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合伙企業賬務處理流程

合伙企業賬務處理流程

時間:2023-09-07 17:42:3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合伙企業賬務處理流程,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合伙企業賬務處理流程

第1篇

一、財務會計課程體系目前狀況及存在的問題

1.課程體系結構劃分不明確

財務會計學課程一般分為初級會計、中級財務會計和高級財務會計3部分。但對于初級、中級、高級的財務會計學課程應該包含的內容,卻沒有統一的認識。在實際的課程內容和教材編寫上難以把握。例如。對于企業最基本、最簡單經濟業務的賬務處理程序和方法、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則、財務會計報告等理論內容。初級會計學闡述過,中級會計學有涉及,高級會計學也有描述,且基本內容差異不大。又如,獨資、合伙企業財務會計學知識,本來屬于初級財務會計學知識,但卻列入高級會計學,造成高級會計學課程內容“忽‘高’忽‘初”.難以形成系統的體系毗又如,非貨幣易,在企業中也是常見業務,其處理的基本內容應放在中級會計。而不是高級會計。

2課程內容體系條塊分散

中級財務會計課程體系的章節安排基本上是按會計要素內容的不同來分類設置的。一項經濟業務的賬務處理往往涉及多個會計要素的確認和計量,這必定會造成相同經濟業務在不同章節體系中的重復論述以及課程容量的虛增等。例如,現金折扣的總價法、凈價法的處理,涉及應收賬款、存貨、應付賬款及主營業務收入等,至少在3個會計要素中重復講述。又如,非貨幣易本是一項完整的經濟業務,按會計要素順序來安排,就會造成內容分割,人為增大教學難度。很多會計理論和會計準則的內容是對某一類或全部會計業務的總體描述,在結構上是不宜進行條塊拆分的。例如,中級會計學往往將關于資產減值業務的論述分散地放置于各項資產業務處理的條塊體系中。實際上,資產減值業務是資產期末計價會計方法的具體應用,其凝練度較高,應該集中加以比較論述,這樣既可以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進行系統、直觀的對比,也可以幫助學習對象充分了解資產減值業務的實質,有利于專業理論被系統地消化和吸收。

3.專業理論與實務層次級差不夠合理

初級、中級、高級會計學的專業理論級差層次存在不合理的現象。具體表現為“兩頭小、中間大”。初級會計學部分原理、概念描述過多。而實務操作內容簡單、數量較少;相對于初級會計課程而言。中級財務會計的內容和難度急劇增加。造成初級會計學起來太容易,中級財務會計又太難。學生難以適應腳。高級會計本應體現專業理論與實務的高度統一.但實際上該部分內容往往是對初級、中級理論與實務內容的重復描述。出現重實務、輕理論的現象,有高級會計實務之嫌。

4.實驗教學薄弱

財務會計是實踐性很強的的課程,由于種種原因,安排學生到企業中實踐越來越難。很多學校都采用手工及電算化模擬實習。電算化模塊主要是針對企業實際開發的,與教學實踐結合不好。

二、財務會計課程體系模塊的劃分構想

針對財務會計課程體系的目前狀況及存在的問題,應調整初級會計、中級會計和高級會計的內容體系安排,同時對中級財務會計內容在教學安排和教材編寫中做重新劃分。并加強實踐環節。筆者對財務會計課程體系模塊的劃分構想如下:

1.初級板塊

分為3個子模塊:會計原理、會計基礎、與中級財務會計的銜接模塊。會計原理子模塊主要包括:會計基本理論的內容,如會計的涵義、目標、職能,會計要素,會計科目與賬戶,復式記賬原理及其應用等:會計基礎子模塊主要包括: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成本計算、財產清查、財務會計報告、會計核算程序等會計核算方法和會計工作組織(會計處理流程);與中級財務會計的銜接模塊主要包括:會計核算的基本準則、賬戶按用途和結構分類、企業的資金循環業務流程、銀行結算方式及簡單的票據業務、稅收基本業務等一系列內容,應將貨幣資金的核算、與貨幣資金收付直接相關的其他會計要素的初始確認和簡單計量、經營成果的簡單核算與計量等作為最基本的會計業務處理置于初級會計學部分。

