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05 15:31:2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臨床實驗室安全管理流程,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1優化教學內容,組織模塊化教學
臨床實驗室管理學是醫學檢驗專業本科的專業課程,也是醫學檢驗與管理學的交叉學科。該門課程涵蓋實驗室質量管理、安全管理、信息管理及經濟管理等內容,其章節內容相對獨立,章節間缺乏連貫性,課程內容抽象,學生在學習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為此,本研究將課程內容優化整合成4個模塊。(1)質量管理體系模塊:臨床實驗室管理學概論,質量管理體系,醫學實驗室認可。(2)質量管理模塊:室內質量控制和室間質量評價,分析過程、分析前與分析后質量保證,量值溯源,測量程序方法性能評價,檢驗項目診斷效能評價。(3)臨床實驗室安全及信息管理模塊:臨床實驗室安全管理,臨床實驗室信息系統管理,即時檢測及質量控制,實驗室的設施與建設。(4)經濟管理模塊:臨床實驗室成本管理(自學內容)。該門課程優化后以理論教學為主(28學時),以重點內容實驗教學為輔助(4學時),并配合臨床見習實踐(4學時)。在教學實施中加強章節間塊線結合,增加教學內容系統性,輔助一定實踐教學,從而強化醫學檢驗學生實驗室管理學的基本技能,鞏固、拓展學生知識結構體系。師生普遍反映教學效果較好。
2遵循認知規律,強化實踐教學
對學生而言,首先是加強學生對質量管理課程在實際工作中作用、地位和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學生職業責任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教師而言,重要的是加強教師教書育人的使命感。在教學安排上,加強教學設計,精心組織教學,充分利用各種網絡資源,及時補充教學素材,更新、補充教科書沒有寫入的新制定的國家法律法規、國際標準和最新研究成果,結合教科書內容及臨床應用情況指導學生學習。授課教師依據教學內容及時發放電子講義、學習網站鏈接,拓展學生學習視野,如:《醫療機構臨床實驗室管理辦法》、《實驗室生物安全手冊》、《醫學實驗室質量和能力認可準則》等補充學習資料的電子文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及計劃生育委員會(http//www.nhfpc.gov.cn/),丁香園論壇(http://www.dxy.cn/),檢驗醫學網(http//www.labmed.cn),檢驗醫學信息網(http//www.clinet.com.cn)等學習網站鏈接。另外,把實驗室認可評審和醫院管理年檢查的常見問題引入教學[3],將復雜問題簡單化,抽象內容具體化,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4]。與以往教學相比,學生借助教學資源學習后對課程的重視度和質量管理的關注度明顯提高,到課率、考試通過率明顯提升。
3創新教學方法,拓展學生視野
3.1充分備課,正確運用標準及法律法規。質量管理涉及相關的國際標準、國家標準、政府法律法規等,其概念、定義較多,加之許多術語源于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有關文件,直譯后的文字有些不符合中文習慣,學生理解起來較抽象、困難[5]。教師備課時要深刻理解標準內涵,授課時才能引導學生正確地區分和應用。3.2強調全程質量管理理念,理論聯系實踐教學。要培養學生建立全面質量管理理念,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實驗室質量不僅限于檢驗結果本身,而且包括影響分析結果檢測的全過程[6];其次質量管理不只是質量管理人員或質量管理部門的事,而且是實驗室全體工作人員、醫院各部門及患者必須關注的系統工程。該部分作為教學的主線,安排臨床經驗豐富的資深教師授課,應用統計數據提出問題,突出對分析前、后過程進行質量管理的必要性,從而引起學生重視,如本研究以意大利著名檢驗專家Lebani和Carraro教授發現1996年和2007年檢驗前誤差率分別為68.2和61.9的案例進行提問[7],引導學生思考間隔10年檢驗誤差居高不下的原因。同時,結合章節內容(標本采集、生物學變異、檢驗報告單等)組織教學。室內質量控制作為教學的核心內容,除理論授課外,采用Levey-Jennings控制圖繪制及分析實驗進行輔助教學。實驗室提供質控物、試劑器材及儀器,學生依據質控品的應用要求首先參加配制全血質控品,然后按照標準操作規程檢測分析項目,繪制質控圖,并采用質控規則進行結果分析,找出失控的原因及處理方法。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學習了Levey-Jennings質控圖繪制及質控規則的應用,而且對失控常見原因的分析及處理有了直接認識。3.3客觀認識評價方法,學會實際應用。在對量值溯源、測量程序方法性能評價及檢驗項目的診斷效能評價等章節進行授課時,理論課采用案例教學方式進行[8],而實驗課要求學生結合臨床基礎檢驗技術評價檢測項目的批內精密度、準確度。實驗室提供定值血樣,教師依據WS/T406-2012介紹評價方法[9],讓學生按標準化操作規程測定分析項目,并計算精密度、準確度、均值及標準差,學生通過學習批內精密度、準確度評價方法,對相關檢測技術有一個客觀評價及認識,最后教師針對實驗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引導學生反思,提出具體的改進意見。3.4改進教學方式,增加臨床見習課程。為彌補實驗課程滯后于臨床應用或與臨床脫節的情況,本研究增設了臨床實驗室管理學課程的臨床見習課,組織學生到取得實驗室認可資質的實驗室和當地三甲醫院檢驗科觀摩學習,聘請從事臨床檢驗和實驗室管理工作的教師授課(如質量管理體系及實驗室認可由檢驗科主任帶教;信息管理、實驗室安全管理由實驗室信息管理員、生物安全管理員給學生現場教學)。通過觀摩學習,師生互動的情景教學,使學生認識到實驗室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增強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理論聯系實踐是臨床實驗室管理學課程教學的關鍵,應盡可能創造條件讓學生充分接觸實驗室管理的臨床實踐,以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培養出更多優秀的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李萍.臨床實驗室管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2]陳英利,于洋,呂躍山,等.案例教學法在臨床實驗室管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9,11(1):82-84.
[3]郭曉俊,黃維綱.醫學實驗室認可評審常見不符合項的根本原因分析[J].檢驗醫學,2015,30(3):295-297.
[4]梅傳忠,章堯,李興武,等.臨床實驗室管理學課程教學實踐與探索[J].基礎醫學教育,2013,15(1):57-58.
[5]王惠民,倪紅兵,崔明.《臨床實驗室管理學》的優化組合教學[J].南通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24(1):88-89.
[6]李艷,李山.臨床實驗室管理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11-15.
[7]張國軍,呂虹,康熙雄.醫學檢驗教育傳承、創新、發展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2,16(10):1964-1965.
[8]郭聞淵,羅逸潛,張鳳琴,等.CBL與LBL結合在普外科教學中的應用[J].西北醫學教育,2010,18(3):610-613.
【摘要】 目的 實現把全實驗室質量管理(TLQM)理念融會在臨床檢驗信息管理系統(LIMS)的網絡建設改造中,完善臨床檢驗信息管理系統。方法 在醫學檢驗中,全實驗室質量管理分為3個階段,即分析前質量控制、分析中質量控制和分析后質量控制。在臨床檢驗信息管理系統的網絡建設、網絡改造升級中規范檢驗流程,確保分析前醫生從循證醫學的角度選擇最合理、最經濟的項目檢測,并控制護士標本的采集、保存與運送的質量;分析中,完整的質量體系和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始終貫穿于檢驗科的檢測中。分析后,實驗結果的再分析,再確認,保證合格報告的發出,保證實驗結果及時發給臨床后,臨床醫生能合理地分析報告,正確的運用數據,用于診斷和治療。結果 功能齊全、操作簡便、高效管理的臨床檢驗信息管理系統建立 。結論 該系統運行效果良好,更新完善了檢驗科的管理模式,較好的實現了全實驗室質量管理。
【關鍵詞】 檢驗;信息系統;管理;質量控制
To strengthen the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he laboratory section
【Abstract】 Objective The overall quantity of the examination section management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ystem is the key to guarantee the quantity and raise the examination level,which is needed by laboratory management and actual work.Methods Overall quality management of laboratory was divided into 3 parts,that was quality control before,during and after analysis.Examination process was made standard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uparading of 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LIMS),which ensured the optimal examination was chosed and samples quality control before analysis,perfect quailty control system and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were used throughout the analysis,re-analysis and re-ensurance of the examination results were performed.Results LIMS was constructed with the characteistics of perfect function,easy performing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Conclusion LIMS rums smoothly and realize the overall quality management successfully.
