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綠色節能設計

綠色節能設計

時間:2022-04-10 18:13:2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綠色節能設計,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綠色節能設計

第1篇

關鍵詞:綠色建筑;節能;設計;方法

建筑項目,資源消耗非常大,我國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更是增加了建筑資源的壓力。建筑開發中,經常會引起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的問題。隨著綠色建筑的發展,社會及人們更加注重建筑的綠化特征,同時在綠色建筑中,積極提出節能思想,推進綠色建筑的節能化發展,充分體現節能設計在綠色建筑中的實踐價值,即可解決綠色建筑中的能耗問題,又能明確綠色建筑的節能效益,表明節能設計在綠色建筑中的重要性。

1綠色建筑節能設計的原則

綠色建筑節能設計的原則很明確,文章結合以往綠色建筑的工程案例,探討節能設計的原則。

1.1節約原則

節約是綠色建筑節能設計的直接原則,采取節能設計方法,可節約建筑施工的資源,提升各項施工資源的利用效率。綠色建筑的節能設計中,強調節約原則的重要性,促使施工資源,可達到高效的使用狀態,且節約原則中,要求綠色建筑在節能設計中,積極引入新型、清潔的能源,注重生態化的節能設計,利用新能源,取代傳統不可再生的能源,表明節約原則在節能設計中的目的性。

1.2環保原則

環保原則要求綠色建筑中的節能設計,尊重自然環境,不能有破壞自然環境的行為。綠色建筑開發的過程中,積極落實環保原則,要求節能設計注意自然環境的保護,在節約設計中,可以要求設計人員,專門從環保的角度,落實建筑設計,明確建筑項目和自然環境的關系,節約設計中,在利用自然環境的同時,不能有破壞、污染的行為,提高環保原則在建筑節能中的約束水平。

1.3人性原則

人性原則是指綠色建筑節能設計中,做到以人為本,遵循舒適、無害、安全的要求,規劃節能設計的方法。建筑節能設計中,不能忽視采光、通風、降噪等因素,此類因素直接關系到人們的生活質量,必須在節能設計中,遵循人性化的原則,在實現建筑節能設計的同時,表明人性原則的實踐價值。

2綠色建筑的節能設計方法

文章結合現行綠色建筑的工程案例,探討節能設計的幾點方法,以便實現建筑的節能化,具體分析如下。

2.1合理選址

我國地域面積有限,人口眾多,合理選址,是實現綠色建筑節能設計的基本方法。建筑項目占據了很多農耕用地,引起了用地矛盾,不利于建筑的節能設計。在綠色建筑節能設計中,必須合理的選擇建筑的施工地址,提高土體資源的利用效率。選址時,根據節能設計的要求,主要從交通、地理、氣候等方面進行分析,評估選址是否合理。選擇好綠色建筑的工程地址后,就要針對土地資源,提出節能設計的方法:①科學調整綠色建筑的用地,保護好建筑工程以外的土地資源,不能形成污染,實現建筑用地的綠色化和節約化;②綠色建筑選址的節能設計中,實行集約化設計,在設計建筑用地的同時,注意周圍配套設施的應用,以免有重復建設,增加占地的情況;③綠色建筑選址的節能設計中,可以重點開發地下空間,尤其是高層的綠色建筑,更要設計地下空間,緩解用地壓力,實現土地資源的節能設計。

2.2外形設計

建筑外形的節能設計,以當地的環境條件、光照強度、風向因素為主,注意規劃出建筑的外形體系。一般情況下,綠色建筑節能設計中,在外形方面采用信息技術,運用BIM構建出數字化建筑模型,輸入當地的環境信息,經過計算后,得出外形設計的數據。BIM還能提供組合優化的方法,輔助建筑外形達到優質的節能狀態。BIM中的外形設計,盡量降低建筑的外形系數,外形系數減少,就會降低建筑的外表面積,進而減少外表面積引起的熱損耗。在BIM軟件中,按照節能設計的要求,調整建筑的外形規則,盡量做到規則,不要出現里面凹凸的情況,由此才能達到綠色節能的設計標準。

2.3朝向規劃

朝向規劃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綠色建筑的朝向規劃,為實現節能,就要規范好建筑的主體形態、容積率及光照等,促使建筑朝向,適應當地的環境。綠色建筑朝向的節能設計,可在建筑內,引入自然資源,如:采光、通風等,減少建筑對室內照明、空調的依賴性。例如:綠色建筑設計朝向時,全面分析建筑所在地的光照間距,明確不同季節,光照、風向的影響,做綜合的節能設計,明確建筑的主體朝向,發揮節能設計的作用。

2.4圍護設計

綠色建筑節能規劃中的圍護設計,主要是建筑主體中的外墻、屋面以及門窗結構。圍護設計,關系到建筑的使用,據有關數據統計,建筑圍護結構引起的資源消耗,占總消耗的60%~70%。由此,針對綠色建筑的圍護結構,實行節能設計。例如:某多層+高層辦公樓群案例中,每棟建筑圍護的節能設計中,均利用熱工性能,實現高效的節能。該案例內,一棟6層辦公樓單體,其圍護設計成了真空玻璃,既能減少外部噪音干擾,又能實現圍護的保溫隔熱,降低內部暖通空調的電能消耗。層與高層連接位置,設計了大型走廊,屬于公共區域,供辦公人員休息,其圍護的屋面結構。設計綠植屋面,在屋面上,種植大量的綠色植物,用于吸收太陽光,降低內部溫度。案例中所有的門窗面積,都做了節能設計,控制好門窗與墻體的面積比例,杜絕增加能耗。而且外墻結構中,采用了大量的保溫隔熱材料,提升圍護節能設計的水平。

2.5太陽能資源

綠色建筑節能設計中,太陽能是不可缺少的新能源。太陽能具有可再生、清潔無污染的特點,其可用在綠色建筑的供電、供熱等方面。文章以某綠色建筑為例,探討太陽能資源的節能設計。該案例為高層住宅建筑,屬于樓群結構,樓層28~32層,各個單元的住宅樓,地下室均為兩層。案例中,太陽能資源的節能設計,體現在太陽能熱水器方面。該建筑屋頂,安裝了太陽能的硬件以及集熱板,集熱板收集了太陽能資源,通過真空管加熱太陽能中的水,為住宅用戶,提供24小時的熱水。太陽能熱水器的結構包括控制器、手動與自動控制閥、水位及水溫檢測、電阻加熱絲和屋頂的儲水箱。太陽能的節能設計,已經實現了水箱加熱、冷水集熱、溫水循環、晨水加熱的功能,取代了傳統的電能加熱,電能節約效果非常明顯。經數據分析,太陽能資源的節能設計,節電比例高達60%,減輕了住宅的用電壓力。

2.6水循環系統

在綠色建筑中,水循環系統屬于資源方面的節能設計。不同類型的建筑,用水量都比較大,特別是生活用水,為了實現水資源的節能設計,在綠色建筑中,引入水循環系統,促進建筑節能的可持續性。水循環系統在建筑有限的水資源中,實現了循環使用,解決水資源浪費的問題。例如:某新建的綠色住宅樓,其在節能設計中,把水循環系統,設計到生活用水、生態用水和雨水回收中,生活用水經過處理后,可以用于生態景觀,雨水做集成回收處理后,可以運用到生活和景觀中,水資源經過循環后,補充到住宅用水內,避免浪費過多的清潔水。

3綠色建筑節能設計的創新

綠色建筑節能設計的創新方面,主要從材料、能源、資源方面實行。節能材料的創新設計,需要從建筑材料的市場中,選擇具有節能、環保特點的材料,發揮節能與綠色的作用。能源節約的設計創新方面,不僅利用太陽能,還要逐步開發地熱能、風能等新型的能源,積極運用到綠色建筑節能設計上,改善建筑的運營,體現出能源方面的節能創新。建筑資源的節能創新,需要以建筑的實況為主,融合周圍的建筑環境,實行資源的優化配置,合理分配建筑的資源,采用監督管理的手段,禁止建筑資源有浪費的情況。綠色建筑節能設計的創新,有利于優化建筑的節能設計,表現節能策略在綠色建筑中的有效運用,規避綠色建筑中的浪費風險。

4結束語

綠色建筑是建筑行業的發展方向,考慮到建筑項目的現狀,在綠色建筑中,全面落實節能設計,遵循節能設計的原則,落實節能設計的策略,同時注重節能設計的創新發展,保障節能設計能夠符合綠色建筑的需求,進而強調建筑項目的綠色化及節能化,構建新型的建筑體系,發揮綠色與節能在建筑工程中的有效作用。

參考文獻:

[1]陸瑋.綠色建筑給排水設計的節水措施[J].工程技術研究,2017,(3):221+247.

[2]馬永明,郭紅兵.工業建筑給排水中的節能環保設計分析[J].南方農機,2017,(6):81-82.

[3]張曉琴.現代綠色建筑節能設計的發展與應用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6,(27):75.

[4]張輝,李晨,侯暾.綠色建筑生態節能設計策略[J].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2010,(S1):363-367.

第2篇

關鍵詞:綠色建筑;節能設計;措施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hum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reen building is a very important link. Green building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energy consumption, high efficiency, less pollution and so on, and can minimize the use of non renewable resources, the rational use of renewable resources.

Keywords: green building; energy saving design;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S21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

引言:

綠色建筑節能目的就是通過對能源和資源進行節約和控制,來盡量減少對環境產生污染,綠色建筑的重要指標是建成后要在節約能源上具有特色,即要使建筑物做到冬暖夏涼,這樣就可以節約有限的能源。

1.綠色建筑的定義

從概念上講,綠色建筑是指建筑物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資源,例如,利用風的流動降溫,利用太陽加熱;在建筑施工中又不破壞生態平衡的建筑稱為綠色建筑。綠色建筑要求室內布局必須合理,盡量減少合成材料的使用,充分考慮建筑物與環境的協調,充分利用太陽能、風能。在綠色建筑的設計過程中,要利用高科技手段盡力減少能源的消耗,要考慮建筑物的節能、無污染因素。尤其是對綠色建筑物室內設計,一定要首先考慮為人類創造利用太陽能源的生活環境;為人類創造一種接近自然的感覺。利用高科技的設計手段造就溫馨的設計,是綠色建筑的追求目標。要堅持以人為本,以建筑與自然環境協調發展為目標,要充分體現出綠色建筑向大自然索取和回報的平衡。

2.綠色建筑的節能設計策略

2.1自然采光設計

充分利用天然采光不但可以節約大量照明用電,還提供更健康、高效、自然的光環境,還可以起到殺滅細菌和病毒的目的。建筑的自然采光就是將日光引入建筑內部,通過設計手段精確地控制并且將其按一定的方式分配,以提供比人工光源質量更好的照明。

2.2自然通風設計

自然通風是一項改善人與環境的重要技術手段。在我國許多傳統建筑中都有體現,如傳統民居中的穿堂風等處理手法。通過合理的建筑設計,自然通風可在不消耗不可再生的能源的情況下降低室內溫度、帶走潮濕的氣體、排除室內污濁的空氣,使人體感到舒適,并提供新鮮、清潔的自然空氣,有利于人的生理和心里健康,減少人們對空調系統的依賴,從而節約能源、降低污染、預防疾病。要充分利用自然通風就必須考慮建筑朝向、間距和布局。例如南向是建筑物最好的選擇。另外,一般高層建筑對其自身的室內自然通風有利。而不同高度的房屋組合時,高低建筑錯列布置有利于低層建筑的通風,處于高層建筑風景區內的低矮建筑受到高層背風區回旋渦流的作用,室內通風良好。自然通風和采光往往是結合在一起的。通過保證房間內及中庭頂部一定的開窗面積,既達到了自然采光的目的,又可依靠室內外的風壓及熱壓差,形成有組織的自然通風,在室外氣候適宜時通過自然通風達到調節室內熱環境的目的。

