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31 13:26:3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上冊教案,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SO2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理解酸雨的形成的原因。
【過程與方法】
運用實驗觀察獲取信息,通過歸納對信息進行加工。體會通過實驗來研究物質及其變化的科學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對化學現象與化學本質的辯證認識,熱愛科學,樹立環保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SO2的漂白性、還原性和氧化性。
【難點】
通過探究實驗,歸納SO2的化學性質。
三、教學用具
投影儀
四、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導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好,我們知道在干燥的季節里大家都希望有一些雨水降臨,那么除了正常的雨水之外,還有一種雨水被稱作酸雨,大家了解它么?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了一段有關酸雨的視頻,請看大屏幕。
教師:播放酸雨視頻,酸雨視頻展示酸雨對我們環境,動物生存,建筑物及人類生活生產的影響以及酸雨知識。組織學生認真觀看并思考問題酸雨危害有哪些,酸雨的主要成分有什么?
學生活動:回答危害方面并說出酸雨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
教師展示:大家請再看看大屏幕上展示的圖片,酸雨對空氣污染的報告,SO2中毒現象,被SO2 漂白過的食物,大家說這些現象中都免不了一個始作俑者,是什么呀?
學生回答:SO2,(由此引出本節課學習的內容)
教師語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SO2。
【板書】課題3 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二環節:新課教學
1.SO2 的物理性質研究
教師多媒體呈現并講授:二氧化硫中重要的是硫元素的存在,硫的物理性質如下:淡黃色晶體,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硫或者含硫化合物在空氣中燃燒首先生成二氧化硫。化學方程式為:S +O2 ==== SO2 ,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的火焰,在純氧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教師提問:經過前面的學習,大家思考下我們從哪些方面可以確定SO2 的物理性質呢?
教師引導:回憶上節課研究氯氣的性質的方法,思考從哪些方面去研究SO2 的性質。
教師學生共同活動:說出從顏色、狀態氣味、密度、毒性、溶解性方面去研究物質的物理性質。
教師設問:你對哪條性質還不了解?你能利用一個裝滿SO2的試管來設計實驗說明嗎?
教師演示實驗:實驗SO2的溶解性。經過實驗大家觀察到,SO2 是溶于水的。
學生歸納SO2物理性質:SO2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氣體,密度比空氣大,容易液化,易溶于水。
【板書】一、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質:無色氣體、有刺激性氣味,密度>空氣,易液化,易溶于水
2.SO2 的化學性質研究
【板書】二、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
探究一:從分類的角度SO2屬于哪類物質?具有該類物質的哪些通性?
教師引導提問:下面我們從分類的角度想,既然SO2溶液顯酸性,那么SO2屬于哪類物質?想想具有該類物質的哪些通性?
學生討論回答:是酸性氧化物,(總結歸納出SO2作為酸性氧化物的通性):酸性氧化物可以和堿反應,和堿性氧化物反應,和水反應等等。
教師活動:請兩位同學來黑板上給大家展示一下SO2與CaO、Ca(OH)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學生板演師生共同判斷正誤。
探究二: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教師活動:農民伯伯夏天勞作的時候也是帶“太陽帽”的,他們這個太陽帽是用草編的,相信很多同學都沒有見過,沒關系,請看大屏幕,(展示新草帽、舊草帽圖片),同學們看看兩個草帽顏色有區別嗎?說明SO2有什么化學性質?
學生活動:顏色不同,說明SO2有漂白性。
【板書】2.SO2的漂白性
教師指導閱讀:請同學們閱讀教材上第90頁關于SO2漂白性的原理和其不穩定性,想想具有漂白性的物質還有哪些?其漂白原理與SO2的漂白是不是相同?
學生閱讀思考:上節課學過的氯氣也有漂白性。氯氣的漂白是因為它的氧化性。
教師提出問題:從氧化還原的角度思考SO2具有哪些性質?
學生實驗探究:上講臺將SO2通入到老師準備好的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觀察現象,并對反應后溶液進行加熱。
教師引導:大家觀察分析下,SO2中S元素的化合價是幾價?說明什么呢?
學生回答:正四價,處在硫的中間價態,所以可以得出S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還原性。
【板書】3.SO2的氧化性和還原性
學生討論探究:由學生代表上講臺用教師提供的試劑(石蕊試液、SO2水溶液、品紅溶液、雙氧水、溴水、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儀器或用品,選擇合適的用實驗的方法來證明SO2具有還原性。
教師評價指導。
教師講授:SO2的氧化性,我們可以通過一個化學反應方程式來理解,大家請看黑板(寫出SO2與H2S反應化學方程式,帶領大家復習氧化還原反應電子轉移)。
第三環節:鞏固提高
教師設問:我們剛才學習了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大家也說出了兩者的漂白原理是不同的,那大家會不會應用呢,我們通過一道習題來鞏固下:
二氧化硫和氯氣都具有漂白性,若將等體積的二氧化硫和氯氣充分混合后,通入濕潤的有色物質,可觀察到有色物質發生什么現象?
第四環節:小結作業
教師陳述:我們請同學來說一說這節課我們都學習了什么?其他同學認真聽作補充。
學生回答: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二氧化硫,它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教師肯定鼓勵。
作業
收集當地的雨水樣品,測定其pH。如果是酸雨,分頭了解產生的原因,提出防治對策的建議。
五、板書設計
略
看了高一上冊化學硫和氮的氧化物教案的人還看:
1.高一化學教程視頻:硫和氮的氧化物
2.高一上冊語文我的四季教案
3.高一上冊語文歸去來兮辭教案
4.高一生物《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教案
5.高一化學氨教學設計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生物人體對信息的感知教案
一:學習目標:
1:眼球附屬物的結構和功能;
2:眼球的主要結構和功能;
3:掌握視覺的形成;
4:耳的基本結構及各自的功能;
5:聽覺的形成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說出眼球的附屬結構和功能,概述眼球的結構以及與視覺形成的關系;
2:描述近視與遠視的形成和矯正的方法,舉例說出用眼衛生的重要性;
3:描述耳的結構和功能,說明聽覺的形成。
(二):能力目標
通過對收集的資料的理解,培養學生分析歸納問題以及進行探究活動的實踐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熱愛科學,進行科學探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眼球的結構視覺的形成;耳的結構和聽覺的形成。 教學難點:
探究近視形成的原因;
三、資料準備:
課本,雙色筆 四、學習過程: 環節一:導入:切入主題;第2節 人體對信息的感知
男同學喜歡打籃球,踢足球,在足球場上,通過觀察判斷足球的飛行路線,進行巧妙合理的傳接與配合。而場外的教練員則通過大聲的呼叫,指揮球員跑動換位,以保持球隊合理的攻防陣型。那么,同學們想一想,球場上的運動員是通過身體的哪些器官獲取信息的?
設計意圖:點入主題,點出通過哪些器官獲取信息的?從而提出眼和耳朵!
環節二:眼是人體觀察事物獲取外界信息和形成視覺的重要器官;那么眼的結構和功能是怎樣的呢?
眼球的結構示意圖
眼球近似球形,位于眼眶內。正常成年人其前后徑平均為24mm,垂直徑平均23mm。最前端突出于眶外12--14mm,受眼瞼保護。
眼球包括眼球壁、眼內腔和內容物、神經、血管等組織。
一、眼球壁主要分為外、中、內三層。
1、外層由角膜、鞏膜組成。前1/6為透明的角膜,其余5/6為白色的鞏膜,兩者移行處為角鞏膜緣。眼球外層起維持眼球形狀和保護眼內組織的作用。
角膜是眼球前部的透明部分,光線經此射入眼球。角膜稍呈橢圓形,略向前突。橫徑為11.5~12mm,垂直徑約10.5~11mm;周邊厚約1mm,中央為0.6mm;前面的曲率半徑為7.8mm,后面約6.8mm,屈光率相當于+43D的鏡片。
角膜分為:
a、上皮細胞層:此層再生能力強,破損修復后不遺留痕跡;
b、前彈力層:損傷后不能再生;?
