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教學實習的意義

教學實習的意義

時間:2024-02-21 14:35:1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教學實習的意義,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教學實習的意義

第1篇

【摘要】:以某高校醫學院臨床實習醫師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查分析實習醫師對兒科臨床實習情況的總體感受,了解目前兒科臨床實習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以期根據具體問題進行相應的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通過調查發現,僅53.3%的實習醫師在結束兒科輪轉后獲得了預期收獲,且教學雙方在教學活動中存在著許多問題。因此,應當增加教學雙方的溝通,根據實際情況給予正確的引導,才能獲得滿意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問卷調查;兒科;臨床教學

臨床實習是醫學生學習過程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環節之一,是醫學生進入醫療活動的開始。雖然臨床實習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重視,但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依然存在著許多問題[1]。而作為一門專業性、實用性很強的臨床學科,由于患者人群的特殊性,臨床教學難度遠高于其他學科。同時,受各方面因素影響,醫學生對兒科學學習積極性相對較低,帶教教師的積極性亦難以充分發揮,使得兒科實習教學面臨著巨大挑戰,各種針對提高兒科臨床教學效果的探討研究層出不窮[2-3]。因此,通過對完成兒科輪轉的部分實習醫師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其對兒科臨床實習的總體感受,明確目前兒科臨床實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才能針對這些問題進行相應的對癥施治,提高整體教學質量。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以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某高校醫學院完成兒科輪轉的臨床醫學專業實習生為研究對象,包括臨床五年制和臨床八年制。1.2調查內容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問卷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兒科臨床實習的總體印象、臨床實習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對自身所存在問題的認識。1.3統計分析方法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分類資料采用頻數和百分比進行統計描述,分類變量使用卡方檢驗比較組間差異,等級變量使用秩和檢驗比較組間差異。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一般情況共發放問卷110份,回收問卷109份,問卷回收率為99.1%;其中有效問卷105份,占96.3%。在有效調查問卷中,來自臨床五年制的問卷占65份,占61.9%;來自臨床八年制的問卷40份,占38.1%。2.2兒科臨床實習的總體印象在接受調查的105名實習醫師中,共有56名(53.3%)認為通過兒科輪轉實習后取得了預期的收獲。其中,臨床五年制及臨床八年制的實習醫師中認為取得預期收獲者所占比例分別為52.3%(34/67)及55.0%(22/40),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72,P=0.842)。從所獲得的收獲方面來看,共有46名(43.8%)實習醫師認為通過兒科輪轉實習后鍛煉了自己的臨床思維、開拓了自己的思路;35名(33.3%)實習醫師認為在輪轉過程中理論知識得到補充;其余24名(22.9%)實習醫師認為自己的基礎操作能力得以鍛煉。所獲得的收獲在臨床五年制及臨床八年制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2.809,P=0.245),如表1所示。而實習醫師認為影響實習收獲的因素主要包括臨床教學不足(61/105,58.0%)以及基礎操作機會較少(30/105,28.6%)。其他的因素還包括難以融入治療小組,未能真正參與臨床診療工作(9/105,8.6%);患兒家屬不合作,失去某些學習機會(3/105,2.9%);對兒科實習缺乏興趣(2/105,1.9%)。影響實習收獲的因素在臨床五年制及臨床八年制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6.654,P=0.155),如表2所示。2.3對教方的評價在對教學不足的評價中,臨床五年制組認為教學方的主要問題在于教方講解不足(53/65,81.6%),希望增加床旁講解和/或小講課的頻次和深度。其余的問題包括實習醫師承擔了過多無意義的瑣事,影響了臨床教學的質量(8/65,12.3%);教方所提供的操作機會過少(3/65,4.6%);教師水平不足(1/65,1.5%)。臨床八年制組認為教學方的主要問題在于實習醫師承擔了過多無意義的瑣事,影響了臨床教學的質量(20/40,50.0%)。其余的問題包括教方所提供的操作機會過少(10/40,25.0%);教方講解不足(5/40,12.5%);用于教學的病種過于單一(3/40,7.5%);教師水平不足(2/40,5.0%)。五年制和八年制學生對教方主要不足的評價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8.783,P<0.001),如表3所示。2.4自我存在問題的評價而在實習醫師自身不足的自我評估方面,臨床五年制組與臨床八年制組評價的結果差異具統計學意義(χ2=9.846,P=0.043),如表4所示。具體來說,臨床五年制組評價自身主要的問題為存在厭學情緒(25/65,38.5%),其余的問題包括對兒科輪轉“無興趣”(19/65,29.2%)、遇到問題不主動提問(11/65,16.9%)、不愿動手操作(6/65,9.2%)以及對診療過程不追蹤(4/65,6.2%)。而臨床八年制組認為自身主要的問題在于對兒科輪轉“無興趣”(23/40,57.5%),其余的問題包括存在厭學情緒(10/40,25.0%)、不愿動手操作(4/40,10.0%)、遇到問題不主動提問(2/40,5.0%)以及對診療過程不追蹤(1/40,2.5%)。2.5對實習醫師所從事工作的理解在對病例書寫/開具化驗單等文字工作是否能對實習助益的理解方面,48名(45.7%)實習醫師覺得是非常有意義的;但仍有相當一部分實習醫師認為有一定意義(21/105,20.0%)或毫無意義(30/105,28.6%);另有6名實習醫師(5.7%)不置可否。這種評價情況在臨床五年制組及臨床八年制組間對比無統計學差異(Z=-0.434,P=0.664),如表5所示。

3討論

醫學生的臨床實習是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是幫助醫學生由單純的理論知識學習轉入學習與應用相結合,從而成為一名合格的臨床醫師的第一步,是踏入醫療活動的開始。由于就業或升學考試壓力的影響使得實習醫師提前介入考研、求職或是科研等活動影響了他們學習的熱情,加之臨床帶教教師教學意識淡薄、醫院醫療任務繁重以及醫患關系緊張的影響,部分醫學生的實習質量差強人意,給醫學院的教學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4]。通過調查可以發現,僅有一半的實習醫師在結束兒科輪轉后獲得了預期收獲。從實習生對教學雙方不足的評價來看,教學雙方在教學活動中存在著許多問題,且欠缺溝通,致使部分學生在結束輪轉后收效甚微。具體來說,臨床教學講課較少和基礎操作實踐較少仍然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首要原因,主要是由于部分教師認為臨床實習重在自覺,應該培養學生充分的自學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過度相信學生的自覺性,忽略了對學生的講解和示范[1,4]。對不同背景來源學生的評價進一步分析可以看出,臨床五年制的實習醫師希望獲得更多的講解,特別是以個案為基礎的教學查房及小講課;而臨床八年制的實習醫師更加強調教方給予的瑣碎工作過多,影響了教學質量。同時,實習醫師感到無法融入治療小組,未能參與真正的臨床工作,認為自己從事的僅是一些瑣碎繁復的日常事務,無法從中有所學。僅有不到一半的實習醫師意識到病歷書寫等日常瑣事也是醫療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并能從中有所獲益;近30%的實習醫師認為這些事情毫無意義。也有部分實習醫師雖然認識到了臨床學習與課堂學習的轉變,即需要從日常工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但仍未能很好地適應繁忙的臨床工作,將重心放在瑣事中,無暇自學,或是無心學習,影響了教學效果。

作者:楊曉燕 羅黎力 熊英 石晶 單位: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兒科

第2篇

關鍵詞:優質護理;實習;護生;成長;影響

臨床實習的目的是幫助護生更好地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較快地完成角色的轉換,這是護生面向社會和工作崗位的關鍵期。護生在實習時,可因多種因素使工作產生差錯,這嚴重影響護生的實習[1,2]。近來我國的醫療制度在不斷的發展,人們對醫療服務的要求也在逐漸的增加。隨著患者自我維護的意識和法律意識逐漸的增高,其對護理的安全和質量重視程度不斷增加,對醫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醫院提高實習護生教學及帶教的質量和水平,提高實習護生的實踐水平。與此同時也可促進實習護生健康的成長。我院2012年1月~12月將優質護理理念用于146例實習護生的教學及帶教中,取得滿意的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實習的288例實習護生為研究對象。護生年齡16~25歲,平均年齡為(19.92±2.36)歲。將288例實習護生按照在我院實習時間的不同分為觀察組(2012年1月~12月)和對照組(2010年1月~2011年12月)。觀察組:146例實習護生,接受優質護理理念的教學及帶教;對照組:142例實習護生,接受傳統的教學及帶教。兩組基本資料的比較見表1。

