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青少年口腔健康宣教

青少年口腔健康宣教

時間:2023-09-19 18:50:0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青少年口腔健康宣教,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青少年口腔健康宣教

第1篇

[關鍵詞] 固定矯治 牙齦炎 預防

固定矯治器作為一種機械裝置,在正畸治療中難免對牙齦產生機械刺激,又由于患者多為青少年兒童,口腔衛生習慣不良,很容易產生牙齦炎。口腔衛生保健的好壞對牙齦炎的發生起著重要作用。本文就牙齦炎發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作一分析。

1.材料與方法

隨機選擇114例正畸治療患者,其中19~38歲48例為成人組,均齡25.6歲。12~18歲66例為青少年組,均齡15.5歲。青少年組中隨機抽取33例為實驗組,另33例為對照組,成人組中24例為對照組,24例為實驗組。對照組在矯治前進行衛生宣教,要求早晚飯后刷牙,每次刷牙必須將托槽上及托槽與牙齦之間,附件上食物殘渣清除干凈,并請家長督促檢查,而實驗組則不作特殊要求。所有患者在治療前無正畸治療史,牙周炎病史及系統性疾病史。固定矯正前進行菌斑清除,必要時進行齦上潔治、齦下刮治。戴用固定矯正器前的GI指數為0。在初戴矯正器后第2個月進行檢查,檢查牙位為631/136。共查2次,記錄牙齦指數(GI)。選用鈍頭圓探針探測每個牙的4個點,即頰面的近、遠中及中央,舌面中央,各牙其中一區若有牙齦發紅、腫脹、出血等炎癥反應,計分為1,無炎癥反應為0。為避免檢查的差異,所有檢查均由同一人完成。

2.結果

在戴固定矯正器第2個月后,發現青少年正畸患者的牙齦炎發生率比成人高,兩者有顯著性差異。青少年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牙齦炎發生率較高,兩者有顯著性差異;成人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無顯著性差異。如圖所示:

3.討論

固定正畸治療期間容易并發牙齦炎的原因是方面的,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

(1)粘附在牙面的托槽、弓絲、帶環等裝置妨礙了刷牙和口腔的自潔作用。初戴矯正器牙齦組織不適應,牙齦容易發生紅腫。粘固托槽的釉質粘合劑過多,也會引起菌斑堆積,繼而引起牙齦炎癥,帶環的邊緣過長伸入齦組織,邊緣不光滑都會引起炎癥,本組病例討論,不包括最后一種原因。

(2)口腔衛生保健對降低牙齦炎的發病率有重要作用。成人患者矯正具有主動性,往往配合治療,飯后立即漱口、刷牙,刷牙細致、耐心,能把牙面托槽上、齦緣間的食物殘渣刷干凈,菌斑滋生的環境得以消除,因而發生牙齦炎的比率較低。而實驗組青少年患者多數由家長要求矯正才來就診,積極主動性差,特別是一些自主能力差,依賴父母的孩子,牙齦炎發生率較大。他們的口腔清潔需要家長的不斷督促,有的甚至要求家長幫助完成,這些患者就診時可以發現牙面有食物殘渣,牙齦紅腫,菌斑大量堆積,觸及牙齦出血,口臭明顯,有的甚至出現假性牙周袋,齦、齦緣增生性肥大。本組有2例13歲女孩有青春期齦炎傾向,未加以討論。作為對照組的青少年病人,由于加強了口腔保健工作,上述癥狀出現比較少。強調正確刷牙很有必要,飯后立即漱口、刷牙,將食物殘渣刷干凈,遏制菌斑生成的環境,同時對青少年的家長進行衛生宣教,爭取他們的配合,多督促青少年患者加強口腔衛生保健,必要時采用正畸牙刷,洗必泰溶液漱口,全口潔治等。有專家認為,可根據需要經常性進行牙根平整術及刮治術,以防止明顯的出血。對于醫務人員,注意粘附托槽時應清除多余的釉質粘合劑,帶環邊緣保持光滑,對于過多伸入齦組織部分應去除,不要人為地刺激牙齦。在矯正期間與牙周病醫生配合,定期對牙周狀況進行監測,確定潔治的間隔期是必要的。

3.正畸期間出現的牙齦炎是否會導致牙周組織的進一步損害,目前還沒有結論。但就筆者的觀察,大多數病人在以后的矯正過程中,通過口腔衛生保健未發現牙齦炎的進一步發展。同時在去除矯正器的同時,進行徹底的齦下刮治,多數病人牙齦炎可以消失。對于個別病例,在下前牙內收過程中出現牙齦萎縮,牙齒松動的問題,可能與正畸用力不當,這些牙齒的牙槽骨組織較薄有關。在控制正畸力后,都能基本恢復。

齦炎仍然是人群常見的并發癥,因此在進一步強化口腔衛生宣教工作的同時,還應該尋求一些促進釉質再礦化和消除齦炎的治療措施,以保證錯頜患者在矯治期間及矯治后不但使錯頜得以矯治,同時也使牙體及牙周的健康得到維護和促進。提高青少年患者口腔保健的自覺性,對于正畸治療非常必要。

[參考文獻]

[1]鐘惠.戴用固定矯正器的口腔保健臨床觀察[J].口腔正畸1998,5(4):153-155.

第2篇

關鍵詞:口腔健康教育;小學生;口腔健康;口腔衛生

Abstract:Objective The importance of oral health education on improving elementary students' oral sanitary conditions,oral health knowledge and behaviors is discussed. Methods 300 cases of elementary students in our district 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 and even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principle.Oral health knowledge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was given 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y were supervised strictly to brush teeth and maintain oral hygiene seriously;intervening measures were not given to students in control group.The oral hygiene and oral health conditions of students in two groups in 3 months were compared. 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ppeared for both the o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score comparison and oral cavity inspection health rate comparison before study for students of the two groups with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After study,the score and health rate of stud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omparative differences of the two groups have statistical difference(P

Key words:Oral health education;Elementary students;Oral health;Oral hygiene

提高民健康水平從兒童抓起,其中口腔健康問題是威脅兒童早期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兒童年齡較小、認識較差,缺乏良好的口腔衛生常識和良好的口腔健康習慣[1-2]。據目前統計發現,15歲以前兒童的齲病及牙周病的發病率占有較高比率。因此,為了有效的控制齲病及牙周病的發病率,樹立良好的口腔保健意識,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3]。我區針對小學生口腔健康開展了大量的教育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將對我區進行研究的300例小學生口腔健康教育情況進行比較研究,現文章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區兩所小學300例小學生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對照原則均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150例給予口腔健康知識宣傳教育,并嚴格監督其認真刷牙維持口腔衛生,其中男87例,女63例,年齡6~11歲,平均年齡(8.3±1.3)歲;對照組150例未給予干預措施,其中男79例,女71例,年齡7~11歲,平均年齡(8.4±1.2)歲。兩組小學生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兩組小學生進行3個月的觀察比較。

1.2.1口腔衛生維持 ①觀察組:進行口腔衛生知識、口腔健康的重要性進行定期教育,使其充分認識到口腔衛生健康的重要性。本組均制定統一的口腔衛生標準,每日三餐后清水漱口,每日堅持早晚各刷牙一次應用口腔損害性小的牙膏,每次刷牙維持3 min;②對照組:不采取任何干預措施。

1.2.2口腔衛生教育 ①觀察組行全面口腔衛生健康教育[4]:給予口腔衛生健康材料進行宣教,可采用口腔衛生相關的視頻、動畫、多媒體課件以及相關的口腔衛生故事書和宣傳畫。并有專業指導教師根據提供的口腔健康材料對小學生進行定期專業培訓,使其充分認識常見口腔疾病以及口腔衛生的重要性,并定期根據培訓內容進行相關考核并給予相應的獎勵措施。②對照組不采取任何干預措施。

1.3觀察指標 根據目前常用的基本口腔保健問卷(滿分100分)對口腔健康知識、行為進行調查,統計對比兩組口腔衛生知識,對兩組口腔健康情況進行常規體檢,比較兩組口腔健康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5軟件對兩組所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一般資料用(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兩組小學生經過三個月教育后口腔衛生知識以及口腔檢查健康情況見表1。兩組小學生學習前口腔保健問卷得分情況及口腔檢查健康率均未見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學習后觀察組口腔問卷得分、口腔檢查健康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青少年口腔健康問題一直是家庭及社會關注的重點問題,由于青少年口腔健康意識低,口腔衛生保護觀念較差,而且青少年時期口腔疾病的發生率高,嚴重的影響了青少年口腔健康狀況。為了有效的改善小學生青少年兒童口腔健康問題,提高青少年兒童口腔健康自我保護意識,樹立良好的口腔衛生觀念,近期我們采取了許多積極有效的方式,包括動員全社會、家庭、學校廣泛參與口腔衛生的自我保健活動,其中關于小學生的口腔健康教育在活動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5]。在近期的研究中我們發現,應用口腔健康知識問卷分析得知,青少年組的口腔衛生習慣差,口腔知識貧乏,口腔健康問題嚴重,是威脅青少年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提高青少年健康情況,有效改善減少青少年口腔疾病的發生率,是目前我們口腔衛生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6]。口腔健康教育在青少年口腔衛生改善中具有重要、積極的作用,可以使青少年兒童養成良好的口腔健康知識,減少口腔疾病的發生情況。在國外的相關調查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口腔健康教育能夠在短期內降低菌斑數量和有效地控制牙齦炎。小學生作為口腔健康知識的主要培養對象,在小學生時期由于小學生接納新事物能力較強,是良好口腔衛生習慣養成具有的重要時刻,是口腔健康觀念與行為的形成期。因此,在小學生時期通過有效的口腔健康知識培訓,良好的口腔護理觀念養成,有效的口腔疾病預防措施的實施,對于小學生成年后的口腔健康維護具有重要的意義[7-8]。通過在小學生時期根據區域、生活水平等特點,對小學生制定相應的口腔健康知識培訓,使其充分認識口腔健康的意義,同時對于特殊存在口腔健康問題的學生給予專門的指導與培訓,進行相應的針對性教育,使其可以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最終使小學生口腔健康問題得到了最終的提高和改善。

