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科學計數法方法

科學計數法方法

時間:2023-08-11 17:26:0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科學計數法方法,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科學計數法方法

第1篇

John P. Carroll University of Georgia

Quantitative Conservation

of Vertebrated

2009, 342pp.

Paperback

ISBN: 9781405182287

WileyBlackwell

Michael J. Conroy ,John P. Carroll

本書提供了一套實用的關于脊椎動物分布規律、分布數量和棲息地的模型的建立和應用。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19章。1.前言;第一部分含第2-5章,2.在資源保護生物學中的應用模型;3.種群動態模型;4.把種群模型應用到資源保護中;5.設計和分析的基礎理論。第二部分涉及到用于估計動物數量、占有率、數量參數和群落參數的主要方法,包括占有率抽樣、樣本計數、距離抽樣和捕獲-標記-再捕獲,重點放在現場研究的設計和實現方面以及適當的資料分析,含第6-14章。6.估算總則;7.占有率分析;8.大量估算的樣本計數;9.用來估算種群密度和數量分布的距離抽樣;10.用來估算種群密度和數量分布的捕獲-標記-再捕獲研究;11.以生物遙感學、營巢成功率研究和年齡分布估算幸存者;12.標記-再捕獲方法用來估算幸存者、新生動物、數量和遷移率;13.棲息地分析;14.物種豐富度以及其它群體參數的估算。第三部分介紹結構決策和適應性管理,在它們的指導下,動物保護決策者在面臨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應用預測模型作出適當的決定,目標是通過監測和研究減少不確定因素。含第15-19章,15.保護決策的原理;16.保護決策中不確定性的原因;17.學識和適應性管理;18.個例研究:對美國東南部正在逐漸減少的草原鳥類的決策模型和適應性管理;19.摘要和建議。

本書第一作者Dr Michael J. Conroy在統計學的估算方法、抽樣調查發展和建立大量自然資源管理模型方面有接近30年的經驗,他現在是喬治亞州立大學野生動物生態學和管理部門的副教授,精通西班牙語,在美國、西班牙、印度、厄瓜多爾、哥斯達黎加和阿根廷各國均教授過定量方法方面的短期課程。

本書主要適用于野外生物學家、資源保護規劃師、高年級的大學生及研究生。亦可以作為通向茫茫科學文獻海洋里更先進和更富有數學挑戰性的模型的橋梁。

孫培培,博士生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第2篇

關鍵詞:信息化統計發展;發展現狀及問題;統計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中圖分類號:TP32 文獻標識碼:A

信息化是指發展以計算機等智能化工具為代表的先進生產力,并使之造福于社會的歷史過程。信息化水平的高低正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我國一直重視信息化建設工作。統計工作的信息化是我國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信息化建設進程中,作用關鍵突出。所以,統計部門更要加大工作力度,扎實推進統計信息化工作,努力提高統計信息化水平。

1.統計信息化的含義

統計信息化,就是使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對統計信息資源進行有機整合,促進統計信息資源共享,提高統計數據質量和工作質量,推動統計工作信息化、現代化的過程。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統計信息化在統計工作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其高效的運算能力,信息的組織、傳送能力,以及資源共享和信息匯總等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充分認識統計信息化的重要作用,才能逐步提高基層統計管理部門的水平,促進統計信息化發展。

2.目前我國信息化發展現狀及問題

目前我國越來越重視統計數據,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普通百姓都急于了解統計信息,這就需要在網絡時代的大背景下,利用計算機、PDA等職能設備為核心的通信設備,使統計部門具備建立涵蓋各個統計專業、統計業務甚至統計指標的統計信息系統的條件。比如,我們當前統計應用的聯網直報系統以及其他統計數據處理軟件。當前,我國的統計信息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2.1 統計工作人員信息化意識淡薄

統計工作歷來繁雜,其發展也像大多數工作一樣,循序漸進,從紙質報表到網絡報送,許多統計人員思想仍然跟不上時代的發展速度,統計信息化的意識淡薄,仍然依靠著傳統的工作觀念進行統計工作,導致統計偏差增大。

2.2 統計法律涉及信息化方面尚待完善

我國現行的統計法已經無法適應統計信息化建設的新要求,傳統的統計執法方法和理念過度依賴調查對象的原始資料,而對目前的開展的國家聯網報送平臺等新的統計數據采集、報送方式中出現的問題無法涉及,造成在實際統計工作中,對網上報送的確認、對報送數據的質量除了用報表平臺內置的制度進行限定以外,統計法律卻起不到任何作用。

2.3 缺乏統一的統計信息平臺標準

統計工作不僅是統計部門的事情,各個行政部門的統計調查內容也有很多,比如:城建部門、稅務部門等的統計工作也在開展。然而統計平臺和依據卻不盡一致,導致對同一個統計對象取得的統計信息不一致。由于各個部門缺乏聯系,因此沒有統一的信息平臺標準,不能實現數據資源的共享,即使現在的聯網直報平臺,各個專業的制度選擇也不一樣,因而造成各個專業數據無法通用。

3.統計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3.1 統計信息化是統計服務科學發展的重要保證

統計工作服務科學發展,從本質上講就是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可靠的政策依據。而統計信息化就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對各類統計指標乃至十幾億的調查對象、海量的統計資料,包括原始憑證、證明文件等都要進行統計、采集、上報、處理以及匯總,并對上報的統計數據進行分析,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參考依據。但是,要使統計部門提供的統計數據能夠全面、科學的分析和掌握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和存在的實際問題,便離不開網絡和計算機技術的支撐,才有可能給決策者提供優質的決策依據。

3.2 統計信息化是統計建設的重要內容

統計工作就是與數據打交道,而統計數據的處理也與統計信息化的聯系最為密切,一套統計數據,從企業統計人員收集、整理、上報到統計部門匯總、,都離不開網絡和信息技術的支撐。所以,建立滿足統計工作需要的統計網絡體系,無論是基層統計還是到統計部門,統計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都會有質的提升,國家統計局提倡建設的統計名錄庫和統計數據庫信息才會更加完善和真實。以統計網絡體系為核心,才能真正發揮統計信息化工作對提高統計能力的關鍵作用。

3.3 統計信息化是提高統計數據質量的可靠保證

通過統計信息化,可以實現調查對象將其原始數據上報到國家統計局終端平臺,由國家統計局根據相應的計算方法和制度對原始數據進行處理得出全國性數據,這樣做便省略了包括縣、市、省一級的數據處理工作的中間環節,推動統計業務工作的標準化、規范化。同時,統計信息化的合理應用也為提高統計數據質量提供了可靠保證。

4.積極建設完善統計信息化體系

我們的統計工作者,從一開始編寫統計制度到后來將制度付諸網絡,對統計信息化工作的幫助很大,也進一步促進了統計信息化發展。網絡時代到來,也使統計工作的網絡化發展成為可能,企業一套表平臺的運行使得統計工作者的對統計數據采集、處理、匯總、等工作實現了智能化和網絡化。但從長遠來看,我們的這一套系統,對處理國家一系列統計數據來說還遠遠不夠,仍有很多的統計資料目前只能在紙介質上進行處理和匯總,所以我們應當在聯網直報工作的基礎上,繼續推動統計信息化體系完善,以使統計工作能夠跟上時展潮流,迎合政府需求和民眾需要。因此,我們必須要加快統計信息化建設,努力構建現代統計信息化體系。

結語

綜上所述,要進一步提高統計信息化系統建設水平,統計部門要特別重視統計信息的完整性和實用性以及統計信息網絡平臺的建設,就是要以現代的信息技術為基礎,以網絡平臺為依托,加速推動統計信息化建設,以達到統計部門的上下聯動和統計各專業的水平聯動,進一步提高統計信息化專業知識水平和統計咨詢的公共服務水平,使統計信息化建設再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第3篇