2中級板塊

鑒于中級財務會計教學中.長期采用以會計要素的確認和計量來劃分教學內容的習慣和以會計要素劃分基本教學內容具有的簡潔、與會計報表要素具有一致性等優勢,對于企業生產經營基本業務內容,如供應、生產、銷售、資金籌集、利潤形成和分配等仍以會計要素來劃分,有利于掌握財務會計的基本業務的核算原則和基本的會計處理方法。但在安排教學內容時,應考慮業務本身的整體性,會計要素之間重復確認和計量的內容應視情況刪減,進行整合。其他仍屬于企業常規常見業務,但有一定理論和實踐難度的內容。如投資、資產計價、資產減值、借款費用、非貨幣交易、債務重組等,應以會計原則為導向來安排。注重內容的整體性。劃分中級會計內容,有利于學生進一步從會計原則高度認識和理解財務會計的要求。新晨

3.高級板塊

高級會計學主要是從會計原則的理論高度出發。結合具體會計準則的基本規定和具體要求。闡述財務會計信息在特定條件下的確認和計量。為全面且高質量地輸出會計信息而服務口】。高級板塊內容應涵蓋企業業務中一些常規內容的延伸,屬于成長中不太成熟的內容,如商品期貨會計、退休金(企業年金)會計、融資租賃會計、中期報告和分部報告以及那些突破甚至否定會計假設的特殊業務。如合并會計報表、分支機構會計、外幣報表折算、物價變動會計、衍生金融工具、企業清算、重組、破產、企業合并與分立。

4.實踐板塊

財務會計的實踐教學環節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感知度和動手能力。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實踐進一步形成初級、中級、高級會計之間的聯系。隨著對大學本科教育教學目標定位的調整。應更加重視財務會計課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實踐板塊內容應包括初級會計實踐和中級會計的實踐。初級會計實踐圍繞初級板塊內容進行。可將實驗室的模擬實習與教學計劃中的專業認識實習結合。中級會計實習,既應重視對財務會計核算業務的實習。更應聯系企業的生產、營銷、人力資源等方面來進行。

參考文獻

[1]荊新,孫茂竹,張玉周.財務會計學課程設計的一種新方案[J].會計研究,2002(6):36.

第2篇

2007年注冊會計師考試《會計》科目考試用教材發生重大變化,教材體現了2006年財政部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相關內容。對于今年教材的新變化,考生應以新準則對主要經濟業務處理影響較大的新增內容和近幾年計算題和綜合題主要考點為復習重點。

一、教材基本結構及其變化分析

(一)教材基本結構 具體如下:

第一部分:總論(第1章),涉及會計準則的基本準則。

第二部分: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會計要素(第2~13章),相關的會計準則包括: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存貨、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投資性房地產、非貨幣性資產交換、資產減值、職工薪酬、金融工具列報、收入、建造合同。

第三部分:財務會計報告編制與列報,包括第14、23、24、26、27、28章的個別報表、合并報表以及第23、24章等有關報表的調整的相關內容。涉及的會計準則包括:財務報表列報、現金流量表、中期財務報告、分部報告、關聯方披露、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企業合并、合并財務報表、每股收益、金融工具列報。

第四部分:特殊會計業務,包括第15章、第16~22章、第25章。涉及的會計準則包括:或有事項、債務重組、政府補助、借款費用、股份支付、所得稅、外幣折算、租賃。

(二)教材主要變化 具體如下:

原來是24章,現在變為28章?!稌嫛方滩男略鰞热萦小敖鹑谫Y產”、“投資性房地產”、“長期股權投資”、“資產減值”、“財務報告”、“政府補助”、“股份支付”、“所得稅”、“企業合并”、“每股收益”、“金融工具列報”;變化較大的內容有“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非貨幣性資產交換”、“負債”、“收入、費用和利潤”、“債務重組”、“借款費用”;內容變化較小的內容有“總論”、“貨幣資金”、“存貨”、“所有者權益”、“或有事項”、“外幣折算”、“租賃”、“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合并財務報表”。

二、命題趨勢預測及復習方法

(一)《會計》試題特點具體如下:一是覆蓋面寬,考核全面,綜合性強??碱}的綜合性越來越強,考試內容涵蓋所有重點內容,幾乎章章有題。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收入確認等章直接分數不多,但卻是計算、綜合題的基礎內容。二是注重熱點,突出重點,體現知識更新。會計科目考試內容特別體現與注冊會計師職業聯系的緊密性。例如投資的核算;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與會計差錯更正;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所得稅會計;合并會計報表的編制等,都是歷年考試經常出現的題目,作為考試的熱點出現過多次,但是它們依然是重點,是每年必考的內容。會計科目考試內容特別體現知識更新。例如2000年將“或有事項”準則作為最重點的考題;2001年將“借款費用”、“債務重組”和“非貨幣易”結合起來;2002年將“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與會計差錯更正”等準則結合起來作為最重點的考題;2003年教材當中的“補丁”更是多處涉及考題,如“經營租賃方式租人的管理用固定資產進行改良”的核算等等,都體現了以新準則、新業務作為考試重點的思路。2006年教材增加了股權分置會計處理的規定,體現了滿足實務需要的特點。2007年教材發生重大變化,2006年新的39個會計準則,在會計科目考試教材中涉及32個會計準則,更體現出會計科目考試的知識更新的特征。

(二)針對性復習方法 具體如下:

一是以新增內容為主,重點內容為輔。考生應重點掌握新增內容,但新增內容不一定是重點內容,歷年考題涉及到的內容仍然是重點內容,如合并財務報表、會計報表調整問題、所得稅會計處理方法等。從今年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可以看出,涉及會計準則共32個,覆蓋面較寬,因此,不能象往年一樣只復習重點章節,而應以經濟業務處理群組為組合進行融會貫通地復習。比如:涉及資產的業務包括第2章至第10章,金融資產涉及第3、10、28章;涉及財務報告編制和調整問題包括第14、20、23、24、26章;涉及與投資、合并有關的第5、25、26章;特殊業務的處理包括第8、15、21、22、27、28章。另外,也可以相同或相似的會計處理原則作為線索加以梳理,如將以公允價值作為計量屬性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總結,以實際利率法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串通??忌趶土曋羞\用這些方法時,應注意總結規律,將各章業務相似或相近的處理方法進行比較后加以記憶,可以提高復習效率。

二是熟練掌握教材的例題,反復閱讀,強化記憶。今年教材的最大特點是列舉了大量計算題和賬務處理題,這些例題全部體現了新準則的特點,就是對新準則的講解,考生一定要引起重視。在較短的時間內復習會計科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熟練掌握教材上的例題。不要盲目地選擇教材以外的各種習題,耽誤時間又得不償失??碱}極有可能就來自于教材的例題。

三是制定復習計劃,提高復習效率,增強信心。雖然,今年教材發生了很大變化,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都增加了,但是對任何人來說新準則都是全新的內容,所有考生都在同一起跑線上,一定要增強信心。并且制定好復習計劃,合理安排好時間,一定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攻克注冊會計師考試會計科目。

(文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李 剛)

