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方法

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方法

時間:2023-12-27 15:51:3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方法,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方法

第1篇

關鍵詞:園林植物;病蟲害;現狀分析;防治方法

1 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的現狀分析

1.1 園林病蟲害防治經費投入較少,整體防治水平偏低

在眾多的園林科研課題中,園林病蟲害的防治并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導致在研究經費方面投入較少,沒有充足的經費作為保障,病蟲害防治就難以進行下去。另外,在病蟲害防治中,缺乏專業的技術人員,且科學技術的投入較少,我國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整體水平偏低[1]。

1.2 園林病蟲害缺乏完善的監控體系,暴況時有發生

我國現代園林建設是近幾十年才逐漸發展起來的,所以在病蟲害的監控工作上還存在很多誤區,加上各項技術水平達不到要求,在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防治方面缺乏完善的監控體系。園林病蟲害具有突發性強,難以控制的特點,稍有不慎就會帶來大規模的暴發,而且暴發后難以有效處理。

2 園林植物病蟲害發生的特點

2.1 外來有害物種入侵,病蟲害種類不斷增多

外來有害物種的入侵對生態系統和人類的健康都造成嚴重的威脅,特別是園林生態系統中,外來有害物種帶來更多病蟲害,對植物的成長帶來不良影響。為了促進園林建設,我國在園林植物種類方面不斷引進國際先進的物種,一方面豐富了我國園林植物的種類,另一方面也帶來了病蟲害的頻發[2]。

2.2 園林生態環境脆弱,綠地品種單一

園林生態環境的形成時間比較短,在建設后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才能和周圍的環境融合到一起,這就造成園林生態環境十分脆弱,極易受到外來環境的影響,病蟲害的發生也難以控制。園林建設中,綠地品種比較單一,一旦爆發病蟲害就會很快蔓延開來,波及周圍植物,給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帶來重重困難。

2.3 害蟲天敵難以生存,病蟲害防治任務艱巨

大多數的園林都是建在城市中或者城市周圍地帶。在城市綠地中,人們過多的干預造成了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很多害蟲的天敵賴以生存的家園遭到摧毀,導致這些物種的嚴重流失或滅絕,病蟲害暴發后大自然不能有效地控制,只能采取人工方法減少病蟲害的危害,病蟲害防治工作異常艱巨。

3 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防治方法

3.1 采用園林栽培防治法進行防治

3.1.1 抗病蟲品種的有效選用。在為園林選擇植物品種的時候,可以選育那些對病蟲害有抵抗作用且有良好的美化效果的植物。選擇良好的植物種類能夠對病蟲害長期進行有效防治,也能促進生態環境的良性發展[3]。

3.1.2 選擇合理的栽培措施。科學合理的栽培技術對病蟲害的防治有著重要作用。對于那些容易發生病蟲害的地區就需要選擇抵抗力非常強的植物作為綠地景觀。并且在園林植物種植時,可以合理搭配,采用間隔套種技術,這對降低病蟲害的發病率有著良好的效果。

3.2 采取物理措施對病蟲害進行防治

3.2.1 害蟲捕殺法和誘殺法。在病蟲害高發期,可以組織園林管理人員對園林植物病蟲害進行人工捕殺。如遇到病蟲害萌芽階段,就需要對病蟲的幼蟲進行捕殺,將病蟲害防治終止在誘發階段。如果遇到棘手的病蟲,就可以采用燈光和食物誘殺法進行捕殺。在采用誘殺法的時候必須有嚴密的計劃,確保害蟲消滅殆盡,以免對周圍的植物帶來危害。

3.2.2 障礙物阻隔法。對于喜歡依附在園林植物上的病蟲可以采用涂毒環和涂膠環,阻斷病蟲與植物的近距離接觸,對觸碰植物的害蟲進行有效毒殺。挖障礙溝主要針對那些靠爬行擴散危害的害蟲,障礙溝一方面可以捕殺害蟲,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病蟲對植物的入侵。有些無翅的害蟲需要爬到樹干上進行產卵以繁殖下一代,對于這些可以采用設置障礙物的方法,在樹干上捆綁塑料布或者在植物根部設置陡面光滑的土堆等減少病蟲害的危害。

3.3 采取先進科學技術,加強病蟲害防治制度建設

為了提高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防治效率,必須依靠高科技作為支撐。因此,運用高科技手段不斷創新病蟲害防治方法對于增強園林植物的抵抗力有重要作用。另外,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防治必須形成一定理論體系,建立起與病蟲害防治工作有關的管理制度,指導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順利開展。

4 結語

病蟲害的防治應充分考慮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全面發展,在防治過程中,只有結合病蟲害發生的特點,對病蟲害防治現狀進行分析,才能采取可行性的方法進行有效防治。運用物理手段、化學手段和捕殺手段進行園林病蟲害的防治,才能保證園林綠地的的觀賞價值,有效提高人們的生活環境質量。

參考文獻

1 魏敏.淺談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的現狀及防治措施[J].吉林農業,2010(5)

第2篇

【關鍵詞】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特點;防治對策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 A

前言

文章對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意義進行了介紹,對城市園林出現病蟲害的原因進行了闡述,通過分析,并結合自身實踐經驗和相關理論知識,對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防治措施進行了探討。

二、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意義

以保護生態、優化環境、建設生態城市為目標,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強調利用自然界對病蟲的自然控制因素,達到控制病蟲害發生的目的。堅持“預防為主,科學防控,依法治理”的防治方針,遵循“突出重點,分段治理,屬地負責,聯防聯治”和“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則,通過改進園林綠化植物的栽培管理措施,創造有利于園林綠化植物及其害蟲天敵生存的環境,而不利于病蟲害滋生和發展的環境,直接、間接地消滅或抑制病蟲害的發生及危害。建立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長效機制。堅決遏制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為生態城的環境建設提供安全保障。

三、防治原則

1、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要強調安全為主的原則,要注意對人畜,環境,天敵及植物的安全,盡可能地采取一些物理、生態防治方法和高效低毒的化學藥物進行綜合防治。

2、城市園林病蟲害防治以園林技術措施為基礎的效益原則,因地制宜地協調好生態、 物理、 化學等綜合防治方法, 經濟、 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蟲害。要用最少的人力、財力、物力去控制病蟲害,做到經濟效益最大化。

3、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一定要貫徹以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一旦發現病蟲害,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盡可能地把病蟲害控制在景觀效果允許以下的范圍之內,杜絕擴大蔓延。

四、城市園林出現病蟲害的原因

1.外來物種的引進

由于城市綠化需要和美化環境,會從其他地方引進不同風格和種類的植物,讓城市園林建設的配置和方式更加的多樣豐富,但是伴隨著異地植物的遷移,也帶來病蟲害,會對植物造成危害,降低植物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破壞園林生態平衡,嚴重的會導致植物死亡,從而增加了園林維護的難度;另一方面,園林綠化植物的變化頻繁,會導致主要病蟲害種類的更迭,比如主要的害蟲有:蚜蟲、蚧蟲、螨蟲、粉虱等;由于周圍生長環境的變化引起的病害,比如潰瘍病和枯病等。總的來說,一些固有的病蟲害嚴重影響城市園林和草坪的建設。

2.對園林病蟲害控制需要加強

有些地方片面的追求綠化進度,沒有進行科學的規劃和管理,很容易導致隨著外來植物帶來的新病蟲害,如果沒有采取有效措施,就會形成較大的經濟損失。一方面由于生態原因,外來病蟲害的蔓延;另一方面由于城市人口密集,對植物的生長造成頻繁的干擾,使得園林植物種植結構失調,生長的空間狹窄以及環境不斷惡化,無法滿足植物正常生長的需要,天敵不斷減少;還會導致園林區域調控能力降低,加深了園林病蟲害的發生和長期危害。

防治的難度不斷增大

隨著園林規模的擴大和植物種類的豐富,對園林病蟲害的防止難度和成本也不斷的增加,從而造成教的危害和損失,有些害蟲生命力較強,適應力較強,不同的藥物難以真正消滅;而且有的的植物的病害還具有傳染性,給園林病蟲害的防止和處理帶來很大的風險,增加維護的成本。

4.農藥的不合理使用

首先,農藥質量的不容樂觀。對農藥市場進場檢查之后可以發現,“老藥新名”“一藥多名”等農藥大量存在,其中除了假冒偽劣以外,還存在過期農藥的問題。其次,農藥選擇不對口。有時沒有搞清楚狀況就胡亂施藥,這種見蟲就殺蟲、見斑就殺菌的隨意用藥行為不僅不能“對癥下藥”,還會耽誤最佳防治時期,間接把植被原本的免疫能力破壞掉,反而給病蟲提供了入侵的機會。最后,落后的防治手段。

5.綜合防治病蟲害的意識不強

由于負責病蟲害防治的相關部門不清楚病蟲害發生的規律,存在“應急防治為重,化學防治為主”的問題,而且沒有合理利用農藥、生物、物理等綜合防治措施,使得防治時間不統一,在化學防治過程中,也存在用藥量不準、用藥不及時的問題,費時費藥又造成污染,導致了不理想的防治效果。

五、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防治措施

1.貫徹“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病蟲害防治方針。充分利用園林植被的多樣化來保護和增殖天敵,抑制病蟲害。一般一種病蟲害的發生都有較固定的侵染對象,即寄主譜。寄主譜之間的受害程度存在差異,如果栽植樹木時根據寄主譜規劃栽植不同的樹種,可以避免病蟲害的大面積發生。此外,針對本地區多發的病蟲害種類,綠化時選用抗性強的樹種。

2.引進和輸出種苗,必須嚴格遵守國家和本市有關植物檢疫法和有關規章制度。從外地引入苗木、花卉、草坪及綠化材料必須先經植保專業人員檢查,確無檢疫性病、蟲、草害,才能種植,若有其它嚴重病蟲害必須經植保人員進行技術處理后方可種植;本地苗圃出售苗木、花卉、草被及綠化材料,嚴禁附帶病蟲原出圃;對有檢疫性危險病、蟲、草害原的進口園林植物,必須在隔離溫室或隔離區觀察或處理,經一年以上確無危險病、蟲、草后才能繁殖或定植。

3.應做好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工作,制定長期和短期的防治計劃。

4.發現危害嚴重,且大面積發生的,應及時組織力量進行調查、分析,針對性采取措施。

5.必須對本市園林植物危害既普遍又嚴重的各類蚧殼蟲、蚜蟲、葉螨、粉虱、天牛、木蠡等害蟲,以及炭祖病、褐斑病、黑斑病等病害進行綜合防治。

6.園藝防治

加強養護管理,夏、秋生長季節應適量控制氮肥,增施磷、鉀肥,禁止施用未腐熟的堆肥、廄肥、餅肥和植物殘體,做好排水工作;刪除病、蟲枝,擋風、遮光徒長枝;對病葉、病枝、病根、病株應及時集中焚毀;結合中耕(冬耕)除草,消滅地下害蟲;有土傳病原的土壤,應及時消毒。