1.2納入標準 滿16周歲;依從性好;能完成調查問卷者。

1.3方法

1.3.1對照組 對實習護生采取傳統帶教模式。護生入科后,由帶教老師進行簡單的實習宣教。

1.3.2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將優質護理服務理念運用到實習護生的教學帶教中。對帶教老師實行管床責任制。每組按規定分管5~10例患者,采取"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細化護理工作,加強基礎護理。對實習護生進行定期優質護理服務工作評比[1,2]。

1.4評判指標

1.4.1核心能力評比 對兩組護生進行核心能力評比。重點評比內容為"自我管理及自我調節能力"等八項核心能力[1,2]。

1.4.2護理安全認知情況調查 采取調查問卷。問卷包括4個維度:護士素質與能力(11個條目)、護理工作內部環境(8個條目)、臨床工作場所(5個條目)、組織管理(10個條目),共34個條目。采用Linkert 5分法計分,將評價指標分為5個等級,每個程度分別賦予分值[3,4]。其中5分代表很重要,4分是重要,3分是一般,2分是不很重要,1分是不重要。

14.3護理理論、操作技能考核 對兩組護生進行護理理論、操作技能考核。兩項總分均為100分。護理理論考核包括專科理論和基礎理論;操作技能考核包括專科操作和基礎操作。

1.5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8.0軟件,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執行t檢驗和χ2檢驗。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P

2結果

2.1兩組一般資料分析 對兩組護生基本資料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兩組護生的年齡、性別構成及學歷構成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觀察組和對照組護生的核心能力提高度分析 對兩組護生的8項核心能力提高度進行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生的各項核心能力提高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均為P

2.3兩組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成績分析 對兩組實習護生的護理理論及操作技能得分進行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生的理論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

2.4兩組護理安全因素認知情況的分析 對兩組護生護理安全因素認知情況進行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安全各項指標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均為P

3討論

護生走入社會和工作崗位之前的重要的學習經歷之一是醫院實習,在醫院的實習過程對護生的學習、操作技能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實習護生的個人成長也同樣具有重要的影響[5]。護生實習的過程是護生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在校期間僅僅學習了護理的基本知識,而在實習過程中經過較長時間的學習糅合操作實踐能力。護生在實習時,要面對的是非常復雜的環境,但是其缺乏護理經驗,以及對危險的評估。傳統護生教學中帶教教師只注重講解臨床操作以及專業護理知識,而缺乏幫助其理解職業風險。而將優質護理模式用于實習護生的帶教中,不但可以提高護生教學質量,還能提升護生安全執業意識培養。

將優質護理的理念運用到護生教學、帶教中,具有很多優點:①可以提高實習護生自我管理和調控能力。將優質護理用于護生教學中后,實習護生自控能力及自我管理意識明顯增強,責任意識加強,個人成長快;②實習護生與患者溝通交流意識明顯增強,溝通能力明顯提高,對患者的服務意義也明顯加強,患者滿意度明顯提高。③實習護生臨床邏輯思維明顯增強,對常見護理風險預見及防范意識明顯增強;④實習護生面對困難及挫折時的心態明顯改觀,解決困難的信心得到增強,抗挫能力顯著提升;⑤實習護生團隊合作意識明顯增強,互助合作意識得到增強,與患者及同事交往的能力明顯提高,人際關系明顯改善;⑥實習護生審美能力得到明顯提升,美感得到普遍增強;⑦實習護生對相關衛生法規知識的理解、掌握能力明顯提高,能將相關法規規章熟練運用于臨床護理實踐及護理工作中,減少了相關風險事件的發生率,提升了臨床護理的安全性;⑧實習護生自我防范和保護能力明顯得到增強,對可能出現的風險的預防能力明顯提升,自我保護意識加強,同時還可提高護理質量,減少護患糾紛發生的比例,營造良好的醫患及就醫環境。本研究對兩組護生的8項核心能力提高度進行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生的各項核心能力提高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均為P

Dante等[6]的大規模調查研究顯示,在護生實習的教學及帶教中運用優質護理理念,可以提升實習護生的實習表現,提高護生的實習成績(包括理論及技能等方面)。國內學者陳艷等[1]報道將優質護理理念用于實習護生的帶教中,可以克服傳統帶教存在的一些不足和弱勢,具有諸多優勢,能夠提升實習護生實踐水平。馬育鋒等[4]報道優質護理模式用于護生教學,可以提高實習護生對護理安全及風險的重視,減少護生實習過程中風險事件的發生率。本研究對兩組實習護生的護理理論及操作技能得分進行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生的理論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實習護生的帶教中應用優質護理模式,可以提升護生對患者的服務意識及人文關懷,了密切護患關系;將優質護理理念用于實習護生的教學及帶教中,可以提升實習護生的核心護理能力,提高護生實習實踐的水平,增強了護生對護理風險因素的認知水平,有助于實習護生健康快速的成長。

參考文獻:

[1]陳艷,譚祥娥,陳華琴,等.優質護理服務實踐中實習護生帶教難點及對策[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3):58-59.

[2]李金蓮.護生核心能力的培養在創優質護理服務活動中的作用[J].實用醫學雜志,2012,28(15):2616-2618.

[3]曾敏.優質護理服務中實習護生的帶教[J].現代醫藥衛 生,2013,29(19):3011-3012.

[4]馬育鋒.優質護理實踐中的臨床護生帶教管理[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28):380-381.

第3篇

目的:對目標教學與階段性實習在神經外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情況進行探討。方法:自我院實習護生中抽取100例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均為我院2014年2月份到2015年2月份前來實習的神經外科護生。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給予傳統護理帶教,實驗組給予目標教學聯合階段性實習帶教模式。對兩組護生的帶教效果進行對比研究。結果:兩組護生考核成績存在顯著差異,實驗組的理論考試成績以及實踐考試成績均比對照組高,P<0.05,統計學意義成立;兩組護生的帶教滿意度存在差別,實驗組的滿意度為98%,比對照組的80%要高,P<0.05,統計學意義成立。結論:在神經外科護理帶教工作中,應用目標教學以及階段性實習聯合的模式,能夠讓護生的實習效果得到提高,激發護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帶教質量。

[關鍵詞]

目標教學;階段性實習;神經外科;護理帶教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上升,醫學技術也不斷得到發展,護理工作作為醫療工作中的必要環節,面對的挑戰也越來越大,要求也更為嚴格。護理臨床教學是護理人員培養的一個重要過程,高素質高水平的護理人員是確保護理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1]。在護理帶教中,帶教模式的選擇與帶教效果息息相關,合理的帶教方法能夠使帶教效果得到提高[2]。我院對納入的100例護生進行分組,旨在總結目標教學與階段性實習在神經外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效果。詳細報道如下所示。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自我院實習護生中抽取100例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均為我院2014年2月份到2015年2月份前來實習的神經外科護生。所有護生均為女性。護生年齡為18歲到23歲,平均年齡為(20.1±0.2)歲。其中包括34例專科護生以及66例本科護生。結合隨機數字表法對護生進行分組,對照組和實驗組各50例。兩組護生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別,P>0.05,統計學意義不成立,符合公平對比。

2.方法。

對照組護生實施常規帶教。實驗組護生實施目標教學聯合階段性實習的帶教模式,結合神經外科的性質以及大綱內容,依照學生的不同層次對實習過程中的學習目標進行制定。每周制定一份實習目標計劃表,同時安排帶教老師依照計劃表進行帶教。帶教過程中對目標隨時進行總結以及調整。實習第一階段注重環境的介紹,通過讓護生了解科室的相關制度、病區內常見疾病、患者臨床癥狀、相關文書書寫以及基本操作技能等內容,提高護生對崗位的認識以及了解。第二階段以實踐操作為主,帶教老師需要指導學生了解多發疾病、常見疾病的護理內容以及危重患者的搶救流程,從而使護生了解神經外科的操作技能;另外還需要對護生說明常見藥物的使用以及醫囑處理流程,提高護生的溝通交流能力,便于健康教育以及護患交流的進行,為上崗奠定更多基礎;結合護生的層次對床位管理進行安排,給予患者整體護理。第三階段為評估,由帶教老師對護生的實習效果進行考核和評價。

