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乳腺手術的護理

乳腺手術的護理

時間:2023-08-03 17:27:4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乳腺手術的護理,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乳腺手術的護理

第1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乳腺腫物患者90例。通過隨機數表法分為C1組與C2組,每組45例。C1組患者中,腫塊數量為63枚,其中左側25枚,右側33枚,雙側5枚;腫塊直徑0.6~3.6cm,腫塊平均直徑(2.3±1.9)cm;年齡22~51歲,平均年齡(31.6±6.9)歲。C2組患者中,腫塊數量為65枚,其中左側26枚,右側35枚,雙側4枚;腫塊直徑0.7~3.5cm,腫塊平均直徑(2.2±1.7)cm;年齡23~52歲,平均年齡(31.9±6.1)歲。兩組乳腺腫物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本次研究中,針對C2組乳腺腫物患者,主要選擇常規護理的方法。針對C1組乳腺腫物患者,在此基礎上選擇手術護理的方法,具體步驟如下。1.2.1心理護理在對患者實施手術過程中,需要同患者進行密切溝通,使患者產生安全感,分散其注意力,以緩解其緊張心理,部分患者可以選擇聽音樂以及看電視的方法。在對患者實施手術過程中,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認真監測,對患者的切口疼痛情況進行詳細了解,保證主刀醫師可以做到心中有數[2]。1.2.2協助患者選擇臥位要求患者選擇平臥位,將乳腺區域進行充分暴露,巡回護理人員對患者手術位置進行必要的消毒。1.2.3做好術中配合工作針對旋切刀槽中的每一處腫塊進行夾取,將其放入無菌紗布彎盤中,有效確定順序,對患者實施B超檢查最終確定將腫物全部切除后,進行送檢[3]。1.2.4巡回護理人員的配合護理人員協助手術醫師將患者安全送入到手術室,對手術儀器相關原理以及性能進行詳細了解,確定能夠正確使用儀器。針對儀器進行認真檢查,觀察真空桶、管道氣密性是否完好[4]。

1.3觀察指標

選擇模糊數字評分方法對兩組乳腺腫物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以及疾病恢復滿意度進行評價[5]。評價分數為0~100分,其中0分表示針對護理以及疾病恢復極度不滿意;100分表示針對護理以及疾病恢復極度滿意,最終對比兩組乳腺腫物患者的評價結果。同時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率。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并發癥比較

所有乳腺腫物患者全部完成治療與護理后,C1組患者未表現出疾病并發癥的患者,C2組患者中,表現出青紫癥狀以及瘀血癥狀的患者5例(11.11%),表現出局部血腫癥狀的患者4例(8.89%),在出現并發癥幾率方面比較,C1組明顯低于C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所有乳腺腫物患者全部完成護理后,C1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5.23±1.92)分,疾病恢復滿意度為(93.23±2.02)分;C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為(63.79±2.02)分,疾病恢復滿意度為(75.01±2.79)分;在護理滿意度以及恢復滿意度兩方面比較,C1組明顯高于C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小結

第2篇

關鍵詞乳腺良性腫塊;麥默通乳腺微創手術;護理

麥默通(Mammotome)微創旋切手術是在B超引導下利用真空負壓吸引原理進行乳腺組織微創旋切取樣,主要用于乳腺組織的活檢和較小乳腺良性腫瘤的微創切除,具有組織腺體損傷小,術中出血小,幾乎無疤痕的優點[1]。我院于2008年10月起實施Mammotome微創旋切手術,對腫塊進行切除和活檢,取得滿意效果,現將護理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我院進行Mammotome微創旋切術女性患者82例,年齡19~51歲,平均年齡28歲,其中19例患者既往有腫塊切除史。本組病人一共切除腫塊104個,104個腫塊中最大直徑3.0cm最小直徑0.5cm,其中雙乳病變17例,單乳病變65例。腫塊最多的1例患者左乳5個腫塊,右乳1個腫塊。術前均根據病史、癥狀、B超或鉬鈀X線診斷為乳腺良性腫塊,腫塊直徑≤3cm,其中21例患者捫診無法觸摸到腫塊。