2.3隔熱保溫設計

2.3.1墻體節能設計

建筑物圍護結構應有較好的保溫隔熱功能,一般通過建筑外墻的耗能約占建筑物全部耗能的40%,因此提高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對改善室內熱環境及建筑節能具有重要意義。不同的氣候條件對建筑護結構的傳熱性能要求不同,一般氣候越嚴寒,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要求越小,需要用導熱系數小的高效隔熱材料附著在墻體結構來改善整個墻體的熱工性能。根據復合材料與主體結構相對位置不同,分為外保溫技術、內保溫技術及夾心保溫技術,其中外墻外保溫是目前大力推廣的一種建筑保溫節能技術。外保溫與內保溫相比,技術合理,由其明顯的優越性,使用同樣規格、同樣尺寸和性能的保溫材料,外保溫比內保溫的效果好。外保溫技術不僅適用于新建的結構工程,也適用于舊樓改造。

2.3.2屋面節能設計

屋面是建筑物與室外大氣接觸的一個重要部分,因此應當重視其保溫隔熱效果。主要措施為:①采用坡屋頂;②加強屋面保溫措施;③根據需要,設置保溫隔熱屋面(架空隔熱屋面、蓄水屋面、種植屋面等) 。一般而言,屋面的傳熱系數要優于外墻的傳熱系數,并且可依屋面的形式選用不同的保溫材料?,F在高效保溫材料已經開始應用于屋面。

2.4遮陽設計

外遮陽是最有效的遮陽設施,它直接將80%的太陽輻射熱量遮擋于室外,有效地降低了空調負荷,節約了能量。在窗戶合適部位加設遮陽擋板,可以巧妙地遮蔽夏季入射角度很大的強烈陽光,而在冬季,由于太陽入射角度的降低,陽光又可以入射到室內,從而吸收熱量,降低室內的熱負荷。

2.5可再生資源的利用

近年來,可再生能源在世界范圍內迅速發展,可再生能源已成為實現能源多元化,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目前主要指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和生物能。

2.6建筑綠化

綠色植物一方面可以滿足人們希望與自然界接觸的愿望,另一方面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為使用者提供舒適的環境和新鮮的空氣,同時植物還可以起到遮擋太陽直射光,降低環境溫度,減少空調的消耗,從而達到環保的作用。

2.7其他

合理的空間設計是在充分滿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對建筑空間進行合理分隔(平面分隔和豎向分隔) ,以改善室內保溫、通風、采光等微氣候條件,達到節能目的。合理選用建筑節能材料也是建筑節能的一個重要方面。建筑材料的選擇應遵循健康、高效、經濟、節能的原則。

3.促進綠色建筑節能設計實現的措施

綠色建筑節能設計的實現需要從理念到實踐的統一。首先,綠色建筑節能設計需要設計人員改變傳統的設計理念,遵從低碳經濟的原則,尤其要設計出可以利用太陽能的建筑,才能夠達到綠色設計的相應要求。因此,建筑設計師們首先要站在保護和諧自然環境的立場,從建筑物可以節約能源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設計建筑物,這樣才能夠在建筑物綠色節能設計過程中,最大程度的使建筑物從設計中就考慮節約能源,通過節能來促進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處,達到建筑物的可持續發展與人類生存的關系。

3.1綠色建筑節能設計要加強對自然環境的關注與尊重

綠色建筑存在的根本就是加強對自然環境的關注,重視與自然環境共生的意識,提高建筑師的職業道德素質和業務水平,在設計過程中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和一種謙遜的姿態,對建筑物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建筑物的布局、朝向、方位以及充分利用地形地勢、場地自然氣候條件,合理設計植被位置;對建筑進行節能設計時,應把如何盡可能多的降低能源消耗量,提高能源利用率,發展利用新能源,盡可能的利用可再生能源如風能、太陽能、自然通風采光等,強化室內綠色建筑設計作為建筑綠色設計的重要課題;盡可能的利用當地技術、材料,降低建造成本和環保材料,

3.2加強設計利用太陽能的綠色建筑

在綠色建筑設計中,要利用好太陽能這一最佳的可再生能源。要把太陽能作為綠色建筑加熱的一部分,因為,太陽能是一種取之不竭并且沒有污染的能源,利用太陽能可以為綠色建筑節能設計開闊了如何節能的思路。通常我們利用太陽能來收集熱量的特點來進行節能設計,比如它可以利用白天吸收儲存太陽的熱量,然后均勻的在24小時利用,從而節約了綠色建筑物能源方面的投資。

3.3設計以水資源循環的綠色建筑

在人類生活的建筑物中,生活用水要比使用用水多的多,如何利用生活用水才符合綠色建筑對節約水資源的需求,達到節約用水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在綠色建筑設計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資源,在保證有效利用的基礎上進行循環利用,它不僅可以節約用水,還可以減輕城市污水處理廠的運行負荷。比如,生態景觀水景規劃就可以遵循整體性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與水資源的再生及循環性的原則,對雨水資源進行收集并加以利用,可以全部用來補充景觀水,使景觀水得到充裕的補充。

3.4設計利用自然通風和采光的綠色建筑

近年來城市化的推進,人口高速增加,人類生存又希望居住在冬暖夏涼的建筑物中,因此,在進行綠色建筑節能設計時,通??刹捎脤⒔ㄖ炔考巴獠坑行нB通的方法,保持室內的自然通風,同時要考慮建筑物采光問題,讓建筑物最大限度的得到陽光照射,達到既節能又環保的效果。

4.結束語

目前,我國正處于建設的鼎盛時期,要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資源消耗大戶的建筑業必須要走綠色建筑之路。目前對綠色建筑的探索和研究,仍處于初級階段,要實現真正意義的綠色建筑,還需要廣大建筑設計人員和科研人員長期不斷的發展完善??梢韵嘈?,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各種生態節能技術會在各類建筑設計中越來越廣泛地應用。

參考文獻:

第3篇

【關鍵詞】建筑電氣照明;節能設計;新思路

引言

現今社會強調可持續發展,近些年建筑電氣照明的節能減排逐漸變得重要。照明電氣的節能設計既促進了現代化建筑的發展,還對社會、環境和能源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進行建筑電氣節能設計時,設計人員需要充分地結合實際,把節能和低碳理念融合進設計中,從技術和經濟等角度多方面進行考慮。設計出最合理、最節能、最經濟的方案,最大限度的節約能源。

一、綠色照明的概念

綠色照明是指采用效率高、壽命長及性能安全穩定的節能照明電器產品,如高效節能的光源、燈具及其附件等,并通過科學的照明設計,使照明達到高效、舒適、安全、經濟和有益環境改善的要求,從而提高人們工作、生活的條件和質量。我國對綠色照明設計的要求是在保證不降低作業面視覺要求和不降低照明質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減少照明系統中的能耗損失。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綠色照明工程已不再是傳統意義的節能,其已發展成為廣義的照明節能系統,其內容兼顧各種照明場所的照明節能、采光節能、管理節能以及防止污染等各個環節的節能。綠色照明工程要求在制造生產光源、燈具時必須采用符合行業標準的生產環境和工藝;在實際應用照明過程中,要能夠減少產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以及嚴重污染環境的懸浮顆粒物等,同時達到節能和環境保護的相應指標。

二、建筑電氣照明節能設計的原則

1、經濟實用的原則

經濟適用一般是說在實施節能設計的同時必須要考慮到能夠合理控制電氣照明的節能,尤其是要關注避免發生大量電力耗費與為了達到美觀的目的進行許多浪費電能的裝飾,要在能夠大幅度節省成本的條件下設計出實用實惠的節能電氣照明。所以在日常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需要設計人員將自己的專業特長與建筑物本身結構結合起來,能夠充分考慮到環境保護、資源節約,能夠增強進行設計安排各項照明設施,實現通過設計來達到建筑電氣的節能目的。

2、綠色照明的原則

綠色照明的原則是指在建筑照明能夠確保居民能夠正常生活的基礎上最大程度的進行省電,大幅度的節約電能,并能夠提升人們的舒適體驗,降低安全隱患,不會發生因質量問題而導致安全事故。可是建筑照明的綠色照明和人們傳統上的認識不太一樣,并不是通過提高成本來達到節能的目的,而是需要設計人員能夠通過節能設計來改變和增進照明的基本功能,在能夠滿足人們基本生活需求,如學習、生活、娛樂的情況下,在此條件下設計出合理、高效、科學同時也滿足建筑電氣照明節能的標準要求。

三、建筑照明節能設計方法

1、合理確定照明設計方案

照明方案的合理設計一般遵循實用和實效性。通常的設計內容包括可以在空調房間裝置空調照明組合系統,控制好用電量的指標,或者直接進行數值設置。對某些需要高光線要求的區域,可以采用多個光源的相互配合。如果室內場所有一定的光色的要求可以安裝一些混合照明。反正,照明方式的選擇依據實際需要進行設置,最基本的要求是經濟實惠且效能好。而且,淺色的建筑材料更有利于彰顯光線,通過顏色視覺,從而達到顏色與光線的相融合、配合。因此可以在室內的屋頂、地面或者墻壁上選擇淺色的裝飾材料。在工作場所,根據不同需要選擇不同照明方式、照明數值。

2、合理選擇照明線路

通過大量的實驗和研究發現照明線路上損耗的電能大約能夠占輸入電能的百分之四左右,所以在照明配電系統設計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盡量減少配電線路,進而可以達到節約電能的目的。在這里可以采取多種方法,例如選擇使用電阻比較小的電纜,通過合理設計減少電纜的長度,盡量選取橫截面比較大的線纜。照明電源主線路可以選擇三相供電系統,這樣能夠最大程度的減少電壓損失,而且要想辦法人那個三相的負荷矩能夠長時間處于平衡狀態,以保證光源的發光效率。

3、合理選擇控制開關與方案

在建筑物中可以依據照明的應用特征來應用分區域控制燈光或者適當增加照明開關以達到節約電能的目的??梢愿鶕唧w的位置來選擇不同的設計方法。比如在臥室中安裝床頭燈的時候選擇可以調節燈光的開關。如果在樓道之中就可以選擇較為節能的自動控制開關。在體育館等大型公共場所可以采取集中控制和單獨控制的設計方案,這樣可以讓管理人員能夠監管或者是專管,可以選擇分組開關以及調光的方式進行控制。而許多比較高檔的建筑物或者智能建筑物中,可以選擇調光、調壓或電腦自動控制的方式來達到節約電能的目的。

4、合理的選擇照明方式

通常情況的照明有三種,一種是家居一般照明,另一種是局部照明,還有一種就是混合照明。三種方式的選擇應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比如,如果在實驗室,那么對光的亮度和清晰度要求比較高,所以像一般的照明根本就滿足不了;如果是檢驗臺的話可以使用局部照明,既滿足了光的亮度的要求,同時又節省了一定的電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合理選擇照明方式也很關鍵,根據實際情況利用合適的照明方式既省電有不耽誤工作,反而能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一舉兩得。

5、合理的利用天然光,有效的運用現代科技手段

最大程度的利用自然光是達到照明節能的最有效的手段和方式,要求設計者能夠在設計的過程中根據實際環境充分利用好通風與自然光的照明,設計選擇最佳的位置來將外部光線引入到室內,這樣不僅可以達到節省電能的目的,而且使用自然光具有無污染、舒適健康等優點,和傳統照明相比更加有利于人體的健康。所以設計者在設計時必須要最大程度的借助自然光,讓室內光線充足,也可以多設計能夠反光或者白色的設計,讓自然光在室內能夠充分的傳播,提高光的利用率降低電能的使用。

6、推廣使用高光效光源,采用高效率節能燈具

在建筑室內燈具選擇上,必須選擇控光效率高、效果好的燈具,從而節約電能。除此之外,還必須注意燈具的配光曲線,降低單位面積耗電量,減少運行和投資費用。一般情況下,均選用直管熒光燈,因為直管熒光燈光效高、性價比高、顯色性好、使用壽命長。對于高大廳堂等易維護的場所,可選用使用壽命足夠長的高頻無極熒光燈,其顯色性好、方便快捷、安全可靠耐用。

7、研究新技術新產品,優選氣體放電光源啟動設備

在建筑電氣照明節能設計時,應該大量應用天然光和光纖照明,有效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合理選擇照明線路和控制開關與方案。尤其對于寫字樓等高樓大廈,有許多大玻璃,所以應該充分利用天然光線,它可以通過玻璃折射入室內。除此之外,還可以采用自動控制幕簾來調控光線強弱,從而使光線舒適。

結束語

建筑電氣照明節能設計作為建筑設計的一部分,對建筑能耗控制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從事照明節能設計的人員要充分全面的考慮各種因素,認真對待設計的每一個節能環節。根據不同建筑不同的照明要求,設計出合理、安全、節能的照明方案,達到經濟節能、簡潔環保的設計目的。

參考文獻

[1]劉磊,侯亮.民用建筑電氣中的主要節能措施[J].遼寧建材,2011,(6).