3.觀察指標。

對兩組護生的帶教情況進行對比研究,實習最后1天由帶教老師對護生實施考核,包括理論考試以及實踐考試,每部分的分值范圍為0分到100分。同時應用調查問卷對兩組護生的帶教滿意度進行統計,滿意程度包括滿意、一般以及不滿意三個等級,滿意度=滿意+一般。

4.統計學方法。

所得數據經核查確定無誤后均輸入計算機,應用軟件SPSS19.0實施統計學分析,以百分數(%)表示計數資料且應用?2檢驗,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且應用T檢驗,P<0.05被認為統計學意義成立。

二、結果

1.兩組護生的考核成績對比。

兩組護生考核成績對比存在顯著差異,實驗組的理論考核成績以及實踐考核成績比對照組高,P<0.05,統計學意義成立。

2.兩組護生的帶教滿意度情況對比。

兩組護生帶教滿意度情況存在顯著差異,實驗組的帶教滿意度為98%,比對照組的80%要高,P<0.05,統計學意義成立。

三、討論

臨床帶教是護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為醫療機構輸送高質量人才的重要途徑。科學有效的護理帶教工作能夠有效提高醫院的護理質量,同時也可推動醫院更加穩健的發展[3]。通過護理帶教,護生能夠將平日的理論學習轉換為實踐認識,從而培養合格的護理人才。傳統的帶教模式主要由帶教老師結合教學大綱制定教學計劃,通過講解的途徑,讓學生通過聽、看學習,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死記硬背進行考試,學習積極性不高,理論、實踐的結合不夠緊湊。且帶教老師自身對學生的個體差異缺乏重視,導致帶教模式單一,不符合現代社會對護理人才的要求[4]。目標教學模式通過建立教學目標為導向,并通過制定教學計劃、展示教學目標、安排帶教以及評估和反饋等環節,為學生提供完善的帶教工作,是現代社會一種新型的帶教模式。護生進入醫院后,由醫院單位對其基本情況進行了解,并對病區的環境以及相關制度進行介紹。指導學生操作簡單的護理工作,包括生命體征監測以及口腔護理等。帶教第一階段屬于一個熟悉的過程,主要幫助學生了解環境,并轉換角色,便于帶教工作的開展。第二階段則是實踐操作的過程,這一過程要求學生掌握相關知識以及技能,帶教老師同時加強與學生的交流。第三階段則是一個考核和評估的過程,通過對學生的成績進行考核反映帶教工作的效果,并針對帶教工作中的缺陷以及不足制定改善方針。目標教學與階段性實習的聯合,打破了傳統帶教的隨意性,由師生共同把握教學目標,加強把關提高教學質量。護生在新型的帶教模式中也從被動轉換為主動,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本院研究顯示,兩組護生考核成績存在顯著差異,實驗組的理論考試成績以及實踐考試成績均比對照組高,P<0.05,統計學意義成立;兩組護生的帶教滿意度存在差別,實驗組的滿意度為98%,比對照組的80%要高,P<0.05,統計學意義成立。這與王曉燕[5]的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應用目標教學聯合階段性實習對神經外科護生進行帶教,能夠有效提高護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帶教效果,值得推薦。

作者:陳麗 陳裴斐 單位:臺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參考文獻]

[1]陳小英.目標教學聯合階段性實習在外科護理帶教中的實踐與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4(10):155-156.

[2]李滿愛,董彩梅,李月娥.目標教學與護生實習階段性相結合在普外科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2012(8):129-130.

[3]吳彤彤.目標教學在臨床整體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0,21(5):77-78.

第4篇

關鍵詞:基于問題的學習教學法 兒科 臨床護理教學 應用研究

對于醫學的學習,在進入正式的工作階段之前通常還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進行專業實習,因為護理是一門較為復雜的學問。其同樣需要相關經驗的總結和積累,同時臨床的實習也是醫科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基于問題的學習教學法主要是以問題為基礎,以實習護士為重心的一種教學模式,其側重于對問題的發現和解決,這樣更加能夠培養實習護士的臨床操作經驗和能力。目前很多醫院已采取此種教學方式。此次研究采用隨機分組的原則將150名實習護士平均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對兩組實習護士的考試成績、病歷書寫質量以及教學認知水平等進行對比后發現基于問題的學習教學法在實踐中的教學效果較好,以下為詳細報告。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在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1月兩年期間所接收的實習護士中,隨機選取150名作為此次研究的觀察對象并采用隨機分組的原則將150名實習護士平均分成兩組,即實驗組75例和對照組75例,而且對兩組實習護士分別采取不同的臨床護理教學方法。實習護士的實習期均為4周,其中對于那些經常請假以至于實習期不足4周的實習護士排除在外,不進行統計,而且兩組實習護士在年齡大小、性別分布、學校類型、理論知識掌握程度以及實踐操作能力等方面的比較不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因此其對比性分析的結果較為可靠。

2.具體的臨床護理教學方法

對我院選取的150名實習護士分別采取不同的臨床護理教學方法,其中對實驗組的實習護士采取基于問題的學習教學法,對對照組的實習護士僅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基于問題的學習教學法具體教學方式如下:指導老師將實習護士隨機進行小組劃分,一般以5人為一組,且每組分別選出一名組長負責相關課程問題的傳達以及各種瑣碎事項的通知。爾后指導老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課程教學的準備工作,通過分析教學大綱的具體要求以及兒科臨床護理教學的具體特點,制定與兒科臨床護理密切相關的一些操作培訓,而且在培訓的過程中對于那些易于出錯或者難以理解的實踐操作科目設計不同類型的問題,而且每一個問題之間均具有邏輯性和遞進性,從簡單慢慢過渡到困難。指導教師拋出問題之后,讓學生自主搜集資料,并從中對問題的答案進行總結整理并發表,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發表意見,相互溝通。最后讓老師進行點評和指正。然后,對兩組實習護士的考試成績等進行統計和對比分析,進而得出研究結論。

3.統計學分析

此次研究的所有資料和臨床統計數據均采用專業的統計學軟件SPSS16.0處理分析,計量數據用(X±s)表示,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兩組實習護士在采取不同的臨床教學方法之后,表1即為兩組實習護士在考試成績方面的對比,P>0.05,差異不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然而,根據表2可知,實驗組的病歷書寫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除此之外,實驗組的教學認知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

三、討論

在兒科的臨床護理教學中,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雖然也會對實習護士的相關技能掌握產生進步,但是采用基于問題的學習教學法更加能調動實習護士進行實踐操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實習護士在發現問題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經驗總結和吸取教訓,從而解決臨床護理中的各種問題,進而提升其臨床護理的綜合素質和護理質量。因此,在兒科臨床護理教學中,應大力推廣、使用基于問題的學習教學法。