審計:教材內容變化大

一、《審計》教材大綱變化

與2006年相比,2007年《審計》教材大綱從16章增加到22章,內容變化特別大,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突出了風險導向審計理念。新設了“風險評估”和“風險應對”兩章,闡述風險導向審計的理念和運用要求,要求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牢固樹立這一理念,把審計流程理解為重大錯報風險的識別、評估和應對的過程。(2)體現了新審計準則體系的要求。新大綱用了專門一章介紹新審計準則體系建設的背景、框架及內容。此外,在財務報表審計的目標和原則、注冊會計師的責任設定、風險的評估和應對、審計證據的收集和評價、審計的結論和報告等方面,都按照新審計準則的要求,進行了更新。(3)體現了國際職業道德規范方面的最新發展。根據國際會計師職業道德準則的最新稿,對2006年教材中“職業道德準則”部分進行了更新。(4)更加重視注冊會計師對舞弊的責任。增加了專門一章闡述注冊會計師對發現和報告舞弊的責任,同時為注冊會計師更好地履行這一職責提供更詳細的指引。(5)注重前后貫通。把有關審計流程的基本概念和思路,貫穿到各業務循環內部控制的了解和測試中,貫穿到各賬戶余額的實質性程序中,避免基本概念和思路在各循環之間運用不一致和前后兩張皮的現象。為此,重新梳理了各業務循環內部的章節結構。同時,對財務報表項目重新進行歸類,置入更恰當的業務循環中。(6)強化了審計抽樣。增加了審計

抽樣與其他選擇測試項目方法之間關系的闡述,更為全面地講解審計抽樣中的基本概念和思路,增加了實質性程序中常用的“概率比例規模抽樣法(PPS)”。(7)內容更加完整。增加了鑒證業務基本框架和比較數據的內容,使教材的內容更加完整。(8)體現新會計準則的要求。按照新會計準則的要求,統一財務報表項目的名稱,并按照確認和計量的新特點,設計相應的審計重點。(9)擴充了其他鑒證業務的內容。增加了財務報表審閱業務的內容;同時,把盈利預測審核的內容擴大為“預測性財務信息的審核”。(10)增加了相關服務的內容。包括對財務信息執行商定程序和代編財務信息。

二、《審計》教材內容變化

與2006年審計教材相比,今年的教材主要變化內容如下:

第一章的第二節增加了“審計的方法”。

第二章按照2006年新的《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以下簡稱“新審計準則”)中的框架結構對原教材第二節“注冊會計師業務范圍”進行重新歸類。第三節刪除了“會計師事務所的設立與審批”。

第三章是由2006年教材第三章第三節“職業道德準則”獨立出來的。根據《國際會計師職業道德準則》的最新稿,對2006年教材中“職業道德準則”部分進行了重新編寫,體現了國際職業道德規范方面的最新發展。

第四章對應于2006年教材第三章,但有較大差異,主要表現在:按照新審計準則的要求重新編寫,并增加了“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建設情況”、“中國注冊會計師鑒證業務基本準則”和“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準則”三部分內容。

第五章與2006年教材第四章相對應,框架結構做了一些調整,內容進行重新編寫。

第六章對應于2006年教材第五章,增加了第二節“被審計單位管理層和治理層的責任以及注冊會計師的責任”和第三節“財務報表循環”,刪除了2006年教材第四章“審計業務約定書與審計范圍”的內容。對循環的劃分更為科學,同時按照新審計準則的要求重新編寫。

第七章對應于2006年教材第六章,按照新審計準則的要求重新編寫。

第八章對應于2006年教材第七章,按照新審計準則的要求重新編寫。

第九、十章集中體現了新準則風險導向審計的思想,新設了“風險評估”和“風險應對”兩章,闡述風險導向審計的理念和運用要求,要求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牢固樹立這一理念,把審計流程理解為重大錯報風險的識別、評估和應對的過程。

第十一章更加重視注冊會計師對舞弊的責任,專門闡述注冊會計師對發現和報告舞弊的責任,同時為注冊會計師更好地履行這一職責提供更詳細的指引。

第十二章對應于2006年教材第九章。增加了審計抽樣與其他選擇測試項目方法之間關系的闡述,更為全面地講解審計抽樣中的基本概念和思路,增加了實質性程序中常用的“概率比例規模抽樣法(PPS)”。

