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7 16:10:4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基于物聯網醫療解決方案,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IBM同時宣布與跨國信息科技分銷和增值服務商AVNET(安富利)合作,在中國將參照安富利Solution Path的方法論,針對IBM公司在醫療行業推出的各類軟硬件產品和相關主要合作伙伴的業務解決方案。
IBM和醫惠公司運用業界成熟的企業資產管理(EAM)思想和最佳實踐,采用IBM先進的資產管理平臺RTAL(具體包括醫療資產識別WSE,業務整合中間件WAS和資產管理平臺Maximo等)基礎上,成功開發了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醫院資產運營管理平臺。
該醫院資產管理解決方案以醫療物聯網技術轉化為支撐,創建醫院一體化的智能資產管理平臺。它將人力資源、設備、資產等醫院資源納入統一管理平臺,深度集成臨床醫療流程和資源運營管理流程,實現醫院全過程、標準化、精細化、一體化的閉環管理。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醫院資產管理系統可以幫助醫院建立完備的設備耗材管理體系;精確控制預算及實時成本核算;優化資源,提高生產率;提高設備可靠性和精細化管理;實現物流的全程跟蹤和控制以及備件物資資源共享。同時,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資產管理系統通過先進的RFID電子標簽、條形碼等物聯網新技術,對資產的全生命周期進行管理(LCAM),實現對資產實物從申購、審批、計劃、采購招標、領用、清理、盤點、借用歸還、維修到報廢等九個方面進行全程精確監管,結合資產分類統計等報表,真正實現賬物相符,并通過手持式移動智能終端(EDA)實現資產巡檢、登記的簡單、高效。
山東濱州醫院
成為醫院資產管理信息化的實踐者
山東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是一家綜合性的三甲醫院。為了推進和順應醫改需求,實現醫院精細化運營管理,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根據IBM和醫惠共同研發的“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醫院資產管理系統”,構建全新的醫院資源管理新模式,提高了醫院總體運營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獲得患者及醫護服務人員的一致好評。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醫院資產管理系統”依托IBM 全球領先的Maximo和 RTAL(Real Time Asset Locator)產品平臺,應用了醫療物聯網、信息集成等先進信息技術,實現醫院資產的全過程標準化管理;構建科學化、專業化和精細化的醫院資產管理平臺,實現了醫院資產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完善醫院人、財、物等各項醫療資源的計劃、使用、協調、監控、評價和績效考核的管理體系。
HDS公司在轉型。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沒什么大驚小怪的。但是,如果告訴你,HDS正在從一家專門做存儲的公司轉型為大數據廠商,你會不會有興趣了解更多HDS轉型背后的故事?
創新無止境
HDS是一家典型的技術型廠商,一貫奉行“少說多做”的原則,所以人們很少聽說或看見HDS在跟風炒作某個新概念。閃存、軟件定義存儲、云計算等,HDS都不是第一個推出相關產品或解決方案的。但是,一旦產品后,HDS就一定能保證這些產品是具有HDS特色的、成熟且可以大規模商用的,能夠給企業客戶帶來實實在在的價值。
在存儲虛擬化技術領域,HDS基于存儲控制器的虛擬化技術在業界一枝獨秀,盡管當時基于存儲網絡的虛擬化技術風光正勁,但HDS始終“我行我素”。最終結果表明,HDS的存儲虛擬化技術是過硬的,其存儲虛擬化產品一直保持著很高的用戶認可度。在很多用戶的印象中,HDS一直是一家專業的存儲廠商。
但是進入云計算時代,一向比較謹慎、低調的HDS開始變得活躍起來。從技術和產品的角度看,HDS很快便采納了“融合”的理念,推出了業界影響力可與其經典的存儲產品相媲美的統一計算平臺。如今,在亞太地區,HDS統一計算平臺已經成了最受企業客戶歡迎的解決方案。
多在技術上下功夫,很少談及理念的HDS如今也開始熱衷于談論新的概念,并陸續拋出了與云計算、軟件定義等最新趨勢相關的戰略、技術框架和藍圖。許多人能夠脫口而出的HDS“三朵云”戰略――基礎架構云、內容云、信息云,成了HDS云計算的行動綱領。HDS的新產品研發和市場推廣策略都是圍繞著“三朵云”展開的。
云計算是基礎架構,是工具,它的價值在于可以更好地支持行業客戶的應用。在以大數據、物聯網、智慧城市等為代表的新一波應用浪潮興起時,云計算開始慢慢走向后臺,成為推動大數據、物聯網、智慧城市等應用發展的幕后的那只手。云計算技術與大數據、物聯網、智慧城市等應用之間的互相滲透、融合將成為IT市場發展的主旋律。
HDS全球解決方案、社會化創新營銷副總裁Ravi Chalaka表示:“以前,人們都知道HDS是一家存儲公司。但是今天,HDS的技術和解決方案已經跨越了多個市場和應用領域。HDS已經從一家專注于存儲的廠商演變為提供融合性解決方案的廠商,產品包含服務器、存儲、網絡、嵌入式軟件等。近幾年,HDS一直在大力發展自己的軟件,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HDS的軟件解決方案主要包括虛擬化軟件、管理軟件和應用軟件等。”
今天的HDS已經不再是人們印象中那個專注于存儲的HDS了。特別是經過過去幾年云計算、大數據的洗禮,HDS已經有了新的定位,制定了新的戰略。
HDS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HDS最直接的競爭對手已經不再是EMC、IBM這樣的存儲廠商,而是像通用電氣公司、西門子、Oracle這樣在社會化創新領域有很大投入的企業。第二,HDS進一步明確了自己的目標市場,就是大中型企業客戶。目前,HDS在全球擁有1.4萬個客戶。在“財富100強”企業中,81%是HDS的客戶。第三,HDS公司內部軟件和硬件的收入比重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HDS業務收入的54%來自于軟件和服務,而三年前這一比例只有25%。在過去4年中,HDS進行了大大小小9次收購,被收購的廠商大部分是做軟件、服務或大數據解決方案的。從收入比例來看,HDS不再是一家單純的提供存儲硬件的廠商,而是正慢慢轉型為一家解決方案提供商。
為了配合解決方案的需要,HDS越來越重視與生態系統中的合作伙伴的合作,特別是與增值分銷商、系統集成商的合作。通過這些合作伙伴,HDS可以更好地為企業級客戶提供服務。
Pentaho是敲門磚
以前,HDS也能為大數據提供支持,但僅限于硬件和存儲架構。以收購數據集成、可視化和分析軟件廠商Pentaho為標志,HDS真正融入了大數據領域,并打開了通往物聯網市場的大門。
在今年4月舉行的HDS Connect 2015大會上,HDS對Pentaho的收購成了談論最多的話題之一。當時,由于HDS還沒有完成對Pentaho的收購,Pentaho這樣一個很可能決定HDS未來大數據策略走向的產品是繼續保持其獨立性,還是完全融入HDS原有的產品中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6月,塵埃落定,HDS正式完成了對Pentaho的收購。Pentaho成為HDS公司旗下一員,但原品牌名稱保持不變。Pentaho平臺除了繼續獨立提供服務以外,也會與HDS的其他相關分析軟件結合,從而進一步擴展HDS的大數據解決方案。
以前,HDS的大數據解決方案主要集中在基礎架構層面,為大數據分析提供平臺支撐。有了Pentaho的分析軟件以后,HDS可以深入大數據分析的核心,也更貼近客戶的應用,可以把大數據分析的主動權盡量掌握在自己手中。
還記得HDS著名的“三朵云”嗎?在HDS公布的大數據愿景中,基礎架構云、內容云和信息云仍起到了核心的支撐作用,但也有了細微的變化,變成了相對應的軟件定義基礎架構、內容管理云架構和信息智能云。在這三層云架構之上是HDS通用的高端數據分析和訪問平臺。三層云架構與數據分析與訪問平臺合在一起,構成了HDS社會化創新的基石。
HDS倡導的社會化創新與物聯網市場是遙相呼應的。在社會化創新方面,HDS選定了六大行業作為突破口,包括電信、醫療、商業分析、公共安全、石油和天然氣、汽車。“物聯網是下一輪技術革新的重點。”Ravi Chalaka分析說,“一臺大型機可以支持數百個客戶,一臺小型機可以支持數千個客戶,而在物聯網時代,數以十億計的設備被連接在一起,每個設備,甚至每雙鞋都在產生數據。這就是物聯網的能量。在未來的20~30年中,大部分的數據分析和計算都會圍繞著由物聯網產生的數據和信息進行。HDS關注的只是物聯網中能夠產生價值的那部分數據。只有通過對這些有價值的數據和信息進行分析,才能產生洞見,才能讓整個社會變得更加健康、安全、美好。HDS希望更快速地交付能夠達到上述目標的物聯網解決方案。”
