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8 16:57:4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風險型決策分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 管理學 決策理論 決策方法
在管理學中,不同學派對決策有不同的理解。有學者認為,決策是一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動態過程;也有學者提出,決策是從一組有限的方案集合中選擇最佳方案活動。縱觀文獻,筆者認為,決策是為實現一定目標而制定行動方案并準備實施的活動。決策活動中應用的決策方法并不僅僅局限于學術領域,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常見。決策的情景,一般分為確定型決策分析、風險型決策分析和非確定型決策分析,下面進行逐一介紹。
一、盈虧平衡分析法(確定型決策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情況都屬于確定型決策分析范疇,即事件的結果是可以預料的,給定一定前提條件,其后果也是可以計算和推演,這種情況可稱為確定型決策分析。
例如,某企業只生產一種產品A,其固定成本為2萬元,目標利潤為3萬元,邊際成本為30元,該產品的建議零售價為80元,那么,應該如何求得該企業的保利銷量?
為求解上述問題,可以設其保利銷售量為X,于是:
保利量=(固定成本+目標利潤)/(單價-邊際成本)=(20000+30000)/(80-30)=1000(件)
所以,當銷售量達到1000的時候,即可保證該企業的利潤為30000元。
二、決策樹(風險型決策分析)
有時,在企業管理實踐中,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景,即決策時面臨多種方案,且每一種方案通常面臨幾個不同的結果,完全取決于概率。如此,每一種方法都面臨著一定的勝算與風險。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決策樹來進行輔助決策,例如:
某企業成功研制出一種新產品H,現存在兩種銷售方案甲和乙,兩種方案都面臨著:滯銷、一般、暢銷三種可能,每種可能的獲利情況和可能性也已得知,見下表(單位為萬元):
銷售情況
方案 滯銷 一般 暢銷
0.1 0.5 0.4
方案甲 20 60 70
方案乙 30 50 90
此時根據情況,便可繪制決策樹:
如圖所示,根據期望計算,方案甲的獲利情況為60萬元;方案乙的獲利情況為64萬元,所以應該選擇方案乙。
三、冒險決策方法、保守決策方法以及后悔值法則(非確定型決策分析)
除了上述兩種情況,現實生活中還普遍存在著一類情況,即非確定型決策情景。非確定型決策方法所涉及的變量和約束條件不能夠量化,而且其自然狀態中的概率不能確定,通常在這種情況下,便要用到冒險決策、保守決策和后悔值法等一系列方法。
回到上一案例,如果方案甲和方案乙所面臨的滯銷、一般、暢銷的概率不能夠確定(現實情況通常也是如此),此時如果應用冒險決策方法,則應對不確定問題持樂觀態度,對兩種方案的最大收益進行比較,選取最大收益方案作為最終方案。故其亦稱為“大中取大原則”。
對比上述方案甲和方案乙(此時概率未知),可得知在冒險決策方法中,方案甲的最大收益為70萬元;方案乙的最大收益為90萬元,所以按照冒險決策方法,應該選取方案乙。
同理,如果應用保守決策方法,則應對不確定問題持悲觀態度,對兩種方案的最小收益進行比較,選取最大收益方案為最終方案。故其亦稱為“小中取大原則”。
對比上述方案甲和方案乙,可得知在保守決策方法中,方案甲的最大收益為20萬元;方案乙的最大收益為30萬元,所以按照保守決策方法,應該選擇方案乙。
此外,在非確定型決策方案中,還有一種被稱為后悔值法則,或者薩凡奇決策準則。它指的是,在選擇了某方案后,如果將來發生的自然狀態表明有其他方案可以產生更大收益,那么決策者會為自己的選擇而后悔。通過選取后悔值最小的方案作為最終決策方案。所謂“后悔值”=“自然狀態下的最大收益”-“該方案在自然狀態下的收益”,并據此做出各方案的后悔值進行比較。
同樣以上一案例為例,在產品滯銷的情況下,如果選擇了方案乙,則后悔值為0(30-30),因為方案乙在滯銷情況下獲取的利益最大;而如果選取了方案甲,則后悔值為10(30-20),即滯銷時方案甲比方案乙少獲利10萬元。又比如,在銷售一般的情況下,方案甲的后悔值為0(60-60),而方案乙的后悔值為10(60-50),即銷量一般時方案乙比方案甲少獲利10萬元。于是,經過分析整理,可得出各方案在自然狀態下的后悔值,見右表(單位:萬元),
銷售
后悔值
方案 滯銷 一般 暢銷
方案甲 10 0 20
方案乙 0 10 0
然而,對具有經營特征的房地產項目后評價工作則不被關注。據調研,目前僅個別房地產企業嘗試進行房地產項目后評價工作。如萬科初步形成《萬科集團房地產項目后評估管理流程》;中海2007年之前開始組建項目后評估小組,并對北京、成都等地部分項目開展了后評估試點工作。總體看來,房地產項目后評價工作已經被行業內領銜企業所關注,但方法和體系上尚處探索和起步階段。房地產項目前期投資決策已倍受重視并有了國家技術規程導引,但針對經營性項目投資決策的后評價卻未引起業界和學界重視。顯然,這種狀況與房地產行業支柱產業及其迅猛發展地位不相稱。進行房地產項目后評價探索已是行業和企業發展急需推進的迫切任務。
房地產項目后評價是針對房地產全程的評價。本文主要是針對房地產項目前期即投資決策環節進行后評價,具體指房地產企業在項目完成后對項目前期投資決策的科學性與可靠性、項目實際運行的偏差進行分析評價,找出偏差并分析原因,總結經驗并汲取教訓,為企業建立科學投資決策機制、提高項目投資決策管理水平提供依據。
一、投資決策后評價的意義
(一)有利于提升項目投資分析決策水平
許多項目前期缺乏科學投資決策分析,隨意性和盲目性強;同時,根據歷史數據和假設預期完成的前期分析,在項目施工過程、完工投入市場時,面臨各種不確定因素,項目的實際運營狀態與前期決策分析會出現各種偏差,甚至導致嚴重損失。在房企利潤空間逐步壓縮的形勢下,規范投資分析決策方法對房地產項目可持續經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有利于科學制定企業投資決策機制
面對宏觀調控以及競爭日益激烈的房地產市場、多樣化的市場需求以及不斷上升的開發成本,科學的投資決策機制對確保房地產企業收益,規避房地產市場風險,實施房地產企業發展戰略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投資決策后評價能夠幫助重構和完善投資決策機制,更好地規劃未來的項目拓展戰略,做出更科學、合理的項目投資決策。
(三)有利于加強房地產企業和行業制度化建設
建立健全項目投資決策后評價,將企業發展歷程中項目投資決策的經驗和失誤及時有效反饋,對完善企業管理制度,從制度層面提高決策正確性,引導公司規范化、制度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又將推動房地產行業的規范化和科學化發展。
二、投資決策后評價對象與目的
房地產項目投資決策后評價的對象是項目前期投資決策階段的決策成果。具體包括:前期可行性研究成果、項目前期戰略定位、項目各項策劃成果、企業項目投資決策機制等。投資決策后評價的核心是對前期項目戰略定位和投資可行性研究進行后評價。
房地產項目投資決策后評價的目的是通過對前期決策成果及其與實施效果的對比分析,評價項目投資決策分析的科學性、投資決策機制的合理性,以及投資決策成果與實施效果的偏差并分析原因,總結經驗,提出對策建議。
三、投資決策后評價層級體系
投資決策后評價從決策分析科學性、決策成果偏差性、決策機制合理性三方面著手進行,層次體系見圖1。
(一)決策分析科學性
前期投資分析作為決策依據,其完備性與深度對項目投資決策具有重大影響。后評價從投資前期分析的完備性和深度的角度,評價決策分析的科學性。
前期投資分析主要成果為投資可行性研究,完成從技術、經濟和社會環境等方面對擬建項目的科學分析。分析深度體現在:決策依據的內容齊全、項目要素分析全面、數據準確可靠、論據充分、結論明確,深度應能滿足投資決策需要。科學合理地完成房地產投資項目分析應包含以下七大項內容:宏觀經濟和房地產市場發展分析、項目概況及地塊分析、項目定位、建設條件與方案、建設方式、投融資與財務分析、環境效益分析。
(二)決策成果偏差性
在房地產項目建成銷售完畢(或運營)一段時間后,收集項目建成、售后(或運行)的實際信息,考察銷售(或實際運營)效果,對比投資分析階段的預期,得到項目偏差狀況。如果發生的偏差很小,說明前期決策分析工作較為到位,應客觀總結前期工作經驗。如果偏差狀況非常嚴重,或是在判斷階段沒有將偏差項目納入前期分析,并對整個投資活動產生巨大影響,這就屬于嚴重的投資決策失誤。針對失誤,找出偏差原因并分析,完善未來投資項目分析要點,提高投資決策的質量。
以下從后評價主要內容展開介紹決策成果偏差性的評價。
1.投資環境與市場分析合理性及偏差分析
回顧項目當地經濟發展和房地產市場演變情況,將預期投資環境與實際經歷的外部環境作對比,評價預期投資環境與市場走勢研判的正確性與分析的合理性,找出前期分析的缺失項或分析不合理的部分,總結在項目建設期間應對投資環境的變化而采取的措施,深化對未來項目的投資環境與市場研究。
2.項目定位合理性及偏差分析
項目戰略定位是對投資方向的確定,通過市場調查,對投資環境、市場狀況、競爭對手、目標客戶的分析,對產品及銷售策略進行定位策劃。項目定位后評價主要從以下幾點著手進行:第一,投資分析中是否對項目主題、產品、客戶、價格、經營進行全面定位。第二,對比前期主題概念定位與實際效果的差別,檢驗主題定位的預期影響力。對比產品定位與實際產品,是否發生調整,如果發生調整找出調整原因,并評價產品功能定位的效果。對比目標客戶和實際客戶,評價客戶群定位的精準度。對比前期價格定位和實際執行的價格,評價價格策略制定及調整的合理性,評價具體產生的市場效果。評價經營定位,先對比分析前期的租售策略與實際經營策略,回顧是否采取了調整措施,評價具體經營策略市場效果。
如果定位與市場效果相吻合,則說明前期定位工作具有合理性,可總結前期定位的經驗。如果定位與市場效果偏差很大,無論是比市場效果更優還是更劣,均應客觀地將偏差程度、偏差原因以及所得結論如實總結。
3.項目經濟技術指標變動及偏差分析
對比完工后與規劃的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包括物業類型、占地面積、容積率、建筑面積、公建面積、車位數量等),計算偏差額度以找出偏差的指標,分析偏差原因,指出指標變化產生的經濟影響,重點分析可售面積增減帶來的收益變化和總建筑面積增減帶來的成本變化。
4.進度計劃變動及偏差分析
評價項目前期計劃的關鍵時間節點實現的可能性,與實際完成的關鍵時間節點作對比,列出每個節點的延遲(提早)天數,查出控制節點與計劃偏差的節點,分析影響項目節點進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未來類似開發項目的應對措施。關鍵時間節點包括:項目前期報批報建計劃、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許可證、開工許可證、銷售許可證等的時間;工程計劃的開竣工時間及工期計劃、各期開工面積等;銷售計劃的各期銷售時間、價格、面積、入住時間、預期銷售計劃實現時間。