1.2儀器設備

Mammotome為美國強生公司SCM23/C型;根據病灶大小,分別選用8G或11G穿刺針。Mammotome系統系微電腦控制,由真空負壓抽吸泵、帶旋切刀的穿刺針等構成。超聲儀采用西門子公司生產的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8MHz,可同時顯示多普勒頻譜彩色血流。

1.3手術方法

術前應用高頻彩超再次全面探查雙側乳腺以確定腫塊的部位、大小、數量,并以標記筆標明;選定適當的穿刺部位并以穿刺點為中心常規碘伏消毒、鋪手術巾[2];穿刺點及腫塊周圍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預設的穿刺點用尖刀片戳一3 mm切口,插入8G或11G旋切刀進針至腫塊后方,將系統處于取樣狀態,進行反復抽吸旋切,直至病灶完全切除,最后將系統處于抽吸狀態吸盡空腔內積血,拔出旋切針,用免縫膠帶封閉切口,局部紗布壓迫10~15分鐘,確認無滲血后予彈力繃帶加壓包扎,所切除腫塊組織全部送病理檢查。

1.4結果

82例患者,共104個腫塊均一次性完全切除,術中出血量約5~20ml,完整切除腫塊平均切割時間30~35分鐘,患者平均住院天數1.5天。術后出現局部皮下淤斑9例、血腫3例,均因術后壓迫不夠或彈力繃帶過松移位引起。皮下淤斑9例無特殊處理,自行吸收,血腫3例體積較小,經熱敷后,術后1月自行消散,所有病例無1例感染。術后因82例患者的病灶進針點均選擇在患側乳暈周緣或周緣的隱蔽處,所有病例每側一個皮膚切口,切口3mm,術后切口愈合良好,恢復快,患者均表示滿意。

2護理

2.1術前護理

2.1.1心理護理

Mammotome是一項治療乳腺疾病的微創新技術,患者對它了解甚少,對其存在或多或少的思想顧慮[3]:擔心手術是否安全、害怕穿刺時疼痛、等等。由于旋切刀本身費用較高,患者還會擔心費用高而效果不佳。因此,術前應向患者介紹Mammotome的操作方法、原理,其安全可靠,與傳統手術治療相比,有創傷小、快速、術后手術疤痕不明顯等優點,全程費用與傳統手術治療持衡[4],并且在彩色多普勒超聲下進行,可有效防止腫塊未切除干凈的問題。其次,手術在局部麻醉下進行,麻醉風險較小,安全性高。最后詳細交代術前、術中、術后注意事項,通過耐心、親切的交談使病人建立起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感,協助其解除各種顧慮,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2.1.2患者準備

術前B超檢查是必須的,還需檢查患者的血常規、出凝血時間。如有出血傾向,妊娠期,哺乳期,等情況應禁忌[5]。mmotome乳腺術前無需禁食。對可觸及又高度懷疑是惡性的乳腺病變,雖然同樣可以使用該技術進行切除活檢,迅速作出病理診斷,但由于價格昂貴,又需要再次開放手術,我們建議應用空芯針穿刺活檢。

2.2術后護理

2.2.1一般護理

術后協助患者臥床休息;常規監測生命體征,觀察血壓、心率的變化;指導患者當天進清淡、易消化食物。

2.2.2預防出血

在82例患者中出現了皮下淤斑9例,血腫3例,是由于術中壓迫傷口時間不夠長或術后彈性繃帶移位引起,因此術后要注意觀察患者胸部繃帶是否包扎過松過緊,詢問患者有無呼吸困難,胸悶不適,必要時可由醫生適當調整繃帶的松緊度[6],囑患者勿自行調節,如有繃帶移位要及時予重新包扎;注意傷口有無血,如血液較多濕透繃帶應及時通知醫生。

2.2.3預防感染

術中所有旋切刀均為一次性使用,術后常規遵醫囑使用口服抗生素和止血藥物1天,避免血腫,預防由血腫引起的繼發感染。本組所有病人無1例感染。

2.2.4術后活動

mmotome手術時間雖短,但由于患肢處于制動狀態,術后容易引起麻木不適,因此,可指導患者適當活動上肢,可做握拳、屈肘等運動,促進血液循環[7],減輕不適感。同時,又要避免雙臂大幅度外展活動影響傷口的愈合,引起出血。

