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改善空氣質量的建議

改善空氣質量的建議

時間:2024-01-06 16:33:0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改善空氣質量的建議,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改善空氣質量的建議

第1篇

【關鍵詞】 空氣質量; 自然資源; 審計

【中圖分類號】 F239.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16)23-0120-04

黨的十提出建立系統完善的生態文明體系,對領導干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并開展審計試點。試點的重要領域包括土地資源、水資源以及大氣污染防治等,為開展空氣質量審計提供了依據。近年來,我國一些地方深受大氣污染困擾,盡管環保部門、地方政府采取了多項措施來治理,但公眾對治理的效果心存疑慮。公眾獲取信息的渠道有限,了解空氣質量情況主要通過主觀感受、媒體報道、環保部門的相關數據。與這些了解信息的途徑相比,審計監督具有客觀、中立、公正的特點,引入政府審計進行監督,對于消除公眾疑慮,促進空氣治理措施的落實是一個較好的選擇。政府審計的本質是履行對公眾的受托責任,然而現實情況是由于我國審計機關基本未進行過該領域的專門審計,導致尚未形成一套較為成熟、符合實際的審計規范體系。因此借鑒美、英等一些審計機關的做法,并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開展審計,是比較可行的一個思路。

一、美、英等開展空氣質量審計的情況

(一)美國的空氣質量審計

美國的《空氣清潔法案(The Clean Air Act)》為空氣質量審計的開展提供了法律依據。審計團隊由復合型的專業人才構成,保證了審計項目小組的專業勝任能力。除此以外,美國能源部建立的數據庫包括了與能源消耗有關的各項統計數據以及審計情況,為空氣質量審計的開展提供基礎性的數據支撐。空氣質量一直是美國審計署關注的主題之一,其官方網站上了8份關于該主題的審計報告,如表1所示。

從表1中可以看到美國審計署早在1979年就對空氣質量予以關注,并了相應的審計報告。關于空氣質量審計的內容,美國審計署主要從以下方面展開。一是關注環保部門一些規定、空氣質量標準的程序是否符合相關規定。例如環保署對磚、瓷磚等建筑材料生產過程中的大氣污染物排放了新的標準,新標準執行后,對大氣污染物的控制、監測、檢驗、記錄、報告都會帶來新的成本,審計署檢查環保部門該項新標準時是否對成本―效益等各方面影響進行了充分評估。二是對一些環保政策在執行過程中的資金使用效率進行評估。例如,在減少柴油機空氣污染方面政府對一些項目進行了資助,審計署發現由于減少柴油污染排放涉及公路交通、航運、空運等多個管理部門,而這些項目之間缺乏合作,導致這些項目存在碎片化或者重復資助的現象,降低了資金的使用效率。而且,由于這些管理部門沒有制定相應的績效計量方法,無法有效地衡量資助的資金是否收到了預期的效果。三是對環保部門沒有注意到但可能對大氣造成污染的事項進行評估。例如,對于火電廠的大氣污染物排放管理,環保部門主要是對其電力生產過程中的一些氣體排放規定了標準,但是審計署發現一些火電廠為了有利于污染物擴散,將火電廠的煙囪建得過高。由于空氣質量審計涉及很多專業性的知識,因此審計署采取了一些措施確保審計結論的可靠性。例如審計報告完成后請環保部門復查,邀請空氣質量研究方面的專家參與審計過程,并在報告中詳細記錄被審計單位對報告結論的回應。對審計署的有些審計結論,被審計單位提出了異議,審計署對異議部分進行了二次回應。另外,在報告中使用圖、表的形式使得一些問題的表述更加直觀、形象。例如,空氣質量標準對于幾種主要污染物的排放要求越來越嚴,審計報告中使用點線圖的形式,使得報告閱讀者很直觀地看到幾種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要求排放得越來越少。

(二)英國空氣質量審計情況

由于受工業發展的影響,英國是較早對空氣質量予以關注的國家。1956年頒布了有關空氣質量控制的基本法《清潔空氣法案》,并相繼出臺了多部與空氣質量治理有關的法案。英國的空氣質量審計主要受歐盟生態管理計劃及審計(Eco-management and Audit Scheme)的影響。該計劃重點關注自然資源的有效利用、二氧化碳的排放、政府綠色采購以及可持續發展等內容[ 1 ]。該計劃實施以來取得很好的效果,歐盟的年能源消耗量呈現下降趨勢。

2009年英國審計署了《改進空氣質量――政策發展》的審計報告。該報告主要對英國空氣治理發展政策進行了評述與展望。報告在對近年來英國空氣污染治理效果、現有政策進行評價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未來政策制定的發展路向。報告內容首先就空氣污染對健康造成的影響以及治理空氣污染可能發生的成本進行了評估。然后對英國、歐盟和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空氣質量標準進行了對比,具體指出英國制定的空氣質量標準某些方面存在的不足之處,并分析如果英國的空氣質量未達到歐盟的標準可能帶來的經濟后果。最后對英國政府制定的空氣污染治理政策、取得的效果進行了總結與評價,指出現有政策、措施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在空氣污染治理方面,交通發展計劃和空氣質量管理計劃分別由不同的部門來制定,導致這兩個計劃之間缺乏協調與溝通;現有的空氣污染治理責任按行政區劃來劃分,一些跨地區的空氣污染協作不夠。同時對現有空氣治理的一些方案提出具體改進建議,對歐盟其他成員國例如德國、法國、荷蘭等好的做法進行了介紹,并提出值得借鑒的地方。

(三)香港地區開展的空氣質量審計情況

香港地區在1987年了《空氣污染管制條例》,對空氣質量予以關注。香港審計署在2012年就環境保護署在空氣質量監測及匯報方面的事項進行了審計。審計內容主要關注三個方面:一是在環保部門的管理下,香港的空氣質量各項指標未全部達標;二是對環保部門的空氣污染指數匯報系統進行審計,發現公眾無法便捷地查閱重要的信息,例如在環保署的網站沒有公布空氣質量達標程度的信息;三是對環保部門的績效進行評價,指出環保部門在有關空氣質量管理方面可以改善的地方。在審計建議部分列示得十分詳細,對于審計發現的每一項問題,都提出了五至六條建議。例如:針對空氣質量的管理問題,提出環保部門制定計劃時應列出空氣質量指標達標的時間目標和進度指標,并將進度定期進行公開;將香港地區的空氣質量標準和美國、英國、歐盟及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進行對比的基礎上,提出環保部門應定期修訂空氣質量相關標準;當空氣污染超過標準時,應向公眾提供更加清晰和具體的預防措施,并加強實時匯報、公布空氣質量監測結果。

(四)美、英等開展空氣質量審計的啟示

從上述開展空氣質量審計的情況來看,該領域審計主要以績效審計為主。美國在開展空氣質量審計方面歷史悠久,形成了常態化、持續性的狀況。比較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較為完備的能源消耗數據庫、復合型人才的審計團隊、多年的經驗積累為空氣質量審計開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英國、中國香港地區開展的空氣質量審計相對比較單一。英國對空氣質量的關注主要受歐盟對大氣污染排放要求的影響,因此審計內容主要從政策建議層面展開;香港地區則主要是對環保署在空氣質量改進方面進行的評價,關注空氣質量改善的效果。

綜合來看,審計的內容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關注空氣質量政策、標準制定得是否合理,評價環保政策時是否經過了充分論證,現有的空氣質量標準是否定得過低等等,采用的審計方法主要以文獻查閱和比較法為主;二是對空氣質量改善過程中采取的措施進行評價,評價的內容主要結合具體的專項空氣污染減排項目進行,采用的審計方法主要有實地考察、訪談、專家咨詢法;三是對環保部門取得的績效進行評價,主要采用的是差異分析法,分析環保部門是否達到了預定的空氣改善目標,如果沒有達到,完成進度是多少等。

二、我國開展空氣質量審計的內容框架

我國在1987年了有關空氣質量的基礎性法律《大氣污染防治法》,2015年進行了修訂,對各項大氣污染物的排放制定了新標準。2013年,國務院了《大氣污染治理行動計劃》,隨后各地方政府也紛紛了相應的空氣治理行動方案。政府出臺了多項財政補貼政策,投入了大量資金,表2列示了中央財政資金專項用于治理大氣污染的情況。

從表2中可以看出中央十分重視大氣污染的治理,2014年與2013年相比,空氣治理專項資金大幅增長。然而,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霧霾仍然比較嚴重。一些地方政府對于產能過剩、高污染、高排放的產業去產能行動遲緩,還有一些地方在公布空氣治理效果時,避重就輕,選擇性地信息。投入大量的財政資金用于改善空氣質量,效果怎樣?對此,公眾有強烈的問責需求。因此,在這種背景下引入審計監督十分必要。

近年來我國開展了土地、礦產、森林、水資源等環境審計研究。研究內容主要圍繞資金使用的真實性、效益性和合規性以及資源審計的目標、內容、審計程序、方法和評價指標體系展開[ 2 ]。在實踐方面,與大氣污染治理有關的審計開展了三次,分別是2009年第6號、2011年第11號和2013年第16號審計公告,這三個審計項目主要對企業節能減排情況進行了審計。審計內容一是關注技術改造專項資金使用是否合法合規,是否存在擠占挪用專項資金的情況;二是關注節能工程項目是否按期完工并發揮作用,污水、污泥、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量是否有所減少;三是關注淘汰落后產能的相關政策是否得到了落實。

借鑒美、英等開展空氣質量審計的經驗,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筆者認為我國應將空氣質量納入審計范疇,進行單獨反映。審計內容可從以下方面展開:一是關注大氣污染物節能減排項目是否落實,是否取得了預期效果;二是對空氣質量政策方面進行評價;三是關注空氣質量數據公開的客觀性、及時性。審計方式可以以專項審計的形式開展,也可以在開展其他審計項目時對影響空氣質量的方面單獨反映,予以關注。例如:在對國有企業審計過程中,除了關注財務收支審計以外,還可以評價檢查國有企業是否貫徹落實了國家關于節能減排政策的規定,在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方面是否采取了相應措施;在對黨政領導干部自然資源離任審計過程中,評價領導干部在任期內有無違反國家產業發展政策批準新建高污染能耗項目,任期內空氣質量有無大幅度下滑情況。具體可從表3所示的方面展開審計。

三、Z市開展空氣質量審計的思路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以Z市為例,結合Z市近年來為改進空氣質量采取的各項措施,提出對Z市開展空氣質量審計的設想以及具體思路。Z市是我國北方中部某省會城市,近年來空氣質量不斷下滑,空氣污染較為嚴重,政府采取了多項措施進行應對,然而效果并不理想。由于北方有較多城市與Z市的情況相似,因此選擇Z市進行分析具有較好的代表性。在空氣污染治理方面,Z市政府比較重視,計劃未來5年內投資462億元專項資金進行治理。市政府了《“藍天”工程白皮書(2013―2015)》,制定出臺了《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2014―2018)》,成立了由市長任組長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在全市范圍內采取了超排放的黃標車在市區內限行,全市燃煤鍋爐改天然氣,加強施工工地揚塵污染治理等多項措施。

Z市開展空氣質量審計工作重點應從462億元治理資金的使用入手,評價資金使用的合法、合規性,審查專項資金是否都落實到位、資金使用進度是否符合計劃,資金使用效率如何、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的技術改造項目是否按期完成、工程項目是否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首先是政策評價部分可以考察政府部門對于治理空氣污染是否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計劃,計劃是否清楚地列明了績效指標,每一個時間結點的完成率、完成目標是多少,關鍵績效指標的完成與責任是否掛鉤,責任是否層層分解細化。以該市的《藍天工程白皮書(2013―2015)》為例,該白皮書列出了為改進空氣質量3年內要采取的各項措施,相當于空氣質量改進計劃書。然而計劃中的內容常常冠以定性的指標,例如“大力發展,有效控制”,其中定量的績效指標比較少,一些關鍵績效指標例如全年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全年大氣中度、重度污染天氣預期達到多少等信息缺乏,導致這些措施是否取得了預期的效果難以進行評價。

其次可以評價空氣治理各項措施執行情況。例如空氣污染治理措施中指出如果達到重度污染天氣,工地應停工。審計人員可以采用實地考察法,調查達到重度污染時工地是否停工,如果沒有停工原因是什么,誰將承擔責任,現有的處罰措施是否適當,有沒有效果。

最后可以對空氣質量信息、空氣質量數據進行評價。例如達到重度污染天氣是否對公眾及時預警,是否及時向公眾傳遞可以采取的措施;空氣污染治理工作進度如何,尤其是一些關鍵時間結點;預期目標是否完成,信息是否向公眾及時進行公開等。

四、結論

一些國家和地區由于經濟發展原因,較早地意識到工業發展對空氣質量的影響,因此在空氣質量審計方面已經具備較為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我國在經濟快速增長過程中,也逐漸意識到環境、自然資源保護的重要性。因此,在這種背景下,借鑒他們的空氣審計實踐經驗,總結其先進技術手段與方法,對我國開展該領域的審計具有重要意義。今后可進一步形成體系,對空氣質量審計開展的法律依據、制度體系、審計方法、報告等內容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第2篇

關鍵詞:薊縣空氣質量污染成因建議

中圖分類號:X324文獻標識碼: A

薊縣位于天津市最北部,京、津、唐經濟區的中心,全縣總面積1470平方公里,山區與平原對等分布,總人口80萬人。因其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和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素有“天然氧吧”、“京津”后花園之稱。近幾年來,更是京津冀大都市短期休閑度假的首選目的地。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薊縣的環境質量也不容樂觀,根據有關部門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統計數據顯示,個別月份甚至出現了環境空質量綜合指數全市倒數第一的狀況。為全面掌握薊縣環境空氣質量的真實情況,使環境保護工作有的放矢,本文在深入廣泛調查的基礎上,專題分析引起空氣質量變化的成因,并提出具體整改建議。

一、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及現狀。

1、環境空氣常規監測項目監測及點位布設

2013年1月1日起天津市實施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環境空氣污染物基本項目由原來的三項增至六項,新增了細顆粒物(PM2.5)、臭氧和一氧化碳三項評價指標。自2004年1月1日開始,天津市啟動了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系統,24小時全天候自動監測空氣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臭氧和一氧化碳六項主要污染物;這六項污染物的監測結果執行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按規定方法評價分級,若其中出現一項不達標,就被視為一天的空氣質量不達標。薊縣大氣常規監測項目共5項,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硫酸鹽化速率和降塵。降塵和硫酸鹽化速率共設4個監測點位,即盤山風景區、薊縣經濟技術開發區、二六九醫院和縣環保局。監測頻次為每月監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采樣點位設在引灤于橋管理處,實行24小時自動連續監測。

2、評價標準及現狀。

本年度自動監測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三項污染物的評價標準為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中二級標準濃度限值,降塵、硫酸鹽化速率采用《環境質量報告書編寫技術規定》中的推薦值。評價方法采用空氣污染指數法(API)和綜合污染指數法。按照2014年前6月的監測數據,對薊縣環境空氣質量進行評價顯示:我縣城區空氣質量時好時壞,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綜合指數在全市排名從第1至16之間不等。通過對每個月的6項污染物指標分析研究,主要超標污染物為細顆粒物PM2.5(細顆粒物,指空氣動力學直徑等于或小于2.5微米的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PM10(可吸入顆粒物,指空氣動力學直徑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顆粒物)兩項,其它4項污染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在每個月中基本達標。而影響城區環境空氣質量的首要污染物為PM2.5。

二、薊縣環境空氣污染成因

經過對薊縣當前環境空氣質量存在的突出問題的客觀分析,認為污染成因與地理位置、氣象條件和某些人為因素均有直接關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受地形地貌和氣象條件影響。薊縣北高南低,位于西、北、東三面環山的特殊地理位置。且我國北方地區春季干旱少雨氣候干燥,靜風天氣較多,大氣穩定度較高,不能形成明顯對流,不利于污染物稀釋與擴散。另外,由于冷暖交替頻繁,溫差起伏大,易形成氣旋,在冷熱空氣交替和氣旋影響下,沙塵、霧霾天氣頻頻出現,持續時間較長,再加上空氣自動監測站點離水庫水面較近,易形成霧旋帶塵,致使自動監測站附近的可吸入顆粒物(PM10)和細顆粒物(PM2.5)濃度增高。而其它區縣地處平原,在同等氣候條件下產生的塵較為容易擴散。

