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8 17:16:3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手術室優質護理新亮點,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張掖市人民醫院
錢耀文院長在講話中指出:醫療安全是醫療質量管理的核心內容,是一所綜合醫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同時也涉及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一要認清形勢,正視易發醫療事故的自身因素及其后果;二要統一認識,增強搞好醫療安全工作的緊迫感、責任感;三要排查整改,消除醫療事故多發的隱患。四是預防為主,確保醫療安全;五是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確保醫療安全工作取得實效。
ICU國際合作研究啟動
4月18日,25個國家約500家ICU同時啟動參與一項國際性的合作研究――鹽水或蛋白作為復蘇液體的評價―轉化為臨床實踐的研究(The Saline Albumin Fluid Evaluation Translation of Research Into Practice Study,SAFE TRIPS)。中國51家ICU也參與了該項研究。
落戶邕城
南寧市國際兒童醫院
4月8日,南寧市國際兒童醫院奠基儀式在鳳嶺舉行,總投資3-5億元,分3期進行建設,預計2008年6月開業。
常山采取四項措施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每月10日在全縣所有醫療衛生單位舉行“醫患溝通日”面對面交流活動。
在各醫療衛生單位服務窗口設立醫患溝通“回音壁”,讓群眾能在第一時間內了解到最新動態;
在常山衛生網開設“醫患溝通專欄”,開通社會調查和公眾留言功能,創造醫患互動平臺。
各醫療衛生單位建立領導聯系科室、醫患聯系卡、隨訪、工休座談制度,向不同患者及服務對象提供健康宣教平臺。
電話預約專家號80%閑置
邵逸夫醫院
邵逸夫醫院門診辦透露,雖然醫院早就開通了預約電話專家號,但從目前的門診情況來看,電話預約專家號80%閑置,與此相反,很多患者都往掛號大廳里擠。
6年堅持社區服務
北京中醫醫院
從4月1日起,北京市東城區寬街、東直門、花園路社區衛生服務站每天都有北京中醫醫院的專家前去出診。同時,還將承擔起對社區衛生服務站醫療人員的專業技術指導和培訓,以及面向社區居民的健康宣傳教育工作。這是落實國家衛生部、北京市衛生局《關于公立醫院對口支援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意見》的具體行動,標志著三級甲等醫院對口支援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正式啟動。
國內首個液相芯片平臺
LIQUICHIP200落戶齊魯醫院
標志著齊魯醫院在整合微球雙熒光標記和液流分散激光自動檢測等領域的診斷技術,已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上海市青光眼俱樂部十周年慶典
上海市青光眼俱樂部成立十周年慶典在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舉行。上海市醫學會學術會務部主任夏英宗出席慶典并致辭,該俱樂部創辦人、著名青光眼專家、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院長孫興懷教授回顧了俱樂部“追求光明,服務社會”的十年歷程。
中國-加拿大兒科高級專科醫師
培訓項目招募學員
為促進和提高我國兒科相關專業(傳染感染性疾病、急救)的診斷、治療、預防、控制和規范化管理水平,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和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兒童醫院國際兒童健康中心共同舉辦中國-加拿大專科醫師高級培訓項目,現在全國范圍內招募學員。
上海為14萬醫務人員建立醫德檔案