第十三章對應于2006年教材第十章,按照新會計準則和審計準則對內容進行重新編寫。注重前后貫通。把有關審計流程的基本概念和思路,貫穿到各業務循環內部控制的了解和測試中,貫穿到各賬戶余額的實質性程序中,避免基本概念和思路在各循環之間運用不一致和前后兩張皮的現象。重新梳理了各業務循環內部的章節結構。同時,對財務報表項目重新進行歸類,放入更恰當的業務循環中。

第十四章對應于2006年教材第十一章,按照新會計準則和審計準則對內容進行重新編寫。注重前后貫通。把有關審計流程的基本概念和思路,貫穿到各業務循環內部控制的了解和測試中,貫穿到各賬戶余額的實質性程序中,避免基本概念和思路在各循環之間運用不一致和前后兩張皮的現象。重新梳理了各業務循環內部的章節結構。同時,對財務報表項目重新進行歸類,放入更恰當的業務循環中。

第十五章對應于2006年教材第十二章,將循環名稱由“生產循環”改為“存貨與倉儲循環”,按照新會計準則和審計準則對內容進行重新編寫。注重前后貫通。把有關審計流程的基本概念和思路,貫穿到各業務循環內部控制的了解和測試中,貫穿到各賬戶余額的實質性程序中,避免基本概念和思路在各循環之間運用不一致和前后兩張皮的現象。重新梳理了各業務循環內部的章節結構。同時,對財務報表項目重新進行歸類,放入更恰當的業務循環中。

第十六章對應于2006年教材第十三章,按照新會計準則和審計準則對內容進行重新編寫。注重前后貫通。把有關審計流程的基本概念和思路,貫穿到各業務循環內部控制的了解和測試中,貫穿到各賬戶余額的實質性程序中,避免基本概念和思路在各循環之間運用不一致和前后兩張皮的現象。重新梳理了各業務循環內部的章節結構。同時,對財務報表項目重新進行歸類,放入更恰當的業務循環中。

第十七、十八章對應于2006年教材第十四章。將2006年教材第十四章第六節中“期初余額的審計”、第八節“或有事項的審計”、第十節“持續經營假設的審計”移至2007年教材第十九章,按照新會計準則和審計準則對內容進行重新編寫。

第十九章對應于2006年教材第十五章,增加了從2006年教材第十四章移入的“期初余額審計”、“或有事項審計”和“持續經營審計”。并將2006年教材第十五章的審計報告部分獨立為第十九章和第二十章第一節,按照新審計準則對內容進行重新編寫。第十九章由2006年教材第十五章的審計報告部分獨立出來并做出調整,增加了比較數據的內容,按照新審計準則對內容進行重新編寫。

第二十章第一節對應于2006年教材第十五章第七節,第二節則對應于2006年教材第十六章第一節,按照新審計準則對內容進行重新編寫。

第二十一章是根據新審計準則的框架獨立出來的一章;內容對應于2006年第十六章第二、三、四節,增加了財務報表審閱業務的內容;同時,把盈利預測審核的內容擴大為“預測性財務信息的審核”,并按照新審計準則對內容進行重新編寫。

第二十二章是根據新準則框架增加的一章。

三、命題趨勢預測

學習教材可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次,一般章節。一般章節主要是指配合教材結構的完整性而設計的內容,如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二十一章的第四節,在歷年考試中所占分值較低。2007年考試大綱知識要求中“第二十章特殊審計領域”、“第二十一章審閱業務和其他鑒證業務”、“第二十二章相關服務業務”僅做一般了解要求,這三章在2007年的考試中也僅做一般了解。

第二層次,比較重要的章節。比較重要的章節是指整個學科中涉及基礎知識的章節,但在考試中通常以獨立題目出現,難度不大的部分。如第三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在歷年考試中多以客觀題或簡答題形式出現。