[2]況東,等.民用建筑電氣設計節能的幾大環節[J].智能建筑電氣,2008,(5).

第4篇

危機以來,節約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就成為全球范圍內十分緊迫的課題。本文結合自身工

作經驗,主要闡述了在建筑節能設計中的一些見解。

關鍵詞:建筑節能設計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A

一、建筑節能的涵義

建筑一般分兩個部分,民用建筑和工業建筑,所謂建筑節能是指建筑的節能設計和節能施工。

在建筑工程項目的規劃、設計、新建、改建和使用過程中,按照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執行建

筑節能標準,進行現代建筑的節能設計。比如對于建筑項目設計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節

能新技術、新工藝,通過新的科技元素的運用,實現建筑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效率提高的

目的,對于室內的供熱需求,首先要保證建筑物室內熱環境質量,在此基礎上減少供熱采暖、

熱水供應的能耗問題,大量采用可再生能源,切實保護好地域的生態平衡,利用一切科技手段

改善人居環境。有數據顯示在全世界總的能源消耗中,有25%~40%的能耗是在建筑上。

二、節能設計的措施

1.規劃與節能設計

建筑項目設計工作的重要性,在我國現階段的建筑行業已經被廣泛認同。其設計理念和方案

直接影響著日后的施工和建設。傳統的建筑設計,業主及設計師考慮更多的是建筑的容積

率、日照間距、空間形態、以及建筑與周邊環境協調的因素和問題,對于建筑的節能問題則

考慮較少,至于節能設計問題在單體方案設計階段才有所體現,然而弊端是產生了許多單體

設計難以解決的問題出現。解決的辦法就是重視規劃節能,在總體、全盤、初始階段,應全

方位的考慮建筑與外部環境的關系,在設計中重點堅強節能設計的元素和措施,充分利用自

然資源,根據地域的氣候和自然特點,從總體上強化建筑節能。這樣表明規劃節能對于建筑

的重要性。

在建筑的節能設計中,設計師主要應該考慮的是影響居住區氣候環境及建筑舒適性的因素,

然后加以克服和利用,主要是太陽輻射和空氣流動對建筑設計的影響。

在設計期間主要通過降低太陽輻射、增強建筑的自然通風效果來實現節能。把規劃建筑朝

向、建筑間距以及建筑的相互組合關系作為節能重點內容。建筑朝向問題是設計應該首先

考慮的問題,應迎合當地夏季的主導風向來設計朝向,保證利于自然通風給室內換氣和減少

太陽的輻射,提高居住的舒適度。

這樣的設計可以節省夏季空調的能耗和冬季建筑保溫所需的能耗。設計過程中要嚴格遵照當

地規劃部門的日照間距要求,并應該適當加大。規劃師應即充分考慮到日照間距又能節約土

地,找到最佳的平衡點,實現優化節能設計的最終目標。對于較大樓盤的設計,要考慮建筑群

的整體節能效果,側重居住區內的自然通風設計。

首先確保居住區“風道”的暢通,結合自然主導風向,合理設計是建筑群內的空氣流通良好。

其次設計注重夏季盛行風向排列建筑物的主要朝向,遵循南小北大、南低北高的原則,使建

筑群內實現對自然風的共享性,這樣在夏季能迎合南風、引導空氣穿越,冬季又能阻擋寒冷

北風的侵襲,隔熱保暖效果好,能夠節約溫控的能耗問題。

2.綠色建筑的節能節材設計

我國作為正在崛起的經濟大國,伴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能

源的消耗與浪費現象也越來越嚴重,特別是在建筑上的能源消耗不斷攀升。據統計,建筑能

耗總量占到了社會總能耗量的46.7%,因此引導設計師樹立生態節能的理念,合理節省和

利用能源顯得尤為重要。綠色建筑的節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1)體型設計

綠色建筑的體型設計應該考慮當地的氣候條件、太陽輻射強度、建筑物的朝向、圍護結構的

保溫狀況及局部風環境等,并權衡建筑的熱量得失情況,最后優化組合。一般來說,體型系

數越大的,外表面面積較大,室內熱量容易散出,建筑平面形式對控制建筑體形系數、降低

建筑能耗有較大的影響。因此,在實際工程設計中,在滿足總體規劃和建筑使用功能及建筑

面積一定的前提下,應選擇合理的建筑平面,使其平面更加規整,減少不必要的凹凸變化。

(2)圍護結構的設計

圍護結構的節能設計可以通過提高和改善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來實現,例如通過真空玻璃技

術或外墻外保溫、外墻內保溫、復合保溫和外墻自保溫等形式提高外墻面的熱工性能;采用

新型的屋面保溫材料和利用種植屋面來提高屋面的保溫隔熱性能;外遮陽對降低建筑能耗、

提高室內居住舒適性有顯著的效果,遮陽方案的設計應該考慮太陽輻射強度隨地點、日期、

時間變化的特點選擇最佳方案,調整遮陽的效果。另外,地面的熱工性能對室內氣溫也有較

大的影響。良好的建筑樓地面構造設計,不但可以提高舒適度,還有利于建筑的節能。窗墻

面積比也是影響建筑能耗的重要因素,其設定要兼顧保溫隔熱及采光等方面。

(3)綠色建材的選用

傳統建材工業是資源能源高消費、生態環境高污染的行業,其現狀很難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

求,所以對建筑材料的選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建筑的“綠色”程度。提倡綠色建筑,落實到建

材行業就是要大力推進建材生產和建材產品的綠色化進程。

我國在1999年召開的首屆全國綠色建材發展與應用研討會上提出綠色建材的概念,即采用

清潔生產技術,不用或者少用天然資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農業或城市固態廢棄物生產的無

毒害、無污染、無放射性,達到使用周期后可回收利用,有利于環境保護和人體健康的建筑

材料。這就要求設計師在設計施工時盡量做到建筑造型要素簡約,無大量裝飾性構件;建筑

室內采用靈活隔斷,盡量減少重新裝修時的材料浪費和垃圾產生;同時盡量采用資源消耗低

和環境影響小的建筑結構體系;建筑結構材料合理采用高性能綠色建筑材料。目前國內利用

工業廢渣研制出來的高性能水泥,具有強度高、耐久性優異、環境負荷低等特點,且能大幅

降低水泥熟料的用量。利用廢橡膠制成的橡膠混凝土也是一種新型的綠色建材,不僅具有良

好的減震降噪、隔熱隔聲效果,還具有良好的延性與韌性。國內外綠色建材品種還有混凝土

砌塊、加氣混凝土、紙面石膏板、grc條板、復合輕質板3e板、硅鈣秸稈輕體墻板、噴涂

聚脲彈性體、紙蜂窩石膏板隔斷墻等,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應該靈活采用。

(4)綠色能源的利用

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等作為無污染、可再生的清潔能源,不僅分布廣泛,而且對環境危害

極小,是綠色建筑能源的最佳選擇,充分利用這些資源不僅可以保護環境,還能避免對不可

再生能源的過度開發。例如,目前國內外經常采用的被動式采暖、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

pv系統等都是充分利用這種綠色能源的結果。通過實現建筑自然通風、自然采光、土壤蓄

熱蓄冷等來減少建筑制冷、采暖和照明的能耗量。

(5)綠色建筑的節水及水資源循環再利用設計

綠色建筑的節水首先表現在應該大力倡導使用節水型器具;其次應該在適宜的范圍內通過技

術經濟的比較,合理將雨水和污水進行收集處理,循環利用。設置中水和下水處理系統,將

處理過后的中水和下水用來作為景觀綠化用水和沖洗道路汽車等。我國現行綠色建筑評價標

準要求辦公樓、商場類建筑的非傳統水源利用率不低于20%,旅館類建筑不低于15%。

三、結束語

目前由于具備這方面能力的設計師較少,開發商缺乏良好的融資環境、有力的技術支持和科

學的評估體系,它的普及和推廣還存在一定難度。但是通過深入的理論研究,完善建筑節能

第5篇

關鍵詞:綠色建筑;暖通空調;節能設計

Abstract: as we all know, energy conservation of the building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core issue of green building. And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the hvac green building energy saving design problem increasingly, this paper on how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asures expounds some Suggestions.

Keywords: green architecture; Hvac; Energy saving design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隨著人類物質文明的高速發展,如何協調處理環境與能源的關系逐漸成為當今社會的重大課題。人口的不斷增加和資源的過度消耗引起了全球氣候變異、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等問題,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發展?!翱沙掷m發展”思想的提出,標志著我們從傳統的資源型發展模式走上良性循環的生態型發展模式。這種新的發展觀產生了新的建筑觀,即綠色建筑觀念。綠色建筑的實現必須由綠色設計的思想、方法和技術來保證,這就要求我們正確分析制約綠色建筑發展的因素以做到真正的“綠色建筑”。

一、暖通空調的LEED標準

按照美國綠色建筑委員會制定的綠色建筑評估體系能源與環境設計先導的規定,綠色建筑的設計應從以下方面明顯降低或消除建筑對環境及用戶的負面影響[1]:①建筑選擇可持續發展的建筑場地;②建筑對水源保護和對水的有效利用;③高效用能和可再生資源的利用及保護環境;④就地取材和資源的循環利用;⑤良好的室內環境質量。

LEED標準[2]對以上方面在建筑中的比重進行量化打分,最后按照總得分多少將綠色建筑分為四個級別:認證級、銀級、金級和鉑金級。按照該標準,達到認證級以上的建筑即稱為“綠色建筑”。

4R法則在綠色建筑設計的基本原則中占有重要地位:①Reduce(節省),節省能源和節約材料,包括整個空調系統制冷機、水泵、風機、保溫、控制、管理等各方面的投資、原材料、能源運行費用的節省,對綠色建筑來說,還要綜合考慮建筑圍護結構、照明、空調、采暖之間的相互關系;②Reuse(回用),包括整體回用和部分回用;③Recover(回收),包括零部件的回收和材料的回收,做到分門別類的回收,而不是籠統的回收;④Recycle(循環),在回收、回用以后,將廢料送到專門的工廠進行再生,實現原料—產品—廢料—原料的良性循環。

二、“綠色”暖通節能設計措施

綠色建筑的實施不是幾個獨立部分的局部最優的簡單組合,它是綜合考慮多種因素之后的一個全局最優組合[3]。

①建筑能耗中包括了空調、采暖、照明、辦公設備,不同的建筑形式、朝向、體形系數、窗墻比等因素都會造成各部分能耗的不同,影響到總能耗。因此,全年能耗分析計算軟件應運而生,它可以指導我們采取適當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節約能源消耗。

②在新的設計項目中,禁止使用CFCs和Halos產品,減少使用CFCs制冷劑,禁止使用對人體有害的石棉類保溫材料,要選擇可回收利用的管材以及保溫材料,并且重復使用空調系統中的材料,包括保溫材料、管道、密封材料、膠粘劑、油漆涂料等,做到選擇綠色材料以及回收再利用。舍近求遠選擇境外的一些“新材料”是不符合綠色建筑的要求,就地取材,不僅可以減少材料運輸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也能降低產品成本,減輕建筑業主負擔。

③綠色建筑必須滿足最低能源消耗的標準,并節約使用能源和自然資源。LEED標準要求在最低能耗(包括采暖、通風、空調系統,圍護結構,熱水供應系統,照明等)的基準上再節能l0%~60%,節約的能耗越多,獲得LEED分值越高。優化能源利用,使用可再生能源(太陽能技術、太陽能熱水供暖、地源熱泵,高溫太陽能、地熱、生物沼氣等),選擇高效節能的空調產品。

