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個人意見

個人意見

時間:2022-02-24 10:40:2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個人意見,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物理實驗具有趣味性、生活性和微型性,理論物理學家楊振寧非常重視物理實驗教學,曾在《物理通報》中題詞:“物理學是以實驗為本的科學。”中國的物理教學有一個傾向,即物理是邏輯。實驗對物理學的發展起重要作用,現在正在起著、將來必定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實驗試題在近幾年高考幾乎每年都有。實驗基本技能幾乎每年必考,教材中的基本實驗、延伸拓展式實驗等也有所涉及。但是目前實驗教學中仍然普遍存在著教學方法簡單化、實驗過程形式化、實驗結果唯一化的現象,學生的物理思維、實驗方法、探究能力得不到預期的培養,學生實驗設計能力普遍較弱。

    針對目前學生實驗能力的掌握情況和高考的改革趨勢,我認為高中物理教學要進行改革,已是勢在必行,而實驗物理教學更是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重中之重。我認為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應該有以下方面的教學改革。

    一、重視物理實驗的基本功

    物理實驗基本功是指實驗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操作實踐等幾部分內容。這部分教學應該在高中一年級進行。在教學實驗中,教師要注意實驗的的規范性,講究實驗的趣味性和啟發性,注重實驗教學的啟發性。做分組實驗之前,教師要求學生必須提前對本次實驗原理、所需實驗器材、實驗步驟等提前做好閱讀和了解。實驗原理是物理實驗的核心,是實驗科學性與否的基本保證,是能否突破實驗難點的關鍵,是能否領會實驗設計思想的基本前提,是教學設計者創新設計的出發點。實驗原理是物理實驗預習中最容易被忽視的一部分,因為原理是具備一定理論性、抽象性的概括性強的知識,如果學生不帶頭挖掘其內涵和本質,學生很容易將其視為“畫蛇添足”。教師要充分重視物理原理對物理實驗的指導性地位,使學生真正掌握實驗的關鍵、操作要點,合理地選擇實驗裝置、器材和實驗條件,正確地處理數據、估計誤差、得出結論,正確地進行試驗的設計、改進和自制教具。實驗器材是物理實驗的基本物質材料,是物理實驗成功與否的基本條件。實驗器材的正確選擇,才能確保物理實驗的成功進行。實驗步驟是物理實驗成功與否的關鍵,一旦順序混亂或疏忽一步,物理實驗結果失敗無疑。所以,學生一定要重視物理實驗的基本功,只有正確的理論做基礎,物理實驗才能可能更加有效地進行。

    二、借助多媒體技術,以此補充和示范

    現代教育技術不斷普及,選擇合適的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為高中物理的實驗教學提供更大的幫助和支持。由于受時間和空間等客觀條件以及儀器本身因素的限制,有些實驗無法正常進行。如果利用多媒體模擬輔助實驗,就能優化實驗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演示實驗是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補充實驗教學現實的不足,給學生提供觀察的對象,要求學生有目的地進行觀察。利用多媒體投影實物,能提高演示實驗的可見度,通過錄像或FLASH動畫,播放一些在課堂中不容易演示的實驗,能拓寬學生的眼界。當然,教師要把握好多媒體的輔,不能用計算機教學課件全盤代替物理實驗。如果過多強調多媒體,學生反而沒有動手、動腦的機會,一個很好的探索學習的機會就變成了電子版的填鴨式教學過程。

    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

    教學需要師生的共同參與。學生獲得知識離不開教師的正確引導,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著主導性作用,但是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在做演示實驗的時候,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做示范之前,教師需要從學生的角度,進行思考和質疑。有位教育家曾經說過,學習是學生學會的,而不是教師教會的。在物理實驗中,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先思考問題,考慮實驗的難易程度和可操作性。教師要將實驗的權利歸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體驗到自己在學習中的重要性和能動性,當然,教師要“因地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是一些簡單易行的就要將課堂設置在實驗室,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去實驗室獨立完成。如果一些難度較大的教師就要先提前示范,將試驗中的可能出現的故障都提前告訴學生,避免學生走彎路。

    四、注重物理實驗細節的思考,體會實驗的嚴謹性和科學性

    每一個實驗都有各自的設計思想,一個成功的實驗,其設計思想總包含著對已有知識的靈活運用和創造性構思。引導學生領會前人的實驗設計思想,是培養學生具有設計實驗能力的有效途徑。比如,在做“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時,為什么要兩次把橡皮條的結點拉到同一位置?在做“驗證牛頓第二定律”實驗時,為什么要使長木板傾斜以平衡摩擦力?等等。借此來引發學生思考,使之深刻體會物理實驗的嚴謹性和科學性,避免養成學生“站在巨人肩膀”的僥幸心理和懶惰心理,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

    總之,物理實驗教學是高中物理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教師要借著新課改的大潮,重新拾起被人遺落的實驗教學,本著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和教育的健康有效的原則,勵精圖治,將實驗教學進行到底。

第2篇

在此聲明,絕對旁觀!!

說實話,真得很為難老師,老師認為的,學生都有意見,學生認同的,老師又不一定同意。真是進退兩難啊。

明天改選中隊委員,班里許多同學都提出支持的態度。但是一小部分同學認為改選班委也是有一些我們不清楚的地方。下面。我來說一說。

[票數]

因為我們采取無記名投票改選,票數就成為了重要的一點。可是,在票數上,我們的疑點稍微多一些。

首先就是老師會不會偏袒。因為我聽班里某個同學的說上次改選大隊委候選人的時候,聽說程呈票數不夠,老師讓她當的。呃…我并沒有說這件事情有什么錯誤,因為老師也有可能是看見了她的才能,所以才讓她當的。可是,如果站在學生的角度上,有些人就會認為這是老師偏袒。其實這樣做只能鍛煉一個同學,每次都讓她上,那些有才華的同學就得不到發揮的場地。全班的進步應該是同步的,不對嗎?老時常常教導我們,不要只想著自己,應該大家一起進步。那,按照班里的票數,去鍛煉一些新同學不也是好事?如果老是能夠在改選班委的時候把票數都統計出來,當場定誰當選,如果有爭議,在討論,是不是更好?[這僅僅是意見,僅此而已]

[競選稿]

這是我親眼看到的事實。某個同學為了競選,讓別人替他寫競選稿。那個文筆叫做一個好啊,連老師聽了以后都為之震驚。慶幸的是,最后不是他當選的。可能就是天意吧。

我想說的是,競選之后把同學們的競選稿都收上來,在檢查是否有的情況。雖然這不重要,但是這關系到一個人的品德問題。如果品德都不好了,何談當選班委?天方夜譚。

[同學關系好,競選不公正]

(以下全是個人意見]