【摘要】目的:探討微生物檢驗中影響因素分析。方法: 對微生物檢驗的影響因素進行回顧性分析與總結。結果:影響因素主要有實驗者主觀因素及操作技能中的誤差,操作環境不符合要求帶來的誤差,標準菌株的選擇和保存及管理不當引起的誤差,培養基靈敏度下降引起的誤差,滅菌方法不當造成的實驗誤差等。

結論: 為了使報告盡量可靠,平板分區劃線接種條件要恒定,,樣品的收集和運送必須十分注意。

【關鍵詞】微生物;檢驗;影響因素

微生物學檢查是藥品常規安全性檢查的重要組成部分。微生物限度檢查法方法驗證工作十分繁瑣, 影響因素包括培養基、菌株、試驗步驟和供試品的制備方式等。在細菌、真菌及酵母菌計數方法和控制菌檢查法的方法驗證過程中, 分析上述因素對驗證結果的影響, 提出了供試品的多種有效制備方法, 對準確檢測出藥品中微生物的真實含量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和實用價值。現就微生物檢查時,容易引起誤差的幾方面原因以及控制方法分析如下。

1 實驗者主觀因素及操作技能中的誤差

1.1 無菌觀念淡薄:一些操作者認為,微生物限度范圍定得寬,多幾個、少幾個菌對結果影響不大,因此操作馬虎、隨意,這樣容易造成供試品的再次污染以及已污染菌的繁殖及死亡,從而不能真實的反映供試品的染菌情況。因此每一個檢驗者應明確的了解,在檢驗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每個空間,每個操作,每個工具及材料,沒滅菌者都是帶菌者,都會對檢驗結果產生不確定影響,因而應牢固的建立無菌觀念。

1.2 操作技能中誤差:一些操作者在操作不熟練,及實驗條件控制不嚴格,細節不夠注意,每次操作前的消毒處理必須徹底,不得留有死角,對實驗所用器具根據材料的性質進行相應的滅菌;開啟供試品包裝的工具,如剪刀、砂輪等也應消毒,實驗用的器具如吸管應清洗干凈,滅菌,放液時不得接觸液面,每ml樣品必須放盡,否則影響細菌記數的準確性;這些細小環節都有可能污染供試品的可能,使平皿染菌數增多,導致實驗誤差,所以應該對實驗每個環節都要考慮,分析,根據本單位具體情況建立個系統、科學的操作規范(SOP),正確熟練的掌握無菌技術及操作規范是準確完成檢驗結果、得出可靠結論的基本條件。

2 操作環境不符合要求帶來的誤差

按無菌要求,無菌室應由無菌操作間和兩個緩沖間組成,操作間與緩沖間之間應有樣品傳遞箱,操作間和緩沖間的門不應直對;操作間內不應安裝下水道,無菌室的照明燈應嵌裝在天花板內,室內六壁應光滑平整,能耐受清洗消毒;無菌室的溫濕度和潔凈級別應準確無誤,并有相應的檢測設備,由于條件限制,一些單位的無菌室在設計上不符合要求,缺少傳遞箱或緩沖設備不健全,在操作中傳遞物品不方便,人員的頻繁走動增加了染菌機會。

無菌操作臺或凈化工作臺要定期檢測其潔凈度,確保達到100級。潔凈級別及檢查方法通常采用塵粒數及浮游菌數或沉降菌數測定法,凈化工作臺中的高效及中效過濾器應根據檢測情況,必要時及時換處理。這項工作在各單位檢驗工作中應得到足夠重視,確保操作臺達到規定的技術指標。

3 標準菌株的選擇和保存及管理不當引起的誤差

微生物檢驗的質量控制必須要有標準菌株并且其生物學特征必須典型穩定,如形態變異、菌落變異,耐藥性變異等均可使平板中細菌呈叢集或分散不均。這是由于藥品微生物限度檢查其檢查對象具有以下特征:(1)能繁殖的活細胞生物,活性易變性;(2)數量少而且分布不均勻;(3)多數處于受損狀態;(4)生存環境多樣性及復雜性。

菌種保藏與管理應有完整的程序,保藏的菌種必須具備該菌種的詳細歷史及有關資料。一般是首先填寫菌種卡片,登記菌種名稱編號,來源歷史,形態特征,生化與血清學鑒定,以及菌種傳代次數、最宜培養基和培養條件、保藏方法、貯存條件及保藏地址等[1]。

4 培養基靈敏度下降引起的誤差

數單位使用干粉培養基,使用較方便,但由于其極易吸潮,如存放不當出現凝塊,則其凝固性較差,應避免使用。新鮮配制的培養基應在2℃~20℃避光保存,但不得凍結,保存時間不得過2周。硫乙醇鹽流體培養基儲存過程中,若氧化還原層超過1/5,須經水浴加熱煮沸10min方可使用,但只限一次。否則可使培養基中糖、微生物和氨基酸受到破壞,影響質量。

5 滅菌方法不當造成的實驗誤差

高壓消毒滅菌法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滅菌方法,為了保證高壓滅菌的質量確實達到高壓消毒的目的,首先要選擇合格的壓力蒸氣滅菌器,其次操作人員必需了解滅菌器的原理并遵守其操作規程,特別要排盡鍋內的冷空氣,否則雖然壓力達到,而溫度達不到規定的要求,滅菌就可能不徹底。根據消毒物品的特性確定合格的時間和溫度:一般情況下,含有糖分的培養基溫度需控制在115℃15~20min,不含糖分的培養基溫度控制在121℃15~20min,而含菌的培養基(使用過)溫度需控制在121℃30min左右[2],此外每次使用時,應放入必要的監視指標。

6 菌落數計數錯誤

6.1 當細菌生長小而密集時,極易發生計數誤差,菌落計數時應仔細觀察,對供試品顆粒、培養基沉淀物、氣泡等要嚴格觀察,必要時借助放大鏡或低倍顯微鏡直接觀察或挑取可疑物涂片鏡檢,也可以適當延長培養時間進一步觀察。

6.2 菌落蔓延生長成片或發生重疊影響計數 藥典規定菌落如蔓延生長成片,不宜計數。這是由于平皿濕度過大,利于動力菌游動,促使菌落蔓延。某些劑型如蜜丸、水丸最易形成片狀菌。防止的方法有:0.001%TTC瓊脂法、開蓋干燥法或換陶瓦蓋法。

6.3 不同的培養時間對樣品細菌總數計數結果的影響 樣品經24h培養后,有的菌落很小,容易漏掉,培養48h后,菌落不但變大,而且還有很多新生長出來的菌落,培養72h后,菌落數增加不多,但菌落明顯變大,而且混雜的霉菌生長旺盛,影響結果的觀察計數。同時這也是一些樣品經72h培養后細菌總數技術有明顯增加的一個原因。培養24h和培養48h計數結果有明顯差異,后者合格率明顯降低,所以在規定的培養環境下,應嚴格遵守培養時間,以便真實的反映出樣品中細菌總數的水平。

7 討論

為了使報告盡量可靠,平板分區劃線接種條件要恒定,樣品的收集和運送必須十分注意。培養結果的臨床意義還應結合病人的癥狀和其他實驗室檢查數據一并考慮。很多檢查常規培養中查不出,臨床需要時應以專門的手段檢查。

參考文獻

[1] 蔣少君.基層衛生微生物檢查質量控制.中國衛生檢驗雜志[J],2009,10(5):622.

