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草莓種植與管理技術

草莓種植與管理技術

時間:2023-09-28 18:00:3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草莓種植與管理技術,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草莓種植與管理技術

第1篇

【關鍵詞】大棚栽培;無公害;草莓栽培

草莓因其營養價值高,味道香甜可口,深受人們的喜愛。草莓的生存能力強,成熟所需天數少,且繁殖速度快,較易種植,通過大棚種植還可以調節草莓的采收上市時間,能夠獲得較大的經濟效益,是一種適合適度規模經營的水果種類。

1我國無公害大棚草莓種植的現狀

無公害草莓以質量高、安全性高、環保性高等眾多優良品質為人們所熟知。但是在現階段,種植無公害草莓還面臨著諸多方面的制約,例如種植地的氣候、種植前所投入的成本以及種植時所使用的相關技術等等,因此就使種植戶們存有一定的顧慮[1]。因而對無公害大棚草莓種植技術的探究對草莓產業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現階段,我們國家對無公害草莓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向其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時還制定并頒布了大量的優惠政策向無公害領域進行傾斜,對其進行有力的支持。比如,對種植無公害草莓的農戶加大補貼的力度,讓他們能夠有更大的動力去推廣無公害草莓。總而言之,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無公害草莓的相關技術勢必會在我國各個地區開花結果,獲取進一步的發展[2]。

2品種的選擇

在進行無公害草莓種植的過程之中,要盡可能的選擇那些休眠淺、不容易受到各種因素影響以及品質優良、具備極高的抗蟲害能力的草莓品種,比如章姬或者紅顏等等。除此之外,還應該注意,在草莓田上,要對所種植的品種的數量進行嚴格的控制,在通常的情況下,以四個或者五個品種最為適宜,在一定程度上最大限度的提升草莓的產量,在對草莓進行混合種植的時候,草莓的種植人員還應該把早熟的草莓和中熟的草莓進行混合種植,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讓草莓的采摘期盡可能的分散,更加有利于草莓的種植管理工作。

3草莓繁殖的技術

在對草莓進行種植的過程之中,最為常見的一種草莓繁殖技術就是匍匐莖繁殖法。這種方法主要是在對漿果采摘完畢以后,就把這塊地作為子苗的種植田,一般情況下每隔一行采摘一行,還要對草莓田進行整體施肥,來保證土壤的肥力。在對草莓繁殖的過程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把握好時機,要徹底清除以前的種子苗,只有這樣才能夠為后續的工作奠定一個良好的開端[3]。第二,等到莖大量繁殖的階段,要對莖蔓進行有針對性的整理,使其均勻分散。第三,要注意草莓田的灌溉和排水工作,遵循雨季排水、旱季灌溉的原則,使草莓田保持最佳的含水量。第四,在對草莓田進行施肥的時候,應該根據具體的土質情況,添加適量的復合肥和尿素,第五,要注重防止病蟲害和及時清除雜草共同進行。第六,在進行匍匐苗移植工作的時候,應該把匍匐莖剪短,只有這樣,才能夠保障種植苗能夠順利的成長和發育。

4草莓栽植技術

4.1大棚地址的選擇

在無公害大棚中種植草莓,首先要考慮大棚建立地址的空氣是否清新、無污染,而且水質也要沒有污染,同時還要看土壤,土壤肥力在其次,主要檢查土壤中是否存在污染物,一定要使空氣、土壤與水質都達到無公害的標準。其次,選擇的位置,要選擇以前沒有栽培過草莓的土壤,并且未被水旱輪作過的土地。再次,選址完成后,要消毒選址的土地,主要在高溫天氣利用太陽進行熱消毒。最后,深翻土壤,用水將土地透徹灌溉,并在選址土地上鋪設一層地膜,同時建立大棚骨架,然后在上面搭建大棚膜[4]。

4.2移栽技術

在對草莓進行移植的時候,最為恰當的時間當屬于立秋之后,在符合草莓移植的機會出現以后,應當在最短的時間完成草莓的移植工作。對于對草莓進行移植的時候的溫度,應該以15攝氏度到20攝氏度最為適宜,在光照不是特別充分的情況下移植,往往可能獲得更好的效果。

5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

在草莓栽培中應盡量避免多施、偏施肥料,在栽培季開始前注重補充有機肥,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根據測土結果施用肥料,對養分含量偏高的土壤控制肥料投入;在追肥時要注重中、微量元素的補充,避免因某種元素的缺乏導致草莓生長發育不良。對于病蟲害防治,要根據不同的病癥采取不同的措施,比如,對于草莓灰霉病,這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真菌病害,為了能夠對其進行有效的治理,可以用腐霉利煙劑進行熏蒸。

第2篇

每年2、3月份,一種酸甜可口、晶瑩剔透的水果――草莓總會在第一時間讓人們感受到春天的氣息。今年2月18日至22日,第七屆世界草莓大會在北京召開,這是被譽為“草莓界的奧林匹克”的世界草莓大會首次走進亞洲。

小小草莓到底有多大的經濟價值?對北京的旅游業、農業產業又有何影響?

經濟新地標

10年前,當第一棵草莓苗,翻山越嶺落在北京時,誰又會想到,這個“水果皇后”會在這里開花結果,并肆意地快樂生長。那紅的、紫的,胖的、瘦的,大的、小的草莓,在為游客營造一個浪漫春天的同時,也悄然地助推著北京“都市型現代農業”興起。

短短幾年時間,北京的草莓就從不足1000畝發展到了1萬多畝,成為農業產業中的第一大產業,僅2011年一年,北京昌平區就接待草莓觀光采摘游客達32萬人次。章姬、紅顏等優質品種也從陌生變成了婦孺皆知。更重要的是,通過打造了“草莓”強大的產業鏈,獲得了2012年第七屆世界草莓大會的主辦權。

2008年3月,在西班牙第六屆世界草莓大會上,北京以129票的絕對優勢勝出美國、日本,取得了第七屆世界草莓大會的舉辦權。

每四年舉行一次的世界草莓大會,都會匯集世界草莓學術界、產業界的精英及最前沿的科技成果,極大地推舉辦國草莓產業的發展。第七屆世界草莓大會也為北京都市型現代農業打開了走向世界的一個窗口。現在,世界上先進的草莓生產要素正在不斷聚集北京,僅北京昌平一個區就已儲備國內外草莓優新品種135個、先進栽培模式17種,建立了中國草莓種植資源基因圃和6000畝種苗繁育基地;共建成草莓日光溫室1萬余棟,草莓年產量突破1200萬公斤、年收入超過2.4億元。

近幾年來,昌平都市農業經濟發展經歷了不同階段,既有“蘋果節”的輝煌,也有“草莓大會”的契機。昌平區副區長蘇衛東對此表示,昌平將休閑旅游業定位為戰略性支柱產業,以“發展一個產業,帶動一方經濟,富裕一方農民”為出發點,加大科技研發力度,引進國內外先進要素聚集昌平,培育高新技術人才克服發展瓶頸,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上進行研發和創新,推動整個產業健康蓬勃發展。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城鄉要素流動,第一產業必然向二、三產業延伸。都市型現代農業是依托都市的輻射、按照都市的需求、運用現代化手段,融生產性、生活性、生態性于一體的現代化大農業系統,其核心就在于一二三產的有機融合。而大力發展會展農業,將會展的經濟功能、生活功能、生態功能注入農業產業發展之中,正是首都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的必然選擇。

目前,北京草莓產業的發展已經達到領先國內、接軌國際的水平;形成了以草莓生產為中心的“草莓產業鏈”和“草莓文化”;以“草莓經濟”為中心,成功整合了以草莓觀光采摘為代表的休閑旅游產業鏈。

如今,隨著昌平草莓成功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一個國內領先的地理標志產品品牌基地正在悄然崛起。這標志著昌平“草莓”為載體一個新經濟地標的形成。

為什么是草莓

草莓被譽為“水果皇后”,是國際市場重要的商品和十大水果之一。近年全世界草莓產量約150萬噸,接近杏和甜櫻桃產量的總和,歐洲占55%,北美占30%,亞洲占15%。在歐洲,波蘭草莓產量居首位,素有“小漿果超級大國”之稱,年產20萬噸。在亞洲,日本草莓產量占第1位。草莓是日本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水果,其人均消費金額在各類鮮果中僅次于柑橘和蘋果,居第三位。其銷售價格則居第一位,被稱為“貴族水果”。在中國,草莓也已經成為水果產業中發展最快的新興品種。

由于人工種植難度大,上規模的種植戶少,目前草莓市場正呈現供不應求的態勢,價格逐步攀升,給當地種植戶帶來了其他種植業所無法比擬的回報率。

負責昌平全區草莓種植技術推廣的昌平區農業服務中心主任許克仲感慨的說,“一個品種可以開辟一個市場,一項技術可以發展一個產業”。

從上世紀60年代起,昌平區就開始栽培草莓,但草莓作為產業由政府大力發展,卻是源于2001年的一次考察。

2001年清明節,時任昌平區財政局副局長、分管農村財政的許克仲隨昌平區的考察團到河南漯河考察。聽說當地有一家企業的草莓種植很有特點,一行人決定馬上去看看。“趕到這家公司時天已經黑了。在那里,我第一次看到了巴掌一樣大的‘童子一號’草莓,而且味道甜美。”

回到北京后,許克仲等人對草莓的基礎知識和市場行情進行了詳細調研。他們發現,草莓具有極高的食用價值。草莓不但營養豐富,富含有機酸、果膠、維生素以及鈣、磷、鐵、鉀、鋅等人體必須的礦物質和部分微量元素,而且果實鮮紅美艷、柔軟、甘酸宜人、芳香馥郁,是水果中難得的色、香、味俱佳者,因此被譽為“水果皇后”。

他們還發現,北京發展草莓產業還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首先,北京具有發展草莓產業的自然稟賦。昌平的土壤屬微酸性沙質土壤,透氣性好;北京的小氣候特點非常適宜種植草莓,北緯40度是國際公認的草莓極佳生產帶,晝夜溫差大,草莓生長期光照充足,有利于草莓糖分的積聚和風味的形成。

其次,北京具有生產草莓的區位優勢。作為一種新鮮漿果,草莓對儲存和運輸的環境、時間要求極高。而北京這個巨大的高消費市場,為草莓的銷售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剛開始,許克仲提出要把興壽鎮建成草莓專業鎮,并把第一個專業村選在了麥莊村。當時,當地農民從未吃過草莓,更別提種植了。對于鎮政府的號召,大家心里都沒底兒,一到晚上,許克仲等鎮領導就給村民開大會,講解草莓是怎么回事兒。第一年,麥莊村建了70棟草莓溫室,村民們擔心種不好、銷不掉,都不敢承包。到最后,還剩下16棟溫室實在“推銷”不出去,村支書只好自己全包了……結果,當年每棟溫室就凈賺近2萬元。“現在,要是村里新建溫室,村民都搶著承包,得抓鬮,根本輪不到村干部。”許克仲笑著說。

幕后的推力

草莓還是原來的草莓,但是原來的小草莓為什么能“紅”成現在的大產業?任許克仲介紹說:“一個問題草莓,就可能毀掉一個產業!”

