知葉綠體的囊狀結構薄膜上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所以我們可以得出葉綠體的囊狀結構薄膜上存在大量的還原氫[H]和[ATP],首先ATP是由ADP+Pi所形成的,而還原氫[H]是水在光下分解產生的。通過移動[H]、[ATP]的位置,可以更加直觀的查看葉綠體的囊狀結構,方便我們記憶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全過程。

4.結語

綜上所述,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是不可分離的兩個部分,在整個過程中可以將光能變成化學能,綠色植物通過吸收二氧化碳,可以在內部結構中將太陽光吸收,然后進行轉換變成化學能,并且將留在自身的物質合成有機化合物。目前人們所能利用的一些能源,比如說天然氣、木材和煤炭,都離不開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以上是本人的粗淺之見,由于本人的知識水平及文字組織能力有限,文中如有不當之處,還望教師和同學們能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李永軍.光能轉變成化學能[J].陜西科技,2010.

[2]李學友,王立海.多種酶存在于葉綠體的基質[J].生物工程,2010.

第7篇

【關鍵詞】 布洛芬;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退熱;效果分析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小兒時期常見的臨床疾病, 一年四季均可發生, 但是主要集中于冬春季節。患兒在臨床上多表現為嘔吐、腹瀉以及發熱等癥狀[1]。發熱作為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癥狀, 如果治療不及時極易導致患兒病情加重, 進而發生驚厥等, 嚴重威脅了患兒的健康和生命, 因此如何對其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為了進一步分析布洛芬對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退熱效果, 江西省武寧縣人民醫院選取了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期間收治的100例伴有發熱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兒的臨床資料作為研究對象, 通過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進行對比觀察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 現將臨床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在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期間收治的100例伴有發熱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兒的臨床資料作為研究對象, 對其進行回顧性分析。另外, 根據患兒入院的先后順序, 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50例。其中男性患兒46例, 女性患兒54例, 年齡在6個月~10歲不等, 平均年齡為5.5歲。此外, 調查發現, 在這些患兒中, 有22例為支氣管炎, 7例為肺炎, 54例為上呼吸道炎以及17例為扁桃體炎[2]。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以及病情等方面的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具有可比性(P>0.05)。

1. 2 方法 對對照組患兒采用對乙酰氨基酚進行治療, 即按照10~15mg/kg口服;而觀察組患兒則選用布洛芬懸液進行治療, 口服劑量為5~10 mg/kg, 隨后根據患兒體溫的變化酌情重復使用[3]。

1. 3 療效判定標準 如果患兒在用藥2 h內體溫恢復正常或者下降超過1.5℃, 那么治療效果即為顯效;如果患兒在用藥2 h后體溫有所下降, 但是幅度沒有超過1.5℃, 那么治療效果極為有效;如果患兒在用藥2 h后體溫沒有發生變化或者仍有上升, 那么治療效果即為無效[4]。

1. 4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兩組患者治療效果進行統計分析, 結果進行t檢驗, 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 P

2 結果

調查顯示, 在對觀察組患者采用布洛芬懸液進行治療后, 患者的病情明顯改善, 其中顯效42例, 有效8例, 總有效率高達100%, 相比于對照組顯效24例, 有效20例, 總有效率88%具有顯著優勢。另外, 觀察組患者的退熱時間較對照組也明顯較短,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雖然有4例患兒在治療期間出現惡心、嘔吐以及腹痛等不良反應, 但是經過細心地治療后均恢復正常, 沒有其他嚴重情況發生。

3 討論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小兒時期常見的臨床疾病, 一年四季均可發生, 但是主要集中于冬春季節。患兒在臨床上多表現為嘔吐、腹瀉以及發熱等癥狀。發熱作為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癥狀, 由于患兒神經發育沒有完善, 如果治療不及時極易導致患兒病情加重, 進而發生驚厥等, 嚴重威脅了患兒的健康和生命。

布洛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對于抗炎以及解熱等具有良好的效果。此外, 布洛芬作為環氧化酶抑制劑, 對前列腺素E2的合成也具有抑制作用, 使得患兒的體溫調節中樞調控點下移, 進而起到降熱的效果。而乙酰氨基酚雖然也可以有效的達到降熱消炎的效果, 但是如果藥量掌握不當會引起肝損傷。兩種藥物相比, 布洛芬口感較好, 避免了患兒對肌肉注射的恐懼, 便于患兒積極的配合治療。本院通過對收治的100例患兒采用兩種藥物進行對比治療發現, 在對觀察組患者采用布洛芬進行治療后, 患者的病情明顯改善, 其中顯效42例, 有效8例, 總有效率高達100%, 相比于對照組顯效24例, 有效20例, 總有效率88%具有顯著優勢。另外, 觀察組患者的退熱時間較對照組也明顯較短,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 布洛芬對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退熱效果顯著, 而且安全性較好, 適合在臨床治療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杜冬平,孫國勤,徐恩芳. 布洛芬對創傷小鼠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 中華麻醉學雜志, 1999,19(8):477.

[2] 吳瑞萍, 胡亞美, 江載芳, 等.實用兒科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5(1100):1132-1146.

第8篇

1練習太極拳對呼吸系統的調節

練習太極拳要保持呼吸自然、沉實,通過深長、細緩、均勻的腹式呼吸方法,增加肺的容氣量,確保氣體能充分交換,相對地增加了各器官的供氧,長時間練習太極拳,可以提高心肺功能。陳氏太極拳結合力學和經濟學原理,采用螺旋纏繞的運氣方法,以小力勝大力,以弱力勝強力。如同用一個小小的千斤頂,就將載重幾噸的貨車頂起來的道理。經絡是布滿人體的氣血通道,源于臟腑,流于肢體,臟腑、經絡、氣血失和,就會神機反常而產生疾病,和就會氣血流通,而且強身延年。太極拳結合經絡學說,以拳術與導引、吐納與表里,拳勢動作采用螺旋纏絲式的伸縮旋轉,要求“以意導氣、以氣運身”,“氣宜鼓蕩、氣遍身軀”。內氣發源于丹田,以腰為軸,節節貫穿,微微旋轉使腰隙(兩腎)左右軸挽,通過旋腰轉脊,纏繞運動,布于全身,通任、督兩脈,上行為旋腕轉膀,下行為旋踝轉膝,達于四梢,復歸丹田,動作呈弧形,圓活連貫,一招一式,承上啟下,一氣呵成,導致氣血循環,此為運勁(即運氣),它區別于用勁,這種系統的運氣方法符合經絡學說的道理,也是其他拳法和體育運動所少有的。