5.財務可靠性及偏差分析
回顧項目的投融資模式選擇,資金來源和融資方案分析的合理性,是否提出多方案建議與方案優化以及風險分析。在項目實際運行中,選定的融資模式與方案是否適合項目開發,融資方案是否能夠滿足資金需求,籌資的風險控制情況。
由于項目發展期間開發成本、進度調整和銷售價格的變動,原來投資分析中的財務指標會發生相應調整,通過對比前期成本估算、預期收入、稅務分析、項目財務指標(如凈現值、內部收益率、銷售利潤率、投資回收期等),測算項目實際效益,評價項目盈利能力;查看實際資金來源與運用情況、現金流量、資金需求最高點,評價項目資金平衡能力;稅務籌劃工作是否進行,籌劃方式的選擇及效果,評價項目稅務籌劃能力。
6.不確定性分析合理性及偏差分析
受房地產價格、成本費用和其他因素影響,房地產收益有很大波動,需要進行不確定性分析,包括盈虧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風險分析。通過盈虧平衡分析查看投資項目的成本、銷售、利潤三者關系,預測經濟形勢變化帶來的影響,分析項目的抗風險能力。通過以投資額、收入、支出等因素的±5%、±10%、±20%的變動范圍計算經濟效果指標的變化得到項目敏感性。房地產投資風險有營運風險、財務風險、市場風險等,還包括預測風險及風險收益,并提出風險應對措施。結合項目實際發生的情況對不確定分析的合理性進行評價,是否實際情況在不確定性分析的考慮范圍內,應對不確定因素發生的措施是否有效。
(三)決策機制合理性
為了加強房地產企業開發與經營投資活動的投資決策科學性、降低項目風險、減小項目成果偏差,企業應建立一套合理的投資決策機制。開展投資決策后評價時,從機制的完備性與合理性兩個方面,對決策制度、決策流程、決策執行與反饋體系進行評價。
首先,房地產企業是否構建了健全的決策制度。是否構建投資決策組織,包括決策部門、專家構成、參與部門及實施人員等;是否形成規范性的規章制度,規范程度體現在是否有利于房地產企業的項目投資決策科學性、操作有據可依、管理的統一協調。其次,企業是否形成完善的決策流程。流程是否涉及項目投資機會發現、項目投資申請、審批、計劃編制等多個明晰環節,并且責任落實到部門或個人。項目投資審批要點的把握直接關系項目投資決策成果偏差大小,后評價應側重關注審批要點是否到位。最后,企業是否形成決策的執行、監督及反饋的體系。具體采取了何種措施保證投資決策有效實施,如何有力地推動企業持續改善項目投資決策的行為與效率,同時評價反饋機制發揮的作用。
四、投資決策后評價的方法與評價體系
投資決策后評價既可以采用各種定性的評價方法,也可采用各種定量的評價方法,如層次分析法等。但不論哪種方法都必須基于基本邏輯框架法構建合理的投資決策后評價指標體系,并通過對這些指標的系統設計和深入分析,評價找出項目投資決策的經驗、教訓、存在問題,以及對未來工作提出建議。
參考文獻:
1.王廣浩 周堅.項目后評價方法探析.科技進步與對策.2004.1
2.國家發展改革委 建設部.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三版).中國計劃出版社.2006
3.《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編寫組.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國電力出版社.2002
概率論是風險研究的必備工具,它能幫助工程師通過建模來進行決策分析,以降低工程項目的風險系數。這本教科書是工程學學生及其研究者、應用數學和經濟學學生的主要教科書,讀者僅需具有大學本科工程數學的基礎知識,或是選修過統計學課程就可以閱讀。
本書共有1O章,主要向讀者提出了風險統計處理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工程風險和安全分析領域的應用。第1~5章介紹了概率論的基礎知識,包括離散型和連續型隨機變量及其典型分布;第6~10章涉及了各種類型的概率問題及其在風險和安全分析領域中的應用。各章內容如下:1 概率入門;2 風險分析中的概率;3 隨機變量及其分布;4 數據擬合分布:古代的經典推論;5 條件分布及其應用;6 貝葉斯推論;7 密度和泊松模型;8 失效概率和安全系數;9 分位數估計;10 設計荷載和極值。
本書有以下幾個特點:多為說明性語言并用案例;每章后面都有部分練習,并在附錄中做了簡單的解答;前幾章的練習僅檢測基本概念,后續的練習注重實際問題的解決,體現了循序漸進的學習方法;注重理論的實際應用,所有實例問題的設計都是以實際數據為依據;作者在序言中簡要概括了每章學習的主要內容。
作者Igor Rychlik自1986年在瑞典隆德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后一直留校任教,2007年7月1日獲得隆德大學數理統計學院教授職稱。他的研究興趣包括隨機過程理論在工程中的應用、建筑與環境的安全分析、隨機過程的極值理論及其統計估計技巧和非線性變量系統動力學的統計估計技巧。
本書不僅是一本教課書,而且也是風險研究者和從事工程決策分析等研究人員的參考書。對于上述相關專業的大學高年級學生和研究生而言它也是必備的。
侯玉梅,教授
秦皇島市燕山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博士后
Hou Yumei,ProfessorThe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關鍵詞: 建筑企業;安全投資;決策
中圖分類號: F27
1 建筑企業安全經濟決策和投資決策的基本概念
經濟主體在進行經濟活動時,總是要受到各方面如資源條件、市場條件和資金條件等的限制,而同時又各有其特定的目標。因此經濟主體必須以特定的條件和目標為依據,設計多個經濟活動的可行方案,然后本著低投入高產出,提高經濟效益的原則對方案進行選擇并付諸實施、監督和調控。經濟決策分析就是經濟主體根據對經濟活動過程規律性的認識,對解決經濟問題的不同方案加以理性分析和經驗比較,然后對自己的經濟活動作出選擇的程序化過程。決策中一個關鍵的因素就是決策主體,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經濟主體,建筑安全經濟決策的直接和間接的利益相關者就是建筑企業,而這個建筑企業是指建筑企業承包商。國內外對經濟決策雖尚無統一的定義,但基本概念大同小異。經濟決策的基本內涵可概括為以下四點:
(1)經濟決策是為了達到一個預定的目標,沒有經濟目標也就無從決策;
(2)經濟決策總是在一定的條件下尋求目標優化,不追求優化的經濟決策是沒有意義的;
(3)經濟決策是在若干個可行方案中進行比較;
(4)經濟決策總是要具體的措施來付諸實施的,不準備實施的經濟決策是多余的。
建筑安全事故不僅能夠導致人身傷害以及一些其他經濟損失,更重要的是它還會導致工人的施工質量和生產率的下降,對工程質量以及建筑施工企業的形象也是巨大的損失。反之,安全的建筑施工企業則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并且獲得質量和工期方面的回報。所以建筑安全決策對建筑企業自身的生存來說也是息息相關的。
安全經濟決策是對工程設計及生產經營管理等活動中需要解決的特定安全問題,從經濟的角度運用安全科學的理論和分析評價方法,系統地收集分析信息資料,提出各種安全措施方案,經過論證評價,從中選定經濟上最優方案并予以實施的過程。建筑安全經濟決策是把安全經濟決策的范圍局限在建筑安全這個特殊而又重要的領域,使得一般含義上的經濟安全決策方法可以用在建筑這個實體上。
2 建筑企業安全投資決策的過程和程序
決策理論認為制定有效的決策需要有幾個邏輯步驟,我們稱其為“合理的決策模式”或者“基本模式”。它包括一系列步驟――查找問題、總結方案、評估方案(使用正確的分析辦法)、根據決策目標比較每種方案的預期效果、選擇和決定出與目標最吻合的方案。一個決策是否正確要通過實踐的檢驗。因此,一個決策過程需要包括決策的反饋。對于復雜的社會經濟系統問題的決策,需要經過多次反饋,調整方案,反饋本身也是人們認識事物的過程。總結下來現代經濟決策分析大致包括六個步驟:
(1)明確決策的問題,建立決策的目標;
(2)進行調查研究,收集分析信息;
(3)設計多種可供選擇的方案;
(4)預測、分析各方案,研究方案的可行性;
(5)比較和評價各方案,選取最優(合適)方案;
(6)組織實施方案并予以監督、檢驗。
相對而言,建筑安全經濟的決策方案比較容易確定,即按照建筑投資的主要方向來進行設置;比較、評價和優選投資方案是經濟決策分析的核心,也是經濟投資決策分析要解決的主要問題,選定一個好的決策模型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而決策模型是建立在對某種環境下的行為方式的假設之上的,這些假設可以使數學家根據可能性理論得出一些公式。這些決策工具包括成本分析和收益分析,目的均在于幫助管理者對不同的方案進行評估。最后通過對決策方案的實施和檢驗,決策者可以把執行結果同預期結果相對比,是對前幾步的反饋,以便對前面某些階段的決策進行修正和進一步的調整。
建筑企業應當根據所制定的安全政策與目標,依據有關安全法律法規及標準規范對人員、設備、材料、生產、技術、質量、成本、環境以及社會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運用風險管理等方法手段,對目標方案、規章制度、組織架構等進行計劃以及對危險源進行辨識和評價;確定消除危險和規避風險的措施,以及采取這些措施的步驟和先后順序,建立各種標準以規范各種操作;集合最佳方案,逐級審查把關。在計劃的基礎上,做出責任制度、安保體系、安全目標、培訓教育、措施費用以及投保、保險等經濟投入和資源配置的決策,同時接受企業內、外的安全事件和事故的反饋信息、隨時評價和修正決策。
3 建筑企業安全投資決策的分類
(1)按對決策問題的自然狀態的認知程度劃分,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①確定型決策。確定型決策比較簡單,就是指決策者和分析者完全能了解決策事物狀況下的決策。②風險型決策。風險型決策是指決策者對客觀自然狀態不甚了解,但對未來狀態發生的概率可以根據經驗和歷史資料等信息合理地估計出來,在已知概率的基礎上進行決策,自然要冒一定風險,故稱風險型決策。建筑企業安全管理方案的優選過程是一個典型的風險決策過程。③不確定型決策。在決策中,如果決策者和分析者對事物發生的概率也不能知道時就為不確定型決策,在對決策條件完全未知的情況下,只能憑決策者的態度和意愿進行決策。
(2)按決策性質劃分,決策又可分為以下五種:
①定性決策。
定性決策是以專家知識為依據,可以說定性預測的關鍵在于找到合適的專家為依據。因此,要選好專家,注意專家的知識結構和專家對所要決策問題的研究和理解的深度。
②定量決策。
定量決策方法要進行必要的檢驗,以驗證實際效果和決策預測中模型的可靠性。
③模糊決策。
模糊決策就是將模糊技術應用到決策過程中,使用模糊事實、模糊規則來描述決策過程中存在的不確定性和不準確性,使用模糊推理技術獲得決策候選方案,使用模糊綜合評判以獲得最佳決策方案。
④灰色決策。
灰色決策則是考慮決策時信息不完全和過程非唯一狀態下的發展起來的一種決策理論。
