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醫療婦科疾病的方法

醫療婦科疾病的方法

時間:2023-10-07 08:57:1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醫療婦科疾病的方法,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醫療婦科疾病的方法

第1篇

【關鍵詞】 老年婦女; 婦科疾病; 保健知識; 治療

中圖分類號 R71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4)18-0129-02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人們的飲食不斷改善,醫療保健條件也不斷完善,但同時老齡化也表現的尤為嚴重,人民的平均壽命逐漸延長,老年女性人口的數量也日益增加[1]。由于老年女性的卵巢功能衰退,從而雌激素水平較低,陰道內的黏膜變薄,因而抵抗力下降,容易遭受疾病侵襲。近年來,在臨床上老年婦女患者逐漸增多,因此關注老年婦女的健康,改善她們的生活質量,提高她們的生活水平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2]。為了解老年女性婦科疾病的發病特點,及防治要點,本文選擇本院356例老年婦科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深入了解該人群的發病特點及防治措施,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就診、體檢及治療的356例患有婦科疾病的老年人。患者年齡60~85歲,平均(68.0±4.5)歲,其中60~69歲226例,70~79例112例,80~85歲18例,患者絕經年限5~34年,平均(19.1±7.8)年。

1.2 方法

采用針對性分析方法對356例患者主訴、臨床表現、所患疾病的種類及采取主要治療手段等進行統計學分析。

1.3 診斷依據

通過常規婦科內診、提取陰道分泌物常規鏡檢、宮頸細胞學檢查、婦科B超、彩超檢查、腫瘤標記物跟蹤、陰道鏡、腹腔鏡、病理檢查等。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2.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婦科疾病的分類

根據本文的研究結果發現,同時患有2種以上疾病的一般以臨床第一診斷為準。老年女性陰道炎105例(29.5%),其他婦科炎癥59例(16.6%),婦科良性腫瘤53例(14.9%),惡性腫瘤45例(12.6%),子宮脫垂伴/不伴陰道壁膨出51例(14.3%),節育器滯留6例(1.7%),其他婦科疾病37例(10.4%)。

2.2 統計惡性腫瘤患者的發生情況

60~69歲患者發生惡性腫瘤的為33例,占比14.6%;70~79歲患者發生惡性腫瘤的為11例,占比9.8%;80~85歲患者發生惡性腫瘤的為1例,占比5.6%。主訴陰道出血和排液的患者,惡性腫瘤20例;主訴腹脹的患者,惡性腫瘤9例;主訴盆腹腔腫物的患者,惡性腫瘤12例;主訴腹痛的患者,惡性腫瘤3例;無臨床癥狀患者,惡性腫瘤1例。詳見表1。根據統計結果不難看出,大于80歲的老年人惡性腫瘤發生率明顯低于60~69歲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 治療手段

根據患病種類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療手段。(1)對于大部分患者采用中西醫藥物結合的保守治療及動態觀察。例如陰道炎:每天使用溫開水清洗外陰,適時可用潔爾陰清洗,盡量保持外陰清潔干燥。若良性腫瘤較小,而且無癥狀也無增大的趨勢進行動態的觀察,無需動手術,若腫瘤較大則可以進行手術治療。惡性腫瘤不宜手術者可以予以化療或者對癥支持治療。(2)對51例患者進行了手術治療。腹式全子宮和雙附件切除術28例,卵巢腫瘤細胞減滅術5例,腹腔鏡下單側或雙側附件切除術4例,進行前庭大腺造口術的4例,采用宮頸錐形切除術的8例,囊腫剝除術2例。

3 討論

隨著我國逐步邁向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逐漸增多,由于老年人的抵抗力普遍下降,器官功能降低,因而成為疾病的高發人群。對于老年女性患者而言,由于老年人的卵巢功能下降,導致該群體的雌激素水平下降,陰道內壁變薄,抵抗力減弱,被感染。婦科炎癥、婦科腫瘤、乳腺疾病都很常見。這些疾病對老年女性患者的身體造成嚴重影響,也會為其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進而影響整個家庭的幸福,嚴重影響患者及其家屬的生活質量。由于地區、經濟水平的差異及飲食衛生習俗的不同,老年婦科疾病的發病情況存在了差異,但都提示了婦科疾病嚴重影響了老年婦女生活的質量及威脅其生命的主要因素。因此應該重視老年婦女的健康。根據筆者所在醫院的研究結果,老年婦科疾病的發生情況為,老年女性陰道炎105例(29.5%),其他婦科炎癥59例(16.6%),婦科良性腫瘤53例(14.9%),惡性腫瘤45例(12.6%),子宮脫垂伴/不伴陰道壁膨出51例(14.3%),節育器滯留6例(1.7%),其他婦科疾病37例(10.4%)。就惡性腫瘤的發生情況而言,筆者所在醫院的結果為60~69歲患者發生惡性腫瘤的為33例,占比14.6%;70~79歲患者發生惡性腫瘤的為11例,占比9.8%;80~85歲患者發生惡性腫瘤的為1例,占比5.6%。主訴陰道出血和排液的患者,惡性腫瘤20例,占比33.9%;主訴腹脹的患者,惡性腫瘤9例,占比27.3%;主訴盆腹腔腫瘤的患者,惡性腫瘤12例,占比23.5%;主訴腹痛的患者,惡性腫瘤3例,占比7%;無臨床癥狀患者,惡性腫瘤1例,占比2.5%。可以看出大于80歲發生惡性腫瘤的幾率遠遠低于60~69歲的人群,且無臨床癥狀患者發生惡性腫瘤的概率遠遠小于陰道出血和盆腹腔腫物的患者,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1 老年婦科炎癥

根據356例患者中婦科炎癥164例(占46.1%),其中患有陰道炎的105例(占29.5%),因此婦科炎癥是老年婦女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由于老年女性的卵巢分泌雌激素水平下降,生殖器萎縮,陰道上皮內糖原含量降低,陰道內部pH上升而呈堿性,不能維持酸性環境以至于免疫能力下降,因此很容易被疾病侵襲,造成細菌入侵,從而引起炎癥,發生陰道炎[3]。陰道炎會導致陰道分泌較多的分泌物,導致的炎癥常常會波及到尿道口,因而會出現尿痛或尿頻等癥狀,給患者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擾。為防止該疾病的發生,應該注意保持外陰清潔,及時發現及時治療顯得尤為重要。治療的時候可以用雌激素藥物來增強陰道抵抗能力。其他的炎癥如泌尿系感染及盆腔炎癥也可能是由于陰道炎的上行感染而引發,由此可見,陰道炎對患者的危害性,因此更應該加強防治[4]。

3.2 婦科腫瘤

常見的婦科良性腫瘤為卵巢良性腫瘤和子宮肌瘤,兩者的發病率較高,屬于婦科較為常見的疾病。本研究中婦科良性腫瘤僅次于婦科炎癥,這一結果表明了老年婦科良性腫瘤的發生幾率比較高,通常情況下是絕經后卵巢功能衰退了,雌激素分泌停止,肌瘤應該萎縮,但是仍然有婦女有肌瘤,并且還在生長狀態下,因此也要高度重視良性腫瘤的發生[5]。

老年人是婦科惡性腫瘤的高危人群,有資料顯示老年婦女死亡原因居第2位的是惡性腫瘤[6]。在本次研究中,惡性腫瘤最多的是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從患者的發病年齡來看,60~69歲發生惡性腫瘤的幾率較大,隨著年齡的增長,惡性疾病的發生幾率明顯下降。

3.3 重視老年婦科疾病的圍手術期處理

在醫療技術不斷改進的保障下,高齡手術不再是臨床禁忌證,但是由于高齡患者普遍伴有其他疾病,對手術的影響較大,術后創傷甚至會加重病情,從而增加手術風險,對患者術后痊愈造成極大影響。本文選取的356例患者資料中,有11例節育器滯留的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后就出現了陰道異常或術后出血嚴重,其中有2例患者由于行動遲緩、體弱多病,術后愈合極為緩慢,使得治療周期延長至3年。老年女性婦科疾病患者通常伴有其他并發癥,主要包括糖尿病、高血壓、慢性支氣管炎、冠心病、心律失常合并心衰等,這就要求患者所就診的醫院具備優秀的醫護人員、良好的醫療器械、先進的醫療技術等高水平的醫療資源[7]。患者在手術前,應到多個相關科室會診,進行全面檢查后,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共同制定綜合性的個性化治療方案;應該盡可能為該類患者手術優先安排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的醫師以及麻醉師,從而縮短患者手術時間;手術方式應該盡量選擇并發癥少,術后創傷少的方式,將不良反應和傷害降到最低水平;術后,醫護人員應加強對患者的護理,確保患者盡快痊愈[8-10]。

綜上所述,為了改善老年婦女晚年的生活質量,應該積極宣教常見疾病的預防及治療措施,可通過指導患者合理的生活方式,了解醫療保健常識來達到這一目標。患者需要做到合理的健康飲食,并戒煙限酒,適當運動,增加抵抗力,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與此同時,老年女性要定期進行健康體檢,以便及時發現疾病,從而可以及時進行治療,避免疾病惡化。

參考文獻

[1]曲秀平,夏蓓.老年婦科疾病 538 例臨床分析[J].實用老年醫學,2009,23(2):140-142.

[2]魏鳳娣.老年婦科疾病324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0,10(29):58-59.

[3]陳旭.96例老年婦科疾病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7):483-484.

[4]趙紅杉.193例老年女性婦科手術治療的臨床分析[D].大連:大連醫科大學,2011.

[5]邵秀娟,諸溢揚,張紫娟,等. 老年婦女卵巢腫瘤112例臨床分析[J].實用老年醫學,2008,22(2):149-151.

[6]祁冀,高恭興.22年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發病率及發病年齡趨勢變化[J].中國腫瘤臨床,2001,28(7):519-521.

[7]李秀芳,劉厚勤.103例老年女性卵巢腫瘤超聲診斷與病理對照分析[J].汕頭大學醫學院學報,2001,14(2):96.

[8]于琳,光曉燕,李景.老年卵巢癌患者的圍手術期臨床特征分析[J]. 福建醫科大學學報,2008,42(4):356-358.

[9]覃莉莉.老年婦科患者圍手術期整體護理對策[J]. 中國醫學創新,2013,10(17):78-79.