導引和吐納是我國源遠流長的養身術,早在公元前幾百年的《老子》《孟子》等著作中已有記載。漢初淮南子劉安編成《六禽戲》,漢末著名醫學家華佗將其改為《五禽戲》,模仿禽獸的動、搖、屈伸、仰俯、顧盼、跳躍等動作,并結合呼吸運動,用于治病和保健鍛煉,是氣功和內行功的先導,也是道家養生學的基礎。吐納術就是呼吸之術:吐,即從口中吐出,意思是呼氣;納,即收入,意思是吸氣。陳氏太極拳將導引、吐納術和手、眼、身法、步法的協調動作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其成為內外兼修的內功拳運動,不僅能強身健體,而且修身防身。

1?郾1練太極拳與行氣

太極拳是一種內功拳,其內功就是練氣,通過練氣發揮元氣,使元氣到達人體經絡穴位,疏導周身經絡通暢,達到健身、治病和延年益壽的目的。因此,太極拳練到一定程度的人會產生腹鳴、指尖酸麻、發脹、針刺等與經絡學說中針刺穴位的“針感”相同的感覺。中醫認為這是體內“得氣”的現象,是經絡通暢的反應。經絡內屬于臟腑,外絡于肢節,溝通臟腑與體表,使人體聯成一個有機整體,并能行氣血,營陰陽,使人體各部的功能活動得以調整至相對平衡。太極拳練的是大道,即太極陰陽轉換中陽極生陰、陰極生陽的原理。太極拳剛中寓柔,柔中寓剛,剛柔并濟,虛極生實,實極生虛,虛實轉換。通過精神集中、以意用氣、以氣運身、意到氣到形隨的練習,做到一動全動,周身相隨,內外相合。

“氣”在古代是人們對自然現象的一種認識,“氣”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氣”的運動變化說明了人的種種生命現象。中醫學的“氣”是構成人體及維持生命活動的最根本、最微細的物質,同時也具有生理機能的含義。氣來源于腎中精氣、水谷之氣和從自然界吸入的清氣。人體的生長發育及臟腑、經絡的生理活動都要依靠“氣”的激發和推動,如果氣虛,那么推動作用減弱,身體功能就會減退或發生病變。中醫學和養生學既重養氣,又重調氣。氣機和調,則人抗拒病邪和衰老的能力提高。對機體來說,氣的協調平衡,稱為“氣機調暢”,運動生理學稱之為穩態,即在一定范圍內,經過體內復雜的調節機制,維持不斷變化的內環境理化性質保持相對動態平衡的狀態。養生學把調養氣息作為主要任務和目的,無論動功,還是靜功,包括導引吐納、推拿按摩等,最終都以氣充和氣調為目的。太極拳要求習練者“氣遍身軀不稍滯”、“氣宜鼓蕩”、“氣斂入筋骨”、“氣由脊發”,氣沿循經絡并有規律地運行,才能調和氣血,達到內壯,增長內勁。行氣最后歸到一個“勁”,達到氣與力合的階段,這是太極拳的勁力體現。

1?郾2練習太極拳對呼吸系統的調節

太極拳要求意守丹田,隨著動作變化,“意守”不同穴位。如預備式,站立當場,沉心靜氣,拋棄一切思想雜念,呼吸自然,意守“丹田”;“起勢”應讓氣從丹田順沖脈上行,至手掌的“勞宮”穴;雙手同時前推,意識在“大椎”穴;“十字手”在“丹田”;蹬、分腳時在“命門”;通過不斷演練,意念訓練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在太極拳的呼吸中,吸氣時的行氣路線是“丹田”到“會陰穴”,再到“尾椎”,然后順著腰椎、脊背向上到達頭頂的百會穴。呼氣時行氣路線有三條,一是從百會下行經過臉頰,沿著胸腹正中線回到丹田;二是從脊背延伸到手掌勞宮穴;三是從胸腹下沉到足底涌泉穴。從養生學角度看,呼吸實際上就是吐故納新,吸清倒濁,進行氣體交換。肺是人體氣體交換的場所,通過肺的呼吸作用,機體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氣體交換,來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動。肺影響氣的生成,呼吸均勻調和,濁氣才能排出體外,清氣才能吸入肺內,如果呼吸功能弱,吸入清氣不足,必然會影響氣的生成,導致氣虛,機體出現病變。太極拳提倡采用“細、長、勻、緩、深”的腹式呼吸,使人與自然息息相通,練功者通過主動調整呼吸運動,進而調理身體氣機,使氣血暢通,百脈和勻,達到防病治病、強身健體的目的。

2練習太極拳對神經系統的調節

2?郾1意念調節在太極拳練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陳氏太極拳是內外兼修的內家拳術,內家拳的動作都是在意識的引導下進行的。意,即心意、意識。陳鑫《拳論》說:“打拳心為主,妙機本是從心發。”“運用在心,此是真訣,以心為主,而五官百骸無不聽命。”意念是人腦潛在功能的輕度活躍,人的意念和構成萬物的“氣”,在編碼、程序和氣機信息上可以相互感應溝通。傳統體育養生術,都要求意念的支配和調整,通過精神意識的鍛煉逐步使心神舒適愉悅,以達到排除雜念,沉心靜氣的目的。意念的鍛煉,主要是意守身體的某個部位,如意守丹田;或者注意身體的某種活動;或者想象某種有益的事物或活動。意念鍛煉可以調整人體器官的生理活動,可以發揮自我保健和康復能力,可以洞察和調控人體內部的變化。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坐車的人在將要暈車或者感覺不舒服的情況下,可以通過閉目養神,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和心跳上,調整呼吸和心跳的節奏,使呼吸和心跳趨于正常穩定狀態,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預防暈車。這是一種“靜”的意念鍛煉。而太極拳的意念鍛煉是動靜結合,通過肢體運動和意念鍛煉達到對神經系統的調節,由神經系統來協調全身各機能系統的平衡穩定。