在本文研究對比中我們可以發現,在進行口腔健康衛生教育之前,兩組小學生的口腔保健知識水平均較低,可見青少年缺少足夠的口腔健康知識教育,其口腔健康檢查中可以發現,其口腔衛生情況差,口腔健康存在嚴重問題。在經過3個月的積極教育改善情況下,觀察組小學生的口腔健康情況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口腔衛生知識及口腔健康情況均明顯優于未接受教育的對照組學生。可見,良好的口腔健康教育對小學生改善口腔健康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在實際行動中幫助小學生改善口腔健康問題,提高口腔健康水平。

綜上所述,在小學生時期給予正確的口腔健康知識教育,提高小學生的口腔衛生正確認識比例,可以明顯的改善小學生的口腔健康情況,降低口腔疾病發生率,對于改善青少年健康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高薇,⒑椋嚴俊,等.口腔健康教育對改善小學生口腔衛生狀況、口腔健康知識和行為的效果研究[J].護理研究,2015,02:220-222.

[2]儲月琴.進行口腔健康教育對改善小學生口腔健康狀況的效果探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4,20:180-182.

[3]倪成勵,周孟平,柴梅.口腔健康教育對改善醫學專科院校新生口腔健康知識及行為的效果評價[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4,03:13-15.

[4]金迎春,張麗,曹正國.口腔健康教育對社區特定人群口腔衛生狀況改善的效果評價[J].口腔醫學研究,2009,06:790-792.

[5]何冰冰.口腔健康教育對改善青少年口腔衛生狀況的效果評價[J].中國婦幼保健,2007,12:1594-1595.

[6]羅維,胡德渝,范旭.2種口腔健康教育方式改善中學生口腔衛生狀況效果的比較[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07,03:266-268.

第3篇

關鍵詞:乳牙 齲病 防治

中圖分類號:R788.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1)04-0087-02

齲病是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WHO將其列為世界范圍內重點防治的三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對人群的影響特別是青少年的牙齒及頜面部的生長發育影響甚大。小學階段恒牙易患齲病并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根據1983年和1985年我國城鄉兒童乳牙患齲率情況及青少年齲均比較發現,12和18歲年齡的患齲水平有顯著上升,城鄉青少年齲均上升幅度20%―40%。因此,預防齲病發生或早發現、早治療極為重要。

1 加強對家長的健康教育

乳牙齲病如不加以預防和及時治療,將直接影響成牙的發育,并給兒童心身發育帶來不良影響。出生后6個月開始到2歲左右是乳牙的萌出期,恒牙的硬組織大部分也在出生后到3歲以前形成,因此,這段時間內母親對嬰幼兒口腔健康的疏于護理,不僅能促進ECC的發生,由此可引起兒童的營養不良及全身各種疾病,還能導致恒牙發育缺陷。另外有研究顯示,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口腔保健知識的知曉程度與ECC也有密切的關系。父母的文化程度低,口腔保健知識缺乏,其子女ECC的發病率就較高。[1]因此,兒童口腔健康的維護與家長的指導和監督有著密切的關系,加強家長的口腔健康教育,讓其督促和幫助孩子培養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是防止乳牙齲病發生的一條重要途徑。

2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研究表明,母乳喂養可以降低齲病的發生率,但是沒有規律的母乳喂養一樣可以造成齲病。所以我們提倡盡量減少夜間喂奶次數,喂完奶后用清水清潔口腔,1歲后逐漸給孩子斷奶,訓練孩子用杯子喝奶,而不是用奶瓶;養成孩子喝白開水的習慣,控制碳酸飲料的攝入。另外糖是孩子生長發育的能量,不能絕對限制孩子吃糖,但可以限制糖的攝入次數,只在進餐時間吃糖,最為重要的是縮短糖類在口腔內停留的時間,盡量少吃餅干、軟糖等黏附性比較強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粗纖維食物,這樣能摩擦牙面起到清潔作用,有助于口腔的自潔,同時鍛煉兒童的咀嚼功能,促進頜骨發育,防止牙列擁擠。

3 合理使用氟化物

氟主要通過降低牙釉質溶解度、促進牙釉質再礦化、干擾致齲菌代謝以及抑制致齲菌多種代謝酶的活性而達到防齲效果。目前切實可行的氟化物的應用是使用含氟牙膏,但由于學

齡前兒童吞咽功能發育不完善,6歲以前的兒童又為恒牙牙冠礦化階段,因此,學齡前兒童應在家長或監護人的幫助、指導及監督下使用含氟牙膏。用含氟牙膏刷牙每天不超過3次,每次用量不超過0.5 g或5 mm長(黃豆大小),刷牙時不要吞咽,刷牙后清水漱口、吐凈。研究表明,3~6歲兒童在成人正確指導下使用適量含氟牙膏同樣是安全的。此外,我國部分地區使用氟化泡沫防齲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4 窩溝封閉與預防性充填

窩溝封閉:窩溝封閉是不去除咬合面牙體組織,在其上涂布一層粘結樹脂,保護牙釉質不受細菌及代謝產物酸侵蝕,達到預防齲病的有效方法。窩溝裂隙齲在兒童期早期即發生,大約1/3的兒童3歲時罹患齲病,而在這個年齡窩溝裂隙齲占67%。而對于這些部位的菌斑,無論是家庭口腔衛生措施或牙醫的專業菌斑去除方法都是無效的。[2]

預防性樹脂充填:預防性樹脂充填僅去除窩溝處的病變牙釉質或牙本質,根據齲損大小,采用酸蝕技術和樹脂充填早期的窩溝齲,并在牙合面上涂布一層封閉劑,是一種窩封閉與窩溝齲充填相結合的預防性措施。

5 定期進行口腔檢查

定期進行口腔健康檢查對于兒童乳牙齲病的預防非常重要,齲病早期沒有自覺癥狀,容易被家長忽視而并發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所以對于乳牙期兒童每半年應檢查1次口腔。醫生應對家長進行口腔衛生宣教,提高家長對齲病的認識,使家長重視齲病的危害性,對兒童乳牙及時做窩溝封閉或氟化泡沫,對已經發生的齲病及時進行充填,這樣可有效地防治乳牙齲病。[3]

綜上所述,積極的口腔健康教育、正確的口腔護理、良好的飲食習慣、合理地使用氟化物尤其是局部用氟、窩溝封閉、預防性充填和ART技術及定期進行口腔檢查等是目前預防兒童乳牙齲病的主要方法。而口腔科醫生及時有效地與兒童家長進行溝通,發揮家長在預防兒童乳牙齲病方面的主觀能動性才是至關重要的。

參考文獻

[1] 樊明文.牙體牙髓牙周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8~10.

第4篇

【關鍵詞】齲齒;病因;齲齒預防

近年來,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飲食愈發的多樣性與精確化,父母的溺愛,對兒童的縱容,使兒童養成不良的口腔衛生習慣,加之由于乳牙的解剖形態、礦化程度及所處環境等,兒童乳牙較恒牙更易齲壞。而乳牙的健康完整與正常脫落對于兒童的正常咀嚼、恒牙的健康萌出、頜面部的正常生長發育等有著極其重要的生理作用。與此同時,完整健康的乳牙也將對兒童的心理降康產生極大地影響。故如何保護好兒童乳牙的健康完整及父母如何在整個過程中發揮積極的引導作用是本文重點討論內容。

一、兒童齲齒的概念、成因、特點、危害

齲齒俗稱“蛀牙”,通常是由于細菌侵蝕牙齒造成牙齒表面顏色暗黃甚至發黑,如不及早預防和治療,病變繼續發展,形成齲洞,將會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甚至頜骨炎等,最終導致牙周破壞,甚至牙齒喪失的嚴重后果。

兒童齲病在病因學與組織病理學上與成人相似,但由于乳牙的組織與解剖特點:抗酸性弱,釉質及牙本質薄;生理間隙、冠部的點隙與裂溝易成為菌斑和食物殘渣滯留的地方。兒童的生長環境:隨著生活條件不斷改善,兒童所進食物愈發的精細,而父母對兒童的溺愛使得兒童過度的進食甜的,細膩的食物,粘著性強,附于牙面上后易于產酸而致齲齒的發生。加之不良的飲食喂養習慣:父母將食物碾碎,易于兒童的進食,睡前給兒童進食牛奶、甜點等;④不良的口腔衛生習慣:在進食之后不進行漱口、刷牙,尤其是夜間睡眠之前,家長不注意引導兒童養成正確的口腔衛生習慣,聽之任之,使得乳牙易在致病菌的作用下更容易產生齲壞。