第2篇

【關鍵詞】社區;已婚育齡婦女;婦科病;普查結果

目前,隨著近20年來飲食習慣改變、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的影響,婦科疾病患者數目正在逐年不斷增加[1],定期開展社區已婚育齡婦女婦科病普查有助于了解婦科多發疾病,對婦科疾病的預防和治療都起到顯著效果。本文利用回顧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較于2011-2012年4212例社區已婚育齡婦女婦科病普查結果進行回顧性對照分析,現將臨床經驗總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利用回顧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較于2011年至2012年4212例社區已婚育齡婦女婦科病普查結果進行回顧性對照分析,年齡跨度為20~60歲,平均年齡為(45±3.6)歲。而且比較患者其他的資料,相互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

1.2 方法

依次對婦科內診、白帶常規、宮頸脫落細胞涂片、陰道鏡檢查、陰道彩超檢查、乳腺彩超檢查等項目進行檢查,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系統對盆腔進行超聲檢查。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處理。對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有顯著性差異(P

2 結果

4212例社區已婚育齡婦女婦科病普查,結果顯示:宮頸炎、盆腔炎以及陰道炎的發病情況比較嚴重,發病年齡主要為20~50歲婦女,51~60歲婦女也仍有發病情況發生;子宮肌瘤患者的發病年齡普遍集中在31~40歲之間,41~50歲也仍有發病情況發生;乳腺包塊在31~40歲之間有小部分患者;宮頸糜爛、卵巢囊腫以及婦科其他疾病的發生率較小。具體情況如下表1所示。

3 討論

在本組資料中,宮頸炎、盆腔炎以及陰道炎的發病情況比較嚴重,發病年齡主要為20~50歲婦女。子宮肌瘤患者的發病年齡普遍集中在31~40歲之間;乳腺包塊在31~40歲之間有小部分患者;宮頸糜爛、卵巢囊腫以及婦科其他疾病的發生率較小。這可能與患者的雌激素水平有直接關系[2]。同時,大多數年輕夫婦在性生活衛生保健方面的知識比較缺乏,也容易導致發生多種婦科炎癥。為了降低婦科炎的發病率,應開展經常性的婦女保健衛生知識的宣傳,消滅傳染源,阻斷疾病傳播的途徑。加強婦女生理期(如月經期、妊娠期和產褥期)的衛生知識宣傳,盡可能杜絕因人工流產分娩術和產褥期的婦科感染[3]。增強婦女避孕意識,采用必要的避孕措施,減少人工流產的次數。由于婦科疾病的發生與發展主要和患者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應該加強婦科手術患者的整體護理以及提高患者的個人衛生。患者在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有助于內分泌調節[4]。

經過對4212例本地區社區已婚育齡婦女的婦科病普查,我們發現婦女健康現狀不容樂觀,應當引起女性健康保健機構的,加強醫療知識的宣傳力度,努力提高婦女日常保健的意識與能力。通過此次普查發現,大多數婦女對婦科健康知識缺乏正確認識和了解,為此建議將20~50歲的婦女的月經情況及陰道分泌物性狀的觀察作為自檢工作的一部分,做到疾病的早發現、早治療[5]。

綜上所述,定期開展社區已婚育齡婦女婦科病普查有助于了解婦科多發疾病,對婦科疾病的預防和治療都起到顯著效果,對我國治療婦女婦科疾病的發展具有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銀鳳.已婚婦女婦科病普查結果分析與健康指導[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12(11):213.

[2] 羅治川.對1094例農村已婚育齡婦女婦科病普查臨床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28):225-226.

[3]林靜.婦科炎癥的病因、癥狀及治療措施[J].中外婦兒健康,2011,19(5):127.

第3篇

【關鍵詞】乳腺癌;宮頸癌;篩查

【中圖分類號】R73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6-3499-02

乳腺癌和宮頸癌是嚴重危害婦女健康的惡性腫瘤,近年,呈明顯上升趨勢,為提高農村婦女宮頸癌、乳腺癌(以下簡稱“兩癌”)早診早治率,逐漸形成維護婦女健康的長效機制,威海市2013年在全市啟動農村婦女“兩癌”免費檢查項目,現將2013年威海文登區“兩癌”篩查情況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根據《2013年文登區農村婦女“兩癌”檢查項目實施方案》,對文登區15個鄉鎮及3個辦事處中的部分35-64歲農村婦女開展兩癌篩查,共計5000名。

1.2.方法

1.2.1檢查方法

根據《2013年文登區農村婦女“兩癌”檢查項目實施方案》,制定統一的檢查標準,使用威海市統一的檢查表格。由文登區定點檢查機構派出專業的技術工作組入村檢查和到定點醫療機構檢查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兩癌”篩查。專家組由區婦幼保健院專家組成,檢查前均進行系統的培訓。宮頸病變主要采取宮頸脫落細胞液基細胞學檢查。乳腺疾病主要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進行篩查。

1.2.2檢查流程

文登區15個鄉鎮及3個辦事處中的部分村的婦女主任負責隨機挑選年齡35-64歲的已婚農村婦女,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同意接受乳腺癌、宮頸癌的檢查。宮頸癌檢查具體檢查流程為詢問病史婦科檢查,采取陰道分泌物、宮頸脫落細胞檢驗室進行陰道分泌物鏡檢、宮頸脫落細胞液基細胞學檢查陰道鏡檢查組織病理診斷并追蹤隨訪。乳腺檢查流程為詢問病史乳腺手診乳腺超聲檢查鉬靶X線檢查組織病理并追蹤結果。

1.2.3診斷標準

婦科疾病診斷標準依據第7版《婦產科學》[1],乳腺疾病診斷標準依據第7版《外科學》[2]。

1.2.4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通過SPSS21.0軟件進行處理,采用X2檢驗,檢驗標準設為0.01。

2結果

2.1.一般情況

本次“兩癌”篩查共篩查5000人,其中811人既往接受過宮頸癌的篩查,有798人既往接受過乳腺癌的篩查。其中文化程度以初中居多3365人,占67.3%,小學及以下者1406人,占28.12%,大專及以上者共229人,占4.58%。職業分布中農民和無業者居多,占58.6%,有工作單位的職業婦女較少。平均年齡為49.45±7.64歲,具體年齡分布見表1。

2.2 患病率

“兩癌”篩查5000人,其中患婦科疾病的3041人,患病率為60.82%,患乳腺疾病的2488人,患病率為49.76%。

2.3 婦科疾病分類及年齡的分布情況

3041名患婦科疾病的婦女中,慢性宮頸炎患病率最高,達35.98%,確診宮頸癌1例,患病率達2/萬,35-39歲婦女婦科疾病的患病率最高,達74.05%。具體見表2。

各年齡階段婦科疾病的患病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474.974,P=0.000)。

2.4 乳腺疾病分類及年齡的分布情況

2488名乳腺患病婦女中,乳腺增生患病率最高,占42.26%,確診乳腺癌2例,患病率達4/萬,40-44歲婦女乳腺患病率最高,達69.99%。具體見表3。

各年齡階段乳腺疾病的患病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466.076,P=0.000)。

2.5 追蹤隨訪

對篩查出的患病吃者進行追蹤隨訪。其中,TCT結果異常者88例,包括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60例,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15例,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11例,不典型腺上皮細胞2例,進行陰道鏡檢查43例,占48.86%,陰道鏡異常取病理33例,宮頸上皮內瘤變17例(CINⅠ8例、CINⅡ9例),原位癌1例,其中CINⅡ7人已做宮頸錐切術,1例原位癌已做子宮全切術,其余患者已陰道放藥治療,定期復查。乳腺鉬靶檢查指征25例,均行乳腺鉬靶檢查,可疑陽性8例,其中2例未做病理檢查,4例病理結果未有惡性病變,2例為乳腺浸潤癌,2例乳腺浸潤癌患者已做乳腺全切術及淋巴清掃,并定期進行化療。篩查出的其他乳腺疾病患者,已給予正確的治療,定期復查。

3討論

3.1 農村婦女婦科、乳腺疾病現狀

3.1.1農村婦女婦科疾病患病情況

本次“兩癌”篩查,是在文登區15個鄉鎮及3個辦事處中的部分村中隨機挑選年齡35-64歲的已婚農村婦女進行檢查,其中婦科疾病患病率達60.82%,宮頸癌發病率達2/萬,可見農村婦女的生殖健康應該引起重視,應關注農村婦女生殖保健的發展。其中,嚴重威脅文登區農村婦女生殖健康的婦科疾病依次為慢性宮頸炎、陰道炎、慢性盆腔炎、子宮肌瘤。生殖道感染是常見病、多發病,嚴重影響婦女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質量,應持續給予重視。近年,宮頸癌的發病率逐漸上升,隨之宮頸篩查的方法也逐步更新,最常用的是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文登區“兩癌”篩查采用的是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陰道鏡+定位活檢,其中篩查出,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異常者88例,進行陰道鏡檢查者43例,宮頸上皮內瘤變17例,原位癌1例,篩查率為41.86%,篩查率明顯提高。目前,宮頸HPV全型分析逐漸被廣泛應用于宮頸癌早期篩查中,今后,我們要加大宣傳,提高技術,對宮頸癌進行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3.1.2農村婦女乳腺疾病患病情況

根據統計,本次篩查中乳腺疾病患病率為49.76%,雖低于婦科疾病患病率,但仍在很高水平,嚴重影響文登區農村婦女健康的乳腺疾病依次是乳腺增生、乳腺囊腫、乳腺纖維腺瘤。其中,乳腺癌的發病率達4/萬。究其原因,生育年齡的推遲、母乳喂養時間的縮短、工作生活壓力的增加、飲食結構的改變等都可能引起乳腺疾病的發生。據有關報道,乳腺癌的早期發現對患者意義遠大于目前任何一種治療方案[3]。因此,對乳腺癌的防治,主要是對其早期疾病的診斷及治療。其中乳腺增生與乳腺癌的發生密切相關,有文獻報道,乳腺增生癌變率約1%,較正常婦女高5-8倍[4]。 因此,加腺疾病的宣傳教育,鼓勵婦女進行乳腺疾病的早期治療至關重要。

3.2 各年齡階段的農村婦女患病情況

3.2.1農村婦女婦科患病情況與年齡的關系

本次篩查農村婦女為35-64歲,根據統計,其中慢性宮頸炎的多發年齡在35-49歲,這主要與此年齡階段女性處于生殖的高峰期,性生活頻繁有關,但性生活不潔也是其發病率高的主要原因。陰道炎好發于45-54歲,究其原因應該與其處于絕經階段,卵巢功能開始衰退,體內激素水平發生改變,導致陰道環境發生改變,局部抵抗力低有關。子宮肌瘤各年齡階段發病率相差不多,35-39歲患病率相對較低。宮頸上皮內瘤變、宮頸癌的發病率各年齡階段發病率相差不多,其中60-64歲患病率相對較低。由此可見,要加強育齡期婦女的生殖健康教育,同時對各年齡階段均應進行定期的婦科體檢,加強自我保健,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各種婦科疾病,減輕婦女的痛苦。

3.2.2農村婦女乳腺患病情況與年齡的關系

本次篩查出文登區嚴重影響農村婦女的乳腺疾病依次是乳腺增生、乳腺囊腫、乳腺纖維腺瘤。其中,乳腺增生好發于35-49歲,主要原因在于這個年齡階段為家庭的主力軍,工作生活壓力大,精神過于緊張。乳腺囊腫、乳腺纖維腺瘤、乳腺癌的年齡階段發病率相差不多。因此,加強婦女的健康指導,指導其調整心態,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并掌握的自檢方法定期自檢,對防治乳腺增生及預防乳腺癌的發生有重要作用[5]。