⑤定性與定量相結合。
一般決策是以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結合,根據所收集資料的情況,或以定量為主,定性為輔,或相反。為了提高定性決策的準確度,可以采用幾種方法建立幾種模型來綜合進行,并利用組合決策方法加以匯總決策結果,以充分利用決策的信息。
決策方法的選取服從決策的目的和資料、信息的條件。在決策工作中要優先選取簡單的模型,一般簡單模型直觀意義易為決策者接受,而且所花費用小。在建立決策模型時,首先要進行詳細的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建立決策模型的基礎,定量模型是定性模型的具體化、規范化、數量化。
4 建筑企業安全投資決策的目標
建筑安全投資決策目標要從政府、企業和個人這三個層面理解,政府是站在市場中宏觀決策的地位,是對建筑安全起監督和引導企業以及個人加強安全的主體,它的決策最終來保障整個社會的和諧和健康發展。企業是中觀的層次,是直接進行安全決策和管理的主體,企業的目標是經濟利益的最大化,但由于事故成本的加大,企業的經濟利益也將受損,要維護自身的利益,企業進行決策時由于利益的驅動,加大了安全投入,減少了安全事故的發生,也保護了勞動者,使企業和個人利益達到一致,從而也促進了社會的和諧。個人是微觀的主體,他們是安全決策的直接受益者,他們更多是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識,嚴格執行安全要求。它們三者之間是互相依存,共同促進的。在實施時,政府和企業應該通過各種手段(包括法規手段、經濟手段、文化手段和科技等手段)促使企業中的直接對象建筑承包商能夠采取適當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來預防建筑傷亡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劉文龍,高愛厚.經濟決策分析[M].北京:軍事誼文出版社,1993,(12).
1.電子系統需求分析
基于對傳統財務管理系統和醫院信息系統分析、歸納和總結,依據醫院財務管理制度、財務管理指標體系和總會計師制度指導思想,采取各級醫院數據、信息和管理大集中的方式。在數據集中方面,通過建立醫院的財務數據倉庫和相關醫療數據中心,對醫院財務數據信息進行批量處理、實時采集和集中管理。在實現數據大集中系統整合基礎上,集成大數據思想精華、數據庫反規范化與映射化簡(Map Reduce)的理論實踐,搭建數據倉庫和挖掘引擎,并充分利用 NOSQL 技術和Mongo DB 文檔型數據庫特點,聚合相應的業務數據并保存在Near Cache 中,提高系統性能,報表生成效率,突破現有財務系統局限性。
基于大數據思想的醫院財務管理和決策系統,有效合理收集和存儲現有醫院海量數據,集科學、有效、便捷的數據診斷、聚合與分析方法,提供動態實時財務數據的同時,更力求挖掘數據內在價值并轉換為信息。以醫院已有信息系統和財務系統作為數據源,通過作業調度子系統(CA Auto sys)收集批量數據(Batch)和企業級服務總線采集實時數據(Real Time),存儲于醫療財務數據倉庫,并緩存聚合數據于Mongo DB - Near Cache中,并輔以在線事務處理和分析能力設計的平臺。
該系統設計初衷是從現有醫院財務和相關信息系統中單向導入數據,不影響原系統的數據結構域內容,從而在不影響醫院正常信息化系統工作前提下,通過數據采集、導入、矩陣運算、公式計算,對信息化數據深度化分析,幫助醫院實現績效的科學管理,從而真正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數字化決策”,推動醫院數字化建設。 從醫院領導和管理層的實用角度來看,可以快速查詢歷史時間段數據、動態利潤表信息、財務預算分析、收入和支出財務報表,甚至當前實時交易數據信息的下鉆(drill down)和上卷(roll up)信息,以及現金流 T+n 分析;從趨勢分析和對比分析角度看,可以查詢、調用以不同組織方式呈現的不同時期的財務信息,設定財務風險預警閥值,跟蹤設備收益率;從決策分析角度,可以查看描述性和預
2.系統功能分析包括
本系統首先基于開放性原則、可靠性和易用性原則、可管理性原則和安全性原則。在此基礎上,實現以下功能:
動態利潤分析功能――通過動態利潤報表展示,反映一定時期內的經營成果,時間跨度可以是一個月、一周、產品周期或幾個財務月的跨度,為績效考核提供原始數據同時亦可為預算跟蹤提供決策依據。有助于評價醫院或每個科室的獲利能力與盈利能力。另外,本系統不僅僅支持現有財務報表,譬如:臨床、住院藥占比,檢查、檢驗、器材等收入結構,科研、醫療、業務收入結構,營房建設、網絡支出、新項目和設備的支出等,形成動態利潤分析和財務報表信息。還可以提供很多有價值的財務分析基本資料,譬如T+n現金能力分析、資產周轉率、資產收益率等。基于對盈利分析歷史數據、成本分析歷史數據和投資分析前瞻性數據從醫院整體盈利情況出發,分析利潤占整體銷售的比例、人均利潤率和利潤占總投入資產的百分比,用以分析現有的財務問題,并對短期的策略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并支持醫院長期投資的價值最大化。另外,由于很多財務報表生成慢,準確率低等限制,本系統通過將數據加載到Mongo DB Near Cache中,從而實現報表生成從幾分鐘到幾秒鐘質的飛躍。
財務能力分析功能――財務分析體系的作用在于評價醫院財務指標、權衡經營業績的重要依據,它是挖掘潛力、改進工作、實現理財目標的重要手段和合理實施投資決策的重要步驟。本系統支持以指標方式顯示損益信息,設定風險預警閥值和跟蹤設備收益率、未來增長趨勢與成本管理趨勢分析。
成本管理分析功能――以總會計師制度為指導思想,成本管理更注重對流程的改進,對各種相關環節進行調整,而不是純粹的壓指標,更不是一味的壓低成本指標,而是整合業務,注重流程改進,達到資源配置優化的目的,從而切實發現自身流程問題,一定程度上解決“看病貴”的問題。
定制管理信息功能――對于不同級別管理人員,除了關注基本通用財務數據之外,對財務趨勢或決策分析信息關注點各有差異。該功能能夠實現用戶化定制功能, 并提供 Floor 和 Cap值設定,以預測風險。用戶定制功能以及列寬度設定,布局等信息將以 Workspace思想按照 Xml 文件存儲在服務器中。
3.電子系統功能需求模塊分析
本系統主要包括如下功能模塊:基本信息模塊、動態利潤模塊、財務分析模塊、決策分析模塊、聚合引擎模塊、數據交換通用模塊、效益分析模塊、快速查詢模塊、統計分析公共模塊、字典維護模塊、安全管理模塊等11個功能模塊。其中主要模塊概述如下:
基本信息模塊:主要針對醫院人力資源、科室管理信息、藥品信息和設備等信息收集與顯示,作為本系統的只讀屬性的Reference Data使用。
動態利潤模塊:按照不同查詢條件,動態返回不同期間,科室等的利潤情況功能,快速準確提供利潤變化。
財務分析模塊:主要依據財務指標體系,按照不同區間范圍等限定條件,動態生成財務數據指標,譬如變現能力比率,資產管理比率,負債比率等。
決策分析模塊:建立在智能財務數據倉庫基礎上的OLAP,生成的描述性和預測性業務數據和決策分析數據展示。
【關鍵詞】 羅卡西林; 效益風險; 多準則決策分析; 蒙特卡洛模擬
Evaluating the Benefit-Risk of Lorcaserin/ZHOU Dian-you, MA Yi-jie, LIU Yan, 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3,10(15):127-129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benefit-risk of lorcaserin and placebo for weight loss, so as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clinical use.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data from two phase Ⅲ clinical trials of lorcaserin, we performed multi-criteria decision analysis(MCDA) to evaluate the benefit value, risk value and total value of lorcaserin 10 mg QD, BID and placebo. Then running the Monte Carlo simulation to analysis the uncertainty of the MCDA results and observe the probability of greater than zero about between the options difference. Result: The benefit value of lorcaserin QD, lorcaserin BID and placebo respectively were 41, 49 and 26, suggesting that lorcaserin BID was the most preferred. The Monte Carlo sim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for the probability lorcaserin BID was superior to lorcaserin QD and placebo were 77.2% and 99.2%. Similary, the risk value respectively was 83, 79, and 82. It cleared that lorcaserin QD was the safest, its risk was less than lorcaserin BID and placebo for the probability was 60% and 52.3% respectively. The total benefit-risk value suggested that lorcaserin BID was overall the most preferred, it scored 64. Lorcaserin QD and placebo scored 62 and 53.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lorcaserin BID was superior to lorcaserin QD and placebo for the probability was 91.7% and 62.8%. Conclusion: Lorcaserin BID is the best choice, but the risk of lorcaserin BID is the greatest in the three options, so patients can choose lorcaserin QD when they risk acceptability is low.