第4篇

關鍵詞:煤炭企業;統計工作;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C82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12-0-01

一、煤炭企業統計工作的重要價值

企業的統計工作是企業健康安全運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管理的手段,它不但能使經營管理層掌握企業的經營成果,而且能為領導者科學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作為煤炭企業,要生存,要發展,在抓好安全,搞好生產的同時,必須要做好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加強統計工作。

二、煤炭企業目前在統計工作上的現狀

(一)原有的統計體制很難適應煤炭企業生存改革發展的現實需要,企業統計工作的基礎有所減弱。一是企業對統計工作重視程度不足,少數企業領導認為統計只是數據的簡單匯總、計算及填表,使統計工作簡單化、程式化。二是隨著煤炭企業集團的多元化發展,很多企業已經以煤炭、焦化、電力、建材等多基產業鏈發展格局,同時隨著企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對外整合資源的步伐加快,對外參股、聯合經營逐漸增多,公司產權形式上也形成了控股、參股、租賃等多種形式。如果按原有的統計體制,很難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

(二)統計基礎工作不牢。在煤炭企業統計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的問題:一是隨著企業經營模式、管理體系的轉變,企業的經營模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企業統計工作用到的很多原始數據記錄、臺賬等等有所弱化,甚至被取締,造成了數據沒有出處,無據可查。二是統計指標體系不完善,指標體系仍以煤炭主業為主,沒有有效整個集團的其他產業,如焦炭、化工、電力、建材、房地產等產業,給集團的科學決策形成了客觀障礙。三是企業統計工作的信息化建設力度不夠。信息化程度高低決定企業執行效率的高低,企業信息化水平決定企業運營質量優劣。當前很多企業不注重企業信息化建設,執行效率明顯偏低,運營質量明顯低于預期,也造成了企業統計系統的數據嚴密性不高。

(三)統計隊伍整體素質偏低。少數企業不重視基礎數據的搜集與整理,對統計人員關心重視不夠,統計報表只滿足于上報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因此,在企業改革、重組、調整中,統計機構和統計崗位也被首當其沖地撤銷或合并,統計員兼職多,專職的少,且變動頻繁,統計人員轉崗、辭職偏多,統計隊伍人才流失嚴重。

三、做好煤炭企業統計工作的具體對策

由于統計工作涉及人、財、物、產、供、銷等多方面,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因此,煤炭企業統計工作必須進一步改進工作方法,健全統計法制,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統計管理模式,真正體現統計的“信息”、“咨詢”、“監督”三大職能,充分發揮統計工作參與企業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一)完善統計指標體系。煤礦企業集團要科學規范設置企業的數據統計及核算的指標體系,科學界定、盡可能全面地反映企業人力資源的配置狀況、企業的運營現狀、企業管理制度體系、技術研發體系以及企業發展力狀態。一是要全面做好反映煤炭生產的全部指標體系,以西山煤電集團為例,近幾年通過對煤炭生產統計工作的深入鉆研和學習,我們對全公司煤炭生產統計方面進行了全面修訂,進一步完善了煤炭生產指標體系,按照“全面、系統、適用、不重復”的原則,形成了反映全集團單產、單進、工效、機采率、材料消耗等數十張報表,對企業加強煤炭生產管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二是科學設置反映整個公司生產經營的統計指標體系。設置時應力求“簡潔、適用、全面、可行”的原則,可從工業總產值、營業務收入、利潤、資產負債率、經營現金流量、項目投資、人均收入、安全、產品產量、產銷率、材料消耗、能源消耗等指標來反映公司生產經營情況,并可利用經濟效益綜合指數變動分析表來反映當前經濟狀況。

(三)做好定期數據收集和數據統計分析工作。一是做好企業的閱讀報表匯總、報送、分析工作,并針對企業的運營狀況,即時做好臨時性、靈活性決策調整。二是在做好統計數據的收集、匯總、上報的同時,要進行綜合或專題統計分析。要針對特定指標,開展成本、效益、產量、消耗的專項分析研究統計,找出問題的癥結,制定切實可行有效的措施,加以整改提高,確保收到實效;同時要給決策層和相關單位提出合理化建議及意見,發揮好智囊團的優勢作用。

(四)加快統計工作的信息化建設。當前已經進入史無前例的信息化時代,科技更迭日新月異、飛速發展,并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煤炭企業集團要發揮統計工作的優勢,必須應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的優勢,建立健全統計信息網絡,可以積極推廣應用局、礦聯網直報和超級匯總制度,為統計信息的采集和報送提供便利條件,減少統計數據采集、匯總、上報環節,從源頭上提高統計數據質量,逐步達到統計數據網上傳輸和信息共享,實現統計信息規范化、數據報送網絡化、信息自動化、統計信息管理數據化。

(五)加強統計執法的力度,使統計數據準確性得以確保。在進行數據統計之時,要對搜集、審核、錄入的統計資料與基層報送的統計資料的一致性負責,在整理、調查等階段產生的各種人為干擾進行抵制,加大對統計數據質量評估的監控力度,堅決對一系列弄虛作假行為進行嚴肅查處。有關立法方面,要把罰款數額予以大幅度的增加,從而使之能對統計違法者產生威懾作用,并使統計誠信體系得以逐步的建立起來。

四、結語

統計工作的目的在于為企業提供服務,只有和企業的發展需求相符的統計工作才真正具備生命力。對于煤炭企業來講,必須建立與完善煤炭企業的統計工作體系,使其既合理又科學,才能提升煤炭企業的經營、生產效益,加快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任素芳.論新形勢下如何做好煤炭企業統計工作[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1(16):146-147.

第5篇

一、進一步加大普法宣傳力度,全力抓好統計普法教育工作。按照全縣“五五”普法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切實加強法規宣傳和普法教育工作,為進一步規范統計行為、改善統計環境、嚴肅統計數據將起到積極作用。

——致信企業“老總”依法做好統計工作。新年始伊,為進一步取得社會各界對統計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進一步提高統計單位對統計工作的配合程度,致信給全縣規上工業及限上貿易企業“老總”,感謝它們多年來對統計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提醒企業“老總”自覺依法做好統計。

——積極貫徹實施《統計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定》后,X興局縣局、隊高度重視,及時召開專題會議,全面貫徹執行《處分規定》。一是組織機關全體干部職工認真學習宣傳《處分規定》,要求全體干部職工在今后工作中必須堅持實事求是,依法統計,切實履行職責,嚴肅查處統計違法違紀行為;二是召集各鎮(街)開發區統計員專題學習貫徹《處分規定》,要求充分認識《處分規定》重要性,把好源頭數據質量關;三是印發《關于認真學習貫徹〈統計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定〉的通知》,要求各鎮(街)、開發區必須加強學習,廣泛宣傳,確保《處分規定》得到切實貫徹落實;四是贈送《<統計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定>讀本》及宣傳資料;五是組織做好《統計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定》知識測試工作。

——切實抓好統計調查對象普法教育工作。一是堅持統計執法與統計普法相結合,二是結合年報培訓、業務培訓、統計繼續教育開展普法宣傳,三是繼續與司法、新聞單位聯手面向社會開展統計法制宣傳,提高全社會的統計法制意識;

——繼續加強領導干部統計普法工作。繼續爭取與人大、組織部、縣委黨校聯合開展領導干部統計法制培訓,舉辦領導干部統計普法講座,著力提高領導干部依法管統計的意識和水平。

二、進一步強化基礎工作建設,著力推進統計依法行政。

——依法規范統計報表遲報行為。一是建立統計遲報通報制度。及時性、準確性是統計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其中及時性是關鍵,當前一些基層統計調查單位對統計工作配合程度不高,統計報表遲報現象時有發生,報表催報工作占去了基層統計部門統計工作者大量工作時間,牽制了大量的精力,成為基層統計部門非常頭痛的一大難題。為破解這一難題,今年初,在充分運用法律手段,在強化統計報表網上提醒、催報的基礎上,建立統計報表遲報月度通報制度,以通報和執法相結合,不斷增強基層單位統計法律意識,著力治理統計遲報現象,保障統計工作的嚴肅性。二是強化統計催報功能。針對目前一些調查對象,特別是一些新增的服務業企業,存在對依法準確、及時填報統計報表認識不足的情況,為進一步提高統計數據的及時性,今年以來,已對70多家未按時上報統計報表的調查單位下達了《統計調查表催報單》。進一步規范統計報表的及時性、準確性,為科學決策提供及時、有效的服務。

