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4 17:45:0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短期投資方式,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會計人員在執行新會計準則的時候,有這樣一種感覺:會計準則的實際運用比較麻煩,與稅收法規的規定存在著諸多不一致的地方,在實際工作中,增加了財務核算的成本。產生這種差異的根本原因在于二者的根本目標不一致。稅收法規的目標是及時征稅和公平納稅,而會計的目標是為會計報表使用者提供有利于決策的財務信息。稅收法規的制度不可能完全拋棄會計制度,又不可能完全依賴于會計制度,畢竟會計制度的使用離不開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這種判斷含有一定的主觀成分,有時并不能被稅務部門所接受。因此,這種差異的產生是必然的。解決的關鍵在于我們如何將這種差異縮小,使其適當統一,減少其給實際工作中所帶來的不便,使會計核算更加準確與合理,使納稅更加合法。
一、統一折舊年限或攤銷年限
從會計的角度看,資產、費用的攤銷時間問題屬于會計估計的范疇,取決于相關的行業會計政策的指導及會計人員的判斷。對企業而言,資產一旦形成,企業更關心的是資產能帶來的效益,資產的折舊所能影響的只有企業將折舊年限確定為多少,其某一會計期間繳納的所得稅必須是按稅法規定調整計算,也就是說,折舊年限的不同不影響企業的現金流量。在企業的經營理論中現金流量對企業的影響遠大于利潤對企業的影響,只要有足夠多的現金,虧損的企業也會生存下去;而不管企業賬面上有多大的利潤,缺乏足夠的現金,企業的經營也會步履維艱;對于折舊方法也一樣,在實際操作中,大多數企業都是按照與稅法規定相一致的折舊方法一直線法計提折舊,以免在所得稅計算時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因此,稅法在充分考慮企業實際和國情的情況下,制定出比較合理的資產的折舊方法和年限,會計制度與稅法保持一致,不但便于會計人員理解和執行,也可以減少年終納稅調整的工作量。對于費用性質的資產,如開辦費的攤銷,與固定資產折舊年限一樣,會計制度與稅法統一,規定以確定的年限進行攤銷。這樣的統一,有人會認為,會計信息失真,不利于會計報表使用者真正了解企業的財務信息,尤其是上市公司,會誤導投資者。對于這個問題,企業應在年報會計報表附注中注明,給予適當的說明,提醒報表使用者可用資產應為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總額減去費用性質的資產。
二、收入的確認原則統一
會計制度對于商品銷售收入的確認標準是企業已將商品所得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企業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出售的商品實施控制;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能夠流入企業;相關的收入和成本能夠可靠計量。對于提供勞務收入的確認標準是:在同一年度內開始和完工分屬不同會計年度,在提供勞務交易的結果不能可靠估計的情況下,企業應在資產負債表中按已經發生并預計能夠補償的勞務成本確認收入,并按相同的金額結轉成本;如預計已經發生的勞務成本不能得到補償,則不應確認收入,但應該將已經發生的成本確認為當期費用。
企業所得稅稅收法規對于收入沒有直接規定,直接收款方式銷售貨物,不淪貨物是否發出,均為收到銷售額或取得索取銷售額的憑據,并將提貨單交給買方的當天;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銀行收款方式銷售貨物,為發出貨物并辦妥托收手續的當天;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銀行收款方式銷售貨物,為發出貨物并辦妥托收手續的當天;采取賒銷和分期收款方式銷售貨物,為按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的當天;采取預收貨款方式銷售貨物,為貨物發出的當天;委托其他納稅人代銷貨物,為收到代銷單位銷售的代銷清單的當天;銷售應稅勞務,為提供勞務同時收訖銷售額或取得索取銷售額憑據當天;視同銷售貨物行為,為貨物移送的當天。根據《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對同一會計年度內開工并完工的勞務收入的確認同會計年度,但對跨會計年度的勞務收入需按完工進度或完成工作量來確認收入??梢姡趯κ杖氪_認標準上存在一定的差異,會計制度側重于收入的實質性實現,反映會計主體的經營情況;稅法側重于收入的社會價值的實現,不考慮企業收入的風險問題。對于收入的確認,最大的問題是貨物已發出,款項能否收回不能確定,建議按照已收到款項的金額占全部合同額的比例來計算相應的成本。既體現了配比原則、降低了企業壞賬的發生率,又能保證及時納稅。年終,在所得稅匯算時,對于未能按合同全額確認收入的情況,說明原因,并向稅務機關提供往來賬對賬單,以便稅務機關查實情況,防止納稅人將款項私存,而不列收入,少納稅款。
對于收入的問題,稅法還有一個視同銷售行為,如納稅人在基本建設、專項工程及職工福利等方面,使用本企業商品、產品:納稅人對進行來料加工裝配業務節省的材料,如按合同規定留歸企業所有的;企業將自己生產的產品用于在建工程、管理部門、非生產性機構、捐贈、贊助、集資、廣告、樣品、職工福利、獎勵等。但會計制度中則對上述會計事項不確認收入??梢詫⑦@些事項所產生的收入列入營業外收入,因為以上事項收入不是企業正常的經營收入;同時,納稅人在會計報表附注中加以說明,使會計報表使用人充分理解納稅人的財務狀況,利潤的真正構成要素。
三、投資業務收益的確認原則應適當統一
1、短期投資收益的確認。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短期投資的現金股利和利息,應予實際收到時沖減投資的賬面價值,但已計入“應收股利”或“應收利息”科目的現金股利或利息除外。短期投資處置收益為短期投資的賬面價值與取得價款的差額。根據《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短期投資所取得的利息收入記入收入總額。2、長期股權投資收益的確認。根據企業會計制度,企業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時,投資企業按應享有或應分擔的被投資單位當年實現的凈利潤或發生的凈虧損的份額,確認為當期投資損益或虧損;成本法核算時,在實際收到收益時確認為投資收益。對股票股利不確認為投資收益。在成本法核算時,對投資收益的確認僅限于投資后產生累計凈利潤的分配額,超過部分作為投資成本的收回。根據《企業股權投資業務若干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凡投資方企業適用的所得稅稅率高于被投資企業的,除國家稅收法規規定的定期減、免稅優惠以外,均需按規定補繳稅款;除另有規定者外,在被投資企業會計賬務上實際做利潤分配處理時,投資方企業應確認投資所得的實現。對于被投資方發生的虧損,投資方企業不得調整、減低其投資成本,也不得確認投資損失。被投資企業分配給投資方企業,全部貨幣性資產和非貨幣性資產,應全部視為被投資企業對投資方企業、投資企業對投資方的分配額,如果超過被投資企業的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余公積金而低于投資方的投資成本的,視為投資的回收,應沖減投資成本;超過投資成本的部分視為投資方企業的股權轉讓所得,并入應納稅所得,征收所得稅。由此可見,投資業務所產生的差異,在核算上更加復雜,有待進一步的探討。
總之,稅收法規與會計制度之間的差異的產生是必然的,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新的法規與制度的出臺也是必需的,但這種差異只能適當縮小,而不應該擴大,以更加適應社會的發展。
(作者單位:海門市四甲鎮地方稅務局第五分局)
關鍵詞:零售企業;財務分析;財務戰略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零售業發展迅速,已成為國民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十二五”規劃指出,201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達到32億元左右,年均增長15%。零售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已經引起諸多專家和學者的高度重視。自2004年12月開始,我國零售業市場全面開放,家樂福、沃爾瑪、易初蓮花等外資零售企業涌入我國,使得我國零售業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我國零售業的企業正處于機遇與危機并存的階段,企業要想生存和發展,必須有效利用財務資源,制定和實施適合企業的財務戰略。
一、A公司簡介
A商業連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A公司)是一家定位于中小城市商業連鎖的民營企業,總部位于湖南湘潭,2008年經證監會批準于深交所成功上市。公司位列全國連鎖經營百強企業30強,并連續多年列入商務部和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聯合的“全國連鎖經營百強企業”排名,被中國建設銀行授予“AAA信用客戶單位”。A公司的經營范圍除了商品零售,還有廣告的制作、經營,商業咨詢服務,經營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服務,普通貨物運輸、倉儲保管、商品配送、柜臺租賃服務。
二、A公司財務戰略分析
(一)融資戰略分析
根據A公司2010年-2012年的各融資來源占比可知,A公司的資金主要來源于債務,且其占比逐年攀升(見表1)。
對所有者權益的結構進行分析(見表2),可以知道A公司在權益方面的融資傾向。
A公司上市以來都沒有對外發行股票,致使股權融資占所有者權益的比率逐年下降,所有者權益的增加全靠利潤盈余,由此可見,在權益融資方面,A公司傾向于內部融資的方式。
從前面的分析可知,A公司的資金主要來自債務融資,因此有必要對企業的債務結構進行分析以便對它的融資戰略有更深入的了解。A公司的債務構成如表3。
流動負債占比都在90%以上,說明企業債務融資偏向于選擇成本較低而風險較高的短期債務。
(二)投資戰略分析
投資戰略按結構可以分為短期投資與長期投資,對內投資與對外投資。通過對投資結構的分析,可以了解企業在投資活動中對資產變現能力、投資風險的要求,反映了企業的投資戰略。A公司2010年-2012年的流動投資比率分別為55.63%、45.17%和38.48%,可見其以短期投資為主逐漸向以長期投資為主轉移;A公司近幾年的長期股權投資占資產總額的比率幾乎為0,說明A公司的投資以對內投資為主,風險相對較小,收益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較高。
投資戰略按類型可分為擴張型投資戰略、穩定型投資戰略和收縮型投資戰略,其中擴張型投資戰略又分為一體化投資戰略和多元化投資戰略,一體化投資戰略又可以分為縱向一體化投資戰略和橫向一體化投資戰略。通過A公司門店規模的變化可以從一定程度上了解A公司的投資戰略。A公司的門店由2010年的106家擴張到2012年的134家,每年擴張的速度不低于10%,可見在投資方面,A公司采用了擴張型財務戰略;由于A公司自身門店規模不斷擴大,即在自身業務的基礎上擴大自身的規模,因此也是橫向一體化投資戰略。
(三)股利分配戰略分析
股利分配的形式有現金股利、股票股利、負債股利和股票回購。從A公司近幾年的利潤分配方案可知,A公司采取的是現金分紅的股利分配方式。
在股利分配實務中,公司常采用的股利政策主要有剩余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或持續增長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從A公司近幾年的現金股利分配情況(見表5)可知,A公司總體上采用的是持續增長的股利政策。
三、結語
本文站在財務的角度對零售行業A公司進行了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在融資方面,A公司采用債務融資為主,權益融資為負的融資方式。其中,債務融資以短期負債為主,權益融資以內部融資為主。這樣的融資方式降低了綜合融資成本,但是風險較大。
第二,在投資方面,A公司逐漸向長期投資轉移,并且以內部投資為主,根據其門店的擴張速度可知其采用的是擴張戰略中的橫向一體化戰略。
第三,在股利分配方面,A公司采用現金分紅的方式,滿足大多數股東的偏好,但是不能滿足偏好資本利得的投資者的需求,從而失去潛在的投資者。A公司正處于快速發展期,需要大量的資金用以擴張,其應降低利潤分配率。(作者單位:湘潭大學)
參考文獻:
[1] 王德章.中國零售業態發展與零售市場管理[J].商業研究,2002(4)
