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3 17:28:3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闌尾炎手術的護理措施,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 腹腔鏡手術;小兒闌尾炎;臨床效果;護理干預
闌尾炎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急腹癥, 其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了一定的影響[1]。小兒闌尾炎患兒明顯少于成年人, 傳統的治療方法為開腹手術治療, 而腹腔鏡手術治療已經漸漸代替傳統手術方法。腹腔鏡手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以及疼痛輕微等優點, 同時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 可提高患者治療的效果。本文主要對2012年3月~2015年3月100例小兒闌尾炎患兒實施腹腔鏡手術治療并加以護理干預的效果作分析, 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100例小兒闌尾炎患兒, 均經相關檢查確診。患兒年齡5~12歲, 平均年齡(7.58±2.05)歲, 其中男62例, 女38例。患兒主要就診原因為腹痛、高熱。隨機將患兒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各50例。兩組患兒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手術方法 實驗組和對照組患兒均為腹腔鏡手術治療。小兒的腹腔比較淺, 視野較小, 給予其0°腹腔鏡以及三晶片攝像系統治療, 可以獲得比較清晰的視野。兩組患兒均在麻醉基礎上進行腹腔鏡手術治療, 患兒取平臥位, 在其穿刺部位常規消毒鋪巾, 以患兒的臍部為穿刺點, 放置5 mm的腹腔鏡, 為患兒建立二氧化碳氣腹, 保持氣腹壓力在100 mm Hg(1mm Hg=0.133 kPa)。首先對患兒的闌尾部位具體情況進行檢查, 之后給予患兒相應的手術治療。
1. 2. 2 護理方法 實驗組和對照組小兒闌尾炎患兒均給予常規的護理, 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加以護理干預, 具體措施包括:①心理護理。小兒闌尾炎患兒年齡較小, 患兒及家屬存在一定的緊張、焦慮等不良的心理狀態, 護理人員應積極地與家屬溝通, 告知腹腔鏡手術相關知識, 給予家屬鼓勵, 讓其幫助患兒調整好心態接受手術的治療。護理人員還可以通過鼓勵語言、發放小禮物等獎勵措施提高患兒配合治療的依從性。②術前準備。護理人員告知患兒家屬有關闌尾炎疾病知識、腹腔鏡手術知識, 快速做好術前禁食、清潔臍部、建立靜脈通道、胃腸道準備等各項準備工作。③術后護理。護理人員幫助患兒取平臥位, 頭部偏向一側, 防止因嘔吐導致窒息的發生。病情穩定后取半坐臥位, 有計劃地鼓勵患兒進行床上活動和下床活動, 促進患兒腸胃功能的恢復。同時護理人員加強患兒生命體征、排氣排便、切口護理、并發癥等監測工作, 發現患兒出現異常情況, 及時告知醫生進行有效處理。做好小便管理, 防止尿液污染切口。告知患兒及家屬在未排氣時應禁食, 告知危害后果。期間給予患兒口腔護理, 保持口腔清潔衛生, 并進行相應的液體輸入補充營養。 ④疼痛護理。護理人員告知患兒家屬, 可通過改變、撫摸患兒等措施緩解其疼痛, 并播放患兒喜歡的音樂、動畫片或者玩玩具等方法轉移患兒的疼痛注意力, 以此減少患兒的疼痛, 提高患兒對治療的依從性。
1. 3 觀察指標 對兩組小兒闌尾炎患兒經腹腔鏡手術治療的時間、排氣時間以及住院時間觀察分析[2]。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手術時間、排氣時間、住院時間等方面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闌尾炎是小兒急腹癥中最為常見的一種, 其病情變化速度較快, 增加了診斷的難度。如果患兒不能接受及時有效的治療, 可導致患兒出現嚴重的并發癥, 對患兒的生命健康造成較嚴重的影響[3]。
傳統治療闌尾炎的方法為開腹手術治療, 隨著醫學的發展, 腹腔鏡手術已經是治療小兒闌尾炎的主要方法之一, 其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等優點。腹腔鏡手術可對患兒腹腔內的具體情況進行觀察, 集診斷、治療于一體。為患兒治療時, 對患兒腹腔的創傷較小, 可縮短患兒術后恢復的時間, 減少患兒的痛苦[4]。
小兒闌尾炎患兒的耐受性比較差, 在進行腹腔鏡手術治療的整個過程中, 極易出現并發癥[5]。因此, 護理人員要加強患兒的護理工作, 為患兒實施心理護理、術前準備、術后護理等, 可促進手術的順利進行, 減少患兒并發癥的發生率。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 實驗組手術時間、排氣時間、住院時間等方面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給予小兒闌尾炎患兒腹腔鏡手術并加以有效的護理干預, 可明顯的縮短患兒的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 減少患兒的疼痛, 改善患兒的生活質量, 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朱小寧, 徐丹丹.經臍雙切口懸吊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的護理配合. 中國臨床護理, 2013, 5(3):228-229.
[2] 于愛萍.腹腔鏡手術治療27例小兒闌尾炎的護理.中國醫學創新, 2010, 7(9):135-136.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論 文 網專業教育教學論文和以及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
[3] 余東海, 張文, 孫曉毅, 等.腹腔鏡治療小兒闌尾炎148例分析. 臨床外科雜志, 2011, 19(10):704-706.
關鍵詞:急性闌尾炎;兒童;手術治療;護理
【中圖分類號】R65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5-0435-01
疑診闌尾炎是小兒最常見的急腹癥,約占外科急診的80%?此外,小兒急性闌尾炎也是最常見的急診手術,剖腹探查陰性率可達6%~20%以上?小兒急性闌尾炎的發病特點和成人在很多方面相同,但也有不同之處?小兒術前闌尾炎穿孔比年輕成人常見,同時闌尾穿孔本身可死亡率和醫療費用增高[1]?選取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急性闌尾炎患兒手術治療護理方法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收治的急性闌尾炎患兒,其中男21例,女12例,年齡最小2歲,最大15歲?臨床表現為轉移性右下腹痛(或腹痛)?發熱?嘔吐?腹瀉及腹部包塊等?全部經手術證實?
1.2 方法:盡量選麥氏切口切除闌尾后應清除腹腔膿液,闌尾病變不明顯者需探查回腸末端100cm(防止梅克爾憩室炎被遺漏)及盆腔器官?放置腹腔引流適應證闌尾穿孔,腹腔積膿?壞疽性闌尾炎;闌尾殘端處理不滿意而影響愈合者;切除闌尾或分離闌尾粘連后滲血不止可放置香煙引流或紗布填壓引流;已局限的闌尾膿腫?腹腔鏡闌尾切除,小兒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在國內?國外均有大宗病例報告,目前大多醫院腹腔鏡闌尾已成常規手術?腹腔鏡闌尾切除具有創傷小?患兒痛苦少?術后腸功能恢復快?住院時間短?腹部創口疤痕小等優點[2]?小兒腹腔鏡多選用穿刺Trocar,直徑5~10mm,手術操作時氣腹內壓保持在1.07~1.33kPa(8~10mmHg),手術時間在30分鐘左右?
1.3 結果:所有患兒經手術治療及護理均在局麻下進行闌尾切除術,無感染,平均住院天數為7天,均痊愈出院?
2 護理
2.1術前護理措施
2.1.1病情觀察及護理 觀察患兒生命體征的變化,患兒高熱及時予物理降溫或藥物降溫?觀察患兒腹痛的部位?性質?程度?有無壓痛?反跳痛?腹肌緊張等?有腹膜炎時應安置胃腸減壓?禁用止痛藥?觀察患兒有無嘔吐及大便的情況?遵醫囑抽查血常規及生化標本,應合理補液,糾正脫水?電解質紊亂?禁止灌腸?
2.1.2飲食與營養 急性期應禁食禁飲,腹脹時應實施胃腸減壓?保守治療期間,可根據患兒實際情況,禁食或進食清淡的食物,以調節患兒腸胃功能?