兒童乳牙產生齲齒的概率明顯高于成人,發生的時間早,一旦發生齲齒后,由于乳牙的自身特點:釉質牙本質薄,礦化程度低,齲齒的進展速度快,自覺癥狀不明顯,易被家長忽略,兒童齲齒很容易發展成牙髓炎、根尖周炎、殘根殘冠等嚴重后果。而兒童齲齒常常為多發,齲壞的范圍相對于成人來說更為廣泛。

無論從局部還是從整體,從生理還是心理,兒童齲齒的危害很多。如果有兒童過早的出現乳牙齲壞或者是部分缺損,對兒童正常的咀嚼能力以及其領骨的發育正常都會產生影響,嚴重時或導致恒牙出現異常發育的狀況,于是對于預防兒童乳牙出現齲齒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兒童齲齒的預防方法

目前,齲病成為兒童最常見的口腔疾病之一,父母在關注兒童健康成長的同時,也應重視兒童口腔的健康完整。因此如何預防兒童齲齒的發生顯得尤為重要。

(一)健康宣教

對小兒及其家長開展關于口腔健康宣教活動或向其發放口腔預防保健宣傳單,主要內容涉及:家長應攜小兒至少每3個月去醫院進行一次口腔檢查、均衡飲食、齲齒的診斷等相關常識;向孕婦普及幼兒口腔預防保健常識,主要包括乳牙的特點、作用及其意義,小兒齲齒的病因、防治措施、注意事項等內容,囑懷孕期間應充分攝取優質蛋白質,如魚類、牛肉、蛋清等食品,多食含維生素及膳食纖維的果蔬,并及時補鈣,從而促進胎兒牙胚正常發育。因為在兒童生長發育過程中,父母起著及其重要的作用,在胎兒期、嬰兒期、幼兒期、學齡前期、學齡期、青少年期這些不同的年齡段,父母所承擔的責任均不可忽視。

(二)使用窩溝封閉劑預防窩溝齲

尤其對于第一恒牙來說,預防齲病尤為重要。第一恒牙的萌出時期大約在6歲左右,此事兒童處于學齡前期,此時的兒童刷牙能力雖顯著提高,但未完全掌握,加之此時的兒童自律性差,也偏愛軟糯甜粘類的食物,沒有良好的口腔衛生是形成齲齒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恒牙在人的一生中發揮99%的咀嚼效能,對于牙合系統的穩定,咬合關系的正常,牙列的完整都有著重要意義,在其萌出后的6個月內進行窩溝封閉是保護它的最佳方法。我國于2008年起開始實施中西部兒童口腔綜合干預項目,對7~9歲兒童的第一顆恒牙進行窩溝封閉,這正是國家對于兒童齲病預防重視的重要體現。

(三)相關人員

要根據兒童的喜好、飲食特點等為依據,為兒童制定飲食方案幫助兒童建立合理飲食、均衡營養的飲食方案,使兒童的日常飲食搭配合理,達到促進兒童牙齒鈣化的目的,以預防齲齒的發生。相關人員要與家長進行溝通,了解兒童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并幫助兒童改善和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

(四)針對已經發生的齲齒

應當及時就診,配合醫生,分析齲齒原因,積極治療齲壞,根據齲壞制備出相應的窩洞,并進行預防性的擴展,鄰面擴至自潔區,主要采取充填、藥物等治療方法,充填材料應選擇適當,醫生規范操作,小兒應克服恐懼心理,積極配合治療,其家長還要預防其他齲齒的發生。對于口腔衛生較差而極度不愿意配合的兒童,在進行良好溝通,正確誘導為主的情況下,可酌情選用何種含氟制劑,如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水,含氟涂漆等,可有效的防止齲齒的發生。

總的來說,齲病的發生需要菌斑、環境、食物及時間四聯因素的共同作用,兒童乳牙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要防止齲病的發生需要家長、兒童、醫生等的共同配合,從而提供給兒童良好的口腔環境及口腔習慣。

參考文獻:

[1]魏芳.口腔綜合保健預防兒童齲齒的效果分析[J].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15,12(4):5253

[2]沈益明.口腔綜合保健預防兒童齲齒的效果觀察[J].大家健康,2013,11(7):9192

第5篇

【關鍵詞】小學生;健康體檢;結果分析

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小學生的健康關系到國家能否培養高素、高水平的有用人才,牽扯到社會千家萬戶,是家庭和社會共同關注的一件大事。為了解青島市小學生目前的健康狀況,探尋影響小學生健康的主要因素,加強和指導小學生的預防保健工作,我們在2012年對青島市12所普通小學的8746名在校學生進行了常規體檢,并對體檢資料進行了統計分析,包括身高、體重、肺活量、肥胖、視力、齲齒等,旨在為今后的小學生保健工作提供理論依據。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青島市12所普通小學在校學生8746名,其中男生4548名,女生4198名。對他們進行身高、體重、肺活量、視力、齲齒的狀況進行分析。

1.2 方法 我院體檢中心組織專業人員,統一培訓后,采用衛生部學生健康檢查的方法和表格,進行健康檢查與監測。視力檢查采用標準對數視力表燈光箱,裸眼5.0以上為正常,5.0以下為視力低下。齲齒檢查:由專業口腔科醫生進行,以WHO 公布的標準為依據:凡牙齒、窩溝或光滑面有缺損,且洞底軟化;牙體上有暫時充填物或銀汞合金充填已折斷者,都診斷為齲齒。身高與體重: 采用身高體重計測量身高與體重,測量身高時被測者脫去帽、鞋,取立正姿勢,保證腳跟、臀部和兩肩胛角中點,3點同時接觸立柱,頭部正直。記錄讀數,以cm 為單位,精確度為0. 1cm。測量體重時被測者脫去外衣,記錄讀數,以kg 為單位,精確度為0. 1 kg。肥胖標準的評定:參照《中學生7 ~ 22 歲身高標準體重值》,視同等身高標準體重為100%,受試學生在標準體重超過120% 為肥胖。肺活量:采用統一的肺活量儀進行測定。

2 結果

影響青島市小學生健康危害因素: 主要是視力不良、齲齒和肥胖。危害因素在中小學生間的分布: ①視力低下者2715人(31.04%),②齲齒者1278人(14.61%),③肥胖者763人(8.72%)。

3 討論

通過對青島市12所普通小學的8746名在校學生進行常規體檢及對體檢資料進行分析,發現影響我市小學生健康危害因素: 主要是肥胖、齲齒和視力不良。

3.1肥胖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全球兒童及青少年肥胖呈不斷增加趨勢,1997年世界衛生組織將肥胖定義為一種疾病,目前兒童及青少年肥胖已成為世界矚目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此次調查報告顯示我市小學生肥胖率為8.72%,2010年李靜等[1] 調查顯示貴州省漢族鄉村中小學生肥胖率為1.78%,城市學生的肥胖率明顯高于鄉村學生,與城市經濟及營養條件明顯好于農村,城市學生進食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較農村學生多,參加戶外活動、體育鍛煉及體力勞動較農村學生少有關。不良的飲食習慣、體育鍛煉不足及學習壓力大是引起肥胖的主要原因,醫生予以指導,學校及家庭配合,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提供更合理的膳食搭配,合理的運動鍛煉,有助于減少肥胖,提高小學生的健康。

3.2齲齒 齲齒是我國衛生部列為重點防治的學生常見病之一,此次報告的齲齒患病率為14.61%,其主要原因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及經常食用飲料、甜食等富含糖量較高的食物造成。因此應該加強牙齒保健及口腔衛生的宣傳教育,減少甜食的攝入,養成早晚刷牙的習慣。

3.3視力不良 患病率為31.04%。視力不良是世界各地小學生患病率較高的疾病之一,考慮與現在學生學習壓力大,室外活動較少,每天看電視、電腦玩電子游戲時間過長有關[2],以及不良的讀書寫字習慣有關。因此學校應加強對學生保護眼睛,科學用眼相關知識的宣教,糾正坐姿、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等,家庭亦應配合減少學生看電視、電腦等的時間,增加戶外活動的時間等。

小學生的健康發展,關系到每個家庭的幸福和社會未來的發展進步。定期合理規范的對小學生進行健康體檢,指導其預防保健,加強健康宣傳及教育工作,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健康狀況。

參考文獻:

第6篇

關鍵詞 糖尿病 健康宣教

健康教育對象、目的、形式

對象:①一般人群的教育:呼吁健康人群了解糖尿病宣傳糖尿病的高發病率、危害性、嚴重性、預防性、可治性及其發病的易感因素如肥胖、體力活動過少、飲食結構不合理等。②糖尿病醫護人員的教育:醫護人員應具備專業化的糖尿病知識掌握糖尿病的診斷、常規治療、急救措施及轉診條件。③營養師的教育:對他們進行專業培訓對青少年應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需要對成年人應滿足其維持標準體重及日常體力活動的需要。④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讓糖尿病患者了解到糖尿病要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積極控制好血糖、防止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⑤糖尿病患者家屬的教育:糖尿病目前已經是全人類關注的問題那么糖尿病治療的效果與糖尿病患者的家屬是有密切關系的他們應積極配合醫生做到關心、鼓勵、監督糖尿病患者以增強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信心。

