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英語朗讀

英語朗讀

時間:2022-12-20 22:41:1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英語朗讀,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英語朗讀

第1篇

【關鍵詞】朗讀與指揮 英語語感 技巧 規律 節奏

“老師,我們讀英語時,你指揮得真好看。”“老師,您這么一指揮啊,我們只念兩遍就記住了。”“老師,同學們讀英語單詞或句子時,我該怎么指揮呢?” 一英語科代表帶著渴望的求知欲望笑著問……

也許很多人會問這朗讀跟指揮有什么關系呢? 平常只見唱歌需要指揮,沒見過英語朗讀也有指揮。是的,英語朗讀也有指揮,可是這里說的指揮并不是像合唱時需要指揮家那樣的精心指揮,而是教師的調動。教師輕輕揮動手,面帶微笑,手隨著英語的語音、音節、意群、重音、停頓、語調、音調、節奏等的朗讀不停的擺動,這一擺動可上可下可前可后可左可右,學生看到這樣甜美的微笑,看到這令人理解的調動指揮,讀起來興奮不已,這樣不僅能幫助記憶,而且能大大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增進學習效果。曾有學生朗讀結束后自賣自夸:“我們朗讀就象唱歌一樣的好聽,還不錯。”

大家都知道,朗讀能幫助學生認詞,豐富詞匯,短語,促進學生聽說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培養良好的英語語感,是提高學生口語筆試能力的重要手段,但這種促進作用不是短時間內能見效的,而要付出艱苦的勞動,教師必須尋求既適合自己的又受學生歡迎的教學方法去教并教出效果來.

英語朗讀要掌握各種技巧,學生在學習中,特別需要對英語的發音節奏有所掌握,同時還要了解英語的重音、語調的規律。在藝術領域中,唱歌有節奏,跳舞有節奏,要提高講話的吸引力,發音也要節奏。所謂的“節奏”就是節拍,發音的長短、快慢等的交替都存在著規律。在英語朗讀中,讀句子的時候就要做到輕音和重音交替,語速的慢要交替進行,聲音的高低要頓挫有致。

比如:/ `What are the/ `lovely children/ `doing?

其中包括三個重讀音節。在朗讀的時候,這些重讀音要響亮清楚。對于其中的6個非重讀音節,在語音上要朗讀得比較輕一些,而且速度要稍稍快一些,如此就構成了節奏。如此,英語節奏規律歸納為:英語的語句是由若干個音節所構成。每個音節由一個重讀音節或者是由一個重讀加若干個非重讀音節所構成。

基于此,這句話可以劃分為三個部分,用斜線分開。“What are the” 這三個音節加在一起的朗讀時間要與“doing” 的兩個音節朗讀所占用的時間基本一致。“what” 要朗讀清晰,“are the”則要清音,而且速度要快。“are the” 兩個詞的朗讀時間應該與“-ing”一個音節的時間基本一致。第二部分“lovely children”中,“love”要讀得重而發音清晰,“-ly、children ”要輕讀,而且語速要快,這三個音節的朗讀所占的時間與句末的“-ing”時間基本一致。

當我們練習節奏時,為了掌握速度快慢,可以象唱歌一樣以擊拍來控制,也就是筆者所說的――指揮。

指揮的職責是藝術上的組織者,我們教師也屬于組織者。指揮的原則用三個字表示:一個叫做“省”,一個叫做“準”,一個叫做“美”。“省”就是非常恰如其份,不做多余的動作,“準”節奏要準,讀音要準,“美”就是指揮本身的形體、表情要美。教師指揮朗讀的動作可用手按照下、里、外、上等出示,上表示句子讀升調,下表示句子x降調,里、外,面部表情表示情感. 例如:Is this your shirt? 可以這樣指揮:Is(下) this(上) your(外) shirt(上)? 讀shirt 時,手往上伸長而久一些. 又如How nice the watch is! 即 How(外,上)nice(下)the(里)watch(外,上)is!(下)。注意 nice 的讀音,教師面帶微笑,手不停的舞動,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情緒,活躍課堂氣氛,而且使學生在享受美的同時,大大提高朗讀學習效果。

朗讀與指揮的運用,關系是密切的,缺一不可。指揮時被學生認為是幽默。美國心理學家特魯赫伯說過:“幽默是一種最有趣,最富有感染力,最有普通意義的傳遞藝術。” 幽默是一種語言藝術,恰當地運用它,已經成為許多優秀教師課堂成功的法寶之一。魏書生則明確地向自己提出“每堂課要讓學生有笑聲”的要求。由此可見,英語課堂教師使用的藝術是非常必要且講究的。教師的一舉一動,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任何一個表情都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英語,同時也需要給學生留下終生難忘的良好印象才能使學生的學習狀態積極向上,學習情緒飽滿。

朗讀與指揮的運用對于句型的掌握,效果尤其明顯,教師在教學句型時不妨可以試一試,你會發現事半功倍。如果只是機械地領讀,教師勞累,學生疲倦,收效甚微,而且整個課堂也沒有活力.

筆者未使用指揮前,學生對英語朗讀不感興趣,因而忽視朗讀,造成了以下幾點不良后果:

(1)英語聽力偏差。語言基礎不熟練,不扎實,聽力理解困難,頭腦中存儲的知識面窄,詞匯量、詞法、句法、邏輯推理知識等匱乏,而且沒有牢牢掌握,制約了聽能的發展。

(2)英語口頭表達差。由于缺乏系統的英語朗讀訓練,學生開口難、難開口成為典型的突出問題,即使能說出也是一口結結巴巴的使人聽來特別難受的英語,結果造出了許許多多“口語障礙”的學生來,也使他們喪失了學習英語的興趣,沒有了以后進一步學習英語的動力和能力。

(3)沒有寫作能力。學生對英語是朗讀缺乏興趣,就必然對英語會產生心理排斥感。在英語語言表達的時候,學生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即按照中文的意思羅列。本人作為英語教師,在批改學生的書面作業的時候就會發現這些不足,即:“your name is what?”“He of friend is name is Wu Dong.”等等。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朗讀訓練不足,也難以形成良好的英語語感,當然也無法提高英語思維能力。

(4)英語閱讀能力差。如果學生缺乏英語朗讀訓練,學生就不能更好地具備英語語感。當學生見到英語文章的時候,就不愿意去看,這就完全喪失了英語閱讀能力。

使用了 “指揮” 后,上述不良后果已明顯改觀。學生的考試成績按常規來說,平均分、及格率是一個學期會比一個學期差,因為學習的內容多了,各種因素的影響會導致一些學生學習成績下降,可是通過以上教學實踐后考試成績卻是一次比一次好,平均分及格率一次比一次高,尤其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倍增。布魯姆說過:“學習中經常取得成功可能會導致更大的學習興趣,并改善學生作為學習的自我概念。”可見當學生對學習深感興趣時,他就覺得所學內容豐富多彩,并處在愉快的氛圍中,不會感到學習是一種負擔,而是在快樂中掌握所學知識。這里的 “指揮”確確實實給學生帶來了不少興趣與收獲,讓學生始終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并且很快掌握朗讀技巧而且感受到了英語朗讀的美。

參考文獻:

[1]桑盛菊.淺談小學英語朗讀教學[C].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16.1.

第2篇

一、重視語音,注意模仿

語音是語言存在的物質基礎。英語語音教學是整個巾學英語教學發展的起點,語音關是教學的第一關。語音教學要在朗讀和口語技巧方面給學生以良好的肩蒙訓練,打下堅實的基礎。如果學生的語音基本技巧自動化程度不夠,就會嚴重影響學生的語青能力和學習能的發展。

《英語課程標準》在語言技能分級捕述中對“讀”的要求是三級達到能正確朗讀課文,四級達到能連貫流暢地朗讀課文。正確朗讀即是讀音正確、不漏詞、不添詞、不顛倒詞、意群劃分正確、停頓恰當、口齒清晰。流暢朗讀即是讀得正確、快慢適宜、節奏適當、流利順暢,讀出抑揚頓挫,讀出語調神情。要達到這個要求,首先,學生要打好語音藎礎。要學會48個英語音素,要掌握音母在重讀音節巾的讀音、常見的音母組合在重讀音節巾的讀音、常見的輔音母組合單詞巾的基本讀音、輔音連綴的讀音以及成節音的讀音。其次,要懂得拼讀規則。要學會讀單詞,詞組和,句子。要知道如何讀單詞重音、句子重音,懂得意群的瀆音,包括連讀、失去爆破、子、對話或短文,聽錄音去模仿,句子重音、語調、連讀、不完全爆破等技巧,初步獲得語音語調的感性認識。