2.2術后護理措施
2.2.1病情觀察及護理 持續心電監護,監測患兒血氧飽和度?心率?呼吸變化,2h巡視記錄1次至病情平穩?術后24h內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嚴密觀察患兒傷口有無出血?滲液,保持傷口敷料清潔干燥,化膿性闌尾炎或闌尾穿孔內置引流條者通常術后2~3d拔出?觀察腹部體征,注意腸蠕動恢復情況?觀察患兒排便情況,觀察患兒有無里急后重等[3]?觀察腸蠕動恢復情況及腹部體征有無變化,鼓勵并協助患兒床上活動,術后24小時后視病情鼓勵早期下床活動,以防止腸粘連?若患兒術后體溫升高或體溫一度下降后又趨上升,并伴有腹痛?里急后重?大便伴膿液或黏液,應考慮為盆腔膿腫的可能?
2.2.2飲食與護理 輕癥患兒術后當日禁食?術后1d進流質飲食,術后第2天應進半流質飲食,術后3~4d應過渡至普食?重癥患兒須禁食,待排氣,腸蠕動恢復后,進流質飲食?避免牛奶?豆制品等產氣食物,以免患兒引起腹脹,術后7d左右過渡至普食?
2.2.3與活動 術后6h后半臥位休息,鼓勵患兒早期活動,以防腸粘連,輕癥患兒手術后當天即可活動,重癥患兒也要在床上多做翻身運動,待病情穩定后應盡早下床活動?
2.2.4管道護理 胃管待腸功能恢復后拔出,血漿管視引流情況決定拔出時間,護理措施詳見總論?
3健康教育與出院指導
患兒及家長對手術易產生恐懼?憂慮,并擔心手術預后,護理人員應熱情接待患兒,耐心講解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及主要治療手段等,以減輕患兒及家長的顧慮,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在術前準備階段,認真向患兒及家長講解術前各項準備的內容如備皮?皮試?禁食?禁水?術前用藥的目的?注意事項,以取得患兒及家長配合[4]?術后康復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始終將各項術后護理的目的?方法向患兒及家長說明,共同實施護理措施,以取得良好的康復效果?飲食適當增加營養,指導家長注意飲食衛生,給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飯?面條?肉末?魚?蛋?新鮮蔬菜?水果等,飲食要定時定量,避免過飽?保持傷口的清潔干燥,勤換內衣,傷口發癢時忌用手抓,以防破損?發炎?鼓勵適度的活動,以促進傷口愈合,預防腸粘連,但應避免劇烈活動,以防止傷口裂開?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室內通風?清潔,防止感冒?腹瀉等疾病的發生?如患兒出現腹痛?腹脹?發熱?嘔吐或傷口紅?腫?痛等情況需及時去醫院就診?
參考文獻
[1] 章小蕙.淺談闌尾炎術后護理體會[J]現代護理報,2012,11:2.
[2] 彭書芹,邢海云,呂曉菲. 小兒急性闌尾炎104例手術治療的觀察與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35):8736.
[關鍵詞] 非藥物護理;急性闌尾炎;學齡期;兒童;疼痛
[中圖分類號] R248.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05(c)-0188-03
Impact of non drug nursing measures on postoperative pain of school aged children with acute appendicitis
GUO Li-ping XIE Li-juan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Jishu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Jian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Jishui 3316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lpo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non drug nursing measures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school aged children with acute appendicitis. Methods 88 school aged children with acute appendicitis of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3 to Nov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each group was 44 cases.Child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appendicitis operation nursing mode and child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non drug nursing measures.The time of off-bed,the total hospital stays,improvement in VAS pain scores at day 3 and day after surgery,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appendicitis and parents'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servic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appendicitis operation after appendicitis operation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postoperative time of off-bed and total hospital stay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 shor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參考文獻]
[1] 劉淑娥,秦美麗.37例手術切口感染監測分析與護理對策[J].當代護士,2011,(1):157-158.
[2] 田曉峰.33例闌尾手術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預防[J].按摩與康復醫學(下旬刊),2012,3(8):96.
[3] 付海珍.急性闌尾炎手術切口感染因素分析與護理[J].健康大視野,2013,21(4):237-238.
[4] 陳小瓊.闌尾炎術后預防感染的有效護理模式探討[J].當代醫學,2012,18(23):118-119.
[5] 崔華.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闌尾炎50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2,17(16):117-118.
[6] 劉國平.中西藥聯合使用在急性闌尾炎手術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3,14(10):130-131.
[7] 李桂芳,李貴壽.86例急性闌尾炎術后護理體會[J].中醫臨床研究,2011,12(14):31-32.
[8] 張利萍.無痛護理對老年骨折患者術后疼痛及康復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8):52-58.
[9] 郭建華.無痛護理理念在促進骨折患者術后康復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四川醫學,2013,34(5):775-776.
[10] 趙秀娟.無痛護理理念在促進骨折患者術后康復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36):364-365.
[11] 陳靜,錢宏,周超.中西醫結合護理干預減輕創傷骨折患者疼痛的效果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 21(32):3632.
[12] 梁書榮,張運清,韓向真.綜合疼痛護理干預對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4):411.
[13] 李鳳,羅琳.1例罕見兒童原發性大網膜扭轉誤診急性闌尾炎行腹腔鏡檢查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25):34-36.
[14] 盧燕.護理干預對小兒急性闌尾炎的效果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3,23(11):225-226.
【關鍵詞】 繼發性闌尾炎;臨床護理;并發癥;護理滿意度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8.165