【Key words】 examine;the information system;management;quantity control
檢驗科全面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是保證質量,提高檢測水平的關鍵,是檢驗科全面管理的需要,是實際工作的需要。我科在研發、改造升級臨床檢驗信息管理系統中融入全實驗室質量管理理念,以適應實驗室全面自動化發展趨勢。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采用TCP/IP協議構建局域網絡,Windows NT 4.0作為網絡操作系統,MS-SQL作為數據庫。工作站的操作系統為Microsoft Windows 98 ME;Microsoft Windows 2000中文版、Microsoft Windows XP中文版;服務器操作系統;Windows NT4.0、Windows 2000中文版或Windows 2003中文版。
1.2 方法 根據每個實驗專業組工作流程,全實驗室質量管理(total laboratory quality management,TLQM)[1]理念融會在臨床檢驗信息管理系統(LIMS)[2]的網絡建設改造中。
2 結果與討論
檢驗科不僅要求儀器分析過程的自動化,更重要的是要實現檢驗科業務流程的規范化和信息化,并在此基礎上實現實驗室全面質量管理。我科于1997年和北京海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設計開發建立臨床檢驗信息管理系統(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LIMS)。10年間先后遵循ASTM國際檢驗儀器通信標準,衛生部2002年修訂頒發的《醫院信息系統基本功能規范》中《臨床檢驗分系統功能規范》[3],衛生部《臨床實驗室管理辦法(暫行)》,國際標準化組織《醫學實驗室質量和能力專用要求》(ISO/IEC15189),《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ISO/IEC17025),《醫療機構臨床實驗室管理辦法》等標準規范,對該系統進行了4次改造升級。
2.1 總體設計升級原則 (1)可靠性原則:保證各系統長期穩定運行;(2)安全性原則:保證數據信息的安全和保密,設置系統權限;(3)實用性原則:系統使用起來自然易操作,符合行業習慣;(4)先進性原則:選用技術既必須是成熟的,穩定的,又要有相當的先進性;(5)擴展性原則:模塊式設計,以利系統將來的擴展升級;(6)特殊性原則:骨髓、微生物等特殊要求。
經過改造升級的臨床檢驗信息管理系統,系統為模塊設計,實現了從分析前處理的醫生申請、護士采樣、傳遞、核收、分析過程中的質控,以及分析后處理、審核、發送、查詢整個全面質量控制,充分保證科學合理的標本工作流程,確保標本檢驗的整個環節的質量監控。同時LIMS根據每個實驗專業組工作流程,通過個性化地設置和組合,來滿足不同規模、流程的臨床專業組的需求。
2.2 LIMS 分為標本管理、試劑管理、儀器管理、質控管理、分析管理、結果管理、參考值危急值管理、系統管理、知識庫管理、安全管理、日志管理、人事管理、科室管理、統計管理等模塊。
2.2.1 標本管理 使護士熟悉每項實驗對標本的要求,即標本的采集注意事項、最佳時間、標本的代表性、抗凝劑或防腐劑的應用要求;采血順序:病人的準備、病人狀態、飲食、藥物影響、標本運輸要求。通過條碼管理標本以減少人為誤差[4],以適應新形式下的醫院管理模式。
2.2.2 儀器設備試劑的管理 醫學檢驗設備和儀器,試劑是產生誤差的重要因素,也是質量管理的主要內容。
2.2.2.1 試劑管理 包括廠家資料、試劑入出庫、消耗品管理,使用情況、失效狀態等,可查詢庫存量,最大量、最小量提供預報警,并可預報將要過期的試劑及需要認購的試劑等全面的管理。統計各項指標,供成本核算。
2.2.2.2 儀器管理 包括儀器工作時間、工作狀況監控、維護或維修的問題記錄。對儀器設備耗材進行細化分類、核算單機成本。
2.2.3 質控管理[5] 在質量控制、質量保證、質量改進等過程中產生的信息,包括各種溫度記錄、室內質控記錄、室間質控記錄、失控處理記錄、按照各類儀器分別設定質量控制標準,根據Westgard規則,既允許按照單一規則,也允許按照組合規則評價質控狀況,所評價過程由計算機自動計算并給出結論。計算機可實時監視質控狀態,當失控或異常時立即報警,以便采取措施解決問題。工作人員能夠方便地統計質控監測數據,描繪質量控制圖,從而掌握儀器準確性,以便適時采取措施。
2.2.4 分析管理 分析過程中的全程自動監控,檢驗數據的自動接收入庫、圖像圖形接收。
2.2.5 結果管理 檢驗結果的動態分析,結果異常自動提示系統;試驗結果的自身對比分析模塊;檢驗項目申請與結果自動效核、檢驗結果匯報、自動發送。
2.2.6 參考值危急值管理 實驗方法、設備、修改日期、修改人、依據出處溯源,通過顏色危急值優先報警提示系統管理:系統參數設置、檢驗模板設置、計算公式設置、公共字典維護。
2.2.7 安全管理 權限規定、密碼管理。每個檢驗人員分別設置用戶名和密碼,并根據等級設置權限。所有數據均為雙備份。
2.2.8 日志管理 檢驗報告記錄變更操作者記錄(時間、操作者、結果),對標本的驗收,不合格標本的處理,標本采集、送檢、實驗及發出報告的時間,室內、室間質量評價結果,儀器的維護、維修,試劑的批間差異,實驗中發現明顯異常或有重大搶救任務時與臨床醫生通報實驗結果的記錄(包括電話報告記錄等),都應有詳細記錄。
2.2.9 人事管理 人員的基本信息,能跟蹤人員的變化情況。
2.2.10 科室管理 行政事務管理。
2.2.11 統計管理 工作量統計、檢驗結果統計、檢驗項目統計、檢驗費用統計、檢驗效益分析等,支持經濟核算和科研。
2.2.12 知識庫管理 臨床意義、必要的解釋咨詢、檢驗項目相關的技術標準、相關的設備資料,如何使用此檢驗項目,此檢驗項目針對不同人群的指標,指導醫生準確地使用檢驗項目,指導醫生根據病人的病史、臨床病癥準確地選擇項目用于診斷和治療[2]。
2.3 臨床檢驗信息管理系統升級的意義 (1)實現護士、醫生在線對病人的檢驗全程信息化管理的數據信息共享,方便病人就診、醫生診治。(2)利用LIMS系統的內部核查和質量控制管理程序,確保檢驗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3)支持醫院的醫療事務管理、醫療動態與醫療質量的宏觀監督與控制。(4)滿足醫療保險制度的需要。(5)規范檢驗報告單,確保檢驗數據的準確性,是臨床科室對醫技部門提出的更高要求。(6)實現TLQM。提高科室管理的質量,由經驗管理逐步走上科學化、規范化管理。(7)強化科室各級經濟核算,實驗人、財、物的合理流動,實現全程信息化管理。
我國臨床實驗室的檢驗設備急速發展,檢驗科逐漸向實驗室自動化系統(laboratory automation system,LAS)發展,進而實現實驗室全面自動化(total laboratory automation,TLA)[2]。今后的LIMS應該具備與醫囑雙向溝通、采用條碼管理質量控制,規范檢驗流程,模塊化結構,滿足新需求,適應新的檢驗和方法,便于將來增加新功能、而又不破壞原有結構,保證原先投資,使系統在最低成本下進行擴展。為臨床診斷提供輔助決策,支持醫院的科研和教學服務,提供了檢驗信息的深度處理、技術支持和保證,提高了診斷和治療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楊振華.臨床實驗室質量管理.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9-20,99-123.
2 從玉隆.臨床實驗室管理學.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4,45-71,266-284,285-291.
3 衛生部.醫院信息系統基本功能規范-檢驗管理分系統,2002.
4 從玉隆.現代醫學實驗室管理與實踐.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5,112-125,181-210.
【關鍵詞】 檢驗技術;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
生物安全是研究各種生物因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以及對生物危害進行有效控制的理論及技術措施的新興邊緣學科。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biosafety containment for laboratories)是指實驗室工作人員所處理的實驗對象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及毒素時, 通過在實驗室設計建造、個體防護裝置、嚴格遵從標準化的工作及操作程序和規程等方面采取綜合措施, 確保實驗室工作人員不受實驗對象感染, 確保周圍環境不受其污染[1]。針對目前醫學檢驗專業學生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知識教育現狀, 為此, 永州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探討生物安全防護教育對醫學檢驗專業學生的重要性。
1 醫學檢驗專業學生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教育現狀
目前醫學檢驗專業學生教育的現狀是由于醫學檢驗系列規劃教材中存在著重“臨床檢驗”和“質量管理”, 但對于生物安全防護知識提及較少, 多只言片語, 直接導致醫學檢驗專業學生在實習時暴露出對檢驗人員職業感染的危險因素、標準預防的概念、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的概念等生物安全防護知識的缺乏, 體現在臨床實習中存在不懂自我防護、不按檢驗科操作規程和制度辦事, 例如:不戴防護口罩、帽子、手套, 發生標本灑漏、皮膚破損、銳器損傷、標本污染等意外事故, 穿工作服進入休息間等。有調查顯示:學生在回答“標準預防”概念正確的只有10.6%[2]。醫學檢驗專業人員工作性質特殊, 日常工作中要直接、頻繁的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等, 隨著HBV、HCV、HIV、肺結核等發病率的不斷上升, 危害檢驗人員身體健康的因素也日益增加[3]。
2 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教育的緊迫性
2003年年底至2004年年初在新加坡、臺灣和北京相繼發生SARS病毒實驗室感染事件之后,公共衛生安全和生物安全在全球日益受到重視,臨床醫護人員的生物安全防護、病原生物實驗室的生物安全管理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國已將增強對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提高到維護國家安全的高度, 國務院和衛生部分別頒布和制定了一系列行政法規, 如國務院頒布了《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 衛生部制定了《可感染人類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或樣本運輸管理規定》(衛生部令第45號)、《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名錄》、《人間傳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安全管理審批辦法》(衛生部令第50號), 湖南省衛生廳也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的通知》(湘衛科教發2010年8號), 這些都充分說明強化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意識的重要性。
3 解決的辦法及措施
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申子瑜教授曾經撰文指出:目前, 實驗室安全防護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實驗室人員的安全意識及軟件建設, 實驗人員對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的認識, 是能否搞好生物安全防護的基礎, 只有認識到位, 才能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生物安全防護制度, 并付諸實施[4]。針對生物安全防護教育的緊迫性及現狀, 永州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強化學生對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意識的認知, 增強自我防護意識 加強對學生的實驗室安全防護教育是醫學高職院校不可忽視的職責。永州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加強了在專業課程中對學生生物安全知識的教育, 強調了生物危害和生物安全的意義。著重講解了實驗室安全制度、生物安全措施及操作流程;生物安全水平的分級、安全屏障及要求;正確處理實驗室生物因素意外事件的方法、生物安全裝備的使用等。通過學習我們必須讓醫學檢驗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充分認識到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的重要性, 養成良好的自我防護意識。
(二) 建立健全實驗室生物安全規章制度, 在實踐教學中強化安全教育 帶教老師在掌握實驗室所涉及的實驗標本的來源、微生物致病力、傳染途徑、有效的預防措施等基礎上, 制定相應的檢驗實驗室的清潔消毒、實驗室的廢物處理、實驗室微生物菌種及免疫學陽性標本的保存以及使用制度。加強生物安全管理。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1)學生進入臨床檢驗實驗室, 首先老師要講解本實驗室生物安全要求, 規章制度及學生應該注意什么, 并講解本實驗過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項和發生事故后的應急處理方法, 尤其是接觸未知標本或一些探索性試驗項目時, 可能會出現難以解釋的情況, 對此老師一定要告誡學生, 使學生有充分的認識和心理準備。(2)在實驗的過程中帶教老師注意巡視, 認真指導、監督, 要經常提醒學生按照實驗步驟和要求, 規范操作。
(三)對實習前學生進行生物安全的法律、法規和標準及安全防護知識的考試、考核 2002年12月, 經衛生部批準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微生物和生物醫學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準則》(WS233-2002), 開創了我國生物安全領域的新篇章。我國有關生物安全的法律法規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等。我國有關實驗室生物安全標準和規范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醫學實驗室—安全要求》(GB19781-2005/ISO15190:200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生物安全實驗室建設技術規范》(GB50346-2004)、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微生物和生物醫學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準則》(WS233-200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名錄》、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可感染人類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或樣本運輸管理規定》、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令《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安全環境管理辦法》(第32號)等[5]。
本校對于即將實習的學生進行以上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的系統學習, 在此基礎上進行醫院感染的慨念、六步洗手法、實驗室生物安全的概念、哪些操作應穿防護衣、臨床實驗室的廢物正確處理、生物安全柜的使用范圍、檢驗科安全防護級別、哪些操作應在生物安全柜中進行、標準預防的慨念、哪些操作可產生氣溶膠、生物安全圖標的識別、職業暴露后的正確處理等生物安全知識考試, 考試合格后方可進入臨床實習。實習單位的隨訪, 對本校醫學檢驗學生的生物安全防護知識掌握很滿意。
在醫學檢驗專業學生中開展在檢驗專業學生中開展實驗室生物安全的教學, 對于學生現階段的學習生活乃至畢業后的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大學期間讓學生認識到實驗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 增強其自我安全意識, 將促進檢驗專業學生就業后在工作單位的進一步發展, 有效減少實驗工作中生物危害事件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閆海潤.加強醫學檢驗專業學生生物安全防護教育.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81.
[2] 賀志安,張晨光,趙慶偉.醫學檢驗專業學生實習前生物安全防護知識調查.中國學校衛生,2007,28(6):544.
[3] 鄧云清,羅碧茹,李艷華.醫院實驗室工作人員生物安全防護中存在的問題和措施.現代預防醫學,2005,32(6):670-672.