二、理解內容、表情朗讀

理解文章內容是朗讀的基礎和前提,只有理解了文章內容,才有可能通過朗讀準確地傳達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朗讀又是感知教材內容的一種有效手段,它作為學習英語的一個窗口,又可以促進學生對課文巾所出現的單詞、詞組的理解。朗讀還可以使學生表現自己的理解,發掘課義內容的深度,對課文整體的把握更加準確。

因此,教師要在精讀透徹理解的藎礎上,帶領或指導學生反復朗讀課文。期間要穿插聽錄音示范,要強調朗讀的基本要求,注意語音、語調、意群、連讀、重音、語流、節奏等,有合理的停頓、有抑有揚、感情豐富。

首先,教師演示性朗瀆或播放錄音示范。學生從抑揚頓挫的語調、快慢適中的語速,板眼分明的節奏巾體會“語音”的藝術性。接著,學生進行實踐性朗讀。學生在學習、模仿的過程中達到鞏固、效仿和流暢的H的。這個過程可以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讀,教師聽后指點,或者教師領讀,學生跟讀。在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之后,再要求學生進行有感情的朗瀆訓練。有表情朗讀,即熟練運用語音和表情,讀出文章的風格神采,讀出自己的體會和認識,能夠達到感染人的程度。最后,進行檢測性朗讀。這種朗讀是學生讀、教師聽,可在課堂上進行也可在課后進行。也可以采用錄音作業的形式,這樣教師可以檢查到學生的朗讀效果,學生也可以聽到自己的朗讀錄音,發現閂己的不足之處。

三、加強背誦、培養語感

一代宗師葉圣陶先生說文字語言的訓練最重要的是訓練語感。語感,就是指學習者對語青信息的一種敏銳的感知和豐富的衛衛解,是閂動化了的意識活動。語感既是語青訓練達到熟練程度的重要標志,也是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最高體現。語感的形成是藎于鍥而不舍的聽、說、讀的反復實踐,日積月累而形成的一種條什反射。

背誦是培養語感的有效力法。背誦成篇或成段的義章好處很多:有利于語音和語調的正確、熟練;有利于語法和詞匯的鞏固;有利于語感的發展和u語與書伯f語能力的提高;有利于記憶力的鍛煉和增強。理解是背誦的基礎,背誦是理解的高級階段。背誦和活用的火系藎奉卜的同步的。NickElis指出。語言學習是一個逐步積累范例的過程,流利運用語言的藎礎就是憑借儲存在記憶巾的大量語青范例。讀而誦,由誦而背,經過多次的重復,語青材料深深植入腑海,久久之,“允心造,uJ,句子白成”,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在寫作和口頭表達時,我們會自然而然地運用已經熟記在心的大短語、句型、習語等。在語言的頻繁使用巾,語感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在初中英語教學巾,教帥應不斷加強對學生的英語語感的培養,適當給學生壓力,要求學生背誦規定義段,用任務驅動型學習方法來使學生強化記憶、擴展知識、扎實基礎。

四、延伸課外、增強語感

第3篇

關鍵詞: 初中英語 朗讀 背誦

從以往教學經驗得知,對于中國學生來說學習英語存在很大的困難,而且許多學生不愿意開口說英語,導致即使學習了英語,也基本沒有英語實用能力。許多學生到了初三還只會簡單地書寫英語,涉及說的問題又出現啞巴英語。根據我國學生學習英語現狀,筆者認為朗讀和背誦對于英語學習非常重要,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圍繞朗讀和背誦開展教學。本文對初中英語朗讀和背誦學習方法進行分析。

1.朗讀和背誦的重要作用

1.1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對不直接計入成績的朗讀和背誦沒有足夠的重視,因此忽視英語朗讀和背誦的作用。如果學生在朗讀和背誦英語的時候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肯定,內心會萌生出一定的滿足感,其自信心也會隨之大大提升,這樣一來,學習英語的興趣就會大大提高。這就要求學生朗讀和背誦的時候,教師注意糾正時機,不隨意打斷學生的思路,讓學生更好地建立自信心。

1.2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語感

“語感”是語言習得者對語言的感受和接收能力,對學習一門語言的人來說,語感作用尤為重要,直接影響語言學習效果。朗讀和背誦是獲得語感最直接的方法,在朗讀過程中各種感官都參與到朗讀中,效果自然會很好。許多人學習英語都是讀出來的,茅以升剛開始學習英語的時候每天堅持讀英語,最后形成語感,更容易地學習英語。朗讀為說英語打開大門,背誦為說英語提供材料儲備,所以對于英語學習來說,朗讀和背誦的作用不言而喻。

1.3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朗讀和背誦可以直接有效地提高英語成績和學習水平。因為經常朗讀可使英語考試中的聽力能力更高,通過朗讀逐漸了解聽力節奏。同時朗讀和背誦可以提高英語考試中的寫作成績,因為經常背誦一些經典語句會讓學生英語寫作時更得心應手。背誦英語文章會逐漸了解各種文章形式。初中生學習英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朗讀和背誦,同時也是提高英語成績最直接的方法。

2.朗讀和背誦的實施方法

2.1重視學校安排的晨讀

教師應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制訂不同的英語朗讀和背誦計劃,從低年級到高年級,從基礎到重點。早晨是一個人記憶力最好的時候,學生應該利用早讀時間大聲朗讀和背誦課文,通過大聲朗讀和背誦課文,增強學生記憶,增加英語中單詞、短語和句子組合的練習。學生在朗讀和背誦過程中可以模仿錄音中的發音和斷句方式,既可以讓學生對語意的理解更深入,又可以把詞語和短語融入整篇文章中。這樣學生既會產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不覺得枯燥,又會主動積極地開展朗讀和背誦練習。

2.2教師正確的引導和示范效應

教師應該對學生的朗讀和背誦進行指導,教給學生朗讀和背誦的技巧,讓學生對自己朗讀和背誦的成果有信心。還應該對學生語音方面的知識多加指導,讓學生開始學習就有一個標準的發音。同時,朗讀是學生根據教師的示范慢慢開始的,缺少教師的正確示范會讓學生對自己的朗讀產生懷疑,不利于學習,同時教師應該用最標準的方式給學生示范,讓學生感受到朗讀的吸引力。

2.3注重文章中經典語句的朗讀、背誦練習

對文章中的經典語句進行朗讀和練習是學生習作素材的重要來源。學生通過對新句型的朗讀和背誦慢慢對其熟悉,然后合理運用到以后習作中,這樣會大大提高文章質量。學生通過朗讀和背誦可以不斷用新知識替換舊知識,最后掌握更多知識。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替換練習,在朗讀和背誦的同時結合替換練習,實現熟練掌握知識和靈活運用的目標。教師同時應該注意學生朗讀和背誦檢查工作,督促學生積極進行英語朗讀和背誦。

3.結語

要想提高初中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就應該重視英語朗讀和背誦。因為初中生接觸英語的時間較短,對英語有著一定的興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其學習英語。所以教師應該抓住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采用豐富的方法,讓學生多讀英語,掌握基本的說的能力,然后多背誦英語,使說英語的時候有句子可用,不斷打好說英語的基礎,鍛煉英語實際運用能力,形成基本英語應用能力,使英語水平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第4篇

一、 英語朗讀的現狀

朗讀是學生學好英語的重要途徑之一,對英語學習者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但筆者通過調查了解到,在學習英語時,有的學生基礎較差,讀不正確,對朗讀有一種畏懼心理;有的學生基礎還可以,但不愿意朗讀,認為提高英語成績的捷徑是大量做題,學的是“啞巴英語”,會寫會考不會讀;有的學生雖然對朗讀有較大的熱情,但由于缺乏正確的朗讀技巧,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二、 朗讀的意義

讓學生進行大量的朗讀訓練,有利于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記憶、培養語感,促進英語綜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1. 大聲朗讀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英語的最有效的動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創設優美情境,引導學生有節奏、有感情地朗讀,這樣可以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此外,字正腔圓地朗讀好文章,有利于朗讀者欣賞佳作,給自己以美的享受,陶冶情操。學生在體會到英語之美的時候,就會對英語漸漸產生興趣,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也會被充分調動起來。

2. 大聲誦讀有助于學生記憶

有實驗資料表明:學習同一份材料,進行純視覺學習,三小時后能記住70%;進行純聽覺學習,三小時后能記住60%;而視聽覺并用,記憶效率是86.3%。

由于朗讀不同于簡單的看和聽,學生在朗讀過程中真正做到了“眼見、口說、耳聽”,即眼睛要看,嘴巴要讀,耳朵要聽。學生通過大聲朗讀,能強化記憶,使所學的東西理解得更深,記得更牢。