確立主導地位
在社會化創新方面,HDS堅守三大戰略核心:數據為核心,軟件是基礎,同時實現全面連接。具體來說,數據要保持其獨立性,即與創建它的硬件平臺和應用分開。軟件將是HDS未來收購的重點。所謂全面連接,就是HDS要借助整個集團公司的力量,通過物聯網支持社會化創新策略的實現。HDS將不斷推出整合型的解決方案,同時借助合作伙伴的力量,打造一個社會化創新的生態系統。
【關鍵詞】 物聯網 藍牙技術 IT技術 應用范圍
一、藍牙技術發展現狀
于2014年,藍牙技術聯盟推出了藍牙4.2標準,藍牙的數據傳輸能力以及安全隱私保護性能,均得到極大程度上的提升。藍牙4.2能夠支持IPV6,意味著藍牙設備能夠實現與互聯網連接。不需要更新設備硬件,利用固件升級,便能夠升級到藍牙4.2版本。在2015年,該聯盟全新開發者工具,即BDS,助力藍牙開發。BDS具有數量龐大的配置文件與服務,以及特性與描述符資源庫,是作為探索配置文件的有利工具,開發者可以利用插件生成代碼。基于BDS,創客能夠自主研發藍牙產品。目前藍牙技術聯盟已經開始針對Mesh組網技術開展研究以及標準制定。
二、藍牙技術在物聯網中的具體應用
2.1 應用于家居領域
藍牙技術在物聯網中的應用優勢,在家居領域中的應用優勢較為明顯。低耗能藍牙技術具有較強優勢,主要應用于家居生活與環境監測方面。家居環境重視實用性與舒適度等,運用科學技術,已經實現了家居環境遠程控制。利用藍牙技術,能夠對家居環境中的溫度、光照等,進行遠程數據操控,創造良好的家居環境。
2.2 應用于醫療領域
藍牙低耗能技術的應用,被應用于醫療領域中,主要包括醫療設備與臨床護理等,發揮著積極的作用。藍牙技術依托于科技,被應用于醫療領域中加以運用。藍牙技術在醫療領域中運用,能夠實時檢測患者的疾病情況,對提高醫療效率,有著重要的作用[1]。
2.3 應用于汽車物聯
2.3.1 具體應用
隨著汽車產業化發展,汽車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用品的必備物,車載藍牙是藍牙技術在汽車物聯網中的應用,或者汽車自動控制閥門與轉動方向盤等,這些都是藍牙技術應用體現。藍牙技術在汽車物聯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電話通信上,將終端通信設備與藍牙連接,當手機來電時,駕駛員不需要觸碰手機,便能夠進行通訊,極大程度上提高了駕駛的安全性,只需要在汽車儀表盤上面,安裝小型控制P,便能夠選擇接聽或者拒聽,同時能夠音量調節指令。
2.3.2 應用優勢
藍牙技術在汽車領域中應用范圍不斷拓展,使得汽車的智能化水平得以提升。汽車智能化管理中,運用藍牙技術,能夠實現遠程路況診斷,實現車車之間通信以及多媒體下載功能。除此之外汽車物聯中運用藍牙技術,能夠為汽車使用者提供更多的服務,譬如:車載閉路電視,能夠滿足乘車者的觀看需求;車載導航器,能夠實現路況導航,極大程度上提高了行車的便利性。藍牙技術運用于汽車物聯網中,其優勢明顯,隨著信息化程度的加深,藍牙技術的應用將會更加廣泛。若汽車出現運行故障時,駕駛人則可以使用車載免提電話,對路障進行安全檢測,根據故障代碼,來判定是否需要采取故障應急措施[2]。
三、藍牙技術應用新藍海
3.1 藍牙技術在物聯網中應用范圍更廣
隨著藍牙技術的發展,使得藍牙技術在物聯網中的應用更加的廣泛。藍牙技術的應用需要更多聯網,需要網絡通信速度更快。藍牙傳輸距離現已能夠達到100m,部分成員公司將藍牙傳輸距離距離擴展到400m,何根飛表示藍牙傳輸距離或許能夠達到1200m。藍牙技術在拉長通信距離方面,逐漸的越走越遠,能夠拓展其在家居領域或者基礎設施領域內的應用,基于不同的使用場景,提供更長的傳輸距離,提升無線連接質量。
3.2 藍牙技術新應用
藍牙技術的發展,使得藍牙應用解決方案不斷增加,比如室內定位、自動化解決方案等。藍牙技術聯盟成員中,北京四月兄弟公司擁有一款手環AprilBeacon,該手環采用的是藍牙4.0解決方案,具有較強的節電功能,擁有指示燈與隱藏按鍵,能夠進行廣播狀態切換,只需要按下按鍵,則可以停止廣播,使其進行休眠狀態。北京風河在時代公司研發的藍牙智能開關,其解決了單火線布局問題,不需要重新進行布線[3]。
四、結束語
物聯網廣泛的應用于家居領域、交通運輸領域、環境保護領域等,藍牙技術的應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實現了家居智能化以及醫療智能化等。隨著藍牙技術的發展,其在物聯網中的應用范圍將會不斷增加,藍牙技術若能夠與物聯網加大聯系,則能夠進一步促進自身的發展以及物聯網的發展。
參 考 文 獻
[1]何勇,聶鵬程,劉飛.農業物聯網與傳感儀器研究進展[J].農業機械學報,2013(10):216-226.
中國行業信息化最佳解決方案獎
中國行業信息化值得信賴品牌獎
重慶亞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在重慶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成立。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件企業,具有國家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一級資質,全網電信增值業務許可證書。公司現有員工420人,注冊資本5700萬元。經營業務涉及計算機應用軟件開發、無線及互聯網信息服務、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經過多年努力,公司發展成為擁有1家控股子公司,11個分支機構的企業,已成為國內IT行業具備影響力的軟件開發企業與信息服務提供商。
從2008年開始,重慶亞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強化了在教育和醫療行業的信息化解決方案建設,推出了一系列的創新行業應用解決方案,包括面向教育行業的基于SOA架構的數字化校園整體解決方案,基于Web 2.0的知識服務解決方案,在醫療行業則積極響應國家醫療衛生行業的改革,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推動地區醫療信息共享建設,這些解決方案的推出與落地,強化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2010年,公司獲中國軟件協會企業信用評級AAA級認證。公司歷年來都被重慶市經信委評為優秀軟件企業和優秀系統集成企業。2009年公司被重慶市科委、發改委、經信委、市稅務局聯合評為重慶市科技創新十強企業。公司從2007年起,連續四年被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國家稅務總局評定為“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件企業”。
公司使命
通過提供信息化工具、整合關聯信息,真正實現以人為本的信息服務;提升員工價值,創新發展模式,回報股東,回饋社會。
公司遠景目標
成為中國教育和醫療行業信息化解決方案的領導者;高速跨越式發展,到2020年,實現銷售收入過百億元;為超過1億人提供各種信息服務,并成為國內最大信息服務商前三名。
公司戰略
公司將以教育行業、醫療行業的信息系統開發和移動互聯網信息服務為主營業務方向,以技術應用創新――互聯網和移動通信技術的結合、服務創新――以服務提升產品價值并實現持續盈利、模式創新――三方共贏的商業模式等三項創新為特征,以信息系統開發和信息服務等手段推動行業客戶與企業自身合作共贏發展。
組織機構
根據行業產品特點,制訂靈活的組織保障機制,探索性的建立控股集團公司的模式,集團公司總部作為管理中心,負責總的發展戰略、資本經營、資源調配、財務審計等工作,各行業、產品事業部在有穩定收益后可組建有集團和事業部員工共同參股的子公司或參股公司。
創新基因
公司認為企業發展的原動力不是簡單來自于市場,而是通過不斷的創新,引導需求,開拓新市場,打造屬于自己的藍海。
公司認為創新來自于三個方面,一是來自知識、二是經驗的積累,三是人與人思想的碰撞。
2006年開始公司通過建立基于LIB 2.0的數字圖書館知識服務體系,2009年開始搭建了區域性的圖書館共享體系,2010年開始打造了面向學科的知識服務平臺。
公司通過搭建知識服務平臺,一方面為終端用戶提供知識服務,另一方面也推動公司員工在建設過程中不斷學習提升,并結合自身的經驗積累,在SNS為標志的新應用新模式下面實現碰撞與分享,進而推動企業創新。
創新的不止是原創的核心技術,還應該包括應用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創新也不是特立獨行,而是在圍繞企業發展主旨上,即面向人的信息服務,創新技術、探索模式。
人力資源