【Key words】 Lorcaserin; Benefit-risk; Multi-criteria decision analysis; Monte Carlo simul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1,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15.067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癥的發病率在全球呈明顯上升趨勢[1]。肥胖不但已經成為一種流行性疾病,還將給患者帶來如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之類的并發癥。雖然改變生活方式可以減肥,但藥物治療對某些人群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
羅卡西林(商品名:Belviq)是Arena制藥公司研發的一種新型減肥藥,其作用機制是激動丘腦下部的5-羥色胺受體,以達到控制食欲和調節新陳代謝的目的。2012年6月27日,美國FDA批準了羅卡西林的上市許可,用于體重指數[BMI)≥30或BMI≥27且至少有一項與體重增加相關疾病(如高血壓、2型糖尿病、高膽固醇等)的成年超重或肥胖患者[2]。
雖然羅卡西林通過了FDA的批準,但是由于美國FDA批準的減肥藥物芬氟拉明、右芬氟拉明、芬特明和西布曲明的相繼撤市,而最新的奧利司他也引起了安全方面的警惕,因此羅卡西林的效益風險受到了特別關注。本研究根據期臨床試驗的數據采用多準則決策分析(Multi-Criteria Decision Analysis, MCDA)評價羅卡西林的效益風險。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羅卡西林的Ⅲ期臨床試驗有APD356-009[3]、APD356-010[4]和APD356-011[5],其中APD356-010研究人群是合并有糖尿病的肥胖患者,故剔除,因此本研究的資料來源是APD356-009和APD356-011這兩個Ⅲ期臨床試驗,提取出這兩項試驗的數據,并將數據進行合并,見表1中安慰劑、L10 mg QD、L10 mg BID。
1.2 采用MCDA計算羅卡西林的效益風險值
1.2.1 確定評價選項、指標和指標權重 APD356-009研究羅卡西林10 mg/次BID與安慰劑的療效和安全性比較,APD356-011研究羅卡西林10 mg/次BID、羅卡西林10 mg/次QD和安慰劑三者的比較,因此在評價系統中有3個評價選項,它們分別是安慰劑、羅卡西林10 mg QD和羅卡西林10 mg BID。
根據美國FDA對減肥藥物臨床試驗的主要終點與次要終點的規定以及國際管理科學創新中心的UMBRA計劃確定的10個評價效益風險標準來選取本研究的評價指標[6-7],確定評價指標之后,利用HIVIEW3軟件對各個指標以價值樹的形式表達。見圖1。
圖1 羅卡西林效益風險指標的價值樹
本研究采用SWING權重給每個指標賦予權重,效益指標“患者體重減輕≥10%的百分比”賦予權重100,風險指標“心瓣膜病的發生率”賦予100,其余效益指標和風險指標分別與“患者體重減輕≥10%的百分比”和“心瓣膜病的發生率”相比較而得出各自的權重,見表1。
1.2.2 數據轉化偏好值,計算效益風險 效益和風險測量的數據量綱不一致,因此首先需要對數據進行轉化。本研究采用0~100的偏好值對數據進行線性轉化,即規定指標的最優值對應的偏好值為100,而最差值所對應的偏好值為0。對于每個指標最好值和最差值的規定見表1。需要注意風險指標的偏好值,其偏好值越大說明其風險越小,而偏好值越小則風險越大。得出每個指標偏好值,最后軟件會根據公式1計算出每個選項的效益風險值。
Si= 其中(公式1)
i:第i個選項;j:第j個指標;S:偏好值;W:指標的相對權重。
1.2.3 靈敏度分析 由于權重賦予具有主觀性,因此需要對權重進行靈敏度分析,HIVIEW3軟件會通過改變權重值觀察各個選項結果變化。對于相對權重的變化處于多大范圍才能認為MCDA方法比較穩定,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數值,根據Filip Mussen的觀點,相對權重的變化范圍超過20%可以初步認為MCDA方法是穩定的[8]。
1.3 蒙特卡洛模擬處理MCDA的不確定性 由于HIVIEW3軟件的局限性,在將數據轉化為偏好值時只能輸入一個點估計,而不能輸入某個范圍,因此需要分析當該值在某個合理范圍變化時得出目標結果的概率有多大(如羅卡西林的效益大于安慰劑的概率有多大)。本研究采用Crystal ball-11122-32bit軟件運行蒙特卡洛模擬處理MCDA不確定性。
將每個指標的相對權重和表1中安慰劑、L10 mg QD、L10 mg BID中的數據錄入到Excel中,在Excel的Visual Basic編輯器中插入轉化為偏好值的函數,計算出每個指標的偏好值后根據公式1計算出3個選項的在效益值、風險值和效益風險總和上的兩兩差值。輸入變量為評價指標,其中“體重變化值”、“體重指數變化值”、“腰圍變化值”和“ 生活質量改善值”服從三角分布,參數最大值、最可能值和最小值為95%置信區間的上限、平均值和95%置信區間的下限,其余指標服從Beta PERT分布,參數最大值和最小值為1和0,而合并的數據為最可能值。輸出變量為3個評價選項在效益值、風險值和效益風險總和上的兩兩差值。蒙特卡洛模擬運行3000次。
2 結果
2.1 效益值比較 羅卡西林10mgBID、羅卡西林10mgQD和安慰劑的效益值分別等于49、41和26(表2),可見羅卡西林優于安慰劑,且蒙特卡洛模擬結果顯示羅卡西林
10 mg BID和羅卡西林10 mg QD優于安慰劑的概率分別達到了99.2%和94.8%(表3)。而羅卡西林10 mg BID是三者中最優的,其效益優于10 mg QD的概率77.2%(表3)。
2.2 風險值比較 表3顯示安慰劑、羅卡西林10 mg QD和羅卡西林10 mg BID的風險值分別等于82、83和79(表2),可見羅卡西林10 mg BID的風險大于安慰劑,其發生的概率為57.2%,而羅卡西林10 mg QD的風險小于安慰劑,其發生的概率為52.3%(表3)。羅卡西林10 mg BID的風險大于QD的概率等于40.5%。
2.3 效益風險總和的比較 安慰劑、羅卡西林10 mg QD和羅卡西林10 mg BID的效益風險總和分別等于53、62和64(表2),可見雖然羅卡西林10 mg BID的風險是最大的,但是它的總和在三者中最優的,其優于安慰劑和羅卡西林10 mg QD的概率分別為91.7%和62.8%,而羅卡西林10 mg QD總和優于安慰劑的概率為86.9%(表3)。
表2 羅卡西林和安慰劑的效益風險值
項目 相對權重 安慰劑 羅卡西林10 mg QD 羅卡西林10 mg BID
效益值 51% 26 41 49
風險值 49% 82 83 79
總和值 100% 53 62 64
表3 蒙特卡洛模擬結果 %
項目 L10 mg QD-
安慰劑 L10 mg BID-
安慰劑 L10 mg BID-
L10 mg QD
效益差值 94.8 99.2 77.2
風險差值 52.3 42.8 40.5
效益風險總和差值 86.9 91.7 62.8
注:表中數據表示偏好差值大于0的概率
2.4 權重的靈敏度分析 圖2說明了風險的相對權重對各個選項效益風險總和的影響,圖中的紅色垂直線(49%)代表當前風險的相對權重,在該相對權重下羅卡西林10 mg BID是最佳的選擇,若改變這一結果需要將風險相對權重增加到約70%,變化范圍超過20%,表明該方法得出的結果穩定性好,主觀性權重對于結果的影響較小。
圖2 羅卡西林和安慰劑的風險靈敏度分析
3 討論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絕大多數減肥藥物上市后由于嚴重的不良反應而相繼撤出市場[9]。羅卡西林是一種選擇性5-羥色胺2C受體興奮,對減肥有顯著的作用,它的上市對肥胖癥和體重超標的人來說是一個福音,但是有些學者還是對羅卡西林的安全性存在擔憂[10]。
本研究根據羅卡西林的兩個Ⅲ期臨床試驗的數據,采用MCDA方法對其進行效益風險評價,顯示羅卡西林10 mg BID效益風險總和均優于羅卡西林10 mg QD和安慰劑,其中羅卡西林10 mg BID的效益大于安慰劑的概率達超過了90%,因此綜合考慮效益和風險,可以認為羅卡西林10 mg BID是最佳的選項,這與FDA批準羅卡西林的劑量為10 mg/次BID是一致的[2]。
羅卡西林10 mg QD的風險是最小的,并且其效益風險總和優于安慰劑的概率達到了80%以上,因此筆者建議對于存在某些風險因素的患者可以采用10 mg QD的用法用量,這一結果與APD356-010試驗中發現合并糖尿病的肥胖患者使用羅卡西林10 mg QD的療效要好于羅卡西林10 mg BID是一致的[4]。
由于該藥對于上市后的研究很少,因而所納入的數據比較單一,這對于風險分析而言是不足的,總之,雖然目前的臨床試驗數據使羅卡西林獲得FDA的上市批準,但是它上市后的效益風險平衡需要密切關注。
參考文獻
[1] York D A, Rossner S, Caterson I, et al. Prevention Conference Ⅶ: Obesity, a worldwide epidemic related to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Group Ⅰ: worldwide demographics of obesity[J]. Circulation,2004,110(18):e463-e470.
[2]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Lorcaserin Hydrochloride(APD356) Briefing Document for FDA Advisory Committee Meeting[EB/OL]. http://fda.gov/downloads/AdvisoryCommittees/CommitteesMeeting/Materials/Drugs/EndocrinologicandMetabolicDrugsAdvisoryCommittee/UCM225635.pdf,2012.