3. 大聲朗讀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感

語感不是與生俱來的,它是通過后天培養而建立起來的。語感對學好一門語言起著很重要的作用,通過朗讀,學生在大腦里儲存大量有用的詞匯、短語、習慣用法,甚至整篇文章。這樣讀得多了,記得多了,自然就形成了英語語感。語感一旦形成,很多常用句子會不用多想就能脫口而出,學生自如地使用英語語言的境界就會悄然而至。

4. 大聲誦讀有助于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提高

在有感情地大聲朗讀過程中,學生眼,口,耳,腦并用,使外在的語言內化吸收,為己所用。在朗讀過程中,學生讀到了大量的好詞好句,掌握了各種句式,慢慢也就會積累起大量的語言材料。當知識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時,學生便能做到熟能生巧,靈活運用。學生的語音語調也會在長期的朗讀訓練中變得地道,聽、說、讀、寫的能力也隨之提高。

三、 提高朗讀效果的具體措施

1. 選擇適當的朗讀材料

學生一般朗讀的內容是教材中的對話和課文,但并不是每篇課文的每一部分都適合朗讀。因此,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水平,幫助學生多方面、多渠道地選擇一些經典文章及名言警句和富有趣味的朗讀內容,難度可以略高于學生的語言水平,讓學生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學生朗讀就有成就感,這樣會激發學生朗讀的積極性,他們不會輕言放棄。

2. 重視朗讀的方法和技巧

有些學生在朗讀的時候,只是機械地重復朗讀,沒有用腦子進行思考,不能使大腦處于興奮狀態,使得記憶效果不佳。學生如果掌握了朗讀的技巧,朗讀時做到“眼先到、腦思考、口讀好”,朗讀的效果自然就好,也容易記住所讀的材料。

對學生朗讀的基本要求是:用正確的語音、語調,準確、流暢、有表情地朗讀課文。這就要求學生掌握良好的朗讀方法。教師可以通過示范性講解和聽錄音等方式讓學生去感悟“重讀、弱化、升降調、失去爆破、意群”等朗讀技巧,并要求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學會使用這些技巧。

朗讀的內容中生詞太多,學生就會有畏懼感。教師要教會學生突破生詞障礙。在朗讀之前,要求學生掌握文章中新單詞的讀音以及它的用法,否則,過多的生詞會造成朗讀的難度,影響學生繼續讀下去的積極性。

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有時會遇到長難句,面對長難句,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弄懂句子結構,理解句子意思。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讀得流暢,讀得有感情。

3. 加強朗讀檢測

為了強化朗讀效果,教師要對學生的朗讀情況進行檢測,讓學生帶著任務讀,學生就會高效地完成朗讀任務。檢測的形式是多樣的,可以讓學生聽寫朗讀的單詞、短語或句子;可以讓學生背誦或默寫課文,還可以讓學生仿寫課文或改寫課文。通過檢測,促進學生朗讀,從而真正有效地提高朗讀的質量和效益。

第5篇

【關鍵詞】小學英語;朗讀;情境創造;語感

目前在我國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雖然諸多教師認識到了“說英語”的重要性,但是選取的朗讀訓練方式卻存在一定的局限,不能全面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水平。對此,教師必須對現有朗讀訓練方式進行優化,從訓練形式加以豐富以培養學生的朗讀技巧。

一、節入口,夯實朗讀基礎

教師在提高學生朗讀水平的過程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其選取的訓練方式與自身的指導能力直接影響了朗讀活動的開展、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必須對傳統的訓練方式加以改善,注重規范、準確且富有感情的朗讀訓練。

(一)發音求“準”

教師自身朗讀規范性決定了朗讀訓練的整體水平,因此教師應用純正的語音、語調感染學生,讓學生能夠發現英語朗讀的魅力,提高朗讀英語的興趣。因此教師應該對學生在朗讀規范上進行糾正,要求學生朗讀的聲音洪亮、發音標準、語速適當。另外還應該要求學生不能讀錯詞、不添加詞、不重復詞句。例如在讀“thing”時,很多學生容易將“/θ/”與“/s/”的發音混淆,這時候教師就應該做出示范,指出讀“/θ/”必須用舌頭用力向牙齒間抵住并往外沖氣進行發音。

(二)語調求“活”

教師應該向學生示范語調的不同會讓一個句子的朗讀體現不同的情感與語氣,通過語調的變化讓學生發現英語朗讀的神秘,使得整個課堂的氣氛能夠被充分調動起來。教師可以對不同的語音、語調進行模擬,讓學生體會到由于語音語調的變化造成的語句意思的不同,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故事的情節,在朗讀的過程中加強對個別詞匯讀音、語句升降調的把握。

(三)情感求“濃”

對于英語口語的掌握需要學生能夠將感情賦予朗讀之中,能夠更有感情地朗讀教學內容。這必須建立在學生能夠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的前提上,只有這樣才能把握住對話或者文章的情感脈絡,讀出感情、讀出水平。例如在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英語Unit 1A部分talk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首先展現主人公對于robot表示的贊嘆,特別是說到“Wow! A talking robot! What a great museum!”時應該有一種驚訝與喜愛之情,這樣學生才能感受到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二、聽說兼容,奠定朗讀基調

(一)范音入“耳”

英語朗讀最基礎的保證是讀好每一個單詞,只有把握單詞朗讀的準確性才能更完整地讀出全部語句與對話。因此教師更應該形象、準確地進行單詞教學,豐富單詞的朗讀形式。例如教師可以在每個單詞教學的過程中配上相應的圖片,在“book”旁配上一本書的圖片,在“elephant”旁配上一副大象的圖畫,這樣才能加深學生對這個單詞的印象,然后準確地朗讀該單詞。

(二)語感出“口”

每句英語語句的朗讀都應該加強對重音、升降調的訓練,保證學生句子朗讀的完整性。為了提高訓練水平,使學生更能讀出朗朗上口的語句,教師可以引入英語兒歌,這樣學生可以更進一步地掌握朗讀的技巧,對于語句中的每個單詞、每個重音都能靈活的把握。

三、活力驅動,增強朗讀興趣

很多教師在現下英語教學過程中,只提供課堂對話的機會――不營造任何的對話氛圍,只是自己先領讀,然后讓學生進行模仿。這種英語對話的方式是僵硬的,不能提高學生朗讀英語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英語課堂上,模仿朗讀是實現學生初步交流的第一步,但同時教師也應該盡可能地豐富朗讀活動,使學生能夠廣泛參與到活動中來。

(一)巧設相關問題,保持模仿興趣

小學生在語言模仿能力上更強,能夠迅速把握對話的語感。但如果教師不能保證教學方法的多樣化,那么會出現學生無心模仿的現象。因此,教師在展開模仿朗讀活動的過程中應該采取有效的手段來逐漸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英語talk部分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Do you go to a birthday party?”“What can ZhangPeng do? ”“What can John do? ”等一系列問題讓學生自己去討論,然后再播放錄音,使學生在未讀課文之前就已經打下較為堅實的基礎,讓學生能帶著問題去模仿,在朗讀過程中添入更多的感情元素。

(二)展開角色扮演,浸潤朗讀情境

在我國小學英語最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該倡導學生的體驗參與。角色扮演能提高學生對于英語學習與朗讀的興趣,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言素養。但是由于角色朗讀涉及的學生人數較少,教師更應該在適當時候給予積極地肯定。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英語Unit6A部分的“Let’s talk”時,教師可以創造公園郊游的情境,然后組織學生分別扮演Miss White與Zhang Peng的角色。這樣學生更能夠入情入境,將各個角色表現得活靈活現,使得課堂的教學氛圍更加生動積極。

小學英語課文朗讀形式的豐富與朗讀水平的提高可以為小學英語課堂注入更多的活力,現下我國小學英語教師多數忽視了英語口語朗讀的重要性,要想改善這一局面,教師必須注重自身指導水平的提高,對原有的教學模式進行全面改進。

【參考文獻】

第6篇

【關鍵詞】小學英語;朗讀教學;激發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5071(2012)07-0168-02

1 朗讀的現狀

在筆者觀摩過的小學英語課中,教師往往通過展示實物、圖片來引入新詞匯,新句型,然后進行大量的操練,但所呈現的圖片只有畫 面沒有單詞,有時只是一閃而過,整個課堂教學在說唱、表演、游戲等活動中熱熱鬧鬧地進行并結束,在整個過程中教師沒有要求學生翻開課本認讀單詞以及相應的對話。這樣的課堂教學看似熱鬧,操練充分,但卻把認字與讀音完全隔離開來,沒做到音形義結合,對學生課后的復習也造成了難度。

