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3 09:44:4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電磁爐電磁輻射,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電磁輻射;家用電器;健康
繼水源污染、空氣污染和噪聲污染之后,電磁輻射已成為當今社會第四大環境污染源。人長時間處于較強的電磁輻射之中,就會出現如心率不起、血壓改變和失眠、健忘等生理反應,甚至使人的身體器官發生癌變。因此,很多人甚至到了談“電”色變的程度,家里的什么電器都不敢碰,生怕沾染了電磁輻射。
那么,什么是電磁輻射呢?電磁輻射對人體健康又有哪些影響呢?電磁輻射又稱電子煙霧,是由空間共同移送的電能量和磁能量所組成,而該能量是由電荷移動所產生。電磁輻射是一種復合的電磁波,以相互垂直的電場和磁場隨時間的變化而傳遞能量。換句話說,所有的電子電路都會產生電磁輻射。
當然,人體對電磁輻射是有一定的抵抗力的。一般認為電磁輻射在10V/m或0.4μT以下時,對人體健康不構成危害。那么,我們常用的家用電器產生的電磁輻射是否會超過這個值呢?
1、手機
現代生活中人幾乎處處離不開手機,所有首先來談談手機的電磁輻射。經過檢測,手機在不同狀態下輻射值是不一樣的。開機7.65V/m,關機4.25V/m,待機0.62V/m,接收短信5.96V/m,發送短信5.43V/m 上網2.65V/m,接通前9.26V/m,接通瞬間26.84V/m,通話期間 1.48V/m。由此可見,在撥打手機的接通瞬間,手機的電磁輻射是最強的,而當接通以后,其輻射值會逐漸降低到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因此,在撥打電話時,最好是先現撥號碼,然后把手機拿在手里,等電話接通了在把它移到頭部附近。另外,如果能夠使用耳機接打電話,也可以增加手機和頭部的距離,從而減少手機輻射對人健康的影響。
2、電腦
隨著科技的發展,電腦作為一種高科技的辦公設備,已經逐漸走進千家萬戶,成為人們家中不可或缺的家用電器。很多人喜歡上網、打游戲、聊天、看電視、斗地主等等,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
經過測量,電腦的各個部分都會產生電磁輻射但并不相同。映像管顯示器(CRT)1.00μT,液晶顯示器(LCD)0.11μT,電腦主機正面0.17μT,電腦主機后面0.46μT。低音炮音響0.63μT,普通鼠標0.1μT,普通鍵盤0.11μT,無線鼠標0.53μT,無線鍵盤0.96μT,無線路由器 0.15μT。
通過比較可以發現,映像管顯示器(CRT)的輻射是最高的如果你家中還用的是老式映像管顯示器的話,還是盡快換成液晶的吧。如果必須要用映像管顯示器(CRT),一定保持顯示器和人的距離在30厘米以上。電腦主機的機箱要密封嚴,它的機箱外殼有很好的防輻射功能。過去有些人為了讓電腦散熱更好,而將機箱外殼拆開,讓主機的內部零件著工作,這樣會成倍增加輻射。由于機箱后面的輻射很高,人沒事不要長時間站在那。低音炮音響的輻射也比較大,最好不要擺放在電腦桌上,放在桌子下面可以減少對人的影響。至于最后的無線鍵盤和鼠標,檢測的是它們正上方的輻射,而無線鍵盤和鼠標的下面密封還是比較嚴的,泄露出來的電磁輻射也很少,一般不會危害健康。
3、電視機
現在家里的電視機基本上也都換成液晶的了,其電磁輻射類似于電腦屏幕。不過人們看電視時的距離一般要比看電腦屏幕遠得多,所收到的電磁輻射也要小得多。所以,即便長時間看電視,也不會積累太多的電磁輻射。不過長時間看電視還是對視力有損害的。
4、電磁爐
以前大家做飯用煤,后來慢慢換成了液化氣或管道煤氣。如今,隨著電力資源的使用越發廣泛,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適用電磁爐烹飪美食,尤其是和親朋好友圍坐在一起用電磁爐吃火鍋是再爽不過了。可是有人說電磁爐的電磁輻射很強,會對周圍一圈人都有輻射。事實是如此嗎?
通過測量,電磁爐附近的電磁輻射為19.74μt,看上去很高。但是,把檢測儀移動到距離電磁爐20cm處,其數值就下降為5.49μt。再把檢測儀移動到距離電磁爐40cm處,其輻射值僅為0.32μt。
如果是在灶臺上烹飪食品,人一般不會離電磁爐很近。即便是吃火鍋,由于習慣上在火鍋周圍還要擺放菜品和餐具,其距離也要在40cm以上。所以,電磁爐的電磁輻射并不會對人體健康不利。
現在市面上還有一種電陶爐的東西,經常打著“無輻射”的幌子跟電磁爐競爭。其實電陶爐輻射雖然低,但絕對不是無輻射。而且由于加熱原理的不同,導致電陶爐工作時自身產生大量熱量,在是燒水,炒菜或者吃火鍋,電陶爐的效率要比電磁爐差好多。不過電陶爐也有不挑材料和可以無煙燒烤等優點,可以說各有千秋,消費者可以按需要取舍。
5、微波爐
隨著生活的節奏的越來越快,微波爐開始走進了千家萬戶。它的名字里就帶著“波”,使許多人覺的它肯定會產生很多電磁波,電磁輻射也一定很強。
經測量,電磁爐的正面電磁輻射為3.93μT,距離電磁爐正面30cm處2.43μT,距離60cm處0.27μT。而距離電磁爐正面70cm以上則完全檢測不到電磁輻射。
電磁爐的電磁輻射泄漏容易發生在門縫處,如果你擔心受到電磁輻射,在開啟電磁爐后就迅速與電磁爐保持一定距離,就不會受到電磁輻射的影響。
除此以外,電冰箱、音響、電暖器、電水壺、吸塵器等也會產生電磁輻射,但也都遠遠低于限定值。現在我們已經列舉了這么多家用電器,發現它們的電磁輻射都不大,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很小,那是不是說家用電器不會產生強的電磁輻射呢?當然不是,而且這些產生強電磁輻射的恰恰是那些不起眼小家電。
6、電吹風
不要小看電吹風,一個1000W的電吹風,工作時的電磁輻射居然高達3.5μT,是電腦屏幕的3倍多。而且由于電吹風工作時是正對著頭的,它的輻射強度可想而知。
好在人點電腦前能坐一個小時,但絕不會用電吹風吹一個小時。頂多3-5分鐘把頭發吹干就停下來了,使得電吹風對人的影響還不至于太大。真正對人體健康危害最大的是下面的設備
7、電熱毯
電熱毯工作時的電磁輻射大約是400毫高斯,也就是4μT,比電吹風還要多。更可怕的是,當人躺在電熱毯上時,兩者之間的距離為0。像前面提到的幾種電器,都可以通過增大距離來減少電磁輻射,但這方法對電熱毯完全無效。更嚴重的是,有些人喜歡冬天開著電熱毯睡覺,使得身體接受電磁輻射的時間也無限延長,很容易誘發各種身體身體疾病。輕者頭痛、頭暈、上火、發燒,重者呼吸困難,甲狀腺機能抑制,皮膚腎上腺功能障礙,甚至有產生白血病的可能。
所以,在使用電熱毯時,一定要在睡覺前將其關閉,以免發生人長時間處于電磁輻射的情況。另外,即使人不在床上,也不要長時間開著電熱毯,容易誘發火災等事故。
綜上所述,家用電器的電磁輻射確實是存在的,但并沒有那么嚴重。只要我們合理的使用家用電器,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家用電器就不會我們的健康造成影響,而會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溫馨和舒適。
參考文獻
[1] 張月芳等,電磁輻射污染及其防護技術,2010
秘訣一:制服微波爐輻射
微波爐既方便,又實惠,是現代快節奏生活的理想烹飪工具。但微波爐一旦開始工作,就要通過釋放微波產生能量來加熱食物,據輻射測評報告,微波爐的電磁輻射是其他家電的幾倍。
支招:開啟微波爐后,人最好離開一米左右,微波爐工作結束后,等待一段時間再開啟;最好使用微波爐護罩,經常用其烹煮食品則需要穿屏蔽圍裙、屏蔽大褂。