7.人工防治

摘除休眠蟲體,懸掛或依附在植物體和建筑物上的越冬蟲繭、蟲囊和卵塊、卵囊并集中焚燒;直接捕殺個體大,危害狀明顯的害蟲,有假死性或飛翔力不強的成蟲(天蛾、尺蠖、蚱蟬、天牛、金龜子、葉甲);刮刷枝干蟲體,要注意刮刷干凈,不要損傷枝干皮層。刮除枝干病斑時盡可能不損傷樹體,病斑的傷口處應進行消毒(可用千分之一升汞消毒),然后涂抹保護劑(波爾多液漿:硫酸銅0.5公升,加水7.5-10公升)。

8.加強技術培訓,對無公害產品生產技術的大力推廣

這需要增強植保技術服務手段,以講座、熱線電話、科技直通車等形式對負責各地區的植物病蟲害防治的部門進行技術指導,使傳統的施藥理念在根本上得到改變,綜合防治技術得到提高,幫助病蟲害防治工作人員學會安全、合理用藥,降低用藥風險,對植物自身的安全進行保障。無公害的生產技術是可持續發展的,是有廣大市場的。要把農業、生物、物理三種防治技術和生態控制技術綜合運用,合理使用化學農藥,從而保證植物病蟲害防治工作順利進行。

六、結束語

第3篇

關鍵詞:園林植物;病蟲害;現狀;對策;廈門

中圖分類號 S436.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19-103-03

The Status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Landscape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n Xiamen City

Wei Zhijuan

(Zhonglun Park of Xiamen City,Xiamen 361000,China)

Abstract:The status of landscape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n Xiamen City were summarized,and its sustainable control strategies were proposed from planning the garden plant configuration,strengthening the quarantine of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establishing forecaset system of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improv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level of landscape management personnels,taking biological control measures etc,so as to improve the control effect of the landscape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Key words:Landscape plant;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Status;Strategies;Xiamen

園林綠化是凈化和美化城市容貌、生態與生活環境工作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發展園林綠化事業,提高生活環境質量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和大眾關注的話題,其中,促進園林環境綠化改善的核心便是防治園林植物病蟲害。近年來,由于城市綠化面積擴增,城市綠地植物在病蟲害防治方面存在的問題不斷顯現[1]。同時,隨著全球氣候異常,生態環境逐漸惡化,各種病蟲害的阻力和提高新一代地位能力的下降,促使各種綠色植物病蟲害種類迅速增加。如果不能做好植物病蟲害防治工作,就會出現園林植物的枯萎或死亡現象,不僅會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還會嚴重影響園林植物的美觀性,從而不同程度地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并且對人們的生命健康安全埋下隱患[2-3]。因此,以科學的方式和手段進行園林植物防治病蟲害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也是現階段園林工程的首要任務。

廈門市位于福建省的東南部,地理位置為東經118°04′04″、北緯24°26′46″,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年均溫21℃左右,年降水量約1 150mm,年均日照時數2 276h左右,無霜期約360d,境內樹木終年長青。為了改善環境、美化城市形象,廈門市近年來在城市園林綠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由于廈門市的氣候濕潤、溫度適宜,園林植物上出現了煤煙病、流膠病、蚜蟲、紅蜘蛛、粉虱等病蟲害,不僅影響了植物的正常生長,也影響了美觀。筆者現以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廈門市園林病蟲害發生情況為例,分析了該市園林植物病蟲害現狀,并提出了可持續控制對策建議。

1 廈門市園林植物病蟲害發生現狀

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對廈門市植物病蟲害發生情況進行了調研。調查期間,廈門市的溫度高、濕度大,市內部分重要路段各大公園都出現了病蟲害,主要發生的病蟲害種類見表1。由表1可知,廈門市園林植物病蟲害的種類主要有煤煙病、流膠病、白粉病、白蟻、粉虱、芒果癭蚊等,這些病蟲害的發生,不僅對廈門市的綠化效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還會在經濟上造成很大的損失。

表1 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廈門市園林植物病蟲害發生情況

[病蟲害名稱\&主要寄主樹種\&主要防治方法\&白蟻\&喬木\&可采用餌劑袋、蟻站(地下型、地上型)、誘殺包、誘殺箱等方法進行防治。\&粉虱\&菩提\&選擇丁硫克百威乳油約1200倍液、甲維鹽乳油2000倍液等進行噴霧防治。\&扶桑綿粉蚧\&扶桑\&選用噻嗪殺撲磷乳油約9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煤煙病\&高山榕\&先對蚜蟲、粉虱等進行防治,再噴灑炭潰煙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進行防治。\&芒果癭蚊\&芒果\&可選擇在剛抽新梢時噴50%殺螟松1000倍液,或20%速滅殺丁約2500倍液,一般7~10d噴1次。\&流膠病\&桃樹\&選擇70%超微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一般10~15d噴1次。\&蘇鐵小灰蝶\&蘇鐵\&可于新葉及心部噴淋啶蟲脒1000倍液。\&紅棕象甲\&海棗、華棕\&選擇啶蟲脒稀釋1000倍液,或重錘乳油800倍液進行整株淋灌或噴霧,一般8d防治1次,連防4~5次。\&刺桐姬小蜂\&刺桐\&先將有刺桐姬小蜂發生的枝條、葉片剪除并進行焚燒;再選擇丁硫克百威乳油約1200倍液,或啶蟲咪2000倍液噴灑枝干。\&紅火蟻\&草叢、綠化帶等\&選用蟻凈安、含氟蟲胺25%的滅蟻威進行撒施防治。\&椰心葉甲\&大王椰子、華棕、加拿利海棗、

美麗針葵\&生物防治上可引進天敵;藥劑防治上可使用40%辛硫磷8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噴灑或滴灌植株心葉。\&綠翅絹野螟\&盆架子\&選擇甲維毒死蜱稀釋1000倍液等進行防治。\&蠶蛾\&黃金榕\&選擇阿維菌素乳油1500倍液、高效氯氟氰菊酯1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扶桑卷葉螟\&扶桑\&選擇阿維菌素乳油1500倍液進行防治。\&蚜蟲\&扶桑、黃心梅、夾竹桃\&選擇吡蟲啉乳劑1500倍液,或啶蟲咪2000倍液進行防治,也可選擇黃板進行誘殺。\&白粉病\&小葉紫薇、七里香\&可選擇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25%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1.1 病蟲害種類多樣 經過調查,廈門市園林植物上的病蟲害種類多樣。分析原因,可能是為了達到更好的城市景觀效果,廈門市在進行園林綠化時,選擇喬木、灌木等多種植物進行混栽,為病蟲害的發生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加上其他一些不可預測的因素,難免病蟲害會出現一些變異,這就使病蟲害的種類更加的多樣化。

1.2 病蟲害防治措施單一 目前,針對園林植物上發生的病蟲害,當前園林部門采取的防治措施較為單一。一般在病蟲害大面積發生時,為了較快地達到控制效果,化學防治就成為主要的防治方法,長此以往,不僅會對環境造成污染,還會增加病蟲害的抗性,從而加大了病蟲害防治的難度。

1.3 外來物種逐漸增多 一般的物種都會分布在固定的生態環境下,經過長久的自然選擇,各物種最終會達到生態平衡。但目前廈門市外來物種的種類越來越多,對當地物種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可能會打破平衡,破壞當地的生態系統,最終造成環境的惡化。隨著社會的發展,交通條件也越來越便利,為了增加園林植物的種類,有些人會從外地引進一些廈門市當地沒有的植物,而當地并沒有對這些外來物種的病蟲害進行控制的有效方法,一旦發生,可能會錯過最佳防治實際,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2 可持續控制對策建議

2.1 做好園林植物配置規劃 園林植物所呈現出來的景觀是由人類來設計和規劃的,影響植物生長的環境因素包括土壤、光照、水分、地勢高低等多個層面,這些都應該納入園林規劃者的考慮因素之中[3]。根據本土環境選擇適合本地的植物布局,這是一個優秀園林設計者應該處理好的問題。不同種類的植物搭配在一起,在帶來更佳視覺效果的同時,也增加了病蟲害帶來的威脅[4]。因此,在不影響美觀的前提下,應盡量選擇抗病能力強、不易發生病蟲害的植物品種,還應盡量避免容易發生同一種病蟲害的植物種植在一起,從而避免大范圍的病蟲災害發生。

2.2 加強對病蟲害的檢疫 對園林植物進行控制的根本方法在于在移植植物前進行嚴格的病蟲害檢疫。一旦發現有病蟲害,要及時進行處理,切不可將攜帶有病蟲害的植物用于園林綠化中。盡量在源頭上控制病蟲害,以減少園林植物病蟲害的發生。

2.3 建立園林植物病蟲害預測預報體系 在病蟲害大量發生前,應做好預測預報工作,及時采取措施,避免病蟲害的大面積發生。組織相關專家,定期監測,對可能發生或者已小范圍發生的病蟲害發生情況進行鑒定、預測,建立起預警機制,以針對性地做好防范工作。

2.4 提高園林管理人員專業知識水平 管理人員對園林植物的管理水平也是影響植物病蟲害發生的重要因素。應定期對植物進行澆水、施肥、修剪等養護工作,為植物的健壯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提高其抗病性。而這就需要定期通過現場培訓、網絡學習等方式,提高園林管理工作者的專業素質,使其具備豐富的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方面的知識,確保防治的效果。

2.5 采取生物防治措施 與化學防治相比,生物防治效果持久、對環境污染小,因此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防治上應盡量采取生物防治措施,該防治方法即為用病蟲害的天敵對病蟲害進行防治,常見的有以鳥或菌來達到治理病害或者蟲害的目的。一旦天敵的種群建起后,就可達到長久、有效地防治病蟲害的目的。目前廈門(下轉126頁)(上接104頁)市內園林植物種類多樣,加上國家在動植物保護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及人類對動植物保護意識的增強,為天敵的繁衍生息創造良好的條件,為該市進行生物防治提供了必要條件。

2.6 適當進行化學藥劑防治 在做好預測預報工作的情況下,采用農藥防治可取得較好的防治功效,但長期使用化學農藥,也導致了嚴重的土壤、水體、空氣污染。從生態型調控、全面性防治以及害蟲生態化治理的角度來看,只以殺滅害蟲個體作為單一目的的做法,即使取得100%的防治功效也并不是最佳的,其必定會導致環境惡性循環以及次要害蟲演變為主要病蟲。因此,需要采用各生物之間存在的動態性平衡規則,來看待防治措施在園林植物病蟲害上起到的預防功效,防治病蟲害的宗旨并不是要殺滅病蟲害,而是遏制住病蟲害,使其對園林植物造成的危害降到最小。

參考文獻

[1]張驍.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策略[J].吉林農業,2015⑼:97,121.