第5篇

【關鍵詞】教育;臨床醫學實習生;實習;考研;教學改革;崗前培訓;導師責任制;教學分類管理

臨床實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和臨床駕馭能力[1],是臨床醫學生向臨床醫生轉變的最重要過程[2],因此在醫學教學中確保臨床實習質量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而目前臨床實習與復習考研的沖突逐步加劇[3-5],實習質量日趨滑坡,給實習生的臨床技能掌握和醫院的實習管理都帶來了很大影響,由于近年來,由于我國醫學教育的快速發展和社會、醫院對醫學生學歷水平要求的不斷提高[6]、臨床醫學研究生大規模擴招及受到國家進行的醫改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的影響[7],導致應屆醫學畢業生報考研究生的人數日趨增大。考研復習的沖刺階段與臨床實習階段相沖突,如讓學生自己分配實習時間與考研復習時間,很難得到保障,常常顧此失彼[8]。目前,有較大比例的學生不能正確處理好臨床實習和考研的關系,導致考研和實習雙重失利[9]。因此,探尋切實可行的教學管理方法使臨床醫學生在實習期間或備戰考研過程中都取得滿意成績勢在必行。然而,目前缺乏切實有效的臨床實習教學模式,因此本文旨在通過探討對五年制本科臨床實習生進行的教學改革模式,為進一步提升醫學人才培養質量提供幫助。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6月—2019年4月至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實習的河南大學臨床醫學專業五年制本科生100人。本研究納入對象均自愿參與,并簽署書面知情同意書。采用Likert評分法[10]對學生學習能力進行評分。隨機分成兩組:傳統教學模式組(C組)采用傳統的崗前說教,傳統的帶教模式及對學生統一的管理模式;教學改革模式組(T組)采用崗前培訓課程模式,帶教導師責任制及對學生需求進行分類管理。每組各50人。C組中男生15名,女生35名;平均年齡(21.34±1.51)歲;學習能力評分:(41.62±4.48)分。T組中男生13名,女生37名;平均年齡(21.40±1.20)歲;學習能力評分:(40.58±4.92)歲。兩組學生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2方法。1.2.1由傳統的崗前說教改為崗前培訓課程模式C組采用傳統的崗前說教,其內容是對實習生進行短期的醫德醫風教育、規范病案書寫、醫療法律法規學習、實習管理制度學習、臨床基本技能、醫患溝通技巧等教育學習。T組采用崗前培訓課程模式即將崗前培訓課程化,其主要包括優化崗前培訓內容,強化訓練效果,實地演練及考核環節。其主要措施為:(1)在實習期開設4次醫學人文課,共8個學時;(2)實習前,崗前培訓為第一次,以后每隔兩個月一次;(3)每個實習生至少修6個學時,否則視為不合格。1.2.2由傳統的帶教模式改為導師制教學模式C組采用傳統的帶教模式,其主要是臨床實習生由教學秘書臨時安排帶教導師,每科室輪轉2~4周。每科室實習結束后,由帶教導師在實習報告冊上寫分數、簽字等。T組采用導師責任制,其主要是以小組為單位對實習生進行針對性的督導和教學。具體措施:每組不超過10名學生均由醫教科指派一名帶教導師作為該組所有學員實習期的導師,負責學生各方面的教育管理;實習學生根據自己導師要求,實習期每月向自己的導師匯報學習情況、思想動態;導師每月要集中自己的學生進行一次全面交流,若有問題幫助協調,及時解決。1.2.3由統一管理模式改為分類管理模式C組采用統一管理模式,即無論畢業后選擇就業還是考研均由醫教科統一安排學生進行臨床實習[11]。T組采用分類管理模式,即讓臨床實習生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分類管理。具體措施如下:對于將要考研的臨床實習學生,除了對上述兩方面進行改革,并且對實習手冊中的實習科目進一步精化,設必修和選修科目;選擇考研究生的學生從九月至研究生考試這段時間為考研復習專職時間;考研結束后為了保障實習必修科目學時,充分利用周末及假日時間進行實習科目的學習,保障實習教學計劃的順利完成;選擇考研的實習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如時間允許必須在完成必修科目之后自行選擇選修科目實習;對于T組不考研的臨床實習生需要按照實習手冊要求將必修及選修科目完成,不設有考研復習專職時間,除此之外同時接受崗前培訓課程及進行導師制的教學模式進行實習。1.2.1評價指標(1)學生臨床實習結業考核成績(含筆試與臨床技能操作):學生實習結束后,對學生進行理論和技能考核。理論考試內容為上述教學內容,有填空、選擇、問答題,考試時間45min,共50分。技能考核按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臨床技能考核標準進行評分,共50分。并與對照組的學生進行比較。(2)學生滿意度:對實習生滿意度進行調查:問卷[12]涉及師生溝通交流情況、學生實踐操作機會、臨床思維能力鍛煉情況和帶教教師的理論、實踐、科研帶教滿意度情況及自身對實習科別知識的掌握情況等項目。每個項目滿意得1分,其余得0分,共10分,得分越高表示越滿意。(3)帶教導師對學生滿意度:按2~8分進行評分,2分表示完全不符合,4分表示一般不符合,6分表示一般符合,8分表示完全符合,每個學生最高可得8分。得分越高表示越滿意。(4)兩組實習生考研調查分析:收集分析全部臨床實習生考研率及考研成功率。1.3統計學分析。應用SPSS24.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評價指標的比較與C組比較,T組理論和技能總成績、學生實習滿意度、帶教導師對學生滿意度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2兩組實習生考研調查分析結果兩組考研實習生人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T組實習生考研成功人數明顯高于C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臨床實習是醫學理論和臨床實踐工作有機結合的連接點,是醫學生走向臨床工作必不可少的環節[2]。但由于近年來研究生招生人數持續上升,而且有研究表明[7]將近64.1%臨床實習學生的讀研意向受到國家進行的醫改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的影響,這一政策大大增加了醫學生的考研動力。然而,臨床實習生很難做到對考研和實習的同時兼顧。但不可否認的是臨床實習和考研都應當得到充分的重視[13]。因此,目前亟需探究解決兩者矛盾的教學模式。本項教學改革內容就五年制臨床醫學生實習與考研存在沖突進行探究。研究結果顯示:T組比C組實習成績顯著升高;T組帶教導師、實習學生滿意度及考研成功率比C組更高,P<0.05。本項研究結果表明此項教學改革極大提高本科臨床醫學生對臨床實習的興趣及對教學工作的滿意程度,具有普遍性和良好的推廣效應;對提高臨床醫學生醫學水平、人文素養以及醫院臨床醫學教學水平具有重要意義。當前影響臨床實習質量最主要的原因是醫學生考研沖刺階段與臨床實習階段相沖突[14]。探究其本質:一方面是學生自身存在問題,學生沒有認識到臨床醫學生除了對醫學理論知識進行學習之外,更重要的其實是訓練學生在臨床實習中掌握的基本技能以及相關的科學思維、醫療作風、對實際問題的分析和思考能力[15]。而且現階段不管老師如何強調,學生主觀上對實習的重要性依然認識不足,降低帶教導師的積極性[16];另一方面是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缺陷,其未能將學生的考研計劃列入教學管理內容,實習為教學必要,考研為學生自愿,兩者管理沒有分開,導致實習監管混亂,常常實習要為考研開綠燈,犧牲臨床實習的學時。本項目通過對崗前培訓課程化激發學生對實習的熱情,增強實習生對臨床職業的責任感,增強對實習重要性的認識,為臨床實習奠定良好基礎;通過導師責任制提高導師帶教的積極性及教學質量,并培養學生對臨床實習的興趣。傳統的對學生統一管理模式未將學生的考研計劃列入教學管理內容,導致教學管理的混亂[16],本研究通過對實習生進行分類實習管理解決實習和考研時間的沖突以改目前實習和考研顧此失彼的現狀。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1)樣本量小,限制了研究結果的外推;(2)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研究內容不夠全面,仍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支持,進一步深入研究其成效。

總之,新的教學改革模式對學生實習與考研的提升有著顯著效果。

參考文獻

[1]金杰,楊子濤.我國本科五年制臨床醫學實習改革的現實意義與未來展望[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11):190-192.

[2]殷音.提高心內科臨床實習帶教質量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35):245.

[3]TriolaMM,HawkinsRE,SkochelakSE.Thetimeisnow:usinggraduates'practicedatatodrivemedicaleducationreform[J].AcademicMedicine:Journal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MedicalColleges,2018,93(6):826-828.

[4]王歡.論本科臨床醫學專業實習教學中實習與考研的關系[J].才智,2017(12):79.

[5]成穎,馬偉軍,陳敬國,等.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對臨床醫學生就業的影響[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0,12(12):38-40.

[6]代麗怡,尹文強,劉益豪,等.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對臨床醫學生考研意向影響分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7(11):19-20.

[7]黃博.提高骨科臨床實習教學質量的對策分析[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7,16(4):385-387.

[8]周凜梅,王靜.醫學本科生臨床實習成績、考研升學率及兩者關系的調查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35):115-116.

[9]方仕婷,蘇吉兒,夏雅雄,等.網絡教學平臺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5(6):434-437.

[10]陸宏偉,盧樂,張亞飛,等.導師制結合PBL教學模式在普通外科臨床教學中的探索[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1):29-32.

[11]時忠麗,劉永春,王忠華,等.“六統一”管理模式在臨床實踐教學中的應用與思考[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7,31(35):513-515.

[12]尹偉明.醫學生考研對臨床實習的影響與建議[J].