【關鍵詞】財務管理內容;長期投資;長期籌資;營運資本
一、長期投資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會計人員眼中的長期投資應是什么?其實,簡單地說,我們講的長期投資就是企業對經營性固定資產的投資,即企業的內部投資。更要強調的是投資主體應是企業(不同于個人或專業投資機構投資)。
其次,也要區分在這里所講的長期投資的對象應是經營性資產,不是金融性投資,為什么這樣說呢?結合工作解析一下,我們創建一個企業或說投資一個企業是要求它以經營方式運作產生價值的最大化,并非依靠它去買基金或股票期貨之類為主要運作方式創造財富,如果以后者方式為主去經營一個公司。不如股東不籌建這個公司去買基金股票之類,自己就可以直接買賣來賺取收益,還可節約些交易成本。那成立公司到底為什么呢?重要的是投資某個項目來讓股東獲取股東所期望的價值最大化,不是嗎?其實,經營性資產和金融性資產投資的分析方法也是不同的,經營性資產投資的核心是凈現值原理(考慮了時間現值、終值等因素);金融性資產投資核心是投資組合原理(考慮了風險分散化、現金持有量等因素)。
這里,有必要解釋一下對子公司的股權投資,這種投資其實是一種變形的經營投資,通過股權的控制來達到經營性控制,并以合并報表的方式將股權抵消,來顯示出經營控制的本來目的性,分析方法也與經營性投資方法一致。
其實,長期投資涉及面也是相當廣泛的,因為長期投資的運作在我們預算上是重要一環,它會影響到現金流問題(期望回收現金量)、時間問題(何時回收到現金)、風險問題(收回現金可能性),整個過程又稱作資本預算。
在結合自身工作上,我的理解是這樣的,在某些投資項目擺在面前時,要先界定是經營性還是金融性投資。如是企業手中有閑置短期款項等,可考慮金融性投資(但這也需考慮諸多問題,如組合投資降低風險等等);如是未來經營運作上需要投資,這為經營性投資(主要表現在固定資產投資上),這種投資就要利用財務手段,去計算與推敲一下是否值得投資了,即分析凈現值、凈現值率、靜態或動態回收期等等方法,分別的多方面的綜合分析,這樣才能給企業投資在可行性研究問題上起到決定性作用,成長為一名長期投資預算分析會計。
二、長期籌資
首先,長期籌資主體是企業。
其次,簡易的講,個人認為長期籌資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企業長期投資所需資金的需要,才進行籌資這一舉措,結合實際工作進一步研究說明,只有長期債務資金支持長期投資這一理論是合理性較強的。因為試思考,如果我們用短期的債務去支持長期投資(如購置固定資產),這樣穩定性較差,比如:利息不穩定(短期借款到期,續借可能會提高借款利率)、是否會長期借給企業使用(短期借款到期后,可能不被批準續借資金),這些不穩定因素無法保證我們購置的固定資產不被拍賣、抵債,因此很不可靠。只有用長期的債務資金來支持長期的投資方案,才是極為合理的方法。因為長期債務利息是鎖定的,并且不會輕易被對方解約(要求歸還借款),這是我們財務預算會計應注意的地方。
再次,長期籌資決策的主要問題是:資本結構決策問題、債務結構決策問題、股利分配決策問題。其實,所謂的資本結構決策,就是指長期負債/權益比例,通過這個比例,我們去分析我們現金流中多少會流向了債權人,多少會流向股東。
所以要控制在一定比例合理范圍內,這是我們實際工作中要考慮到的問題之一。還有在決策債務結構問題上,也要充分考慮,因為舉債是種類繁多的,我們可以向銀行借款、發行債券籌集資金等等種類繁多,成本費用及繁瑣程度也不盡相同,因此這也是要重點考慮的,要權衡利弊,才做出最優決策。再有就是,利潤分配決策,也十分重要的決策問題,如分配多少給股東、留存多少作為投資使用,它也會起到信息傳遞等等的作用,就要謹慎行之了,所以也是不可忽視的問題之一了。
所以綜上所述,在做長期籌資決策時,我們要多結合長期投資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綜合多方面來分析問題,為籌資的可行性研究做好基本工作。
三、營運資本
其實,營運資本就是短期投資與短期籌資的結合。會計上其實就是指: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營運資本使我們企業周轉使用的,我們的主要工作就是用盡可能少的營運資本支持同樣的現金流,簡單的講就是用盡可能少的錢去“過日子”。生活如此,企業也如此,試想,我們如果適當延長應付賬款付款期(這里要強調“度”,不然會沒有信用可言了,是適當的做),以合理的優惠來提前收取應收賬款,并要把握好現金最佳持有量(有短期資金閑置可做短期投資賺取短期收益),這都是以較少的營運資金支持同樣現金流運用上的一些簡單示例,當然,在我們工作中我們會發現非常多的并且適合自身企業運作的更好辦法。做好這些工作也非常有利于增加股東財富。
綜上所述,是我對財務管理內容的簡淺分析,僅僅是財務管理的概括內容,簡單劃分,最后簡單概括后,即為三個內容:長期投資、長期籌資、營運資本。我所寫的財務管理內容淺析,其實是希望我們會計人員之間能分享一下自己在工作上的認知,也希望有共鳴之處,更希望大家能給予我指點,從而讓我提高工作能力,其實能做到,用學到的一些理論運用到實際的工作上是我們會計人員的一種境界,但如果能在工作中發現與找到更棒的、更有效的方法,來用于財務管理分析與決策,為企業保駕護航,那才是我們預算會計的一種升華。不是嗎?希望我們共同為之努力!
關鍵詞:中小企業;投資管理;計劃制定;科學決策
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體系中占有近九成的份額,是我國國民經濟協調發展的基礎,但其發展卻不容樂觀,總體來說還是處于天然的弱勢地位。究其原因,我國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中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這些問題阻礙了中小企業的發展,甚至對我國經濟造成了不小的影響,阻礙了社會的進步,廣為社會各界所詬病。投資管理是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小企業突破經營瓶頸,提高盈利能力,實現企業目標等有著重要的作用。而國內大多數關于中小企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融資方面,很少有從投資角度分析。本文希望能夠分析中小企業的投資管理問題,引導我國中小企業合理、科學地進行投資管理等活動。
一、投資管理
投資管理,從概念上來說,就是利用現有資金獲得利潤的行為。投資決策已經成為公司所有的決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是由于投資管理是基于現金的管理,企業通過流動的資金獲得超額收益。企業的投資決策如果發生失誤,其后果是相當嚴重的。因此公司的最終決策者和其他的財務管理人員在投資的過程中不應該急躁和激進,尤其是公司所面對的投資具體資金規模比較大的特點時,更需要冷靜、全面、專業地給出綜合的分析,在風險和收益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使我國中小企業的股東財富達到最大化,使企業又好又快地發展。投資管理作為我國中小企業增強競爭力,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應當引起高度的重視。
二、我國中小企業投資的類型
首先,需要對我國中小企業的投資類型做一個簡單地分類:
1.項目投資和證券投資
項目投資是直接將企業擁有的部分資金投放到生產活動當中,以此為基礎使企業盈利;而證券投資這種投資方式則是把企業擁有的一定數額的資金投入到證券市場、貨幣市場中的金融資產,從而獲得利息或者利潤。
2.長期投資和短期投資
長期投資是指投資的影響持續一年以上的行為。長期投資又被叫做資本性投資,在股票和債券中廣泛地使用,可以在有需要的時候脫手變現,但其中具有生產經營性的固定資產投資,是比較難改變的。長期投資在某些時候是專指投資固定資產。短期投資則是指一年或一年以下的投資行為,短期投資又被叫做營運資產投資或是流動資產投資。
三、我國中小企業在投資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1.投資能力低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互聯網金融逐漸為企業所接受,也對實體銀行業產生了較大的沖擊。網絡經濟的發展,也對我國中小企業投資管理中投資對象的選擇、投資方式的取舍、投資收益等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國中小企業的決策者提出投資的決策,往往是依據自身的經驗或者是市場上的熱門來決定,在投資時明顯創新能力嚴重不足,而且中小企業很難像大企業一樣擁有雄厚的資金來學習提高決策者和管理層等的實物投資的能力,互聯網投資的能力等等,網絡經濟的快速進步給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并未如預期般迅速帶來巨大的收益。
2.投資缺乏科學性
(1)投資對象選擇有誤
在所處的網絡經濟時代,信息的變化速度超出人們的想象。這就要求企業在投資決策時慎選投資對象,既要關注所投資對象的發展趨勢,又要關注到企業自身是否具有科研、人才、體制等方面的實力。但在實際中,我國中小企業選擇投資項目時常被行業報酬率、所謂“熱門”投資產品和投資服務所吸引,并沒有根據中小企業的資金儲備、規模等自身條件來進行投資,使得投資的效率存在著明顯的不足。另外,不少的我國中小企業選擇的投資對象為企業的固定資產,常常忽略了商譽等無形資產的影響,不得不指出,企業發展的內部源源動力不少是源于一些重要的無形資產。
(2)投資工具運用死板
在所處的網絡經濟時代,各種生產要素更加迅速、自由地流動和變化著,由此帶來了一些對企業生產和經營不利的風險。一般來說,許多的金融產品,比如期權、期貨、債券等,都能給企業帶來較大的收益,但往往卻放棄了對此類杠桿效應較大的金融衍生產品的投資。造成我國中小企業投資工具運用不當的原因,可能在于相關投資人才的缺乏,錯誤地認為金融衍生產品不適合投資,對投資工具的認識和掌握的人才遠不如大企業所擁有的。
(3)投資方式單一
面臨著網絡經濟快速發展,專業技能已成為我國中小企業在選擇財務管理、企業決策等方面人才時看中的地方。當我國的中小企業在面臨一些實力雄厚的企業競爭時,也需要通過一些中介性的機構給予專業的外包服務,促進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墒?,到目前為止,并非所有的中小企業都將企業投資管理的重心轉移到專業性投資上來,更不要說依靠必須花費可能不少的資金才能獲得的專業的外包服務。而造成這方面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國中小企業的資金不足,限制了企業投資的模式選擇。
(4)盲目追求短期利益
我國中小企業,在投資決策中,盲目地追求眼前的利益,而將中小企業未來的發展拋諸腦后,使得制定的投資目標不具有戰略意義,投資管理行為存在著較大的風險。這不利于中小企業長期的發展,尤其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中,很可能會面臨破產等嚴重后果。
四、我國中小企業科學合投資的意見
1.轉變投資理念
我國中小企業投資決策者應轉變投資理念,更加規范地從事企業的投資活動。企業的決策者不應當固步自封,還應當不斷地學習了解新的知識,與時俱進,為企業的科學決策提供保證。我國的中小企業應當正確認識外包服務,增進與專業律師事務所、會計事務所的溝通和合作,使得中小企業的經營和管理效率能夠更近一步,從而達到投資增值的目的。
2.投資決策制定科學的計劃
我國的中小企業需要制定完善、科學的投資管理計劃,并且,應當隨著企業在各個階段的實際狀況作出相應的調整和改善,使企業能夠通過投資盈利,能夠使企業的投資者對該企業有信心,才能使企業獲得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企業還應當重視企業文化的建立,讓企業員工更有凝聚力和歸屬感,讓企業文化促使中小企業的每一個員工為企業努力;最后,我國的中小企業也應當建立適當的監督和管理機制,輔助科學的計劃的有效、有序地實施。
3.加強投資能力水平
我國的中小企業需要不斷挖掘投資活動的創新能力,選擇具有競爭力的投資項目、不斷強化企業投資風險控制意識、堅持以股權投資為主的投資方式、以及充分借助投資中介的力量才能實現有效的投資增值等目標。
五、結語
綜上所述,投資管理對我國中小企業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對此進行深入地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深入剖析我國中小企業投資管理的類型,其中存在的投資能力低和投資缺乏科學性等問題和這些問題的成因,最后給予中小企業提高投資管理水平需要通過轉變投資理念,采用規范的管理制度來從事相關的投資活動,制定科學合理的投資計劃和資金使用計劃,挖掘投資活動的創新能力等意見和建議。
參考文獻:
[1]Morck,R.,Shleifer,A.,Vishny,R.Management ownership and market value tion.[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8(20).