[2]李志偉.園林植物養護和病蟲害防治[J].吉林農業,2015⑼:99-100.

第4篇

關鍵詞:園林;植物;病蟲害;綜合防治

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效果直接關系到整個城市生態文明水平,近年來,環保理念深入人心,相關部門開始大力建設城市生態園林,在凈化城市空氣的同時,進一步改善人們的生存環境,減少城市污染,為人們營造一個健康、舒適的工作生活環境。然而在園林管理工作中,園林植物病蟲害一直是園林綠化過程中重點問題,植物病蟲害具有涉及面廣、傳播速度快等特點,難以控制病蟲害的發生,給病蟲害防治工作帶來了較大的難度。為確保園林植物健康成長,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相關部門應加強植物病蟲害防治工作,綜合運用多種有效方法進行防治,使園林植物更好地服務于生態環境建設。

1.園林植物病蟲害產生的原因

1.1氣候因素

在全球性氣候變化或局部地區氣候異常的情況下,氣候的變化都會對植物生長發育產生一定的影響,氣候變化的過程往往比較適合病菌的傳播與繁殖,給園林植物病蟲害的產生與發展創造了條件。如北方干燥氣候下,植物嚴重缺水,非常容易產生病蟲害。氣候的變化往往具有不可抗拒性,這就給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工作帶來了較大的難度。

1.2植物品種

通常情況下,園林新植物品種的引進需要長時間地適應生態環境,若當地沒有該植物物種的天敵或與之相平衡的植物物種,加上在城市發展建設產生的大量有害氣體中,植物抵抗力下降,難免會產生一定的病蟲害。在實際工作中,為了充分體現出城市的美感,相關部門會引入外來品種,在為城市綠化增光添彩的同時,也增加了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難度。

1.3病原菌變異

植物病原菌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有利于植物健康成長,若植物病原菌發生變異,就會給植物生長帶來較大的威脅。在環境惡化、氣候轉變下,植物病原菌容易發生變異,將原本非致病性病菌變異為致病性病菌,導致植物被病菌侵蝕,面臨著病蟲害危機。

2.加強園林植物病蟲害綜合防治

2.1合理地運用農藥

在園林植物管理工作中,科學合理地使用農藥,能有效地防止植物病蟲害,農藥在殺死病蟲的同時,還能有效地預防植物病蟲害的產生。殺蟲劑作為植物病蟲害防治的首選藥物,高效氯氰菊酯對擬除蟲菊酯藥效顯著,安全環保。在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工作中,滅幼脲以及阿維菌素防治效果顯著。在明確藥物后還應該掌握科學的噴灑方式,避免造成藥物浪費、環境污染、殺蟲效率低等現象。因此在藥物噴灑過程中,盡可能采用低量噴霧技術,在植物根部、莖部施藥,確保農藥使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環保性,以此達到最佳的植物病蟲害防治效果。

2.2強化檢疫措施

園林植物病蟲害具有傳播速度快、涉及面廣、控制難度大等特點,若不做好防治措施,將嚴重威脅植物的健康。在園林植物管理工作中,檢疫工作作為一項重要措施,加強植物檢疫工作,能有效地提高植物病蟲害防治水平。目前,我國城市綠化規模不斷擴大,城市大量引入外來苗木,必然會給園林病蟲害的產生創造良好條件,一旦外來植物的病蟲害展開攻勢,將對園林內植物造成嚴重的影響,甚至是毀滅性的打擊,不僅會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還會直接影響城市環境。因此在引入外來植物時,相關部門必須做好檢疫工作,對攜帶有害病菌的植物及時處理,對合格的苗木進行消毒處理,為園林植物健康成長創造一個健康、良好的環境。

2.3充分利用生態環境對病蟲害的免疫力

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通常情況下,生態環境對病蟲害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充分利用生態系統中固有的動植物間食物鏈關系,并結合園林實際發展情況,盡可能多種植相生植物,有效地提高這種免疫力。在園林植物管理工作中,合理地配置植物,充分發揮出植物的生態功能,不僅能從根本上解決城市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還能有效地控制植物病蟲害發生及發展。比如多種植一些優化天敵生態環境的植物,比如蕓香科植物等,其花粉是食蚜蠅、姬蜂等天敵昆蟲的食料。另外,應注意不同植物之間的他感作用,避免種植病蟲轉主寄生植物,以防相克后又出現新的病蟲害。

第5篇

[關鍵詞] 園林植物;病蟲害;綜合治理

過去認為,防治病蟲害就是將害蟲和病原微生物趕盡殺絕,這個觀點在大多數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而用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就必須更新這一舊有的觀念,要容忍有害生物的存在。對有害生物不應只注重殺死,更要注重調節,把危害控制在不影響植物觀賞效果就可以了。

在人類管理的城市園林生態里,由于人類、植物、有害生物、環境條件和天敵等各組分之間存在著相當復雜的關系,所以其中任何一因子的變動,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整個園林植物的生態系統。在防治上要從生態學觀點出發,在管理上要創造不利于病蟲害發生的條件,減少或不用化學農藥,保護天敵,提高自然的控制能力,保持園林生態的穩定。

因此,在現階段制定園林植物病蟲害治理對策時,應全面考慮生態平衡、社會安全、防治效果和經濟效益,放寬防治指標,將有害生物控制在可允許為害范圍之內。基于此,我們的植保工作必須以搞好植物檢疫為前提,養護管理為基礎,積極開展生物、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學農藥,協調各種防治方法。

一、樹立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指導思想

在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防治中,應從城市環境的整體觀念出發,樹立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指導思想。充分發揮園林綠化獨特的作用,采用適合城市特點的有效方法,相互協調,合理使用和逐步減少化學藥劑;同時在設計、苗圃地、植物檢驗、綠地施工、后期養護等方面做好增強防治措施,使病蟲害防治進一步科學化、系統化。

二、把好植物檢疫關

在調入苗木和花卉時,實行嚴格的植物檢疫,發現有害生物則要進行除害處理,嚴重者予以銷毀,防止新的病蟲害傳入,以免給園林綠化帶來更大的損失。

三、搞好城市園林植物的種植規劃

園林植物的種植首先應注意種植的密度和搭配,樹木種植的密度是否合適直接影響綠化功能的發揮,從長遠考慮,應根據成年樹木樹冠大小來決定種植距離,考慮園林藝術的需要,總體藝術布局上要協調;其次應選擇適合的植物種類,滿足植物生態要求,因地制宜,使種植植物的生態習性和栽植地點的生態條件基本統一,為植物正常生長創造適合的生態條件。針對本地區發生嚴重的害蟲種類,減少其喜食植物的種植,多規劃和栽植抗病蟲的或耐性強的植物,減少有害生物的適生寄主。

四、加強養護管理,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病蟲的發生和危害在相當程度上與植物的生長勢相關。對生長勢差的應及時施肥、澆水、松土鋤草,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蟲能力,并結合秋冬季修剪,除去染病蟲枝條。這樣不但可以調節植物養分,還可以減少病蟲來源,通風透光增強樹勢,營造不利于病蟲害越冬、繁衍、為害的環境條件。

五、推廣應用無公害防治技術

1.保護利用天敵,開展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對病蟲害的控制作用是持久的,效果是顯著的。一旦天敵在田間建立了自己的種群,它就可以長期持續地對害蟲發揮控制作用,這是化學農藥所無法達到的。城市具備開展生物防治的條件,一是城市園林植物種類豐富,適合天敵的生存和繁衍,我們應該加強對天敵的利用和保護,盡量減少使用化學農藥,創造利于天敵群落發展的條件。二是城市建筑對園林植被的分割形成的“海島生態”有利于釋放天敵。目前,一些發達國家加強了對植保工作的立法和管理,建立了植物保護工作新的管理標準,特別是作為可持續植物保護中重要措施的生物防治技術,在許多國家和地區得到應用和推廣,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有很多生產和銷售害蟲天敵產品的公司,生物防治正逐步朝著產業化的方向發展。

2.選擇使用生物農藥

生物農藥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能有效地保護天敵,消滅害蟲,對人畜危害小,對環境污染小,相對于化學農藥來講對病蟲害的控制作用具有持久性。如:利用Bt乳劑防治國槐尺蠖,每年噴兩遍藥即可控制其危害,而用化學農藥每代害蟲都必須防治兩遍以上。1987年鄭州市園林植物大袋蛾大發生,危害成災,施用生物農藥滅幼脲進行超低容量飛噴防治,防治效果達到98%以上,完全控制了該蟲再度大發生,分析原因主要是既消滅了害蟲又保護了天敵。生物農藥除了Bt 乳劑、滅幼脲外,最近幾年生產的花保、煙滲堿等,這些都是防治園林病蟲害的首選農藥。

六、合理使用化學農藥

化學防治只在必需應急時進行,實施靶標防治,盡可能地選用具有選擇性、低毒、對環境污染小的藥劑,少用或不用廣譜性的化學農藥,經常變化用藥品種和混用配方,以免害蟲產生抗藥性。施藥方式也應采取涂莖、根施和注射等方法,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七、改進農藥施用技術

目前,城市病蟲害防治中大多使用常規噴霧方法。據測算,常規噴霧從施藥器械噴灑出去的農藥只有25%至50%能沉積在植物葉片上,不足1%的農藥能沉積在靶標害蟲上,而僅有0.03%的藥劑能起到殺蟲作用。這種施藥方法不僅效率低,造成農藥浪費,還使大量農藥流失到非靶標環境中,造成人畜中毒,污染環境。因此必須改進化學農藥的施用(特別是噴霧)技術,提高農藥的利用率,降低農藥在非靶標環境中的投放量,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