公司作為快速發展期企業,而人力資源也是公司最寶貴的資產,因此人力資源管理隨著企業發展壯大需要進一步系統化、規范化和科學化。現階段已經是公司發展的關鍵時期,能否實現經營目標,獲得更大的發展,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和科學化的人力資源管理是重要保障。
人力資源規劃是實現公司戰略規劃的關鍵性環節,通過預測因未來的環境變化和經營目標變化導致人力資源管理的需求,為公司提供未來所需要人員的配置方案、實施辦法以及持續改進的措施,為實現公司總體戰略目標提供人力資源保障。
教育行業規劃
集成、軟件、服務三層并重,以傳統集成基礎上結合自主軟件搭建云服務的平臺實現IAAS/PAAS/SAAS,加強自主的中間件、數據交換、移動互聯網等核心技術與數字化校園結合、融合移動互聯網的特點面向校園人提供信息服務。通過圖書資源共享平臺、高校教學資源庫以及知識分享社區的建設,為廣大民眾提供知識服務,完善整合搜索、關聯搜索等核心應用。
探索面向校園人的在線、離線支付模式,與運營商一起探索移動支付在全國范圍內的應用;以重慶、四川、內蒙古市場為支撐,加強渠道建設、發展合作伙伴,加強與移動、聯通、電信等運營商的合作,用2~3年時間將相關業務覆蓋全國70%的省、市、自治區。
加強基礎教育市場和產品的提供,特別是省級的基礎教育資源共享保障體系,覆蓋海量基礎教育機構,通過前述的云計算平臺開展服務。
醫療行業規劃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把建構在信息技術上的“智慧城市”從虛擬概念變成觸手可及,智慧城市的移動互聯網化是深耕智慧城市的趨勢,同時也是移動互聯網技術公司搶灘的藍海。中搜網絡依托自身成熟的移動互聯網解決方案和云平臺大數據,探索智慧城市移動服務載體,了在“互聯網+”大潮之下,智慧城市發展五大趨勢。
城市生活向移動端轉移
訂餐、打車、學習、醫療……各種形式的城市生活都可以在手機上實現,移動互聯網為中國信息經濟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社會公眾正在以越來越便捷的形式獲取各種公共服務。移動互聯網將“人”與“公共服務”全面連接,大幅提升社會整體服務效率和水平。
移動互聯網解決方案,將帶動和促進交通、醫療、環境保護、公共安全等城市生活信息化的跨越式發展,對于優化社會資源配置、創新公共服務供給模式、提升均等服務水平、實現信息普惠全民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城市政務透明一體化
智慧城市移動化,將要求政府基于移動互聯網提供公共服務,以人為單元,建立起居民需要的服務涵蓋多個甚至所有業務的完整單。
在地方政務一體化過程中,充分利用大數據、云分析等技術,將城市服務整合成一個統一的公共服務平臺。在移動端,電子政務一體化與政府公共數據開放服務,通過建立移動互聯網通道,實現政務迅速受理和反饋,甚至在線審批。市民可以通過“行政服務大廳”手機滑動就可以享受行政服務大廳的一站式服務,進行信息查詢、在線預約、在線辦理。
城市服務將無處不在
教育、醫療、社保、交通等服務項目是城市宜居的核心標準,這些與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服務更考驗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的將來會相互配合,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智能化城市公共服務給市民生活帶去更多便利。
醫療O2O、養老O2O、教育O2O、互聯網金融、綠色交通等移動互聯網最熱門的領域,已然搭建起城市公共服務的基本模塊。例如基于中搜云平臺整合的教育資源開發的移動端學習應用,為市民提供在線學習、隨時學習等個性化學習平臺。
智慧城市
城市物流轉實為虛
商品與服務數字化是實現電商的前提。城市空港、內陸港、保稅區等實體商品集散地將利用云平臺實現數字化倉儲、物流、分銷等一系列環節,在物流配送之外添加信息和支付,補足電商體系的鐵三角。
中搜云商城正是實現商品數字化的解決方案。在該方案已與上海、寧波、煙臺等多個城市的保稅區、自貿區合作,將商品匯集在虛擬貨物中心,呈現在全國各地手機用戶的移動應用上。商品被檢索、下單、支付,配送信息跟進等在線購物環節都將以信息流轉;倉儲、渠道突破地域局限,實現全國范圍內貨物調配和全用戶分銷。云商城極大豐富了城市商品品類,加速了商品流動性。
城市產業升級轉型
移動醫療市場的啟動,將帶動網絡供應商、系統集成商、電信運營商、醫療器械商利益鏈條的共同升級。摩托羅拉解決方案就是移動醫療生態系統中的重要參與者,中國最早一家部署移動醫療應用的協和醫院,就是在摩托羅拉的幫助下實現移動醫療應用的。
移動醫療市場強勁增長
移動醫療成為主管單位的重點關注項目。國家重大專項“區域協同醫療服務示范工程”有望于今年10月份后推廣,移動醫療將成重點發展對象。在美國,移動醫療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7月中旬,美國FDA出臺法案加強對移動解決方案的監管。這一監管政策的出臺則有利于移動醫療市場的規范化運作。“我們非常高興看到FDA通過此舉,其實這表明FDA已經承認移動解決方案是會給醫療行業帶來很多好處的。”Amstrong對本報記者說。
在國內,運營商也加大了移動醫療的步伐。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近日均表示,將在“十二五”期間重點發展移動醫療事業。中國移動已與英國劍橋大學聯合開展移動醫療信息化應用研究,并于2011年5月白皮書,其通信研究院成立了專注移動醫療的項目小組,目前在超過20省通過12580、手機WAP、無限城市門戶等開展預約掛號。下屬省份分公司嘗試用3G技術、物聯網技術,為用戶提供實時問診、健康檢測、醫療建議等。
中國聯通的“云存儲”服務平臺,也有醫療健康數據采集、傳輸和檢索,以及移動醫療救護定位、生命體征信號實時傳遞的應用;中國電信則在國內200多家醫院展開移動醫療試點,并得到大中型醫院高度肯定。
部署四個關鍵領域
今年1月 4日,摩托羅拉被分拆為摩托羅拉移動(近日被谷歌以總價125億美元收購)以及摩托羅拉解決方案兩家公司。摩托羅拉移動公司提供旨在滿足個人消費者在家庭和途中通信需求的個性化信息,主要生產并銷售手機和電視機頂盒;而摩托羅拉解決方案公司則是為企業和政府提供用于關鍵業務和任務的通信產品和服務,銷售專用無線通信系統和條碼掃描設備。摩托羅拉解決方案公司為關鍵的垂直市場提供解決方案,其中一個重要的垂直市場就是醫療衛生行業。
移動醫療帶來的效益很明顯,移動醫療提升醫護人員工作效率,保障患者安全,提升服務質量與患者滿意度。比如浙江省第一醫院就借助移動醫療在全省實現14000多例專家會診,使ICU平均病死率降低11.6%。
與消費者移動IT設備不同,在移動醫療領域,移動設備追求的不是功能多、外觀酷,而是適合專業醫療應用和堅固耐用,生命周期也較長。移動醫療有四個關鍵領域:患者護理、運營效率、員工效率、IT運營。摩托羅拉解決方案在這四個關鍵領域中有12個關鍵的解決方案來幫助醫院提高移動性,改善醫療行業的運營。在這12個關鍵的解決方案當中,又有60多個應用。
談到與競爭對手的區別,Robert Amstrong認為有兩個關鍵區別:第一,摩托羅拉解決方案公司有真正基于產品組合的解決方案。“不僅僅是有一到兩個具體的產品,而是一個完整的產品組合,其中包括六大產品系列,背后還有著摩托羅拉80多年的經驗和創新的歷史,和我們致力于為醫療客戶提供關鍵應用的歷史。”第二,摩托羅拉解決方案不僅僅只關注向客戶提供什么產品,而且關注和渠道合作伙伴的合作,在移動醫療四個關鍵領域為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如果從整體解決方案的角度來看的話,目前市場上沒有其他競爭對手可以提供這么完整的解決方案。”RobertAmstrong強調。
摩托羅拉解決方案公司亞太區醫療行業業務發展總監何玉心認為除此之外,摩托羅拉醫療解決方案還非常關注的一點就是終端用戶的角色和作用。在中國市場,摩托羅拉解決方案將會繼續加強對合作伙伴的投資,特別是與本地的合作伙伴合作提供更多醫療應用。同時,還會加強在市場營銷方面的投入,提高人們對合作伙伴的認知。此外,摩托羅拉解決方案也為合作伙伴提供教育培訓,幫助他們把解決方案推到市場上去。
“醫療衛生行業其實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行業,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很多合作伙伴對這個行業的知識比較零碎。”何玉心指出,“我們要持續做的事情就是對他們進行教育和培訓,使他們知道哪個解決方案對他們的客戶是適用的,特別是在中國市場上。”
美國FDA《移動醫療應用程序指南草案》的出臺對摩托羅拉解決方案公司的業務有沒有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Robert Amstrong對本報記者說:“目前出臺的只是一個指南性的草案,現在仍在征求公眾意見的階段,另外它主要關注的目標是移動應用,而不是應用平臺,現在摩托羅拉解決方案關注的主要是平臺。”