2、受建設開發施工場地影響。第一,受城區及周邊地區大面積的房地產開發施工影響。施工過程中,有關部門督促各建筑工地的料堆場采取了防塵措施,但在建筑物料的運輸裝卸和貯存過程中,依然產生了大量揚塵。另外,工地的地坪大都未作硬化處理,也未進行灑水降塵,致使塵土飛揚。第二,受新城拆遷項目全面土建影響。隨著新城建設的不斷推進,拆遷建設場景如火如荼,且大都處在自動監測站點的上風向,在大風強度足夠時,施工二次揚塵污染不可避免,對城區空氣質量造成一定影響。

3、受道路運輸揚塵影響。進出城區運輸渣土、煤炭、煤灰、垃圾等散流體物料的車輛,尤其是自邦喜路與翠湖東路連接路段(環境空氣自動站附近)的過往車輛比較集中,大都未采取任何防塵措施,遺撒或泄漏現象嚴重,對環境空氣質量影響甚大。

4、受礦山開采創面植被恢復不及時影響。近年來,薊縣縣委、縣政府下大力度采取多部門聯合執法的方法,強制關閉了全縣所有礦山開采、加工企業,粉塵污染大幅下降。但由于開采創面沒能全部得到及時治理,山體面積較大,又處在我縣城區上風向,間接影響城區空氣質量。

5、受供熱鍋爐煤煙影響。盡管我縣已實施熱電聯產,對建成區內各大供熱站進行并網,但是仍有40余臺小型供熱鍋爐和城中村的土暖氣燃用高硫煤取暖,致使一季度空氣質量煙塵和二氧化硫排放超標。另外,城區內有大量洗浴鍋爐、飯店茶爐未改用清潔能源,且大部分沒有安裝有效環保設備,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空氣質量。加之城中村居民大都采用土暖氣燃用高硫煤取暖,致使一季度大氣中煙塵和二氧化硫排放量超標。

6、受露天燒烤煙塵影響。每年夏季,城區有一大部分餐飲飯店都把經營燒烤作為主要經濟來源,不但里空外擺影響市容市貌,燒烤時所產生的大量碳灰和油煙煙塵嚴重污染城區環境空氣。

7、受道路揚塵影響。進出城區運輸渣土、煤炭、煤灰、垃圾等散流體物料的車輛較多,尤其是自邦喜路與翠湖東路連接路段(環境空氣自動站附近)的過往車輛比較集中,大都未采取任何防塵措施,遺撒或泄漏現象嚴重,對環境空氣質量影響甚大。在道路保潔方面,目前我市大部分區、縣每天對主要干路實施機掃、噴水作業,道路交通造成的二次揚塵污染較低。我縣城區路面大都采用傳統的掃帚清掃,衛生清掃方式比較落后,且路面不能定期噴淋灑水,造成嚴重的二次揚塵污染。

8、汽車尾氣的排放影響。近些年家庭汽車擁有量急劇增長,上下班時間各交通干線汽車大量擁堵,產生大量尾氣不易擴散;為治理運載違規現象,全縣設有多處超限檢查點,在進行檢查時,大量載重車輛停留排放汽車尾氣這兩個方面的原因造成汽車尾氣大量排放,使硫、氮等多項污染物超標。此外,城區內的部分加油站沒有安裝油氣回收工程,造成油氣泄漏,也造成大氣污染。

9、受境外污染源影響。雖然我縣下大力量關停了小石料、小石灰、小水泥等污染企業,但與我縣東毗鄰的河北省遵化市、西北方向毗鄰的三河市境內的石料開采,以及加工和運輸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粉塵和揚塵,隨季節風飄入我縣,特別是縣城東部砂石料運輸車輛從我縣東外環和南外環穿城而過,使粉塵在城區上空造成空氣污染。

三、改善薊縣環境空氣質量的幾點建議

鑒于上述實際情況,建議建立環境保護聯動機制,要求各職能部門有效實施針對性管理,強化治理粉塵污染,進一步優化環境空氣質量,加快構建中等規模現代化旅游城市和美麗薊縣建設的實施進程。

1、加強對燃煤設施的監管。薊縣是燃煤消耗大縣,其中,國華盤電、大唐盤電年使用燃煤500萬噸左右,占全縣燃煤消耗的比重在90%以上。近些年來,兩家電廠先后實施了燃煤脫硫、脫硝工程,SO2、氮氧化物等有害氣體的排放等到了有效遏制。2013年我縣利用電廠資源,實施了熱電聯產集中供熱工程,逐步替代了城區內原有燃煤鍋爐,但仍有一部分燃煤鍋爐正在使用,要加強對未并入熱電聯產管網的燃煤供熱鍋爐的管理,督促脫硫設施正常運轉,減少二氧化硫排放。同時,制定燃煤鍋爐淘汰計劃,完善相關政策措施,積極倡導使用清潔能源,鼓勵在用燃煤供熱鍋爐以及工業燃煤鍋爐的有序退出,還城區一片蔚藍天空。

2、強化道路運輸、建筑施工揚塵等項治理。一是對城區內的渣土、沙石、煤灰等散流體物料的車輛進行統一監管,對運輸車輛進行限載并采取密閉或苫蓋等治理措施,對邦喜路城區路段至環湖東路路段實行運輸車輛限行措施,防止運輸二次揚塵污染。二是建設邦喜路二線,禁止大型運輸車輛在城區行駛,將遵化入薊大型車輛由邦喜路經果河橋入別九線至102國道,避開城區減少粉塵撒漏。三是增加道路清掃設備投入,對城區主要道路實施機掃和噴水作業,確保城區主干路面清潔。四是加強對建筑施工工地的監督管理,嚴禁透視及敞口施工;施工現場的道路要進行硬化處理,嚴禁揚塵;嚴禁車輛帶泥上路,不準使用無蓋車輛;建立定期灑水、噴淋制度,及時做好工地及周邊的清掃保潔;嚴禁拋撒渣土、垃圾等廢棄物。五是、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督促建筑施工單位對工地的“三堆”(煤堆、灰堆、料堆)全部落實苫蓋措施;集中開展對城區范圍內經營性露天燒烤攤點的集中治理,減少煙塵污染。

3、有序開展礦山開采創面綜合治理。薊縣關停小石礦、小石灰等污染企業后,留下了“千瘡百孔”的尾礦,這些尾礦沙塵對大氣的污染也相當嚴重。近年來,雖然實施了一些尾礦治理工程,但總體效果不佳,有些只是對迎面山進行了復綠,大量的創面還未實施修復。政府有關部門要把做好生態環境建設作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大事,本著“量力而行、先易后難、分布實施”的原則,堅持不懈地開展礦山開采遺留現場植被恢復工程。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依法明確環保、地礦、國土等部門在尾礦環境管理中的職責,各有關部門要加強溝通、聯合執法、形成合力,進一步加大治理力度、加強配合,從根本上改善尾礦治理環境。

4、推行大氣污染防治網格管理工作。在當前全市推行大氣污染防治網格化管理工作的基層上,進一步深化此項工作,逐漸建立完善統一指揮平臺,健全各級網格長、網格員編制,理順各級網格長、網格員職責,健全工作考核和獎勵機制,充分以揮職能作用,真正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大氣污染防治網,實現大氣污染時時處處有人管、有人治。

第3篇

關鍵詞:環境空氣質量 二氧化硫 防塵控塵

中圖分類號: Q938 文獻標識碼: A

在國家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指標加嚴、控制污染物種類增加的情況下,為切實貫徹落實黨的十關于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亟需開展新一輪大氣污染防治行動,以《重慶市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重慶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規劃》和《重慶市大氣聯防聯控規劃》等既有規劃為基礎,結合大渡口區實際經濟、環境發展情況,進一步削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加大力度控制環境空氣污染,確保大渡口區空氣質量得到持續改善。

1、2013年大渡口區城區環境質量現狀

根據大渡口區新山村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站點提供的2013年空氣質量數據可知:大渡口區城區環境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為0.103mg/m3,低于重慶主城平均2.8%;二氧化氮(NO2)平均濃度為0.042mg/m3,高于重慶主城平均10.5%;二氧化硫(SO2)平均濃度為0.039mg/m3,高于重慶主城平均21.9%。從監測數據看,二氧化氮成為大渡口區主要污染物,遠遠超過重慶主城平均水平,二氧化氮也較主城平均偏高。

2、2013年大渡口區城區二氧化硫濃度偏高原因分析

大渡口區已全面完成了建成區“無煤區”整體創建工作,現轄區建成面積36.59km2,無煤區面積36.59km2,無煤區建成率達100%。2013年,無煤區建設工作總體推進較好,但個別街鎮有所反彈,如新山村附近燃煤現象死灰復燃。在油氣污染方面,轄區內共有7座加油站、3座儲油庫和149臺油罐車,對二氧化硫濃度造成較重影響。另一方面,分析大渡口區新山村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數據和鄰近九龍坡區楊家坪監測點數據得知,二氧化硫濃度上升,主要是由于臨近區九龍坡發電廠大量燃煤產生的二氧化硫所致。九龍坡發電廠常年排出的大量二氧化硫按餅狀散落在各區域。大渡口區新山村環境空氣自動監測點和九龍坡發電廠均處在長江沿線,受河風影響較大,加之今年上半年,轄區靜風頻率高,河風成為主導風,大量二氧化硫飄塵落點恰好在大渡口區新山村點附近,導致了大渡口區空氣中二氧化硫濃度升高。

3、2013年大渡口區環境空氣質量形勢嚴峻

從二氧化硫上看,大渡口區新山村點二氧化硫濃度今年以來一直處于高線,轄區內有占主城區73.3%的油罐車數一定程度增加了大渡口區二氧化硫濃度,新山村附近燃煤反彈現象直接對新山村監測點構成影響。臨近區九龍發電廠的高二氧化硫貢獻率也成為大渡口區二氧化硫濃度形勢嚴峻的主要推手。九龍坡區因設有兩個環境空氣自動監測點(楊家坪點和白市驛點),依照重慶市環保局環境空氣質量數據統計規定,各區污染物日均值按照轄區內各測點平均值計算。白市驛點的低二氧化硫濃度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九龍坡區總體二氧化硫濃度值。反觀大渡口區,新山村監測點作為大渡口區唯一一個空氣質量監測點,由于地理位置的關系,受到周邊區域高濃度二氧化硫影響,且高濃度值直接反映為大渡口區空氣質量數據,往往被誤傷。

從二氧化氮上看,大渡口區環境空氣自動監測點位于主要交通干線旁,機動車流量大,尾氣污染重。目前大渡口區正按照環保部和市政府要求開展儲油庫、加油站和油罐車治理,加大了物流量,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大渡口區二氧化氮濃度。因此,在機動車流量日益增長的背景下還需做好二氧化氮防控工作。

從可吸入顆粒物上看,2013年上半年全區大范圍地區出現霧霾天氣,加之降雨量減少,主城區空氣質量均出現大幅度下滑。同時,隨著大渡口區2013年新開工工地的增加,加劇了這種下滑。直接反應在考核指標上即是可吸入顆粒物濃度較去年大幅上升,雖然下半年氣候有所改善,污染物濃度下降,但是由于上半年的高濃度值拉高了全年平均水平,大渡口區控塵工作形勢嚴峻。

此外,細顆粒物作為大部分時間大渡口區環境質量指數(AQI)評價中的首要污染物,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大渡口區藍天天數,控制工作不容忽視。與此同時,直接排入大氣的一次污染物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在太陽光與熱作用下,經化學反應容易產生臭氧,因此在夏季臭氧逐步成為大渡口區首要污染物。

4、關于改善大渡口區城區環境空氣質量的建議

① 結合大渡口區環境空氣質量現狀及存在的困難,認真落實燒結磚瓦窯企業關停、無煤社區鞏固、企業煙氣脫硝治理、混凝土攪拌站廢氣污染治理、揚塵控制示范工地和道路創建、餐飲油煙污染整治和油氣污染治理7項環保措施及工程。

② 繼續加大日常巡查、應急預警響應和督查督辦力度。突出控塵重點,強化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重點污染源“三大重點”的標準化管理,著重抓好房屋拆遷、土地整治、建筑施工、渣土運輸、園林綠化和道路沖洗“六大環節”,并采取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抓好監測點周邊半徑2公里范圍內的塵污染源信息采集、臺賬管理及控塵監管。

③ 加大工業企業廢氣達標排放的監管力度。針對大渡口區二氧化硫濃度偏高的現象,開展二氧化硫來源調查分析,加大工業企業廢氣達標排放的監管,鞏固城市無煤區建設成果,加強燃煤銷售、使用監管,遏制燃煤現象反彈。在做好大渡口區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的同時,重點做好儲油庫、加油站和油罐車的油氣污染治理、磚瓦窯企業關停和工業企業廢氣達標排放,推廣使用清潔能源。結合大渡口區創建“國家衛生城區”,加強餐飲油煙污染設施監管,建立完善的食藥監、衛生、工商、規劃、環保等部門聯合審批制度,整治餐飲油煙,確保達標排放。

④ 加快大渡口區新增空氣質量自動監測點的建設步伐。重點開展大渡口區細顆粒物和二氧化硫來源解析,大氣復合性污染研究和區域污染源研究,力爭新增空氣質量自動監測點克服大渡口區二氧化硫區域性污染的弊端,為大渡口區空氣質量數據提供更科學、合理的數據,增強大渡口區環境空氣質量競爭力。

雖然近年來大渡口區在大氣污染控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空氣質量水平與群眾的切身感受和要求還有較大的差距,隨著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的實施,我區大氣污染從煤煙型向復合型污染的轉變,灰霾、酸雨和光化學污染等區域性大氣環境新問題逐漸凸顯,大氣污染控制難度在顯著增加。隨著重慶“3.14”總體部署及第四次黨代會提出的力爭2017年在西部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把作為主城區的大渡口也帶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在經濟和社會得到加速發展的同時,城市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工業的快速增長以及機動車保有量的明顯增加,也增加了我區空氣質量進一步改善的難度。因此,將大渡口區建設生態文明城區,合理進行本區塵緣解析,開展新一輪大氣污染防控工作非常必要。

參考文獻:

[1] 《重慶市環境保護“五大行動”實施方案(2013-2017年)》(渝府發[2013]43號)

[2] 《重慶市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

[3] 《重慶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規劃》

[4] 《重慶市大氣聯防聯控規劃》

第4篇

這幾天,我圍繞我們周圍的空氣受污染的程度以及空氣污染對人類身體健康的危害等方面問題進行了調查。我根據珠海周圍的環境特點和所發現的問題,上網進行了調查。從調查情況來分析,我們周圍的空氣是受到了污染。污染源主要是工廠煙囪排放的黑煙,機動車輛排出的尾汽。這些污染源排放出來的什么污染物呢?對人們的健康有什么危害呢?我查閱了有關資料,懂得了許多有關空氣污染的知識。

大氣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顆粒物。它們在空氣中的含量若是超過一定的標準,就會危害人們的健康。空氣污染指數小于50,說明空氣良好,污染物濃度小于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的一級標準限值,為一級優,符合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一些需要特殊保護地區的空氣質量要求空氣污染指數大于50,小于100,表明空氣質量一般污染物濃度小于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的二級標準限值,為二級良好,符合城鎮居住區、商業交通居民混合區、文化區、一般工業區和農村地區的空氣質量要求。

防治大氣污染,控制污染排放是改善空氣質量的根本措施,其主要途徑有:工業合理布局,搞好環境規劃改變能源結構、推廣清潔燃料、使用清潔生產工藝,減少污染物排放強化節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區域集中供暖供熱強化環境監督管理和老污染源的治理,實施總量控制和達標排放嚴格控制機動車尾氣排放等。

空氣污染問題十分嚴重,應該怎么辦呢?我建議:

(1)搞立體綠化,擴大綠化面積,可以搞無土栽培。植物有過濾各種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和凈化空氣的功能,樹林尤為顯著,所以綠化造林是防治大氣污染的比較經濟有效的措施。

(2)解決燃料問題,盡量使用太陽能等無污染或污染小的能源。

(3)多組織宣傳活動,咨詢活動,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

(4)組織同學利用雙休日到街道、市場、廣場撿垃圾,保持環境整潔。

今天的我們是明天社會的主人,保護和改善周圍的環境,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我們要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環保的有心人,注意節約資源,回收廢品,多參加環保活動,多植樹,多種花,做一個名符其實的環保小衛士吧!