園林植物是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園林綠化具有調節小氣候,吸收二氧化碳和有毒有害氣體,釋放氧氣維持碳氧平衡,吸附粉塵,殺菌,減少噪聲污染等功能,因此,園林綠化是生態平衡和美化環境的基礎。在制定園林植物病蟲害治理對策時,應全面考慮生態平衡、社會安全、防治效果和經濟效益,放寬防治指標,將有害生物控制在可允許的為害范圍之內。因此,園林植物病蟲害治理必須以搞好植物檢疫為前提,養護管理為基礎,積極開展生物、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學農藥,協調各種防治方法,并從城市環境的整體觀念出發,樹立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指導思想,充分發揮園林綠化獨特的作用,采用適合城市特點的有效方法,相互協調,合理使用和逐步減少化學藥劑;同時在設計、苗圃地、植物檢驗、綠地施工、后期養護等方面做好增強防治措施,使病蟲害防治進一步科學化、系統化。

參考文獻

第6篇

關鍵詞:城市園林植物;生物防治;病蟲害

近年來,園林植物改善了城市的環境,提高了人們的生活品質,每年園林部分都引入大量的植物種類,沒有嚴格的經驗檢疫工作,加上種植隨意、栽培不合理造成病蟲害的頻繁出現,病蟲害的增加對植物的生長以及園林景觀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影響了植物對于環境的改善作用。在過去,園林部分大多是防治為主,等到植物出現病蟲害或者病蟲害比較嚴重時,才開始防治,缺乏預防機制。針對病蟲害多發現狀,園林部門也采用了多種病蟲害防治措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采用農藥防治的手段,很多情況下,即便沒有病蟲害的跡象,但是本著“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原則,沒有病蟲也要噴灑農藥,導致在園林植物成長過程中農藥問題非常嚴重,過度的使用農藥不僅與園林植物帶來了損害,同時也極大的污染了環境,影響到人們的健康問題。而且農藥在殺死病蟲的同時,也殺死了很多其他生物,甚至是害蟲的天敵也被毒死。農藥防治手段反復使用也會造成病蟲抗藥性的產生,防治效果越來越弱,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園林部門。

1 城市園林植物保護中應用生物防治措施

2.1 城市園林植物保護中應用生物防治的重要性

與農藥防治相比,采用生物防治則可以解決上述問題,生物防治是用有益生物及其代謝產物防治植物害蟲的方法,其效果是顯著的、控制作用是持久的。生物防治能大量消滅害蟲,一旦天敵建立了自己種群,就可以不斷的、長期對病蟲害進行防治,不需要反復進行防治,這也是農藥防治所達不到的優點。而且生物防治沒有污染,對植物、對人類都沒有威脅和傷害,對環境也造不成污染,因此在園林植物的蟲害防治中越來越受到重視。目前很多國家都對園林植物保護進行詳細的規定,其中生物防治手段也是重點提倡的措施。當然生物防治手段不是在所有園林中都適用,一般而言,其大多應用于園林植物種類比較豐富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下有利于天敵的生存和繁衍。

2.2 生物防治措施

目前生物防治的方法主要包括利用動物天敵、微生物農藥和植物性殺蟲物質。

2.2.1 動物防治。在城市園林植物中往往樹木高大,加上人流量大,如果大量繁殖病蟲的天敵,可以大范圍的、長久的防范病蟲害,同時也減少對整個城市環境的污染。第一就是用蟲來防治害蟲,我國在歷史上就研究過以蟲治蟲的做法了,古代文獻中就曾經記載了用黃蟻來對柑橘上的病蟲害進行防治,發展到今天,這種以蟲治蟲的方法已經越來越普遍,使用范圍也越來越廣,例如有的地方就用瓢蟲來對付樟樹上的蚧殼蟲病害,實踐證明,這種方法很好的降低了蚧殼蟲病害,還有的地方用管氏腫腿蜂來對付楊樹上的鉆蛀性害蟲,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第二就是用鳥來治蟲,也就是用一些益鳥來對害蟲進行防治,我們國家益鳥很多,常見的就有大山雀、家燕、啄木鳥、黃鸝、布谷鳥、灰喜鵲、柳鶯等,每一種鳥類都有特定的捕食對象,例如啄木鳥通常喜歡吃一些雙條杉天牛等害蟲,例如山雀是松毛蟲的天敵,據統計每只山雀每天都可以消滅大約200只松毛蟲,除此之外,還可以消滅大約30只蛾子,可見,利用鳥類治理病蟲害也有著不錯的效果。

2.2.2 微生物防治。近年來,微生物農藥在我國的研究和開發越來越活躍。目前,已有較多細菌、真菌、病毒、原生動物等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應用于園林植物害蟲的防治。第一細菌性殺蟲劑,目前,用來控制害蟲的細菌主要是蘇云金芽孢桿菌。蘇云金芽孢桿菌是一種含有伴孢晶體的細菌,是應用最廣泛的細菌性殺蟲劑。伴孢晶體可通過釋放伴孢毒素來破壞蟲體細胞組織,致使害蟲死亡。第二,病毒類殺蟲劑。利用病毒防治害蟲,其主要優點是專化性強。在自然情況下,某種病原病毒往往只寄生于一種害蟲,不存在污染與公害問題,在自然界中可長期保存,反復感染,有的還可遺傳感染,從而引起害蟲的流行病。目前,發現不少園林植物害蟲,對這些害蟲的猖獗發生起到了抑制的作用。第三,抗生素類殺蟲劑。一些真菌、細菌、放線菌等微生物,在其新陳代謝過程中能分泌抗生素,殺死或抑制病原生物,這一方法是目前生物防治研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3 結語

總之,園林植物蟲害防治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是園林植物養護管理中的重要一環。一旦處理不好,就會對整個園林植物的成長帶來極大的隱患,因此必須采用適當的方法進行防治。在諸多防治方法中,生物防治優勢明顯,也是今后病蟲害治理的主要方向,作為園林工作人員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在日常工作中不斷研究和完善生物防治方法,從而最大限度的防治有害生物,實現人類、環境、植物的和諧共存。

參考文獻

[1] 劉穎琦.城市園林病蟲害防治的創新[J]. 中國發明與專利,2007

第7篇

關鍵詞:園林植物;病蟲害;發生現狀;治理

1 園林植物病蟲害的發生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園林植物生態、經濟以及觀賞效益日益顯現的同時,其病蟲危害的現象也日益復雜化、危險化,嚴重影響著綠化與觀賞的價值。目前園林植物病蟲害的發生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1 外來生物的入侵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為滿足我國園林綠化的需要,在不斷引進各類國外園林植物品種的同時,也帶來了各種外來有害生物的入侵,給生態系統以及物種等帶來種種威脅。

1.2 園林生態系統脆弱

由于城市的園林綠地品種大多較為單一,所以其生態種群極為脆弱,往往引發病蟲害大面積地暴發。

1.3 植物配置不合理

由于很多地方在引進外來植物時,忽略了其對本土植物的影響,致使許多本土植物處于不健康的狀態,生長不良且抗性差,最后導致整個生態系統的失衡。

1.4 人為手段的干預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在發展城市規模和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人們往往忽略了生態的重要性。由于生態受到人為的干預,很多害蟲的天敵難以存活,沒有天敵的制約,導致病蟲害大規模的發生。

1.5 防治方法單一

傳統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防治大多是以治為主,忽略了預防的重要性。且在實際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防治過程中,過分依賴化學防治的高效性,而忽視了其對生態平衡的破壞和環境的污染,以及對人類身體健康的危害。

2 防治園林植物病蟲害的有效措施

在對園林植物病蟲害進行防治的過程中,我們所要考慮的不僅僅只是一時的效果,而應該是長期的持續的,應該全面地考慮整個園林生態系統的平衡性,以及社會安全和經濟效益。為此,需要開展綜合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植物配置、養護管理、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等,從生態學的角度出發,在控制園林植物病蟲害的同時,保證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2.1 合理配置園林植物,建立優良園林生態系統

由于園林生態系統的平衡極易受外來生物的影響,所以在建設園林生態系統時,應該要以其自身所處的自然生態系統和植物種群為基礎,根據植物的多樣性,科學地選擇并配置,建立一個多層次復合結構、具有自我調節修復能力的園林生態系統。在選擇和配置的過程中,需要依照生態學和生物學的原理,充分發揮植物對病蟲害的自然調控能力,科學合理地配置建設一個穩定平衡的植物群落。只有從源頭上保證生態環境的平衡性和完整性,才能從根本上控制病蟲害現象的發生,對其進行有效的防治。

2.2 把好植物檢疫關,加強養護工作

在選擇園林植物時,應該嚴格地進行植物的檢疫工作,保證花木的健康,對有病害的植物要進行及時的除害處理,防治病蟲害傳播,減少園林綠化的損失。其次,由于病蟲害的發生與植物長勢相關,所以還要加強園林植物的養護工作,及時進行澆水、施肥、剪除染病枝葉,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2.3 開展生物防治,推廣無公害防治技術

在處理園林植物的病蟲害問題時,應充分利用生物之間自然控制作用,例如,天敵昆蟲利用技術、無公害藥物應用技術、微生物技術等,使其形成一個優良、循環、和諧的生態環境,這樣不僅可以達到解決病蟲害問題的目的,還能夠減少環境的污染,保證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2.4 改進農藥施用技術,合理使用化學農藥

在進行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時,除了生物防治,必不可少的是化學農藥的使用。然而使用化學農藥勢必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影響生態的平衡,所以如何使用是關鍵。目前,大多數病蟲害的防治是采取噴霧的方法,但這種方法不僅浪費大效率低,還易造成環境污染,甚至是人畜中毒,所以必須改進化學農藥的施用技術,提高其利用率,可以采用涂莖、根施等方法,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同時,應科學合理地選擇化學農藥,選用對環境污染小的化學藥劑,并可經常變化用藥的品種及配料,降低害蟲的抗藥性。

3 結語

在具體病蟲害防治實踐中,應從生態的角度出發,不僅要加強植物的檢疫措施,還要選擇合適的且無公害的殺蟲劑,科學地種植、養護和管理,確保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在保證園林植物不受病蟲害侵擾的同時,保障其綠化和觀賞的功能,最大程度地保證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可持續性,滿足人們對高質量環境條件的需求。(收稿:2013-07-03)

參考文獻

[1]龍國偉.園林植物病蟲害治理決策咨詢系統[D].福建農林大學,2007.