3.3 措施

3.3.1加強宣傳,提高“兩癌”篩查率

本次篩查,參檢人數最多的為50-54歲年齡段,35歲-39歲,60-64歲參檢人數較少,分別占11.64%,11.62%,究其原因與年輕者工作繁忙緊張有關,但自我保健意識差,有部分女性認為自己沒有癥狀,沒必要進行檢查也是其重要原因。同時,這兩個年齡階段輕視自我年齡與“癌”的關系,對“癌”的認識不清。因此,我們要加大宣傳,加強宣傳的廣度和深度。要通過多種渠道,如印制宣傳材料及彩頁、新聞媒體及報紙報道等多種形式開展宣傳活動,提高了農村婦女對宮頸癌、乳腺癌的認識程度,了解其防治的方法,鼓勵其積極參加婦女病普查普治、“兩癌”篩查等定期查體。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從根本上阻斷宮頸癌與乳腺癌的進程,提高婦女健康水平。考慮農村婦女知識水平相對較低,因此,目前通過基層服務,對農村婦女進行健康知識的宣教普及成為一項重要的工作。

3.3.2建立完善的隨訪機制

本次篩查可以看出,農村婦女的婦科常見病、乳腺常見病的患病率均較高,這些均是宮頸癌、乳腺癌的隱患,因此,對婦科疾病、乳腺疾病的診查、隨訪就尤為重要。目前,婦女的保健意識逐漸增強,每年參加婦女病檢查的人數逐年增加,但我們尚未建立完善的隨訪機制,因此,這是我們目前工作的又一重點。這需要政府部門提供人力物力的大力支持,建立完善的網絡個人檔案,并有專門的人員對其進行電話等隨訪,同時,要培訓專業技術人員,將“兩癌”篩查作為婦女保健的一項常規內容,制定防治兩癌的長效機制,全方位防控兩癌[6],最大程度的強化“兩癌”篩查的意義,保障婦女健康。

3.3.3家庭社會共同協作,防治兩癌

宮頸癌、乳腺癌的發生與女性的身心狀態有很大關系,因此,調整女性的身心,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至關重要的。防治兩癌,對任何一位女性都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它需要婦女從自身一點一點做起。同時,醫療保健機構在宣傳疾病預防和治療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指導婦女正確的生活方式,更需要家庭、社會共同努力,為女性建立一個和諧的家庭社會關系,減輕婦女的生活、社會壓力,改善各種不利于健康的因素,以提高婦女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樂杰.婦產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4,236.

[2] 吳在德,吳肇漢.外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30.

[3] 徐兵河.乳腺癌[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部出版社,2005:33-312.

[4] 李國光.婦女保健與流行病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7:289.

第4篇

關鍵詞:超聲;婦科;價值

隨著現代醫學診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超聲診斷技術在臨床工作中也得到不斷的發展和完善,在多種疾病的診療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超聲檢查簡便易行,可以對許多疾病進行及時準確的診斷,為疾病治療提供了方便,也為患者節約了時間和醫療費用。超聲檢查在臨床各個學科的使用率都較高,尤其在婦科體檢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現將我院超聲檢查在婦科體檢中的應用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08年1月~2012年12月在揚州市邗江區揚子婦科醫院進行婦科檢查的患者2000例,年齡21~76歲,平均(50.9±4.8)歲,分為21~40歲組710例、41~60歲組654例和61歲以上組636例。

1.2方法 超聲診斷儀型號為ALOKA-3500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腹部探頭3.5 MHz、ALOKA-1000陰道探頭頻率5.0~7.0 MHz。檢查流程按常規婦科超聲檢查要求進行,腹部超聲囑受檢者檢查前適度飲水,膀胱充盈,取平臥位,對子宮、雙側附件及盆腔進行縱橫向多切面掃查,陰道超聲檢查囑患者排空膀胱,取截石位,充分暴露外,調整臀部高度,必要時可墊高臀部,在探頭外部套有少量耦合劑的,掃查面朝向前方,并將探頭從陰道外口送入陰道穹窿,輕輕抵住宮頸,通過旋轉、傾斜的手法對子宮、附件及盆腔進行縱切、橫切及冠狀切掃查。記錄各組受檢者的婦科疾病檢出情況,所有檢出疾病均經手術病理、局部刮片或宮腹腔鏡等檢查確診及臨床保守治療驗證。

1.3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7.0軟件學軟件對各組數據資料進行χ2檢驗,P

2結果

2.1各組受檢者婦科疾病檢出情況 2000例受檢者中,宮頸疾病的檢出率最高,達63.8%(1276例),其次是盆腔炎25.6%(511例)、子宮肌瘤8.1%(162例)、子宮內膜異位癥1.2%(24例)、子宮腺肌癥1.0%(19例)、粘膜下息肉0.4%(8例)。除子宮肌瘤和子宮腺肌癥外,各組宮頸疾病、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癥和粘膜下息肉檢出率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各年齡組宮頸疾病的病理類型 在1276例宮頸疾病患者的病理類型中,宮頸囊腫最為多見,檢出率為40.1%(518例),其次是宮頸息肉30.7%(392例)、宮頸肥大25.8%(329例)、宮頸肌瘤2.9%(37例)。除宮頸囊腫和宮頸肥大外,各組宮頸息肉和宮頸肌瘤檢出率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急腹癥的檢出情況 在全部2000例受檢者中,共檢出婦科急腹癥132例(6.6%),其中卵巢囊腫蒂扭轉54例,黃體破裂50例,異位妊娠24例,輸卵管破裂2例,卵巢內膜異位囊腫破裂2例。

3討論

近年來超聲診斷技術發展迅猛,因其使用方便、可重復性強、顯像清晰、無創等特點使其利用率和診斷準確率不斷提高,是臨床診斷及治療中不可或缺的技術方法,尤其在婦產科疾病的診治中應用更為普及和深入[1]。臨床上將超聲檢查圖像特征與受檢者臨床資料,主要是月經史、生育史、宮腔手術史、HCG檢查、血尿等綜合分析,可以進一步提高診斷的正確率[2]。女性在生理特征與體質上與男性不同,一生中生殖器官功能變化復雜,要經歷初潮、結婚、妊娠、分娩、產褥、哺乳、避孕等一系列特殊的生理過程,女性生殖系統異常會對其學習、工作和生活造成較大的影響,因此受到極大關注。超聲輔助診療技術對提高女性群體的健康水平,加強婦科疾病的預防和及時治療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1]。

本研究結果表明,女性受檢者中宮頸疾病的發病率高達63.8%。宮頸組織主要由平滑肌、纖維組織和彈性組織組成,各成分間差異較大[3]。由于組織結構的復雜性,造成了宮頸具有獨特的生理結構,宮頸無神經分布,對內分泌激素的刺激反應敏感性也較低,因而罹患宮頸疾病時往往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容易被患者忽視,從而造成漏診[4]。宮頸疾病若不能及時有效診治,容易發展為宮頸癌,而宮頸癌是發病率較高的女性惡性腫瘤,占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的50%以上,病死率則居女性惡性腫瘤的首位[5]。宮頸癌的發病易感因素有初次早、多、長期服用避孕藥及吸煙等,因而早期預防和正確認知是有效防治宮頸癌的重要途徑。本研究檢出子宮肌瘤162例(8.1%)、子宮內膜異位癥24例(1.2%)、子宮腺肌癥19例(1.0%),其主要的鑒別特點是子宮肌瘤內回聲較密集,呈現出邊界清晰的團狀感漩渦狀,而子宮內膜異位癥和子宮腺肌癥的內部結構較疏松,僅見邊界不清晰的散在點狀、短條索狀強回聲,團狀感不明顯。2000例婦女中檢出婦科急腹癥132例(6.6%),超聲檢查可以對各類婦科急腹癥的性質及發生部位有較準確的判斷,對各盆腔臟器的結構形態進行觀察,可以為疾病的確診提供可靠信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6]。

超聲檢查已成為目前臨床上多種疾病診療前的常規檢查手段,具有操作簡便、無創、經濟實用等優點,在臨床中廣泛使用,對治療前病情的了解和確定具有重要的意義。臨床醫師通過超聲檢查可以清晰判斷病情,縮短了診療時間,降低了誤診率和漏診率,為患者節省了救治時間,節約了醫療費用,對促進醫療急救具有重要的意義。超聲檢查是了解女性盆腔結構的重要手段,對炎癥和腫瘤的診斷有著較高的敏感性,是診斷婦科疾病的有效手段,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丁玲玲.超聲醫學在臨床急救中的應用[J].健康必讀,2012,11(5):157-158.

[2]馮小芳.B超在婦科急腹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現代醫生,2011,49(3):66-67.

[3]柯應夔.臨床婦科學[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35.

[4]王淑梅,張麗芳,趙紅,等.超聲體檢在宮頸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09,25(2):183-184.

第5篇

[關鍵詞] B超;絕經后;篩查

[中圖分類號] R711.5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15-28-03

隨著我國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絕經后女性在女性群體中所占的比例也不斷升高。絕經期是一個比較特殊和敏感的時期,也是卵巢囊腫、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肌瘤等疾病的多發期[1],傳統女性由于在婦科保健及醫療方面知識的不足,沒有充分重視絕經后女性的健康,導致婦科疾病在老年女性群體中的比率有升高的趨勢[2]。臨床上采用婦科B超對絕經后女性健康狀況進行篩查,對絕經后女性婦科疾病的早期發現及時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3-4],我們收集592例絕經后女性并對其進行婦科B超篩查,對結果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來本院進行疾病篩查的絕經后女性592例,年齡最小50歲,最大78歲,平均(63.1±10.7)歲。按照研究對象的年齡分組,50~59歲者417例,占70.44%,60~69歲者125例,占21.11%,≥70歲者50例,占8.45%;絕經時間最短6個月,最長15年,平均絕經時間(3.2±0.5)年。學歷:小學及以下163例,占27.53%,初中至高中307例,占51.86%,大學及以上122例,占20.61%。將有婦科手術病史的患者排除出研究范圍,所有研究對象對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所有研究對象將尿液排凈后取膀胱截石位進行婦科B超檢查,檢查中使用飛利浦HD3型彩色超聲診斷儀,頻率為5~7MHz范圍內,將耦合劑涂抹在陰道探頭,消毒后套在陰道探頭上緩慢的置入宮頸或穹窿不同部位進行檢查,了解子宮、宮旁、附件及盆腔情況,以后的掃查按照病變部位的程度多方位進行。