秘訣二:制服冰箱高磁場
很多人喜歡將冰箱放在客廳里,其實這是非常不科學的,不同波長和頻率的電磁波釋放出來會形成一種電子霧,影響人的神經系統和生理功能。電磁波的穿透力極強,可以透過體表深入深層組織和器官,人們平時不注意,一旦出現表層組織疼痛,就說明深層組織或者器官已經受到嚴重損害了。據專家介紹,冰箱運作時,后側方或下方的散熱管線釋放的磁場最大。此外,冰箱的散熱管灰塵太多也會對電磁輻射有影響,灰塵越多電磁輻射就越大。
支招:冰箱要放在廚房等不經常逗留的場所;盡量避免在冰箱工作時靠近它或者存放食物;經常用吸塵器把散熱管上的灰塵吸掉。
秘訣三:制服電視輻射
電視機是使用最為頻繁的家電。但是,如果做一個小小的試驗,您在看電視前先用清水洗臉,然后打開電視機連續看一兩小時,之后,照鏡子看自己的臉,會顯得有點發暗。如果用一塊白色的濕巾擦臉,會留下一層黑色的東西。為什么呢?這是因為空氣中的灰塵受電視輻射的影響而粘附在臉上。電視輻射能導致臉上長色斑。輻射評測報告表明,液晶電視、背投電視輻射最小,等離子電視稍強一點,傳統顯像管電視CRT輻射最大。
支招:在顯示屏上貼張保護膜或者濾光膜;看電視時間不要連續超過兩小時;看完電視洗洗臉,及時地清理面部皮膚吸收的輻射物質。此外,在家里種植仙人掌、仙人球等可以吸收電磁輻射的植物,在電視機前放些竹炭等吸波材料對于減少電視輻射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秘訣四:制服電磁爐輻射
當人們在用電腦、筆記本、平板電腦、手機、Wi-Fi等電子設備的時候,人們可能立即就想到,這些電子產品產生的的電磁輻射,會不會對健康有影響?有多大的影響?在人們生存的環境中還有多少這類電子設備產生的多次輻射對健康有影響?正是基于這些問題促成了這份調查報告。
1 電磁輻射對人體的作用
人體吸收輻射能量時,細胞和水分子會首先被電離或激發,造成DNA雙鏈全斷或只斷單鏈的傷害(直接傷害)。因為水分占了人體約70%的重量,而水分子被電離后會產生有害的OH自由基,這些自由基接續產生一連串化學反應,使得細胞分子受到損傷(間接傷害)。所幸細胞有自行修復的能力,大部分的細胞會恢復正常。但假若細胞嚴重受損而無法修復或修復有錯誤時,那么人體就會出現不良反應。
電磁輻射是一種復合電磁波,以相互垂直的電場和磁場隨時間的變化而傳遞能量。人體生命活動包含一系列的生物電活動,這些生物電對環境的電磁波非常敏感,因此,電磁輻射會對人體造成影響和損害。
2 對常用電器設備電磁輻射的測量
本調查報告使用的測量儀器為LZT-1000電磁場輻射檢測儀。
2.1 手機輻射測量
經測量,人們使用的手機電場輻射幾乎沒有,手機待機時幾乎沒有磁場輻射,只有在接通或接聽手機才有磁場輻射;不同型號的手機磁場輻射不同,有的很大,有的幾乎測量不到。
測試結論:在避免手機輻射方面,首先,一定要在信號充足的地方使用手機,尤其是撥打電話,因為信號越充足輻射量越小。其次,改掉使用手機時的一些壞習慣。如夜晚關掉手機、不把手機別在腰間或放在胸前的口袋中,盡量使用耳機接打電話等。第三,避免長時間和電量不足的時候接聽手機電話,盡量不給小孩使用手機。
2.2 電磁爐、微波爐輻射測量
經過對電磁爐、微波爐、電火鍋三種家電的測量,電磁爐輻射較大,電火鍋相對較小,建議使用電磁爐、電火鍋的時間不要太長,使用時也要保持一定距離。微波爐啟動時輻射最大,在用微波爐烹飪時不要過于靠近,兒童最好不要進入廚房。
2.3 電視機輻射測量
經過對顯像管電視、等離子電視、背投電視、液晶電視四種電視比較之后發現,液晶電視、背投電視輻射最小,等離子電視輻射稍強一點,顯像管電視較大,但主要在電視后面,所以觀看電視時最好在觀看時保持一定距離,尤其是兒童,而且不要長時間觀看。
2.4 電腦輻射測量
測試結論:經過對各類電腦及相關附件的輻射量的測量,得出結論,使用臺式時主機放在桌子下面并保持一定的距離,還是比較安全的;低音炮音箱輻射嚴重,使用時至少要保持半米的距離;筆記本輻射集中在鍵盤上方,使用筆記本時應與電源適配器保持遠一點的距離;鍵盤、鼠標最好不要用無線的,兒童玩電腦時間不要太長。
2.5 制冷制熱家電、電熱毯輻射測量
測量后得出結論:空調、電熱油汀輻射較小,可放心使用,但是紅外管電暖氣、暖風機、電風扇的輻射較大,建議使用時至少保持一米的距離,距離小孩要更遠些。電熱毯的輻射也較大,建議少用或預熱以后關閉。
2.6 吸塵器、電熨斗、電吹風輻射測量
經測量得出結論:大功率的吸塵器輻射很強,小功率吸塵器輻射稍小,使用時盡量避開兒童;盡量不要用電吹風給兒童吹頭發。
2.7 各種燈具輻射測量
經過對卡通壁燈、節能燈、日光燈、臺燈等多種燈具進行測量,輻射均不大,得出結論:只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各種燈具的輻射均合格,可以放心使用。
2.8 汽車、電瓶車、兒童電動車輻射測量
經過對兒童游樂車、汽車、電動車、等三類機動車進行檢測,近發動機處輻射值大于其他地方,因此,得出結論:盡量不要把兒童坐在汽車前排。正規廠家生產的游覽車、電動車輻射符合要求。
2.9 高壓電塔、通信基站測量
經測試發現,許多建筑物沒有按國家要求達到規定值,電磁輻射嚴重超標,在距離這些高壓電塔靠近的居民,尤其是有嬰幼兒在內的居民要遠離高壓電塔,遠離輻射。
3 對預防和減輕電磁輻射傷害的建議
1)不要把家用電器擺放得過于集中或經常一起使用,以免將自己和嬰幼兒暴露在超劑量輻射的危害之中。
2)各種家用電器、辦公設備、移動電話等都應盡量避免長時間操作。如電視、電腦等電器需要較長時間使用時,應注意至少每1小時離開一次,采用眺望遠方或閉上眼睛的方式,以減少眼睛的疲勞程度和所受輻射影響。
3)當電器暫停使用時,最好不要讓它們處于待機狀態,因為此時可產生較微弱的電磁場,長時間也會產生輻射積累。
4)對各種電器的使用,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如眼睛離電視熒光屏的距離,一般為熒光屏寬度的5倍左右;微波爐在開啟之后要離開至少1米遠,孕婦和小孩應盡量遠離微波爐;手機在使用時,應盡量使頭部與手機天線的距離遠一些,最好使用分離耳機和話筒接聽電話。
5)男性生殖細胞和對電磁輻射更為敏感。因此,男性應盡量減少與電磁波太頻繁密集的接觸,而且接觸時也要保持安全距離,一般是半米以上。
6)盡量遠離輻射物或者盡量減少接觸輻射源的時間和頻率,例如輻射較強的醫院的身體檢查,像CT、X光、透視等,不宜頻繁地做這些檢查。由于CT檢查的放射量較大,而女性比男性對放射線更敏感,特別是孕婦,嚴禁做CT檢查。
7)如果長期涉身于超劑量電磁輻射環境中,應注意采取以下自我保護措施:
①居住、工作在高壓線、變電站、電臺、電視臺、雷達站、電磁波發射塔附近的人員,佩帶心臟起搏器的患者,經常使用電子儀器、醫療設備、辦公自動化設備的人員,以及生活在現代電器自動化環境中的人群,特別是抵抗力較弱的孕婦、兒童、老人及病患者,有條件的應配備針對電磁輻射的屏蔽服,將電磁輻射最大限度地阻擋在身體之外。
②電視、電腦等有顯示屏的電器設備可安裝電磁輻射保護屏,使用者還可佩戴防輻射眼鏡,以防止屏幕輻射出的電磁波直接作用于人體。
③手機接通瞬間釋放的電磁輻射最大,為此最好把手機拿遠一點,等手機接通之后再拿近聽,或者佩戴防輻射耳機接打電話。
④電視、電腦等電器的屏幕產生的輻射會導致人體皮膚干燥缺水,加速皮膚老化,嚴重的會導致皮膚癌,所以,在使用完上述電器后及時洗臉。
⑤多食用一些胡蘿卜、豆芽、西紅柿、油菜、海帶、卷心菜、瘦肉、動物肝臟等富含維生素A、C和蛋白質的食物,以利于調節人體電磁場紊亂狀態,加強肌體抵抗電磁輻射的能力。
8)嬰兒出生后使用防輻射毯,相比于防輻射服,防輻射蓋毯是個非常好的選擇,使用起來非常方便,需要時蓋上,不需要時取下。
家中存在的電磁輻射,可以忽略不計嗎?
