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心臟保健的最好方法

心臟保健的最好方法

時間:2023-11-09 10:44:2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心臟保健的最好方法,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心臟保健的最好方法

第1篇

養心為保健養生第一要務

中醫認為“心在志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與七情中的“喜”關系密切。喜即高興愉快的情緒,對機體是一種良好的刺激,有益于心臟,也有益于身心健康。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性格開朗、精神愉快、對人生充滿樂觀情緒的人多能健康長壽,其心血管病的發病率也明顯降低。所以,善于調節情緒,使自己保持樂觀愉快的心態,是養生保健最好方法

運動健身心臟受益最大

人體在運動時,全身各個器官都得到了鍛煉,其中受益最大的是心臟。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增強肌肉與血管彈性,并能使血液中的膽固醇下降。老年人可選擇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身強力壯的年輕人,可以選擇運動量稍大的各種球類運動。應當注意的是,心臟病患者運動不能過量,否則反而會加重癥狀,應以不疲乏、自我感覺良好為度。同時為您推薦兩個效果比較好的護心保健操:

1.按內關穴:端坐,將右手按于左手臂內關穴(前臂內側,腕橫紋上2寸,兩筋間),用力按揉30次;然后用左手按揉右臂內關穴30次。

2.揉心前區:將左手放于左胸心前區,右手壓于左手之上,順時針方向旋轉按摩30次,再逆時針方向旋轉按摩30次。有疏通氣血、調養心臟、增強心臟功能的作用。

保護心臟飲食調養不可少

保護心臟 常喝山楂茶和龍眼粥

山楂茶:山楂15克,用開水浸泡20分鐘,加適量白糖調味。有降脂強心、消食開胃的作用,適用于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及食欲不振者。山楂為藥食兩用之品,有消食化積、活血化瘀的功效。

第2篇

早調心肺

研究表明,在清晨6點到8點這個區間內,是缺血性心臟病、癌癥、肺源性心臟病等嚴重疾病引起患者死亡的一個高峰期。因為晚上睡覺時,人體是最安靜的時候,心率也最慢,而早晨起床后,心率開始加快,肺活量也增大了,所以在早上,一定要注意對心臟和肺部的保養。調查也顯示,早起有晨練習慣的人群,心肺功能會比一般人更為健康。

早調心肺的好方法是搓手法,對兩個中醫穴位的按摩可以起到不錯的保健效果。一是勞宮穴:它位于手掌心,在手掌有兩條比較大的掌紋相交成“人”字形,沿中指中線向手掌方向延伸,經過“人”字相交點的下方區域,這個重合的地方即是勞宮穴。也可以握拳屈指,位于中指和無名指指尖的地方就是勞宮穴了。勞宮穴是心經的主穴。早起一邊散步,一邊按摩勞宮穴,可以通過經絡刺激心臟,讓心臟從“睡眠”狀態醒來,幫助人體更快恢復體能。

早調心肺的第二個保健穴位是列缺穴。它位于手腕內側,腕橫紋上1.5寸,橈骨莖突上方能感覺到脈搏跳動的地方(兩手虎口自然垂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橈骨莖突上,指尖下凹陷處便是列缺穴),它是手太陰肺經上的重要穴位,具有很好的強肺功能,對咳嗽、氣喘等肺部癥狀都有一定作用。

一邊散步,一邊來回互搓手掌心上的勞宮穴,并互按前臂上的列缺穴,不知不覺就在早上完成了對心臟和肺部的調養,十分簡便易行。

午間采陽

中醫認為正午時分是一天中陽氣最盛的時候,人體自身的陽氣也會達到一天中相對較為旺盛的狀態,此時在陽光下散步,易激發人體的陽氣。另外,散步時我們的背部朝陽,致使人體一身之陽氣也隨之旺盛。因而,在正午溫暖燦爛的陽光下散步行走,可促進人體氣血運行,加快新陳代謝,振奮人體的陽氣。同時也會調節自午后開始下降的精力,消除疲倦感。

人進入中老年之后,身體的陽氣就會不足,容易出現怕冷、怕風、面色蒼白、氣短乏力、腰膝酸軟冷痛、小便清長、夜尿頻多等現象。中午的時候多散散步,對中老年人的健康十分有利。

午間散步的時間最好選擇在午飯前的11點到12點,運動程度以感覺溫暖舒適、微微出汗為宜。

晚調肝腎

晚上6點到8點這個時段,人的血壓會有所升高,情緒也會變得不太穩定,這說明人的身體狀態會隨著生物節奏的改變而發生變化。越是這種時候,就越要注意身體的保健。那晚上需要重點調養肝腎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有點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驗血要在早上進行,這說明肝臟和腎臟在晚上的代謝是最為旺盛的。如果肝、腎的代謝良好,其排毒和解毒的能力也就越強,對身體健康也就越好。而一旦肝臟和腎臟的代謝功能減弱,無法及時快速地將血液里的有害物質清除出去,那像血脂高、膽固醇高、轉氨酶高等疾病就會找上門來。

第3篇

原來,他看了電視上的養生節目,就照葫蘆畫瓢在自己身上試驗,四指并攏在肘關節處連續拍打。結果痧點層出不窮。

其實。我們對“痧”并不陌生。所謂“痧”即“血滯”,人體血管中血瘀或血塊所集結形成的不流通物。這些物質中醫認為會阻塞血液養分輸送,造成循環不良,導致人體發生疾病,如全身酸痛、酸麻,嚴重時還會發生高血脂、高血壓,肥胖,血管病變等各式各樣慢性疾病。