[13]HansonP,WightJA,ZahidA,etal.Hands-ondefibrillationwithsafetydrapes:movingclosertoclinicalpractice[J].Journalof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2020,75(11):454.

[14]BingmerK,WojnarskiCM,BradyJT,etal.Amodelforaformalmentorshipprograminsurgicalresidency[J].Thejournalofsurgicalresearch,2019,243:64-70.

[15]FernandoSM,CheungWJ,ChoiSB,etal.Facultymentorshipduringresidencyandprofessionaldevelopmentamongpractisingemergencyphysicians[J].CJEM,2018,20(6):944-951.

第6篇

關鍵詞:兒科;Seminar教學法;臨床實習教學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擇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科實習的2013級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92名醫學生為研究對象。按照不同教學方法,隨機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46名。研究組男25名,女21名,平均年齡(22.3±2.4)歲;對照組男22名,女24名,平均年齡(22.6±2.5)歲。兩組學生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O.05)。

1.2研究方法

學生兒科實習時間為6周,對照組采用傳統授課法,研究組采用Seminar教學法,具體如下。(1)課前準備:將研究組學生分為5個大組,每個大組8~10人,每個大組再分兩個小組,每組4~5人,輪次做研討會匯報員,每組由1名副主任醫師或高年資主治醫師擔任指導教師,1名住院醫師擔任輔助教師。教研室每周三選定研討主題及本次討論匯報員。教師根據兒科學臨床實習教學目標,著重選擇臨床常見疾病的相關內容作為Seminar教學的討論主題,例如支氣管肺炎、腹瀉病、腎病綜合征、小兒貧血等,教師提供具體病例,學生分組閱讀文獻及了解相關知識。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可隨時與該組輔助教師聯系,也可隨時與患者溝通了解個體的疾病特點及診治需求,制作匯報PPT。(2)主題研討會:于下周二下午進行,每次約為兩小時。首先由帶教教師介紹討論主題,并簡要說明所涉及主題的基本內容,然后由匯報員逐步展示主題內容及具體病例基本情況,圍繞該病例就研討主題進行分析,包括疾病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診斷和鑒別診斷依據、治療方案選擇的根據、特殊并發癥處理等。最后小組全體成員圍繞本次主題和病例內容進行討論,自由發言,可以向匯報員提問、質疑,也可就該主題及病例的診斷、治療方案選擇等闡述自己不同的觀點,對目前診療的觀點提出不同意見及建議。另一組的學生也可針對研討內容提問、表達和反駁,暢所欲言,帶教教師可以對關鍵問題進行分析、講解,適當進行引導、補充,對討論內容進行點評等。通過師生、生生多角度、多層次的討論互動,深化對主題的認識,提高教學效果,真正達到教學相長。(3)課后評分:課后各小組分別將課前準備的資料和課堂討論后總結的資料上交,統一由教師進行評分。

1.3評價指標

學生出科考試成績評價[2]:學生實習結束后,向兩組發放學校統一命題的考試試卷,滿分100分。教學問卷調查結果評價[2]:學生實習結束后,向兩組發放教學效果評價調查問卷。

1.4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進行統計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學生兒科臨床實習出科考試成績比較

研究組理論考試成績為(89.3±7.2)分、操作考試成績為(90.3±4.3)分,患者滿意率為95.6%,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學生問卷調查結果比較

研究組學生對教學效果的綜合評價優秀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3.1在兒科臨床實習教學中應用傳統教學模式存在一定弊端

臨床實習是醫學生從學生轉變為臨床醫生的關鍵階段,醫學生需要將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并逐步開始參與臨床工作。兒科學是實踐性較強的學科,進入兒科臨床實習的學生臨近畢業,考研、找工作等壓力巨大,容易分散精力,且傳統“填鴨式”的理論學習使學生缺乏臨床經驗及與患者溝通的能力,因此在臨床實習中學生開始出現自信心不足、緊張、焦慮、恐懼等心理狀態,甚至出現被動、厭學等消極學習態度,影響實習效果,并對今后臨床工作產生不良影響[3]。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傳統教學模式的對照組兒科臨床實習出科理論考試成績僅為(73.6±8.4)分、操作考試成績為(81.6±5.4)分,均低于研究組,說明傳統教學模式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實習效果,學生在學習中處于被動地位,只能按照教師的思維去理解知識,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知識面狹窄,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欠缺。

第7篇

通過中國知網,輸入主題關鍵詞“實習基地建設”進行檢索,尋找到2004年初至2013年末間有關我國“實習基地建設”方面的期刊文章共79228篇。可以看出我國對這一領域研究表現得較為活躍,近10年間我國對實習基地建設的研究大致呈遞增趨勢,這說明對實習基地建設的研究越來越受到學術界乃是整個社會的重視。但就目前的研究成果來看,還需更深層次,更全面的研究。

1.實習基地建設的必要性研究

近年來,國家非常重視實習基地建設的問題,出臺許多相關政策性文件。如: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文件指出“要建立和完善校內外實習基地,高度重視畢業實習,提高畢業設計、畢業論文的質量”。《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中強調必須“大力加強實踐教學,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要加強產學研合作教育,充分利用國內外資源,不斷拓展校際之間、校企之間、高校與科研院所之間的合作,加強各種形式的實踐教學基地和實驗室建設”[1]。這些文件都反映了實習基地的建設已是我國普通高等教育發展中的重要問題之一,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關于實習基地建設,各位學者紛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劉華麗(2002)等人認為“無論是課程教育傳授的知識、技巧,還是價值教育強調的素質、理論,要被學生真正理解并內化于心,都離不開實習教育”[1]。

邱艷萍(2013)指出“在基礎教育改革日新月異,教師教育強調實踐教學的時代,各地方高校的教師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卻差強人意,既難以跟上基礎教育改革的步伐,也無法滿足高校實踐教學的需求。因而,搞好實習基地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而迫切”[2]。

文秀梅(2010)認為“實習基地是強化高校實踐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也是高校學生了解社會、企業,接觸生產實踐的重要途徑,對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創新精神、職業素養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3]。

郭慶梅(2008)指出“實習基地建設,是進行實踐教學的根本保障,是學校教育事業發展和實現辦學目標的需要,也是學校與社會互動的需要”[4]。

張云(2005)指出“教育實習基地是實現教育實習目的的基礎,是保障教育實習工作順利完成的必要條件”[5]。

以上學者從不同的的角度闡述了實習基地建設的必要性,雖然學者們在對實習基地建設的必要性上的表述上各不相同,但在精神上趨勢一致的,都體現出了實習基地建設的重要作性與迫切性。

2.實習基地建設意義的研究

巴艷芳等人認為(2005)“教育實習基地是開展教育實習工作的前提;是對學生進行師前教育的最佳環境;是院校與基層學校聯系的重要渠道和生源基地,是進行學科研究的基地”。榮中玲(2013)認為“實習基地的建設有利于平穩實現教學目標,保障教學質量,實習基地的建設是辦好教學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抓住目標,才能全心投入教學工作,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促使他們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此外也有利于畢業生與崗位之間較好銜接,為將來的工作打下基礎,實習基地能夠使學生盡快了解單位的具體需求,并客觀的把握社會經濟發展形勢。”陳署、杜友光(2005)認為“實習基地是義:“實習基地建設是提高教育實習質量的客觀需要;實習基地建設是地方高校與基礎教育相互了解的橋梁;實習基地建設是教育行政部門了解教育質量與需求的重要途徑保證實習質量的最優選擇,實習基地是了解基層學校體育的重要渠道;實習甚地是良好的科學研究基地。吳運華(2010)認為“實習基地建設是保證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是學校教育事業發展和實現辦學目標的需要”。

研究成果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分析了實習基地建設的意義和作用,對提高人們對實習基地建設的認識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但是這些意義多數是從實習生、高院、校的角度去研究,對實習基地學校的意義的研究較少,因此,有必要對新時期實習基地建設對實習基地學校的意義進行研究。