目的:①糖尿病知識的改善:醫護人員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述有關糖尿病的知識使病人對糖尿病有一個正確認識。②行為方式的改善:使糖尿病患者在知識改善的基礎上達到行為方式的改善。改善不健康的飲食、運動方式。③心理素質的改善:醫護人員態度要熱情主動解釋有關問題客觀地向病人介紹疾病發展過程及預后知識使患者認識到糖尿病是目前尚不能根治的慢性疾病但又是可防治的疾病使患者堅持治療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形式:①集體教育:建立有不同醫療機構參與的三級預防網絡由相關人員組成糖尿病教育小組,進行糖尿病知識的宣傳和講座。②文字教育:發放糖尿病教育宣傳冊給患者及其家屬,通過病區走廊板報、健康教育卡片指導患者了解和掌握糖尿病知識。在“糖尿病日”做些宣傳活動。③隨時教育:專科醫師和護士可以利用晨會、查房通過講解和提問的形式進行健康教育。④集中教育:每周固定一個下午對患者、本科室工作人員、進修生進行分鐘座談。

健康宣教的內容、誤區

糖尿病防治的基礎知識:①糖尿病的定義、流行病學、病理生理、分型和診斷;②運動療法的基本知識;③如何進行糖尿飲食治療;④口服降糖藥及胰島素治療;⑤糖尿病急性并發癥、感染、外傷等情況對血糖的影響;⑥糖尿病慢性并發癥、心腦血管病變、視網膜病變、腎臟及神經病變的預防、治療和康復;⑦衛生保健、皮膚、口腔、牙齒和下肢的護理;⑧有關吸煙、飲酒對糖尿病的影響。

常見誤區:①重視藥物治療,忽視飲食和運動:糖尿病治療“五套馬車”的治療原則飲食和運動是控制血糖的基本方法。②飲食治療就是饑餓治療少吃或不吃:因為只有攝取足夠的糖、脂肪、蛋白質等體內的細胞組織才能維持正常功能。③沒有什么不舒服可以不治療:糖尿病的起病特點是“秋后算賬”;治療特點是有效性短期不明顯;合并癥和并發癥的特點是合并癥多、起病緩慢、后果嚴重。所以應“三早”。④對胰島素恐懼:對于型糖尿病患者來說胰島素是最接近生理、最有效、最少不良反應的治療手段可以更有效地控制血糖。

討 論

通過對患者開展有計劃的健康教育使大部分患者掌握了糖尿病的一般防護知識建立了良好的健康行為。出院前對患者口頭提問出院后的注意事項7%的患者能口述出院后1個月內電話隨訪了解患者血糖控制情況和病情狀況并對患者提出的疑問詳細地給予回答受到了患者的好評。

第7篇

【關鍵詞】 四手操作;埋伏牙;正畸粘結

埋伏牙是常見的錯牙合畸形, 前牙區的埋伏牙嚴重影響牙列和面部美觀;部分患者不愿微笑, 產生自卑心理, 嚴重影響青少年正常心理健康[1]。隨著固定正畸技術的日益提高, 多數埋伏牙在早期可通過導萌以保存。埋伏牙的成功治療依賴于正畸醫生完善的治療計劃、外科手術良好的牙冠暴露視野, 但這都離不開穩固的埋伏牙附件粘結。因一旦術后附件脫落, 則需重新行翻瓣手術進行粘貼,一方面延誤了矯治的進程, 同時再次粘結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另一方面, 反復手術增加了病員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正畸醫生也不得不面對再次粘結的精神壓力[2]。因此埋伏牙附件的粘結成為這一治療過程中不可忽視的環節。

因此, 本文的目的是總結埋伏牙正畸治療過程中, 外科手術暴露牙面時, 配合正畸醫生粘結正畸醫生粘結附件時的正畸護理相關操作技術;觀察良好的正畸四手操作技術的粘結效果以及對后期正畸治療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自2009年7月~2011年9月,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正畸科收治的開窗導萌的23 例患者( 共有埋伏牙26顆) 中男9例, 女14例, 最大年齡19歲, 最小年齡8歲, 平均年齡12.8歲。26例埋伏阻生牙均在上頜, 中切牙13例, 側切牙3例, 尖牙10例, 第二前磨牙2例。

1. 2 方法

1. 2. 1 矯治前的護理 埋伏牙矯治一般療程較長, 風險較大, 護理人員需從下面幾方面做好前期護理工作:①正畸治療開始前, 配合醫生制取初診模型及拍攝曲面斷層片和頭顱側位片;必要時拍攝三維CT片, 以明確埋伏牙牙根的形態和鄰牙的關系等;②埋伏牙患者多為青少年患者, 對口腔衛生重視不足, 牙面易有菌斑、軟垢和結石形成, 造成牙齦紅腫、牙面脫礦、染色、甚至出現齲壞;護理人員耐心向患者進行口腔衛生宣教, 讓患者掌握正確的刷牙方式。

1. 2. 2 粘結前的護理 ① 心理護理:埋伏牙開窗的時間一般在口內正常萌出牙已粘結或矯治進行到一定階段后進行, 此時患者對正畸治療有初步的了解。但對于手術仍有一定恐懼;護理人員需要耐心地引導, 講解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及術后可能出現紅腫, 疼痛等不適, 使其做好心理準備。② 術前準備:粘結附件前, 準備好口鏡、鑷子、探針、持針器、酸蝕劑、粘結劑、結扎絲、酒精棉球、干棉球、開口器、吸唾器、口杯、腎上腺素棉球等。調整椅位, 使患者仰臥;調節光源, 備好吸唾器;引導患者放松, 便于醫生操作。

1. 2. 3 術中的護理 ① 粘結前準備:首先要安置好開口器, 使其對患者的牙齒及周圍的口腔黏膜、系帶無壓迫;在醫師用腎上腺素棉球壓迫止血后, 生理鹽水沖洗清潔牙面時, 及時吸唾, 避免唾液二次污染;一手按壓氣槍按鍵, 對牙面進行干燥, 另一手用吸唾器吸出口內唾液及血液等, 以防止患者誤咽及保持術野的清晰。② 牙面酸蝕:醫生完成酸蝕后沖洗牙面時, 護士用吸唾器吸出唾液及沖洗液。用氣槍吹干, 協助醫生用干棉球進行隔濕, 以防唾液污染。③ 附件粘結:配合醫生涂布處理液, 并在附件底板均勻涂布處理液, 然后將粘結樹脂擠在附件的底板, 樹脂的量適中, 傳遞給醫生。待醫師將附件粘結到位后, 配合醫生去除附件周圍多余的粘結劑, 用吸唾器吸去牙體周圍的的滲血, 避免影響粘結強度。④ 附件粘結后的工作:用持針鉗夾持好結扎絲, 遞予醫生結扎于粘結好的附件上, 預留一尾部順延出創口, 便于以后牽引導萌。操作結束后, 收拾器械與材料。囑患者注意事項, 預約患者復診時間。

2 結果

23例患者粘結正畸附件過程都能主動配合, 附件粘結穩固, 未出現附件在矯治過程中脫落而需要再次粘結的意外, 患者不適感很少, 所導萌牙齒均牽引成功。

3 討論

“四手操作”是近十幾年發展起來的國際化牙科操作模式[3], 它是指在治療口腔疾病過程中, 一名護士配合一名醫生, 醫護間平穩而迅速地傳遞器械、材料[4]。它作為一種高效率的口腔操作技術, 不僅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治療質量, 還避免了治療過程中的醫源叉感染 [5]。

正畸附件的粘結質量受到血液、唾液等影響, 且外科開窗牙冠暴露的范圍小, 故埋伏牙的附件粘接對隔濕、操作較常規粘接有更高的要求[6]。本文在對開窗導萌的23 例患者的護理中, 細化“四手操作”技術的每一個步驟, 從而平穩而迅速地傳遞所用的器械材料, 避免了粘結過程中唾液和血液污染, 降低了脫落率, 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在針對埋伏牙的治療過程中, 通過“四手操作”的正畸護理, 縮短了治療時間, 矯治器粘結穩固可靠, 減輕患者的痛苦和經濟負擔, 最終讓患者獲得了滿意的正畸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嶺楓.外科與正畸聯合治療骨埋伏上頜前牙19例臨床分析. 昆明醫學院學報, 2011,(12):122-124.

[2] Becker A, Shpack N, Shteyer A. Attachment bonding to impacked teeth at the time of surgical exposure. Eur J Othod, 1996,18(5):457-63.

[3] 朱瑞珠. 正畸附件直接粘合中四手操作技術的效績分析.廣西醫科大學學報, 2008,25(5):818-819.

[4] 趙佛容.口腔護理.第2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4:21.