第三層次,重要章節。重要章節是指理解上有一定難度的章節,是審計學科的精華所在,在考試中多以綜合的形式出現在客觀題和主觀題中。如第四章、第七章、第八章。

第四層次,非常重要的章節。非常重要的章節主要是指在考試

中幾乎每年都要涉及的部分,且多以簡答題和綜合題出現。如第九章至第十九章(前3節)。

總結歷年命題情況,根據2007年教材以及政策和實務的變化,預測2007年命題的側重點分布在:

(1)風險評估與風險應對方面??梢元毩⒊鲱},也可以結合實務和報告部分出題,如結合實務從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內部控制中識別是否存在重大錯報風險,根據識別出來的重大錯報風險制定審計方案,設計總體應對措施,并具體設計出相應的控制測試、實質性測試。

(2)財務報表審計中對舞弊的考慮。可以獨立出題,也可以結合實務和報告部分出題,如給出公司財務報表中存在舞弊的種種表現,讓考生分析舞弊“三角”、分析治理層、管理層和注冊會計師對舞弊的責任,并針對不同的舞弊設計出進一步的審計測試,進而做出審計調整分錄,并考慮出具審計報告。在實務中舞弊的種種跡象可能表現在審計收入確認上,資產減值準備處理上、投資以及成本、費用等方面。

(3)重要性確認、審計抽樣的運用方面。這是審計基礎技術,歷年考試都會涉及,如重要性確認以及如何根據確認的重要性判斷審計報告類型;審計抽樣中固定樣本量抽樣、概率比例規模抽樣法等的運用,這些技術方法都可能與實務程序和報告形成綜合題。

(4)四大循環涉及的會計科目的具體審計。實務中的四大循環中涉及的具體活動與審計目的、審計證據、審計工作底稿以及控制測試、實質性測試和報告聯系起來,形成大小綜合題(單選多選都可能變成小綜合題,因為它們會綜合不同知識點)。

(5)審計目標、審計證據和審計工作底稿。它們之間對應關系可以聯系到財務報表中的實務循環,也可以聯系到函證、監盤與分析程序,如何獲取證據以及如何形成審計工作底稿,又可能與控制測試、實質性測試以及項目質量控制、溝通等聯系起來。

(6)完成審計工作。歷年的綜合題都會聯系到完成審計工作。完成審計工作中期后事項、期初余額、持續經營等關注可能與審計程序、審計報告聯系起來。

(7)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和法律責任。2007年的教材中關于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和法律責任部分邏輯清晰起來,內容也充實了,可能預示著該部分的考題已經很成熟了。

(8)審計質量控制、溝通與項目組討論。新審計準則凸顯的審計質量控制、溝通以及項目討論分散2007年教材的不同章節,但有可能成為簡答題或綜合題中的一小問,也可能獨立命題。

(文 中國會計視野 李曉慧)

經濟法:合伙企業法變化大

2007年《經濟法》考試大綱與上一年相比有一些變化,教材內容也相應做了調整,特別是集中在第二章的合伙企業法,第六章企業破產法和第七章證券法。此外,除第一章只做了體例上的調整以外,其他各章均有不同程度的修改。

一、《經濟法》教材的主要變化

根據2007年《經濟法》考試大綱的變化,并結合立法實踐,對本年度注冊會計師考試《經濟法》一科的情況分析如下:

第一章經濟法基礎知識,內容與結構基本沒有變化。盡管本章在試題中所占分值可能不大,但是由于本章與其他章節的結合點較多,是全書的基礎,所以仍應重點理解、掌握。

第二章企業法,其中合伙企業法的內容進行了較大變動,為本章的重點。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部分,無論是實踐中還是考試中其地位都已不突出。

第三章國有資產管理法律制度,2007年教材變化不大,增加了個別問題。

第四章公司法,在2006年進行了較大修改的基礎上,今年基本沒有變化,只是個別地方進行了修改。

第五章外商投資企業法,今年就本章第一節中的第六個問題,即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的內容,結合去年新頒布的有關規定進行了較大的調整,增加了一些新內容,這將是2007年考試的重點之一,注意與證券法的聯系。