昌平區政府高度重視草莓質量問題。他們意識到,要想種出好草莓,就必須有一套規范化的流程來規范農民的種植行為。于是,昌平區開始建立推廣育苗、整地、做畦、肥水管理、植保、保墑、采摘、保存和運輸等各個環節的技術標準和管理規范,已經形成了草莓種苗繁育和草莓栽培生產兩套技術規范和質量標準。

從某種意義上說,標準制定起來容易,落實起來難。難就難在農民是分散生產,生產過程難以控制。

當地政府一方面開展了大量的技術培訓,把這些技術標準和管理規范灌輸到農戶中去。僅2009年,昌平區就建起了9所草莓田間學校,輻射帶動了20個村1500多草莓種植戶。開展了草莓科技大講堂活動,對全區2000戶草莓種植戶輪訓兩遍。另一方面,采用政府補貼這一經濟杠桿,推出了《昌平區草莓生產用藥補貼卡》,草莓種植戶憑卡購買區有關部門認定的低毒、低殘留農藥,可享受50%的政府補貼。為了保證草莓的風味,對種植草莓所需的有機肥給予50%的政府補貼;為了防止種植戶到外地購買低價、低質種苗,區政府又推出了種苗補貼。同樣,農民建設日光溫室也必須符合標準才能拿到溫室建設補貼。

盡管種植過程已進行了全程監測,但昌平區農服中心又斥資百萬元購買了快速檢測系統,對即將上市的草莓還要進行檢測,要求違禁農藥的指標必須是零。對于使用違禁農藥或超量使用農藥的種植戶,則取消享受相應的補貼政策。

通過技術服務、政府補貼和全程監測,昌平區把草莓種植標準落到了實處,真正形成了“良種、良法、良田”體系。目前,昌平區正在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打造現代農資配送體系,并以此為載體,推進整個草莓產業的信息化管理。該體系將在全區建設“一中心兩站十店”。“一個中心”就是農資連鎖經營管理中心,建立農資信息、農戶信息數據庫;“兩站”是兩個配送站,負責將合格的農資配送到十個直銷店;“十店”是十個與中心聯網的農資直營店,同時又是草莓醫院。農民手持記錄了種植戶姓名、種植地點、種植面積、品種等基礎數據的磁卡購買農資。

到店后由電腦或專家進行病害診斷,然后得到診斷結果、處方及使用方法,然后持磁卡和診斷結果購買相應數量的農藥,并繳納個人承擔的那一半費用。通過這種方式,不但農民及時準確地得到了政府的農資補貼,政府也由此掌握了全區每一個農戶的用肥、用藥情況,從而能夠更好地掌控整個草莓產業的發展。

草莓長得好,還得賣得好。沒人吆喝,好東西也會被埋沒,更何況是保鮮期只有短短幾天的草莓鮮果。

給草莓宣傳造勢,農民小家小戶辦不了,政府出面幫忙吆喝。眼下,正是草莓采摘的旺季,昌平區政府出資,在北京城區100輛公交車上打出了鮮艷、搶眼的草莓廣告,公交車開到哪兒,昌平的草莓采摘熱線就宣傳到哪兒。

怕市民嫌光摘草莓太單調,昌平區又整合區里其它旅游資源,精心安排了十幾條吃、住、游一條龍的精品采摘路線,并通過媒體廣而告之。甚至在部分社區開出了采摘班車,免費接送居民到地頭摘草莓。

興壽鎮東營村的董玉茹去年剛開始種草莓,怕自己沒路子,草莓賣不出去,愁得整宿睡不著覺,“結果,好多人拿著報紙自己就來了。”

由現在,昌平草莓已經在京城闖出了名氣。冬春季節,大大小小的草莓采摘園里人滿為患,堵車更是常事。尤其是草莓最俏的一二月份,想摘草莓還得提前打電話預約,否則很有可能撲個空。

草莓紅了,村民富了

草莓熱銷,當地種植戶自然受益頗豐。北京綠安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御林湯泉度假村王玉祝副總經理介紹說,一個大棚一個生產季能產草莓3000斤,純收入至少3萬元。

昌平小湯山御林湯泉度假村,在當地草莓采摘園里小有名氣。“今年草莓大會太火爆了,僅年后一個月就接待了近1000名游客。一天能有近幾萬元的收入,比以往全年的收入多很多!”王玉祝這樣感嘆,“真沒想到草莓能賣這么好。往年都盼著采摘客上門,這幾天卻怕采摘客打電話。”

昌平興壽鎮農戶魏國來種了12棟溫室草莓,最初心里還忐忑打鼓,怕賣不出去。現在,收草莓的小商販天天在地頭轉,魏國來卻無暇搭理。兩部手機天天熱線不斷,“盡是聯系采摘的城里人。”

老魏家如此,整個昌平區也是如此。“我們老倆口在家種草莓不比你們年輕人上班掙得少!”興壽鎮麥莊村種植戶張大爺守在自家的草莓日光溫室里,看著即將成熟的草莓笑著說道。如今,昌平的農民不用到處奔波找工作,守著自家的一畝八分地就能把錢賺。種植草莓早的農民如今家家都買上了汽車,種植晚的也都嘗到了甜頭,紛紛將重心全部轉移到了種草莓上,一年一棟標準的日光溫室純利潤就能達到3萬以上,小草莓成了昌平農民的“金豆子”,鼓起了草莓種植戶的錢袋子,草莓產業成為了當地農民發家致富的新途徑。

第3篇

關鍵詞:草莓;育種;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68.40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3)-12-38-1

育種技術是草莓高效種植的關鍵技術之一。盡管我國草莓生產面積已居世界第一,但是,種植者對草莓育苗環節并不重視,長期以來一直利用草莓匍匐莖自育自繁,生產上采用小苗、弱苗或者花芽分化不良秧苗的現象很多,而且長期在同一地塊進行草莓育苗,連作現象較普遍,引起草莓植株生長不良,病蟲害發生嚴重,成熟上市時間延遲,產量、品質下降,直接影響了草莓的經濟效益。因此,特別需要提高草莓育苗技術水平。

1 種子獲取

從優良的單株上選擇充分成熟的果實,或經定向授粉雜交得到的果實。這些植株一般要求生長期間未進行過生長調節劑處理。用刀片削下帶種子的果皮,平鋪在紙上陰晾;或將帶種子的果皮,不斷揉搓后洗去果皮得到種子。也可采用機械取種,用高速組織搗碎機或果汁機將草莓連果肉和種子一起打碎后加適量水分離。

2 種子處理

在室溫的條件下草莓種子的發芽力可保持2~3年,可隨采隨播。但為提高草莓種子的發芽率和發芽整齊度,需對其進行一定的處理。根據對低溫需求量的要求可將種子層積1~2個月。或用清水浸泡種子一晝夜后,在0℃~3℃的條件下保存15~20天。這樣種子的發芽率一般可提升到70%以上。將處理后的種子在60℃~70℃溫水中不斷攪拌,當水溫降到常溫時再浸泡2~3小時,然后揉搓至種皮干凈呈現光澤,再用清水沖洗干凈,用濕棉手帕包好,放在25℃~30℃的條件下催芽,每天早晚將種子與手帕用溫水清洗一次,待60%~70%的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3 育苗地的選擇

選擇好育苗地是育苗取得成功的前提。根據草莓匍匐莖生長的特點,一般日照在12~16小時,白天溫度23℃,夜間溫度10℃時,最有利于匍匐莖的發生,當溫度大于30℃時,草莓植株生長受到抑制,一些高溫病害如炭疽病容易發生,從而影響種苗產量與質量,因此,選擇夏季比較涼爽的地方為育苗地比較合適。在國外,如美國、西班牙、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草莓生產專業化程度很高,草莓種苗專門由種苗公司進行生產,草莓種植者無需自己育苗,直接從種苗公司購苗種植。種苗公司所選的育苗地往往是夏季比較涼爽的高緯度、高海拔地區,如西班牙的95%種苗集中在西班牙的中北部,北緯40°~41°,高海拔的育苗地主要在海拔800~1000米。我國地域廣闊,完全能找到適宜草莓育苗的地區,但是由于我國草莓生產專業化程度低,盡管已出現一些育苗公司和大戶,絕大部分種植者還需自己在當地選擇地塊進行育苗。

在選擇好育苗地的情況下,還要考慮育苗地的土壤、水分等條件。育苗地要選擇土地平整、肥沃疏松的砂壤土,排灌方便,背風向陽,未種過草莓的微酸性(pH6.5)地塊。在南方多雨地區,選擇地下水位低的地塊,避免梅雨季節排水不暢,造成積水死苗。