第5篇

關鍵詞:旅客列車 空氣質量 調查

近年來, 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 人口流動更加頻繁,作為大眾化經濟、便捷、舒適、快速的交通工具,乘坐火車成為旅客的主要出行方式。為確保旅客在旅行期間的衛生安全, 定期開展旅客列車車廂環境和空氣質量檢測成為鐵路疾控部門的重要職責。為了解旅客列車車廂空氣質量, 2011年4月18日至29日,我們選擇客流較大的9趟長途列車進行溫度、相對濕度、風速、co、co2、新風量、噪聲、照度和空氣細菌總數9項指標進行抽樣檢測和綜合評價。

1、對象與方法

1.1檢測對象 2011年4月18日至29日,在某鐵路局始發列車中選擇客流量較大的至北京、青島、南昌、哈爾濱、杭州、銀川、沈陽北、廣州、北京(西線)9趟列車進行現場采樣和現場檢測。

1.2 檢測項目 溫度、相對濕度、風速、co、co2、新風量、噪聲、照度和空氣細菌總數,

1.3檢測儀器 溫度、相對濕度、風速、co、co2、新風量檢測儀器為Q-TRAKTM7565型室內空氣品質檢測儀(北京寶云興業有限公司);噪聲檢測儀器為AWA6270+AB型噪聲分析儀(杭州愛華儀器有限公司);照度檢測儀器為1330B型數字式照度計(北京寶云興業科貿有限公司);

1.4 檢測方法 檢測人員在列車開出始發站2h后, 按GB/T 17220- 1998《公共場所衛生監測技術規范》[1]和《公共場所衛生標準》要求, 每趟列車選取3-4節不同種類車廂,即硬座、硬臥、軟臥、餐車各設一點,每節車廂布設1個點, 即中部位置坐席通路, 檢測溫度、相對濕度、風速、co、co2、新風量、噪聲、照度和空氣細菌總數,每個項目檢測2次, 取平均值。空氣細菌總數采用自然沉降法進行采樣[2],將營養瓊脂平板置于采樣點處,打開皿蓋,暴露5min,蓋上皿蓋,帶回實驗室置于37±1℃恒溫箱48h后, 計數菌落總數。

1.5評價依據 評價標準按照GB 9673-1996《公共交通工具衛生標準》進行。

2、結果

在9趟列車檢測的9個檢測項目中, 相對濕度、新風量不達標率分別為100%、88.57%,CO2超標率為11.43%;其余項目均合格。具體情況見表1、表2。

表1:2011年某鐵路局長途旅客列車

車廂環境衛生與空氣質量檢測情況

表2. 2011年某鐵路局長途旅客列車

車廂環境衛生與空氣質量超標情況

3、討論

相對濕度100%不達標,主要原因是北方氣候干燥,列車加濕條件不好和空氣流通不佳的情況下出現的。相對濕度是指空氣實際所含水蒸氣密度和同溫下飽和水蒸氣密度的百分比值。人體在室內感覺舒適的最佳相對濕度是49%~5l%,相對濕度過低或過高,對人體都不適甚至有害。在我國北方一般氣候干燥相對濕度較低,在這種環境,人易患呼吸道疾病和出現口干、唇裂、流鼻血等現象。這是因為,鼻子內部、呼吸道、肺部連同網狀肺泡是由支撐發狀纖毛的黏膜覆蓋,當空氣相對濕度低于40%時,纖毛的運動就會變得十分緩慢,于是灰塵易粘在粘膜上,刺激咳嗽,不利于排除病菌,從而導致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另外,由于相對濕度低,人體表皮水分大量散失,導致人的皮膚彈性下降,加速皮膚衰老,出現表皮粗糙、細胞脫落等現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皮膚抵抗病菌的能力。

新風量是指不從空調系統進入的,而是從門窗進入的新鮮空氣總量。新風量是衡量室內空氣質量的一個重要標準,主要根據人體的生理需要確定,新風量不足主要是由于送風方式不十分合理[3]和列車運行時在車廂周圍形成負壓區,即車速越快、負壓越大、對新風量會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人長期處于新風量不足的室內易患“室內綜合癥”,出現頭痛、胸悶、易疲勞的癥狀,還容易引發呼吸系統和神經系統等疾病。

CO2 的濃度可以反映出人體代謝產生氣體污染物的綜合水平,主要與旅客數量和車廂的通風換氣狀況有關。CO2 的濃度超過標準值,說明隨著運行時間的延長,車廂內CO2 不能得到有效稀釋而不斷聚集而引起。新風量直接影響到空氣的流通和車廂空氣的污染程度。當CO2 含量達到0.07%時, 敏感者就感覺有不良氣味和不適感; 當含量達0.1%時, 出現不舒服感覺[4]。

4、建議.

本次檢測的9趟長途列車中相對濕度和新風量不達標率分別為100%和88.57%;CO2 超標率為11.43%。調查結果表明:長途旅客列車封閉的車廂使得空氣流通不暢,存在危害旅客身體的健康隱患,特別是在傳染病的流行季節,很容易成為病原微生物傳播的場所,成為疾病的擴散源。因此提出如下建議:(1)鐵路部門應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加強機械通風換氣, 保證新風量;(2)嚴格控制旅客超員,禁止旅客吸煙, 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3)在情況允許情況下短暫開窗換氣。總之要特別加強和改善旅客列車微小氣候和空氣質量, 將保障廣大旅客的身體健康作為今后鐵路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重點。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GB/T17220-1998,公共場所衛生監測技術規范[S].北京: 法律出版社, 1998

[2]GB/T18204.1~30-2000,公共場所衛生標準檢驗方法

第6篇

關鍵詞:幼兒園,空氣質量,二氧化碳濃度

Abstract: to quantitatively study the kindergarten winter indoor air quality, in a Shanghai kindergarten children activity unit of typical indoor air quality spot test, obtains the indoor air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data, the data analysis, found the kindergarten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problems: indoor relative humidity is too big, the winter indoor temperature does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human thermal comfort, indoor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s are not up to the hygiene requirements. Finally,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and indoor air quality measures.

Key words: kindergarten, air quality,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中圖分類號:Q938.1+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室內空氣舒適性和空氣質量的要求也愈來愈高,幼兒期是人的生理、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良好的環境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室內空氣質量,時時影響著幼兒的身心健康。

筆者通過對上海典型幼兒園的兒童活動單元室內空氣質量的現場測試,了解了上海市普通幼兒園的現狀,發現其室內空氣質量存在的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研究之后,提出改進措施,以期從暖通設計上改善幼兒園的空氣質量。

調查和現場測試

前期調查

本人于2011年10月對上海市松江區的九所大、中型幼兒園進行了冬季室內空氣質量現狀進行了問卷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180份,回收155份。通過對問卷的分析,發現幼兒園的室內空氣質量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1、班級幼兒人數超出額定人數現象普遍存在,有31%的問卷認為是室內人數超標造成室內空氣質量差的主要原因;

2、兒童活動單元室內采用自然通風,冬季開窗不及時甚至不開窗,造成室內空氣質量下降,有53%的問卷認為通風量不足是造成幼兒園的室內空氣質量差的主要原因;

3、由于兒童活動單元室內未設置散熱器,室內溫度普遍低于16℃,遠低于設計規范要求的室內采暖計算溫度20℃[1]。

(二)測試方案

1、測試對象選擇

通過調研筆者選擇了位于上海市松江區新松江路的檀香幼兒園,該園是按上海市幼兒園“九五”建設標準設計,是一所全日制公辦區二級幼兒園。兒童活動單元室內主要分為活動區與休息區。本次測試選定內部布局相同、方位相同的三層單元室,由一層到三層分別為櫻桃班、香蕉班和中四班。

2、 測試工具

本次測試過程中所使用的儀器分別為美國TSI9515熱線風速儀和美國TSI7565室內空氣品質(CO/CO2)監測儀。

3、測試過程

分別在每個班級選10個點,其中休息區6個點,每個點相隔1.5米,活動區4個點,每個點相隔2米,室外選取入口處作為固定測試點,各測點距地高度均為1.0米。測試內容為各個點的室內空氣溫濕度、相對濕度、CO2濃度等。分別于2011年11月23日和12月20日上午10:00~10:30各測試一次。

二、測試結果的分析

通過現場測試得到室內不同位置的室內溫濕度、風速、CO2濃度等的空間分布數據,下面對現場測試數據進行比較分析。

(一)室內溫度

由于該幼兒園室內未設置散熱器系統,所以每年11月中旬以后,室內溫度逐漸降低,兩次測試的結果都顯示室內溫度最高未超過14℃,一層櫻桃班甚至不足12℃,遠未達到規范規定的20℃的舒適溫度[1],即使考慮幼兒冬季衣著較厚、活動量較大等因素,該溫度作為室內活動區的溫度仍嫌較低。

(二)室內相對濕度

根據測試結果室內相對濕度在55%~72%之間波動,如考慮幼兒就餐期間及幼兒活動期間因呼吸何皮膚汗液蒸發等帶入濕量,室內濕度會更高。當室內濕度在50%~60%范圍內時,有利于幼兒在室內活動時通過汗液蒸發散熱保持舒適,也保證寢室內被褥的干爽,有利于幼兒的睡眠的舒適。當室內濕度達到70%時,將會為許多微生物的孳生提供條件,造成霉菌生長,影響室內空氣質量[5]。

(三)室內二氧化碳濃度

由測試結果可以看出兩次測試位于二層的香蕉班所有測點的CO2濃度均高于1000ppm,三層中四班室內CO2濃度比一層櫻桃班室內CO2濃度高,但兩層的室內CO2濃度均低于1000ppm。GB17094-1997將CO2濃度上限定為1000ppm[4],最新修訂的室內CO2衛生標準將該上限降為900ppm,根據該標準11月23日測試的三層中四班的室內CO2濃度也超過了衛生標準的要求。該區域室外CO2濃度大約在400~500ppm,當室內空氣與室外空氣交換良好時,室內CO2濃度通常不會達到人感覺主觀不適的狀態。CO2濃度的高低通常可以用來表示室內空氣清潔程度,以及通風換氣是否良好,居室內CO2濃度應保持在700ppm以下,最高不應超過1000ppm[6]。兒童活動單元室內采用自然通風,冬季為避免室溫產生較大波動,開窗不及時甚至不開窗,造成室內空氣CO2濃度偏高。而造成不同樓層室內CO2濃度差異的主要原因筆者分析認為是溫度中和面的作用,該建筑僅有地上三層,溫度中和面剛好在二層中間偏上,造成該層室內冬季自然通風量不足,從而室內幼兒活動期間排出的CO2得不到及時的稀釋,造成室內CO2濃度偏高,甚至高于國家衛生標準要求。當CO2濃度高于700ppm時少數敏感的人就會感覺到不良氣味并有不適感,長期處于該環境中人們往往感到煩悶、乏力、嗜睡、感冒的發生幾率較高,工作效率、健康狀況明顯下降 [9]。因此如此高的室內CO2濃度會造成幼兒活動性降低、身體抵抗力下降,影響到幼兒的正常學習和身心健康。

三、結論和改善措施

(一)根據上述分析,對于幼兒園室內空氣質量科得出如下結論:

1、冬季室內溫度偏低,低于人體衛生要求的16℃,不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

2、被測兒童活動單元內相對濕度偏高,容易造成幼兒被褥潮濕,影響幼兒睡眠質量,且室內易孳生霉菌加上室內空調系統過濾網未定期清理使得室內空氣中懸浮顆粒物較多,容易造成幼兒患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不利于幼兒身體健康成長。

3、部分樓層被測兒童活動單元內CO2濃度偏高,高于最新修訂的室內CO2濃度室外國家標準上限,會使部分敏感的幼兒感覺到不良氣味并有不適感,長期處于該環境中幼兒往往感到煩悶、乏力、嗜睡、感冒的發生幾率較高,健康狀況明顯下降。

(二)針對以上結論我們提出以下改善措施:

1、根據以上結論,造成幼兒園室內空氣質量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冬季室內新風量不足,根據室內外CO2濃度、幼兒園室內人員新風量要求等,建議室內通風換氣次數按3次/小時考慮,新風送至活動室、休息室,排風從衛生間排除,為同時兼顧冬季室內溫度要求,在衛生間內設置板翅式新風換氣機回收排風中的熱量,新風側設置粗效過濾器,新風采用壓入式。考慮到活動室和休息室不同時使用,送風支管用電動閥分別控制。

2、根據幼兒的生理和活動特點及測試結果認為兒童活動室冬季室內采暖計算溫度采用16~18℃為宜。建議采用地面輻射供暖結合地源熱泵的采暖方式以提高冬季室內舒適度。

參考文獻

[1]JGJ39-87,托兒所、幼兒園建筑設計規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7.

[2]GB50019-2003 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 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3.

[3]黃軍榮.現代幼兒園建筑設計初探[J]廣西城鎮建設,2009.

[4]GB17094-1997 室內空氣中二氧化碳衛生標準.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7.