很多家庭為了追求高品質的生活,會購買大量的科技產品。現代城市中,哪個家庭沒有電腦、電冰箱、微波爐、電飯煲、吹風機、電動剃須刀、音響等電子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會產生不同程度的電磁輻射,這已經成為繼室內空氣污染、放射性污染和噪音污染后,又一室內環境污染物質。
電磁輻射污染的最大危害是什么?
電磁輻射是家用電器在使用狀態下,產生的各種不同波長頻率的電磁波,對人體具有潛在危害,所以被稱為電磁輻射污染。多數學者認為,如果長期暴露在超過安全的輻射量下,人體細胞就會被大面積殺傷或殺死。據發達國家的研究資料顯示,電磁輻射已成為當今危害人類健康的致病源之一。
電磁輻射的
6個可怕“隱患”
寶寶可能患上白血病
醫學研究證明,長期處于高電磁輻射的環境中,會使血液、淋巴液和細胞原生質發生改變。意大利有專家研究后認為,該國每年有400多名兒童患白血病,其主要原因就是受到了嚴重的電磁污染。
誘發癌癥或加速癌細胞增殖
電磁輻射污染會影響人體的循環系統、免疫系統、生殖系統和代謝功能,嚴重的還會誘發癌癥,并會加速人體癌細胞的增殖。
老公質量不高
醫學專家指出,排除遺傳、用藥不當等因素,家電輻射很大程度上成為損害人體生殖系統的元兇,主要表現在使孕婦發生自然流產、胎兒畸形、男子質量降低等。
胎兒可能“先天不良”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計算機、電視機、移動電話的電磁輻射對胎兒有不良影響。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曾對北京近三萬名0-6歲兒童調查聽力狀況,結論顯示:孕婦在懷孕期間使用電腦,其下一生聽力障礙的危險可以增加84倍,電腦輻射成為導致嬰兒聽力殘疾的危險因素。
女性經期紊亂
電磁輻射對心血管系統有影響,表現為心悸、失眠、部分女性經期紊亂、心動過緩、心搏血量減少、竇性心率不齊、白細胞減少、免疫功能下降等癥狀。
損傷眼睛功能
眼睛對電磁輻射比較敏感,過高的電磁輻射污染會引起視力下降、白內障。高劑量的電磁輻射還會影響及破壞人體原有的生物電流和生物磁場,使人體內原有的電磁場發生異常。不同年齡的人群對電磁輻射的承受力不同,老人、兒童、孕婦屬于更為敏感的人群。
減少電磁輻射,你該怎么做?
微波爐運行時離遠點
對付輻射強度最大的家電微波爐,就是在它運行時盡量遠離。微波爐開始加熱和加熱結束時輻射最強,至少這時候不要在它旁邊。
電器擺放別扎堆兒
盡量不要將微波爐、冰箱、電磁爐、電飯煲等電器同時擺放在廚房,收音機、電視機、電腦、音響等也不要集中擺放在客廳或臥室里,減少暴露在超劑量的電磁輻射中。
手機接通瞬間不要接聽
有資料顯示,無繩電話是手機電磁輻射量的兩倍。手機在接通瞬間釋放的電磁輻射最大,最好讓頭部與手機天線距離遠一些,使用話筒接聽更安全。
加大與電器的距離
電視機與人的距離應該在4-5米,與日光燈的距離應該在2-3米,微波爐啟動后遠離1米,孕婦和孩子最好不要接觸微波爐。
水環境打破電磁波
水可以吸收電磁波,如果你長時間坐在電腦前上網,可以在身邊擺放幾瓶水,一定要用玻璃器皿裝盛,這樣還能保持室內清新的環境。
顯示屏背后別對著人
電腦顯示屏背面輻射最大,其次是兩個側面,正面輻射反而沒有那么大,所以不要將顯示屏背后對著家人擺放。
縮短電器待機時間
主婦喜歡開著電視干家務,或將電腦處于待機狀態,這種情況下照樣可以釋放電磁輻射,長時間會有輻射累積,同時還要避免多種家用電器同時啟用。
經常洗臉洗手
皮膚長時間暴露在電磁輻射環境中,會出現暗斑、色素沉淀的現象,每次看完電視、用完電腦,要及時洗臉、洗手。
微波爐輻射成“頭號殺手”
中國室內環境監測中心曾在北京的張女士家中,做過一次室內家電輻射的大檢測。結果顯示:微波爐輻射超過國家標準近一倍,成為危害人體健康的“頭號殺手”。在張女士家中檢測的6項電器輻射中,排名為:
專家提醒:符合國標要小于12伏米
寒冷的冬天里,準媽媽們接觸家電的機會大大增多。一些家電在運行的同時,會產生電磁波和電磁場。電磁波輻射被環保專家稱為“柔情殺手”。
科學研究證實,電磁波輻射對人體健康有消極作用,特別是對懷孕婦女危害更深,這些危害是不容忽視的。
據研究,在受精卵剛開始發育的時刻,細胞、基因、蛋白質等的復制過程都牽涉到電流的流動。醫學研究中目前已有報道顯示,微量電磁波確實會改變鈣離子通過細胞膜的速率,進而改變細胞內蛋白質的表達。細胞內遺傳物質DNA信息受到電磁波影響,可能無法準確傳達到遺傳因子。所以在胚胎發育的初期,暴露于電磁波中可能會引起不正常的細胞分裂,甚至產生基因復制錯誤的現象。1~3個月為胚胎期,孕婦受過強電磁輻射可能造成胎兒肢體缺損或畸形;4~5個月為胎兒成形期,電磁輻射可能引起智能損壞,甚至造成癡呆;6~10個月為胎兒成長期,其主要后果則是免疫功能低下,出生后體質弱,抵抗力差。另外,電磁波還有可能通過間接影響孕婦的內分泌系統從而影響胎兒正常發育。
寒冷的日子里,火鍋是很多人的最愛,很多家庭用電磁爐來烹煮火鍋。據測定,對于電磁爐在使用時,距離10厘米的距離可測得電磁波的強度是840MG(毫高斯),即使距離100厘米量測,電磁波的強度仍高達4.5MG,遠較歐美各國所訂環境中電磁波的安全標準“2MG”要高出許多。在這樣的電磁波強度之下,如果直接將機械式的手表置于電磁爐上,手表的運轉將會出現不精確的現象。所以,準媽媽在冬天如果是用電磁爐煮食火鍋的,最好先將食物煮熟之后,大家再上桌享用,或改用瓦斯為燃料為宜。
此外,冬季寒涼,經常要把食物加熱后再吃,使用到微波爐的機會也大大增多,微波爐在產生微波的同時也會產生電磁波的。如果電磁波不慎外泄,自然也有消極的影響。如果能使用可靠的品牌和按照規范的操作方法,是可以避免微波爐的電磁波外泄的。
專家指出,要防微波泄漏須掌握三個要點:
1.爐門要輕開輕關,以保證爐門與爐體之間的嚴密接觸。千萬不要猛烈碰撞爐門,以防爐門損壞。如發現爐門受損,則不可使用。
2.定期檢查爐門和門框的各個部件,如有松脫和損壞,應立即修理,以防微波泄漏。
3.經常保護爐門表面和爐門密封墊的清潔,以免油膩、臟物等積蓄,影響密封。此外,當爐門與爐體之間夾有或塞有食物時,不要啟動微波爐。
還需警惕的就是,由于準媽媽在妊娠期特別怕冷怕熱,冬季時,常常使用電熱毯取暖。電熱毯通電以后,在電能轉化為熱能的過程中,也會在周圍形成一定強度的電磁場,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到胎兒的發育。而且,有關研究人員認為,電熱毯的熱度與磁場的強度成正相關,電熱毯越熱,使用時間越長,對胎兒的影響越大。所以,孕婦要利用電熱毯取暖,時間不宜過長,只用作預熱作用為好,即睡前通電加熱,上床睡覺時就關掉電源。電熱痰用久了,也有可能誘發孕婦過敏性皮炎。
所以,那些準媽媽們,為了孩子和自己的健康,在用家電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能不用時就不用,非用不可時要盡量少用。
1、液晶電視、顯示器
2、筆記本電腦
3、空調
4、無氟電冰箱
5、臭氧消毒柜
6、電飯煲
家電輻射:
1、抽油煙機
2、電餅鐺
3、跑步機
4、氟利昂冰箱
家電輻射:
1、等離子電視
2、臺式電腦主機
3、無線鼠標和鍵盤
4、電熱足盆
5、空氣凈化器
家電輻射:
1、光波爐
2、CRT電視,即傳統電視機
3、家庭影院
4、水暖式電熱毯
5、紅外管電暖氣
6、電扇
7、電磁爐
8、電熨斗
家電輻射:
1、電吹風
2、微波爐
3、導線式電熱毯
4、加濕器
5、吸塵器
電磁輻射是一種復合的電磁波,以電場和磁場隨時間的變化而傳遞能量。人體包含一系列的生物電,這些生物電對環境的電磁波非常敏感,因此,電磁輻射可以對人體造成影響和損害。
【編者話】媽媽最近正忙著搬家,小編本想借此好好表現一下,送她一套全新的家電,可習慣了節儉的媽媽說什么也不肯。逼得小編只能使出殺手锏,擺出更省錢和更健康這兩大理由,才說服她換了新家電。現在,我就把經驗和大家分享一下,為什么更新舊家電會是一件既省錢又健康的事。