大部分學生將英語學習看成是課堂上完成的事情,再加上小學生自控能力差,教師布置的口頭作業(聽磁帶,讀課文),大部分學生不能認真完成,有的甚至不把“讀”當作業,在家長問起時就以“我們英語老師沒有布置作業”來搪塞家長。而小學階段一星期只開設三節英語課,因此學過的課文沒有及時復習鞏固,很快就忘記了,對今后的學習造成了一定的障礙。

2 朗讀教學的方法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的注意持續性差,興趣易變、不穩定,如果不能以趣味吸引學生,學生會在反復的訓練中感到枯燥,在繞口的朗讀面前失去信心。

2.1 正確優美的示范,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教師必須不斷學習,不斷練習,以自身優美、純正的語音、語調感染、熏陶學生,給學生美的享受,從而引起學生的朗讀欲望。在教師示范的時候要讓學生靜聽并注意觀察口形。當然還可讓學生多聽英美人士的朗讀錄音或觀看有關影碟,然后模仿練習,激發他們的表現欲。但由于小學生年齡小,理解能力相對較低,讓學生真正用心聽錄音就顯得比較困難,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從小處、細處入手,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例如,在學生聽單詞錄音時,教師可以運用辨音活動訓練學生,也可以在播放錄音的同時,教師隨著錄音出示不同的單詞,如果單詞和錄音播放內容相同,學生就大聲跟讀,如果單詞與錄音播放內容不符,則不跟讀。在聽對話錄音時,教師可以在播放錄音前,先不讓學生看書,只讓學生看圖聽音,并提出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聽錄音,聽后再回答問題。另外,筆者在實踐中還經常讓學生閉眼聽錄音,使學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在單詞的發音,單詞連讀時出現的爆破,連讀等較難的語音現象上,為學生的模仿跟讀打下堅實的基礎。

2.2 形式多樣的朗讀,帶給學生朗讀的樂趣:教師要抓住小學生的心理,針對學生好動、爭強好勝、愛表演等特點,根據朗讀材料的特點,積極運用情景、游戲、多媒體、獎勵等手段。盡力讓小學生保持對英語朗讀的持續注意,還可開展形式多樣的朗讀,使學生樂于朗讀。如在教學BookⅣUnit 4 It’s warm today。 Part B Let’s learn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在新授單詞時先采用聽錄音跟讀,操練時采取開火車朗讀(在開火車朗讀的過程開展各組之間的競賽),并且發現語音語調特別好的同學讓其進行領讀。在單詞教學完畢后,可以為鞏固操練所學單詞句型教師出示自編的chant,如: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Sunny, sunny, It’s sunny.It’s sunny in Singpore.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Cloudy cloudy, It’s cloudy.It’s cloudy in Sydendy.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Windy, windy, It’s windy.It’s windy in Beijing.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Rainy, Rainy, It’s rainy.It’s rainy in London.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Snowy, snowy, It’s snowy.It’s snowy in Moscow.

由于chant的節奏感強,朗朗上口,所以學生樂讀,并樂于表現。教師領讀幾遍后便有學生要求表演。在教學對話時可采用分角色朗讀、表演讀(如不同年齡的人物用不同的聲音來讀,不同人物的性格用不同的語速來讀)、感情讀(用不同的感情來朗讀,悲傷的,興奮的,快樂的,憤怒的等等),比賽讀(男女賽讀、挑戰讀等)、接龍讀等。一單元結束后還可開展“我是小小主持人”“英語演講比賽”“最佳模仿秀”“最佳表演秀”等活動。只有這樣,小學生才會在豐富多彩的訓練中增強對英語朗讀的興趣和信心。

3 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的培養

3.1 大聲讀:大聲朗讀有助于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大聲朗讀有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語音語調和節奏感;大聲朗讀還有利于英語語感的培養和記憶的加強。聲音太小或沒有聲音不能稱其為朗讀,當然也不提倡聲嘶力竭的朗讀,這樣會影響注意力、體力,削弱記憶與理解,極易造成疲勞,不利于持久學習。

3.2 跟錄音讀:錄音磁帶大多是由英、美等外籍人士錄制而成的,語音語調相對比較規范、純正,對于初學英語者,應盡可能多地多聽、多模仿,增強感性認識,感受不同角色的語調、語氣、音質和感彩等,把好語言的“入門關”。然而聽錄音比較枯燥,教師除了在課堂上采取各種方法和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他們善于聽錄音的習慣。由于學生年齡小,自控能力差,在學生學英語的初始階段,教師可以指導家長與孩子開展“我和媽媽比一比”的活動,激發學生聽錄音的興趣。有些家長英語比較好,在聽錄音跟讀的過程中可以指出孩子模仿時存在的問題,使孩子能精益求精;有些家長雖然沒有英語基礎,但能激發孩子的自豪感,從而獲得成功的體驗。

3.3 用“心”讀:用“心”讀首先要做到用“心”聽。小學生模仿能力強,但缺乏自控能力,往往一聽到教師或錄音的示范發音就急于開口模仿,輕聲跟讀,但往往發音不準確,還影響其他學生聽課。因此在英語教學的起始階段教師要訓練學生仔細聽教師的示范發音,提醒學生邊聽發音,邊注意觀察教師的口形,然后再模仿。在模仿過程中要求學生達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之境界,要求口、眼、耳與大腦并用,最初可能達不道這個要求,可以先要求做到“眼到——口到”,逐步達到“口到——心到”。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可讓學生進行指讀。指讀的習慣就是培養學生對單詞或句子的有意注意。讀到哪,指到哪,既使學生集中了注意力,又訓練了學生認讀單詞、句子的能力。

第7篇

【關鍵詞】 朗讀 口語 學習英語

一、朗讀的重要性

相傳歐陽公作《畫錦堂記》,已經把稿子交給來求的人,而那人也已經走得很遠了。歐陽公猛然想起開頭兩句“仕官至將相,衣錦歸故鄉”中應加上兩個“而”字,改為“仕官而至將相,衣錦而歸故鄉”,立刻就派人騎快馬去追趕。為什么要這么改呢?我們把原句和改句通過朗誦來比較看,就會明白這兩個“而”字關系的確重大。原句氣局促,改句便很舒暢;原句意直率,改句便有抑揚頓挫。“仕官而至將相”比“衣錦而歸故鄉”意思多一個轉折,更深一層。

他說的這個“而”帶來的變化很微妙,在書頁上只憑多一個或少一個“而”字,是難以分清楚的,但通過“朗讀”就能夠聽出來。所以朱先生說,“音與意不能強分,更改了聲音就連帶地改動了意義”。他說的很有道理。

二、英語學習需要朗讀

美國散文家E.B. 懷特說:“當我們談到菲茨杰拉德的風格時,我們不是指他運用關系代詞的能力,而是指他的字詞在紙上所發出的聲音”(When we speak of Fitzgerald’s style, we don’t mean his command of the relative pronoun, we mean the sound his words make on paper.)在談到風格的神秘性時他舉了一個例子:“These are the TIMES that TRY MEN’S SOULS. ” 這是美國革命時期政論家托馬斯?番恩的一句話,這句話已經被引用了二百多年,現在仍在被人們引用著。為了說明這句話與眾不同,懷特寫了以下四個句子以供比較:

Times like these try men’s souls.

How trying it is to live in these times!

These are the trying times for men’s souls.

Soulwise, these are trying times.

他說,盡管這幾句話與例句意思相近,句法也沒有毛病,但都不行,唯獨番恩的句子具有永久的魅力,為什么?