然而考慮到我們合作伙伴的移動應用未來可能會受到新的監管影響,摩托羅拉解決方案公司將通力與合作伙伴合作,確保他們以更安全的方式來提供移動醫療應用。在摩托羅拉的產品組合當中有兩個安全產品,一個是MSP,一個是Air-Defence無線網絡安全解決方案。“我們長期以來關注移動終端和無線網絡的安全,未來我們將會確保不僅僅關注自己的移動終端和無線網絡安全,還會延伸到我們的合作伙伴。現在該政策仍處于早期階段,至于它對我們和我們合作伙伴的影響我們也將會繼續關注,特別在草案變成指導性的意見指南之后,我們會更關注。” Robert Amstrong說。
加拿大醫護中心典型實踐
部署移動醫療應用需要經歷一個不斷演進的過程,客戶往往從部署最基礎的移動技術解決方案開始,當把最基礎的移動技術部署好之后,要從文化上確保IT人員和醫護人員的協調工作,以保證部署獲得最終的成功。在這個最基礎的技術部署成功之后,就要從無線網絡的角度來看帶寬是否足夠,覆蓋是否足夠。這些條件都滿足后,再針對患者護理、運營效率、員工工作效率、IT運營四個領域部署創新的解決方案。
五年前,IBM敏銳地發覺“智慧”的發展趨勢,并將智慧城市的概念帶入中國。這一概念不僅符合中國的城市化發展趨勢,也符合中國政府重視民生的政策,因而在中國得到迅速推廣。
“智慧”的“自轉”與“公轉”向人們闡述了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即人人都會成為“智慧”的推動者。現實也很樂觀,國內ICT領域的多數企業,甚至傳統家電企業都在為智慧城市添磚加瓦,推動部分新概念的落地:智慧園區、智慧社區、智慧家庭,不一而足。
放眼全球,智慧城市的廣泛建設帶來很多先進經驗,而眾多的國際企業成為傳遞經驗的踐行者。IBM作為智慧城市的引領者自不必提,而來自日本的NEC也是中國智慧城市建設進程中的一個重要角色。
作為一家有百年歷史的ICT企業,NEC是日本較早倡導智慧城市的企業之一。據NEC信息系統(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中井汪杰介紹,NEC于1977年首次提出“C&C”(Computing&Communication)的偉大構想,預見了計算機與通信融合的大趨勢,這也是NEC所倡導的“以物聯網與云計算支撐智慧城市建設”的雛形。在日本,NEC參與了數量眾多的智慧城市項目建設,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管理模式和系統構筑經驗。作為文化相近的東方友鄰,日本的智慧城市戰略及實施經驗對中國來說極具參考價值。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日本,智慧城市和物聯網的概念存在多年,日本制定了“e-Japan/u-Japan/i-Japan”等系列國家信息化戰略來推進國家ICT建設,最終建成無縫的基礎網絡,并以此為基礎制定了“電子政務”、“醫療保健”和“教育人才”三大發展戰略,激活產業和地域的活性并培育新興產業,從而體現以人為本,創造使國民安心和有活力的社會。
1. 個人信息管理
“i-Japan”戰略有一個核心內容——“國民個人電子文件箱”,其目的是讓國民管理自己的信息資料,通過互聯網安全可靠地完成工資支付等各種手續,達成信息共通并對其進行綜合管理,使國民享受一站式的電子政務服務。NEC的云計算共通核心服務系統、信息共享平臺等已在日本的長崎市、橫濱市、富士市等幾十個城市和區域導入。
2. 數字醫療
目前東京的電子病歷系統在各類醫院已經得到普及。電子病歷系統整合了各種臨床信息系統和知識庫,能提供病人的基本信息、住院信息和護理信息,為護士提供自動提醒,為醫生的診療活動提供幫助。此外,醫院還通過無線網絡和移動設備實現了醫生移動查房和護士床旁操作。
目前日本的醫療信息化建設基本實現了診療過程的數字化、無紙化和無膠片化。其中,NEC不僅參與日本各大醫院電子病歷系統的構筑,還發揮網絡技術優勢,推動醫療機構之間以及醫院和社區之間的信息共享,促進區域醫療服務網的發展。
3.節能減排
日本在2007~2008年間迅速展開了對智能城市構成要素的可再生能源與電動汽車等一系列相關要素的試點實驗,并于2010年正式開始建設包含各要素在內的綜合智能社區。在官民聯手建設智能社區聯盟的同時,日本也在橫濱市、北九州市、豐田市、京阪奈科學城這4個地方開始了試點實驗。
NEC在2012年提出了強化收集及分析“大數據”的業務方針,并成立了專門針對能源的分析組。在何時何地,何種裝置生產或消耗多少電力,這些信息正可謂大數據。NEC致力于將自己的數據分析技術充分應用于電力領域。
以上是日本智慧城市建設中關于政務、醫療和能源三個領域的概括。從關系民生的細小之處中不難看出,“以人為本”的智慧城市建設正是創建和諧社會的基礎,而NEC正在將這些經驗帶到中國。
智慧“武器” 民生為本
NEC于三年前啟動智慧城市戰略,其核心思想是圍繞民生的五大問題:安心安全、節能環保、交通物流、醫療養老以及教育,建立一種能夠應對城市變化的機制,創造一個安心舒適的居民生活環境。據中井汪杰介紹,NEC致力于在城市的各項功能中,通過云計算和物聯網,將人流、物流、信息流整合利用,實現城市的高效運營。
NEC(中國)從2012年起將智慧城市作為公司新業務發展的重中之重,立足中國國情,基于物聯網應用,將日本先進的智慧解決方案引入中國并服務于中國日新月異的城市現代化建設。NEC積累了大量基于物聯網的行業智慧解決方案,包括智能安防/生物識別、節能環保、智能交通/物流、智能醫療/養老、防災應急等等,它們組成了NEC攻城拔寨的智慧“武器”。目前NEC在中國重點推進安防/應急、節能環保、養老、物流等方案。
智慧安防——人臉識別/指紋識別
NEC的圖像識別技術、狀態不變性分析等先進技術能夠實現對圖片、視頻和指紋的智能分析,廣泛應用于智慧安防領域。目前,NEC人臉識別及指紋識別技術已經應用在澳門海關和香港海關的通關認證中。在中國大陸,NEC與本地伙伴合作將其導入到國家司法考試的身份認證中。
2011年,NEC為安徽省建設完成的千萬級指掌紋自動識別系統,是目前為止中國最大規模的指掌紋系統,平均30秒即可完成一枚現場指紋查詢比對工作。新系統啟動后不到一年的時間,查破案件數量大幅增長,是2001年以來安徽歷年平均破案數量的10倍以上。目前,安徽全省共建設了NEC指紋自動識別系統終端系統2300多套。今后,該系統還可進行擴容,最大可存儲5000萬人捺印指紋數據,從而大大提高系統對跨省作案案件的查破能力。
此外, NEC還將人臉識別技術與獨特的視像處理技術相結合,應用于流通行業,以發現內部人員和顧客的偷竊行為或者提前識別VIP客戶,革新購買體驗,增加營業額。
智慧養老
——老年公寓智慧管理系統
中國正走向老齡化社會,但養老的理念和實踐都非常落后。NEC在日本有著多年提供醫療和養老院智慧解決方案的成功經驗。從2011年開始,NEC與北京匯晨養老機構管理有限公司合作,開發出包括移動化服務管理、實時數據挖掘、基于云的數據分享、智能人員定位等特點的智能老年公寓管理解決方案。
智慧能源
——樓宇能源管理系統(BEMS)
建筑物八成以上的耗電來自空調或照明,NEC樓宇能源管理系統通過在建筑中安裝大量的溫濕度及影像傳感器,對空調和照明進行能耗控制,實現對大型建筑的分布式能源管理。
此外,在清潔能源方面,NEC擁有世界領先的鋰電池技術,目前已成功運用于新能源汽車中,日產的Leaf電動車采用NEC的鋰電池曾創下單次充電續航185公里的記錄。NEC高性能電池還可應用于家庭儲能系統,從而解決由于太陽能、風能的不穩定性而產生的能源浪費問題,實現清潔能源的有效利用。
智慧物流——智能冷鏈管理系統
NEC的智慧物流解決方案包括:停車場智能管理系統、冷鏈管理系統、電動車Telematics系統、物流倉儲管理系統、移動車牌識別系統等。目前,NEC已將日本先進的智能冷鏈管理系統引入中,并成功地用于醫藥流通領域。
民生一直是NEC智慧城市戰略關注的重點,中井汪杰表示,在防災應急、醫療養老和節能環保方面,NEC不只是建立一個物理的系統,更重要的是帶來了一整套的經驗,而這些經驗只有通過長期的實踐才能得來。以防災應急為例,日本這個地震頻繁的國家在震后應急通信方面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中井汪杰舉了個例子,在東京都廳聯絡災情有專門的屋子,政府設立專門的接線員與各個區進行電話聯絡。政府對這些接線員有個特殊要求:必須住在步行五分鐘可回到聯絡室的范圍內。這是由于一旦發生嚴重的地震,現代化的交通中斷,移動通信癱瘓,只有步行和固定電話是可靠的——這是只有NEC才能提供的經驗。
把脈癥結 實現智慧
中國的智慧城市事業已從前期“概念導入”進行到“規劃和試點”階段,截至目前,政府已經完成193個智慧城市試點規劃。在中井汪杰看來,未來中國的智慧城市建設有兩個重要趨勢:一是“從方案規劃到深化應用”,二是“從單純信息化建設轉向通過智慧城市建設來帶動本地的產業升級”。同時他也看到,目前仍然存在信息孤島的問題,這是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大障礙。他說:“各部門已經進行了多個信息化系統的建設,但系統間缺乏關聯,且可能邏輯順序混亂,信息化投入達不到最優化的統籌運作的效果。”而這個障礙最終還要依靠政府的力量去破除。