今年新增委托理財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如何進行風險控制受到高度重視。據統計,在進行委托理財的上市公司中,有半數上市公司稱,委托理財的投資方向將是國債,包括購買國債、國債回購等。有上市公司高管人員認為,相對于股市二級市場來說,國債投資的風險明顯較低。同時,今年的國債市場趨于火爆,有望帶來較為可觀的收益。如一家上海公司在3月底決定,將2億元的資金進行國債投資,公司稱“要獲取高于銀行存款利息的收益”。另外,對委托資金的風險管理更加細化,例如滬昌特鋼明確要視首筆資金委托的具體情況,再來決定是否要延續或加大委托理財的資金投入。
另一個特點是,委托理財的受托主體呈現多元化趨勢。過去,大多數的委托理財是通過券商和各類投資公司進行的,現在進行這一委托理財的受托主體在不斷拓寬,例如日前滬昌特鋼選擇信托公司進行委托理財,而據了解,基金公司也在積極研究如何幫助企業進行資產管理等委托理財事宜。
同時,保底收益的做法依然普遍存在。如外高橋決定委托上海富寶科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5000萬元投資國債,受托方承諾上述資金的年收益率為9.5%,如實際收益率不足將予以補足。即使沒有保底收益,不少公司對委托理財的收益率仍然有較高期望,最低的也達到了8%。如首創股份擬將1.5億元委托北京巨鵬投資公司進行資產管理,雙方約定,委托資產的年收益率小于或等于8%時,不計提業績報酬;年收益率大于8%時才開始計提報酬。這種完成預定收益率才收取報酬的做法目前已被多家上市公司所采用。
引人關注的是,除新增委托理財外,不少上市公司在以前的委托理財無法按期收回,從而不得不延期。西部的一家上市公司在1月初稱,一筆4000萬元的委托理財只收回400多萬元,余額延期6個月。同時,該公司還有一筆3000萬元的委托理財更是將延期1年。初步統計,上市公司目前延期的委托理財約占到了去年委托理財總額的三成左右。
既然委托理財在上市公司中如此廣泛,如火如荼,形式多樣,那么委托理財及其投資收益如何核算呢?這似乎并不成為問題,但仍有探究的必要。
一、委托理財行為是長期投資還是短期投資
企業將自有閑置資金進行適當的委托理財,一般而言,期限不會超過一年。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短期投資,是指能夠隨時變現并且持有時間不準備超過1年(含1年)的投資,包括股票、債券、基金等。長期投資,是指除短期投資以外的投資,包括持有時間準備超過1年(不含1年)的各種股權性質的投資、不能變現或不準備隨時變現的債券、長期債權投資和其他長期投資。因此,委托理財屬于短期投資。
當委托理財到期,對于不得不延期的委托理財,或是自愿延期的委托理財,即使前后期累計投資時間已超過一年,延期部分亦均可視為一次新的理財行為,即為短期投資。
二、委托理財投資的運作形式
在實際操作中,委托理財一般采取以下幾種方式:
1、委托方在受托方開設資金專戶,委、受雙方就資金流向及其余額定期(如按月)或隨時溝通,受托方向委托方提供交易及資金余額清單。
2、委托方在受托方開設資金專戶,委托方對受托方進行全權委托,受托資金封閉運行,受托方不向委托方提供交易及資金余額清單。
3、委托方并不在受托方開設資金專戶,而是將資金交付受托方后進行專項委托,受托方向委托方提供交易及資金余額清單。
4、委托方并不在受托方開設資金專戶,委托方對受托方進行全權委托,受托資金與受托方自有或其他資金混合使用,受托方不向委托方提供交易及資金余額清單。
三、委托理財投資的核算
(一)委托理財投資核算的一般原則:
委托理財投資,屬短期投資,一般應當按照以下原則核算:
1、短期投資在取得時應當按照投資成本計量。短期投資取得時的投資成本按以下方法確定:
委托理財均為現金方式。以現金購入的短期投資,按實際支付的全部價款,包括稅金、手續費等相關費用。實際支付的價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應當單獨核算,不構成短期投資成本。
已存入證券公司但尚未進行短期投資的現金,先作為其他貨幣資金處理,待實際投資時,按實際支付的價款或實際支付的價款減去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作為短期投資的成本。
企業向證券公司劃出資金時,應按實際劃出的金額,借記“其他貨幣資金”,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企業購入的各種股票、債券、基金等作為短期投資的,按照實際支付的價款,借記短期投資(××股票、債券、基金),貸記“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等科目。如實際支付的價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應單獨核算,企業應當按照實際支付的價款減去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后的金額,借記“短期投資”(××股票、債券、基金),按應領取的現金股利、利息等,借記“應收股利”、“應收利息”科目,按實際支付的價款,貸記“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等科目。
2、短期投資的現金股利或利息,應于實際收到時,沖減投資的賬面價值,但已記入“應收股利”或“應收利息”科目的現金股利或利息除外。
企業取得的作為短期投資的股票、債券、基金等,應于收到被投資單位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息等收益時,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短期投資”(××股票、債券、基金)。
企業持有股票期間所獲得的股票股利,不作賬務處理,但應在備查賬簿中登記所增加的股份。
3、企業應當在期末時對短期投資按成本與市價孰低計量,對市價低于成本的差額,應當計提短期投資跌價準備并計入當期損益。企業應在期末時按短期投資的市價低于成本的差額,借記“短期投資跌價準備”,貸記“投資收益”。
4、處置短期投資時,應將短期投資的賬面價值與實際取得價款的差額,作為當期投資損益。
企業出售股票、債券、基金或到期收回債券本息,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按已計提的跌價準備,借記“短期投資跌價準備”科目,按出售或收回短期投資的成本,貸記“短期投資”(××股票、債券、基金),按未領取的現金股利、利息,貸記“應收股利”、“應收利息”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投資收益”科目。
企業出售股票、債券等短期投資時,其結轉的短期投資成本,可以按加權平均法、先進先出法、個別計價法等方法計算確定其出售部分的成本。企業計算某項短期投資時,應按該項投資的總平均成本確定其出售部分的成本。企業計算出售短期投資成本的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更改。如需變更,應在會計報表附注中予以說明。
5、“短期投資”應按短期投資種類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
6、“短期投資”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持有的各種股票、債券、基金等短期投資的成本。
(二)委托理財投資特殊情況的核算:
1、企業在委托理財時,如上述“運作形式”所述,并不一定能夠獲取交易清單,亦不一定知曉在受托方購入股票等證券時實際支付的價款中是否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向證券公司劃出資金時,應按實際劃出的金額,直接借記“短期投資”,貸記“銀行存款”科目。而不再通過“其他貨幣資金”、“應收股利”、“應收利息”科目等核算。
在這種情況下,委托理財運行過程中,對于實際發生的現金股利或利息,因收于受托方券商或投資公司,并且無及時的交易紀錄,亦不予核算和反映。
2、企業在資金委托運作期內出售股票、債券、基金或到期收回債券本息,如無法獲取交易清單,企業不予核算和反映。運作期內某一清算期滿后統一清算,如跨年度時年底結算一次。但如果能夠獲取交易清單,應該及時確認損益。有些企業在運作期內已經處置所購證券并能計算處置所得,但并未確認和核算投資收益,而是一律全額直接沖減“短期投資”。理由是尚在運作期內,運作期未滿。這是對相關制度的誤解。企業只有短期投資的現金股利或利息,于實際收到時,才可能予以沖減投資的賬面價值。
3、對于企業與券商簽訂保底收益協議的,企業一般的做法是將清算時所得款項超過短期投資成本的差額部分,全部計入投資收益。這種做法值得探討。這里暫且不論保底的做法是否合乎法律法規的要求并受到法律的保護。如果保底收益率超過實際收益率,超額收益其實來源于受托方的捐贈。如果能夠從交易清單中分別確認實際收益和超額收益,該超額收益存在著計入投資收益還是資本公積兩種選擇。按照企業會計制度的相關規定,計入資本公積。但是,這種收入又確實是委托理財行為本身所帶來的經濟利益流入,而不是憑空產生。計入資本公積,似乎是難以接受的。筆者認為,兩種選擇都是可行的。
同樣,如果雙方規定在超過某一預定的投資收益率時,企業將一定比例的超額收益支付給受托方。那么,超額收益分成的部分,其實來源于委托方企業的捐贈。如果能夠從交易清單中計算確認該部分超額收益分成,該超額收益分成,也存在著計入投資收益(減項)或營業外支出兩種選擇,也都是可行的。
4、企業無法按月或隨時獲取交易明細清單的,“短期投資”應按受托單位而不是按投資種類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
四、委托理財投資舉例說明
用友軟件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年報披露如下:
1、董事會對股東大會決議的執行情況,包括:報告期內,公司董事會依據2000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風險投資批準權限的專項授權,于2001年7月31日召開董事會審議通過了公司使用不高于人民幣三億元的資金投資國債精品源自政治科的決議。2001年8月12日,公司董事會就上述決議作出修改決議,公司只使用1億元人民幣資金購買國債,另外委托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管理2億元人民幣資金進行委托理財。
2、會計報表附注,短期投資:
項目2001年度投資金額成本(人民幣元)跌價準備(人民幣元)
委托投資-委托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190,500,000[注1]
債券投資41,655,2042,679,155
存放于西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委托管理債券投資款50,000,000[注2]
合計282,155,2042,679,155
報表日債券投資包括以下債券:
庫存數量庫存債券成本
債券名稱手人民幣元
96國債(8)34,76941,655,204
債券投資已按成本和市值孰低原則計提了跌價準備,報表日的市價是根據《中國證券報》公布的2001年12月31日股票交易收盤價確定。本公司債券投資的變現無重大限制。
注1、本公司于2001年8月12日與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委托資產管理協議書,委托其管理資金共計人民幣200,000,000元。根據該協議,該證券公司在本公司指定的證券賬戶名下,在不違背本公司利益的原則下,有權自主運用和操作資金專用賬戶的資金買賣及持有在中國境內合法的金融證券交易市場公開掛牌或即將掛牌交易的股票、認股權證、基金、債券以及其他的上市投資品種。本次資產管理的委托期限為12個月,自2001年8月13日至2002年8月12日。本公司于本年度已收回部分委托管理資金計人民幣9,500,000元(另注該公司在公司重大合同及其履行情況“委托資產管理事項”,披露:公司向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支付委托資產的1%作為管理費用。如投資收益率在10%以上時,本公司將超額盈利部分的20%支付給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其業績報酬。2001年12月25日,公司收到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于提前支付950萬元投資收益的函件,2001年12月26日公司收到此筆投資收益款項。公司未來尚無委托理財計劃)。截至2001年12月31日,本公司存放于該證券公司資金賬戶中仍未使用的證券投資現金余額為人民幣549,556元,于2001年12月31日,該委托投資證券的市值為人民幣206,958,431元,因此本公司于該委托投資于2001年12月31日的投資成本(已扣除年末仍未使用的現金余額)與市值的差異為人民幣17,007,987元。
注2、本公司委托西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就本公司的國債投資款提供管理服務,本公司已就該國債投資投入人民幣50,000,000元,于2001年12月31日,本公司并無通過該證券公司持有任何國債,而本公司存放在該證券公司資金賬戶中仍未使用的國債投資現金余額為人民幣50,640,291元。
3、會計報表附注,投資收益(部分):
項目2001年度(人民幣元)
投資國債收益(詳見短期投資注(2))(2,959,933)
短期投資跌價準備(詳見短期投資注(2))2,679,155
從該公司年報所披露的的情況來看,該公司對于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款項200,000,000元為全權委托理財方式,對西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則僅為委托管理債券投資。
1、支付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款項200,000,000元借:短期投資200,000,000貸:銀行存款200,000,000
2、從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收回950萬元投資收益借:短期投資9,500,000貸:投資收益9,500,000該公司將收回的950萬元直接沖減短期投資,值得商榷。因為按8月中旬投入4.5個月計算,投資收益率達12.67%,該收益不太可能是收取的股利或利息,而且上市公司在8月中旬以后支付股利的情況很少。那么應該是證券(包括認股權證)的處置收益。處置收益應該計入投資收益。
3、支付西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款項50,000,000元,該公司并無通過該證券公司持有任何國債,而本公司存放在該證券公司資金賬戶中仍未使用的國債投資現金余額為人民幣50,640,291元。
借: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50,000,000貸:銀行存款50,000,000該公司將5000萬元直接核算為短期投資,而不是反映為其他貨幣資金,亦值得商榷。現金余額為人民幣50,640,291元,多出的640,291元應該為存款利息。
借: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640,291貸:財務費用640,291
4、國債投資成本41,655,204元,不清楚運作方式如何、在哪家券商購買,在此不予舉例核算。但跌價準備2,679,155元,減少投資收益。
姐姐是位中學教師,周末全家聚餐時,時常聽她抱怨,說現在的孩子只會花錢,根本不知道掙錢有多辛苦。
聽多了,我們心里也不免產生一種危機感。因為我也是母親,家里也有一位上學的孩子。如果我現在教育不當,將來孩子就可能成了“只會花錢不會掙錢”的人!經過觀察我發現,現代家庭普遍缺乏對孩子的理財教育,導致一些孩子根本不懂理財。
由此,我決定對女兒進行理財教育,趕緊補上這一課。首先,我利用雙休日,帶女兒到住在農村的姥姥家,讓她跟姥姥一起參加勞動,從中體味勞動的艱辛。其次,我利用寒暑假有意識地讓老家的親友們出外“打工” 時帶上我女兒,讓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從中體味掙錢的不易。一位遠房叔叔在一家飯店打工,叔叔炒菜,她在一旁觀看,偶爾掃掃地。女兒在飯店里忙了一天,老板給了她10塊錢。晚上回到家,她累得腰酸腿疼??粗畠浩v的樣子,我很心疼,但也很欣慰,因為女兒進門就跟我說:“媽媽,沒想到賺錢這么不容易!以后我可不能亂花錢了!”
