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4 16:55:5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生物醫藥產業市場分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生物技術;藥物;開發
生物制藥是利用生物活體來生產藥物的方法,生物藥物是指綜合利用微生物學、化學、生物化學、生物技術、藥學等科學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一類用于預防、治療和診斷疾病的藥品。
1.生物制藥產業發展歷史
生物生物制藥產業自1953年發現發現DNA雙螺旋結構開始,歷經29的研發,于1982年成功在美國上市了第一個重組胰島素,從此拉開了生物制藥產業快速發展的序幕。陸續在1986年上市了第一個單抗OKT3、第一個重組疫苗、第一個抗腫瘤生物藥物a-干擾素,1987年第一個動物細胞基因工程產品I-PA上市,1989年EPO上市,1994年第一個基因重組嵌合抗體ReoPro上市,1997年第一個組織工程產品Carcitel及第一個治療性抗體Rituxan上市,1998年第一個反義寡核苷酸藥物Vitravene、Neupogen上市,2002年第一個治療性人源性抗體阿達木單抗注射液上市。2004年我國批準了重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上市,這也是我國第一個基因治療藥物,自此開啟了我國生物制藥產業的大門[1-3]。
2.我國生物制藥產業行業現狀
目前單抗藥物是世界生物制藥發展的主流藥物,筆者以單抗藥物為例,闡述一下單抗的發展現狀。
現狀分析:1、朝陽行業、增長迅速、利潤率高、成長性好;2、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技術壁壘高、審批難度大;3、國家政策大力扶持、資本市場青睞、估值高;4、我國尚處于初級階段,產品重復開發,質量不均。
趨勢分析:1、以仿制為主,逐步創新和產品更新換代,加速進口藥品的替代;2、隨著進入企業的增加,市場競爭將日趨激烈,并購重組行業整合將成為趨勢;3、企業發展短期看資本和技術承接能力,長期看技術研發和專利保護能力。4、2010年開 始大量抗體研發企 業誕生,技術逐漸成熟,2013開始申報迅猛增長。目前,共有近60家企業申報,獲得批件不到10家,從企業背景來看,人才,技術和資金是抗體研發企業的必備條件 。
3.發展前景
醫藥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等切身利益密切相關。我國醫藥產業一直處于落后于美國、歐盟,目前國家大力支持發展醫藥產業,特別是生物醫藥產業,不斷出臺促進醫藥健康發展的政策[4]。
2009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促進生物產業加快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重點發展預防和診斷嚴重威脅我國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重大傳染病的新型疫苗和診斷試劑。積極研發對治療常見病和重大疾病具有顯著療效的生物技術藥物、小分子藥物和現代中藥。加快發展生物醫學材料、組織工程和人工器官、臨床診斷治療康復設備,推進生物醫藥研發外包。國家加大對生物技術創新和生物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使我國生物制藥行業保持快速發展勢頭[5,6]。數據顯示,2003-2010年中國生物制藥行業銷售收入年復合增長率達21.52%,2010年行業產銷規模突破千億元,同比增速超過40%。
未來我國生物藥研發與產業化能力也將大幅度提高,形成化學藥、中藥、生物藥三足鼎立的藥物新格局。
在生物技術和產業呈現快速發展,主要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紛紛對發展生物產業做出部署,作為獲取未來科技經濟競爭優勢的一個重要領域的全球大氣候下, 我國政府也將生物產業定義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2015年,隨著我國《生物類似藥研發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的,標識了業界期盼多時的生物類似藥政策大門即將開啟[7]。中國生物制藥行業有望迎來全新的發展階段。
近年來,生物制劑已逐漸成為全球制藥行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據業內專家預測,未來幾年里,生物仿制藥將進入快速發展期,隨著眾多生物藥專利到期浪潮襲來,原研藥企正在想方設法延長專利保護期,加固"專利堡壘",生物仿制藥企業則在積極地從各方面增強競爭力以進入這個利潤豐厚的市場。隨著生物制劑的不斷發展,包裝材料和給藥系統作為生物制劑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于確保藥物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提升藥品附加值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也越來越受到生物制藥企業的關注和重視。
生物技術的應用創立了有160年歷史的醫藥工業,目前正迅速向農業和工業領域滲透和發展,并將對化學工業及其他工業制造部門產生巨大的影響,即改造傳統產業,重塑產業結構。日前公布的安永報告顯示,去年全球生物技術領域收入增長了17%,達到了546億美元。其中,美國在此領域的成就遙遙領先,其收入為427億美元,約占全球的80%。此次研究調查了641家公共生物技術公司和3775家私營生物技術公司。
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沉寂后,生物技術公司從2003年底起又開始了上市活動。去年全球生物技術工業共從資本市場募集了212億美元,較2003年增長了15%。根據安永公司的調查結果,去年美國生物技術產業通過風險投資渠道獲得的支持創歷史新水平,超過所有風險投資總額的21%。生物技術產業也得到來自政府部門的財政支持,其中美國為36億美元、加拿大2.71億美元、歐洲14億美元。
自1992年生物技術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增長以來,僅美國保健生物技術工業收入,就從1992年的80億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390億美元。截止到2005年4月初為止,美國公開上市的生物技術公司的市值已達3110億美元。其中2004年基因技術公司(Genentech)盈利7.85億美元,安進公司(Amgen)盈利24億美元。2004年生物技術工業的投資達170億美元,這是200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其中,風險投資達36億美元。
與此同時,治療性克隆研究為那些支持它的國家,如英國、瑞典、中國等,提供了戰略機遇。英國生物技術產業規模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受益于生物技術的部門雇傭的工人超過175萬,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0%。英國政府一直對生物技術采取積極扶持的態度,認為它是典型的知識經濟,是英國的優勢所在,是英國產業的未來。
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在科技這一第一生產力大發展的戰略機遇面前,是積極轉變觀點、調整政策、抓住機遇、促進科技發展,還是出于保守觀念或者政治利益的考慮遏制科技發展而喪失機遇,是決定一個國家是否蓬勃發展的關鍵。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對待治療性克隆研究的截然不同態度,很可能預示著未來幾十年世界格局將出現新的變革[8]。
4.意義
近年來,人類重大疾病如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治療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隨著生物治療技術取得的重大突破,其在治療領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中國生物技術藥物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目前中國生物技術藥物的市場總額為180億元人民幣,僅占全球市場總額的2%。但是中國擁有豐富的科技和人才資源,又有巨大的市場需求,有希望打造出世界一流的創新型生物技術藥物產業。
參考文獻
[1] 高志鵬. 生物制藥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分析[J]. 中國科技博覽, 2015(40):190-190.
[2] 呂強. 淺析生物技術藥物發展現狀以及應對策略[J]. 生物技術世界, 2016(4).
[3] 王旭, 崔韶暉. 生物技術藥物發展現狀及我國的對策分析[J]. 科技視界, 2015(19):115-115.
[4] 毛開云, 楊露, 王恒哲,等. 生物技術藥物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J]. 中國生物工程雜志, 2015, 35(1):111-119.
[5] 尹再強. 生物技術在藥物研發中的應用[J]. 農業與技術, 2014(11):33-33.
[6] 周帆. 生物技術藥物市場分析及前景展望[J]. 自然科學(全文版), 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