拍痧是中國古老的保健、治病方法之一。其具體方法就是用手掌或借助工具反復拍打身體患病部位直至出“痧”程度(類似于刮痧后的現象),從而達到治病、保健的目的。

早期使用的拍痧工具有手掌、槌式、杵式。石帶式、鋼絲式等,現今有竹條式拍痧棒、橡膠式拍痧掌等,供大眾保健使用。

一 拍打手法

1.用實心掌展拍。拍打時感覺疼說明拍對了。

2.手掌每次拍打皮膚時可加上從手掌向體內注入清氣之意念,手掌離開皮膚時,可加上手掌抓出濁氣的意念和動作。

3.大面積拍打時整個手掌、手指部分全部用上,比如拍打膝蓋正面。如被拍打部位面積不大。如拍打膝蓋反面的胭窩,可以手指部分為主拍,拍時腕關節可靈活抖動。

4.拍打力度只要能忍受,越大越好,越痛越好;開始拍時稍痛。隨后痛感會降低。有些人手抬得高,快拍到皮膚時突然放慢速度減小力度,過于心疼自己。

二:拍打順序

一般是從上往下拍打,順序如下:

1.先掐頭頂,次拍頭兩側,再拍后頭,后頸部;

2.拍雙肩,可左手拍右肩,右手拍左肩;肩的前部、外部、上部、后部都拍到;

3.拍兩側胳肢窩及兩脅內側。心臟病,肺病、乳腺疾病患者尤其要多拍此處;

4.拍雙肘關節內側,其范圍應包括內側全部經絡,從內側下沿心經到外側邊緣的肺經、大腸經,以及正中間的心包經:

5.拍打雙膝,雙手先拍雙膝正面,可用整個手掌包住膝蓋拍。其次拍膝內側,外側及膝后的胭窩。

三 拍打時間和頻率

1.一天的任何時候都可以拍打。

2.身體健康者,單純保健,每次可拍打頭,肩,胳肢窩,肘、膝等處1~5分鐘,每天1~2次,多次不限;

3.亞健康者,某些部位功能不佳,除拍打以上保健部位外,可在病灶處加長拍打時間,一般每處拍5―30分鐘,每天1~2次,更多次不限;

4.自感不適,或有明顯病灶者,除拍打保健部位外,可重點拍打病灶處半小時以上,比如膝蓋痛、肩周炎,頸椎病,頭痛、失眠患者,可重點拍雙膝,雙肘,拍打次數不限,但每天起碼1~2次;

5.拍打時間和頻率如同拉筋,沒有絕對標準,因人而異,這正是中醫的美妙之處。無論有病沒病,出痧與否,都可每天拍打。一次拍打不能完成也可分幾次拍打。如果患者出現嚴重疲勞反應,可休息幾天后接著拍。

平時如時間緊張可拍打雙肘、雙膝和雙肩(面向前方處),總共全身的六個點。而且拍出瘀紫后,最好繼續拍它拍個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左右,目的是拍散瘀紫點,可以起到加速散去的作用。

四 注意事項

(1)拍痧不失為一種療疾除患的好方法。特別對于疼痛疾病,效果顯著。

(2)拍痧主要是針對關節處,像胳膊肘、膝蓋等部位,因為經絡瘀堵。往往都是在關節處瘀堵嚴重。

(3)拍痧,要量力而行。開始要勁力適可,不能過太,隨著身體的承受力,慢慢加大力度。

(4)拍痧只把痧拍出來不算完成任務,還要把它疏散開,通過循環排出體外;或者拔罐把它們導引出來。所以,拍完痧,不拔罐的話,就要加上溫灸,促進血液循環,快速把瘀血吸收,通過尿液排掉。

第4篇

如果你對自己的健康不夠滿意的話,那么,在又一個365天即將到來的時刻,不妨送給自己的身體10個健康承諾,作為珍愛自己的特別禮物:

1.每天8小時 高質量睡眠是美容的最佳方法,也是減少癌癥風險最簡單的方法。和看似時尚的熬夜惡習告別,11點之前安然入眠。睡前不要看電腦、電視,更不要看ipad和手機。

2.每天一萬步 運動是保持年輕心臟、強健骨骼和苗條身材的不二法門。最少要走6000步才能維持基本健康,最好能走到一萬步,堅持下去,身體狀態會完全不同。走路時腳步盡量快一些,加上每周兩次30分鐘以上的中強度運動和兩次肌肉運動,能夠有效延緩衰老。

3.每天10句話 每天拿出一點時間來和家人交流,對他們說至少10句溫馨的話語,問候父母,體貼愛人,鼓勵孩子。好的氛圍,好的心情,能讓我們遠離孤獨、抑郁、絕望的心理狀態,擁有更好的抗壓能力和免疫力。

4.每天一餐雜 所謂五谷為養,適量吃主食并不會使人發胖。每天至少要吃一餐雜糧豆類和淀粉種子,比如燕麥、蕎麥、小米、薏米等。這些完整的淀粉種子富含維生素B族、礦物質和膳食纖維,能讓我們的腸道更加順暢,還有益于血糖和血脂。

5.每天一把豆 這里所說的豆,是指黃豆和黑豆。它們能做成豆腐、豆腐干之類的豆制品,是植物蛋白質的重要來源,也是鈣和多種保健成分的來源。可以用豆制品來替代一部分魚肉,對預防心臟病和骨質疏松很有幫助。但是數量也要合理,相當于一把黃豆的量就夠了。

6.每天一斤菜 蔬菜提供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可幫助人們遠離多種癌癥、心臟病及癡呆癥。在蔬菜中,深色綠葉菜是營養之精華,無論是強健骨骼,還是預防大腦衰老,綠葉菜都有意想不到的效用。

7.每天半斤果 水果能提供多種抗氧化成分和大量的鉀,對于穩定血壓、控制血膽固醇和預防癌癥都有益處。不過,水果也不宜過量食用,攝入過多的糖可能會增加體重。

8.每天一兩肉 肉類和水產中的血紅素鐵、鋅和蛋白質,對于預防貧血、缺鋅都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幫助女性擁有紅潤的容顏和溫暖的身體。過量吃肉會增加患心臟病和多種癌癥的危險,大量吃水產品也會增加污染物質的攝入,但對于沒有三高問題的健康人來說,只要適量攝入,每天各吃一兩,就能美味與健康兼得。