無線:5G已上路
縱觀今年通信展無線方面最吸睛的關鍵詞莫過于:物聯網、5G、網絡云化。可喜的是,在五大通信設備商的展示上,5G原型機大爆發。預計在2020年才會正式商用的5G技術相對應的應用產品大曝光,種種跡象顯示5G技術已經慢慢從理論落到實踐。
華為以開放、融合的心態展示了其在網絡云化方面的思路和進展,也帶來了面向5G技術的5G端到端切片原型機、高頻和低頻原型機64T64R等干貨。并表示已與中國移動攜手完成高低頻混合組網側驗證,與國外運營商完成基于CloudRAN的5G超低時延空口測試驗證。
愛立信展示的5G原型機,在相同的時間和頻率資源下,采用多用戶MIMO、大規模MIMO以及大量天線波束賦形技術,兩個UE總的現場實時峰值吞吐量可超過2-3Gbp/s。整個測試系統還伴隨UE跟蹤,清晰可見當兩個UE靠近時,由于干擾增大,峰值速率會減小。同時展示了大規模MIMO插件、多用戶MIMO插件、RAN虛擬化插件、智能連接插件、降低延時插件等5G插件。還在現場演示了愛立信對5G網絡的端到端切片、網絡切片生命周期的管理、網絡切片部署等能力。
諾基亞在收購了上海貝爾后,首次以“諾貝爾”的身份亮相通信展。展示了可以支持未來5G高速率網絡的已經商用的AirScale BBU,同時還有在今年年底商用的,可以大幅提升網絡容量、覆蓋和速率,支持4.5GPro 的AirScale系列產品。還演示了諾基亞在物聯網領域的在車聯網、智慧城市等案例。
中興通訊在5G技術領域展示了能利用零散窄帶資源,滿足不同業務類型的FB-OFDM新波形,在天線技術方面中興通信率先應用Pre5G 技術中的Massive MIMO 2.0技術、結合三載波聚合后可以實現2Gbp/s峰值速率,和基于SDN/NFV的網絡虛擬化解決方案。同時在物聯網方面,中興通訊展示了智慧交通、智慧井蓋、智慧路燈等場景,并介紹了擁有智慧健康監測、智慧醫療救護等功能的物聯網PaaS平臺的智慧馬拉松方案。
大唐電信表示已經具備5G高低頻段設備整體解決方案能力,并展示了面向高頻、高速率、大帶寬的5G應用場景的毫米波大規模陣列天線原型驗證系統。同時展示了面向5G的全生態應用場景,物聯網、VR等應用。
核心網:一切皆云
在2016年通信展上,國內三大運營商與大小廠商紛紛表明自己的戰略選擇。在網絡重構涉及到的網絡、設備、業務、運營各個核心領域,全產業鏈都在拿出各自的誠意和實力,不遺余力地展現在產業面前。
“云網融合”在今年中國電信展臺亮眼的生態樹上占據了最主要的位置,成為其轉型3.0戰略六大核心之中的關鍵一環。順應網絡演變從分散到集約、管道從“硬”變“軟”以及網絡和云深度融合的發展趨勢,中國電信了CTNet2025新一代架構白皮書,全面啟動網絡智能化重構。構建軟件化、集約化、云化、開放的目標網絡架構。在此基礎上,中國電信提供的綜合智能信息服務包括智能連接、智能平臺、智能應用,以及三者深度融合形成的業務生態。
中國聯通則基于沃云平臺,將SDN/NFV技術引入其中。在中國聯通最新的CubeNet2.0戰略中,面向 5G提出云網絡架構目標:虛擬化、組件化、可編排,各種不同的業務場景由網絡切片來負責處理,實現從專用的電信網絡到通用網絡平臺的轉變。在現場,結合云網融合,中國聯通集中展示了其私有云業務,聚焦重點行業領域,打造了政務云、金融云、教育云、醫療云、環保云、交通云、物流云、能源云等云計算解決方案。在展示中,SDN智能專線業務吸引眾多企業用戶,通過引入SDN/NFV技術,中國聯通SDN智能專線實現了帶寬隨選、在線下單、及時開通等提升專線業務感知和服務能力的關鍵。
各大廠商的展臺上更是旗幟鮮明地亮出使能網絡云化重構的決心。
在云2.0戰略下,華為此次直接以“擁抱云時代”為主題,將網絡重構過程中最核心的網絡云化、設備云化、業務云化、運營云化四大核心集中展示。
中興通訊在M-ICT戰略中將云化重構作為萬物移動互聯的M-ICT時代的戰略核心。中興通訊認為,傳統運營商向網絡云化轉型,將全面實現網絡開放和切片,為各類用戶提供按需定制的專有網絡。前不久的CO重構解決方案依然是本屆展會的重點,該方案基于SDN/NFV技術,以邊緣DC為中心,對現有城域網架構進行重構,將傳統CO機房改造為屬地化ICT融合的云化DC,實現網絡對未來不同行業、不同業務的靈活、高效支撐。
烽火科技的云網一體化解決方案更加側重與應對云化對網絡基礎設施的挑戰,包括云化對基礎網絡的挑戰、SDN架構的光網絡與光接入、CDN、以及無線寬帶等。此外,新華三全新詮釋的面向運營商轉型的新IT解決方案,愛立信面向5G的完整的NFV能力,以及諾基亞和上海貝爾端到端NFV、端到端云化架構等未來網絡建設、管理和優化方案等,這些行業創新的主力軍正秉承開放、合作的理念,以面向下一代網絡的創新產品幫助運營商開拓全新的服務空間,成為運營商在網絡重構和業務轉型的最佳拍檔。
終端:手機已“凋落” VR有點“暈”
在今年的通信展上,前幾屆還能看到的手機、平板電腦以及相應的廠商,如今已呈凋落之姿,除了華為、中興、三星、樂視展示生態順便設立一塊手機體驗區之外,幾乎再無其他手機廠商露面。相比較之,今年的虛擬現實VR領域似乎格外熱鬧。在今年的通信展上,三星、IDEALENS、玖的等企業均亮出VR“利劍”, VR很可能成為智能終端后的下一個“爆點”。
在本屆通信展上,三星除了展出“爆”款手機Note7,還帶來了全新的Gear VR,其在配置方面,可視角度由96度提升至101度,用戶體驗沉浸感明顯增強。
游戲式VR深入人心。玖的數碼科技帶來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優秀產品獎得主9DVR,作為首個VR商業落地方案,9DVR頭盔與動感特效平臺進行了深度融合,游戲者可進入到一個“從未到過”的世界。
同為游戲類VR產品,IDEALENS此次亮相北京通信展,也吸引了一大批“宅男”前往體驗。在內容方面,多款VR游戲大作已登陸IDEALENS K2,用戶可通過IDEALENS內建的應用商城即可下載游戲及其他應用。IDEALENS還可觀看VR視頻,與愛奇藝等VR內容平臺對接,至少100萬小時視頻內容將陸續登陸K2的視頻平臺。
在今年這場基于VR的狂歡,經過一輪輪的體驗,也暴露出不少弊端。在技術層面存在諸多問題,首先在硬件上,眾所周知,沉浸感越強,越容易眩暈,目前眾多設備在使用中的眩暈問題并未完全解決;設備本身的重量也會對使用者造成很大的限制和不舒適感,用戶感知較差;設備上外接的電纜以及數據線為使用者帶來的不便、部分游戲按鍵位于不可控位置或需要單配手柄等也是硬件上需要改善的地方。其次軟件數量較少也是問題之一,尤其是游戲方面,現在市面上還沒有一款代表性的游戲真正做到打開市場,成為眾所周知的代表性VR游戲。
不過可喜的是,今年制作VR內容的團隊都有可能迎來一個井噴期,就像曾經智能手機市場普及之后,做手游的團隊如雨后春筍般冒出。VR,才剛剛開始。
苗圩出席北京通信展就信息通信下一步提四點期望
2016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日前在北京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苗圩表示,當前,互聯網正在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力量,信息技術與各領域的交叉融合,正在引發以綠色、智能、泛在為特征的群體性技術突破,行業發展呈現良好態勢。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經濟業態日漸成型,相信未來將在與傳統制造業、實體經濟的融合創新中,帶來更加可觀的發展空間和商業機遇。
苗圩指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信息網絡和信息經濟的發展,加快推進“網絡強國”戰略,并在“互聯網+”行動計劃、推進網絡提速降費、促進云計算和大數據健康發展、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旨在進一步加快信息通信技術在重點領域的融合創新,打造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本屆展會以“網聚萬物、融合創新”為主題,展示范圍涵蓋了“寬帶中國”、三網融合、應急通信、信息安全、5G、量子通信、智能制造、虛擬現實等重要領域,將全面展示我國信息通信業的新布局、新風貌、新成果。
光通信:不僅有光,還有更多
正如光有七種顏色一樣,國內光通信企業在2016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上同樣展現出了自身多元化的發展態勢,成為一個風景獨特的行業群落。
光纖光纜始終是光通信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不過在今年通信展上,各家企業卻在數據中心、物聯網、云計算、海洋通信等多個領域亮肌肉,仿佛告訴現場的觀眾,光通信企業擅長的不僅僅是光線纜,還有更多。
數據中心不僅僅是運營商、互聯網企業的舞臺,光通信企業同樣可以在這里占有一席之地,這是因為數據中心同樣需要光線纜及其附屬產品的支持。