繼發性闌尾炎是慢性闌尾炎的一種, 是在其他疾病基礎上而發生的闌尾炎性病變。在部分情況下, 未經手術治療可以自行改善, 但是有一部分患者的臨床情況嚴重, 疼痛、嘔吐等癥狀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很大的影響, 不及時干預還有可能危及到生命健康[1]。本文就本院收治的61例繼發性闌尾炎患者進行研究, 探討護理要點, 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治療的61例繼發性闌尾炎患者作為觀察對象, 所有患者均通過影像學檢查確診, 滿足闌尾炎的診斷標準, 根據患者入院日期尾數分為研究組(33例)和參比組(28例)。研究組男18例、女15例;年齡最小18歲、最大77歲, 平均年齡(38.4±12.9)歲。參比組中男17例、女11例;年齡最小20歲、最大75歲, 平均年齡(39.1±12.0)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參比組患者嚴格按照外科手術護理規程采取護理干預手段;研究組患者針對病情特點采取針對性的護理干預, 主要措施如下。
1. 2. 1 針對性的心理護理 繼發性闌尾炎的起病與急性闌尾炎不同, 但是發熱、腹痛等癥狀表現也非常明顯, 易對患者造成心理刺激[2]。
1. 2. 2 對癥處理 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 生命體征較為平穩的患者可以采取半臥位, 適當放松腹部肌肉, 緩解腹痛癥狀。入院后立刻采取禁食處理, 必要的情況下采取胃腸道減壓治療。根據患者的健康狀況及腸道外營養, 合理使用抗生素預防和控制感染。在沒有明確診斷前避免使用止痛劑, 以免造成病情掩蓋。已經明確診斷的患者如果出現劇烈的疼痛, 難以耐受的情況下根據醫囑使用止痛藥物予以緩解;闌尾穿孔伴腹膜刺激的患者應及時建立靜脈通道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現象, 術前4 h禁水。
1. 2. 3 針對性的手術護理
1. 2. 3. 1 術前護理 針對手術治療的患者做好術前準備、術中護理和術后護理。首先做好手術前的準備:手術前常規對患者的血常規、尿常規、心肺功能等進行檢查, 排除具有手術禁忌證的患者;充分進行止痛和胃腸道減壓, 確保手術安全性[3]。手術開始之前以及切口縫合之前認真清點器械工具, 避免物品遺留在腹腔。術前常規進行藥敏試驗, 根據醫囑準備用藥。手術結束之后做好觀察, 根據患者恢復狀況選擇合適的, 每間隔1 h對血壓等進行測量[4], 直到達到平穩的狀態。
1. 2. 3. 2 術后護理 ①術后一般護理:手術結束后將患者轉入病房中, 在搬運過程中要保持平穩, 保證病房溫度與濕度適宜、通風和光照良好, 從而得到良好的休息, 促進康復;②護理:根據患者的具體麻醉方法選擇合適的術后, 硬膜外麻醉與全身麻醉清醒之后平臥6 h, 確保有效引流, 預防膈下膿腫的形成;③引流管護理:手術后保持切口敷料的清潔與干燥, 定時予以更換, 繼發性闌尾炎手術治療后通常需要留置腹腔引流管, 做好管道的固定工作, 防止彎曲、受壓、脫落的發生。詳細記錄引流液的顏色、性質與量, 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④活動指導:首先指導其坐在床邊休息, 慢慢站起后行走, 預防性低血壓的發生。根據患者的實際年齡與難受程度逐漸增加活動量, 針對離床活動范圍較大的患者做好各項保護工作。早期活動還能夠預防肺部并發癥的發生, 加快全身血液循環從而利于切口愈合。⑤術后疼痛護理:麻醉失效之后按照可能出現程度不一的頭痛現象, 護士應當準確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 做好心理護理及疏導工作。癥狀較輕的患者采取轉移注意力的方式緩解, 疼痛程度非常嚴重、無法耐受的患者則予以鎮痛藥物干預。做好翻身、咳嗽的指導, 減少由于切口張力增加或者身體震動引發的疼痛。⑥飲食護理:手術結束后在腸道蠕動功能恢復之前禁止飲水和禁食, 這一期間加強口腔的清潔與護理, 采取腸外營養的方式確保必要的營養素。腸道蠕動功能恢復之后從少量流質飲食開始逐漸過渡到普通飲食, 不要食用產氣、辛辣和刺激的食物, 囑咐患者多飲水、食用新鮮的水果和蔬菜, 預防便秘的發生。如果出現便秘可以使用少量緩瀉劑, 預防由于腹內壓上升導致切口開裂。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切口感染、腸粘連、便秘)及護理滿意度(根據本院自制量表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 總滿意度=非常滿意率+滿意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研究所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9.09%, 參比組患者為32.14%, 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 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患者對本次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為96.97%, 參比組患者僅為75.0%,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闌尾炎是嚴重危害患者身體健康的疾病之一, 對患者采取護理干預手段促進其身心健康非常重要[5]。本文對研究組33例患者應用針對性的護理措施, 護理人員要做好心理疏導, 充分解釋繼發性闌尾炎的發病情況和治療現狀, 消除緊張心理、提高治療信心;然后急性發作之后采取臥床休息、禁止灌腸或嗎啡等藥物, 以免增加腸腔內部的壓力造成炎癥擴散以及穿孔等嚴重后果;隨后開展手術前后的護理, 注意保護手術切口部位、輸液管道及各引流管, 為患者創造良好的病房環境。根據患者并發癥情況做好術前用藥準備, 做好備皮、排空膀胱, 如常規給予抗生素等治療;還要做好體征觀察, 在血壓和心率等生命體征穩定后可調整為半臥位, 促進呼吸, 降低腹壁的張力, 減輕切口疼痛癥狀;繼發性闌尾炎手術之后腸管不活動很容易造成粘連, 因此在生命體征穩定后應鼓勵患者及時下床活動。通過采取上述護理, 對比常規護理發現, 患者治療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下降、滿意度也顯著提高, 提示針對繼發性闌尾炎需要做好針對性護理, 促進患者健康。
參考文獻
[1] 蔣銀萍. 集束化護理對急性化膿性闌尾炎術后感染的控制效果. 按摩與康復醫學, 2016, 7(7):50-51.
[2] 張莉. 經臍無瘢痕腹腔鏡治療復雜性闌尾炎30例的臨床效果觀察與護理.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4, 35(19):2921-2922.
[3] 張慶. 優質護理在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手術中應用的意義研究.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4, 5(1):55-56.
[4] 張卓婭. 化膿性闌尾炎患者腹腔鏡切除術后的臨床護理對療效的影響觀察. 河南醫學研究, 2013, 22(2):291-292.
1.1一般資料:46例急性單純性闌尾炎,急性化膿性闌尾炎9例,診斷為2-4的所有闌尾炎切除術,綏德醫院2009.1-2010.1共收治急性闌尾炎55例,男38例,女17例。操作成功完成,無嚴重并發癥。在7-15天,住院9天的平均長度。
1.2臨床表現:急性闌尾炎的右下腹痛轉移的典型的發現,始于上腹部,逐漸趨向于肚臍,轉讓和有限的右下腹,且無轉讓右下后數小時腹痛史。如果持續疼痛范圍,蔓延各地的網絡,可能是闌尾壞死或穿孔與腹膜炎。當闌尾化膿或壞疽,體溫升高,脈搏,呼吸急促,抑郁癥和中毒等全身癥狀。
1.3急性闌尾炎的治療:一旦早期手術治療,這是安全的,可以防止并發癥的發生診斷。急性化膿性或壞疽性闌尾炎應急診手術治療。闌尾周圍膿腫,一般先非手術治療,禁食,補液,抗感染,局部物理治療,如腫瘤大小,體溫正常,闌尾切除后3個月;非手術治療過程中,溫度的升高,腫塊增大,疼痛不緩解,應與膿腫引流治療,切口恢復3個月后,再行闌尾切除術。
2、護理措施準備
2.1術前患者的急性闌尾炎:禁食后綜合性醫院,灌腸絕對禁止。做患者的心理護理,生怕患者的手術,手術做的不是很好的功能,如病人解釋,減輕患者的恐懼。好器械,敷料和準備的貨物。胃腸減壓手術的患者應進行前,抽吸胃內容物,以防止麻醉和術后腹脹時誤吸。闌尾穿孔并發腹膜炎的患者,應高度針對性的術前檢查和治療,包括心臟,肝,腎,肺功能測試和血液測試,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的一個短周期。一個感染性休克表現,術前應給予吸氧,抗休克治療。
2.2術后護理:患者根據麻醉選擇合適的位置,全身麻醉是困難的,生命體征,血壓,每小時脈沖時間,測量三次。脈搏或血壓,傷口出血,應考慮,觀察,采取必要的措施。單純切除或壞疽性闌尾炎及闌尾穿孔手術,血壓應改為半臥位,排水和防止炎性滲出物進入腹腔。每天,后應禁食,流質飲食,術后第一天,第二天進軟食,在正常情況下,普通食品第三十四天。停用瀉藥和灌腸肥皂強強烈的刺激,以免增加腸道蠕動,闌尾殘端結扎縫線裂開或三天。如手術后口服瀉藥便秘。在24小時內,您可以促進腸道蠕動的恢復,防止粘連,也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愈合。手術要注意保暖的老年患者,以幫助防止墜積性肺炎咳嗽。
2.3術后并發癥的護理2.3.1切口感染的操作:因為當污染減排和外匯儲備,排水不暢引起的血腫。3-5后,溫度繼續上升或下降和上升,感到疼痛,切口皮膚發紅和壓痛,促使傷口感染。