c、實質層:在光學系統上具有重要意義;
d、后彈力層:損傷后可迅速再生;
e、內皮細胞層:具角膜-房水屏障功能,受損不能再生。
角膜無血管,由淚液、房水、周圍血管以及神經支提供營養;角膜表面從大氣得氧;角膜前的一層淚液膜有防止角膜干燥、保持角膜平滑和光學特性的作用;角膜含豐富的神經,感覺敏銳。
因此角膜除了是光線進入眼內和折射成像的主要結構外,也起保護作用,并是測定人體知覺的重要部位。
鞏膜為致密的膠原纖維結構,不透明,呈乳白色,質地堅韌。前面與角膜,后面與視神經硬膜相連。
鞏膜包括表層鞏膜、鞏膜實質和棕黑層。
人耳結構可分成三部分:外耳、中耳和內耳。在聲音從自然環境中傳送至人類大腦的過程中,人耳的三個部分具有不同的生理作用。
(一)外耳
外耳是指能從人體外部看見的耳朵部分,即耳廓和外耳道。耳廓對稱地位于頭兩側,主要結構為軟骨。耳廓具有兩種主要功能,它即能排御外來物體以保護外耳道和鼓膜,還能起到從自然環境中收集聲音并導入外耳道的作用。將手作杯狀放在耳后,很容易理解耳廓的作用效果,因為手比耳廓大,能收集到更多的聲音,所以這時你聽所到的聲音會感覺更響。當聲音向鼓膜傳送時,外耳道能使聲音增強,此外,外耳道具有保護鼓膜的作用,耳道的彎曲形狀使異物很難直入鼓膜,耳毛和耳道分泌的耵聹也能阻止進入耳道的小物體觸及鼓膜。外耳道的平均長度2.5cm,可控制鼓膜及中耳的環境,保持耳道溫暖濕潤,能使外部環境不影響和失策以中耳和鼓膜。外耳道外部的2∕3是由軟骨組成。
(二)中耳
中耳由鼓膜、中耳腔和聽骨鏈組成。聽骨鏈包括錘骨、砧骨和鐙骨,懸于中耳腔。中耳的基本功能是把聲波傳送到內耳。聲音以聲波方式經外耳道振動鼓膜,鼓膜斜位于外耳道的末端呈凹型,正常為珍珠白色,振動的空氣粒子產生的壓力變化使鼓膜振動,從而使聲能通過中耳結構轉換成機械能。由于鼓膜前后振動使聽骨鏈作活塞狀移動,鼓膜表面積比鐙骨足板大好幾倍,聲能在此處放大并傳輸到中耳。由于表面積的差異,鼓膜接收到的聲波就集中到較小的空間,聲波在從鼓膜傳到前庭窗的能量轉換過程中,聽小骨使得聲音的強度增加了30分貝。為了使鼓膜有效地傳輸聲音,必須使鼓幕布人外兩側的壓力一致。當中耳腔內的壓力與體外大氣壓的變化相同時,鼓膜才能正常的發揮作用。耳咽管連通了中耳腔與口腔,這種自然的生理結構起到平衡內外壓力的作用。
(三)內耳
內耳的結構不容易分離出來,它是位于顳骨巖部內的一系列管道腔,我們可以把內耳看成三個獨立的結構:半規管、前庭和耳蝸。前庭是卵圓窗內微小的、不規則開關的空腔,是半規管、鐙骨足板、耳蝸的匯合處。半規管可以感知各個方向的運動,起到調節身體平衡的作用。耳蝸是被顱骨所包圍的象蝸牛一樣的結構,內耳在此將中耳傳來的機械能轉換成神經電沖動傳送到大腦。為了便于理解耳蝸的功能,我們用來顯示鐙骨足板與耳蝸的前庭窗的連接。耳蝸內充滿著液體并被基底膜所隔開,位于基底膜上方的是螺旋器,這是收集神經電脈沖的結構,耳蝸橫斷面顯示了螺旋器的構造。當鐙骨足板在前庭窗處前后運動時,耳蝸內的液體也隨著移動。耳蝸液體的來回運動導致基底膜發生位移,基底膜的運動使包埋在覆膜內的毛細胞纖毛彎曲,而毛細胞與聽神經纖維末梢相連接,當毛細胞彎曲時神經纖維就向聽覺中樞傳送電脈沖,大腦接收到這種電脈沖時,我們就聽到了“聲音”。
2、前置作業準備時的疑難解決了嗎?
看了八年級上冊生物人體對信息的感知教案的人還看:
1.初二上冊生物《動物的生殖》測試試題
2.八年級上冊生物教案
3.初二生物教學計劃
4.八年級上冊生物課本知識
一、學習目標
1.背誦古詩詞,復習課文內容,及其生字詞語。
2.通過復習,使學生靈活地運用抓住課文主要內容、從內容中體會思想以及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幾種常用方法,提高閱讀水平,理解動態描寫。
二、核心素養
體會景物描寫表達人物情感的方法。體會詩中景物的動態美和靜態美,學習景物的描寫方法。
三、教學重難點
根據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內容要點。根據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點。學習動態描寫。
四、評價任務
背誦古詩詞;掌握本單元生字詞語。
五、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二)復習本單元學習內容
1.生字、詞語。
學生認讀,抽查學生聽寫。
2.課文復習
學生瀏覽問題,再次回顧本單元重點內容:
(1)《四季之美》分了幾個場景進行描述?你喜歡哪個?為什么?
(2)讀了《鳥的天堂》聯系上下文,說說為什么第一個鳥的天堂帶引號,第二個不帶引號?
(3)在《月跡》這篇課文中,作者是怎樣尋找月亮的?
(三)反饋矯正,深化提高。
1.矯正。教師根據學生復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講解,糾正錯誤,使他們對所學知識形成正確、清晰的印象。
2.深化提高。
(四)單元小結,增強自信
1.本單元的四篇文章都通過描寫景物的變化,來體現景物的美。如《古詩三首》中,對景物描寫有動態,有靜態,動靜結合,給人以獨特的感受;《四季之美》中,通過描寫四個季節的不同景物,來體現景物的美,表達對景物的喜愛之情;《鳥的天堂》中,通過詳細描寫不同時間看到的不同景物,表達作者對鳥的天堂的喜愛之情;《月跡》則通過描寫不同地點的月亮,來體現作者對月亮的喜愛之情。
2.如何體會景物的靜態美和動態美?
(五)評價檢測
1.把下列詞語補充完整再選擇合適的詞語填空。
(
)曠(
)怡
翩翩(
)(
)
夜(
)降(
)
應(
)不(
)
2.補充句子。
(1)
,桃花流水鱖魚肥。
(2)青箬笠,
,
。
六、板書設計
第七單元復習
動態之美
古詩詞三首
四季之美
鳥的天堂
八年級思想品德簡明教案(山東版)
五華縣華強中學吳定侃
第一單元讓愛駐我家
教學要求:
1、學會與父母溝通,正確認識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和教育,克服“逆反”心理。
2、能以實際行動孝敬父母和長輩。
3、掌握與父母溝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4、認同民族文化、繼承民族精神,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學重點:
1、教育學生孝敬父母和長輩。
2、我愛你,中國
3、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教學難點:
1、學會與父母溝通。
2、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教學方法:
探討式、啟發式、案例分析法、自學輔導法
教學時數: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家,溫馨的港灣
教學要求:
1、認識家的含義,家的幸福所在。
2、懂得父母對子女所起的作用,不忘父母養育恩。
教學重點:
認識我有一個溫馨的家
教學難點:
懂得怎樣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教學過程:
一、閱讀孟杰和他的伙伴們的故事。
二、轉入新課。
1、學生朗讀引言,體會家的溫馨。
2、板書:家,溫馨的港灣
3、板書:一、我有一個溫馨的家
4、學生看課文P3—4圖,體會圖中的含義,寫出一些描述家庭溫馨場面的美妙詞匯。
5、把你認為最能體現自己家庭溫馨的一件事說出來,與同學們分享。
6、師生共同歸納家的含義。
7、朗讀小詩《可愛的家》
三、板書:二、不忘父母養育恩
1、閱讀P5故事,討論:在大增成長的道路上,母愛起到了什么作用?父母是如何關愛自己的?
2、學生代表發言。
3、共同歸納:我們成長的每一步都離不開父母的呵護、教誨和影響,每一步都浸透著父母的心血。
4、閱讀P6材料,思考并討論: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應怎樣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呢?
5、分組回答。
6、共同歸納:孝敬父母,就要尊重父母,熱愛父母,回報父母。
7、說一說:自己在家里為父母做了什么?
