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4-09 15:37:0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計算機輔助平面設計,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工業設計;智能設計;實訓室建設
一、智能設計實訓室建設的意義
工業設計的表現方式主要分為手繪和計算機輔助設計。而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輔助設計成為工業設計不可或缺的重要表現方式。計算機在工業設計過程中的重要性,首先表現在提高設計師的工作效率,節省了大量工作時間,同時更加科學、準確和快捷;其次表現在可以縮短產品設計周期;最后表現在使設計方案具有更好的可視化效果[2]。工業設計作為設計藝術與機械技術相結合的應用學科,是動態發展的,它將會不斷地汲取各種新的設計理念和技術成果,在概念、理論和方法上不斷更新、充實和發展。
二、智能設計實訓室建設規劃
工業設計的表現方式主要分為手繪和計算機輔助設計。而工業設計軟件的使用在工業設計中處于極其重要的地位,同時,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輔助設計成為工業設計不可或缺的重要表現方式。計算機在工業設計過程中的重要性,首先表現在提高設計師的工作效率,節省了大量工作時間,同時更加科學、準確和快捷;其次表現在可以縮短產品設計周期;最后表現在使設計方案具有更好的可視化效果。該實訓重點支撐《計算機輔助平面設計》、《計算機輔助產品造型設計》、《產品渲染》、《3D建模》等課程的教學、實踐、實訓。主要實驗項目:工程設計制圖(全程教學)、程序設計語言(VB)(全程教學)、計算機輔助平面設計I(全程教學)、計算機輔助平面設計II(全程教學)、計算機輔助產品造型設計I(全程教學)、計算機輔助產品造型設計II(全程教學)、人機界面設計(全程教學)、企業形象設計(全程教學)、虛擬現實與技術(全程教學)、多媒體技術(全程教學)、網頁設計與制作(全程教學)、產品開發設計(實踐教學)、視覺傳達設計(實踐教學)、產品系統設計(實踐教學)、產品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實踐教學)、快速原型制造技術(實踐教學)、機械創新設計(實踐教學)、三維逆向工程技術(實踐教學)。智能設計實訓室可完成的工業設計教學課程有工程設計制圖、程序設計語言、計算機輔助平面設計I(AdobePhotoshop)、計算機輔助平面設計II(AdobeIllustrator)、計算機輔助造型造型設計I(Rhino)、計算機輔助產品造型設計II(Solidworks)、計算機輔助產品渲染(3Dmax、Vary、Keyshots)、Matlab及其設計應用、虛擬現實與仿真等專業必修課程。需要說明的是,盡管我校已建設通用的計算機機房,基于如下幾點因素考慮建設CAID的必要性:①工業設計智能設計實訓室對計算機的配置要求較高,需運行大型的三維建模軟件、渲染軟件、動畫設計制作軟件、虛擬現實與仿真軟件;②智能設計實訓室的利用率極高,僅工業設計一個專業有10多課程需要在該實訓室全程授課,另外還有大量的實踐課需通過智能設計實訓室完成;③智能設計實訓室可作為我校高級計算機機房,完成高配置要求、高復雜難度的教學任務,輔助我校的教學和實踐。
三、海爾眾創意高校聯合實訓室的運營
海爾眾創意高校聯合實訓室是依托海爾眾創意平合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共建的實訓室,宗旨為引領生活品質,實訓室依托學校多學科優勢搭建創新平臺,以設計創新為主導,以“產品從構思、研發、運行到廢棄和再利用的全生命過程”為載體,以培養學生技術技能和設計創新實踐能力為目標,讓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具有有機聯系的方式學習設計,包括個人對科學技術知識的掌握、終身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與溝通交流的能力,以及在社會和企業環境下構建產品、過程和系統的能力,孵化符合時代需求的設計人才。在智能設計實訓室建設基礎上,組建一支能夠滿足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工業設計海爾聯合實訓室長期發展需求的線上運營團隊,滿足現有藝術教研室老師的教學、交流、實踐的需求,通過充分的產品設計、三維建模,打造專業的線上平臺,線上實訓室上傳作品數量不得少于100,給學生創造更好的交流學習平臺與展示能力的機會,真正建立起海爾與院校互利共贏的合作關系,形成海爾設計師與院校學生高效無縫溝通平臺,發掘更多優秀工業設計人才。
四、小結
綜上所述,工業設計設計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離不開智能設計實訓室這個實踐平臺,而智能設計實訓室的建設質量、課程設置對工業設計學生的素質培養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為了培養符合社會發展需要,具有實踐能力的優秀設計人才,我們必須加強智能設計實訓室的綜合建設、不斷優化相關實踐課程設置、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嚴虎,淺談工業設計模型制作實驗室的建設[J].科教導刊,2013(28):237-238.