我坐在最后一排,聽見幾個人在說:“別選xxx。”之類的語言。可能是因為互相的關系不好吧,因為這個人的才能真的超強。

這關系到同學們之間相處的情況,一個人不要緊,幾個人串通起來就不好了。投票的時候如果能夠保持一定的紀律,互相不溝通,也許就不會有這種狀況了。

第3篇

本文作者:郝金磊賈金榮工作單位:蘭州商學院

(一)數據來源本文研究所用數據來自于實地調查,調查范圍主要集中于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紅石崖社區的西屯村、小殷村、山李村和山王村。在城鎮化建設、跨海大橋建設及招商企業廠房建設中,這些村莊的大量土地被征為非農建設用地。為確保能夠獲得完整、準確的數據,本次調查采用入戶一對一的方式與當地失地農民進行交流。問卷可觀測變量的設計采用李克特五級量表法,同意用“5”表示,有些同意用“4”表示,一般用“3”表示,有些不同意用“2”表示,不同意用“1”表示。調查結束后對問卷進行了集中檢驗,共獲得有效問卷142份,占問卷總數的90.4%。問卷回收后,對問卷調研數據進行了信度和效度檢驗,問卷的整體Cronbach’α值為0.9,由于信度系數大于0.8,表明問卷具有較好的內部一致性;同時,問卷中11個可觀測變量的標準因子荷載系數都在0.5以上,表明各測量變量的設計較為理想,各潛變量的結構效度良好。(二)模型構建計劃行為理論認為,人的行為意愿除由行為態度和主觀規范決定外,還受感知行為控制的影響[4],因此可建立結構方程模型(SEM,structuralequationmodel)來測量以上因素與失地農民養老模式選擇意愿之間的因果關系。結構方程模型構建的假設條件主要包括:行為態度對失地農民養老模式選擇意愿正向影響顯著,積極的行為態度有助于農民產生合理的選擇意愿;主觀規范對失地農民養老模式選擇意愿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感知行為控制對失地農民養老模式選擇意愿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根據以上假設,模型中各變量間的關系用三個矩陣方程式表示[5]17:η=Γξ+Bη+ζ(1)y=Λy+ε(2)x=Λx+δ(3)其中η為內生潛變量;ξ為外生潛變量;Γ為外生變量間結構系數矩陣,反映外生變量對內生變量的影響;B為內生潛變量間結構系數矩陣,反映內生變量之間的關系;ζ為結構方程的誤差項;x為外生觀測變量;y為內生指標矩陣;Λx為外生觀測變量在外生潛變量上的因子載荷矩陣;Λy為內生觀測變量在內生潛變量上的因子載荷矩陣;ε為內生變量的誤差項;δ為內生變量的誤差項。依據本文研究實際和矩陣方程式,將失地農民養老模式選擇意愿影響因素結構方程模型具體表示為:y1=Γ11x9+Γ12x10+Γ13x11+ζ1y2=B21y1+Γ21x1+Γ22x2+Γ23x3+ζ2y3=B31y1+Γ31x4+Γ32x5+Γ33x6+ζ3y4=B41y1+Γ41x7+Γ42x8+ζ4其中yi分別代表潛變量養老模式選擇意愿、行為態度、主觀規范和感知行為控制;xi代表反映潛變量的11個可觀測變量(見圖1);Γij代表各潛變量與可觀測變量間的載荷系數;Bij代表潛變量間的路徑系數;ζi代表殘差項。二、實證研究(一)驗證性因子分析通過相關系數矩陣可以發現,變量間的相關系數大多大于0.3,且在5%的統計水平下顯著。此外,本文數據檢驗的KMO值為0.687,Bartlett球形度檢驗近似卡方值為1682.2,且在1%的統計水平下顯著,根據統計學標準,適宜進行因子分析。利用AMOS7.0軟件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得到結果如表2所示。根據模型路徑/載荷分析結果,11個可觀測變量的C.R值都大于2,表明載荷系數估計具有顯著性,可觀測變量對潛變量的衡量具有較強的會聚有效性;潛變量y2、y3、y4與y1之間的標準化路徑系數分別為0.409、0.407、0.871,且都通過了1%統計水平下的顯著性檢驗,表明失地農民的行為態度、主觀規范和感知行為控制對其養老模式選擇意愿的正向影響效應顯著。驗證性因子分析后,通過對信息指數、絕對擬合指數和相對擬合指數等指標的分析發現,本文所建結構方程模型的擬合程度較高,可以用來做下一步的模型分析。(二)結構方程模型分析由表2可知,行為態度與失地農民養老模式選擇意愿間的標準化路徑系數為0.409,且在1%的統計水平下顯著,表明行為態度對農民意愿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這與模型假設相符。保障基本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質量、抵御養老風險的訴求對失地農民行為態度的影響較大,都通過了1%水平下的顯著性檢驗,表明失地農民養老需求的滿足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養老的目標也不僅僅局限于基本生活需要的滿足,而是在保障年老后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礎上追求生活質量的提高。主觀規范與失地農民養老模式選擇意愿間的路徑系數為0.407,且通過了1%統計水平下的顯著性檢驗,表明主觀規范對失地農民養老模式選擇意愿正向影響顯著,符合模型的假設條件。個人意見、子女意見及親友意見對主觀規范的影響通過了1%統計水平下的顯著性檢驗,其中子女意見和親友意見的載荷系數分別為0.929、0.973,表明對失地農民的主觀規范及養老模式選擇意愿影響較大。感知行為控制與失地農民養老模式選擇意愿間的標準化路徑系數為0.871,且在1%的統計水平下顯著,表明高的感知行為控制在較大程度上影響農民的選擇意愿,與模型的假設條件相符。反映感知行為控制的兩個可觀測變量的標準載荷系數分別為0.627、0.886,且都通過了1%水平下的顯著性檢驗,表明自身養老模式選擇條件、國家政策支持力度對失地農民的感知行為控制及養老模式選擇意愿的影響較大。

本文依據計劃行為理論構建結構方程模型,對失地農民養老模式選擇意愿的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1)由于當前單一養老模式難以承擔起養老重負,失地農民在意愿上傾向于選擇多元化的養老模式。失地農民的行為態度、主觀規范及感知行為控制對其養老模式選擇意愿影響顯著;(2)失地農民對于保障基本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質量及抵御養老風險的訴求對其行為態度及養老模式選擇意愿影響顯著,其中提高生活質量的主觀訴求影響效應最大;(3)失地農民的個人意見、子女意見及親友意見對其主觀規范及養老模式選擇意愿的影響顯著,其中子女意見和親友意見的影響效應更為顯著;(4)失地農民自身條件、國家政策對其感知行為控制及養老模式選擇意愿影響顯著。在人口“雙齡化”的背景下,社會的轉型、城鎮化的加快給失地農民的養老帶來了巨大沖擊[6]。在失去養老的最后一道屏障———土地后,農民的養老模式選擇意愿也受到了較大的影響。為有效抵御失地農民的養老風險,針對其養老模式選擇意愿的影響因素,可采取以下措施:(1)繼續發揮子女養老保障的功能,鞏固“親子關系反饋”對失地農民養老的重要保障作用;重視通過自我養老資源積累規避養老風險,鼓勵失地農民將部分土地補償金轉化為養老資源;積極探索失地農民養老保障的社會模式,充分發揮正規化養老在失地農民養老保障中的作用。(2)轉變農民養老觀念,提高農民對于養老風險、養老目標的認識,在滿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礎上關注農民年老后生活質量的提高[7]。(3)利用國家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契機,加強對正規化養老模式的宣傳,通過改變失地農民個人意見、子女意見和親友意見影響其主觀規范,進而做出合理的養老模式選擇。(4)政府應調整產業結構,拓寬失地農民的增收渠道,強化其養老模式選擇的自身條件;同時,國家應積極探索新農保與失地保障的相關政策,支持農民多元化的養老模式選擇意愿。