1.3 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錄入計算機核實準確后用EpiData3.0建立數據庫,所有數據進行雙份錄入,使用SPSS13.0統計軟件統計分析,計數資料表示為%的形式,統計學分析用x2檢驗,P

2 結果

2.1 不同年齡組B超篩查異常率比較

50~59歲、60~69歲年齡段的B超篩查異常率明顯高于≥70歲年齡段,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5.17、11.25,P0.05)。見表1。

2.2 不同文化程度B超篩查異常率比較

不同文化程度女性B超篩查結果異常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其中初中至高中的B超篩查異常率明顯高于小學及以下、大學及以上(x2=12.64、5.33,P

2.3 不同年齡疾病發生情況比較

B超篩查結果表明,附件包塊的篩出率最高,其次為子宮肌瘤、宮腔分離、盆腔積液、卵巢癌。50~59歲、60~69歲、≥70歲年齡段的卵巢癌發生率依次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8.03,P

3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婦科疾病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婦科占位疾病對婦女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威脅,而占位性疾病中的大部分難以通過臨床癥狀及體征確診[5],而超聲檢查具有經濟、快捷、檢查中患者痛苦小、無創傷性等優點在臨床廣泛應用,一方面,超聲檢查為醫生提供了確診疾病的有效參考,另一方面,通過超聲檢查可以對病情的變化有更清晰的了解,為疾病的診斷及治療提供參考依據,使疾病的診療效果提高[6]。通過B超可以診斷和鑒別診斷大部分的婦科占位性疾病,對婦科疾病的早期診斷及發現均具有重要的價值,可以及早發現女性健康問題從而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干預[7-8]。

本次研究結果中年齡為50~59歲、60~69歲年齡段的B超篩查異常率明顯高于≥70歲年齡段,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超篩查結果表明,附件包塊的篩出率最高,其次為子宮肌瘤、宮腔分離、盆腔積液、卵巢癌。50~59歲、60~69歲、≥70歲年齡段的卵巢癌發生率依次升高(P

中不同文化程度女性B超篩查結果異常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其中初中至高中的B超篩查異常率明顯高于小學及以下、大學及以上,大學及以上的B超篩查異常率明顯高于小學及以下(P

總之,絕經后女性通過B超檢查大部分的疾病可以在早期得以發現及診斷,使婦科疾病發展為惡性腫瘤及疾病的風險明顯降低,B超檢查是絕經后女性婦科檢查中的一項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 楊密秀,張王婷.絕經后女性行B超婦科檢查的必要性[J].吉林醫學,2013,34(17):3411-3412.

[2] 盧玉萍,李佳一.超聲在婦科普查中的運用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9):448-449.

[3] 翟淵濤.絕經后女性婦科B超篩查結果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2013(2):76,78.

[4] 葉思蘭.健康婦女人群普查中婦科B超的應用價值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2,3(32):479.

[5] 張水仙.成年女性婦科疾病1860例B超普查結果分析[J].基層醫藥論壇,2012,16(23):3001-3002.

[6] 張敏.淺析B超在婦科臨床上的應用[J].北方藥學,2013,10(9):103-104.

[7] 萬娜,曾少華,伍杏梅,等.清遠市農村婦女婦科疾病普查B超異常結果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17):102-103.

[8] 郭英紅.B超在婦科疾病普查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3,13(5):264.

[9] 薛愛存,鄧春桃.絕經后女性婦科B超篩查分析[J].吉林醫學,2011,32(19):3982.

第6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6年5月6日-21日,由區婦聯牽頭,我院根據上海市婦科疾病篩查工作規范,使用上海市衛生局統一制作的上海市婦女健康檢查卡,對本衛生服務中心轄區內具有上海市常住戶口的已婚婦女進行婦科疾病檢查,共計檢查7 233例,受檢者年齡為21~70歲,平均年齡為45.5歲。

1.2 方法

乳腺檢查由復旦大學華山醫院完成,檢查結合觸診和受檢者主訴,以超聲檢查為主,必要時增加相關輔助檢查,如鉬靶x線及組織細胞學檢查。以華山醫院出具的檢查報告單為乳腺疾病統計依據。婦科由本院聘請院外經驗豐富的婦科醫師進行檢查,項目包括外陰檢查、陰道鏡檢查、宮頸檢查、雙合診檢查、白帶常規檢查、宮頸刮片檢查(巴氏法)、節育環檢查,必要時進一步做陰道超聲檢查、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TCT)、HPV檢測、宮頸活組織病理檢查。以上檢查是在調查核實受檢者年齡、病史、家族史、生育史、月經初潮年齡、行經天數、節育措施等基礎上進行。

1.3 數據處理及質量控制

婦科各種疾病的診斷均按照有關標準嚴格執行,調查表數據經2人核對確認。按上海市婦科疾病查治工作調查表要求,由不同人員對全部檢查結果進行兩次輸入,以控制計算機數據庫的數據質量。

2 結果

2.1 患病情況

檢查人數7 233例,查出異常人數5 716例,占檢查總數27.24%。其中,疾病構成前4位分別是乳腺增生、子宮肌瘤、慢性宮頸炎和陰道炎,見表1。

2.2 主要疾病年齡分布

檢查結果表明,30-40歲是婦女慢性宮頸炎、陰道炎的發病高峰,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數逐漸下降。41~50歲是宮頸上皮肉瘤變發病的高峰年齡,之后逐年下降(表2)從宮頸疾病到宮頸癌的發展過程存在著一個較長的可逆轉的癌前病變期,因此,早期干預和治療成為防治宮頸癌變的主要措施。降低宮頸癌病死率的關鍵在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自從應用宮頸巴氏涂片作為宮頸癌篩查的方法以來,宮頸癌的發病率明顯下降。但巴氏涂片有15%-40%的假陰性率,陰道鏡檢查往往難以發現肉眼看不到的宮頸、陰道部微小病變,對高度可疑病例作定位活組織病理檢查,可顯著提高發現率,這種措施在婦科普查中值得逐漸推廣應用。

2.3 腫瘤檢出情況

本次婦科疾病普查,發現宮頸癌2例,年齡均在50歲以下;查出卵巢癌1例,年齡40歲;癌查出3例,年齡均在60歲以下。以上病例均經病理檢查確認。

3 討論

本次查出婦科疾病占受檢人數的27.24%,明顯低于寧波市36.89%和太原市42.7%的水平。在我國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婦科疾病的患病率更是居高不下,如寧夏農村為82.02%,云南農村為85.7%。浦東新區北蔡社區地處沿海經濟發達地區,衛生條件相對較好。近年來,我們堅持每2年1次的婦女病普查普治,并在每一次的檢查治療過程中積極對受檢者進行健康教育,大大提高了婦女的自我保健意識,健康狀況得到明顯改善。可見我們社區衛生工作者在婦女保健方面所做的努力收到了顯著效果。

乳腺疾病是婦女的常見病、多發病,乳腺增生位居乳腺疾病中的第1位。乳腺增生主要是由于卵巢功能發生紊亂,黃體素分泌減少,雌激素分泌相對較多而引起乳腺導管及小葉上皮隨月經周期發生增生及復原;這可能是因為體內雌激素水平較高,內分泌功能紊亂所致。子宮肌瘤被認為是一種與性激素相關的良性婦科腫瘤,好發于性激素分泌活躍的性成熟期,尤其在妊娠期增長迅速,絕經后多發生萎縮。這說明子宮肌瘤的發生、發展與體內性激素水平有關,可能與雌激素關系更為密切。本次受檢婦女生活條件較好,生活節奏較快,精神壓力大。可能與內分泌紊亂,以及環境污染逐漸加重,食品、蔬菜、水果中激素含量增加有關。乳腺疾病多為良性病變,但部分患者癥狀明顯,某些類型的乳腺增生可能發展為乳腺癌。因此,嚴重影響這類人群的工作和生活,給他們帶來一定的心理負擔,干擾婦女的身心健康。我們在普查工作中積極進行婦女乳腺疾病的防治知識宣傳,使他們在了解科學的保健知識的同時,認識的自我檢查的重要性。

第7篇

關鍵詞:微創手術;婦科疾病患者;治療效果

婦科是醫院重要的科室,科室診治疾病類型較多,常見有:白帶異常、圍絕經期綜合征、排卵功能障礙等,患者發病后病情變化較快,給患者帶來很大痛苦。對于婦科疾病醫學界缺乏理想根治方法,患者治療后治療效果也不好,藥物依從性較差,給患者帶來很大痛苦。近年來,微創手術在婦科疾病患者中使用較多,并取得理想治療效果[1]。為了探討微創手術在婦科疾病患者中的臨床治療效果。對2011年l月至2013年10月來我院診治的80例患者資料進行分析,分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來我院進行診斷、治療的80例患者資料進行分析,將患者按照治療時間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調研中,患者均為女性,年齡在19-54歲,平均年齡為32.41.1歲。患者中,28例異位妊娠,17例卵巢囊腫,28例子宮腫瘤,7例其它,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見表1。

表1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及病程(n,)

1.2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治療,實驗組采用微創手術治療,具體方法如下:(1)異位妊娠治療:根據患者不同要求進行微創手術治療,對希望保留生育功能患者,應進行卵巢部分切除。對沒有生育要求患者可以進行卵巢切除手術。(2)卵巢囊腫:根據患者要求進行治療,對于有生育要求或囊腫體積比較小患者,可以進行卵巢囊腫剔除手術;對于對生育要求不高患者可以進行卵巢囊腫切除術,對于疾病嚴重患者涉及患側附件者,可以將進行患側附件切除手術。(3)子宮腫瘤:醫護人員要根據患者是否有生育要求以及子宮肌瘤體積對患者進行微創剔除術,而對于子宮肌瘤體積較大的患者,應該對患者進行微創子宮全切術[1]。

1.3統計學處理方法

實驗中,對患者治療時的數據進行搜集,利用SPSS16軟件進行分析,并進行檢驗,實驗結果采用(x±s)表示。

2.結果

本次調研中,實驗組出血量為(60.5±4.8)ml、手術時間為(56.2±5.6)min,住院時間為(8.9±2.7)d優于對照組(P

表2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本次調研中,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為5%,低于對照組(20%)(P

表3 兩組并發癥、治療失誤發生率、住院費用比較

3.討論

婦科科疾病在臨床上發病率較高,疾病發病缺乏規律性,類型也比較多,常見的有:免疫性不孕癥、圍絕經期綜合征等,給患者帶來很大痛苦。目前,醫學界對于婦科疾病的治療缺乏理想的根治方法,且很多患者治療后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使得患者長期治療效果不好[3]。為了降低患者治療和治療過程中的突發事件,提高臨床治療質量,臨床上積極探討

有效方法顯得至關重要。

婦產科疾病傳統方法主要以藥物治療和常規手術治療為主,但是這些方法效果并不好。近年來,隨著我國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微創技在婦產科疾病中使用較多,并且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它的使用能夠幫助患者早期治療,且患者治療后效果較好。手術時,醫護人員要嚴格掌握微創手術適合癥狀與常見的禁忌特征,確保對于患者的診治能夠成功。對于一些不能承受大切口、自身免疫力差患者采用微創手術效果更好;對于疾病比較嚴重并且患者手術后切口生長能力較差患者,采用微創手術能夠將患者疼痛和損傷降至最低,提高了手術效果,縮短了住院時間。本次調研中,實驗組出血量為(60.5±4.8)ml、手術時間為(56.2±5.6)min,住院時間為(8.9±2.7)d優于對照組(P

此外,婦科疾病患者采用微創手術效果也比較好,患者手術后并發癥較少,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具體如下:(1)患者進行微創手術,能夠在手術過程中看清患者病灶,并且這一能夠幫助醫護人員區別病灶其他組織。同時,患者手術過程中,醫護人員能夠比較清楚的辨認血管的位置和走行。此外,醫護人員還能夠能清楚的對患者切口進行縫合,并且能夠保證縫合的牢靠性。根據相關實驗結果顯示:患者在手術后,在腸道功能恢復方面,微創手術組平均腸道恢復時間1.9天優于開放組3.1天(P

綜上所述,婦科疾病發病率較高,臨床上采用微創手術治療效果較好,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周順科,李少波,張洪文,等.介入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應用.湖南醫科大學學報,2003,28(1):79-82.