古人十分強調意守丹田及丹田腹式呼吸法。太極拳吸取眾長,逐漸形成形神合一,內外兼修,內養性情,外練筋骨的養生思想和健身理論。內養性情就是內練 “精、氣、神”,通過意念練習來進行身體鍛煉,太極拳功法和動作練習中,提倡“用意不用力”,強調意念的作用,靠主觀意念集中于身體某一部位,來調整該部位的代謝水平和皮膚血液供應。例如,“摟膝拗步”中,一側手掌前按時,意念卻在后側手,“左右蹬跟”中,分掌蹬腳時眼看前手、意想后手,都能夠起到平衡作用。太極拳練習強調意念的調整和控制作用,通過意念調控人體氣血運行,氣隨意走,協調身體各部位的氣血運行狀況,使氣血暢通,發揮自我保健和修復能力。

2?郾2太極拳練習過程中神經系統對人體的調節

大腦功能復雜,需要能量多,練習太極拳能夠有效提高腦部血液供應,松柔圓順的太極拳運動可以使氣血運行活躍,腦部微循環通路開放,保證大腦血液供應,使大腦清醒敏銳。現代社會的快節奏使大腦皮層相應區域長期處于高度緊張的興奮狀態,易導致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腎上腺素分泌失常,副交感神經興奮性相對降低,失調狀態的神經系統影響正常的生理功能,導致身體不適。太極拳運動過程中意念與動作的協調配合提高了中樞神經系統的協調程度,太極拳松、靜、自然的運動狀態,有利于陰陽、虛實、進退的自如轉化,對神經系統有顯著的保健作用。長期進行太極拳練習可有效地促進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改善,使動作靈活、協調,使練習者心情舒暢、忘我怡神。太極拳運動中有意識地運用意念調節中樞神經系統興奮與抑制過程的相互轉換,可提高植物性神經系統功能,促使人體處于全面、協調的運轉狀態,從而達到保健的目的。練習太極拳要求“心靜意定”,練拳時應該讓大腦皮層休息(心靜)。協調身體內外器官機能的任務將由神經系統(意定)執行,這樣做對增強神經系統的靈敏性有很大的作用。

第9篇

【關鍵詞】 呼吸功能鍛煉; 手術前后; 肺袖狀切除; 肺功能康復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5)17-0064-02

Effect of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Respiratory Function Exercises on Pulmonary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Undergoing Sleeve Lobectomy/MA Ruo-yun,CHU Xiu-mei,YANG Qing-bo,et al.//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5,13(17):64-65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respiratory function exercises on pulmonary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undergoing sleeve lobectomy.Method:40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who underwent sleeve lobectomy in Qingdao Medical College from June 2012 to June 2014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all patients were given effective cough training,lip breathing and abdominal breathing training pre-and post-operation for 1-2 weeks.The recovery of lung function in all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exercise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Result:After respiratory function exercise,the respiratory frequency of all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exercise,maximum ventilation,ventilation time,pulse oxygen saturation,oxygen saturation and FEV1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before exercise,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Respiratory function exercises; Pre-and post-operation; Sleeve lobectomy; Pulmonary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Qingdao 266000,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5.17.035

肺癌是醫學臨床上經常遇到的惡性腫瘤之一,大約占據全部惡性腫瘤的15%,并且近幾年來患者人數呈明顯的上升趨勢[1]。治療肺癌最為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就是對患者進行外科手術。其中上葉中心型和支氣管癌的患者一般都進行全肺切除術,但這種手術會嚴重破壞患者的肺部功能[2]。近年來,人們的治療觀念和健康意識也有了很大的改變。肺部功能不完全的或體質虛弱的、高齡的患者,在進行支氣管袖狀肺葉切除術時,為保全患者肺部功能可在徹底清除癌變組織的基礎上,盡最大努力地保留健康的肺組織,這也能夠擴大手術適應證、提高外科手術的療效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患者在行肺袖式切除術后,容易出現肺炎和肺不張,這就使術后患者支氣管端端吻合時經常成角,并且吻合口經常會出現水腫,導致分泌物的排出受阻。所以為了改善患者對手術的耐受性和及早恢復患者的肺部功能,護理人員往往會對患者在圍術期進行呼吸功能鍛煉。本文中筆者對行肺袖狀切除術的患者采用手術前后的呼吸功能鍛煉方法,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青島大學醫學院胸外科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40例肺癌患者,男28例,女12例;患者年齡≥60歲;其中,左下肺9例,左上肺14例,右上肺11例,右中葉6例。

1.2 方法

1.2.1 心理護理 患者由于不了解自己所患的疾病及其治療方法,往往會對即將到來的手術產生恐慌心理,出現緊張、焦慮、休息不好甚至失眠,嚴重影響手術的耐受性[3]。呼吸功能鍛煉的效能體現離不開患者的積極配合,因此醫護人員要和患者進行有效的交流,激發患者的積極主動性,向患者詳細介紹呼吸功能鍛煉的有效作用,以及術后有可能出現的肺部并發癥等注意事項。

1.2.2 呼吸功能鍛煉

1.2.2.1 縮唇呼吸 患者閉上嘴后再用鼻吸氣,再將嘴型變為吹口哨狀呼氣,讓氣體經由縮窄的口形緩慢呼出來,每次鍛煉的時間一般要控制在15 min/次,吸與呼氣的比例控制在1∶2~1∶3。

1.2.2.2 腹式呼吸 患者采取臥位,訓練時胸廓要盡量保持靜止不動,為使腹肌放松,兩膝要取半屈,雙手放于腹部和胸前,可在患者的上腹部放置一個沙袋來增強負壓。患者在用鼻子慢慢吸氣的同時,松弛膈肌,并且將腹部用力挺出,此時上腹部對抗沙袋的力量會將腹部慢慢隆起,放置腹部的手也會有向上抬感。與此相反,患者呼氣時,收縮腹肌,放置腹部的手會有下落感覺。反復數次,每天鍛煉30 min,要堅持鍛煉1周左右,砂袋由2 kg增至5 kg。沙袋的作用體現如下:(1)能引導患者進行呼吸的部位和方向;(2)可轉移患者的注意力。