8、完成P8《我可以這樣孝敬父母》
四、小結:通過學習,我們懂得了父母的辛苦,也知道如何回報父母,今后要努力去做。
五、作業:回家做幾件孝敬父母的事。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會與父母溝通
教學要求:
1、認識影響與父母溝通的原因。
2、理解如何搭建心靈溝通的橋梁。
教學重點:
了解影響與父母溝通的原因
教學難點:
懂得搭建心靈溝通的橋梁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二、講授新課。
1、板書:一、學會與父母溝通
2、閱讀訪談錄,聯系自己生活中的情形,歸納影響與父母溝通的原因有哪些?
3、板書:心理因素,矛盾、誤解,生活經歷不同等。
4、板書:二、搭建心靈溝通的橋梁
5、閱讀P11材料,思考練習。
6、學生代表發言。
7、共同分析歸納:理解,尊重,掌握技巧和方法。
8、看12圖,說一說,漫畫中的中學生是通過哪些方式與父母溝通的?
9、討論:我們怎樣才能與父母進行更好的溝通?
三、完成P13練習。
四、小結: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影響與父母溝通的原因,學習了與父母溝通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希望大家以后能學以致用處理好與父母的關系。
五、作業:閱讀理解課文。在家做一個好孩子。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我愛你,中國
教學要求:
1、認識祖國壯麗的河山、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2、了解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教育學生自覺維護民族團結。
教學重點:
認識祖國壯麗的河山、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教學難點:
了解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教育學生自覺維護民族團結。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二、講授新課。
1、板書:我愛你,中國一、可愛的祖國
2、看圖P14,完成練習。
2、學生互相交流。
3、閱讀課文,完成P15練習。
4、名回答。
5、閱讀P16材料,討論:通過中華文明的世紀回眸,我們能得出什么結論?
6、共同歸納。
7、讀課文,了解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
文字、藝術、科技。
8、板書:二、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
9、齊唱:《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的歌曲,感受樂融融的民族大家庭風采。
10、閱讀課文。
11、討論:熱愛祖國,我們應該如何做?
12、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對祖國的歷史、文化、民族團結有何認識?學生共同總結。
13、作業:熟讀理解課文。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教學要求:
1、懂得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海外華僑華人心系祖國。
2、理解我與祖國共命運。
教學重點:
認識臺灣與海外華僑華人與祖國的關系。
教學難點:
理解我與祖國共命運。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二、講授新課。
1、板書:我們都是龍的傳人一、炎黃子孫一脈相承
2、閱讀P21材料,討論:我如何理解海內外炎黃子孫的這種民族情結?說一說自己的看法與同學分享。
3、閱讀課文。
4、各組代表發言,列舉史實,說明臺灣海峽兩岸人民是骨肉兄弟。
5、朗讀課文,歸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6、互相講一個海外華僑華人心系祖國的感人事例,看誰講得好。
7、板書:二、我與祖國共命運
8、閱讀P23材料,討論:是什么精神不斷激勵著中國人民勇往直前?
9、朗讀課文,共同歸納: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偉大民族精神的核心。
10、今天我們面臨的問題是什么?
11、討論并回答。
12、閱讀P25材料,討論:這位中學生為什么會被稱為“合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表”?
13、師生共同歸納。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我們又將學習新的知識,有新的感受,請一起努力,寫一份教學計劃吧。如何把教學計劃寫出新花樣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準備的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扇形統計圖》教案優質范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工作計劃的內容請點下方鏈接
語文教學工作計劃優秀版本
七年政治教學工作計劃
高二生物教學工作計劃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期教學工作計劃
大學教學工作計劃5篇范文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扇形統計圖》教案優質范文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實例,認識扇形統計圖,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與作用;
能讀懂扇形統計圖,從中獲得有效信息,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比較、合作、交流,在從扇形統計圖中獲取信息的過程中,學會相互交流、相互傾聽。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認識扇形統計圖的過程中,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認識扇形統計圖,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與作用。
2、難點:能讀懂扇形統計圖,從中獲得有效信息。
【教具準備】課件、扇形統計圖卡紙
【教學方法】
1、教法:情境法、直觀法、引導法、歸納法
2、學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觀察發現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哪兩種統計圖?(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這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一種新的統計圖——扇形統計圖。(板書課題)
二、組織活動,探究新知
(一)健康飲食教育
首先請同學們看一看我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圖(課件出示),膳食是什么意思?(日常吃的飯菜)從寶塔圖中你知道我們每日需要那類食物最多?其次?接著?……最少呢?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同學們平時必須養成不挑食,合理飲食的好習慣。
(二)創設情境,認識扇形統計圖產生的必要性
1、課件出示笑笑家一天各類食物的攝入量統計表(只含前兩列)
(1)觀察統計表,提問:你認為笑笑家這天的膳食合理嗎?
(2)如果要能直觀的看出每一類食物的攝入量的多少,應選用什么統計圖?(課件出示)
2、課件出示統計表(添上第三列)
(1)師:如果再增加一欄,你知道增加這一欄統計的是什么內容嗎?(每一類食物的攝入量約占食物總攝入量的百分比)
(2)讀統計表,說一說表中百分數的意思。
(3)師啟發:從條形統計圖可以清楚直觀的看出每一類食物攝入量的多少,能不能清楚地看出每一類食物的攝入量占總攝入量的百分比呢?折線統計圖行不行?那么,哪一種統計圖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呢?
(三)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及作用
1、下圖是根據上表的數據繪制的,你能看懂嗎?(課件出示扇形統計圖)請同學們自己先觀察、思考,再和小組成員討論、交流:
探究(一)(課件出示):
①用整個圓表示什么?
②圓內各部分形狀像什么?用各個扇形表示什么?
探究(二)(課件出示)
①從上面的統計圖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②扇形的大小反映了什么?各個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為多少?
③從這個扇形統計圖里可以清楚地看出什么?
2、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3、匯報交流。
4、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扇形統計圖是用整個圓表示笑笑家一天各類食物的總攝入量,用圓內各個小扇形表示各類食物的攝入量占食物總攝入量的百分比。
扇形面積越大,這一類食物的攝入量占食物總攝入量的百分比就越大。從扇形統計圖里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類食物的攝入量占食物總攝入量的百分比。
5、引導學生歸納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課件出示)
(1)師:那么,你能不能歸納一下所有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呢?
(2)小結:扇形統計圖是用整個圓表示總量,用各個小扇形表示各部分量占總量的百分比,扇形統計圖反映的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6、扇形統計圖的優點
(1)師:扇形統計圖與學過的統計圖相比有什么優勢?
(2)引導學生認識:扇形統計圖不僅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量同總量之間百分比關系,而且可以直觀的比較各部分量的相對大小。
三、鞏固與應用
(一)“試試我能行”
1、填空:
(1)扇形統計圖是用整個圓表示( ),用各個小扇形表示( )占( )的百分比,扇形統計圖反映的是( )與( )的關系。
(2)想知道果園里每種果樹棵樹占果樹總棵數的百分比,應繪制( )統計圖。
2、P58“練一練”第1題。
(1)觀察這幾幅扇形統計圖,說一說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2)反饋交流。
(二)“比比我最棒”
1、觀察東山小學圖書情況扇形統計圖,回答問題:
(1)( )書本數最多,占全部圖書的( )%。
(1)(2)( )書本數最少,占全部圖書的( )%。
(1)(3)如果有125本畫冊,則共有圖書( )本,科技書有( )本。
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共同完成,其中第(3)小題列式解答,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2、觀察紅星小學學生喜歡體育運動情況統計圖,回答問題:
(1)喜歡跳繩的的人數占全年級的( )%。
(2)喜歡( )的人數最多, 喜歡( )的人數最少,喜歡( )和( )的人數差不多。
(3)若全校共有400人,則喜歡踢足球的有( )人,喜歡踢毽子的有( )人。
獨立完成,匯報交流。
四、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你的課堂表現如何呢?如果滿分用五顆星表示,你能得幾顆星?
五、布置作業
P58“練一練”第2題。
板書設計:
扇形統計圖
特點{用一個圓表示(總量) (單位“1”,100%)
用各個小扇形表示(各部分量)占(總量)的百分比
作用:反映(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扇形統計圖》教案優質范文二【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上冊P106~107。
【教學目標】
1.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了解扇形統計圖的作用;
2.學會觀察扇形統計圖,能根據扇形統計圖提出數學問題并解決問題;
3.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扇形統計圖的價值,體會統計方法與統計思想。
【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1。
師:同學們好!,今天老師將和大家一起開始學習第六單元《統計》。
師:請看屏幕——(出示主題圖)
師:這是六(1)班同學開展課外活動時的情景。同學們有的打乒乓球,有的踢足球,還有的跳繩,踢毽子……熱鬧極了!請同學們想一想,如果我們繪制一個統計圖,要能清楚地反映六(1)班同學喜歡各種運動項目的人數,大家認為應該繪制什么樣的統計圖比較好呢?