④控制系統不但要滿足節能目的,還要能使每個住戶可以做到高水平地控制熱工、通風和照明系統,以保證住戶身體健康、精力充沛、環境舒適。

⑤要保證良好的室內空氣品質和熱舒適度,不僅室內空氣要達到空氣質量標準的最低要求,還應禁止在建筑內吸煙,并增設二氧化碳檢測系統,應用置換通風、自然通風等手段來提高通風換氣效率,以防止氣流短路。

三、推動綠色建筑暖通節能設計需解決的問題

3.1 加強用能系統和節能設備的研究

對于設備制造商來說,節能設備的研發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以此為動力,設備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財力,這可以推動節能設備的發展。對用能系統的研究來說,由于它屬于基礎研究的范圍,使得研究的相對難度較大,而且不同的工程具有不同的特色,這需要因地制宜制定方案。如果沒有政府相關政策的扶持,經濟效益難以在短時間內見到效果,使得在用能系統方面的研究受到制約。

3.2 通過政策法規調動有關各方面的積極性

由于建筑的節能法規和管理的體制并不夠完善,經濟激勵政策力度不夠,經濟激勵政策制度也不能落實,對于設計者和建筑開發人員來說,綠色節能建筑就是要犧牲一定的經濟為代價,因此目前執行節能標準的比例并不高。實踐證明,建筑節能不可能自發的開展,它必須由政府做主導,來推進建筑節能法規體系的建設,并明確規定出相關激勵政策。綜上所述,要促進綠色節能建筑的發展,就必須從設計、施工、調試及運行管理等環節出發,將建筑節能項目納入建設程序中,形成長效的管理機制;同時,要努力探索合同能源的管理模式,按照市場化運作方式推進建筑的節能工作,并充分體現綠色節能建筑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政府有關部門也應當給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堅持因地制宜、分步實施、穩步推進的原則,從而達到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目的,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四、結論

能源是發展國民經濟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質基礎。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能源和環境問題日益尖銳。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F代建筑的發展為暖通空調技術的更新提供了廣闊的空聞??照{暖通技術的高速發展,同時也推動了現代建筑的發展,為現代建筑的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參考文獻:

[1]李春宇, 牟江欣. 談綠色建筑暖通節能問題及積極作用[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09,(08).

第6篇

【關鍵詞】綠色節能設計;綠色建筑;節能建筑;環境設計

近年來,隨著全球能源問題的日益嚴峻和“可持續發展”理念在國內的推廣,建筑節能設計越來越引起我國廣大建筑工作者的重視。許多發達國家先進的建筑節能理念、技術、材料,以及應用成果被介紹到國內,向人們展示了通過優秀設計和高新科技相結合所創造的優雅、舒適且節能環保的新型建筑發展前景。但是,這些大量應用高科技的節能措施往往成本很高,一次性投入比較大,連發達國家目前也難以大規模推廣。我們還應當注意到,目前發達國家的建筑節能技術主要是針對當地的氣候特點開發的,而這些技術本身也不是十分完善,在其他地區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還沒有十足的把握。

一、內保溫復合節能墻體組成及應用

復合節能墻體通常由絕熱材料與傳統墻體材料或某些新型墻體材料復合而成。如果絕熱材料復合在建筑物外墻的內側,則稱為內保溫復合墻體。

1.墻體結構層:系指混凝土現澆或預制品的外墻,內澆外砌或磚混結構的外磚墻。以及諸如承重多孔磚外墻等其他承重外墻。

2.空氣層:空氣在0℃時導熱系數為0024VV/(m·k)。在25℃±5℃時為00256W/(m·k),即使在200℃的情況下仍有00:384W/(m·k)。由此可見,空氣也是一種優良的保溫材料。因此,在建筑物中常用材料圍成的空氣隔離層,不但可以保溫隔熱。而且具有切斷液態水份的毛細滲透、防止保溫材料受潮的功能,因為一般外側墻有吸水能力,而其內表面常因溫度低而出現的冷凝水??杀唤Y構材料吸入且不斷向室外轉移和散發。

3.保溫隔熱層:這是節能墻體的主要功能部分,常用絕熱材料可分為有機、無機金屬內環境的熱穩定性和舒適性,對降低建筑能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國內目前通行的做法是在外維護結構完成后再在上面附加保溫層,以改善熱工性能。這種方法雖然可以達到一定的效果,但各種高效保溫材料價格不菲,而且其生產加工過程也會大量消耗各種能源。因此,建筑節能不應當只著眼于建筑建成后在使用過程中的能耗,還應當從整體系統的觀念出發,關注建筑全壽命周期的能源消耗。從這個角度出發,建筑材料就不但要有出色的保溫隔熱性能,其加工生產過程也應當簡單易行,節省能源。位于美國加州霍普蘭德山谷中的太陽生活中心(RealGoodsSolarLivingCenter,Hopland,California)創造性地利用稻草垛作為墻體材料。其具體做法是先將稻草加壓打捆,再把它們砌成墻體,然后在墻體上噴涂一種8~10cm的土質護面灰來代替水泥砂漿。完成后的墻體不但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性能,而且兼有較強的防火性,并且無毒無害。無獨有偶,美國建筑師塞繆爾·默克比(SamuelMockbee)設計的布賴恩特(Bryant)住宅也采用了類似的墻體做法,只是具體構造略有不同。需要指出的是,這棟面積為79m2的住宅是建筑師無償為美國阿拉巴馬州黑爾縣的一對貧困黑人夫婦而設計的,項目經費全部靠募捐籌集,十分有限。建成后的布賴恩特住宅在各方面都達到了設計要求,并深受使用者的喜愛,他們給這座房子起了一個有趣的綽號——“干草捆住宅”。

4.保護層:主要功能是防止保溫層受破壞,并阻止室內水蒸汽侵入保溫層。出于防火、抗沖擊和環保等方面的考慮,宜選用A級無機防火板為保護層材料。

5.飾面層:由于A級無機防火板具有優良的表面親和特性,所以各種飾面材料均可使用,選用的內墻涂料和粘貼瓷磚都有良好的效果。

結合各地的氣候和地理環境,借鑒各方面成功和失敗的經驗,在優化組合的基礎上開發的墻體內保溫板,具有保溫、隔熱、隔音、防潮抗沖擊、抗震、呼吸等功盟)能,已在工程中應用。

二、屋面空間綠化

屋面空間綠化指利用綠色植物具有的光合作用能力,在不同的地區,針對太陽輻射的差異,選擇不同品種的植物進行屋面種植。綠色植物的種植不僅可以避免太陽光直接照射屋面,而且由于植物本身對太陽光的吸收利用、轉化和蒸騰作用,大大降低了屋頂的室外綜合溫度。同時利用植物培植基質材料的熱阻與熱惰性,可以降低內表面溫度,從而減輕了對頂樓的熱傳導。有資料顯示,種植屋面的內表面溫度比其他屋面低2.8℃-7.7℃。在炎熱的夏季,從屋面進入室內的熱量占總圍護結構的熱量的70%以上,實施綠化的屋面外表面最高溫度可以比不綠化的屋面外表面最高溫度低20℃以上。同時,屋面綠化若在城市中大量應用,可以使整個城市成為高低錯落的大花園,降低噪聲,提高節能率,改善生態環境。

屋面綠化最主要的技術問題是荷載、防水、透氣等,應根據屋頂的不同荷重以及植物配置要求制定出種植植物種類及配套設施,其典型構造做法見圖1。針對屋面綠化荷重較地面綠化小的特點,宜采用輕質材料作為種植土,目前一般采用草炭腐殖土、珍珠巖、蛭石等。覆土層厚度必須嚴格按照設計執行,種植層容器材料也可采用竹、木、工程塑料、PVC等以減輕荷重,防止覆土荷重超過允許值使屋面鋼筋混凝土板產生塑性變形裂縫,從而造成滲漏。由于屋面綠化的特殊性,種植層的厚度受到限制,植物的配植要求以耐熱、抗風、耐旱、耐貧瘠且淺根系的多年生草本、匍匐類、矮生灌木植物為宜,如彩葉草、三色堇、假連翹、鴨跖草、麥冬草等。還要注意保護屋面防水層,一是選擇根系不發達的植物;二是選擇耐根系穿刺的防水層,如鋁合金卷材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等。同時防水層應上翻超過土層15cm以上,且屋面應形成適當的坡度,以利于及時排除積水。高大的樹木和水池等集中荷載應放在柱子或承重墻的位置上,有利于荷載的直接傳遞。有人認為屋面綠化會對抗滲防漏不利,實際上這種看法有失偏頗。因為土壤在吸水飽和后會自然形成一層憎水膜,可起到滯阻水的作用;同時,覆土種植后,屋面可以免受夏季陽光的暴曬從而顯著降低屋面溫度,避免和減緩剛性防水層干縮開裂、柔性防水層和涂膜防水層老化。因此,只要處理得當,屋面綠化不僅不會對屋面的抗滲防漏造成不利,反而會承擔起保護屋面防水層、延長其使用壽命和增強屋面防水性能的作用。

三、探尋節能的綠色建筑材料

建筑外維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直接關系到室

實踐表明,這種使用農業副產品作為建材的方法可以使多方受益:農民因出賣稻草獲利,建造方可以減少材料造價,節省建材能源開支,燃燒秸稈所產生的溫室氣體也大大減少。由此可見,創造性地采用新型建材往往可以變廢為寶,減少污染和能源浪費,從而達到一舉多得的效果。新型建材的思路可以是廢物的升級利用,當然也可以是科學上的合成,但如果加工處理過程中的能源消耗過大,或工藝過于復雜,也會得不償失,這一點應當引起注意。

四、充分利用太陽能資源

太陽能作為一種天然的潔凈能源,也是居住建筑設計上廣泛推廣的節能設計之一。從近年來的能源使用和發展情況來看,煤、電、油的供應緊張已經不容忽視,太陽能應該由“補充能源”向“替代能源”發展。特別是太陽能熱水器經過20年的發展,產品的生產研發技術日臻成熟,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另外,從使用效果和居衛的淋浴費用和投資回收周期來看,太陽能熱水器也具有較大的成本優勢。然而由于各方面原因,目前太陽能熱水器仍以一家一戶的零散安裝使用方法為主,存在破壞建筑結構、熱水溫度不穩定等因素。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將太陽能利用裝置納入到建筑設計規范當中,在設計時將太陽能熱水器設備納入到建筑設計之中預留太陽能設置位置,特別是在廚房衛生間內。如果太陽能熱水器能夠充分加以推廣應用,就可以大大節省常規能源,也是建筑節能的發展方向。

五、小區總平面的環境設計

經驗表明,建筑單體的居住舒適度和建筑的環境有很大的關系。位于城市中心區的居住小區由于周圍樓房林立,加之中心區的地價高,開發商為了保證必要的利潤,小區內建筑的密度也大,因而我市中心區的幾個居住小區,與城市邊緣區的幾個居住小區比較,夏季不僅室外氣溫要高(1℃~2℃)而且無風悶熱。即使是同在市中心區,對環境設計的重視程度不同也可造成居住環境的差別,例如,某小區,雖也位于市中心區,但在拆遷征地時,對原有樹木進行了保護,并在規劃時合理保留了許多水面(該處原有許多水塘),小區建成后,很多保留的參天古樹,起到了很好的遮陽效果。一株上百年的大樹的樹冠比面積百倍于其他開發區新栽小樹。

六、總結

當今在世界范圍內,以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為特征的傳統經濟正在逐漸失去昔日的榮耀,由資源依賴型轉向創新驅動型,真正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已成為正處于快速城鎮化、工業化和機動化的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非常迫切的重大戰略選擇。而建筑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如何實現高效率地利用資源,最低限度造成對環境的影響是節約能源的重要環節??傊灰凑展澞苄聵藴蕠栏癜押霉澞茉O計關,監督好施工節能用材關,就能有效提高居住建筑節能效率,降低建筑能源耗費,節約居家生活成本,為住戶打造真正的環保節能、舒適、健康、方便的高品質住宅,為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有效地節約土地和能源,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將建筑熱工技術與恰當應用新材料、新構造相結合,搞好節能建筑設計和施工,促進建筑節能和利用自然能的進一步發展和建筑熱功能的進一步改善,是我國建筑工作者進人21世紀的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1]王宏業,黃國保.淺談住宅建筑供暖的節能設計[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4,(3).