2.3.2腹腔出血:闌尾系膜結扎附錄動脈出血,患者表現為面色蒼白,腹痛,腹脹,脈速,出冷汗,血壓下降,休克癥狀,應立即平臥,鎮靜,吸氧,靜脈輸液和交叉配血,準備手術止血。
2.3.3腹腔膿腫:患者持續有發燒,腹痛,腹脹,中毒癥狀,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應采用半臥位,以利排水,排污,或盆腔膿腫排水暢通,降低毒性,同時加強抗生素治療建議更好。
2.3.4瘺管或手術治療闌尾殘端結扎,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腸道治療后可能最終傷口愈合。
【關鍵詞】 假進食; 闌尾炎術; 早期康復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4)22-0106-02
闌尾炎是一種常見的急腹癥,占住院患者的20%左右[1],發病對象大多為青壯年,其臨床癥狀大多表現為轉移性右下腹疼痛。手術治療作為闌尾炎的臨床主要治療手段,治療效果較為顯著。但是在手術治療中,由于腸胃刺激以及物作用的影響,從而對患者胃腸道蠕動產生抑制作用,導致患者伴隨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現象,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胃腸功能下降癥狀,最終延長患者機體恢復時間,難以改善預后情況[2]。因此,需要在闌尾炎術后必須采取合適的護理干預,才能促進術后腸胃功能恢復,使患者恢復到正常的生理狀態。為此筆者所在醫院對收治的46例行闌尾炎手術患者采取假進食護理干預,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6-12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92例行闌尾炎手術患者,按照不同的護理方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6例。觀察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17~55歲,平均年齡為(37.44±2.44)歲。發病時間在1~11 h,平均發病時間為(5.33±1.33)h。病理類型:單純性闌尾炎22例,化膿性闌尾炎18例,壞疽性闌尾炎6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18~54歲,平均年齡為(36.97±2.78)歲。發病時間在1~12 h,平均發病時間為(6.77±1.87)h。病理類型:單純性闌尾炎21例,化膿性闌尾炎17例,壞疽性闌尾炎8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發病時間及病理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包括:術后抗感染、病情觀察、切口炎性反應護理等。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進行假進食、開塞露等護理干預,護理方法主要體現如下:第一,術后每隔4小時,聽診患者腸鳴音1次,在術后6 h給予患者咀嚼無糖口香糖,1片/次,3次/d,每次咀嚼時間為20 min。在腸胃恢復蠕動功能后,食欲恢復即可停止。第二,在完成輸液后,應該根據患者恢復情況,鼓勵其進行下床活動,同時,指導患者采取合適的休息,輕輕按摩患者腹部,以促進患者胃腸蠕動,降低腸粘連發生率,促進患者早日排氣功能。在患者進行功能訓練過程中,指導其進行適量的四肢活動,逐漸增強患者運動量。第三,每日早晚給予患者注入40 ml開塞露,對直腸產生直接的刺激作用,起到良好的排便效果。
1.3 評價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的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住院天數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等。胃腸恢復標準:腹痛、腹脹癥狀消失;恢復排氣功能、正常排便、腸鳴音3~5次/min等[3]。
1.4 統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恢復時間比較
觀察組胃腸恢復時間、排氣時間、排便時間、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
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程度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感到滿意44例,滿意率為95.65%;對照組患者對護理感到滿意38例,滿意率為82.61%;觀察組護理滿意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急性闌尾炎是一種常見的腹部外科疾病,其發病率較高,病情變化緊急,隨著病情的進展,對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目前,根治闌尾炎的關鍵方法是采取手術切除術。由于闌尾炎切除術操作比較簡單方便,人們普遍認為闌尾切除術屬于外科的小手術,并且部分醫務人員往往不夠重視手術的護理,提高了切口感染、腹腔膿腫、盲腸壁膿腫等并發癥的發生率[4]。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方法雖然治療效果比較好,但受到麻醉及手術視野的影響,難以清除腸及盆腔內的積液,手術切口感染發生率較高,延長患者恢復時間。同時,由于術后胃腸功能恢復不理想,將會直接影響到患者的機體恢復。因此,為了縮短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促進患者生理狀態恢復,必須對闌尾術后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
郭柒蓮等[5]將收治的100例闌尾炎手術患者,按照不同的護理方法,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分別采取常規護理以及咀嚼無糖口香糖等特殊護理干預,試驗組腸鳴音恢復時間、排氣時間、排便時間及住院天數明顯縮短。咀嚼無糖口香糖主要是基于假飼原理,有效促進正常的腸蠕動的恢復,即使食物沒有直接進入胃部,但是也能導致胃部產生液體,并且不會增加胃腸道的負擔。咀嚼吞咽行為作為神經系統反饋過程,具有明顯的特殊性、復雜性,通過神經系統,動作會傳達到人體的大腦,并傳至后頸肌肉群神經末梢,從而產生一定程度的刺激作用,有利于調節口腔的生理機能。在反射性作用下,會產生胃、胰、肝、膽活動,從而增加胃液素的分泌量,從而增強腸蠕動功能。另一方面,咀嚼口香糖可對唾液腺的副交感神經產生刺激作用,在增強味覺的同時,也有利于防止口腔內細菌的繁殖與生長,保持口腔的清潔。同時,咀嚼口香糖方法具有明顯的經濟性、簡單性,副作用不明顯,患者對治療與護理的依從性較高。
開塞露作為一種常用的通便藥物,其成分主要包括甘油、山梨醇等,此藥物具有良好的潤便作用,在藥液進入直腸后,會局部高滲刺激直腸,從而增加直腸蠕動,引起排便。同時,開塞露可對直腸內感受器產生直接的刺激作用,有效促進直腸收縮等,在內擴約肌舒張的作用下,將會使患者產生排便意識。藥理研究表明,開塞露為甘油制劑,可并刺激腸壁,軟化大便,使其易于排出。李艷妍[2]采取開塞露塞肛護理闌尾炎術后患者,腸功能恢復效果較為顯著,縮短患者早期下床活動時間。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胃腸恢復時間、排氣時間、排便時間、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切口感染、腹腔膿腫、盲腸壁膿腫等并發癥發生率為4.3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9.57%;護理滿意程度為95.6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2.6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謝冬輝,佐品,林瑤.闌尾炎術前情志護理對患者術后焦慮的影響[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1,3(14):1007-1008.
[2]李艷妍.開塞露塞肛用于闌尾炎術后腸功能恢復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1,15(20):129-130.
[3]黃清萍.急性闌尾炎術前術后的臨床護理[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5(27):314-315.
[4]李伙蘭.闌尾炎術后早期下床活動的護理療效觀察[J].求醫問藥(學術版),2011,9(8):147-148.
[5]郭柒蓮,傅宗光. 假進食對闌尾炎術后早期康復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科學,2013,7(15):156-157.
[6]千艷紅.不同防粘連措施預防闌尾炎術后腸粘連的效果比較[J].齊魯護理雜志,2013,20(22):153-154.
[7]鄒小霞,羅永丹,吳育娟.腹腔鏡逆行闌尾切除術治療闌尾炎的護理對策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3):70-71.
[8]薛改菊.急性闌尾炎患者術后護理[J].中外醫療,2011,30(11):184-185.