——努力加強統計隊伍建設。為進一步提高統計人員的專業技能、職業道德修養和個人綜合素質,為科學決策提供更可靠、更優質的數據,從源頭上提高統計數據的質量,今年以來,在繼續強化統計從業資格認定的基礎上,制訂并出臺了《**統計繼續教育工作實施意見》及《****統計教育與統計法制培訓計劃》。從5月開始,已著手組織實施全縣首期統計繼續教育培訓工作。

——繼續強化對鎮(街)統計基礎工作的考核機制,從統計基礎、統計業務、統計法制、統計服務四個方面,推進以數據質量為核心,以統計隊伍建設為根本,以規范統計制度為保障的鎮(街)統計工作規范化、標準化、制度化、法制化建設。

——組織開展鎮街統計工作專項調查。按照國家統計局《關于開展鄉(鎮、街道)統計工作基本情況調查的通知》(國統字〔**〕39號)文件精神,從5月以來,在全縣開展鎮、街道統計工作基本情況調查。進一步了解與探索加強統計基層基礎建設工作,進而為進一步提高統計數據質量提供保障。

三、進一步加強數據質量檢查,傾力依法規范統計行為。

——突出重點,加強對重點行業和重要數據的執法檢查,確保統計數據的真實可信,集中力量對經濟普查、節能降耗、新開工投資項目、服務業統計、建筑業統計開展專項檢查或重點稽查,有力地維護統計秩序,推進統計改革和統計事業的健康發展。

四、進一步創新統計執法理念,致力提升統計執法效能。

——牢固樹立依法治統理念。從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建設法治政府的高度,充分認識統計部門推進依法行政的重大意義,把依法統計作為一項全局性的工作認真抓好,采取有效措施,不斷提高依法決策、依法管理、依法辦事的能力和水平,努力維護統計法的嚴肅性、權威性。

——繼續完善統計執法機制。繼續制定統計行政執法責任制,推動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運行體制,建立統計執法檢查指導制度,統計違法預警制度,行政處罰案件三會談制度等三項工作制度,切實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識和依法辦事的水平。

第6篇

中圖分類號:R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06-0279-02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對餐具消毒明確規定:餐(飲)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應當洗凈、消毒,用后應當洗凈,保持清潔[1]。所以加強餐具監測及評價、公布餐具衛生狀況、正確引導科學消費已成為監督監測工作的重要任務[1]。在餐具大腸菌群檢測工作中大腸菌群快速檢測紙片法(以下簡稱紙片法)具有用材簡單,操作方便,且出結果快(18h)等優點,所以自1994年被正式列入國標檢測方法[2] 以來,在餐具大腸菌群檢測工作中得到廣泛使用。但我們在長期檢測實踐中也發現該方法存在個別結果不易判別的不足。為保證餐具大腸菌群檢測結果準確性,我們在2011年對我縣大,中,小餐館隨機抽取的消毒后餐具檢測時,用紙片法和發酵法同時對360份送檢的餐具樣本進行檢測,結果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1.1.1試劑

大腸菌群食(飲)具快速檢測紙片(南京三愛實業有限公司研制,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監制)。

月桂基硫酸鹽胰蛋白胨肉湯(LST)北京陸橋公司。

綠乳糖膽鹽肉湯(BGLB)北京陸橋公司。

滅菌濾紙片(5cm*10cm)本實驗室制備。

所有試劑均在有效期內使用。

1.1.2 樣本

從我縣大,中,小餐館隨機抽取的消毒后餐具 360份。

1.2 方法

按GB14934-1994[1]中紙片法和發酵法同時進行檢測。

1.2.1 紙片法

每份餐具樣品貼紙片兩張,每張紙片面積25cm2(5cm×5cm),用無菌生理鹽水潤

濕大腸菌群檢測用紙片后,立即貼于待檢餐具內側表面,30s后無菌操作取下,置于無菌塑料袋內;將采好樣的紙片置37℃條件下培養18h,若紙片保持紫藍色不變為大腸菌群陰性,紙片變黃并在黃色背景上呈現紅色斑點或片狀紅暈為陽性。

1.2.2 發酵法

將制備好的滅菌濾紙片(5cm*10cm)2張用無菌生理鹽水潤濕后緊帖于待檢餐具,1分鐘后取濾紙片置入50ml無菌生理鹽水試管中,充分振蕩后制成原液。按GB/T4789.3-2008[2] 進行樣品檢驗。檢驗結果大腸菌群

2  結果

2.1 用以上兩種方法同時對360份樣品的大腸菌群進行檢測,大腸菌群合格率紙片法為89.4%,發酵法為88.3%。經卡方檢驗[3],兩種方法結果無顯著差異(χ2=0.1125,P>0.5)。見表1

表1紙片法和發酵法檢測餐具大腸菌群結果(單位:份)

2.2在發酵法檢出的42份不合格樣品中,有4份用紙片法檢測為合格;而紙片法檢出的38份不合格樣品,用發酵法檢測也均為不合格。見表2

表2紙片法和發酵法檢測結果比較(單位:份)

3 討論

3.1 兩種方法檢測結果無顯著差異,不合格樣品符合率達90.5%。但發酵法方法繁瑣,用時較長,不適應快速檢測的需要,而紙片法具有操作簡便,基本不需要試劑,能夠提高檢測效率等優點[4]。

3.2 從表2結果可以看出,紙片法在檢測過程中有假陰性,所以在實際檢測工作中,紙片法若出現結果斷定不確定或沒有明顯的合格不合格指標時,應該用發酵法進行復檢,以保證檢測結果準確可靠。另外有文獻報道[5],紙片法檢測顯色與餐具的洗滌方式、消毒劑的殘留及采樣時用生理鹽水的多少有關,因此,用紙片法進行餐具大腸菌群檢測時,一定要了解餐具的消毒、洗滌方式,并規范進行采樣和培養操作。

參考文獻

[1] GB 14934~1994.食(飲)具消毒衛生標準[S],1994.

[2] GB/T4789.3~2008.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標準方法大腸菌群計數[S],2008.

[3] 王樹勤,衛生統計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5,82~91.

第7篇

[關鍵詞] 醫院制劑;抑菌作用;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驗證

[中圖分類號] R9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5)19-5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microbial limit test of 4 hospital preparations. Methods 4 hospital preparations was received microbial limit test according to microbial limit test in appendix I of 2010 edition of Chinese Pharmacopoeia. Results Microbial limit test of 4 hospital preparations was established by experiment. Conclusion Compound Dachengqi Oral and Detoxification Oral can adopt routine methods to test microbial limit.Fu Liu liniment and Compound tincture pseudolaric can adopt membrane filtration method to test microbial limit.