2.2.5出院指導

出院后彈力繃帶常規包扎48h,局部傷口保持清潔干燥,5天內禁浴;告知患者乳腺纖維瘤有復發的可能性,指導患者自檢的方法;出院帶藥的服用方法;3天后門診復查。

3小結

Mmotome系統以其微創及準確性,臨床上多用于較小的乳腺良性腫塊的切除。尤其是捫診無法觸摸到的腫塊。本組82例全部操作成功,病灶切除徹底、外觀效果滿意,明顯優于傳統手術,但也存在術后出血、血腫形成,出現感染等并發癥。因此良好的護理是保證手術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術前耐心、細致的解釋工作,心理護理及術后的仔細觀察、正確的健康指導有利于患者康復,避免并發癥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樓紅、董燕理.麥默通微創旋切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天津護理雜志2007,8(15) :199.

[2] 李玉舟.超聲引導下麥默痛旋切系統在乳腺微創外科中的應用[J].中外醫療雜志,2008(19):6-7.

[3] 張麗萍.麥默通治療乳腺腫瘤的療效觀察與護理[J].西南軍醫2007,9(3):132.

[4] 郭玉輝、海健.超聲引導下Mammotome系統在乳腺外科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7,4(3):159-158.

[5] 陸應妹、呂一、樓小花.麥默通乳腺微創手術患者的護理配合[J].中華實用中西醫雜志,2009,20(7):1914-1915.

第3篇

關鍵詞:乳腺手術病人;心理護理;內涵;護理方式

引言

醫院里面很重要的一個部門就是手術室,現在醫療水平在不斷的發展,進行手術的范圍也在一步步的擴大,無論是婦產科、外科還是五官科等等,這些病人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進行手術治療的病人復雜多樣,不同病例的患者進行手術的過程里面的心理狀態也是不同的,所以說他們的心理需求也是復雜多樣的,而現如今我國正開始著重發展護理行業,心理護理又是護理行業中的重要內容,本文結合乳腺手術病人的心理護理工作的實施,來對如何做好乳腺手術病人的心理護理工作進行了探討。

一、心理護理的內涵分析

心理學里面指出,在相關心理學理論的指導下來對一定的對象進行有計劃、有步驟的心理活動的影響工作就是我們所說的個性化心理干預,這個干預手段能夠讓對象發生一定的變化,而這個變化就是我們所需要達到的目標。個體化心理干預其實就是整體護理工作中的心理護理環節,在這一環節里面,護理人員要和患者進行一對一的心理干預工作,要根據病人的年齡、職業、文化水平、家庭環境以及心理反應等不同的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方法對病人的認知和心理進行合理干預。心理干預主要是為了讓患者的負面情緒得到改善,讓手術留下的副反應得到消除,能夠增強手術的療效,可以明顯的提高手術后患者的身體健康情況。通過調查我們可以看出,心理干預可以有效的對患者產生積極影響,增強患者的抗病能力以及身體免疫力。本文主要是討論如何做好乳腺患者手術病人的心理護理工作,對于這一個特殊的病人群體來說,心理護理工作尤為重要。

二、對于乳腺手術病人的心理護理工作

通過對上述心理護理理論的應用,我們來討論如何對乳腺手術病人進行合理科學的個體化心理護理工作。首先,護理人員和乳腺癌患者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關系是成功進行心理護理工作的關鍵所在。進行護理的工作人員應該對患者充滿熱情,時刻保持尊重心態,對患者的身體狀況要十分關心,及時了解患者的病情,此外還要取得患者家屬的信任,方便日后和患者家屬進行交流。由于乳腺手術病人的情況比較特殊,所以說護理人員一定要設身處地的體會乳腺癌患者的感受,深刻了解患者的內心世界,這樣有助于對患者的真實病情及時把握,讓乳腺手術病人感覺到自己被人理解、接受,從而在情緒方面得到釋懷,這對于促進護患關系有著重要的意義。其次,要對患者的狀況及時關注,護理人員通過對乳腺癌患者的言行的重視,會讓病人擁有正確的價值觀,擺正自己的心態,正確認識自己。護士在對患者進行護理工作的時候,心中一定要有一個信念,那就是通過心理護理工作一定能夠對患者的心理進行改變,這樣才能在進行心理護理工作時有信心。因為乳腺手術病人是特殊的群體,所以說一定要對其尊重,每一個乳腺癌病人都是有自己思想感情的人,不能有失禮的言行舉止,以免傷害到病人的自尊。對于乳腺手術病人的個人隱私,要給予應有的保護和尊重。整個心理護理工作中都要保持充足的熱情,讓患者覺得自己受到了良好的對待,這樣才能成功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