3.實習基地建設原則的研究

谷鈺(2010)指出“實習基地建設的原則有(1)統籌規劃原則。校內外實習相結合,由近及遠,按照專業培養目標,重點建設一批上水平、有規模、有實力、長期穩定的實習基地,以此帶動整體發展;積極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保證資金、場地、設備等實習條件。(2)重實質的原則,實習基地的建設一定要與培養目標相符,注重實習過程,使學生得到真正的實踐鍛煉。(3)實習基地的建設應堅持共建、共享、互利、鞏固發展的原則”。楊世芳(2013)指出“在校外實習基地建設中,我們遵循以下幾點原則:專業示范性原則、均衡分布原則、互惠共益原則、技術先進原則。劉影(2010)從兩個方面提出了實習基地建設的原則。“(1)建立校內實習基地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充分論證、規劃先行;校、院共建,以校建為主;以最少的投入,求最佳的效果;在做好硬件建設的同時,更要注重軟件建設;不斷創新,求真務實。(2)建立校外實習基地應遵循的基本原則。第一、目標趨同性原則;第二、互惠互補性原則;第三、運作協同性原則;第四、產學研一體化原則;第五、就近就便原則;第六、專業對口原則”。

研究成果從宏觀和微觀層面,指出了實習基地建設的原則,給我們繼續進行實習基地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對于進一步建設實習基地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但其研究的深度還不夠,多數的研究還停留在理論層面,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的研究與論證。

4.實習基地建設條件的研究

巴艷芳、郭敏、徐開春等人(2005)指出“明確的教育目的和國家教育政策的貫徹。基層學校是否重視教育實習工作至關重要,特別是主管領導對教育實習工作的重視程度,已成為選擇基地校條件的重中之重,因為領導重視與否直接影響著相關部門及各個層面領導、教師的態度,同時還直接影響教育實習的效果;良好的教學秩序和教學質量。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內容最多,工作量最大,教學秩序優劣是衡量一個學校整體工作水平的主要標準,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良好的設備保障。實習基地要交通便利,最好在學校附近,可以節省實習的開支”這些都是實習基地建設中的必要條件。[11][22]

以上學者較為全面的指出了實習基地建設的條件,對實習基地建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對我們建設與完善實習基地的建設提供了有意的指導。

5.小結

通過以上梳理可以看出,實習基地的建設已經成為新興的熱門研究課題。學術界對實習基地建設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的成果。但實習基地的建設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從內容上看,包括思想建設、物質建設、師資建設等;從布局上看,有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不同條件的實習基地的建設。同時,實習基地的建設需要學校、教育行政部門、實習學校、當地政府等多方面合作與共建。因此,教育實習基地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政府的支持與相關部門的配合與協助。隨著國家的重視、教育和教育實習改革的深入,實習基地的建設將會不斷發展、完善。(作者單位:上海體育學院)

參考文獻:

[1] 劉華麗等.推進實習基地建設的重要性――兼論社會工作教育機構在實習基地建設中的主導作用[J].社會工作教育專刊,2002,33-35.

第8篇

【關鍵詞】神經科定位診斷思路 神經病學實習教學 應用效果 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0-0239-01

通常情況下來說,人體的神經系統比較復雜,實習生在學習神經病學的實際過程中面臨著記憶的壓力,相關的神經病學知識也比較難以理解,因此神經病學的教學和學習非常重要,同時難度也比較大。相關的醫學研究指出,神經科定位診斷思路在神經病學的教學和學習過程中發揮著十分獨到的作用,通過其應用可以提高學習效果。為了進一步深入分析和探討神經科定位診斷思路在神經病學實習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本次研究收集我院全科醫學專業的90名實習生,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進行傳統的常規神經病學教學和采用神經科定位診斷思路進行神經病學教學,然后對比兩組實習生在理論成績、技能得分和病例分析三個方面的得分情況,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全科醫學專業的90名實習生,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實習生45名,男性21名,女性24名,年齡在22歲至2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4.48±2.08)歲,該組實習生全部為本科學歷。觀察組實習生45名,男性20名,女性25名,年齡在21歲至2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5.21±2.19)歲,該組實習生全部為本科學歷。兩組患者之間的年齡和性別以及學歷等資料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對對照組的實習生進行傳統的常規神經病學教學,具體的操作按照醫院制定的神經病學教學規范嚴格進行,在此不作贅述。對觀察組的實習生采用神經科定位診斷思路進行神經病學教學,具體來講,首先要讓實習生對人體神經系統的運動、意識和語言以及感覺等解剖生理功能進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然后在此基礎上讓實習生進一步明確定位診斷的真正價值,同時幫助實習生建立一種逆向的思維。其次,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借助于PPT準備好充足的教學資料,然后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際的臨床病例,讓學生在實踐中深入了解和掌握局部病灶的相關體征和癥狀,同時進行病灶實際位置的推算,從而對相關的疾病進行科學的診斷。

1.3 評價指標 在兩組實習生的學期結束以后對其進行理論成績、技能得分和病例分析等三個方面的考試,然后對比兩組實習生在這三個方面的得分。滿分為100分。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使用T對相關的技術資料進行檢驗,同時使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相關的數據進行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結果

觀察組實習生在理論成績、技能得分和病例分析三個方面的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通常情況下來說,臨床醫學的教學注重的是提高學生的專業理論水平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得學生在日后的臨床醫學實踐活動中游刃有余,能夠靈活應對各種各樣的病癥,維護患者的健康,造福廣大患者[1]。對于神經病學實習教學來說,傳統的照本宣科既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也無法提高教學效果,增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

神經科定位診斷思路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主張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對學生的分析能力進行逐層巡邏,從而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該教學思路強調將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神經病學的臨床病例分析深入結合起來,這對于進一步強化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優化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幫助[3]。通過神經科定位診斷思路的應用,能夠使得學生對神經病學的各種癥狀和體征的了解更加深入,學生對于神經病學科的理論知識的掌握也更加扎實。通過本次的研究可以發現,應用神經科定位診斷思路進行神經病學教學的最終效果明顯優于應用傳統教學理念的一組,這證明和神經科定位診斷思路的應用價值,同時和相關參考文獻的研究結論也是一致的。

綜上所述,為了進一步深入分析和探討神經科定位診斷思路在神經病學實習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本次研究收集我院全科醫學專業的90名實習生,然后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進行傳統的常規神經病學教學和采用神經科定位診斷思路進行神經病學教學,然后對比兩組實習生在理論成績、技能得分和病例分析三個方面的得分情況。最終的結果顯示,觀察組實習生在理論成績、技能得分和病例分析三個方面的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神經科定位診斷思路在神經病學實習教學中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可以有效提高實習生的理論水平和基本技能,優化實習生病例分析和解決實際臨床問題的能力,因此可以進行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張巍,李柱一,苗建亭,林宏,宿長軍. 淺談臨床實習中醫學生神經病學臨床思維的培養和體會[J]. 西北醫學教育,2010,04:837-839.

第9篇

隨著護理學的發展及21世紀人們對健康需求的增加,培養適應現代護理學及社會需求的優秀護理人才是目前的重要課題。臨床帶教是護理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理論教學向臨床實踐的過渡,是課堂教學的深化和延續。帶教質量的優劣直接關系到能否培養合格的專業人才問題。在臨床教學工作中,護士長是重要的管理者,護士長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護生對護理職業的認知、掌握知識的程度、綜合能力的提高等。因而,做好護理教學是每位護理管理者必須履行的職責和應盡的義務。在多年的臨床護理教學中,筆者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受歡迎的教學方法,從2000年起規范化教學應用到臨床帶教環節中,經過具體實施收到滿意效果,表現在每批學生在轉科前進行的專科理論和操作考試中都能以優良成績通過,在連續幾年的護生對教學工作滿意度調查中,均收到良好效果。現將具體做法總結如下:

1 護士長堅持臨床帶教首日負責制,對于每批新到科室的護生,護士長盡可能親自帶教

1.1 意義:①布置教學計劃及要求;②創造寬松的學習環境,使學生盡快進入角色,護士長親自帶教,使學生感到對她們的重視,從而盡快清除陌生感,建立實習信心,積極投入到學習工作中。

1.2 內容:①介紹科室環境及大體布局;②介紹專科主要疾病種類及相關知識;③布置實綱中的具體計劃及要求;④介紹帶教老師及科室人員;⑤提示重要的護理工作制度及各班職責大致工作內容;⑥強調勞動紀律。