[Key words] Hospital preparations;Bacteriostasis;Microbial limit test;Verification test

四種醫院制劑均為含多種成分的復方制劑,處方組成比較復雜,其中呋柳擦劑與復方土荊皮酊處方中均含有水楊酸、苯甲酸成分,具有抗表皮真菌、止癢作用,用于手癬、腳癬、體癬等各種皮膚癬癥。由處方和功效可知,這兩種制劑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含抑菌成分的醫院制劑的微生物限度檢查,必須先消除供試液的抑菌活性,然后再根據中國藥典規定的方法進行檢查[1-3]。復方大承氣口服液是由大黃、芒硝、赤芍、桃仁、萊菔子、厚樸絲等藥材組成,具有化瘀行氣、通里攻下的作用,用于治療各型腸梗阻。防風解毒口服液主要由白芷、防風、荊芥、紫蘇葉、桂枝、桔梗等藥材經加工而成,具有發散風寒、辛溫解表的作用。醫院制劑沒有規定具體的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根據國家藥典委員會的要求,按照《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微生物限度檢查法,分別對四種醫院制劑進行了方法的驗證,為規范醫院制劑的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提供了科學的依據。通過驗證,復方大承氣口服液、防風解毒口服液可用常規法進行微生物限度檢查。呋柳擦劑與復方土荊皮酊細菌計數采用薄膜過濾法檢查,霉菌和酵母菌計數采用常規法檢查。

1 資料與方法

1.1 儀器

HTY-2000 集菌儀(杭州泰林醫療器械廠);GH-6000隔水式培養箱(天津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LRH-250-MS霉菌培養箱(韶關泰宏醫療器械有限公司);DF3-3紅外線高溫干燥箱(北京興爭儀器設備廠);LDZX立式壓力蒸汽滅菌器(上海申安醫療器械廠)。

1.2 菌種

大腸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CMCC(B)44102]、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CMCC(B)63501]、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 lococcus aureus)[CMCC(B)26003]、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MCC(F)98001]、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MCC(F)98003]均購于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

1.3 培養基及試藥

營養瓊脂、玫瑰紅鈉瓊脂、營養肉湯、改良馬丁、改良馬丁瓊脂、膽鹽乳糖、pH7.0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批號分別為131218、1312192、131016、1309122、120113、140110、140124)均購自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

1.4 樣品

呋柳擦劑(北戴河療養院,批號:20120917)、復方大承氣口服液(第261醫院,批號:121022)、復方土荊皮酊(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批號:20120524)、防風解毒口服液(第261醫院,批號:121105)。

2 方法

按照《中國藥典》2010 年版一部[4]附錄XⅢ C 微生物限度檢查法進行驗證試驗。

2.1 菌液的制備

(1)取經37℃培養18~24h的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枯草芽孢桿菌的營養肉湯培養物1mL, 用0.9%無菌氯化鈉溶液10倍稀釋制成每1mL含菌數為50~100cfu的菌懸液,備用。

(2)取經25~28℃培養18~24h的白色念珠菌的改良馬丁液體培養物1mL,用0.9%無菌氯化鈉溶液10倍稀釋制成每1mL含菌數為50~100cfu的菌懸液,備用。

(3)取經25~28℃培養5~7d的黑曲霉改良馬丁瓊脂斜面培養物,加入3~5mL 0.9%無菌氯化鈉溶液,將孢子洗脫,吸出孢子懸液,用0.9%無菌氯化鈉溶液10倍稀釋制成每1ml含菌數為50~100cfu的菌懸液,備用。

2.2 供試液的制備

分別取供試品lOmL,加入pH7.0無菌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至100mL,搖勻,制成1∶10的供試液。

2.3 細菌、霉菌及酵母茵計數方法的驗證

試驗組(1)常規法:取1∶10的供試液1mL和50~100cfu試驗菌,注入平皿中,每皿加15~20mL營養瓊脂培養基,搖勻、培養、觀察結果。各試驗菌株的回收率結果,見表l。(2)培養基稀釋法:分別取1∶10的供試液0.5、0.2mL和50~100cfu試驗菌,注入平皿中,每皿加15~20mL營養瓊脂培養基,搖勻、培養、觀察結果。(3)薄膜過濾法:取1∶10的供試液10mL加入薄膜過濾器中,全量通過薄膜后,再用pH7.0無菌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沖洗濾膜,沖洗量為100 mL/膜,在沖洗液中加入50~100cfu試驗菌,濾干,將濾膜貼至營養瓊脂培養基平板上,培養觀察結果。

菌液組:除不加供試液外,其余操作同試驗組。

供試品對照組:除不加試驗菌外,其余操作同試驗組。

稀釋劑對照組:用稀釋液代替供試液,其余操作同試驗組。

3 結果

3.1 常規法

從表1的回收率試驗結果可以看出:采用常規法,復方大承氣口服液和防風解毒口服液對5種試驗菌株的回收率均>70%,無明顯抗菌活性,細菌、霉菌及酵母菌計數均可用常規法檢查;復方土荊皮酊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桿菌和白色念珠菌的回收率均

3.2 培養基稀釋法

從表2的回收率試驗結果可以看出:采用培養基稀釋法后,復方土荊皮酊對對枯草芽胞桿菌的回收率

3.3 薄膜過濾法

從表3的回收率試驗結果可以看出:采用薄膜過濾法后,復方土荊皮酊和呋柳擦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胞桿菌的回收率均>70%,消除了抑菌活性,細菌計數均可用薄膜過濾法,霉菌和酵母菌計數采用常規法檢查。見表3。

4 討論

醫院制劑療效確切,價格低廉,深受群眾歡迎,因此,質量控制尤其是微生物限度檢查顯得尤為重要[5-8],只有建立科學的檢查方法,完善、提高醫院制劑的質量標準評價體系,才能有效提高醫院制劑的監管水平。

呋柳擦劑和復方土荊皮酊的處方中均含有水楊酸和苯甲酸,這兩種成分對微生物的生長有一定的抑制性,藥品中污染的微生物在這些成分的影響下有可能檢不出,但是當抑菌成分消除后或濃度降低時,這些微生物便可復蘇并繁殖,如果按照常規法進行檢查,可能會造成檢驗結果的漏檢或者誤判[9-16]。因此分別采用培養基稀釋法、常規法和薄膜過濾法逐一進行了驗證,來降低或消除抑菌成分對試驗的干擾,以證明所采用的方法適合于該藥物微生物限度檢查。試驗中發現,在制備呋柳擦劑和復方土荊皮酊的供試液時,由于處方中均含有水楊酸和苯甲酸,加入稀釋液后易產生絮狀沉淀,因此應充分搖勻保證試驗的平行性和有效性。在稀釋菌液時采用了旋渦混懸器進行混勻,這種方法本研究在以往的文獻中尚未查到,是在反復的試驗、思考中摸索而來,此法耗時短,方法簡單,不需用吸管反復吹打,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 任敬超.含抑菌成分中成藥固體制劑微生物限度檢查驗證方法的建立[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11(12):209.

[2] 柳冬梅,殷生楠.10種醫院制劑微生物限度檢查法驗證[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0,23(1):1-3.

[3] 王知堅,邵惠琴,杜蕓,等. 藥品微生物限度檢查法有效性驗證實驗研究[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04,21(3):211-213.

[4]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二部)[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附錄79.

[5] 周定.兩種醫院制劑微生物限度檢查法的建立[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2(3):162-163.

[6] 莫小林,伍小燕,韋振源,等.10種中藥制劑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學的驗證[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9(13):56-59.

[7] 杜平華,朱世真,趙魯青.藥品微生物限度檢查預實驗及方法驗證的探討[J].中國藥品標準,2003,4(3):52-53.

[8] 蘇德模,馬緒榮.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 微生物分類學 藥品微生物學檢驗技術[M].北京:華齡出版社,2007:209-217.

[9] 許威,吳虹.清熱解毒類中成藥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驗證[J].安徽醫藥,2012,16(5):605-607.

[10] 陳菡.10%硫軟膏微生物限度檢查的方法驗證[J].安徽醫藥,2015,19(4):632-635.

[11] 容凱文,王秉鈞,林曉凱.熱毒清顆粒及通淋排石顆粒微生物限度檢查法的建立[J].臨床醫藥實踐,2010,37(8):405-407.

[12] 潘雯,關倩明,林玲.7種具有抑菌成分中成藥的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驗證[J].廣東藥學院學報,2012,28(6):623-627.

[13] 楊育林,吉瑩潔.五種醫院制劑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驗證[J].亞太傳統醫藥,2014,10(23):24-25.

[14] 馬越,特玉香,杜平華,等.16種中成藥微生物限度檢查法方法驗證[J].中國藥品標準,2005,6(6):12-15.

[15] 陳媛,吳楣,藍紅梅,等.3種醫院軟膏劑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學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4,4(12):105-107.