1.2.2.3 有效咳嗽 患者在深吸氣最后時刻口張開,然后持續咳嗽幾次,將痰液送至喉部周圍,再把痰液用力咳出來,這種方法主要用于術后身體較為虛弱的患者。爆破法也是一種比較有效咳痰的方法,患者采取坐位式半坐臥的位置,前傾上身,放松肩部后深深吸氣后再借用腹力用力咳嗽,痰液就會容易被咳出。如果患者不能開展獨立咳嗽,需要用刺激咳嗽法,護士一只手放在患者的胸骨柄上端氣管處,另外一只手拍打其背部,放置胸骨柄上端的手同時進行左右滑動來刺激氣管,患者就會產生咳嗽反射[4]。

護士在進行術前護理時,就要幫助患者掌握并且要回輪換使用上述3種呼吸功能鍛煉的方法。為了盡快的康復,術后的患者也要堅持進行這三種呼吸功能訓練。

1.3 肺功能評價指標

入院后對患者檢查血氣分析、時間通氣量、最大通氣量、指脈氧飽和度和第1秒時間肺活量;于手術前后共進行1~2周呼吸功能鍛煉后再檢查以上指標。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以P

2 結果

經呼吸功能鍛煉后,所有患者的呼吸頻率明顯低于鍛煉前,最大通氣量、時間通氣量、指脈氧飽和度、血氧飽和度及第1秒時間肺活量均明顯優于鍛煉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3.1 患者在肺袖式切除術后肺功能的變化

患者手術后呼吸功能明顯變弱,肺功能的活動受到限制,容易出現肺部并發癥。這是由于在好多患者術前會出現長期呼吸功能低下或阻塞性肺炎等癥狀,這會影響氣管黏膜發揮傳送功能,同時呼吸道排出分泌物也會受到影響[1]。醫生在進行支氣管吻合時,支氣管內會存有一定的血液;但是術后支氣管內的血液和分泌物如果沒有清理干凈,特別是在吻合口遠端的分泌物,非常容易形成角;患者術后2~3 d內吻合口會出現水腫等癥狀,以上這些原因都會阻礙肺內分泌物的排出。做過手術的患者由于消耗了大量的體力,容易出現疲憊感。如果患者的切口有疼痛感覺,就會出現精神緊張,甚至恐懼感,這會直接影響呼吸肌的運動,呼吸會表現為快而淺,容易出現高碳酸血癥、肺不張和缺氧等并發癥[2]。因此,術后護理的重中之重就是要保證患者有暢通的呼吸通道,那就要做到術后及時有效的排痰和做好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

3.2 患者手術前后進行呼吸功能鍛煉的臨床意義

患者在手術前后進行呼吸肌和呼吸功能鍛煉能夠較大程度上改善肺部功能,幫助患者康復。手術前的鍛煉會使肺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從而降低肺部并發癥的發生率。而術后的鍛煉也能大大增強呼吸肌肌力,提高患者自主排痰的能力,從而促進肺部擴張和優化肺部氣血交換環境。患者在手術前后進行肺呼吸功能鍛煉有以下優點:(1)降低術后出現并發癥的可能。術后,患者因消耗過多的體力,容易疲勞。術后疼痛感比較強烈,不敢有效地進行呼吸和咳嗽,肺通氣和換氣功能受到影響,會造成咳痰不徹底,呼吸通道不暢通。所以患者通過腹式深呼吸功能訓練,就能學會新的呼吸方法,減輕術后的疼痛感。縮唇式呼吸功能這種鍛煉方法有利于患者形成呼吸末正壓,減少肺泡內的殘氣量,從而有利于患者萎縮的肺組織功能在術后得到有效快速地恢復[5]。有效咳嗽功能訓練也能夠起保持呼吸道暢通的作用,避免肺部炎癥和感染的出現。(2)提高手術耐受力。患者手術前的鍛煉能夠增強呼吸肌肌力,提高肺通氣和換氣的能力。術后的鍛煉能夠幫助患者自主掌握呼吸,避免出現因為傷口的疼痛而抑制甚至是減少呼吸活動。有效咳嗽訓練能夠幫助患者保持呼吸道順暢。縮唇式和腹式呼吸法都能增強肺泡氣血交換功能,提高肺內血液循環量和肺泡通氣量。這三種呼吸方法如果做到輪換使用,就能有效改善術前患者的肺吸氣呼氣功能,增強患者的手術耐受力,能夠減輕患者的痛苦并早日康復。(3)提高生活質量。術后患者盡快開展呼吸鍛煉,有利于改善壁層胸膜血液和淋巴的循環,增加患側胸壁的活動度,增強吸收和引流,避免患者胸腔形成積液,并且能夠有助于患者及早改善肺功能和下床運動,早日拔除胸腔引流管。患者在手術后盡快下床活動有利于促進肺復張和增加其肺部血液循環量,避免患者出現肺部并發癥,加快康復的進程。

總之,患者在手術前后開展呼吸功能的鍛煉,能夠明顯促進患者肺部功能的康復,增加肺活量,能有效避免術后肺部并發癥的出現,加快康復的進程,縮短治療時間,從而大大減輕患者及其家屬的精神負擔和經濟負擔,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林世江,韋成信,劉永春,等.健康教育和呼吸功能訓練應用于心胸外科圍手術期患者的效果觀察[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8,14(13):1494-1495.

[2]閻昱,陳景寒.氣管外科學[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13.

[3]楊書讓.食管癌病人的心理護理[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03,20(3):225.