花錢買輻射
日常生活中,電磁輻射源很多,微波爐、電腦、電視機、空調、手機等,都會產生輻射。這些看不見的敵人會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傷害,尤其是對人體的生殖系統。
對女性而言,從事IT行業或是終日與電腦為伴的女性,比較容易出現生殖系統受影響現象。例如,經常從事電腦操作的銀行女職員,有35%的人會出現痛經、經期延長等癥狀。
電磁輻射對于男性的生殖能力同樣存在著威脅。據介紹,電磁輻射對人體會直接產生電磁感應,從而引起細胞形態變異和動能損害,長期生活在電磁輻射中,會引起男性的生殖細胞和活動能力降低及數量減少。
下面,小編就對一些常用的家用電器,進行一個輻射排行榜,看看傷害我們身體的罪魁禍首究竟是誰。
一代新機換舊機
從上面的榜單不難看出,光波爐輻射小于微波爐;水暖式電熱毯輻射小于導線式電熱毯;液晶電視輻射小于等離子電視和傳統電視……這說明,新型的家電產品,要明顯健康于傳統的家電。
在我國,1997年國家環境保護局和衛生部頒布了《電磁輻射環境保護管理辦法》,這才使得在我國生產的電器,其輻射上限得到控制。隨著工業水平的進步,和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我國生產的家電產品其輻射標準也越來越嚴格。尤其在換代時,家電產品的衛生標準也會與時俱進,保證新款的電器不是建立在犧牲健康的前提下革新的。
另外,細心的讀者有沒有發現,在上述排名中,功能屬性大致相同的電器,更節能的,恰好也是輻射量較低的。這并非巧合,而是由電器的工作原理決定的。
無論哪種電器,都需要將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比如電視能發光、暖氣能制熱。舊機由于技術落后,耗電自然會比新機高。還有設備老化,也會使得電器更加費電。所以,與其讓舊家電雞肋的存在,倒不如換個新的來得痛快。如果只是心疼買新機的錢,那不如把眼光放長點,省電、環保又利于健康,任何一點都夠把錢省回來了。
檢查輻射有妙招
雖然輻射無處不在,但是中國室內環境監測工作委員會專家指出,并非所有的電磁輻射都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如果磁場強度控制在規定范圍內對人體的作用是積極和有益的,比如市場出售的理療機就是利用電磁輻射實現治療目的。因此,關鍵問題是要把電磁輻射控制在安全范圍內。
如果消費者想了解自己所處環境的輻射量,可以采取儀器檢測方法。但目前國產的測試儀在測量數據上可能出現偏差,而一些進口的測試儀要幾十萬元,普通百姓很難接受。
關鍵詞:電磁 污染 防護
一、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
電磁輻射是一種復合的電磁波,以相互垂直的電場和磁場隨時間的變化傳遞能量。人體生命活動包含一系列的生物電活動,這些生物電對環境的電磁波非常敏感,因此,電磁輻射可以對人體造成影響和損害。
電子產品已進入現代社會的各行各業和千家萬戶,它給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使用電子產品所致的毛病也與日俱增,“計算機病”尤為嚴重,已嚴重影響了人們的身心健康。主要表現為神經衰弱綜合癥(頭暈、頭痛、疲勞、失眠或噩夢、記憶力減退、情緒低落等)、肩頸腕綜合癥(骨骼不適、手指麻等、有壓痛),以及腰背酸痛、抗病能力降低等,發病率最高的是那些每天在計算機旁敲擊鍵盤的專業人員。這些專業人員精神壓力大,大腦處于高度集中和緊張狀態,這是產生神經衰弱綜合癥的根源。面部褐斑、類似紅斑或濕疹等的出現,亦與精神因素密切相關。專業人員連續注視計算機屏幕,長時間近距離盯著閃爍的熒光屏,易使眼睛充血、干燥、怕光,嚴重者還會使眼球視網膜的感光功能失調,晶體受損,暗適應能力降低,造成視力減退。孕婦、兒童和老人是電磁輻射的易感人群,而心臟、眼睛和生殖系統等是電磁輻射敏感器官。近年來的畸形兒出生率和兒童的白血病增多,電磁輻射難逃其咎。
根據國家環保總局專家分析,目前我國的電磁輻射環境是比較好的,相當于五六十年代時我國面臨的水污染、大氣污染的情況,有苗頭出現,還未到嚴重的地步。但從現在就要從嚴管理,未雨綢繆。因為社會經濟發展離不開對電磁輻射的應用。若電磁污染到了環境無法忍受的地步,再想進一步發展經濟就舉步維艱了。
二、生活中電磁輻射的防護
隨著文明的發展,人類進入信息社會,電磁輻射時時刻刻都伴隨著我們。電子產品帶來的電磁輻射污染的污染源無處不在,我們又不能因為存在電磁輻射而放棄使用這些高科技產物,使生活質量倒退。因此,面對生活中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各類電子產品,做一些基本的了解和防護措施,有效預防電磁輻射,減少對身體的危害至關重要。
家用電器輻射類型及輻射特點:
微波爐:門縫處輻射最大,啟動時輻射最大,所以烹飪時不要過于靠近,輻射范圍可達7米。
電熱毯:電熱毯通電后會產生電磁場,產生電磁輻射。孕婦如果使用電熱毯,長時間處于這些電磁輻射當中,最易使胎兒的大腦、神經、骨骼和心臟等重要器官組織受到不良的影響。
加濕器:不宜離人體過近,使用時盡量保持適當距離。
液晶電視、顯示器:液晶產品的賣點就是輻射較小,可放心使用。
筆記本電腦:輻射集中在鍵盤上方,使用時應與電源適配器保持一定距離。
手機:盡量使用坐機撥打電話,少用手機撥打電話。手機接通瞬間釋放的電磁輻射最厲害,使用時頭部和手機天線的距離盡量遠一些,最好使用分離耳機和話筒接聽電話。
計算機:(1)使用計算機的時候盡量減少接觸時間并與屏幕保持適當距離,使用非液晶顯示屏幕時,最好能加裝防輻射隔離屏;(2)在計算機桌旁放一盆仙人掌,仙人掌可以吸收計算機釋放出來的電磁輻射;(3)身體處于屏幕71厘米以外的地方,接受的電磁輻射就會大大減少;(4)不要在電腦后面或兩側安置工作臺,因為電腦的后背或兩側發出的電磁輻射要遠遠大于前面的屏幕等。
家用電器的類型很多,輻射的強弱也不盡相同,我們要不斷探討并及時改進使用方法,盡可能地減少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
1、居家防輻射。據放射檢測專家分析,目前居民家中使用的天然裝飾石材中,有一部分具有放射性污染。有些家庭裝修使用的壁紙、壁布、涂料、塑料、板材等,釋放出大量有害氣體,致使居室空氣污染嚴重,變成了“輻射屋”、“污染房”。因此,無論是購房或租房,都應先徹頭徹尾地做輻射檢查,盡量避免生活在不健康的環境中,如已無法改變住所,則要測出輻射最強的是哪里,加以屏蔽或調整家具位置,使家人接觸輻射材料的距離加大,接受輻射的時間減少。
2、不要把家用電器放的過于集中,或經常一起使用。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劑量輻射的危害之中。人體不可能獲得屏蔽,如果同時使用各類電器,就如同被電磁波包圍,從而對人體造成危害。
3、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重視電磁輻射可能對人體產生的危害,多了解有關電磁輻射的常識,學會防范措施,加強安全防范。根據各類電子產品的應用手冊及指示規范,保持安全操作距離。購買電子產品時應注意證實該產品是否已經過3C認證(國家對電子電磁兼容性的平安認證),盡量減少對高輻射產品的使用。
4、當電器不使用時,最好把電源關掉,而不是讓它處于待機狀態。這樣,不僅可以省電,還可以減少微量電磁輻射的累積。
5、長時間看電視、電腦后及時洗手洗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6、各種家用電器、辦公設備、移動電話都應盡量避免長時間操作。如電視、電腦確需長時間使用時,應注意至少每小時離開一次,采用眺望遠方或閉上眼睛的方式,以減少眼睛的疲勞程度和所受輻射影響。