第7篇

隨著環境污染問題的加劇和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科學評價環境質量的經濟價值已經引起各國政策制定者和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目前,不少國家已經將環境質量的經濟價值納入國民經濟核算,并將其作為制定和評價經濟政策的依據之一。例如,美國政府已經將空氣質量的貨幣價值列入國會預算(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1994);中國也于2002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要求在相關建設項目的論證和評價過程中嚴格評估環境變化的經濟價值。

盡管治理環境、改善環境質量已經成為一種共識,但在現實操作中,其重要性又往往被忽視,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環境質量這種“商品”本身的屬性決定的。從經濟學角度看,環境屬于公共品,雖然其質量的改善對于改進居民的福利至關重要,但由于缺乏直接的市場,其經濟價值難以表現。正是這種估價上的困難,使決策者往往對環境質量的重要性給以低估和輕視(Kolstad,2000;Kneese,2011)。因此,為了幫助決策者更好地制定和實施相關的環境政策,就必須積極探索合理的環境估價方法,建立科學的環境政策成本—收益評價體系。

作為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空氣和居民生活的關系最為密切,其質量對居民福利的影響也最大,因此對其質量進行估價的理論和現實意義都十分重大。目前,國際上已有大量的文獻對此進行了研究,并積累了不少較為成熟的方法。相比之下,國內的同類研究卻相對較少。

本文運用青島市2008年商品住房交易登記數據,通過“特征價格法”,對青島市空氣質量的經濟價值進行估計,并在此基礎上對環境政策的成本—收益進行評價。

本文其余部分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文獻綜述,第三部分是數據及相關背景介紹;第四部分是模型設定和估計方法;第五部分是估計結果與分析;第六部分是空氣質量、住房價格和公共環境治理融資的案例分析;最后是結論部分。

二 相關文獻綜述

對空氣質量的經濟價值進行合理評估是環境經濟學的重要議題之一。至少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人們已經發現房產價值和空氣質量之間存在某種聯系,并建議將這種聯系應用于環境政策評價(Ridker和Henning,1967)。由于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這一發現并沒有引起太多重視。

Rosen(1974)提出“特征價格法”后,關于空氣質量對房產價格影響的研究開始大量涌現。①根據“特征價格法”,事實上,房價是人們對住房具有一系列特征的邊際意愿支付(Marginal Willing to Pay, MWTP)的總和,通過回歸分析就能還原各種特征的MWTP。沿著這一思路,Bender等(1980)、Smith(1978)、Freeman(1974、1982、1993)、Palmquist(1982、1983、1991)和Brucato等(1990)用美國、歐洲等地的房地產市場數據,就空氣質量對房屋價格的影響進行了廣泛的分析。對于這些早期的文獻,Smith和Huang(1995)做了一個很好的綜述。值得一提的是,Smith和Huang在對相關研究結論進行綜述比較的同時,還對以上文獻中的模型設定作了比較。通過Monte Carlo模擬發現,在不同估計方程設定形式下都能較好擬合數據的前提下,線性估計方程得到的系數最能準確刻畫“特征價格模型”中的MWTP。

最近10年來,隨著環境問題重要性的上升,對空氣質量進行評估的文獻開始大量增加。從研究方法上看,最近的文獻主要有三方面的突破:第一是空間計量技術的使用。傳統的“特征價格模型”往往忽略房屋價格在空間上的相關性,造成估計結果的偏誤。針對這一問題,空間計量的創始人之一Anselin及其合作者(Kim等,2003;Anselin和Lozano-Gracia,2009)將空間誤差修正模型、空間滯后模型等新方法引入分析,從而提升了估計的精確程度。第二是將遷移等行為引入分析,將“特征價格法”和離散選擇模型結合起來進行分析。例如,Bayer等(2006)通過對美國房地產市場的分析,發現如果遷移需要成本,那么用“特征價格法”估計的人們對清潔空氣的MWTP將被嚴重低估。根據他們的研究,在考慮遷移成本后,得到的MWTP將是用傳統估計方法所得結果的3倍左右。第三是將“特征價格法”同“生活滿意觀點”等主觀評價方式結合起來,綜合評價人們對清潔空氣的MWTP。根據Luechinger(2009)的研究,用“特征價格法”估計得到的MWTP僅為用“生活滿意觀點”估計所得數值的1/10左右,這表明在很大程度上“特征價格法”的估計值僅僅是人們對空氣質量MWTP的一個下界(lower bound)。

當然,除了以上三方面的研究外,還有大量文獻在傳統的框架內對空氣質量的估價進行了探索。Chay和Greenstone(2005)利用工具變量法對美國空氣質量對房價的影響進行了研究。當然,這類研究從本質上并沒有突破“特征價格法”的框架。在表1中,我們對近期的部分重要文獻進行了總結。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關于空氣質量估價的絕大多數研究都建立在“平均”意義上。但在現實中,購買不同價位住房的居民對空氣質量的重視程度各不相同,了解不同居民在MWTP上的差異不僅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在現實政策的制定中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如在考慮對房產征稅以進行環境治理融資時,這是個關鍵問題)。

在國內,不少經濟學家已經開始用“特征價格法”對公共政策進行評價。例如郝前進和陳杰(2007)用該方法研究了交通可達性對上海房價的影響;谷一楨和鄭思齊(2009)用該方法考察了北京13號地鐵的修建對于周邊房價的影響;馮皓和陸銘(2010)用該方法探討了擇校行為對上海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在環境科學的研究中,尹海偉等(2009)利用“特征價格法”測算了上海綠地面積對房價的影響。利用“特征價格法”對空氣質量進行估價的研究并不多見,本文將在一定程度上填補相關文獻的空白。

三 相關背景和數據介紹

本文以青島市作為研究對象。青島位于山東半島南端,是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2008年末,青島市戶籍總人口為761.56萬人,其中市區人口為276.25萬人(面積1159平方公里),下轄5市(縣級)485.3萬人。②青島是山東省重要的旅游和工業城市,也是全國最早開放的沿海城市之一。2008年青島市GDP總量為4436.2億元,其中第三產業貢獻高達40%。

近年來,青島市積極推動房地產業的發展,房地產在全市經濟中的 重要性逐步提高。根據《青島統計年鑒》公布的數據計算,2008年房地產投資占青島GDP的比例為10.2%,高于全國平均的8.4%,而在2001年,這一比例僅為6.5%,略低于全國平均的6.8%。

為配合房地產業的發展,青島積極打造宜居城市,鼓勵和吸引全國各地居民在青島購房置業。③在吸引居民尤其是外地居民購房的過程中,良好的環境一直是青島的獨特優勢,這使得包括空氣質量在內的環境因素在決定當地房價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突出環境優勢,青島在環境治理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十一五”期間,青島市治污減排投入資金高達37億元,占地方財政收入的10.81%。在空氣污染治理方面,青島市啟動了空氣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測工作,搭建了環境監控信息系統平臺。同時,在城市機動車和揚塵污染防治等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舉措。這些政策措施有效地改善了青島空氣質量,以2008年為例,全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333天。基于良好的城市環境,青島被認為是全國最理想的居住城市之一。④

本文使用的數據主要來自于3個數據庫。其中,最重要的數據來自青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提供的商品住房交易數據庫。數據庫提供了2008年青島市一手商品住房的交易信息,這些信息包括:住房位置(具體到小區經緯度)、建筑結構、建筑面積、使用面積和交易價格等。在經過數據有效性甄別后,共有8264個觀測值,約等于當年一手商品住房交易總量的1/4。

第二個數據來源是Google地圖。雖然上述數據庫已經提供了商品住房位置的詳細信息,但并沒有住房周邊環境的相關信息。為彌補這一點,我們根據資料提供的房屋地址和經緯度,通過Google地圖搜集和整理了目標房屋到市中心(以“五四廣場”為代表)的距離,及其與最近的商場、醫院、公園、中學之間的距離。

第三個數據來源是青島政務網提供的《空氣質量狀況日報》。⑤該報告從1999年開始,每天青島市所屬區縣的空氣污染指數、質量級別以及首要污染物。⑥這些觀測數值分別來自青島全市13個觀測點,由于我們擁有關于小區的精確位置信息,因此可以得到各小區和所有觀測點之間的空間距離。在此基礎上,仿照Luechinger(2009)的方法,本文用“逆距離加權插值法”(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 interpolation)計算了各小區之間的空氣污染指數。具體來說,假設某小區距離觀測點m的距離為,且觀測點m的空氣污染指數為,則認為該小區的空氣污染指數為:⑦

表2 給出了本文主要變量的統計性描述。

四 模型設定和估計方法

(一)“特征價格法”模型

我們主要采用“特征價格法”對清潔空氣的價格進行估計。按照Rosen(1974)的研究,住房的價格事實上是購房者對其所具備的各類特征的支付。根據以上思想,考慮如下模型:

Smith和Huang(1995)通過Monte Carlo模擬發現,在不同估計方程設定形式下都能較好擬合數據的前提下,線性估計方程得到的系數更能準確刻畫“特征價格模型”中的MWTP,因此在后面的討論中,我們將主要關注線性模型的估計結果,而將其他形式的估計結果作為參照。

(二)穩健性檢驗策略

1.基于商品住房小區層面的平均數據回歸。由于我們使用的是一手商品住房交易數據,因此,估計結果容易受本年度交易樓盤位置的限制。例如在本文使用的樣本數據中,李滄區一手商品住房交易量明顯多于其他各區(市),在這種情況下,利用單套住房的交易數據進行回歸可能導致估計結果有偏。

為檢驗前面的結論是否可靠,我們將以小區為單位,考察空氣質量對于小區平均住房價格的影響。當然,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樣本觀測值將大大減少,并且不能再考察住房個體特征對價格的影響,這是一種巨大的信息損失。同時,由于觀測值減少,也可能導致估計結果不顯著。基于以上兩點原因,小區層面的回歸將只被用作參考。

2.引入空間因素。在之前的估計模型中,我們假設隨機誤差項ε服從正則假定,這保證了用OLS估計的結果具有優良的性質。而在現實中,一般的正則假設并不容易得到保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各誤差之間可能存在空間相關性。Kim等(2003)指出,在用特征價格模型進行房產價格估計時,人們往往忽略了房產價格在空間上的相關性,因此,他們建議用空間計量方法去重新考察上述問題。

為了考察我們在上一節中估計結果的穩健性,我們也將在小區層面上,采用上述兩種空間計量模型對我們的模型進行重新估計。⑨具體來說,我們將估計如下兩種空間模型:

(1)空間滯后模型(spatial lag model)。在空間滯后模型中,假定某小區住房均價與其鄰近小區的住房均價存在相關性,于是,有如下模型設定:

P=α+pWP+βAP+Zδ+Nη+ε (5)

這里,p是空間自相關系數,W是空間權重矩陣,它刻畫在空間上住房價格的相關情況。AP是小區所在區域的空氣污染程度向量,Z表示小區特征,N表示鄰近小區的特征。

(2)空間誤差模型(spatial error model)。在空間誤差模型中,并不直接假設彼此鄰近的房屋之間價格存在相關性,而是假設隨機誤差項ε存在空間自回歸形式。具體來說,我們需要考慮如下模型:

P=α+βAP+Zδ+ε (6)

ε=λWε+u

這里,λ是空間自回歸系數,u為服從正態分布的隨機項。

在權重矩陣設定方面,我們假設在空間上彼此相距2公里以內的房屋是“相鄰”的。用表示空間權重矩陣W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并且:

應用上述模型,我們可以在考慮空間因素的影響下,重新考察空氣質量對住房價格的影響。關于模型的具體估計過程,受篇幅所限不再贅述,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Lesage(1998)。需要指出的是,當運用空間滯后模型估計得系數β和ρ后,購房者的MWTP為:,而利用空間誤差模型估計得到的MWTP在形式上和一般線性模型相同。

(3)利用2007年的空氣污染指數作為解釋變量。上述估計使用2008年的空氣污染指數作為解釋變量,這樣的估計策略可能受到質疑。因為對大多數人而言,購房是一項長期決策行為,最終影響其購買行為決策的可能不是當年的空氣污染程度,而是基于他們對之前空氣污染狀況的認識。

為考察這種可能的滯后效果,我們將用2007年空氣污染指數代替2008年的指數作為解釋變量,重新考察購房者的MWTP,以此來檢驗之前結論的 可靠性。

(4)“浮塵層”和“清潔層”的回歸。有關研究表明,空氣中飄浮的灰塵通常集中于距離地面30~40米處,大約相當于房屋8~12層的位置。而在更高或更低的樓層,空氣中含有的灰塵較少。據此,如果空氣質量確實對住房價格有影響,那么對處于8~12層的住宅,這種影響程度將較大;而對于13層及以上的住宅,應當沒有顯著影響。為檢驗這一結論,我們將分別對這兩個樓層位置的住房價格對空氣質量的敏感程度進行回歸分析。

(三)分位數回歸

無論是應用一般回歸策略,還是應用空間計量方法,估計的都是空氣質量對于整個住房市場的平均影響。而事實上,由于住房市場具有高度異質性,因此空氣質量對不同價位的住房影響將不盡相同。這種異質性對于制定相關的環境治理政策是十分重要的,而在以往的研究中,這種影響往往被忽略了。為考慮這種影響,我們將用分位數回歸(quantile regression)進行分析。

根據Koenker和Hallock(2004)的文獻,考察空氣質量對價格處于分位數т上的住房影響,我們處理如下優化問題:

具體地,假設MWTP=g(P),而住房價格p服從分布F(p),對于某個在邊際上降低1個空氣污染指數的環境治理項目,Q(p)是在價格為p的條件下房屋的交易數量,那么理論上可以從住房購買者籌集到公共環境治理的資金為:

依據上述計算公式,我們可以評估相關公共環境治理項目的經濟效益和融資等問題。

五 估計結果與分析

(一)基本“特征價格法”估計結果

我們利用不同的方程設定形式,對青島市2008年住房價格進行了估計,結果見表3。從回歸結果看,無論在哪一種方程設定形式下,住房價格均與大部分公共設施間的距離以及距離市中心的路程呈負相關關系,這說明了區位在住房價格中的重要作用。在住房單元個體特征方面,房屋所處樓層、房屋總面積等與住房價格之間呈正相關關系,而廳室數量等特征指標與住房價格呈負相關關系。⑩另外,從總體上看,青島市中心城區住房價格遠高于行政轄區內的郊區市(縣)。

對于本文所關心的空氣質量對住房價格的影響,基本線性模型估計結果表明,購房者對空氣質量改善的MWTP值為99.785元/每平方米,即他們愿意為空氣污染降低1個指數而對每平方米住房多支付99.785元。我們的樣本顯示,2008年青島市商品住房均價為5739 元/每平方米,按此計算,購買者對空氣質量改善的MWTP占整個住房價格的1.74%。進一步,我們可以計算出住房價格對空氣質量的偏彈性。容易計算得到,在平均住房價格和平均空氣質量處,該彈性值為1.356。也就是說,空氣污染指數每下降1%,住房的單位價格(元/每平方米)就會上升1.356%。

由表3可以發現,在不同方程設定形式下,估計得到的MWTP值有所不同。僅考慮平均住房價格和平均空氣質量時的情況,用帶二次項的線性模型估計出的MWTP值最大,為113.096元/每平方米,占住房價格的1.97%;即使用半對數模型估計得到的MWTP最小估值也是68.868元/每平方米,占住房價格的1.20%。需要指出的是,盡管用不同模型設定估計得到的MWTP存在一定差異,但是總體來講差別并不大。而且,從數據擬合程度看,各模型得到的調整后的R[2]值都比較大,說明擬合效果良好。在上述討論前提下,根據Smith和Huang(1995)的研究結論,我們比較相信線性模型的估計結果。

與Anselint和Lozano-Gracia(2009)、Kim等(2003)等研究進行比較,不難發現青島居民對空氣質量改進的MWTP在房價中所占的比例較高。盡管選用的指標不同(已有研究一般選用S0[,2]濃度、懸浮顆粒濃度等指標,而本文選用的是空氣污染指數這個加總指標),和國外研究結論的直接對比較為困難,但從比例上看,本文計算的MWTP在房價中所占的比例要高于同類研究的結論。這至少可以從側面說明,空氣質量在青島房地產價格的決定中有更為重要的意義。當然,如果購房者在青島購置住房的主要動因是享受其優良的環境,那么根據Luechinger(2009)的研究,這個估計值或許仍然較為保守。

(二)穩健性檢驗

表4給出了各種穩健性檢驗結果,前兩列分別給出的是基于小區層面的加總數據進行的線性和半對數模型的估計。容易發現,盡管樣本觀測值減少導致估計結果顯著性有所下降,但從估計系數符號看,結論與基于個體層面的估計結果基本類似。在MWTP估值上,用線性模型估計得到的結果為71.736元/每平方米,而用半對數模型估計得到的結果為57.390元/每平方米。從數值上看,后者要小一些,但差別并不大。

表4的第3、4列分別給出了用空間誤差模型和空間滯后模型估計得到的結果。顯然,在估計系數符號上,兩個模型的估計結果仍然和之前的結論一致。在考慮到空間因素后,MWTP數值有所上升,更接近之前用個體層面數據估計的結果。受計算量所限,我們沒有用個體層面的數據進行空間計量估計。但如果用空間模型估計能提高MWTP值,那么我們就有理由相信之前的估計結果還是相對保守的。

表4第5、6兩列給出了用2007年空氣污染指數作為解釋變量的估計結果。容易看到,以此為依據得到的MWTP估值和用2008年空氣污染指數得到的結果吻合程度相當高。這也進一步驗證了之前估計結果的可靠性。

表4最后兩列分別檢驗了處于“浮塵層”和“清潔層”的樓層價格對于空氣質量的敏感程度。第7列的回歸結果顯示,處于“浮塵層”樓層的MWTP為-170.505元/每平方米,其值遠高于平均水平,這符合我們先前的預期。根據第8列回歸結果,空氣質量對處于“清潔層”的住房樓層也有顯著影響(但數值較小),這和我們的預期并不完全一致。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一般均衡效應”,即空氣質量通過影響該區域的整體價格,進而也對“清潔層”價格產生了作用。