上海市衛生局向全市醫療機構下發《關于在全市衛生系統建立醫德檔案制度的通知》,決定 在全市醫療機構全面實施醫德檔案制度,凡是醫務人員發生收受“紅包”、商業賄賂等行風問題,將取消當年評優、評職稱資格或者緩聘、解職、待聘。
臨床實驗室檢驗結果互認
北京中醫醫院
北京中醫醫院通過北京市衛生局驗收,被批準成為北京市三級醫院臨床實驗室檢驗結果互認單位。醫院臨床檢驗結果互認的推廣,避免了重復檢查,有利于降低患者醫療費用。
醫學學科骨干進人民醫院學習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來自河北、山西、貴州等省醫學學科骨干30人,在北京大學醫學部進行了一個月的公共課培訓后進入人民醫院。繼教處為學員們進行了三天有關醫療法規、傳染病報告和醫院規章制度等方面的崗前培訓。學員們已于4月6日進入科室,采用導師制的培訓方式。他們將經過11個月的臨床、教學、科研全方位的培訓,成為原單位學科的骨干力量。
三透明讓患者放心
湘潭市中心醫院
首先是治療、檢查程序透明。一進院,責任護士就遞交治療、檢查的項目、時間、地點,讓人一目了然,心中有數。再是經費透明。在治療或檢查申報單上附上服務憑證,并且一天一張單,倘若發現誤差可及時校對、勘正。第三是使用的藥物透明。在每個病人的床位上,明確標示了用藥的名稱、數量、使用時間。
醫療扶貧獲好評
湖南省人民醫院
該院按對口扶貧單位鳳凰縣人民醫院2007年度受援計劃,定期派出專業人員進行幫扶,已接收鳳凰縣人民醫院8名醫務人員免費進修,同時在資金援助方面將不會低于去年的15萬元,并采取各種形式幫助建立特色科室。
創建無痛醫院
柳州市工人醫院
柳州市工人醫院組建了由門診、診療室、病房一整套專業規范的疼痛治療病區,由經驗豐富的骨科和麻醉科醫師組成醫療團隊,引進臭氧治療儀治療疼痛。臭氧治療疼痛的機理是,利用臭氧強氧化能力消炎滅菌,對健康細胞無害;能調節免疫系統,分解有毒物質;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機體迅速恢復。它被應用于超過40種疾病的治療,諸如腰椎間盤突出癥、腰肌勞損、關節炎、心血管病、動脈硬化癥等。
醫院“排隊推動日”
北京積水潭醫院
黨委書記劉方、副書記那佳親臨門診宣傳排隊推動日,疏導患者排隊就醫。志愿者獻上一支康乃馨,排隊人群手中舉的一支支鮮艷的花朵,在醫院大廳窗口前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從醫院院長的視角看現代社會的醫療》
日本弘前大學醫學部教授原田征行4月為北京積水潭醫院員工及教育處全體學生做了一場題為《從醫院院長的視角看現代社會的醫療》的講座。院長田偉、黨委書記劉方、副書記那佳等院領導、科主任一同出席,北大醫學院在讀研究生、本科生也聆聽了這次講座。
協和今年23項重點工作
北京協和醫院
1. 改進營養部的工作,提高患者飲食質量。
2. 改造公共衛生間設施。
3. 啟動特困患者資助工作。
4. 調整手術科室布局和工作流程。
5. 落實科研崗位設置及待遇。
6. 按時完成手術室改造工程。
7. 全力推進保健基地工程建設。
8. 大力推進北區拆遷和門診急診樓開工。
9. 爭取增加醫院人員編制。
10. 開放部分停車場,提供臨時車位服務本院職工。
11. 完善院區引導標識。
12. 啟動老年公寓籌建工作。
13. 落實離退休老同志住房差額補貼。
14. 完成管理干部職稱評定。
15. 開展職工和管理干部培訓。
16. 增加透明度,加強院務公開。
17. 增加特需病房。
18. 全面啟動門診醫生信息工作站建設。
19. 推進過敏原生產基地建設。
20. 推進北京協和醫學中心籌建工作。
21. 繼續開展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
22. 根據中央規定開展清產核資工作。
23. 啟動支援社區衛生工作。
射頻消融術取得新進展
北京兒童醫院
北京兒童醫院心臟中心2006年完成94例小兒射頻消融術。其中,最小年齡為1歲男孩,患有小兒無休止室性心動過速;最大16歲,平均年齡7.6歲,平均住院日為5天,平均住院費用2萬左右。目前統計成功率為92%,無并發癥出現。
湖北擬定腹股溝疝治療標準
華中科大協和醫院
從華中科大協和醫院舉辦的世界腹股溝疝研討會上傳出消息:疝氣成形術規范有望今年擬定,此舉將統一湖北省此類疾病的治療準則。武漢協和醫院疝普外科專家鄭啟昌教授說,外科手術在臨床實踐中被證明是治愈腹股溝疝唯一有效的方法,而“李金斯坦無張力疝成形術”是國際公認的治療腹股溝疝手術的“金標準”。