7、多食富含維生素A、C和蛋白質的食物。如胡蘿卜、白菜、豆腐、牛奶、雞蛋等食物,以利于調節人體電磁場紊亂。
8、多喝水。茶中的茶多酚有利于防輻射。
四、結語
在電磁輻射廣泛存在的今天,可以說電磁波與我們生活密不可分,顯然我們在充分利用電磁波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注意減少電磁輻射對我們的傷害才是我們需要做的工作。電磁輻射泄漏是一項系統工程,任何單一的防護措施都不是萬無一失的。要根據不同電器產品的特點采用與之相適應的最佳防護措施進行綜合防護。
參考文獻:
關鍵詞:電磁技術;電磁污染;防護
中圖分類號:F42文獻標識碼:A
一、人類生存環境的新威脅―電磁輻射
當今日益增多的電磁輻射成為危害人體健康的環境因素之一,輻射作為環境污染和職業危害的一種新形式,受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任何帶電物體的周圍都存在電場,而周期變化的電場將會產生周期變化的磁場,也就存在電磁波,產生電磁輻射,如果這種輻射的量超過限定條件,那么就會對環境形成電磁污染。和無處可躲的大氣污染、水污染、噪聲污染一樣,電磁輻射同樣無處不在,這使它成為公認的危害人類健康的“致病源”之一。目前,生活中常見的較強的電磁輻射的電器主要有:手機、計算機、微波爐、電冰箱、電視等電器,與人們工作、生活息息相關的計算機和手機對人們造成的危害更值得關注。許多上班族和沉迷于網絡世界的網民每天面對計算機的時間往往超過8小時,手機又是現代社會人類不可缺少的電子通訊產品。計算機、手機本身就是一個不可小覷的電磁輻射源:微處理器、主板、顯卡、聲卡、USB接口等主要部件在工作時都會向外界輻射電磁能量,加之人們長期近距離的接觸,這些電子產物所發生的電磁輻射對人體健康已構成了新的威脅。
二、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
電磁輻射是一種復合的電磁波,以相互垂直的電場和磁場隨時間的變化傳遞能量。人體生命活動包含一系列的生物電活動,這些生物電對環境的電磁波非常敏感,因此,電磁輻射可以對人體造成影響和損害。
電子產品已進入現代社會的各行各業和千家萬戶,它給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使用電子產品所致的毛病也與日俱增,“計算機病”尤為嚴重,已嚴重影響了人們的身心健康。主要表現為神經衰弱綜合癥(頭暈、頭痛、疲勞、失眠或噩夢、記憶力減退、情緒低落等)、肩頸腕綜合癥(骨骼不適、手指麻等、有壓痛),以及腰背酸痛、抗病能力降低等,發病率最高的是那些每天在計算機旁敲擊鍵盤的專業人員。這些專業人員精神壓力大,大腦處于高度集中和緊張狀態,這是產生神經衰弱綜合癥的根源。面部褐斑、類似紅斑或濕疹等的出現,亦與精神因素密切相關。專業人員連續注視計算機屏幕,長時間近距離盯著閃爍的熒光屏,易使眼睛充血、干燥、怕光,嚴重者還會使眼球視網膜的感光功能失調,晶體受損,暗適應能力降低,造成視力減退。孕婦、兒童和老人是電磁輻射的易感人群,而心臟、眼睛和生殖系統等是電磁輻射敏感器官。近年來的畸形兒出生率和兒童的白血病增多,電磁輻射難逃其咎。
根據國家環保總局專家分析,目前我國的電磁輻射環境是比較好的,相當于五六十年代時我國面臨的水污染、大氣污染的情況,有苗頭出現,還未到嚴重的地步。但從現在就要從嚴管理,未雨綢繆。因為社會經濟發展離不開對電磁輻射的應用。若電磁污染到了環境無法忍受的地步,再想進一步發展經濟就舉步維艱了。
三、生活中電磁輻射的防護
隨著文明的發展,人類進入信息社會,電磁輻射時時刻刻都伴隨著我們。電子產品帶來的電磁輻射污染的污染源無處不在,我們又不能因為存在電磁輻射而放棄使用這些高科技產物,使生活質量倒退。因此,面對生活中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各類電子產品,做一些基本的了解和防護措施,有效預防電磁輻射,減少對身體的危害至關重要。
家用電器輻射類型及輻射特點:
微波爐:門縫處輻射最大,啟動時輻射最大,所以烹飪時不要過于靠近,輻射范圍可達7米。
電熱毯:電熱毯通電后會產生電磁場,產生電磁輻射。孕婦如果使用電熱毯,長時間處于這些電磁輻射當中,最易使胎兒的大腦、神經、骨骼和心臟等重要器官組織受到不良的影響。
加濕器:不宜離人體過近,使用時盡量保持適當距離。
液晶電視、顯示器:液晶產品的賣點就是輻射較小,可放心使用。
筆記本電腦:輻射集中在鍵盤上方,使用時應與電源適配器保持一定距離。
手機:盡量使用坐機撥打電話,少用手機撥打電話。手機接通瞬間釋放的電磁輻射最厲害,使用時頭部和手機天線的距離盡量遠一些,最好使用分離耳機和話筒接聽電話。
計算機:(1)使用計算機的時候盡量減少接觸時間并與屏幕保持適當距離,使用非液晶顯示屏幕時,最好能加裝防輻射隔離屏;(2)在計算機桌旁放一盆仙人掌,仙人掌可以吸收計算機釋放出來的電磁輻射;(3)身體處于屏幕71厘米以外的地方,接受的電磁輻射就會大大減少;(4)不要在電腦后面或兩側安置工作臺,因為電腦的后背或兩側發出的電磁輻射要遠遠大于前面的屏幕等。
家用電器的類型很多,輻射的強弱也不盡相同,我們要不斷探討并及時改進使用方法,盡可能地減少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
1、居家防輻射。據放射檢測專家分析,目前居民家中使用的天然裝飾石材中,有一部分具有放射性污染。有些家庭裝修使用的壁紙、壁布、涂料、塑料、板材等,釋放出大量有害氣體,致使居室空氣污染嚴重,變成了“輻射屋”、“污染房”。因此,無論是購房或租房,都應先徹頭徹尾地做輻射檢查,盡量避免生活在不健康的環境中,如已無法改變住所,則要測出輻射最強的是哪里,加以屏蔽或調整家具位置,使家人接觸輻射材料的距離加大,接受輻射的時間減少。
2、不要把家用電器放的過于集中,或經常一起使用。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劑量輻射的危害之中。人體不可能獲得屏蔽,如果同時使用各類電器,就如同被電磁波包圍,從而對人體造成危害。
3、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重視電磁輻射可能對人體產生的危害,多了解有關電磁輻射的常識,學會防范措施,加強安全防范。根據各類電子產品的應用手冊及指示規范,保持安全操作距離。購買電子產品時應注意證實該產品是否已經過3C認證(國家對電子電磁兼容性的平安認證),盡量減少對高輻射產品的使用。
4、當電器不使用時,最好把電源關掉,而不是讓它處于待機狀態。這樣,不僅可以省電,還可以減少微量電磁輻射的累積。
5、長時間看電視、電腦后及時洗手洗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6、各種家用電器、辦公設備、移動電話都應盡量避免長時間操作。如電視、電腦確需長時間使用時,應注意至少每小時離開一次,采用眺望遠方或閉上眼睛的方式,以減少眼睛的疲勞程度和所受輻射影響。
7、多食富含維生素A、C和蛋白質的食物。如胡蘿卜、白菜、豆腐、牛奶、雞蛋等食物,以利于調節人體電磁場紊亂。
8、多喝水。茶中的茶多酚有利于防輻射。
四、結語
在電磁輻射廣泛存在的今天,可以說電磁波與我們生活密不可分,顯然我們在充分利用電磁波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注意減少電磁輻射對我們的傷害才是我們需要做的工作。電磁輻射泄漏是一項系統工程,任何單一的防護措施都不是萬無一失的。要根據不同電器產品的特點采用與之相適應的最佳防護措施進行綜合防護。
(作者單位:平高集團)
主要參考文獻:
[1]沈頤寧.電磁場與電磁波.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2]黃德寅.電磁輻射對生物體的生物學效應.職業衛生與應急救援,2004.