光知道賺錢不易還不行,我還要讓女兒了解一些理財方面的知識。我買來一些相關的書籍,逐一給女兒介紹,何謂投資、投資的幾種方式、如何計算利息等。去超市買東西時,我也有意識地教女兒分清“日用品”“必需品”和“急需品”的區別,讓孩子來選擇買或不買。
另外,每周末,我還給女兒出些特殊的“理財考題”:如果交給她2 000元錢,看她如何選擇投資方式或渠道。每次女兒都“算”得很認真,她一次次地比較“短期投資”與“長期投資”、“投資風險”與“投資回報”之間的關系,最終決定哪一種是最為“有利可圖”的投資方式。這種“紙上談兵”是對女兒理財技能的一種考驗,女兒就是通過這種“務虛”的平臺,逐漸提高自己的理財技能的。
為了讓女兒學會“花錢”,我每月給女兒100元零花錢,讓她每花一分錢,都要記在賬上。月末,我還要讓女兒自己分析本月的“支出”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通過記賬和析賬,我能及時地了解女兒的消費狀況,女兒也養成了科學理財的好習慣。
有道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為了培養女兒的“實戰”技巧,我還經常帶女兒去銀行、證券機構存款、購買基金、股票和債券等。通過耳濡目染、親自“操練”,女兒不但很快掌握了理財的相關知識,而且還學會了一定的理財投資技巧。
我的一番努力沒有白費。女兒成了全家的“財政部長”,家里但凡有支出、收入的項目,都由她來“參謀”“決斷”。
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5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7.7%。其中,城市上漲7.3%,農村上漲8.5%;食品價格上漲19.9%,其中,肉禽及其制品價格上漲37.8%(豬肉價格上漲48.0%),這樣滾燙的數據讓投資者都坐不住了,2007年以來,國內CPI一直于高位運行。通脹壓力加大,加之人民幣對美元不斷升值而對內不斷貶值,人們感覺手中的資產“蒸發”得越來越快。如何規避風險、盡量使自己的資產保值增值,就成了投資者必須關注的問題。
這就要求投資者必須突破傳統的理財方式,開辟新的投資渠道,優化投資結構,實現通脹壓力下的投資收益最大化。
更新投資觀念 積極理財
首先,理財方式應向穩健型、積極型轉變。我們中國人歷來就有儲蓄的習慣,一有錢就存銀行。但目前的銀行利率相對于過高的CPI而言是“負利率”。人們只知道買股票會套牢,實際上存銀行也會套牢,股票套牢還有解套機會,而存銀行則是眼看著手中貨幣的購買力下降??尚械慕鉀Q辦法是留足3個月或頂多半年的日常開支,其余的資金盡可能拿去投資,讓錢流動起來。
其次,理財目標應盯著CPI指標。以往一個公認的理財目標就是要跑贏同期銀行存款利率,而目前的存款利率是“負利率”。因此,在確定2008年的投資回報時,應該提高投資理財的目標值,盯緊CPI指標。
創新投資渠道 明白理財
目前,國內的投資理財渠道較多,股票、基金、黃金、藝術品等等不一而足。如何選擇理財產品才能控制風險、保證收益?投資者在投資之前應清楚了解產品的性質、投資方向以及收益率說明等基本信息。以下是幾種比較適宜的投資方式:
股票:宜長線操作。2008年的中國股市已步入牛市后時代,但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依然是好的,只要您不求暴富,而只是尋求跑贏CPI指標,投資盈利是有把握的。一是選資源優勢企業;二是選產品能漲價行業;三是選銷售規模大的企業;四是選多元化綜合性的企業。
基金:基金配置不可缺?;痫L險較低、省時省力、收益較好。目前市場上比較穩健的理財品種主要是貨幣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成熟市場來看,股票型基金是抵御通脹的長期、有效的工具。對于參與股票及債券市場的投資者而言,當達到階段性收益目標后,為了規避風險,可將資金轉換為貨幣市場基金。目前市場仍在負利率情況下運行,適當配置債券型基金不但可以規避震蕩行情下股票市場的大起大落,而且還能在持續通脹下實現保值。同時,進行定期定額投資基金也是適合有固定月收入、沒有太多時間的上班族等特定人群的方式。
黃金:最傳統的通脹“避風港”。黃金作為“天然貨幣”,是資產保值增值首選。進行黃金投資應注意的是:一是選擇合適的方式持有黃金。目前黃金市場上的投資渠道大致有三類:紙黃金,以銀行為代表;實物黃金,以上海黃金交易所為代表;黃金保證金交易,以場外倫敦金為代表。對于想短期獲利的投資者可購買紙黃金;對于想保值的投資者而言,應該選擇實物黃金進行投資;對于風險控制意識較好的投資者可進行黃金保證金交易。二是選擇時點進入黃金市。黃金市場的高點應該在何處?就歷史而言,現在的國際金價仍未到歷史高點。
銀行理財產品:穩健對抗CPI。目前銀行理財產品中新股申購類產品、信托類產品收益比較穩定,而投資于基金、黃金、外匯等理財產品則風險較大。一般而言,打新產品和信托產品的本金不會發生損失。在2007年,新股申購類產品的平均化收益率為15%,信托類產品的收益率則在5%左右,風險較大的基金類產品則可以獲得60%-80%的收益率,即使打不到新股,也能保證本金安全。而這類產品的投資門檻為5萬元,因此,就不需要再進行分散投資。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程度,選擇保本或非保本產品。其次應該注意產品期限,以半年期到一年期的短期投資品種為宜。
收藏:不僅僅是藝術?,F實中許多人開始把收藏藝術品作為一種保值、增值的投資行為。目前在國內,藝術品的投資是一個特殊的門類,其投資效益往往比別的項目更顯著,其增值幅度也超過別的投資。由于精品在藝術家一生的創作中,數量極為有限,其獨有性和不可取代性往往可令其市場價值以驚人幅度攀升。
定位投資人群 正確理財
面對高通脹,根據家庭資產狀況,成員的年齡結構、短期和長期的生活目標、風險承受意愿等因素,綜合考慮進行投資,可使家庭資產實現高的收益性和流動性的統一。
一是“年輕人群”:先節流后開源。這部分人應該先規劃好自己每個月的支出,區別必要支出和非必要支出。在投資品種上,比較看好基金的定投。風險承受能力較大的,可以在自己配置比例上多購買一些股票基金,反之,則增加平衡型基金等其他基金。
關鍵詞:文具店;長線投資;經營策略
中圖分類號:F830.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9-0-01
文具店其實也是一個商業潛力巨大的投資項目,尤其是在學校周圍,中小學生對文具的需求量比較大。文具店為學生提供了最便捷的服務,同時,使用文具的不僅僅只限于學生,普通辦公人員也需要文具等。由于文具店的經營深受學生的影響,因此,文具店的、投資、選址、經營等都需要進行一定的規劃。
一、文具店的概述
文具包括了筆、墨、紙、硯等各種文化用品,這筆墨紙硯自我國古代開始,就有“文房四寶”的美譽。而文具店就是指經營各種文化用品的商店,一般情況下,文具店的商品包括了學生文具、辦公文具和禮品文具等。除了上述的筆、墨、紙、硯等文具之外,還有相關的配套用品,比如小刀、筆筒、橡皮、各種宣紙、辦公A4紙、文件袋、筆記本、計算器、裝訂機等。這些文具是學生必不可少的學習用具,比較有名的文具品牌有晨光、愛好、真彩等[1]。
二、文具店的投資價值
在經濟不斷發展、物質生活十分豐富的今天,文具店,這個小小的文具用品店已經逐漸被人遺忘。目前,我國最大的投資項目是房地產項目,與房地產項目相比,文具店這個項目就顯得微不足道了。但是,據有關調查顯示,文具店在小型投資項目中是一個隱形的冠軍項目。文具店項目的投資價值可以從動態和靜態兩個方面來看,從動態上看,政府、工廠、企業等在經營業務等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辦公用品,因此,從這一方面來講,文具店能夠成為政府、工廠、企業等文具的供應商,并且成為各種文具品牌的經銷商。從靜態上看,文具店主要為學校的學生提供文具用品,但是如果文具店只服務于學校的話,文具店就無法長期良好的經營。
三、長線投資的概述
1.長線投資的目標
長線投資與短期投資不同,長線投資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時期,同時,長線投資不僅與投資者自身的能力有關,也與客觀環境有莫大的關系。這就要求長線投資者在進行長線投資之前要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長線投資方案,確定投資的目標。文具店是一個小型的投資項目,短期的利潤十分微薄,因此,對文具店進行投資不可能是短期的投資。文具店的長線投資目標一方面自然是取得利潤和收益;另一方面則是保持文具店能夠長期的經營下去。某投資商在進行小項目的投資中,選中了文具店的長期投資,并制定了長線投資的目標,為政府、大型的工廠和企業專門供應文具用品,并成為各種文具品牌的經銷商。
2.長線投資的條件
投票、證券、房地產等項目的投資進行長線投資時要考慮長線投資的條件。文具店的長線投資也一樣,文具店的長線投資條件包括具有長線投資的目標和科學合理的長線投資方案;有時間能夠保證進行文具店的長線投資;有相關文具店的信息條件,并且也抓住市場,根據市場規律把握文具店的長線投資機遇[2]。
四、文具店的長線投資方案
下面是該投資商進行文具店的長線投資的具體投資方案:
1.文具店的選址
首先是文具店的選址策略,對于沒有長遠規劃的文具店投資商,進行文具店的選址時,一般情況下選址學校附近的地方,文具店的面積大約在15平方米到25平方米之間,且要把文具店的租金控制在800元以內,否則,一旦租金超過800元,文具店的經營利潤恐怕就連店面的租金都不夠。該投資商具有成為供應商和經銷商的長線投資目標,因此,該投資商的文具店選址計劃是在商業中心選擇面積在30平方米左右的店面,店面的租金不超過1200元。同時,根據消費者的心理和消費對象,該店面依托了附近的學校和商務寫字樓,并且避開了鬧市區的店鋪,有效的拓展了文具店的經營空間,減小了經營的風險。
2.裝修計劃
選好店面之后,該投資商的店面裝修充分的考慮到了兩個方面,一是文具店的整體形象,該店的整體形象與文具十分相符,整個店面的風格簡單、整潔、明亮,并在光線比較暗的方位設置了燈光,通過燈光的效果彌補了文具店的不足。二是文具店根據文具的不同類型進行了分區陳列,該投資商在店面的裝修前,對附近的學校和商務寫字樓等進行了一番調查,確定了文具店的消費圈和消費范圍,根據具體的環境,該投資者放了7個文具貨架,分別按照筆、紙、辦公用品、數碼設備、財務用品、體育用品、禮品文具進行了分區陳列。
3.進貨方案
文具店的長線投資與文具的進貨方案也具有一定的關系。該投資商在文具進貨方面,充分考慮到了五個進貨的方案,一是平衡文具的質量與價格,由于文具的功能導向問題,因此消費者對文具用品的質量和款式要求比較高,高質量的文具其價格也相對較高,因此,投資者要找到文具的質量和價格的那個平衡點。二是利用雜牌優勢,該投資商將品牌文具與雜牌文具兼顧起來,比如,有一定量的晨光文具等,同時也提供了雜牌文具,保證商品應有盡有。三是避免了品牌誤區,也降低了進貨的成本。四是該投資商充分的了解消費者,尤其是學生的心理把握了市場潮流。五是通過網絡進貨的方式降低進貨的成本[3]。
五、結語
要進行文具店的長線投資,一方面要確定長線投資的目標,制定科學、詳細的長線投資方案。除此之外,要保證文具店的經營效益,實現長線投資的目標,對文具店的經營管理也十分重要。一是宣傳,二是營銷的策略,其中營銷的策略要根據不同的消費者制定不同的營銷策略。
參考文獻:
[1]新龍.如何讓文具品牌成為銷售冠軍[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1(02):9-11.