預設:
生:條形統計圖。
師:嗯,老師也同意。(出示P106頁條形統計圖)這是老師繪制的六(1)班同學最喜歡的運動項目統計圖。從這個條形統計圖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
預設:
生1:我知道了喜歡乒乓球的有12人,喜歡足球的有8人,喜歡跳繩和踢毽子的分別有6人和5人,喜歡其他運動項目的有9人;
生2:從這個條形統計圖中,我還能看出喜歡乒乓球的人數最多,喜歡踢毽子的人數最少;
生3:我還知道了喜歡乒乓球的人數比喜歡足球的人數多4人;
生4:我還知道了六(1)班一共有40人。
師:你是怎樣知道六(1)班一共有40人的呢?
生4:把喜歡各類運動的人數相加正好等于40。
師:嗯,條形統計圖的特點就是可以清楚地反映各種數量的多少。但是,同學們,如果我們想清楚地知道喜歡每種運動項目人數各占總人數的百分之幾,你們還能從條形統計圖中直接看出來嗎?
生齊:不能。
師:老師告訴大家,有一種統計圖就能清楚地反映各部分數量與總數之間的關系,同學們想知道那是什么統計圖嗎?
師:這種統計圖就是——扇形統計圖。(板書課題)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扇形統計圖。
師:這就是已經繪制好的六(1)班同學最喜歡的運動項目的扇形統計圖。
師:在這個扇形統計圖中,我們用整個圓表示全班學生的人數,也就是百分之百;用5個扇形分別表示喜歡5類運動項目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幾。
師:其中橙色的扇形表示喜歡乒乓球的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比。同學們,那綠色扇形、藍色扇形、黃色扇形、紅色扇形分別表示什么呢?請同桌的同學相互說一說吧。
生1:綠色的扇形表示喜歡足球的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比;
生2:藍色的扇形表示喜歡跳繩的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比;
生3:黃色的扇形表示喜歡踢毽子的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比;
生4:紅色的扇形表示喜歡其他運動項目的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比。
師:嗯。我們已經初步了解了扇形統計圖,現在,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從這個扇形統計圖中,你們又能了解哪些信息呢?
預設:
生1:我了解到喜歡乒乓球的人數占總人數的30%;
生2:我了解到喜歡足球的占20%;喜歡跳繩的占15%;喜歡踢毽子的占12.5%;喜歡其他運動項目的占22.5%。
生3:我知道喜歡乒乓球的人數最多,占總人數的30%;喜歡踢毽子的人數最少,只占12.5%。
師:好!我們已經知道六(1)班一共有40人,結合這個扇形統計圖,老師想提一個問題:喜歡乒乓球的有多少人呢?同學們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生:從扇形統計圖中可以看出喜歡乒乓球的人數占總人數的30%,就是占40人的30%,40×30%=12(人),所以喜歡乒乓球的有12人。
師:根據這個扇形統計圖,同學們能不能也像老師一樣提出幾個數學問題呢?
預設:
生1:喜歡足球的有多少人?
生2:喜歡跳繩的有多少人?
生3:喜歡踢毽子的有多少人?
生4:喜歡其他運動項目的有多少人?……
師:現在就請同學們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列出算式解決它,好嗎?
師:誰來說說你解決的是什么問題?是怎樣列式解決的?
預設:
生1: 我解決的問題是喜歡足球的有多少人?40×20%=8(人);
生2:我解決的問題是喜歡跳繩的有多少人?40×15%=6(人);
生3:我解決的問題是喜歡踢毽子的有多少人?40×12.5%=5(人);
生4:我解決的問題是喜歡其他運動項目的有多少人?40×22.5%=9(人)。
二、鞏固、拓展.
1.P107頁做一做。
師:真不錯!同學們,你們了解牛奶所含的營養成分嗎?這是一個有關牛奶所含營養成分的扇形統計圖。請同學們認真觀察一下,看看你能了解到什么?
預設:
生1:牛奶里含有水分、蛋白質、脂肪、乳糖和其他的營養成分。
生2:我知道每100牛奶里水分占87%、蛋白質占3.3%、脂肪占4%、乳糖占5%、其他營養成分占0.7%。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2:我是根據顏色找到的。圖右邊的說明告訴我們,不同顏色的扇形所表示的營養成分。
師:哦,你是這樣找到的,同學們也是這樣找到的嗎?很好,看了這個扇形統計圖,我們很清楚地了解到每100g牛奶里各種營養成分所占的百分比。
師:那每天喝一袋250克的牛奶,能補充營養成分各多少克?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生:用250克分別乘每種營養成分所占的百分比就可以了。
師:那好吧,現在請大家獨立完成這道題。
(1生板書。 水分:250×87%=217.5(g)
蛋白質:250×3.3%=8.25(g)
脂肪:250×4%=10(g)
乳糖:250×5%=12.5(g)
其他:250×0.7%=1.75(g))
師:誰來說一說,每天喝一袋250克的牛奶,能補充營養成分各多少克?
生:能補充水分217.5克、蛋白質8.25克、脂肪10克、乳糖、12.5克、其他1.75克。
2.P108頁第2題。
師:下面讓咱們來關注關注陳東家每月的生活費支出計劃。
師:根據這個扇形統計圖,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
預設:
生1:我清楚地看出陳東家每月支出的食品、還購房貸款、教育、服裝、水電、其他各占支出計劃的30%、30%、15%、10%、5%、10%。
生2:我能知道陳東家每月支出的水電費占支出計劃的百分數最少。
生3:我還能看出陳東家每月支出的食品和還購房貸款一樣多,服裝和其他支出一樣多。
師:同學們得到的信息可真不少!請大家想一想,如果陳東家每月生活費支出1000元,你能提出并解決什么數學問題呢?
生: 我們可以求陳東家每月的各項支出分別是多少元?
師:問題提得很好,那下面咱們就動手來解決這個問題吧。
(1生板書。 食品:1000×30%=300元
還購房貸款:1000×30%=300元
教育:1000×15%=150元
服裝:1000×10%=100元
水電:1000×5%=50元
其他:用1000×10%=100元。)
三、課堂小結。
請學生總結扇形統計圖產生的原因及特點作用。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扇形統計圖》教案優質范文三教學目標:
1、通過實例,認識扇形統計圖,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與作用。
2、能讀懂扇形統計圖,從中獲取有效信息,體會統計圖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3、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扇形統計圖,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與作用。
教學難點:
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的提高。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知
1、電腦課件呈現下表
種 類 攝入量/克 占總攝入量的百分比
油脂類 50
奶類和豆類 450
魚、禽、肉、蛋等類 600
蔬菜和水果類 900
谷類 1800
2、電腦課件呈現統計圖(或以學生的作品亦可)。
3、引入新知。
二、探索交流,獲取新知
1、什么樣的統計圖是扇形統計圖呢?
2、了解扇形統計圖特點
3、即時練習。
完成課后的“說一說”。
(1)學生觀察課文中的扇形統計圖,讀一湊統計圖中的各類信息。
(2)說一說,你有什么體會。
學生說信息,并計算各種成分的百分比
匯報計算結果,訂正
學生發言、交流
學生匯報:條形統計圖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種食物的攝入量。
觀察,說出獲得的信息
根據教師引導說出發現
從扇形統計圖中能夠清楚地看到各類食物的攝入量占總攝入量的百分之幾。
觀察數據,發現,說出不同,說出自己的看法
進行計算,訂正
三、小結本課學習內容
談話:這張表是小麗一家三口一天各類食物的攝入量,請你運用條形統計圖表示表中的數據。說一說,條形統計圖有什么特點?
提問:從條形統計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類食物的攝入量,能看出每一類食物的攝人量占總攝入量的百分之幾嗎?
揭題,板書課題:扇形統計圖。
出示課件一邊呈現扇形統計圖,一邊進行簡要講解,使學生了解扇形統計圖是用扇形面積的大小(占圓面積的百分之幾)來表示各類數量的多少。(占總攝人量的百分之幾)
四、鞏固升華
完成課后“試一試”。
1、比較各項活動時間,說一說有什么不同。
提出數學問題
2、總時間是多少?各項活動時間可以怎么計算?