[2]李節良,王新英,王捍東.經陰道子宮全切術手術并發癥3例.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1,8(1):65-65.

[3]劉萍,雷震,楊麗琴,等.婦科腹腔鏡術中使用周期性充氣壓力泵預防深靜脈血栓的觀察[J].治療學報,2012,19(1):53-55.

第8篇

1 病例資料

女性,25歲,未婚未育,因“反復右下腹痛三周,發現右側盆腔包快一周”擬“卵巢腫瘤”收入院。起病以來,患者無惡心嘔吐,無腹脹腹瀉,無明顯月經周期及月經量改變,大便性狀正常。平時月經規則,初潮15歲,每次持續5-7天,周期28-30天,無痛經,白帶正常,無異味。LMP:2011-10-17。入院體查:T:37°C,P:105次/分,R:18次/分,BP:118/74mmHg。表情自如,心肺檢查無特殊,腹軟,右下腹壓痛不明顯,無反跳痛,肝脾肋下為觸及,肝腎區無扣痛,無移動性濁音,腸鳴音正常。婦科檢查:外陰發育正常,陰道暢,見少許白色分泌物,宮頸光滑,宮體正常大小,活動,無壓痛;右側附件區可觸及一約8*9cm囊實性包快,邊界欠清,輕壓痛,左側附件區未捫及包塊,無壓痛。輔助檢查:尿β-HCG(-),血常規白細胞15.3*10^9/L,NEUT%84.7%,Hb105g/L。盆腔彩超示:子宮大小正常,右下腹見一混合性包塊(115*76*102mm),邊界欠清,形態不規則,其內回聲強弱不均,子宮直腸窩積液(32*11mm)。盆腹腔CT示:右下腹可見異常包塊影(60*100*86mm),形態不規則,邊界不清與腸管關系密切,――右下腹炎性包塊可能性大,與右側附件分界不清,雙側卵巢稍增大。入院診斷:右側卵巢腫瘤?。擬“右側卵巢腫瘤”在腰硬聯合氣管插管全麻下行剖腹探查術。術中見:子宮、雙側附件外觀正常,大網膜與右下腹壁致密粘連,回盲部捫及大片腸管包裹致密粘連,并與右下腹壁致密粘連,闌尾未能暴露。請外科醫生上臺手術再次探查見大網膜下緣明顯增粗、充血、變硬,呈炎性改變;回盲部增粗、變硬,闌尾被包裹粘連,分離粘連后見闌尾呈急性炎性改變,回盲部膿腫樣變,壁厚質硬。外科醫生接臺行腹式闌尾切除術+部分大網膜切除+腸粘連松解術,術程順利,回盲部留置引流管。術后診斷:急性單純性闌尾炎,闌尾周圍膿腫。術后病理:大網膜纖維脂肪組織呈急性及慢性炎,回盲部組織中見大量淋巴細胞、漿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浸潤;闌尾系膜及周圍纖維組織增生,呈急性及慢性炎。闌尾呈急性單純性闌尾炎。腹腔積液細胞學檢查示:見以紅細胞及淋巴細胞為主的炎癥細胞,未見癌細胞。

2 討論

急性闌尾炎是常見的外科急腹癥之一。曾有文獻報道總人群急性闌尾炎的誤診率為15-30%,生育期女性急性闌尾炎的正確診斷率只有65% [1]。闌尾是開口于盲腸的蚯蚓狀盲管,粗細長短不一,正常長5-7cm,直徑約0.3-0.6cm,正常闌尾超聲診斷檢查很難顯示[2]。急性闌尾炎根據病程不同階段可分為單純性闌尾炎、化膿性闌尾炎、壞疽性闌尾炎、闌尾周圍膿腫。而闌尾周圍膿腫是急性闌尾炎發展過程中的一種并發癥,發病率為急性闌尾炎的4%-10%,膿腫位置約2/3在右髂窩,1/3在盆腔[3]。急性闌尾炎由于缺乏特異臨床表現,早在1986年Alvarado [4] 根據右下腹部局部壓痛、白細胞增多、轉移性腹痛、白細胞核左移、體溫升高、惡心嘔吐、厭食、反跳痛等預測因素,設計了Alvarado評分系統,嘗試用于評估疑似闌尾炎患者的外科治療時機性,試圖降低急性闌尾炎的延遲診治和陰性闌尾切除率。郭奇虹[5]等文獻報道Alvarado評分結合B 超檢查對我國社區醫院急性闌尾炎的診斷有一定的價值。

女性內生殖器與闌尾在解剖上為比鄰關系,而婦科急腹癥癥狀位于下腹部,尤其是位于右下腹部時,其與闌尾炎表現類似,容易誤診為急性闌尾炎。陶經安[6]等分析的53例誤診為闌尾炎病例中,40例經手術證實是婦科急腹癥。臨床上不乏將急性闌尾炎的女性患者診斷為婦科疾病[7],本文病例就是這種情況。也有將婦科疾病診斷為闌尾炎[8]。婦科疾病中尤以盆腔炎、右側輸卵管炎,右側卵巢囊腫蒂扭轉三種的誤診率最高[9]。所以,對女性患者特別是30-40歲的女性患者出現右下腹痛癥狀,外科醫師應增加對婦科急腹癥的認識,婦產科醫師應警惕闌尾炎等外科疾病的存在。醫師對此類患者思維不能僅限于本專科范圍,不僅要全面病史分析及體格檢查,同時也要多借助輔助檢查,尤其是超聲技術。

Seung-Hum.yu[10]等報道超聲檢查診斷闌尾炎的特異性、敏感性分別為90.0%、86.7%。由于它的簡便易行,且其特異性、敏感性相對較高,臨床上常作為輔助診斷闌尾炎的首選檢查方法。但由于闌尾炎初期不具有典型的特征,當闌尾炎發展至穿孔或發生闌尾周圍膿腫時,大網膜游走至右下腹及包裹病變的闌尾而形成包塊,此時,僅利用超聲檢查難以辨別包塊的性質,也是導致容易誤診、漏診的原因。而根據女性有右下腹痛并發右側附加區包塊往往讓婦產科醫師想到婦科疾病,而忽視了闌尾炎等外科疾病的可能性,導致誤診的可能。本文病例右下腹包塊術前未考慮到患者為急性闌尾炎就是這種情況。當發生超聲檢查無法輔助診斷時,進一步的檢查如CT、MR等是必要的。Omer Engin, Bulent Calik1 [11]等報道CT檢查在診斷闌尾炎的檢查方法中,無論是準確性、敏感性,還是陰性預測值均高于超聲檢查。在超聲檢查無法輔助診斷的病例中,CT檢查是最佳選擇。但Gamal Khairy[12]指出疑為闌尾炎的病人常規行CT檢查,盡管能增加準確性,但這樣不符合成本效益。所以對疑為闌尾炎病人常規行CT檢查在降低誤診率及提高準確性是否有作用或價值,有待進一步的研究證實。隨著臨床上微創手術的廣泛應用,腹腔鏡也被用于闌尾炎及婦科疾病的診斷。

總之,急性闌尾炎是最常見的急腹癥,臨床醫師應思路廣泛,仔細觀察病情,加強輔助檢查,減少闌尾炎誤診為婦科疾病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 Larsson PG, Henriksson G, Olsson M, Boris J, Str?berg P, et al. Laparoscopy reduces unnecessary appendicectomies and improves diagnosis in fertile women. A randomized study. Surg Endosc. 2001;15:2002.”

[2] 劉守軍,主編.超聲診斷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69.

[3] 崔滿華.闌尾周圍膿腫誤診為右側卵巢囊腫扭轉 5 例分析.現代醫藥衛生,2009,25:109.

[4] Alvarado A. A practical score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of acute appendicitis. Ann Emerg Med,1986,15:557-564.

[5] 郭奇虹, 黎練達,等. Alvarado評分結合B超檢查對社區急性闌尾炎的診斷價值.全科醫生技能發展,2010,11B: 3694- 03.

[6] 陶經安,等.女性右下腹痛誤診急性闌尾炎53 例分析.中國醫師雜志,2002,3(4):295.

[7] 馬俊如.誤診為婦科疾病的急性闌尾炎臨床分析.臨床急診雜志,2011,02(12):95-96.

[8] 朱華.女性婦科疾病誤診為闌尾穿孔手術 22 例分析.中國醫療前沿,2007,22(2):101-102.

[9] 錢江英,等. 婦科急腹癥誤診急性闌尾炎89 例分析.中國實用醫藥,2010,31(5):09-10.

[10] Seung-Hum.yu al et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Appendicitis: Evaluation by Meta-analysis. Korean J Radiol,2005 , 6(4): 267277.