[2]吳躍開,余志彪,余永富.園林植物病蟲害的發生現狀及治理策略[J].現代農業科技,2007

[3]童勇軍.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策略的探討[J].嘉興學院學報,2008

[4]鄭進.園林植物病蟲害發生特點與防治進展[J].湖北林業科技,2003

[5]白麗霞.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的保護防治[J].現代園藝,2013

[6]高秀美,曹長余,邵增順,張連乃.園林植物病蟲害發生特點與防治對策[J].中國農學通報,2001

第8篇

關鍵詞: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技術

中圖分類號:S43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3)-06-0063-1

在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實踐中,防治方法有很多,但往往需要考慮各種病蟲害的特征而采取綜合防治措施。一般來講,病蟲害防治方案要堅持“安全、有效、經濟、簡單”的原則,一方面要盡可能地對人、畜、天敵、園林植物等無毒副作用,對環境無污染;另一方面,又要達到防治效果最大化,確保投入少、回報高,且簡單易行。

通常,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的基本方法包括植物檢疫、園林技術措施、物理機械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學防治等措施。本文主要研究化學防治病蟲害的技術措施。

1 農藥的種類

化學防治是指用農藥來防治害蟲、病害、雜草等有害生物的方法。化學防治措施具有投入少、見效快、效率高等優點,但需要注意的是,化學藥劑普遍具有一定的毒性,在有效防治的同時如果使用不慎或不按規定使用,則可能對人、畜、植物產生藥害。

在生產中,使用的農藥種類繁多,需要對其具有清楚的認識,以確保正確使用。一般來說,按防治對象來講,農藥可分為殺蟲劑、殺菌劑、殺螨劑、殺線蟲劑、殺鼠劑、除草劑等。按照化學組成來講,通常分為無機農藥、有機農藥、植物性農藥和微生物農藥。常見的無機農藥包括砷素劑、氟素劑等,因其部分產品藥效低、易殘留且對環境影響大而受到限用或禁用;常見的有機農藥包括有機磷殺蟲劑、有機氯殺蟲劑、有機氮殺蟲劑等,是目前應用最多的殺蟲劑。而微生物農藥往往具有專門的殺滅效果而廣泛用于某些病蟲害的防治,如白僵菌、青蟲菌、BT乳劑、殺蚜素等。

而從農藥的生產方式來講,從使用方便的角度一般會將農藥加工成不同的劑型,一般為粉劑、可濕性粉劑、浮油、顆粒劑和煙劑等。每種不同劑型的農藥都需要不同的使用方法,在防治時可根據需要進行選擇。粉劑一般不溶于水,所以通常用于噴粉、撒粉、拌種或用來制成毒餌。需要注意的是,粉劑不能用來噴霧,否則易產生藥害。可濕性粉劑通常在用水稀釋后作噴霧用。乳油如敵敵畏乳油、甲胺磷乳油等通常需要經過加水稀釋后進行噴霧。使用乳油防治害蟲的效果一般比其他劑型好,觸殺效果高,殘效期長。顆粒劑主要用于土壤處理,具有藥效長的優點。煙劑可以燃燒,使原藥受熱在空氣中結成飄浮狀的微粒,適用于防治高大林木的害蟲或溫室中害蟲。

2 農藥的使用方法

農藥的使用方法有很多種,在生產實踐中需要根據病蟲害的發生和使用的藥劑進行選擇。

噴霧是化學防治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噴霧是將乳油、水劑、可濕性粉劑,按所需的濃度加水稀釋后,用噴霧器進行噴灑。噴霧時要盡量做到噴施均勻、周到,使植物表面充分濕潤,但基本不滴水。噴霧時要順風或垂直于風向操作,嚴禁逆風噴霧,以免引起人員中毒。拌種是種植前進行的防治措施,即將農藥、細土和種子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的用藥方法,常用于防治地下害蟲。毒餌是將農藥與餌料混合在一起的用藥方法,常用來誘殺蠐螬、螻蛄、小地老虎等地下害蟲。熏蒸通常用于保護地種植這樣的密閉空間,可以有效殺滅害蟲和防治病害,通常也用于倉庫殺蟲。

此外,還有防治園林樹木體內害蟲如天牛等的注射法、地下根施農藥、噴粉、毒筆、毒繩、毒簽等方法。

3 化學防治的注意事項

由于農藥使用不當會造成對園林植物的毒害作用也就是藥害,加之許多園林植物比較嬌嫩,如幼苗、花卉等極易產生藥害,所以,用藥時必須科學、合理施用,以確保生產安全。

一是要避免產生藥害。藥害的產生通常是由于使用農藥的劑量過大或藥物濃度過高引起的;施藥時的天氣也是產生藥害的因素之一,一般在高溫、潮濕等惡劣的天氣條件下用藥,容易產生藥害。此外,園林植物在細苗期、開花期等時期也更容易遭受藥害。

要避免藥害的產生,必須嚴格按照農藥的《使用說明書》用藥,控制用藥濃度,不得任意加大使用濃度,不得隨意混合使用農藥。同時,在施藥時間上應選擇在早上露水干后及11點前,或下午3點后用藥,避免在中午前后高溫或潮濕的惡劣天氣下用藥,以免產生藥害。由于園林生產具有場地的固定性和生產的長期性,所以還要避免長期單一地使用一種農藥進行防治,因為這樣會導致害蟲產生抗藥性而降低藥效,應注意在不同的年份或季節交替使用不同類型的農藥。

二是正確選擇農藥。農藥的選擇應該經過綜合的考量,如對園林植物的生長習性、病蟲害的發生規律、農藥的性能等因素進行了解后,進一步選用正確的品種和用藥量。還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已經廣泛應用,應盡量選擇此類藥劑。

三是正確混合使用農藥。混合使用農藥可以同時防治多種病蟲害,且可以減少農藥噴施的次數,提高農藥的使用率,延緩害蟲產生抗藥性。正確混合使用農藥對于一般人員來說是個難題,需要進行學習以掌握科學的使用方法。在生產中,要避免將易產生化學反應的農藥混合使用。如酸性農藥不能與堿性化學物質混合使用,因為兩者會產生分解從而導致農藥失效。其次,可以將不同類型的農藥混合使用,不能將屬于同一類型農藥中的不同品種混合使用,以免導致交互抗性的產生。

總之,科學合理地使用農藥是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廣大園林生產者應當系統地學習相關知識,以保障園林生產的順利進行和提高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馬英玲,韋春義.園林綠化植物病蟲害綜合防治.廣西林業,2004-01.

[2] 吳國新,姚方,張蕊,楊娟.園林植物生長的生物環境調控.經濟研究導刊,2011-05.

第9篇

關鍵詞: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研究

Abstract: The current urban landscape increasingly heavy plant pests and diseases, pests and diseases often occur in a particular area of individual large outbreak landscaping work for the city created a significant obstacle and economic losse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garden plant pests and diseases and the prevention principle, analysis of urban landscape plants measures IPM.

Keywords: garden plants; pest control; research

中圖分類號:S895文章標識碼:A

城市園林在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城市園林快速的發展,人們對植物保護工作認識的不到位和防治措施的單一化,常常造成園林綠化植物病蟲害的發生,不僅影響綠化的效果,而且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1、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發生的特點及防治原則

1.1 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發生的特點

1.1.1 城市內綠化因其地理條件復雜,小環境、小氣候多樣化,綠地通風透光性差和密集的燈光引誘,生態系統中一些生物種群關系常被打亂,以致造成病蟲害的高密度發生。

1.1.2 部分綠地內園林植物品種單一,種植密集,病蟲害易流行,防治難度大。

1.1.3 城市部分部門、單位因其綠化是附帶的一種事業,普遍缺乏園林養護的一般常識,管理上常常不到位,導致植物生長不良,各種生理性病害(如黃葉、干尖等)時有發生,加重了侵染性病害及蟲害的發生。

1.1.4 城市人口密集,不適合用常規的、污染性大的病蟲害防治方法。

2、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綜合防治的措施

城市園林植物常見的病蟲害防治的主要措施有植物選擇、綠地栽培、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學藥劑防治等。其中高效低毒的化學藥劑防治是城市園林植物應用最普遍的方法。

2.1 植物選擇:在自然條件下,植物病蟲害分布有一定的區域性。但在城市園林綠化施工中,由于苗木從不同地區調運,將一些危險性病蟲害在地域間傳播,給城市園林綠化帶來極大的威脅。因此,綠化施工前應嚴格選擇植物,嚴格選擇無病蟲害的健康苗木,在綠化施工中發現病蟲害時,立即采取措施,徹底消滅。

2.2 栽培措施:通過科學的栽培管理技術,防止病蟲害發生,有利于園林植物的生長發育,抑制或減少病原物的來源。

2.3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對人、畜、植物安全,病蟲不產生抗性,天敵來源廣,且有長期抑制作用。采用以蟲治蟲、以菌治蟲、以菌治病等防治方法。生物防治必須與其它防治措施相結合,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

3、城市園林植物病害綜合防治

真菌病害防治:常見植物真菌性病害有十幾種,它們都能給植物生長造成很大的影響,嚴重時還會導致植株死亡。

3.1 白粉病、炭疽病、葉斑病、褐斑病、灰霉病等病害的防治:在發病前噴灑65%代森鋅600倍液保護;發病初期噴灑噴克菌800~1000倍液,50%多菌靈或5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

3.2 銹病的防治:在生長季節噴灑25%粉銹寧1500倍液,或噴克菌800~1000倍液,或敵銹鈉250~300倍液等農藥有較好的效果。

3.3 立枯病、根腐病的防治:首先要進行土壤消毒,用1%福爾馬林處理土壤,或將培養土放鍋內蒸1小時;發病初期用50%福爾馬林液或用70%氟氯硝基苯處理土壤;栽植前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泡l0分鐘,栽植時用根腐消200-300倍液灌根。

3.4 白絹病、菌核病的防治:用70%五氯硝基苯處理土壤,每平方米用5~8克,拌30倍細土施入土中;選用無病種苗或栽植前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泡lO分鐘。

3.5 煤煙病的防治:在發病后,用清水擦洗患病枝葉和噴灑50%多菌靈500~800倍液。

4、城市園林植物蟲害綜合防治

蟲害是由害蟲引起的。咀嚼式口器害蟲直接取食植物的葉、嫩莖和根,嚴重影響植物的吸收和光合作用。刺吸式害蟲直接將口器插入植物組織中,吸吮汁液,造成植物褪綠、畸形或死亡。由于害蟲危害造成傷口和分泌物積聚,引起病菌侵染而致使病害并發。

刺吸害蟲綜合防治:刺吸性害蟲主要有蚜蟲、紅蜘蛛、薊馬、椿象等。

4.1 蚜蟲防治:用黃色塑料板涂重油誘粘;保護瓢蟲、草蛉等天敵;選用副作用小的植物性藥劑,如25%的魚藤精600~800倍溶液噴霧,或將洗衣粉溶于300倍溶液進行噴霧;噴施滅蚜靈l000~1500倍液或40%硫酸煙精800~1200倍液均可;此外煙草水、除蟲菊酯等也都是毒性較小的防治良藥。