第10篇

[關鍵詞] 呼吸道合胞病毒;Toll樣受體3;Ⅰ型干擾素

[中圖分類號] R5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04-0004-02

Toll-like receptor 3 in th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study

YANG Baoshun DING Jiafeng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Wenl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Wenling 3175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production mechanism of interferon and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prevention and clinical therapy. The expression changes of Toll-like receptor (TLR3) mRNA and the role of TLR3 in human lung epithelial cells (A549 cells) infected with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Methods RSV infected A549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or without specific antibodies of TLR3 and collected at the selected timepoints after RSV infection (4 h, 8 h, 12 h, 16 h and 24 h). The expressions of TLR3, IFN-α, IFN-β and RSV F mRNA were evaluated by RT-PCR. Results It was found that RSV infection could markedly up-regulate the mRNA expression of TLR3. Conclusion Above data indicate that RSV infection could induce an apparent increase of antiviral genes of IFN-α and IFN-β by activating TLR3 in human lung epithelial cells and the activated cells mediated Type I interferon is antiviral, which suggesting that TLR3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ntiviralactivity of RSV-infected human lung epithelial cells.

[Key words]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Toll-like receptor 3; Type I interferon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在引起兒童尤其嬰幼兒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中占主導地位,大約80%的毛細支氣管炎和50%的嬰幼兒肺炎由RSV所致。RSV感染后患兒臨床癥狀較重,可導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等并發癥[1]。另外,RSV感染數月后易出現反復喘息癥狀,甚至發展成為嬰幼兒哮喘。其發病機制可能與RSV感染造成呼吸道上皮細胞損傷、免疫功能紊亂、氣道的神經調節失調有關[2]。目前對RSV感染尚無特殊有效的治療和預防方案,抗炎與抗病毒仍為目前首選的治療方法[3]。RSV為副粘病毒科肺炎病毒屬,Toll樣受體3(Toll-like receptor 3,TLR3)能特異性地識別雙鏈RNA,啟動信號轉導通路誘發級聯反應,RSV在復制和轉錄過程中可產生大量雙鏈RNA[4]。病毒感染時誘導產生的抗炎細胞因子是干擾素(interferon,IFN),不但具有抗病毒作用,而且具有免疫調節的作用。A549細胞是肺腺癌上皮細胞,具有分泌細胞因子和參與免疫調節功能,與RSV融合產生,RSV蛋白(F蛋白),其抗原性穩定,因此,可通過檢測F蛋白的含量,可反映出RSV的增殖狀況[1-3]。本文通過RSV感染肺腺癌上皮細胞(A549),從而探討TLR3活化介導的IFN產生機制及其抗病毒作用,為臨床關于小兒呼吸道RSV感染致病機制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細胞與病毒 Hep-2細胞,A549細胞(人肺腺癌上皮細胞),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A2)株均為我院中心實驗室保存。

1.1.2 主要試劑 DEME培養基(Gibco公司,美國)新生牛血清(四季清公司,杭州),羊抗Toll樣受體3抗體(Santa Cruz公司,美國),Trizol試劑(科瑞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中國),逆轉錄試劑盒(Toyobo公司,日本),其他試劑均為Sigma產品(美國)。

1.2 方法

1.2.1 細胞培養、病毒擴增與測定 RSV病毒接種Hep-2細胞,37 ℃、50 mL/L CO2培養箱吸附1 h,棄去病毒吸附液;加入20 mL/L DMEM培養基維持培養,置于33 ℃培養箱中培養,第3天取1瓶感染細胞,加入牛抗RSV一抗結合病毒,再加入FITC標記的羊抗牛血清孵育,用顯微鏡檢測細胞內RSV。第5天收獲病毒感染細胞,凍融,離心,取上清病毒液。按Reed-Muench法計算RSV病毒的半數感染量(TCID50)。

1.2.2 細胞實驗分組 將5.0×105的肺腺癌上皮細胞(A549)以2×105細胞/孔接種到6孔板,設復孔,50 mL/L CO2,37℃培養箱培養至80%匯合。實驗分組:感染組(RSV感染組),TLR3抑制組(TLR3+RSV組),正常對照組。

1.2.3 TLR3、IFN-α、IFN-β,RSV F的mRNA表達 RT-PCR檢測各組TLR3、IFN-α、IFN-β,RSV F的mRNA表達水平。各基因的PCR反應條件和循環次數見表1。內參選用β-actin,利用熒光染料進行實時相對熒光定量PCR檢測,用2%瓊脂糖凝膠檢測PCR產物,經凝膠成像分析儀掃描,使用Labworks軟件進行分析。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1.5軟件包處理數據,數據以(x±s)表示,多個樣本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TLR3 mRNA在各組中表達與時間的關系

RT-PCR測定結果(圖1),RSV組TLR3 mRNA的表達上調并且有時間依賴性。與正常組對比,RSV組TLR3 mRNA的表達量逐漸增加,感染4 h后TLR3 mRNA也升高,有統計學差異,8 h后有顯著升高,24 h達到最高峰,是基礎表達量5倍以上,升高均有顯著性差異;TLR3+RSV組TLR3 mRNA的表達雖然上調,但較RSV感染組明顯降低,具有顯著性差異。見表2。

2.2 IFN-α mRNA在各組中表達與時間的關系

測定結果表明,正常組中IFN-α mRNA表達基線低,RSV感染組IFN-α mRNA的表達明顯上調并且具有時間依賴性。與正常組比較,RSV感染組IFN-α mRNA的表達量逐漸增加,IFN-α mRNA在感染4 h后開始升高,24 h后達到最高峰;與RSV感染組相比較,TLR3+RSV組,IFN-α mRNA的表達雖然上調,但相對較低具有統計學差異。見表3。

2.3 IFN-β mRNA在各組中表達與時間的關系

A549正常細胞IFN-β mRNA表達基線很低,RSV組IFN-β mRNA的表達上調且有時間依賴性。與正常組對比,RSV感染組IFN-β mRNA的表達量逐漸增加,感染4 h后IFN-β mRNA開始升高,12 h后明顯,24 h后達到最高峰,具有顯著性差異;而TLR3+RSV組,IFN-β mRNA的表達雖然上調,但明顯低于RSV感染組,感染12 h后降低具有統計學意義,24 h后降低具有顯著性差異。見表4。

3 討論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造成世界范圍內嬰幼兒下呼吸道感染的首位病毒病原,文獻報道每年全球有6 400萬人感染,有(300~500)萬死亡,65%兒童在1歲內感染,2歲時感染率超過90%,每年約40%~50%住院治療的喘息性支氣管炎及25%肺炎患兒是RSV感染,早產兒、先天性心臟病、支氣管肺發育不良、免疫缺陷病患兒合并RSV感染病情嚴重,嚴重時可導致死亡,同時,RSV感染與哮喘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到目前為止,尚無有效治療和預防方法[5-8]。