第9篇

近年來.基于微創外科、疼痛控制及圍手術期病理生理等領域的研究進展.外科治療理念發生了革命性的變革.一種稱之為“快速康復外科(fast.tracksurgery,)”的新治療模式應運而生[FTS是指采用有循證醫學證據的圍手術期優化組合措施,以最大程度地減輕手術相關應激,加速患者術后康復進程,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改善外科患者預后,從而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其具體包括最適宜的麻醉方法、微創技術、優良的術后鎮痛、術后早期腸內營養、早期下床活動及積極康復鍛煉等]。循證醫學證據顯示,FTS可明顯加快患者術后恢復、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縮短住院時間,從而優化醫療資源的配置。自2001年M#ler等首次將FTS模式應用到婦科手術取得成功后,其逐漸得到歐關等國醫師的認可,進而將其推廣應用至其他婦科手術中。如子宮切除術[5]、子宮脫垂行陰式手術[、卵巢的惡性腫瘤手術[]等。但目前國內許多醫師仍對FFS模式存在誤解和質疑,故本文簡述FTS理念在婦科手術領域中的應用情況,并探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較其與傳統的圍手術期管理模式的優越性.從而為臨床婦科固手術期患者帶來最大的益處。

1FTS在婦科疾病手術領域的應用

在育齡女性中無論是婦科良性疾病還是惡性疾病都很常見,且可發生在生殖道的任何部位。婦科惡性疾病的病情往往比較嚴重,甚至危及婦女生命:而婦科良性疾病雖不足以危及生命.但卻給婦女的工作和生活等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手術治療在婦科良、惡性疾病的治療中占據了很重要的位置,若能將Frs模式合理地與婦科手術結合,對加速患者術后病情的恢復、優化醫療資源的配置方面將是一大改進。也是對傳統圍手術期管理模式的重要創新。Otesen等研究陰道前后壁及子宮脫垂行陰式手術時曾報道.在41例行陰道前、后壁修補術的患者中.其中19例同時行陰式子宮切除術,8例患者同時行曼氏手術,所有患者均采用統一的FFS模式:術前宣教、標準的全身麻醉方式、術后有效鎮痛、早期腸內營養、盡旱鼓勵患者下床活動、不常規流置尿管和陰道填塞止血等處理結果發現所有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縮短至24h(傳統平均住院時間為4d).且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再入院率明顯降低,極大地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MarX等…在加快卵巢惡性腫瘤患者術后恢復的研究中發現.采用FTS模式者(持續的硬膜外麻醉、術后鼓勵患者早期進食、盡早下床活動等)與采用傳統的圍手術期管理模式相比,FTS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術后嚴重并發癥的發生率均明顯降低.認為采用grs模式對于卵巢惡性腫瘤患者的術后恢復是有益處的。手術中麻醉方式的選擇對于加快患者術后恢復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視.這是FTS中選擇最適宜的麻醉方式的體現。Wodlin等[。]研究報道,162例因婦科良性疾病行經腹子宮切除的惠者中,82例采用鞘內注射嗎啡的脊髓麻醉方式.8O例采取全身麻醉的方式,結果發現,兩組患者術后的惡心、嘔吐等不適癥狀的發生率差異雖無顯著性,但是采取脊髓麻醉方式者。術后的傷口疼痛、疲倦乏力等不適癥狀明顯減輕,由此得出結論:在經腹子宮切除術中脊髓麻醉方式有很大優勢。優化麻醉方式同樣也是FIS的重要環節之一。BorendalWodlin等_l0]在一項臨床隨機研究中發現。在FTS模式下行經腹子宮切除手術試驗者均采取FTS模式(包括無術前鎮靜藥、無腸道準備、術后限制液體輸入量、無阿片類止痛藥、鼓勵早期腸內營養、盡早下床活動等),不同的麻醉方式的選擇將影響患者術后的恢復:雖然采取脊髓麻醉組的術后嘔吐、瘙瘁等癥狀較全麻組明顯增加.但是脊髓麻醉組術后所用的止痛藥量明顯減少.且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明顯加快因此得出結論:麻醉方式的不同將影響患者術后的恢復.為了進一步改善FTS模式下婦科疾病患者的術后恢復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基于現有的相關研究資料.筆者認為FTS可以在婦科良、惡性疾病的相關領域中得到應用.且給臨床婦科疾病患者帶來了一定的益處,一方面Frs模式的有效應用能夠縮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加速患者的術后恢復。從而使患者盡快投入到工作崗位中;另一方面也節省了醫療資源,優化了醫療資源的相關配置,對緩解我國醫療資源祭張的問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目前FTS僅在婦科部分手術中得到體現.亦缺乏大樣本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因此還需要進一步開展循證醫學研究,尋求相關的證據以支持兀1s在婦科良、惡性疾病中的應用。

2微創技術在婦科FTS中的作用

過度應激除可導致全身炎癥反應外,還可以影響多臟器和系統.包括促進分解代謝、降低免疫功能、抑制胃腸功能、加重心血管和呼吸系統負擔,甚至誘發多臟器功能不全.因此應激決定了外科患者的預后。FTS的主要機制和核心就是盡量控制整個圍手術期患者的應激反應,而通過微創技術使手術微創化,從而減輕手術所致的創傷應激,是其核心和主要內容。微創手術的推廣應用,對手術操作技術這個關鍵環節的創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將當前的各種微創技術與FTS結合.能夠進一步凸顯FTS在婦科手術中的優勢.從而提高醫療質量,最大程度地保證醫療安全。目前婦科領域所應用的微創手術主要包括:腹腔鏡對盆腹腔疾病的治療、宮腔鏡對常見宮腔疾病的診治等。宮、腹腔鏡等婦科微創手術作為FTs的一個核心環節。能在有效且安全治療婦科各種良性疾病,甚至是婦科惡性腫瘤的同時,縮短住院時間.加速患者術后康復,從而達到FTS的目的。Abdollahi等Il1]發現.在全子宮切除術中.經腹腔鏡輔助下的手術患者與經腹手術者及經陰式手術者相比,患者術后疼痛減輕、并發癥發生率及出血量均明顯降低,并且患者總住院時間縮短.從而降低了住院費用。隨著微創手術的發展,宮腔鏡作為一種診斷及治療工具現已廣泛應用于臨床,宮腔粘連、子宮內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及子宮畸形等都可以采取宮腔鏡的手術方式來治療Lasmar等_l2]對宮腔鏡檢查評估不孕癥患者的一項回顧性研究發現,宮腔鏡在宮腔粘連方面的廣泛應用在不孕癥患者的治療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目前婦科領域所應用的FTS方案幾乎未涉及微創技術。僅涉及FTS中的麻醉方式優化、術后盡早恢復腸內營養、鼓勵盡早下床活動促進術后恢復等方面,而臨床中婦科微創手術的應用僅是對手術操作技術方面的重要創新。之所以會出現上述局面.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1)rrs作為一種新的外科理念模式.許多臨床醫生對其的理解還不夠深刻.而且每位醫生對FIS模式的理解不同.所采取的處理方案也不同:同時也不排除一些臨床醫生會錯誤地認為只要是手術涉及到了微創就是FTS最大化的體現。(2)即便是在目前FTS理念應用最成熟的結直腸外科中.關于RFS理念指導下的腹腔鏡手術是否比FI''''S理念指導下的開腹手術更有優勢也有爭議。有研究[n]顯示,在均應用FTS的結直腸手術中.腹腔鏡同開腹手術相比,二者在術后臟器功能恢復、住院時間等指標上差異并無顯著性。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應用了FTS方案的手術是不是就沒有必要再涉及微創技術了呢?相比微創技術的復雜性.不合微創技術的FTS是否可以取代微創技術呢?對此.筆者認為:缺乏微創的FTS應該是不夠完善的,將模式與婦科微創技術相結合.能夠進一步減少手術應激。但是結合微創的FTs是否為婦科圍手術期的最佳治療策略還有待深入研究.而如果臨床工作中只是單純、一味地追求所謂的微創.那么“所謂的微創”會不會最后變成“重創”呢?如何將婦科微創技術更合理地在FTS中發揮作用.更好地與FI"S結合從而最大化地給患者帶來切實的利益,值得每位臨床醫生深思。

3前景及展望

雖然17I''''S在普通外科領域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和應用.但是在婦科的研究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僅涉及子宮、卵巢等的部分手術.在輸卵管、陰道等方面的手術涉及不多.還需要大量的隨機對照研究及循證醫學證據來予以證實和支持。目前有限的臨床證據顯示,FTs能促進婦科疾病患者的術后康復。縮短住院時間,從而優化醫療資源的配置。如果VI''''S能在我國婦科得到廣泛推廣,勢必能提高醫療效率,加速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部分緩解醫療資源不足等問題。此外.將兀’S模式與婦科微創技術相結合,能夠進一步減少手術應激,為術后患者的快速康復奠定基礎,但結合微創的FTS是否為婦科圍手術期的最佳治療策略還不得而知。因此,FTS在婦科領域方面的應用面臨重要的挑戰:如何單獨評價FTS各個核心內容的安全性及價值性?FTS中各個核心內容之間的關系及其在FTS中占據的位置又以何種標準衡量?如何將各個核心內容更好地在臨床工作中發揮作用?而每位患者對應用FTS后的反應效果如何?這些問題值得每位研究者深思。綜合上述.筆者認為Frs作為一種新的指導理念,在婦科領域中研究的重點在于:

(1)進一步研究婦科各疾病圍手術期生理狀態變化的動態過程.以整合各種有效的措施;

(2)建立規范的、個體化的快速康復流程,并通過大量的臨床隨機對照研究檢驗其效果和安全性;

(3)應用各種先進技術,如機器人技術結合微創手術。將應激反應最小化;

(4)積極驗證結合微創的FTS是否為婦科圍手術期的最佳治療策略等。

第10篇

衛生巾,是女性朋友每個月的必需品,一個正常女性一生中平均有6年時間要與月事共處,大約需要使用1-5萬片衛生巾。一旦選擇或使用不當,不僅不能保證女性的經期衛生,還可能增加女性患婦科炎癥的機率。

女性的生理構造特殊,距離陰道和尿道很近,月經來的時候,衛生巾使得、陰道連成一個緊密的平面,的細菌混合經血和空氣(嚴重時產生的異味也由此而來),極易進入陰道。此外,由于經血有豐富的營養,當經血排到衛生巾上后,極易成為細菌繁殖的溫床。因此,女性在經期極易感染細菌從而導致婦科疾病。

優質衛生巾三要素

為了更好地呵護經期健康,如何選擇對的衛生巾?如何正確使用衛生巾?