3、參照題目,畫一個扇形統計圖表示自己一天的作息時間,并和同學進行交流。
五、全課小結:你今天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板書設計:
扇形統計圖
能清楚地反映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扇形統計圖》教案優質范文四教學內容
扇形統計圖
教材第68—69頁的內容,小學六年級《扇形統計圖》教案。
二 教學目標
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意義、作用;會看扇形統計圖,會制作扇形統計圖,會分析。
三 重點難點
會制扇形統計圖,會分析。
四 教具準備
課件。
五 教學過程
(一)什么是扇形統計圖
(是用整個圖表示總數,用圓內各個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數量占總數的百分數)
例如: 下圖的扇形統計圖反映了某班學生在課外活動中參加各種小組的情況。
問:在這個統計圖中,用整個圓表示什么?(全班人數)
從圖中可以看出什么?
(參加文娛小組的學生占全班人數的30%;參加體育小組的學生占全班人數的60%,參加美術小組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10%)
量一量:用量角器量一量圖中每個扇形的圓心角的度數?
想一想:扇形統計表的特點?(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系)
(二)如何制作扇形統計圖
例5 和橋村20_年各種農作物的種植面積如下:
糧食作物 84公頃
棉花 24公頃
油料作物 12公頃
根據以上數據,制成扇形統計圖,
制圖步驟:(1)先算出各部分數量占總數最的百分之幾。
(2)再算出表示各部分數量的扇形的圓心角度數。
(3)取適當的半徑畫一個圓,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圓心角的度數,在圓里畫出各個扇形。
(4)在每個扇形中標明所表示的各部分數量名稱和所占的百分數,并用不同的顏色或條紋把各個扇形區別開。
(5)名稱、單位、制表時間,,
板書:(1)84+24+12=120(公頃)
糧食作物:84÷120=70%
棉花:24÷120=20%
油糧作物:12÷120=10%
(2)糧食作物:360°x 70%=252°
棉花:360°x20%=72°
油料作物:360°x10%=36°
和橋村20_年各種農作物種植面積統計圖
20_年1月制
(三)課堂作業設計
1.李明問班上的每個同學:“你最喜歡哪—項球類活動?”根據同學們的回答,他制成了右面的扇形統計圖。
請你看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哪項球類活動最受歡迎?
(2)哪兩項球類活動受歡迎的程度差不多?
(3)最愛好哪項球類活動的同學大約占總人數的
(4)圖中的“其他”,是把最愛好排球、網球、手球等球類活動的人數合并而成的`,你認為這樣做合理嗎?
2 五年級一班上學期期末的音樂成績,得優的有12人,得良的有16人,及格的有10人,不及格的有2人。各占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幾?制成扇形統計圖。
3.右圖是一個養禽專業戶去年養的雞、鴨、鵝的扇形統計圖。
如果這個養禽專業戶共養雞、鴨、鵝共2500只,算出三種家禽各養多少只。
4.一種牛肉的成份如下表。
根據表中的數據,制成扇形統計圖。 成份 水 蛋白質 脂肪 其他
占百分數 68% 20% 10% 2%
參考答案
課堂作業設計
1.(1)乒乓球;
(2)足球 籃球;(3)羽毛球;(4)合理;
2.略
3.鵝:2500x
18%=450(只)
鴨:2500x 30%=750(只);
雞:2500x52%二1300(只)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扇形統計圖》教案優質范文五教學目標
1、通過實例,認識扇形統計圖,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與作用。
2、能讀懂扇形統計圖,從中獲取有效信息,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通過實例,認識扇形統計圖,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與作用。
教學難點
能讀懂扇形統計圖,從中獲取有效信息,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師:課前袁老師讓大家收集生活中的一些統計圖,我們共同閱讀同學們都收集了哪些?(展示學生作業,請學生介紹自己收集的統計圖。)
教師適機提問:這樣的統計圖有什么特點呢?
生:條形統計圖可以清楚的看出數量的多少,折線統計圖不僅可以看出數量的多少還可以看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
師:說的不錯。現在老師要考考大家會不會用。下星期我們學校將舉行秋季運動會,如果我們繪制一幅統計圖,要能清楚的反映同學們喜歡各項體育運動的人數,你們認為應該繪制什么樣的統計圖比較合適呢?
生:條形統計圖。
師:嗯,不錯!條形統計圖可以清楚的反映出數量的多少。如果我想繪制一幅統計圖來表示今天24個小時的氣溫變化情況,用什么統計圖合適呢?
生:折線統計圖。
師:嗯,老師也同意,折線統計圖不僅可以看出數量的多少還可以看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
老師還發現有同學找了這樣一些圖,我們來看看。(對收集這些圖的學生提問)你能給大家說說你找的是什么圖?
學生回答。
師:這樣的圖也是統計圖?那今天我們就來認識認識它,一種新的統計圖。
師板書:扇形統計圖
師:從這個題目中,你想學到哪些知識?
預設:(1)扇形統計圖有哪些特點?(2)什么叫扇形統計圖?
(3)怎樣作扇形統計圖?(4)扇形統計圖有什么作用?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說一說
師:同學們真好學,想知道的可真多啊!那我們就從我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圖開始來了解吧。(課件出示)聽了關于我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圖的介紹,同學們能不能從這個寶塔圖中知道我們需要的哪種食物最多?其次呢?接著呢?
這幅圖,你對同學們的飲食有什么建議呢?
師:是呀,膳食寶塔圖各層位置和面積的不同反映出各類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應占的比重。這說明了我們要注意健康飲食。接下來我想請同學們看看笑笑她們家的飲食情況。
課件出示笑笑家一天各類食物的攝入量統計表
師:請同學們讀一讀統計表,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表中百分數的意思。
(學生交流完后,教學利用隨機點名請幾位學生說一說各百分數的意思)
師:表格中的總攝入量是指什么?100%是什么意思?
通過大家對這些百分數的解釋,那笑笑家一天各類食物的攝入量是否符合膳食寶塔圖的結構呢?
2、引導討論。
師:大家看,袁老師根據剛才的統計表中是數據重新繪制了一個圖,你能看懂嗎?
請同學們先仔細觀察,你看懂了什么。
根據老師的溫馨提示單想一想,在小組里交流交流。
(1)根據數據將圓分成了幾部分?每個部分像什么形狀?圖中的各個扇形分別代表了什么?
(2)在這個扇形統計圖中,用整個圓表示什么?所有的百分數之和是多少?能對應的上統計表中的總攝入量為100%嗎?
師:現在把你們小組交流的學習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3、了解特點。
師:同學們對這幅扇形統計圖分析的很透徹,想一想,我們能從中獲得哪些信息?
師:能不能用條形統計圖來表示笑笑家一天食物的攝入量呢?為什么?(條形統計圖只能表示出各類食物的攝入量是多少,不能表示出各類食物的攝入量與總攝入量之間的關系,這也是條形統計圖所沒有的功能,而扇形統計圖可以。)
扇形統計圖有什么特點?小組先討論一下,然后匯報。
老師小結:
教學內容:aoouiu
教學目標:1、學會復韻母aoouiu與四聲
2、能讀準音,認清字型,正確書寫
教學重難點:讀準復韻母aoouiu的音,認清字型、會寫。
教具:字母卡 課文插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抽讀卡片aoe 問:這些叫什么韻母?
2、抽讀卡片aieiiu問:這些叫什么韻母?
二、學習復韻母ao
1、引導學生觀察插圖,圖上畫了什么?﹙奧運五環旗﹚
2、出示ao的卡片,讓學生自由讀。
3、教師范讀,邊讀邊講解讀法:由a向o最后發出像u音。
4、學生練讀,教師糾正讀音.
5、誰能讀ao的四聲?請會的同學當"小老師"帶讀。
三、學習復韻母ou
教法同ao
四、學習復韻母iu
教法同ao
五、指導書寫aoouiu
六、鞏固練習
1、注意區別:<1>指出ui、iu字型,字音上的區別。
<2>指出i、u并列時聲調標在后面。
2、抽讀卡片aoouiu﹙重點鞏固的ou的讀音﹚。
3、四聲練習﹙重點練、三聲﹚。
七、小結:這節課我們學了哪三個復韻母?