主動脈夾層腹膜支架植入術成功
武漢協和醫院
今年3月初,一位來自湖北隨州36歲高血壓患者,因為劇烈胸痛被診斷為主動脈夾層,患者曾一度心灰意冷、絕望至極。在該院心外科醫師協助完成股動脈切開術后,心內科曾秋棠教授、王祥副教授為患者成功進行了支架介入治療。整個過程非常順利,當最后一楨主動脈造影顯示夾層破口被完全封閉后,導管室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術后這名年輕的患者激動地說:“謝謝醫生們,謝謝協和醫院,我的生命又可以繼續了”。心研所主動脈夾層介入治療的獨立開展,表明該院主動脈夾層治療走在了國內前列。
叫響“人文護理”
襄樊市第一人民醫院
“在環境優美、設施先進的襄樊市第一人民醫院,被人們稱為白衣天使的護士,成為了新亮點,她們舉手投足之間,無一不展現出天使特有的氣質和溫柔。她們人性化、親情化、感知化的優質服務,為我們患者營造了一種溫馨舒適、安逸和諧的就醫氛圍。”這是4月6日,一位患者家屬在寫給該院的感謝信中的一段真情感言。
近年,該院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在廣泛開展整體護理、爭創“星級護士”活動后,又著力打造學習型、創新型護理隊伍。根據各科室患者的特點,實施個性化、有針對性的“特色護理”,充分體現了人文精神。
半離體自體肝移植達世界先進水平
湘雅三醫院
4名通過半離體自體肝移植手術獲得成功的患者登臺“亮相”,標志著湘雅三醫院葉啟發教授在肝臟外科移植領域中獲得重大突破,為我國治療肝內占位性病變(各種良、惡性腫瘤)開辟了一條全新的通道,治療效果達世界先進水平。
心臟主動脈瓣置換術成功
柳州市中醫院
柳州市中醫院心胸外科采用體外循環胸腔鏡技術成功完成了一例心臟主動脈瓣置換術,這是廣西區內首次在胸腔鏡下完成此類手術,目前國內尚未見此類手術的正式醫學文獻報道。
海南首例數字起搏器植入成功
海南省人民醫院
海南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成功為一位67歲高齡,患有病態竇房結綜合癥、三束支傳導阻滯合并陣發性心房顫動的女性患者,成功安裝了該省首臺具有抗房顫功能的數字起搏器(Vitatron T70A1)。數字起搏器的使用壽命較傳統起搏器更長,而價格與傳統起搏器相近。
競聘上崗
恒瑞醫藥
恒瑞醫藥采取競聘上崗的方式,確定QA主任、車間工藝員、分公司安全員等職位,共有18人參與了競聘。公司總經理周云曙、黨委副書記盧正清、副總經理蔣素梅以及生產和人力資源部負責人組成評審組,對競聘者進行答辯。
協和每天向社區醫院派一名醫生
北京協和醫院
協和與北京東城區衛生局、東城區社區醫療管理中心簽訂對口支援東城區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任務書和協議書。按照該任務書和協議書,北京協和醫院每天將向每個社區衛生站派出一名醫師,指導和幫助衛生站開展社區衛生工作。
協和對口支援的社區衛生站共有5個,外交部街社區醫療站、蘇州胡同社區醫療站、臺基廠社區醫療站、金融街社區醫療中心、西長安街社區醫療中心。派出醫師的主要任務是:指導社區全科醫師開展門診工作;幫助社區開展健康教育、健康促進工作;與社區全科醫師組成團隊,對社區范圍內的心血管病、腦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壓病等四種慢性病患者進行管理;培訓和帶教社區醫療衛生人員等。
通過JCI國際醫院認證
邵逸夫醫院
美國羅馬琳達大學醫學中心祝賀邵逸夫醫院通過JCI國際醫院認證。(圖為美國羅馬琳達大學醫學中心贈送的祝賀)
同仁進社區6互動
北京同仁醫院
讓患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實現六個互動:
1、醫生互動:醫院除了派出醫生在社區出診外,還將組織社區醫生來院進修、聽講座、參加查房等工作,建立社區醫師培訓體系;
2、患者互動:為轉診入院的社區患者開辟綠色通道;將醫院長期臥床病人和康復病人轉到社區的家庭病床進行恢復,加強社區家庭病床建設,解決臥床患者的看病難問題;
3、醫患互動:醫生到社區開展健康普查和健康教育活動,開展講座等宣教活動;
4、信息互動:社區醫療信息、患者的健康檔案等,與醫院的相關信息互通、共享;