找出生活中的輻射源
生活中的電磁輻射源很多,主要包括家用電器、家居環境和裝修材料三大類。
家用電器
家用電器是產生電磁輻射的主要來源,因此需要重點防范。
1.電吹風:電吹風的輻射源位于其后端的電機部位,人們使用電吹風時,其后端距離頭部很近,很容易因為電磁輻射引發頭暈、乏力,所以在使用電吹風時應采用正確的方法,如開啟和關閉電吹風時盡量離頭部遠一點;使用時,最好將電吹風與頭部保持垂直;不要連續長時間使用等。
2.微波爐&電磁爐:二者是利用微波具有熱效應這一特征來達到加熱和煮熟食物的目的。研究表明,微波爐所產生的強電磁波嚴重超標可能會誘發疾病。有的機型前方按鍵板的磁場可高達30-60mG(毫高斯,數值越高輻射量越大),使用時的磁場則超過200mG。這些泄漏的微波對男性生殖系統的傷害尤其大,因此小男孩更應盡量避開輻射源。
3.冰箱:電冰箱是廚房中一個高磁場的所在,特別是在冰箱正在運作、發出嗡嗡聲時,冰箱后側或下方的散熱管線釋放的磁場更是高出前方幾十甚至幾百倍。用吸塵器把散熱管線上的灰塵吸掉,不但會提高冰箱的效率,也會減低家中的磁場。
4.電腦:電腦顯示器會產生X光輻射,顯示器背面的電線圈輻射危害也較大,如果有準媽媽是在電腦機房上班的則要注意,應盡量避免在電腦顯示器背后工作。
5.手機充電器:手機充電器、便攜式單放機在插座上的變壓器磁場也很高,所以要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6.手機:手機的輻射效力雖然沒有微波爐強,但也可以對人體造成危害。日常生活中減少手機輻射較有效的方法是使用耳機接聽電話。
除此之外,像吸塵器(200mG)、無繩電話(200mG)、電須刀(100mG)、電熱毯(100mG)等也都是電磁污染的重點罪魁,需要我們在使用時格外注意,盡量減少電磁輻射對身體的傷害。
家居環境
對于電器的電磁輻射,人們普遍還會有所防范,但是對于家居環境的電磁輻射,很多人卻很容易忽視。電燈在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而每件燈具其實都有電磁輻射,選擇燈具的時候必須購買合格產品。一度有報道稱,有網友做了測試,節能燈打開后周邊電磁輻射驚人。后經證實,市面上的絕大多數節能燈均符合對人體輻射安全的要求。但應注意的是,使用節能燈時,人不要離得太近。總的來說,熒光燈的工作電壓高,頻率也高,所以輻射相對大一點,而LED燈工作的電壓低,輻射小一些,但它的顯色系數比較低,會累眼一點。
裝修材料
在所有裝修材料中,電磁輻射最大的就是天然裝飾石材,有部分石材具有放射性污染,而由工業廢渣制成的煤灰磚、礦渣磚等建筑材料,也存在放射性超標的現象。所以室內裝飾應盡量少用大理石、花崗巖等天然石材。無論是購房或租房,都應先徹頭徹尾地做輻射檢查,盡量避免生活在不健康的環境中。
就地板材料而言,現在人們出于環保的考慮,很少使用石材,而以瓷磚和木地板居多。這兩類材料相對輻射較小,尤其是木地板。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瓷磚越白,往往輻射越大,拋光磚中超白磚的輻射更強。所以不管它是一線品牌還是三線品牌,買瓷磚尤其是地磚,不要買太白的,危害會小一些。
輻射過度的癥狀表現
電磁輻射危害人體主要有三方面:熱效應、非熱效應和累加效應。熱效應會引起人體升溫,從而引發心悸、頭漲、失眠、心動過緩、白細胞減少、視力下降等癥狀。
非熱效應則會對人體的神經系統、感覺系統、免疫系統和內分泌系統造成影響,引發心動過緩、竇性心率不齊、嗅覺下降、免疫功能變差、內分泌失調等癥狀。嚴重時,還會誘發癌癥。
遭受熱效應和非熱效應損傷后,如果人體沒來得及進行自我修復就再次受到電磁輻射,其傷害程度就會發生累加,導致更為嚴重的癥狀。
如何監測居室輻射
最簡單可行的方法是用收音機來監測,方法如下:關閉屋里的所有電器,打開收音機,最好是有多波段的,選幾個波段來回調臺,聽聽雜音,雜音大說明輻射大,反之則輻射小,對比方法是在屋子里和在屋子外面。
當然,最可靠的方法還是請專業機構進行電磁輻射檢測,他們會用專業的檢測設備測出居室內電磁輻射的準確情況。如果超過國家規定標準,就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改善。
防控輻射的食物
電磁輻射無處不在,想要徹底擺脫它是不可能的,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地降低它的危害,而食物就是用來對抗輻射的一大利器。
1.含膠原彈性物質的食物:海帶是放射性物質的克星,可減輕同位素、射線對機體免疫功能的損害,并抑制免疫細胞的死亡。海帶中含有的膠質、動物皮膚和脊髓中的膠原物質都有一種黏附作用,可以把體內的輻射性物質黏附出來排出體外。
代表:海帶、紫菜;動物的皮膚、骨髓。
2.含維生素E、維生素C的食物:維生素E和維生素C都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減輕電腦輻射導致的過氧化反應,就像給我們的皮膚穿上了一層“防輻射衣”,從而減輕對皮膚的損害。
代表:各種豆類、橄欖油、葵花子油;芥菜、卷心菜、蘿卜等蔬菜;鮮棗、橘子、獼猴桃等新鮮水果。
3.含維生素A、β胡蘿卜素的食物:維生素 A和β胡蘿卜素能很好地保護眼睛。長期食用胡蘿卜,能使人體少受輻射和超量紫外線照射的損害。國外還將天然胡蘿卜素用于化妝品中,發揮其防輻射和抗衰老的作用。
代表:魚肝油、動物肝臟;雞肉、蛋黃;西蘭花、胡蘿卜、菠菜等蔬菜。
4.含硒的食物:微量元素硒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它通過阻斷身體過氧化反應而起到抗輻射、延緩衰老的作用。
代表:芝麻、麥芽和黃芪;酵母、蛋類、啤酒;龍蝦、金槍魚等海產品;大蒜、蘑菇等。
5.含脂多糖、維生素A原的食物:脂多糖、維生素A原能促進體內毒物的排泄、加速新陳代謝,可有效抵抗各種形式的污染。
代表:綠茶、綠豆等。
減少輻射有妙招
在印象中,不少植物都有降低電磁輻射的作用,比如黃金葛、吊蘭、蘆薈、綠蘿等,尤其是仙人掌、仙人球這類多肉植物,更是被稱為防輻射植物中的代表。但最新的說法卻是所謂的“防輻射植物”在凈化空氣、吸收甲醛等方面或許有一些功效,但在防電磁輻射上,還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能證明其有效性。既然植物不靠譜,那么除了飲食之外,還有什么減少輻射傷害的妙招呢?