9.每天一蛋奶 蛋黃中含有12種維生素和多種保健成分,沒有接觸熱油的煮蛋不僅無害于心臟,沒有三高情況的健康人每日一個蛋更有利于營養平衡。奶類中大量的鈣和多種維生素也十分寶貴。

10.每天一勺仁 堅果和種子是營養密集的食品,每天早上吃一勺,令人食欲滿足,還能補充多種微量元素、維生素E和膳食纖維。用核桃、花生、榛子、杏仁、松子等堅果來替代餅干、薯片等零食,對改善血脂比例、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非常有益。

第5篇

妊娠本身就是一個最明顯的誘因 妊娠、分娩和產褥期的血液動力學發生改變,心排出量增加,心臟泵功能的明顯增加勢必增加心肌耗氧量;子宮增大、膈肌上升、心臟向左移位、大血管扭曲,導致右心室壓力增加;分娩期子宮收縮,回心血量增加。使心排出量、動脈壓和中心靜脈壓增加;產后胎盤血液循環中斷,潴留于組織間水分的回流,體循環量的增加等因素均加重了心臟前負荷。心臟病孕產婦心臟代償能力降低,往往不能承受這些變化而失代償性發生嚴重心衰。

合并貧血和低蛋白血癥 增加心臟泵功能,更加重心臟負擔和心肌缺氧,同時處于低營養狀態,耐受力差,更容易發生心衰。

呼吸道感染 肺循環阻力的增加可誘發心衰發生。心衰的早期癥狀與呼吸道感染相似,尤其夜間的嗆咳,常易誤診為上呼吸道感染,實際為心衰的早期表現,應引起高度重視。

不恰當的治療 因低蛋白血癥、大量蛋白尿、貧血等,臨床上常給予補充白蛋白、輸血等處理,膠體成分導致血容量增加,回心血量增加,心臟負擔加重而誘發心衰。

子癇 子癇前期治療時補液過多、過快,如應用硫酸鎂解痙治療的同時則有大量液體進入體內;為防止抽搐,一般靜推或快速靜滴,這就導致短期內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臟前負荷,導致心衰發生。

其他產科合并癥和并發癥 如雙胎、羊水過多、慢性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癥、肥胖等也可加重心臟負擔,誘發心衰。

心功能減退的預防

孕前預防 心臟病患者準備妊娠前應采取保護心臟的預防措施,比如先天性心臟病患者盡量先行手術矯正治療,最好手術2年后再妊娠;瓣膜疾病患者可以行換瓣手術,抗凝治療并不影響妊娠,只是需要調整抗凝劑;Ⅲ度房室傳導阻滯者孕前安裝起搏器;高血壓患者調整降壓藥物,維持血壓穩定;控制體重,糾正血糖,治療貧血等。

孕期一般預防 限制體力活動,增加休息時間,保證足夠睡眠,精神放松,穩定情緒。左側臥位,以增加心搏出量及保持回心血量的穩定。合理營養,進高蛋白、少脂肪、多維生素飲食,防止母體肥胖和胎兒體重過大。低鹽飲食,防止水鈉潴留。

加強孕期保健 對妊娠的心臟病患者,醫院應建立個人管理檔案,在隨后的妊娠期間通過詢問是否存在胸悶、乏力、氣促、胸痛、咳嗽、水腫和尿量變化等不適來反復評估其心功能,以決定繼續妊娠的可能性及處理方案。心功能Ⅰ級者按產科常規定期檢查;Ⅱ級者每1~2周1次產檢,孕37周左右入院;心功能Ⅲ-Ⅳ級者,立即住院治療。

增加產前檢查內容 除常規產前保健外,孕期應反復檢查相關指標,如血紅蛋白、肝功能、心肌酶學、肌鈣蛋白、心衰指數、電解質、常規心電圖;中孕期和晚孕期復查心臟超聲,了解肺動脈壓力變化以及心臟收縮和舒張功能。

及時處理產科并發癥 消除損害心功能的不良因素,如貧血、低蛋白血癥、感染、妊娠期高血壓等;先兆早產和雙胎者謹慎使用β受體激動劑防止肺水腫的發生;限制補液量和補液速度,謹慎使用膠體類物質;防止巨大兒的發生;關注羊水過多問題等。

提高心臟代償功能 嚴重心臟病患者心功能有下降趨勢者可以加強心肌營養,比如給予三磷酸腺苷(ATP)、輔酶Q10、輔酶A、丹參等藥物;妊娠晚期可適當預防性短期口服小劑量利尿劑減輕心臟前負荷;小劑量B受體阻滯劑(美托洛爾12.5mg,1-2次/日)改善內源性心肌功能;洋地黃(地高辛)加強心肌收縮。預防感染以及注意電解質平衡等。

及時終止妊娠 終止妊娠可以糾正妊娠所導致的血液動力學的改變,改善心功能。妊娠晚期、分娩期和產褥期的最初3天是心臟負擔最重的3個高峰期。可以根據心臟病的種類采用不同的分娩方法。

可以選擇陰道分娩的心臟病包括簡單型、無紫紺型,并且不伴有肺動脈高壓的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無瓣膜狹窄并且不伴有肺動脈高壓;單純瓣膜關閉不全;無流出道狹窄;功能性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臟病心臟已手術治療>2年并且結構正常者等。心功能Ⅰ~Ⅱ級者孕37周后住院。

第6篇

先解釋一下“三一二”的具體含義:

“三”就是按摩合谷、內關和足三里三個穴位。一般人每天早晚兩次,左右不拘,每次共5分鐘,按摩時一定要達到酸、麻、脹,有時還有上下竄的得氣感覺才是有效的按摩。按壓的頻率約為每分鐘30次。

“一”就是一個以腹式呼吸為主的基本的氣功鍛煉。每天早晚兩次,每次5分鐘。

“二”就是做一種以兩條腿為主的,力所能及的,自覺的體育鍛煉,每天一次,每次5分鐘。

也就是說對于一般人除了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不自覺地在進行鍛煉經絡外,每天只要自覺地用25分鐘的時間,通過三種不同的方式,有計劃地去激發經絡系統,就可以青春常葆,精力充沛,防病治病,實現百歲健康。

穴位按摩的方法和作用

(1)合谷

合谷穴是手陽明大腸經的一個重要穴位,位于第一、二掌骨之間,在第二掌骨的中點,橈側邊緣處。也可以用另一只手的拇指第一個關節橫紋正對虎口邊,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處就是合谷穴(圖1)。

圖1合谷取穴法

按摩合谷穴有什么作用?根據《黃帝內經》的經絡理論以及幾千年來的實踐證明,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屬的大腸經脈循行之處的組織和器官的疾病減輕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證。

圖2 大腸經脈循行線

由于大腸經從手走頭,凡是頭面上的病,像頭痛、發熱、口干、流鼻血、脖子腫、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等都能治,而且效果相當好,甚至還可以用來做頭面手術的麻醉,所以古人有“面口合谷收”的說法。

除了頭面外,大腸經循行部位所發生的疾病,都和這條經的氣血運轉不正常有關。像關節炎、肩周炎、網球肘等都可以通過按摩合谷,激發大腸經的氣血,得到治療。

圖3 合谷按摩法

正確按摩合谷穴的方法:如果是要按摩左手,最好是用自己的右手握住左手,右手的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作一緊一松地按壓,頻率約為每2秒一次,即每分鐘30次左右(圖3)。重要的是按壓的力量需要較強,穴位下面要求出現酸、麻、脹,甚至有竄到食指端和肘部以上的感覺,即“得氣”現象為好。這樣才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輕描淡寫地按摩就不會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經絡的敏感程度因人、因病而異,所以也要辨證論治,恰到好處。一般稍加練習和傳授是不難達到的。另外要注意的是體質較差的病人,不宜給以較強刺激,孕婦一般不要按摩合谷穴。

(2)內關

內關穴屬心包經,位于腕橫紋上兩寸,在掌長肌腱和撓側屈腕肌腱之間。就是從手腕橫紋向后量三橫指,在兩筋之間取穴(圖4)。

心包經起于胸中,向下通過膈肌和三焦連絡,另一支脈從胸內部走向肋間體表,自腋部上肩沿上臂內側向下,走在手臂的中央,通過手掌直達中指的指端。從這條循行路線可以看出,所有手臂內側的病,像手心熱、肘臂疼痛、拘攣、腋下腫等癥,按摩內關穴都能得到治療。又因這條經脈直接和胸腔肺臟和心臟相通,所以對心臟和肺臟的疾病有特效(圖5)。

圖4 內關取穴法

《黃帝內經?經脈》篇說:“手心主之別,名曰內關,心系實則心痛。”所以古典的經絡學說早就把心臟病和心包經的內關穴聯系起來,千百年來無數的例證證明針刺和按摩心包經的內關可以治療和預防心臟病的發生。

圖5 心包經脈

和按摩合谷一樣,按摩內關穴也一定要得氣才行。最好要使酸、麻、脹的感覺下竄到中指,上竄到肘部。所以我們建議,按壓內關的方法是一只手的四個指頭握住被按摩的前臂,使這只手的大指垂直按在內關穴,指甲的方向要豎向,和兩筋平行,指甲要短,以指尖有節奏地按壓并配合一些揉的動作,使這種傳導性的竄感維持不斷,就會有很好的效果(圖6)。

圖6 內關按摩法

(3)足三里

足三里屬足陽明胃經,位于膝蓋的臏骨下外側凹陷的犢鼻穴下三寸,當脛骨嵴外一橫指處,取穴法可以用除大拇指外的四指橫放在犢鼻穴下,另一手的大指橫放在脛骨嵴的外側,大指與小指的交點處就是此穴(圖7)。

圖7 足三里取穴法

由于足三里循胃經直通胃臟,胃經與脾經互為表里,凡脾胃失調、運化失職的病,也就是消化系統的疾病,按摩或針灸足三里都有顯效,因此針灸學主張“肚腹三里留”。

胃經起于鼻之兩側,下行環繞口唇,再沿面頰上行到額前。胃經下行支脈的體表循行線從頸部大迎向下,經鎖骨(內行線從此進入腹腔胃臟)過,向下在臍旁二寸到腹股溝,再下行經過大腿的伏兔和小腿的足三里直達第二趾的外側。另一支脈從足三里別出到中趾的外側(圖8)。

圖8胃經全程

由于足陽明胃經從頭一直走到腳,所以除了對消化系統疾病有特效外,所有五臟六腑和從頭到腳的病,如頭痛、牙痛、精神失常、發熱、瘧疾、自汗、鼻炎、鼻出血、口眼蝎斜、口唇生瘡、頸腫、喉痹、胸滿、哮喘、心悸、高血壓、腹脹、黃疸、腸癰以及泌尿生殖系統、下肢和全身的關節痛等,也就是說胃經所經過之處諸病,針刺或按摩足三里都有效。中醫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人出生以后,成長和健康的維持與脾胃的消化營養功能密切相關,而胃經又屬于多氣多血的經脈,這條經脈受到激發,氣血旺盛,勢將影響五臟六腑與全身各器官的功能,從而達到保健長壽的效果,因此歷來足三里穴被認為是一個醫療和保健的重要穴位。古典有關足三里的經絡理論已被大量現代科學研究所證實,實驗證明足三里有對大腦皮層機能的調節作用,對心血管功能、對胃腸蠕動和分泌功能及人體的免疫功能都有促進作用,