4 育苗方式的確定

匍匐莖是草莓的主要繁殖器官,草莓生產中通常用匍匐莖進行育苗。依據對匍匐莖苗的管理方式,草莓育苗方式主要有大田普通育苗、避雨育苗、假植育苗、遮光育苗、夜冷短日育苗、冷藏電照育苗,其中假植育苗、夜冷短日育苗、冷藏電照育苗都有促進草莓花芽分化的作用。目前草莓育苗生產中,大田普通育苗比較普遍,露地栽培所需的種苗以及花芽分化早且耐熱性好的品種繁育苗用大田普通育苗法即可。避雨育苗是近年來在南方多雨地區為防治育苗期的炭疽病而使用的一種育苗方式,假植育苗、遮光育苗、夜冷短日育苗、冷藏電照育苗在促成栽培中,是為培育優質種苗、提早開花結實、提早上市而使用的育苗方式。

然而,不同的育苗方式,其用于生產的投入和所需掌握的技術水平存在較大差別,其中以夜冷短日育苗、冷藏電照育苗的投入資金最多,大田普通育苗的投入資金最少,技術水平也以夜冷短日育苗、冷藏電照育苗要求最高。因此,對于種植草莓者,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技術水平和生產目的,來選擇育苗方式。

5 種苗標準

具有成齡葉片4片以上,葉柄、葉色正常,中心芽飽滿,新莖粗1.0厘米以上,須根多而粗白,分布均勻、舒展,苗全株重20~30克,根重應占苗全株重1/3以上,無病蟲害。栽植這樣的草莓苗成活率高、緩苗快、果品產量高、品質好。

6 播種

草莓種子小,一般先播在育苗盤內,基質一般用過篩的細砂壤土,加入等量的腐殖土。播種前先澆透水,水滲下后將種子均勻地播入,蓋0.2~0.3厘米的基質土,最后將播好的育苗盤放入小棚中或用塑料膜蓋嚴育苗盤。如果播種量大時,可用寬1.2~1.5米的苗床,每平方米施入腐熟的有機肥4千克,根據情況加入適量的粗砂,精細整地澆透水后,將種子與粗砂1∶3混后播種,保證種子播種均勻,每平方米播草莓種子不超過3克,播后覆土,最后用小拱棚覆蓋保濕。

7 管理

第4篇

浙江省建德市是我國草莓之鄉,全市有近五萬畝草莓種植,在主要種植基地楊村橋鎮、下涯鎮、大同鎮、李家鎮已經形成了草莓種植及品種、草莓苗培育、專用黑地膜、噴滴灌、大棚膜、大棚鋼架材料、不同品種種植管理技術、國內外對口殺菌劑農藥、復合肥、蜜蜂供應、草莓包裝材料一條龍服務,不僅為本市草莓生產提前、產中、產后服務,而且農戶已經將種植技術輻射到全國各地,在我國的大多數地區,尤其在廣東省、海南省、東北、西部都有建德的草莓種植師傅,他們把種苗、農資產品、服務技術帶到了全國各地。尤其是紅頰草莓品種,已經成為一個品牌品種,不僅產量高,品質好,已成為當地的一個當家品種,現將我地栽培管理技術介紹如下:

一、育苗

選擇排水好的肥沃的土地,將上年優質露地過冬苗,在三月份將母株每畝1200株栽到苗地,到6-7月,即可將苗繁殖到7-8萬株,就可以將苗定植到大棚地里。

二、栽培管理要點

1.土地要選擇排水好的沒有連栽草莓的土地,如果上年已經種過草莓的,由于土壤中有遺留的病菌,要用土壤消毒劑進行處理,一般可以用石灰氮或惡霉靈。定植時間在9月底10月初為宜,選無病害的健苗,清除老葉,于陰天或晴天傍晚帶土定植,在7m寬大棚內,中間開5條種植地,邊行50cm(每條90cm,排水溝寬20cm,施入經過腐熟的欄肥,每條種植地種二行。邊行各種一行,株距18-20cm,畝栽7500株,用德國巴斯夫公司的凱潤殺菌劑稀釋800倍浸苗根預防病害的發生后再種植,可以減少病害的發生。第二年1-2月遇低溫天氣要采用3層膜保溫。整個生育期肥水需求量大,要經常補充水和肥,通過滴灌及時澆水。整理植株,每株留2-3個花枝,12-15片健壯葉,摘除過多腋芽、老葉、病葉及果實采收過的花序,以集中養分,刺激新花序抽生。

2.將草莓苗的弓背朝溝方向栽入土中以利生長,不要種的太深,一般3-5cm就可以了。

3.苗成活后結合松土除草進行一次厚培土,以促使幼苗多生根和防止老苗根外露。及時疏花,草莓花序上第3級和第4級枝梗上的花常不孕或只形成無效果實,在開花前花蕾開始彼此分離時,要將這些花蕾疏去,疏蕾時間最遲不遲于第1朵花開放期。追肥在草莓漿果形成后,果實膨大到約成果的一半大小時,畝施15*15*15復合肥每隔15-20d施一次,連續施3-4次。

4.在種草莓苗時在二條草莓苗中間鋪滴管,滴管對草莓生長非常有利,而且可以省工、省肥、省水;是草莓種植發展的方向,尤其是深圳芭田公司提供的灌溉施肥技術、材料、水溶性復合肥對我國的草莓生產提供了有效的保證。

5.草莓苗移植第二天要給苗澆一次水,以后繼續保持濕潤,不要讓苗。此時預防草莓病害是關鍵,如果前期沒有經過土壤處理,種后又沒有用殺菌劑進行保護,成活后的草莓苗會不斷地感染上各種病害,所以成活立即噴一次德國巴斯夫百泰加咪鮮胺,過5-7d后隔10-15d再連續噴3-5次,基本上可以使草莓不發生灰霉病,炭疽病,如果噴藥不及時病害還是發生了,此時應該用德國巴斯夫凱潤防治,一定要在剛開始發病的初期防治。

6.10月苗成活后開始鋪黒地膜提高土溫和防止果實接觸地面受沾污而影響著色與品質。建德一般在霜降(10月24日)后一周后白天最高溫度低于15℃或者晚上溫度低于8℃蓋大棚,膜中心高度2.5m。覆蓋材料為厚度0.08cm聚氯乙烯膜。第二年3月下旬-4月上旬,隨著氣溫回升,開始揭開大棚兩側薄膜,以降低棚內溫度,提高通風透光程度,要求白天棚內溫度在30℃以內,開花后白天的溫度在20-25℃,晚上不低于5℃。放蜂授粉要在初花期,采用放蜂輔助授粉,才能改善草莓品質,增加產量。可以將蜜蜂放入棚內,直接提高授粉,大量實踐證明,大棚草莓如果不采用放蜂,因大棚密閉,靠自然授粉結果很少,農村的土蜂適應性強,大棚防蜂更適宜。

7.精細采摘。12月上旬開始采收,每隔1-2d采摘一次,采收期一般可延續至5月底。采摘的適宜時間為上午,露水干到炎熱來臨前。露水未干或在雨中采摘的果實容易腐爛,應盡量避免。采摘動作要輕,手捏果柄,帶柄采下,不要損傷花萼,否則易腐爛。

第5篇

關鍵詞 大棚草莓;鮮食玉米;高效;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68.404+.7;S513.04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15-0112-01

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為提高農民收入,促進農業增效,南通地區根據當地氣候特點、栽培習慣和市場需求,對大棚草莓高效茬口布局進行了探索和實踐,經過多年生產實踐,形成了一批設施草莓多元多熟的高效種植模式,其中大棚草莓—鮮食玉米高效栽培模式具有較好的產量和效益,適宜其他草莓生產基地借鑒參考。該模式一般草莓產量22.5~27.0 t/hm2,產值21萬元/hm2左右;鮮食糯玉米棒產量12.0~13.5 t/hm2,產值3.00~3.75萬元/hm2。全年合計產值達24萬元/hm2以上,扣除生產成本,純收入在16.5萬元/hm2左右。現將該模式主要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 茬口安排

大棚草莓4月上旬至8月下旬繁苗,8月底至9月初定植,11月下旬至翌年5月中旬采收;糯玉米6月中旬播種,9月上中旬采收。

2 草莓栽培技術

2.1 品種選擇

選擇抗病性強、休眠期短且前期產量高的草莓品種,如寧玉、紅顏、甜查理等。

2.2 母株選擇與假植

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選擇無病、健壯植株作母株,培育越冬。翌年2月上中旬選擇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地塊作育苗床。育苗床與生產田的面積比為1∶5左右。施腐熟有機肥30 t/hm2,整地做畦,畦寬1.5 m,溝寬35 cm、深25 cm。母株摘除花莖、老葉后,按株距30 cm假植于畦中間,每畦栽1行。植株成活后噴1次100 mg/L赤霉素,7 d后噴第2次。育苗床一般不施肥。5—6月匍匐莖抽生后分別朝向畦兩側理蔓[1]。

2.3 選用壯苗

選用優良品種的生長健壯、須根多的無病幼苗。一般幼苗至少要有4片葉,莖粗1 cm左右。如果從較遠的外地購進幼苗,在栽培時應把植株的大葉剪掉。只留中間2~3片小葉,可減少葉片水分的蒸發,以提高其成活率。

2.4 整地施肥

草莓根系較淺,要選擇在土質疏松、含有機質較多、地勢平坦、灌排水方便的田塊栽培。在草莓栽植前15 d左右,要進行整地,先噴灑氟樂靈除草劑用量3 kg/hm2即可。一般撒施腐熟的優質有機肥60~75 t/hm2,還要施氮磷鉀三元復合肥600~750 kg/hm2。然后深翻整地,深翻30~40 cm。