1、國內外醫學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研究國外對于醫學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的研究歷史較長,內容較充實,學者們從質量管理體系與醫學實驗室的有機結合,如何建立適應醫學實驗室工作的管理體系 ,質量管理體系如何促進醫學實驗室質量和能力的持續改進,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方式方法,醫學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建立過程中的技術問題、管理問題、經濟問題、成本控制問題、服務滿意度問題等多方面進行了研究。國內有關醫學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1O年的時間,檢驗界的專家學者們從加強醫學實驗室的管理,我國檢驗醫學存在的諸多問題及解決的建議 ,提高檢驗技術人員素質,完善檢驗技術規范,提高醫學檢驗工作質量8,醫學實驗室的發展與管理,我國臨床實驗室的內涵臨床實驗室的發展趨勢,臨床實驗室管理的理論研究方向和內容、評價方法,如何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實驗室管理體系、質量管理的概念、內涵及基本內容,人力資源管理與崗位職責,安全管理,成本與信息管理、實驗室認可與臨床實驗室管理、建立新型的醫學實驗室管理模式、實驗室國家認可過程、經驗體會、認可后對檢驗科的益處、有關SO15189在檢驗科管理中的應用、實驗室認可后質量體系的改進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國內外專家學者的研究,總結了大量有借鑒意義的結論和觀點,為現階段醫學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運行以及研究工作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
2、醫學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基礎理論
2.1 質量管理是指確定質量方針、目標和崗位職責,并通過質量體系中的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和質量改進來使其實現所有管理職能的全部活動 。
2.2 質量管理體系(QMS) 在sO9001:2005標準中的定義為 在質量方面指揮和控制組織的管理體系, 通常主要包括制定組織的質量方針、 質量目標、 質量策劃、 質量控制以及質量保證和質量改進等活動。
2.3 醫學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 CNAS-C02《醫學實驗室質量和能力認可準則》(SO15189:2007)規定了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對醫學實驗室質量和能力進行認可的專用要求,包含了醫學實驗室為證明其按質量管理體系運行、具有技術能力并能提供正確的技術結果所必須滿足的要求,其內容等同采用sO15189:2007。該準則包括:目錄、前言、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管理要素、技術要素、附錄等10個部分。準則中的管理要求部分規定了實驗室進行有效管理的內容,包括:
組織和管理、質量管理體系、合同的評審、文件控制、委托實驗室的檢驗、咨詢服務、外部服務和供應、不符合的識別和控制、投訴的處理、糾正措施、預防措施、持續改進、質量和技術記錄、內部審核、管理評審等15個要求;技術要求規定了對實驗室所從事工作應具備的技術能力,包括:人員、設施和環境條件、實驗室的設備、檢驗前程序、檢驗程序、檢驗程序的質量保證、檢驗后程序、結果報告等8項要求 。
3、醫學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醫學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來源于對醫學實驗室現狀調查和分析,調查分析的目的是為了合理地選擇質量管理體系要素。經過調查分析后,確定要素和控制程序時應注意:是否符合CNAS-C02《醫學實驗室質量和能力認可準則》(SO15189:2007)的標準建立質量管理體系;是否符合相關的法律法規;是否適合醫學實驗室的工作特點;是否適合醫學實驗室運行體系的能力。
3.1 構建原則 醫學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涉及檢驗工作的各個環節,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來建立。
醫學實驗室質量管理的目的、檢驗及相關服務的特殊性、國內外醫學實驗室質量管理的實踐經驗等等方面,決定了構建醫學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的基本原則。這些原則主要包括(1)以服務對象為中心的原則、(2)全員參與原則、(3)全程控制原則、(4)持續改進原則、(5)質量和效益統一原則。
3.2 策劃與設計建立質量管理體系是否成功的關鍵在于質量管理體系的策劃與設計。在現階段,對于我國大多數的醫學實驗室來說質量管理體系是新事物,無論是管理者還是工作人員對質量管理體系的概念、依據、方法、甚至目的都知之甚少,更缺乏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經驗,因此,質量管理體系建立初期的策劃與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 。此階段的主要工作有:
(1)對醫學實驗室全員進行教育培訓,(2)明確醫學實驗室管理體系的質量方針和目標,(3)確定醫學實驗室組織結構,(4)明確資源配置。
3.3 文件的撰寫 醫學實驗室的質量管理體系是文件化的管理體系,醫學實驗室的政策、過程、計劃、程序和標準操作規程均形成文件。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編寫應遵循以下原則[1 :
系統性、法規性、增值性、見證性、適應性。醫學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文件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質量手冊:是質量管理體系文件架構中的核心部分,其內容主要描述質量管理體系、組織結構,明確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確定各支持性程序以及質量管理體系中各崗位的責任以及相互關系。(2)程序文件:是質量手冊中各要素的展開和具體表達,應具備較強的可操作性,應在體系文件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程序文件的結構和內容應遵循鈥?5w + 1H鈥澰潁蓑hy(目的)、What(做何事)、Who(何人做)、When(何時做)、Where(何地做)、How(如何做)。
(3)標準操作規程:是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和細化,是醫學實驗室技術人員從事具體檢驗工作的指導。(4)記錄:是質量管理體系中的一個關鍵要素,為質量活動的完成情況及效果提供證據,為可追溯性提供文件,是醫學實驗室質量活動結果的表達方式之一。
4、醫學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準則是質量管理體系建立所依據的cNASCO2《醫學實驗室質量和能力認可準則》(SO 15189:
2007),質量管理體系文件是依據該準則進行編寫的,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同樣應作為體系運行的依據之一。
4.1 文件培訓 對醫學實驗室全體工作人員進行體系文件所有相關內容的培訓。讓每個工作人員對質量管理體系的概念、目的、方法、所依據的原理和標準都有充分的認識,進而認識到醫學實驗室的質量管理現狀與先進的管理模式之間的差距,認識到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對于中心質量管理工作的意義。對各級、各類人員的培訓都制定了翔實培訓計劃,嚴格執行計劃完成既定的培訓內容。培訓結束后進行嚴格的考核,對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員重新進行培訓并考核,直至滿足要求。
4.2 文件管理質量管理體系的文件管理必須制定明確的、文件化的管理程序,以對構成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所有文件和信息進行控制。主要包括:(1)文件編寫、審核、批準;(2)文件的使用管理;(3)電子文件管理等內容。
4.3 運行管理 醫學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核心是要素管理。要對管理要求和技術要求共23個要素進行全面管理,各職能組相應的崗位職責要對其中15個管理要素和8個技術要素的具體要求進行管理,確保各要素的要求得到全面貫徹。
醫學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難點在流程管理。程序文件所規定的工作流程必須得到嚴格執行才能保證體系運行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否則體系文件的執行就不能得到保證。
4.3.1 檢驗前檢驗前質量管理是決定檢測結果鈥溦媸怠⒆既沸緣那疤幔渲蔥兄魈逵斜鷯詡煅櫓兄柿抗芾恚輩斡朧瞧涮卣鰨煅槿嗽薄⒘俅慘絞Α⒒な俊⒒すと嗽幣約笆薌煺弒救耍魏我桓齷方詰氖杪蠆還娣毒傻賈錄煅榻峁奈蟛睢?
醫學實驗室通過制訂并實施正確采集和處理原始樣品的專用SOP文件,規定樣品向醫學實驗室的運送要求,確保檢驗樣品及時、安全送達,制定文件規范接收或拒收原始樣品等措施加強檢驗前質量管理,確保檢驗前工作滿足檢驗要求。
4.3.2 檢驗中要做好檢驗中質量控制和管理,就一定要做到檢驗程序的標準化、規范化,建立文件化的檢驗程序體系,嚴格管理與檢驗質量相關的設施、環境、設備、試劑與標準物質,做好檢驗結果的量值溯源,全面分析實驗的不確定度等因素。
檢驗中的質量管理主要包括對人員、樣品的前處理、檢驗過程等的管理。
4.3.3 檢驗后 在完成樣品檢測后,為使檢驗報告準確、真實、無誤并轉化為臨床能夠直接采用的疾病診療信息而確定的質量控制措施和發放,稱為檢驗后質量管理。顧名思義,檢驗后質量管理就是指全面質量控制過程中最后質量把關和提升檢驗數據在臨床上有效利用。這一環節的疏漏將使前期的檢驗前、檢驗中質量管理有始無終甚至前功盡棄。
4.3.4 內部審核 醫學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內部質量審核是質量管理體系建立并運行一段時間后進行的,針對質量管理體系所有要素的內部審核。醫學實驗室通過制訂和策劃內部審核計劃組織實施內部審核。該計劃需規定審核的準則、范圍、頻次和方法等,應確保覆蓋整個質量管理體系[1 。內部審核主要審核體系文件與認可準則的符合性、體系文件實施的符合性和有效性。通過對質量管理體系的內部審核工作,及時發現體系建設、運行中的不符合,進行及時、有效的整改,使質量管理體系得到進一步的完善,體系文件內容更加符合認可準則要求和醫學實驗室的實際情況,持續滿足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
4.3.5 管理評審 管理評審是由實驗室最高管理者就質量方針和目標,對質量管理體系的現狀和適應性進行正式評價,是對質量管理體系的全面檢查。針對醫學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及醫學實驗室全部的醫療服務(包括檢驗及咨詢工作)的管理評審,其目的是確保在患者醫療護理工作中保持穩定的服務質量,并及時進行必要的變動或改進。管理評審的結果形成文件,包括醫學實驗室下一階段的目標及相應的計劃和措施,以及對已出現問題或可能出現問題的環節進行改進的目標及相應的計劃和措施。