Toll樣受體是近年來發現在抗感染及免疫反應起到重要作用的受體蛋白,是細胞跨膜受體,屬于白介素-1受體(IL-1R)超家族成員之一。能識別和啟動不同病原體的相關模式分子(PAMPs),介導先天性免疫和調節適應性免疫應答來抵御病毒的感染[9]。IFNα/β屬I型干擾素,是發揮早期抗病毒和免疫刺激活性的主要效應分子。RSV F蛋白作為第一個被發現的TLR3所識別病毒性PAMP,在抗病毒、阻止病毒復制及保護機體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4]。

本研究證實了RSV感染可顯著上調A 549細胞TLR3和Ⅰ型干擾素的表達,而且其上調作用和RSV感染之間有明顯的時間依賴關系。有文獻研究表明,RSV感染宿主細胞不僅可以使TLR3的表達上調,而且其在被感染的細胞膜上的分布量也有所增加,從而提高了宿主細胞對后來的刺激因素(如病毒、細菌等感染)的反應敏感性。RSV感染細胞后,TLR3與病毒復制和轉錄過程中所形成的dsRNA相結合,上調TLR3的細胞表達,在細胞膜上的分布量增加,反過來進一步與dsRNA結合,形成正反饋性調節[10]。

本研究證實,TLR3抗體能阻斷TLR3活化,從而使RSV F蛋白基因的上調,揭示出TLR3的活化可以抑制RSV在感染中的復制,而達到抗病毒作用。可以為臨床上治療RSV感染及研發抗RSV新藥提供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 Parker LC,Prince LR,Sabroe I. Translational mini review series on Toll like receptors:networks regulated by Toll like receptors mediate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ity[J]. Clin Exp Immunol,2007,147:199-207.

[2] Hultcrantz M,Hhn MH,Wolf M,et al. Interferons induce an antiviral state in human pancreatic islet cells[J]. Virology,2007,367(1):92-101.

[3] Meylan E,Tschopp J. Toll-like receptors and RNA helicases:two parallel ways to trigger antiviral responses[J]. Mol Cell,2006,22(5):561-569.

[4] 劉菊,楊春,唐安芬,等. 呼吸道合胞病毒Long株的培養及應用[J]. 微生物學雜志,2004,24(5):47-49.

[5] Spann KM,Tran KC,Chi B,et a1. Suppression of t he induction of alpha,beta,and lambda interferons by the NS1 and NS2 proteins of 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 human epit helial cells and macrophages[J]. J Viro1,2004,78(8):4363-4369.

[6] 宋卉,錢元恕,董紅梅,等. 頭孢地嗪對中性粒細胞因子分泌的影響[J]. 中國抗生素雜志,2005,30(8):485-488.

[7] Groskreutz DJ,Monick MM,Powers LS,et al.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induces TLR 3 protein and protein kinase R,leading to increased double-stranded RNA responsiveness in airway epit helial cells[J]. J Immunol,2006,176(3):1733-1740.

[8] 解克芳,牛建昭,王繼峰,等. 姜黃素對人胚肺成纖維細胞的生長抑制及細胞外基質合成的影響[J]. 醫學研究生報,2008,4(4):339-342.

[9] Schulz O,Diebold SS,Chen M,et al. Toll-like receptor 3 promotes cross-priming to virus-infected cells[J]. Nature,2005,433(7028):887-892.

第11篇

【摘要】目的: 探究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對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氣道炎癥效應。探究方法:選擇156例輕中度RSV毛細支氣管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癥狀控制后隨機分三組,利用ELISA法檢測各組患者血清中ECP、 LTE4的濃度,并隨訪一年。結果: 156例RSV毛細支氣管炎患兒ECP、LTE4水平在急性期、恢復期均較健康對照組明顯升高。順爾寧干預組及激素干預組患兒干預結束后ECP、LTE4水平下降。結論:白三烯受體拮抗劑能夠減少LTE4的釋放減少喘息發作,對毛細支氣

【關鍵詞】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嗜酸性粒細胞陽離子蛋白;白三烯

【中圖分類號】R725.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44-5511(2011)11-0021-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leukotriene receptor antagonist o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 after airway inflammation effect. Research methods: 156 cases of mild and moderate RSV patients with bronchiolitis as a research object, symptoms after controllin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using the method of ELISA were detected in sera of patients with ECP, LTE4 concentrations, and followed up for one year. Results: 156 cases of children with bronchiolitis, RSV ECP LTE4 levels in the acute stage and recovery stage, compared with the healthy control group were elevated. Singulair intervention group and hormone intervention group intervention after the end of ECP, LTE4 levels drop. Conclusion: leukotriene receptor antagonists may reduce LTE4 release decreased wheezing episode, for capillary gas

【Key words】leukotriene receptor antagonists; 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 leukotriene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起嬰幼兒毛細支氣管炎(90%)的常見病因。[1]本研究通過對患呼吸道合胞病毒性毛細支氣管炎后的炎性因子ECP、LTE4的檢測以及臨床喘息發作情況,探討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孟魯司特鈉)對毛細支氣管炎后氣道炎癥的影響及對毛細支氣管炎后發生哮喘傾向的預防作用,為臨床干預毛細支氣管炎發展為哮喘尋找新途徑。

1. 材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擇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住院的156例輕中度RSV毛細支氣管炎患兒,所有入選對象均記錄詳細的臨床資料。入選標準: ①年齡3月-2歲。 ②首次喘息發作,發病初期即出現明顯的發作性喘憋。③初次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痰液檢測病毒快診陽性。④均排除粟粒性肺結核、百日咳、心臟疾病、氣管異物、氣道外壓迫等可表現為喘憋的疾病。⑤無合并內分泌、心、肝、腎等嚴重疾病。⑥入選前1個月內未使用過全身糖皮質激素。⑦一周內未使用抗組胺等抗過敏藥物。