2.5 適時定植

草莓通常在花芽分化后定植,當地定植時間一般在8月底至9月初,過早或過晚都不利于草莓的高效栽培。按每畦栽2行,畦面行距30 cm,株距15~18 cm,栽植13.5萬株/hm2左右[2]。定植宜選在陰天進行,先將秧苗部分老葉摘除,只保留3~4片新葉,定植苗盡量帶土,注意把苗根部的弓背向畦邊,根系稍向內側,并使其伸展,以利果實著生在畦的兩邊和著色、采收。

2.6 田間管理

2.6.1 適時覆膜。10月下旬,當外界氣溫低于10 ℃左右時大棚覆膜。過早覆膜影響腋芽分化,過遲又會使植株進入休眠狀態。進入12月中下旬,外界氣溫低于5 ℃時及時在大棚內加蓋中棚膜,棚內氣溫應保持在23 ℃以上[3]。

2.6.2 肥水管理。在草莓整個生長季節里,要進行2~3次追肥,第1次為催苗肥,于定植后5~10 d,結合松土除草,追施氮肥;第2次為催果肥,在開花前施入,以氮鉀肥為主;第3次在第1、2花序果實采收后進行,以磷鉀肥為主。定植后鋪設滴管帶,澆水應采用滴灌,當棚內濕度超過70%時,應及時通風。

2.6.3 植株整理與生理調節。每枝留2~3個花枝為宜,并只需保留12~15片健壯葉,及時摘除老葉和病殘葉。各檔花序在果實采收完時,應及時摘除。現蕾初期噴施赤霉素5~8 mg/kg,每株約5 mL,可防止植株矮化、促進花序拉長、增加果實著色。

2.6.4 放蜂與人工授粉。采用大棚內花期放置蜂箱,利用蜜蜂輔助授粉,以減少畸形果的發生。也可以采用人工授粉,草莓開花時間一般在11:00—12:00,花藥開裂高峰期進行人工授粉。

2.7 病蟲害防治

大棚草莓病害一般為灰霉病、白粉病等。在防治上,做好通風換氣和植株整理工作,可用速克靈或一熏靈進行藥劑防治。藥劑防治應在開花前進行,進入開花期一般禁止用藥[4]。害蟲主要有蚜蟲、紅蜘蛛、斜紋夜蛾等,應注意防治。

2.8 適時采收

一般11月中下旬就可采摘,草莓果實軟嫩不耐儲存運輸,采收時要輕拿輕放,不要損傷花萼。采摘一般在8:00—10:00或16:00—18:00進行。不摘露水果和曬熱果,以免腐爛變質。

3 鮮食玉米栽培技術

3.1 品種選擇

選用高產、抗逆性強、口感糯、品質佳的品種,如蘇玉糯2號、蘇玉糯11號、蘇玉糯14號等。

3.2 適時播種,隔離種植

草莓植株清除后,于6月中旬播種玉米。每個草莓壟種1行玉米,穴距15 cm,每穴播2粒種子,在生產上要注意提高播種質量,加強田間管理,苗期早定苗(4葉1心時定苗),每穴留苗1株,栽植6.75萬株/hm2左右[5]。

為保持品種種性,糯玉米需要隔離種植。隔離種植一般可采取時間隔離、障礙物隔離、空間隔離等措施。時間隔離即為錯期播種,就是種植糯玉米的時間要與其他顏色不同的玉米或非糯質玉米在播種時間上錯開,錯期一般要在20 d以上;障礙物隔離主要是利用天然的圍墻、樹林、高桿作物等自然屏障與其他玉米品種隔離種植;空間隔離時要求種植糯玉米的田塊200 m范圍內不宜同期播種其他玉米[6]。

3.3 肥水管理

糯玉米用作鮮食,為保證其良好的糯性和風味,施肥時應增施有機肥,適當施用化肥。一般施腐熟有機肥15 t/hm2、純氮300 kg/hm2、五氧化二磷 150 kg/hm2、氧化鉀225 kg/hm2。有機肥、磷肥、鉀肥以作基肥施用為宜。氮肥分配比例:30%作基肥,20%作苗肥(4葉1心時施用),50%作穗肥(大喇叭口期施用)。苗期要注意防漬,中后期要注意抗旱排澇[7]。

3.4 病蟲害防治

抽雄期易發莖腐病,后期銹病較重,蚜蟲、螟蟲、甜菜夜蛾等在秋播玉米全生育期各階段都發生危害,因此秋玉米要及時防病治蟲。莖腐病可用農用鏈霉素噴霧防治,銹病可用葉秀、粉銹凈等噴霧防治。

3.5 適時采收

一般秋播玉米吐絲后25~28 d、果穗花絲呈黑褐色、頂部籽粒有濃漿、籽粒行間無間隙時為采收適期[8]。采摘后應及時上市銷售或速凍保鮮。

4 參考文獻

[1] 王靜,張立東.日光溫室草莓栽培技術[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1(2):126,133.

[2] 查素娥,朱永,楊愛國,等.豫西大棚草莓高產優質栽培技術[J].北方園藝,2013(6):46-47.

[3] 海建平,楊吉安,郁俊誼.不同顏色地膜覆蓋對大棚草莓生長及結果的影響[J].河南農業科學,2005(10):66-68.

[4] 苗曉雨,劉海亮,王德亮.日光溫室草莓栽培技術[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0(6):129.

[5] 陳國平,錢嘯風.夏玉米簡化栽培技術的研究[J].華北農學報,1991,6(3):13-19.

[6] 馬毅,霍建中,馮留鎖,等.鮮食糯玉米研究現狀及高產栽培技術[J].種業導刊,2008(10):29.

第6篇

論文摘要 從品種選擇、繁殖、整畦施肥與適時移栽、田間管理、病蟲鼠害防治、適時采收等方面介紹草莓小拱棚栽培技術,從而為該技術的推廣應用提供參考。

草莓是薔薇科草莓屬的多年生植物。草莓露地栽培易發病,不僅不利于無公害生產,且對產量、品質影響較大。為了提高產量和品質,濱海縣蔡橋鎮農技站多年來進行地膜覆蓋栽培試驗,產量可達39t/hm2,比普通栽培產量提高22%~28%。現將小拱棚栽培草莓技術介紹如下。

1品種選擇

選擇具有豐產、抗病、質優、適合于本地區栽培的品種,主要有豐香、鬼怒甘、春香和女峰、雞心、新明星、巨早、五月香、明寶等。選苗應選母本圃而不用生產圃的苗。

2繁殖

采用匍匐莖繁殖,選用品種純正、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植株作為母株。4月中下旬摘除母株上的老葉、病葉和花莖,帶土移植到土壤肥沃、沒有種植過薔薇科作物的地上,株行距80cm×100cm,約種1.5萬株/hm2。

3整畦施肥,適時移栽

選擇排灌方便的壤土或砂壤土的地塊,施廄肥75t/hm2或雞糞肥30t/hm2、過磷酸鈣1 500kg/hm2、石灰1 500kg/hm2作基肥。按畦寬50~60cm、畦高15~20cm、溝寬20cm整畦。草莓移栽前用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噴霧1次,帶藥移栽。整畦后,種植穴及周圍土壤用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噴澆消毒。合理密植,株距為25cm、行距為25cm雙行種植,種植6.75~7.50萬株/hm2。單株有4~6片葉的分蘗苗在花芽分化的基礎上盡快移植,定植時間一般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

4田間管理

4.1適時覆膜保溫

種植15d后,用幅寬1.2m的黑色地膜覆蓋;初果時(約種植30d后),搭棚覆膜保溫,冬季可通過掀開畦兩頭的塑料薄膜來控制棚內溫度。

4.2肥水管理

草莓在整個生長過程中,要進行4次追肥,可確保收成4檔果。第1次為催苗肥,在定植后2~3d施,以氮肥為主;第2次為催果肥,在開花前施用含硫的三元復合肥150~180 kg/hm2;第3次在第1、第2檔果采收后進行,施用復合肥150~180kg/hm2;第4次在第3檔果采收后進行,施用復合肥120~150kg/hm2。在草莓定植后至現蕾前,可溝灌水,后掀膜通風;現蕾至開花前,一般不必灌水;開花期以后,土壤的含水量不能低于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0%;果實膨大期,土壤中的含水量不低于最大持水量的60%。春季多雨,應注意排水。

4.3植株整理

每株以保留2~3個花枝為宜,并保留12~15片健壯葉,及時摘除老葉和病葉,各檔花保留9~13朵。各檔花序在果實快采收時,應及時摘除,以刺激新花序抽生。

5病蟲鼠害防治

病毒病是危害草莓生產的重要病害。目前世界各地已報道的草莓病毒及其類似病害有25種。草莓病毒是以蚜蟲、線蟲為主要傳播媒體,危害面廣。病毒病的防治方法:①培育和栽培無病毒秧苗。培育無病毒母株,栽培無病毒苗木,實行嚴格的隔離制度是防治病毒病的根本措施。無病毒苗在生產中要2~3年更新1次,在病毒侵染率高的地區及大棚、日光溫室草莓園每年都要更新。為了防止栽培的無病毒苗被蚜蟲傳病毒侵染,無病毒苗的栽植區應離老草莓園2km以外。②病毒檢疫。在引種時,要嚴格進行檢疫,提高檢測手段和技術,實施引種隔離檢驗制度。③防止蚜蟲傳播。蚜蟲是傳播病毒的主要媒介,蚜蟲的活動高峰為5~6月,在這個時期噴藥,可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可顯著地減少草莓病毒病的發病株率。也可利用蚜蟲回避銀色反射光的特點,用銀色聚乙烯薄膜覆蓋母株防治蚜蟲。④及時進行輪作和倒茬,盡量避免在同一塊地上多年連作草莓。⑤加強田間栽培管理,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在田間如發現病株要立即拔除燒毀,減少侵染源。灰霉病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或50%撲海因2 000倍液噴霧防治;白粉病用10%世高水溶性顆粒劑1 500~2 000倍液噴霧防治;蠐螬、地老虎用90%敵百蟲450g/hm2對水750kg灌根;蚜蟲用10%吡蟲啉1 500倍液噴霧防治。田園滅鼠用7.5%殺鼠謎鼠劑配制成毒餌毒殺。

6適時采收

一般在花謝后約30d可采收。以采鮮果食用為目的,質地軟的品種,在果面著色80%、即8成熟時采收;肉質細密品種,則可以在近全熟時采收。采摘果實時連同果柄一起摘。

參考文獻

[1] 張付偉.草莓保護地栽培技術要點[J].山東蔬菜,2007(1):27.