第8篇

關鍵詞:血液惡性腫瘤;大劑量化療;護理質量

血液惡性腫瘤是嚴重危害人類和家庭、社會尤其兒童和青少年的一類疾病,由于起病急、病情重、發展快、波及廣,目前尚無顯效的治療方法,花費大,死亡率高。近年來,隨著造血干細胞移植術的普及和發展,挽救了一部分患者的生命,但在發展中地區,絕大部分患者無力承受巨額的治療費用,按照國內外治療指南,大劑量化療成為大多數血液惡性腫瘤有效可行的治療選擇。伴隨改善療效的是大劑量化療帶來的嚴重不良反應,為了配合完成治療,護理問題顯得突出和重要。我們回顧性總結血液科5年來應用大劑量化療中的臨床資料,尤其是關系治療的重點護理問題,總結改進常規護理方法的措施,為制定一套相對全面的綜合策略提供探索依據。

1臨床資料

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于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血液內科住院接受大劑量化的血液惡性腫瘤患者325人,其中男性180人,女性145人,中位年齡46歲(3~65歲)。學歷分布為本科及以上121人(37.2%),其中研究生以上32人(9.8%),本科以下204人(62.8%)。職業分布為醫學背景職業24人(7.4%),非醫學職業301人(92.6%)。疾病分布為白血病147人(45.2%),淋巴瘤131人(40.3%),骨髓瘤等其他血液惡性病47人(14.5%)。化療方案多為大劑量甲氨蝶呤、中大劑量阿糖胞苷及其它聯合化療方案。

2大劑量化療凸顯的護理難題

2.1心理問題血液惡性病平均發病年齡小于35歲,患者具有一定的學習和理解能力,相對于老年人,更容易產生不利于戰勝疾病的諸多心理問題。我們總結了大劑量化療患者臨床資料,最突出的問題分析如下:2.1.1恐懼心理56.9%的患者產生過一定程度的恐懼心理。當醫生明確診斷后,自己認為無法治好,就像判了死刑,生命瀕臨盡頭,特別是通過網絡、書籍、文獻等媒體查閱專業資料后,盲目關注死亡率、復發率、總預后等指標而不加以科學和個體化分析,只關注負面知識,更加懼怕疾病,不愿意配合大劑量化療。在大劑量化療過程中和骨髓抑制期,懼怕不良反應發生,妄自擴大方案、藥物、并發癥的毒副作用,甚至產生消極和抵觸甚至不配合治療,導致治療難以進行。2.1.2焦慮心理約占患者總數29.2%,患者絕大多數非醫學專業,希望深入了解疾病,但又過度擔心結局,特別是與家人無法取得抒發或疏導時,更加焦慮,甚至產生幻覺、幻聽和迫害妄想,容易將其他患者的不良情況比較自我,產生許多不必要的擔憂,情緒極其不穩定,惶惶不可終日,暴躁、打罵家屬和醫護人員也時有發生。2.1.3抑郁心理占總數12.6%。尤其多見于長期治療、病情較重、療效不佳的患者,對疾病治療失去信心,孤言寡語、郁郁寡歡、不思飲食、悲觀失望,甚至產生強烈的自殺傾向,有3人自殺未遂。2.1.4其它問題包括抵觸作對、狂躁發泄等不健康和不良心理狀態。以上心理難題在年齡、學歷組間均存在顯著性差異(年齡<40歲者高于年齡>40歲者,學歷越高,發生率越高。P<0.05%)。在化療前進行積極細心的宣教、做好疾病解釋工作、逐項說明大劑量化療的意義、方法、可能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醫護患組成治療團隊和責任單元,安撫恐懼、焦慮、抑郁心理,甚至允許特殊患者適當宣泄情緒,是值得探索的護理策略,也是消除治療隱患,避免醫療糾紛的重要途徑[1-2]。2.2輸液困難患者長期多次化療,液體輸入時間長、總量大、種類多、血管刺激性大,特別是有些化療藥物對周圍血管的破壞很大,容易發生外滲,對患者產生極大的痛苦和惡劣的影響,特別是接受大劑量化療,靜脈輸液的要求更高、難度更大,建立良好的靜脈輸液通道是所有臨床治療的基礎。傳統的用藥途徑為反復淺靜脈穿刺,不可避免地造成藥物對血管的破壞,增加患者的痛苦,導致規范治療延緩或中斷,因此尋求有效、簡便、安經濟的改良輸液方式成為當前緊迫的護理需求。經外周插管的中心靜脈導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由于導管直達中心大靜脈,血流速度較快,迅速稀釋局部化療藥物,從而避免化療藥物對靜脈的化學刺激,減少藥物性靜脈炎的發生。而且由于使用周期長,顯著減少反復穿刺對腫瘤及慢性病患者帶來的痛苦,有效地保護上肢血管網,減輕患者的穿刺疼痛和焦躁情緒,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3-4]。2.3飲食極差幾乎100%患者化療尤其是大劑量化療中,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消化道反應,嚴重惡心、劇烈嘔吐、納差厭食、腹痛腹瀉,甚至由于不進飲食、頻繁嘔吐導致消化道出血、脫水及低血容量等,患者體質迅速惡化,直接導致治療不得不中斷。2.4黏膜潰破大劑量化療方案尤其是大劑量甲氨蝶呤(3~5g/m2)、HyperCVAD方案治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復發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時,口腔黏膜潰瘍、破潰、感染發生率61.1%,患者痛苦不堪、嚴重影響進食和休息,合并細菌、病毒、真菌感染后治療難度更大、療程更長,直接導致患者拒絕下個療程治療。因此,宣教漱口,加強口腔護理和局部治療也是非常有技巧的護理問題[5]。2.5嚴重感染化療后骨髓移植期粒細胞缺乏,各種感染發生率78.8%,血流感染(18.2%)、肺部感染(75.1%)、泌尿系感染、腸道感染、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均多見。尤其是肺部感染,發展快、危害大、痛苦重、恢復慢,常表現為咳嗽、咯痰、胸痛、咯血、氣短、喘憋、發紺、呼吸困難等,真菌、細菌混合感染多見,常因病原菌難以明確無法及時針對性合理有效地應用抗生素,化療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病情演變快,容易發展為敗血癥、感染性休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多臟器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如何加強翻身、拍背、霧化、引流、吸痰,加強生命體征監測、分泌物培養等,也是提高護理質量,促進身體康復的重要環節。2.6惡性出血血液病大劑量化療中及骨髓抑制期,血小板極低(小于20×109/L者約有90.8%),可能發生皮膚黏膜出血(瘀斑、紫癜、口腔出血及血皰44.9%)、內臟出血(嘔血、黑便、血尿等占9.8%)、鼻衄(25.8%),甚至導致失血性貧血,影響血流動力學危及生命。患者極其恐懼,應安撫患者,幫助做好生活起居,避免運動和外力,預防顱內出血等危及生命。只有1人因嚴重大量顱內出血而死亡。

3解決上述護理難題、提高護理質量的探索方向

以責任制管理為核心,以醫護患全程治療團隊為單元,在患者心理疏導、飲食指導、黏膜管理、注射技巧、疾病宣教、生活管理等方面,進行個體化護理是解決這些護理難題值得嘗試的新思路。科學分析護理難題,有助于針對性制定綜合性護理策略以配合大劑量化療治療方案,從而顯著提高血液惡性腫瘤患者近期療效和長期生存,減少既往大劑量化療嚴重不良反應和死亡率,同時也是改進護理質量和管理質量,提高護理團隊的專業技能、人文素質和溝通能力的有益探索,值得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劉震.護理心理干預對腫瘤化療患者焦慮抑郁情緒[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4:209-210.

[2]鄭俊玲.整體護理對血液病患者化療心理及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傷殘醫學,2014,1:226-227.

[3]沈靜華,詹麗芬,吳素華,等.恩度聯合化療腔內灌注治療惡性漿膜腔積液的護理[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4,9:94-95.

[4]鄧健,徐廷惠.PICC導管在腫瘤大劑量化療中的應用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1,9:672-673.

第9篇

【摘要】目的 探討兒童支原體肺炎的有效護理方法。方法 對我院2009.1~2010.12收治的80例支原體肺炎患兒的臨床資料采用回顧性分析。結果 80例兒童支原體肺炎患者經過綜合治療和有效護理后,均治愈或好轉出院。結論 對兒童支原體肺炎患者進行綜合治療的同時采取有效的護理工作對疾病的痊愈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兒童;支原體肺炎;護理

支原體肺炎是兒科呼吸系統常見疾病,是我國學齡兒童及青少年常見的一種肺炎,也是小兒長期慢性咳嗽的病因之一,近年來發病有上升的趨勢,各年齡段的小兒均可發病,在兒童呼吸道感染中占1/3左右,本病多見于年長兒,發病率約占小兒肺炎的20%[1]。現對本院2009.1~2010.12所收治80例支原體肺炎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男46例,女34例,3~8歲26例,8~16歲54例,平均年齡(10±5.4)歲,均符合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臨床及實驗室診斷標準[2]。患兒發病天數6~55d(平均12)d。

1.2 臨床表現80例患者發熱66例,咳嗽69例,胸痛58例,氣喘、呼吸困難47例,肺部干性音60例、濕性音16例。

1.3 治療方法采用靜脈滴注阿奇霉素針劑1次/d,10mg/(kg•d)或紅霉素20~30mg/(kg•d),分2次靜脈滴注,療程為10d根據癥狀和病變范圍,必要時將療程延長至2周或改用序貫治療。做好呼吸道隔離,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流通,給予營養豐富、易消化食物,并予退熱、祛痰、止咳等對癥處理。