1、當前我國平面設計教學中利用計算機存在的問題
首先,學生缺乏社會實踐,對軟件了解不夠。當前平面設計領域所需要的軟件大致分為三種——圖形設計軟件、圖像處理軟件以及圖文混排軟件。其中著名的有Adobe公司生產的PS、AI、PM軟件;Macromedia公司生產的Freehand;Corel公司生產的CorelDraw等軟件。多數院校會選擇這些軟件中的幾種來設置課程,由于缺乏足夠的社會實踐環節。因此,多數學生并不能牢固掌握這些軟件的操作要領,更難以去創作出理想的設計作品。其次,教師普遍采用理論知識加簡單案例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式只會讓學生們去被動地接受理論知識,對于課程的學習內容十分片面,通常會死記硬背,只是掌握了幾個案例就認為學到了技能,實際上卻不能活學活用,難以培養出學生的創新能力。
2、借助計算機輔助平面設計教學思路探討
首先,按照現代市場需求來確定培養目標。我們要針對現代廣告行業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來找到培養綜合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而關鍵之處在于讓學生掌握夯實計算機設計基礎與專業能力,具備一定的廣告設計能力與實踐能力,可以在一些廣告公司、裝飾公司、出版公司來從事設計工作。所以我們日常教學過程中,必須要以培養學生設計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方法,具有針對性地去構建學生的知識、素質體系。其次,為了提高學生藝術修養與設計能力,加強關聯性教學。我們在注重學生技能培養過程中,也要培養學生綜合素質,進而減少閉門造車對學生創造力的束縛。我們要加強學生創作前期的調研環節,要保持與社會的緊密聯系,進而能夠讓學生走出教室,走向社會,在與市場近距離接觸過程中接受到相關的設計作品信息。因此,我們應當加強關聯性教學,例如設計多種徽標,能夠將平面設計、品牌設計與包裝設計等內容緊密融合在一起,創造出完整的廣告個性品牌。如今平面設計早已不再是單一的個體,而是要與品牌緊密結合,不但有著審美功能,并且也要為產品銷售服務。假如設計者作品能夠為品牌帶來巨大經濟效益,才能夠稱得上是優秀的作品,被市場所接受。所以我們必須要培養出學生獨立創造的能力,加強其心理角色的改變,成熟地流向市場。第三,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與創新能力,變被動為主動學習。當前信息化社會需要具有高度的創造性、較強的自學能力與信息處理能力的新時期人才。我們需要讓學生從大量信息中獲取對自己有利的信息的本領。尤其是計算機設備發展迅速,其軟硬件不斷更新,很可能學生在大學時期學的軟件技能在進入社會后就會過時,所以必須要遵循“授之以魚,莫若授之以漁”的觀念,要注重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多學生在掌握了計算機軟件操作之后,能夠基本上完成教師所教授的案例,但是如果讓學生完成一個新的任務,很多學生會感到無從下手,腦中缺乏完整的構思。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將軟件操作能力教授給學生,然后給予他們設計思路,讓他們能夠自主地培養出創新能力,并通過查閱大量資料自己去解決問題。