關鍵詞:急性闌尾炎;術后;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574.6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5-0515(2013)4-107-01
急性闌尾炎是一種外科常見的急腹癥,可發生于各個年齡層,尤其是青壯年,其發生率大約是占到外科住院病例的10%到15%。大多數情況下都認為闌尾切除術是治療該病的一種較為合理的方式,但是研究顯示闌尾炎的炎性滲出物質以及切除手術的操作都有可能誘導并發癥的產生,因此采取一定的護理措施是必要的[1]。為了獲取對護理的重要性的進一步認識,我院對收治的闌尾炎患者進行了分組護理,并進行了分析比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間收治的行闌尾切除術的急性闌尾炎患者76例,其中男45例,女31例,年齡15~42歲,平均年齡(28±5.73)歲。將其隨機分成兩組,即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39例,男23例,女16例,對照組37例,男22例,女15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2]:(1)突出的癥狀為下腹疼痛;(2)診斷確認是急性闌尾炎;(3)闌尾經手術切除者。
1.3 護理方法:兩組都進行常規的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施行適當的護理干預。
1.3.1 心理護理:對患者進行合適的心理護理,減輕患者的憂慮,使患者得到鼓舞,心態保持良好。
1.3.2 :患者回至病房應依據其麻醉方式保持相應的。一般,連續硬膜外麻醉的患者可以采取低枕或去枕平臥,而腰椎麻醉患者可以使用去枕平臥位持續6h至12h,以避免發生腦脊液外漏的情況。
1.3.3 飲食:患者術后6小時可以飲用流質食物,一兩天后便可以使用一般食物。
1.3.4 腹脹的處理:患者術后的第1天,可在床上坐起進行適量活動,第2天則能夠下床適量活動,來促進腸蠕動功能的恢復。
1.3.5 并發癥的護理:患者在術后的并發癥大多是切口感染、腹腔膿腫、腸粘連等。若切口感染則應該處理好切口,保持切口處的干凈以及干燥。若是發生腹腔膿腫就應該趁早進行引流手術,否則可能發生嚴重的腔內感染。若是有輕度的腸粘連發生則可以幫助患者按摩腹部來促進其胃腸的蠕動,但若是粘連較重,則需要及時地通知主治醫師來處理。
1.4 觀察指標:(1)并發癥發生情況;(2)患者對護理的認可度;(3)患者住院的時間。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 ±s表示,使用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α=0.05,以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的比較:觀察組的患者中只有1例發生切口感染,發生率是2.5%,而對照組的患者中有7例發生了并發癥,發生率是18.9%,二者比較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的比較: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是(5.3±2.3)天,而對照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則是(9.8±2.5)天。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并且二者比較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急性闌尾炎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它的病因有多種,其中最主要的是闌尾發生了阻塞[3]。對于其的治療通常使用闌尾切除術來達到目的。闌尾切除術是普外科常見的手術,手術時間較短,且過程較為簡單[4]。但是有研究表明闌尾炎的炎性的滲出物質以及切除手術的操作過程都有可能誘導并發癥的產生,因此采取一定的護理措施是必要的。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是(5.3±2.3)天,而對照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則是(9.8±2.5)天。可以看出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并且二者比較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術后護理對于急性闌尾炎患者術后的恢復具有顯著的效果,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趙小云.急性闌尾炎病人術后護理體會[J].河南中醫,2010,30(6):623.
[2]廖素清.203例急性闌尾炎術后的護理[J].醫藥前沿,2012,02(1):80-81.
關鍵字:化膿性闌尾炎;傷口感染;切口清洗;防治方法;臨床護理
化膿性闌尾炎是臨床常見的急腹癥,在青壯年群體中比較多發,是由常見的單純性闌尾炎發展而成的。化膿性闌尾炎的臨床癥狀相對嚴重,易發嚴重的闌尾穿孔和腹腔感染[1],臨床治療化膿性闌尾炎的主要方式是外科手術,但是好發切口感染,如何加強切口感染的預防和護理是當前臨床醫師普遍關注的問題,本文回顧性分析2011年8月-2012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58例化膿性闌尾炎行手術治療患者的臨床資料,探究化膿性闌尾炎并發術后傷口感染的臨床防治和護理對策。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對象是2011年8月-2012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58例化膿性闌尾炎行手術治療患者,其中男性32例,女性26例;年齡14-72歲,平均(39.52±20.35)歲;患者臨床表現為隱性鈍痛、嘔吐、惡心、右下腹疼痛、壓痛、中毒性休克等。所有患者均行闌尾炎切除手術治療,按照患者術后所接受的防治和護理方式不同,將58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兩組患者均采用精細化的護理方式進行臨床護理,其中對照組29例,觀察組29例,經比較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臨床癥狀等方面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預防與護理
1.2.1預防方法
完成各項檢查、常規消毒、硬膜外麻醉后采用常規化膿性闌尾切除治療[2]。術后對照組患者采用生理鹽水沖洗手術切口,觀察組采用100毫升3%的過氧化氫溶液浸泡切口30分鐘后,用生理鹽水沖洗、拭干,在使用500毫升1%的聚維酮碘溶液反復沖洗切口。治療后給予兩組患者同樣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療和真經治療,分析患者的愈合情況,將切除的病變闌尾送病理檢查。
1.2.2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精細化的護理方式進行護理干預。術后選擇患者的舒適;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和臨床癥狀變化,每小時測量一次脈搏、血壓,一旦發現異常及時處理;設有引流管的患者保持伴臥,便于引流和避免炎性液體流入腹腔;對患者進行科學的飲食指導,術后第一天進食流質食物,第二天使用軟食,術后3-4天后嘗試使用普食[3];術后一周內嚴禁使用刺激性強的肥皂水灌腸,對便秘患者給予輕泄劑治療,保證患者大便通暢;術后24小時嘗試起床活動,增加腸蠕動和血液循環;
如術后患者由傷口疼痛、切口周圍皮膚觸痛、紅腫提示切口感染,應及時予以對癥治療;對于出現腹腔內出血闌尾動脈出血等并發癥患者應保持平臥,給予吸氧、鎮靜、輸液治療,準備行止血手術;對腹腔參與膿腫的患者采取半臥位引流,假期那個抗生素抗感染治療;對糞瘺患者行抗生素治療。
1.3療效評定
采用《醫院感染診斷標準》[4]中的相關規定評定患者術后傷口愈合情況,符合以下標準為脂肪液化:術后3-7天內患者切口部位有黃液滲出,無疼痛;經常規檢查表示敷料中有黃色滲液,擠壓切口后皮下滲液較多;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組織游離,滲液中有脂肪滴;經涂片鏡檢查能見較多脂肪滴,經3次細菌培養物細菌生長。
1.4統計分析
本組研究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均數±平均數( ±s)表示,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
2.結果
3.討論
闌尾切口感染是化膿性闌尾炎切除術后常見的并發癥,影響患者術后切口愈合的因素很多,基礎疾病、手術時間、手術方式、引流、抗生素使用情況等均對術后切口感染具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加強對術后切口感染的危險因素處理和護理干預在闌尾炎切除術后之分重要。
本組研究對兩組患者均采用精細化的護理方式進行護理干預,并采用不同的溶液進行術后的切口沖洗,觀察組采用3%的過氧化氫溶液和1%聚維酮碘溶液沖洗切口,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賀亮,田偉軍,王鵬志.術前應用抗生素對急性闌尾炎術后傷口感染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11,12(03):159-160.
[2]張二勇,張春軍,黃海鋒.急性闌尾炎術后切口感染相關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33(05):189-190.