2 護理

2.1 呼吸道護理 臨床上頑固性的劇烈咳嗽是支原體肺炎感染的主要癥狀,初期為干咳,繼而分泌痰液,有時陣發性咳嗽,稍似百日咳,伴有咽痛、胸骨下疼痛[3]。保持呼吸道通暢是呼吸道護理的重要措施。1.祛痰:目的在于使痰液變稀薄,易于排出,減少感染機會,應常給患兒翻身、拍背、變換,促進分泌物排出,拍背時,手掌呈半弓形狀,在患兒的背部從下至上用力適當、均勻地叩擊,使黏液疏松,利于排出,必要時霧化吸入后適當地吸痰,清除黏稠分泌物,予患兒多飲水年長兒教會有效咳嗽,利于排痰;2.對有鼻塞患兒給予1%鹽酸麻黃堿滴鼻液4h滴鼻1次,必要時局部冷敷,減輕鼻黏膜充血和水腫,保持呼吸道通暢;3.頻繁而劇烈咳嗽、咽痛或伴胸骨下疼痛將影響患兒的睡眠和休息,適當應用鎮靜劑如水合氯醛、苯巴比妥鈉等,注意病情及呼吸動態的觀察;4.對病情嚴重有缺氧表現或氣道梗阻現象嚴重者應及時氧氣吸入,其目的在于提高動脈血氧分壓,改善因低氧血癥造成的組織缺氧,并詳細記錄吸氧及停氧時間和病情變化。

2.2 發熱與預防并發癥的護理 監測體溫變化并警惕高熱驚厥的發生,對高熱者給予降溫措施,可用物理降溫,藥物降溫,做好口腔護理,口腔護理2次/d防止口腔炎,保持患者安靜,減少刺激,控制輸液速度,防止心功能衰竭發生,并密切觀察患者意識、呼吸、脈搏、尿量、膚色等。當出觀煩躁、嗜睡、反復驚厥、腹瀉、嘔吐等癥狀時多提示患者出現腦水腫或腸麻痹等并發癥,應立即告知醫師,并針對病情采取相應的治療。

2.3 用藥后的護理支原體肺炎治療首選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紅霉素等,但此類藥物對胃腸道刺激較大,易引起胃部不適、惡心、嘔吐及腹痛。因紅霉素主要經膽汁排泄,部分可從腸道內重新吸收,因其可引起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癥狀輸液時速度不宜過快,第1天做治療時應緩慢靜脈滴注,根據用藥反應調節滴速,隨治療天數加快滴速,對有胃腸道反應的患者可在靜脈滴注紅霉素前30min口服蒙脫石散或少許進食,可明顯減輕胃部不適,腹痛時應給予熱敷,大環內酯類藥物應用時對血管刺激性較強,應注意保護血管,避免藥液外滲,手部疼痛時可適當熱敷對穿刺血管合理安排應用,避免出現靜脈炎。

2.4 安全護理向患兒及家長做好安全宣教及說明用藥后的注意事項,告知床頭鈴、護欄用法、衛生間的位置,何時尋求幫助,樹立防跌倒、防墜床的安全意識,創造良好的病室安全環境:地面保持干凈無水跡,走廊整潔、通暢、無障礙物,光線明亮。患兒需要到輔助科檢查時,護士應予陪送。責任護士在患兒住院期間應通過語言、表情、態度、行為等影響患兒及家長的情緒,消除顧慮及煩惱,一起努力直至出院。

2.5 健康飲食指導在使用紅霉素制劑時應注意其不良反應,因其可引起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癥狀,患者常食欲不振,故飲食調理非常重要。鼓勵患者多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飲食,并多飲水,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特別是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有利于肺炎的康復,忌食生冷食物,油炸食物。

2.6 做好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肺炎支原體是通過飛沫進行傳染,應加強空氣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對病室進行濕掃、濕擦,避免塵土飛揚;每日病房早晚2次通風,地面用消毒液拖地;每天紫外線照射消毒,并保持空氣潔凈。

2.7 加強衛生知識健康教育向患兒家長介紹疾病相關知識和護理要點,指導患兒父母加強護理。對于易患呼吸道感染的患兒,建議家長在天冷季節或氣溫驟降時,注意及時給孩子添加衣服,避免著涼,并定期帶孩子做健康檢查,減少肺炎的發生率。對呼吸道感染非常敏感,特別是體質瘦弱者,應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盡量避免進入擁擠的公共場所,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對出現喘息癥狀者應及時到呼吸道專科門診就診。

3 體會

支原體肺炎是由口、鼻分泌物經空氣傳播,引起散發和小流行的呼吸道感染,主要見于兒童和青少年,現在發現在成人中亦非少見,秋冬季較多。呼吸道感染有咽炎和支氣管炎,少數累及肺。支原體肺炎感染的潛伏期可達2~3周。潛伏期過后,多數病人表現為咽炎、鼻炎、氣管炎和毛細支氣管炎,出現發熱、頭痛、畏寒、咳嗽、全身不適、明顯疲乏、食欲不振等癥狀。咳嗽初期為干咳,后轉為頑固性劇烈咳嗽,無痰或伴有少量黏痰,特別是夜間咳嗽較為明顯。患者家長比較重視藥物治療,但患病期間和治愈之后的護理工作也不能忽視。良好的護理不僅可減輕患者病情,有效防止并發癥的發生,且能有效減少支原體肺炎的復發,對患者的康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唐兆貴,李桂蓮.小兒支原體肺炎175例臨床與流行病學分析.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210(5)35.

[2] 曹玉璞.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診斷與治療[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1995,10(6):340

第10篇

[關鍵詞] 中小學生;甜食;齲齒;流行病學調查

[中圖分類號] R780.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4)07(a)-0100-03

青少年正處于身體發育的關鍵階段,也是各種疾病多發易發的階段,其中既包括口腔疾病,尤以齲齒的發病較為多見[1]。為了解現階段平湖市中小學生齲病狀況,制訂適應本地區中小學生預防保健措施,本研究對平湖市城鄉12歲兒童和14歲少年患齲狀況及相關因素進行了抽樣調查,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2011年對平湖市12歲和14歲學生患齲狀況及相關因素分別進行了抽樣調查,隨機抽取中小學20余所,每所抽取2個班的學生,共抽取12歲學生1030名和14歲學生1012名。

1.2 調查標準

遵循經濟、有效的原則,采用多階段、分層等容量隨機抽樣的方法。按照WHO口腔健康調查基本方法第4版的齲病診斷標準[1]。齲齒:點隙窩溝或光滑面有明顯齲洞,釉質下破壞,可探及底部發軟或洞壁病損為齲,包括有暫時充填物或已窩溝封閉同時有齲者,用CPI探診牙合確面頰舌面,齲患齲洞形成前階段及其他類似早期齲的情況,可疑齲診斷不可靠不作為齲患。健康牙:無充填體也無齲壞征象的完整牙,有下列缺陷而缺乏其他陽性癥狀時,也為健康牙:①白色或白堊色班點;②用CPI探針無軟化的著色或粗糙的斑點;③釉質點隙窩溝并有色素沉著,但無明顯的釉質潛行破壞,或用CPI探針探診溝底或洞壁無軟化現象;④中重氟斑牙釉質著色、有光澤、質硬有小凹;⑤根據分布或病史,以及視診觸診觀察為由磨損而造成的病損。

1.3 調查方法

一般項目:姓名、性別、戶口類型、出生日期等。健康狀況項目:牙冠齲,根齲及甜食攝入情況等。檢查前每在學生發放統一檢查表,填寫姓名,年齡,性別,經常吃甜食、飲料者分別打“√”,否則在其他項打“√”。檢查在自然光線下使用CPI探針和平光面口鏡檢查患齲狀況。患齲率=患齲人數/受檢人數×100%;冠殘根率(殘冠根數/患齲牙數)×100%;充填率=(充填牙數/患齲牙數)×100%。

1.4 質量控制

調查人員均為口腔專業執業醫師,工齡5年以上,為防止檢查者本身偏倚,調查開始前對檢查者進行培訓,重點學習診斷標準及調查項目填寫,并用Kappa統計法對檢查者進行可靠信度檢驗,Kappa值>0.85,為優等可靠。

1.5 統計學方法

現場調查工作結束后,對所有數據進行認真核對、分類,各項數據由專人負責輸入電腦,再進行統計分析。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平湖市12、14歲學生患齲情況

12歲和14歲兩年齡組學生患齲率分別為56.02%(577/1030)和60.87%(616/1012),女性均高于男性,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兩年齡組間患齲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2。

2.2 平湖市12、14歲學生飲食習慣與齲齒關系

12歲學生有80.10%(825/1030)偏好甜食、飲料或兩者同時食用;14歲學生有89.43%(905/1012)偏好甜食、飲料或兩者同時食用,兩年齡組偏好甜食、甜食與飲料兩者同時食用者比無不良飲食習慣者患齲率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3、4。

3 討論

平湖市位于長三角十五大城市中心位置,毗鄰上海,經濟比較發達,人民生活富裕,加上基本是獨生子女,偏食孩童居多。本研究重點對兒童日常飲食行為進行了分析,探討使用甜食及飲料對兒童患齲病的影響。調查發現12歲學生有80.10%的偏好甜食、碳酸飲料或二者同時食用,患齲率為56.02%;14歲學生有89.43%的偏好甜食、碳酸飲料或二者同時食用,患齲率為60.87%,經統計兩年齡組偏好甜食與甜食和碳酸飲二者同時食用者其患齲率高,與無不良飲食習慣者其患齲率具有統計學差異(P < 0.05)。兩年齡組患齲率均明顯高于2005年第三次全國流行病學調查全國平均水平[2-3],同時高于2009年上海12歲學生患齲率36.64%[3]。女性高于男性,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與國內其他學者報道一致[4-5]。二年齡組間患齲率無統計學差異(P > 0.05)。由此可見本地區中小學生齲齒高發因素之一與學生不良飲習慣有關,同時與學生及家長對口腔健康意識薄弱有關,因此我們以后要加強對家長的口腔健康教育,在學校加強健康飲食指導。在臨床工作,尤其在兒童齲病的預防工作中,注意加強對兒童飲食結構的改善,預防攝入甜食及碳酸型飲料的量過多,進食完糖類食物后及時漱口,養成早晚刷牙的習慣[5-6]。