我們不妨從兩個方面來分析,(1)句子結構:這句話的關鍵詞是“these”,它放在主句末尾,句尾一般是強調的位置,這使“these”在句子里的地位已經很突出,然后再用一個從句 “that try men’s souls” 做進一步說明,使得 “these” 的聲音效果及其意義就更加鮮明;(2)句子的重讀節奏:如果把它的重讀和節奏讀出來,并作如下表示,對于理解這句話為什么給讀者的印象深刻是很受啟發的:“These are the times that try men’s souls. ”很顯然,“these”是一個重讀音節,經過一個輕讀音節 “that” 的緩和和過度,緊接著又出現三個重讀音節 “try men’s souls”,讀者自然會體會到它的聲音和節奏所產生的力量及其蘊含的分量。

可見,學習英語不可不讀,不可忽略它的聲音和節奏。當然,不是對書上的每句話的聲音和節奏都要研究一番,節奏感是感性層上的東西,主要是在實踐中獲得的,即通過多聽,多說,多朗讀獲得。

美國著名語氣學家奈達說,學習外語要泡在“聽”和“說”里面,如果想在語言如何搭配方面建立可靠的語感,就必須對成千上萬的詞匯反復聽,反復說,沒有別的辦法代替。我們在自己的國家里學習人家的語言,語言環境差,聽和說的機會有限,主要是通過看書來學習,這就帶來了很大的局限性。所謂“看書”多是默讀不出聲音,而語氣之類恰恰是來自它的聲音,來自它的節奏和韻律,文字只不過是記錄聲音的符號而已。書寫在紙上的語言是一個樣,說出來又是一個樣,唱出來或演奏出來又是一個樣,而不同的人演唱或不同的樂器演奏其效果又不同。朗讀是一種綜合性的練習。它既是讀,也是聽,也是講。

三、朗讀在英語學習中的作用

英語的輕、重讀很明顯,起伏很大,節奏感很強,如果對連續和失去爆破等技巧也加以注意,不僅可以提高講話的節奏感,而且這種節奏感會不知不覺地滲透到你寫的文章里。堅持朗讀能夠端正唇型和舌位,刺激各個發音器官形成一定的發音習慣,不僅可以提高發音的準確性,而且有助于語言的積累和良好的語言習慣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在朗讀聲中可以發現語言之美,語言之妙,提高對語言的審美鑒賞力。

四、結束語

朗讀英語,常年不斷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定的語感;反復朗讀,不僅增強了英語口頭表達能力,而且有助于語言的積累和良好的語言習慣的形成。可見,在英語學習中,朗讀是十分重要且非常有好處的。

[1] 王宗炎. 朗讀與英語學習[J].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2(08).

第8篇

【關鍵詞】初中生;英語朗讀;語調

中國學生受母語的影響比較深,因此在學習英語時,語調成為了學生學習英語的難點,即便是英語學習很好的初中生在朗讀時,其語調和說英語的本族人相比也有不小的差異。老師和學生都認識到了掌握朗讀中語調正確性的重要性,那么怎樣才能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朗讀語調呢?

一、語調概述

語調是英語口語表現出的音高模式,包含音調、重音、停頓、節湊等特征,一般通過如下聲學指征來表現,這些聲學指征包括音色、音高、音長、音強、語速、無聲段、響度等。

如果從信息論角度來說,Halliday把語調劃分成了音調、調群切分、調核位置三重概念系統,這種信息論的概念提法把英語中的語調、句法、信息有機地整合起來進行了對語調的研究。

漢語一般來說是聲調語言,而英語被認為是語調語言,英語中的每個單詞的聲調不是固定的,無論音高怎樣變化,單詞本身的原意不會起變化。但是如果在朗讀句子或口語中說句子的時候,音高的高低變化、起伏變化,句子表示出的說話者的態度和語氣就不會相同,句子的含義也會表現出不同。英語中的語調類型主要包括:升調、降調、平調、升降調、降升調、升降升調等。其中聲調、降調、降升調是比較常用的。英語句型的類型不同,使用的語調類型也不相同。通常情況下升調用于陳述句中,降調用于一般疑問句、感嘆句、特殊疑問句中。當然,在特別的情況和形式下,上述句型也可能使用其他語調類型。

二、常見語調的使用規則

1.升調

一般疑問句通常情況下讀成升調,例如,Can I borrow some books from our school’ library?如果反意疑問句表示說話人對表述的意思沒有太大的把握時,也使用聲調,例如,Your father is a math teacher, isn?蒺t he?為了表示說話人的語氣更委婉,在說話人表示客氣、道歉、請求、打招呼等時,使用聲調而不是使用降調,例如, Could you pass the book,please?對于選擇疑問句來說,or前面的句子一般情況下用升調,而or后面的句子則用降調,例如, Are you a worker or a scientist?當相同的句子成分被and連接起來時,and前的并列句子成分通常情況下可讀升調,而and后的句子成分一般可讀降調。例如,Tim likes eating apples, bananas, pears and plums.

2.降調

一般來說祈使句、陳述句、感嘆句中使用降調,例如,I think he is wrong. /Teachers with students go the back!/ What a fast car this is!反意疑問句的語調使用分兩種情況:第一,如果說話人對所說的事情有非常大的把握,或者為了對語氣要加強時,就應該使用降調,例如,Today is Monday, isn’t it?相反,如果說話人對所說的事情沒有太大的把握時,則使用升調,例如,Tom works hard, doesn’t he?

3.即可用升調,也可用降調

在英語中一些句子既可以使用升調,也可以使用降調,但使用升調或降調時說話人所表示的句子的意思是有很大差別的。例如,He can’t do such a thing.如果用升調讀,則表示他一定能做那樣一件事情,語氣有所強調;如果用降調讀,則表示對句子意思的肯定,說明他不能做那樣一件事情。再如,I beg your pardon.如果用降調讀,則表示“請原諒,打攪一下”;如果用升調讀,則表示“請你再說一遍”。

4.其他情況

對于英語中的從句來說,如果句子包含賓語從句,且主句較短時,主句可用平調讀,從句可用降調讀,例如,I think you should depend on yourself. 如果句子包含狀語從句,而當主句在前,從句在后,那么主句和從句都應該使用降調讀,例如,The little boy should have put the toys where he found them.當從句在前,主句在后,則從句應該使用升調來讀。

對于句子中的插入語,如果插入語是稱呼語時,比如是mother, father等時,且被放在了句子的最前面,則應該被重讀,使用降調和升調均可,但是為了對插入語進行特別的強調,應該使用降調讀。例如,Father, may I go to bed now? 如果稱呼語被放在了句子的最后面,或者被放在了語調組的后面,那么稱呼語不用被重讀,根據句子的最后一個重讀音節的語調讀就可以,如果重讀音節讀升調,則稱呼語就讀升調,相反如果重讀音讀降調,則稱呼語就讀降調。例如,May I eat apples, Mother?

三、語調在朗讀中的重要性

在英語的句子中,如果句子中的每個單詞的重音與語調被讀的不同,那么讀者用句子表述的意思就會完全不相同。例如,He is a healthy man.如果讀成①―?― ― ?坨 句子用降調,說話者表述的意思是“他是一個健康的人。”如果讀成②―?― ― ?坭 句子用升調,說話者表示疑問,表述的意思則為“他是一個健康的人嗎?”如果讀成③― ? ?坨 ? ? healthy被讀成降調,表示對healthy的強調,則表示的意思為“他是一個真的很健康的人。”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句子中的單詞被讀成不同的語調,句子表示的意思是不相同的,甚至有的時候表述的意思是完全相反的。看來初中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一定要真正理解文章表述的意思,只有真正理解了文章表示的意思,才能正確理解句子該用升調還是該用降調,還是有生有降,或是有降有升。

總之,初中生在朗讀中要想正確地使用語調,就要不斷地多聽說英語的本族人所說的英語,而且還要多模仿,多訓練,但是在模仿的過程中一定不能盲目地進行模仿,而是應該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否則模仿錯誤了,不但浪費了模仿的時間,而且加深了對錯誤的理解,以后再改正就非常困難了。

【參考文獻】

第9篇

【關鍵詞】 忽視 英語朗讀 負面影響 原因 促進作用 措施和方法

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說法:英語的學習活動應遵循聽(聽力)、說(口語)領先,讀(閱讀)、寫(寫作)跟上的語言學習規律,好像沒有了朗讀什么事似的,于是忽視英語朗讀的現象出現了,尤其從初三有了中考任務之后,在應試教育式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自然地不再把朗讀作為教學目標之一,另一方面,學生也不愿大聲朗讀了,班級出現了讀書難的現象(尤其是在農村中學),由此,出現了種種影響中學生英語素質提高的問題。

1.在英語教學中,忽視英語朗讀而產生的負面影響

1.1 聽能較差

由于缺乏朗讀,造成語言基礎不熟練,不扎實,常造成聽力理解困難,如近音詞、同音詞、動詞的過去式,過去分詞及語流中音的省略等;由于缺乏朗讀,中學生頭腦中存儲的知識面窄,詞匯量、詞法、句法、語義、社會文化知識、科普知識、邏輯推理知識等匱乏,而且沒有牢牢掌握,制約了聽能的發展。[1]