所以我國和日本都有“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的諺語。這里指的是灸法,灸法效果最好,但痛苦較大,故我們仍推薦按壓法,只要能得氣效果是一樣的。

相傳二百年前,一位日本最年長的農民叫緬邊,應首相的邀請到了東京,當時他已194歲,首相問他的長壽秘訣。老人回答說:“我們全家向先輩學習了艾灸的方法,每月1日到8日都要灸腿上的足三里穴,我的妻子173歲,兒子153歲,孫子105歲了。”由此可見,足三里穴自古以來成為中外喜愛的保健長壽穴。

怎樣按摩足三里才容易得氣?這里我們推薦一種推拿按摩相結合的方法。如果按摩右側足三里,就可以用左手的拇指放在足三里穴位上,其他四個手指握住脛骨,然后以拇指垂直下按,并增加“揉”的動作,頻率和以上兩穴相同,但力度要大,最好不僅出現酸、麻、脹,還有些竄的感覺為好(圖9)。

圖9 足三里按摩法

由于足三里下面肌肉較豐滿,手力小的有時難以達到得氣的效果,這時也不排除應用一些輔助器械和別人幫助按摩。

第7篇

的確,像林雪這樣悉心關注先生健康的妻子不太多見。其實,并不是她們沒有這份關心,而是繁忙的職業與家務事占據了時間與心思,使她們疏忽了。不過,醫學專家提醒人們:進入中年的男人比女性更脆弱,作為其伴侶要責無旁貸地負起監護責任。

你的先生屬于健康男人嗎?

先要懂得客觀評價你先生的健康狀況。對此,日本有關學者提出了“四快”,即吃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說得快。意思是說一個男人食欲好,消化力強,思維敏捷,腦子反應迅速,即可基本反映出他的身體是健康的。不過,“四快”雖有認識上的明快,卻不夠具體準確。

為此,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男性健康的10大準則――

1.有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擔負日常生活和繁重工作,而且不感到過分緊張和疲勞。2.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于承擔責任,事無大小,不挑剔。3.睡眠好。4.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5.能夠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6.體重適當,身體勻稱,站立時頭、肩、臂位置協調。7.眼神明亮,反應敏捷,眼瞼不易發炎。8.牙齒清潔,無齲齒,不疼痛;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9.發有光澤,無頭屑。10.皮膚有彈性。

你只要將你先生的情況與上述10條作比較,即可大致得出結論。

留意先生的報警信號

一般說來男人多疑,有點傷風,就以為得了流感。可真的出了毛病時,他們又不加理睬。究竟他有病沒病,這就要求妻子細心、耐心,具有敏銳的直覺,特別要注意有無以下報警信號。

陰囊鼓起小包 知道嗎?20~40歲的男人易生腫瘤,癌就是其中之一。如果發現及時,有85%的把握治愈。妻子應經常提醒先生檢查自己的性器官,最好是在洗溫水澡之后。如果陰囊表皮光滑平整,表明正常;如果皮膚上鼓起疙疙瘩瘩的小包,就比較可疑,應立即去醫院。

怨胸口痛 胸口痛有時出現在干體力活或帶孩子跑步后。如休息片刻胸痛停止,那不用緊張。但這也可能是心臟病的早期癥狀,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讓大夫判斷。

幾年不去醫院不少人以不看醫生為自豪,你的先生很可能也是這樣,但這并不是好事情。曾有專家調查發現,80%的男性重病患者長期不去醫院,以致小病誤成大病,等到心臟病發作或腦溢血,才不得不去看醫生,可為時已晚,從而釀成諸多悲劇。要知道,一年一度的體檢是保持健康的最好方法之一,你應該予以督促,不讓其逃避。

吸煙貪杯 吸煙或貪杯可增加患心腦血管病、癌癥和呼吸器官疾病的危險。應力勸其戒除,如果一時戒不了,你得幫助他預防吸煙的惡果――每天多安排胡蘿卜、甜椒、青蔥、菠菜和橙黃色的水果,如:或者早餐補充點維生素A、C、K和無機鹽。

嗜吃油膩油炸食物這類食物易增加體重,也就增加了罹患心臟病的危險。你要讓先生調整口味,逐步適應瘦肉、香腸、煮雞蛋等食品。平時多吃點蒜,每天喝1杯紅葡萄酒,每周吃一罐沙丁魚。目的是降低膽固醇,保護心腦血管。

冒出許多痣 多數男人不關心自己的皮膚,包括你的先生,故在先生更換內衣或洗澡時,你要留神他身上的痣是不是多了或長大了或變黑了。原因在于黑痣有惡變為黑色素瘤的危險,而黑色素瘤為高度惡性的腫瘤,可以致命。若能搶在癌變之前施行手術切除,可以獲得100%的療效。

血壓升高 高血壓對心臟與大腦構成威脅,往往是心臟病突發或腦溢血的起因。因此,如果大夫給先生開了藥,要注意他是不是按時服用,男人病情稍有好轉,就忘記服藥。若先生長期沒量血壓,要說服他去醫院,量血壓,只是幾分鐘的事。一日三餐鼓勵他盡量少吃鹽。

家族病史 許多病具有遺傳性,先生的親屬得過什么病,如果先生不知道,你不妨去問問公爹公婆。搞清楚了,胸中有數,可以在疾病的苗頭一出現就得到診治。

如廁時間漸長 如果先生如廁習慣有所改變,要引起注意,也許是便秘或痔瘡在作祟。可讓他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喝水。如果夜尿次數增多,要慮及前列腺炎作怪,嚴重的甚至要考慮前列腺癌的可能性。