[2]老章.文具店長線投資經營方案[J].科技致富向導,2011(13):21-22.
六大風險
■購買力風險:是指由于通貨膨脹而使貨幣購買力下降的風險。通貨膨脹期間,投資者實際利率應該是票面利率扣除通貨膨脹率。
規避方法:對于購買力風險,最好的規避方法就是分散投資,以分散風險,使購買力下降帶來的風險能為某些收益較高的投資收益所彌補。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將一部分資金投資于收益較高的投資品種上,如股票、期貨等,但帶來的風險也隨之增加。
■利率風險:利率是影響債券價格的重要因素之一,當利率提高時,債券的價格就降低,此時便存在風險。
規避方法:應采取的防范措施是分散債券的期限,長短期配合。如果利率上升,短期投資可以迅速的找到高收益投資機會,若利率下降,長期債券卻能保持高收益。
■經營風險:經營風險是指發行債券的單位管理與決策人員在其經營管理過程中發生失誤,導致資產減少而使債券投資者遭受損失。
規避方法:為了防范經營風險,選擇債券時一定要對公司進行調查,通過對其報表進行分析,了解其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信譽等。由于國債的投資風險極小,而公司債券的利率較高但投資風險較大,所以,需要在收益和風險之間作出權衡
■變現能力風險:是指投資者在短期內無法以合理的價格賣掉債券的風險。
規避方法:針對變現能力風險,投資者應盡量選擇交易活躍的債券,如國債等,便于得到其他人的認同,冷門債券最好不要購買。
■再投資風險:購買短期債券,而沒有購買長期債券,會有再投資風險。例如,長期債券利率為14%,短期債券利率13%,為減少利率風險而購買短期債券。但在短期債券到期收回現金時,如果利率降低到10%,就不容易找到高于10%的投資機會,還不如當期投資于長期債券,仍可以獲得14%的收益,歸根到底,再投資風險還是一個利率風險問題。
規避方法:對于再投資風險,應采取的防范措施是分散債券的期限,長短期配合,如果利率上升,短期投資可迅速找到高收益投資機會,若利率下降,長期債券卻能保持高收益。也就是說,要分散投資,以分散風險,并使一些風險能夠相互抵消。
■違約風險:發行債券的公司不能按時支付債券利息或償還本金,而給債券投資者帶來的損失。
規避方法:違約風險一般是由于發行債券的公司經營狀況不佳或信譽不高帶來的風險,所以在選擇債券時,一定要仔細了解公司的情況,包括公司的經營狀況和公司的以往債券支付情況,盡量避免投資經營狀況不佳或信譽不好的公司債券,在持有債券期間,應盡可能對公司經營狀況進行了解,以便及時作出賣出債券的抉擇。同時,由于國債的投資風險較低,保守的投資者應盡量選擇投資風險低的國債。
總之,債券投資雖然能分散及減低投資于其它組合的風險,但不論是債券或股票投資人在做投資決定之前,都必須了解個人風險承受能力以及搭配均衡的投資組合,切忌盲目追隨市場潮流。
如何挑選
那么,我們應該怎樣挑選債券理財產品呢?
理財專家介紹,債券投資有這樣幾個原則:
(1)匹配性原則:投資者必須根據本單位資金的金額、投資期限、資金的穩定程度等特點選擇不同的債券投資方式。(2)分散投資原則: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3)組合投資原則:投資收益與風險程度是成正比的,投資者必須在確定自己的預期收益后將風險分散到不同的投資組合中,以獲得較高的綜合收益。
關鍵詞:管理者短視偏差;企業投資行為;盈利能力;業績水平;財務困境
中圖分類號:F83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引言
所謂企業投資行為,一般指企業為了獲取未來價值增值和預期報酬而預先墊付一定量資金用于增加或維持資本存量的經濟行為。作為企業決策的重要內容,企業投資行為研究一直是理論界和實務界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傳統金融理論基于“理性經濟人”假設對企業投資行為進行研究,認為投資者和管理者都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能獲取決策所需全部信息進行無偏估計并實現最優決策的理性決策者,揭示了問題和信息不對稱是導致企業非效率投資的主要原因。然而,由于現實生活中人們的實際決策行為明顯與“理性經濟人”假設不符,因而這一假設受到嚴重質疑,于是行為金融理論便順勢興起,對企業投資行為的研究逐漸深入到心理層次。行為金融理論指出,行為主體存在各類認知偏差,在進行跨期選擇 時,容易出現短視偏差,令行為主體的時間偏好率 發生改變,相對于長期投資更偏好于短期投資;或者令行為主體預期收益率不再是某一常數,短期收益率明顯高于長期收益率。管理者在企業管理和決策中的控制權,使其心理過程對企業投資行為的影響更直接、迅速和強烈,若管理者存在短視認知偏差,則企業投資行為也會受到相應的顯著影響。
目前,對管理者短視偏差形成原因的研究已較為成熟,認為除了管理者自身原因和企業內部原因外,企業外部原因也會引起管理者短視偏差。從中國證券市場的實際來看,無論是在股改前流通股本規模較小,可流通轉讓的社會公眾個人股所占比例較低的情況下,還是股改后全流通得以實現的情況下,大部分投資者入市不是看重企業真實的投資價值,也不愿意長期持股來參與或監督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而是偏向于進行中短期操作,以便在短期內獲得股票買賣價差而盈利。即便有部分投資者進入股市是為了獲得企業的現金股利收益,也因為企業現金股利派發幾率小以及股利支付率遠低于其預期而有所失望。因此,執行“購買并持有”戰略的投資者較少,進行短線投資或投機的更多。企業的短期盈利增加能夠令其股票價格在短期內迅速提升,大部分個人投資者、股權投資基金以及風險投資基金等以短期內買賣股票獲取利潤為目的的股東青睞于管理者以短期利潤提升為目的的投資行為,催生的股東短期利益壓力迫使管理者迎合股東需求,導致管理者短視偏差,影響企業投資行為。
鑒于此,本文考慮中國證券市場的實際,基于股東短期利益壓力的視角,以2003~09年間滬深市場非金融類A股上市公司為對象,檢驗管理者迎合短期股東需求所引起的管理者短視偏差對企業投資行為的影響,并考察短視管理者的投資行為對企業未來盈利能力和業績水平、企業風險及陷入財務困境可能性的影響。
二、相關研究綜述
根據經典投資理論,最佳投資決策是指在一定的投入資本限制下,使企業價值最大化,有助于企業長期發展的決策。在管理者短視偏差的影響下,企業不遵循最佳投資決策,反而因為追求短期效益而延遲甚至放棄使企業價值最大化的投資項目,往往表現為以犧牲長期價值為代價提高短期利潤以提升股票價格[1~3]。從長遠來看,這不僅會侵害股東的利益,而且會影響企業的經營和發展,正如Gracia的研究所示,存在管理者短視偏差的企業往往會出現高的財務杠桿(尤其是短期借款)、不正常的利潤增長以及較低的客戶和員工滿意度[4]。
一些學者對引起管理者短視偏差的原因進行了研究。Bushee[5],Murphy[6]以及Liu[7]等認為,機構投資者的短期交易、證券分析的短期集中性、股票價格對長期項目信息的鮮少反映、近期攀升的股票報酬、風險厭惡、流動性限制等是管理者短視偏差產生的原因。Bebchuk和Stole(1993)[1]以及Nyman[8]等從理論的角度進行了分析與推導,認為股東基于對短期信息的關注設計出一系列的制度,以保障管理者與其利益相一致,因此誘導管理者做出迎合短期信息需求的投資決策,而使企業對長期項目投資不足。Kaplan和Minton認為,造成管理者短視偏差的潛在原因是管理者的職業考慮,即企業所有者與管理者之間的委托關系造成兩者間信息不對稱,管理者具有一定信息優勢,其為了提高自身職業聲譽和報酬水平,就有動機追求短期效益,制定違背企業價值最大化的決策[9]。Graham, Harvey和Rajgopal[10],Bhojraj和Libby[11]以及Cheng, Subramanyam和Zhang[12]的研究發現,為達到分析師季度盈利預測,管理者容易產生短視偏差。Cadman和Sunder以IPO公司為樣本進行研究,發現擁有風險資本的公司提供的是短視激勵,而受短視激勵的管理者對股票長期收益率要求較低,導致企業投資短期趨利傾向[13]。李秉祥和薛思珊則認為,管理者具有管理防御行為的動機,從而導致企業投資短視行為[14]。
在此基礎上,一些學者對緩解管理者短視偏差,減少企業短視投資行為的措施進行了研究。在公司機制設計方面,早期文獻提出通過合理制定管理者薪酬來緩和管理者短視偏差,并鼓勵管理者選擇長期項目進行投資[15, 16]。Meulbroek等認為,企業引入的諸如“金色降落傘”計劃 等反惡意收購條款能起到契約機制的作用,能使管理者降低短視傾向,從而使企業長期投資明顯增加[17]。Dikoli, Kulp和Sedatole發現,企業制定具有前瞻性的信息合同可以有助于減輕管理者短視[18]。Thevaranjan, Joseph和Srinivasan利用理論模型進行研究,發現基于財務指標的激勵(總利潤)并不經常引起管理者短視,而基于非財務指標的激勵(客戶滿意度)并不總是能緩解管理者短視[19]。Holden和Lundstrum以公司引入長期期權為事件點,通過事件研究法進行實證研究,認為公司實施管理者的股權激勵計劃后,管理者短視偏差得到緩解,公司長期投資(包括研發支出和固定資產投資)顯著增加[20]。在外部治理壓力方面,Wahal和McConnell以1988~94年間2500余家美國公司為樣本展開研究,發現財產、廠房和設備支出與研發支出隨著機構投資者持股的增加而增加[21];而Samuel認為,研發支出與機構投資者持股負相關[22]。Johnson, Ryan和Tian認為,執行“購買并持有”戰略的投資者所持有的股權有助于減輕管理者在進行投資決策時的短視偏差[23]。Edmans認為,大股東的增加有利于減少企業的短視投資行為[24]。Duruigbo認為,投資者的頻繁交易行為引起管理者的短視偏差,有價證券交易稅、資本利得稅和固定股息有助于控制股東短視,進而有利于管理者抵抗股東短期利益壓力,緩解管理者短視偏差[25]。在管理者本身特征方面,Lundstrum以管理者年齡作為管理者老練程度的變量,發現管理者老練程度與企業長期投資存在一定關系,說明為減少企業投資決策過程中的短視行為,需重視管理者選擇[26]。
綜上所述,已有文獻集中于研究管理者短視偏差的產生原因、管理者短視偏差對資本支出和研發支出的影響以及緩解管理者短視偏差的措施等。對管理者短視偏差影響企業投資后產生的經濟結果,比如企業未來盈利能力和業績水平改變、企業風險與財務困境產生的可能性等鮮少涉及。并且由于管理者短視偏差的度量存在困難,實證分析遠遠滯后于理論研究。考慮到中國資本市場上短期投資者較多,本文基于股東短期利益壓力的視角,實證研究投資者頻繁交易引起的管理者短視偏差對企業投資行為的影響,著重探討投資行為改變后企業未來盈利能力和業績水平以及陷入財務困境可能性的改變。
三、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股東以盈利為目的持有企業股票。按照盈利方式的不同可以將股東分為兩類:一類股東期望通過企業長期價值的創造帶來其自身財富的增值,以持有股份較高的股東以及執行“購買并持有”戰略的投資者為代表;另一類股東寄希望于短期內股票價格的上升,通過短線投資或投機獲得盈利,中國證券市場中的大部分個人投資者、股權投資基金和風險投資基金都屬于這類股東。企業中后一類股東的存在易于對管理者產生短期利益壓力,令其產生短視偏差,傾向于迎合股東短期利益的需求,忽視企業長期價值最大化,不遵循最佳投資決策,在投資決策中忽略或延遲實施創造企業長期價值的長期投資,轉而更加注重以短期利潤增加為目的,但不會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投資項目,通常表現為企業大幅減少研發支出和包括所有權、廠房、設備等的固定資產投資,而增加短期投資。因此,本文提出假設:
假設1:管理者短視偏差的企業在短期投資水平上高于其他企業,且管理者短視偏差程度越大,短期投資水平越高。
企業通常最關心利潤和價值的創造,而忽略可能面臨的風險。但是,企業風險伴隨著企業活動產生,僅重視企業利潤而忽略風險,很可能令企業陷入財務困境,甚至破產的境地。管理者短視偏差影響企業投資行為,產生相應經濟結果,不僅表現在企業盈利能力和業績水平的變化上,同樣也表現在企業陷入財務困境可能性的改變上。
企業盈利能力通常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獲取利潤的能力,無論是企業的管理者、債權人還是股東都十分關心盈利能力。持續穩定的經營和發展是獲取利潤的基礎,而最大限度的獲取利潤又是企業持續穩定發展的目標和保證。企業業績水平是企業通過對有限資源高效率和高效果的利用所達到的組織目的。為提高企業的資金利用率,有效增加企業收益,提高企業業績水平,除了將企業資源投入到主營業務中,管理者還熱衷于將閑置資金進行短期投資。在一定程度上,這種金融投資決策是理性、科學的,有助于增強企業短期利潤。但是,管理者短視偏差存在時,管理者不考慮閑置資金充裕與否,一味大幅減少企業長期投資而增加短期投資的行為,并不是基于企業財務考慮需要而進行的理性投資。這樣,一方面容易分散企業有限資源,占用正常經營資金,減少主業投資,降低競爭力,導致盈利能力和業績水平的降低;另一方面令企業收益受股票指數波動影響,當股價下跌帶來的損失吞噬企業利潤時,進一步加劇盈利能力的降低,不利于企業長期穩定發展。