我們總共學了幾個復韻母?哪幾個?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aoouiu
教學目標:1、鞏固兩拼音和三拼音節
2、學習聲母與韻母aoouiu拼成音節
教學重難點:學習聲母與韻母aoouiu拼成的音節
教具:聲母卡 韻母卡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抽讀卡片
韻母卡片:aoouiu;聲母卡片z、s、j、q、x、y、zh、sh。
2、認讀復韻母aoouiu的四聲。
二、學習聲母與復韻母aoouiu的拼音
1、出示小黑板
﹙1﹚兩拼音節
zzaollou
saosaozouzou
zhzhaozhzhou
jjiuy ao yao
niu niu you you
l li
﹙2﹚三拼音節
jjiao
qiaoqiao
xxiao
2、看斜線圖拼讀音節
﹙1﹚學生自由拼讀
﹙2﹚同桌互相拼讀
﹙3﹚抽查.﹙注意正音﹚
三、拓展練習
1、在射線圖上標上聲調拼讀
2、用帶調的音節口頭組詞
3、用帶聲調的音節口頭說話練習
三、小結:這節課我們學了哪些三拼音節?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aoouiu
教學目標:1、會認讀7個生字
2、會讀句子和兒歌
教學重難點:讀準字音,記住字型.
教具:生字卡片 字母卡片
教學內容:
一、檢查復習
抽讀卡片
聲母:nchyxch
韻母:aiaoüeiu
二、學習生字
1、引導學生觀察插圖
2、指導讀句子:小貓愛吃魚.小狗愛吃肉,小馬和小牛愛吃草。
<1>學生自己讀。
<2>同桌互讀。
<3>全班齊讀。
<4>教師指名認讀。
<5>教師指導讀好句子。
3、學習生字
<1>畫出句子中的生字。
<2>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3>檢查
4、鞏固認字
<1>抽讀卡片并口頭組詞。
<2>讀句子,讀準生字的音,記住型。
5、指導讀兒歌
<1>讀兒歌
教學內容:aieiui
教學目標:1學會復韻母aieiui及它們的四聲,達到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練習拼讀音節,提高拼讀音節的能力;正確書寫規定的音節。
教學重難點:讀準復韻母aieiui的音,認清它們的形與音節的拼讀。
教具:字母卡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單韻母
1、我們已經學過哪幾個單韻母?
2、認讀單韻母卡片。
二、學習復韻母
1、復韻母ai
〈1〉請同學互相看看自己前后左右挨著誰?
〈2〉觀察圖畫,他們在干什么?〈背挨著背比高矮〉
〈3〉出示“ai”的卡片,讓學生自由讀
〈4〉教師范讀,并說明發音方法〈由a滑向i一氣讀成ai〉
〈5〉學習ai的四聲〈教師領讀——齊讀——抽查〉
2、復韻母eiui教法同ai
三、指導書寫aieiui
教師示范正確的寫法與格式
四、學習拼音節
1、讓學生自己嘗試拼音節
2、教師范讀學生跟讀
3、學生嘗試拼讀帶聲調的音節﹙教師糾正并說明聲調的標法i、u相遇標在后﹚
五、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了三個什么韻母?與以前有什么不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aieiui
教學目標:1、鞏固復韻母aieiui及其與聲母的拼音練習與書寫.
2、認讀7個生字,會讀兒歌.
教學重難點:認讀7個生字
教具:生字卡片 字母卡片 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aieiui與音節的書寫
1、抽讀卡片
2、教師出示bai等之類的音節,先讓學生自由讀,再指名認讀
3、認讀帶聲調的音節及書寫音節
﹙1﹚出示帶聲調音節
教師先范讀音節,學生再跟讀
﹙2﹚書寫音節
教師范寫音節,講解:幾個字母要寫得緊湊、勻稱,安順序寫完,再標上聲調
二、學習生字
1、引導學生觀察圖畫
﹙1﹚圖中有什么東西?
﹙2﹚他們在干什么?
2、指導讀句子:你栽樹,他培土,我去提水.
﹙注意適當停頓﹚
3、生字教學
﹙1﹚出示生字卡片
a先讓學生嘗試拼讀
b我們可以利用什么方法認識這些生字?
﹙2﹚教師范讀生字,學生跟讀
﹙3﹚同桌互讀,教師指名認讀
三、讀兒歌
1、自由讀兒歌并學拼紅色音節的字
2、教師檢查,糾正讀音
3、學生跟讀﹙注意讀好輕聲﹚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在活動中逐步理解“親昵”的內涵,激感沖動,產生創作欲望。由“感覺——感知——感受——感動”的內化過程,向“表演——表述——表現——表達”的外化過程進行轉換。
過程與方法目標:以泥塑的方式塑造人為主體形象,嘗試用陶藝的手法去表現主題、表達感情,提高想象能力和創作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各種有益的感知和體驗活動,感受親情友情,學會釋放、表達愛心愛意。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在活動參與中認識、了解不同親昵行為的形態特點,感受到什么是親昵,通過演示,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親昵的不同動態特點,學會用泥塑進行創作表達的方式方法。
教學難點:在創作中,學會表現人們親昵時的表情、姿態、組合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
初步感知
1.
今天,李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段動畫,你們想看嗎?
師:動畫中你看到了什么?
這是女媧造人的一段動畫,我發現女媧太厲害了,用泥土和上水捏出人的造型。你想不想也來捏一個呢?先來看看老師是怎樣快速的捏出來的。
2.
教師示范:首先先用工具刀切一部分泥,將其搓成一個泥條,用工具刀從中間切出一條,分開兩條腿,加上手,搓個泥球做頭部,戳個洞,去就牢固了,這樣一個人就出來了。
剛剛小朋友都看的很認真,誰來幫我歸納下我剛剛用了哪些方法?(板書:方法:切、搓、粘接、挖、插)
我還可以給他一些簡單的動作,手臂彎一彎,和同學們打招呼,你學會了嗎?
3.
第一次作業:現在給同學們5分鐘時間捏一個人物動態,比一比誰做的又快又好
(要求:站穩,有動態)
站穩?有動態?自評,豎大拇指
4.
李老師看到了這么多大拇指,小朋友們都太厲害了,獎勵你們玩一個小游戲放松一下,準備好了嗎?請同座位的同桌一起來做做這些動作,誰知道這些動作都表達了什么意思?
這些動作表達了同學之間友好、喜歡、親密、親切的關系,我們用一個詞概括就叫“親昵”。
二、欣賞圖片
深入體會
5.愛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字眼,親昵是世界上最動人的景象。因為有愛,所以有了這些動人的畫面,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這些美好的場面到處都有,一起來欣賞這些美妙瞬間吧。
哪一幅最能打動你?他是怎樣表現親昵的?你愿意上臺來表演一下嗎?
(板書:動作:擁抱
親吻
依偎...)
這些美妙的瞬間是不是也勾起了你和爸爸媽媽之間親昵場景的回憶呢?你們是用哪些方法表現“親昵”的呢?把你的經歷和大家一起分享。
6.
小朋友們講的,讓我深深感受到了你們親密無間的友好感情。我也想來表現一下,我喜歡這一幅,這是一個怎樣的動作?誰來描述一下。
我這有其他小朋友做的3個人,我該選擇哪個呢?
誰愿意上臺來做一做?師生合作完成
其他的動作是不是也能這樣完成呢?
同桌之間商量一下,你們想表現怎樣的親昵動作?
我也感受到了你們對愛的表達,你想不想也來試試?動作可以適當的夸張一些
第二次作業:合作完成親昵
展評:哪個小組想來展示?你們表現的是怎樣的動作?
7.通過小朋友的合作,我發現小朋友手中的人不僅有了動作,還有了感情,其他班級的小朋友也帶來一些他們的作品,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他們的作品你有什么新發現?用了什么方法?工具?
(用獨特的視角,抓住了父親和孩子之間游戲瞬間)
親昵時的神態表情是什么樣的?眼睛、嘴巴可適當夸張,添加細節,讓親昵更加逼真
(板書:表情:瞇眼、微笑...)