在本屆通信展上,已經在數據中心業務有所布局的長飛公司就帶來了自己的iCONEC數據中心解決方案。據介紹,該解決方案為順應全球特別是中國市場的大數據、云計算、高帶寬的全新網絡基礎鏈路需求大趨勢,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其中包括HDF高密度光纖配線架、MPO/MTP適配器面板、HDF MPO/MTP模塊、MPO/MTP跳線、雙芯Uniboot跳線、預端接主干光纖、MPO/MTP分支跳線等多款產品解決方案。
長飛公司的數據中心全套布線解決方案以其高帶寬、高密度、高可靠性、高擴展性等特點,受到與會用戶的高度認可。
數據中心是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的基礎,而智慧家庭則是物聯網領域一項重要的應用場景。
在本屆通信展上,亨通就單獨設立了“智慧家居+物聯網”展區,展示了該公司在該領域內的最新成果。
據了解,亨通推出的基于綜合傳感設備的智能家居解決方案,可以通過簡單的手勢實現家庭燈光、窗簾、感應設備及各類家電的智能場景聯動,并通過大數據系統管理,實現整個接入平臺的控制。亨通將集合亨通金融平臺、電商平臺、大數據、新能源,在互聯網生態系統中,為用戶提供智慧化生活服務,使家居生活更安全、舒適、節能、高效、便捷。
無獨有偶,烽火科技在本屆展會上也展出了智慧家庭解決方案。據介紹,烽火的智慧家庭解決方案涵蓋了臥室、客廳、廚房、門禁、衛生間等多個應用場景,集燃氣報警器、智能門鎖、門窗傳感器、智能控制器、智能遙控器、水浸傳感器、SOS報警器等多類產品于一身,并提供了咨詢規劃、定制開發、交付、綜合維護等綜合性的整體解決方案。
事實上,智慧家庭僅僅是烽火科技在云網絡、云計算及相關領域的展品之一。據介紹,烽火科技本屆展會主要展示內容包括云計算中心與應用、云時代下的網絡轉型、云終端構建智慧數字生活、連接云世界、云服務與云安全等多個方面,可謂是將其在云網絡、云計算領域的最新成果都搬到了本屆展會的展臺上,引來了不少專家和普通觀眾駐足。
在本屆通信展上,每一家光通信企業都展現其獨特的魅力,對于中天科技而言,就是海洋通信領域的領先技術。
隨著海洋科學的發展、海洋技術的進步和國防安全、民生經濟的需求提升,海底觀測系統的發展是海洋探測的必然趨勢。在此背景下,中天科技主動契合國家戰略及需求,自主研發了海底觀測系統。據介紹,這套系統為國家的大海洋戰略掃清了很多障礙,系統可以通過各種海底科研觀測儀器在海底實時、原位、連續收集各種數據,為海洋資源開發,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海洋權益維護提供可靠的大數據支持。
虛商:以創新求生存
今年的虛商似乎很受傷。年初央視報道170號段詐騙電話泛濫問題引起廣泛關注,實名制問題再次將虛商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實名制擠走發展的水分,而42家虛商無一盈利的現實,也讓虛商發展陷入寒冬。
今年的通信展,參展的虛商數量明顯減少,蝸牛、263以及阿里設有展臺。盡管如此,參展的虛商展示了虛商豐富多采的業務。沒有參展的企業也通過論壇等各種渠道發聲,展現自身企業的創新。
作為新生事物的虛商展示的無比富于活力的創新力,讓我們看到了虛商企業給通信行業帶來巨大的增值潛力。
蝸牛移動是第一批虛商,在創新上也起到了行業榜樣的作用。目前蝸牛移動在虛商企業中實現了用戶規模最大,用戶數已超過七百多萬,遠遠超過行業第二名。其產品線豐富,并努力打開國際入口,產品覆蓋國內、國外,國際免卡自動販賣機現已在全球幾十個國家機場設立,滿足出境游用戶的通信需求。
蝸牛移動CEO陳艷在本次通信展移動轉售論壇上宣布,今年年底,只要是蝸牛游戲玩家就能免費享受蝸牛年費。如果將運營商賣的通信產品比喻成瓶裝水,那么虛商業務就是將瓶裝水變成一杯茶。賣茶水的蝸牛是不會對水收費的,所以游戲玩家通信完全免費。蝸牛移動用互聯網思維去做通信產品,將通信游戲化,游戲通信化,通信游戲一體化思維實現互聯網內容經營能力與通信能力完全融合。并率先引入實名售卡人臉識別技術,實現人卡證同一。
具有公交行業基因的虛商企業巴士在線,其“必加”智能手表聚焦中國11歲到17歲的青年人通信與運動社交需求,并具有支付能力,連接出行、中小商戶的支付與通信能力。巴士在線CEO王獻蜀提出“移動時代沒有虛商”觀點。他認為,單純提供通信服務就不需要虛商,在4G、5G時代沒有純粹虛商,所有的虛商都是在物聯網、大連接時代下提供創新產品與多元服務的企業。
中興視通在本次展會舉辦了超級eSIM新品會。并宣布短短一年間用戶數實現了從1萬到100萬的歷史跨越。中興視通不僅做到了中國移動轉售企業中用戶數第一,還做到了用戶結算第一,躋身為中國移動轉售第一品牌。超級eSIM專注于全球無漫游流量解決方案,為出國游量身打造。超級eSIM更是一款黑科技智能硬件產品,內置安全加密芯片,從根本上保證了用戶上網安全。使用藍牙BLE技術,無需換卡,無需換號,僅需搭配COOL流量APP便可使用,支持全球60個國家和地區。中興視通CEO鄧慕超表示,超級eSIM開啟了SIM COOL+ APP 2.0時代。他希望借助超級eSIM卡徹底改變人類通信習慣。
263網絡通信是一家擁有國內移動通信轉售牌照的互聯網模式國際移動通信虛商企業。針對全球華人跨境通信需求,為海外華人家庭提供VoIP家庭電話及PITV中文電視互聯網綜合通信服務,以及面向全球商旅華人和海外華人提供虛擬移動通信服務(MVNO)。首次參展的263網絡通信除了主題展臺,還受邀入駐工信部研究院特別規劃的 “遇見未來”展示專區,其中全球移動數據還設置了現場智能終端體驗專區,聯合眾多智能手機實現原生全球移動數據服務。
移動轉售企業的創新活力正隨著4G、5G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而呈現日益多元和豐富的產品形態。正如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產業與規劃研究所電信行業研究部主任許立東所說,虛商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時其用戶數量不見得是評價核心指標,未來其創造的用戶價值將可能成為評價主要標準。
對于信息通信業的下一步發展,苗圩提出四點期望:
一是全面推進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寬帶網絡是國家戰略性的公共基礎設施。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對寬帶支撐能力的要求在不斷提高,廣大網民對網絡性能的期望也越來越高,我們要繼續深入貫徹落實“寬帶中國”戰略,加快光纖寬帶和4G發展步伐,抓好網絡提速降費工作,優化網絡發展環境,開放基礎電信領域競爭性業務,發揮民間資本的創新活力,以競爭促發展,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二是全力落實“互聯網+”行動計劃。我國在互聯網技術、產業、應用以及跨界融合等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具備了加快推進“互聯網+”發展的堅實基礎,但也存在傳統企業運用互聯網的意識和能力不足,互聯網企業對傳統產業理解不夠深入,法規、政策相對滯后等一些問題,我們要遵循互聯網發展的規律,加大引導和支持力度,為“互聯網+”行動計劃的全面落地營造有利環境。
2012年8月14—15日,第七屆飛思卡爾技術論壇(FTF)在北京盛大開幕,這是飛思卡爾技術論壇自2005年創辦后第二次在北京舉辦,也是飛思卡爾半導體總裁兼首席執行官Gregg Lowe先生上任后的中國首秀。為了推動創新和協作,飛思卡爾技術論壇已經成為嵌入式系統產業開發者的一個年度盛會。本次盛會共有2000多名業界人士注冊參與,從2005年創立開始,FTF在全球已經吸引了超過48000名參會者。
精彩演講和專家討論會
在第一天的主題演講中,新任CEO Gregg Lowe先生客串主持,在他的主持下,飛思卡爾其他各業務部門的高層管理者相繼介紹了飛思卡爾在這一領域的最新的科技成果、深入分析市場熱點動態以及展望未來科技發展趨勢。
Gregg Lowe先生表示:“飛思卡爾技術論壇的目標是要突出我們全面的生態系統。飛思卡爾致力于為簡化設計提供支持,以便開發者可以專注于將創新更快推向市場。”
主題演講中,最先介紹的是飛思卡爾網絡和多媒體部門的業務,網絡和多媒體是飛思卡爾重要的業務之一,飛思卡爾在此領域占據市場領導地位,調查公司統計數據表明,2011年有線及無線通信市場用嵌入式處理器中,飛思卡爾擁有52%的份額,位居第一,而在高功率RF電信功率放大器市場中,飛思卡爾擁有高達62%的份額。此部分的演講重點介紹了其針對未來智能化網絡推出的Layerscape新架構,Layerscape架構是一個全新的網絡系統架構方法——一個以軟件和編程能力為主的方法,它具有內核無關、軟件感知的特性,可滿足網絡基礎設施OEM廠商所需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幫助他們應對大量互連的設備、海量的數據集、更嚴格的安全要求、實時的服務供應和日益變幻莫測的網絡通信模式。采用Layerscape新架構的首批器件是兩款基于ARM Cortex處理器內核的產品——QorIQ LS—1和LS—2。基于Layerscape架構的未來QorIQ處理器將采用PowerArchitecture技術。