所謂財務困境,通常指企業現金流量不足以補償現有債務的狀況。對于管理者短視偏差的企業來說,其投資行為很可能是在不考慮自身及市場實際情況下的非效率投資,據上述分析,這種非效率投資會降低企業未來盈利能力、破壞長期競爭力。同時,在股東短期利益壓力下產生短視偏差的管理者在企業投資過程中過于注重短期利潤,往往會忽視風險控制。因此,在未來盈利能力和長期競爭力下降、風險控制忽略的雙重作用下,企業面臨的風險加大,企業陷入財務困境的可能性增加。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設:
假設2:管理者短視偏差企業進行的短期投資降低企業未來盈利能力和業績水平。
假設3:管理者短視偏差企業進行的短期投資增大企業風險,加大企業陷入財務困境的可能性。
四、實證研究設計
(一) 研究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本文的研究樣本為滬深兩市非金融類A股公司。因為研究所需的股權集中度和兩權分離度數據在證券市場披露的時間較晚,直到2003年才開始在國泰安數據庫得到提供;并且本文需要滯后一期的數據以考察企業未來盈利能力和業績水平,而大部分公司至今仍未披露2011年年報。所以考慮到實證研究相關數據的可得性,選取的樣本觀察期為2003年至2009年。對樣本進行處理,剔除2002年12月31日以后上市的公司以排除公司首次公開發行(IPO)的影響,剔除樣本觀察期內被特別處理(ST)、特別轉讓(PT)的公司及缺失嚴重的樣本以保證研究結果的有效性,最終得到5586個觀測值,為本文研究的總樣本。相關數據取自“CSMAR交易數據庫”和“銳思數據庫”。數據處理軟件為Eviews 6.0。
(二) 變量設定
1. 管理者短視偏差(Myopiat)的度量
作為管理者非理性的表現形式之一,管理者短視偏差難以量化,這也一直是一個研究難點。由于本文從股東短期利益壓力的視角出發,考察管理者迎合短期股東需求所引起的管理者短視偏差對企業投資行為的影響及其經濟結果,因此參照劉端和陳收的研究,采用反映股東交易頻繁程度的換手率指標表示股東短視程度,以間接度量管理者短視偏差[27]。
股票換手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2. 企業短期投資行為(SInvestt)的度量
為消除規模因素影響,采用當期短期投資與期初總資產的比例衡量企業短期投資行為。關于短期投資的度量,2007年之前采用“短期投資凈額”,而之后(實施新會計準則后)采用“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凈額”和“持有至到期投資凈額”三個科目之和。
3. 企業未來盈利能力和業績水平的度量
企業未來盈利能力和業績水平主要采用下期每股收益(Epst+1)和下期托賓Q值(Tobin'Qt+1)這兩個指標來衡量。(1) 每股收益為企業凈利潤與總股數的比率,是綜合反映企業經營結果和獲利能力,衡量企業盈利能力,預測企業成長潛力的重要財務指標之一。(2) 托賓Q值經常被用來作為衡量企業業績水平的重要指標,檢驗管理者短視偏差與托賓Q值的關系可得到管理者短視偏差對企業業績水平的影響。托賓Q值采用企業市場價值與資產重置成本的比例來計算。其中,市場價值是企業所有財產所有權的市值(包括股票市值和債券市值),比較難確定的非流通股股權市值采用流通股股價代替計算;而資產重置成本則用資產總額來近似代替。也即本文中,托賓Q=[每年最后一日收盤價×(A股流通股股數+非流通股數) +凈債務市值]/期末總資產。
4. 企業財務困境(Riskt)的度量
采用Altman構建的5變量Z-score模型計算企業的綜合風險值(Z值),可以系統反映和評價企業的資產規模、財務結構、折現能力、獲利能力、償債能力以及資產使用效率與效益,分析和判別企業運行狀況和財務困境,診斷和預測2年內企業破產的可能性。已有研究表明該模型的預測準確率高達72~80%,在國際學術界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是針對不同性質的企業(公開上市交易的制造業企業和服務性企業或者非上市企業),Z-score模型系數需做相應調整。本文參照姜付秀等的研究,通過以下公式計算Z值作為財務困境度量指標[28]:
計算得到的Z值越高,說明企業財務狀況越好,越不容易陷入財務困境;反之,Z值越低,則企業的風險越大,越可能面臨破產。學者們對眾多國家的企業進行分析,發現判斷企業發生財務困境的Z值在各國間存在差異,但是各國“財務困境組”的Z值平均都低于臨界值1.8。因此,本文以1.8為臨界值來判斷企業財務困境狀況并設置虛擬變量Risk,若Z值大于1.8,則Risk取1,否則Risk取0。
5. 控制變量設定
由于企業投資行為、未來盈利能力和業績水平以及企業風險會受到其它因素的影響,因此根據相關理論及文獻,本文還設置了一些控制變量,具體見表1。
(三) 實證模型
為考察管理者短視偏差對企業投資行為的影響,驗證假設1,本文以短期投資SInvestt為被解釋變量,管理者短視偏差Myopiat為解釋變量,構建如下多元回歸模型:
為考察管理者短視偏差企業進行的短期投資對企業未來盈利能力和業績水平的影響,驗證假設2,本文分別以下期每股收益Epst+1和下期托賓Q值Tobin'Qt+1作為被解釋變量,以管理者短視偏差Myopiat、企業短期投資SInvestt和兩者的交叉項 作為解釋變量,構建如下多元回歸模型 :
本文的假設3涉及三個變量:企業財務困境、企業投資行為與管理者短視偏差,且變量間可能存在相互影響。例如,短視管理者的投資行為會影響企業陷入財務困境的可能性,而企業財務困境又可能影響到企業投資行為。鑒此,為考察管理者短視偏差企業進行的短期投資對企業陷入財務困境可能性的影響,驗證假設3,本文構建聯立方程模型如下:
其中,式(6)為風險方程,被解釋變量為企業財務困境風險,用虛擬變量Riskt表示。解釋變量包括管理者短視偏差Myopiat、企業短期投資SInvestt和兩者的交叉項 ,用以考察企業短期投資對企業風險的影響及管理者短視偏差對企業短期投資與企業風險關系的影響。式(7)為企業短期投資方程,被解釋變量為企業短期投資SInvestt。解釋變量為管理者短視偏差Myopiat和上期風險Riskt-1,用以考察管理者短視偏差和企業上期風險對企業短期投資的影響。
五、實證研究與結果分析
(一) 管理者短視偏差影響企業投資行為的回歸結果
表2是多元回歸方程(3)的估計結果。由表2可知,不管是截面數據還是考慮了時間趨勢的面板數據,管理者短視偏差指標的系數都顯著為正。由此可見,股東短期利益壓力引起的管理者短視偏差影響企業投資行為。相比于其它企業,管理者短視偏差的企業在短期投資水平上較高,并且短視偏差程度越大,短期投資水平越高。上述結論支持假設1。
此外,從其它控制變量的回歸結果來看,國有控股企業更容易從國有銀行取得貸款,有更多的資金可以進行短期投資。國有股比例越大,企業除了擁有更廣泛的資金來源外,還存在更多的優惠政策和投資機會及更廣的投資空間,因此更可能將資金用于長期投資,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短期投資;資產負債率越低,企業持續融資能力越強,可以相應的增加短期投資;董事會規模越大,對管理者與股東間利益沖突的協調越有效,對管理者非理的監督力度越大,短期投資得到適當控制。
(二) 管理者短視偏差企業的短期投資影響未來盈利能力和業績水平的回歸結果
利用截面數據對多元回歸方程(4)進行參數估計及顯著性檢驗,結果見表3。
由結果可見,在不同衡量企業盈利能力和業績水平的指標下,企業短期投資的系數都為負,而且顯著,說明短期投資越大,企業未來盈利能力越弱,業績水平越低。以下期每股收益為度量指標時,管理者短視偏差與企業短期投資的交叉項顯著為負;而以下期托賓Q值為度量指標時,該交叉項系數為負,但不顯著,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管理者短視偏差越大,企業短期投資對企業未來盈利能力和業績水平的削弱作用越強,意味著管理者短視偏差企業進行的短期投資降低了企業未來盈利能力和業績水平,支持假設2。
由控制變量的回歸結果可知,非國有控股企業員工積極性較高,競爭性較強,未來盈利能力和業績水平越好。企業規模越大,會計業績越小,市場業績越大。賬面市值比越小,企業成長性越強,未來盈利能力和業績水平越高。企業自由現金流越充裕,企業未來盈利能力和業績水平越高。股權越分散,股東與管理者之間的問題越嚴重,股東對管理者決策的控制權越小,對企業未來盈利能力和業績水平存在負面影響。
(三) 管理者短視偏差企業的短期投資影響陷入財務困境可能性的回歸結果
利用截面數據對聯立方程模型(5)和(6)進行回歸,結果見表4。從風險方程來看,企業短期投資的回歸系數顯著為正,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其它因素不變時,管理者非短視偏差企業的短期投資能降低企業陷入財務困境的可能性,因為理性科學的短期投資有助于增強企業短期利潤。管理者短視偏差與企業短期投資的交叉項顯著為負,說明管理者短視偏差對企業短期投資與企業風險關系有負向的作用,即管理者短視偏差的存在削弱了企業短期投資減少企業當期陷入財務困境可能性的作用,增大了企業風險??傮w來說,Myopiat*SInvestt和SInvestt的系數之和“α2+α3”為正,表明管理者短視偏差企業進行的短期投資不會加大企業當期陷入財務困境的可能性,因為企業短期投資能夠令企業在短期內獲得利潤,使得企業暫時有充足的資金支付債務。這一結果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假設3。
從控制變量的回歸結果來看,資產負債率越低,企業持續融資能力越強;流動比率越高,資產變現能力越強,企業經營面臨的流動性風險越低;賬面市值比越小,企業成長能力越強;自由現金流越多;兩權分離度越高,董事會監督職能越能有效發揮;股權集中度越大,股東與管理者間問題越小;每股收益越大,企業盈利能力越強,遭受財務風險的可能性越低;資產收益率越大,企業資產利用效果越好,則企業陷入財務困境可能性越小。
從投資方程來看,管理者短視偏差的系數顯著為正,與前文結果一致,表明控制了內生性后,結論仍保持穩定,再一次證明了研究結果的穩健性。上期財務困境的系數顯著為正,表明上期風險對企業短期投資存在影響,上期風險越大,當期短期投資越小,說明企業以前風險較大時,即使是短期管理者也會謹慎進行短期投資。
六、結論
本文從股東短期利益壓力的視角出發,采用滬深兩市2003年至2009年間的A股上市公司數據,實證研究了管理者短視偏差對企業投資行為的影響,具體從企業短期投資及其經濟結果兩方面進行了分析。研究發現:
(1) 股東短期利益壓力引起的管理者短視偏差顯著影響企業投資行為。管理者短視偏差的企業在短期投資水平上高于其它企業,并且短視偏差程度越大,短期投資水平越高。
(2) 管理者短視偏差越大,企業短期投資對企業未來盈利能力和業績水平的削弱作用越強,表明管理者短視偏差企業進行的短期投資降低了企業未來盈利能力和業績水平。
(3) 管理者短視偏差越大,企業短期投資對企業當期陷入財務困境可能性的削弱作用越弱,意味著企業面臨的風險增大。但是由于企業短期投資能夠在短期內獲得利潤,使得企業短時間內有充足的資金支付債務,所以管理者短視偏差企業進行的短期投資并不會加大企業當期陷入財務困境的可能性。
本文的研究結論不僅拓展和豐富了行為金融領域的研究,而且突破理論和信息不對稱理論對企業產生非效率投資行為的傳統解釋,為加強企業監管,保持企業持續競爭力,實現企業良性發展提供了新的參考證據。
參考文獻:
[1] Bebchuk L A, Stole L A. Do short-term objectives lead to under- or over-investment in long term projects[J]. Journal of Finance, 1993, 48(2): 719-729
[2] Laverty K J. Managerial myopia or systemic short-termism?: The importance of managerial systems in valuing the long term[J]. Management Decision, 2004, 42(8): 949-962
[3] Asker J, Farre-Mensa J, Ljungqvist A. Does the stock market harm investment incentives?[R]. Working Paper, New York University, 2010
[4] Gracia E. Corporate short-term thinking and the winner-take-all market[R]. 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Barcelona, 2003
[5] Bushee B J. The influence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on myopic R&D investment behavior[J].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98, 73(3): 305-333.