圖1 商品住房成交價格和相應的空氣質量MWTP值之間的關系

(三)分位數回歸結果

表5給出了5個分位數上的估計結果。通過估計結果可以直觀地看到如下事實:隨著住房交易價格上升,購房者的MWTP值也在不斷上升,并且MWTP占住房價格的比例也在上升,這說明不同消費能力的購房者對于空氣質量的評價存在顯著差異。一般而言,購買高價位住房的消費者對空氣質量的評價也高:在10%分位數上,購房者的MWTP值僅為30.055元/每平方米(約占該價位房屋價格的0.91%),而在90%分位數上,對應的數值為233.770(約占該價位房屋價 格的2.85%),后者是前者的7.78倍。這種差異來自于不同價位住房購買者的不同動機:對于低價位住房的購買者,買方的動機主要是居住,對周邊空氣質量不會太敏感,他們往往不太愿意為改進空氣質量而支付太高的價格;而高價房的購買者在選購住房時更注重房屋的舒適性,因此對周邊空氣質量有較強的敏感性,對改進空氣質量的MWTP也較高。根據這個結論,如果治理環境、改善空氣質量,最大的受益者將是高價房購買者。如果通過對房產征稅來為改進空氣質量融資,那么合理的稅制設計應當隨房價累進。

為進一步了解商品住房成交價格和相應的空氣質量MWTP值之間的關系,我們在圖1中給出了各分位數上兩者之間的關系。由圖1可知,商品住房成交價格和對空氣質量的MWTP值之間表現出十分明顯的正相關關系。如果通過OLS用一個二次模型去擬合這一關系,(11)可以得到MWTP值和住房價格之間的經驗關系:

(調整后的=0.966,括號中為標準誤)

不難發現,調整后的R[2]值相當高,說明模型擬合效果很好,也說明MWTP值和住房價格之間的對應關系十分明顯。

六 空氣質量、住房價格和公共環境治理融資

清潔空氣的最大受益者是當地居民,居民直接和便于識別的受益方式是住房。清潔空氣是典型的公共物品,為此,為改善空氣質量的投資項目常常因為無法識別受益人而變得異常困難。上一節中,我們估計了青島住房購買者對于空氣質量改進的邊際意愿支付,從而為空氣質量改進項目融資識別受益人和度量受益大小提供了便利,具有重要的政策和實際意義。

第一,利用這一測算工具,我們可以對空氣污染治理政策的經濟效益進行評估。2007年青島市(含下屬郊區、縣、市)年平均空氣污染指數為66.57,2008年這一指數為66.18,下降了0.39。按照我們估計的MWTP值,平均而言購房者愿意為空氣質量改進在住房交易價格上多支付38.916元/每平方米(99.785元/每平方米×0.39)。2008年青島市一手商品住房成交總量約為340萬平方米。以此簡單推算,僅此一項,2007-2008年青島市空氣質量改善產生的經濟價值約為1.3億元。(12)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考慮的僅是一手商品住房的交易數據,如果我們參照以上方法,考慮因空氣質量改進帶來的存量住房的“潛在升值”,那么空氣質量改進的價值增值要大很多。假設青島市2008年存量住房是一手商品住房成交量的5倍,那么空氣質量改善對存量住房帶來的“潛在升值”約為6.5億元,加上一手商品住房,一共是7.8億。該數額比2008年青島市用于“三廢”(廢水、廢氣、廢渣)治理的總支出還要多。

另外,根據Luechinger(2009)、Bayer等(2006)等文獻的結論,用“特征價格法”估計的空氣質量價值僅僅是一個下界,因此有理由認為治理空氣污染所帶來的實際經濟受益還要高于以上估算。

第二,分位數回歸結果可以為相關公共環境治理項目融資提供可能的參考。目前,以青島為代表的一批沿海旅游城市正在積極打造宜居城市,治理城市空氣污染是當務之急。不過,空氣治理需要大量投入,資金來源是各地政府面臨的現實困難。一項可供選擇的融資方案是,對新建商品住房課征環境治理稅,具體課征額度可根據目標城市MWTP值和住房價格間的經驗關系征收。我們認為,利用這樣的方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地方政府環保投入資金不足及其來源問題。

仍以青島為例,該市主要空氣污染是空氣中的可吸入顆粒物和二氧化硫,(13)這兩類污染主要是由燃煤引起的。為治理這類污染,2008年青島市總計投入1.66億元進行鍋爐改造,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如果投入3億元左右的資金進一步加強鍋爐改造,另用1億元左右資金加強城市的灑水抑塵,將空氣污染降低1個指數是完全可能的,由此需要的總投入約為4億元。假設2008年商品住房交易價格分布和本文使用樣本一致,根據式(9)、(10)做簡單外推,如果這項工作順利完成,理論上僅在住房市場上就可以募集4.6億元的資金。政策實踐中,政府可以根據房價,采用一個略低于式(10)計算出的數值征收環境稅,一方面用于增加環境改造投入,另一方面提升購房者總體福利,實屬一舉兩得。當然,如果要開征環境稅,其中還會涉及不少政策問題和技術細節。如究竟是應該對住戶征稅還是對開發商征稅?稅收應當采取怎樣的形式收取?這些將是進一步討論的問題。

七 總結與展望

本文利用青島市2008年一手商品住房交易的微觀數據,通過“特征價格法”估計了購房者對于空氣質量改善的邊際意愿支付,發現了清潔空氣的價值,并且“資本化”在住房價格之中。估計結果表明,平均而言,購房者愿意為降低1個指數的空氣污染而為每平方米住房支付99.785元,該數值約占同期住房平均價格的1.74%。為確保估計結果的可靠性,我們進行了多種穩健性檢驗。為刻畫消費者的差異性,描述他們對清潔空氣支付意愿的不同,我們還引入分位數回歸得到了各分位數住房價格對應的MWTP值,并據此估計出住房價格和MWTP之間的經驗關系。

清潔空氣是典型的公共物品,其估價是一大難題。本文利用商品住房交易價格,估計出清潔空氣的價格,為今后類似公共物品定價問題提供了范例。更為重要的是,清潔空氣價值的發現,為區域性空氣污染治理融資提供了依據。在已有的政策實踐中,大多數城市空氣污染治理資金主要有兩種來源,一是公共財政預算資金;二是從高污染企業收取的治污費。從成本—收益的角度看,用公共財政預算資金投入空氣污染治理并不十分合理,部分居民繳納的稅收沒有獲得相稱的回報。從居民住房地理分布來看,高收入家庭一般居住在空氣質量優良的區域,為此應當支付更多的治理費用。相反,低收入家庭一般居住在空氣質量較差的區域,相應地承擔較少治理費用。可見,住房價格將不同空氣質量受益者區別開來,為整體空氣質量改善提供了可能。當然,相關政策的應用路徑及其可行性還有待探索,在以后的研究中我們將做進一步的分析。

本文在寫作過程中,得到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保障司及青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有關同志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謝。感謝匿名審稿人提出的寶貴意見。當然文責自負。

注釋:

①除了“特征價格法”外,基于問卷調查的“條件估價法”(Conditional Valuation Method,簡稱CVM)有時也被用于對空氣質量價值的評估。但受客觀性和成本的 限制,其使用不如“特征價格法”廣泛。

②青島市中心城區包括市南、市北、四方、李滄、嶗山、黃島和城陽七區,下轄即墨、膠州、膠南、平度和萊西5市(縣級)。

③在我們的樣本中,2008年,持有非青島身份證的購房者約占全部購房者數量的45%。盡管身份證上標示的籍貫和現有戶籍地點可能存在著一定差別,但這仍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非青島戶籍居民已經成為青島商品住房購買的一支重要力量。

④在“全國十大宜居城市”、“全國最佳退休城市”等評選中,青島多次上榜,而“清新的空氣”、“適宜的氣候”等成為青島上榜的重要理由。

⑤qingdao.gov.cn/n172/n191855/n192041/index.html。

⑥空氣污染指數是考察地區空氣質量的一個綜合指標。中國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項目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懸浮顆粒物。在編制污染指數時,先按照公式分別計算幾種污染物的濃度指數,然后將幾個指數中的最大值作為空氣污染指數。當污染指數在50或50以下時,不報告首要污染指數。2001年前,只報告市區空氣質量。

⑦值得說明的是,Anselin和Lozano-Gracia(2009)指出,當空間插值的方法選擇不同時,會對插值結論產生影響。所幸的是,與他們的研究相比,本文的研究集中在一個更為狹小的地域,這使得插值方法不同帶來的誤差被大大減少。

⑧為方便起見,以下我們將在不發生混淆的情況下,把“購買者對空氣污染程度下降的MWTP”簡稱為“購買者的MWTP”。

⑨如果以單套住房為單位進行估計,就需要處理十分龐大的權重矩陣。這種計算量已經超出了我們目前設備所允許的范圍,故在此沒有進行。

⑩廳室數量與住房價格呈負相關關系似乎不符合直覺。這可能是由于廳室數量和房屋面積之間高度正相關,因此其效果被房屋面積的作用吸收了。事實上,如果在回歸方程中去掉房屋面積這一解釋變量,那么廳室數對住房價格的影響將是正的。

(11)這事實上是用樣本中的部分數據及生成數據構造一個“生成回歸”(generated regression)。分位數回歸是M估計的一種,根據Wooldridge(2002)第11章中關于“生成回歸”的理論,我們可以將分位數回歸的數據用于后一階段的回歸,并得到商品住房交易價格對MWTP作用的一致估計量。

第8篇

【關鍵詞】 船舶排放;空氣污染;排放控制區;強制;激勵

當前,我國以臭氧、細顆粒物(PM2.5)和酸雨為特征的區域性復合型大氣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區域內空氣重污染現象大范圍同時出現的頻次日益增多,嚴重制約著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甚至威脅到人類的健康,治理大氣污染刻不容緩。為此,2013年9月國務院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大空氣污染治理力度。

2012年,我國內河和沿海運輸完成貨物周轉量分別達到億tkm和億tkm,承運我國國際貿易進出口貨物運輸的國際航行船舶逾15萬艘次。我國內河和沿海船舶活動量大,船舶排放的污染物中包含多種大氣污染物,對我國沿河和沿海區域的空氣污染不容忽視。

從控制相關區域內船舶大氣污染氣體排放著手,制定并實施相關政策,以減少區域空氣質量的影響是可選擇利用的方法。本文介紹國際相關政策措施以供我國借鑒,通過選擇合適的政策類型、政策涉及的區域范圍和實施時間等方法,改善我國沿河和沿海區域的空氣質量。

1 船舶廢氣排放對區域空氣質量的 影響

船舶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有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PM2.5。硫氧化物主要是燃料中所含硫的燃燒產物,其中的二氧化硫容易氧化形成酸雨危害人類,船舶硫氧化物排放主要取決于柴油機所使用的燃料油中的含硫量;氮氧化物由化石燃料與空氣在高溫燃燒時產生,不僅危害人體健康,而且是破壞環境、形成酸雨和光化學煙霧的重要物質;PM2.5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物、揮發性有機物等,船舶排放的一部分氣體發生化學反應也會轉化成PM2.5。

鑒于船舶排放對空氣環境的影響,國際海事組織(IMO)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MEPC)早在1988年就正式開展防止船舶造成大氣污染議題的研討及審議工作,將《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約》(《MARPOL 73/78公約》)1997年議定書進行修訂,通過了附則Ⅵ《防止船舶造成大氣污染規則》,該附則已于2005年5月19日正式生效。

在水運活動集中的區域,特別是大型港口城市,船舶排放對當地空氣污染的影響較大。發達國家或地區對此進行量化研究。美國南加州大學利用量化分析模型,分析了南加州空氣盆地船舶廢氣排放對周邊環境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和顆粒物濃度的影響。以洛杉磯中心區為例,船舶廢氣排放導致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的24 h平均濃度分別增加了7.4 g/L和0.3 g/L;1 h和8 h臭氧濃度峰值分別增加了4.5 g/L和7.9 g/L;硝酸鹽和硫酸鹽的平均濃度分別增加3.7 g/m3和0.1 g/m3;此外,如未來對船舶廢氣排放不加控制,預測2020年船舶廢氣排放將成為該地區最大的空氣污染源。[1] 南加州研究機構在南加州范圍內布置10個監測站,研究南加州空氣盆地船舶排放的PM2.5對該地區空氣質量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隨著監測站與洛杉磯港和長灘港距離的增加,船舶廢氣對空氣質量的影響隨之減少,船舶排放的PM2.5占距離港口最近監測站的PM2.5比重達到8.8%,而占距離港口80 km的內陸監測站的PM2.5比重則下降為1.4%。[2]

我國香港特區環保署的《2011年香港排放清單報告》顯示,2011年香港港口船舶排放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PM10分別占總排放量的54%、33%和37%,均是香港相應污染物的最大排放源。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等單位所做的研究結果表明,2010年上海港船舶排放的可吸入顆粒物為0.46萬t,細顆粒物為0.37萬t,柴油顆粒物為0.44萬t,氮氧化物為5.73萬t,硫氧化物為3.54萬t,一氧化碳為0.49萬t,其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PM2.5對上海市空氣質量的影響最為顯著,分別占排放總量的12.0%、9.0%和5.3%。[3]

目前,我國并沒有將船舶廢氣排放納入污染物排放統計的范疇,國務院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也只是提到“開展工程機械等非道路移動機械和船舶的污染控制”的原則性要求,并沒有配套計劃。隨著未來大氣污染防治的深入,控制船舶廢氣排放將成為我國特別是沿河和沿海港口城市要面對的一大挑戰。

2 國際控制船舶廢氣排放的政策措施

控制船舶廢氣排放除要求船舶采用配備岸電裝置靠港使用岸電[4]、安裝柴油機顆粒過濾器、廢氣循環系統或選擇性催化還原系統等減排技術手段以及諸如IMO強制實施的船舶能效指數(EEDI)標準、船舶能效管理計劃(SEEMP)等減排管理措施以外,在一定區域范圍內,從控制船舶大氣污染排放著手,制定并實施強制性的廢氣排放政策是有效控制船舶廢氣排放的措施。

2.1 廢氣排放控制區及排放控制要求

目前,波羅的海區域和北海區域的硫氧化物排放控制區,北美區域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顆粒物質排放控制區已經正式啟用。

2.1.1 廢氣排放控制區

在《MARPOL 73/78公約》附則Ⅵ中,除要求船舶使用的任何燃油中硫含量不得超過4.5%外,還將波羅的海區域指定為硫氧化物排放控制區,要求處于硫氧化物排放控制區的船舶使用的燃油中硫含量不得超過1.5%。按照《MARPOL 73/78公約》1997年議定書的規定,波羅的海硫氧化物排放控制區于2006年5月19日正式啟用。按照經歐盟第2005/33/EC號法令修正的1999/32/EC號法令,2006年8月11日才開始執行波羅的海硫氧化物排放控制區船舶使用燃油中硫含量以1.5%為上限的控制要求。

2005年7月舉行的MEPC第53次會議,通過了經修訂的《MARPOL 73/78公約》附則Ⅵ,增加北海區域為硫氧化物排放控制區,于2007年11月22日正式啟用。按照經歐盟第2005/33/EC號法令修正的1999/32/EC號法令,北海區域成為硫氧化物排放控制區的日期被提前到了2007年8月11日。

2010年3月舉行的MEPC第60次會議,通過了經修訂的《MARPOL 73/78公約》附則Ⅵ,增加北美區域為排放控制區,并于2012年8月1日正式啟用。

2.1.2 排放控制要求

2008年10月舉行的MEPC第58次會議,通過了經修訂的《MARPOL 73/78公約》附則Ⅵ,進一步明確排放控制區是指采用特殊強制措施防止、減少和控制船舶排放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顆粒物或上述3種污染物,以便減少對船員健康或環境不利影響的區域。