1.用水吸電磁波。因為水是吸收電磁波的最好介質,可在電腦的周邊多放幾瓶水。不過,必須是塑料瓶和玻璃瓶的才行,絕對不能用金屬杯盛水。
2.別讓電器扎堆。不要把家用電器擺放得過于集中,特別是電視、電腦、電冰箱不宜集中擺放在臥室里,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量輻射的危險中。
3.不要在電腦顯示器背后逗留。電腦的擺放位置很重要。盡量別讓屏幕的背面朝著有人的地方,因為電腦輻射最強的是背面,其次為左右兩側,屏幕的正面反而輻射最弱。
4.減少待機。當電器暫停使用時,最好不讓它們長時間處于待機狀態,因為此時產生的微弱電磁場時間一長,也會產生輻射積累。
5.注意衛生。室內要保持干凈良好的環境,如舒適的溫度、清潔的空氣等,同時要及時洗臉洗手。電腦顯示器表面存在著大量靜電,其聚集的灰塵可轉移到臉部和手部皮膚處,時間久了,易發生斑疹、色素沉著,嚴重者甚至會引起皮膚病變等,因此在使用電腦后應及時洗臉、洗手。
榨汁機或豆漿機保養清潔
榨汁機或豆漿機,很多家庭都在使用,并且有的家庭還是天天使用,但這兩種機器清潔起來都不方便,很難徹底。
榨完果汁或打完豆漿后,馬上用百潔布或廢舊的小牙刷,蘸水清理一下機器的刀頭、濾網等,不要讓果渣、豆渣等雜物凝結,不然會給接下來的清潔帶來麻煩。
在攪拌容器中加入三分之一的溫水和洗潔精,插上電源攪拌30秒,然后用清水沖洗。如果刀頭是用來絞肉的話,將剩饅頭掰成饅頭渣放進攪拌機進行攪拌,能有效吸附肉末等殘渣。
如果經常使用,榨汁機和豆漿機的塑料杯身日久就會變黃,遇到這種問題可以用小塊面團蘸少許清潔劑反復揉蹭,就可清潔干凈。
榨汁機或豆漿機外殼的清潔比較簡單,用抹布擦拭即可,切記不能用水沖洗,或者用硬物刮洗。榨汁機的底座或豆漿機的機頭不能浸入水中,以免電機的絕緣部分被破壞。
微波爐保養清潔
微波爐是最易藏污垢的地方,在高溫下飛濺的油滴或爆濺的食物殘渣動不動就粘上爐腔“天花板”,這不僅影響后繼食物衛生,還可能引發火花或煙霧,使電磁輻射增加,因此要定期清洗。
拔下電源插頭,用軟布蘸取溶有中性清潔劑的溫水,擦拭微波爐內部表面、爐門正反面及爐門開口處。切勿使用金屬刷清洗,以免劃傷。
如果積垢太多,可以用微波爐專用容器裝好檸檬水加熱幾分鐘,先讓蒸發出來的水分濕潤一下爐內,然后用粗衛生紙擦拭污漬,再用雙效百潔布蘸洗滌靈把油污徹底擦凈。需要當心的是,之后一定要用蘸清水的海綿抹布多擦幾遍,不要讓清潔劑殘留在爐內,否則以后加熱食物時,殘留的清潔劑就會成為霧汽附著在食物上。最后用干的海綿抹布拭干即可。為防止損壞爐內部件,不要讓水滲入通風口。
取下冷卻后的轉盤、轉盤支架,用溫肥皂水清洗,再用清水洗凈擦干。轉盤清洗完畢后,切記要按原樣復位,以避免產生噪音。
清潔微波爐的門封,用微濕的軟布即可。如果橡膠門封里嵌入了沙塵,可用干的兒童軟毛牙刷刷一下。
將橘皮或檸檬皮放進清潔好的微波爐中,加熱15~30秒,即可去除微波爐中的異味。
電磁爐保養清潔
電磁爐使用一段時間后,面板上很容易落上斑斑漬垢,如果沒有及時擦凈,變成頑固油漬,那就需要費點功夫了。
拔插頭,待爐面完全冷卻。擦拭電磁爐內的排風扇和通風口,以確保電磁爐內通風暢通,防止電磁爐過熱。這個部位可以用柔軟干布蘸取酒精來擦拭,但要等酒精揮發完后再使用電磁爐。若通風口灰塵較多,可用柔軟的牙刷或棉花棒清理,切勿用水沖洗。
擦拭電磁爐面板,可用去污粉或中性洗潔劑擦拭,再以濕抹布擦拭。如果積垢較重,可蘸牙膏擦拭,然后再以柔軟的濕抹布擦拭。注意,剛使用完的爐面不要馬上用冷水去擦,以免冷熱相激,使面板開裂。
電熨斗保養清潔
熨燙衣物時,由于溫度控制不當等原因,底板會沾上一層焦化物,要及時清理,否則越積越多,影響熨燙效果。
電熨斗通電預熱至100℃后切斷電源,在底板焦化物處涂上少量蘇打粉或去污粉,用干凈的棉布來回擦拭,污垢即可清除。
熨斗面上的污跡,在熨斗加熱后,用擰干的濕布擦拭即可。
若發現噴汽型電熨斗水箱內的水有混濁時,可用白醋與水各半注入水箱,加熱幾分鐘,斷電,搖晃清洗。洗畢倒出醋液后,還應用清水清洗幾次。若發現排氣孔內有白色粉末,用針來疏通清理。在清潔完畢后,一定要倒盡水箱內的余水,如果發現倒不干凈,可啟動電熨斗,將多余的水用盡。
飲水機保養清潔
飲水機用久了,機身里會產生水垢,還有可能滋生細菌,喝這樣的水,對身體的影響不言而喻。
拔去插頭,取下水桶,打開飲水機后面的排污管口,排凈余水。然后,再打開冷熱水開關放水。
取下“聰明座”(就是飲水機內接觸礦泉水桶的部分),用酒精棉仔細擦洗飲水機內膽和蓋子的內外側,為下一步消毒做準備。
按照去污泡騰片或消毒劑的說明書兌好消毒水,導入飲水機,使消毒水充盈整個腔體,留置10~15分鐘。但更建議從進水口倒入少許白醋或鮮榨檸檬汁,再將里面加滿水,留置兩小時,這樣不用擔心清潔劑殘留對人體造成危害。
打開飲水機的所有開關,包括排污管和飲水開關,排凈消毒液或醋水。
用清水連續沖洗飲水機的整個腔體。建議把飲水機搬到衛生間里沖,保證水量充沛,打開所有開關排凈沖洗液體。
中圖分類號: X8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環境監測是指由專業人員通過物理、化學以及生物等科學手段連續或是間斷性的對測定環境中的污染物的種類、分布、濃度等指標變化情況進行分析和監測的一種活動。通過環境監測,能夠全面及時的反映某個地區的現行環境情況及未來發展趨勢,為相關部門進行污染控制、制定環保政策提供準確全面的科學依據,是一項利國利民、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在高新科技日新月異的快速進步中,人們一邊享受著高科技成果的同時也在生產生活中將許多有毒的垃圾廢料排放到自然界當中,污染物的危害性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實施環境監測的專業人員在具體工作過程中直接遭受污染物危害和間接遭受污染物危害的比例也不斷增加,加強環境監測人員的安全保護工作已經刻不容緩。但由于環境監測工作的地點和工作環境的特殊性,監測人員往往需要迅速直接的出現在事故危害地點的第一線進行數據資料的搜集,很難進行全面有效的安全保護,因而這項工作一直困繞著許多業內人土,本文正是注意到了這種情況并通過大量詳細的實地走訪最終做出如下論斷,希望能對環境監測人員的安全保護能起到一些幫助作用。
一、環境監測中安全保護的分類。
依據不同的劃分標準,環境監測中的安全保護也可以劃分為不同的種類:依據污染物性質的不同可以大體上分為物理安全防護、化學安全防護和生物安全防護;依據具體的污染物不同可以大致分為化學藥品防護、高溫監測防護、噪音監測防護、用電監測防護等防護類型;依據受傷部位的防護可以分為、視覺器管防護、聽覺器管防護、心臟器管防護以及皮膚防護等防護類型。在這些不同的分類標準中,最為常用的就是依據污染物的類型進行的防護區分,按照這一標準,環境監測中的安全防護可以細分為以下幾類,即:有害物質防護,化學藥品防護、輻射防護、生物性防護、高空監測防護、高溫監測防護、.用電監測防護以及噪音監測防護等類型防護。下面本文就對每種防護做一定的簡要說明。
二、具體的安全保護措施。
對于不同的的污染物,環境監測人員在進行防護時所采取的措施是不同的。
