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3 17:27:5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初二語文教學方法,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Intel未來教育信息技術整合語文教學反思與策略調整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機整合,是我國基礎教育的改革方向。怎樣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機的整合在一起,是我國近年來一直在探索的課題。許多教育專家和學者提出各種方法。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有幸參加了“英特爾未來教育高級研修班”的進修學習,讓我對課程改革有了更新、更多的認識,綜合近幾年的各種語文學科教學理論和實踐方法培訓,我認為為“Intel未來教育”模式給了我們一線教師一套有益的教學解決方法。
一、“英特爾未來教育”下的語文教學實踐
“實踐是創(chuàng)新的土壤”,對“英特爾未來教育”項目全新理念有了一定的認識后,如何把它運用到語文教學中?下面,就以設計初二語文《禿鷹之死》單元為例,闡述在設計單元教學任務中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創(chuàng)設實踐可行的問題情境。從教學方法上來看,教師設計問題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學生對問題解決活動來了解知識,掌握技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力;同時促使學生把語文知識與日常的學習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運用能力。在《禿鷹之死》的單元計劃中,我設置兩個單元問題:(1)我們身邊有哪些污染環(huán)境的現象?如果這些現象得不到治理,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么影響?(2)我們該如何來治理環(huán)境污染的問題?假設你是一名環(huán)保專家,請你給當地政府提出合理的建議。第一個問題,是基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基礎上設計的,學生了解了世界的污染環(huán)境形勢后,回過頭來對比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通過社會調查、查閱資料等方式,看到自己身邊的污染現象,讓學生感到,污染就在我們身邊,喚起學生的環(huán)境危機感,激發(fā)學生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第二個問題的設置,要求學生在已掌握的信息資料基礎上,對信息進行加工、分析,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并把自己放在環(huán)保專家的立場,向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議。這樣一來,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實現自我的欲望被迅速激發(fā),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催發(fā)了學生學習活動的內部動機。
第二、掌握框架問題設計中的層次性。問題的設計要注意學生的個體特點、知識接受能力的差異。教師進行“問題”設計時,要以“學生為中心”,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要注意學生的特點與知識接受能力的差異,充分考慮學生的現有文化知識、認知能力和興趣等,也就是說要“問題”要有層次感。在《禿鷹之死》的單元計劃中,問題的設計都是循序漸進的,采用由下到上的設計順序,先根據課文內容設計了內容問題,要求學生通過閱讀,了解世界環(huán)境污染的形勢和造成污染的主要因素。然后再結合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設計單元問題,讓學生知道自己身邊的污染和對我們生活帶來的危害。最后,與解決了兩個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一個比較開放的討論性問題――人與自然應怎樣才能和諧相處?這樣的問題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由淺入深,學生容易接受,樂于接受。
2、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組織實施
轉變學習方式,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有著重要的意義。通過實踐,我認為在“Intel未來教育”教學中應重點注意以下的幾個方面:
(1)循循善誘,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完成單元計劃
創(chuàng)設單元情景使學生進入學習情景,師生討論,使學生明確了學習的目標和自己要解決問題的方案,教師要多給學生鼓勵,讓每位學生都能自由、大膽去解決“框架問題”,教師要走進學生當中,及時為學生提供幫助,還要主動地全面觀察了解學生,發(fā)現學生出現的問題,特別是共性問題,及時給予提醒和指導。
(2)發(fā)揮教師在評價中的主導作用,創(chuàng)造條件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在教學中應注意發(fā)揮教師在信息技術評價中的主導作用,同時充分利用學生的評價能力,適時引導學生通過自我反思和自我評價了解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以評價促進學習;組織學生開展互評,在互評中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二、我的反思與策略調整
課堂教學要變化,觀念要先行。“英特爾未來教育”要求我們要轉變教師的角色,設置合適的單元計劃,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首先,讓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尋求問題解決的方案。
在此過程中,教師不要直接告訴學生應當如何去解決面臨的問題,而是向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線索,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支撐材料清單,比如從哪里去獲取相關資料,尋找相關幫助、解決問題的大體思路。
其次,教師應制定詳盡的單元實施計劃。教學實踐中,我認為一份詳盡合理的實施計劃對整個學習活動的順利開展能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有了一份詳盡的實施計劃,并以此為主線,就能有效地幫助教師做好對整個活動的宏觀調控,讓活動有條不紊地開展起來。
最后,評價方式要多樣化,評價內容要多元化。評價是多向的,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有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師生共評以及讓家長參與評價等。學生既是被評人,又是評價的小主人。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通過自我反思和自我評價了解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以評價促進學習;組織學生開展互評,在互評中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