醫院檢驗科中心生物實驗室建設工程,是一個涉及多系統、多專業的綜合醫學工程。文章闡述了中心實驗室工程設計、施工、驗收等環節的實施,并總結了建設中施工質量控制的體會。
關鍵詞
中心實驗室 工程 質量控制
醫院檢驗科中心實驗室建設工程是一項涉及到建筑結構、強(弱)電、信息工程、潔凈室、暖通空調、消防安保、實驗室生物安全、院感控制及醫療廢物處置等多專業的系統醫學工程,需要醫院多部門的協調與合作。
一、工程概況
山東省淄博市第一醫院新建檢驗科中心實驗室位于門診樓附樓4~5層,總建筑面積2010,原為物資倉庫,有較大的施工改造空間條件,計劃改造為二級醫學實驗室,并嚴格遵照《醫療機構臨床實驗室管理辦法》、《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GB19489-2008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醫療機構臨床基因擴增檢驗實驗室管理辦法》、《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范(2009年修訂版)》、《醫院感染管理規范》、《潔凈室施工及驗收規范》(JB50591-2010)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設計施工。
實驗室平面規劃分為工作區域和實驗區域,因此需要進行生物安全分區和工作流程設計,以避免交叉污染。平面布局按照實驗室、潔凈室建設標準規定,將潔凈區域集中布置并與普通區域完全分隔。不同潔凈等級的潔凈室(區)按空氣潔凈度等級高低由內向外布置,凈化區域包括PCR\HIV\細胞培養室、微生物實驗室,其余為非凈化區域。不同潔凈等級的潔凈室之間通過緩沖或傳遞窗聯系,工作人員進入潔凈區時通過更衣、緩沖進入工作區域,物品通過傳遞窗進行緩沖、傳遞。
二、工程前期設計論證階段體會
(一)多部門參與論證
前期設計論證階段,應由醫院檢驗科、院感管理科、醫務科、門診部、設備科等職能及業務部門共同參與,確定新建中心實驗室的功能定位和內部流程,提出初步平面布置圖,嚴格劃分實驗凈化區域和工作非潔凈區域,廣泛吸取先進經驗,體現出以人為本、流程規范、節能環保的設計理念。
(二)深化設計論證
由醫院設備科、基建科按照初步平面布置圖,結合現有施工場地建筑面積、房間布局、外部通道、周圍環境、上下水接口、電源容量等因素進行進一步的設計論證,對涉及的污水處理、廢氣排放、醫療廢物處置問題進行環境評估,制訂出符合實際情況的設計施工預案及平面圖。
(三)組織現場勘查
組織具有潔凈室、醫學實驗室設計及施工資質的單位進行現場勘查,深化設計,并制訂設計方案,設計方案必須符合以下要求:
1.實驗室生物安全分區合理,有明確的實驗室生物安全等級標志。按規范分別設計醫務人員通道流程、實驗標本物通道流程、潔凈物品通道流程、醫療廢物及其它污染物通道流程;
2.合理設計工作流程和通道以避免交叉污染。需通過相關門禁識別裝置后方可進入分子生物學實驗室、HIV初篩實驗室。配置充分的安全防護設施,根據工作人員的不同工作性質,按照行業規范進行個人防護;
3.配備洗眼器、沖淋裝置及其它急救設施及耗材,并保證以上設施可正常工作。對生物安全、防火防爆安全、化學安全等做出充分警示;
4.實驗室出口處設有專用手部消毒設備;
5.設置易燃、易爆物品專門的儲藏室、儲藏柜;
6.保持安全通道暢通。
(四)專家審核
設計方案經醫院設備管理委員會組織專家審核確認后,進行工程招標。
三、工程建設中的體會
(一)各專業設計方案選擇
1.結構及裝修方面
(1)室內采用巖棉彩鋼板結構配以鋁合金輔材。潔凈室采用整體圓弧過渡方式,即墻面與墻面、墻面與頂面、墻面與地面均采用圓弧過渡,避免衛生死角,有利于空氣流動和減少渦流區,保證凈化效果。吊頂檢修口規格600mm×600mm,在關鍵部位必須設檢修口,便于檢修和日常維護。
(2)地面采用具有防靜電功能,且耐磨、阻燃、耐腐蝕、防水、防漏、防滲性能的PVC地板,PVC卷材地膠板厚度大于2mm,顏色由檢驗科按分區選定。PVC卷材地面下做水泥自流平基層,地面有熒光箭頭指示(實驗室分區、安全出口、疏散口)。
(3)門窗采用不銹鋼包邊玻璃門和大景觀窗玻璃(玻璃距離地面30cm),全部采用鋼化玻璃。單開門1m,子母門1.2m,門1.6m,門底部均安裝不銹鋼踢腳護邊,實驗室區域平開門均配備閉門器。
(4)生物安全實驗室中各種臺、架、設備應采取防傾倒措施,相互之間應保持一定距離,其側面至少留有80mm、后面至少留有40mm間距以方便清潔。當靠地或靠墻放置時,用密封膠將靠地、靠墻的邊縫密封。
2.凈化空調系統
(1)凈化空調系統是整個實驗室凈化的核心,凈化區域包括PCR細胞培養室、HIV細胞培養室、微生物實驗室,其余為非凈化區域。
(2)室外空氣計算參數如下:夏季空調室外計算干球溫度為34.8℃,濕球溫度為26.7℃;冬季空調室外計算干球溫度為-10℃,室外計算相對濕度為45%~65%。按上述要求,所選用的醫用衛生型凈化空調機組參照《生物安全實驗室建筑技術規范》GB50333-2002設置,采用4臺凈化空調機組(初效過濾段:可沖洗金屬框板式尼龍網初效過濾器;中效過濾段:可沖洗金屬框板式無紡布中效過濾器)和3臺排風機組,保證各實驗室需求。
(3)采用帶循環風的空調凈化系統,空氣氣流流程為:新風(初效過濾)―空調機―加壓風機―中效過濾段―送風管―高效過濾送風口―回風口―回風夾道―空調機房。回風小于50%,排風大于50%,上送下回,滿足負壓要求,空氣經空調機降溫、除濕、消音,用初效、中效、高效三級過濾方式對凈化區域內的空氣進行過濾,滿足二級生物實驗室凈化要求。
(4)排風系統采用獨立排風方式,經中效過濾后排出,排風機與中效送風機組連鎖控制。
(5)在機房設置寬大的檢修空間,方便機組的維護與檢修。
(6)冷熱源由置于屋面的風冷模塊式機組提供(按全年全負荷選型),同時并入大樓中央空調管網。
3.恒溫恒濕自動控制系統
溫度、濕度指標是重要的控制指標之一,直接影響室內的舒適程度,按標準要求,溫度全年必須控制在22℃~25℃之間。凈化區每間房內配備自動控制系統,對房間濕度、溫度和風速實施預設及調控,系統將其自動地控制在國家規范要求的范圍內。本系統還必須具有空調機組開停機控制、運行顯示、排風消毒控制、輔助加熱控制及顯示功能。
4.強電控制系統
醫院供電系統雖然有雙回路供電,但鑒于中心實驗室設備集中、用電負荷量大,對供電穩定性、安全性要求嚴格,一旦發生突發電路故障將會造成信息丟失事故或生物安全事故,因此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對電器材料嚴格把關,電纜、開關、插座、電線、斷路器應選用質優產品;
(2)設立本建筑區域獨立的供電單元,由醫院配電室輻射專線電纜供電。專設保護地線,設置防雷浪涌保護裝置。實驗室強電單元設置漏電、短路、過載、缺相保護,動力配電柜內設置氣溶膠滅火器;
(3)針對實驗操作間、生化室、冷庫、冷鏈系統等特殊場所,單獨設置UPS電源機房,以保證用電的連續性;
(4)照明設計符合醫院建筑設計標準要求。凈化區照明采用百級手術室凈化燈帶、凈化氣密燈盤,不宜采用普通燈盤、燈帶;
(5)按消防規范設計布置消防應急照明、應急疏散標志、氣溶膠滅火器。
5.智能化管理系統
中心實驗室標本接收、傳遞均實現了計算機管理;工作區、辦公區均設置了對講呼叫系統和門禁系統;電梯、樓梯、通道等所有入口均設置了門禁和監控系統及警示標志,防止誤入,確保安全。
(二)施工現場管理
1.合理劃分工作界面。中心實驗室是門診附樓的一個組成部分,其樓下是醫院藥品、設備倉庫。因此,施工前要做好前期水、電、暖等各系統的外部連接準備工作;提前做好施工樓層防水層、集中排入醫院污水處理池的下水管道、生物安全柜通風管道等配套工作;提前計算用電負荷量,改造供電專線,制作專用接地裝置。另外,斷開樓層內原有的暖氣管路,確定由醫院供水管網、配電室、信息中心、監控中心接口連接的位置和線路走向;凈化區域內的各種裝飾裝修、各種管線敷設、各種設施設備采購安裝等,都要具體明確,合理劃分,多方配合。特別是與醫療工作密切相關的醫院信息化系統、消防系統,必須與整體改造工程統一施工,進度和施工面嚴密配合,實現無縫連接。
2.及時修改不合理的設計方案,調整施工。施工過程中,應從便利角度出發,及時聽取使用科室的意見,每周會同各監管職能科室、施工方、監理方等現場檢查溝通,不斷完善和修改細節設計,有效優化施工做法,消除質量與安全瑕疵,避免再次改造。
3.妥善協調施工過程中的各種問題。施工過程中,多家、多專業同時施工,交叉作業,時有沖突,因此需要每天召開工程協調會,及時合理解決出現的矛盾和問題,防止施工事故,確保施工質量、進度和安全。
(三)嚴密組織各項驗收
每道工序完成后必須經監理和建設單位驗收,否則不宜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所有隱蔽工程必須經過驗收合格;大宗材料進場必須驗收合格方可用于工程;各類設備進場必須驗收,認真核對設計參數;所有材料的資質報告必須齊全,各專業系統性能的測試也必須進行驗收。另外,在施工質量得到有效監控的前提下,要求施工方先進行工程整體觀感質量檢查和水電、信息、凈化空調系統的聯合試運轉和系統調試。此外,潔凈室空氣凈化效果應經當地疾控中心檢測驗收合格后,由醫院組織施工、設計、建立單位等共同驗收,驗收合格后辦理竣工驗收手續。
參考文獻
[1]建標110-2008. 綜合醫院建設標準[S]. 北京:衛生部規劃財務司,2008
[2]GB/T50341-2006. 智能建筑設計標準[S]. 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6
【摘要】探討艾滋病實驗室工作人員的生物安全預防教育,生物安全防護意識,生物安全防護能力的措施,使實驗室每個工作人員不僅成為生物安全的受益者,又是合格的管理者。
【關鍵詞】生物安全;氣溶膠;艾滋病實驗室
艾滋病實驗室(簡稱實驗室)發生意外事件是不可避免的。艾滋病檢驗人員長期接觸有生物危險性的血液標本,各種疾病的患者及被其污染的器械,在標本采集、標本處理、實驗操作和衛生清潔過程中常會被帶有經血傳播疾病病原體的銳器損傷,皮膚、黏膜、衣物被污染和潑濺等意外的發生,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職業感染危險。自2003年SARS期間國內外相繼發生實驗室SARS病毒泄漏,致使SARS暴發流行。此次流行表現以院內傳播和醫務人員的感染為突出特點[1,2]。醫務人員由最初的個人防護意識差,到后來的過度防護。在迄今為止所發現的傳染性疾病中,如此高的醫務人員感染率尚屬首次,這一血的教訓告誡我們,在人類與疾病的斗爭中,不論是醫務人員還是檢驗人員都應切實強化生物安全意識,高度重視生物安全,實驗室應安全管理和質量管理兩手抓,不能“重測輕防”[3]。隨著當前經血傳播疾病的迅速蔓延,檢驗人員的職業危害日趨嚴重。為了減少醫源性感染,必須注意檢驗工作中的職業危害。因此重視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勢在必行。
1 建立健全實驗室生物安全的操作規程及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實驗室生物安全操作規程及管理制度為實驗室工作人員免遭生物危害提供了保障。實驗室工作人員是生物安全的受益者,又是管理者,是最容易受到生物危害的群體,是實驗室管理的核心。因此,要建立各實驗室生物安全操作規程及管理制度制,建立好實驗室個人檔案。
1.1 實驗室管理制度人員培訓制度:實驗室工作人員必須經過生物安全防護相關知識的培訓。實驗室準入制度:實驗室入口處應有安全警示標志或限定無關人員進入標志,非工作人員不得進入實驗室半污染、污染區的工作區域。安全檢查制度:實驗室的門應保持關閉,與實驗室無關的動物不得帶進實驗室,有良好的實驗室內務行為,禁止食用品與試劑或標本放置同一冰箱。實驗室消毒滅菌與廢棄物處置制度:未污染的廢棄物扔進污物桶,有菌廢棄物應高壓滅菌后處理,以免污染實驗室工作人員及環境。