純棉的衛生巾柔軟舒適性更好,可以作為對舒適性有更高要求的消費者首選。千金凈雅衛生棉品采用100%純天然棉花,經水刺無紡工藝制作,有很好的舒適性。

普通皮膚和過敏皮膚一定要選用透氣底膜,尤其是過敏皮膚,千金凈雅采用無紡布復合透氣底膜,結合純棉表層,達到整體透氣,因此不僅適用普通皮膚,過敏皮膚也可放心使用。

其次是無菌品質,千金凈雅衛生棉品采用四重滅菌,即原材料滅菌、環境滅菌、制作過程滅菌、整體滅菌,通過醫療器械消毒方法,徹底殺死細菌源,達到零細菌、零真菌的無菌品質。

最后,包裝也很重要。很多女性有把衛生巾放在廁所保存的習慣,但由于廁所多陰暗潮濕,衛生巾存放在里面,容易受潮,被霉菌污染。而千金凈雅在無紡布包膜之外,更采用單片獨立外包裝,杜絕了任何形式的使用前污染。

千金凈雅衛生棉品融千金藥業獨特技術,經十萬級無菌凈化生產而成。通過消除細菌源,抑菌祛味,降低經期感染的幾率及婦科疾病發病率,促使體內經血排得更干凈,加之其棉纖維最大的天然性、優良的吸水韌性和透氣性,親膚、柔軟、細膩、親和,為抵抗力弱的經期女性織出一張零死角的保護膜,履行其關愛女性、保護女性的職責。

經期健康需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對很多女性來講,來“大姨媽”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不僅要伴隨一些經期綜合癥的出現,如果經期衛生沒有做好,說不定還會因此埋下婦科疾病的隱患。因此除了衛生巾本身質量,經期衛生和衛生巾使用方法也很重要。

1.衛生巾不要放在衛生間

一些女性為了取用方便,買了衛生巾會放在衛生間的儲物柜里儲存。洗手間多陰暗潮濕而衛生巾受潮后細菌更易侵入。拆包后的衛生巾應放在干燥、潔凈的地方,受潮后就不要再使用。

2.更換衛生巾要洗手

手將衛生巾拆封、打開、撫平、粘貼的過程,會將病菌帶到衛生巾上。衛生巾直接接觸女性外陰皮膚而經期又是女性抵抗力較低的時期,稍不注意,就會增大患婦科疾病的幾率。

3.2小時更換一次

經血中含有S富的營養物質,負載經血的衛生巾環境溫暖濕潤,很容易滋生大量細菌,經期建議每個白天2小時更換一次。

第11篇

【關鍵詞】  女性衛生保健服務;調查

女性的健康不僅關系到自身的生活質量,還關系到眾多家庭的幸福,甚至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1],因此,婦幼衛生保健工作的好壞,是衡量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為了解我省成年女性衛生保健服務利用情況,確定我省成年女性衛生保健服務重點。我們按照“中國成人慢病相關危險因素監測方案”要求,對河北省11個市20個區(縣)的成年女性進行了衛生保健服務利用情況調查,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調查時居住在調查地6個月以上、已婚或25歲以上未婚女性。

1.2 調查方法 采用多階段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在全省11個市173個區(縣)范圍內根據經濟、人口、地理環境等因素抽取20個區(縣),包括40個鄉鎮(街道)、120個自然村(居委會),4 200個居民戶,在居民戶中依出生年月日期與調查日期最接近的1人作為被調查對象。調查由經過統一培訓合格的調查員入戶并按中國成人慢病相關危險因素監測問卷[2]對被調查者進行逐一詢問和填表。

1.3 調查內容 人口學資料,如年齡、民族、文化程度、職業等。衛生保健服務利用情況,過去1年內,主要享受醫療保險服務的情況,個人承擔醫療費用的實際數額,近5年做健康體檢的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全部數據用foxpro 6.0建立數據庫,統一兩次錄入,應用spss 13.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調查對象基本情況 共有2 556名已婚或25歲以上未婚女性符合調查條件,其中城鄉分布:城市906名,占35.45%;農村1 650名,占64.55%;城鄉比1∶1.82。年齡分布:<25歲41名,占1.6%;25~34歲345名,占13.5%;35~44歲823名,占32.2%;45~54歲740名,占29%;55~64歲444名,占17.4%;≥65歲163名,占6.4%。民族分布:漢族2 422名,占94.80%,其他民族134名,占5.2%。文化程度分布:文盲、半文盲559名,占21.9%,小學746名,占29.2%;初中873名,占34.2%;高中或中專314名,占12.3%;大專或大專以上64名,占2.5%;職業分布:農林牧漁水利人員1 560名,占61.0%;生產、運輸設備操作有關人員92名,占3.6%;商業、服務業人員107名,占4.2%;機關、組織、事業單位負責人和辦事人員87名,占3.4%,專業技術人員63名,占2.5%,其他勞動者92名,占3.6%;未就業375名,占14.7%,離退休人員180名,占7.0%。

2.2 不同年齡城鄉女性體檢率 城鄉女性被調查人群婦科體檢率13.0%;55歲以下年齡組體檢率較高,55歲以上隨年齡增加體檢率下降;不同年齡組之間體檢率存在差異(χ2=26.934,p<0.01);除<25和65歲以上年齡組外,其余各組城市女性體檢率均明顯高于農村。見表1。表1 不同年齡的城鄉已婚女性和年齡超過25歲的未婚女性體檢率

2.3 不同文化程度城鄉女性體檢率 城鄉女性被調查人群婦科體檢率隨文化程度提高逐漸增加,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最高達56.3%,小學和文盲、半文盲最低為7.2%;不同文化程度體檢率有差異(χ2=199.424,p<0.01)。初中、高中或中專組城市女性體檢率高于農村。見表2。

2.4 不同職業的城鄉女性體檢率 城鄉女性被調查人群中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的體檢率最高,達53.6%,農林牧漁水利業生產人員的體檢率最低,為7.5%。其他依次為國家機關、黨群組織、企業、事業單位負責人,專業技術人員,離退休人員,商業、服務業人員;不同職業女性體檢率存在差異(χ2=254.333,表2 不同文化程度的城鄉已婚女性和年齡超過25歲的未婚女性體檢率表3 不同職業的城鄉已婚女性和年齡超過25歲的未婚女性體檢率p<0.01)。除其他勞動者、未就業和離退休人員外,其他行業被調查人員婦科體檢率城市高于農村。見表3。

2.5 城鄉女性不同類別婦科檢查率 城鄉女性被調查人群中做過乳腺x光影像學檢查的為9.9%,其中城市為17.2%,農村為5.8%,城市明顯高于農村(χ2=85.532,p<0.01)。做過子宮頸細胞學涂片檢查的為7.1%,其中城市為12.6%,農村為4.1%,城市明顯高于農村(χ2=64.555,p<0.01)。見表4。表4 不同類別婦科檢查的城鄉已婚女性和年齡超過25歲的未婚女性體檢率

2.6 享受不同保險的城鄉女性體檢率比較 城鄉女性被調查人群中87.8%(2 243/2 556)的城鄉女性未享受任何醫療保險,其中做過婦科檢查的僅占8.9%;僅有12.2%(313/2 556)的城鄉女性享受醫療保險,其中做過檢查的占42.5%;城鄉是否享受醫療保險2組間女性體檢率比較有顯著差異(χ2=273.270,p<0.01)。城市和農村做檢查情況比較,享受醫療保險組城市女性體檢率明顯高于農村(χ2=39.806,p<0.01)。見表5。表5 享受不同種類衛生保健服務的城鄉已婚女性和年齡超過25歲的未婚女性體檢率

3 討論

從本次調查情況看,被調查地區城鄉女性近5年僅有13.0%的人參加過健康體檢,城市均明顯高于農村。從相關影響因素看,在參加過健康體檢的女性中,大專或大專以上、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參檢比率最高,分別為56.3%和53.6%,文盲、半文盲以及農林牧漁水利人員最低,僅占7.2%和7.5%;55歲以下年齡組體檢率較高;87.8%的人未有任何醫療保險,其中,91.1%的人未做過婦科檢查;可見,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職業、不同年齡以及擁有醫療保險對女性是否愿意和能夠參加健康體檢均有一定影響,文化程度越高,工作越穩定,對健康體檢的認知、重視程度以及參與健康體檢的意愿和能力條件也越強。

綜上所述,我們應注意:(1)提高女性健康體檢率。在我國,女性占人口的一半,是改革開放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生產力,是經濟建設不可缺少的力量,保護女性的健康對于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3]。但由于生活節奏加快、競爭日趨激烈,乳腺癌、子宮頸癌等婦科疾病發病率上升,并成為影響女性生活健康的重要因素。健康體檢是預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定期健康體檢,可以了解自身健康狀況,發現一些不易察覺的早期疾病,及時干預、終止疾病的發生發展。因此,必須想方設法提高城鄉成年女性健康體檢率。(2)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等大眾媒介,開辦衛生知識專欄、積極廣泛地開展健康教育工作,使女性的保健知識不斷增加,自我保健意識增強,提高衛生保健服務利用能力[1]。(3)提高社會支持力度。完善醫療保險制度,提高城市和農村女性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農村合作醫療的比率,將重大婦科疾病檢查治療納入醫保范疇,提高不同職業、不同地域女性參加健康體檢和婦科檢查的積極性;對乳腺癌、宮頸癌等重大婦科疾病給予專項資金支持,提高普查率;倡導企事業單位和每一個家庭建立女性定期體檢制度,針對不同的年齡段每隔1~2年進行一次有針對性的體檢,并適當從工作和生活上減輕女性壓力,使其有時間有機會關愛自身健康。(4)推動社區/鄉鎮婦幼保健工作。充分發揮社區和鄉鎮衛生院防保醫生的作用,積極為城鄉女性提供全面、綜合、個體化的保健服務和健康咨詢與指導,及時解決女性在看病、就醫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參考文獻】

   1 劉海燕,郭曉雷,鹿子龍,等.山東省成年婦女衛生保健服務利用情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中華醫學研究雜志,2006:11731175.

第12篇

【關鍵詞】 孕產婦; 自我保健; 現狀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Zhongshan City Maternal Self-care Service Present Situation/LE Jun,CHEN Yun-cong,HUANG Xiang,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17):073-076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health services utilization of pregnancy and childbearing women within one year of maternal,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in order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optimizing and improving maternal health management services in Zhongshan city.Method:Two stage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study the women in a town of Zhongshan city during the period of pregnancy and within one year after birth,field investigation and gynecological examination were carried out using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the data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SPSS 13.0 software.Result:The mean age of maternal was (27.86±3.88) years,the education level was concentrated in junior high school (32.61%) and high school/technical school (28.06%),the average monthly household income wa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1000 to 5000 yuan (75.30%),only 77.99% of maternal were not suffered from gynecological diseases,the selection of self -care institutions were mainly in secondary hospital (general hospitals) (49.28%) and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14.35%),only 65.80% of maternal had received gynecological in past two years,47.10% of maternal thought the folic acid should be added when pregnancy,only 71.53% women have the plan for pregnancy,only 83.73% of them received prenatal care.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age (OR=1.070),suffered from gynecological diseases cases (OR=0.910),the average monthly household income level (OR=0.246) and health care institutions selection (OR=2.464) were major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utilization of maternal health services.Conclusion:It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state’s basic public health services to implement maternal health services,keep abreast of maternal health care needs,in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health awareness and utilization of maternal health services effectively.