第7篇

2013年年末記者走進位于北京市昌平區崔村鎮仕芳農家院的日光溫室,眼前一亮:但見整齊的架子上草莓鮮嫩健壯,紅亮的果實垂在架子的兩側。架子下方擺放著一個個托盤,托盤里面種著各色各樣的蔬菜,有紫色生菜、綠色蒜苗、彩色芹菜……

仕芳農家院的主人、樸實能干的張仕芳說:“設施草莓在11月中旬就開始進入成熟期,現在正是集中采摘的時候。頭茬草莓口感好,果形也不錯,不少老客戶都來采摘,120~160元一千克的采摘價格也和去年一樣,銷售沒受什么影響。”2013年,由于禮品裝草莓銷售量下降,不少人認為草莓價格會下降,可張仕芳的草莓銷售價格卻維持不變,而且認為這是個機遇。原因何在?“市場化是早晚的事,最終草莓要靠市民來購買,正好利用這次機會提質增產,優質優價,以質量安全為核心,滿足市民高端消費。”張仕芳說。

和張仕芳一樣,昌平區興壽鎮的鑫城緣果品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崔維國轉變發展思路,把優質優價的新鮮草莓搬進了城里的超市。“今年合作社在城里組織了幾次現場品嘗和宣傳活動,和市民近距離接觸。通過講解員的介紹,讓市民感受安全的草莓是如何種植的,了解不同品種新鮮草莓的果型和口感。”崔維國說。目前,合作社在5家超市設立直銷專柜,200元一千克的銷售價格也得到市民的認可,安全、放心成了消費者口中普遍的詞語。

在崔維國看來,質量和產量同樣重要。“引進先進生產技術,完善栽培管理工序,示范推廣新型種植模式,以達到提質增產、優質優價。”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果經室主任、推廣研究員宗靜說。宗靜介紹,2012―2013年,為了促進北京市草莓產業發展,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在全市范圍內建立了15個高產示范點,示范草莓優良品種和避雨育苗、基質育苗、土壤消毒、種苗消毒、高壟覆膜栽培、水肥一體化、人工補光和病蟲害防控等高產技術。測產報告顯示:示范點草莓平均畝產2 527千克,畝純收入8.2萬元,豐臺區示范點北京金濰多科技有限公司實現草莓單產3 440千克,創造了北京市草莓單產新紀錄。

而在湯泉格林生態種植園的溫室里,記者看到新鮮事兒:草莓“上墻”了。在木制做成的“墻”體上,草莓被種在一個個圓孔里,從外面根本看不見輸送營養的管道。示范設施草莓栽培新模式的北京天泉綠源種植專業合作社總經理胡結紅說:“這是設施草莓氣霧栽培新模式的示范。草莓靠循環供給系統為草莓提供所需的營養,全程由計算機控制,省工、省力。由于植株與土壤隔離,避免了土傳病害的發生,草莓生育期由營養液供給肥水,不施用農藥,使得草莓果實無農藥殘留,重金屬含量為零,保證草莓果實的質量安全。”作為北京市設施草莓高產示范點,張仕芳和崔維國在設施草莓生產中也引進了新模式,讓草莓“離地”,長在架子上,更有的草莓栽培在“二層樓”上。宗靜介紹,草莓高架基質栽培模式是在距離地面1米以上的架子上用基質栽培,與土壤隔離,減少病害的發生,保證草莓的品質。采用滴灌施用水肥,在省水、省肥的同時,降低了工人操作難度和勞動強度。

這還不算完,張仕芳又有了新創意,在草莓高架基質栽培的架下發展蔬菜套種,上下結合,走送健康、送體驗的發展思路。說起創意,張仕芳告訴記者:草莓高架基質栽培模式在保障草莓品質的前提下,更利于消費者采摘。采摘作為一種休閑方式,要想辦法滿足消費者對體驗樂趣的需求,在摘草莓的同時,還可以親自動手種上幾種自己喜歡吃的葉菜,把菜園搬回家。認購一架草莓,架下的蔬菜代為栽培管理并成本價贈送,有17種葉類蔬菜可以選擇。為了滿足不同口味人群的需要,張仕芳在一個溫室內栽培了10個左右的品種,不同品種,不同口味,紅草莓、白草莓,甜口的、酸味的、軟沙的……一個溫室嘗遍世界草莓,創意為北京草莓產業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

以優質優價為基礎,進超市走高端路線,下田間行體驗消費,北京草莓產業在高端消費中求發展。2012年,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開辦了“草莓采摘季”網站,集合百家京郊草莓園區進行宣傳展示,圍繞草莓園區制定各種旅游線路,并邀請博主采風,利用網絡資源為種植園區提供全方位服務。“在今明年度的草莓生產季中,將通過開展草莓進社區活動、開創‘北京草莓采摘季’微信平臺、組織網友采摘、團購等方式進一步促進草莓的流通,提升北京草莓的影響力。”宗靜說。

(據《農民日報》)

第8篇

1 特征特性

雪妹平均株高23.3 cm,株幅35.3 cm,花枝長15.8 cm,從定植至采收90天,植株開展,葉色翠綠,近圓形,葉柄、花莖粗壯較脆,花為完全花,屬多歧聚傘花序,主、副萼片5枚,花瓣5枚,白色,開花坐果率高,畸形果少,果實近圓錐形,鮮紅靚麗,種子鑲嵌淺,淡黃色,最大單果質量28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6%~12%,每667 m2產量1 100 kg,疏葉量小,較抗灰霉病、耐熱性強,適合大、中棚促成栽培。

2 桂林市高產栽培要點

2.1 育苗技術

①母株的選擇 從促成栽培生產中選擇生長勢強、每個花穗都能正常結果、果實整齊、根系發達、無病蟲害的植株作母株。

②適期育苗 在桂林育苗適期在3月中下旬4月上旬,此時期的日平均溫度已達10℃以上,利于新根的形成和生長,但此期雨水天氣較多,應選晴天進行整地和栽種。

③育苗園地的選擇 最佳的選擇方法是采取異地育苗,不要在原栽培地育苗。宜選擇氣候較涼爽、土質疏松、有機質含量高、肥沃、水資源充足、排灌、交通方便、3年以上沒有栽植過草莓的地塊,忌與馬鈴薯、番茄重茬[1]。

④園地消毒及整地 2月底3月初按667 m2用腐熟有機肥1 500~2 000 kg、生石灰30~40 kg撒施,耕翻土層約30 cm后,按畦寬150 cm、溝寬

50 cm、畦高20 cm作畦,每667 m2用硫酸鉀型復合肥(15-15-15)30 kg、磷酸二氫鉀15 kg或硫酸鉀10 kg(草莓忌氯[2])畦面撒施、梳耙均勻埋入土里。

⑤定植 單行種植,株距50 cm,栽種于畦正中間,每667 m2栽種800~900株,定植時要求淺不露根、深不埋心。

⑥育苗期管理 a.水分。定植后,澆足定根水(定植后5~7天內不能缺水),保持土壤濕潤,以后根據實際情況補水,雨季注意及時排水。

b.肥料。根據幼苗長勢施用,整個苗期追肥2~3次,每次每667 m2施尿素5 kg、磷酸二氫鉀10 kg,對水稀釋至500倍液淋澆;或葉面噴施0.3%尿素和磷酸二氫鉀600倍液2~3次。

c.溫度及光照的調節。當溫度高于32℃及以上時,結合澆水,用遮光率60%~70%的遮陽網覆蓋降溫,日蓋夜揭,降低溫度。

d.除草、植株調整。及時清除田間雜草,在母株花穗顯露時摘除花穗;匍匐莖發生前及時摘除老葉、病葉,保持畦面土壤疏松透氣,利于匍匐莖子苗扎根;在匍匐莖大量發生時,及時將匍匐莖向母株四周拉開,以防交叉或重疊;每個匍匐莖上有3~4株子苗時,可進行摘心,當植株有30~35株子苗后,再發生的匍匐莖應及時去掉,使子苗粗壯成長。

e.病蟲防治。在育苗過程中,需注意及時防治炭疽病、葉斑病等葉部病害(特別是夏季雨后)以及螨類、煙粉虱、煙青蟲、棉鈴蟲。可用99%f霉靈3 500倍液噴灑定植成活后的幼苗根部預防根腐病;65%嘧菌?百菌清懸浮劑1 000倍液預防葉斑病、白粉病;58%金雷(精甲霜?錳鋅)水分散粒劑600倍液防治疫霉病;25%咪鮮胺乳油1 500倍液預防炭疽病;若噴藥4 h內遇到下雨,天晴后要及時補噴。

防治螨類、煙粉虱等蟲害可用1.8%阿維菌素乳油2 000倍液、5%噻螨酮乳油2 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

f.激素處理。在子苗數量達到繁殖系數后,可用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1 200~1 500倍液在晴天的7:00~9:00或16:00以后噴施,根據幼苗生長實際情況,可施用1~2次,促進植株健壯生長。