【8.第三次作業:讓你的作品也更精致一些吧,在前兩次的基礎上添加細節,五官,發型,服裝等等
三、
展示與評價
各個小組選出代表將自己的作品向全班同學做介紹,相互說說本組的創作內容以及創作的思路(哪個小朋友愿意上來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紹下他們的動作、表情)】
四、
拓展
今天我們用陶泥制作出了許多動人的“親昵”場面。其實在我們的周圍,一句親切的問候、
水平:三
年級:五
執教人: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籃球運動是廣大青少年喜愛的球類項目,主要發展學生跑、跳、投
等基本活動能力,提高靈敏、速度、耐力等素質以及動作的準確性
協調性,同時可以增強呼吸、循環、消化等系統的機能,以及培養學
生勇敢頑強、機智果斷的優良品質和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籃球的運球,是籃球運動最基礎的動作之一,在小學水平二階段已通過游戲等形式學習過籃球,但由于學生接觸籃球少,練習因掌握的程度卻并不是很理想,需要多加練習。
二、學情分析
小學生、尤其是五年級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育的重要時期,活潑好動,對事物有一定的了解且充滿好奇,有較強的模仿能力,有一定的運動能力,五年級男生喜愛上體育課,尤其喜愛籃球課,但大部分女生對球類特別是對抗性較強的籃球運動卻羞于出手或心存順慮,雖然在之前低年級時候學生對運球有一定的學習和練習,但在手型動作上還存在較大的間題,結合以上兩點考慮我決定采用降低難度、采用多角度新方法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運球能力。
三、教學目標
1、能夠說出所學小籃球的動作名稱,了解側身跑的動作要領。
2、通過本節課提高學生的速度、力量、靈敏等身體素質。
3、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小籃球練習,培養學生勇于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腳尖朝向跑動方向,上體轉向有球方向。
五、難點:跑動同時觀察場上情況。
六、教學過程
(一)準備部分:
1、課堂常規??(2分鐘)
(1).體委整隊、報告人數。
(2)
.師生問好,宣布本課內容、目的、要求。
(3)
.安排見習生,檢查服裝。
(4)
.講解安全問題。
(5)組織:
目的:使學生集中注意力,迅速進入上課狀態。
要求:靜、快、齊。
2、熱身活動?(6分鐘)
(1).隊列練習。
(2).活動身體各關節。
要求:聽從指揮、充分活動開身體各關節,教師口令統一練習。
(二)基本部分:
1、新授課:籃球分解側身跑動作講解。(27分鐘)
(1).側身跑動作方法
側身跑時,頭部和上體向來球的方向扭轉,同時側肩,腳尖朝著跑動方句。跑動時,既要觀察場上的情況,又不影響跑動速度。
(2).
組織形式:四列橫隊成體操隊形。
(3).教師口令統一練習。
(4).學生示范,教師個別指導??。
(5).教師總結。
2、游戲:行進間單手曲線運球接力賽
(1).將參加者分為人數相等的四組,分別在起點和終點線外面站好。開始時,先由各組起跑線前第一人拍球向前跑,跑到終點后給本隊隊員,在排球跑回起跑線,以此類推,哪組最后一名同學先完成為優勝隊。
(2)規則:不準犯規,掉球后要把求帶回到掉球的位置重新開始。兩次,第一次,練習,第二次正式比賽。教師發口令,監督各組。
(三)
、結束部分:
1、總結與評價:(2分鐘)
談一談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都有那些收獲?教師總結?。
2、放松練習?(3分鐘)
教師和學生一起做放松練習愉悅身心。
要求:以深緩的呼吸方式配合肢體的伸展,感受肢體的愉悅與輕松。
3.收器材
3.
課后作業,?與同伴合作復習籃球側身跑動作。
5.下課師生再見。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
數學》六年級上冊75及76頁練習十六。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
數學》六年級上冊75頁的內容,本課“扇形”的教學,是在學生了解圓、掌握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的基礎上進行的,目的在于通過教學引導學生把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扇形、扇環的數學元素引入到數學學習中,通過學習引導學生初步認識扇形,為后續學的扇形統計圖的學習提供知識基礎,并培養學生從數學的角度觀察生活的習慣,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
學情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扇形、扇環等物體,但對于扇形的具體特征還沒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在教學時首先組織認識扇形,通過折一折,畫一畫引導學生構建“扇形”這一數學模型,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法:
教學時,重點引導學生通過找一找、說一說等方式激活了學生原有的“扇形”生活經驗,結合活動幫助學生構建“扇形”這一數學模型,并在這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發現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理解弧、圓心角、扇形等概念,能準確判斷圓心角,會進行簡單的扇形面積的計算。
2.體會扇形和圓的關系,感受扇形圖與名稱的聯系,能在圓中畫出扇形。
3.在觀察、討論、判斷等活動中,經歷初步認識扇形的過程,通過比一比、畫一畫等操作活動,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4.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思考問題,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認識弧、圓心角、扇形,能準確判斷扇形,會求扇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如何按要求畫扇形和求扇形的面積。
教具準備:課件
學具準備:圓規、直尺、量角器、搜集生活中的扇形。
教學過程:
一、猜謎引入,揭示課題
1.出示謎面:有風不動無風動,不動無風動有風。
(1)請學生猜。
(2)揭示謎底。
2.揭示課題。
師:近一段時間我們都在學習圓的有關知識,那么扇形跟圓有沒有聯系?有哪些聯系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扇形。
教師板書課題:扇形。
二、自主探究,初步認識扇形。
1.認識弧。
(1)用課件出示一個圓,在圓上取A、B兩點,再用黃色的線描出這兩點間的圓的部分。
(2)學習弧的概念。
師指圖:這段黃色的線叫做“弧”。因為這條弧的兩個端點分別是A和B,所以稱這條弧為“弧AB”,弧是圓上的一部分。
課件出示概念:圓上A、B兩點之間的部分叫做弧,讀作:“弧AB”。
指導學生學寫弧AB,學生書空練習。
(3)教師指出“弧AB”的反弧,讓學生知道這也是一條弧。
2.認識圓心角。
(1)課件顯示:OA、OB兩條半徑,然后問:“兩條半徑所夾的角∠AOB,它的頂點在哪兒?”
師明確:像這樣,頂點在圓心的角叫做圓心角。
師生共同總結:圓心角應該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角的頂點在圓心;二是角的兩條邊是圓的半徑。
3.認識扇形。
(1)課件演示:先出現彩色的OA、OB兩條半徑,同時在弧AB與半徑OA、OB所圍成的圖形中涂上顏色。
(2)扇形的概念。
師指圖:弧AB和半徑OA、半徑OB圍成的藍色部分叫什么嗎?
學生:扇形。
師:根據剛才的演示和講解,大家能說說什么是扇形嗎?
(生回答后,師小結)一條弧和經過這條弧兩端的兩條半徑所圍成的圖形叫做“扇形”。
(3)教師指著屏幕上圓中扇形的另一邊空白部分問學生,這個圖形叫什么?
師明確:這個圖形也是由一條弧和經過這條弧的兩端的兩條半徑圍成的圖形,所以也是一個扇形。
(4)扇形在生活中的運用。
師: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扇形的?
學生說一說。
欣賞美麗的扇形圖片。
(5)畫扇形
①出示畫圖要求:嘗試畫出一個半徑是2厘米的圓,再在圓中畫一個圓心角是100o的扇形。
②學生試畫。
③說一說畫法,然后師生共同總結畫扇形時應注意些什么。
④師:扇形和三角形、平行四邊形一樣,都是平面圖形,那么它是軸對稱圖形嗎?
學生活動,通過折一折,知道扇形也是軸對稱圖形。
師說明扇形圓心角的角平分線所在的直線就是扇形的對稱軸。
三、探究扇形大小與什么有關。
1.出示兩個等圓。
(1)讓學生說一說以半圓為弧的扇形圓心角是(
)度;以四分之一圓為弧的扇形圓心角是(
)度。
(2)學生小結出計算方法,同時讓學生比較出以上兩個扇形的大小。
2.猜一猜:扇形的大小和什么有關?(生:圓心角)
(1)圓心角的大小和扇形的大小有什么關系呢?
學生說一說。
看圖小結:在同圓或等圓中,圓心角變大,扇形就變大;圓心角變小,扇形就變小。
(2)出示兩個同圓心角但不同半徑的扇形。
師:這兩個扇形一樣大嗎?
生:不一樣大。
師:扇形的大小還和什么有關系?
生觀察得出半徑不同。
師生小結:圓心角相等,半徑越長,扇形越大;半徑越短,扇形越小。
(3)總結影響扇形大小的因素:一、圓心角度數;二、半徑。
四、扇形的面積
1.出示圓心角分別是180o、270o、60o、90o的扇形,說一說它們的面積分別占所在圓面積的幾分之幾?并說明理由。
2.問:圓心角是1o的扇形的面積是圓面積的幾分之幾?
圓心角是no的扇形的面積是圓面積的幾分之幾?
3.扇形面積公式
如果用字母S表示扇形的面積,n表示圓心角度數,r表示圓的半徑,那么扇形的面積公式是:?