1.有害物質防護。對于有害物質的防護,可以細分為己知的有害物質防護和未知的有害物質防護。就己知的有害物質防護而言,如果某個地方發生了大面積的環境污染,而監測人員在奔赴事故發生地點之前就已經明確了具體的污染物,這種情況下監測人員可以通過采取一定的針對性措施來加強防護力度,例如在趕往事發地之前監測人員就己獲息引起環境變化的污染物呈堿性,那么可以有針對的準備一些搞堿性較好的防化服、橡膠手套、防毒面具等其它防毒器具,確保人身安全。
2.化學藥品的防護。化學藥品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斷出現的,科學家通過各種各樣的化學試驗來研制出許多對人們生產生活都十分有益的化學藥品,這個想法的初衷是好的,但由于部分化學藥品本身就具有非常強大的化學危害性,因此在進行化學反應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造成環境污染。
3.輻射防護。輻射防護是近幾年新興的一種防護手段,主要是環境監測人員針對日益發展的電磁輻射進行的一種人身保護。從廣義上來講,任何一種電磁設備都帶有一定的輻射,如家庭常用的電腦、電磁爐、電烤箱,醫院進行手術的X光級,核磁共振儀,電視臺進行信號傳界的信號發射設備,接收設備,以及手機、無繩電話等設備都具有電磁輻射,但不同的電子產品的輻射強度和輻射頻率是不同的,少量的電磁輻射對于人體是無害的。但對于大型電磁設備如核電站、原子吸收石墨爐電源、氣相色譜實驗這一類的電磁輻射,遠遠超出了人體所能接受的范圍,在這種環境下進行監測,會對人身的皮膚和細胞造成非常大的傷害,甚至引起基因突變。這種情況下采取防護措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距離防護,有數據顯示,輻射距離擴大一倍輻射量降低到原來的1/4,盡量采用相關儀器擴大與輻射源的距離可以有效保護監測人員的安全;二是時間防護,在進行這類輻射監測時,監測人員要注意盡可能的減少與輻射物質的接觸時間;三是屏蔽防護,監測人員要在工作服上配帶一定的輻射屏蔽儀器,將電磁輻射的強度降到最低。電磁輻射防護用品主要有防護服裝、防護眼鏡、電磁輻射防護屏等設備。
4.高空監測防護。高空監測主要是用來監測大氣污染,由于大氣污染的擴散性與風向和風力有關,在風力較大的時候空氣污染會給人民群眾的生活和人身安全帶來較大的危害,如氯化氫、二氧化硫等氣體會引起呼吸首感染,笨系氣體物質會使人體致癌,因而實施高空監測是一項非常有必要的監測活動。
5.高溫監測防護。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講,當溫度高于29℃的時候,我們認為這樣的溫度就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會導致人體產生不良反應和皮膚病。由于環境監測很多時候需要進行室外活動,不可避免的要置身于高溫環境下,采取一定的高溫監測防護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是在高溫環境下進行環境監測要攜帶一定的鹽開水,防止出現脫水脫鹽現象;二是要配帶防曬眼睛,保護視力;三是在采取樣本時要帶手套,防止高溫灼傷。
6.用電監測防護。由于在進行環境監測的過程中要使用各種各樣的電子設備,學習一定的用電知識進行自身防護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是不要直接觸摸電裸線,要配帶絕緣工具才能進行操作;二是設備的開關要嚴格按照操作規定,不能靠經驗辦事;三是一旦工作中發現線路老化、破損現象要及時停止工作,上報維修;四是杜絕在雷雨、閃電等惡劣氣候條件下使用電子設備。
7.噪間監測防護。
高分貝的音量會對人體的聽覺器管和心臟器管產生危害,在這種情況下實施監測要注意保護自己的聽覺器管,如配帶隔音耳塞等其它設備,減輕噪音對人體的危害。
無處不在,電磁危害
一個很遺憾的發現就是,你不能用一本雜志,或者一個墊板阻擋電磁波的輻射。所以在開著的電腦前看書,是一個慢性自殺的最好方法。
另一個很沮喪的發現就是,電磁波無處不在。科學的理論認為包括可見光和紫外線在內的大部分射線都屬于電磁波。但是真正危害我們健康的殺手電磁波卻來自于電器,是科學的產物。
也許你想象不到,有電磁波危害的電器幾乎無所不包,大到電視、電腦,小到小家電,凡是帶電的物質皆會釋放出大量的電磁波。即使是日光燈也不能幸免。一項研究表明,將患有癌癥的豚鼠放在日光燈下連續照射12個小時,結果其癌細胞的含量會成倍增加。而事實上,炒菜用的抽油煙機的危害則更甚于手機。據瑞士國家實驗室1998年的研究發現,抽油煙機兩個功能強大的渦輪系統運轉1分鐘所產生的電磁輻射相當于打300分鐘手機的電磁輻射量。但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讀完本文的讀者也許會有更充分的理由不用進廚房,為偷懶找到一個更為科學的借口。
1997年12月2日,臺灣地區的原子能輻射偵測中心又發現,家庭里插電的家電、甚至包括某些保健器材所制造的輻射要比核電站輻射的電磁波大2.8倍。也就是說,身為家庭主婦的老婆要求增發高危保障津貼是完全合情合理的,因為做家務是一件十分危險、且有害健康的職業。
無極殺手,致命攻擊
現在,對于電磁波有害的認識似乎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這就是為什么電視發射塔旁邊的房子會特別便宜的原因。
事實上,因為電磁波而導致的病癥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包羅萬象。小到頭疼眼熱、疲勞嘔吐、肥胖和心臟病,大到視力喪失、老年癡呆、小腦失衡和癌癥,幾乎涵蓋從外科到精神科各個科室,涉及人體的每個系統。
大于2毫高斯的電磁波會在幾分鐘內改變人類細胞表面電荷,使體內的抗體失效,從而無法殺死變異細胞,大大提高了癌癥、白血病的發病概率。同時電磁波還會殺死褪黑激素,這是一種由腦部松果體分泌的能抑制自由基、對抗癌細胞的激素。另外,電磁波還可以使中性脂肪增加導致動脈硬化,造成肥胖和心臟病;使鈣離子流失造成流產、不孕或者畸形兒出生比率增加;更加可以影響腦內荷爾蒙的分泌,導致小兒自閉癥,并為人們增添從橋上跳下去的無限勇氣;還有,電磁波對白內障患者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通常的理論認為,每在電腦前工作5小時就會縮短壽命一天,而每天在電腦前工作時間超過6小時的人,則易患“VOT”癥,這是一種電腦綜合征,除了心、肝、腎等多處病變外,還伴隨視力逐漸減退,直到你貼到電腦上也看不清那上面的字為止。
無毒秘笈,常備備長炭
雖然,如果你能下狠心過著“魯賓遜式”的生活,沒有電視、冰箱、電話、電磁爐、熱水器以及日光燈,就能夠從根本上杜絕一切來自電磁波的危害,但那缺乏實際的操作意義,而且也會在患上癌癥之前,先死于饑餓和寒冷。
于是,人們想到也許植物會中和一些電磁波,阻礙輻射。的確,植物存在這樣的能力,一般研究證明,一坪(約3.3平方米)左右的空間內種植6株大葉片植物會起到預防電磁波的效果,但是如此一來,你們家中的也許就要變成熱帶雨林,稍不留神就會砸到花花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