1.2實驗室生物安全的操作規程根據實驗室工作人員所接觸不同的傳染源,定期對應注射不同的疫苗,增強實驗室工作人員的體質;實驗室工作人員進入實驗室工作時,根據實驗室生物安全個人防護的配備原則穿著適應的工作服或防護服、鞋套或專用鞋等;在進行可能接觸到血液、體液以及其他具有潛在感染性材料的操作時,應戴手套(一次性手套),必要時戴防護眼鏡,穿隔離衣。嚴禁在實驗室中穿涼鞋、拖鞋、露趾和機織物面的鞋。實驗室工作人員手上有皮膚破損或皮疹時應戴乳膠手套或雙層手套,嚴禁穿著實驗室防護服離開實驗室工作區域,實驗室工作人員工作結束或者離開實驗室,防護用品應先消毒、后摘除,隨后必須洗手,根據GB19489-2004洗手要求,在感應水龍頭下流水肥皂洗手、使用酒精擦手;標本采集時工作人員應遵循生物安全的要求,操作者均要穿工作服、戴手套、口罩。克服實驗室工作人員的僥幸心理,要加強普遍性預防(Uiversal precations,UP)的理念[5],使用安全可靠的血液、體液用品。血液、體液標本是實驗室的主要標本,也是實驗室潛在危害的主要物質,血液體液檢驗中安全問題尤為重要。近年來,艾滋病的發現與流行對每天與血液、體液打交道的檢驗人員造成了極大的危脅。因此在采集血液、體液標本時盡量減少檢驗人員直接或間接接觸這些標本的可能。應使用與儀器匹配的真空采血管及一次性試管。盡量避免開蓋以防微生物氣溶膠的吸入,標本直接上機,構成全封閉系統。減少檢驗人員在體液收集、采血、運輸、處理、上機及廢物棄置等檢驗過程中與血液、體液產生直接或間接接觸的可能。
2 生物安全防護的知識及教育
2.1 加強技能培養過去由于我們醫學教育的缺陷、教育理念的落后及知識來源的匱乏,有資料顯示,在現有的檢驗人員中,對有關防護知識來源于教師的僅占10.8%[4],而我們有的學科帶頭人具有很高的學術造詣,但卻不了解生物安全的基本知識,這正是我們與發達國家在學科建設理念上重要的差距之一[3]。為了提高實驗室工作人員的生物安全意識、普遍預防觀念,科室所有人員要認真學習國務院頒發的《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實驗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法規和文件。加強基本技能的培養,讓廣大的艾滋病實驗室工作人員、技術人員,成為既懂檢驗,又懂實驗室生物安全的合格專業人才。
2.2了解生物安全的相關知識及生物危險如:氣溶膠;微生物氣溶膠,包括飛沫核氣溶膠、粉塵氣溶膠。實驗室生物危險常見有:微生物氣溶膠的吸入、刺傷、割傷、食入、不明原因的實驗室相關感染。從事血液檢驗人員每天接觸大量的患者和標本,還有大量的銳器,存在一定的危險性。謝紅珍[6]等調查顯示針頭和玻璃碎片是主要銳器致傷因子,經常接觸針頭者發生銳器傷的危險是不經常接觸者的23倍。經血液傳播的疾病有很多,其中HBV、HIV、HCV、梅毒等對從事血液檢驗工作者威脅最大。自從第一例艾滋病在1981年被發現以來,由于其嚴重的生物學和社會學后果,受到廣泛的重視。吳麗軍[7]等前瞻性研究指出,一般通過黏膜接觸暴露感染的危險低于經皮膚損傷暴露,而通過一次針刺傷或其他方式暴露于HBV、HCV、HIV的平均感染率分別是:6%~8%,3%~10%,0.2%~0.5%。刺傷后是否引起感染,與針頭或吸頭等銳器的種類及醫務人員是否有防護措施和患者血液中的病毒量的多少有關,一般接觸急性期或者晚期患者危險性倍增。經血傳播疾病在血液檢驗中的傳播途徑有如下三種。
2.2.1穿刺由于標本采集時針頭、吸頭玻璃試管銳器等對皮膚的意外損傷,使帶有病毒的血液進入皮下或循環系統,造成感染。這種針頭意外損傷是職業性HIV、HBV、HCV、梅毒等感染最重要的途徑。
2.2.2皮膚破損由于小傷口、潰瘍、擦傷等破損皮膚與帶有HIV、HBV、HCV、梅毒等病原體的血液長時間接觸造成感染的危險。
2.2.3黏膜由于試管未封閉、離心意外等造成的血液飛濺,帶有病原體的血液與口腔、鼻腔黏膜或眼結膜接觸,可以造成感染。還有被HIV、HBV、HCV、梅毒等病原體污染的電話、儀器、工作臺面等接觸也可以造成感染。
2.3提高生物安全防范意識強調生物危害和生物安全的意義;自覺遵守科室的實驗室安全制度、生物安全措施及操作流程,掌握正確處理實驗室生物因素意外事件的方法,各種儀器、設備的操作步驟和要點;熟悉生物安全裝備的使用,如生物安全柜、隔離衣、防護服的使用等。對各種可能的危害要熟知。
2.3.1防護措施檢驗人員都是經血液傳播的疾病感染的高危人群。檢驗工作中應制定相應保護措施,加強防范意識。檢驗人員應將所有血液、體液和被血液、體液污染的物品一律視為具有傳染性,采取標準預防[8]。嚴格施行保護措施,不存僥幸心理。
2.3.1.1洗手與手部消毒經常洗手是預防感染疾病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9]。皮膚或黏膜接觸患者或患者體液后,用清水和肥皂水清洗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的危險性。常規操作工作完成后、脫手套后,在飲食、吸煙、化妝及上廁所前,在任何需要手與黏膜、眼睛或破損皮膚接觸前,當手上沾有肉眼可見的血跡等情況下必須用肥皂及自來水沖洗。有條件再用消毒液消毒手。
2.3.1.2 戴手套戴醫用乳膠手套是醫務人員最直接有效的保護措施。大大地減少了皮膚與血液的接觸。而且,當針頭造成意外損傷后,乳膠手套還可以起到一種阻擋、封閉作用,減少進入傷口的血量,乳膠手套盡管不能避免針頭造成的機械損傷,但是可以降低感染的可能。有研究表明,即使被血液污染的鋼針刺破一層手套,該醫務人員接觸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時可能減少50%以上[11]。檢驗工作者在常規操作與在儀器清潔保養維修時,護理人員在標本采集過程中等情況下都必須戴手套。
2.3.1.3 清除血跡在血液標本的采集、運輸、處理中血樣外濺或者發生各種操作意外造成血樣對環境的污染。當標本污染了儀器、操作臺面等,先用1000mg/L的有效氯溶液噴灑在血漬上,15 min~30 min后戴手套用抹布擦拭,擦拭后立即徹底洗手。如被血漬污染的工作服應先裝在不透水的污物袋中,然后消毒清洗[9]。
2.3.1.4 預防銳器刺傷銳器刺傷是血液學檢驗中的職業感染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特別是抽血針頭、血常規采血針頭、儀器銳利角或玻璃試管等刺傷,工作中應積極地預防,及時處理針器等銳利物品。污染針頭要及時小心處理,使用利器盒收集銳器能有效地預防利器刺傷,有報道指使用銳器箱收集銳器可使針刺傷發生率減低50%[11]。操作中針頭等銳器不要對著別人和自己,不回套針頭;在給精神病患者、小孩等不合作患者操作時應取得其他同事的幫助;在標本離心、儀器維修保養過程中必須戴手套等。為了減少醫療銳器的損傷,在進行HIV、梅毒等陽性患者的標本采集時,可以使用魏紅云[10]等介紹減少被針頭刺傷機會的方法,使用用過的青霉素、先鋒霉素等抗生素小藥瓶,將使用過污染針頭按配藥的方法全部扎入小藥瓶。小藥瓶收集容易,其口徑較大針頭不會穿透玻璃藥瓶,回收污染針頭操作簡單。
2.3.1.5 醫療廢物的處理血液檢驗中的醫療廢物包括有:一次性抽血針頭、血常規采血針、吸頭、玻璃試管等污染利器,還有各種廢棄的血液標本,檢驗儀器廢液等。嚴格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規定執行,嚴防廢物流失、泄露、擴散。首先應對從事廢物收集、運輸、儲存、處理的工作人員及管理人員進行相關的法律、法規、技術、安全防護及緊急處理等知識的培訓。廢物應有專人負責收集、運送、處置單位,并有嚴格的登記制度,其中包括醫療廢物的來源種類、重量、數量、交接時間、處理方法、最終去向、經辦人員簽名等項目。為了防止工作人員誤傷或造成環境污染,都要有專門的無公害處理。
2.3.2 職業暴露的局部處理工作中職業暴露后現場急救處理非常重要,若黏膜暴露應用生理鹽水或清水反復沖洗干凈;皮膚意外接觸到血液等污染物,應立即以肥皂和清水沖洗;若被血液污染的針頭或儀器等銳器刺傷,對傷口進行輕輕擠壓,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用肥皂和流水清洗傷口,用70%酒精、0.2%~0.5%過氧乙酸、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傷口、帶手套[12]。
2.3.3 意外傷害暴露后的補救措施發生意外傷害暴露后要立即進行傷口局部處理,并立即報告預防保健部門,受傷者及患者進行HBV、HCV、HIV和梅毒等檢測。依據檢測結果盡快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減少職業感染率。
2.3.3.1 HBV接觸HBsAg陽性血液或者被HBsAg陽性血液污染的針頭等銳器損后,如果本身沒有HBsAb,以碘伏處理傷口,肌肉注射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聯合乙型肝炎疫苗定期進行乙型肝炎血清學檢查0.5 a~1a。補救措施最好在接觸后24h內,最遲不超過7d[9]。
2.3.3.2 HCV接觸HCV陽性血液時,沒有疫苗預防,只能進行傷口的處理,并進行HCV的抗體檢查,4周~6周后復查,4~6個月后做HCVRNA監測HCV的感染[9],并注意自身身體的變化。
2.3.3.3 HIV意外傷害的窗口期3~6個月內血清檢測一次,6個月后復查一次,美國CDC的研究顯示,影響針頭刺傷后的危險性因素包括:傷口的深度;有可見的血液從傷口溢出;針頭刺破了靜脈或動脈;污染源來自于晚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毒載量高)。補救措施最好在2h內服用藥物,暴露后預防性用藥的開始時間越早越好。基本用藥程序:口服一次“雙汰芝”450mg,每日2次,用藥時間為連續服用28d,適用于低危暴露。強化用藥程序:基本用藥程序加蛋白酶抑制劑“佳息患”每天3次,每次2粒,連續服用28d。適用于嚴重暴露[12]。
2.3.3.4 梅毒接觸USR陽性血液必須2h內服用預防藥物。肌肉注射長效青霉素120萬單位,每周1次,共2周。分別停藥后1個月、3個月進行血清檢測USR一次。
3 實驗室的清潔與消毒管理
清潔與消毒是保障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環節,只有正常到位的清潔與消毒才能保證在安全環境下安全工作。實驗室的清潔與消毒要按生物安全防護的要求,遵守先消毒后清潔的原則。對需要消毒的物品要徹底消毒,不留死角。凡接觸病原微生物的器材、環境、人員均要采取相應的消毒處理措施。不同的對象要選擇不同的消毒劑和消毒方法,以達到消毒效果,但要以不污染環境為前提。
3.1消毒方法空氣消毒:方法可采取加強通風、紫外燈照射或臭氧消毒法;公共場所物體表面消毒:采用含氯消毒劑噴灑至濕(約10 ml/m2),作用25 min。使用抹布、拖布擦拭2遍。抹布、拖布要保持清潔與干燥;環境物體表面消毒:用拖布浸消毒液拖擦2遍或噴灑至濕潤(約10ml/m2),作用25 min。
3.2 確保實驗室消毒用品及消毒器械的安全實驗室必須儲存足夠的消毒劑及消毒用品以備補充;定期檢查消毒器械(紫外線燈的紫外線照射強度,定期擦拭燈管);實驗室安全意外的處理:實驗操作中意外出現扎傷、皮膚污染血標本,應馬上用肥皂清洗再用大量的流水沖洗傷口,擠壓傷口出血后包扎。黏膜、結膜被污染應用大量的生理鹽水沖洗,如接觸特殊標本因特殊處理。
4 結 論
4.1 注意職業安全,增強防護意識職業危害重在防護,而防護的關鍵則是生物安全意識的培養。雖然檢驗人員在醫療工作中發生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暴露是不可完全避免,但是美國CDC評估表明62%~80%的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暴露可以預防[7]。血液標本的采集、運輸、處理中嚴格操作規程,作足防護措施,而防護的關鍵則是安全意識的培養。
4.2 加強職業安全、操作規程的教育和培訓工作導致檢驗人員職業暴露的危險因素與防范意識淡薄、工作粗心、技術不熟練、對針刺傷認識不足等相關。加強檢驗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已被公認為是減少職業傷害的有效措施之一。檢驗科每天接觸大量的患者和標本,加強生物安全意識非常重要。應該定期組織標本采集,操作規程的學習和培訓。
4.3 建立意外傷害應急、登記、監測、保密和報告制度發生意外后不必恐慌,盡快做應急處理,并盡早報告,以便組織對傷者及患者進行經血傳播疾病病原體的檢測。及時了解有關知識,保證應急藥物的及時供給。根據國家對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出臺的法律法規、通知、條例等,臨床實驗室過去被忽視的生物安全管理的這一理念得到了加強與重視。增強生物安全防護意識,提高職業防護能力,確保自己安全,確保實驗室安全,確保環境安全,是我們檢驗人員義不容辭的責任。
【參考文獻】
[1] 張正.檢驗操作感染嚴重呼吸性綜合征2例報告及建議[R].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3,26(6):383-384.