(1)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扇形面積公式:S=r2
(2)師:已知這個公式,我們能干什么(算扇形面積),換句話說,要算扇形面積需要具備什么條件?(圓心角度數和半徑)
五、鞏固新知。
1.判斷。
(1)圓的一部分就是扇形。
(
)
(2)頂點在圓內的角一定是圓心角。
(
)
(3)扇形只有一條對稱軸。
(
)
(4)圓心角越大,扇形越大。
(
)
2.填一填。
(1)如果扇形的圓心角是60o,那么這個扇形的面積等于這個扇形所在圓的面積的————。
(2)扇形面積是它所在圓面積的,這個扇形的圓心角的度數是————。
3.求陰影部分面積。
4.
為了做實驗濾紙,在半徑為3厘米的圓中,
剪去一個圓心角為60°的扇形,求剩余部分
的圖形面積?
教學目標:
1、知道我們的生命來之不易,體會生命的可貴,珍愛生命,熱愛生活。
2、增強對生命的美好感受與體驗能力,懂得生命最可貴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知道我們的生命來之不易,懂得生命最可貴的道理。
教學難點:體會生命的可貴,珍愛生命,熱愛生活。
課前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完成預習單。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同學們,老師知道你們很喜歡神話故事,那我來考考你們!傳說中孫悟空是從哪里里蹦出來的?葫蘆娃是從哪兒長出來的?我們又是從哪兒來的呢?媽媽的肚子里有座神奇的“房子”叫——子宮,我們的生命就是在那里孕育的,你們想看看嗎?
2、播放視頻“生命的孕育”。?說說你的感受。(神奇、神圣、偉大)
二、新知講授
活動一:我們的生命來之不易
教師:是啊,生命的形成是多么神奇的過程!媽媽是孕育我們的大功臣。讓我們來看看懷孕媽媽的生活吧。
看完懷孕媽媽的生活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呢?(學生交流)
師生活動:體驗五分鐘媽媽。(三個同學體驗懷孕媽媽的辛苦)
問題1:平時完成這些動作感覺困難嗎?當你變成懷著寶寶的媽媽時,做這些動作感覺怎樣?
問題2:如果讓你扮演媽媽的時間變成五十分鐘、五個小時、五天,甚至更長的時間,你的感覺會怎樣?
問題3:懷著寶寶的媽媽為了孩子的健康,還會改變哪些習慣?因為有了寶寶,媽媽還會關注哪些問題?
教師:媽媽在孕育我們的過程中,每一個細節都體現著對我們的愛。我們的生命來之不易。?(板書:我們的生命來之不易?)
活動二:為了呵護我這個小生命,家人做過許多事情。昨天采訪了爸爸和媽媽,說說你們成長過程中的故事吧。
預設:
學生交流:小時候,每次給我洗澡,都是全家的一項“大工程”!
學生交流:爸爸媽媽每天都惦記著我的生活,怕我餓著凍著。
學生交流:當我生病時,爸爸媽媽都很著急。
學生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教師:了解和回憶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讓我感覺到自己的生命和成長都傾注了家人無盡的關愛與呵護,所以我們一定要“愛護身體?珍惜生命”?(板書:愛護身體?珍惜生命?)
活動三:愛護身體珍惜生命
教師:閱讀教材P50頁“莫莫玩火的故事”。
思考:在愛護自己方面,莫莫有哪些做得不好的地方?
學生交流:不聽爸爸媽媽的囑咐;玩打火機太危險了。
教師:我們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人的養育和愛護。我們也應該學會愛惜自己的身體,珍惜自己的生命。
教師:在愛護自己的生命和身體方面,誰做得好,誰做得不好的?
學生甲:我上完體育課趕緊穿上外套,這樣就不會著涼了。
學生乙:我爬窗臺,滑樓梯扶手,這樣很好玩,很刺激。
學生丙:我愛吃肉,不喜歡吃蔬菜。
學生丁:我喜歡跳繩,踢毽子。經常運動有利于身體健康。
教師:請設想一下,如果你身體的一部分受傷了,你的生活和學習會遇到什么困難?
學生交流
教師:如果不小心讓身體受到傷害,不僅要承受巨大的痛苦,還要面臨生活中的種種不便和困難。能擁有健全、健康的身體多么幸福!我們一定要好好愛惜自己。
生:朗讀教材P52頁閱讀角
如果我們遇到巨大的傷害,甚至失去生命,世界上最痛苦的人就是我們的父母。
師:配樂朗讀p53頁閱讀角
三、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
板書:
生命最寶貴
我們的生命來之不易
愛護身體??珍惜生命
附預習單:
采訪爸爸和媽媽,了解自己成長過程中的故事
1、
你出生的過程是怎樣的?爸爸媽媽當時的心情怎樣?
2、
小時候,你的身體好嗎?經常生病嗎?爸爸媽媽是怎樣照顧你的?
3、
——《窮人》+拓展文章《窮苦人》
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采用多種形式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刻畫人物形象、抒發真情的寫法,并嘗試運用這種寫法進行心理描寫。
2.通過品讀文中關于桑娜心理活動的語句,發現心理描寫的表現形式,透過漁夫的神態揣摩人物的內心,感受寫法,再次體會作者要表達的主題思想。
教學重點
1、采用多種形式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刻畫人物形象、抒發真情,
2、嘗試進行心理描寫。
教學難點
1.
通過文中心理活動的語句,發現心理描寫的表現形式,
2.
透過漁夫的神態揣摩人物的內心,感受寫法,體會作者要表達的主題思想。
教學過程
(一)回顧內容,明確任務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窮人》這部短篇小說。作家托爾斯泰在小說中為我們塑造了哪些主要人物?(桑娜、漁夫)運用了哪些描寫來刻畫人物?(心理、語言)
(二)細讀課文,習得方法
課件出示文章中關于桑娜的心理描寫。(或呈現文中不同形式的桑娜的心理描寫)
過渡:當桑娜自作主張把西蒙的兩個孩子抱回來的時候,托爾斯泰寫下了此時此刻桑娜的心理活動。下面就請大家再認真的品讀每一句話,能從中讀出桑娜的哪些心情?
學生自學。
全班交流:
1.你讀出了桑娜當時什么樣的心情,是從哪一句讀出來的?
出示句子: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什么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么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
生自由發言。
(1)引導學生發現心理活動描寫中標點符號的妙處。
省略號、問號、感嘆號,這么多的標點符號交織在一起,讓我們體會到了桑娜怎樣的心情?(指名回答)
(課件呈現去掉標點符號后的句子)如果去掉這些標點,你再讀一讀,還能否體會到桑娜的緊張與不安?(生嘗試讀一讀)
是啊,標點符號同樣能表情達意。就讓我們關注這些標點,再來讀一讀這段心理描寫。
出示句子:
桑娜沉思:丈夫不顧惜身體,冒著寒冷和風暴出去打魚,她自己也從早到晚地干活,還只能勉強填飽肚子。孩子們沒有鞋穿,不論冬夏都光著腳跑來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魚。不過,感謝上帝,孩子們都還健康。沒什么可抱怨的。
(1)學生閱讀,思考心理活動描寫的方法。
(2)集體交流,相機小結心理活動描寫的方法(巧用標點,叩問自己)
(三)實踐感悟,嘗試方法
引導學生從漁夫一家的情況和西蒙的兩個孩子的角度嘗試著說一說。
過渡:漁夫不忍心看著兩個孩子就這樣失去母親,無人照顧,可他又想到自己的一家人才只能勉強填飽肚子,再加上兩個孩子,負擔會更重,生活會更困難,矛盾、擔心、憂慮交織在一起,讓他的臉上顯現出了嚴肅、憂慮的神情。在認真考慮之后,漁夫終于做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收養兩個孩子。
在做出決定的那一刻,漁夫想到的又是什么呢?
學生自由發言,集體評議。
(四)點撥提升,遷移使用
這節課,我們重點感受了托爾斯泰的心理描寫的妙趣,相信大家對于心理描寫一定有了新的收獲,誰與我們一起分享一下。
學生交流學習收獲。
拓展閱讀《窮苦人》:
1.劃出文中描寫心理活動的句子,集體交流;
2.根據課堂所學,寫好燕妮的心理活動:
(1)面對洶涌的大海,她牽掛起自己的丈夫……
(2)看著眼前這些凄慘的景象,她心煩意亂起來……
(3)看著眼前的兒子,想著遠方的丈夫,她的內心矛盾了……
3.學生寫作,集體交流。
板書設計
小說不“小”
人物
心理活動
標點符號
情節
想象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