[3] Steven R S, Neil J W, Christen M A, et al. Multicenter,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lorcaserin for weight management[J]. N ENGL J MED,2010,363:245-256.
[4] Patrick M O, Steven R S, Neil J W, et al.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f lorcaserin for weight loss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he BLOOM-DM study[J]. Obesity,2012,20(7):1426-1436.
[5] Meredith C F, Matilde S, Brian R, et al. A one-year randomized trial of lorcaserin weight loss in obsese and overweight adults: The BLOSSOM Trial[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1,96(10):3067-3077.
[6] Guidance for industry developing products for weight management [EB/OL].http://fda.gov/downloads/Drugs/GuidanceComplianceRegulatoryInformation/Guidances/UCM071612.pdf,2012.
[7] Filip M, Sam S, Stuart W.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to benefit-risk assessment of medicines-part 1: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model using multi-criteria decision analysis[J]. Pharmacoepidemiology and drug safety,2007,16(S1):s2-s15.
[8] Filip M, Sam S, Stuart W.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to benefit-risk assessment of medicines-part 2: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a new model[J]. Pharmacoepidemiology and drug safety,2007,16(S1):s16-s41.
[9] Astrup A. Drug management of obesity-efficacy versus safety[J]. N Engl J Med,2010,363(3):288-290.
關鍵詞:石油企業;管理會計;應用意義;創新發展
引言
管理會計是石油企業一種重要的職位,與一般財務會計不同的是管理會計具有財務決策和制定管理目標等職責,對石油企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時代不斷變化,企業力求創新發展,這不僅體現在生產工藝上的創新發展,也體現在管理上的創新發展。管理會計作為企業一種重要的職位,也要力求創新發展,需要從其概念、應用意義、應用現狀等方面來深入研究。
1管理會計概述
1.1管理會計的概念
管理會計是管理學中的一個名詞,是指會計及財會人員根據具體方法來整理和再加工、分析企業資料,幫助管理人員準確把握、了解企業經濟與收支狀況,在企業發展問題上提供決策依據,從而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
1.2管理會計的特點
管理會計是管理手段和方式,甚至是理念,并非是會計處理方法,可以說是一種技術,重點體現在管理層面上,會計技術是為管理服務的,從區分上能夠看出管理會計具有管理性和專業性的特點。管理性體現在對決策管理工作給出提示,進行指導,專業性是指在理念和技術上的門檻,在理念上的門檻是對業務背景的體現,和大數據一樣,雖然重要,但卻看不見,這也要根據業務背景來詳細談論,單憑指向技術是無意義可言的[1]。
2管理會計在石油企業中的應用意義
石油企業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相比,主要區別在于工作目標以及職責的不同,前者以發展戰略、效益目標為著重點,對有效信息進行編制,對管理目標進行制定,為做好決策提供依據。出于對經營規模擴大的目的,根據管理制度來完善經營機制,或是重組,或是改造,促進了具有集團化特點的管理模式形成,這使得管理會計的作用越發明顯。管理會計會從綜合角度來評價當前經營狀況,對市場動態進行掌握,提供決策依據;對生產經營情況全面評估,促使編制決策工作能夠提前完成,將成本控制做好,降低能耗,增加效益,使經營效益更加穩定,對管理進行更新,對經營辦法加以完善,促使管理越加精細化[2]。
3管理會計在石油企業中的應用現狀
3.1人才比例與質量不理想
管理會計對企業發展發揮了越加重要的作用,從現狀上看,在財務人才隊伍中能夠適應管理會計這個崗位的人才還在于少數,造成沒有人能夠適應管理會計工作,專業水平、能力上有些不足,工業要求得不到適應,這使其崗位工作開展越加困難。管理者在在培養管理會計、建設人才隊伍上存在問題,人才的培養與引入需要投入資金,這與企業發展存在矛盾,使開展會計工作受到了直接影響。經調查表明,一些石油企業管理會計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參差不齊,不能有效掌握現代工作,缺少創新能力。在此情況之下對創新目標的優化難以有效實現。
3.2管理會計作用發揮受到信息化管理的影響
目前石油市場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但也面臨著來自于國內需求和國際政治政策的挑戰。在產品生產層面上看,石油生產需要很長的周期,受季節的影響較大,材料價格浮動不定,更新換代快,市場經營、管理工作既復雜又困難[3]。為改變行業現狀,信息管理系統一直都在發展進步中,但在軟件系統、硬件更新上與企業發展不相匹配,沒實現多個部門信息共享,大數據管理沒有得到真正的應用,造成在控制運營成本上不夠有效,實際需求得不到滿足。
3.3在決策分析和評估內容上并不完善
經調查表明,很多石油企業在決策分析評估中對現代分析方法不能熟練掌握,對各項決策風險因素不能準確預估,在對待決策事務上優柔寡斷,在選擇決策方案上猶豫不決,在對信息評估上分不清信息是否真實可靠,往往造成工作上的失誤,做出錯誤的判斷,在此情況下企業在決策風險上也會驟增,對企業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3.4在預測業態發展與整合產業鏈上角色發揮不夠明顯
在建設產業鏈上存在不完善的問題,并未有效整合產業鏈,由此企業內部成為管理會計核心工作重點,這對管理造成了局限,對市場、業態發展綜合預測的能力遭到了限制,所以在整個企業發展中很多生產過程管理模式不夠統一,企業成本會增加,系統與品牌效應難以形成,這對其企業發展造成了制約性的影響。
4管理會計在石油企業中的創新發展
4.1對人才加強培養,將財務專業技術人才引進來
為了能夠使實踐與創新能夠得以實現,應擴大人才規模,加強建設人才團隊。將專業性、綜合素質、實踐能力都很強的人才吸引進來,通過帶領高端人才,提升管理團隊的素質。結合產業實際和經營需求,將培訓工作做好,開展繼續教育,使其工作與企業發展需求相符合,對責任加以明確,將主旨落實到位,將管理會計所具有的作用發揮出來,對各流程進行監督與審查,進行全過程的控制管理。在管理會計工作中管理人員作為執行者,管理者綜合素質水平對管理會計崗位工作水平具有直接影響,從而在整體上對發展速率和市場競爭水平產生影響。如果管理人員素質高,其工作優化創新才會更有效,應有作用才會發揮出來,所以領導者要對組建專業管理會計隊伍這項工作予以重視。擴充人才規模,對團隊建設在投資上加大力度,聘請專業能力和實踐能力較高的人才,為既定目標的有效完成起到帶領作用。領導者對實際情況和管理會計所需加以了解,為管理會計工作人員創造繼續教育機會,促進工作能力的提高,使企業發展需求得以滿足。結合企業實際狀況,聘請國際上此工作崗位的著名學者,參與到講座活動中來,為工作人員提供對新型工作模式和理念進行學習的機會,根據國際專家所傳授的經驗和企業情況,開展內部培訓。對于培訓計劃進行有針對性的制定,對剛入門的員工開展職前培訓工作,對在職人員也要定期開展在職培訓活動,促進每位管理會計崗位員工綜合素質的提升,以使其工作需求得以滿足。
4.2對財務管理共享模式加快建設
加快建設企業信息網絡和數據管理系統,使管理會計所具有的作用能夠發揮出來,在當前所具有的基礎之上對共享模式推進建設,促進管理決策效率的提高,對市場信息加速傳遞,特別對國際市場信息來說更應加快傳遞與處理,做出反饋,使開發海外項目和對庫存儲量的預測能力能夠提高,避免盲目生產增加庫存成本,對盈利情況產生影響。
4.3對決策分析和評估內容進行完善
在職能角度上看來分析評估企業決策是管理會計負責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所以完善決策分析和評估內容顯得很有必要。如果想要對決策分析、評估內容進行有效完善,使管理會計應有作用能夠得以發揮,就要在實際的決策評估工作中對取數分析這種方法有效的應用,以量化形式對決策和評估結果進行處理。根據石油企業實際情況對平行式對照這種分析模式進行有效地利用,對評估模型進行建立和完善,借助模型對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及時做出糾正。對風險準確評估,準確檢測各項信息的真實性,使信息可靠性得以保證,信息風險得以降低。對各項活動風險因素進行準確預估,根據風險因素對應對方案進行制定,確保各項活動能夠順利、有秩序地進行,為企業穩步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4.4對產業鏈加以延伸和整合