2.2 種植前的準備及注意事項

①搭建栽培棚 在桂林種植雪妹草莓,需采用中、大棚進行促成栽培,才能獲得好的效益。根據具體經濟情況搭建草莓種植棚,竹棚、鋼架大棚均可,并根據地形建棚,棚高1.8~2.5 m、寬3~8 m,棚長視地形而定,一般不要超過30 m,以利于通風、保溫、避雨及管理。

②整地、施基肥 每667 m2用已堆制漚熟的麩肥50 kg、腐熟有機肥3 000 kg和生石灰75~100 kg撒施地面,深翻30 cm后耙平,按畦寬60 cm、溝寬40 cm、溝深30 cm整地,在畦中間開深10 cm左右小溝,用硫酸鉀型復合肥(15-15-15)30 kg條施后覆土耙平待用。

③種植期的選擇 在桂林地區一般選擇在9月中下旬種植(日平均氣溫在25~26℃)。

④草莓種苗的準備 在草莓生產的過程中,草莓種苗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草莓成活率及產量高低,因此,在起苗和運苗時,要注意保持種苗根系的濕度,用濕潤稻草或濕布覆蓋在草莓根部,不要讓根部被氧化變褐和失水萎蔫。

⑤種苗的標準 宜選擇具4~5片功能葉、葉深綠色、無機械損傷、無病蟲為害、整齊健壯的幼苗。

⑥種植注意事項 栽種時每畦栽2行,保持行距30 cm,株距20~25 cm,每667 m2種6 000~8 000株。栽種前2天提前灑水,讓土壤濕潤,栽植時注意深不埋心、淺不露根,植株弓背朝畦外[3],一般宜選在陰天和傍晚定植,晴天種植的,應采用遮陽網覆蓋棚頂后再栽種,邊種邊澆透水。定植后5~7天內不能缺水,要保持土壤濕潤,并注意檢查植株心葉是否被泥土掩埋,若被掩埋應及時清理。

2.3 種植后田間管理

①肥水管理及補鈣 在定植緩苗后,視幼苗生長情況追肥,如幼苗生長較弱,可用經發酵漚制稀釋的麩餅肥水或46%尿素8~10 kg/667 m2稀釋成1 000倍液,條施于畦中間。

a.追肥。覆膜前667 m2用漚熟稀釋的麩餅肥水或沼液水3 000 kg淋施畦面,用硫酸鉀型復合肥20~25 kg開溝條施或穴施后覆土。覆膜后追肥以液肥為主,有水肥一體化設施的按0.5%的濃度通過滴管施入;無水肥一體化設施的打孔追施,每667 m2施硫酸鉀型復合肥10~15 kg,第一批果采收前開始追肥,整個開花結果期追肥2~3次。

b.水分管理。最佳的水分管理應采用膜下灌溉。根據植株葉片有無吐水現象來決定是否供水,晨起葉緣吐出的水珠清晰可見,用手碰葉水珠即落,說明土壤水分充足;葉緣吐出水珠個小,說明土壤水分適中;葉緣無吐水現象,說明土壤缺水,根據不同時期需水量來供水,采收前控制澆水。

c.補鈣。草莓在生長過程中易出現缺鈣現象,植株幼葉皺縮和葉緣失水變褐,頂端不能充分展開[4]時,及時補鈣。現蕾前期、現蕾期、謝花后及前期果實采收后,噴灑40%硝酸鈣復配劑300倍液或氨基酸鈣500倍液3~4次,可有效防止缺鈣現象。

②扣棚和蓋地膜 適時扣棚是草莓促成栽培中一個重要環節,當外界夜間氣溫降至8~10℃,平均溫度在16℃左右時(桂林一般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及時扣棚,利于草莓正常生長(因露地草莓在低溫5℃以下短日照條件下進入休眠期[5])。

在桂林,蓋地膜宜在草莓植株現蕾后至開花前在晴天清晨草莓葉面露水干爽后10:00以前和

16:30以后光照減弱時或陰天進行。覆膜后立即破膜提苗,以免灼傷草莓生長點和葉片。

③溫、濕、光管理 a.溫度。經2年觀察記錄,草莓栽培棚內最高溫度可達43℃,最低溫度1℃,開花結果期對氣溫的變化較敏感,應根據天氣變化調控溫度。在草莓幼苗生長期,天氣晴朗棚溫達32℃左右時,需掀膜通風,如溫度過高,應在棚頂覆蓋遮光率60%~70%的遮陽網,降低棚內溫度,控制在28~30℃;夜晚溫度不能低于8℃;當幼苗開始現花蕾時,白天溫度控制在25~28℃,夜晚10~13℃;開花期白天適溫23~25℃,夜間8~10℃;果實膨大時溫度白天18~25℃,夜間5~8℃,最低溫度5℃以上;若在草莓開花結果期夜間溫度低于6℃,要及時給植株覆蓋防寒無紡布或加蓋塑料薄膜小拱棚防凍害;注意在冬季晝夜溫差大的晴天16:00把棚膜圍邊放下,預防霜凍對草莓植株的為害。

b.濕度。除注意通風外,鋪好地膜、嚴蓋土壤,盡量降低棚內的濕度,是減少病害的一項關鍵措施。

c.補光。充足的陽光有利于植株生長及開花結果,根據桂林歷年的氣象資料可知,每年1~2月是桂林氣溫最低和光照最少的時期,應觀察具體天氣情況而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有條件的種植戶在白天光照短于11 h,或連續陰天、雨雪天等不良氣候條件下進行補光,可用40 W上海合鳴稀土植株生長燈和德力西電氣出產的KG316T時控開關連接,調節到18:00開燈,22:00自動關燈,也可用40 W日光燈補光;采用銀黑雙色地膜覆蓋草莓畦面,也可提高草莓植株對光能的利用率,有利于果實著色。

④植株調整 a.葉片保留。在整個生長期要注意摘除老葉,一般每個新莖保留4~6片功能葉;前期(第一穗花果采收前)的植株整理,只需留1個主芽,其余側芽剝掉;中、后期可留2~3個花芽。

b.疏花疏果。雪妹品種開花數適中,坐果率好,基本無需疏花和疏果,只需摘除末端較弱的無效花,每個花枝保留果數6~8個。

⑤采收 在果實著色鮮紅、萼片下果皮均勻著色時為采收適期(掛果至采收需35~40天)。因雪妹草莓果枝較脆易折斷,采摘時應用小剪刀在離果實1~2 cm的果柄處剪下后輕放于果盒(籃)內,以免損傷其余未成熟的小果。

⑥主要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蟲害有根腐病、 炭疽病、灰霉病,紅蜘蛛、蚜蟲和粉虱。

a.根腐病。選用無病地育苗;采用高畦栽培,地膜覆蓋;土壤消毒;發病初期用58%甲霜?霜霉威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90%f霉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灌根,隔7~10天灌1次,連灌2~3次。

b.炭疽病。避免連作,特別是苗圃地,在高寒山區育苗,避免幼苗在30℃以上高溫環境中生長,是預防苗期炭疽病的一項有效措施;在匍匐莖抽生前,噴灑25%咪鮮胺乳油1 000倍液或10%苯醚甲環唑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預防,每隔7~10天1次。

c.灰霉病。合理密植,注意通風透光及棚內濕度控制;及時進行植株調整,病葉、病果及時清除并深埋處理;用50%異菌脲懸浮劑1 000倍液或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劑1 200倍液噴灑;用煙熏劑(20%百菌清+菌核凈+腐霉利)按說明劑量,于傍晚熏煙。

d.紅蜘蛛、蚜蟲和粉虱。采取綜合防治,懸掛黃板誘殺蚜蟲和煙粉虱,采用銀黑雙色地膜覆蓋,可起到避蚜的作用;藥劑防治參見前面所述。

參考文獻

[1] 宣景宏,李軍,孫喜臣.草莓苗木培育技術規程[J].北方果樹,2013(3):40.

[2] 路河.溫室草莓栽培管理日志[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70.

[3] 趙明,陸玉英,李一偉.廣西草莓引種表現、存在問題與發展對策[J].南方園藝,2013(1):24.

第9篇

1 草莓病毒病的典型癥狀

草莓病毒病的典型癥狀有花葉、黃化、壞死、畸形等多種典型的癥狀。在生產上最為常見的有花葉。當草莓的植株出現病癥時,葉片的葉脈稍透明,葉色深淺不一,形成斑駁花葉,病重時葉片凹凸不平,皺縮畸形,與此同時,病株生長緩慢,嚴重矮化,草莓果實感染病害時,同樣出現嚴重的畸形。不僅如此,還出現花葉、黃化、壞死、畸形等幾種癥狀集于一株的情況也很普遍。

2 草莓病毒病發生的主要原因

草莓病毒病的病源病毒不能在病殘體上越冬。只能在冬季尚還生存、種植的草莓上、多年生的雜草上、草莓種株做寄主存活越冬。翌年在存活的寄主上依靠蟲傳和接觸及傷口傳播,通過整枝打杈等造成草莓植株產生傷口的部位進行傳染。蚜蟲取食也是傳播的主要途徑之一。高溫干旱的環境條件適合草莓病毒病的繁盛和發生。管理粗放,田間雜草叢生的園地發生較重。

3 草莓病毒病的防治關鍵技術

3.1 選用抗病品種

草莓的品種不同,其對病毒病的抗病性也不一樣,在栽培時,為了減少病毒病的發生或者減緩危害,應選用對病毒病抗性較強的品種進行栽培。日本99號,美國3號,女峰,大賽,竟香都是對病毒病抗性較強的品種。

3.2 增施有機肥料與加強中耕管理

土壤肥力的高與低,直接影響到草莓植株的生長是否健壯,因此,無論是露地或者設施栽培,均應施足有機肥,為草莓植株提供一個較好的生長環境。與此同時,應及時加強中耕除草,及時滅蚜,減少草莓病毒病的傳播途徑。

3.3 脫毒處理苗木

在農業科技發展的今天,苗木脫毒技術已成為病毒病防控的一條主要的、關鍵的技術環節,選用莖尖脫毒生化組培養苗,栽培培育脫毒種苗,在草莓的病毒病防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4 控制傳染途徑