[1]郭躍周,于漢學.住宅小區智能化設計探討[J].西安科技學院學報,2000,(3).

[2]張曉健.建筑節能設計的要點淺析[J].天津建設科技,2003,(1).

[3]黃運龍.芻議建筑設計與建筑節能[J].科技信息,2007,(11).

[7]高宏波.低技術建筑節能設計淺析[J].華中建筑.2007,(3)

[5]李麗萍,銀永明.現代住宅小區設計思路探討[J].油氣田地面工程,2002,(6).

[6]梁月琴,姜炳洲.談談住宅建筑的綜合設計[J].今日科技,1997,(1).

[7]孫湧,玉海龍.淺談建筑節能設計[J].科技信息,2007,(2).

[8]朱立新.鋁制門窗的建筑及環保設計應用[J].廣東科技,2007,(2).

[9]郝國勝.發展我國建筑節能技術[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1997,(4).

第7篇

關鍵詞:住宅建筑;建筑設計;綠色;節能;設計

中圖分類號:TU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加快,建筑行業也得到不斷發展,住宅設計從生存型逐步向功能型、舒適型轉變,開始出現體現人文關懷、綠色節能、科技創新理念的住宅。綠色節能住宅充分利用環境自然資源,以有益生態、健康、節能為宗旨,確保居住者在身體上、精神上、社會上得到充分的滿足。在住宅建筑設計中,如何應用科學、合理的綠色節能技術措施就成為了設計人員關心的話題。

1 項目概況

某住宅建筑工程,分為三期開發完成,其中一、二期,已經完成入住。該住宅建筑工程三期總平面,本地塊總用地面積51530m2,地段位置較佳。

2 綠色節能住宅建筑設計理念

該住宅建筑工程三期規劃和建筑設計中體現了生態節能可持續,建筑與人和諧共生的設計理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整體性與獨立性相結合

本方案將以人為本精神貫穿始終,以科學、人性的尺度,強調居住者對各類資源的享有度、均好性。

2.2 生態性與可持續性相結合

把社區和社區的生活方式當作一個活的生命來對待,維護、保護、發展和更新。

2.3 良好的融合性

講究人與自然環境的融合、建筑與整體規劃布局的融合、建筑與環境綠化的融合,充分體現地緣文化與現代生活方式的融合。

3 綠色節能住宅建筑設計原則

3.1 總體布局

點式建筑空間感覺較為通透,但用地經濟性較差,而板式建筑經濟性較高,且體量感較強,但長板容易給人壓抑的感覺,所以,小區主要以短板住宅為主。前后兩排板式住宅圍合整個居住區空間,形成中心景觀庭院,并與西側原小區中心景觀相互滲透,創造出靈活的內部空間布局,形成統一的整體形象。

3.2 交通組織

本設計沿南、西兩側各設1條組團路與小區主干道相連,組團內部由環形車道緊密相連,蜿蜒曲折的線型形成步移景異的景觀變化,也可減緩小區內車行速度,形成與步行環境共生的機動交通。

整個地塊共設置2個地下車庫出入口,車輛可直接進入地下室以達到人車分流,地面沿環形主路結合景觀設置了部分臨時停車位。非機動車主要以地下停放為主,北側主樓底層部分架空還設置了摩托車停放處。一切都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既提高交通的便捷性,又做到了小區的綠色節能。

3.3 景觀設計

在綠化景觀設計方面,以帶狀的水體作為一、二期景觀的延續,把原小區中心景觀融入設計中,形成原小區中心景觀、組團中心景觀兩個節點,兩節點通過多層次園林綠化空間遙相呼應,形成了貫穿住區東西的景觀帶。住區中部的中心庭院,是整個組團的核心地帶,同時橫向分布運動景觀區。結合組團西側原有小區中心廣場統一設計,因地制宜布置了各種運動功能區。

多重空間,多重風景:系統性、完整性的三維景觀布局,使人能充分感受到四季更迭。

住宅小區的設計有其固有的特點,就是要充分考慮它的經濟性,即建設“性價比”高的小區,做到小而精。要想在滿足綠色節能的情況下,提高性價比,就要從小區的建筑技術應用以及一些細部方面的應用設計入手。

4 綠色節能技術措施的應用分析

4.1 節能設計

根據國家住宅和公共建筑節能的要求本項目擬采用外墻外保溫的節能措施,外立面以涂料為飾面材料。外窗為6+12A+6的中空玻璃,窗型材為斷熱型彩色鋁合金,局部落地玻璃和開窗面積較大的位置采用雙層鋼化中空安全玻璃。裙房部分適當采用干掛花崗巖為飾面面層,局部為6+12A+6中空Low-E玻璃幕墻,型材為斷熱型彩色鋁合金型材。

市政水壓所能及范圍盡量采用直供,高區部分采用變頻供水,用水點限壓限流,以達到節水節能的目的。所有座便器均采用不大于6L的節水型沖洗水箱,其他潔具也都采用符合國家節水型標準的給水配件。

變電所深入負荷中心,減小供電半徑,降低線路損耗。采用節能高效的SCB型變壓器。采用分層計量,便于能量管理。

4.2 建筑新技術設計

本設計小區路燈可采用太陽能蓄電板,時控技術控制開關。戶外設置滅蚊抑蠅系統、減噪隔聲系統,創造出寧靜舒適的戶外環境。住戶室內均安裝新風系統,能在窗門緊閉的情況下達到通風排濕的功能,并可選用恒溫、恒濕系統、中央熱水系統、中央吸塵系統。

4.3 環保衛生設計

本設計污染源主要來自地下車庫的汽車廢氣、生活污水和部分生活垃圾。根據對相應污染源的控制,結論是本建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較小。

4.3.1 生活廢水、污水處理

因設計的污水納入市政合流排水管道,根據環保部門要求,污水按規定的標準排放,經沉淀處理達標后排放。屋面露明的給排水管均需采取保溫措施。

4.3.2 噪聲控制

1)風機、水泵等均采用低噪聲型。所有電動設備均設橡膠減震墊或彈簧減震器、風機、水泵的進出口均安裝軟件接頭,空調設備送風回風管均安裝消聲裝置,以隔斷噪聲與振動對環境的影響。

2)設備機房圍護結構內側均貼吸聲材料。機房各進風、排風口均做吸聲處理。

4.3.3廢氣排放

地下室停車庫的廢氣經管道井至架空層頂排放。

4.3.4廢物處理

生活垃圾袋裝化后,由環衛部門負責收集后進行無害化處理,辦公樓衛生間均設有排氣豎井通至屋頂排放。建筑物內凡是低于900mm高的窗臺均應設防護欄桿確保安全。

4.3.5 廢水治理

a.本項目中污染源為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為普通生活污水中含有的懸浮物過高的水的化學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

b.建筑物室內排水采用雨、廢、污水三水分流制,室外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及生活污廢水最終分別排入市政雨、污水管網。

c.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和其他生活廢水一起排至市政污水管網。

4.4 日照分析

日照對于一個小區來說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僅因為它是一個硬性指標,而且它與小區的每個居民有著切身的關系,最重要的是日照和節能。從圖1可以知道,該小區充分滿足了內部所遮擋的居住建筑的居室在冬天的有效日照不低于2h,外部遮擋的居住建筑居室在大寒日的有效日照不低于3h。

圖1三期日照分析示意

5 細部方面的設計分析及改進

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在小區的規劃建筑設計中也能夠體現出來,往往小的方面的設計能夠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是在小區設計中的幾個細部方面的處理手法。

5.1 節能節水

5.1.1 節能

1)1~4層生活用水由市網直供,以充分利用市政給水管網的供水余壓。

2)5~18層生活給水采用全自動恒壓變頻給水裝置供水。

5.1.2 節水

1)對不同的用水對象分別設置用水計量設施以控制用水。

2)在滿足用水壓力要求的前提下,控制用水點的富裕水頭以達到節水的目的。

3)衛生潔具均要求選用節水型產品,公共衛生間洗手盆采用感應龍頭,小便斗采用感應式沖洗閥,蹲便器配置延時自閉式沖洗閥,坐便器沖洗水箱容積取6L。

4)給水管材、管道接口、五金配件、閥門均采用優質產品以減少管網水量的漏損。

5)景觀綠地使用滴灌與噴灌相結合的方式,做到了室外環境的節水節能。

5.2 通風方面的環保與節能

1)地下汽車庫及衛生間排風均經豎井至屋頂高空排放。

2)所有通風及空調設備,均選用低噪聲型,并采取隔聲減振措施,管路系統設置軟接頭及減振支吊架。

3)送回風管上均設消聲器、軟接頭。

4)保溫材料選用導熱系數小,同時符合高層消防要求的材料。

5.3 電氣照明綠色設計

1)照明電源:本設計照明燈具均為單相220V電源,引自低配屏,各照明出線回路,配電系統一般為樹干式。

2)光源和燈具選擇:公共建筑空間內以熒光燈為主,住宅以節能燈為主,路燈采用高光效氣體放電燈,所有燈具均選用標準燈具。

3)導線選擇及敷設:根據電流大小,照明干線選用電力電纜,支線和支干線一般為塑銅線穿電線管暗敷。

4)消防、疏散走道和重要的機房內設置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采用蓄電池作備用電源,其連續供電時間不少于30min。

6 結語

總之,住宅建筑的綠色節能設計將是未來住宅建筑業的發展方向,我們建筑設計人員一定要認識到綠色節能設計的重要性,結合建筑的實際情況,運用科學的設計方法,改善建筑的節能效果,努力提高居住環境的舒適性。但我們也清楚住宅建筑綠色節能的實現并不是一朝一夕的,還需要人們巨大的實踐和不斷的優化設計,以及更多投入和更多的科學研究。

參考文獻

第8篇

關鍵詞: 鐵路客站 電氣 綠色節能設計

中圖分類號: TE08 文獻標識碼: A

前言

目前我國把“節能降耗”作為基本國策,充分體現了能節約能源的重視程度。鐵路在我國經濟建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近年來隨著我國鐵路的不斷擴展,鐵路站房建設也進入了期。在鐵路站房建設中鐵道部下發了節能減排的指導性意見,所以在鐵路站房建設過程中,做好電氣節能設計是非常重要的。

一、供配電系統設計

1、負荷計算。火車站房的主要用電負荷包括:空調用電、照明用電、信息系統用電、商業用電等。負荷計算方法基本上都采用單位指標法、需用系數法以及負荷密度法。方案階段可采用單位指標法確定變壓器的容量及臺數。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階段則采用需用系數法。

通常情況下旅客活動場所都會集中于火車站房的中心位置,所以空調機房和電力系統用戶會集中于火車站房的兩側,而變電氣由于需要設置在負荷的中心,這就需要針對兩種情況來進行設置,對于火車站房規模較小的,則宜將變電所設置在空調機房側,而對于規模較大的火車站房,則需要按照負荷中心的分散設置變電所,做到合理選擇線路路徑,配電線路盡量短,以降低線路損耗。

2、功率因數補償及諧波治理。

(1)火車客站內的電氣設備較多,則這些設備都屬于電感性負荷,這樣在設備運行時則需要安裝電容器進行無功補償,從而保證供電回路中無功功率得以降低,從而有效的降低電能損耗。

(2)在火車客站的電氣設計中,對于變壓器則宜采用電容器的集中分步自動補償,而對于容量較大,需要長期運行的用電設備,則宜采用就地補償的方法,而對于氣體放電燈則宜自帶補償電容?;疖嚳驼緝扔捎诟髟O備所采用的電源會有很多的諧波電流產生,而在鐵路運輸中,各通信及智能系統還對電源具有較高的要求,所以對于這類設備則宜采用單獨的供電電源,同時還需要進行無源和有源諧波裝置的安裝。

(3)安裝調諧式電抗電容器組達到無源濾波的目的。

(4)在變壓器的個別敏感負荷位置安裝有源濾波器,達到有源濾波的目的。

3、變配電設備選擇。

(1)配電系統中的主要電源設備,如配電用變壓器和在線式靜止逆變應急電源等其在運行時,其自身也會消耗一定量的電能,而這些電源設備通電運行后只有在檢修時才能退出電網,所以其本身耗電量的累積值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對其進行選擇時要選擇功耗低、節能型及符合節能標準的變配電設備。