第8篇

1.1一般資料

選取某部隊醫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護理創新管理模式實施后收納的80例患者設其為觀察組;另選取2011—2012年該部隊醫院護理創新管理模式實施前收納的80例患者設為對照組。兩組患者除入院時間不同,其余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全體患者均知曉該研究詳情,簽署知情同意書后自愿參與該研究。

1.2方法

部隊醫院護理科學管理應用創新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幾方面。1.2.1為兵服務理念方面的創新有必要對醫院現有臨床醫護人員進行教育與培訓,幫助護理人員增強為兵服務意識,使護理人員能夠認清自身背負著保障部隊健康、提高部隊戰斗力的重任,在貫徹、醫療、保障一體化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因此,醫院應開設護理人員培訓活動,對護理人員的言行舉止、工作態度進行規范。鼓勵護理人員根據老干部的個人病情與個體差異,對患者實施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另外,護理工作的重點,應側重于預防并發癥,盡可能提高患者住院期間的生命質量。最后,成立傷口護理組織,確保受傷患者能夠在短時間內接受治療,盡可能減少創傷對患者造成的損害。

1.2.2護理管理方法方面的創新組建護理質量監督小組,對現有護理質量控制內容與指標,制定新的質量控制考核方法,充分發揮護理資深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強化護士長的護理管理識,最大化降低護理失誤事件的發生。可將圍手術期護理、危重患者護理管理、護理教學管理等方面作為管理創新的切入點,通過制作健康教育宣傳片、發放住院、出院指導等方式,促進健康教育的落實。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詳細入院后全程管理流程,提高護理服務的工作效率。設置并嚴格落實護理夜班組長制度。從過去的護士長質控調整為夜班組長與護士長雙重質量控制模式。要求增加夜間巡房次數。

1.2.3人才培養策略方面的創新要求資深護理人員帶教年輕護士,幫助年輕護士調整心態,盡快適應工作崗位。考慮到近年部隊編制體制的調整,使護理隊伍的成分與結構都發生率一定改變,因此,護理管理工作的一大重點,就是盡量削弱部隊醫院護理人力資源減少對臨床護理質量帶來的不利影響。對新護士進行崗前培訓的方法,通過醫德醫風的熏陶、言行舉止的規范、護理基本理論與操作技能的培訓,不斷提高臨床一線新進護士的業務能力。另外,注重對專科護士的培養,積極提拔臨床經驗豐富、知識結構多樣、工作能力強的護理骨干,加強其管理能力與協調能力,為管理人員的后備人選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1.2.4護理安全管理方面的創新為進一步加強護士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科學性,以確保護士的專業技術得以充分發揮,該院于2013年6月,在醫院中設置護士站專職秘書,專門負責明確護理人員職責,為醫囑的及時、準確送達提供高效途徑,提升了整體的服務水平,為護理工作的專業性與安全性提供了可靠保障。另外,為更好地順應醫療形式的發展趨勢,加強護理服務的安全性,醫院應建立健全臨床護理風險管理機制,通過培訓等途徑,加強臨床護理人員風險防范意識。通過定期或不定期的風險情景考核,鍛煉護理人員的應急處理能力。

1.3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均接受護理滿意度、健康教育覆蓋率評分,護理滿意度與健康教育覆蓋率評分總分100分,共計20個條目,得分越高代表滿意度/覆蓋率越理想。其中60分以下為差,60~80分為良,80分以上為優,總滿意度/覆蓋率=優+良。由醫院內部組織調查醫院護理質量達標率,通過定期或不定期的臨床調查,根據護理投訴事件、護理糾紛發生率、醫護人員工作質量評分、個人工作監督、臨床護理滿意度等情況,對醫院護理質量進行評估,總分共計100分,得分越高代表質量越佳,80分以上為質量達標。

1.4統計方法

使用SPSS13.0軟件對所有采集數據作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對比行c2檢驗。

2結果

創新管理模式實施后,部隊醫院護理服務滿意度、全院護理質量達標率、健康教育覆蓋率較從前有明顯提升,前后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第9篇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6--01

應尋找一種科學全面的護理模式,用來輔助針灸治療重型肝炎頑固性呃逆患者,確保患者病情得以全面控制,充分改善呃逆情況,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此次依不同護理干預模式將所選患者66例分為兩組進行實驗,現將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次依不同護理干預模式將所選患者66例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33例患者中男女比例為19:14;年齡最小者為24歲、最大者為61歲,平均年齡為(45.71±10.35)歲。觀察組33例患者中男女比例為21:12;年齡最小者為27歲、最大者為65歲,平均年齡為(46.14±10.8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針灸治療方法 選擇患者腧穴、膈腧穴、中脘穴為患者行針灸治療,為所選穴位做常規消毒后,腧穴、膈腧穴以0.35×40mm不銹鋼毫針直刺約0.8寸左右,行捻轉瀉法后為患者拔火罐,并留針10min;中脘穴直刺后,行平補平瀉,并留針30min;1天針灸1次。

1.2.2 護理方法

1.2.2.1 對照組方法 本組用常規護理模式干預[1],護理人員要為患者簡單講解疾病與治療方法方面的知識,并叮囑患者相關注意事項,給予患者各項基礎護理。

1.2.2.2 觀察組方法 本組用常規護理+優質護理模式干預,所用常規護理模式與對照組相同;優質護理模式干預具體內容為:(1)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要耐心為患者講解自身病情相關知識[2],并告知患者所選治療方案的目的性、有效性,告知患者可能出現的情況,讓患者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并及時與患者溝通交流,為患者做心理疏導,緩解/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讓患者以良好的心態面對自身病情,提高其依從性,使其積極配合臨床各項治療與護理工作;(2)飲食護理。護理人員要依患者病情為其制定一對一的飲食規劃,原則是要強調飲食營養豐富、禁止辛辣、生冷、煎炸等刺激性食物,叮囑患者務必戒煙戒酒[3]。通常補充熱量的食物主要是糖類食物,每天熱量攝入要≥1500kcal、蛋白質攝入要為25g左右,可讓患者多食魚、雞蛋、動物肝臟等食物。多食富含維生素、纖維素的水果、蔬菜,飲食均衡、少食多餐[4]。

1.3 觀察指標 詳細記錄兩組患者呃逆癥狀發生情況,并將所獲臨床護理總有效率作對比分析。

1.4 效果判定標準 此次實驗中患者臨床護理效果分為三種(顯效、有效、無效):顯效為經護理后患者針灸治療效果顯著,呃逆癥狀發生次數顯著減少/消失;有效為經護理后患者針灸治療效果偏好,呃逆癥狀發生次數稍有減少;無效為經護理后患者針灸治療效果欠佳,呃逆癥狀發生次數未減少。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以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以檢驗;以P

2.結果

觀察組患者臨床護理效果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呃逆為人體膈肌痙攣所致,膈肌、膈神經以及迷走神經/中樞神經被刺激后,機體會產生一側/雙側膈肌陣發性痙攣,絕大多數患者都會出現吸氣期聲門突然關閉的情況,并因此產生短促而響亮的聲音,若機體膈肌持續痙攣[5],便會對人們的正常生活、工作造成很大的影響。重型肝炎患者出現頑固性呃逆后,會嚴重影響其進食、休息,并對臨床治療效果帶來很大的影響,臨床上治療頑固性呃逆的方法諸多,我院選擇針灸療法為患者治療,但單純以針灸治療重型肝炎頑固性呃逆患者的效果欠佳[6]。

第10篇

一、一題多變變化發散

一題多變,主要通過條件變換,促使學生舉一反三,使學生對問題的認識有實質性的理解,具體做法就是讓學生經過思考,把原題變成保持原知識點不變的題.通過一題多變,培養學生的變化發散思維.

案例1 7個相同的小球放入4個相同的盒子中,每盒至少一個,有幾種不同的放法?

發散1:x1+x2+x3+x4=7的正整數解有幾個?