體力活動減少 先生每天的體力活動是否僅限于購煙買酒?真是那樣就不合適了。別忘了,許多中老年人發胖就是緣于體力活動的減少,而超標的體重可對心臟造成負擔,關節也變得不靈活。唯一的出路是每周至少3次、每次持續30分鐘運動,作為賢妻的你要嚴格監督。

保護先生健康的4字訣

現代健康觀認為健康不僅指身體沒病,還涉及生理、心理等方方面面。因此,你對先生的監管也應該是全方位、多層面的。具體措施不少。有關保健專家將其精髓歸納為加、減、乘、除4字訣,可供讀者參考。

“加”即增加保健知識,強化保健意識。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來自科學的知識,而生活的壓力可能會使男性保健意識淡化,有意無意放棄了必要的健康維護。有關專家研究了184名身體健康但生活懶散的中年人,其中部分人開始鍛煉,并堅持不懈地維護健康,而另一部分人仍然保持其原來的生活方式不變,兩年后不運動的人中有13%出現了心臟問題,而運動組中只有2%的人出了問題。

“減”即減少威脅健康的因素,改變不良生活習慣。飲食和起居方面的不良習慣是健康的最大威脅,如嗜煙、酗酒、飲食或作息不規律、休息不充分等。男人鐘愛的煙、茶、咖啡和可樂等雖能迅速提神,卻會刺激大腦,降低睡眠質量;而嗜酒成性,更會將你的活力消耗殆盡,尤其是酒精可升高血糖、損害肝臟,對健康弊大于利。

第8篇

體虛勞倦

氣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的精微物質,來源于先天,受后天的滋補。五臟六腑皆有其氣,心臟之氣,曰心氣,氣具有向上、運動的特點,故在陰陽中屬陽。心氣心陽是心臟賴以維持其生理功能,鼓動血液循行的動力,心氣受損,鼓動無力,則出現心悸。素體虛弱、久病、勞累,皆可損傷到心氣。

防治原則:當補當養

可嘗試補益心氣的中草藥,避免進行超出心臟負荷的體力勞動。常用中草藥有人參、黃芪、當歸、白術、炙甘草。畏寒者可用附子、煅龍骨、桂枝。潮熱者可加用煅龍骨、浮小麥、山萸肉。

七情所傷

心主神明,情志之傷,往往會影響到心氣的正常運行,驚則氣亂、思則氣結、怒則氣逆、恐則氣下,因此,驚嚇、憂思、大怒、大恐,皆可導致心悸。

防治原則:調節情志

良好的生活習慣,舒暢的情緒狀態,是防治該類心悸的良策,而藥物也可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易驚者可用遠志、石菖蒲、茯神、磁石安神定志;憂思者當選柴胡、薄荷、郁金疏解郁愁。

感受外邪

風寒濕熱等外邪侵犯人體,影響到心氣心血的正常運行,可出現早搏,見于病毒性心肌炎、細菌性心內膜炎、梅毒性心臟病等。另外,對于本身有心臟疾病的患者,感受外邪常可加重心臟疾病,出現心悸等癥狀。因受寒冷刺激而發病者,大多屬于缺血性心血管疾患,常伴有心胸憋悶、疼痛等,外受寒涼導致發熱后出現者,又多與心肌炎癥、心功能不全等有關。

防治原則:避邪驅邪

《黃帝內經》有云:正氣內存,邪不可干。強身健體是最好的預防保健方法,對于素體虛弱的患者,盡量避免受涼,忽冷忽熱等。中藥可用黃芪、白術、防風等補充正氣,抵抗外邪。

藥食不當

飽餐加重心臟負擔,可誘發心悸。濃茶、濃咖啡、大量吸煙可導致交感神經功能亢進,出現心悸。某些藥物的副作用亦可引起心悸。

防治原則:停藥忌口

由于上述原因出現的心悸,調節飲食,忌食刺激性食物即可。如因藥物原因出現心悸,需及時向臨床醫師反映,根據病情,調整藥物的使用。

第9篇

老年人冬季日常養生的方法

老年人冬季養生一、早搓手

早晨起床后,人體各器官經過一晚上的休息,將開始新一天的工作。隨著人體活動的增加,心率會加快,因此早晨要注意調養心肺。可采取搓手心、揉按手指等方式,通過刺激手心的勞宮穴,讓心臟興奮,并增強呼吸系統的功能,起到保健作用。搓手心時,將兩掌合并,來回對搓,盡可能地摩擦手心。此外,早晨,將兩雙手的手指相互對揉按摩,也能起到提神醒腦的作用。

老年人冬季養生二、午曬背

冬天子時(11∶00-13∶00)這段時間,是陽光較充足的時段,經常曬曬后背,可起到補充人體陽氣的作用。“還可以在曬太陽時,摘了帽子,讓陽光從頭頂的百會穴進入人體。”這樣效果更好。

老年人冬季養生三、晚泡腳

活動了一天,晚上身體會較為疲累,特別是肝腎急需得到休息和調養。此時最好的調養方式就是泡腳。泡腳時,水里的熱量可以通過腳底進入人體全身,使體內腎經、肝經都得到養護。“特別是腳底的涌泉穴,是腎經的首穴,晚上在得到熱水的刺激后,能夠很好地消除一天的疲勞,補充腎氣。”泡完腳,上床準備睡覺時,可以用雙手掌心輪換著對腳進行按摩揉搓,每次揉按十余次。

老年人冬季可能會出現的疾病

1、代謝功能低下,皮脂腺萎縮,皮脂分泌減少,皮膚干燥及末梢血液循環較差,受寒冷刺激后易凍傷、皺裂和皮膚瘙癢;

2、關節受涼后出現酸痛現象;