(2)變壓器的選擇

a.需要選擇節能型的變壓器,因為節能型變壓器可以有效的降低變壓器的損耗,目前行業標準以新型號的變壓器自身功耗為最低,以前后相差十個百分點,這樣的能效標準使變壓器自身的損耗得到有效的降低。

b.變壓器的選擇原則:應根據火車客站的負荷情況及運行情況進行來選擇變壓器的臺數。對于一些客站變配電所內裝有兩臺及以上的變壓器的,要保證一臺出現故障時,運轉的變壓器能夠滿足正常負荷的用電需求。進行變壓器容量選擇時,應根據計算負荷選擇,對于晝夜或是季節性波動較大的則可以選擇容量不一致的變電器。通常情況下,火車客站內的動力和照明負荷可以共用變壓器的,只有當照明負荷較大,共用變壓器影響照明質量時則應該單獨設置專用變壓器,或是空調負荷較大時也需要進行專用變壓器的設置。為了保證變壓器在三相不平衡負荷下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并抑制諧波電流的產生,通常情況下會選用 D,yn11 接線方式的變壓器。

二、電氣照明設計

1、照明設計和設備選擇?;疖囌痉績鹊恼彰鞑粌H需要保證工作面的作業要求,同時還要充分保證照明的質量,所以在進行設計時,盡可能做到以照明系統中最小的光能損失來保證照明的需要,使電能和太陽能在照明設計中得以充分的應用。

(1)照明分類。火車站房內空間具有較大的差異性,所以在照明上也需要進行不同類別的劃分,通常以正常照明、應急照明、值班照明、廣告照明和景觀照明等,其中應急照明分為備用照明、安全和疏散照明。對于大空間內的照明還要分為主體照明和輔助照明兩種,這二種照明方式可以分別進行控制,從而達到節能的目的。管理辦公檢查場所設置一般照明,并根據需要設置局部照明以增加照度水平。當正常照明的場所在出現故障導致正常照明無法進行時,則需要裝設備用照明,而對于一些疏散通道路及大廳等公共場所則應設置疏散照明。

(2) 燈具及光源種類的選擇。按照 《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 2005),室內高大空間選用金鹵燈或高壓鈉燈并宜采用電子觸發器,一般場所則選用 T5 高光效熒光燈或 T8 三基色熒光燈、緊湊型節能熒光燈為主,并優先選用電子鎮流器。疏散指示燈則選用LED光源。燈具效率根據其出口光形式,須滿足國家規范的最低效率要求。光源顯色指數不低于80。燈具維護系數按安裝場所選擇。

(3)一般照明設計。

a光源:一般場所為熒光燈或節能型燈具,候車廳、入口大廳、站臺等高大空間采用金鹵燈光源。

b.照明指標:一般照明的照度均勻度不低于 0.8,若受建筑限制無法均勻布燈,可放寬至 0.6。統一眩光值一般不高于 22,辦公作業場所不高于 19。

(4)景觀照明。景觀照明即建筑物立面照明,應配合建筑裝修風格、城市特點和周圍景觀,由建筑設計師和照明設計師共同設計。配電設計預留為景觀照明供電的條件,預留管線通道,盡量采用綠色節能光源。

2、照明控制?;疖囌痉績刃枰獑⒂弥悄苷彰骺刂葡到y,并采取分區控制的原則,根據不同的區域的特點來進行不同的控制,對于照明燈具的開啟可設置場景調節面板,從而確定燈具開啟的比例。利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統則需要使設備采用被動冷卻系統,使設備不需要進行維護,在較高溫度和較大濕度下都能正常運行,使各受控區可以實現自動化管理,各分區獨立控制,不會互相干擾。利用監控中心對整個照明系統進行實時的監控。

三、建筑設備的電氣節能

1、空調系統

(1)冷凍水及冷卻水系統

a系統應監測冷水機組或熱交換器、閥門、水泵、冷卻塔風機等設備的狀態、供回水的溫度、壓差及流量。

b控制冷水機組、水泵、冷卻塔風機等設備的啟停及投入運行的臺數,在條件允許時能進行調速控制。

(2)通風及空氣調節系統

a監測空調和新風機組等設備的風機運行狀態、空氣的溫濕度、CO 濃度等。

b控制空調及新風機組等設備的啟停、變新風比焓值控制和變風量時的變速控制。

c中央空調變流量系統該系統是對制冷機房的空調設備進行集中節能控制,是一套完整的節能控制系統。采用模糊控制和變頻技術,由變流量控制器將定流量系統轉變為變流量控制系統。

2、給排水系統

為了實現給排水系統的節能控制,應對生活給水、中水及排水系統的水泵、水箱(水池)的水位及系統壓力進行監測。根據水位及壓力的狀態,自動控制相應水泵的啟停,自動控制系統主、備用泵的啟停順序。對系統故障、超高低水位及超時間運行等進行報警。

結束語

總之,鐵路做為我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在我國的經濟建設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鐵路的快速發展,也加快了鐵路客站的建設步伐,在鐵路客站進行電氣設計時,要做好節能措施,從而與國家節能降耗的國策相吻合。

參考文獻

[1] 趙奕.建立中國綠色鐵路客站標準的必要性探索[J]. 鐵道經濟研究. 2010(03) :67―58

[2] 秦嶺.大型鐵路客站電力安全供電技術[J]. 鐵路技術創新. 2010(01) :47―37

第9篇

關鍵詞:生態節能辦公空間技術措施

當今世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口的膨脹,城市化進程在不斷加快。同時這也帶來了環境污染和能源的浪費,大量溫室氣體的排放導致全球在不停地變暖,夏季高溫現象頻繁出現,而傳統辦公樓所呈現的問題也越來越顯著。

近些年來建筑與生態節能技術相結合的思想和方法正不斷出現,很多設計師紛紛開始探索設計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節能建筑。在這方面,歐洲一些建筑師已經走在了前列,比如諾曼?福斯特、理查德?羅杰斯、赫爾佐格等等,他們陸續創作了許多具有代表性的生態節能建筑,如法蘭克福商業銀行、ZED工程辦公大樓、勞埃德商船協會的辦公樓、漢諾威26號展廳等,這些作品對我們國內設計師有著很好的啟迪作用,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生態節能建筑不僅能起到節能環保的作用而且也代表了未來建筑的發展趨勢。

1 形體設計

目前很多建成的生態建筑往往只是在方案設計完成后再添加各種技術措施,當建筑投入使用時又常常達不到預定的節能標準,這反映了方案設計和技術結合不同步的現象。因此,設計師在設計之初就應當考慮如何才能把建筑形式與各項技術有機結合。

我們在建筑形體的設計中采用了斜面體、建筑形體挖洞和退臺三種構成要素。斜面體由于頂部是斜切面的形式,因而在頂部放置光伏板就可以充分收集太陽能。在建筑形體上挖洞可以引導建筑自然通風,提高室內空間環境質量。同時在建筑形體上挖洞遮擋了許多直射陽光,可以形成建筑自遮陽,是一種被動式遮陽的良好措施。另外這種手法還可以結合景觀水體和綠化一起考慮,在炎熱的夏季當室外自然風吹入室內之前就可以經歷一段降溫過程。退臺和屋頂綠化相結合不但能將自然植物引入建筑,而且有效緩解了水平向的風荷載,實現了生態調節和生態補償。

建筑形體通透輕盈、簡潔大方,它給工作人員帶來了輕松愉快的心情和美的享受,形體設計策略實現了建筑節能與建筑形體的完美結合。

2通風遮陽策略

傳統辦公空間常常存在種種空氣不流通的情況,這使得室內空氣質量往往比較污濁,人們通常采用開啟空調的方式來加速空氣循環。這樣做雖然空氣質量有所好轉,但是造成了大量能量的消耗,同時還向室外排出了大量溫室氣體污染環境。因此,如何從生態節能的角度來解決辦公空間的通風問題是當前我們值得研究的課題。

2.1 拔風中庭

傳統中庭一般只作為交通空間和采光空間使用,功能較為單一。將中庭與拔風裝置、可調節光伏板做結合。拔風裝置采用了文丘里管,文丘里管是建筑師文丘里研究出的一種拔風煙囪,可利用壓差原理有效的拔風。它頂蓋的頂部輪廓長度小于底部輪廓長度,當室內的風速達到一定速度時,由于它們的長度不同就導致了這兩部位氣壓的不同。這時,底部氣壓小于頂部與室外的平均氣壓,這樣就可以把管里的熱空氣吸出,從而起到有效的拔風作用。同時,由于頂蓋采用透光材料,因此它既可以阻擋雨水,又能起到自然采光作用。可調節光伏板能夠沿一個固定的軸自由轉動,當它轉至一定角度時頂棚則部分打開,因而也起到了一定的通風作用。

2.2 可調節光伏百葉

在建筑中可采用“雙層表皮”的理念,即由外層百葉和內層玻璃組成的雙層表皮。外層百葉是可以自動調節的,它不僅能起到遮陽的作用而且還能起到通風的作用。在炎熱的夏季,百葉可旋轉至與內層玻璃窗呈90度的位置,這樣可以最大限度保持室內外的良好通風。在寒冷的冬季,百葉可旋轉至與內層玻璃窗平行的位置,這樣在內外表皮之間就形成了一道空氣緩沖層,室外自然風在吹入室內之前要先經過這一層,使自然風在其中形成熱環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然風的溫度。

3 立體綠化

將綠色植被引入現代辦公空間已越來越多地被設計師采用,這樣可使辦公人員與綠色近距離接觸,同時也增加了人們駐流的機會,營造了一種生態優美的高品質辦公環境。

3.1 屋頂綠化

種植屋面常采用各種耐寒常綠的草坪花卉,它可以提高建筑的綠化覆蓋率,減少雨水的流失,抑制風沙的襲擊。在夏季它可以通過綠色植物的吸收和反射作用降低熱量,同時植物自身水分的蒸發也可以釋放一定的熱量,從而降低了吹入室內自然風的溫度以及能量的消耗,起到了良好的生態效應。

3.2 西墻豎向綠化

在辦公樓的西墻面采用了立體綠化遮陽技術,首先在墻面上安裝鋼框架,然后在地面種植藤蔓類植物,使它們纏繞于固定在墻體的構件上。夏季它們可以吸收大量的太陽輻射,降低墻體的溫度,同時還可以有效的防止西曬,改善了室內的小氣候。山墻綠化為室內辦公人員創造了良好的視覺環境,使他們掩映在片片綠意之下。

4 相關技術措施

4.1 太陽能光伏光熱一體化

為提高太陽能的利用率同時得到可資利用的熱水和電力,我們將貯能式光伏系統與平板型太陽能熱水器結合起來,把光伏電池組件層壓在熱水器的扁盒式鋁合金集熱板上,構成一套光優光熱一體化系統,并通過實驗結果表明,在晴朗或多云的天氣條件下該系統比單獨的光伏或熱水系統效率有顯著提高。

在建筑的頂層采用太陽能光伏電池、光電板技術。它能夠把太陽光轉化為人們可利用的電能。同時在中庭的頂層每隔一塊玻璃設置一塊太陽能光伏板,它們可以靈活地自由轉動,通過調整不同的旋轉角度,可最大限度利用太陽能收集熱量。

4.2 光伏地熱一體化

該技術用于建筑采暖期供暖和其他季節,通過太陽能與地熱能綜合利用、熱泵連接式對流體進行加熱從而達到分房間供熱。它的主要組成部分為太陽能集熱器和太陽能輔助加熱空氣源熱泵機組,其他輔助設備與常規的中央熱水系統相同,包括太陽能循環泵、熱水加熱環泵、換熱器、熱水箱及U型換熱器等,它們共同構成了建筑一體化太陽能地熱能空調系統。

4.3 雨水收集及污水處理系統

該系統可將雨水留住或滲入地下,改善水環境和生態環境。同時它有效的增加了水資源,因此是一項節約用水的好措施。另外,該系統將室內污水管中的廢水經過埋設在池塘底部的介質過濾后,可直接排入河流,有效的減弱了污水對河流的污染,起到了生態環保的作用。

4.4 人工濕地與景觀水體

采用潛流式人工濕地技術,它可以有效去除景觀水體中的有機物、氮和磷,同時減輕了出水氨臭的現象。因此,水池中的水可以長期進行循環處理并始終保持良好的水質。景觀水體的引入,在夏季也能起到一定的降溫作用。它美化了自然景觀,為室內辦公人員帶來了舒適的視覺感受。

4.5 太陽能誘蟲燈

第10篇

關鍵詞:綠色建筑;節能設計 建筑發展

Abstract: China's green building assessment system through building planning,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entire process, covering energy, land and water saving, material saving,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green building should focus on ecological,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ealth and comfort, harmony and unity.

