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3 17:29:2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體育健康課教案,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字:高效課堂;教案結構要素;取舍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5)06-0042-02
在體育與健康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教師們必須在備課中下功夫,不斷優化教案結構要素及規范性和實用性,以適應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目標。下面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解析教案結構要素的取舍。
一、教案結構布局的改進
1.表頭內容的規范
體育與健康教案一般是表格形式,在主標題下面首先要寫明本次授課班級、課次等基本要素,這些內容也可以設置在表頭分格欄內顯示(表1)。作為參賽教案或優質課課時計劃還可以加上單位名稱、指導教師等欄目;作為平時授課教案要加上周次、人數等欄目。切記不要過于煩瑣,要根據具體課型決定好教案結構要素。在高中新課程教學過程中還要注重模塊名稱和單元位置等新要素的設置。總之,這些要素都是相輔相成的,都是為了后面的教學過程做準備,雖然叫法有些不同,但不會影響教師的理解,在撰寫時必須用規范的專業術語。
2.結構要素的布局
首先要寫時間、地點、對象,這些要素應該放在第一行,意在明確本次教案的概括。然后再寫授課的教程等相關內容,放在第二行,讓人們看了能清晰地知道本次授課的目的。第三行的內容主要是制訂教學目標,按照新課改的要求將學生預計達到的學習效果和情感滲透情況羅列出來,要注重本課特點,不能樣樣舉到。
3.表尾內容的改進
表尾的主要內容是場地器材、預計負荷、課后反思等(表2)。場地器材也可以寫作教學準備,有時上課還需要一些教具的準備,比如說錄音機、教學掛圖、小黑板等,這些并非是場地器材范疇,大家一般寫教案都是歸類在場地器材欄目內。預計密度可以以圖表形式做成曲線圖,還可以直接寫出預計的兩次較高脈搏次數區間。課后反思也可以寫作課后小結,根據授課內容和上課情況寫出自己成功經驗的總結和存在問題的反思,有利于以后教學的高效完成。
二、教案主要部分的分割與權重
首先要制定表頭分隔欄及要素填充(表3)。第一列寫課序或教學過程,第二列寫各階段授課時間分配,因為一節課教學的效果如何還要看其授課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所以這一欄必須寫在課序的后面,有利于授課安排和聽課人員的側重關注。其次是教學內容欄目,按照新課程改革要求,這欄必須寫清楚本次授課內容及相關動作要領和授課形式,為整個教學過程做引領。運動負荷這一列主要包括運動的次數和強度,運動時間在前列已經提過,時間安排是個大概念,沒有必要對每一個教學內容點的時間都做詳細設置,這樣不利于課堂教學的發揮。最后三列是根據新課程改革的相關理念來分設的。將教師的導和學生的學作為重點放在一欄分步實施教學;將組織和要求以圖表、照片和簡練語句形式對應寫在教與學活動欄的后一欄;教育滲透欄目主要是針對情感教育而設立的,新課標要求課堂上要給學生滲透社會適應和心理健康等知識和能力,使其通過教學活動達到一定的情感目標。
1.開始與準備部分的分配
表3課序中的第一、二行分別編寫教案開始部分和準備部分的相關內容,開始部分主要是課前常規,教師們都做得很好,這里就不用多談。下面主要針對準備部分的導入內容做一強調,準備活動要緊貼授課內容,注重專項熱身,通過適宜的活動形式導入新授課內容,使學生身體的各個部位都能夠適應新授課教學的實施。
2.基本部分的分配
表3課序中的第三行主要編寫學生的復習內容或導學內容,根據不同課型決定不同導入方式,這個主要是在教學內容欄目中分步引領,然后在教與學活動欄內填充對應的導入方法和手段,這一欄的設計好壞直接決定了學生的課次銜接是否順暢、專項技術動作導入是否合理、對學生進入新授課學習是否適應等問題,所以應該作為關鍵環節來設計。
表3課序中的第四行主要編寫課的基本內容,即新授課內容,這是整個教學環節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對應的各個欄目都要有詳細的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欄目要寫明教學步驟中各環節內容,在教與學活動欄目中要把適宜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寫進去。對于主要的組織方法要用圖示或照片形式展現出來。
3.結束部分的分配
表3課序中的第五行主要編寫放松練習和課后常規等內容,注重放松練習里的具體做法,采用何種形式放松等。這一部分的組織教法相對簡單,不宜寫得較多,簡明扼要地表達清楚即可,值得重視的是回歸器材中的安全教育。
三、教案內容的詳略取舍
1.教學內容欄
該欄的內容較多,主要是參考教科書對理論知識、動作技術要領、分層分步教學等相關內容的編寫,應該注意的是動作技術要領描述要精練,分層次教學步驟要清晰。根據授課的必要性可以通過圖示形式展現出來,也可以采用動作要領口訣或間接語句表達出來。不能長篇照抄書本知識,不能把部分組織教法寫入這一欄,也不能把糾正錯誤動作和評價學生情況寫入本欄,那樣會顯得凌亂。
2.教與學活動欄
這一欄主要編寫教師如何實施教學和怎樣使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如何通過科學的教學方法合理引導學生學習,這些都是需要詳細闡述的內容。針對不同項目的教學,要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要以學生的練為主進行設計,教師的教要上升到導的角度。要注重新穎的教學方法和科學的組織策略來提高教學的精度,避免存在陳舊的教學手段和落后的教學方式,以免影響新課改的推進與實施。
3.組織與要求欄
組織與要求欄相對來說就比較清晰明了,大多數需要通過圖形來表達其含義,顯得更加簡明易懂,不需要過多的文字表述,但做圖要清晰詳細,能夠充分展示該教學過程的人物、路線和轉換方式,幾個教學內容的組織教法相同時可以用一個圖示代表。教學要求用簡練的語言說清楚即可,沒有必要對每個知識點的共性問題逐一寫明。對個別學生要區別對待、因材施教,提出單獨要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