3、氣溫驟變,高血壓病人中風的發生率較高;

4、心血管病人易發頑固性心絞痛、急性心肌梗塞及充血性心力衰竭;

5、嚴寒是傷風感冒、支氣管炎等疾病的誘發因素。尤其是高齡老人的感冒,不可以掉以輕心。

冬季養生的保暖措施:①備足寒衣,謹防感冒以防止呼吸道疾病發生和高血壓、冠心病惡化;②情緒安定,不過度興奮和緊張,有規律的作息,不過于勞累;③飲食有節,不暴飲暴食,少(或不)抽煙,少喝酒。

老年人冬季養生的注意事項

1、冬季晨練不要太早

冬季晨練不要太早。有些老年朋友喜歡起早,由于凌晨氣溫比較低,增加了心血管發生意外的可能性。盡量在太陽出來后或是下午溫度不太低的時候鍛煉。

2、不要著涼

不要著涼。老年人要注意保暖,防止因寒冷而引起冠狀動脈收縮,加劇心臟負荷。

在睡醒之后先不要著急起床,必須在床上躺一會后再起來。可以避免心絞痛的發生。

3、洗澡的時候水溫要適宜

洗澡的時候水溫要適宜。溫度不要要高。還有就是洗澡的時間也不要太長,15分鐘左右就好。旁邊最好由專人看護。

4、不要做一些消耗能量多的運動

不要做一些消耗能量多的運動。不適合做劇烈的運動。這樣的運動會使心臟增加負擔,可以選擇慢跑,太極等等。

5、睡眠的時候,不要用被子蒙住頭

睡眠的時候,不要用被子蒙住頭。正確的睡眠方法是,右側臥位,頭露出被子外面,枕頭不要太高。

猜你感興趣的文章:

1.六十歲老人有哪些養生方法

2.老年人養生技巧

3.老年人養生的方法

4.入秋后老年人養生方法

5.60歲以上老人養生方法

第10篇

全膝關節置換(TKA)圍手術期的主要并發癥有術后疼痛,血栓及栓塞,失血和心臟病發作。這些并發癥的防治,對TKA術后患者的康復意義重大。佳木斯婦幼保健院從2007年6月至2008年11月。共收治TKA患者11例,對這些主要并發癥筆者采取了圍手術期的綜合防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本組11例,男3例 ,女8例 ,年齡59~75歲,平均68歲。骨性關節炎8例,類風濕關節炎3例。單膝關節置換2例,雙膝關節置換8例,兩膝加一側髖三關節置換1例,患者平均住院天數為22 d。

1.2 防治方法 對這些并發癥筆者采用綜合的防治方法,止痛方面筆者在術前:術后均給予患者口服非甾體止痛、消炎藥物,如西樂葆等。術中在關閉切口前用0.25%布比卡因關節周圍注射。術后應用鎮痛泵,當患者疼痛難忍時臨時加用鹽酸哌替啶或嗎啡類止痛藥。血栓及栓塞也要從術前口服阿斯匹林,術后加強雙下肢肌肉靜力練習及按摩,并盡可能讓患者早下床活動,每天都要應用下肢壓力循環儀或CPM機訓練。對有冠心病以及心功能差的患者,術前請循環內科會診,進行系統治療。要避免強裂疼痛刺激,康復訓練強度不要過大及輸液速度要緩慢等。術中輸入足夠量的全血或濃縮紅細胞,術后要密切觀察關節腔引流量,監測患者的血壓 心率及血常規的變化。

2 結果

11例患者經過術前、術后綜合治療,都平穩度過了疼痛期,無一例患者因疼痛而影響關節功能康復訓練。沒有患者出現血栓形成或栓塞發生。2例患者術后心臟病發作,經過積極綜合治療病情很快改善并逐漸恢復。有1例患者術后6 h由于出血較多,出現心率加快,血壓下降等低血容量表現,經過輸血、快速補液后病情緩解。

3 討論

隨著TKA技術的提高,為許多嚴重骨性關節炎及類風濕關節疼痛僵直患者解除了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但是因行TKA手術患者多數為60~70歲老年人,所以TKA圍手術期并發癥相對較多,尤其像術后疼痛、血栓及栓塞、心臟病和術后失血這些常出現的主要并發癥。如防治效果不好會直接影響患者治療效果,甚至造成患者死亡。這些并發癥中疼痛幾乎伴隨術后功能恢復全程。筆者根據每個患者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綜合治療方法。術后每個患者都給予鎮痛泵,筆者的經驗是硬膜外鎮痛泵要比靜脈泵效果好。某些患者功能練習一段時間后又出現疼痛,經關節腔穿刺抽取積液后,癥狀都能得到緩解。血栓和栓塞是很嚴重的并發癥,國內有報道我國剛開展TKA時,患者術后突然死亡都被認為心臟性猝死。但是經過對死者解剖及對該病因的研究發現。肺動脈栓塞是TKA術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積極預防血栓及栓塞的發生非常重要。藥物及壓力循環的應用,減少臥床時間,雙下肢及早活動,是預防血栓及栓塞發生的最好方法。由于TKA手術患者年齡偏大,冠心病患者比率大,再加上手術打擊,大量失血后大量輸血,會對心臟造成再灌注損傷。所以術前 、術后對心臟病的監測與治療是防止心臟病加重的重要措施。TKA失血量較大。在關閉創口之前是否充分止血在國內國外一直存在爭論。我院采用關閉創口之前關節腔放置引流管,術后彈力繃帶包扎,經過筆者觀察,術后患者失血量與國內外報導失血量基本符合。TKA輸血量,一般單膝600~800 ml雙膝1200~1400 ml,三關節置換1600 ml。關節功能被動訓練機(CPM機)的使用對預防,這四中并發癥效果顯著。CPM機的保護性訓練功能,即能減少疼痛發生,避免疼痛對心臟刺激,它又可使患肢提早活動防止了血栓形成栓塞的發生。它是關節功能康復訓練必不可少的器械。綜上所述TKA圍手術期并發癥不是單一和孤立的,它們是互相影響,互相交叉。對一種并發癥的防治。同時也能間接作用于其它并發癥。所以筆者采取了綜合立體的防治措施。對TKA圍手術期的并發癥的防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第11篇