同時選擇20例同期在兒童保健門診做健康體檢的嬰幼兒為健康對照組。毛細支氣管炎患兒和健康兒童在性別構成、年齡分布上無顯著性差異。

1.2分組: 156例符合入選標準的毛細支氣管炎患兒首診時取靜脈血測ECP, LTE4。所有患兒均應用常規治療(β受體激動劑口服平喘,抗病毒治療),癥狀控制(喘息基本消失)后隨機分成三組: 順爾寧干預組(49例)均應用孟魯司特鈉(順爾寧)口服(4mg qN×3月)。激素干預組(55例)均應用布地奈德混懸液氧噴(0.5mg Bid×3月)。空白對照組(52例),即癥狀控制后不予任何干預治療。三組患兒年齡、體重、入院前病程、住院時間、哮鳴音消失時間等差異無統計學差異(均P>0.05),具可比性。

1.3標本收集:分別在急性期(住院當日),干預前(癥狀控制后即恢復期),干預結束后抽取各組患兒的外周空腹靜脈血2m1。在室溫20℃-25℃下凝血60分鐘士10分鐘,室溫離心1000-1300轉10分鐘,將血清移至另一潔凈試管中, -30℃冰箱保存,待用。由專人進行實驗操作。

1.4標本檢測:利用ELISA試劑盒檢測各組患者血清中嗜酸性粒細胞陽離子蛋白(ECP)及白三烯E4(LTE4)的濃度。試劑盒購自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嚴格按照試劑盒的操作說明操作。

1.5觀察對象隨防:每例病例建立資料卡,記錄患兒濕疹史、食物藥物過敏史,家族哮喘病及其他過敏性疾病史。并發給個人檔案卡號,方便每次復診時查找病歷。由專門培訓過的護士負責患兒家屬的電話隨訪工作,定期電話隨訪,每2周1次,對患兒家屬反饋的信息進行分析,針對性地給予健康教育。所有研究對象于我院兒科哮喘門診隨診觀察或電話聯系1年,記錄喘息再發的次數及治療情況。

1.6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P

2.結果

2.1 三組RSV毛細支氣管炎患兒干預前ECP、LTE4檢測結果比較(表1)。

表1 三組RSV毛細支氣管炎患兒干預前ECP、LTE4檢測結果對比(ug/L,x±s)

Three groups RSV capillary bronchitises trouble with before, LTE4 test results contrast ECP (x ± s)

三組RSV毛細支氣管炎患兒干預前ECP、LTE4水平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

2.2 三組RSV毛細支氣管炎患兒干預結束后ECP、LTE4檢測結果比較(表2)。

表2三組RSV毛細支氣管炎患兒干預結束后ECP、LTE4檢測結果對比(ug/L,x±s)

Three groups RSV capillary bronchitises trouble after intervention ECP, LTE4 test results contrast (x ± s)

注:順爾寧干預組vs激素干預組:ECP t值為1.5765,p>0.05,LTE4 t值為8.8937,p

2.3 三組RSV毛細支氣管炎患兒干預后臨床表現比較。順爾寧干預組37例患兒中三個月喘息再次發作4例,一年內喘息發作≥3次者2例;激素干預組26例患兒中三個月喘息再次發作9例,一年內喘息發作≥3次者6例;而空白對照組40例患兒中三個月喘息再次發作16例,一年內喘息發作≥3次者12例。

順爾寧干預組三個月喘息再次發作率及一年內喘息發作≥3次率與激素干預組比較均有統計學差異(x2分別為5.2836,4.3014,p

3. 討論

RSV毛細支氣管炎是2歲以內的兒童喘息的主要原因。RSV感染后可以出現反復喘息發作,是學齡兒童反復喘息和持續性哮喘的獨立危險因素[4],RSV毛細支氣管炎后哮喘的患病率為22.1%-53.2%,提示RSV毛細支氣管炎與哮喘關系密切。

本研究156例RSV毛細支氣管炎患兒在急性期、恢復期ECP、LTE4水平明顯升高,白三烯處于高水平狀態,在恢復期ECP, LTE4水平均有下降,與急性期比較有統計學差異,但均未恢復至正常水平,提示ECP, LTE4作為急性炎性因子升高后不會馬上下降,在很長一段時間繼續發揮其炎性作用,可能是毛細支氣管炎患者在以后的生活中反復喘息或發展為哮喘的基礎,值得進一步研究。

由于毛細支氣管炎患兒的氣道急性炎癥改變與哮喘患兒發作期的氣道炎癥改變類似,RSV毛細支氣管炎后的糖皮質激素局部吸入被推薦為防治哮喘的第一線藥物。白三烯是喘息患者氣道炎癥中的一種重要的炎性介質,2006年GINI方案中,強調了白三烯受體拮抗劑的重要抗炎地位,并提出可以減少病毒誘發哮喘的發作結果提示,順爾寧干預組及激素干預組RSV毛細支氣管炎患兒干預結束后ECP, LTE4水平下降,與干預前及空白對照組比較有明顯統計學差異。順爾寧干預組及激素干預組干預結束后ECP水平基本恢復至正常水平,與健康對照組比較無統計學差異。提示吸入性皮質激素布地奈德及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孟魯司特鈉對ECP具有明確的抑制效應,降低嗜酸性粒細胞的活化程度,減輕氣道炎癥和氣道高反應性。

順爾寧干預組及激素干預組RSV毛細支氣管炎患兒干預結束后LTE4水平均較干預前明顯下降,順爾寧干預組基本恢復至正常水平,與健康對照組比較無統計學差異。但激素干預組未恢復至正常水平,與健康對照組比較有明顯統計學差異。提示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可明顯減少LTE4釋放。

在1年隨防中,順爾寧干預組三個月喘息再次發作率及一年內喘息發作≥3次率明顯減少,與激素干預組及空白對照組比較均有統計學顯著性差異;而激素干預組與空白對照組比較無統計學差異。可能和這一年齡段的患兒無法正確掌握吸入技術有關。

參考文獻

[1]張修俠,趙守成.孟魯司特治療毛細支氣管炎20例[J].中國現代醫生,2010,48(2):48-48,81.

[2]王維,申昆玲,曾津津等.兒童閉塞性細支氣管炎42例臨床分析[J].中華兒科雜志,2008,46(10):732-738.