[6] Murphy K. Stock-based pay in new economy firm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3, 34(1-3): 129-147
[7] Liu Y. Does institutional investor composition influence managerial myopia? The case of accounting restatements[D]. Thesis (Ph. D.), University of Oregon, 2006
[8] Nyman I. Stock market speculation and managerial myopia[J]. Review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5, 14(1): 61-79
[9] Kaplan S, Minton B, How has CEO turnover changed? Increasingly performance sensitive boards and increasingly uneasy CEOs[R]. 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Chicago, 2006
[10]Graham J, Harvey C R, Rajgopal S.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corporate financial reporting[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5, 40(1-3): 3-73
[11]Bhojraj S, Libby R. Capital market pressure, disclosure frequency-induced earnings/cash flow conflict, and managerial myopia[J].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5, 80(1): 1-20
[12]Cheng M, Subramanyam K R, Zhang Y. Earnings guidance and managerial myopia[R]. SSRN working paper, 2005
[13]Cadman B D, Sunder J. Investor myopia and CEO horizon incentives[R]. SSRN working paper, 2009
[14]李秉祥, 薛思珊. 基于經理人管理防御的企業短視投資行為分析[J].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008, (11): 55-60
[15]Jensen M C, Murphy K J. Performance pay and top-management incentive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 98(2): 225-264
[16]Dechow P, Sloan R. Executive Incentives and the Horizon Problem: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1, 14(1): 51-89
[17]Meulbroek L K, Mitchell M L, Mulherin J H, Netter J M, Poulsen A B. Shark repellents and managerial myopia: an empirical test.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 98(5): 1108-1117
[18]Dikolli S S, Kulp S L, Sedatole K L. The use of short-term contracting to lengthen the CEO horizon: Do shareholder influences and board effictivebess matter?[R]. 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2006
[19]Thevaranjan A, Joseph K, Srinivasan D. Managerial myopia and non-financial measures: the case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mitigating hard-selling[R]. SSRN working paper, 2008
[20]Holden C W, Lundstrum L L. Costly trade, managerial myopia, and long-term investment[J]. 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 2009, 16(1): 126-135
[21]Waha1 S, McConnell J J. Do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Exacerbate Managerial Myopia?[J].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2000, 6(3): 307-329.
[22]Samuel C. Does shareholder myopia lead to managerial myopia? A first look[J]. 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 2000, 10(5): 493-505
[23]Johnson Shane, Ryan H, Tian Y. Managerial incentives and corporate fraud: The source of incentives matter[J]. Review of Finance, 2009, 13(1): 115-145
[24]Edmans A. Blockholder Trading, Market Efficiency, and Managerial Myopia[J]. Journal of Finance, 2009, 64(6): 2481-2513
[25]Duruigbo E. Tackling shareholder short-termism and managerial myopia[R]. SSRN working paper, 2011
[26]Lundstrum L L. Corporate Investment Myopia: A Horserace of the Theories[J].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2002, 8(4): 353-371.
【關鍵詞】養老金;股票市場;投資機遇
一、引言
證監會主席郭樹清上任以來,針對股市退出了各項政策和提議,如提議養老金入市、強制分紅、IPO過程全公布等,意味著國家對股票市場的調控從直接的市場干預轉向體制改革。這些政策和提議將對中國股市長期性和根本性的變革,也給投資者帶來了市場機遇,甚至或將在投資方式上開啟一個新時代。而市場對于這一信息反響強烈,以養老金入市為例,有人將之視為股市一大利好,認為養老金的進入會給股市帶來資金增量,促使股市走出谷底,實現反彈。有人則認為養老金入市非慎重表現,養老金“保命錢”性質不該投入沒有穩定性保障的股市,有可能會讓老百姓的養老錢打水漂。文章參考國外養老金的入市情況,對養老金入市目標、方向和影響進行分析,從中來看可能即將來臨的股市變革,為投資者市場操作尋找機遇。
二、各國養老金入市先例
從養老金入市的規模上看,美國社會養老保險(OASDI)不入市,但401(K)私人養老金可自由選擇入市,股票基金投資比例高達50%,但是直接投資股票比例不超過20%;加拿大股票投資比例34.3%;智利允許養老金股票投資比例30%;荷蘭股票投資比例近50%;英國和芬蘭也達40%以上。由此看出各國雖然養老金管理方式各不相同,但是主要國家都在一定程度上通過一些靈活方式讓養老金進入股票市場。從養老金入市的效果上看,各有盈虧,如加拿大入市養老金虧損,而荷蘭實現了較好的保值增值。從投資方向上看,養老金秉承保值增值的目標以保守投資為主,穩定的收益和低風險是投資目標,因此入市投資方向也以風險可控收益易鎖定的穩健型股票為主。
三、中國養老金入市目標
中國養老金在此時提出入市建議,許多人認為顯而易見的目的是重振市場信心,給股市觸底反彈提供助力。但是,從資金規模來看,養老金可入市規模最多為30%,即5000億左右,且并不會一次進入。相對于20多萬億的A股市值來說可謂杯水車薪,所以以期養老金入市來拉動股市反彈力量不夠,目標難以實現。另一方面,當前股市并不缺乏資金,只是因為難以準確把握股市探底時間而遲遲不敢進入股票市場,市場投資者都在等一個進入的時機,一旦市場認為拐點來到,資金必然涌入。因此,養老金“救市”之說更多是一種預期性和信號性作用,其目的更多的是給市場投資者信號,表示當前股票市場存在投資機遇。此外,養老金入市卻有其深層次內因,主要在于傳統的養老金管理方式在經歷了經濟危機和通脹之后價值連續多年縮水,在老齡化壓力越來越大的現實問題前,如何改變養老金管理運營方式以實現保值增值早已經在決策者的討論中,并非臨時之策。而對照社保金入市后獲得穩定的收益表現,養老金入市也將會以保值增值為根本目標。所以,如果說養老金在此時提出入市建議是為了給股市助把力,不如說是現在的股市行情給養老金改變運營方式實現保值增值提供入市之機。因此,養老金什么時候入市、以何種方式入市、入市后的投資方向等問題都將會以保值增值為根本目標來衡量。
四、中國養老金入市方向
基于養老金保值增值的根本目標,我們可以推斷養老金入市投資方向也必定是藍籌股大盤股,這類股票業績穩定,多數背景為國有控股,風險較為可控。此外,郭主席提議養老金可效仿社保金入市,從兩者根本目標的相似性也可推測其投資方向的相似性,因此關注社保金的投資領域或可成為其參考。另一方面,相關政策決策者反復提到養老金入市必須以長線投資和價值投資為主要方式,這表明,投資方向或是金融危機后市場中一些市值被低估的優質股票或長期成長性較強的股票。此外,對照國外養老金入市后投資方向也可看出,養老金即使入市也是投資于較為穩健的股票,以分散風險取得穩定收益為目標。
五、養老金入市影響
基于入市目標、資金規模、投資方向等方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養老金入市這一信息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入市前的預期性,即養老金入市是一則政策利好消息,給低迷的股市帶來利好預期,選在似是而非的“見底”期這一信息,更加能有市場信息導向作用。養老金以保值增值為根本目的,因此選擇進入市場的時機非常重要,市場投資者都期待在股市低迷期能“抄底”入市,養老金也同樣如此,并且政府作為養老金運營機構,比普通投資者擁有更多的市場信息,因此,養老金選擇何時入市等于給市場投資者以投資機遇顯現的信號,能增加市場利好力量,提振市場信息。
二是為養老金的保值增值開辟途徑,應對老齡化和通脹帶來的價值縮水。相對于社保金,養老金近年來因為通脹因素而嚴重縮水,而我國長期以來的養老經運營模式制約了養老金保值增值目標,如養老金參照社保金入市,則為養老金保值增值拓展了渠道,有利于應對我國日益嚴重的老齡化問題。
三是配合強制分紅等措施,形成股票市場體制改革的組合拳,逐漸改變以往直接市場干預的方式,向間接的體制改革方式過渡,形成金融市場的調控方式轉型。隨著我國市場經濟改革的深入發展,國家調控手段也適時調整,在股票市場領域,政府直接干預市場明顯已經不符合市場規律,股市作為高度發達的市場經濟資本市場,政府只有運用合理的市場調控方式才能達到調控目標,而體制改革是目前調控的方向。
四是改變大部分投資者短期投資和波段投資的方式,引領長線投資和價值投資,讓中國股票市場回歸理性,更好的與國際金融市場接軌,為國際板作基礎。
六、投資者機遇
從以上分析來看,鑒于養老金入市在當前來看還屬于預期階段,投資者一方面不可盲目將此設為股市拐點而重倉進入,因為不管對于中國來說政策因素對股市具有多大的影響力,股市畢竟還是一個市場化的投資領域,股市的拐點以及進入時機還需從經濟環境、資金流量、估值水平等多方面市場經濟因素來考慮。另一方面投資者也要重視這一信息帶來的效用,抓住機遇,如綜合養老金入市更多代表了市場為養老金提供了一個相對較好的入市時機、養老金入市參考社保金入市、養老金投資方式以長線投資為主這些情況而言,投資者可在養老金金完成入市布局之前先根據養老金有可能的投資方向鎖定自身的投資方向,借以實現抄底目標,此外長線投資和價值投資更需引起重視。
參考文獻
[1]楊燕綏,李學芳,胡乃軍.“養老金信托雪球效應模型建立與分析――管理模式視角下養老金制度可持續發展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0,20(6).