5、教學互動:為了更好幫助社區留住人才、留好人才,將安排社區醫生參加醫院的教學工作;
6、科研互動:考慮到社區醫療站不具備良好的科研平臺,醫院將考慮社區醫生與醫院醫生共同參與部分科研課題的工作,這對社區醫生在醫療、科研及教學方面的發展和社區留住人才、留好人才將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建立公安民警就診“綠色通道”
新鄉市中心醫院
3月29日上午10時,該院與市公安局建立的該市公安民警就診“綠色通道”正式開通。新鄉市公安局副局長朱光輝指出,這是從優待警、解決民警后顧之憂、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全心全意解決民警困難有效地結合起來的一項重要舉措,是積極推行人性化管理,充分維護公安民警權益的有效措施,凝聚了警心,保護了民警的工作熱情。
清醒開顱術被媒體“聚焦”
新鄉結核病醫院
該院于3月17日成功進行了大陸首例清醒開顱術,受到國內媒體的廣泛關注,日前“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已成為媒體聚焦的熱點。
新法治療低位直腸癌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近日,該院普外二科應用雙吻合器為一名低位直腸癌實施了保留的根治手術,使本來需要造瘺的直腸癌患者,保住了和正常人一樣的排便功能。術后肛診檢查,吻合口距距離僅2.5-3cm左右,經術后1個多月的觀察,排便功能良好,患者非常滿意。迄今為止,該院已為三例患者實施了此類手術,全部獲得成功。
市中毒救治中心在該院掛牌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3月28日,洛陽市中毒救治中心在該院正式成立,洛陽市衛生局副局長劉保國與趙勇剛院長共同為中心揭牌。
洛陽市中毒救治中心是經市衛生局批準,由該院與科大法醫學院共同組成的大型中毒救治機構,承擔著洛陽地區中毒救援、臨床研究、技術咨詢、業務培訓及解毒藥物調劑的任務。
骨科肘部關節鏡技術填補市空白
焦作市人民醫院
5月18日上午該院為一名右肘部關節骨傷少年成功實施右肘關節粘連僵直松懈,填補了該市肘部關節鏡手術的技術空白。該院斥資80余萬元購進關節鏡投入使用,創傷小,恢復快,目前已成功為35名下肢關節病變的患者實施了手術。上肢肘部關節間隙小,血管神經豐富,手術風險大,目前該市其他醫院尚未開展。
朝鮮血液安全代表團考察
中國醫科大學盛京醫院
3月22日上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血液安全考察團一行五人,來到該院參觀考察臨床用血管理與血液病治療情況。考察團對該院貫徹輸血法規和對臨床輸血質量控制、管理細節、血液病治療中心建設、血液病綜合治療水平等給予充分的肯定,表示會將該院的經驗帶回國,加強朝鮮血液安全工作。
設立康復中心教學點
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
日前,巴中市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成立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康復中心教學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假肢矯形巴中市裝配點”授牌儀式在巴中市人民醫院隆重舉行。華西臨床醫學院曾智副院長、康復醫學科主任何成奇及相關專家參加了授牌儀式。
中華醫學雜志總編講學
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
2007年4月5日,中華醫學雜志社游蘇寧總編等一行5人,應邀赴該院講學。游蘇寧總編就期刊總體形勢與現狀分析,以及SCI與影響因子等問題做了精彩的講演。
造口傷口專科門診
四川省人民醫院
為更好、及時處理各種造口及其并發癥;促進復雜傷口的愈合;為大小便失禁患者解除痛苦,幫助患者早日回歸社會,提高生活質量,該院自2007年3月21日起開設造口傷口專科門診,為患者提供高質量專業的技術和咨詢服務。出診醫師為程克林,獲得世界造口治療師協會認可的“造口治療師文憑”。
獲醫藥衛生國際交流先進集體