第六章企業破產法,結合去年新修訂的《企業破產法》進行了較大的變動,是2007年教材中變化最大的一章,應當也是今年應試的重點章。

第七章證券法,在2006年進行了較大變動后,今年本章充實了很多新內容。具體包括:在第二節證券的發行中,增加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上市公司增發新股、上市公司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問題;第四節上市公司收購增加了一致行動人、權益披露、豁免申請、財務顧問等內容。本章是今年教材變化較多的一章,是應試的重點章。注意本章內容與公司法內容的結合。

第八章合同法(總則),2007年本章的變化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本章體例的變化;二是第五節合同擔保的問題,結合新通過的《物權法》進行了修改。本章仍然是全書的重點章之一。

第九章合同法(分則),今年本章主要進行了體例上的調整,使原有內容更有條理。

第十章外匯管理法律制度,結合新的規定,2007年經濟法教材結合外匯管理制度的改革,對本章的部分內容進行了修改。主要有:對境內機構限額保留外匯部分進行了修改;對個人外匯管理的有關內容進行了修改。

第十一章支付結算法律制度,今年本章整體變化不大。在支付方式中增加了有關電子支付方式的規定,銀行結算賬戶中增加了QFII專用賬戶的內容。注意與票據法的結合,特別是在法律責任方面。

第十二章票據法,今年本章整體變化也不大。除了體例上的調整外,增加了有關簽發空頭支票的行政責任的規定。本章仍然是全書的重點章之一。

第十三章知識產權法,本章內容結合司法解釋的有關規定,適當增加了一些內容,但整體變化不大。

第十四章會計法,該章內容今年基本沒有變化。

二、題型及考試重點預測

經濟法試題的題型在2000年重新做了調整,取消了簡答題,確立了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及綜合題四種基本類型,以后幾年一直沿用上述四種題型,客觀題與綜合題各占50%,這一比例仍有可能沿襲,只是在每一類客觀題的題目數量及分值方面會做一些小的調整。

根據各章內容所占篇幅、注冊會計師實務操作方面的應用性、今年考試大綱的變化以及歷年考試規律分析預測,本年度經濟法試題的主要內容將分布在法律基礎知識突出,內容多,實用性強的各章節。大致分布情況應當與往年相同,有關重點章、相對重點章和一般章的劃分,在前面已經做了分析,故在此不再贅述,特別提醒考生注意今年各章中新增加或修改的內容,對于新增加的內容一般在試題中反映比較明顯,但是通常難度不大,所以考生應注意掌握基本的法律規定。 縱觀近幾年經濟法試題的命題特點,今年的試題仍將沿襲實用性、靈活性和綜合性的特點。基于上述特點,一些小案例、計算題在客觀題中將占一定比例。綜合題仍將出現一題多問、一題多章的情況,即題目所涉問題將會較廣、較散,一道題中包含幾節甚至幾章的內容,并在此基礎上適當出現一些較偏的題目,如涉及法律責任的問題和具有一定深度即隱蔽性較強的題目,以此增加整個試卷的

難度。為此,考生在復習中注重理解,加強訓練。正確理解是記憶和運用法律規定的前提,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強訓練是考生備戰考試自我檢測的重要方法,達到強化記憶,增加復習的針對性。

(文 東奧會計在線 王 燕)

財務成本管理:教材內容變化不大

一、教材內容變化

第一章:內容沒有實質變化,只是將原有教材中不嚴謹的個別文字作了修改,主要針對機會成本的含義、營業現金凈流量的確定公式進行修改。

第二章:主要是將教材第二節和第三節作了修訂,補充了一些基本財務比率,另外刪除原有第三節中沃爾比重評分法和上市公司財務比率分析的有關內容,補充了改進的財務分析體系。

第三章:一是修改了銷售百分比法,強調利用經過調整的用于管理的財務報表數據預計外部融資需要量;二是修改了資金增長與外部融資增長的關系公式;三是將彈性預算一節移至本章。

