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25 09:52:2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核磁共振波譜法的基本原理,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1采用生動和有效的教學方法
“儀器分析”課程包括多種儀器的基本原理和結構、使用方法及分析方法的建立等內容,而每種分析儀器也不盡相同,有些儀器原理和結構的部分內容比較抽象,學生往往因畏難而厭學,這就要求教師采用生動和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1綜合比較法的應用
由于不同儀器有不同的工作原理、結構及使用方法,在教學中,應以儀器的工作原理和結構為主線,啟發學生把相對獨立的分析方法進行歸納與分類,通過對比和分析,總結出分析方法的共性與個性.例如,光譜分析內容可做以下對比:按照與電磁輻射作用的粒子不同,光譜分析的方法可分為原子光譜分析法、分子光譜分析法和核磁共振波譜法三大類,其中,原子光譜分析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譜法和原子發射光譜法,分子光譜分析法包括紫外-可見光譜法、紅外光譜法和發光分析法等;按照電磁輻射與粒子的作用過程不同,包括發射光譜法(發射過程)、吸收光譜法(吸收過程)、拉曼光譜法(散射過程)、衍射光譜法(衍射過程)、旋光色散法和圓二色光譜法(光的偏振特性)等.通過這種方法的教學,學生對分析方法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可以有更深的理解.
1.2形象比喻法的應用
“儀器分析”課程中的原理和概念比較多,有些原理和概念比較抽象,不易理解,若采用形象化的比喻,將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現象融入課堂教學,則便于學生理解和應用.例如,色譜分析中分離原理的理論描述是:當流動相中攜帶的混合物流經固定相時,其與固定相發生相互作用.由于混合物中各組分在性質和結構上具有差異,與固定相之間產生的作用力的大小、強弱不同,隨著流動相的移動,混合物在兩相間經過反復多次的分配平衡,使得各組分被固定相保留的時間不同,從而按一定次序由固定相中流出.對于這種描述,學生會感到復雜,難于接受,若用走親訪友作比喻,把走親訪友的過程看作色譜的分離過程,親友的家是固定相,走進去的人是流動相,進進出出就是流動相的不斷運動,根據雙方關系親疏遠近(色譜中的相互作用力大小),會有不同表現(不同的作用情況).若是雙方關系親近(色譜中的相互作用力大),人們就會在親友家中停留的時間長(保留時間長),反之,則停留時間短.不同的人群(分離對象)由此就可以得到區分(色譜分離).這種貼近生活的比喻可以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分離原理.
1.3電化教學法的應用
“儀器分析”課程涉及的一些大型貴重分析儀器,如電感耦合等離子發射光譜儀、質譜儀、核磁共振波譜儀等,很難普及到一般的本科院校;即使是一些常見的分析儀器,出于保護分析儀器不受損害或防塵的需要,也不會向學生展示其內部結構.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很難真正了解儀器的內部結構及工作原理,也不能很好地掌握儀器的使用方法.多媒體技術集文字、圖片和聲音等信息于一體,具有較強的直觀性和形象性.借助多媒體技術,把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現給學生,可以讓學生通過形、聲、色及其變化,認識“儀器分析”世界.把多媒體與傳統教學方式恰當結合,可實現教學優化.以紫外-可見分光光度儀為例,不同的單色器和光路系統組成了不同類型的儀器,通過演示儀器工作原理的Flas,學生能輕松理解可見分光光度儀的工作原理.
2建立多元化的考核體系
“儀器分析”課程的實踐性很強,應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重點,知識、技能并重,并以能力和技能考核為主線.在對學生的考核中,總成績的評定采用“平時成績+階段考試+期末考試+實驗技能”的模式,即理論課平時成績占20%、實驗成績占20%、專題報告成績占10%、期末考試成績占50%.各部分成績評定使用多元化的考試、考核手段,不僅檢測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更檢測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實踐動手操作能力、教學參與程度等.這種考核方式避免了由期末考試決定學業成績的弊端,鼓勵學生端正學習態度,不做考前突擊,不搞死記硬背,有利于學風建設.
平時成績注重考查學生的學習狀況,包括課堂練習、課堂交流、完成作業的情況等.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所講的分析方法,要求學生查閱相應的國內外文獻,并做成PPT文件,然后進行課堂交流.通過查閱,學生了解了國內外相關儀器及分析方法的發展動態,鞏固了課堂教學成果,提高了查閱文獻、獨立思考的能力.
階段考試是根據章節的教學要求采用提問、單元測驗和期中考試等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所做的評價方式.通過階段考試,教師可以了解學生掌握知識體系、運用知識能力、實踐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綜合素質方面的情況,學生可以發現自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不斷地改進學習方法,積極完成各階段的學習任務.實驗技能測試是在實驗教學過程中進行操作能力的考核和實驗結果的評定,將實驗過程、實驗結果、實驗報告有機結合,能有效地考查學生綜合運用理論知識、實驗技術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期末考試考查的是學生對知識的組織、理解、運用和分析的綜合能力,強調學生對知識體系的整體把握,通過期末考試,鼓勵學生進行求異思維,培養創新能力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3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