第4篇

dota2只有大型比賽可以打出GG。平常不管什么模式都是不允許投降的,城不倒,人不退。提前退出是有懲罰的。

DOTA2比賽可以打gg直接認輸,也是為了番戰的觀賽體驗,盡量減少垃圾時間,BO3比賽不會像路人給機會,輸面極大的場次繼續拖下去,如果發展為無意義膀胱局乃至被虐泉,場面難看的同時往往對士氣有一定打擊,影響到接下來的發揮,即使打GG也是放掉一局盡快找回狀態。基于對局勢和后期走勢的判斷,職業隊五個人意見統一打出GG,可以認為翻盤的可能性接近于零,Valve也相信職業玩家對于比賽勝負的判斷。

(來源:文章屋網 )

第5篇

來小荷一年多了,這些日子里,我看到了許多好的文章、連載,以及碰到了許多朋友們,現在,我來頒頒獎!(僅個人意見) ¢人物篇:

最佳人氣獎:XINGQIHUI

這個相信大家的意見都是一樣的吧,在推薦會員排行榜上排名NO.1的XINGQIHUI,永遠都是那么正直,可愛!那天,冰晶天使到我家去玩,我們倆就討論有關小荷人氣王的事情,我和她第一次有了同一個意見——XINGQIHUI。這就是她,永遠吸引小荷每一個人的她! 最最親和獎:天使夢幻

在我的心目中,她永遠是最最美麗的姐姐,最最親和的姐姐。她,就像她的名字一樣,充滿了夢幻……所以,我認為最最親和獎非她莫屬! 最最感動獎:HAPPYMOON

我和她的認識,很怪很怪(詳情略),雖然僅僅只是那樣的唐突的認識,但她并沒有忘記我;雖然我們的聯系并不多,但她卻像親姐姐一樣對我,感動ing…… 作文優秀獎:小穎子、黎明的曙光、QIN、瑩瑩X、菱子、薄荷紅茶、JOKER、BBSALINA、SALLY6757、小呆、天使安琪、夢幻雪天使、凌晨3點、HAPPY77、ANNBONNIT、〓寒水秋月〓、小靈童、陽光BABY

他們,雖不一定都是我的朋友,但卻是我心目中作文寫的頂頂好的偶像! £作文篇

我最喜歡的作文:《小荷不是天堂》 作者: JOKER

最佳連載:NO.1 《七色瓶子》 作者:紫絮冰情

NO.2 《那個男孩》 作者:云淡風輕

NO.3 《常熟,我的故鄉系列習作》 作者:小穎子 PS:今天先到這里,想不出有什么獎項了,大家覺得我評的對嗎?當然,每個人都有長處,也許我還沒發現你也是“林中高手”,可以在留言版上毛遂自薦,或是推薦他人~我會出修改稿的,謝謝各位了。

第6篇

就業務高地的定位標準而言,財政監督專項機構的每一個成員無疑都應成為業務骨干。何謂業務骨干,一言以蔽之,能夠勝任某一項財政監督業務。“某一項”是對分工合作的監督工作團隊而言,由于財政監督業務包羅萬象,博大精深的特性決定了培養全才既不科學也不現實,培養“專家”型骨干既必要也現實。審理是培養這類業務骨干的“優質基地”,通過安排他們以“檢查組長”的身份參加審理會議或出任“審理專家”,在審理會議上進行“陳述”性發言或“主審”性發言,通過這類具體方式,就可以非常有效地培養監督部門的業務骨干,使他們通過審理業務不斷提高自己勝任某一項財政監督業務的專業水平,直至成為某一項監督業務響當當的“專家”。

二、地位提升

審理作為財政監督工作規程中一個承前啟后的重要環節,對于擴大財政監督的社會影響,提升財政監督的權威地位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這一作用主要是通過以下兩個方面加以實現:一是開門審理。審理工作一般分為兩個階段,專家獨立審理和會議集體討論。由于財政監督業務涉及系統內各個業務部門和系統外有關業務單位,因此審理專家和參與集體討論研究的人員必然來自各個方面,來源廣,影響大,財政監督工作從理念到業務的相關信息就以這樣一種特殊的傳遞方式,把正面影響擴散開去。二是業務高位。財政監督部門作為財政監督的專職機構,負責審理工作的全過程,從資料準備、專家遴選、后勤保障到召集會議集思廣益,都是對財政監督專職機構業務水平和專業素質的一次精彩展示,特別是在各位專家的建議和大家仁者見仁的討論意見面前,專職監督機構的人員能夠以精深扎實的專業功底,高屋建瓴的綜合能力,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從眾人意見中提煉概括出最準確、最恰當的審理意見,因此無論是綜合工作能力,還是專項業務水平,都能在高手云集的審理過程中展現“高位”,這無疑將在具備業務工作權威性層面,在人們的心目中產生非常寶貴的正效應:地位提升。

三、審理效能的運作與優化

工作運作得好,效能可以得到充分發揮,反之,內在效能,外在效應就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反差。審理工作內在的五大效能如何加以運作才能得到充分體現?以下四點優化建議可供參考。

(一)優化“二審制度”

所謂“二審制度”是指專家的獨立審理制度和審理會議的民主集中制度,正確的定位是:專家審理是基礎,民主集中是關鍵。專家個人意見應服從審理會議民主集中以后形成的意見。但是,現實工作中往往較注重審理專家的個人意見,而把審理會議只作一個程序或形式來安排,或者干脆省略。這樣一來,直接限制了審理效能的有效發揮,在正效應得到扼制的同時,往往還會產生其反面的負效應:一是專家個人意見有可能產生的偏頗和局限性無法有效地通過民主集中制加以糾正;二是影響了參與審理會議相關部門和單位業務人員與相關領導的積極性;三是極大限制了專職監督機構在審理業務專業層面應展現的“高位”效應,同時也就大大地影響了專職監督機構在專業業務上履職勝任的權威性。因此,審理的“二審制度”必須在實踐中加以堅持和優化,唯有如此,才能有效發揮審理工作的內在效能。

(二)優化主導高位“主導”與“高位”