一、頭為精明之府,日梳三遍百病除

醫家主張“日梳五百不嫌多”,要求最好晨起后梳一回,中午休息后梳一回,晚上休息前再梳一回,每回以兩分鐘梳60~100次為宜。只要你持之以恒地梳頭,就會感到頭清目明,精力充沛,睡眠良好,白發變黑,食欲增加。

二、腳稱第二心臟,常搓涌泉保健康

歷代醫家認為,腳部保健對全身健康有益的最重要方法是揉搓涌泉穴(即腳心中央凹陷處)。它可以溫補腎經,平衡陰陽,又可以舒通心腎,抑制腎臟虛火,排泄體內毒素雜物;既可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御寒暖體,緩解肌肉緊張,又可以舒肝明目,清肺理氣,同時,還能治療頭頂痛、疝氣、腎炎、衰退等幾十種疾病。

三、日咽唾液三百口,一生活到九十九

中醫理論認為:唾液從口腔壁涌出后,經舌根、咽喉,肺轉肝臟,進腎經,貯于丹田,再化津還丹,遂成精氣。起到和脾健胃,濡潤孔竅,潤澤四肢五臟,強腎補元,滑利關節,補益腦髓的作用。近年來,美國學者發現唾液含有能促進神經細胞生長和皮膚表皮細胞生長的“神經生長因子”和“表皮生長因子”。正因為如此,“日咽唾液三百口,一生活到九十九”并非侈談。

四、朝暮叩齒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

叩齒,就是指用上下牙有節奏地反復相互叩擊的一種自我保健法,俗稱“叩天鐘”。經常叩齒能促進口腔、牙床、牙齦和整個牙齒的血液循環,增加唾液的分泌量,增強牙齒的抗病抗菌能力,從而使牙齒變得更加堅固。民諺“朝暮叩齒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就是這個意思。

五、人之腎氣通于耳,扯拉搓揉健全身

第12篇

根據人體的生理特點,老年人養生應“以動為主,動靜結合”。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做到“勤于動嘴”,于強心健體、延年益壽大有好處。

勤餐少食 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和心臟功能均有減退,如一次進餐的量過多,會加重消化系統和心臟的負擔,不利于保健,也易發胖。因此,老年人宜少食多餐,每日4~5餐,每餐吃七八成飽,胃、腸、胰、膽和心臟有病的人及肥胖者更應注意。

勤于咀嚼 老年人由于牙齒松動或部分脫落,不易將食物咀嚼得很細,影響了食物中營養的吸收。所以老年人進食應細嚼慢咽,這樣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另外,勤咀嚼對牙齒保健和延緩面部咀嚼肌萎縮也有幫助。

勤于叩齒 叩齒是傳統的養生之道,簡便易行效果佳。據文獻記載,1400多年前梁武帝時的名醫陶弘景,年過八旬,齒緊完好,身體健壯。他的主要健身方法就是叩齒法。他認為“齒為筋骨之余”,叩齒則會筋骨健壯,精神爽快。乾隆皇帝是清朝在位最久、壽命最長的皇帝,他的長壽秘訣之一也為“齒宜常叩”。所以說,牙齒不僅僅是咀嚼器官,還與人的健康息息相關。

勤咽唾液 唾液內含有淀粉酶、黏蛋白、球蛋白、溶菌酶、生長激素等成分。中醫認為,常咽唾液有“灌溉五臟六腑,潤澤肢節皮毛”、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等作用,故有“咽津益壽”之說。老年人可每天早、中、晚各做一次“咽津功”,即寧心靜氣,舌抵上腭,將生出的唾液緩緩咽下,重復數次。

勤于交談 國外有一心理學家曾做過孤獨對人體影響的實驗,應試者在與世隔絕的環境里“坐享其成”,生活兩天后均出現呆滯、麻木的表情,且動作的協調性、靈敏性大大降低。許多調查結果也表明,沒有親密朋友、也很少參加社會活動的人患病率更高,壽命也更短,而勤于動談的老人身體更健康。因此,老年人應盡量避免孤獨寡言,常和他人交談可開闊心胸,舒暢氣血,有利身心健康。

勤張笑口 俗話說得好,“生氣催人老,笑笑變年少”“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嘻嘻哈哈人添壽,憂憂愁愁命不長”“笑能治百病,愁會白人頭”“笑口常開,青春常在”。笑是心理健康的最好體操,是延年益壽、防病治病的一帖良藥。古今中外不少醫生用笑作為治病手段,對某些病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開懷大笑一分鐘的健康功效等于45分鐘的鍛煉,笑可以稱為“超級維生素”,有了笑你才會發現這世界更加美妙,也會發現生活更加美好。因此,老年人要常開笑口,笑口常開,果若如此,定大有助于延年益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口市| 海城市| 泾阳县| 漯河市| 丹寨县| 扎兰屯市| 新津县| 颍上县| 万山特区| 和硕县| 额济纳旗| 铜梁县| 景谷| 同德县| 大连市| 吉木萨尔县| 邯郸县| 伊川县| 浦北县| 津市市| 英德市| 丰顺县| 乳山市| 洪洞县| 凤山市| 浪卡子县| 大埔区| 特克斯县| 惠水县| 合肥市| 柯坪县| 漳平市| 雷州市| 连城县| 灵武市| 桓台县| 阳曲县| 永泰县| 南投县| 卫辉市| 高碑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