蚜蟲是草莓病毒病的重要傳染載體,應注意對蚜蟲的防治。首先,利用蚜蟲的趨避性,設置防蚜黃板誘蚜,銀灰膜避蚜,能起到較好的防治效果。秋季移栽后種植,除要適當晚播避開蚜蟲飛遷期,另外,在育苗時要及時滅蚜,滅虱,滅薊馬。加強設施草莓棚室的防蟲網配置,是最有效阻斷傳毒媒介的措施。草莓苗移栽前,用25%阿克泰水分散顆粒劑淋灌種苗,對于防止蚜蟲和白粉虱會有30天以上的長效。對于防止蚜蟲減少傳毒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在移栽前2~3天,用25%的阿克泰水分散顆粒劑1500~2000倍液噴淋幼苗,藥液除噴葉片外還要滲透到土壤中。每平方米苗床噴藥液2千克左右。有很好的防治蚜蟲和防治病毒病的效果。

3.5 藥劑防治草莓病毒病

第10篇

荊門市地處湖北省中部,丘陵面積較大,黏性土壤較多,種植草莓開溝起壟采用人工操作,勞動量大且起壟的質量難以達標。荊門市金袁集草莓種植專業合作社,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發展草莓大棚種植,經過多年生產實踐摸索出水旱輪作機械開溝起壟多層覆蓋栽培草莓技術,實行輕簡化栽培,省工省力,生產效益高。現將該技術總結如下。

1 茬口安排及效益

草莓于9月下旬定植,大棚+中棚保溫防寒越冬,11月下旬始收,次年4月下旬罷園,每667 m2產量1 500 kg,產值3萬~4萬元,投入0.5萬元(不含勞務);水稻5月上旬直播,9月中旬收獲,每667 m2產量600 kg,產值0.15萬元,投入0.05萬元。每667 m2全年產值可達4.15萬元,除去生產成本,純收入3.6萬元。

2 草莓機械開溝起壟技術

使用旋轉式開溝器起壟,旋轉式開溝器由10~12個長臂旋耕犁刀片均勻環形排列,配備一臺10匹(1匹=735 W)或12匹柴油機傳動。水稻收割后先用機械全田旋耕1~2次,再用石灰按0.90~0.95 m間距劃線,開溝機械沿灰線行駛,旋轉式犁刀片可將下層板結土壤切割成碎土并堆積在兩側的栽培壟上,然后用鐵鍬人工清理溝中少量的泥土堆積在栽培壟上即可。栽培壟規格:包溝寬0.90~0.95 m,溝底寬0.25 m、溝開口面0.4 m,壟頂寬0.50~0.55 m,壟底寬0.65~0.70 m,壟高0.30~0.35 m。6 m跨度大棚開溝6條、起壟7條,為便于搭建中棚,兩側靠大棚骨架的1條壟加寬0.15 m,8 m跨度大棚開溝8條、起壟9條,力爭田平土碎。

3 草莓多層覆蓋栽培技術

3.1 栽培設施

①水泥骨架大棚 跨度6 m,頂高2.2 m,由2根水泥預制拱桿對接(螺桿鏈接并固定)成半圓拱,骨架間距0.8~0.9 m,長度因田塊而定,以50~60 m為宜。三層覆蓋(大棚+中棚+地膜),水泥骨架上覆w大棚膜保溫,厚度0.06~0.07 mm為宜,越冬前在大棚內用鋼管或竹片、毛竹搭建一個中棚,寬度比水泥棚減少0.4~0.5 m,高度比水泥棚低0.2~0.3 m,冬季中棚覆蓋農膜保溫防寒,農膜厚度0.05~0.06 mm為宜,栽培壟及壟溝覆蓋黑色地膜保溫并減少地面水分蒸發。

②鋼架大棚 跨度8 m,頂高3.3 m,拱桿間距0.8 m為宜,長度因田塊而定,以50~60 m為宜。棚內搭建中棚,覆膜方式方法同水泥骨架大棚。

3.2 栽培要點

①培育壯苗 4月上中旬選擇優質、高產、適宜本地栽培的品種,如紅顏、晶瑤、晶玉、章姬等,選擇栽培田內無病蟲優良單株,打掉老葉、摘除花枝,移植至育苗圃,成活后加強雜草清除、澆水、追肥等田間管理,夏季覆蓋遮陽網遮蔭,培育壯苗。如果草莓品種栽培多年,退化嚴重,應購買原種苗或組培苗進行繁育。

②整地施肥 9月中旬中稻收割后用旋耕機全田旋耕1~2次,深度10~15 cm,旋耕前每667 m2撒施45%復合肥(N-P-K=15-15-15)75 kg,優質腐熟有機肥2 000~3 000 kg;起壟前每667 m2撒施硫酸鉀15 kg、硫酸鋅0.5 kg、硼砂0.5 kg。

③定植 9月中下旬,選擇陰天或傍晚定植,每壟栽2行,株距0.15~0.20 m,靠大棚邊的1條壟定植1行,每667 m2定植6 000~8 000株。

④田間管理 a.遮陽網覆蓋遮蔭。定植前2~3天覆蓋遮陽網遮蔭降溫促進成活,定植后覆蓋7~10天至成活后揭除遮陽網。

b.及時澆水追肥。定植后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保證成活。草莓成活后每10~15天葉面噴施0.2%尿素和0.3%磷酸二氫鉀溶液1次。采收1~2批果實后,每667 m2隨水沖施速效性鉀肥8~10 kg,以后每采收1~2批果實后施肥1次,用量同前。

c.清除雜草。定植后覆蓋地膜前氣溫較高,雜草生長較快,及時人工拔除,慎用百草枯等除草劑。

d.覆蓋地膜。定植成活植株具有一定大小(株高10~15 cm),每畦地面覆蓋兩幅0.7 m寬地膜,壟頂重疊10~15 cm,地膜開孔將苗引出。

e.及時整枝。清除老葉、病葉、病果和匍匐莖,帶到棚外堆置處理。

f.蜜蜂傳粉。開花期,每個大棚放置一箱蜜蜂,次年4月上旬撤除。

⑤覆膜保溫防寒 10月上旬以后,氣溫逐漸下降,及時覆蓋大棚膜,大棚兩側各安裝0.5 m高的裙膜并用卡槽固定,6 m跨度大棚覆蓋9 m寬頂膜、8 m跨度大棚覆蓋12 m寬頂膜,厚0.06~0.08 mm,每隔2~3 m安裝一道壓膜線。冬季中棚覆蓋農膜防寒,晴天將中棚膜收起,陰天、夜晚覆蓋。棚溫達到25℃以上時通風降溫除濕,保持棚溫20~25℃為宜。

⑥病蟲防治 草莓易發生炭疽病、灰霉病、白粉病和蚜蟲。炭疽病發病初期用25%咪鮮胺乳油1 000倍液或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1 500倍液噴霧防治;灰霉病發病初期用40%嘧霉胺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30%灰霉一號(嘧霉胺)可濕性粉劑700倍液噴霧防治;白粉病發病初期用70%甲硫?乙嘧酚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或50%嘧菌酯水分散粒劑5 0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用蘇云金桿菌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噴霧或掛黃板誘殺防治。

⑦采收與保鮮 11月至次年4月及時采收上市,采收時用手指捏住已成熟果實,輕輕轉動使果柄與果實脫離,輕拿輕放,防止損傷漿果表皮,失去商品性。采后按大小分級包裝,采用泡沫箱保護運輸。

4 水稻直播種植技術

4.1 播前處理

5月上旬,草莓罷園后清除田間雜草,每667 m2撒施30%復合肥(N-P-K=15-8-7)30 kg,灌水旋耕,達到田平泥活。

4.2 播種

①播期 5月上旬播種為宜。

②播前準備 選用優質高產抗病品種,曬種后進行泥水選種撈出空秕粒,再用25%咪鮮胺乳油2 000~3 000倍液浸種6 h,用清水反復清洗,然后催芽2~3天,谷芽長1.0~1.5 cm,催芽過程中摻適量濕沙防止芽過長相互纏繞。

③整地 直播水稻的田面一定要整平,畦面高低相差不超過3 cm。每隔3 m左右開1條畦溝作為工作行,以便于施肥、打農藥等田間管理。

④播種 常規稻每667 m2播種3~4 kg,雜交稻每667 m2播種1.75~2.00 kg。為保證播種均勻度,可以采用定畦定量的辦法,先稀后補,即先播70%的種子,再用30%的種子補缺補稀。在播種后20~25天要及時進行田間查苗補苗工作,移密補稀,使稻株分布均勻,個體生長平衡。

4.3 田間管理

①水分管理 播種至三葉期水不上畦面,保持畦溝里有水,但如果畦面出現絲裂,則可在傍晚或清晨灌“跑馬”水;三葉期至分蘗末期間歇灌溉,分蘗中后期及時曬田;幼穗分化期遇低溫或高溫灌深水保護,孕穗至抽穗期灌寸水;灌漿期干干濕濕管理。

②除草 播后選用直播水稻田專用封閉除草劑及時進行土壤封閉。在小秧3~5葉期,雜草出現第1高峰期,搶晴天及時用藥,針對田間雜草譜廣,每667 m2用2.5%稻杰(五氟磺草胺)油懸浮劑50~60 mL/防除。用藥前田間排水,及時噴藥,藥后上水護苗,保水3~5天。

4.4 病蟲防治

做好稻瘟病、紋枯病、白葉枯病、細菌性條斑病、稻曲病及二化螟、三化螟、稻v卷葉螟、稻飛虱等病蟲害的防治。

參考文獻

[1] 劉建軍,許洪富.水稻―大棚草莓輪作高產栽培技術[J].南方農業,2012(10):37-38.