對于專職監督機構而言是勝任履職所必需的。審理是財政監督工作程序鏈中重要的一環,也是專職監督機構的一項重要工作職責,“主導”必須由“高位”來保障,這里的“高位”主要是指專職監督機構的專業勝任能力必須高人一籌,對于相關項目負責人來說,要具備“指導專家的專家”的專業功底,否則通過“高位”效應所產生的權威效應就無從發揮,審理的“二審制度”也很難真正落到實處。如何才能使專職監督機構具備“高位”人才展現“高位”效應,以下建議可作參考:實行項目負責人制度。由于財政監督業務林林總總,包羅萬象,要求每一個人成為全才,沒有必要也無可能,但要求某一個人成為某一項業務的專家,還是既必要也可行的。其基本路徑就是通過實行此項一專多能的“項目負責人”制度,將財政監督業務先分項(如部門預算監督、內部監督、會計監督等),再到人,即到具體的責任人,明確提出“專業精通”的“高位”要求,并限期達標。通過組織培養與個人努力這一基本實現方式,在審理工作中,“項目負責人”對所負責的項目,從專家意見中甄別,到審理會議討論,就可以具體代表專職監督機構展現專業層面的“高位”效應。當然,“項目負責人”的個人見解在審理會議之前在專職監督機構內部進行充分的醞釀和討論那將更為穩妥、全面。

(三)優化開門審理

所謂“開門審理”是指在查審分離、注重保密的基礎上,盡可能做到審理工作民主公開,切忌搞神秘主義,切忌形成查審兩張皮。因此,有兩個要點應予關注,一是凡是正式的財政監督檢查工作都要納入審理工作程序,嚴格地按照查審分離的要求,遴選相關行業、項目的專家按照客觀、獨立、公正的原則進行專業審理,并向專職監督機構的審理會議提交正式的書面審理意見。在履行簡易審理程序的情形下,專家審理工作也可以由專職監督機構的相關“項目負責人”代替;二是審理會議要盡可能吸收檢查組長、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和當地財政監督機構有關人員參加,對重要的監督檢查項目,還可以邀請相關部門的領導參加,以使專職監督機構通過審理工作所營造的影響和履職勝任的權威性盡可能擴大輻射面,讓更多的人了解財政監督工作,參與具體項目的審理業務討論,對于促進加強財政監督工作,充分發揮審理工作的內在效能,其正面效應是不言而喻的。

(四)開好審理會議

第7篇

2009年5月7日晚上8時許,25歲的杭州青年譚卓在越過斑馬線回家的路上,被一輛超速行駛的三菱跑車當場撞死。肇事者胡斌是杭州師范大學體育系的學生,年僅20歲,當時正在與朋友玩飆車游戲,結果撞上了譚卓。事發后,肇事者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

這場交通肇事案,案情不復雜,本不會引起公眾的興趣,但是案件中受害人和肇事者的身份被網民和媒體貼上了標簽,具有了特殊的符號意義。一方是浙江大學通信工程專業畢業的“上進青年”,另一方是冷漠、毫不在乎、在車禍現場談笑自如的“富二代”。身份上強烈的對比使事件引起網上數以萬計的帖子和評論,“杭州飆車案”成為網絡輿論激蕩的公共議題。這里,我們可從以下幾個關鍵詞來分析。

一、網絡輿論

事發后,各大網站和媒體都對此事做了大量報道,網民帖子鋪天蓋地。當有消息稱肇事者因為高額賠償可能獲輕判時,新浪網上很多網友評論――“有錢就可以買人命啊”“這就是努力賺錢的好處,趕緊賺錢吧”“社會就這樣,在錢是一切的情況下,除了無奈,就是無助”等等。這些言論經網絡傳播形成了“網絡輿論”。

所謂網絡輿論,是在網絡空間產生并傳播的、通過對社會焦點問題關注而產生的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共同意見或信念的總和。簡而言之,網絡輿論就是網絡空間的輿論形態。①網絡輿論的主要形式是網絡中的媒體言論和論壇以及網民的帖子等。由于網絡在當代社會信息傳播中的影響力和它參與性、主動性的特點,在制造公眾輿論上具有優勢。任何個人都可以在網上傳播某一事件的細節,激發公眾討論,形成公眾議題。網絡輿論平民化、去中心化,是公民表達權的一種實現途徑。

二、網上

當各大網站和全國性媒體報道這個事件的時候,杭州當地的報紙《錢江晚報》對此事只字未提。杭州的19樓論壇――這個論壇隸屬于當地的報紙,也在不停地刪除網友對此事的評論。至于警方所宣稱的“70碼”速度,網民也普遍持懷疑態度。當地媒體的做法和警方的報告觸怒了很多網民,網絡上質疑當地媒體和官方的帖子也越來越多,飆車事件演變成了一個新的“”。

網上指的是網民對民生、政府管理、腐敗、社會道德等熱點問題,在網站、論壇、博客等空間,通過短信、QQ、MSN等新興媒介踴躍發表意見,形成一種強大的輿論壓力,引發網絡輿情漩渦,形成網絡。由于互聯網的虛擬性、隱蔽性等特點,網民很容易聚集起來自由地發表意見,而且網上影響的面積大、范圍廣,經過網絡的傳播將潛移默化地改變網民對政府部門的看法。②

網上有其積極意義,但它存在一定程度的非理性成分,不能正確地反映民意,甚至演化成網絡暴力。網絡暴力是一種語言暴力,網民通過謾罵、人身攻擊以及人格侮辱來攻擊當事者。大多是為了宣泄內心的憤怒,對待人和事非黑即白,缺少理性的判斷。“杭州飆車案”中網友對肇事者胡斌的謾罵和激烈指責就顯示出了理性之外的網絡暴力傾向。

三、信息鴻溝

一起交通肇事案,但是一開始網民就把它定義為“富家子飆車撞人”。網民在論壇上發的帖子很多是激烈且不理性的,要求嚴懲肇事者,這個“嚴懲”本身就帶有刻板成見。是“交通肇事”還是“危害公共安全”,要交給法律來裁決,網民不能單純站在同情和人性的角度來判斷這個案件,這說明部分網民在信息的接收、處理能力上有欠缺。中國社科院的法學專家劉仁文認為,法官應該理性地對待民意,民意也應當理性地尊重法律。不同的認知之間會出現“信息鴻溝”。

聯合國發展署將信息技術擁有、信息技術利用以及信息創造能力方面顯著的差異化現象稱為“信息鴻溝”,也稱為“數字鴻溝”。它是指當代信息技術領域中存在的差距,簡言之就是對信息的掌握、擁有、控制和使用能力上存在的差別。③

雖然現在網絡普及了,人人都可以在網上暢所欲言,但每個人信息利用水平不同。由于不同人群對網絡技術應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對信息判斷、吸收、處理能力的差別,也造成了“信息落差”、“知識分離”等問題。在經濟、文化及社會地位上處于優勢的人更具備信息獲取和分析能力,而處于劣勢地位的人即使能在網絡上接受到海量信息,也無法正確分析這些信息,容易失去理性,容易在道德的符號意義下形成網絡暴力。