4.2 紅蜘蛛防治:用大量水沖洗病株或用4O%三氯殺螨醇1000~1500倍液、35%殺螨特1500倍液、15%掃滿凈1500~2000倍液噴殺。

4.3 介殼蟲防治:先用人工刷除,再噴藥治療;當雌蟲在固定階段危害時,草本植物可直接在植株莖部涂抹40%久效磷等內吸性藥劑,木本植物可先用刀刻傷基部表皮,再涂藥,使植株將藥物吸后,將蟲毒死;噴施40%樂果1000~2000倍液(加入適量柴油和中性洗衣粉有利藥性發揮)。

4.4 粉虱防治:可懸掛黃色黏板,捕殺成蟲;用敵敵畏加洗衣粉的藥液防除,配方為80%敵敵畏1000~1500倍液,每5升藥液加50克洗衣粉,每7~lO天噴藥1次,連噴3~5次即可見效。

5、合理使用化學防治,控制病蟲害蔓延

化學防治是用化學藥劑的毒性來防治病蟲害,以保持園林花木的政黨生長,許多重要病蟲害如能及時合理地用藥,常可得到有效控制。化學防治還有收效快的特點。當一些病蟲害即將大發生或已經大發生時,及時采取化學的防治常可使用病蟲的蔓延得到及時的控制。另外化學防治的適應范圍比較廣,受地區性和季節性影響較小,不同類型的地區和不同季節往往都可使用。但是,長期大量使用農藥,也帶來一些不良后果,主要表現在對環境的污染,對天敵有傷害,易引起病蟲害的抗藥性。

6、發揮綜合防治優點,提高防治效果

綜合防治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原則,合理運用栽培、化學、生物、物理的方法及其它有效的生態學手段,把病蟲害控制在最低程度以不致造成危害。其優點是:

6.1 協調措施,減少矛盾。化學防治與生物防治如果協調起來,就能達到既能殺死病蟲害,也能較大限度地發揮天敵的作用。如采用內吸殺蟲劑,涂抹莖、干和根部澆灌等,早期控制蚜蟲、紅蜘蛛、介殼蟲的發生。選用對農藥抗性較強的天敵,配合施用殺傷天敵較少的選擇性藥劑,是避免或減少矛盾的途徑。

6.2 力求兼治,簡化措施。在自然界里,多種病蟲害常同時發生,分別防治,造成重復。以一種優勢病蟲害為對象,掌握植物發育的關鍵和病蟲防治的有利時機,集中用藥,兼治其他。可根據當時、當地病蟲害的發生情況,抓住有利時機,采用施放天敵、使用菌劑、藥劑等針對性措施,達到兼治的目的。

6.3 取長補短,相輔相成。構成病蟲害發生的環境因素及影響其發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防治措施也各有其優點和局限性。因此,采取取長補短、提高效果是必要的。如防治地下病蟲“種蠅”時,注重施肥與藥劑殺滅成蟲相結合的措施,可以基本控制其為害。

7、建立園林植保護體系,促進生態園林發展

園林植物與農作物、林木有著不少共同點和內在聯系,但又有很大的差異。城市是園林病蟲害的載體,而城市是人造的環境,與農業、林業的自然環境相比較起了質的變化。如氣溫偏高、相對濕度下降、土壤結構復雜;城市產生的廢氣、廢水、廢物,污染城市的大氣、水源及土壤,生態環境惡化;城市規模大,建筑密度大,阻礙大氣的流通和交換,容易產生熱島效應,這樣的環境必然會影響園林植物種群的分布和生長,相應的也會影響病蟲害的發生和發展。

8、建立綜合防治系統,確保對園林病蟲害的有效防治

一個優秀的園林綠地規劃設計,不僅應充分展現園林審美、游憩的功能,同時還能滿足建立生態穩定的植物群落所需要的條件。其關鍵是避免植物種類過于單純,避免選用易感病蟲、生態功能脆弱的樹種、草種,創造植生長所需的良好的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 魏敏.淺談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的現狀及防治措施[J].吉林農業,2010,(07).

[2] 張中社,趙俊俠.淺議園林植物病蟲害的無公害化治理[J].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3).

[3] 朱松元.淺析園林植物常見病蟲害防治[J].農業科技與信息(現代園林),2011,(10).

第10篇

關鍵詞:園林植物;問題;病害蟲防治;對策

中圖分類號:K928.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們對城市的生態環境質量及居住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園林植物是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比較適用于園林、綠地和風景名勝區的防護植物與經濟植物,具有遮陽、防塵、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等功能,目前已受到人們及業界人士的重點關注。但是,在園林植物管理過程中,由于管理不善、人員綜合素質低和技能不過關等因素的影響,園林植物保護過程中仍存在著許多的問題,若不及時進行有效的處理,不僅會影響到園林植物功能的正常發揮,而且也會給人們的正常生活和生產帶來一定的影響。因此,園林管理人員必須重視公園園林植物保護管理工作,采取必要的措施解決好植物保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為人們提供一個舒適的生態環境。

1 存在問題

1.1 領導重視不足、宣傳力度不夠

部分行政領導對園林植物保護重視程度不夠,是園林植物保護工作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領導對植保工作沒有給予足夠重視,植保資金投入相當少,設備老化陳舊,對植保人員的業務知識培訓重視不夠。另外,植物保護知識的宣傳力度不大,市民參與意識差,無法形成大的社會力量來防治病蟲害。

1.2 園林植保工作缺乏統一管理

目前園林綠化管養工作大都實行全承包管理模式,各承包公司的綠地管養工作相對獨立,各行其是,因而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工作的內容、性質往往因單位而異。很難在防治適期、防治方法等方面做到統一,因而影響了園林植保的整體效果。

1.3 缺乏相應的檢疫機構

由于種種的原因,目前在園林系統尚缺乏相應的檢疫機構,人們進行植物檢疫的意識淡薄,各園林綠化公司在苗木調運方面隨意性較大,致使園林苗木在調運過程中,也將病蟲害進行了傳播(如雙條杉天牛、竹斑蛾、紅瑞木潰瘍病等),而且此現象具有加重之勢。

1.4 園林植保人員技能參差不齊

園林植保人員的業務知識普遍欠缺,不知道通過栽培、養護等方法進行病蟲害預防,不注意觀察病蟲害發生的時間、活動規律,只是看到病蟲便隨意用藥,不具備對癥下藥、適時用藥、合理用藥的一般常識。不僅浪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還造成不同程度的環境污染,與我們進行城市綠化的初衷相違背。

1.5 缺乏對園林植保相關人員的培訓

由于相當一部分園林植保人員是聘用的臨時工,流動性大,這對人員的管理、培訓造成一定的難度和混亂。許多植保人員對農藥使用技術了解甚少,只憑老傳統、老經驗,如有些人仍習慣用敵敵畏、樂果防治蚜蟲,而對吡蟲啉、莫比朗等農藥品種則知之甚少。

1.6 設計建園時缺乏園林植物保護的整體意識

在園林規劃設計中,植物群落結構簡單,品種單一,片面追求“洋”樹種,是病蟲害猖獗的根源。

1.7 對外來物種的整體認識不夠

許多人由于缺乏對外來物種的正確而全面的認識,致使在園林植物引種或苗木調運的過程中,傳播散布了危險性的有害生物(主要為病蟲),給當地的經濟與生態造成較大的損失。

1.8 園林植保器械落后,農藥使用技術單一

農藥使用技術涉及學科范圍很廣,其任務不僅是提高農藥有效利用率,還要保證操作者的安全性、環境的相容性。農藥學科和植保學科的研究和發展說明,農藥的使用并不是單一的選擇農藥和藥量的藥物學問題,而是涉及農藥制劑、農藥行為、生物行為、施藥機具、作物生態、氣象因素等多方面和多學科的一門系統工程。

1.9 過分依賴化學農藥在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中的作用

農藥的使用是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過程中最為快速、經濟的有效手段,因此一直來都是最受歡迎的防治措施,且長期以來,在園林植保工作上已形成一個誤區,認為多用農藥就可以避免病蟲害的發生,即本著有病(蟲)治病(蟲)、無病(蟲)防病(蟲)的原則隨意用藥,很少考慮城市居民賴以生存的城市生態環境。

1.10 病蟲害防治時期不當,影響防治效果

我國的植保方針是“預防為主,綜合防治”,這對病害的防治尤為合適。但實際情況是由于對病蟲害的種類、危害癥狀、發生流行規律、防治適期、藥劑選擇等缺乏必要的知識,常常在病蟲發生后期或植株接近死亡時才進行防治,防治效果往往不佳。

2 采取的相應對策

2.1 領導重視、加強宣傳

作為領導,尤其是分管園林方面的領導,一定要改變原來那種“重種輕管”的落后觀念。其正確的做法應是“三分種,七分養,”加大養護管理的投資力度。同時加強宣傳,大幅度地提高園林從業人員及廣大市民的“綠色植保”、“無公害防治”正確意識以及群體參與意識,調動一切積極力量,綜合治理病蟲害。

2.2 建立統一的園林植保技術管理機構

在園林植保的技術層面上,由主管單位統一負責,協調整體的園林植保工作,包括防治方法、防治適期、藥械等進行統一。定期進行檢查、指導、督促,形成統一戰線,在管理體制上為全面有效地控制病蟲害奠定基礎。對于突發性的重大病蟲危害,則及時進行現場指導和技術培訓,指導園林工作者有針對性的采取應對措施,有效控制病蟲害的擴散,減少經濟損失。

2.3 建立相應的園林檢疫機構

在園林部門設置相應的園林植物病蟲害檢疫機構,實行進城苗木一票否決制度,凡未經該機構檢疫的苗木,一律不得栽植。發現帶有危險性病蟲的苗木,有權罰沒或銷毀。在宏觀管理機構上為綜合治理病蟲害創造先機,將危險性病蟲拒之門外。

2.4 加強園林植保人員的技術培訓

城市的發展對生態環境的建設要求更高,在園林綠化事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公園園林植保工作所帶來的一些問題應盡快解決,這就需要一批有專業知識的園林植保人員,若只靠“老傳統、老經驗”來指導公園園林植保工作,我們將跟不上新時代的要求,因此加強植保人員的技能培訓勢在必行。每年要對有關園林綠化知識進行1~2次技術培訓,其中病蟲害是一項重要內容。重點是常見病蟲害的特點及農藥的選擇、安全使用等內容。

2.5 實行“植保信息服務網絡”會員制,擴大服務范圍

由上級有關部門在資金等方面的支持下,由園林協會組建“植保信息服務網絡”,實行會員制。為網絡單位提供技術咨詢,及時進行現場指導。為保證該體制的正常運轉,也可采取針對公司收費的辦法。同時定期召開植保技術人員會議,做到上下信息渠道暢通,反饋準確、及時、有效。