發散2:x1+x2+x3+x4=7的非負整數解有幾個?

發散3:7個相同的小球放入4個相同的盒子中,有幾種不同的放法?

發散4:小朋友苗苗有10塊相同的巧克力糖塊,苗苗是個貪吃的小朋友,她決定每天至少吃一塊巧克力糖塊,直到吃完.同學們,你能幫她算算有多少種不同的吃糖方法嗎?

二、一題多解解法發散

一題多解,就是廣開思路,充分挖掘各種條件,從多個角度去處理同一組合問題,這樣,腦海中儲存的大量信息會充分調動起來,在探求問題的解法方案中,使思維極大地得到發散.

案例2 一張節目單上原有6個節目,如果保持這些節目的相對順序不變,再添進去3個節目,求共有多少種不同的安排方法.

發散1:分為三步來做,第一步先添一個節目,原來有6個節目,中間共有7個位置,有7種選擇;第二步再添一個節目,因為現在已有7個節目,共有8個位置,有8種選擇;第三步把最后一個節目添進去,根據已有8個節目,有9個位置好放,有9種選擇由分步計數原理共有7×8×9=504種選擇.

發散2:分類處理,因為三個節目添進去,可以相鄰也可以不相鄰,(1)三個節目不相鄰,由插空法,有C37A33=210種辦法;(2)三個節目都相鄰,由捆綁法與插空法,有C17A33=42種辦法;(3)三個節目有且僅有兩個相鄰,有C27A22A33=252,由分類計數原理有210+42+252=504種選擇.

發散3: 換個角度,相當于9個節目中選擇3個,排成一列C39A33=504.

發散4:多方位思考,9個節目排成一排,有A99種辦法,但是原有6個節目的相對順序不變,6個節目排列有A66種辦法,每一種可能性都是一樣,所以共有A99A66=504種辦法.

三、一題多答分析發散

一題多答主要有:一是對同一問題有不同的表達方式;二是由于條件的不定性,使同一問題有不同的答案.解決這類問題時,要善于抓住問題的本質,并從本質出發,去思考表達或解決這一問題的不同方法.這種以知識點為中心的一題多答,既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還有助于學生準確全面地掌握知識.

案例3 7個人分到6個班級學習,有多少種分法?

發散1:7人報名參加6個項目比賽,每人限報一項,多少種報名方法.?

發散2:7個人搶占6個座位,每個位子坐1人,位子坐完為止,多少種坐法?

發散3:7個人分為6個小組有幾種方法?

發散4:7個相同的小球分為6堆,共有幾種辦法?

四、反向思考逆向發散

利用特殊題型,培養學生對數學問題的逆向思維能力.逆向思維屬于辯證思維,是一種重要的科學思維,它的一個重要形式就是由目標至條件的反向思考.

案例4 7個不同的球放入不同編號的7個盒子中,只有一個盒子空著的方法有多少?

發散:表達式nC2nAn-1n-1可以作為下列哪一問題的答案?( )

A.n個不同的球放入不同編號的n個盒子中,只有一個盒子放兩個球的方法數

B.n個不同的球放入不同編號的n個盒子中,只有一個盒子空著的方法數

C.n個不同的球放入不同編號的n個盒子中,只有兩個盒子放兩個球的方法數

D.n個不同的球放入不同編號的n個盒子中,只有兩個盒子空著的方法數

五、設計新題遷移發散

遷移發散就是利用已有知識解決新的問題.要解決新問題要從問題出發,聯想與問題有關的所有知識,利用這些知識去分析問題,這樣在遷移中發散,發散促進了遷移,從而優化了思維,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案例5 小朋友苗苗有10塊相同的巧克力糖塊,苗苗是個貪吃的小朋友,她決定每天至少吃一塊巧克力糖塊,直到吃完.同學們,你能幫她算算有多少種不同的吃糖方法嗎?

分析 本題就是相同的元素分成幾塊的問題,原來的背景我們非常的熟悉,本題就是創設一個與學生密切相關的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參與的力度.

案例6 某理想城市的街道如圖,要想從A到B的最短路程有多少種走法?

第11篇

【關鍵詞】審計方法 創新 國企審計

國家“十二五”戰略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未來5年中國的經濟發展戰略重點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我國國企審計工作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在深化國企改革進程中的諸多領域都取得很大的成績,積累了較多的經驗和做法。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客觀認識到我國國企審計與發達國家無論是在審計的范圍、審計目標、審計方法方式、審計管理、審計質量控制、審計人員結構、信息化和數字化的應用、行業監管上還都存在很多方面的差距。作為國企審計人員必須強化創新意識和理念,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才能不斷提高審計質量和水平,才能有效地防范審計風險,才能擴大審計的監督力和影響力,也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更好地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服務,為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服務。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個人認為國企審計方法創新要把握好以下四個方面。

一、以自我轉型為重點,夯實能力基礎

審計方法創新的主體是廣大審計人員,要實現加強國企審計的目標,國企審計人員不僅要注重自我完善,具備與國企審計需求相適應的綜合能力,而且還要注重在不斷發展中完善自我,牢固樹立科學審計理念,轉變自我思維方式,實現自我轉變。黨的十對新時期審計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作為企業審計要立足于推動完善國家治理,促進國家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高度,拓寬企業審計思維角度。要由“微觀審慎審計”向“宏觀審慎審計”轉變,由注重微觀(即企業個體)向微觀與宏觀并重轉變,由注重個體風險向注重系統性風險轉變,要更加注重審計服務,切實處理好依法審計與促進發展的關系,將“強服務、保增長、促發展”理念滲透到企業審計工作中,將服務理念貫穿企業審計全過程,全方位、多層次、多視角、多聯系地對典型性、傾向性、普遍性問題,從宏觀治理層面進行全局性綜合分析、歸納、提煉和分析,提出審計建議,更好地發揮國有企業審計的建設性作用。

二、以需求為導向,積極探索創新

黨的十報告指出,背離了科學發展觀的發展,會感覺到力不從心。科學發展觀提出十年以來,實踐證明,中國社會一切只有按照科學發展觀發展,才能取得又好又快的發展,背離了科學發展觀的發展,我們就會感覺到力不從心。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貫穿科學發展觀的始終。國家審計署劉家義審計長也多次重申,“做好審計工作須求真務實、探索創新”。當前,我國經濟社會正處于發展和改革的關鍵時期,國企審計中發現的諸多問題,有的是涉及改革發展的帶有體制性的深層次問題,不能簡單用一種常規的審計方法去實施,國企審計方法創新必須符合科學發展的要求,其實質是體現了求真務實、探索創新的科學發展觀精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將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由此可將國企審計需求作人格化的理解,在國企審計的成長過程中,必然要滿足各種需要。首先應該是以查錯糾弊堵塞漏洞等為需要財務收支審計,然后是加強管理提升效益的效益審計需要,再次是完善國家治理層面的審計需求,如此類推等等。在每一個需求層面或需求層面內部具體目標下所采用的國企審計方法都可能不盡相同,目標決定方向,國企審計方法也必須結合國企審計目標任務具體要求去開展創新。

三、以審計效用為目標,提升審計質量

實踐中即使有最好的審計方法發現的審計問題,如果沒有被充分歸納、匯總并利用,這樣的審計方法也是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認可”,從經濟學上講該創新是無效的。國企審計方法創新必須以實現審計效用最大化為目標,審計成效的好壞一定程度上受審計方法影響的,審計方法是為實現一定審計目標而采取的手段、途徑、行為方式等,國企審計目標在一定的歷史環境下,審計主體通過審計實踐活動所期望達到的境地或最終結果,它又劃分為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實踐中,通過創新的審計方法往往能很好的達到審計目標,但并不一定有最好的審計成效。根據目標制定的SMART原則要求,目標必須是具體的(Specific)、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可以達到的(Attainable)、和其他目標具有相關性(Relevant)、有明確的截止期限(Time-based)。審計目標的制定受審計人員認識、素質、能力以及客觀環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可能會出現目標偏離實際的情況,審計目標也需要不斷地修正完善,以使審計方法創新的過程更接近實際,更能最大化的發揮審計成效。審計效用最大化也是審計方法創新的最終價值體現,利用創新的審計方法去實現不斷修正的審計目標,并因勢利導,趨利避害,竭力使審計成效達到預期目標。