[2] 陶福英,周海東.大棚草莓―絲瓜高效栽培模式技術要點[J].上海農業科技,2015(5):96-97.

第11篇

1 地塊選擇

選擇土壤肥沃、灌溉方便、疏松透氣的壤土或沙壤土,前茬作物以蔬菜、小麥、玉米等為宜。為防止草莓土傳病害的發生,園地還應無草莓種植史,老草莓產區、園地均有草莓種植史,前茬草莓種植至今應間隔10年以上,如間隔在10年以內,應進行土壤消毒,否則不能進行草莓栽培。

2 品種選擇

草莓品種要有耐熱、耐寒、高產、穩產、口感好的特性,還要比較耐貯藏和運輸。烏魯木齊縣栽培的品種主要有達塞萊克特、全明星、印都卡、吐特拉、新世紀、哈尼等。

3 施肥整地

園地選好后,徹底清除雜草深翻園地。翻耕深度為20~30cm,結合翻耕施足底肥,可施入優質農家肥4000kg/667m2、三元素復合肥40~50kg/667m2。為防止地下害蟲為害,翻耕前撒施辛硫磷3~4kg/667m2。翻耕后,耙平蓋實,做到上虛下實、細碎平整。

4 做畦

做成溝畦,溝畦寬60cm,畦埂高20cm,畦寬30cm,畦長50m。在畦底施腐熟有機肥1000kg/667m2人工翻入地下。溝畦栽培的優點是節水、保墑性好、栽苗后成活率高,缺點是澆水后浸果、有爛果和泥水污染。

5 秧苗選擇

為了保證草莓的生產豐收,栽植用苗應選擇專用苗圃培育壯苗。標準是:3~5枚已展開的新葉,根莖粗0.8~1.2cm,苗重10g以上,葉柄短粗,根系多而粗的匍匐莖苗,要求草莓苗沒有病蟲害。

6 栽植時期

烏魯木齊市一般在秋季栽植,此期栽后草莓有一段較長的生長時期,在低溫短日照的條件下可形成飽滿的花芽。第二年能獲得可觀的產量。一般在9月下旬定植為宜。

7 栽植方法

草莓苗栽在溝底兩側,采取淺栽苗的辦法。首先,將苗放在溝穴內培土,然后將苗提到合適的深度再用手將土按實。栽植深度一定要嚴格。栽植過深,苗心易被土埋住,造成秧苗腐爛;栽植過淺,根莖外露,不易產生新根,易引起秧苗干枯死亡。栽植時,掌握合理的栽植密度,要求第二年豐產定植1-1.2萬株/667m2為宜。要求多年采收定植0.3萬株/667m2。為便于采收防止爛果,栽植時要求同一行植株的花序在同一行間的方向,栽植時草莓的弓背均朝向畦壟。

8 栽后管理

草莓栽后首先應澆穩苗水,并要澆透。在栽植面積較大時應邊栽植邊灌水,以后根據土壤墑情3~5天澆水一次,連續2~3次。草莓栽植成活后,在幼苗長出2~3片新葉并展開時,可剪除干枯的老葉、病蟲葉等。同時,采用淺溝施或穴施一次三元素復合肥鉀寶15~20kg/667m2。施肥后要澆水,以后土壤見干時再澆水。這次追肥時間,過早及施肥量過大會造成灼傷幼苗,過晚對前期促進作用小,對成花不利。對抽生的匍匐莖要及時摘除。對草莓栽植晚或緩苗時期長、長勢弱的秧苗,為促進苗齊苗壯,可結合追肥進行葉面噴肥2-3次,噴肥時期可自葉片展開2-3片時噴施磷酸二氫鉀,每隔7~10天一次,此期噴肥可結合噴藥防治病蟲同時進行。

9 越冬前的管理

深秋結合冬灌追一次草莓專用肥或三元素復合肥30~40kg/667m2,開溝施入,然后灌水一次。當土壤表層不再泥濘時,進行植株管理,清除老葉、病葉,每株保留3~4片,將淤心苗、深栽苗進行一次清理,并將園地整理干凈,最后進行一次病蟲防治工作。用40%氧化樂果2000倍、25%的功夫乳油與75%的草代合劑、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混合噴施,葉片正反面都要噴到。有條件的,在地面結凍前沿溝畦插小拱棚桿。

10 春季管理

開春后,在2月底清除畦壟積雪,沿溝畦將做的拱桿上蓋上棚膜,四周先用雪壓實,隨著積雪的融化,膜四周用泥土壓實。棚內溫度上升到25℃時,放開兩頭風口,外界最低溫度穩定在10℃時撤去棚膜。開花隨水施肥一次,花期嚴禁澆水。草莓大量坐果后,開溝追施一次草莓專用肥或鉀肥10~15kg/667m2,追肥后灌小水一次。

第12篇

關鍵詞:貴州;大棚;草莓

草莓又叫洋莓、地莓等,屬薔薇科草莓屬,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草莓果實鮮美紅嫩,果肉,含有特殊的濃郁水果芳香,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A、胡蘿卜素等。大棚草莓一般在12月左右成熟,正值春節,市場需求量大,市場價位高,經濟效益好。2011-2012年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選擇近年來貴州主栽草莓品種新世紀1號和新引進的紅顏、章姬、新世紀1號(CK)、法蘭地、甜查理4個試栽品種進行對比試驗,比較其果實性狀、結果特性、物候期等,以期篩選出適宜貴州大棚栽培的草莓新品種,為生產上草莓栽培品種的選擇提供參考,以推動貴州省草莓保護地栽培的發展。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參試品種有紅顏、章姬、新世紀1號(CK)、法蘭地、甜查理,其中紅顏、章姬、法蘭地、甜查理來源于北京市郁金香生物技術公司,新世紀1號來源于貴陽市花溪種植戶。

1.2 試驗方法

試驗地設在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科技園塑料大棚內。試驗采用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小區面積為6 m2,種植前整地起壟雙行種植,每667 m2施有機肥2 500 kg,復合肥50 kg,油枯30 kg作基肥。行株距30 cm×25 cm,每個小區種90株,于8月20日定植,9月25日覆蓋黑色地膜,并667 m2施復合肥20 kg。加強肥水管理及病蟲害防治。塑料大棚采用常規栽培管理,新引品種試栽期間觀察記載其物候期、生長結果特性,測定平均單果質量、小區產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

2 結果與分析

2.1 產量結果分析

從11月28日開始,分多次采摘,至5月10日累計產量結果如表1。由表1可見,章姬產量最高,為1 826.84 kg/667 m2,比對照增產40.46%,位居第一;紅顏產量為1 763.84 kg/667 m2,比對照增產35.61%,位居第二;甜查理產量為1 322.88 kg/667 m2,比對照增產1.71%,位居第三;法蘭地產量為1 189.48 kg/667 m2,比對照減產8.55%,位居第五;經方差分析表明,區組間差異不顯著,處理間有極顯著差異。新復極差測驗表明,章姬、紅顏產量顯著高于對照,法蘭地產量顯著低于對照。

2.2 經濟性狀分析

從表2可看出,章姬植株最高,達32.6 cm,其次是紅顏和甜查理,株高分別為31.2,28.2 cm,法蘭地植株最矮,為25.1 cm。從植株冠幅來看,對照新世紀1號株型較為開張,冠幅為40.6 cm,其他品種植株株型都比較緊湊。在參試品種中,以紅顏采果最早,采果始期為11月28日,比對照早14 d,法蘭地、甜查理與對照采果始期相近。從各品種的果型大小來看,本試驗中所有的品種都屬大果型品種,最大單果質量都在60 g以上。

2.3 品質分析

從品質來看,紅顏果實及章姬果實均為長圓錐形,色澤鮮紅艷麗,果味香甜,具有濃郁的巧克力香味和奶油香味,法蘭地、甜查理都屬酸甜口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紅顏11.0%,章姬9.9%,法蘭地9.4%,甜查理8.2%,均顯著高于對照新世紀1號(5.7%);可溶性糖含量,紅顏、章姬、法蘭地都顯著高于對照,特別是紅顏和章姬,二者分別達8.9%和7.8%,口感好,品質極佳,屬優質品種。

3 結論

根據品種比較試驗觀察結果,初步認為紅顏、章姬2個草莓品種適宜貴州塑料大棚栽培,二者667 m2產量均在1 700 kg以上,較其他品種具有明顯的產量優勢,比對照增產35%以上,具有植株高大健壯、抗病性強、結果性好、果大、產量高、休眠淺、早熟性好等特點。紅顏、章姬草莓果實均為長圓錐形,色澤鮮紅艷麗,果味香甜,具有濃郁的巧克力香味和奶油香味;二者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都比對照新世紀1號高,口感好,品質極佳,屬優質品種,具有極高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林明光.草莓品種比較試驗[J].福建果樹,2004,129(2):32-33.

[2] 廖華俊,江芹,董玲,等.草莓保護地早熟栽培品種比較試驗[J].當代蔬菜,2006(8):37-38.

[3] 陳文勝,高紹良,鐘灼仔,等.草莓新品種引種試驗[J].亞熱帶農業研究,2008,4(2):15-20.

[4] 黃國輝.遼寧丹東日光溫室草莓栽培品種比較試驗[J].中國果樹,2008(1):34-3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高县| 浮梁县| 黄石市| 洪江市| 桐梓县| 广灵县| 明光市| 利辛县| 兰西县| 灵武市| 鄂州市| 青冈县| 尉犁县| 泸定县| 湖口县| 育儿| 宁德市| 安徽省| 尚义县| 高淳县| 临沭县| 肃南| 泽州县| 贵港市| 镇坪县| 田阳县| 宝应县| 江永县| 南乐县| 盐津县| 咸宁市| 普格县| 南皮县| 平安县| 乳源| 齐齐哈尔市| 渑池县| 建昌县| 渭源县| 芒康县| 阜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