2.6 統一、及時“園林病蟲預測預報”

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在病蟲害綜合防治工作中至關重要,公園園林病蟲種類主要有近200種,常年造成爆發危害的重要病蟲有十幾種,它們的生物學特性、危害癥狀、生活習性等各不相同,因此與之對應的預防措施、防治方法也不盡相同,特別是每年的氣候條件及植物種類的變化等,也會造成爆發性病蟲害的發生種類不同。無論對常規性病蟲害還是爆發性病蟲害的防治都是以病蟲害的預測預報為前提的,它是進行病蟲害防治的基礎和依據,是維護、提高綠化質量的有力保障。

第11篇

【關鍵詞】園林植物;病蟲害;特點;農藥;防治

1.鄭州市園林植物病蟲害發生特點

1.1外來有害生物不斷入侵,主要病蟲種類出現更多外來入侵種是指對生態系統、棲境、物種、人類健康帶來威脅的外來種。近年來,由于我市物種的引入,伴隨而來的是一些原產于世界各地區的園林植物的危險性以及檢疫性病蟲害,如:從2008年開始,鄭州市市樹法桐梨網蝽和方翅網蝽疫情大爆發,造成迎賓路、中原路等景觀道路大面積法桐受害,不僅嚴重影響道路景觀,而且曾一度威脅法桐正常生長。

1.2引進的植物品種單一,為病蟲害發生創造了條件

九十年代以來,城市引進的草坪植物多為禾草類(早熟禾、黑麥草、高羊茅)和白三葉草,行道樹主要是法桐、國槐、黃山欒等,缺乏本地原產的鄉土植物。這種人工建立起來的生態系統十分脆弱,植物與環境、植物與植食者(包括多種生物)和天敵間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相互協調的關系很難建立起來。這個時期,剛入侵的病蟲害由于缺乏生態系統中生物與非生物因素的制約,一旦遇到合適的環境條件,就會在這些充沛而且連續的植物食料上迅速生長繁殖,造成大發生。1998年和1999年鄭州市冷季型草坪銀紋夜蛾盛行就是明顯的例子,當時整條中原西路西三環至西四環段的草坪在3天時間內整體被食光,幾乎不見綠葉。

1.3 防治手段單一

由于急功近利思想作祟,目前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化學防治,因其使用方法簡單,見效快,效果好,特別是當病蟲害大發生時,化學防治往往成為唯一有效的措施。但是化學防治也存在許多弊端,使用不當能引起人畜中毒,污染環境,殺傷天敵,造成藥害。長期使用單一品種的農藥,會使某些害蟲、病原菌產生不同程度的抗性,造成用藥濃度越來越大,安全性越來越小,防治越來越困難。

1.4 園林植物生長環境日趨惡化

植物生長環境日趨惡化,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現代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結構日見復雜,環境污染問題也日趨嚴重。行道樹、街頭綠地中的花卉、樹木,往往會受到下水道、煤氣管道、電線電纜等諸多地下設施的影響,汽車尾氣和工廠排放的有毒氣體或廢水也時刻影響著植物生長,園林植物生長環境惡劣,植株生長不健壯,抗病力差,給病蟲害的入侵提供了有利條件,以鄭州市中原路為例,由于汽車尾氣、空氣排放物等污染造成整條道路法桐葉片變小(我們戲稱袖珍葉片),抗病蟲害能力下降,連續多年生長不良,嚴重影響觀瞻。

1.5害蟲天敵難以生存,由于城市綠地人為干預嚴重,很多昆蟲的天敵,如鳥類、寄生蜂等難以存活,自然平衡遭到破壞,導致病蟲害大面積爆發。

2.園林植物病蟲害的診斷方法

植物受害蟲、病原生物或不良環境因素的侵擾后,內部的生理活動和外觀生長發育所顯示的某種異常狀態,即生蟲、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現。病原物在病部的特征性表現稱為病征。植物受病蟲為害后的癥狀主要分為變色、壞死、腐爛、萎蔫、畸形五大類型。

3.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方法

3.1苗木檢疫

一些病蟲害分布范圍較窄,僅在局部地區造成嚴重危害。但這些病蟲害可以隨苗木的種子、用作繁殖材料的插條或根、原木以及其他園林產品的遠距離運輸傳播到新區,擴大其危害范圍。因此,嚴格執行檢疫法規,在機場、港口和車站等商品進出口的門戶抓好苗木病蟲害進、出口檢疫,在國內抓好苗木產地檢疫和調運檢疫,防患于未然,是控制危險性病蟲害擴大蔓延的重要措施。

3.2 加強養護管理,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病蟲的發生和為害在相當程度上與植物的生長勢相關。對生長勢差的應及時施肥、澆水、松土鋤草,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蟲能力。并結合秋冬季修剪,除去病蟲枝條。這樣不但可以調節植物養分,還可以減少越冬病蟲來源,通風透光、增強樹勢,營造不利于病蟲害越冬、繁衍、為害的環境條件。

3.3 栽培管理預防法

這是綜合防治中的一項基礎措施,根據病蟲害的發生、危害和發展對外界環境條件、寄主情況等具有一定要求的原理,抓住影響病蟲數量消長的主要生態因子,通過改善栽培、養護管理等一系列技術措施,來改變病蟲的適生條件,為園林植物創造良好的生長發育環境,提高其抗病蟲能力,以抑制病蟲害的發生。

3.3.1 選育抗病蟲害品種 結合我市病蟲害發生的情況,選育抗病、蟲的園林植物品種如銀杏、大葉女貞等,并在育苗、出苗時嚴把病蟲攜帶關,這是防治鄭州市園林病蟲害最經濟有效的方法。

3.3.2 適地適樹和園林植物的多樣性 采用常綠落葉結合的方法將地被植物、喬灌木復層種植,通過科學地搭配樹種,建立合理的植物群落結構,充分發揮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促進城市園林生態系統的穩定,提高植物對病蟲危害的自我調控能力。

3.3.3采用合理的栽培措施根據苗木的生長特點,在圃地內考慮合理輪作、合理密植以及合理配置花木等原則。從而避免或減輕某些病蟲害的發生,增強苗木的抗病蟲性能。露根栽植落葉樹時,栽前必須適度修剪,根部不能暴露時間過長;栽植常綠樹時,須帶土球,土球不能散,不能晾曬時間過長,栽植深淺適度,是防治多種病蟲害的關鍵措施。

3.3.4合理配施肥料

有機肥與無機肥配施:有機肥如豬糞、雞糞、人糞尿等,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使土壤疏松,透氣性良好。無機肥如各種化肥,其優點是見效快,但長期使用對土壤的物理性狀會產生不良影響,故兩者以兼施為宜,鄭州市綠化工程管理處這些年就采用有機肥和無機肥輪施的辦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3.5 加強園林植物的撫育管理 及時修剪,以增強樹勢,結合修剪清除被病蟲感染的植株、病枝及剩余物,以減少病蟲來源,例如,鄭州市工人路國槐蛀干害蟲銹色粒肩天牛危害嚴重,防治效果不甚理想,我們采用重剪蟲害枝的辦法進行防治,兩年后基本控制了該道路蛀干害蟲的危害。

3.3.6 清潔園圃 大多數病蟲的病原物(菌)或越冬卵均在枯枝落葉或雜草中越冬,因此在冬季全面清理枯枝、落葉和雜草,可以大大地減少各種病蟲源。2001―2003年鄭州市西站東街國槐尺蠖爆發,每到6、7月份,整條街道國槐樹葉僅剩葉脈,人在下面行走,一不小心蟲就落在身上,我們也曾進行連續噴藥,但由于樹木高大,效果不理想,2004年冬,我們全面清理了道路兩側的雜草,并進行了硬化,結果一下子就控制了尺蠖危害。

3.3.7樹干涂白 樹干涂白不僅能有效地防止冬季樹木的凍害、日灼,提高樹木的抗病能力,破壞病蟲的越冬場所,殺死在樹皮里越冬的螨類、蚧類等,還能阻止翌年天牛成蟲產卵,起到既防凍又殺蟲的雙重作用。

3.4 推廣應用天敵防治技術 無公害防治不會破壞生態平衡,不污染環境,不傷害天敵,是今后防治蟲害研究的主攻方向。在園林植物蟲害防治中也應加強這方面的研究,如以蟲治蟲、以菌治蟲、以鳥治蟲等,還有利用黑光燈、性外激素、激光等現代科學技術消滅害蟲,或使其產生遺傳性生理缺陷,導致雄蟲不育,提高防治害蟲的水平和效果。

3.4.1 以蟲治蟲 我國應用較多的寄生性天敵昆蟲有赤眼蜂、腫腿蜂、姬小蜂、蚜小蜂和天牛蛀姬蜂等;捕食性天敵昆蟲有蒙古光瓢蟲、異色瓢蟲和蝽等。利用蒙古光瓢蟲防治松干蚧,利用腫腿蜂防治雙條杉杉天牛、粗鞘雙條杉天牛、青楊天牛,利用周氏嚙小蜂防治美國白蛾,利用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圓蚧,利用天牛蛀姬蜂防治青楊天牛等有明顯效果。

3.4.2 以鳥治蟲 保護和利用益鳥來防治害蟲,如利用啄木鳥防治雙條杉天牛;利用灰喜鵲來防治松毛蟲;家禽也可利用,如養雞防治國槐尺蠖。

3.5 選擇使用生物農藥 生物農藥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能有效地保護天敵,消滅害蟲,對環境污染小,相對于化學農藥來講對病蟲害的控制作用具有持久性。1987年鄭州市園林植物大袋蛾大發生,危害成災,使用生物農藥滅幼脲進行超低容量飛噴防治,防治效果達到98%以上,完全控制了該蟲再度大發生,分析原因主要是既消滅了害蟲又保護了天敵。

3.6 物理機械防治法 根據害蟲的某些習性,使用工具、設備或創造害蟲所喜歡的物質條件,利用光、熱、輻射等機械、物理以及人工防治等方法防治害蟲,此法因簡便易行,又無污染。如,用插放楊樹只把誘殺棉鈴蟲成蟲,就是一種不錯的病蟲害防治辦法

3.6.1 燈光誘殺 利用夜蛾、刺蛾、毒蛾、螟蛾、枯葉蛾、葉蟬、金龜子成蟲等害蟲具有趨光性的特點,設置黑光燈在其成蟲發生盛期進行誘殺,這種方法鄭州市碧沙崗公園用的較多,效果也相當明顯。