[2] 魏華.北京地區醫務人員SARS感染的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3,13(8):703-706.
[3] 叢玉隆,李力.對防治嚴重呼吸性綜合征醫學檢驗中若干問題的反思[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3,26(7):396-397.
[4] 張小容.醫護人員自我防護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3,13(1):29-32.
[5] 姚飛,郭蘭蘭.口腔醫務人員職業性感染預防意識的調查[J].護理學雜志,2003,18(3):231.
[6] 謝紅珍,聶軍,潘紹山,等.廣州市護士銳器傷相關危險因素的流行病學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3,24(3):172-175.
[7] 吳麗軍,何仲.護士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暴露風險與預防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5):386.
[8] 韓晶,陳征,田健華,等.7例醫務人員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后的預防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5):367-368.
[9] 楊淑玲,李亞潔,張秀華,等.經血傳播疾病對醫務人員的職業危害及其防護[J].南方護理學報,2004,11(11):15-17.
[10] 魏紅云,呂園仙,楊曉燕.介紹一種減少護士被針刺傷的方法[J].南方護理學報,2004,11(2):56.
網網:Website:/chem展位號Booth No:A09
安捷倫作為全球最大。技術最先進的生命科學與化學分析儀生產商,提供的產品和方案成功應用于各行各業。安捷倫的氣相色譜儀(Gc),氣質聯用儀(GC/MS),液相色譜儀(HPLC),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ICP-IMs),液質聯用儀(LC/MS)及色譜柱等都是市場份額排名第的產品。近幾年來,安捷倫更是不斷地向市場推出新的產品,并受到了市場的迅速認可和好評。2010年5月1413,安捷倫正式完成對科學儀器制造商瓦里安公司的收購,新公司的綜合實力將提供更加廣泛的產品組合和用戶群、擴展的技術領域和專業技能、嶄新的業務領域如x射線晶體,NMR,FTMS和真空技術以及更加強大的優秀團隊,并擁有更多的能力和資源未為廣大用戶服務。
3M中國有限公司
網址:Website:省略/cn展位號Booth No:A01
3M食品安全產品部有著多年服務于食品安全領域的經驗,是食品工業領域創新解決方案的領頭羊,致力于協助食品和飲料行業優化產品質量、提供安全保障、保護客戶利益。在每個環節上.3M食品安全部的解決方案都以減少風險。改善運作效率和提高營業收益為己任。3M食品安全產品部,伴隨著中國食品工業的迅速發展和持續進步,為廣大食品企業提供了系列富有創意的產品,為企業提高食品的質量,降低微生物風險提供了有效的幫助。3M Petrifilm測試片法已獲得美國官方分析化學師協會(AOAC)及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行業標準(sN)的認可。
生物梅里埃中國有限公司biomeriux
網址Website:省略.ca展位號Booth No:A16
生物梅里埃工業部是生物梅里埃個獨立的部門,為不同領域的微生物質控實驗室提供專業的解決方案。
食品領域:從原材料到成品,包括關鍵點的環境控制,生物梅里埃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包括致病菌的篩選、衛生指標(腐敗菌)計數、微生物鑒定和產品無菌測試。近期,生物梅里埃研發出個基于種突破性的分子生物學技術的新系統來開拓對食品和飼料真實性的確認市場。
生物制藥:作為工業微生物的領導者,生物梅里埃遵循與應用于制藥產業的質量保證條例相似的條例。生物梅里埃提供了生產車間的環境控制(空氣、表面,水)、微生物檢測和鑒定、產品無菌測試等多種解決方案。
梅特勒-托利多(中國)Mettler Toledo
網址Website:省略展位號Booth No:B16
梅特勒托利多集團始終致力于為全球客戶提供質量卓越的精密儀器和衡器產品,以及全面細致的技術支持服務。梅特勒托利多的實驗室解決方案,基本覆蓋到全球所有的研發、科研、藥物發現及質量控制實驗室,高度精密的電子天平、滴定儀、熱分析儀器等實驗室產品,已成為全世界各地實驗室的基本設備,尤其在制藥、化工、食品和化妝品等行業領域應用廣泛。我們提供的天平.移液器、pH計及過程檢測、食品檢測技術等都在全球市場中處于領先地位。
珀金埃爾默儀器(上海)有限公司PerkinEImer Instruments(shanghai)Co.Ltd.
網址Website:省略展位號Booth No:B17
PerkinElme忪司是業界著名的全球性技術領先公司,提供人類疾病、環境、食品和消費產品安全檢測等的化學分析儀器,近年來更加專注于為人類健康和環境健康提供服務。其領先的技術,精湛的工藝,全面的客戶服務,讓PerkinEImer,F~為分析儀器界新技術和完善產品的代名詞,并贏得了分析儀器客戶的信賴和支持,成為在原子光譜、分子光譜、氣相色譜和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液相色譜儀以及熱分析系統等化學分析儀器領域最著名的供應商之。
英國朗道食品診斷有限公司Randox Food Diagno=ics Ltd.
網址:Website:省略展位號Booth No:AIO
英國朗道食品診斷有限公司是英國朗道實驗診斷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在診斷市場方面有30年經驗而且還有個致力于診斷的研究和開發小組。朗道食品診斷有限公司是個專門負責在全世界分銷朗道藥物殘留試劑盒.葡萄酒檢驗試劑盒和分析儀的公司。朗道食品診斷有限公司包含幾種用于食品、葡萄酒和飲料業的市場相關產品。多樣化的試劑盒范圍包括系列的藥物殘留ELlSA試劑盒和生物芯片產品,以及酒和飲料市場專用檢測試劑盒。
諾安檢測服務有限公司Sino Analytica Ltd.
網址Website:省略展位號Booth No:B10
諾安檢測是家獨立的世界級檢測實驗室,成立于2003年,實驗室坐落于青島和寧波,為食品、藥品和環境領域的客戶提供廣泛的檢測分析服務和食品鏈支持服務。檢測范圍廣泛致力于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微生物污染物、色素系列、營養分析以及理化等檢測服務。我們的客戶網絡自2003年開始已經遍及中國、美國、歐洲、澳洲及亞洲等超過60多個國家和地區。
海凈納(上海)商貿有限公司Hygiena(shanghai)co.Ltd.
網址:Website:省略展位號Booth No:B06
美國Hygiena LLc及其分公司海凈納(上海)有限公司專注于微生物和生命科學,擁有近40年的研發和生產經驗,其快速衛生監控、致病菌檢測.環境表面采樣系統可以滿足食品、制藥.餐飲.衛生保健.生命科學研究和公共事業等多領域的需要。2010年,美國Hygiena公司獨家推出了全新的手持式高靈敏多功能生物發光質量檢測系統ENSURE,以及能夠在1~7個小時內快速定性定量檢測食品飲料和環境中大腸菌群、大腸桿菌、李斯特菌等致病菌的體化試劑和工業酶檢測拭子r檢測過程簡單陜速、準確可靠。ATP熒光檢測儀成為具有更多功能、更高投資和使用價值.更可信賴的產品。
上海實力可商品檢驗有限公司Shanghai Silliker Testing co.Ltd.
網址:Website:www.siIliker.cn展位號Booth No:A17
主要業務包括實驗室服務:微生物分析――除微生物檢測外,還包括環境檢測,貨架期研發,挑戰實驗和培養基識別等:化學分析――物理分析、食物標簽的營養分析及食品污染分析。產品驗貨:過程檢驗;隨機檢驗;裝船前檢驗。審核服務:衛生審核:工廠和供應商審核。咨詢服務:應對突發事件;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實施的技術幫助:產品標簽的評估和驗證:公司食品安全項目的評估。培訓服務:食品操作員的良好衛生操作培訓l:危害分析
和關鍵點控制培訓:食品過敏原分析:環境監控;生產驗證:風險分析。感官評估:能夠協助研發部。市場部和質量部的員工提高產品質量,滿足消費者需求。
布魯克?道爾頓公司Bruker Daltonics Inc.