此外,心理護理中還有一項是認知干預,這也是人類心理活動中的組成部分,能夠把人類的意識、情感以及行為等聯系在一起,認知也是人們理性的心理活動。它對人的情感、情緒以及行為方面都有很強的調控作用,所以說認知干預在心理護理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乳腺手術病人可能會因為自己的殘缺,感覺自己失去的女性應有的魅力,就會郁郁寡歡,精神狀況萎靡,甚至有想要終結自己生命的念頭。對于自身疾病的不確定感會導致乳腺手術病人產生消極、悲觀的心理,所以說對于乳腺手術病人的心理護理工作是非常困難的,護理人員一定要把握好護理工作中的尺寸,避免患者產生消極心態,這樣才能讓整個心理護理工作得到圓滿的成功。

三、關于乳腺手術病人心理護理工作的總結和討論

對于乳腺手術病人的心理護理工作,首先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信息進行全面的了解,然后根據患者的情況來指定合理科學的心理護理工作,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首先讓病人相信自己的病是完全可以根治的,從而讓病人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緩解病人的心理壓力。其次,就是對患者手術之后的心理護理工作。由于該病的特殊性,在進行完手術之后會讓病人產生自卑心理,這時候,為了避免患者產生消極心態,就要做好積極的心理護理工作。對于那些年輕的女生來講,要跟她們講述清楚,即使術后在身體上會有一定的缺陷,還是可以通過美容乳罩來彌補軀體上的不足,而對于老年患者來說,就要做好其家屬的工作,讓家屬和其溝通,這是因為老年患者往往擔心自己在手術后會給子女帶來負擔,所以說一定要讓子女對其進行心理疏導。此外,不論是手術前還是手術后,都應該鼓勵患者的家屬來安慰患者,支持患者,這對于患者心理障礙的消除非常有幫助。

結語

本文對如何做好乳腺手術病人的心理護理工作進行了探討,介紹了心理護理工作的相關內容以及在乳腺手術病人的心理護理工作中應該注意的事項,結論表明,困擾乳腺手術病人的問題往往不是手術后的身體健康情況,而是患者的心理狀態的好壞,大部分的患者都產生了消極的心態,這時就需要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心理護理工作。所以說,整體護理中的心理護理工作還需要進一步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桓靈芝,楊梅,甘琪,武建華,夏衛紅,陳冬梅. 女性乳腺手術病人焦慮與社會支持相關性研究[J]. 護士進修雜志,2002,08:615-617.

[2]黃潔影. 心理護理干預對手術病人心理、生理應激的影響[J]. 當代醫學,2012,17:122-123.

第4篇

【關鍵詞】

疼痛護理;乳腺腫瘤;術后

乳腺腫瘤是女性常見的疾病,乳腺腫瘤是臨床病理常會面臨的問題[1]。乳腺腫瘤主要是指普通腫瘤演變為高級別的乳腺癌[2,3]。筆者通過對我院乳腺腫瘤情況進行分析匯總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普外科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乳腺腫瘤患者60例進行觀察和分析,依據是否實施疼痛護理干預將其分組普通護理組30例,年齡35~52歲,平均年齡(41.6±103)歲,通過針吸細胞學檢查,乳腺纖維瘤19例,乳腺增生結節11例,疼痛護理組30例,年齡34~51歲,平均年齡(42.2±90)歲,通過針吸細胞學檢查,乳腺纖維瘤17例,乳腺增生結節13例。