12歲和14歲學生殘冠殘根率分別為10.10%(104/1030)和17.89%(181/1012),多與年輕恒牙鈣化程度不高,髓腔寬大有關,所以達深齲后很容易破裂而致殘冠殘根,因此早期預防尤為重要。兩組學生患齲率接近,這為恒牙早期選用窩溝封閉預防齲齒提供了科學依據[7-8]。臨床研究結果表明,一次封閉即有顯著預防窩溝齲的作用,同時注意到即使封閉劑部分脫落或完全脫落,仍有防齲作用[9-10]。窩溝封閉術在國外許多國家已普遍開展并取得了很好的防齲效果,國內北京開展了適齡兒童免費窩溝封閉項目,浙江省舟山市開展了適齡兒童免費窩溝封閉項目,提示在今后口腔衛生宣教中要加強這方面的宣傳,在適齡兒童中開展窩溝封閉術,將有效預防窩溝齲的發生[11]。

雖然中小學生每年都有口腔齲病檢查,且發現齲病都有回執轉交學生家長,但12歲學生充填率僅為9.71%(100/1030),14歲學生為19.96%(202/1012)。可見學生及其家長對口腔的健康仍定位于癥狀治療,而不是預防保健。究其原因多半與學生及家長對牙齒健康認識不足和恐懼有關。針對這些情況,我們更要普及大眾口腔衛生知識,加強學校口腔衛生宣傳力度,真正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提高充填率。

12歲學生齲均1.30,14歲學生齲均1.71,按WHO評價標準雖屬低水平(1.2~2.6)[12],但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且近幾年有增加趨勢,應引起重視[13]。但齲均指數不能反映齲病的不均衡分布,故2000年WHO顧問Bratthall[8]提出顯著性齲均指數-選取人群中1/3數量具有高DMFT指數的個體的平均DMFT指數,以集中群體中具有高患齲水平個體的注意[14]。流行病學研究也表明兒童群體恒牙齲患分布模式呈兩極化趨勢,相當一部分沒齲,部分患齲水平卻極高[15-17]。本調查發現12歲顯著性齲均指數為3.06,14歲為3.98,均比2009年上海12歲兒童(1.77)高[4],兩年齡組最高者達13個齲齒。對這些情況應引起有關部門注意,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將有限資源用于高危群體、易感牙位以提高總體口腔健康水平亟待研究。

[參考文獻]

[1] 王偉建,王左敏,愈艷平.WHO兩種齲齒診斷標準的臨床研究[J].現代口腔醫學雜志,2002,16(1):46-47.

[2] 齊小秋.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378-384.

[3] 馮靳秋,沈慶平,曹新明.上海市12歲兒童患齲狀況調查分析[J].口腔醫學,2010,30(10):618-620.

[4] 程睿波,張穎,劉璐,等.遼寧省12歲兒童齲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分析[J].口腔醫學研究,2007,23(6):700-702.

[5] 卞金有.預防口腔醫學[M].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28.

[6] 卞金有.口腔預防醫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52-53.

[7] 司徒煒敏.2390名小學生齲病調查[J].口腔醫學,2009, 29(6):335-336.

[8] Bratthall D. Introducing the significeant caries index together with a proposal for a new global oral health goal for 12-year-olds [J]. Int Dent J,2000,50(6):378-384.

[9] 蔡蔚,蔣寶鳳,張蓮華.上海市長寧區12歲兒童恒牙顯著性齲均指數調查分析[J].口腔醫學,2007,27(3):163-164.

[10] 李志強,馬力揚,聶紅兵,等.甘肅省12歲兒童恒牙齲病及其相關因素分析[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10, 20(10):581-583,599.

[11] 王國珍,羅云綱,李美華,等.吉林省長春地區兒童齲病患病現狀及相關影響因素調查分析[J].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39(5):1020-1026.

[12] Das D,Misra J,Mitra M,et al. Prevalence of dental caries and treatment needs in children in coastal areas of West Bengal [J]. Contemp Clin Dent,2013,4(4):482-487.

[13] 張建軍.襄陽市樊城區3163名學齡前兒童乳牙齲病的調查[J].口腔醫學研究,2013,29(10):982-983.

[14] 成凡平,侯新好,馮金蘭,等.2009-2011年廣州市花都區小學五年級學生恒牙齲病流行病學調查[J].廣東醫學,2012,33(14):2166-2168.

[15] 張愛玲,魏琰,高麗萍,等.烏魯木齊市7~9歲兒童第一恒磨牙齲病及萌出情況調查[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12,22(1):39-41.

[16] 周愛玲,梁善欽,黃凱良,等.窩溝釉質成形封閉術預防齲齒的療效分析[J].現代醫院,2013,13(7):52-53.

第11篇

[關鍵詞]固定矯治器;正畸治療;齦溝液;檢測指標;牙周狀況

[中圖分類號]R7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3)01-0179-03

Observation on the influence of fixed appliance for multi-indexes of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and periodontal status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orthodontic treatment

CHENG Wei1,CHENG Ming-tao2,ZHU Ya-ni3

(1.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The Dongfeng Company Maojian Hospital,Shiyan 442000,Hubei,China;2.Hubei College of Automotive Engineering;3.Dongfeng Company General Hospital)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fixed appliance for multi-indexes of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and periodontal status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orthodontic treatment. Methods 38 patients treated with fixed appliance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09 to April 2012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and the amount of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PGE2,PAK5,HBD-2,ET,IL-1β and BI,PD,TM,PLI,GI,OHI-S of all the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at first,third,fifth,eighth and twelfth week were detect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PGE2,PAK5,HBD-2,ET and IL-1βof patients increased first and decreased afterwards,and BI,PD,TM,PLI,GI,OHI-S from the pre-treatment to post-treatment at eighth week showed continuously elevated(P0.05). Conclusion The influence of fixed appliance for multi-indexes of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and periodontal status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orthodontic treatment is obvious,and those at twelfth week were basically stable.

Key words:fixed appliance;orthodontic treatment;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check quota;periodontal status

正畸治療過程中,患者齦溝液的多項指標受到影響,主要為受到的正畸力和固定矯治器的影響,表現出較多炎性因子及相關指標的變化。另外牙周狀況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也表現出一定的波動[1-2]。這種波動不僅可以有效反應正畸治療過程中口腔中的狀況,對于了解治療干預對機體的不良影響也有一定的監測作用,為預防和干預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依據。筆者就固定矯治器對正畸治療患者齦溝液多個檢測指標及牙周狀況的影響進行觀察,具體分析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2009年7月~2012年4月于本院采用固定矯治器進行正畸治療的38例(男17例,女21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年齡12~18歲,平均(14.7±1.5)歲,治療時間12~24個月,平均(18.3±2.1)個月,且所有患者均無近期應用可能影響患者齦溝液指標的藥物及因素存在,且均符合治療指征。

1.2方法

1.2.1治療干預方法:38例患者均采用固定矯治器進行正畸治療,均為方絲弓固定矯治技術進行治療,并于放置后給予患者相應知識的講解,使患者掌握治療矯治過程中的注意點。并將所有患者正畸治療前及治療后1、3、5、8及12周的齦溝液量、齦溝液PGE2、PAK5、HBD-2、ET、IL-1β及BI、PD、TM、PLI、GI、OHI-S進行檢測及比較。

1.2.2檢測方法:其中齦溝液量采用3M無菌濾紙采集,并采用電子天平稱重,而齦溝液PGE2、PAK5、HBD-2、ET及IL-1β均采用北京方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應的試劑盒進行檢測,BI、PD、TM、PLI、GI、OHI-S則分別由口腔科資深醫師根據相應的標準進行檢查、記錄及統計。

1.3統計學方法:本文中患者需要統計的數據均為計量資料,均采用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進行t檢驗處理,軟件包方面采用SPSS18.0,P

2 結果

2.1 38例患者治療前后的齦溝液多個檢測指標比較:38例患者治療前至治療后1、3、5、8及12周的齦溝液量、齦溝液PGE2、PAK5、HBD-2、ET、IL-1β均呈現先升后降的趨勢,齦溝液量至治療后8周達到峰值,其他方面至治療后5周達到頂峰然后下降,差異有統計意義(P

2.2 38例患者治療前后的牙周狀況相關指標比較:38例患者從治療前及治療后8周BI、PD、TM、PLI、GI、OHI-S呈現持續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口腔正畸治療過程中所采用的固定矯治器對機體而言是一種異物,必然對其綜合狀態產生一定的影響。機體對其易產生應激反應,表現出齦溝液中炎性因子IL-1β的異常升高[3],這種升高與患者機體的應激程度呈現一定的相關性。齦溝液在此過程中的量也表現出一定的波動,與其對外界的干擾性應激有關。同時,PGE2是有效反應牙周結構改變的因子,其在正畸治療過程中對于外界的刺激也有較佳的反應作用[4]。ET 則是有效反應治療過程中炎性反應,主要與其可有效反應病原菌情況有關。PAK5則是參與正畸治療過程中參與骨骼重構的重要因子,并可以有效反應正畸治療中機體對于外界干預的影響程度。HBD-2是機體改變及重構過程中的有效反應因子,也可以作為機體對外界干擾的反應因子之一[5]。再者,固定矯治器治療過程中,口腔整體狀態可隨之受到影響,表現出口腔自潔功能受到影響,同時也不利于口腔衛生干預措施的實施,易造成菌斑及食物殘渣等殘留,而這些均易造成牙周疾病,因此對于牙周狀況的不良影響表現較為突出[6-7]。