四川綿陽第三人民醫院
四川省醫藥衛生國際交流促進會第三次大會于 4月12日在成都召開,該院榮膺四川省醫藥衛生國際交流促進會先進集體。
哈佛大學教授講學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Mt. Auburn醫院傳染病專家Dr?Stephen H?Zinner訪問了重慶醫科大學及附屬二院。教授就“美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和“傳染病研究進展”做了精彩的學術講座。會后參觀了學校海扶公司和教育部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此次訪問對該校與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合作與交流關系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對于該校重點學科―感染病學學科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海扶超聲聚焦刀臨床應用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所謂“海扶治療”,即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HIFU),是利用超聲波具有的組織穿透性和可聚焦性等物理特征。該技術將體外低能量超聲波聚焦于體內靶區,在腫瘤內產生瞬態高溫,殺死靶區內的腫瘤細胞。而不損傷治療區外組織,實現無創切除實體腫瘤,也稱之為超聲消融治療。在該院投入使用,為腫瘤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療方法,有效快捷,且費用較低。
首屆渝中南地區外科學術會議
重慶市涪陵中心醫院
來自涪陵、萬州、長壽、黔江、南川、梁平、墊江、豐都、彭水、石柱、武隆、酉陽、秀山等區縣的共230余名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該院專家先后作了題為《肝癌臨床治療選擇與評價》、《胸腰椎損傷的綜合分類與治療選擇》、《麻醉質量控制》、《腹腔鏡技術在普通外科的應用》、《顱腦腫瘤治療的新進展》、《危重病醫學科的建設與發展》、《多發性肋骨骨折的治療進展》、《外科醫生整形外科修復理念的培養和臨床應用探討》、《防止切口感染的護理干預》等專題發言。三峽中心醫院作了題為《人工關節置換術的療效評價》的專題報告。
青少年先天性心臟病普查
重慶市涪陵中心醫院
為了使該區患先天性心臟病的青少年能早日確診,針對全區鄉村小學生的“青少年先天性心臟病普查活動”,3月21日正式在清溪鎮拉開序幕。共檢查了980余名學生,發現有心律不齊、雜音的學生76名,發放宣傳資料200余份。
早產和胎兒醫學國際論壇
西南醫院
婦產科學會2007年5月在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舉行第二屆早產及胎兒醫學國際論壇。會議特別邀請了國際著名早產及胎兒醫學專家Philip J Steer、Ruben Quintero、Yves Ville、Kurt Hecher、Suren Sooranna、Tzekin Lau、Danny TN Leung等知名專家,專題介紹目前國外在早產的發病機制研究領域和胎兒宮內診斷與治療的最新進展,同時還邀請了國內著名專家學者林其德教授、楊慧霞教授、曾蔚越教授、劉興會教授等就早產的發生機制、預防、干預及處理,產前診斷新概念和新方法、胎兒監護和胎兒宮內處理等作一系列報告。參加人員授予I類繼續教育學分8分。
修復小兒貓咬傷上唇
第三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剛出生15天的嬰兒被貓咬掉一塊上嘴唇。日前,已經6歲的孩子在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口腔頜面外科接收了嘴唇修補手術。該院口腔頜面外科主任譚穎徽教授先為其上嘴唇的傷口進行精確測量,然后從其對應的下嘴唇處切下相應大小的下唇組織,契合到上嘴唇缺口處進行縫合。經過3個多小時的手術,成功完成一對上下對稱的嘴唇。
經皮椎間孔鏡技術國際研討會