1.2 方法

普通護理組 采用乳腺腫瘤術后常規護理方法。疼痛護理組在普通護理組的基礎上聯合疼痛護理措施:①乳腺腫瘤患者疼痛評估:乳腺腫瘤患者從入院開始,護理人員對患者的個人資料、既往病史進行準確的評價,做到盡可能詳細準確,在不打擾治療的前提下進行上述評估工作。②乳腺腫瘤患者心理疏導:護理人員要根據乳腺腫瘤患者的不同心理特點,給予相應的心理撫慰工作,通過與乳腺腫瘤患者交談,增強護患溝通,提高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和認同,提高乳腺腫瘤患者接受治療的依從性。③疼痛護理:乳腺腫瘤患者只有通過身體松弛療法、分散注意力療法、音樂療法等降低乳腺腫瘤患者痛閾,提高止痛效果。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乳腺腫瘤術后患者疼痛分級情況:觀察乳腺腫瘤術后患者疼痛分級,1級(輕度):乳腺腫瘤患者術后輕度可忍受疼痛,不影響自理和睡眠質量;2級(中度):乳腺腫瘤患者術后中度持續性的疼痛,影響睡眠,對自理能力有一定影響;3級(重度):乳腺腫瘤患者術后重度強烈持續的劇烈疼痛,睡眠嚴重受到影響。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5.0建立數據庫,乳腺腫瘤患者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而計數資料通過卡方檢驗進行分析,P

2 結果

兩組乳腺腫瘤術后患者疼痛分級情況(如表1)。

3 討論

乳腺腫瘤可以分為乳腺纖維瘤和乳腺增生結節等良性病變,導管內上皮呈現篩狀、平坦狀明顯增生,篩孔往往不規則,呈現明顯的裂隙狀,大多位于導管的周圍[4]。其導管內皮上皮可能是實質性增生,增生細胞無法填滿整個管腔,在周圍可能有不規則的裂隙。隨著人們對于生活水平和質量追求的不斷提高,乳腺腫瘤患者對于手術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對于術后疼痛也是患者手術質量的重要評價指標。護理人員在觀察乳腺腫瘤患者術后疼痛特點后向患者進行講解疼痛機制,表示對患者疼痛的理解和同情,對于行為過激和情緒不穩定的乳腺腫瘤患者耐心勸導,防止造成不良影響,增強患者戰勝疼痛的信心。護理人員要向患者耐心的介紹乳腺腫瘤術后注意事項,幫助患者了解大致的手術過程,給患者以充分的心理準備。同時向患者耐心講解手術治療的必要性、安全性,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筆者通過對我院乳腺腫瘤患者60例臨床資料進行分析,依據是否實施疼痛護理干預將其分組普通護理組30例與疼痛護理組30例,結果表明, 疼痛護理組乳腺腫瘤術后患者疼痛分級明顯優于普通護理組。綜上所述,疼痛護理干預在乳腺腫瘤術后應用后可以明顯降低患者的疼痛敏感度,提高臨床護理質量,值得臨床借鑒應用。

參 考 文 獻

[1] 楊葵花,黃利娥,范清秀,等.麥默通微創旋切術治療乳腺良性腫瘤的護理體會.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24):34423443.

[2] 雷麗芳,韋 偉,胡 慧,等.背闊肌肌皮瓣再造術治療乳腺分葉狀腫瘤的圍手術期護理.現代臨床護理,2010,9(3):3032.

第5篇

關鍵詞 乳腺 鈣化灶 鉬靶 活檢 護理

乳腺鈣化灶的形成多認為是腫瘤細胞壞死鈣化,或認為多數良惡性病變的鈣化與乳腺細胞活性分泌、鈣鹽沉積有關,而其性質的確定,常常依賴于病灶的立體定位活檢。2005年6月~2010年12月我院曾診治56例[1],現將相關護理配合介紹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本組病例共56例,均為女性。年齡27~65歲。其中左乳35例,右乳21例。臨床乳腺觸診陰性但X線攝片顯示異常(均為單側),其中鉬靶片顯示:腺體糾集伴微小鈣化灶20例、腺體呈結節樣改變且腺體內有多枚顆粒狀鈣化灶15例、腫塊伴有毛刺狀改變12例、腺體結節灶內沙礫樣鈣化9例。