3.6.2 潛所誘殺 利用害蟲秋季下樹越冬的特性,在樹干上綁扎草繩,引誘害蟲在其中越冬,翌春解下草繩可殺滅害蟲,鄭州市迎賓路已連續多年用該方法防治法桐草履蚧,成效顯著。

3.6.3 以激素治蟲 利用昆蟲的性外激素作為引誘劑,誘殺害蟲。目前已經人工合成的昆蟲性激素化合物達1000多種,其中商品化的有280種,在我國棉紅鈴蟲、棉鈴蟲、梨小食心蟲等性外激素已被廣泛用于蟲情預報。

3.7 人工防治

刮除樹干國槐尺蠖卵塊,刮除樹干上的介殼蟲,剪除病枝、病葉等都是人工防治的范疇。

3.8 正確使用化學農藥

化學防治只在必需應急時進行,實施靶標防治,盡可能地選用選擇性強、低毒、對環境污染小的藥劑。利用化學藥劑來防治病蟲害的方法,主要作用解決突發或大面積嚴重發生病蟲害。其優點是功效快,便于機械化和大面積應用,受影響的因素較少,但也存在著殺傷天敵、產生抗性、污染環境等明顯的副作用。因此,在使用化學農藥的時候一定要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

3.8.1 抓住有利于施藥的氣象條件,氣象的變化直接影響農藥的使用效果 就溫度而言,大多數農藥適宜的施藥溫度是20~30℃,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藥效的發揮;一般應選擇上午10時以前或下午15時以后的晴天時間施藥,降雨對農藥的使用效果影響較大,雨水可沖淡、沖刷掉葉面上的藥劑,如在噴藥后24小時內下雨需要重新噴藥。

3.8.2 抓住病蟲害最薄弱的環節和最有利于大量殺傷的時機施藥 一般病害在整個侵染循環或生活史的不同階段,對農藥的反映和敏感程度有顯著差別,病害在發病初期或病菌孢子萌發侵入植物階段,是他生活史中最薄弱的環節,對藥劑比較敏感,抗藥能力最弱,是防治的關鍵時期;害蟲在初孵化至3齡之前抗藥性最弱,特別是卵孵化期和幼蟲的蛻皮期是施藥的最佳時期。

3.8.3 要抓住保護對象對藥劑不敏感期施藥植物的不同生育階段和不同的植物對農藥的反應不同,幼苗、開花階段耐藥力較差,長勢很弱、營養不良的植物就更易產生藥害。

3.8.4 抓住天敵的安全期施藥 在病蟲害防治中要注意保護天敵,以維護生態平衡。如在天敵昆蟲的卵期或蛹期施藥則可以達到控制害蟲保護天敵的目的。

3.8.5 對可以兼治的病蟲害。要實行兼治,盡量減少用藥次數 避免污染環境和病蟲抗藥性的產生,準確掌握每種藥劑對每個防治對象的使用濃度和極限濃度。

3.8.6 要注意藥物的交替使用,盡量減緩防治對象抗藥性的產生,同時根據防治目的,選擇適宜的農藥劑型來提高防治效果 對于不同的防治對象,應根據它的特點、植物和環境等因子選用不同的藥劑劑型進行防治。如防治食葉害蟲,一般采用乳油、可濕性粉劑;防治地下害蟲一般采用粉劑、乳劑等配成毒土處理土壤等等。

在現階段制定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對策時,應全面考慮多方面的影響,將有害生物控制在可允許為害范圍之內。基于此,植保工作必須以搞好植物檢疫為前提,養護管理為基礎,積極開展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學防治,將各種防治措施有機地結合起來,安全有效地控制園林植物病蟲害,保證園林綠地的觀賞品質,保障人們的生活質量。及時發現、準確診斷、弄清病蟲害種類進行科學防治是保證城市綠地植物正常生長的重要保證。

【參考文獻】

[1]《河南林業科技》.2007

第12篇

關鍵詞:病蟲害;防治;理性化

中圖分類號: TU986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ki.jlny.2016.06.030

以往人們防治病蟲害的觀點就是將害蟲和病原微生物趕盡殺絕,隨著科學的快速發展,應更新觀念,對有害生物不應只注重于殺死,更要注重于調節。在現階段制定園林植物病蟲害治理對策時,應全面考慮生態平衡、社會安全、防治效果和經濟效益,將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許危害范圍之內。

1 把好植物檢疫關

在調入苗木和花卉時,實行嚴格的植物檢疫,如果沒有把好植物檢疫這個關卡,將會給園林植物帶來很大的危害,甚至釀成災難。因此為了保證園林植物的正常生長,不影響人們正常的休息生活的環境,把好植物檢疫關,防止危險性病蟲害的傳播是十分必要的。

2 生物防治

2.1 利用天敵昆蟲防治害蟲

以蟲治蟲,主要以寄生性與捕食性昆蟲為主,一是通過創造昆蟲天敵繁殖的條件和人工大量繁殖兩個方面,來增加自然界寄生性與捕食性昆蟲的個體數量;二是通過國內移植或國外引進以改變本地區昆蟲的群體結構。從國外引進天敵,這是改變天敵種類的重要途徑,由于自然地理屏障的阻隔,昆蟲區系的獨立發展,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往往形成許多不同的、特殊的種類,害蟲是這樣,天敵也是這樣,如果引進當地所缺乏的有效種類,常會取得良好的治蟲效果。如1978年從英國引進麗蚜小蜂,在北京等地實驗,防治溫室白粉虱取得了很顯著的效果。

2.2 使用微生物或其代謝產物防治病蟲害

利用多角體病毒防治楊柳毒蛾;利用BT乳劑防治國槐上易發生的鱗翅目食葉害蟲;利用美國白蛾性誘劑誘殺美國白蛾成蟲等。

2.3 其他有益動物治蟲

其他有益動物包括鳥類、爬行類、兩棲類、蜘蛛及捕食螨類等。以鳥治蟲主要的方法是保護益鳥,目前保護鳥的措施主要有嚴禁捕鳥,其次是為益鳥創造良好的繁殖條件,即設立人工鳥箱或招引木。廣州白云山公園管理處,曾經從安徽省定遠縣引進灰喜鵲進行馴養獲得成功。加強宣傳教育,嚴禁槍打或摸殺雛鳥和砍伐鳥巢樹。設立人工鳥巢。加強對有益動物的保護和利用,使其在園林生態系統中充分發揮其治蟲作用。

3 物理防治

一是摘除懸掛或依附在植物體和建筑物上的蟲繭、蟲囊、卵塊、卵囊、蟲體。隨時剪除有蟲枝葉的網幕。直接捕殺個體大、危害癥狀明顯、有假死性或飛翔能力不強的成蟲。例如天牛、楊干象等,挖除在土壤中的休眠蟲體;二是利用黑光燈誘殺害蟲成蟲。黑光燈是一種具有輻射作用的熒光燈,它的誘殺效果很好。在沈陽市的5月下旬,粘蟲從南向北遷飛,可采取燈光誘殺成蟲和稻草把誘卵防治。利用黑光燈誘蟲,除能消滅大量的蟲源外,還可以開展預測預報和科學實驗的調查,為防治工作提供科學依據。還可用黃板誘殺蚜蟲、利用糖酒醋混合液誘殺小地老虎的成蟲等。

4 園林管理技術措施

4.1 選育抗病蟲的品種

選育抗病蟲的品種是長遠目標,也是預防病蟲害的重要環節。目前已培育出、香石竹、金魚草等抗銹病的新品種,尤其是那些對借風傳播和土壤傳播引起的植物病害以及病毒病,選育抗病蟲品種尤為重要,是防治病蟲害發生危害的根本措施。

4.2 利用害蟲對某些植物的喜愛性,人為適量種植或采集這些植物誘集捕殺害蟲

如在局部公園周圍種植蓖麻,使金龜子誤食后麻醉,可以集中捕殺。

4.3 及時處理園林植物

應隨時伐除和處理已枯死或嚴重受病蟲害為害并成為傳播病蟲害的園林植物,如果土壤中有越冬病原物,土壤應該按規定及時消毒。

4.4 園林植物的合理布局

在綠地植物的栽培中,為了保證美化效果,往往是許多植物混栽,忽視了植物病蟲害間的相互傳染。如海棠和柏屬樹種等近距離栽植,容易造成海棠銹病的大發生等。因此在園林設計中,不但要考慮到景觀的美化效果,還要考慮到病蟲害的問題。

5 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雖然能夠及時有效的控制園林病蟲害,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如長期使用同一類型的農藥,導致一些害蟲及病原物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藥性;如由于不合理用藥,殺死了大量的害蟲天敵;如農藥在環境中存在殘留的毒性,特別是高毒農藥,破壞了生態平衡,污染了環境以及影響了人類健康。因此化學防治技術要不斷地完善,要使用得當與其它防治方法相互配合,取長補短。

6 關注植保動態,做好預防工作

園林植物保護工作者要以預防為主,關注植保動態,認真研究當地園林植物病蟲害的種類、危害程度、發生發展規律以及當地環境條件等情況,將病蟲害種群的數量控制在損失允許水平之下。沈陽市植保中心的工作人員多次深入現場對當地的各種害蟲進行監控,并根據調查的結果,把握害蟲的蟲齡期,及時下發通知,掌握害蟲的蟲齡和該害蟲的最佳防治時期,及時向綠化辦和該害蟲發生嚴重的社區下發防治通知,及時對其進行防治。特別是對往年為害園林植物較為嚴重的病蟲害,提早預測,做好防治準備工作,及時而準確的對害蟲進行監控,這樣不但可以把害蟲為害程度控制到最低,而且能夠大程度的保證不損害園林景觀的觀賞效果。在城市園林樹木病蟲害防治中,各種防治方法都有其局限性,都不是萬能的,必須綜合應用各種防治方法,取長補短,相互協調,持續治理才能達到控制病蟲為害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裴淑蘭.淺談園林樹種的選擇配置與病蟲害防治[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05,(03).

[2]楊代鳳,蘇州市主要園林植物蟲害調查及綜合防治技術[D].南京農業大學,20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江市| 霞浦县| 六枝特区| 错那县| 永登县| 通城县| 澎湖县| 阿克陶县| 法库县| 门头沟区| 惠州市| 安溪县| 瓮安县| 高安市| 石首市| 柯坪县| 龙泉市| 泾阳县| 土默特右旗| 绥阳县| 峨山| 渑池县| 呼图壁县| 清徐县| 太和县| 花垣县| 安化县| 海南省| 吉首市| 禹州市| 大英县| 新余市| 黑山县| 农安县| 台中市| 中西区| 苗栗县| 禄丰县| 桐城市| 灵石县| 松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