四、沉默的螺旋

齊魯電視臺《開講天下》節目對“杭州富家子鬧市飆車撞死人該不該嚴懲”展開激烈辯論。節目直播當晚,山東觀眾短信投票支持嚴懲該富家子的有16091人,認為應該寬容不必嚴懲的只有1756人,即支持重判的占所有投票人數的89%,接近九成。

德國學者伊麗莎白?諾依曼提出的“沉默的螺旋”假說認為,個人意見的表明是一個社會心理過程。個人在表明自己的觀點時會對周圍的意見環境進行觀察,當發現自己屬于多數或“優勢”意見時,便傾向于積極大膽地表明自己的觀點,反之則屈于環境壓力而轉向沉默。意見的表明和“沉默”的擴散是一個螺旋式的社會傳播過程。也就是說,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見的增勢,使“優勢”意見顯得更加強大,這種強大反過來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見者轉向 “沉默”。如此循環,便形成了一個“一方越來越大聲疾呼,而另一方越來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過程”。④

網絡上,多數網民持相同意見,少數人認為不該喪失理性,公眾意見表明的心理過程在網絡傳播中有所改變。

網絡傳播的匿名性和開放性特點使得個人在表明意見時不用過多地擔心自己會陷入劣勢意見,個人意見的表明更大膽和自由化,網民更傾向于說出自己想說的話,而不必跟隨他人的意見,使“沉默的螺旋”被弱化。但是這并不代表“沉默的螺旋”式的從眾心理從網絡上消失。有研究者認為,在網絡空間,社會孤立的動機并沒有消失,網絡群體對個人意見的壓力作用方式有所變化,強度相對減弱,但其影響依然不容忽視。從眾心理的動因繼續存在,從眾現象依舊普遍。

五、議程設置

這起普通案子演變為公眾議題,網絡的議程設置功能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

議程設置是新聞媒體的重要功能,麥克斯維爾?麥庫姆斯與唐納德?肖認為,新聞媒體通過對信息選擇以及連續、長期報道,將影響公眾對什么是當前重要社會問題或新聞事件的判斷。媒體對議題的優先報道與公眾議程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從長遠看媒體議程將影響公眾議程。⑤在網絡傳播中,每個人都可以直接參與到事件的傳播過程中來,通過引發議題和影響議題來進行議程設置。一方面,網民自發在論壇上發帖,賦予某些事件顯著性,將公眾注意力引導到這些事件上來,形成“非強制性”議題。隨著議題的深化,公眾的數量會不斷增加,不斷跟帖,累積到一定量的時候,引起媒體注意,提上報道日程。另一方面,網絡輿論會影響報道議程,尤其是它的非理性情緒會導致輿論“一邊倒”的現象。網絡輿論出現后,媒體跟隨報道事件,促使事件最終成為公共議題。

參考文獻

①林凌、趙亞濤,論網絡輿論的基本特征,《東方論壇》,2007年第5期

②魏文彪,網上須網下消弭,東北新聞網,2009年6月1日

③牛培源、邱均平,我國信息鴻溝現狀的數字化解讀――基于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03-2007)的計量分析,情報雜志,2008年第12期

④謝新洲、王宇,“沉默的螺旋”假說在互聯網環境下的實證研究,新華網,2003年8月19日

第8篇

關鍵詞:網絡輿論;引導;方法

中圖分類號:G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2)-06-0-02

一、何謂網絡輿論

所謂網絡輿論,也稱網上輿論,有學者將其定義為:“在互聯網上流行的對社會問題的看法或言論”也有人這樣定義網絡時代的輿論——“輿論是一種事實或意見通過公共論壇傳播與運動并被廣泛接受的狀態,公共論壇是各種形式的開放的言論管道或集散地,可以是廣播、電視、報報紙等傳統媒體,也可以是新興的互聯網”筆者認為,輿論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分成不同類型,所謂網絡輿論主要是一起傳播形式來區分的一種輿論形式,實為社會輿論的一種,指公眾通過網絡媒介所傳播的信息而形成的輿論。套用陳力丹先生關于輿論的定義“所謂輿論,是指公眾關于現實社會以及社會中各種現象、問題表達的信念、態度、意見和情緒表現的總和”我們可以將網絡輿論定義為:公眾通過網絡傳播,對現實社會以及社會中各種現象、問題表達的信念、態度、意見和情緒表現的總和,是網絡中的公眾所表達的意見的總和。

二、網絡輿論中存在的問題

網絡傳播主體的多元及其匿名性等特征使得輿論的客體異常豐富,現實生活中的任何事件都可能成為網絡輿論關注的對象;輿論主體的積極性的空前提高,使眾多輿論場交錯存在進而導致了網絡輿論環境的復雜。這一方面為公眾輿論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有助于加快社會民主化進程;但另一方面也帶來了諸多的輿論問題。

(一)負向輿論的影響增大

傳統大眾媒介的一項主要功能是反映并引導輿論,營造健康的輿論環境,以發揮輿論的積極作用。負向輿論一般不會得到大眾傳播媒介的過分關注,因此也不能得到大規模傳播。但是在網絡環境下,公眾言論的自主性已大大提高,每一位網絡用戶都可以利用網絡媒介來組織和制造輿論。這一方面使民意能借助網絡傳播優勢迅速轉化為強勢輿論;另一方面也為謠言、流言等形態的負向輿論的形成與傳播提供了溫床。

(二)輿論質量不高

輿論的質量是指輿論所表達的價值觀、具體觀念及情緒的理智程度。傳統媒介中的輿論多是社會中多數群體輿論的反應,這些輿論一般都會經過一定時間的談論與過濾,因此此類輿論理性成分較多,輿論質量較高;網絡的傳播的去中心化特征,使得每個網民都有了公開意見的機會,個人的意見并不需要與他人的討論、交流,只要網民愿意就可以,另外匿名的特征也使得網民可以擺脫現實因素的制約,隨心所欲地宣泄個人意見,甚至是謾罵和人身攻擊。當然網絡輿論中也有一些冷靜客觀的意見,但是還是被眾多的非理性的意見所掩蓋。

三、網絡輿論引導的方法

(一)新聞報道引導

1、加強信息把關,增強新聞的可靠性

對于網絡新聞把關,學者們還存在著爭議。有人認為,網絡高度的表達自由,導致了把關已經失去名存實亡了。其實,把關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個層面是微觀的,即個體網站的內容把關;另外一個層次是宏觀的,整個網絡傳播環境中的把關。作為新聞網站的新聞把關屬于前一種。這種微觀的把關不會因網絡的自由開放而削弱,反而對隨之加強。

人人都獲得在網絡上進行傳播的可能,并不意味著任何在網上傳播的信息都是有價值的,相反信息太多太濫,更會喚起人們對高質量的可靠信息的要求。“因此人們對信息傳播的要求會經過一個很有意思的循環。當傳統媒介傳播的信息不足時,人們對網絡傳播的大量信息抱以希望,而當網絡傳播的信息量大大超過需求時,人們又會渴望用經濟的方式獲得最有價值的少量信息。這是一個從少到多,又從多到少的過程”[4]這也恰恰說明一個問題:盡管互聯網存在著近乎無窮盡的網站,但網民經常登錄的往往是少數的幾個網站,這其中大部分會有傳統媒體背景,因為這些網站依靠其傳統媒介的背景延伸的可信度擁有了比一般網站更高的權威性。