[2]梅瑞江.“社會養老金改革與我國資本市場發展研究”[J].《河南社會科學》,2006,14(1).
[3]楊燕綏.“英國養老金入市監管的經驗和借鑒”[J].《上海金融》,2003(8).
[4]陳衡.“我國養老金入市運營:未來發展道路”[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3(4).
[5]李紹光.“從分形市場假說看養老基金入市”[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2(1).
作者簡介:
關鍵詞:中小型企業;融資困難;投資決策
中圖分類號:F83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02-0082-02
前言
所謂投資決策,就是指在一個預定目標指導下選擇和決定投資方案的行為,用于對企業投資方案進行取舍,以達到使企業的市場價值最大的目標。投資決策是項目建設前期工作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又是項目建設前期工作的重要成果。項目建設是一個宏大的系統工程,其特點是規模龐大,結構復雜,投入的人、財、物多,并且每一個投資項目都是單一、不重復的,又考慮到中小型企業自身規模小、資金不足、人才缺乏、企業制度不健全、抗風險能力較低。因此,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說投資決策不是簡單地對項目建設方案作出一種選擇和判斷,而其必須擁有自己完整的理論基礎和方法體系,建立一套嚴格的決策制度和決策程序。
一、中小型企業的投資決策特點及原因分析
(一)投資決策特點
1.中小型企業多采用內投資方式。主要包括新產品試制、機器設備更新等。我國中小型企業的對內投資主要有:對現有產品的擴大再生產、新產品的試制、機器設備的更新改造、對人力資源的投資。
2.在對外投資中以直接投資為主。具有一定實力的中小型企業有時也可直接進行對外投資,其投資方式主要是參股、控股和跨行業投資,而非在證券市場上進行買賣股票或債券的間接投資。
3.投資金額小。中小型企業的規模較小,資金缺口大,企業實力有限。同時中小型企業中家族企業比重大,人才稀缺,企業管理不完善,企業的信譽和形象尚未樹立起來,銀行等金融機構不會大規模的把資金貸給中小型企業。因此,中小型企業的投資金額相對較小。
4.投資時間短。在融資困難,資金有限的情況下,中小型企業的項目投資很少從企業長遠的戰略上看,而往往是采用短期投資來獲得收益。對短期收益的過分追求往往使企業忽略了對長期戰略空間發展的投入,導致企業沒有一個長期的發展規劃。
5.在投資決策評估中重視市場調查及投資回收。中小型企業在進行投資決策時重視市場而忽視對投資項目進行全面整體的評價,重視以會計收入為基礎的決策而忽視以現金流量為基礎的決策規則。
(二) 原因分析
1.資金不足限制了投資分散化。中小型企業的資金來源主要是企業所有者以及僅靠企業所有者個人籌集的資本金,還有部分的利潤留存資金。這些資金除了維持企業正常的經營活動外,能用于投資的相當少。中小型企業的籌資渠道非常狹窄,對外籌資主要依靠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投資或借款,同時由于其自身信譽不佳,吸引金融機構的投資或借款比較困難。在這種情況下,中小型企業不可能有充足的資金進行多個項目的投資。
2.人才缺乏限制了對投資項目的科學管理。中小型企業規模小且家族企業比重大,投資管理知識和人才的缺乏,導致企業管理能力低下。由于投資者自身能力的限制,中小型企業的決策者往往根據自身經驗和項目在市場的熱門程度來決定投資項目,這樣的決策必然使投資的盲目性增大,同時也增大了投資風險。
二、 融資困難對中小型企業進行投資決策的影響
1.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中小型企業發展嚴重地受到金融瓶頸的制約,融資困難已經成為阻礙中小企業正常發展的首要問題。企業的成長壯大是循序漸進的,任何一個大企業也都是從小企業發展而來的。中小型企業通常處于發展的初期,自身的力量十分微弱,自有資本極其有限,融資困難導致中小型企業很難在維持自身經營的同時進行擴大投資,嚴重阻礙了企業的發展壯大。
2.隨著市場經濟的日趨完善,市場競爭不斷加劇。由于中小型企業在經營上往往處于市場開拓和培育階段,其面臨的競爭壓力遠遠高于成熟的大型企業。以某國外品牌產品經銷企業為例,經銷商從品牌產品的制造商進貨時,通常需要支付全部貨款才可提貨,即便是雙方合作時間較長,相互取得了一定的信任之后,經銷商也只能取得很有限的信用額和信用期限。另一方面,為了培育和發展市場,經銷商對客戶往往采取先發貨后收款的方式。這使得經銷商資金長期占壓,面臨壞賬損失的風險。
3.中小型企業迫切需要資金,尤其是民營中小企業,除了股東投入的權益資本以及經營過程中形成的自然負債外,很難找到適當的籌資方式,也很難進行銀行貸款。中小型企業獲取的銀行貸款基本限制在擔保貸款和抵押貸款。但由于擔保人對于所擔保的貸款要承擔連帶還款責任,因而找到一個合適的、符合銀行規定條件而又愿成為擔保人的企業并非易事。因而中小型企業進行對外籌資的途徑是非常局限的。周轉資金的不充足導致企業在面臨投資風險或自身的經營風險時,無法進行及時的控制。
三、中小型企業項目投資決策的分析方法
(一)非貼現法
1.回收期法?;厥掌诜ň褪歉鶕髽I稅后凈現金流量收回全部投資所需年限進行資本預算決策的方法,是以收回原始投資所需時間作為評判投資方案優劣的標準,亦稱還本期間法?;厥掌诜梢愿鶕椖抠Y金占用時間長短衡量項目風險的大小,從資金流動性看,短期資金流比長期資金流風險小。因此,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況下,備選方案的回收期越短越好。對中小型企業來說,用這種方法判斷回收期的長短,然后選擇回收期較短的投資項目可以降低企業由于資金不足所面臨的投資風險。
2.年平均報酬率法。年平均報酬率法,是根據投資方案的年平均報酬率的高低進行投資決策的方法。一般看來,年平均報酬率越高說明投資項目的獲利能力越強,備選方案就越可取。中小型企業根據這種方法可以選擇年平均報酬率高的投資項目,但是必須考慮到回收期的影響,考慮到因為自身能力的不足,所以不能選取年平均報酬率高但是回收期長的投資項目。否則,企業有可能得不償失,在投資回收期還未到之前就因為周轉資金的不足而破產等。
(二)貼現法
1.凈現值法。凈現值法是指在進行長期投資決策時,以備選項目的凈現值作為評判項目優劣標準的一種決策分析方法。凈現值法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資本預算決策方法。此方法是以項目的資金成本對項目未來可能產生的全部現金流進行折現,如果凈現值為正就接受,反之,則放棄該項目。由于凈現值法的通俗易懂,所以此方法適用于任何均勻的現金流量或者不規則的現金流量,充分考慮了項目發生現金流量的先后時間以及整個壽命期間內的收益,體現了貨幣的時間價值。針對能力比較強,可以進行較長期的項目投資的中小型企業來說這種方法是非常適用的,可以幫助企業在合理的風險范圍之內有效的進行較長期的投資。當然運用這種方法的前提是多個備選項目的投資額必須相等。
2.獲利能力指數法。獲利能力指數法是將未來的現金流量用貨幣時間價值折算后反映投資項目獲利能力,從而進行投資決策的一種方法。此方法是將投資項目未來現金流入量的現值與投資額的現值之比。中小型企業可以將這種方法與凈現值法結合起來使用。
3.內含報酬率法。指一個項目內在的報酬率,它是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正好等于投資額的現值的假設下所求出的貼現率。企業的最低期望報酬率是已知的,它是由管理當局提出的,當一個項目的內含報酬率高于資本成本時,說明該項目在回收后還會產生多余的現金流量,此時該項目可取。由于中小型企業投資者往往以自己以往的經驗做出判斷,所以利用這種方法正好可以降低投資者進行主觀判斷的盲目性。
四、融資困難下中小型企業怎樣進行投資決策
一是考慮項目是否具有創新性,是否由企業涉足,項目的市場容量有多大。中小型企業在進行項目選擇時應該考慮所選項目是否獨創,一個獨創的項目雖然風險大,但是因為它的新穎至少不用擔心被市場淘汰。
二是考慮項目的環保性。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增強,國家對環境質量的要求也提高了。為了響應當今社會大力提倡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選擇比較環保的項目進行投資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問題。同時,環保的項目往往在國家扶植的項目范圍內,這也可以幫助企業減少一些關于融資困難的問題。
三是考慮項目與企業現有產業以及營銷體系相連接。中小型企業進行的投資往往是為了獲得短期利益,這就需要企業在投資時充分發揮本企業的優勢,并且對企業現有產業的了解和成熟的運作可以幫助企業有效地控制成本,節約支出。這是資金缺乏的中小型企業進行投資決策時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
四是考慮項目與其所在地區的連接??紤]項目的地理位置可以有效地幫助企業減少不必要的費用支出,如倉儲費、交通運輸費等。也為企業減少了不必要的投資風險。
五是考慮項目投資總額以及項目回收期。對項目投資總額的控制是中小型企業不得不考慮的因素,尤其是在融資困難的現狀下。中小型企業沒有充裕的資金應對來自投資項目進行期間或者自身經營期間隨時可能突發的各種風險,所以這兩個因素是企業進行投資項目決策時必須注重的。
六是考慮對項目的前期分析。中小型企業應從法律上、市場前景、財務和整合資源能力的多個角度對所實施的項目進行可行性分析。這是投資項目從戰略決策、從書本走向實踐的第一步。中小型企業因為自身能力的原因更應該仔細的做好項目可行性分析。
七是考慮項目的安全性。只有生產和產品安全了,企業才有可能生存與發展。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是項目投資中首要考慮的因素。這直接關系到企業能否繼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