附則Ⅵ關于船舶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標準分為3個階段(見圖1)。200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期間建造的船舶所安裝的船用柴油機應滿足第1階段標準,否則應禁止使用;2011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期間建造的船舶所安裝的船用柴油機應滿足第2階段標準,否則應禁止使用;2016年1月1日以后建造的船舶所安裝的船用柴油機應滿足第3階段標準,否則應禁止使用,其中,排放控制區內航行船舶的柴油機應滿足第3階段標準,排放控制區之外航行船舶的柴油機應滿足第2階段標準。

附則Ⅵ將排放控制區進行內外區分,并規定了船舶使用燃油中硫含量的上限控制要求(見圖2)。此外,要求2018年前完成全球燃油市場供需狀況評估,確定在非排放控制區域是否將船舶使用燃油中硫含量0.5%上限的標準調整到2025年1月1日實施。

2.2 強制靠港船舶減排的措施

目前,歐盟實施了強制靠港船舶使用低硫燃油的減排措施。從2010年1月1日起,在歐盟港口停泊(包括錨泊、系浮筒、碼頭靠泊)超過2 h的船舶不得使用硫含量超過0.1%的燃油(該要求不適用于停掉所有機器而使用岸電的船舶);船舶靠泊后應盡早轉換為低硫燃油(硫含量不超過0.1%),船舶開航前應盡量推遲切換為高硫燃油;燃油轉換操作應記錄在航行日志上。

美國加州于2014年1月1日實施強制靠港船舶使用岸電的減排措施。基于港口空氣污染物大多來自船舶在港口航行、靠港和離港操作以及靠港作業時的特點,為進一步減少船舶污染物排放,美國除了通過設立北美排放控制區控制船舶在沿海航行活動中的廢氣排放外,經濟發達、空氣質量要求高的加州對于靠港船舶還提出更高的控制廢氣排放要求。

加州法典第17篇第1節第7.5分節第93118.3小節“靠泊加利福尼亞港口遠洋船舶應用的輔助柴油引擎的有毒空氣污染物控制”中強制要求從2014年1月1日起,掛靠加州港口的集裝箱船(船公司船舶年掛靠加州港口25次以上)、郵船(船公司船舶年掛靠加州港口5次以上)和冷藏貨物運輸船靠泊期間必須不斷加大關閉引擎和使用岸電的比例。法律規定,各船公司掛靠每一個加州港口的船舶使用岸電的掛靠次數占其在該港口總掛靠次數的比例在20142016年期間應達到50%,20172019年期間達到70%,2020年之后達到80%。如果船公司掛靠船舶不能滿足上述要求,每次停靠將根據情況罰款~美元。

2.3 激勵船舶在港區減排的措施

為改善環境質量,一些航運發達的地區或者港口采取了激勵船舶在港區減排的措施,如美國長灘港、新加坡和我國香港特區等。

2.3.1 長灘港“綠旗計劃”

鑒于船舶低速航行有利于減少大氣排放,自2006年1月1日起,長灘港開始實施一項船公司自愿參加的降低船舶航行速度的“綠旗計劃”,鼓勵船舶在靠近海岸20 n mile的范圍內將航行速度降到12 kn以下。作為對船公司參與“綠旗計劃”、重視環境保護的回報,長灘港將減收這些船公司船舶的港口費。

長灘港以費爾曼角(Point Fermin)燈塔為中心、半徑20 n mile(2009年擴大到40 n mile)的半圓海域為參加“綠旗計劃”船舶自愿降低航行速度的區域范圍,由美國南加州海事交換中心負責檢測并記錄在此范圍內船舶的航行速度,并以12個月為時間單位,統計船舶執行“綠旗計劃”的情況。如果掛靠長灘港的船舶在12個月內100%地執行“綠旗計劃”,將獲得綠旗作為環保成就獎;如果在12個月內船公司執行“綠旗計劃”的船舶比例達到90%,則未來一年內的港口費將減收15%。2012年,掛靠長灘港的船舶中,83%以上的船舶在距離港口40 n mile范圍內實施減速航行;接近96%的船舶在距離港口20 n mile范圍內實施減速航行。

截至2012年底,200多家船公司獲得減免港口費的獎勵,同時與港口運作相關的柴油污染物排放量減少了75%。

2.3.2 新加坡“綠色海港計劃”

為鼓勵本地船務業采用潔凈能源,減少碳排放量以保護環境,2011年新加坡海事和港務管理局宣布推行“新加坡綠化海事計劃”。“綠色海港計劃”是“新加坡綠化海事計劃”的3個組成部分之一。

“綠色海港計劃”針對在新加坡海港停靠的船舶實施,規定船舶在海港內采用被認可的減排科技或改用低硫燃油,符合《MARPOL 73/78公約》附則Ⅵ所規定的標準,則減收其15%的港口費。

2.3.3 我國香港特區《乘風約章》

2011年共有18家遠洋船公司簽署了《乘風約章》,承諾2年內在香港港掛靠遠洋船舶在靠港時盡可能換用低硫燃油(硫含量不高于0.5%的燃料油)。2011年共有艘次遠洋船舶在香港港靠港時換用低硫燃油,占全年掛靠香港港遠洋船舶總艘次的11%,減少約890 t的二氧化硫排放。

在《乘風約章》2年有效期期滿之時,在成員的共同推動下,為延續《乘風約章》的實施對香港空氣質量改善的有利影響,香港特區政府在2012年2月的《20122013年度財政預算案》中,建議對在香港港靠港時換用硫含量不高于0.5%低硫燃油的遠洋船舶,減免一半的港口設施及燈標費,并將此稱為“泊岸換油計劃”。

3 控制船舶廢氣排放政策措施的比較

上述在發達地區、國家或者港口實施的區域船舶廢氣排放控制政策措施可以歸納為以下3類:(1)建立排放控制區是通過政府間或IMO機制實施的,屬于國際強制性措施;(2)歐盟強制靠港船舶使用低硫燃油和美國加州強制靠港船舶使用岸電是通過政府組織或者地方政府的機制實施的,屬于局部強制性措施;(3)以地方利益換取區域內船舶減排效果的措施,屬于激勵性措施。

不同政策措施的特點,其效果也不盡相同,比較結果見表1。表中“準備難度”指實施相關政策措施的準備工作困難程度,包括政策制定、審查和頒布程序,配套保障措施到位等的人力、財力、物力和時間投入的需求。

從“準備難度”角度看,激勵性政策措施涵蓋區域范圍小,涉及船舶范圍有限,船公司可以不執行更加嚴格的排放控制要求,政策制定、審查和頒布程序比較容易;局部強制性政策措施涵蓋國家或地區范圍增加,涉及船舶范圍增加,具有強制性,在政策制定、審查和頒布程序方面難度有所增加;制定、審查和頒布實施國際強制性政策措施最為困難,按照《MARPOL 73/78公約》及其附則Ⅵ的要求,證實有防止、減少和控制船舶排放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顆粒物或者上述3種污染物造成空氣污染的需要,IMO才會考慮設立排放控制區。設立排放控制區需要經過提出建議和評估通過2個程序。

設立排放控制區需要由1個或者多個《MARPOL 73/78公約》簽約國向IMO提出建議,如果2個或更多的簽約國對某一特定區域有共同關注,這些簽約國應起草1份互相協調的建議。建議內容包括:

(1)1份船舶廢氣排放控制適用區域的明確描述和1張標有該區域位置的參考海圖;

(2)控制船舶廢氣排放的類型建議,可以是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顆粒物或者上述3種污染物;

(3)1份受到船舶廢氣排放威脅的人口和環境區域的說明;

(4)在所建議的排放控制區內,船舶排放對周邊環境空氣污染和環境不利影響的評估報告,評估內容包括船舶排放對居民健康和環境影響的描述;

(5)所建議的排放控制區和受到威脅的人口、環境區域內有關氣象條件的相關資料;

(6)所建議的排放控制區內船舶航行狀況,包括船舶航行的模式和密度;

(7)1份建議提案國(一國或多國)對危及所建議的排放控制區的陸上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或顆粒物排放源影響所采取的控制措施以及按照排放控制區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或顆粒物控制要求采取協同措施的說明;

(8)與陸上控制措施相比較,減少船舶排放的相對成本以及與國際貿易相關的航運經濟影響的說明。

4 結 語

國家、地區或者港口對于控制船舶廢氣排放政策措施的選擇,應充分考慮改善區域環境和提高空氣質量的需要、政策準備的難度和時間要求、政策實施的監督體制及機制建設的障礙以及監督成本的增加對于國際貿易和航運的影響以及本地航運企業對于成本增加的承受能力等因素,從而確定相應的政策類型、政策涉及的區域范圍和實施時間。

參考文獻:

[1] DABDUD D,VUTUKURU S.Air Quality Impacts of Ship Emissions in the South Coast Air Basin of California[M].Irvine:State of California air resources board,2008:61-80.

[2]AGRAWAL H,EDEN R,ZHANG X Q,et al.Primary particulate matter from ocean-going engines in the Southern California Air Basin [J].Enviro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43(14):5398-5402.

第9篇

在初期,“夏日密閉呼吸癥”將通過一系列身體不適的癥狀展現,而如果不注重防治,輕者將出現呼吸系統疾病,嚴重者甚至可能遭受癌癥、白血病等惡性疾病的危害!

那么,究竟什么是“夏日密閉呼吸癥”呢?“夏日密閉呼吸癥”即由于長時間處于密閉室內,因室內空氣污染物而引發的一系列癥狀。由于夏日高溫,可揮發性的有害物質更容易釋放,悶熱的環境也容易使細菌繁殖滋生。而空間的密閉,更加使室內空氣緩于流動,從而造成了有害物質的積累,濃度進一步升高。

國家室內環境與室內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宋廣生進一步指出,導致“夏日密閉呼吸癥”的三大元兇——甲醛、有害細菌、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就潛伏在我們的身邊,危害著人體健康。

防范密閉空氣“三宗罪”,迫在眉睫

夏日密閉空氣中潛伏三大殺手,他們是導致夏日密閉空氣問題的“三宗罪”。

宋廣生主任解釋說:首先是甲醛。眾所周知,室內建筑材料、各種粘合劑,都可能會釋放甲醛。目前,甲醛已被歸類為第一類致癌物質,其主要危害表現為對皮膚粘膜的刺激作用,能誘發鼻炎,哮喘,更嚴重可導致鼻癌、肺癌等多種癌癥,并可引發白血病。

其次,有害細菌也會導致夏日密閉呼吸癥的產生。夏季是細菌繁殖的活躍季節,悶熱潮濕的環境特別適合細菌生長,而空調系統更是成了細菌的肆虐場所。據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室內環境與健康分會的入戶調查顯示,88%的空調散熱片細菌總數超標,最嚴重的超標近千倍。

最后,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也易在夏日釋放,影響人體健康。在夏季,由于高溫,室內的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如苯、甲苯等在室內的釋放速度會遠高于其他季節。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容易危害到人體中樞系統,將誘發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疲乏,甚至過敏和癌癥。

“夏日的種種特性,使得室內甲醛、細菌、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驟升,遠高于冬日時水準。”宋廣生主任介紹,“經對比研究表明,夏季室內甲醛濃度可高于冬季近98%,這主要是由于夏季溫度濕度較高,促進了室內環境中甲醛以及其他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逸出;而夏季室內的細菌總數也超過冬季室內水平達10%。”另外,加之夏日人們身處密閉空間時間較長,更易遭受密閉空間“三宗罪”的威脅。

凈化夏日密閉空氣,刻不容緩

由于夏日密閉空氣中潛伏著重重隱患,宋廣生主任呼吁公眾關注室內空氣健康,尋求空氣凈化措施,積極凈化室內空氣。針對夏日室內密閉,空氣流動較差的情況,他提供了如下幾點建議:

第10篇

關鍵詞:空氣質量管理;問卷調查;滿意度評估

中圖分類號:F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169(2014)04005208

基金項目:中國人民大學重大基礎研究計劃項目“中國城市能源資源基礎數據庫與中國城市能源資源效率評估年度報告”(12XNL005)

作者簡介:宋國君,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 100872);肖翠翠,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博士研究生

已有的城市空氣質量評估研究都是利用儀器監測空氣污染物的數據\\來評估空氣質量狀況和變化趨勢。城市空氣質量監測點位數量有限,因此監測數據的代表性可能不足。從公共政策管理的角度來看,公眾對社會政策的偏好(民意)會顯著影響政府政策的制定,而現有的城市空氣質量管理過程缺乏公眾對政策“自下而上”的回應,評估結果也不能直接、有效地與管理行動關聯起來。約翰?C托馬斯認為公眾調查方法是公眾參與公共政策的重要方法之一,1990年代,瑞典首次將顧客滿意度(Consumer Satisfaction Index,縮寫為CSI)作為一種評估方法應用到管理科學的領域(P33-36)。

宋國君等人提出了環境保護滿意度的概念,并選擇本溪作為案例城市進行調查,問卷涉及空氣、水、噪聲、生活垃圾、固廢和生態6個方面,為公眾滿意度研究提出了新思路,此后將城市環境保護滿意度引入到“城市空氣質量管理評估”領域,提出城市空氣質量管理滿意度的概念,分別在撫順和牡丹江2個城市進行抽樣調查,調查結果和基于監測數據的結果總體一致,可靠性較好。本文在原有城市空氣質量滿意度研究的基礎上,對問卷設計、數據處理方法等做了改進和完善,并在撫順市開展了新的問卷調查,分析了滿意度調查在城市空氣質量管理中的作用,提出將城市空氣質量滿意度調查作為公眾對政府空氣質量管理的一種回應性手段,將政策干預對象的目標、期望、關心甚至需要作為評估的組織原則和價值原則(P322),從城市空氣質量、污染源排放控制、政府信息公開等方面調查居民的認知和感受,并與基于監測數據的評價結合,將居民可感知的空氣質量評估結果與科學監測評估結果進行相互印證,填補了空氣質量管理中公眾回應性信息的缺失。

一、現有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存在的問題

(一)目前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監測點的數量有限。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的數量基本上是按照功能區進行設置的,監測點位的有限導致其功能和空間代表性可能不足,評價結果比較單一。根據美國聯邦行政法典(40CFR,part58)對監測網絡的要求,監測網絡要足以覆蓋不同地形、不同氣象條件、不同排放狀況的各種區域。加州空氣質量監測網絡是世界上最廣泛的網絡之一,有超過250個監測點位用于評價空氣質量,監測范圍覆蓋了全部排放濃度最高的區域和敏感人群區域。其次,空氣質量監測點沒有和人口暴露的程度結合起來。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空氣質量準則》(AQG)(P9-19)\和美國聯邦環保署(EPA)的《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NAAQS)參見EPA of U.S.Healthbased Ambient Air Standards,2007。\均強調了人口暴露的指標,要求監測點要設在空氣質量差、人口暴露程度較高的區域,并且對各項污染物達標的統計要求作了詳細規定。我國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參見《空氣質量監測規范》(試行),國家環保總局公告 2007年第4號。分為4 類:污染監控點、空氣質量評價點、空氣質量對照點和空氣質量背景點。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的評價,其監測數據來自于國家空氣質量監測點中的評價點位。在大型固定污染源附近以及城市主干道路等暴露人群比例較高的區位,通常沒有設置相應的空氣質量評價點。第三,我國大多數城市空氣質量監測已采用連續自動監測系統,這為城市空氣質量日評估創作了條件,但連續監測運行、維護等的費用較高參見阜康市環保局文件《關于申請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運行經費的請示》(2009)。。