Keywords: green building; energy-saving design of building development

中圖分類號:TE08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引言;綠色建筑的涵義:“綠色”首先是能把太陽能轉化為生物能、把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的植物的顏色。植物是自然界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的環節,是一切動物和人類生存的最主要的支持系統。它象征著生機盎然的生命運動,象征著自然存在物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與協調。回顧人類的建筑史,從最初的遮風避雨、抵御惡劣自然環境的掩蔽所到今天的四季如春的智能化建筑,人們在營造“百年大計”,享受現代文明的同時,也逐漸意識到建筑帶來的人與自然的隔離及建筑活動對環境的影響與破壞,建筑能否重新回歸自然、親和自然,實現建筑與自然共生,“綠色建筑”概念也就應運而生。

本文主要對我國綠色建筑設計與建筑節能設計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評解分析,并提出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設計的重要性。

我國的經濟和社會正保持著高速發展的態勢,處于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工業的增長、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特別是城鎮化進程的快速發展,對能源、經濟資源的需求將更加迫切。這樣,我們不得不正視我國能源(特別是不可再生能源)、土地、水、原材料等資源嚴重短缺而實際利用效率低、環境污染嚴重且仍在不斷加劇的事實。因此中國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發展綠色建筑與節能建筑是刻不容緩的。

1綠色節能建筑發展及存在問題

〔一〕是全社會沒有充分認識到節能建筑與綠色建筑工作的重要意義,缺乏節能建筑與綠色建筑的基本知識和主動意識。

〔二〕是對節能建筑與綠色建筑缺乏有效的激勵政策進行引導和扶植。

〔三〕是缺乏可操作的強制各方利益主體必須積極參與節能、節地、節水和保護環境的法律法規。

〔四 〕是建筑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的綜合性的標準體系還沒有建立。

〔五〕是缺乏有效的行政監管體系。所以我國要發展綠色建筑與節能建筑就必須掃除以上障礙,解決影響綠色建筑與節能建筑發展問題。

2綠色建筑節能設計方法

2.1政策支持

建筑部在政策上提出以下幾點:①強制性地執行現有的法規和節能標準。通過建立新聞披露制度和市場清除制度,對不執行國家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設計單位和建筑單位進行披露,并給予一定的處罰直至清除出建筑設計市場。②建立一整套經濟激勵制度,喚起全民的節能意識。比如說對綠色建筑與節能建筑的稅收和收費給予優惠制度,經濟手段和提高主動意識雙管齊下,全民動員,使大家意識到推行綠色建筑和節能建筑不僅受惠于當代,而且惠及下一代。③引進并開發先進的節能技術。在發達國家,推行建筑節能、推廣綠色建筑方面已經有比較長的歷史,已經建立了相對完善的技術體系、零部件的供應體系和評價體系,我們國家應該借鑒和采用這些成熟技術、體系。④加強發展節能與綠色建筑的培訓宣傳工作。

2.2對建筑進行節能設計

2.2.1建筑護結構的節能設計

(1)屋頂節能設計

對屋頂使用高效保溫材料、架空型保溫、倒置保溫等進行合理的保溫和隔熱設計,這樣可以很好地保證在冬季低溫地區、夏季高溫地區給室內提供適宜的生活溫度,同時為冬季的暖氣用能、夏季的空調降溫用能節省出大量能源。我國冬季的采暖大多數地區還在用煤,夏季的降溫一般都是用電。合理的屋頂保溫和隔熱設計可省出大量的能耗。對屋頂進行綠化設計,在節約能源和調節氣候,增加綠化率和建筑節能上可以起到很大作用。

(2)建筑外墻節能設計

在所有的建筑設計中必須進行必要的保溫和隔熱設計,特別是要求在農村地區做節能設計的宣傳。比如北方地區絕大部分建筑的外墻都用240mm厚磚墻,這樣的建筑無論在冬天還是在夏季如果沒有相關的采暖和降溫措施室內外溫度相差不大,必須通過其它方法滿足人們在室內使用的要求。

(3)門、窗節能設計

建筑的門、窗是用來通行、通風和采光之用,在建筑節能設計中也是重點處理的位置。因為建筑的通風、采光好了可能其面積就要相應的增大,這樣與外界的交換就會變多,特別是最近幾年在居住建筑中比較流行的大落地窗和外飄窗,這些對室內的保溫和隔熱都帶來很大困難。因此我國相繼出現了一些地方性強制性規范。如天津住宅節能設計標準明確規定:新建住宅南向玻璃與墻面的比例絕對不能大于50%,而北向則不能高于30%。所以建筑門、窗別是戶門、陽臺門及外窗必須進行合理的節能設計,要在設計中提高門、窗的保溫和隔熱能力,增加門、窗的密封性,減少通風次數,同時要減少門、窗的面積及透明程度,以保證建筑能耗的降低。

2.2.2建筑節能設計中利用可持續能源

(1)太陽能的利用

在太陽能比較豐富的地區,所有的建筑都應該用太陽能,如果此建筑用熱水的量比較大,就在其屋頂建筑足夠其使用的太陽能熱水器,也在相鄰用熱水量不大的建筑屋頂建太陽能熱水器,以補充用量大的建筑。在這些地區的農村也應該全部用上太陽能電池,以供照明用電,并將此太陽能電池連入國家電網,剩余部分可以賣給國家,不足部分從國家來購買,這樣也可以增加大眾的節能意識。同時加快技術開發建太陽能建筑,在實踐較成功的情況下,進一步在全國可用的地區進行推廣。

(2)風能的利用

我國風力資源十分豐富,據國家氣象局提供的資料顯示:中國陸上50m高度可利用的風力資源為5億多千瓦,海上風力資源也超過5億千瓦,儲量居世界首位,遠遠超過可利用的水能資源的3.78億千瓦,與儲量相比,我國風能資源利用在龐大的能源消費中不值一提。

據統計,截至2004年末,我國風力發電總裝機容量為76萬千瓦,僅占全國電力裝機總量的不足千分之二。在亞洲,印度以300萬千瓦居首位,我國僅為印度的不到四分之一。所以我國應該盡最大可能的開發我國的風能資源,可以進行豐富與貧乏地區平衡,也可以將地方性風能發電設施與國家電網相結合,采用多余的電能賣給國家、缺少的電能從國家電網中買入的方法,盡可能實現風能豐富地區的建筑所需電能自給。

(3)水能的利用、節約淡水資源及雨水回收利用

我國淡水資源不算太少,居世界第六位。而人均水量僅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4強,屬于貧水國家之列。因此我國在建筑設計中必須考慮如何利用中水,這樣可以節約大量的淡水資源。同時在建筑設計中也應該作雨水回收及處理設計,可以用雨水沖廁所、清洗,對于特別缺水的地區進行技術開發爭取將雨水處理到可飲用。這些可以減緩我國淡水資源極其缺乏的到來的時間。

2.2.3加強節能設計法律、法規執行力度

我國要加快相關節能設計與綠色設計的法律、法規、規范的強制性執行。1986年8月1日建設部頒布第一個《節能設計標準》至今天,我國先后又在1996年7月1日建設部修訂頒布了新的《民用建筑節能標準(采暖居住建筑部分)》;2001年10月1日施行《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2001年1月1日施行《既有采暖居住建筑節能改造技術規程》;2001年6月1日施行《采暖居住建筑節能檢驗標準》。

2003年10月1日施行《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在2005年4月4日了國家標準《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CB50189-2005,自2005年7月1日起實施。根據這些規范,我國主要的大城市也制定了相對實施細節,但許多地區只是形成的標準,可執行卻不到位,國家應該在這些方面加強強制性執行力度,并采取一些措施保證其執行,也要有相應的檢查落實機構及政策的出臺。

3結語;

第11篇

關鍵詞:現代建筑;綠色;節能設計;原則;措施

中圖分類號:TE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使得生態環境與社會發展之間產生了諸多的不可避免的矛盾和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也使社會建設者認識到了綠色生態理念的重要性,使可持續發展這一理念上升為了我國的基本國策。隨著國際生態理念的發展,世界性的環保共識逐步形成,我國的綠色建筑理念也有了極大地發展,而節能建筑也成為了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本組成部分,綠色節能建筑也是我國解決環境與發展問題的一劑良方。

一、建筑的綠色節能設計原則

建筑的綠色節能設計,就是在建筑的全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盡可能用最少的資源和最低的污染創造出最大的建筑價值,從而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實現人與建筑以及自然環境的良好循環,達到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其要求在設計時必須把握如下原則。

1、整體和諧

建筑物是自然生態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與自然界的其他事物處于一種相互影響制約的關系中。因此,建筑物必須融入周圍的自然生態環境以及人文環境,通過與周圍的生態環境以及人文環境的互動達到動態的平衡,從而構成一個和諧的整體,這是我們設計的出發點。為此,設計時必須強調采用本地文化、原材料以及建筑資源,尊重本地的自然、氣候條件,讓建筑展現出地域特色。

2、健康宜居

建筑物的價值主要在于其使用功能,即宜居——宜于居住、辦公及其他需在室內從事的活動,這是建筑物之為建筑物的價值所在,不宜居不成為建筑物,這是建筑設計的歸宿。因此,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解決好采光、通風、換氣、采暖、降溫以及污水處理和生活垃圾問題,做到污水和垃圾資源化、無害化。

3、利用充分

目前我國的建筑業是高能耗低效率的行業,對各種資源和能源利用不充分,造成了很大的浪費,破壞了自然環境和居住環境。因此,在設計的時候,必須采用最優的方案以提高資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節水、節電、減少房屋的采暖和制冷方面的能源使用,這是設計時的關鍵環節,否則整體和諧和健康宜居無從談起。因此,要從建筑能耗各個環節上加以嚴格控制,積極采用新技術、開發利用新能源,通過遮陽技術、溫室效應、余熱回收等節能措施降低建筑能耗,爭取利用自然條件直接獲得能源,減少能源的消耗,從而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實現建筑與自然的和諧。

二、現代建筑的綠色節能設計措施

建筑的綠色節能設計的重要理念就是對能源的高效利用以及對環境的最低限度影響, 實現人、自然以及建筑三者之間的統一和諧。因此, 綠色建筑的實現其建筑的節能設計是關鍵部分。建筑節能主要指的是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率, 在取得最大的經濟和社會效應的同時要保證能源和資源的消耗量最小。經過專家的測算, 通過嚴密有效而又科學的建筑技術可以使得建筑能耗降低2/ 3~3/ 4。建筑的綠色節能設計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式來實現。

1、選址和現場設計

建筑物的建筑地址是進行設計的首要問題,在選址時應遵守“爭取陽光避風建宅”的基本原則,因此,在選址時要結合該地區的主導風向、地質地貌和地形等特征,進行合理規劃。建筑物選址通常要考慮一下幾點因素:第一,避免生態敏感地區,防止建筑物影響周圍生態環境。第二,盡量將建筑物規劃在城鎮化程度較高的地區,因為該地區城鎮基礎設施較為完備,能夠最大限度地方便人們生活。第三,建筑物與交通設施的距離要盡可能短,從而為人們出行提供方便。第四,參考該地區的地理和氣象條件,選擇方便使用各項自然資源的地區。

在選址工作完成后,需要對建筑地點進行合理設計和規劃,以保證建筑物與自然條件和諧共生,這樣的建筑才能算是綠色節能建筑。綠色節能建筑進行現場規劃設計時,應當遵循以下幾項原則:首先,最小化建筑現場的熱島效應,盡量擴大綠地面積;其次,要盡量避免對該地水源的污染,避免暴雨引發現場的水土流失問題,同時減少自來水使用量;最后,在設計建筑現場時,盡量避免破壞當地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完整性。