1.2 口語表達差

在中國的中學生中,由于缺乏系統的英語朗讀教學及英語朗讀訓練,開口難、難開口成為典型的突出問題,結果造出了許許多多"口語障礙"的中學生來,這有悖于素質教育的精神,而且勢必讓中學生喪失學習英語的興趣,沒有了以后進一步學習英語的動力和能力。

1.3 閱讀能力較差

沒有朗讀,缺乏朗讀,中學生必定不能在短時間內逐步建立起英語思維方式和能力,更勿庸說是牢固的和系統的思維方式。沒有朗讀,不能更好地培養中學生的英語語感。因此,閱讀能力難以進步,偶爾有點也是靠著母語的溝通,這完全制約了閱讀能力的發展。

1.4 寫作能力不強

如果中學生懶于讀英語范文,缺乏代表性的范文作典范,關鍵性的英語書面表達就難以成功,偶爾寫出幾個句子也是按照中文的意思瞎拼亂湊的單詞羅列而已。所以有時難免會出現類似于Give you a colour to see see此等中文式的英語表達來。究其原因,就是沒有做過朗讀的訓練,當然也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英語語感,更談不上英語思維了。

2.在英語教學中,忽視英語朗讀的原因

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師生的英語教學活動是圍繞考試體系和評價體系來開展的。目前的評價體系注重關鍵性的考試,如年度考試、中考和高考等。如果評價體系重視形成性評價而淡化終結性評價,教學的雙方會那樣拼命地追求高分而舍棄追求教學過程的趣味性嗎?進而更深、更高層次的教學就能蓬勃地開展下去,中學 生的學習策略和學習情感態度就一定會發展為有利于他們進一步學習的動力。

結合現實的考試來看,每次的考試都不直接考到朗讀,中學生便錯以為朗讀不重要,便輕易地放棄了,而中學的英語教師(尤其是基層的)負荷很重,面對超級大班的常規教學,根本就抽不出時間來搞教研教改,于是出現了在初三至高三的教學中忽視了朗讀教學的現象。而實際上,英語朗讀在英語教學總體水平的提高中是至關重要的。

3.英語朗讀對英語教學的促進作用

朗讀(read loudly and clearly)就是運用重音、節奏、語調等語音手段把語言材料中的思想感情表達出來,也就是清晰響亮地把詞匯、句子、文章等語言文字材料念出來,朗讀具有視覺上的因素,它要求朗讀者仔細看著語言材料,又具有口語(表達上)的因素,朗讀者大腦想著其發音,然后專注地念出其聲。在大聲朗讀時,通過顱骨把聲音傳 達到聽神經,大腦記錄下送達的信息。朗讀是生理活動向心理活動的轉化,即"內化",它是教育教學的真諦。[2]同樣的道理,英語朗讀能夠體現出英語教學的內化真諦,大量準確的朗讀能夠促進聽力和口語的進一步完善;有益的朗讀更能夠充分提高閱讀和寫作水平。

3.1 朗讀能夠提高聽英語的效果

中學生在英語學習活動中,獲得的語言聽力的材料是短時記憶,如果僅僅依靠聽,他們就很難準確無誤地辨別出聽到的文字材料,沒有或缺乏足夠的準確無誤的朗讀作基礎,就很難準確無誤地辨聽出同音詞、近音詞,更不能辨聽出連讀、爆破、升降調等朗讀技巧帶來的朗讀效果,從而影響了對聽力材料的領會和理解;反 過來,如果在中學英語教學活動中(尤其是高中年級里)始終貫穿朗讀教學,學生將會把習得的詞匯,長短句乃至整篇的文章通過朗讀牢牢地存貯在腦海里,遇到聽覺重現時,能迅速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從而更好地提高聽英語的效率。因此,英語朗讀能很好地服務于英語聽力。

3.2 朗讀有助于培養良好的英語語感

中學生正值身體生長發育期間,身體由少兒型逐步過渡轉化為成人型,大聲的技巧朗讀有助于其發音、聽覺、呼吸等器官生長發育,經常的、持之以恒的英語朗讀有利于學生獲得牢固的英語整體知識,更能培養其語感,教學中可省去許多繁雜的語言規則的講解。如M8 Unit3 Inventors & inventions Reading(I)中這一句This was in the expectation that the snakes would bite again. But monitored carefully, the snakes proved to be no trouble and all went according to plan.里面的monitored和proved的用法及all went according to plan的說法,如果按語法解釋,可能并不能為每一位學生所接受和理解,而且有些語言現象是不能也不好作語法分析的。如To be or not to be.這樣的莎翁經典名句。再如Is doing eye exercises good or bad for your health?和You also have to take more exercise.這兩句里的exercises和exercise就很典型,但一經瑯瑯上口地朗讀就迎刃而解了。朗讀對口語表達有著顯而易見的功效,它能培養出一口標準的、流利的英語口語,不會朗讀,肯定難以說出好的英語。由此可見,朗讀對口語的表達具有促進作用。

3.3 朗讀能促進形成正確的英語思維

英語思維靠英語語言作載體,是英語世界的抽象化,英語是聲音語言,采用表音文字。準確無誤的技巧朗讀就是把英語語言材料變成大腦能夠存貯的信息,久而久之,大量的英語語言材料被融合在一起,最后質變為英語的思維方式。[3]在大量的英語閱讀中,學生缺乏的正是這種英語思維,加之英語語感的靈敏度差,導致閱讀能力落后于英語整體水平的局面。因此,朗讀對提高閱讀能力,形成英語的思維能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難怪有"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千古公理。

3.4 朗讀能提升英語寫作水平

選進中學英語教材里的對話和文章都是具有典型的代表文體。依照《英語課程標準》的精神,中學生要能夠寫出與教材內容相應文體的文章,而且要做到文體規范,語句通順。如果沒有朗讀,沒有對各種文體的了解和熟悉,就不可能掌握各種文體的寫作要領,又怎么能寫出符合這些文體要求的文章呢?反過來,有了朗讀 就能更快達到中學生英語寫作水平提高的教學目標。作為一個中學生,多朗讀英語范文(尤其是背誦)對寫作是十分有益的。例如在本人任教的高二(3)班五十個學生中,朗讀活動開展得好的學生,寫作的提高也較快。實踐表明,做好朗讀(背誦)能夠提高寫作的水平。

4.朗讀教學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按照水桶原理,英語朗讀在英語教學中具有很顯著的作用,對于它,只能加強而不能忽視。

4.1 制定朗讀教學的目標

在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應該將朗讀教學納入正式的規劃中,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朗讀教學的目標內容和計劃。比如:初一可培養音準、重讀、弱讀、升降調;初二速讀、節奏、爆破;初三短句、長句各種句式、語速、停頓;高一意群與停頓、朗讀視距;高二換氣、表情朗讀;高三各種英語文體的朗讀等。

4.2 提高中學生朗讀英語的興趣

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中學生,可以采用不同的鼓勵和激勵方式,如初一可以將英語朗讀較準確較大膽的同學樹為"小老師",讓其領讀;為英語朗讀做得好的同學獎累計分;給英語朗讀有進步的同學光榮榜掛名表揚等等;如高二則可以采用排演活劇的形式來增強英語朗讀的興趣等等;這樣久而久之,必定會由英語朗讀帶動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和興趣,必定會提高他們英語學習的成績,形成良性循環,有利于英語教學。

4.3 英語朗讀的訓練和方法

4.3.1 培養中學生獨立拼讀英語單詞的能力,包括能夠識別音標符號、拼讀以及按英語單詞的重讀音節和讀音規則讀詞等幾個方面。這是學生今后獨立使用詞典等工具書進行朗讀和閱讀的基礎。

4.3.2 培養中學生獨立朗讀整句(長、短英語句)的能力,在英語朗讀教學中,英語教師應首先引導中學生注意詞組的含義,要求他們記住詞組的意思。

4.3.3 培養中學生朗讀英語段落、篇章的能力,單獨看幾遍都弄不懂的英語句子,放在英語段落篇章中朗讀幾遍就豁然開朗了。

4.3.4 英語朗讀的訓練方式有:英語老師范讀、英語老師領讀(順序朗讀、擴展朗讀和意群朗讀)、跟讀錄音、伴隨情景朗讀、齊聲朗讀、背誦等等。[3]

總之,如果我們能在英語課內外教學中重視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科學良好的朗讀習慣,充分發揮朗讀在英語教學和學習中的作用,那英語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的提高無疑又多了一條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 朱鏡敏.淺談高中聽力教學.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2年