【關鍵詞】闌尾炎;保守治療;護理
闌尾炎(Appendicitis)是指闌尾由于多種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變[1]。急性闌尾炎的典型臨床表現是逐漸發生的上腹部或臍周圍隱痛,數小時后腹痛轉移至右下腹部。常伴有食欲不振、惡心或嘔吐,發病初期除低熱、乏力外,多無明顯的全身癥狀。急性闌尾炎若不早期治療,可以發展為闌尾壞疽及穿孔,并發限局或彌漫性腹膜炎。急性闌尾炎有1%以下的死亡率,發生彌漫性腹膜炎后的死亡率為5~10%[2]。急性闌尾炎經非手術治療或治愈后,可以遺留闌尾壁纖維組織增生和增厚,管腔狹窄及周圍粘連,這稱為慢性闌尾炎,易導致再次急性發作。發作次數越多,慢性炎癥的損害也越嚴重,可以反復急性發作,在未發作時沒有癥狀或偶有輕度右下腹疼痛,所以也稱為慢性復發性闌尾炎。若病人從無急性闌尾炎病史,而主訴慢性右下腹痛,不宜輕易診斷為慢性闌尾炎而切除闌尾,應注意排除其他回盲部疾病,如腫瘤、結核、非特異性盲腸炎、克羅恩氏病及移動性盲腸癥等[3],也應排除精神神經因素,否則切除闌尾會遇到困難,即或無其他病變也不一定能消除癥狀,它是一種常見病,其預后取決于是否及時的診斷和治療。早期診治,病人多可短期內康復,死亡率極低(0.1%-0.2%)[4];如果延誤診斷和治療可引起嚴重的并發癥,甚至造成死亡。 對于具有非手術治療指征的急性闌尾炎患者,我們給予保守治療和精心、科學的綜合護理,可獲得良好效果。我院2012年1月一2012年12月共有90例急性闌尾炎行保守治療患者,經過科學、系統的護理均痊愈出院,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1月一2012年12月期間行保守治療的90急性闌尾炎患者,男56例,女34例。年齡9歲-69歲。平均年齡29.5歲。發病距入院時間最短的3h,最長的8天。既往史:18例有類似腹痛反復發作史。90例均具有右下腹壓痛,36例反跳痛,34例有明顯腹肌緊張。入院時87%患者發熱,70%患者血液分析,白細胞計數明顯增高。
1.2 臨床分型[5]
1.2.1瘀滯型(屬單純性闌尾炎或各型闌尾炎消散后期)體溫在38℃左右,右下腹有明顯局限性壓痛,但無反跳痛和腹肌緊張,有41例。
1.2.2蘊熱型(屬化膿性闌尾炎或闌尾膿腫)體溫在38℃以上,腹痛劇烈,拒按明顯,具反跳痛和肌緊張,白細胞計數在(12~20)×109/L左右,有29例(闌尾膿腫7例)。
1.2.3熱毒型(屬壞疽性闌尾炎或闌尾穿孔合并彌漫性腹膜炎)體溫多在39℃上下、腹痛自右下腹擴散,腹膜炎遍及全腹;亦具合并麻痹性腸梗阻;白細胞計數在15×109/L以上,有20例。
1.3影像學檢查 腹部平片可見盲腸擴張和液平面13例,發現鈣化的糞石和異物影7例。B超檢查發現腫大的闌尾及周圍膿腫8例。
1.4治療方法
全部患者均按病情給予常規補液, 維持血容量, 糾正酸堿平衡失調及電解質紊亂, 并適當應用抗生素。有闌尾穿孔并發彌漫性腹膜炎伴腸麻痹者, 行持續胃腸減壓。
1.4.1內治
1.4.1.1瘀滯型闌尾湯(紅藤、大黃、白花蛇舌草、丹皮)或白花蛇舌草煎服。
1.4.1.2蘊熱型闌尾湯加減或白花蛇舌草加味,常加用蒲公英、銀金花、田基黃,射干,虎杖。膿腫形成加用皂角刺,敗醬草等;后期體質虛弱者加用潞黨參、炙黃芪等[6]。
1.4.1.3熱毒型除應用闌尾湯或白花蛇舌草加味外并加用抗生素。
1.4.2外治
1.4.2.1大黃、芒硝、大蒜、醋調外敷常用大黃30g,芒硝30g,大蒜30g(搗碎),加醋適量調成糊狀,腹壁先敷一層凡紗布,以防皮膚起泡;將上藥涂在凡士林紗布上;4h后更換1次(通常更換時不再用大蒜)局部上藥外敷可促進局部與全身網狀肉皮系統的活躍增生與吞噬作用的加強。
1.4.2.2針灸l7例,通常采用闌尾穴留針30~60min。
1.3.2 護理方法
1.3.2.1情志護理:應了解病人情志活動變化規律,有的放矢地對病人進行情志護理[7]。病人入院后,對醫院的環境和醫務人員陌生,對疾病不能正確認識,護理人員通過健康教育,與病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幫助病人進行認識疾病,了解每項檢查、治療,護理的目的、作用和方法,取得病人的配合;指導病人如何自我調節情緒,向病人講解疾病的發生、發展、預后及患病期間需注意的事項,正確認識疾病,解除病人心理負擔。
1.3.2.2一般護理 臥床休息,為了減少患者腸蠕動次數,防止炎癥擴散,予以24—48小時的禁食,禁食期間主要依靠輸液補給機體能量,以后可進食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忌辛辣、油膩;保持室內良好通風。
1.3.2.3藥物護理 嚴格遵守醫囑給患者按時用藥,在應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療時,要密切觀察患者不良反應,一旦發現患者有過敏或者嚴重腎功能損傷情況,當立即停止用藥并迅速報告給醫師予以處理;盡量避免應用止痛藥,以防止痛后影響對患者腹部癥狀和體征的臨床觀察,而導致一些病情變化遺漏。
1.3.2.4加強臨床觀察 密切關注患者的變化,及時測量、準確記錄體溫、脈搏、血壓、呼吸頻率等情況,并予以前后對比分析,每日平均3—4h進行一次測量和記錄;對于突然出現體溫上升,超過38.5℃,心率增快,脈搏每分鐘超過100次,腹痛程度更加嚴重,或者伴有里急后重者,要及時更換為手術治療[8]。
精神護理:就闌尾炎發生、發展、治療及預后向患者作簡要說明,使其對疾病有一定認識,消除恐懼心理,樹立治療信心。
1.3.2.5 飲食護理:根據病情,早期可予流食或半流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為主。腹膜炎癥狀明顯或合并腸麻痹者應禁食。雖病屬早期,但發病迅速,腹痛劇烈,體溫升高明顯者,亦應禁食治療觀察,以便必要時進行手術。
1.3.2.6出院指導 囑咐患者要保證足夠休息和睡眠,每日睡眠不可低于6小時;要適當活動,但不可過度勞累,活動強度以不感到疲勞為準;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囑咐患者要養成良好的衛生及飲食習慣,保證一日三餐,定時定量,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2 結果
9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無1例轉為手術治療,其中,63例保守治療7日后痊愈,27例保守治療14天后痊愈;平均住院時間為7.1天
3 討論
目前,急性闌尾炎以手術治療為主,但對于具有保守治療指征的臨床病例,我們依然首選保守療法,從而避免了手術給患者造成的意外創傷口J。近年來,隨著各種新型藥物的開發和應用,使得急性闌尾炎保守治療的臨床療效逐漸提高,尤其是中西醫結合在急性闌尾炎臨床的開展,更明顯提高了急性闌尾炎保守治療的治愈率。中醫學認為闌尾炎發病多因飲食不節、 寒溫不適、 憂思抑郁、 暴急奔走等因素致腸道功能失常、 傳化不利失職、 積滯生熱、 氣血不和所致[9]。臨床多以手術治療為主。筆者應用中西醫結合治療, 既消除了患者對手術的恐懼, 又避免了手術和麻醉帶來的嚴重并發癥, 特別是對闌尾周圍膿腫或老年體弱及有嚴重內臟疾患而不適于手術者, 應用中藥清熱解毒、 活血化瘀、 理氣化濕等, 加以針灸, 可激發功能, 增強抗病能力, 對控制感染、 促進炎癥消退起著重要作用, 故比單純應用抗生素治療有較大的優勢。加強對急性闌尾炎保守治療的方法深入研究固然重要,但是其護理工作也不可忽視,在對患者實施先進的治療手段的同時,配以科學、系統、精細的綜合護理措施,可促進患者痊愈和康復,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從而降低了家庭經濟負擔.另外,護士不僅要具備豐富的醫學基礎知識,還需對心理學熟悉掌握,學會和患者交流溝通技巧,以利于工作中正確分析患者心理狀態及同患者、家屬良好的溝通交流。
參考文獻:
[1] 徐飛,田豐,唐榮.頭孢西丁鈉與甲硝唑注射保守治療急性闌尾炎的臨床觀察[J].吉林醫學.2011,11(6):894—895.