2、綠色建筑的圍護結構設計

綠色建筑的圍護結構一般由門、窗、屋頂、墻、各類遮陽設施等組成, 它們的設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綠色建筑的能耗、室內空氣質量以及用戶的熱舒適環境等。國外的資料和綠色建筑經驗表明, 增加在提高綠色建筑圍護結構保溫隔熱性能方面的投資,完全可以利用為此節省的能源費用而來進行補償,在通常情況下為改善綠色建筑圍護結構而增加的費用往往只占到總投資的3% ~8% , 而通過此項措施節約的能源卻達到驚人的20%~40% 。

綠色建筑護結構的主體就是墻體, 由于在建筑中起承重或分隔作用的單一的材料墻體一般都不能同時滿足綠色建筑比較高的隔熱和保溫的要求, 因而, 在綠色建筑中的復合墻體得到了飛速發展。復合墻體不僅可以很好地解決內外墻熱橋的問題, 同時還具備有效增加室內的實用面積以及便于室內進行二次裝修的優勢。目前, 復合墻體的內外保溫體系主要使用的是模壓或擠塑聚苯板、玻璃棉板等各類保溫材料(刪掉此藍色字體)。在綠色建筑中, 窗比外墻、屋面等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要大很多, 一般情況下門窗于室外的熱交換至少會造成35%的住宅熱損, 因此將建筑中的單層玻璃換成中空玻璃、真空玻璃和低輻射玻璃是綠色建筑中降低門窗熱耗的有效措施。一般在屋頂的保溫技術中較多使用的是加氣混凝土或水泥珍珠巖等架空保溫屋面的技術。綠色建筑的圍護結構設計要隨著科技和新型保溫材料的發展而發展, 進而更好的實現綠色建筑的節能環保功能。

3、水資源循環利用系統

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符合綠色建筑最大限度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是綠色建筑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資源替換出等量的自來水,不僅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又減輕了城市污水處理廠的運行負荷。生態景觀水景規劃應遵循整體性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及水資源的再生及循環性的原則,以節水及防止環境污染為基本目標,對雨水資源收集并加以利用,經過雨水收集系統后處理,全部用來補充景觀水。也可將生活中的優質排水經處理系統處理后,也排入湖體,以補充景觀水,通過景觀用水綜合處理系統得到進一部凈化。使得景觀水體不僅豐富,美化了景觀視覺,同時開放的水面作為生態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重要的生態功能。所以在綠色建筑節能設計要點中,這一項是絕對不能少的。

4、充分利用自然通風及采光

由于近年來城市空氣指數驟然下降,所以我們在進行建筑的綠色節能設計時應該將此問題考慮在內。通常我們可以采用將建筑內部及外部有效連通的方法,保持室內的自然通風,并在設計之初考慮采光問題,讓建筑物可以最大限度的得到陽光照射,這樣既節能又環保。同時自然通風及采光可以讓使用者心情舒暢,親近大自然的感覺舒緩城市人的工作壓力,所以這點得到很多人的推崇。

5、太陽能的利用

太陽能是一種天然的潔凈能源,在居住建筑設計上被廣泛推廣。從近年來的能源使用和發展情況來看,太陽能應該由“補充能源”向“替代能源”發展。如太陽能熱水器經過多年的發展,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另外,從使用效果和居衛的淋浴費用和投資回收周期來看,太陽能熱水器也具有較大的成本優勢。

目前太陽能熱水器存在破壞建筑結構、熱水溫度不穩定等因素。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將太陽能利用裝置納入到建筑設計規范當中,在設計時,將太陽能熱水器設備納入到建筑設計之中預留太陽能設置位置,特別是在廚房衛生間內(刪掉此藍色字體)。如果太陽能熱水器能夠充分加以推廣應用,就可以大大節省常規能源,也是建筑節能的發展方向。

綜上所述,建筑節能需要通過節能的技術和方法來實現,是建筑功能各個子系統和各種節能技術應用的綜合,涉及到建筑行業方方面面的因素,同時又受國情、地域及氣候環境等客觀因素的影響。我們應建立在“以人為本”的建筑設計前提下,在有限的資源環境下,建立一個更加美好、舒適、經濟的人居環境。

參考文獻:

[1] 周榮. 淺談住宅建筑的綠色節能設計[J]. 建筑, 2009,(13)

[2] 王懷. 關于房屋建筑設計中節能設計的探討[J]. 科技風, 2010,(13)

[3] 馬敏崇. 芻議做好建筑節能設計中的相關設計工作[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1,(01)

第12篇

【關鍵詞】建筑;節能;設計

所謂建筑節能,就是在保證居室熱舒適環境條件下,通過技術進步、合理利用、科學管理和經濟結構合理化等途徑,采用新型保溫材料,把居住建筑在長期使用中的能耗降下來的新的設計方式。

一、對于綠色節能的主要概述

(一)綠色建筑的節能設計本身就是較為復雜的一項工作,它所涉及的范圍比較廣,包括生態技術、生物技術、人文精神、能源策略以及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等方面。這些方面都與社會經濟有著直接的必然關系,從而也促進了生態產業以及經濟循環等方面的持續發展。所以,在當今的建筑設計中,它是具有綜合性的一項設計工作。現代建筑的綠色節能設計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就是建筑物與居住環境二者之間的關系。因此,在進行設計時,必須要以建筑設計作為主導思想,同時也應合理地協調好城市生態問題、景觀生態問題、自然資源問題等,也應對結構、環境、材料、熱能、生物等方面進行綜合的分析研究,在研究的同時也開辟綠色節能設計的新領域。

(二)對于降低污染以及對環境的保護,作為施工企業應重視節能、節約用地、節水以及節約材料等方面的重要工作,同時在建筑行業當中這也是應特別注意的問題。因此,在建筑行業當中,降低污染、保護環境,從而更好地合理利用資源是綠色節能的關鍵因素;而減少浪費、降低污染才是對環境保護的有利措施。

(三)建筑設備設計應綜合考慮

建筑設備之間的熱量有時起到節能作用,但是有時候則是冷熱抵消。如夏季照明設備所散發的能量將直接轉化為房間熱擾,消耗更多冷量。而冬天的照明設備所散發的熱量將增加室內溫度,減少供熱量。所以,在滿足合理的照度下,宜采用光通量高的節能燈,并能達到冬夏季節能要求的照明燈具。

二、有關節能設計的關鍵因素

(一)提高隔熱與保溫的主要性能

a.對于建筑物的圍護結構首先要具備的就是保溫效能。由于在建筑的外墻耗能當中它可以達到40%左右,因此必須要提高它的隔熱與保溫效能,這對提高節能減排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由于在不同國家和與不同地區當中存在著一定的氣候差異,所以對建筑的圍護結構在傳熱效能方面也會存在不同的要求。如果在較為寒冷的區域,建筑的護結構應具有較小的傳熱系數,所以就要利用導熱系數較小的隔熱材料,進而改善建筑的熱環境。同時,也應根據建筑結構的位置以及材料的不同,可以利用不同的保溫技術,而在這其中最為有效且最簡單的就是外墻的保溫技術。外墻圍護的保溫不等于隔熱,隔熱的主要作用還是為減緩在外墻圍護結構當中所吸收的熱量向室內傳遞的速度。一般建筑如果可以達到自然通風,那么外墻隔熱系統主要就是為了保溫。因此,作為護結構必須要具有相當的時延,從而可以維持表面溫度在較低的情況下,也能有效地降低室內的熱量。例如,可以在建筑的防熱表面利用平滑的淺色裝飾材料,或者應用可以吸收太陽輻射率較小的材料。一般來說,屋面的能耗會占到墻體能耗相當的比例,所以,必須要重視墻體保溫隔熱的性能。

b.由于太陽能是一種潔凈天然并且可再生的能源,所以在現代建筑設計當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在高速的經濟發展當中,電力、煤礦、石油等方面的供應已經隨著需求量的增大變得日益緊張,這也推動了太陽能技術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目前能源緊張的問題。太陽能產品的制造技術已經越來越成熟,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所以太陽能技術應該具有很大的經濟效益。然而,由于目前我國的太陽能產品是以零散的應用與安裝為主,所以存在著很多的問題。為了可以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把太陽能技術歸納到建筑的綠色節能設計當中,更加積極地提高太陽能產品的應用率,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我國能源緊張的問題,也將促進建筑節能設計的發展。

(二)利用自然通風

在一般的建筑當中,自然通風主要是通過氣流傳熱,而空氣流動主要通過建筑物的窗、門等開口位置所具有的空氣壓力差傳熱。出現空氣壓力差的因素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就是風壓的作用,另一方面就是熱壓的作用。熱壓一般是取決室內外的空氣溫差,也就是空氣的容重差以及高度差。解決熱壓現象主要可以根據合理的空間布局、合理設計門窗等方法,同時,在建筑的設計當中必須要設置相當數量高窗與低窗結合,從而可以提高進出口的高差,當熱空氣有所上升時,則由高窗進行排出,而涼風則會進入室內,從而發揮出煙囪效應。但是,當設計中應用煙囪效應時,則必須要把天井設計在其中,或是在樓梯間以及走廊的屋頂設置一個排風的天窗等,從而也可以增加自然通風量。

(三)對室內的布局設計

a.由于對室內房間的合理布局總體上利于室內的自然通風與采光,但因在建筑面積、體形系數以及建筑節地等方面有所限制,所以,不是每個房間都具有良好的通風與采光條件。我國的建筑節能計算主要是通過建筑進行研究的,所以在不同的房間里所應用的性質以及應用的時間也有所不同,此外,對室內的舒適要求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設計布局時,必須要確立先后的順序,也就是先從起居室再到主臥室、次臥室以及工作室,最后才是廚房、衛生間。

b.由于門窗設計是建筑圍護隔熱、保溫以及節能中最為薄弱的一個環節,所以增加建筑材料玻璃在熱工方面的性能,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控制窗表面的溫度,防止夏季過高而冬季又會較低的現象。對于門窗洞口的設置一方面要增加室內面積的合理布置從而提高利用率,另一方面也應考慮到穿堂風,防止出現口袋屋式的布局設計。

c.設置廚房與衛生間的排風口時,必須要全面考慮到主導風向以及對鄰室的影響作用,從而防止出現油煙的污染以及發生強風的倒灌現象。

d.在進行設計時,必須要正對進風口和出風口的位置,防止出現通風的流線轉折,從而提高房間的通風率。如果進風口與出風口具有較大的面積時,則會利于增加通風量。

三、結論

總之,建立建筑綠色節能體系必須以節能的方法以及技術而實現,這也可以作為建筑各個功能的系統以及節能的各種應用技術的綜合指導。因此,在進行建筑的綠色設計時,必須要結合我國的建筑國情以及地區的具體實際情況,從而綜合地應用節能技術的各種措施,選用合理的設計方案,全面規劃,達到節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承;面向建筑設計過程的能耗模擬分析——采暖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程序的開發[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3年

[2] 樸在林;李泉海;孫國凱;張文基;倪云梟;;農村住宅綠色建筑關鍵技術的集成與應用研究[A];紀念中國農業工程學會成立30周年暨中國農業工程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CSAE 2009)論文集[C];2009年

[3] 周波;;淺議新世紀的“綠色建筑”傾向[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發展——挑戰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下冊)[C];2002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仪征市| 镇雄县| 丰原市| 崇仁县| 景洪市| 达拉特旗| 金堂县| 金塔县| 晋州市| 新巴尔虎右旗| 茂名市| 丹巴县| 武威市| 泽普县| 堆龙德庆县| 崇明县| 克什克腾旗| 嘉荫县| 枣强县| 泌阳县| 兴国县| 阿拉善右旗| 岳西县| 辽阳县| 长治县| 清原| 湘西| 嘉禾县| 濉溪县| 吐鲁番市| 民乐县| 荆州市| 太仆寺旗| 广南县| 凤阳县| 鄂温| 博兴县| 多伦县| 碌曲县| 上蔡县| 依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