【Key words】 Maternal; Self care; Present situ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Shiqi Clinic of Third People’s Hospital in Zhongshan City,Zhongshan 528403,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17.020

孕期保健是降低孕產婦在各孕產期風險保健指標的有效方式,也是國家優生優育和降低醫療衛生成本最為經濟有效的手段,而要優生優育,提高人口素質,應首先提高孕產婦的自我保健意識[1-2]。多項研究表明,孕產婦保健服務的有效利用能降低妊娠期婦女的死亡率,產前檢查和產后護理可以有效降低孕產婦和新生兒發病率、死亡率及在生產過程中并發的婦科并發癥[3]。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了解中山市孕產期及生育后1年內婦女的自我保健情況,分析其影響因素,旨在為有針對性的提出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的策略建議提供依據,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兩階段整群抽樣的方法,于2015年6月-2015年12月在中山市某鎮隨機抽取4間社區衛生服務站,并根據社區衛生服務站信息系統統計資料對轄區內包括孕期內、生產后1年內的婦女進行問卷調查,共調查孕產婦418人。納入標準:(1)中山市某鎮常住人口(在住地生活超過半年);(2)調查期間正處于懷孕狀態;(3)系統當中顯示已接受產后訪視服務且生產后未超過1年。本研究經中山市第三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研究的全部調查對象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調查方法 采用自制的調查問卷,通過入戶調查和集中調查的方法進行調查。本研究經經培訓合格的調查員按調查表的項目對目標人群進行詢問調查,卷調查內容主要包括被調查者的一般情況、婦科病患病狀況、保健知識知曉狀況、保健服務情況等。由婦科醫生對調查對象進行體格檢查和婦科檢查,部分婦科檢查有疑問的則進行B超檢測。婦科疾病檢查主要包括盆腔炎、陰道炎、宮頸炎、附件炎、卵巢腫瘤和子宮肌瘤等。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6.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以P

2 結果

2.1 孕產婦基本情況 本研究共調查孕產婦418人,其中185人(44.30%)正在懷孕,233人(55.70%)為1歲以內孩子的母親;孕產婦年齡21~48歲,平均(27.86±3.88)歲;文化程度以初中(32.61%)和高中/技校(28.06%)為主;平均家庭月收入主要集中在1000~3000元(36.93%)和3001~5000元(38.37%)。

2.2 孕產婦接受保健服務情況 299人(71.53%)孕前制定有懷孕計劃;320人(76.56%)參加了孕前健康檢查;孕期補充葉酸的為249人(59.57%);建立孕產婦保健手冊的有363人(86.84%);接受孕期保健服務的有350人(83.73%);產后接受社區人員入戶訪視的有350人(77.99%),各項目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3 婦科疾病患病情況 結果顯示,高達91.63%的孕產婦認為有必要進行婦科疾病普查;孕產婦所患婦科病主要以陰道炎(14.59%)和宮頸炎(4.07%)為主。在調查對象中,無罹患婦科疾病、罹患陰道炎和宮頸炎三項指標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4 孕產婦保健知識的知曉及行為情況 結果顯示,65.8%孕產婦近兩年曾接受婦科檢查;僅10.0%的孕產婦在近兩年曾接受子宮頸細胞學涂片檢查;47.1%的孕產婦知曉孕前補充葉酸的重要性。在調查對象中,是否近兩年接受婦檢、近1年接受乳腺檢查、近1年內人工流產及孕前補充葉酸的認知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5 孕產婦選擇的保健醫療機構現狀 孕產婦選擇的保健醫療機構主要集中在二級醫院(綜合性醫院)(49.28%)和市婦幼保健院(14.35%)。除選擇三級醫院(綜合性醫院)外,正在懷孕和產后1年的孕產婦選擇各保健醫療機構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6 孕產婦保健意識行為影響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以孕產婦是否接受孕前檢查為因變量,以年齡、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婦科疾病患病情況、保健機構選擇情況等因素為自變量,進行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孕產婦患婦科疾病情況、家庭平均月收入水平及選擇保健醫療機構情況是影響孕產婦保健意識行為的主要影響因素,見表5。

3 討論

在孕產婦保健中,自我保健能發揮孕產婦在保健中的主觀能動性,其自我保健不可忽視。在生活當中,只有重視自我保健,才能提高孕產婦在生育前后的健康水平[4-5]。本研究結果表明,僅71.53%的孕產婦在懷孕前制定有懷孕計劃,而接受孕前檢查(76.56%)和補充葉酸(59.57%)的比例明顯低于懷孕期間建立保健手冊(86.64%)和接受孕期保健服務(83.73%)的比例;此外,高達22.01%的孕產度患有婦科疾病,而近兩年接受婦科檢查(65.80%)、乳腺檢查(48.10%)及子宮頸細胞學圖片檢查(10.00%)的孕產婦比例均較低。上述結果提示中山市孕產婦對于產前保健服務的利用度和重視度不夠,與我國計劃生育政策調整和轉變后更加注重生育質量的導向存在一定的差異。

本研究結果顯示,盡管高達91.63%的孕產婦認為有必要進行婦科疾病普查,但在過去的1年內僅47.1%的孕產婦知曉孕前補充葉酸的重要性。社區保健是以健康為中心,社區人群為主要對象,以促進社區人群健康為目標,而孕產婦作為特殊人群,是社區主要的保健對象[6]。此外,結合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開展和落實,依托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孕產婦管理機制,是提高孕產婦健康意識的重要途徑之一[7]。盡管如此,本研究結果顯示孕產婦在選擇保健機構時仍主要集中在二級醫院(綜合性醫院)(49.28%)和市婦幼保健院(14.35%),選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僅為4.31%。有研究表明,加強孕產婦的健康教育宣傳力度是提高孕產婦自我保健意識的重要舉措之一[8]。要優生優育,提高人口素質,首先要提高孕產婦的自我保健意識,利用多個途徑,學習保健知識[9-10]。上述結果表明,中山市孕產婦自我保健意識較為薄弱,自我保健服務利用度較低,尤其在社區層面的健康教育以及相關保健服務由于孕產婦選擇保健機構的差別而十分薄弱。本研究結果顯示,孕產婦集中懷孕及生產主要集中在27歲左右,家庭收入水平相對較低,文化程度普遍處于高中及以下階段(60.67%)。有研究表明,婦女的經濟收入水平和文化程度是影響孕產婦保健服務利用狀況,尤其是孕前婦女病檢查意識行為和健康檢查等的重要因素[11-13]。影響因素分析結果表明,隨著年齡和收入水平的增加,孕產婦接受孕前檢查的比例逐漸升高;此外,文化程度對孕產婦自我保健的影響最為明顯,文化水平較高的孕產婦具備較高的自我保健意識,能夠更加自覺地接受自我保健行為和獲取相關知識,進而提高有關健康知識的知曉率,該結果與國內相關研究結果相一致[14-16]。同時,患有婦科疾病的孕產婦相比較未患病者更易于主動采取和接受孕前檢查,并且孕產婦更傾向于選擇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作為孕前檢查的保健機構,這與中山市同類研究結果相一致[17-18]。

健康教育是一種具有獨特保健功能的舉措,對孕產婦相關課題的研究表明,要提高孕產婦的自我保健意識,首先要給她們提供一個平臺,通過引導等方式,促進孕產婦對衛生服務的利用,提高孕產婦對公共衛生服務的使用率[19-22]。因此,應以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載體,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為基礎,配合綜合性醫院及專科醫院更加深入和專業地進行孕產婦保健服務,通過健康教育來提高孕產婦的自我保健意識,引導孕產婦積極根據自身需要參加保健服務,學習具體的健康技巧和保健方法,提高孕產婦的自我保健能力[23-25]。

參考文獻

[1]劉松,于貞杰,劉相瑜,等.孕產婦保健服務利用現狀調查[J].中國公共衛生,2012,28(3):263-265.

[2]張國榮.基層醫療保健機構孕產婦保健服務利用現狀與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4,10(28):49-51.

[3]劉松.我國孕產婦保健服務利用現狀及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D].濰坊:濰坊醫學院,2012.

[4]陳素玲.孕期健康教育在婦產護理中的臨床意義及價值[J].中國醫學創新,2011,8(6):97-98.

[5]徐冬梅,黨秋紅,孫利環.葡萄糖篩選試驗在孕期保健中的意義[J].中國醫學創新,2012,9(23):130-131.

[6]張國榮.基層醫療保健機構孕產婦保健服務利用現狀與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4,28(10):49-51.

[7]劉大靜.社區孕產婦保健知識知曉情況調查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3,16(31):4204-4205.

[8]陳婷.我國社區孕產婦保健現狀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2,14(6):412-413.

[9]周葉青.貫穿性健康教育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2,9(22):136-137.

[10]彭西鳳.淺談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中國醫學創新,2012,9(26):78-79.

[11]王愛香,楊美貞.孕產婦檢測感染性病原體血清標志物的臨床意義[J].中國醫學創新,2011,8(5):148-149.

[12]王麗瓊.江川縣孕產婦人群中HIV/AIDS流行情況及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J].中國醫學創新,2011,8(10):87-88.

[13]王亞秋,劉國鳳,丁偉.孕期婦女血糖水平對sICAM-1、尿U-ALB含量的影響及相關性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8):29-30.

[14]劉小敏,劉瑩,任志宏,等.2010-2014年深圳市孕產婦艾滋病認知水平及影響因素分析[J].實用預防醫學,2016,22(3):321-323.

[15]徐奕.社區孕產婦有關需求的調查[J].護理雜志,2016,32(1):61-62.

[16]陳婉,林菲,蔡衛鏗.圍產期保健中產前檢查與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吉林醫學,2016,58(2):469-470.

[17]楊華杰,周志衡,王家驥.農村社區居民慢性病就診取向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10,26(9):1128-1130.

[18] Yang H,Huang X,Zhou Z,et al.Determinants of initial utilization of community healthcare services among patients with major non-communicable chronic diseases in South China[J].PLoS One,2014,9(12):e116 051.

[19]陳素玲.孕期健康教育在婦產護理中的臨床意義及價值[J].中國醫學創新,2011,8(6):97-98.

[20]何海燕,麥燕芳,江雪影.整體護理結合孕期保健對提高產科護理質量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16):84.

[21]郭天智,涂素華,李世珍,等.責任制護理模式下的QQ群平臺在孕期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 .中國醫學創新,2014,11(34):116-118.

[22]李樂萍.社交網絡在孕期健康教育中的應用與成效[J].中國醫學創新,2012,9(26):137-138.

[23]徐樂,陳迎春.孕產婦保健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國醫藥,2009,7(12):167.

[24]劉松,于貞杰,劉相瑜,等.孕產婦服務現狀調查[J].中國公共衛生,2012,28(3):263-26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寨县| 曲阳县| 沾益县| 武穴市| 禄劝| 常州市| 马山县| 云南省| 碌曲县| 成都市| 花莲市| 保亭| 顺平县| 榆社县| 平安县| 平远县| 龙川县| 潜山县| 海门市| 城市| 五家渠市| 克山县| 三河市| 麻阳| 宕昌县| 兴仁县| 百色市| 义马市| 闽侯县| 连云港市| 陈巴尔虎旗| 蒲江县| 洪洞县| 拜城县| 宁陕县| 梓潼县| 梁山县| 河津市| 鄂州市| 化德县| 华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