第四章:內容沒有變化,只是對原有教材個別文字作了規范性修改。

第五章:增加了估算項目系統風險時所利用的類比法的基本步驟。

第六章:內容沒有變化。

第七章:主要增加了融資租賃一節的內容。

第八章:主要是對股票股利發放對每股收益和每股市價影響的前提作了補充。

第九章:一是刪除了考慮償債基金后每股收益無差別點的確定內容;二是對最佳資本結構確定中股票市場價值的計算公式界定了前提。

第十章:內容無實質變化,只是對個別概念的稱謂有所改變,以保持與第二章調整后的財務報表的相關稱謂一致。具體來說包括將經營流動資產改為經營營運資本,將投資資本也稱為凈經營資產或凈資本,將原有息稅前利潤改為稅前經營利潤,將息前稅后利潤改為稅后經營利潤。此外不再區分自由現金流量和非營業現金流量。

第十一章:本章屬于2007年的教材新增內容。

第十二章:本章內容基本不變,只是把原有第三節內容拆分為三節。

第十三章:一是增加了成本性態分析的內容,二是增加了混合成本分解的內容;三是增加了變動成本計算的內容。

第十四章:一是將原有彈性預算一節內容調整到第三章,二是增加了一節作業成本計算。

第十五章:本章與2006年的教材內容相比基本不變。

二、考試大綱的基本要求

為證明考生具有相關的知識和技能,考生需能夠:(1)了解財務管理的內容、目標和環境,正確理解和運用財務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則;(2)利用財務報表分析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獲取對決策有用的信息;(3)進行財務預測與計劃,編制企業預算;(4)理解貨幣的時間價值與投資的風險價值原理,正確運用證券估價的基本方法;(5)理解投資決策的原理,正確計算和使用投資評價的各項指標;(6)掌握現金、應收賬款和存貨的決策分析方法和營運資本管理政策;(7)掌握各種長期籌資工具的特征和使用方法;(8)掌握資本結構管理的基本原理和股利政策的類型;(9)掌握期權估價原理和主要的實物期權估價方法;(10)用多種方法對企業價值進行評估;(11)正確計算企業產品或服務的成本;(12)掌握成本性態分析、成本一數量一利潤分析的方法,了解變動成本法的特點;(13)運用標準成本法對企業成本進行控制,了解作業成本法的特點;(14)對各責任中心進行業績評價。

三、命題趨勢預測

(1)題型、題量預測。題型、題量將保持穩定,題型仍為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計算題及綜合題五種。題量將在40題左右??陀^題占40%左右,主觀題占60%左右,其中,計算題應在5題左右,綜合題在2題左右。客觀性試題是指單選、多選和判斷,其答案需要用鉛筆填涂在答題卡上,因此,要準備好2B鉛筆、塑膠橡皮;計算和綜合為主觀試題需用鋼筆、圓珠筆等寫在答題卷上,且大多需借助計算器。因此考生在參加財務管理考試時,除帶好2B鉛筆、塑膠橡皮、鋼筆或圓珠筆等外,一定要準備好計算器,最好在考前復習時就準備好,熟悉計算器的功能,不要進考場前臨時借用。

(2)試題難度預測。財務管理考試歷年試題難度比較平穩,預計總體不會有較大變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南市| 瑞丽市| 广汉市| 嘉荫县| 广宁县| 民勤县| 乌拉特中旗| 喀喇| 诏安县| 宁远县| 云南省| 南投市| 红桥区| 津南区| 天全县| 昌吉市| 阿图什市| 嘉荫县| 白河县| 志丹县| 红河县| 安顺市| 兴文县| 天长市| 黑龙江省| 浙江省| 海淀区| 松阳县| 栖霞市| 胶州市| 子长县| 浦东新区| 滨海县| 敖汉旗| 广河县| 聂拉木县| 施秉县| 闵行区| 大埔区| 龙川县| 闸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