四、以計算機技術為手段,助推轉型升級

審計署十二五規劃中指出,要全面推進信息化建設,以數字化為基礎,創新計算機審計的形式和內容,總結推廣數字化審計模式,探索形成適應信息化環境的審計方式。同時,提出要大力推進電子審計體系建設,努力提高審計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并在建立健全電子審計體系、提高審計業務信息化水平、提高審計管理數字化水平、建成國家審計數據中心、建成審計信息網絡及安全保障系統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因此,計算機審計是未來審計工作發展的趨勢。近年來,一些大中型國企在信息化建設方面都投入了相當大的力量,在會計電算化基本普及的基礎上,很多企業還進一步加強了ERP系統等實現財務、業務、人事、管理等多方面的信息化建設。傳統的國企審計方法也應及時適應新的信息環境的要求,正如審計署在實施“金審工程”后流傳的一句話:“審計人員不掌握計算機技術將失去審計資格。”新的信息環境同樣對國企審計方法創新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別是在查處大要案方面,犯罪分子作案的手法越來越隱蔽,手段越來越“高明”,審計方法若不與時俱進,改進創新,一件件經濟犯罪案件就會擦肩而過。借助于對先進的計算機審計手段,往往在審計方法創新中占據先機,切實推動國企審計的轉型升級。

參考文獻

[1]譚鴻彬.國有企業計算機審計探索與實踐――以某白酒生產企業為例.現代審計與經濟,2013,(03):30-31.

第12篇

【關鍵詞】新企業會計準則 所得稅 差異 會計處理

新準則的出臺也使得國家對企業所得稅法規實施了調整,2007年3月,我國出臺了所得稅法。新法規統一了納稅人、稅率、稅前扣除標準和稅收優惠等內容,與此同時,新會計準則非常重視所得稅的變化,充分說明我國與國際會計接軌的趨勢。由此可以看出,研究新稅法和新準則之間的差異成為流行的熱點問題。所以,對我國新所得稅會計準則背景下的稅收法規相關差異性進行了梳理和分析,旨在提升我國所得稅會計和稅收的理論與實踐質量,對會計準則和稅收法規之間差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新企業會計準則與稅法產生差異的原因分析

(一)目的不同

會計準則和所得稅法規二者之間的目標不同就是其差異的本質原因。依據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企業會計準則的主要目標就是針對企業財務報告的使用者,包括一個企業的管理者、投資者,同時也包括我國相關政府機構以及社會有權利監督的群眾等。而與這些相比較,所得稅法的主要目標指的是針對我國經濟體制的特殊需求,構建一套規范的所得稅制度,可以為所有企業所共用。現階段,我國會計準則的目標旨在為投資人、政府部分、債權人提供服務,所以,把這些人的收益擺在首位。相比較之下,所得稅法僅僅滿足社會公共的需求,實施國家政府機構的職能。這就引起了稅法與會計在計算所得稅中存在的永久性差異。

(二)基本前提不同

1.會計主體與納稅主體方面的差異。首先,在主體方面的基本前提就不同。會計主體可以是一個法律主體,也可以是一個經濟主體。新企業所得稅法對內外資企業不再加以區分,不考慮其資金來源,除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制企業外,無一例外地依照所得稅法執行。而納稅主體所講的主體就是指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即可。可見,會計與所得稅計算過程中的納稅主體有所不同。

2.持續經營假設方面的差異。所得稅法未能明確地指出其課稅行為構建在企業持續經營的基礎上,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其中的多條條款間接地證明了征收所得稅要依照這種假設。例如,處理資產稅務時,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政策的執行就運用了該前提條件。正是由于這個持續經營的前提,我們知道一個企業在其實際會計實務和管理的過程中,必須保證經濟資源專項利用,不可以將會計經濟資源作為它用,并且企業需要負擔的債務和責任必須要按照合同和約定按時負責。可是,持續經營就不一定可以保證。從稅法角度看,企業是否持續經營,其所負擔的納稅義務不可避免。因而,在這方面,二者也有一定的差異性。

3.納稅年度和會計分期方面的差異。我國一般征收企業所得稅均是按照年度核算。納稅年度的準確核算日期是從由當年年初的元月1日一直到當年的年末最后一天12月31日為終止點。但是,在實際實踐過程中,很對企業的核算時間是無法保證這樣的分期期間。一旦有這樣的情況出現,就需要根據會計的實質性原則,將這個企業的真實經營期間才可以當成納稅年度。如果清算企業時則視清算時間為納稅年度。通過以上分析可知,該條款是以持續經營為前提的,分段考核計算的企業經營成果。此外,在考慮繳稅年度時不但要關注會計分期的假設,還要考慮企業的中間營業或停止運營的情況,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征稅公平,保護納稅人權益。與納稅年度相比,會計分期旨在邊界會計數據的使用者能準確完整地掌握企業經營情況。

4.貨幣計量和計稅本位幣方面的差異。依照所得稅法,企業在繳納所得稅以人民幣為結算單位。其經營所得是外幣結算的,當其上交所得稅時,應將外幣換算成人民幣。相比較之下,會計上的貨幣計量定義,主要是指會計主體實施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通常以貨幣作為計量的單位,目的是為了更直觀地表現會計主體的財務情況、運營狀況和現金流情況。

二、新企業會計準則與稅法差異的會計處理方法差異性分析

在會計實務中,財務人員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確認的利潤與按稅法計算的應納稅所得額不一定相同。首先,二者會計相關處理的途徑方面有差異。新會計準則在我國企業應交所得稅的計算時,需要應用應付稅款和納稅影響會計法,同時準則中也表明計算步驟必須使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其次,二者在收入、費用等方面的確認過程方面也存在差異。在處理會計成本、損失并進行損益核算的過程中,一定要根據我國財政部門所規定的一切財務、稅務等政策和法律法規來實施。在申報納稅的過程中,應納稅所得額在確認的過程中,由于核算的方法和會計時期的差距,非常容易導致稅前會計利潤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有差異。與此同時,二者在計稅基礎的相關處理方法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最后,在計提減值準備的方面也有處理方法方面的差異。根據新的會計準則的內容,企業的財務人員在每個資產負債表日都應該復核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賬面價值,如果企業在后續時間內,應繳納的所得稅不能確保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轉回,那么就可以減計其賬面價值。

參考文獻

[1]戴德明,張妍,何玉潤.我國會計制度與稅收法規的協作研究――基于稅會關系模式與二者差異的分析[J].會計研究.2005(01).

[2]李勇.實施新《企業會計準則》對所得稅的影響以及與稅法的協調[J].會計之友(下旬刊). 2007(02).

[3]謝麗萍.新《企業所得稅稅法》與新《所得稅會計準則》差異芻議[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4).

[4]呂敏,曾富全.會計收益、應稅收益差異、所得稅稅負與納稅籌劃――來自中國A股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財會通訊.2010(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峰县| 鹰潭市| 绥滨县| 高陵县| 福安市| 安福县| 延津县| 江津市| 德惠市| 中牟县| 肥西县| 如东县| 弋阳县| 乐安县| 广平县| 景泰县| 环江| 石泉县| 金沙县| 兰考县| 广灵县| 个旧市| 怀化市| 高淳县| 威宁| 博乐市| 眉山市| 明光市| 宽甸| 扶绥县| 克东县| 哈密市| 连州市| 东阳市| 曲水县| 金山区| 正安县| 秦皇岛市| 白银市| 滨海县| 宾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