[3]項紅霞,趙德玉.孟魯司特治療呼吸道合胞體病毒毛細支氣管炎的臨床研究.上海醫藥,2007,28 ( 9 ) :423-425.

第12篇

[關鍵詞]老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危險評估量表;睡眠呼吸暫停,阻塞性;篩查

[中圖分類號]R563.8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3.02.01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SAHS)是近年來日益受到關注的一種睡眠呼吸紊亂性疾病,可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年齡是其危險因素之一。老年人OSAHS患病率高,合并癥多,易發生夜間病情惡化甚至猝死,因此盡早的診斷和處理老年人OSAHS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然而當前OSAHS的診斷率并不高。國外有統計顯示約90%的OSAHS患者未得到及時的診斷,老年人OSAHS的診斷情況更是不容樂觀。如果能在社區和基層醫院通過一種簡捷、價廉、精確度高的初篩方式篩查老年OSAHS患者,不僅能大大提高OSAHS患者的診斷率,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醫療負擔。本研究通過老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危險評估量表(OSASRAS)對疑似老年OSAHS患者進行危險評估,并與多導睡眠圖(PSG)監測結果進行比較,以評價該量表對老年OSAHS患者的初篩價值。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呼吸科就診的72例疑似老年OSAHS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1)年齡≥60歲;(2)有完整的自主行為能力和認知能力;(3)能識字,有閱讀能力;(4)精神健康,能配合此項研究。排除標準:(1)存在嚴重或不穩定的疾病,如肝、腎及心臟功能衰竭;(2)存在其他的睡眠疾病;(3)PSG監測信號質量差,無法完成數據分析。

1.2研究方法 對72例疑似患者分別進行OSASRAS評分和PSG監測(澳大利亞Compumedics公司)。量表總得分≥57分被認為有OSAHS的風險。PSG確診標準為臨床上有典型的夜間睡眠時打鼾及呼吸不規律、白天過度嗜睡、經PSG監測提示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AHI)≥10次/h。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量表評估結果與PSG監測數據行雙變量相關分析,計算Spearman秩相關系數,同時用四格表形式計算其敏感度、特異度、假陰性率、假陽性率、陽性似然比及陰性似然比等判斷其真實性等。檢驗水準為a=0.05。

2.結果

72例疑似OSAHS患者中男50例(占69.4%),女22例(占30.6%),年齡60-80歲,平均年齡為(65.8±5.8)歲,平均體質指數(28.4±4.1)kg/m2。根據量表評估標準72例疑似患者中57例(占79.2%)被認為有OSAHS患病風險,15例(占20.8%)被認為患OSAHS風險很小。PSG結果顯示OSAHS陽性64例(占88.9%),陰性8例(占11.1%)。以PSG監測結果為“金標準”,量表診斷OSAHS的敏感度為85.9%,特異度為75.0%,假陽性率為25.0%,假陰性率為14.1%,陽性似然比為3.44,陰性似然比為0.19,陽性預測值0.965,陰性預測值0.4,Youden指數為0.609,符合率為84.7%。量表評估結果與AHI呈正相關(r=0.614,P

3.討論

OSAHS是臨床上常見的具有一定潛在危險的睡眠呼吸紊亂性疾病,由于夜間反復低氧和睡眠結構紊亂,導致白天嗜睡、疲倦、全身多個系統損傷,如果不經診斷和治療而任其發展易引起各種嚴重的并發癥甚至威脅患者的生命。目前診斷OSAHS的“金標準”是進行PSG監測,但該檢查必須在專業的睡眠中心進行,需有經過訓練的專業人員在場干預,費時、費力且檢查費用昂貴,患者多因醫療條件或經濟條件所限而無法進行PSG檢查,因此PSG并不適合在基層醫院中廣泛推廣。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對OSAHS的篩查已經引起了國內外專家的廣泛關注,臨床上有通過疾病癥狀、Epworth嗜睡評估表(ESS)、柏林問卷、形體測量指標、便攜式儀器等對OSAHS進行篩查。然而由于老年OSAHS的癥狀常被其生理性改變及并發的疾病所掩蓋,因此通過癥狀和形體測量學指標來篩查老年人OSAHS的效果尚有待商榷。而當前在國內使用較多的篩查工具(如柏林問卷、改良版柏林問卷等)多源自國外,其中有些條目并不適合中國的現狀(諸如“您是否經常在開車時昏昏欲睡”等,而國內老年人大部分都不自己開車),其篩查效果因此而受到限制。2008年劉雪琴等結合我國的國情,在改良版柏林問卷的基礎上研制了OSASRAS,如果能夠利用我國學者研制的篩查量表對老年OSAHS進行初篩,不僅避免了國情和文化上的差異,而且還可以在社區和基層醫院推廣普及,降低醫療費用。為此本研究對疑似老年OSAHS患者進行PSG監測前進行OSAHS危險評估,比較兩者結果,評價OSASRAS的初篩價值。

OSASRAS屬于自評量表。總體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對研究對象一般情況的調查,包括年齡、學歷、職業、婚姻狀況、身高、體質量、頸圍、頸長8個方面;第二個部分為OSAHS風險評估的核心內容,由4個維度25個條目組成:“生理維度”有5個條目;“生活習慣維度”有3個條目;“癥狀維度”有8個條目;“嗜睡維度”有9個條目。對于表中問題的回答,取決于受試者對最近出現的類似情況的回憶。類似于“您在嘈雜的環境有目的地等待半小時以上睡著過嗎”這種不具體的提問會使有些患者無從回答,我們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一些明確的場景例如公交站等車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方市| 泽库县| 新干县| 德清县| 新乡县| 榆林市| 鱼台县| 东港市| 七台河市| 乌兰浩特市| 东至县| 景德镇市| 鹤壁市| 恩施市| 南乐县| 论坛| 和政县| 新津县| 从江县| 什邡市| 社旗县| 横峰县| 克什克腾旗| 阳高县| 环江| 呈贡县| 桂林市| 泗洪县| 清徐县| 桃园市| 威信县| 滕州市| 塔城市| 白玉县| 南皮县| 区。| 图木舒克市| 聊城市| 山阴县| 崇左市| 休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