第10篇

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能夠自如地使用它在口頭上或文字上表達思想,進行交際。這也正是教學大綱對中學英語教學的要求。要實現這一目的,除了要做一些必要的有針對性的聽、說訓練外,還應該通過語言材料,進行朗讀訓練。朗讀訓練是打好口語基礎,提高交際能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在北大附中廣州實驗學校的中學部,正是由于朗讀訓練受到了充分的重視,因此早讀時間被安排為40分鐘。但是在這40分鐘內該如何分配時間,如何針對各層次段的學生安排朗讀內容就很值得考慮了。

首先要談一談朗讀在英語學習中的作用。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是學習漢語的方法。另外,在我國當代的語文教學中,人們依然認為“朗讀是語文教學的一種重要方法”。英語教學也是語言教學,故朗讀在其中的作用不言自明。對各個學段的學生而言,朗讀都是在培養正確的語音發音。對于英語初學者或低年級的學生,應鼓勵他們放聲朗讀課文,要求正確發出每一個音,并注意語音、語調、音的長度;對于中學生以及高段的英語學習者,更要在朗讀過程中注重句子的重音、音的變化、語速、停頓、連讀等方面,因為在實際的英語交流情形中,大多數英語學習者遇到的交流困難都在于發音者語調與語速的不同。其次,朗讀可以很好地培養學英語者的語感。很多同學都會在考試做題時,在不知為什么的情況下做出正確的答案,這就是因為語感的存在。語感主要來自于后天的培養和訓練,是語言被訓練到熟能生巧的表現。于是,通過大量的朗讀訓練,學生們由最初的模仿語音語調,意群停頓,逐漸將朗讀過的內容定格于腦海中;這樣不僅訓練了聽力,而且使有聲的語言體現著語感和語言習慣,形成了英語學習中的“固定搭配”與“語法規則”等較為固定的語言習慣。最終,通過朗讀,學生可不斷觸及所讀文章的詞、短語、句子結構、情節、篇章布局等,使所讀內容由生而熟,熟而透,從而鞏固了所學知識,增強對所讀內容的記憶和理解。再者,反復朗讀有助于提高口語。學習一門語言最基本的就是能夠運用語言進行口頭交際,好的口語要求發音正確,用詞熟練,說話流暢。朗讀,有助于達到這一要求,因為朗讀可以將死的語言變成有聲的,活的聲音;通過語調,節奏的變化,文字材料形成形象的聲音來刺激大腦皮層;通過反復朗讀,說話者可以克服不流暢,結結巴巴,停頓不恰當等毛病,培養良好的口語習慣。

接著,我就想談一下針對于現在學生良莠不齊的課堂及早讀下朗讀的各種形式。對于各個學段的學習者,最合適的朗讀形式就是教師的范讀及領讀。教師用正確的語音、語調、重音、連讀,有節奏地,流暢地,富于感情地給學生示范,或帶領學生朗讀,并且提醒學生注意其中的技巧和難點。這樣學生會很自然地認真并極力模仿教師正確與流暢的朗讀方式,在進行不斷的練習之后,朗讀能力就會有很大的提高。對于低年級段的學生,我認為讓個別學生朗讀是很好的形式。這種方法即可以抽查學生的朗讀水平,又可以很好地起到鼓勵的作用。因為在朗讀時,教師必然會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學生;朗讀得好的學生可以起到示范作用;朗讀得不好的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糾正不足,不僅促其進步,還可以起到警示他人的作用。這樣,學生們在爭取好的表現的影響下,朗讀能力必然會提高。接力賽式朗讀也具有一樣的效果。教師將學生按性別或座位區域分成幾部分,每部分讀相同的或不同的內容,看哪一部分讀的好,這種朗讀方法有較強的比賽意味,所以學生們一般都會努力奮爭,積極表現。教師在安排朗讀時,如果穿插著兩種朗讀形式,學生都會因受到鼓勵而發揮自己的最佳水平。中段學生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讀。分角色朗讀適合戲劇或對話形式體裁的文章,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朗讀能力,分配給適合的角色,讓學生盡情發揮,激情表演。這種朗讀很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習和表演的興趣;當然,偶爾讓學生們反串一下,也會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對于高段學生,半讀半聽式朗讀是較為適合的。教師可將全班學生分成兩部分,先讓一部分齊聲朗讀,而另一部分則在不看原文的條件下靜靜地聽,并且在教師指導與安排下回答事先提供的問題,這樣不僅僅鍛煉了朗讀人的發音,并且鍛煉了聽力理解。對于所有學段學生都適用的朗讀方式就是全體學生齊聲朗讀,但是這種形式適合于朗讀重點語段,目的是讓全體學生通過朗讀熟練,理解并鞏固其知識點,并有活躍教學氣氛的功效。最后,我想重點提一下的是現在在北大附中十分盛行的一種朗讀方式:錄音朗讀。由于學校計算機及各類軟件的普及使用,我所帶的初三5班及部分高中同學已經開始使用“自然英語軟件系統”在朗讀時進行錄音,并且該軟件在系統中可將錄音轉換為MP3格式,于是我要求學生們將大綱所要求掌握的重點課文與段落錄制在他們隨身攜帶的MP3上,并經常更換內容,這樣學生可以聽到自己的朗讀,更容易發現自己的不足,但更重要的還是提高了聽力與語言記憶,因為我一直堅信朗讀過程是很好的記憶過程。

對于學校安排的40分鐘的朗讀時間,我認為教師還是應該有著全面合理的設計,例如在朗讀前,教師要指導學生弄清所讀的內容、知識點、語法、意思等,并讓學生深刻領會其思想、感情、風格,以達到對內容的深入理解,這樣朗讀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時間安排也要得當,一般朗讀時間25分鐘為宜,所以剩余的時間可以安排將朗讀中的重點內容進行聽寫,或做一套聽力習題作為訓練;最后我認為要提醒學生正確的坐姿以求全面和諧。

正是由于學校的正確思想,朗讀的40分鐘被很有效地利用起來,只要過程中目的明確,要求合理,方法得當,持之以恒,我想朗讀定會給那些想在英語學習上騰飛的學生們插上理想的翅膀的。

(作者單位 蘇州工業園區第二高級中學)

第11篇

這種現象的產生,有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由于基礎薄弱,對英語慢慢喪失信心,更不想開口朗讀。另外,在實際中學英語教學中,我們注重的是最終的考核結果。結合現實的考試看,每次的考試都不直接考英語朗讀。因此,師生的英語活動主要圍繞聽、說、讀、寫展開。老師在大班常規教學的重壓之下,放松了對朗讀的要求,學生便以為朗讀不重要,自然而然地忽視朗讀訓練。其實,英語朗讀在英語教學當中,對聽、說、寫等各方面的技能提高都會產生重要影響。

一、中學英語教學中忽視朗讀對英語學習造成的負面影響

1.“聽”的能力差

英語聽力的特點就是聲音稍縱即逝,因此,學生要反應迅速,沒有充分的時間思考或回憶所聽的內容,其中語音基礎較差的學生會過于緊張,導致原本可以聽懂的內容也聽不懂。經常朗讀,可打下扎實的語言基礎,幫助聽力理解,如辨識近音詞、同音詞、動詞的過去式,過去分詞等;朗讀還可增加學生的詞匯量,擴大學生的詞法、句法、語義、社會文化知識、科普知識等知識面。在日常單詞檢測中,朗讀能發現學生“聽”的能力差,比如,每次我給學生進行小測時,總會發現一些學生本子上寫的是我沒有念過的單詞,原因是學生記錯了這個單詞的發音,甚至根本不懂得單詞發音。

2.口語的表達能力差

在農村中學中,由于缺乏系統的英語朗讀教學及英語朗讀訓練,開口難、難開口成為突出問題,結果造成許多“口語障礙”。比如,許多學生單詞背誦得很熟練,并且可以快速地將單詞拼寫出來。可是一旦我們隨便叫學生起來讀單詞、課文,就會發現很多學生都讀不好,包括一些英語基礎好的學生。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只是死記硬背所要掌握的單詞,長久下來就變成我們所說的“啞巴英語”,學生喪失英語學習的興趣,沒有進一步學習英語的動力和能力。

3.閱讀能力較差

學生通過大聲朗讀,可讓自身更適應英語的思維方式,達到增強英語語感的效果。缺乏朗讀對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是不利的,缺乏朗讀的學生,不能很好地讓自己形成系統的英語思維方式,習慣用中文的思維方式思考。因此,閱讀能力難以進步,完全制約閱讀能力的發展。考慮到這一點,上早讀課時,我要求學生堅持認真朗讀乃至熟讀課文,這樣學生在認真朗讀的過程中有效地將單詞、句子、文章的音、形、義結合在一起,快速而準確地理解和記憶,這對培養他們的閱讀技能很有幫助。