網址:Website:省略展_位號Booth No:A13
布魯克?道爾頓公司是由在納斯達克上市(NASDAQ:BRKR)的布魯克生物科技集團公司(Bruke r BioSciences Corporation)控股經營的個子公司,專門開發和生產應用于生命科學研究和化學分析領域的創新性質譜,擁有多種技術平臺,是業界的領先者。我們始終如的專業支持、完整的解決方案和實驗流程,成功地將儀器和軟件有機地整合起來,從而擴展儀器的應用范圍,增強分析結果的置信程度。我們的產品線涵蓋生物.有機、無機質譜平臺。
康瑞德(中國)公司IME-Conrad(China)Corporation
網網:Website:www.ime-晨位號Booth No:B05
康瑞德(中國)公司是家致力于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相關產品的美資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的主要客戶遍及食品、制藥。計量、藥監.醫院.醫療器械生產等領域。公司目前經營的產品包括:美國Mesalabs的DataTrace溫度壓力數據示蹤器和Torqo II瓶蓋扭矩分析儀等。DataTrace溫度壓力數據示蹤器可以使食品、制藥過程更加優化,從而保證產品質量和節省時間及金錢。Torqo ll瓶蓋扭矩分析儀易于安裝,移動方便,可用于任何類型的瓶蓋。
T8v南德意志集團(中國)TOV SOB China
網址:Website:tuv-sud.on展位號Booth NO:B02
TUV南德意志集團是業內領先的技術服務公司,在中國內地,香港與臺灣地區的業務開始于1991年,提供測試、檢驗、產品和管理體系的認證、培訓和資訊服務。作為過程伙伴,TUV南德意志集團專家團隊致力于技術、體系和專業知識的優化,以此提升全球客戶的競爭力。基于可靠性、安全性、保證質量、環境保護及成本節省,為客戶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TUV南德意志集團大中華區的總部設在上海,目前為止,TUV南德意志集團大中華區已與約20,000家公司有過合作。
山東省標準化研究院ChinaTrace
網址:Website:省略展位號Booth No:B18
ChinaTrace是面向食品企業和零售商提供食品追溯解決方案的技術平臺。ChinaTrace。的目標的是針對食品供應鏈上各參與方的需求,建立標準化的內部追溯與外部追溯系統,使企業能夠滿足供應鏈上下游提出的可追溯性要求,幫助企業控制和解決食品安全問題。
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Thermo Fisher Scientific(china)co.Ltd.
網址:Website:省略展位號Booth N0:A15
作為全球科學服務領域的領導者,賽默飛世爾科技進入中國發展已有30余年.中國的總部設于上海,并在北京、廣州、香港、成都、沈陽等地設立了分公司。我們的產品主要包括分析儀器。實驗室設備、試劑、耗材和軟件等,提供實驗室綜合解決方案。我們服務各行各業的客戶,包括醫藥和生物技術公司、醫院和臨床診斷實驗室、大學、科研院所和政府機構,以及環境與工業過程控制行業等。為了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目前國內已有6家工廠運營。我們的使命是致力于幫助客戶讓世界更健康、更清潔.更安全。
勞氏質量認證(上海)有限公司Lloyd's Register Qualty Assurance(shanghai)co.Lid.
網址:Website:省略展位號Booth No:A21
英國勞氏質量認證有限公司(LRQA)成立于己于1985年,是英國勞氏船級社(Lloyd’s Register)的全資子公司。在200多年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勞氏船級社逐漸成為全球知名的提供第三方獨立檢驗、監理和認證的權威機構。勞氏質量認證因其公正性、權威性和獨立性享譽全球。
挪威船級社管理服務集團DNV Business Assurance
網址:Website:省略,.n展位號Booth No:A07
Det Norske Veritas(簡稱DNV)是家全球領先的認證機構。我們專業領域覆蓋各類行業,尤其是關注食品與飲料行業。通過管理體系認證、產品認證.評估和培訓等服務,DNV與保障客戶可持續經營方面建立相互的信任。DNV成立于1864年,目前全球300家辦事處,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總部在挪威奧斯陸。
北京樂士寧科技有限公司Beijing LeScience Technology Co.Ltd.
網址:Website:省略展位號Booth NO:B14
北京樂土寧科技有限公司是美國龍公司在中國地區最大也是成立最早的商,致力于服務并推動食品安全檢測產業發展。美國一龍公司是全球知名的快速檢測產品制造商,自成立以來始終致力于食品安全檢測產品的研究開發工作,其快速檢測技術均通過美國農業部USDA/GIPSA的認證,并在世界各地得到廣泛應用。全線產品包括:食品安全檢測產品、轉基因檢測產品、水及環境檢測產品、植物病原體檢測產品和QuickSca啶量系統及其他附件。
國際食品標準International Featured Standard(IFs)
網址:Website:VVVV~/V.ifs-certification.com展位號Booth No:B13
IFS為食品行業提供獨立的,全球性的,全面管理的諸多標準。目前IFS標準包含了食品生產。運輸、物流、經銷商以及家用和身體護理品等多個領域。IFS為供應鏈各環節上所有企業的產品和服務范圍內常見的質量與安全方面提供明確的認證,從而滿足世界各地的高標準要求。
國際食品保護研究所Global Food Protection Institute
網址:Website:www.gfpi.org展位號Booth No:A04
國際食品保護研究所是個旨在通過促進食品保護政策和操作規范的應用從而保障更加安全的全球食品供應的非營利組織501(c)。我們主要通過以下3個方面的機構組織來改善公眾健康,降低食源性疾病所造成的死亡,患病以及經濟損失:國際食品保護培訓研究所建立符合全美綜合食品安全體系的基本培訓構架:新興技術加速器推進全球新興食品保護技術的應用;食品前景構想通過采用食品安全政策和操作規范的行動方案以達到改善公眾健康的目的。
英特樂傳送帶(上海)有限公司Intralox Conveyor Belt(shanghai)Ltd.
網址:Website:wN.省略展位號Booth No:A08
英特樂公司是家全球性的食品安全傳送解決方案供應商,并以開發突破傳送技術而聞名,幫助客戶實現生產目標和提高效益。英特樂的總部設在美國,為世界各地的客戶提供了不會因傳送帶而停機的保證。不斷改革的傳送解決方案,更加深入對行業和加工過程的了解,以及世界級的服務,幫助客戶優化他們的傳送解決方案,提高生產效率和食品安全。英特樂通過其食品安全系統服務對食品加工商在清洗和環境衛生方面的提供幫助。英特樂的食品安全衛生系統服務包括食品安全傳送解決方案以及通過英特樂食品安全的衛生專家咨詢服務提供現場咨詢和建議,優化審計工廠衛生和食品安全研討會。
艾邁柯思貿易(上海)有限公司
Shanghai Ammex Corporation
網址:Website;WVWN.CB.ammex.省略展位號Booth No:A02
能多潔是全球領先的商業服務品牌之,服務遍及世界各地,主要包括歐洲。北美、亞太和非洲地區。從食品。藥品制造、飯店到辦公樓等各種行業,都能提供完善的環境衛生服務,包括蟲害防制服務、殺毒消毒和衛生服務。在任何個客戶優先的服務行業,我們都是值得信賴的專家:針對各種客戶的不同需求,提供綜合、高效JAr-J]合多變市場需求的解決方案。
上海佳得安環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Guardian Shanghai Hygiene Service Ltd(GsL)
網址:Website:www.guardian-hygiene.corn
上海佳得安環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具備領先的專業器械和知識,提供注重于環境保護,食品安全的站式解決方案。服務內容包含綜合蟲害防制,室內空氣質量優化,辦公設施衛生消毒和衛生問環境衛生控制。佳得安蟲害控制采用排除、隔離、殺滅、控制四大步驟全面降低蟲害風險。我們提供高品質的服務和合理的價格,致力于成為中國性價比最高的蟲害防制公司。
安培醫療器械貿易(上海)有限公司MP Biomedicals(shanghai)co..Ltd.
網址:Website:www.mpbio.corn展位號Booth No:B20
MP Biomedicals始終致力于為科學研究人員提供創新的、高質量的工具及高品質的服務。以幫助其對于突破性研究發現的追求,和將改變生命科學的想法最終變為現實。公司目前生產和銷售的產品超過55000種,是行業內唯
家能夠提供包含生命科學、精細化工及診斷試劑產品的公司。其總部設在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州,并在全球多處設有通過ISO認證和FDA批準的生產和銷售機構。
碧迪醫療器械(上海)有限公司Becton,Dickinson and Company
一、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鞏固基礎醫療和護理質量,保證醫療服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685分
(一)執業行為法制化—70分
1.嚴格貫徹執行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做到依法執業,行為規范;30分
2.有健全的醫療衛生相關法律法規的培訓制度; 4分
3.嚴格按照診療科目執業,不得出現超范圍執業的情況; 7分
4.專業人員具備相應崗位的任職資格,嚴禁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診療活動;15分
5.嚴禁科室出租或承包,更不允許以此種形式謀取經濟利益; 4分
6.建立醫務人員違法違規行為公示制度。10分
(二)管理方式制度化-115分
1.健全醫院規章制度和人員崗位責任制度;10分
2.嚴格落實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核心制度,做到人人知曉,落實到位。 100分
(1)首診負責制度 9分
(2)三級醫師查房制度 9分
(3)分級護理制度 9分
(4)疑難病例討論制度7分
(5)會診制度 10分
(6)危重患者搶救制度7分
(7)術前討論制度7分
(8)死亡病例討論制度7分
(9)查對制度 8分
(10)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與管理制度14分
(11)交接班制度 6分
(12)技術準入制度 7分
3.科室負責人和護士長知曉醫療核心制度。 5分
(三)基礎質量規范化-53分
1.有健全的醫院和科室兩級質量管理組織,并有效開展質量持續改進工作; 4分
2.有健全的醫療衛生技術人員的質量安全教育制度; 4分
3.有行之有效的各級醫療衛生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制度和考評制度; 4分
4.嚴格基礎醫療質量和護理質量管理,強化“三基三嚴”訓練,規范護士執業行為,提高專業技術能力; 7分
5.護理管理體制健全,明確各級護理人員崗位職責;8分
6.采取有效措施,保障醫療安全; 8分
7.危重病人護理到位,護理合格率≥90%;8分
8.醫院甲級病案率90%。 10分
(四)臨床檢查、用藥合理化-96分
1.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因病施治;17分
2.執行《處方管理辦法》,加強處方規范化管理; 32分
3.開展臨床用藥監控,實施抗菌藥物用量動態監測及超常預警,對過度使用抗菌藥物的行為及時予以干預; 8分
4.藥品毛收入占業務總收入比例≤市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比例;9分
5.住院床日平均費用≤同級同類別醫院近三年的平均值; 5分
6.門診患者人均醫療費用中藥費所占比例≤同級同類別醫院近三年的平均值; 5分
7.出院患者人均醫療費用中藥費所占比例≤同級同類別醫院近三年的平均值; 5分
8.CT檢查陽性率≥70% ; 5分
9.MRI檢查陽性率≥70%; 5分
10.大型X光機檢查陽性率≥70%。 5分
(五)加強急診科建設-60分
1.加強對急危重癥患者的管理,提高急危重癥患者搶救成功率; 4分