結合產業現狀,為降低成本投放,提升經營利潤,整合好產業鏈,從發展戰略層面上講應適度開發,將經營管理向中下游創業轉移,這樣的創業附加值有著較廣的增長范圍,并且也要為提升經濟效益對新增長點進行找尋。建設一體化形式的產業鏈,從橫縱方向延伸和擴展產業鏈,促進開采和煉化,以及銷售環節的有機融合,與同屬一個行業的企業通過聯合或是合并經營這兩種模式,使企業在競爭中更具優勢,對成本進行有效的控制,提高經營收益。基于產業鏈,針對產品與生產工藝,將創新工作做好,促使生產能耗的降低,新產品能夠從市場局限中走出來,對新效益增長點進行創造,對競爭優勢進行獲取和發揮,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5石油企業管理會計的未來發展
結合財政部對其會計體系構建的意見,在對體系建設推進中,主要有基本理論和工具、方法等內容,從而促進特色理論體系的最終形成,在未來確定財政部的主導地位,推出綱領要求,對綱領文件起到支撐作用,這將是重要的案例。石油企業需要做的是根據行業特點提前做好措施,通過實踐立足于工作落腳點,促進各方面規范模式能夠逐步形成,甚至是變成在國家層面上的案例。對相關特色理論進行建設,使其內容創新能夠實現,借助其職業發展創新使企業核心能力得以提升,要在兩個方面實踐:一是一般研究,二是深入研究,能夠使其行業更加適應,促進外向型與延展性相關標準問題的形成,對可持續發展思想加以秉持,重視長期良性競爭,用以對企業發展前景加以規范。對相關理論的落實這需要注重對管理會計專業人才進行培養,在對人才培養中制定考核制度很有必要,要對與我國實際、企業實際相符合的培訓和考試認證這兩個體系加以建立,定期做好繼續教育工作,為人才提升能力提供保證,同時也要重視對人才的儲備。
關鍵詞:煤炭企業 索賠風險 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F40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03-058-02
近年來,隨著煤炭企業的不斷發展,建筑工程的數量不斷增加,現在索賠無論是在數量還是在金額上都呈不斷遞增的趨勢,引起業主、承包商及有關各力越來越多的關注。
一、索賠風險概述
索賠風險是指工程實施過程中,因不確定性影響因素的存在,導致索賠事件發生,從而造成項目實際:工期、實際費用與合同目標工期、目標費用的可能差異。
工程索賠風險只是工程項目風險管理中的一種,與其他風險一樣具有風險的共性,即具有客觀性和必然性、隨機性、模糊型、未確知性(信息過量、信息不足)、相對性及階段性(潛在階段、發生階段、后果階段)。但也具有其特有的個性,包括集合性、關聯性、目的性、層次性、環境適應性、可知性與可控性。綜上所述,風險管理是對未來不確定性損失或收益的預測,根據預測結果提出相應的方法措施,而工程索賠風險管理還具有階段性(因為合同狀態與環境的變化)、動態性、系統性的特點。
二、煤炭企業建設項目索賠風險產生的原因
在煤炭企業工程建設中,產生索賠風險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建設工程大量的不確定性。建設工程往往具有工程量大、結構復雜、技術和質量要求高、施工周期長、資金投入大等顯著特點,因此造成了工程本身和工程的環境存在大量的不確定性因素。這些不確定性因素有些是可以預見的而有些是不可預見的。對于不可預見的不確定因素造成的風險,一般是不能在合同中明確的,因為這個風險如果由承包商承擔,則必然造成合同價格太高。如果由業主承擔則是有利的,一方面有些不可預見的不確定因素可能從來不會發生;另一方而可以使投標者在對工程的風險可以預料的同一條件下公平競爭,使業主得到一個滿意的承包商和合理的價格。通過工程實施過程的分析,不確定因素可以分成以下幾類,工程不確定因素分類圖如圖1所示。
2 合同文件的疏漏和用詞不嚴謹。合同的簽訂在工程開工之前,對于如此復雜的工程和環境,合同不可避免地存在對某些項目描述不夠準確或某些條款考慮不周或用同不夠嚴謹。這就會引起雙方對權利、義務和責任的爭執,而這一切往往都與工期及費用有關。大量的工程合同實施經驗證明,合同經常存在以下問題:(1)合同條款用語含糊,難以分清雙方的權利和義務。(2)合同條款之間存在矛盾,即在不同條款中對同一問題的規定或要求不一致。(3)合同的某些條款中隱含著較大的風險,對單方面要求過于苛刻,合同雙方關系不對等。
3 合同變更。合同變更是指施工合同的實施過程中,對合同范圍內的內容進行修改或補充。其實質是對必須變更的內容做新的要約和承諾。合同變更的過程一般是由合同雙方經過會談、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后,以會議紀要、變更記錄、補充協議等形式予以確認。合同變更包括以下幾種情況:(1)設計變更。由于業主對工程的質量和功能要求越來越高造型多樣化,因而使設計難度增大,使施工過程也變得更復雜,設計難免不周詳,在施工過程中常常需要根據業主要求變更設計,這就會導致施工費用及工期的變化。(2)施工方法變更。承包商在執行業主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和進度計劃時,因種種原因報請業主代表批準后對具體施工方案的修改。(3)業主代表的指令。業主代表在行使其合同權利、履行職責時,為保證工程達到既定目標,在其管理范圍內的指令,如:縮短工期、改換材料、采取某項措施、迎接檢查等。(4)提高設備、原材料質量標準引起的價差。(5)圖紙有誤或業主代表、工程師指令有誤,造成的返工、窩工、停工等。
4 整個工程各個合同之間的制約和聯系。由于前面提到的建設工程的特點,往往一個工程不可能只選一個承包商,而實際上是選多個各具所長的承包商進行。這樣,一個工程就會有多個合同,而各個合同的界而有時劃分模糊。另外,其中一個承包商存在工期延誤,也可能對其他承包商造成影響。例如,在水電工程中,特別是承擔廠房土建施工的承包商如果發生工期延誤,無論責任是業主還是承包商的,則會對其他機電商造成一連串的延誤。
5 業主違約。常見的業主違約情況有以下幾種:(1)業主沒有按合同要求的時間提供施工場地,包括辦理土地征用、拆遷補償、平整場地等。(2)沒有按規定的時間交付設計圖紙或組織承包商和設計單位進行圖紙會審和技術交底。(3)業主不按時支付工程款,導致工程無法進行或無正當理由不支付工程竣工結算價款。(4)不按時提供約定的材料設備,或提供的材料設備不符合合同標準。
三、工程索賠風險的分析方法
1 敏感性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SensitiveAnalys)只考慮影響工程目標成本的幾個主要因素的變化,如利率、投資額、運行成本等。它的結果可以為決策者提供工程目標成本對哪個成本單項因素的變化最為敏感,哪個其次,可以相應排出對成本單項的敏感性排序:一般在項目決策階段的可行性研究中使用敏感性分析方法分析工程風險。使用敏感性分析方法分析工程風險不可能得出具體的風險影響程度資金值,它只能說明一種影響程度。這種方法能向決策者簡要提供可能影響項目成本變化的因素及其影響的重要程度,使決策者在作最終決策前考慮這些因素的影響,并優先考慮某種最敏感因素對成本的影響。因此,敏感性分析方法一般被認為是一個有用的決策工具。
2 層次分析法。層次分析法是一種強有力的系統分析加運籌學方法,對多因素、多標準、多方案的綜合評價及趨勢預測相當有效。而對由“方案層加因素層加目標層”構成的遞階層次結構決策分析問題,給出了一整套處理方法與過程。它解決了工程風險分析中主、客觀結論結合過程中潛在風險因素或子因素的評價,很難用定量數字來描述的困難;它處理問題的程序與管理者的思維程序、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相一致,并用系統分析的方法,把整個項目分解為若干工作包,再逐一考慮每一工作包的風險程度。在考慮過程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結果,為管理者提供一個全而了解項目全過程風險的機會。
3 蒙特卡羅方法。蒙特卡羅方法(Mmile Carlo Simulallon)又稱隨機抽樣或統計實驗方法,它是估計經濟風險和工程風險常用的一種力法。它可以直接處理每一個風險因素的不確定性,并把這種不確定性在成本方面的影響以概率分布的形式表現出來。它是一種多元素變化方法,在該方法中所有的元素都同時受風險不確定性的影響,由此克服了敏感性分析方法受一維元素變化的局限性。另外,可以編制計算機軟件來對模擬
過程進行處理,大大節約了時間,并且這種技術既有對項目結構分析,又有對風險因素的定量評價,因此比較適合在大中型項目中應用,該技術的難點在于對風險因素相關性的辨別與評價。
4 決策樹分析。所謂決策樹就是一張圖,描述了各種決策力案以及相關的偶然事件之問的相互影響。它把有關決策的相關因素分解開來,逐項計算其概率和期望值,并進行方案的比較和選擇。決策樹方法不僅可以用來解決單階段的決策問題,而且可以用來解決多階段的決策問題,它具有層次清晰、不遺漏、不易錯的優點。
決策樹法是被廣泛采用的一種風險決策的方法,它具有明確直觀的特點,易于解決復雜的風險決策問題,但這種方法沒有考慮到時間的影響因素。動態決策樹方法是在決策樹方法基礎上得出的,既有決策樹法的優點,又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資金的時間價值可以采用銀行利率、內部基準收益率、貸款的利率來加以衡量與體現。
5 影響圖分析法(Influence Diagram)。影響圖分析法(nfluenceDiagram)作為有效的建模工具和分析方法,既適合決策者思考問題的方式,又能達到決策分析所應具有的準確性,是表達不確定性變量和決策的一種圖形方式,影響圖是由一個有向圖構成的網絡。它用直觀緊湊的圖形表示出問題中主要變量間的相互關系,并可以清楚地揭示出變量間存在的相互獨贏性及進行決策所需的信息流。它既可作為一般直觀的定性分析工具,又可以研究成為由計算機實現的正規數量分析的手段。在以往的決策分析中,分析風險因素對項目的影響時,每個風險因素是相互獨立的,互不聯系,而實際中各種風險因素之間存在一種必然的聯系與相互作用,這種風險因素之間的影響,在以往的評價中都隱藏在專家評價過程中近似地處理了。影響圖技術的提出正好彌補了這一空白,但它仍有許多有待進一步完善的地方,影響圖的定義還要擴展,運算還要簡化。目前關于影響圖的應用實例還很少。而且還未有較成功的,但是影響圖技術為工程風險分析提供了一種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新思路,它的應用前景很廣闊。
6 盈虧平衡分析法。盈虧平衡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在一定的市場、生產能力及經營管理條件下,研究項目成本與收益的平衡關系的方法。盈虧平衡分析又稱平衡點臨界點、保本點、兩平點、轉折點分析,廣泛應用于預測成本、收入、利潤,編制利潤計劃,估計售價、銷量、成本水平變動剝利潤的影響,為各幣種決策提供必要的信息,并可用于項目的安全性分析。