4.寫作能力弱

中學生很少朗讀英語范文,也不會用典型的范例子,由此英語書面表達就很難寫得好。另外,沒有足夠的朗讀,大腦里就沒有足夠的輸入,也就無法輸出。比如,改作文時,我經常見到“I very happy”這樣的中式英語。句子成分不完整經常出現在學生的作文中,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朗讀訓練,沒有良好的英語語感,更不用說運用英語的思維方式。

二、中學英語教學中朗讀教學的措施

1.提高中學生朗讀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讓學生體會到朗讀的樂趣是激發他們進行英語朗讀的最好辦法。讓那些朗讀得好的學生進行領讀,對進步快的學生給予表揚獎勵,調動他們對朗讀的積極性。在朗讀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小組之間競爭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朗讀興趣,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鼓勵他們選擇合適的對話內容進行小組之間的PK,對表現好的小組給予獎勵。長期下來,英語朗讀就能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和興趣,就會提高他們英語學習的成績,形成良性循環,有利于英語教學。

2.英語朗讀的訓練和方法

(1)培養學生獨立拼讀英語單詞的能力,包括能夠識別音標符號、英語單詞的重讀音節和讀音規則等幾個方面。這有助于幫助學生能獨立使用詞典等工具書進行朗讀和閱讀。

(2)培養學生獨立朗讀英語長、難句的能力,在英語朗讀教學中,教師重視意群的劃分,引導學生注意詞組的含義,要求他們記住詞組的意思,并且掌握一些常見的重要的句型。

(3)培養學生朗讀英語段落、篇章的能力,單獨看幾遍都沒法理解的句子,放在英語段落、篇章中朗讀幾遍就豁然開朗了,因為有了語境的關系。

(4)英語朗讀的訓練方式有:英語老師范讀、英語老師領讀、跟讀錄音、伴隨情景朗讀、齊聲朗讀、背誦,等等。多種朗讀方式交替進行,帶給學生新鮮感。

3.及時進行朗讀評價

第12篇

關鍵詞:小學英語 英語朗讀 學生 教師

一、小學英語朗讀現狀的調查分析

(一)小學英語朗讀教學的現狀

本人通過觀摩小學英語課發現,一些教師往往都是通過展示圖片、實物來引入新詞匯或者新句型,接著就進行大量的機械操練。但本人發現,這些老師所呈現的圖片大多是只有畫面并沒有單詞,有時候,這些呈現的圖片只是一閃而過,而整個課堂教學都在熱熱鬧鬧的說唱、游戲、表演等活動中進行并直到課堂結束。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很少甚至沒有要求學生打開課本進行單詞的認讀以及相應的對話朗讀。類似這樣的英語課堂,看起來非常的熱鬧,操練得也很充分,但是卻把讀音與認字完全地隔離開來了,沒真正做到音、形、義的結合,這樣,學生在課后的復習也增加了難度。

而且由于學生自覺性差,在家家長沒有督促孩子學習英語的習慣導致學生朗讀英語時間不足。英語,作為一種交際語言,必須要多讀,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朗讀能力,但如果時間的不保證,就會導致學生的朗讀能力欠缺,甚至出現了畏懼開口說英語的情況。

(二)小學生朗讀水平的現狀

從本人走訪調查中發現,真正能自覺地在課外進行英語朗讀的學生比較少,而能自信地認為自己朗讀水平不錯的學生更是甚少。

即使在課堂上,小學生在朗讀課文的時候,普遍存在一些不良的現象,如:在集體朗讀的時候口型雖然跟的上,但發音拖音明顯,節奏較差。如果讓他們單獨讀書,則明顯較為困難;有的學生齊度時不僅不認真看書而且漫不經心,漏詞的現象還經常出現;有的學生在齊讀時對自己的朗讀不自信,也只是動動嘴唇,根本沒有發出聲音,做做樣子而已,假讀的現象還普遍存在。本人發現,學生一直沒有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是造成這些現象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

二、提高小學英語朗讀水平的基本策略

(一)建設有效的教學管理機制

1.爭取學校領導部門的重視。對于小學英語朗讀教學的開展,學校教導處有直接的指導作用。要在小學英語傳統課堂教學中加強朗讀訓練以及培養,需要教導處作出統籌安排,英語科組再根據要求在課堂中作出調整,以騰出更多的時間給學生進行朗讀的培訓和指導。在課外,對于朗讀時間的分配和安排也要作出規定,并且隨時進行監控。

2、提高教師的重視力度。要對傳統教學進行一些改革,必要會對老師們固有的教學模式一些沖擊,也可能對一些老師來說,難以改變。

(二)及時進行個別朗讀,提高學生的朗讀技巧

為了更好地檢查學生朗讀情況,并且及時糾正學生朗讀中出現的錯誤,提高學生的朗讀技巧,個別朗讀是個很好的辦法。

(1)充分利用Chant的形式。在現用的英語教材《開心學英語》中,每一課都有一個chant,學生非常喜歡,因為它節奏感很強,并且朗朗上口,能使學生樂于讀,樂于演。從目前對小學生朗讀情況的調査可以發現,學生朗讀時根本沒有節奏感,一部分學生朗讀英語甚至會唱讀,拉音特別長。學好“Chant”便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讓學生能在趣味中學習英語,而且拓展了課堂內容,訓練了學生朗讀英語的節奏感,有效地激發小學生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2)注意句子中的重讀和升降調。朗讀要注意節奏、連讀、重音和失去爆破等,真正做到不增不減,不誤不倒。句子的重讀和深降調能夠判斷句子的意思,不同的句子如果升降調的不同可以有許多不同的意思,所以朗讀時要注意。

(3)運用英語繞口令,訓練孩子的口腔肌。我們發現外國人說漢語的時候,可以發現他們吐字發音很困難很吃力。舌頭不聽使喚,發出音調生硬別扭。而他們說起英語來卻朗朗上口。這是由于口腔肌訓練程度不同。可以練習繞口令,訓練學生的口腔肌。

(三)提高英語朗讀水平的有效策略

1.注重朗讀指導,培養朗讀的習慣

好習慣將受益終生!著名作家巴金曾說過:良好的習慣是孩子成功的前提。

朗讀正確性的指導:正確的朗讀是朗讀中最基礎的要求,就是要學生不能讀錯。在指導小學生進行英語朗讀的時候,老師應該加強對學生朗讀正確性的指導,從而掌握規范的語言規律。

語調、節奏的指導:朗讀的時候,對于英語句子的連讀、重讀、弱讀以及音調的升或者降,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是非常重要的。同是一個句子,朗讀的時候所讀的重音不同,意思也可以完全不同。

2、豐富朗讀內容,提高朗讀的水平

(1)豐富單詞朗讀的形式,夯實基礎

在教學單詞時,注意單詞的呈現形式,因為單詞給學生的第一印象是深刻的,如在教學表示水果的單詞時,通過呈現色各種不同顏色的水果來吸引了學生的眼球,當然這里必須避免單調的機械操練,以apple為例,教學時可以結合句子進行操練:apple,apple,this is a red apple.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復習了表示顏色的單詞,可謂一舉兩得。

(2)豐富句型朗讀的形式,培養語感

通過對句型的操練來加強朗讀的訓練。經過實驗研究,筆者發現chant是一種很可行的一種形式。因為chant簡單易懂、節奏感強、瑯瑯上口、容易記憶,有助于訓練學生的朗讀,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的興趣。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Chant的靈活運用對于提高課堂效率變得非常有利。

三、結論

綜上所述,我們只有不斷地擴展研究的面,把一些重點問題解決了,才能使小學生的英語朗讀水平能夠不斷地提高,從而形成獨特的小學英語朗讀教學模式,推動其向更高層次發展,營造學習氛圍,培養朗讀技能,實現“聽說讀寫”全面發展的英語學習者。

參考文獻:

[1]羅裕,如何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趣味性[J].教育教學論壇,2011/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安县| 南召县| 当雄县| 富川| 渭源县| 通化市| 团风县| 忻州市| 遂平县| 竹北市| 和林格尔县| 扎兰屯市| 禄丰县| 新竹县| 塘沽区| 阿拉善右旗| 华容县| 乐业县| 江门市| 石首市| 桃江县| 鹰潭市| 邹城市| 郸城县| 宣恩县| 南召县| 海盐县| 肥西县| 四子王旗| 澜沧| 宾川县| 叙永县| 旺苍县| 金门县| 宝清县| 朔州市| 长白| 布拖县| 东平县| 屏东县| 达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