切除(取)活檢:應用乳腺鉬靶X線機及其立體定位系統,仔細觀察病變位置,通過計算機控制,精確調節,將乳腺內鈣化灶的位置定位于坐標孔內,穿刺點常規消毒后,將內置金屬導絲的穿刺針沿平行于胸壁的方向經皮膚緩慢刺入,當針尖到達鈣化灶時停止進針,攝片觀察。若位置滿意,則拔出穿刺針套管,將帶有倒鉤的金屬導絲留在乳腺組織內。再囑患者仰臥位行X線透視,體表標記金屬導絲尖端的位置。其后將患者送入手術室,標記處局麻,作放射狀切口,依次切開達定位導絲尖端,切除腫塊或可疑病變,縫合切口。再次X線攝片,并送冰凍病理檢查,根據冰凍結果決定進一步的手術方式。

護 理

患者準備:術前1天,手術室護士應仔細閱讀病歷,訪視患者,向患者介紹與疾病、診斷、治療相關信息,解釋手術的必要性,減輕其思想顧慮、恐懼心理,以積極地配合治療,對于乳腺微小病灶切除后有可能確診為乳腺癌的患者,更應加強術前心理的護理。手術當天,定位前在健側建立好靜脈通路,做好圍術期用藥。

穿刺間及物品準備:穿刺前,鉬靶機房紫外線空氣消毒;調整適宜的室內溫度和濕度,并避免不必要的人員走動。進入穿刺間須戴好口罩帽子,更換拖鞋。物品準備:無菌包、消毒液、無菌手套、手術敷貼、注射器、2%利多卡因、地塞米松、腎上腺素。

定位配合:患者戴好帽子取坐位,脫去上衣,核對手術部位,將患側乳腺固定在乳腺機托板上檢查和定位。囑患者保持固定,以免影響定位點的準確性。定位成功后,敷貼妥善固定好患者暴露在皮膚外面的金屬定位針,平車護送至手術室,護送途中注意患者的保暖,避免外力、衣服等觸動金屬定位針。

手術配合:進入手術室后巡回護士與醫生再次核對手術部位。患者取仰臥位,術中將病變組織切除后,首先檢查金屬倒鉤是否完整,再將切下的標本包裹在濕鹽水紗布內,放入標本袋內,貼上標本簽由專人送至影像科拍片,確認鈣化灶切除完整。之后送病理科進行冰凍活檢。手術醫生根據病理報告決定手術方案。

等待拍片和術中快速病理結果時間較長,此時巡回護士主動與患者交談,應用一些交流技巧,轉移其注意力,緩解其緊張、焦慮或恐懼情緒,做好心理護理工作。

結 果

本組均順利完成定位與活檢,乳腺內微小鈣化灶均一次性全部切除。金屬定位線全部取出,無術中折斷、遺留現象,未發生創口血腫、感染及護理并發癥。術中冰凍病理診斷為乳腺癌45例,其余病例均為良性病變。

討 論

60%~85%的乳腺癌伴有微鈣化[1],而在X線顯像下放置金屬定位線,在其引導下切除病灶送病理檢查,是臨床診斷觸診陰性的微小鈣化灶的可靠方法[2]。放射科與外科、病理科醫師之間的密切配合,是保證鉬靶下定位活檢成功的重要因素,然而護理上的配合則在臨床工作中并未受到足夠的重視。有資料表明,作為穿刺的基礎工作之一,合理密切的護理配合對于保證穿刺工作更加順暢,提高成功率均具有重要意義。

多數醫院,患者活檢術前通常并不建立靜脈通路,而我們在開展本技術的初期,曾經有2例患者因為禁食加上心理緊張等因素發生低血糖暈厥。之后,我們將建立健側靜脈通路作為活檢前的基本護理操作,以防出現低血糖暈厥或發生類似意外時能夠迅速施救;同時加強對患者的術前心理護理工作,此后再未發生此類意外。因此,護理工作不只是局限于嫻熟的手術配合,還應進行拓展,護士在圍手術期進行必要的護理干預,可以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積極配合醫生的手術和治療,對于提高手術成功率,提升患者的心理滿意度均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第6篇