汽車和工業市場是飛思卡爾另外兩個領先的領域,統計數據表明,飛思卡爾在2011年全球汽車用MCU市場中占據21%的份額,在全球汽車MEMS供應商中位居第一。在此部分的演講中,介紹了飛思卡爾針對汽車市場的全系列的產品及解決方案,包括MCU、MPU、模擬產品和傳感器產品。另外,飛思卡爾還展示了針對工業和多元市場的Kinetis L系列MCU,作為市場上首款基于ARM Cortex—M0+內核的MCU,Kinetis L系列宣稱具有業界最高的能效,主題演講現場展示的TIMSP430、Microchip PI C24、RenesasRL78以及飛思卡爾Kinetis L之間的比賽讓觀眾深刻體會了Kinetis L系列MCU的低功耗。Kinetis L系列面向的主要應用包括小家電、游戲配件、便攜式醫療系統、音頻系統和電源控制系統等。
除了主題演講,FTF2012還提供了多達110小時的最新技術培訓和動手實踐研討會,包括汽車電子、消費電子、醫療、工業電子、網絡、智能能源和支持技術七個細分市場。
此外,大會還設置了兩個專家討論會,探討熱門的關于數字化網絡社會和物聯網的最新動態和趨勢。
最新產品和解決方案
在FTF2012上,除了精彩的演講,飛思卡爾還展示了一系列最新的產品及解決方案,包括:面向運輸、工業及消費品行業小型內燃機的單缸(MC33813)和雙缸(MC33814)電子控制半導體;兩款汽車供暖、通風與空調(HVAC)參考控制解決方案;飛思卡爾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推出的無位置傳感器型空間矢量調制一直接轉矩控制(SVM—DTC)解決方案;飛思卡爾在2×2mm小型封裝中推出高性能、低功率的三軸加速計一引腳兼容型Xtrinsic MMA8652FC 12位和MMA8653FC 10位加速計,并具有噪音低、運動精度高等特點,適用于對功率和空間具有限制的移動設備,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數碼相機和便攜式導航設備等;飛思卡爾與合作伙伴聯合推出全新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參考平臺來簡化工業控制系統的開發。
關鍵詞:口腔遠程醫療;物聯網;臨床路徑
中圖分類號:R714.51 文獻標識碼:A
1引言
隨著我國人口結構的不斷老齡化,疾病的預防和控制也逐步轉變到以慢病和預防為主的醫學模式,要求新一代數字健康工程技術向家庭個人和基層社區參與的方向發展,建立以全程健康管理為目標的醫療健康服務平臺日益受到關注。物聯網和云計算在近年的快速發展和成熟為推進醫療服務的深度和廣度提供了解決方案。醫療物聯網通過泛在感知設備的互聯互通,支持醫療健康信息自動化采集、智能化傳輸、全局化決策分析和全流程輔助,從而提高醫療服務能力與效率、改善醫療服務質量與模式,實現面向全程健康管理的智慧醫療。目前,我國醫療物聯網系統正在快速發展,而在口腔醫療方面的應用還相對緩慢。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 影響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為心血管病、腫瘤和口腔疾病, 其中口腔發病率高達79%。口腔疾病多屬慢性病,早期因缺乏自覺癥狀很難發現,一旦出現癥狀, 如疼痛、腫脹等, 往往病情較重。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 口腔疾病與心內膜炎、細菌感染、腎炎、關節炎以及中風等多種疾病有關,直接影響著生命質量。因此,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對預防疾病的發生或控制病情的惡化有著重要的作用。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口腔醫療資源嚴重缺乏,遠遠不能滿足基層民眾口腔醫療的需求,據統計,目前我國有80%以上的口腔患者無法得到及時治療。同時,我國口腔衛生目前還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口腔疾病防治體系。為了盡快讓基層民眾享受到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利用物聯網具有的全面感知、可靠傳遞、智能處理等優勢,建設遠程口腔醫療系統,來提升我國口腔疾病整體的診療水平,并通過健康的監測、辨識與調控,推動口腔醫療模式從以疾病診療為主向以預防與保健為主轉變,創建新型的健康服務管理模式。
2 系統總體架構
口腔遠程醫療與健康管理系統利用無線射頻識別(RFID)、傳感器、定位器和條形碼等手段隨時隨地對口腔相關信息全面采集和獲取;通過信息網絡,對接收到的信息進行實時可靠傳送,以進行各種有效的匯聚和融合;最后利用各種智能計算技術,對隨時接收到的海量數據進行分析處理,把合適的信息、提醒或建議實時推送給有需要的醫生,從而及時發現和確診醫院感染案例,并采取有效措施。系統總體架構由多層組成,由底至上分別為物聯網感知層、網絡層、云平臺層、應用層和訪問層,見圖1。
物聯網感知層由RFID標簽和醫療健康傳感器組成,分別部署在家庭、社區以及醫療機構,對不同對象進行識別、定位、狀態感知與采集。在網絡層,通過有線網、移動通信網和無線網的異構互聯,連接醫院、社區和家庭,實現醫療健康信息的智能化傳輸。突破醫療環境的干擾抑制技術,構建面向數字醫院的醫療物聯網。云平臺作為醫療物聯網的支撐平臺,管理醫療物聯網,為口腔醫療應用服務提供支撐運行環境。同時,針對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需求,在各層面提供必要的安全隱私保障。
3 口腔醫療臨床路徑
臨床路徑是一種包含了循證醫學、整體護理、成本控制、持續質量改進等理論的標準化醫療模式。目前,國內外對臨床路徑的研究與應用基本處于成熟階段,選入臨床路徑的病種已經不再局限于外科手術病種和常見病,而逐漸向口腔醫療和健康管理擴展。見圖2,在臨床路徑管理中引入物聯網技術,有助于構建一個口腔實時監控和預警反饋有機結合的臨床路徑管理模式。
基于覆蓋家庭、社區、公共衛生和醫療機構的患者口腔實時監控技術,實現物聯網環境下的患者口腔數據的實時采集和預警反饋。綜合運用醫用多傳感器融合技術、醫學信息處理技術、模式識別技術、分布式計算技術等,實現對多模醫學信息自動分析綜合,支持患者診療的智能輔助決策。
支持面向臨床路徑的醫療信息數字化采集、處理、存儲、傳輸和共享等,管理基于移動醫護終端的醫囑流程和護理流程,滿足復雜醫療事件的實時監控和分析,實現與電子病歷系統的深度整合。挖掘和分析口腔患者診療過程中的關鍵行為,發現符合實際診療過程的臨床路徑。分析臨床路徑與實際診療過程的差異性,驗證臨床路徑的適用度并提供優化建議,分析路徑變異與患者口腔疾病和癥狀關聯性,為臨床路徑的分支擴展提供優化建議。
4關鍵技術與創新點
①形成適應我國醫療機構特點的口腔醫療物聯網解決方案。研究異構網絡互聯的醫療物聯網基礎架構,以及口腔醫療儀器設備和器械共存環境下干擾抑制技術。②針對人網共生環境的口腔健康狀態感知。實時監測和辨識口腔健康狀態對于健康調控和疾病預防尤其重要,因而需要感知的信息除了醫、藥等資源標識信息以及傳統的疾病診療信息外,還要在無干擾的前提下安全、可靠、低負荷地感知口腔健康狀態。③海量醫療物聯網信息的集成、管理及分析技術。包括面向海量異構醫療物聯網信息的語義集成技術、海量醫療物聯網的信息的分層建模技術以及多維度(時空性)海量醫療物聯網實時數據分析處理技術。④面向全程健康管理的新型口腔醫療健康服務模式。充分發揮醫療物聯網在全面感知、可靠傳遞、智能處理上的優勢,基于健康監測、辨識與調控,面向健康調控、疾病預防、治療和康復的全程健康管理,創建全新的口腔醫療健康服務模式。
5結論
醫療關乎民生和社會發展。通過構建口腔醫療物聯網,充分發揮其在全面感知、廣泛互聯和智能處理方面的優勢,實現醫、藥等資源標識與健康狀態感知,并將信息實時采集、傳輸、匯集、存儲、分析與利用,為口腔健康調控、疾病預防、治療和康復的全程健康管理提供智能化支持,從而有效提高醫療質量、降低醫療成本,建立覆蓋家庭健康、社區保健、醫療機構診療及公共衛生的口腔醫療健康服務體系,全面實現數字化醫療,為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服務"的戰略目標提供支撐。
參考文獻:
[1] Peak J D, Hayes S J, Bryant S T, et al. Dental Support for U.S. Marines in Iraq[J]. Br Dent J, 2009, 190(3): 140-144.
[2] Murray G H, Hancock A F, Fancher J, et al. The Force Dental Service-cross for telemedicine [J]. J Am Coll Dent. 2009, 70(2): 4-7.
[3]李剛,趙銥民,胡敏. 野戰數字化口腔醫療車的研制及應用特點[J]. 醫療衛生裝備, 2008, 29(8): 68-71.