2.加強對重癥監護病房(ICU)的管理; 5分
3.合理配備急診科人員和專業設置,提高急診科應對能力;8分
4.搶救設備、設施及物品齊備,完好;12分
5.急診科醫務人員相對固定,值班醫師勝任急診搶救工作; 6分
6.院內急診會診迅速到位,到位的時間≤10分鐘; 8分
7.急診“綠色通道”暢通; 8分
8.急診留觀時間≤72小時; 3分
9.急診科全體醫護人員均熟練掌握心肺復蘇搶救基本技術。 6分
(六)強化醫院醫學檢驗科管理,提高臨床檢驗水平-40分
1.落實《醫療機構臨床實驗室管理辦法》,強化醫院醫學檢驗科管理;6分
2.做好檢驗樣本分析前的質量保障; 8分
3.認真開展醫學檢驗科室內質量控制;10分
4.參加醫學檢驗科室間質量評價或開展室間比對; 7分
5.做好檢驗樣本分析后質量保障;2分
6.注重醫學檢驗科生物安全管理。7分
(七)加強臨床科學合理用血,保證血液安全,杜絕非法自采自供血液-42分
1.有完善的醫院科學、安全用血制度和合理、嚴謹的臨床用血流程;26分
2.合理用血率100% ; 10分
3.成分輸血率≥85%;4分
4.全血和成分輸血適應癥合格率≥90%。2分
(八)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54分
1.執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提高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水平;12分
2.規范消毒、滅菌、隔離工作;14分
3.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消毒隔離工作制度;6分
4.提高醫院感染管理、診斷水平。 22分
(九)提高衛生應急管理能力,快速、有效的應對突發事件-70分
1.根據醫院的功能、任務、規模制定突發事件(包括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應急預案并組織演練; 30分
2.承擔突發事件的緊急醫療救援任務及時、到位;5分
3.能夠及時、妥善處理醫院內部發生的突發事件。35分
(十)加強信息化建設,提高醫院科學管理水平-30分
1.能夠系統、及時、準確地收集、整理、分析和反饋有關醫療質量、安全、服務、費用和績效的信息;10分
2.信息系統能夠滿足醫院管理和臨床工作需要;10分
3.醫院信息系統(HIS)符合《醫院信息系統基本功能規范》的規定,與其他醫療機構、衛生行政部門實現信息共享; 4分
4.信息系統運行穩定、安全。 6分
(十一)醫院領導重視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工作-55分
1.加大醫院院長管理責任,加強和改善醫院管理,維護公益性質;4分
2.醫院領導定期專題研究提高醫療質量、保證醫療安全的工作;8分
3.醫院質量監控內容全面、有效,監控數據定期分析,與科室目標考評及技術職務評聘結合,有效開展質量持續改進工作; 8分
4.創建平安醫院,優化執業環境,建立醫療風險預警機制,增強反應和處理能力;12分
5.醫療爭議、重大醫療過失行為和醫療事故報告率100%; 6分
6.健全醫療爭議、醫療事故發生件數、等級、責任程度報告制度、報告流程以及賠償金額登記臺帳制度;7分
7.醫院人力資源配置合理,滿足醫院功能、任務的需要。10分
二、改進服務流程,改善就診環境,方便病人就醫-105分
(十二)優化流程、簡化環節、科室布局合理、縮短患者就醫等候時間-35分
1.加強掛號管理,創新掛號便民方式,采取措施提高工作效率; 20分
2.掛號窗口等候時間≤10分鐘;5分
3.劃價、收費、取藥窗口等候時間≤20分鐘; 5分
4.簡捷、合理的就醫流程。5分
(十三)科室、服務標識規范、清楚、醒目、易懂-10分
1.各類標識統一設計制作,整齊規范;5分
2.各類標識清楚、醒目、易懂。5分
(十四)為病人提供清潔、舒適、溫馨的就診環境和便民服務措施-10分
1.院容院貌整潔;2分
2.有候診椅、飲水、輪椅、電話等設施;2分
3.有便民服務措施;4分
4.門診提供導診咨詢臺服務。 2分
(十五)采取措施縮短各項檢查預約、報告等的等候時間-30分
1.加強醫學影像、病理的管理,提高工作質量; 6分
2.有縮短各種等候和各項檢查預約、報告的相關制度規定,有定期的考評管理;5分
3.大型設備檢查項目自檢查結束到出具檢查結果的時間≤48小時; 5分
4.檢驗、心電圖、影像常規檢驗,檢查項目自檢查結束到出具結果的時間≤30分鐘; 6分
5.超聲自檢查結束到出具結果的時間≤30分鐘;4分
6.術中冰凍病理自送檢至病理科到出具結果的時間≤30分鐘。 4分
(十六)提供私密性良好的診療環境-20分
1.門診診室要做到一醫一患; 5分
2.門診多人診室要有隔簾; 5分
3.診療過程中要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 5分
4.醫學影像檢查要有病人專用更衣區域和防護用品; 5分
三、提高服務意識,改善服務態度,轉變服務作風,注重誠信服務,增進醫患溝通,優化醫療執業環境,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135分
(十七)自覺維護患者合法權益,充分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權和選擇權-30分
1.有健全的醫療行為和醫療費用告知制度; 6分
2.有切合實際的麻醉、手術及術中冰凍病理診斷知情同意書;6分
3.有各種有創性診療操作知情同意書; 6分
4.有臨床新技術、新療法應用知情同意書; 6分
5.有臨床教學示教、臨床試驗知情同意書。 6分
(十八)服務態度良好,語言文明禮貌,杜絕生、冷、硬、頂、推現象-30分
1.有完善的醫務人員服務行為規范; 5分
2.有完善的醫務人員服務語言規范; 5分
3.社會對醫院評價滿意度≥90%;5分
4.住院患者對醫生、護士醫療服務滿意度≥95%;5分
5.患者對醫技科室服務滿意度≥90%;5分
6.患者對門診窗口服務滿意度≥90%。5分
(十九)加強醫患溝通,改善醫患關系-20分
1.建立醫患溝通制度,增強醫患感情交流; 4分
2.規范醫患溝通內容、形式; 4分
3.交流用語通俗、易懂,增強溝通效果; 4分
4.開展醫患溝通技巧培訓; 4分
5.患者對醫護人員病情介紹滿意率≥95%。4分
(二十)改善醫院形象,積極穩妥處理患者投訴-30分
1.有完善的患者投訴處理制度; 5分
2.有健全的院長接待日制度; 5分
3.公布投訴電話、信箱; 5分
4.醫院安排專職人員或專職機構負責受理患者投訴。5分
5.患者投訴能夠得到及時受理、穩妥處置。10分
(二十一)全面推行醫院院務公開制度,完善社會監督機制-25分
1.建立、推行院務公開和定期征求社會、患者評價醫院服務制度; 10分
2.采取多種方式,收集患者意見,及時改進工作;5分
3.利用多種形式公示醫療服務相關信息,接受群眾監督,聽取群眾意見。 10分
四、加強財務管理、依法規范經濟活動,完善經濟核算與分配辦法,提高經濟管理水平,控制醫療成本,降低醫藥費用-145分
(二十二)嚴格財務統一管理-40分
1.堅持“統一領導、集中管理”的財務管理原則,醫院一切財務收支必須納入財務部門統一管理; 15分
2.嚴禁醫院、部門、科室設立帳外帳和“小金庫”;10分
3.建立醫院內部財務管理和內部稽查、控制制度;15分
(二十三)建立規范的經濟活動決策機制和程序-40分
1.建立科學決策機制,實行重大經濟事項領導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 15分
2.重大項目必須經集體討論,并按規定程序報批;4分
3.實行分級負責,責任到人; 4分
4.有重大項目審計制度;13分
5.無重大經濟項目決策失誤。4分
(二十四)加強藥品、材料、設備等物資的管理-30分
1.有完善的各項管理制度; 13分
2.嚴格實行醫院內部成本核算制度,加強管理、堵塞漏洞,努力降低醫療服務成本和藥品、材料消耗; 12分
3.有清晰的高值耗材明細帳目。 5分
(二十五)建立科學合理的內部激勵機制,完善收入分配辦法-25分
1.加強綜合績效考核,突出服務質量、數量和職業道德,建立科學的激勵約束機制分配辦法; 7分
2.嚴禁單純地以醫療特別是藥品收入作為科室及個人分配的唯一指標;5分
3.建立按崗、按工作量、按服務質量和工作業績取酬的分配機制;6分
4. 嚴禁將醫務人員收入分配與醫療服務收入直接掛鉤。7分
(二十六)提高醫院經濟管理水平-10分
1.加強財務監督分析;6分
2.建立醫藥費用控制指標。 4分
五、嚴格醫藥費用管理,杜絕不合理收費-130分
(二十七)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藥品、醫用耗材集中招標采購的制度和規定-20分
1.將應招標藥品、醫用耗材全部納入集中招標采購,做到公開、透明、公正; 10分
2.嚴禁擅自采購應招標藥品、醫用耗材。10分
(二十八)嚴格執行國家藥品、醫用耗材價格政策和醫療服務項目價格-40分
1.有完善的醫院內部醫藥價格管理制度;20分
2.嚴格執行藥品收支兩條線; 5分
3.禁止在國家規定之外擅自設立收費項目; 4分
4.嚴禁分解項目、比照項目收費和重復收費; 6分
5.完善醫療服務項目的病歷記錄和費用核查。5分
(二十九)向社會公開收費項目和標準-30分
1.完善價格公示制、查詢制、費用清單制,提高收費透明度; 10分
2.嚴格執行住院患者一日清制度;5分
3.及時向患者提供費用查詢服務; 5分
4.接受患者價格咨詢,如實提供價格或費用信息; 5分
5.認真處理患者對違規收費的投訴。 5分
(三十)主動接受社會和病人對醫療費用的監督(10分)
1.接受社會對醫藥價格及收費的監督; 6分
2.醫療收費投訴結案率100%。 4分
(三十一)嚴格控制單病種費用、單病種平均住院日-30分
1.建立單病種質量、費用、平均住院日管理制度;15分
2.單病種費用≤同級同類別醫院平均水平; 7分
3.單病種平均住院日≤同級同類別醫院平均水平。8分
六、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加強醫院文化建設,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100分
(三十二)加強醫院文化建設,強調忠誠的服務精神和人道的服務文化。-9分
(三十三)認真組織開展“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努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10分
(三十四)認真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宣傳先進典型事跡,弘揚正氣,樹立新風,共建和諧醫院。-10分
(三十五)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衛生部關于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的工作部署。-10分
(三十六)加強醫德醫風教育、紀律教育和法制教育,執行醫德考評制度,把醫德醫風作為醫務人員考核、評優、評先的重要內容,與執業醫師考核、護士再注冊相結合。-10分
(三十七)嚴禁醫務人員收受、索要患者及其家屬的“紅包”和其他饋贈以及接受醫療設備、醫療器械、藥品、試劑等生產、經營企業或經銷人員以各種名義給予的回扣、提成和利用職業之便獲取其他不正當利益。-10分
(三十八)嚴禁藥品處方、儀器檢查、化驗報告及其他特殊檢查等實行“開單提成”等辦法,嚴禁醫院向科室或個人下達創收指標。-10分
(三十九)嚴禁醫院利用回扣、提成及其他不正當手段從其它醫療機構招攬患者。-10分
(四十)嚴禁違法醫療廣告誤導患者,欺騙群眾。-5分
(四十一)認真處理群眾投訴、舉報,嚴肅查處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8分
(四十二)加強糾風工作,落實糾風工作責任制,強化醫院院長管理責任。-8分
七、單項通報并減分指標
自發文之日起,發生下列十種情況之一者,將受到全系統通報批評,社會公示,并從1300分中減去600分。
(一)出現一例一級甲等并承擔主要責任或兩例一級甲等并承擔次要責任的醫療事故。
(二)衛生行政部門接到索要、收受紅包及商業賄賂舉報并查實。
(三)衛生行政部門接到自立項目、分解、重復收費投訴并查實。
(四)醫院超出執業許可范圍執業。
(五)醫院有承包或租賃科室行為。
(六)醫院有聘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執業的行為。
(七)發現并查實醫院有“開單提成”行為。
(八)醫院有對外虛假醫療廣告行為。
(九)出院病人滿意度<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