3、結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的平面設計課程改革過程中,必須要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訓練緊密聯系起來。現代社會中一個優秀的設計者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不只是平面設計領域中的知識、理論,并且也要對其領域中的經典作品有著深入研究。因此,我們在實際的平面設計教學中,要讓學生產生濃厚興趣,使其能夠了解到在設計領域中計算機的重要地位與作用,堅實的基礎有助于學生踏入設計行業后的熟練技術的培養,只有具備操作能力、動手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才是平面設計專業所培養的最終目標。
作者:徐云單位:湖南省特教中專
可是這跟安徽省合肥市殘疾女孩史詠梅有什么關系呢?史詠梅就是專門教尋常百姓學電腦的。
我服務我快樂
史詠梅已經是“桃李滿天下”了。幾年來,她為社會培訓了2000多名電腦操作技術人才,其中有六七十歲的離退休老人,也有6歲的學齡前娃娃。很多人,走進她的培訓室之前電腦連碰都沒碰過,經培訓不僅掌握了電腦基本操作技能,很多人還掌握了辦公自動化、計算機輔助平面設計、財會電算化和網頁設計等技能,在工作和生活上更加得心應手。
合肥市環衛局汽車司機孟飛迫切要求學電腦,但只有中午有時間,史詠梅答應了他,因為平時都是父親送午飯,中午不離開培訓室,可以用午休時間為他一個人單獨辦班。經過3個半月的學習,孟飛從“電腦盲”到熟練掌握初、中、高級電腦操作技能,增添了工作本領,如虎添翼。在教師節那天,他特意給史老師送來一束鮮花表示謝意。
年輕姑娘孫柯給史詠梅發來手機短信,感謝史老師幫助她很快掌握電腦操作技能,使她得以在電信部門招聘考試中順利過關,現已在“114”電話查詢臺工作。
68歲的程運蓮是衛生防疫站的退休干部,原來是個“麻將迷”。經過史詠梅“面授機宜”,她很快學會電腦操作,成了“電腦迷”。當他看到自己的帖子在網上“發表”,高興得寫了一首“詩”,“喜逢盛世趕時尚,網絡世界逛一逛,學寫文章又歌唱,而今最美是夕陽。”
對殘疾人學電腦史詠梅更是關愛有加。楊陽因腦癱行動不便,但特別想學電腦。史詠梅知道后,特意為楊陽刻錄了一張學習光盤,送到他家。河南農村青年徐俊左手失去手指,在《江淮晨報》上呼吁,希望能有人幫助他學一門手藝。史詠梅以身說法,以自己單手操作電腦的經驗,教會徐俊單手操作電腦,徐俊終于走上新的工作崗位。
雖然被人尊敬地叫做“史老師”,史詠梅卻是勤勉地做著為學員服務的工作,在服務工作中享受著快樂。
梅花香自苦寒來
史詠梅今年35歲,自幼左側身體殘疾,左手行動非常不便,左腳勉強可以行走,但走路時身體不能保持在一條直線上。她只有一只手可以操作電腦鍵盤。
1995年,史詠梅在四川大學的哥哥家玩時,在兄嫂幫助下學習了一些電腦基礎知識。回到合肥后,她又接觸了一些文字與圖形處理的軟件,興趣極大地提高了,并萌生了以此謀生的強烈愿望。
帶著這個愿望,在此后近10年的時間里,史詠梅憑借著零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自學了辦公自動化的相關軟件和Photshop、Coreldraw等專業的圖形處理軟件,還利用工作之便學會了飛騰4.0排版系統。有些圖片處理軟件是需要雙手合力的,每當這時,史詠梅就使勁把殘疾的左手放在鍵盤上當作重物壓住鍵盤上的某個字母,然后用正常的右手快速完成操作。
10年寒暑,2004年6月,史詠梅的電腦培訓室終于辦起來了。她把它叫做“百姓學電腦”,從一開始就明確是為老百姓服務的。
現在,史詠梅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除了房租等費用,尚能余1000多元,生活可以自給自足。
她如愿了。
她不僅如愿了,因為面向老百姓的竭誠服務,她還獲得了很多的榮譽,榮獲合肥杰出創業女性、合肥市“三八紅旗手”、安徽省“三八”紅旗手標兵等稱號,并因在合肥市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中取得計算機第一名,被授予技師職業資格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