[2] 袁文文 闌尾炎保守治療的護理體會 健康必讀(下旬刊) 2012,(8)
[3] 高霖,趙蓮玉 淺談闌尾炎的保守治療 中國醫藥指南 2012,(31)
[4] 賈婕楠 中西醫結合保守治療闌尾炎34例臨床觀察 甘肅中醫學院學報 2006,(4)
[5] 何敏 闌尾炎的保守治療和護理 中國民間療法 1999,(7)
[6] 姜淑蓮 闌尾炎的保守治療和護理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5,(19)
[7] 李強,房潔渝,王維平 早期闌尾炎的保守治療及手術時機的探討 中國實用醫藥 2010,(32)
【關鍵詞】 急性闌尾炎; 老年人; 治療
急性闌尾炎在臨床上以闌尾點壓痛、轉移性右下腹痛及反跳痛為其常見表現。老年人是一個特殊的群體,身體素質差,器官功能老化,免疫力低下。老年急性闌尾炎在臨床上有自身的特點。本文將對本院收治的老年急性闌尾炎患者的資料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老年急性闌尾炎患者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齡58~82歲,平均年齡(67.6±5.8)歲。主要癥狀為腹痛,此外還伴隨有腹脹、惡心、嘔吐等癥狀。其中轉移性右下腹痛者9例,伴隨有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者8例,右下腹麥氏點壓痛及反跳痛者10例,右下腹腹肌緊張者5例。其中,壞死穿孔的有3例。
1.2 治療方法 本組研究中27例進行手術治療,其中手術切除闌尾20例,膿腫切開引流7例;非手術治療5例,選用二聯或三聯敏感抗生素, 同時對癥治療,并注意水電解質平衡。
2 結果
手術組治愈率100%,特別是膿腫切開引流效果較好;非手術治療組治愈率80%,其中1例根據實際情況選用膿腫切開引流達到治療的目的。
3 討論
3.1 老年急性闌尾炎的發病原因
3.1.1 年齡因素 本研究中老年人的平均年齡為(67.6±5.8)歲,正處于各器官退化的階段,身體免疫力、局部組織防御能力均在減弱,再加上闌尾腔阻塞等因素,黏膜的完整性受損,細菌就會直接侵入闌尾,并且老年人腸蠕動減弱,食物殘渣容易進入闌尾形成糞石,引起急性闌尾炎。
3.1.2 闌尾解剖生理特點 近年來研究認為,老年人患急性闌尾炎與闌尾的解剖生理特點有關[1]。闌尾是一個短而細的管狀器官,管腔直徑約0.5 cm。隨著年齡的增長,闌尾管腔逐漸變窄,到了老年,管腔直徑只有0.2 cm,容易發生阻塞。在闌尾腔的入口處,有個結構稱為“闌盲瓣”,人到了老年,闌盲瓣會退化萎縮,以致關閉不全,糞便、未消化食物、寄生蟲等很容易進入闌尾腔,引起阻塞,造成闌尾局部組織缺血和壞死,有利于細菌侵入。此外,闌尾與結腸相通,在正常情況下,闌尾腔內存在許多細菌,如大腸桿菌、腸球菌、厭氧菌等。
3.2 老年急性闌尾炎的特點 由于老年人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其發病及病癥呈現一些特點:(1)老年人血管、淋巴管有退行性改變,闌尾黏膜變薄、脂肪浸潤和闌尾組織纖維化,加上血管硬化,組織供血相對減少,故闌尾發炎后容易發生壞死穿孔[2]。此外,老年人急性闌尾炎有時起病癥狀不突出,在臨床上常常發現就診晚的現象,就診時多數已壞疽穿孔或已形成膿腫。在本研究中,發現壞死穿孔的有3例,占到總研究的9.48%。因此,如果發現腹部特別是闌尾點壓痛,一定要及時檢查,避免由于拖延而引起病情進一步的惡化。(2)老年人腹肌萎縮反應力低下,癥狀體征常較病理改變為輕,腹痛不甚劇烈也不典型。在臨床上,有時僅有腹脹、惡心的癥狀,鑒別診斷困難,容易誤診[3]。所以,要求醫療工作者在診斷的時候一定要結合多種檢查結果,慎重做出診斷,以免誤診或晚診,延誤病情。(3)老年急性闌尾炎常合并其他重要臟器的病理改變或潛在疾病,而這些疾病又常是致死原因。在本研究中沒有這種病例。
3.3 老年急性闌尾炎的治療 老年急性闌尾炎在臨床上治療首先要及時作出正確診斷,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4]。目前主要是手術治療,但還需根據實際情況,在非手術治療可以奏效的情況下,盡量優先考慮非手術治療,在本研究中非手術治療5例,4例痊愈出院,1例未痊愈。在手術治療中還要根據病情選擇手術方法,原則是如果切開引流可以治療就不要切除,本研究切開引流7例,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4 老年急性闌尾炎護理 目前闌尾炎在臨床上的主要治療手段仍是手術治療。近年來研究認為,護理干預對老年急性闌尾炎患者的手術順利進行及術后康復都有著重要的意義[5]。在手術前要充分做好手術準備,使患者呈現一個良好的狀態,面對手術治療。術后要加強護理,特別是切口的護理,一般術后當天下午或晚上切口疼痛最為劇烈,24~48 h后痛感會逐漸減輕。控制疼痛的措施主要是使用藥物止痛,這也是目前術后24 h切口疼痛最有效的止痛措施。老年人體質差,且有其他并發癥,容易引起切口并發癥,如切口感染和切口裂開,需要提早做好預防:(1)嚴格無菌操作。(2)增加患者的抵御能力。(3)避免和及時處理術后腹脹、嘔吐等導致腹內壓增高因素。(4)觀察體溫等生命體征的改變及傷口局部變化,化膿的切口需及早間隔拆除部分縫線,引流膿液,防止切口裂開[6]。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進展,老年闌尾炎的發病率呈增加趨勢,死亡率也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因此,老年急性闌尾炎應該得到更多的關注和重視。臨床上要認真做出正確診斷,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進行治療。患者需要盡早發現,盡早就醫,切勿拖延。總之,老年急性闌尾炎的治療在醫護悉心合作及患者的全力配合下一定會取得很好的效果[7]。
參考文獻
[1] 黃家駟,吳階平.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4:733.
[2] 狄文廣,于振宇.老年闌尾炎180例臨床特點分析[J].中華中西醫學雜志,2006,4(5):17-18.
[3] 李旭明.急性闌尾炎誤診、漏診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7):129-132.
[4] 鄭殿東.381例老年急性闌尾炎的診斷及治療[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1(3):62.
[5] 王群芳.護理干預對老年急性闌尾炎患者效果的影響[J].吉林醫學,2012,2(33):364-365.
[6] 楊士斌,俞漢蒙.老年急性闌尾炎107例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08,12(8):23-24.