中興通訊在2015年就提出了萬物移動互聯M-ICT的戰略,致力于成為物聯網的使能者,并通過開放平臺、開發者社區等聚合更多的合作伙伴和開發者,共同打造開放、靈活、共生共贏的物聯網生態環境,與產業鏈的伙伴們一道,共同推出豐富多彩的應用方案和成功故事。
中興通訊從IoT網絡優化、平臺、操作系統、芯片、大數據、大安全等關鍵技術領域構建IoT相關能力,并與產業鏈伙伴打造了針對各種物聯網應用場景的解決方案和成功應用實踐。
多樣化網絡能力
中興通訊針對物聯網不同應用對帶寬的不同場景需求,與電信運營商一起,搭建廣覆蓋、多連接、低功耗、低成本承載物聯網應用的通信網絡,為各行各業的物聯網應用提供豐富的、多樣化的有線和無線網絡連接服務。其中,無線網絡包括支持窄帶的NB-IoT、寬帶的LTE-M、車聯網應用的LTE-V以及GSM/WCDMA/LTE升級以及Pre-5G MUSA、 5G等多種網絡連接服務。
針對部分行業用戶自行快速部署的需求,中興通訊也推出了LoRa網絡以及Wi-Fi、Zigbee等多種短距離連接解決方案。
目前,中興通訊已經與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多家電信運營商簽署了針對物聯網應用的NB-IoT網絡部署戰略合作協議,并在智能停車、智能燈桿、智能井蓋、智能位置跟蹤等開展了應用。
中興通訊牽頭構建IoT聯盟,推動IoT產業鏈在中國的應用發展,建設多業務共享、低成本、廣覆蓋、可運營的物聯網。目前成員已達40家,在燃氣、水務、電力、智能交通、農業物聯網、燃氣泄漏檢測、城市環境監測等方面開展應用。
模塊化物聯網平臺
中興通訊模塊化、開放的物聯網平臺,與產業鏈伙伴共同打造物聯網生態。
中興通訊的物聯網平臺采用模塊化設計,提供開放、豐富的標準API接口,多種能力的開放與靈活的業務編排,能夠滿足行業應用快速開發的需求,同時,平臺基于大數據和云計算的架構,結合上層物聯網應用,提供強大的大數據分析和挖掘能力,可提升全產業鏈條能力的產品化和服務化,實現基于場景的用戶運營、數據運營,快速支撐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醫療、智慧農業、智慧環保等領域孵化的物聯網創新應用,幫助合作伙伴挖掘每個“BIT”的價值,共創共贏,從而為客戶的未來營收增量帶來無限想像空間。
中興通訊與銀川市政府共同打造的銀川“智慧城市”成功案例,在惠民工程建設、城市大數據運營、商業模式創新上積累了豐富經驗,已成為智慧城市標準的制定者、創新商業模式的先導者、城市數據運營的奠基者、產業生態鏈的聚合者。并已把這些成功經驗和創贏復制到了全球40多個國家的140多個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設。
彈性物聯網管理
中興通訊強大的、彈性的物聯網管理能力,靈活滿足不同應用場景的需求。中興通訊是業界唯一能提供全套的基于虛擬化技術的核心網網絡設備供應商,包括vEPC(vMME、vSGW、vXGW)、vHSS、vPCRF都已經商用。并通過引入SDN/NFV、網絡切片等先進技術,滿足海量終端的接入和動態變化的流量,可靈活滿足不同應用場景對網絡截然不同的需求。
由中興通訊承建的中國移動物聯網,連接規模已突破6000萬,預計到2016年達到1億物聯網連接。
主動安全策略
中興通訊通過主動安全來構建物聯網大安全策略和機制,對工業物聯網、車聯網等對安全極高要求的物聯網應用,中興通訊提供安全、穩定、可靠的端到端的安全方案,為客戶提供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運行的安全服務,使得不同場景的安全策略能夠隨需而變。為客戶構建可信應用環境,可信OS平臺,可信的芯片級方案。
形態豐富的智能終端
中興通訊提供多種形態的終端,包括M2M通信模塊,并支持多種無線制式及頻段、各種可穿戴設備等,并可根據特殊需求定制行業終端。
中興通訊的物聯網智能終端,在智慧家庭、聯網、財產跟蹤、電力、安防等方面都有大量的應用。
要說多年來英特爾通過軟件領域的投資對整個生態帶來哪些改變,其實很明顯。因為在很多年前一說起英特爾只是處理器公司,但現在已經是一家包括軟、硬件的完整的解決方案提供商。可是在移動時代僅靠實現軟、硬件功能上的簡單疊加還不足以打動消費者,而更多是“平臺+軟件+內容”的整體較量,所以英特爾投資要做的事情還很多。“我們要找尋公司的不僅是戰略與英特爾相符,而且還要是有非常好的收入增長前景,這是英特爾任何投資的邏輯和使命。” 康思達說。
投資于轉型創新
“我每年定期要來中國挑項目,看很多家公司,每次印象都非常深刻,因為中國市場環境日新月異,所帶來的市場機會從來不乏驚喜。”在談到中國行的時候康思達很喜悅,這種喜悅同時也來自于他對這份充滿未知和挑戰工作的熱愛。在全球市場中,中國市場對英特爾來說一直是重中之重,通過投資快速形成的“超極本生態圈”就是最好的例證。
就在幾個月前,英特爾CEO科再奇宣布在深圳成立英特爾智能設備創新中心,并設立總額1億美元的“英特爾投資中國智能設備創新基金”,要投在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個人電腦、2合1設備和可穿戴設備上,以及跟物聯網相關的技術上。這也是康思達此次中國行的主要目的,“要在這些公司中進行相關投資,以便能夠加速它的發展。”
自1998年以來,英特爾投資已設立過兩支技術基金,向110多家中國技術公司投資了超過6.7億美元。這樣的目的其實很明確,英特爾想要奪回移動芯片市場的地位,通過迅速擴大的出貨量,來吸引開發者優化APP性能,從而優化所有基于英特爾架構產品的核心體驗。
深圳遍布著眾多新興的中小OEM廠商,而且深圳具備最完善的成熟產業鏈,估計這個世界上很難找到一個在平板和手機產業鏈上能媲美深圳的地方了。雖然康思達并未透露即將要會面的廠商,但他表示是有感知計算和物聯網的公司。之前已經了解到,英特爾選擇了與藍魔、臺電以及不知名的白牌廠商合作,在產品上提供參考設計和交鑰匙的解決方案,解決了大部分技術難題;在市場方面,給與業務支持,同時供給渠道和市場資源。
在這種局面下,與應用開發者合作也是重中之重,英特爾也正在做這方面的布局。在通常情況下,開發者需要對各個不同的平臺進行軟件優化,工作量較為龐大。對此,康思達表示,“英特爾通過收購和研發,致力于推廣HTML5,以方便開發者能夠比較容易去寫程序,減少成本和時間。”他所指的被收購對象是API解決方案公司Aepona(愛爾蘭貝爾法斯特)和Mashery(美國波士頓),這是兩家典型的移動云計算公司,讓移動開發者在開發一款軟件的時候,不再需要自己的東西,只要把云端的服務抓下來就可以生成自己的服務。比如現在非常火爆的一類應用軟件“今日頭條”和“Flipboard”,就是典型的云端的云計算的應用。
能感受得到,英特爾發力移動生態的行動力不容小覷,在技術、資金、戰略等各個領域都給出了不小的誘惑。目前,英特爾已推出名為SoFIA的手機集成芯片,隨后將集成CPU和通信模塊,3G版本將于今年下半年推出,明年推出4G的版本。集成芯片SoC打包通信基帶芯片、CPU、GPU將大大降低了整個手機采購物料的復雜度。
有業內人士指出,就目前而言,英特爾處理器與ARM處理器相比,功耗和兼容性上都已經不是問題,最大的問題其實在于集成度。也就是說,SoFIA集成芯片的推出,或將解決英特爾處理器和ARM處理器之間最后一個差距。而在這其中,康思達的團隊也積極通過收購的方式來增加產品組合,通過軟件來帶動硬件的發展。“比如在開發者工具這個領域中,我們通過并購獲取相關的一些軟件能力;在Symics和SoC的設計上增強軟件與硬件的融合。”
專注軟實力補鈣
近幾年,康思達所帶領的軟件投資團隊主要圍繞三個重要領域。第一,傳統軟件服務,以保證可以提供給客戶完整的解決服務方案。第二,安全。第三,物聯網。在過去8年里,英特爾軟件投資在這三個重要領域的并購數量達到30家。在網絡安全領域有邁克菲公司(McAfee)。在嵌入式軟件領域有風河(WindRiver)。有電信及IT運營管理產品和解決方案的軟件企業直真科技。在視頻監控系統領域有東方網力等,都使英特爾在軟件業務方面有所增長和發展。
以風河為例,在并購這家公司之前英特爾已經跟它合作多年,所以非常了解其在嵌入式軟件服務方面的能力,確認并購后可以為英特爾的硬件和軟件平臺帶來增長價值。事實證明確實如此。在2013年的IDF上,風河攜WindRiver智能家居方案亮相,引發一陣好評。這是一套經過完全測試、符合標準、提供售后技術支持并利用了LDAT編譯系統及Workbench圖形化開發套件和擴展工具的商業嵌入式Linux軟件開發平臺。通過提供出色的軟件和專業知識,來加快用戶開發部署安全可靠的智能設備的速度。而在2014年的IDF上,英特爾解決方案已集成了風河和邁克菲軟件,確保內置安全功能之余,還可加快產品上市時間。這些網關具有強大的可擴展能力,提供從英特爾Quark和凌動,乃至將來到英特爾酷睿和至強的處理器類型。據介紹,在今年二季度內就會有一些生態系統合作伙伴推出相關產品。
雖然說這個投資確實讓英特爾在嵌入式的軟件方面有了一些矚目的進展,但在嵌入式解決方案布局并沒有完成。“在完成了這個并購之后我們認識到在有些領域的解決方案還存在短板,需要得到快速彌補。”康思達補充道,“為了彌補這些不足的領域,我們會補充一些小的并購,或者通過股權投資來互補,以便我們能快速提供出更完全的解決方案,就像我此次來還會考察一些車聯網解決方案的公司。”
這點在今年的IDF上已經看出變化,正在由客戶開發了多種網關解決方案包括:Shaspa推出的能源和樓宇自動化方案、羅克佳華推出的能源管理方案、中交興路和Vnomics推出的運輸解決方案,以及Zebra技術公司用于零售、醫療和制造業的定位解決方案。此外,東軟集團也推出了國內首款基于英特爾架構的東軟企業級移動終端解決方案,滿足零售、物流、金融、醫療等關鍵客戶的移動應用需求。
之前康思達也收購了幾家圖形和網絡游戲領域的公司,加上英特爾和騰訊建立了聯合游戲創新實驗室,因此基于英特爾架構平臺的開發和優化體驗必將有更好產品和體驗。而且新版“軒轅傳奇”游戲就是采用最新英特爾RealSense 3D攝像頭的多人在線游戲,讓玩家以更自然、身臨其境的方式獲得“沉浸式”的互動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