2 建立完善、統一的臨床帶教資料檔案

2.1 意義:是保證規范性教學的前提,是幫助學生掌握全面實習內容的關鍵措施。

2.2 相關資料的內容:①對帶教老師的選拔標準;②臨床實習教學大綱;③臨床實習教學計劃;④教學活動記錄本:包括專科理論及技能考核標準、考勤記錄、醫德醫風考核成績、實價、操作訓練項目、教學檢查存在的問題及如何整改、護理查房記錄、科室小講座、教學總結等。

3 教學環節中具體參與管理

3.1 意義:可以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了解各帶教老師的帶教質量及管理。

3.2 內容

3.2.1 床頭交接提問:在觀察、交接病情時提出一些護理問題,能了解學生掌握專科知識的情況,也是對帶教老師帶教指導工作的檢驗;同時,在病床前直接進行一些理論講解,能加深記憶,提高實習效果,學生普遍反映較好。

3.2.2 抽查專科理論及操作掌握情況:在實習中期針對實習計劃對護生進行抽查考核,以掌握帶教老師教學情況和學生掌握情況。對在實習過程中存在的情況及時整改。

3.2.3 檢查護理病志:通過檢查護理病志,發現學生書寫病歷中的缺陷,及時提出修改建議,使學生準確牢固掌握專科理論知識。

3.2.4 組織評教評學座談會:在實習期間,護生與帶教老師共同參加實習座談會,征求學生對科室、帶教老師的意見和建議,同時也反饋帶教老師對學生實習期間希望和要求,以便在下一階段更好的完成實習任務,達到圓滿的實習效果。

3.2.5 組織評優活動:實習結束后,師生互評,老師評優秀學生,學生評優秀老師,給予獎勵,發放證書。

4 關心護生的整體情況

4.1 意義:不僅使其學業上提升,也能幫助他們在身心上得到健康發展。

4.2 對護生關心的內容

4.2.1 在學習方面:學習是關心的重點,不僅教會他們專科知識,也要教會他們做一個德才兼備有遠大志向的人。

4.2.2 在生活方面:現在大多數是獨生子女,比較嬌慣、生活自理能力差,護士長作為長輩要關心她們的飲食起居及心理狀態,幫助她們解決實際問題,使她們有一種回家的感覺,輕松愉快地完成實習任務。

4.2.3 在就業方面:實習后期,護生們面臨就業的壓力,心理上有很大的波動,工作上不安心,作為護士長要關心這一問題,積極提供人才招聘的信息,對她們多給予鼓勵、安慰,樹立信心,使她們在壓力大的情況下不影響工作學習。

第10篇

【關鍵詞】教育;PBL;EBM;肝膽外科;實習;教學;效果

隨著我國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對于醫療人才的需求也逐漸提高,而一名優秀的護士不僅需要具備護理常規,熟練掌握護理三級操作技能,而且要有很強的親和力、溝通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在護士上崗必須經過臨床實習期的考驗,再此階段醫學院校學生把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相結合,重點培養其臨床操作能力[1-2]。現階段臨床采用的帶教方法,無法調動實習生學習積極性,導致其被動的接收知識點,帶教質量不佳,針對上述情況,臨床需進行改革,采用新穎的帶教方案,改變實習生學習積極性差的格局,如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法(PBL)及循證醫學(EBM)等,增強實習生綜合素質[3-4]。為此,筆者將PBL聯合EBM教學法在肝膽外科實習帶教中,旨在為未來醫院建設作出努力,詳情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抽選來自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間肝膽外科實習生(100例),按照抽簽隨機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其中對照組中男4例,女46例,年齡范圍21~24歲,年齡均值(22.65±1.32)歲,本科10例,大專12例,中專28例,觀察組中男5例,女45例,年齡范圍21~25歲,年齡均值(23.14±2.14)歲,本科9例,大專15例,中專26例。納入標準:(1)所有實習生均簽署知情同意書;(2)本研究經醫院倫理部門的許可。排除標準:(1)不愿意配合本研究者;(2)中途退出研究者。按照統計學概念分析,兩組數據呈正態分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對。1.2方法。對照組采用傳統帶教方案,主要內容為詳細講授患者,患者疾病的相關知識、包括護理方式。癥狀等,并協助患者完成詢問病史、病歷書寫、參加手術、換藥等相關工作,對于實習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觀察組則采用PBL聯合EBM教學法進行帶教,主要內容為:(1)培訓:護士長需選取本科及以上、并具有豐富經驗的護理人員作為帶教老師,對其進行培訓,向帶教老師說明PBL聯合EBM教學法的實施方法。(2)提出問題:帶教老師需選取在科室患者中選取典型病例(如膽石癥、膽管炎、肝占位等),協助實習生采集患者病史、資料,詢問患者存在那些護理問題,旁聽實習生討論,待其討論完畢后,糾正錯誤,將構建正確的護理方案,對實習生所學知識點進行整合,耐心解答。(3)檢索和閱讀相關文獻:待討論完畢后,給予任務,檢索和閱讀相關文獻案例分析中患者疾病常見的護理措施,從中查找循證醫學證據,以獲得啟發。(4)討論:邀請所有實習生進行討論,要求每位同學均暢所欲言,在討論過程中提出問題,促使學生進行思考。(5)總結:依據實習生所檢索的相關文獻,分析現階段存在的問題,給予幫助、鼓勵,尋找最佳證據并應用于所選病例的診斷治療策略,并要求實習生進行發言總結,最終進行評價。1.3觀察指標。采用科室自制的理論知識量表評價兩組患者理論知識掌握程程度,滿分為100分,患者得分越高就表示其理論知識掌握程度越好。采用現場考核的方式對患者技能操作能力進行評估,患者得分越高就表示其操作能力越好。1.4統計學處理。全文數據均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計算分析,其中(x±s)用于表示計量資料,例(%)用于表示計數資料,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分別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P<0.05表示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實習生在帶教前,操作能力及理論知識掌握程度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實施帶教后,觀察組,操作能力及理論知識掌握程度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肝膽外科是一門綜合性學科,要求護理人員不僅需要優秀的專業能力,同時對其實踐能力提出要求[5-7]。而帶教老師主要任務為培訓實習生,為實習生日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礎。但由于帶教老師過于繁忙,再加上實習生對臨床認知少之甚少,影響帶教質量,不利于實習生發散思維,難以完成預期帶教任務[8-9]。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BL)教學法在國內外醫學院中獲得較為良好的效果,實現了醫學角膜模式的轉變,已經由傳統的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7]。與傳統教學方式不同,PBL教學法基本特點是打破學科界限,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帶教主要引導[8]。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學生的一切學習內容都是以問題為要架構的,問題是學生在以后專業上需要遇到的問題,沒有固定的解放方法。以學生為中心,學生需要擔負學習的責任,在每個問題完成后,需要進行自我評價與小組評價[9]。本文研究結果得出:在實施帶教后,觀察組,操作能力及理論知識掌握程度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EBM泛指準確、合理運用研究證據,結合實際患者情況,為其制定最佳治療措施[10-12]。筆者將EBM教學模式融合與教學環節中,要求實習生查找有關于患者疾病的相關資料,尋找科學的證據制定護理計劃,以建立問題為核心,調動實習生學習自主性,培養其獨立思考能力[13-14]。

PBL教學法是以通過提出問題-討論-合作的方式進行臨床帶教,鑒于臨床知識的復雜化及多樣性,本文選取科室典型案例,諸多剖析疾病特點,包括癥狀、發病機制等,激發實習生學習興趣,愿意主動解決問題、詢問問題,最終進行總結,帶教老師為實習生解答疑惑,并進行實際操作,加強實習生腦海中對新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同時在學習過程給予實習生肯定、鼓勵,幫助其日后獨立工作護理患者的信心[15-16]。以上兩組帶教模式相結合,有助于培養高素質的醫學人才,同時幫助帶教老師提升自我,完成優秀護理人員的使命。總而言之,PBL聯合EBM教學法在肝膽外科實習帶教中,應用效果滿意,具有增強實習生專業素質的作用,但在日后帶教工作中,仍需不斷總結問題,完善帶教方案。

參考文獻

[1]吳斌全,馬翔,滿忠然,等.PBL聯合EBM教學法在肝膽外科實習帶教中的應用效果[J].安徽醫學,2019,37(4):481-483.