2、快速反應,把握主動權

傳統媒體往往具有某些信息的優先權和控制權,從而有效地引導公眾輿論。但是在網絡傳播中,擁有這種特權對于絕大多數新聞網站來說已經不再可能。一條重要的新聞信息,網站稍一遲疑,就很可能失去制造輿論的先機,在引導輿論的過程中導致被動。同時,存在的大量商業網站,往往將時效性作為彼此競爭的利器。網絡新聞競爭不在于看你有沒有報道這則新聞,而是能否比競爭對手更快的速度報道。優秀的新聞網站應該具有極高的新聞敏感,能夠及時探查到競爭對手的當前動向,搶在競爭對手之前做出正確的反應,才能有效引導輿論,成為社會的守望者和泄壓閥。

3、加強信息整合,增強輿論力度

由于目前的商業網站沒有自己的新聞采訪權,所以很難有自己的獨家新聞。一些專業性新聞網站常依附于傳統媒體,缺乏獨立性,也缺少獨家報道。同時,在網絡上推出獨家新聞的難度也越來越大,一旦有好的選題,幾分鐘之內就會被人復制。但是,網絡的突出特點在于對眾多信息的整合,當然這種整合也并不是信息的簡單堆砌,而是通過信息的有機重構,將意見巧妙蘊涵于信息之中。新聞網站必須在新聞報道中選擇新聞角度,學會在日常題材中找到新意與深度,從而在自己的新聞報道中多增加自己原創的東西,最終扭轉自己在新聞報道中的附屬地位,增強自己的輿論影響力。

(二)評論引導

復旦大學李良榮教授認為現代新聞媒介對輿論的引導,主要體現在兩點:一是通過持續不斷的信息流,構筑現代信息環境,作用于人們的認識,引導輿論;而是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意見表達引導公眾意見。[5]傳統媒體如報紙、電視都擁有自己的評論欄目及輿論專家,每當發生重大事件,都會第一時間發出評論。人們往往也首先看這些媒介的言論,從中獲知個人意見及行為的指南。傳統媒介正式通過占據此類言論占據意見的中樞,左右著公眾輿論。

網絡新聞媒體要想占據意見的中樞地位,達到引導輿論的目的,也必須擁有自己的專業評論員和評論欄目。盡管網民的自主意識強烈,但是并不影響其接受網絡中的某些觀點。相反,由于網絡高度的開放性和信息的海量性,使得網民認為網絡中的意見或評論更加符合現實情況,進而接受其意見。加上很多新聞網站都擁有傳統媒體背景,其傳統媒體的公信力也會自然地移植到新聞網站,這樣,網絡中的評論在獲得公眾認可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針對突發事件或敏感事件,網絡應充分發揮自己時效性強的特點,第一時間關注時間的發展;然后根據受眾的需求,及時給出有見地的言論,吸引網民的廣泛參與,形成輿論場,促使輿論的理性化,從而形成健康的主流輿論。

(三)利用網絡互動進行引導

互動是網絡媒體相對于傳統媒體的優勢,新聞網站應該充分利用這一優勢進行輿論引導。網絡中,如果一味灌輸自己的觀點,忽略網民的個性存在,只能使一部分網民轉而利用其他方式表達個人意見。因而,要想在網絡世界中成功引導輿論,必須充分調動網民的積極性,使他們參與到問題的討論中來,讓他們表達出自己的心聲,傾聽他人的意見。

現在很多新聞網站在每條新聞末尾,都提供就此新聞發表評論或到BBS參與討論,或者策劃各種網絡輿論調查等方式,方面網民及時表達意見,為網站編輯了解社會輿論及有效引導輿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總之,在網絡傳播中,網站既要尊重網民發表意見的自主性,又要適時地對輿論進行引導,發揮自己的輿論主導地位。

參考文獻:

[1]譚偉.網絡輿論與大學生“三觀”的形成[J].湖南商學院學報,2002,(1).

[2]陳彤旭,鄧理峰.BBS議題的形成與衰變——對人民網強國論壇的個案研究[J].新聞與傳播研究,2002,(1).

[3]陳力丹.輿論學——輿論導向研究[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9:11.

第9篇

作為一個恐龍的忠實愛好者,對恐龍也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在1822年3月的一天,曼特爾夫婦在公路兩旁新開鑿出的陡壁上發現一些樣子奇特的動物牙齒化石,曼特爾先生見過許多遠古動物的化石牙齒,可是沒有一種能夠與這么大、奇特的牙齒相似。隨后,曼特爾先生又在附近發現找到了許多這樣的牙齒化石以及相關的骨骼化石。兩年后,曼特爾先生就帶著那些化石來到倫敦皇家學院博物館。經過研究,他們把它命名為“恐怖的蜥蜴”。從此,“恐怖的蜥蜴”就成了這一大類彼此有一定的親緣關系、但是卻表現得形形的爬行動物的統稱。我們中國人則既有想象力又有概括力,把這個拉丁名翻譯成了“恐龍”。

恐龍在地球上有不可磨滅的一頁。那個時候,恐龍稱霸了陸地、海洋、天空,幾乎每個地方都有恐龍的存在。而我最喜歡的恐龍則是稱霸天空的翼龍。乘著翼龍,翱翔在天空中,這是多么帥的一件事啊!那時侯,翼龍是唯一稱霸天空的動物,沒有憂慮和煩惱,整天在天空中飛翔。

其實,根據有關人士報道,恐龍也許到現在還存活在這個世界上。因為,恐龍中其實有鳥類。也許,恐龍就是現在的鳥(個人意見)。

恐龍啊,你是否可以告訴我,你的真實身世,讓我們可以完完全全了解你。或許,還能克隆呢!!!!!

第10篇

作為一個恐龍的忠實愛好者,對恐龍也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在1822年3月的一天,曼特爾夫婦在公路兩旁新開鑿出的陡壁上發現一些樣子奇特的動物牙齒化石,曼特爾先生見過許多遠古動物的化石牙齒,可是沒有一種能夠與這么大、奇特的牙齒相似。隨后,曼特爾先生又在附近發現找到了許多這樣的牙齒化石以及相關的骨骼化石。兩年后,曼特爾先生就帶著那些化石來到倫敦皇家學院博物館。經過研究,他們把它命名為“恐怖的蜥蜴”。從此,“恐怖的蜥蜴”就成了這一大類彼此有一定的親緣關系、但是卻表現得形形的爬行動物的統稱。我們中國人則既有想象力又有概括力,把這個拉丁名翻譯成了“恐龍”。

恐龍在地球上有不可磨滅的一頁。那個時候,恐龍稱霸了陸地、海洋、天空,幾乎每個地方都有恐龍的存在。而我最喜歡的恐龍則是稱霸天空的翼龍。乘著翼龍,翱翔在天空中,這是多么帥的一件事啊!那時侯,翼龍是唯一稱霸天空的動物,沒有憂慮和煩惱,整天在天空中飛翔。

其實,根據有關人士報道,恐龍也許到現在還存活在這個世界上。因為,恐龍中其實有鳥類。也許,恐龍就是現在的鳥(個人意見)。

恐龍啊,你是否可以告訴我,你的真實身世,讓我們可以完完全全了解你。或許,還能克隆呢!!!!!