關鍵詞:普外科;急性闌尾炎;整體護理;預后
急性闌尾炎在臨床上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急腹癥,近年來,據有關機構統計顯示,其在臨床上的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健康和生活[1]。患者在臨床上通常表現為持續伴陣發性加劇的右下腹痛,嘔吐以及惡心等癥狀,如果治療不及時,還會危及患者的生命。目前,臨床上多采用手術對患者進行治療,但是如果在治療期間不進行有效的護理,很容易引發其他并發癥,對于患者的術后預后和康復產生不利影響。為了探討普外科臨床中急性闌尾炎整體護理干預對預后的影響,我院選取了2010年6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00例急性闌尾炎患者的臨床資料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進行對比分析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現將臨床總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0年6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00例急性闌尾炎患者的臨床資料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回顧性分析。另外,根據患者入院的先后順序,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對照組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在19~52歲,平均年齡為(39.5±3.5)歲,其中,24例為急性單純性闌尾炎,26例為急性化膿性闌尾炎。觀察組中男29例,女21例,年齡21~54歲,平均年齡(40.1±3.1)歲。其中22例為急性單純性闌尾炎,28例為急性化膿性闌尾炎。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病情等方面的情況無明顯統計學差異,研究具有可比性(P>0.05)。
1.2護理措施
1.2.1對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方法進行護理,即在患者入院后根據我院的規章制度,有護理人員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我院的醫療環境、先進的醫療設備和我院以前收治的成功案例,讓患者對我院有充分的了解,放心的接受治療[2]。
1.2.2 觀察組則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整體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2.1術前護理 ①許多患者會在入院時,因對環境的不適應以及對手術治療缺乏足夠的了解,從而產生緊張以及焦慮等不良情緒。因此在患者入院后,應向患者進行闌尾炎知識的教導,讓患者對疾病有充分的的了解,減輕其緊張、恐懼等負性心理,樹立信心積極主動配合治療[3];②對于剛剛入院的患者,應與其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在日常護理中護理人員應面帶微笑,盡力幫助患者了解我院的環境,使其能夠適應這里的生活。對于患者提出的問題應認真回答,使患者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在回答患者問題時語言要柔和,讓患者能夠消除顧慮,說出自己的看法,進而拉近與護理人員之間的距離,積極主動地接受治療;③為患者提供安靜舒適的病房,保證病房的空氣質量及溫度,且出入病房要輕聲,避免影響患者休息。術前要讓患者禁食,為了保證患者的營養需要,可對患者進行輸液補充電解質。
1.2.2.2術中護理 當患者進入手術室后,會因對手術的擔憂以及陌生的環境造成恐懼等負面心理,另外,手術期間器械的碰撞聲也會對患者造成影響。因此,在術中,護理人員應陪在患者身邊,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另外,術中要密切注意患者的生理特征,防止不良事件發生[4]。
1.2.2.3術后護理 ①護理:手術過后,可根據患者采用麻醉方式的不同采用合適的,一般全麻患者取仰臥位,硬膜外麻患者采用側臥位。為了幫助患者減輕切口疼痛,可在血壓平穩后選用半臥位;②疼痛護理:由于麻醉過后,患者會出現切口疼痛,如果護理不當,很容易引發其他不良反應。為了減輕患者的痛楚,可采用針刺止痛,或者播放音樂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必要時可以采用止痛藥對患者進行治療[5];③飲食護理:術后可指導患者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牛奶等,防止引發腹脹;④功能鍛煉:為了防止患者出現腸粘連,幫助患者恢復腸蠕動,指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顯得尤為重要。期間可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但是要避免過度勞累;⑤并發癥護理:由于患者在術后腸蠕動緩慢,身體免疫力差,常會發生出血及切口感染等并發癥。當患者出血時,應及時予以輸血,必要時需進行手術止血。對于切口感染的患者,要做好皮膚清潔工作,必要時可采用抗生素進行治療。為了防止患者長時間臥床發生壓瘡,護理人員要保證床單的整潔干燥,定時幫助患者更換,并幫助患者按摩下肢,防止發生靜脈血栓[6]。
1.3觀察指標 在患者出院前,對患者進行滿意度問卷調查,如果分數>85分,那么則為滿意;如果分數在60~85分,那么則為較滿意;如果分數
1.4統計學分析 運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兩組患者治療效果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P
2 結果
調查顯示,在對觀察組患者進行整體護理后,患者的下床時間以及住院天數明顯短于對照組,且滿意度較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急性闌尾炎在臨床上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急腹癥,近年來,據有關機構統計顯示,其在臨床上的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已經成為國際上公共的衛生問題。目前,臨床上多采用手術對患者進行治療,但是如果在治療期間不進行有效的護理,很容易引發其他并發癥,因此對患者進行積極有效的護理顯得尤為重要。我院通過調查發現,整體護理主要有以下優勢:①整體護理在一定程度上讓患者感受到家的溫暖,激發了患者積極接受治療以及康復的信心;②整體護理有效的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工作質量,降低了護患糾紛的幾率;③有效的提高了整個護理的水平[7]。
整體護理對護理人員的要求:①轉變傳統的護患的觀念,將以單一的疾病護理轉換到患者的身心健康護理,樹立以患者為中心,替患者著想,關心患者的觀念;②護理人員必須要有穩定的知識基礎,掌握必要的護理技能,只有這樣才能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指導,才能使護理工作做到熟練,提高護理的質量[8]。
我院通過對收治的100例患者進行護理發現,在對觀察組患者進行整體護理后,患者的下床時間(25.9±0.5)h,較對照組(51.6±1.8)h明顯縮短;此外,患者的住院天數(3±0.7)d,明顯短于對照組(7±0.4)d,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黃開銀.基層醫院腹腔鏡手術治療急性闌尾炎49 例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1,8 (18):54 -55.
[2]程龍慶,丁衛星.腹腔鏡手術治療急性闌尾炎81例臨床分析[J].嶺南急診醫學雜,2006, 11(4):300 -301.
[3]張軍,蔡華忠.急性闌尾炎手術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及預防措施[J].中華中西醫學雜志, 2005,3(12):175-176.
[4]Peng Shuqin, Xing Haiyun, Lv Xiaofei et al. The operation treatment of 104 cases of acute appendicitis in children's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care of [J]. China Medical Journal.2008,12(35):163-164.
[5]雷曉,余佩武,曾石竹,等.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學習曲線模式和臨床意義[J].中華消化雜志,2011,9(6):418.
[6]Ding Jucui. Observ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J]. medical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in peri operation period of acute appendicitis(in monthly), 2011, 24(6).
【關鍵詞】化膿性闌尾炎;針對性護理;切口感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間收治的化膿性闌尾炎行手術患者66例資料,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33例。其中治療組患者術后實施針對性護理治療,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治療。治療組患者(男15例,女18例)年齡最大的為66歲,年齡最小的為17歲,平均年齡為(41.56±2.74)歲;其病程為1~6h,平均病程為(3.35±0.41)h。對照組患者(男16例,女17例)年齡最大的為65歲,年齡最小的為18歲,平均年齡為(42.66±2.58)歲;其病程為1~5h,平均病程為(3.08±0.24)h。兩組患者的上述一般資料經組間比較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實施相同的闌尾切除術,并采用相同的麻醉方式。而術后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治療,回病房后,指導患者采取正確的,并密切觀察患者的生理指標,同時對患者的飲食進行指導,并進行靜脈輸液護理。治療組患者則實施針對性護理,即:(1)心理護理。患者因手術具有一定創傷性,同時,可能產生術后并發癥,因此易產生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而不良情緒能夠使患者機體分泌炎性因子,從而能夠提高患者切口感染的發生率,應及時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并告知患者手術相關流程,提高患者治療的信心,且手術完成后,應及時告知患者手術成功,并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囑患者家屬給予其更多關愛,使其感受到溫暖,從而提高治療的依從性。(2)切口護理。切口感染是化膿性闌尾炎患者術后最為常見的并發癥,術后應定時對切口進行更換敷料,始終使切口周圍保持干燥、干凈,應密切觀察切口的臨床癥狀是否存在紅腫、溢出膿液以及疼痛感是否明顯等,若患者存在體溫升高,并伴有切口紅腫等癥狀,則證明患者存在切口感染的可能,應及時采取有效護理措施。(3)疼痛護理。外科手術是一種具有創傷性的治療方式,術后能夠產生較強的疼痛感,疼痛能夠引起多種并發癥的發生,如血壓升高、心率過快等,對患者的預后能夠產生影響,應采取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以及心理暗示法,使患者的疼痛能夠得到有效緩解,若患者疼痛較為明顯時,應給予患者鎮靜藥物。
1.3觀察指標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不同護理后的疼痛評分值、護理質量評分值以及切口感染的發生率差異。疼痛的評分,按視覺模擬疼痛量表(VAS)評估,總分為10分,得分值越高其疼痛程度越嚴重。護理質量的評分,根據醫院自制評分量表評估,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說明護理質量越好。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版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資料采用均值±標準誤(x-±s)表示,組間數據的比較采用t檢驗或χ2檢驗,P<0.05表示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不同護理后疼痛評分值比較
治療組患者術后護理后的疼痛評分值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不同護理后疼痛評分值。
2.2兩組患者不同護理后護理質量評分值比較
治療組患者的術后護理后護理質量評分值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不同護理后護理質量評分值。
2.3兩組患者不同護理后切口感染的發生率比較
治療組患者術后護理后發生1例切口感染,其感染發生率為3.03%;而對照組發生6例,其切口感染發生率為18.18%。前者切口感染率顯著低于對照組(χ2=3.995,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