將盈虧平衡分析應用于項目風險量化,是根據盈虧平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假定與項目相關的各種風險因素不發生變化,在此基礎上,進行平衡點分析。一般適用于項目的費用分析或收益分析。
四、索賠風險識別
把經歷的風險事件及其來源羅列出來,編寫成一張核對表,項目管理人員就很容易知道本項目會有哪些潛在的風險,這就是核對表法。核對表可以包含多種內容,例如以前工程項同成功或失敗的原因、項同其他方而規劃的結果(范圍、成本、質量、進度、采購與合同、人力資源與溝通等計劃結果)、項目的工程概況、項目班子成員的技能、項目可用的資源等等,還可以到保險公司去收集資料,認真研究其中的保險例外,這些東西都能提醒還有哪些風險尚未索取(如表1所示)。
下面我們就可以利用這種簡單、直觀的方法列出索賠風險源,對于非專業工程技術人員的業主管理者來說,這種方法最簡單明了。采用核對表法將這些風險源一一羅列出來,并將評價這些風險源的指標也列入表內。
PV、BE、F是用來描述合同狀態變化的三項指標,在下一節中會具體進行解釋;PV:表示合同條件變化產生的損失可能性程度向量;BE:表示產生合同條件變化的對方責任程度向量;F:表示產生合同條件變化的可信程度向量;PV、BE、F的值均由專家打分法得出。
五、煤炭企業對工程索賠風險的預防措施
大力發展非煤產業是部分煤炭企業的一個發展力向,在煤炭企業發展過程中,大量的基礎設施需要建設。煤炭企業作為業主,為了防止或減少施工索賠的風險,在工程的各個階段,對可能發生的潛在風險都應當充分考慮并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具體的預防措施包括:
1 煤炭企業應建立一個高素質的項目管理團隊。煤炭企業作為業主,要預防工程索賠事件的發生,必然要建立一個高素質的項月管理團隊和相應的組織機構。一個高素質的項目管理團隊不僅應包括經驗豐富的項目管理人員,核心管理人員還應具有相應的工程索賠經驗。
關鍵詞:模糊決策矩陣 信息熵 熵權 模糊多屬性決策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b)-0022-03
多屬性決策(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MADM)是指決策者按照已知的決策準則,對一組離散、有限的方案進行評價和選擇的問題。由于MADM廣泛存在于社會的各個領域,如項目的投資、人才的考核、政策的制定、效益的評估、戰略的部署等等,所以長久以來MADM問題一直是決策分析的研究熱點之一。但現實的許多決策問題中,決策者常常會遇到一些難以準確描述的事物,即事物表現出一種亦此亦彼且不滿足排中律的模糊性。模糊集和多屬性決策相結合形成了模糊多屬性決策(FMADM),成為當今最有發展前途、最前沿的研究領域之一。面對錯綜復雜、千變萬化的工程系統,模糊決策矩陣是描述決策者對方案或者屬性偏好的一個非常普遍、可行、合理、及強有力的重要工具。且決策者的最終目標就是對方案集X中的元素進行排序或擇優,故對基于模糊決策矩陣(包括AHP中的模糊判斷矩陣)MADM方法的研究具有明顯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
而在多屬性模糊決策中,關于不同屬性的權重的取值歷來是模糊多屬性決策問題中的重要一環。權重的選擇只靠選擇者的主觀評斷或者專家系統,已經很難具有說服力。雖然關于變權的定義也多有出現,但大多是定義在基礎權重上的不同迭代算法,雖實現了權重的變化,但也脫離不了開始的基礎權重,和本身系統的屬性值關聯不大,不能很好的體現可選擇對象自身的含義。而在信息論中,信息熵是基礎概念,來描述信息系統的不確定性的大小。它是關于通訊系統的描述函數,熵值越大,表明系統越不確定性大,無序性大,反之說明系統確定性大。信息論中的模型本身就是一個多屬性系統,因此,可以將信息熵和多屬性決策進行結合。本文討論了基于信息熵定義的一種依靠模糊決策矩陣生成的權重方法,并在其基礎上予以改進,并形成多屬性的模糊決策的算法,具體解決了關于項目投資的多屬性模糊決策問題。
1 多屬性模糊決策的相關理論
定義1.1[1]:記為決策方案集合。為多屬性評價指標集合,對于待定的方案相對評價指標屬性進行評估得到的屬性值為元素構成的矩陣稱作是多屬性決策的決策矩陣,經過一定的規范化方法得到的規范化指標構成的矩陣叫做規范化決策矩陣,可記作。
其中,指標屬性采取模糊方法取得的屬性值得到的決策矩陣叫做模糊決策矩陣。本文采取梯形模糊數來選擇指標屬性值。
定義1.2[2]:記,,稱為梯形模糊數。其隸屬度函數,可以表示為:
。則模糊決策矩陣的元素為:
。表明個可選擇對象,個評價屬性。模糊決策矩陣進行規范化后的矩陣記為,其中。
定義1.3[3]:成本性屬性指標是指屬性值越小對系統越有益的屬性,比如投資成本,政治經濟影響程度,技術手段強弱,風險分析等等。規范化成本型指標公式可定義如下:
。
因為本文選取的是梯形模糊數,且。
則上述算式可變為,。
定義1.4:效益型屬性指屬性值越大對整個選擇月有益的屬性指標。比如經濟增長分析,社會效益,可靠性分析等等,對于效益型屬性指標的規范化公式可如下定義:
,
本文則可轉化為。
定義1.5[3]:固定型指標指標指指標穩定,趨近某個固定值時候對于選擇越有益的屬性指標,比如電子元件使用時間,期貨上市時間等等。
規范化公式為:。
定義1.6[4]:歸一化規范化矩陣:
,
梯形模糊數的數學期望即。
2 熵權的定義及其改進
定義2.1[5]:熵是熱力學中的概念,在信息論中熵是針對于系統、通訊不確定性的一種度量。
考慮一個概率空間,個概率實驗離散信源熵。
由定義可知信息熵,且當概率等概分布時候,熵值最大(本文取自然對數)。
由于熵的定義不符合權值的取值范圍,因此,要對上述熵值進行改進。
定義2.2[4]定義熵為。第個屬性的分散程度可表示為,代表指標重要程度。第個指標分散的程度越高,表明該指標重要性越大,越容易選擇,反之亦然。
定義2.3:定義熵權,。明顯可得。
這種定義的熵權不僅是可變權重,而且具有基于模糊決策矩陣的可變性和普遍性,但是在文獻[7]中,作者指出該定義方式,當熵值時,即分散度時,容易由熵值得微小差別而導致熵權的劇烈變化,因此對其可以進行改進。
從而得到的,
比較大小仍可得結果是。
分析兩種結果可知,第二種改進的熵權計算均勻熵值,改進后的權值更符合實際,能有效的規免熵權的大幅度變化。從實際來看方案的投入最小,風險最小,收益第二,相對優選,而則投入最大,風險最大,收益最小,當然是末選,也符合實際情況。
6 結語
模糊多屬性決策問題已經日益成為模糊決策的重要議題,本文基于信息熵的定義給出了新的熵權的算式,給出了以梯形模糊數得到屬性值為元素的模糊決策矩陣,并將其規范歸一化,屬性值加權得到的模糊數進行排序,并作用于實例,得到了良好的驗證,為模糊多屬性決策問題的研究補充了新的探索方法。
參考文獻
[1] 左軍.多目標決策分析[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91.
[2] 胡寶清.模糊理論基礎[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
[3] 余勝春.基于信息熵的多屬性參數系統決策方法[J].數學雜志,2012(6):164-167.
[4] 盧志剛.基于信息熵的模糊多屬性決策供應商選擇方法[J].計算機系統應用,2012,21(8):170-174.
[5] 曹雪虹,張宗橙.信息論與編碼[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關鍵詞】全面預算管理;石油企業;成本控制
全面預算管理是指企業在其戰略目標的指導下,為了實現優化企業資源配置、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目標,對企業的生產經營、銷售、以及財務等環節進行統籌的安排,以貨幣和其他的數量形式來反映的,對企業未來時間內所有經營活動的行動計劃及相應措施進行的數量說明。全面預算管理自從上個世紀20年代在美國的通用電氣、杜邦、通用汽車公司產生之后,很快就成了大型工商企業的標準作業程序。近年來,國內外石油企業逐步重視了全面預算方法與企業成本控制的結合。本文基于這樣的背景,探討國內外石油企業基于全面預算方法的成本控制解決方案。
一、石油企業成本特點與控制要求
石油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具有高投入、高能耗、高成本、高風險的特點。基于石油產品本身特性,其與其他工業相比具有自己的成本特點:(1)低成本戰略是石油企業適應市場變化的重要選擇。油氣產品是具有不可再生、稀缺性的資源產品。在同等條件下,更低的成本意味著能更好地應對油氣市場的波動、更多開采油氣資源、更好地經濟效益。因此,實施有效的低成本發展戰略,已成為石油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2)石油企業具有全過程的成本結構。石油企業生產是一個連續作業的過程。基于這一特點,一方面,石油企業成本體現在勘探開發生產全過程中,成本控制鏈條長,難度大;另一方面,油氣資源從勘探到建成到投產周期長,較長的生產周期導致油氣生產的市場風險加大。(3)石油企業的成本動因構成復雜,變化形式多樣。石油作為一種地下資源,其發現與開采受到自然環境、地質情況、油藏特征及埋深條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油氣勘探開發生產是一個反復實踐、不斷認識的過程,期間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技術。面對諸多的不確定因素,如何有效地進行成本管理,是實現降本增效的關鍵。(4)石油企業的成本發生具有剛性。油氣生產存在著產量自然遞減規律。當油氣產量呈下降趨勢的時候,特別是油田進入生產中后期時,為了維持原有油氣生產規模,需要追加的投入逐漸增加,于是就出現了油氣產量不斷遞減,而油氣成本卻不斷上升的現象。因此,要從油田實際出發,綜合分析油田產量、技術水平、成本等因素,弄清成本控制的底線是多少。
二、全面預算管理在石油企業成本控制中的作用
近年來,隨著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日益加劇,石油企業在資源獲取和市場占有上的競爭日益激烈。在這樣的背景下,要保持企業的長足發展和強勁的競爭勢頭,成本控制就不能單純的局限在費用控制上,而必須與經濟市場環境、企業戰略目標、經營策略和方式、生產技術水平有機的結合起來,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成本控制體系,使企業管理者及時、準確的做出決策,有效控制成本,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提高市場競爭力。基于此背景,全面預算方法在企業成本控制中的作用,正逐步被石油企業所關注:
(1)全面預算管理能有力支持石油企業成本戰略的實施
全面預算管理的終極目標是實現企業戰略,是企業戰略的具體化和量化。要從戰略的角度來審視全面預算管理,構建完整的預算管理體系,將有助于長期競爭優勢的形成和保持。從這個意義上說,預算就是要體現戰略的思想,保障戰略的實施,沒有預算的戰略是空洞的,發過來,沒有戰略的預算是沒有方向的。因此,通過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施,使得石油企業低成本戰略在生產經營各個環節得以體現并具體化為量化指標,以利于企業戰略目標的執行。
(2)全面預算管理能貫穿石油企業成本發生的全過程發揮作用
全面預算管理的核心體現在“全面”上,它包括“全方位編制、全過程控制、全員參與”。全面預算管理內容涵蓋業務預算、財務預算、資本預算、籌資預算;在“全過程控制”上,一方面體現在勘探、開發、生產、銷售等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一方面體現在從計劃到采辦、籌款、執行、入賬的完整流程;“全員參與”指的是從管理層到員工,通過預算目標的層層分解,每一人都是預算執行與控制的責任主體。通過全面預算管理,把影響成本的各個環節、各個要素有機聯系起來,系統管理,系統運作,真正實現了成本的全過程控制。
(3)全面預算管理能增強石油企業成本管理的前瞻性和主動性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動蕩莫測的油價,借助全面預算管理的方法,綜合分析企業自身的產量、資源、技術、成本等因素,弄清成本控制的底線是多少。在什么樣的產量規模和油價下,成本控制在什么程度,可以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狀況,成本上升到什么程度是可以承受的,上升到什么程度是需要報警的,等等,從而建立起成本預警機制。構建能反映產量與成本,油價與成本及產量、成本、利潤之間變動關系的動態模型,及時準確地反映原油產量、成本、油價與利潤的動態對應關系和區間,確定不同油價下油田的邊際產量、邊際成本和邊際利潤,把油價、產量的變化同成本的控制聯系起來。針對相互間的變動情況,及時采取措施,把握主動,最大限度地減少和規避經營風險。
三、全面預算管理在石油企業成本控制中的應用策略
1綜合決策分析缺乏時空維度的支持
煤礦安全生產和管理是一個與時間和空間相關的過程,其綜合決策分析離不開時間和空間維度的參與,而現有的煤礦信息系統往往缺乏時空維度的決策分析工具,如拓撲分析、緩沖區分析、密度分析、疊置分析、時間和空間趨勢探測分析、時間/空間關聯分析、時間/空間自回歸分析等。煤礦安全生產內涵豐富,既包含了日常性事務性的風險超前預控管理,又包含即時性的風險識別、監測、預測乃至預警,這就給安全生產管理的各類信息系統建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滿足監控實時化、系統集成化、數據海量化、分析決策在線化和智能化,這些都是目前信息系統建設的短板。上述問題的存在使得我國煤礦安全生產形勢沒有本質的好轉,諸多信息化建設成果(硬件、軟件)在煤礦安全生產過程中也沒有起到預期的成效。
2煤礦安全生產大數據分析系統
2.1大數據分析的概念大數據分析
是指數據量急劇積累迅速超出主流軟件工具和人類思維處理的極限,大數據與傳統數據比較起來,有四大特征:數據體量巨大(Volume)、數據類型繁多(Variety)、數據價值密度低(Value)、更新速度快時效高(Velocity)。大數據分析需要全新的數據處理理念和分析工具,洞察發現海量高速增長信息中潛藏的價值[4]。從理念上,大數據分析與傳統數據分析有三大轉變:要全體不要抽樣,要效率不要絕對精確,要相關不要因果。針對大數據,既有的技術架構和分析工具已經無法滿足要求,需要全新的數據分析方法和技術,這其中包括:(1)大數據分析可視化方法;(2)大數據挖掘算法;(3)預測性分析能力;(4)語義處理能力;(5)數據質量和數據管理技術。
2.2大數據分析系統的建設
根據大數據處理和分析的理念,煤礦安全大數據分析系統的建設目標包括:數據綜合集成、安全知識集成、三維虛擬可視化展示、煤礦安全動態分析診斷。具體建設內容包括:(1)基于物聯網/云計算技術的煤礦安全綜合數據庫。建設煤礦安全大數據分析診斷系統,首先要利用物聯網和云計算技術實現全面綜合的數據集成,將基礎空間和屬性數據、在線監測的實時性數據、專業業務系統的事務性數據綜合集成起來,構建煤礦安全綜合數據庫。(2)基于專家系統的煤礦安全專家知識庫。針對知識集成的目標,整理規范規程體系中的經驗或者理論知識(煤礦安全規程、煤礦作業規程、三違行為知識、隱患界定知識、評估模型、設備操作規程知識、工種操作規程知識),構建煤礦安全動態分析診斷的專家知識庫。(3)建設三維虛擬礦井可視化平臺。針對信息和知識三維虛擬礦井可視化展示分析,主要的建設內容是基于高精度地質模型理論研究開發三維虛擬礦井平臺,實現地層建模、鉆孔建模、斷層建模、工作面建模和巷道建模等工作。然后,基于三維虛擬礦井平臺,實現數據和知識可視化、煤礦安全生產活動可視化、分析和決策過程可視化。(4)研發煤礦安全動態分析系統。針對基于專家知識庫的煤礦安全生產分析決策,需要利用煤礦安全綜合數據庫中的基礎數據、實時監測數據以及事務性數據,根據煤礦安全專家知識庫進行煤礦安全生產狀況評估、推理和演繹,動態分析診斷煤礦安全生產的現狀與趨勢、預測未來,并針對煤礦應急現象做出科學合理的響應對策。
3結語
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分析帶來了新的數據處理和分析的視野[5],也必將影響煤礦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成為提升煤礦安全生產水平的核心信息技術手段。與互聯網、電子商務、電信通信等行業相比,煤炭行業在這方面的發展稍稍晚一些。因此,煤礦科技研究工作者需要抓住時機,在大數據分析處理的研究和應用上付出更大努力,推動煤礦信息化建設發展。
作者:魏忠奎 袁傳增 單位:山東能源棗礦集團田陳煤礦
一定的資金,可能會有很多的投資機會,這就要進行投資決策。由于未來情況總是不確定的,傳統的決策分析方法是剛性的(即立即接受或放棄),不能根據環境的變化對投資項目進行拓展或放棄,以此帶來收益或減少損失。借鑒金融思想的實物期權方法能彌補傳統方法的不足,很好地適應不確定環境下的動態且靈活的投資策略。
實物期權是以期權概念定義的現實選擇權,它是指公司進行長期投資在決策時能根據在決策時不確定的因素改變行為的權利。假設一項項目投資賦予決策者在未來采取一定投資決策的權利而不是義務,那么這項投資就會有實物期權。
企業投資項目中或多或少都包含一個或多個實物期權,這些實物期權的價值評估大多可通過運用金融期權定價的布萊克-舒爾斯模型得出。分析投資項目所包含的實物期權的敏感性即是對該模型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使管理者在決策及管理過程中利用實物期權各影響因素的敏感性水平來主動地調整項目投資的具體方案和投資戰略,控制項目的風險水平,提高投資項目收益。
實物期權的敏感性分析
實物期權與金融期權相關因素的比較
金融期權定價的布萊克-舒爾斯模型的影響因素包括市場價格、約定價格、無風險利率、波動率及到期時間等,而利用實物期權方法評價投資項目的前提就是找出投資項目與這幾個因素的對應特征。
首先,與投資項目中所能得到的全部現金流量的現值相對應的是市場價格。
其次,金融期權中的執行價格在實物期權中的等值含義就是投資項目有效期內的全部固定成本的現值,它與投資項目的水平、生產經營規模以及與原有生產經營技術的關聯程度有關。
再次,到期時間在實物期權中的對應含義是失去投資機會的時間,而并不是指投資項目的有效時間。當到期時間越短,如產品的生命周期越短,期權的價值就越低,決策者會加速投資。
第四,波動率是一個不可預見性的指標。在數值上是相關現金流入價值增長率的標準差。在實物期權中,投資項目的未來現金流與其技術及市場等影響因素的不確定性有關,這種不確定性就相當于波動率,可用項目收益的標準差來描述。
第五,無風險利率是與期權有效期相同的無風險證券的年利率,在金融期權與實物期權中含義是基本相同的。
實物期權中的各因素的敏感性
實物期權價值對項目預期現金流量的現值的敏感性的大小可以由求實物期權的價值對于其現金流量的現值的一階偏導數得出。因此,買入型實物期權對現金流量的現值S的敏感性為:
上式反映的是持有實物期權相對于持有投資項目的風險大小,由N (d1)可知敏感性的大小介于0和1之間,且投資項目預期現金流量的現值S越大,敏感性越大。
同理,實物期權價值對投資成本敏感性的大小可以由求對投資成本的一階偏導數得出,因此,買入型實物期權對投資成本X的敏感性為:
上式中的負號表示實物期權對投資成本的敏感性是一個負值,而敏感性的絕對值會隨著投資成本的增加而變大。
買入型實物期權對距離失去機會時間t的敏感性為:
由上式不難證明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對距離失去投資機會的時間t的敏感性將隨著t的變小而逐漸增大。
買入型實物期權對項目不確定性σ的敏感性為:
由上式可以證明,隨著σ的增大,買入型實物期權的價值會相應增大。
買入型實物期權對無風險利率r的敏感性為:
由上式可知買入型實物期權對無風險利率的敏感性總是大于0,因此,買入型實物期權與無風險利率r之間存在著正向變動的關系。
案例分析
某公司投資220萬元建一項目,預計投資后的現金流入現值為200萬元,按凈現值法計算出的凈現值為-20,項目需放棄。但是,現在該項目有一年的延遲期,即,項目可在一年后再投資。已知市場波動率為0.3,無風險利率為6%。
由案例中條件可知,S=200,X=220,t=1,σ=0.3,r=0.06。根據分析結果,計算出實物期權對預期現金流量的現值S、對投資成本X、對距離失去機會時間t的敏感性、對波動性σ的敏感性、對無風險利率r的敏感性分別為0.5129、-0.3715、16.8683、79.76、81.7388。
除了對投資成本的敏感性為負之外,實物期權對其余四項參數敏感性都為正數,說明投資成本與期權的價值呈負相關,而其余四項與期權的價值呈正相關。并且期權的價值對各因素的敏感性的大小由大至小依次為無風險利率、波動性、投資延遲的時間、現金流量和投資成本。
實物期權敏感性分析的幾點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