第11篇

關鍵詞:Twitter 微博客 媒介近用權 媒介話語權 公共領域

微博客的崛起之路

2006年6月,blogger.省略)的理念是“隨隨地、無處不在的溝通”,網站建立之初的宣傳口號為“你在做什么?”2009年7月29日,Twitter將其更改為“分享和發現世界各處正在發生的事。”Twitter業務的推出被視為微博客崛起的標志,它是一項基于當前Web2.省略創建以來已有超過7500萬的注冊用戶,日均訪問量超過2000萬人次,并且在2008年美國奧巴馬競選總統以及2009年6月一代搖滾天王邁克爾•杰克遜去世事件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自2006年Twitter在美國成功之后,中國相繼出現了一批仿效Twitter的國內微博客網站,如飯否網、嘰歪網、做啥網、嘀咕網等,目前,國內四大門戶網站均已開通微博客服務。除此之外,一些官方網站也開通了微博客服務,最為典型的是2009年11月21日云南省昆明市螺螄灣批發市場后,云南省政府新聞辦開通“微博云南”,開中國地方政府微博之先河。微博之所以在短短幾年間發展勢頭如此迅猛,乃是基于其傳播特性的“4A理論”(Anyone、Anytime、Anywhere、Anyway),即任何人在任何間、任何地點都可以通過任何一種手段傳播信息。作為自媒體代一種新興的傳播方式,微博正努力將公民新聞所推崇的“人人成為新聞記者”的傳播理念付諸現實,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微博客代的到來對媒介近用權產生了難以估量的現實影響。

媒介近用權的內涵

媒介近用權(The right of access to mass media)也稱作接近使用媒介權,其基本內涵是“一種法律上可強制執行的權利,一般私人可根據該權利無條件或在一定條件之下要求媒體提供版面或段,允許私人免費或付費使用,以表達個人意見。”①20世紀60年代,美國憲法學者J•A•巴隆考察了美國新聞界存在的黨派色彩以及集中壟斷事實后分析指出,是新聞界拒絕公眾使用媒介剝奪了公眾進行表達自由的權利,這樣就限制了公眾表達意見的多元化,因此聯邦憲法必須從法律上為公眾設立一項自由使用媒介的權利。1967年,J•A•巴隆在《哈佛大學法學評論》上發表了《近用媒介:一項新的第一修正案權利》一文,首次提出了“媒介近用權”的概念。1973年,他又出版了《為了誰的出版自由:論媒介接近權》一書,對“媒介近用權”概念進行了系統論述。巴隆認為,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規定的“出版自由”所保護的是作為一般社會成員的受眾的權利,而不是傳媒企業的私有財產權;在傳播媒介越集中于少數人手中、廣大受眾越來越被排斥在大眾傳播媒介之外的今天,已經到了“必須把第一修正案的權利歸還給它的真正擁有者――讀者、視聽眾”②的候了。

媒介近用權的實現程度可從三個方面來考察,即“受眾是否可以自由地利用媒介接受真實并多樣化的信息;受眾是否能自由地利用媒介闡述、表達自己的觀點;受眾是否能參與媒介信息的制作,并有效傳播出去”。③如今,微博客代的來臨為公眾實現媒介近用權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條件,微博所具有的操作簡單、草根性、原創性、互動性、零差傳播特質極大地刺激了信息代公眾的傳播欲望,在如下三個方面,微博客對公眾的媒介近用權產生了巨大的現實影響。

微博客對實踐媒介近用權的影響力分析

公眾接近并使用媒介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微博客的崛起再一次驗證了馬歇爾•麥克盧漢所提出的傳播學著名觀點“媒介即訊息”的合理性,無論后來學者對其觀點如何褒貶不一,但是隨著電子網絡代的日新月異的變化,每一種新媒介的出現,總是意味著人的信息能力獲得一次新的延伸,從而總會帶來傳播內容(訊息)的變化,微博客的崛起很大程度上驗證了這一論斷的合理性。

作為一種新興的即信息傳播手段,微博客相較于傳統的博客、BBS以及其他傳統媒體而言,最為明顯的進步在于其傳播渠道前所未有的拓寬。這些傳播渠道的主體大多集中在知識精英階層,底層公眾很難有表達自由意見的權利,微博對于傳播渠道的拓寬不僅僅表現在網絡應用上,更為明顯的是微博用戶只要擁有一個和微博賬戶綁定的上網手機即可隨隨地信息。

另外微博開放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技術使得微博網站能夠與第三方軟件進行合作,從整體上不斷拓展和完善微博的功能,實現與其他網絡軟件的互惠互利,利用API技術,微博用戶可以實現信息、上傳照片、添加好友、網絡搜索等功能,極大地促進了微博友之間信息的交流與互動。

媒介話語權的分流使得公眾意見表達多元化。話語這一概念最早用來研究修辭學以及詩學理論,隨著近代媒介的興起,話語理論逐漸被用做進行文化研究,葛蘭西的“文化領導權”、福柯的“統治性言論”、哈貝馬斯的“合法化”等極大地豐富了話語理論,“話語始終是與權利以及權力運作交織在一起的,社會性的和政治性的權力總是通過話語去運作,在任何社會中,話語的產生既是被控制的、受選擇的,又是根據一些秩序而被再分配的。”④在網絡媒介出現之前,中國社會主流話語方式一直被政治權力話語和知識精英話語所統占,1994年中國加入國際互聯網后,這一格局悄然開始發生變化,特別是2000年以后伴隨互聯網的飛速發展,開始誕生一種全新的話語方式――民間大眾話語方式。與政治權力話語與知識精英話語不同的是,民間大眾話語方式具有瑣碎性、草根性、多元性、豐富性與底層特征。它關注的是普通公眾的日常生活心理體驗,表達的是大眾的喜怒哀樂,更可貴的是將底層群體的原初生命狀態鮮活地展示出來,還給公眾一個不加修飾的、豐富多樣的生活世界。