第三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只需要局部麻醉就能完成腰椎間盤突出的手術治療。4月13日,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骨科主任周躍教授在“首屆經皮椎間孔鏡技術國際研討會”上向到會的國內外專家演示了他在國內率先掌握的經皮椎間孔鏡技術,為一位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實施了手術。
該技術在美國、德國、韓國等得到廣泛應用,經椎間孔或后旁正中椎間隙的安全三角區入路到達手術部,皮膚切口僅0.7cm,不破壞脊柱穩定性,無須切除椎旁肌肉和韌帶,減少手術對硬膜囊和神經根的干擾,術中基本不出血。術后不會在前方重要結構處留下瘢痕,遠期療效確切。可配合激光處理骨性結構。(圖為專家演示局麻下腰椎間盤突出手術)
“移動嬰兒急救病房”落戶
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野戰外科研究所
日前,裝備有國內最先進急救設備、相當于“移動嬰兒急救病房”的新生兒轉運急救車落戶院所。據悉,這種“移動嬰兒急救病房”能將車程擴展到10個小時、覆蓋整個重慶地區。轉運車配有氧氣袋、氧氣瓶、呼吸機、新生兒保暖箱、監護儀及輸液泵、各種管道、急救藥物、新生兒喉鏡、氣管插管及復蘇囊等設備,相當于一個新生兒急救病房。裝備有專門移動電話,可在途中根據病情對危重病兒隨時進行搶救和手術。
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優秀單位
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野戰外科研究所
2007年3月19日,渝中區衛生局對2006年度婦幼衛生和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工作進行了總結和表彰,該院獲唯一的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工作優秀單位獎。自2005年以來,該院鼓勵所有孕產婦進行HIV抗體篩查,對母嬰HIV感染者實行不歧視、不拒收、不傳播的三不措施,收治了一例HIV抗體陽性產婦,進行了很好的母嬰阻斷,所生嬰兒隨訪18個月未感染HIV病毒。該院兩次接受衛生部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項目專家組的檢查和全市醫療機構的參觀學習。
863計劃項目啟動會議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由放射治療科夏云飛教授負責的國家863計劃項目――“以生物學行為及分子特征為基礎的鼻咽癌個性化治療新方案的研究”的啟動會議于4月2日在廣東省東莞市塘廈半山酒店舉行。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曾木圣教授介紹鼻咽癌三維培養模型的建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史慶華教授介紹不同生物學行為鼻咽癌的實時分子遺傳學研究;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楊偉志教授介紹“彗星”分析檢測鼻咽癌放射敏感性的實驗與臨床研究;華南師范大學唐志列教授介紹不同生物學行為鼻咽癌的光聲譜學研究;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劉莉博士后介紹不同生物學行為鼻咽癌基因組學和蛋白組學的研究。
慢跑善款捐贈逾百萬
廣東省中醫院
第四屆泰瑞?福克斯慈善慢跑籌款活動在中國大酒店舉辦了善款捐贈儀式,將這次活動所籌得的款項捐贈該院用于抗癌事業。這次慢跑活動共籌得43萬多元人民幣。2004年,加拿大泰瑞?福克斯基金會邀請相關專家研究了廣州慈善醫院(廣東省中醫院芳村分院)提出的中醫藥癌癥治療方案,首次同意把善款全部捐給廣州慈善醫院。三年來,泰瑞福克斯慢跑活動已經向廣州市慈善醫院捐贈超過了百萬的款項用于研究中醫藥抗癌。
Jean Louis Briard博士訪問
浙江省中醫院