筆者就固定矯治器對正畸治療患者齦溝液多個檢測指標及牙周狀況的影響進行研究,發現較治療前,治療后不同時間段患者的齦溝液量至治療后8周達到峰值,而齦溝液PGE2、PAK5、HBD-2、ET、IL-1β等方面至治療后5周達到頂峰然后下降,而牙周狀況的指標中的BI、PD、TM、PLI、GI、OHI-S呈現持續升高則持續升高至治療干預后的8周,至12周時未再見明顯升高,呈現基本穩定的狀態。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固定矯治器對正畸治療患者齦溝液多個檢測指標及牙周狀況的影響較為明顯,但至12周時基本穩定,應注意在治療后不同時間段給予相應的知識宣教及其他干預手段,以盡量減小固定矯治器對齦溝液和牙周狀況的不良影響。

[參考文獻]

[1]張勇,劉萍,肖水清,等.固定矯治器對牙齦及齦溝液中內毒素含量的影響[J].山東大學學報(醫學版),2005,43(2):180-181.

[2]韋名浪,譚翱,宋先陽,等.沖牙器改善錯牙合青少年患者固定矯治期間牙周狀況的臨床研究[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1,28(4):533-535.

[3]賈凱,曹德琴.不同正畸術對牙周炎正畸治療患者齦溝液及血清p21活化激酶5、白細胞介素-1β、β-防御素2水平影響及療效比較[J].中國醫藥導報,2011,8(36):48-50.

[4]Zasciurinskiene E,Bjerklin K,Smailiene D,et al.Initial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position of palatally impacted maxillary canine and effect on periodontal status following surgical-orthodontic treatment[J]. Angle Orthodontist,2008,78(2):275-280.

[5]佟紅勝.早期正畸治療的常見方法及臨床效果[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11,46(7):389-393.

第12篇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標準胎牛血清(PAA,奧地利)、DMEM培養基(Gibco,美國)、胰蛋白酶(Gibco,美國)、DMSO(Sigma,美國)、MTT(Sigma)、煙草(中華牌成品盒裝香煙)、青霉素、鏈霉素。

1.2 方法。含煙草浸提液培養液的配制[5]:稱取5g盒裝香煙的煙絲,浸入0.1L的雙蒸水中,37℃孵箱中放置48h,過濾除菌,將此液濃度定為50g/L,用含1%標準胎牛血清(FBS)的DMEM培養液配制含ST的培養液,ST濃度分別為1.6g/L、3.1g/L、6.2g/L、12.5g/L、25g/L和50g/L6個濃度組。

1.2.1 組織塊法培養牙周膜細胞[6]。口腔外科門診選取青少年正畸拔除的健康前磨牙,刮取根中1/3的牙周膜,接種于裝有少量含有20%FBS的DMEM培養液的35mm一次性無菌培養皿中,放入CO2培養箱內培養,待組織塊貼壁后每3天換一次培養液常規培養。

1.2.2 細胞傳代培養。當細胞匯合達瓶底80~90%,即可進行傳代。傳代時棄去舊的培養液,加入0.25%胰蛋白酶消化,吸管吹打成細胞懸液,以1:2將細胞轉至新的培養瓶中,加足培養液標準條件下繼續培養。

1.2.3 免疫組織化學SP法進行牙周膜細胞的鑒定。按照SP試劑盒說明書操作。PBS沖洗細胞爬片三次,每次3min。0.3%TritonX-100室溫下處理10min。高溫下,枸櫞酸鹽抗原修復液修復細胞抗原10min。每張爬片加50?L過氧化酶阻斷溶液(試劑A),室溫下孵育10分鐘,以阻斷內源性過氧化物酶的活性。PBS沖洗3次,每次3min。除去PBS液,每張爬片加50μL正常非免疫動物血清(試劑B),室溫下孵育10min。除去血清,每張爬片加50μL的第一抗體,室溫下孵育60min。PBS沖洗3次,每次3~5分鐘。除去PBS液,每張爬片加50μL生物素標記的第二抗體(試劑C),室溫下孵育10分鐘。PBS沖洗3次,每次3min。除去PBS液,每張爬片加50μL鏈霉素抗生物素-過氧化物酶溶液(試劑D),室溫下孵育10分鐘。PBS沖洗3次,每次3min。除去PBS液,每張爬片加100μL新鮮配置的DAB溶液,顯微鏡下觀察3~10min。自來水沖洗,蘇木素復染,PBS沖洗返藍。梯度酒精脫水干燥,二甲苯透明,中性樹膠封固,光學顯微鏡觀察并攝片。

1.2.4 煙草浸提液對PDLC增殖的影響。取第5代人PDLC,以1×105/ml接種于96孔板內,每孔100ul,CO2孵箱內標準環境下培養24h,使其貼壁,更換含1%FBS的DMEM培養液培養24h,200ul/孔,使細胞相對同步化。實驗分為煙草浸提液組和對照組,每組設置6種濃度,每種濃度5孔。①煙草浸提液組:濃度分別為1.6g/L、3.1g/L、6.2g/L、12.5g/L、25g/L和50g/L。②對照組:只加入含1%FBS的DMEM培養液200ul。

培養3天后,每孔加入MTT溶液20ul培養4h,棄去孔內液體,每孔分別加入DMSO150ul,震蕩10min,酶標儀490nm波長下測定每孔光密度值(OD),用統計軟件SPSSV14.0進行方差分析。

2 結果

2.1 人正常PDLC的原代培養、擴增約10~15天后鏡下觀察組織塊周圍有細胞游出,細胞呈長梭形,核為橢圓形,體積大,大部分為單個細胞核,胞漿透明。緊靠組織塊周圍的細胞密度較高,緊密排列在一起,向組織塊呈放射狀擴展,最細胞密度低,散在存在。20~25天后,細胞長滿培養皿底壁的80%,彼此連接成片,形態規則,細胞之間界限不清,排列具有一定方向性,呈漩渦狀。此時將細胞傳代至培養瓶中。

2.2 傳代后的細胞生長狀態良好,第二天大部分細胞已貼壁,由類圓形舒展為長梭形。5~7天后,細胞面積已占瓶底面積的80%~90%,細胞彼此連接成片,呈漩渦狀排列,界限不清,胞核已不如原代時明顯。2~6代細胞外觀基本相同,至第7代部分細胞形態不規則,大小不等,分裂增殖較前6代細胞緩慢,瓶底部分區域細胞已不是單層生長,狀態欠佳。

2.3 MTT比色實驗結果。

50g/l的煙草浸提液與對照組相比P>0.05;其余濃度的與對照組相比較均P

3 討論

牙周膜細胞是牙周膜中的主要細胞成分,具有趨化、粘附、增殖、生物合成等多種生物學功能。PDLC具有干細胞特性,能夠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是牙周組織再生的細胞來源[7]。PDLC一生中不斷形成新的主纖維、牙骨質,并改建牙槽骨,這種功能對牙周組織的修復十分重要,是牙周炎治療后形成牙齦與牙根面之間新附著的主要細胞來源。牙周膜細胞的特性和所具有的功能決定了它在牙周組織再生中的重要性。

吸煙是牙周病尤其是重度牙周炎的高危因素。研究表明,吸煙可從多個方面影響牙周病的發生、發展及預后。本研究利用體外培養的正常人牙周膜成纖維細胞為實驗對象,通過MTT方法測定ST對細胞增殖的影響。結果表明,ST抑制體外培養人牙周膜成纖維細胞的增殖,12.5g/l的煙草浸提液顯示出最強的抑制增殖作用。表明吸煙不僅能夠加重牙周炎癥,影響治療效果,而且影響牙周組織修復、再生。因此,在進行慢性牙周炎治療的同時對病人進行口腔衛生宣教,勸其戒煙是非常必要的。但吸煙對牙周炎的影響機制尚未完全清楚,有待于進一步的探討和研究。

參考文獻

[1] 金聞博,戴亞.編.煙草化學.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231~236

[2] GiannopoulouC,Geinoz A,Cimasoni G.Effects of nicotine on periodontal ligament fibroblasts in vitro.J Clin Periodontol,1999;26:49~55

[3] 徐燕,袁萍,李頌等. 尼古丁和煙草浸提液對人牙齦成纖維細胞生長和貼附能力的影響.口腔醫學研究,2004,20(1):16~18

[4] 司徒鎮強.細胞培養[M].西安:世界圖書出版社,20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州市| 民县| 英德市| 屯留县| 嘉兴市| 威海市| 文昌市| 萨迦县| 巴彦淖尔市| 天峨县| 德阳市| 阿坝县| 水富县| 凤翔县| 美姑县| 东源县| 新野县| 东阳市| 台安县| 台东县| 宁陕县| 万源市| 太康县| 二连浩特市| 应用必备| 桃园市| 永登县| 安陆市| 凤山市| 麻城市| 澜沧| 仁怀市| 五原县| 洱源县| 鄱阳县| 额济纳旗| 台湾省| 溆浦县| 阿尔山市| 安多县| 平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