微博客的崛起被看做是公民新聞的又一次成功實踐,由于傳播成本的相對低廉,微博為更多的民眾表達他們的自由意見提供了一個信息平臺。在傳統媒體一統天下的代,一般公眾或底層群體是無法通過媒介表達自由意見的,因此傳統媒體代他們無法表述自己,他們只能被別人表述,在此他們作為人的主體性蕩然無存,只能作為被媒介表述的“他者”。微博的出現被看做是對這一格局的解構,越來越多的社會公眾通過微博來表達自己的個人意見,而且這種個人意見的表達具有原創性,盡管至多只能140個字符,微博所的信息大體上呈現出碎片化、口水化、瑣碎化特征,但這并不妨礙微博作為當代最為民主化的一種言論表達方式,因為微博給了沉默的大多數更多平等發聲的機會。媒介近用權的根本在于一般社會公眾具有使用媒介的權利,從這一層意義而言,微博以其140個字符的“微薄”之力,某種程度上擔當起了使得媒介話語權重新分配的微言大義。

公共領域的建構提高了公眾的社會參與意識。公共領域由德國法蘭克福學派第二代領軍人物尤爾根•哈貝馬斯1962年在其著作《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一書里提出,關于公共領域的范圍,哈貝馬斯在書中寫道:“公共領域是介于國家與社會之間進行調節的一個領域,在這個領域中,作為公共意見載體的公眾形成了,就這樣一種公共領域而言,它涉及公共性的原則――這種公共性一度是在與君主的秘密政治的斗爭中獲得的,自那以后,這種公共性使得公眾能夠對國家活動實施民主控制。”⑤哈貝馬斯提出公共領域的目的“在于讓民眾有能力對公共領域本身和國家的諸項實踐進行批判性的思考”。⑥并且,哈貝馬斯主張“公共領域意味著依靠話語交往形成公共輿論,使公共理性成為具有約束力的、文明的影響力。”⑦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建構一個社會公共領域的目的在于形成公共輿論,維護社會公眾的公共利益與公共福祉。

微博客的崛起對建構當代社會的公共領域功不可沒,在微博客的世界里,傳統意義上的“把關人”不復存在,這使得之前很多被傳統媒介過濾的信息得以進入傳播渠道。此外,利用微博進行信息傳播消弭了傳統媒介代的身份以及階級差異,信息的者是處在相對較平等的基礎上進行交流,信息傳播主體的自我身份認同感增強,因而不是僅僅將關注視角投放在個人身上,關乎社會他人利益的事件同樣成為眾多微博友關注的焦點。

建構社會公共領域的過程中會形成公共輿論,公共輿論的可貴之處在于其理性的批判性,哈貝馬斯指出:“理性體現在有教養的人共同使用知性合理交往的過程當中,由于任何一種統治關系都會對它構成威脅,因此它本身也需要保護,以防表面化。”⑧當前關于微博客的批評者普遍認為微博由于其信息容量有限,而且所傳播信息的個人化色彩濃厚,因此不利于公共領域的建構,但是隨著公眾社會參與意識的增強,微博在影響較大的社會公共事件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公眾利用微博對當今社會中的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等涉及公共利益的許多問題進行討論,發表見解,特別是2010年兩會期間,“微博問政”成為一種尚。

因此,微博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提高了社會公眾的參與意識,積淀在公眾心中的傳播欲望被點燃,一個基于國家與市民社會之間的公共領域正逐漸成型,建構社會公共領域的過程,也是社會公眾享用媒介近用權的過程。

結語

盡管目前微博發展如火如荼,作為一種新興的傳播手段,微博本身還存在很多缺陷,關于此,很多學者都予以論述,另外我們需要注意的是當年無限風光的博客如今已成明日黃花,其過程僅僅數年,因此,微博在變化萬千的當今社會其生命力是否耐久,能否經得住間和實踐考量也應引起學界三思。但無論如何,微博的崛起再一次延伸了我們獲取以及信息的能力,其對于公眾媒介近用權的現實影響日盛,其潛在影響則難以估量,微博不微,它是一股正在成長的文化力量。

注釋:

①林子儀:《論接近使用媒介權》,《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臺北:元照出版社,2002年版,第231頁。

②Jerome Barron. Freedom of the press for whom?the right of access to mass media,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3:75-77.

③李倩儀:《網絡媒介在媒介接近權上的突破與限制》,《青年記者》,2010(2),第65頁。

④Foucault. Power and Knowledge , Brighton Harvester 1980:98.

⑤尤爾根•哈貝馬斯著,汪暉編譯:《公共領域》,《文化與公共性》,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版,第126頁。

⑥尼克•史蒂文森著,周憲、許鈞主編:《認識媒介文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版,第81頁。

⑦⑧尤爾根•哈貝馬斯,曹衛東等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2~33頁,第40頁。

第12篇

----題記

一 、形的束縛

走出教室,殘陽如血,冷光拂袖,嘈雜的風卻漸漸遠去了。

放學已將近半小時了,可教室里看書做作業的還很多;后邊還坐著一對親密的男女生在吃零食,男生小聲的對女生服服帖帖的噓寒問暖,女生在旁邊嬌滴滴的享受著如初陽的溫暖。可能是聲音小的緣故,在學習的同學雖然聽在耳朵里不舒服些,可是大家都沒說什么。

坐在里面,我們也只是笑笑罷了。

來了,隨著大方女生甜蜜的笑聲,又進來了一對,又笑又鬧。幾個同學回頭看了一眼,又收書出教室。兩位見情況不妙,連忙收斂了笑聲。可安靜并沒有持續了多久,幾分鐘后,兩人又興奮了起來,打打鬧鬧,拉拉扯扯越來越放肆,又有幾個同學出去看書了,教室里所剩無幾。

怎得“梧桐岸曉風殘月”?

二、梧桐倒影

無奈之下,只好離開。

沿著校園的池塘走,蕭瑟的秋風吹拂著岸邊的梧桐,葉子在水中漂流不定,時而偏東,時而偏西。

放眼望去,梧桐樹下,落葉成堆,有些樹葉在樹上還未飄零。沒有世俗的喧囂,總算找到一片樂土。

透過稀稀零零的梧桐葉,湖心亭孤獨的立在那里,樹梢垂到水面,形成一個天然的屏風,把這塊土地隔絕。

透過稀稀零零的梧桐葉,對面的草地上,有位同學正坐在草地里學習。她靜靜地坐在草地上,汲取著書中的營養。幾分鐘后,再抬頭,卻看到草地上熱鬧了,對影成三人了。他倆坐在草地上,背靠背,手拉手,雖然隔著小小的池塘,但我們仍能聽到他倆聊天的喜悅。她沒辦法,只好收拾書包離開,把草地讓給他們。

梧桐的倒影永遠無法與世隔絕,掙脫形的束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雄县| 连平县| 青铜峡市| 陇南市| 九江市| 嘉义县| 胶南市| 申扎县| 闻喜县| 辰溪县| 榆中县| 正镶白旗| 嫩江县| 宁乡县| 墨玉县| 神木县| 普兰店市| 鲁山县| 新化县| 增城市| 八宿县| 名山县| 镇安县| 双桥区| 洛扎县| 达孜县| 涪陵区| 诸城市| 宜阳县| 开封县| 台安县| 灯塔市| 武乡县| 唐海县| 保亭| 吉木乃县| 乌拉特后旗| 潼关县| 岐山县| 东源县| 西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