來自法國的骨科醫學博士Jean Louis Briard于2007年4月10日來浙江省中醫院訪問并行全膝置換手術演示。博士1981年至今于法國Rouen行骨外科手術,年手術量約800例。Jean Louis Briard博士這次不僅帶來先進的知識理念,還將為多位病人解除痛苦,該院骨傷科將承擔部分病人的手術費用,也是本科室繼06年健走行動(Operation Walk)之后又一重大國際交流活動。
宮頸癌根治新術式高端論壇
廣州市南方醫院
2007 年3 月10日至11日在廣東從化隆重召開了“宮頸癌根治術新術式高端論壇”。此次會議由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和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婦產科聯合主辦。會議認為必須將治療的規范化、微創化、個體化、人性化、多元化的理念融于宮頸癌新術式之中,將經陰道手術的優點與經腹腔鏡手術的優點相結合形成新的術式,新術式的名稱暫定為:腹腔鏡與經陰道聯合的廣泛性全子宮切除術和盆腔淋巴結清掃術。該院在2006年2月已就此術式獲得院內新技術立項,目前項目進展良好,已在局部解剖學研究方面獲得進展并在本次論壇上匯報獲專家好評。
首例同種異體雙肺移植
廣州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
患者從04年開始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結論是“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大泡形成, II型呼吸衰竭”,轉入該院已是病危狀態,因右側胸腔多次自發性氣胸,使得原本衰竭的肺功能變得更加難以維持生命。入院后心胸外科組織人力專人管理,更換胸腔引流管,控制肺部感染,讓患者病情逐步平穩下來。2006年12月15日,已經經歷了3個多月的漫長等待后,終于得到供體,移植了健康的雙肺,并順利度過了手術關、感染關、排斥關。2007年初病愈出院,到目前情況良好。
全國眼表疾病新進展講學班
江門市中心醫院
3月18日,該院眼科成功承辦了由中國醫師協會組織的“全國眼表疾病新進展巡回講學班”。眼表疾病是最常見的眼病,是眼科主要致盲原因之一。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王智崇教授主講的“細菌性眼表感染病”,為學員提供一份典型病例資料,深入淺出地講述了角膜炎的病因、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治療原則和治療方案的調整等等,并以此串聯了近年眼表疾病方面的新概念、新技術、新方法和新理論,讓學員們理清了單純看書無法學到的臨床思維和知識應用。
引進進口新型數字化(DR)X線機
汕頭市中心醫院
該院放射科新購兩臺進口數字化(DR)X線機,一臺為目前世界最先進的島津多功能數字化(DR)X線機,該設備可滿足數字透視、數字攝影、消化系統造影、泌尿系統造影、子宮輸卵管造影、ERCP檢查等常規放射診斷及治療的需要。該機還具備數字化斷層功能,某些方面勝于CT,如可做關節運動連續斷層攝影,人工金屬關節術后檢查是否有CT偽影干擾,生理(立位)關節斷層攝影,以及檢查關節損傷及脊柱不穩等。另一臺數字化(DR)攝影專用X線機,可用于頭顱、頸椎、四肢、胸部、腹部等站位和臥位的數字化X線攝影。具有射線量少,分辨率高、圖像清晰等特點。
衛生部信息化領導小組考察
中山市人民醫院
3月16日上午,衛生部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高燕婕、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腫瘤研究所計算機室主任李懷成、衛生部信息推廣處胡博在省廳信息化辦公室高副主任的陪同下蒞臨我院,實地考察該院信息化工作。2003年6月基本實現了“無紙化、無膠片化”的數字化運作,同時引發了醫院流程的再造和新模式下數字化醫院管理的創新。“大規模集成化醫院信息系統的建設”項目在2004年3月通過了廣東省科技成果評審,被廣東省人民政府授予“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06年受推薦申報國家級獎項。
中小學生免費心臟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