(二)已有空氣質量管理信息之間的關聯性和系統性較差

城市空氣質量管理過程包括空氣質量管理、污染源排放控制管理及政府信息公開三個方面,但是現有污染源排放控制數據和空氣質量數據之間的關聯性差,空氣質量信息和政府管理信息之間也沒有進行有效關聯。在《環境空氣質量監測規范》(試行)中,污染監控點、空氣質量評價點是兩種不同類型的監測布點,污染監控點是為監測地區主要污染源對當地環境空氣質量的影響而設置的,主要用于收集污染源排放濃度和總量數據。而城市空氣質量評價主要依據空氣質量評價點的監測數據,評估結果主要是由不同空氣質量評價點監測數據的平均值得到的,通常用日均值和年均值表達。城市空氣質量監測數據與污染監控點數據之間的關聯程度不夠,污染監控點的監測值通常遠高于空氣質量評估結果中的數值,空氣質量評價不能客觀地反映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的整體污染水平,還可能導致空氣質量的評價結果與公眾的直觀感受出現差異。此外,現有空氣質量評價缺少區域空氣質量污染狀況和污染趨勢評價,政府雖然公布了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的布設、大氣污染物排放量、環境空氣質量總體狀況等指標,但是對政府管理行動及其他信息的公開程度還非常欠缺,空氣質量評估與政府的管理行動之間缺乏系統性的關聯。

(三)空氣質量管理評估缺乏公眾回應性手段,沒有考慮公眾直觀感受

公共政策制定的主體不是單個人,而是一個由多個人組合成的集合體(P149-152)。公眾在政策制定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但是在政策制定主體系統中,對信息掌握最不均衡、最不全面的也是公眾(P2-5)。公眾參與和回應是對公共政策施加影響的基本途徑,公眾的回應性標準是衡量一項公共政策是否合適的重要標準(P226-234),因此在政策執行和評估過程中應融入有效的公民參與,但目前在我國空氣質量管理中還沒有合適的手段來體現公眾對政策的回應性。城市空氣質量評估只考慮了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的布設、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環境空氣質量總體狀況等指標,沒有考慮到公眾對空氣質量的直觀感受,加上空氣質量信息、污染源信息、對人群健康的影響信息公開不充分,導致居民對周圍生活環境信息了解不足,只能通過政府管理部門的污染狀況信息被動了解空氣質量信息。一方面公眾不能將自身感知的周圍污染源排放等信息直接反饋給政府管理部門,缺乏公眾對政府管理的回應,不利于實施公眾監督;另一方面由于環境空氣質量評估只考慮了總體評估結果,缺失了污染源排放信息和政府管理行動信息,公眾無法判斷空氣質量評估結果的準確性,并且可能由于數據質量的問題進一步導致公眾的直觀感受與空氣質量評價結果可能不一致。

(四)缺乏自下而上的空氣質量管理政策績效的評估

空氣質量是典型的公共物品,空氣污染問題會產生外部不經濟性(P23)。市場經濟條件下,公眾作為委托人,政府作為人,公眾和第三方有權利對政府空氣質量管理績效進行評估,有效的績效考評能幫助管理者更好地制定決策,客戶的滿意度是績效考評的重要指標(P18-54),并且公眾參與在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的委托關系的帕累托優化中可以起到積極作用(P45-47)。新公共服務理論認為,對政府來說,重要的是要利用基于價值的共同領導來幫助公民明確表達和滿足他們的共同利益,而不是試圖控制社會的發展方向。在我國,地方政府是當地空氣質量的主要管理者,《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16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轄區的環境質量負責”。但是,地方政府在權衡經濟利益和環境利益時,往往存在監管失衡,而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環境管理績效缺乏有效的核查手段,對地方政府管理績效僅僅通過“環保目標責任制”、“城考”等行政手段進行考核,從而使地方環境監管“失靈”。目前實施的“城考”制度中雖然涉及公眾參與性指標,用城市環境保護滿意率指標來反映公眾參與的程度,但是問卷設計和內容較為簡單,問卷處理也只有滿意率指標。空氣質量績效評估總體上仍缺乏公眾“自下而上”的參與,導致空氣質量管理和政策的部分失效。

二、空氣質量滿意度評估設計

在以顧客為導向的評估模式中,公共政策為顧客提供物品和服務,顧客表明對服務供應的態度會導致服務交付的改進和顧客滿意度的提高(P33-36)。顧客通過參與評估,使得評估更容易為政策制定者或服務提供者所使用,并使他們清楚地了解顧客的需求和不滿,從而最終提高公共服務的水平。基于滿意度的城市空氣質量評估方法正是借鑒了公共政策科學中的顧客導向評估模式,在這種評估中,顧客對應的是空氣質量的影響人群,政策對應的是空氣質量相關的管理政策,影響人群對空氣質量的滿意度評估可以很好反映空氣質量管理的效果,與現有的基于監測數據的評估相比具有較好的管理意義,并且彌補了數據評估的不足。

(一)滿意度評估方法的定位

環境政策評估的一般模式中,將環境政策目標分解為最終目標、環節目標和行動目標。城市空氣質量管理政策的最終目標是保護影響人群的健康和人類福利,環節目標是使空氣質量達標,行動目標則是污染源排放控制達標及政府管理有效等具體措施。因此,空氣質量滿意度評估要考慮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狀況、污染源排放控制狀況、政府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等三個層面的目標。

圖1城市空氣質量管理目標分析

居民是政府管理城市空氣質量效果的直接“測量者”\。因此,基于問卷的城市空氣質量滿意度評估的直接目標是關注公眾對環境空氣質量的滿意程度,最終目標是促進空氣質量達標和人群健康。滿意度評估方法的定位是將居民對空氣質量的滿意度調查與基于科學的監測數據的空氣質量績效評估結合起來,使滿意度評估成為對監測數據評估的檢驗和補充,使城市空氣質量管理緊緊圍繞著環境保護和人群健康的目標(如圖1所示)。

(二)滿意度評估方法的評估對象

滿意度調查的對象是空氣質量受影響人群,主要目的是調查空氣質量狀況及改善效果、公眾對政府空氣質量管理的滿意程度。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空氣質量滿意度調查問卷,在政府管理層面增加了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的部分,即調查問卷包括三個模塊:空氣質量狀況評估、污染源排放控制狀況評估、政府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狀況評估。

1空氣質量狀況滿意度調查主要包括市民對城市空氣質量總體狀況的滿意程度、近幾年來空氣質量的改善程度、市民對空氣能見度水平的滿意程度、空氣中是否有刺激性氣味、空氣質量的季節性差異等指標。

2污染源排放控制狀況滿意度調查主要針對不同類型污染源的排放控制狀況,包括工業大煙囪污染、市政燃煤鍋爐污染、城區燃煤小爐灶污染、餐飲業油煙污染、工廠露天料廠揚塵污染、建筑施工工地揚塵、地面揚塵、道路、公共場所垃圾、機動車尾氣污染等。

3信息公開及公眾參與狀況滿意度調查主要包括對政府環境信息公開的頻次、信息公開程度的滿意程度、居民希望通過哪些方式獲取空氣質量方面的信息、市民對環境違法事件的關注程度以及對空氣質量保護規劃的關注程度等等。

第11篇

Abstract:The primary pollutant of northern urban air pollution are inhalable particulates IP and sulfur dioxide. The most direct and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air quality is controling dust pollution and raising dust pollution.

關鍵詞:空氣污染指數;空氣質量;改善途徑

Key words:Air Pollution Index;air quality;improved approaches

中圖分類號:X5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0)23-0247-02

1定義

空氣污染指數是描述空氣質量的一個最常見指標,是對空氣中的若干種主要污染物的監測數據參照空氣質量的分級標準,經過綜合換算而得到的,以數字的形式表示空氣的質量。各地的空氣污染指數通過電視、網絡、報紙等媒體,有利于公眾簡明、清楚、及時地了解空氣質量的優劣。我國目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污染物項目有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人顆粒物(PM10)、一氧化碳(CO)、臭氧(O3)。

空氣污染是一個復雜的現象,在特定時間和地點空氣污染物濃度受到許多因素影響,來自固定和流動污染源的人為污染物排放大小是影響空氣質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包括車輛、船舶、飛機的尾氣,工業企業生產排放,居民生活和取暖燃煤,垃圾焚燒等,城市的發展密度、地形地貌和氣象等也是影響空氣質量的重要因素。

2主要空氣污染物的理化特點及危害

①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硫是無色氣體,具有刺激性氣味,是大氣中幾種主要的污染物質之一。大氣中的二氧化硫主要是人類活動產生的,大部分來自煤和石油的燃燒以及石油煉制等。大氣中的二氧化硫會刺激人們的呼吸道,減弱呼吸功能,并導致呼吸道抵抗力下降,誘發呼吸道的各種炎癥,危害人體健康。二氧化硫還會對許多植物造成危害。二氧化硫及其生成的硫酸霧會腐蝕金屬表面,對紙制品、紡織品、皮革制品等造成損傷。二氧化硫的污染還可能形成酸雨,從而給生態系統以及農業、森林、水產資源等帶來嚴重危害。

②二氧化氮(NO2)二氧化氮是一種棕紅色、高度活性的氣態物質,氮氧化物是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總稱,而二氧化氮在臭氧的形成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人為產生的二氧化氮主要來自高溫燃燒過程,比如機動車、電廠廢氣的排放等。家庭用火爐和氣爐燃燒也會產生相當量的二氧化氮。短期暴露(比如,少于3小時)可導致已患呼吸道疾病者產生過敏反應、損害肺功能,增加少年兒童(5-12歲)的呼吸道疾病發生率。另外,二氧化氮還是酸雨的成因之一。事實上,二氧化氮所帶來的環境效應多種多樣,包括對濕地和陸生植物物種之間競爭與組成變化的影響,大氣能見度的降低,地表水的酸化、富營養化(由于水中富含氮、磷等營養物,藻類大量繁殖而導致缺氧)及增加水體中有害于魚類和其它水生生物的毒素含量。

③可吸入顆粒物(PM10)粒徑在10微米以下的顆粒物稱為PM10,又稱為可吸入顆粒物或飄塵。可吸入顆粒物(PM10)在環境空氣中持續的時間很長,對人體健康和大氣能見度影響都很大。一些顆粒物來自污染源的直接排放,比如煙囪與車輛,另一些則是由環境空氣中硫的氧化物、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及其它化合物互相作用形成的細小顆粒物,它們的化學和物理組成依地點、氣候、一年中的季節不同而變化很大。可吸入顆粒物通常來自在未鋪瀝青、水泥的路面上行使的機動車、材料的破碎碾磨過程以及被風揚起的塵土。可吸入顆粒物被人吸入后,會累積在呼吸系統中,引發許多疾病。對粗顆粒物的暴露可侵害呼吸系統,誘發哮喘病,細顆粒物可能引發心臟病、肺病、呼吸道疾病,降低肺功能等。另外,環境空氣中的顆粒物還是降低能見度的主要原因,并會損壞建筑物表面。

④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即通常說的“煤氣”,是無色、無味、無臭的有毒氣體,化學性質較穩定,是大氣中幾種主要的污染物質之一。一氧化碳是由于含碳物質不完全燃燒產生的。城市大氣環境中的一氧化碳主要來源于燃煤和機動車排氣。一氧化碳是排放量最大的大氣污染物,全世界每年人為排放的一氧化碳總量有幾億噸,其中一半以上來自汽車尾氣。一氧化碳能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而形成碳氫血紅蛋白,影響血紅蛋白的輸氧能力,阻礙氧從血液向心肌、腦組織的轉移,嚴重時可使人窒息。當大氣中一氧化碳達到一定濃度時,心肌梗塞患者發病率增高,當濃度達到某一更高濃度時,嚴重心臟病人就會死亡。另外,一氧化碳可參與光化學煙霧形成的反應造成危害。

⑤臭氧(O3)環境空氣中的臭氧,不是由污染源直接排放的污染物,它是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在紫外光照射下,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的二次污染物,是光化學煙霧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目前,許多國家都把臭氧濃度作為光化學煙霧污染的重要指標來實施監測。 光化學煙霧指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等及反應生成的二次污染物臭氧、過乙酰硝酸酯(PAN)、醛類等混合形成的淡蘭色煙霧,它具有很強的氧化性和刺激性,降低能見度,對人體的眼、喉、鼻,對動物、植物、各種材料都由很大的危害。著名的有洛杉磯光化學煙霧污染,我國蘭州西固石油化工區也發生過光化學煙霧。

3不同等級劃分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我國目前采用的空氣污染指數分為五個等級:

當空氣污染指數小于100時,人們可正常活動。例如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的空氣質量好,污染指數多小于50,一般的商業區、居民區也在100以內;當空氣污染指數達到輕度污染(即100~200間)時,健康人群可出現刺激癥狀,心臟病和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應減少體力消耗和戶外活動;當空氣污染指數達到200~300時,健康人群中普遍出現癥狀,老年人和心臟病、肺病患者應停留于室內,并減少體力活動;當達到重度污染(即空氣污染指數在300以上)時,則健康人也要避免室外活動了。

4空氣污染指數的季節分布特點

根據煙臺市牟平區2008年、2009年兩年空氣污染指數統計結果,發現以下特點:①空氣質量狀況穩定,總體狀況良好,良好以上天數分別為334天和333天,良好率均在91%以上,2009年優天數136天,比2008年增加46天,增長率51%。②空氣質量較差、出現輕度污染的時間主要在每年的取暖季節且氣象條件不利污染物擴散時候,道路施工、建筑取土等對空氣質量也有較大較直接的影響,首要污染物出現次數最多的是可吸入顆粒物,其次是二氧化硫。③空氣質量較好、優良率高、沒有輕度污染的季節集中出現在每年的二、三季度。

5改善空氣質量的途徑

煙臺市牟平區作為一個典型的北方城市,煤煙型污染和風沙揚塵污染是影響空氣質量的兩個主要因素,所以控制煙塵污染和風沙揚塵污染是改善空氣質量最直接有效的途徑。

5.1 加大節能減排力度,積極推進集中供熱牟平區通過煙塵控制區建設,改變燃料構成,積極推廣天然氣及優質煤等清潔能源使用,推進集中供熱替代散裝供熱小鍋爐,加強對城區使用燃煤鍋爐、大灶企業單位環境監察、環境監測工作,促進了這些企業單位的燃煤脫硫除塵設施長期穩定運行,特別是對城區的兩個熱電聯產企業相繼進行了煙氣多級靜電除塵和爐外濕法脫硫改造工程,年可減少排放煙塵200多噸,二氧化硫1000多噸。

5.2 加強對建筑施工企業的監管,減少揚塵污染環保、城管等部門加強對建筑施工企業的監督檢查,舊房拆遷、筑路取土等易產生揚塵的環節進行灑水作業,土石方運輸采取覆蓋封閉運輸等方式,切實減輕建筑施工的揚塵污染。

5.3 擴大園林綠化面積,增大森林覆蓋率,減少風沙污染 通過植樹造林、栽花種草、路面硬化、破損道路及時修復等多種方式,防風固沙,減少風沙源,既美化了環境,又減少了風沙揚塵污染。

5.4 加強汽車尾氣檢測,推進公共交通工具發展汽車年檢時,尾氣必須達標,否則不能通過,城區開通了九條公交線路,優化了行車路線和時間,方便了市民出行,減少機動車尾氣污染。

參考文獻:

[1]林潛.空氣污染指數與健康[J].安全與健康,2005,(07).

[2]陶志華.空氣污染指數計算的改進建議[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06,(01).

[3]惠學香.空氣污染指數簡易計算方法[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02,(01).

[4]苗苗.空氣污染指數[J].中國船檢,2009,(02).

[5]鐘聲,丁銘,夏文文.國內外空氣污染指數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環境監控與預警,2010,(03):35-38.

[6]胡田珍,葛元新,安小彥.我國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歷程和預報方法[J]平頂山工學院學報,2003,(03).

[7]朱傳鳳,趙和平.用空氣污染指數評價城市空氣質量[J].甘肅環境研究與監測,1998,(02).

[8]什么是空氣污染指數對一個地區的空氣質量是如何評價的[J].北京統計,2003,(11).

[9]王衛,代新蘭.淺談空氣污染指數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J].新疆鋼鐵,2000,(01).