[2]姜梁,趙飛鵬,鄒武君,等.臨床病理討論聯合PBL教學模式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教學中的構建與實踐[J].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2020,28(2):154-156.

[3]吳霞,朱月娥,胡芳芳,等.基于思維導圖的PBL聯合情景模擬教學對新入職護士考核成績與教學滿意度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22):151-153.

[4]ZhixiangLi,CanhuiZhao,YangShu,etal.Full-scaletestandsimulationofaPBLanchoragesystemforsuspensionbridges[J].StructureandInfrastructureEngineering,2020,16(3):452-464.

[5]馮虹,吳鳴,倪朝民,等.以問題為基礎教學法在康復治療學本科生與專科生臨床實踐教學中的差異分析[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20,35(2):205-207.

[6]周鵬,楊波,徐怡,等.PBL聯合CBL在神經外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0,12(12):30-32.

[7]張晶晶,李丹丹,王雪榮,等.基于問卷調查的個體化教學模式聯合PBL教學在腎臟內科臨床帶教中的作用[J].家庭醫藥?就醫選藥,2020(5):229.

[8]郭琛,趙中華,李銳.PBL聯合微視頻教學法在腫瘤放療科帶教中的應用實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0,12(12):20-22.

[9]陽茂春,陳春偉,謝麗.PBL聯合思維導圖在臨床檢驗實習血栓與止血教學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與臨床,2020,17(5):713-716.

[10]陳露,高惠,尹書月,等.PBL教學法結合角色扮演教學法在小兒超聲診斷學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20,22(2):152-153.

[11]王超,姚銀春,吳勝娟,等.PBL聯合翻轉課堂教學法在胃腸外科護生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9,25(22):130-132.

[12]何鴛,王佩璐,常荷,等.PBL聯合多媒體教學法在婦產超聲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0,5(7):184-185.

[13]唐仕芳,張婭琴,伍莉,等.PBL聯合模擬教學在綜合性醫院兒科臨床見習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9,16(19):2909-2911.

[14]甘偉,李軍,艾陽平,等.PBL聯合基于PACS的CBL教學的共管模式在影像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CT和MRI雜志,2019,17(10):149-152.

[15]孫華東,李朋征,夏炳春,等.PBL聯合CBL教學模式在輪轉醫生可視喉鏡氣管插管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20,24(8):1049-1050.

第11篇

對象與方法

1對象

2011年入我院病房ICU實習的本科護生60人,均為女生。隨機分為A組、B組和C組,每組20人,3組護生年齡、基礎成績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1)帶教方式

A組采用固定帶教方式,每名護生由一名固定老師完成帶教;B組采用輪流帶教方式,每名護生每天由不同老師完成帶教;C組采取復合帶教方式,第1周固定帶教,后3周輪流帶教。3組實習護生均參與每周2次的理論學習與小講座。科室內5名老師參與帶教,不參與評價過程。

2)評價指標及方法

在第1周和第4周分別對護生職業素養、理論知識、臨床護理能力和溝通協作能力進行測評,比較3組護生的職業素養、專科相關理論知識、臨床護理能力和溝通協作能力[5]。評價方法采用雙盲評價。理論知識考評:采用筆試形式,由外科總護士長對理論學習內容進行命題并監督考試;職業素養、臨床護理能力和溝通協作能力測評:為了保證評價的客觀性,應避免由本科室人員參與打分,而由完全不了解分組情況的外科總護士長帶領3名我院急診ICU的帶教老師按病房ICU實習培養計劃規定內容進行考核。所有考核成績均以100分為滿分,70分為合格。

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多組間兩兩比較采用SNK-q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1第1次考核成績比較

3組護生職業素養和理論知識考核成績均合格,3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A組和C組護生臨床護理能力、溝通協作能力考核成績優于B組(P<0.05),A組與C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第2次考核成績比較

3組護生職業素養和理論知識考核成績均合格,3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C組護生臨床護理能力考核成績優于A組和B組,B組優于A組(P<0.05);B組和C組護生溝通協作能力考核成績優于A組,B組與C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第12篇

在高職教育普遍推行校企合作的工學結合模式理念的指導下,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開展及實踐效果意義重大,經過多年的專業建設實踐與摸索,在不斷完善酒店管理專業教學實踐體系改革的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理念認識、師資條件、制度保障等方面的原因,實踐教學仍舊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改進。因此,分析目前酒店實踐教學的效果,摸索一種學生更加認同的酒店實踐教學管理模式是目前實踐教學改革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2 調查研究背景

酒店管理專業自創辦以來,根據專業特色進行大膽改進,增大實踐教學環節比例,增加實踐教學的內容和頻率。主要有以下三種模式:

三種模式各有優劣,在不同時期滿足了酒店專業的實踐教學需求。基于以上實際情況,我們針對三種模式針對學生和酒店企業分別設計了調查問卷表,每份問卷?群?相關問題10個,分別挑選參與三種模式實習的學生及酒店實習基地進行問卷調查。每種實習模式挑選50名學生參與調查,選擇長期合作的酒店集團公司實習基地6家(遠洲酒店集團、首旅集團、紐賓凱酒店、開元酒店集團、曙光酒店集團、橫店旅游集團)。

3 三種實踐模式教學效果分析

(1)對學生的調查分析:

(2)對酒店的調查分析:

通過調查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和酒店對三種實習模式有部分問題持相同觀點,部分問題認識上有差異。對于學校期間的課程實習,學生和酒店都認為習效果一般,原因主要在于學校實訓軟件和硬件條件不足;對于酒店集中頂崗實習學生與酒店大都認為效果明顯,差異在于具體個別酒店;對于畢業實習學生認為直接就業意義重大,酒店方則表示實習效果一般;學生認為酒店對實習生態度一般,而酒店則認為實習生工作態度一般;學生對學校的管理比較滿意,而酒店方則認為管理一般;實習對后續職業影響來看,學生后續就業對口率看影響一般,而酒店則認為實習對后續從事酒店行業意義重大。

4 對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建議

(1)以發展的視角不斷優化實踐教學模式

通過分析,我們發現以上三種實踐教學模式各有優劣,在不同階段發揮一定的作用。隨著90后及00后一代逐漸成為教學主體,我們應該結合國家對實踐教學相關政策,積極調整實踐教學模式,實施實踐教學優化動態管理機制。

(2)以產教融合視角選擇酒店實訓基地

建議充分考慮校內外實訓、實習條件優勢互補,不斷創新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徑與方式,充分發揮酒店主體作用。通過進一步推動校企共建校內外生產性實訓基地、技術服務和產品開發中心、技能大師工作室、創業教育實踐平臺等,增強職業院校學生技能能力和學生就業創業能力。

(3)以科學管理思維推進酒店實訓基地進退機制

結合學生及酒店市場方向的考慮,建立科學評價體系,對不合適的酒店實訓基地實行退出機制,對于優質酒店實訓基地實行獎勵機制,優先保證優質實習生源,簽訂長期產教融合協議。

(4)夯實校內實訓基地軟硬件條件

通過學生及酒店對課程實習的效果反饋,我們要意識到課程教學基礎的重要性,軟硬件條件的改善和優秀師資的配備對實習效果影響重大。如果課程實習效果好,可以大大縮短學生在酒店實習的磨合期。

(5)培養專業的實踐指導教師隊伍

酒店職業的特殊性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心態和耐力,抗壓力等等。如果實踐指導老師沒有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和社會閱歷,很難給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也很那指導學生正確處理和理解與酒店員工的關系,如果不具備一定專業知識,也很難引導學生認識該專業的性質和前途,擺正心態去進行酒店工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东县| 阿坝| 武鸣县| 宁阳县| 蚌埠市| 兖州市| 宜宾市| 宽城| 醴陵市| 盱眙县| 台安县| 安阳市| 荆州市| 江安县| 榆中县| 广饶县| 三河市| 玉田县| 马鞍山市| 宜都市| 锡林浩特市| 开鲁县| 辛集市| 漳州市| 凤凰县| 铜梁县| 海盐县| 海口市| 肇州县| 大兴区| 行唐县| 聊城市| 逊克县| 嵊泗县| 永寿县| 济阳县| 鄯善县| 九江市| 达孜县| 无为县| 习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