第12篇

關鍵詞:空氣質量;分布規律;遙感技術;南京市

中圖分類號 P468.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07-72-05

Abstract:The paper analyzed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tmosphere and monitored air quality of Nanjingby remote sensing(RS).Then, u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GIS)to generate distribution map of time and spatial of air quality and analyze distribution law of time and spatial and influencing factors.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planning theory,put forward scientific advice for the future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in Nanjing City.

Key words:Air quality;Distribution law;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Nanjing City

2013年南京市霧霾天數為242d,是歷史上霧霾天數最多的1a,當年12月份南京正式出臺了應急處置方案,規定當空氣質量污染達到紅色預警時,中小學必須停課。在接下來的很多天內許多有關霧霾天氣的報道頻繁地在各大媒體上報道,空氣質量問題頓時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近幾年來,隨著工業的迅猛發展,國民經濟快速提高,南京市空氣質量卻越來越差。隨著科技水平的進步,衛星遙感可以提供廣闊背景上的有關氣溶膠污染物的區域分布,在污染監測上具有廣闊的前景[1]。本文通過MODIS遙感影像數據對南京市空氣質量的分布規律進行研究分析,找出南京市空氣質量的分布規律,以期為南京市解決空氣環境問題,改善人民生活的環境水平,提高生活質量,并在城市規劃的相關方面提供可行性的建議。

1 研究現狀

目前很多國內學者都利用美國宇航局(NASA)提供的MODIS影像數據進行對氣溶膠的相關研究,普遍應用的算法大都為Kaufman等所建立的暗像元算法。算法利用密集植被在紅波段(0.6~0.68mm)和藍波段(0.40~0.48mm)低反射率的性質,以植被指數(NDVI)或近紅外波段通道(21mm)反射率將其判別為暗像元來達到最終反演氣溶膠的目的[2]。劉佳雨等利用經典的暗像元算法,對北京地區的MODIS衛星遙感影像數據進行了氣溶膠光學厚度(AOD)反演,并對其空間分布進行了分析,為環境監測部門提供了大氣污染治理依據[3]。宋挺等將MODIS數據反演得出的氣溶膠光學厚度與無錫市區實測得到的PM2.5質量濃度進行相關性分析,經過氣溶膠光學厚度經垂直分布和濕度修正后,兩者相關性顯著提高,得出氣溶膠光學厚度可作為PM2.5監測的有效補充[4]。李成才等總結了自己利用MODIS資料進行的研究工作,證實了MODIS遙感手段可獲取氣溶膠分布,其可為區域環境大氣污染研究提供數據依據[5]。王靜等利用MODIS氣溶膠光學厚度產品AOT與北京市清華園PM2.5質量濃度進行比較分析,得出MODIS AOT可以作為監測PM2.5分布及傳輸的補充手段[6]。

在大數據背景下,很多環保部門實時對外提供空氣質量與預測,對遙感技術監測空氣質量提出新要求。目前最為普遍的監測空氣質量問題的方法是通過儀器測出近地面大氣中所含污染物(CO、SO2、NO2、PM10、PM2.5、O3等)的濃度,再通過某種算法計算出空氣質量指數,然后分出不同的污染指數等級。這種監控方法在近地面時呈點狀分布的,對于大范圍的空氣質量檢測的誤差比較大,而通過MODIS遙感影像可以分析出一定區域范圍內的空氣質量污染的嚴重程度。本次研究是采用MODIS遙感影像數據反演出的氣溶膠厚度和地面監測點的數據相結合來探索南京市空氣質量分布規律。

2 研究數據和方法

2.1 研究區概況 南京市位于長江下游中部地區,江蘇省西南部,長江穿城而過,沿江岸線總長近200km。地理坐標為北緯31°14′~32°37′,東經118°22′~119°14′[7]。南京市平面位置南北長、東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線距離150km,中部東西寬50~70km,南北兩端東西寬約30km。南京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

2.2 研究數據 空氣質量的好壞是依據空氣中污染物的濃度的高低來判斷的,在近地面大氣所含的污染物中(CO、SO2、NO2、PM10、PM2.5、O3等),大家所熟知的PM2.5(直徑小于2.5μm的顆粒物)是形成霧霾的主要污染物。PM2.5能較長時間懸浮于空氣中,它在空氣中含量濃度越高,意味著空氣質量污染程度越嚴重。PM2.5容易富集空氣中的有毒重金屬、酸性氧化物、有機污染物、細菌和病毒,且顆粒物的半徑越小,其化學成分越復雜,毒性越大[8]。PM2.5的濃度與空氣質量有著很大的關系,因此本次研究利用PM2.5數據作為空氣質量的評價指標。PM2.5的數據為2013年全年南京市各監測點的數據,同時該數據是南京環境監測中心站公開監測數據。其中的監測點包括草場門、中華門、瑞金路、玄武湖、山西路、邁皋橋、仙林大學城、奧體中心、浦口,共計9個監測點。在整個數據中有些監測點相應數據空缺,是由于監測點儀器損壞引起的,不影響整個研究。

MODIS的全稱為中分辨率成像光譜儀,該儀器每天覆蓋全球一次,具有36個光譜通道,波譜范圍為0.4~14mm,MODIS儀器的地面分辨率分別為250m、500m和1 000m,掃描寬度為2 330km,每1d或每2d可獲得一次全球觀測數據 [9]。MODIS數據選取的是類型為MOD02KM的2013年南京市地區的MODIS數據,其分辨率為1km,MODIS數據利用HDF的格式存儲,過境時間為每日地方時上午10:30,跨度范圍為北緯31°14′~32°37′,東經118°22′~119°14′。對MODIS數據的處理過程中需要南京市的矢量數據,更方便地求取南京市各區的氣溶膠反演均值。在矢量數據中包含南京市六合區、浦口區、市轄區、棲霞區、雨花臺區、江寧區、高淳縣和溧水縣8個地區。

2.3 研究方法

2.3.1 先驗模型法構建氣溶膠厚度遙感反演模 Kaufman等的暗像元算法采用的為MODIS數據的波段1、3的經驗性關系和波段7基本不受氣溶膠影響的性質來建立的氣溶膠反演模型。郭廣猛等通過實地觀測數據和MODIS影像數據并結合暗像元算法給出了氣溶膠光學厚度計算公式:

f=4.4376×b7+50.5579×b3-24.3317×b1-3.5575 (1)

其中:b7、b3、b1分別為MODIS第7、3、1波段反射率,f為氣溶膠光學厚度[10]。該模型與暗像元法相比,對城市地區遙感圖像氣溶膠反演誤差較小,因此本次研究采用先驗模型法對南京市MODIS遙感影像數據進行氣溶膠反演,并提取出南京市各區的氣溶膠反演數據。

2.3.2 統計分析法構建氣溶膠厚度與空氣質量關系 利用SPSS19.0軟件對收集到的地面監測點PM2.5數據進行相關預處理,同時對MODIS遙感影像反演后提取出的數據進行判別篩選,將篩選好后的MODIS反演數據和PM2.5數據用SPSS軟件進行相關性分析。

2.3.3 地學分析法構建空氣質量分布的空間映射關系 將MODIS影像經過大氣輻射校正、幾何校正和氣溶膠反演后,與相同投影坐標系的南京市矢量邊界進行掩膜處理,利用ENVI軟件對南京市氣溶膠反演后的數據圖像進行密度分割。使用MODIS氣溶膠數據和PM2.5的相關性構建出空間映射關系。

2.3.4 遙感技術構建南京市空氣質量分析模型 利用ArcGIS軟件,將南京地區的地形、PM2.5數據、南京市的風向、南京地區建筑物高度和南京各企業的位置進行疊加分析。

3 研究內容

3.1 PM2.5數據預處理 PM2.5數據為草場門、中華門、瑞金路、玄武湖、山西路、邁皋橋、仙林大學城、奧體中心、浦口9個監測點的數據。將同一個區內的監測點數據取平均值,有一些數據由于監測點儀器的異常,并未有數據,直接當做異常處理。數據處理完后,有4個區:浦口區、棲霞區、市轄區、雨花臺區。

3.2 MODIS影像預處理 由于MODIS影像已經經過大氣輻射校正,因此直接運用遙感影像處理軟件ENVI中自帶的針對MODIS影像幾何校正的功能(Georeference MODIS功能)對MODIS遙感影像進行幾何校正。為了方便控制圖像處理區域,采用掩膜的方法對圖像進行影像裁剪。

3.3 氣溶膠厚度反演 在ENVI軟件中運用波段運算功能(Band Math),應用了適合于城市區域使用的氣溶膠光學厚度的反演模型公式(1),將反演出來的氣溶膠厚度數值做相關記錄,最后將氣溶膠厚度數據與收集的南京市PM2.5數據進行相關性分析。

3.4 氣溶膠厚度與空氣質量分析 將PM2.5數據空缺的所對應的氣溶膠數據排除,將部分預處理篩選好的數據導入SPSS進行相關性分析,相關結果如圖2。由圖2可知:在理想狀態下,PM2.5數據與MODIS反演的氣溶膠數據是有相關性的,并且相關性比較大,PM2.5數值越大所對應的氣溶膠的值越大。從所做的MODIS數據反演氣溶膠數據和PM2.5數據的相關性分析可以看出,氣溶膠的反演結果和地面監測的PM2.5數據有一定的相關性。在之后的根據氣溶膠的厚度值計算出南京市空氣質量分布圖應用了相關性最好的計算模型:y=24.495x-0.7227,原因是數據點較多,與其他模型相比更優越。但受到MODIS遙感影像數據中云層厚度、近地面風向和南京地區地形等因素的影響,所做出的處理結果有一定的誤差。

3.5 南京市空氣質量分布 通過將MODIS反演后的圖像先掩膜裁剪然后經過波段運算將氣溶膠厚度轉變為PM2.5濃度。通過ENVI自帶的密度分割(Density Slice)功能操作后可得到南京市某一天的PM2.5濃度空間分布圖,如圖3。從圖3可以看出:當天南京市空氣質量相當嚴重區域為市轄區、浦口區、六合區南片區、棲霞區西片區。該圖為南京市2013年當中的某一天,當天南京市上空無云時拍攝的。圖中最下方為高淳區,此時的圖中高淳區是被云覆蓋,云對反演的結果影響較大。

將遙感數據反演后的圖與南京市的地形圖進行對比,影響南京市PM2.5濃度分布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3.5.1 工業區 從圖3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南京市內有2塊地區的PM2.5的濃度遠遠高于其他地區,一塊位于南京城區的北方,另一塊位于南京城區的東北方。而這2塊地區則分別是六合浦口的工業區,棲霞工業區的所在地。工業區的生產生活產生的廢氣遠遠高于其他地區,所以當地的PM2.5的濃度也比其他地區高,空氣質量也相對較差。

3.5.2 水體 在南京市PM2.5濃度分布圖中,在南京的中間部分,有一條帶狀區域,PM2.5的濃度明顯小于周圍兩側區域。而這帶狀區域,就是長江。長江區域的PM2.5濃度之所以小于周圍地區,一方面是由于長江及長江兩側一定范圍內沒有大型的工廠,污染物的排放相對較小;另一方面是因為水體的蒸騰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PM2.5的濃度,使得長江及長江兩岸區的空氣質量優于其他地區。

3.5.3 山體 山體對于南京市PM2.5濃度分布的影響,主要通過與風向結合,共同影響。南京地區山體對空氣質量影響明顯的主要有2個地區,鐘山和將軍山。本次研究所選擇的是1月份的某天,風向為西北分。雖然將軍山的西北側空氣質量并不好,但是在將軍山的東南方向的空氣質量好于其附近區域,而鐘山相對于將軍山的占地面積更大,山體更高,因此,對于南京市PM2.5濃度的分布狀況的影響更加明顯。

3.5.4 城區 在空氣質量差的市轄區內,由于交通工具的使用量大,排放出的污染氣體導致空氣質量相當嚴重,同時市轄區內高樓聳立可以分析出空氣的流通不暢通,導致氣體污染物不易流通從而長期停留在城區內。

3.6 提高南京市空氣質量建議 為了保護空氣質量良好,在空氣質量治理過程中相關部門要加強合作,嚴格遵守環境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工作和執法力度,整治超標污染企業,為改善空氣質量作出貢獻。在城市規劃中,要注意研究城區上升氣流到郊區下沉的距離,將污染嚴重的工業企業布局在下沉距離之外,避免這些工廠排出的污染物從近地面流向城區,引起相互污染[11]。在城區中嚴格限制大樓高度,合理規劃布局城市整體建筑風格,以加快城區內空氣的流通。城市中合理布局綠化用地和水域,快速降低城市污染物含量。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全面實施布局調整,引導大型企業相對集中,促進生產要素集聚,促進資源的高效配置和污染的集中處理[12]。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也加快了進程,私家車的增多,尾氣的排放也成為了導致空氣質量差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因此,需加強對機動車數量的控制,適時出臺機動車限購限行相關措施。

4 結論與討論

遙感技術和GIS手段在城鄉規劃中可以相結合,分析城市發展空間、用地類型和人口分布特點等,合理布局城市的各功能分區,規劃出適合城市發展的方向。利用遙感技術分析空氣質量在城鄉規劃中將得到重要體現,對適合居民居住的用地和工業用地的選址有著引導性作用。

本次研究通過先驗模型反演出MODIS影像數據的氣溶膠,反演精度不高。在氣溶膠數據反演PM2.5濃度數據時采用的是統計數據所得的模型,存在較大誤差。模型的誤差和MODIS影像中大量厚云的遮擋導致反演結果不夠準確。遙感的手段為研究空氣質量的分布規律提供了可能,空氣質量的不定向性和人為性使得研究手段還不夠成熟,還沒有達到預期的程度,但從宏觀的角度來研究分析空氣質量可以彌補地面監測點密度上的不足。

參考文獻

[1]李成才,毛節泰,劉啟漢,等.利用MODIS光學厚度遙感產品研究北京及周邊地區的大氣污染[J].大氣科學,2003,27(5).

[2]郭廣猛,馬龍.基于MODIS數據的城市氣溶膠光學厚度反演方法[J].遙感技術與應用,2005,20(5).

[3]劉佳雨,楊武年.基于MODIS數據的氣溶膠光學厚度反演[J],地理信息世界,2014,21(3).

[4]宋挺,黃君,嚴飛,等.無錫市MODIS氣溶膠光學厚度與PM2.5質量濃度的相關性分析[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15,27(1).

[5]李成才,毛節泰,劉啟漢.利用MODIS遙感大氣氣溶膠及氣溶膠產品的應用[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12.

[6]王靜,楊復沫,王鼎益,等.北京市MODIS氣溶膠光學厚度和PM2.5質量濃度的特征及其相關性[J].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10,27.

[7]中國國家建設部.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8]黃輝軍,劉紅年,蔣維楣,等.南京市PM2.5物理化學特性及來源解析[J].氣候與環境研究,2006,11(6).

[9]蔡穩,蔣躍林.基于MODIS數據的江浙滬地區大氣氣溶膠光學厚度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 2014,20(09).

[10]郭廣猛,馬龍.基于MODIS數據的城市氣溶膠光學厚度反演方法[J].遙感技術與應用,2005,20(5).

[11]丁亮.南京霧霾天氣原因分析及應對措施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4,39(5).

主站蜘蛛池模板: 略阳县| 法库县| 伊宁市| 石屏县| 遂川县| 从化市| 忻州市| 营口市| 牙克石市| 沽源县| 莲花县| 淮阳县| 新宁县| 公安县| 阳西县| 汶川县| 安乡县| 宝清县| 无极县| 钟山县| 宁城县| 东光县| 梓潼县| 东兴市| 安徽省| 丹阳市| 南投市| 屏山县| 会昌县| 邢台市| 外汇| 新龙县| 长葛市| 沛县| 特克斯县| 孟津县| 定襄县| 潢川县| 图片| 合江县| 锡林郭勒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