[關鍵詞]乳腺腫瘤;活檢等待期;心理干預;心理;生理

[中圖分類號] R73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08(a)-0183-03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ho were waiting for biopsy.Methods Altogether 100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ho underwent pre-surgery breast biopsy in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5,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object of research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coin toss method,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during their waiting for biopsy,and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during their waiting for biopsy.The SAS scores,heart rate and blood pressu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SAS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30 min after their waiting for biopsy,while the obvious increasing was seen in control group 30 min after their waiting for biopsy (P

[Key words]Breast cancers;Waiting period for biopsy;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Psychology;Physiology

乳腺腫瘤患者手術前往往需要進行乳腺活檢,但在活檢等待期患者容易出現不良情緒和應激反應,對乳腺腫瘤患者的臨床治療較為不利,一旦確診為惡性乳腺腫瘤,患者由于心理狀況欠佳很可能會產生抵觸治療等情緒,激化醫患矛盾[1-3],因此,臨床上應在乳腺腫瘤患者等待活檢結果的時間內,對乳腺腫瘤患者進行適當的護理干預。常規護理干預未能滿足乳腺腫瘤患者的心理方面的需求,護理效果欠佳,故臨床還應尋求更加合理的護理方案[4]。本研究探討心理干預對乳腺腫瘤患者活檢等待期心理和生理的影響,選取進行乳腺活檢的乳腺腫瘤患者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腫瘤患者中,隨機抽取100例在乳腺手術前行乳腺活檢的乳腺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被確診為乳腺腫瘤,但其乳腺腫瘤性質未確定,需進行乳腺活檢,以確定具體的手術方法。采取拋擲硬幣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年齡45~74歲,平均(59.36±13.75)歲,均為女性患者;觀察組年齡44~75歲,平均(59.23±13.59)歲,均為女性患者。此次研究經患者知情同意,且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在活檢等待期給予患者常規護理,采取平臥位,護理人員應遵醫囑給予患者相應的護理,對患者的血壓、心率進行監測,并告知患者乳腺腫物活檢結果得出的時間。

觀察組在活檢等待期給予患者常規護理與心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5-7]。①心理評估: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系統性的評估,并根據患者的性格特點,為其制定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對策。②正向暗示:為患者講解乳腺病理活檢的重要性,告知患者無需擔心、耐心等待,告知患者乳腺根治術的有效性,對患者進行適當的心理暗示,使患者對乳腺腫瘤活檢結果不必過于擔憂。③心理疏導:根據患者的心理評估結果,對患者進行適當的心理疏導,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和溝通,聆聽患者的傾訴,可適當與患者聊起家庭、工作、愛好、子女等,使患者沉浸在良好的交流狀態中,轉移患者的注意力。④肢體接觸:護理人員可適當通過握住患者雙手、扶住患者肩膀等肢體接觸方式對其表示撫慰,采用肢體語言放松患者的心情,如有必要,可給予患者適當的穴位按壓,使患者全身肌肉得到放松。⑤音樂疏導:在等待過程中,護理人員可適當播放舒緩悅耳的音樂,如《小夜曲》《天鵝湖》等,還可根據患者的喜好播放一些較為輕松的音樂,音樂的音量應控制為25~30 dB,避免音量過大對患者造成噪音干擾。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SAS評分,并在等待開始前和等待開始后30 min對患者的心率、血壓進行測量,以觀察兩組患者的心率和血壓變化情況。

SAS評分量表的總分為100分,共包括20個條目,每個條目分值為0~4分,總分=單個條目得分×20×1.25,臨界值為50分,分值越高,則說明患者的焦慮情緒越嚴重,50~59分表示患者處于輕度焦慮狀態;60~69分表示患者處于中度焦慮狀態,≥70分表示患者處于重度焦慮狀態[8]。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歲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結果

2.1兩組患者活檢等待期SAS評分的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在活檢等待期SAS評分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兩組患者活檢等待期心率、血壓變化情況的比較

與等待開始前比較,觀察組患者等待開始后30 min的收縮壓、舒張壓以及心率均未出現明顯變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對照組患者等待開始后30 min的收縮壓、舒張壓以及心率均明顯增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乳腺腫瘤是女性多發疾病,在我國女性人群中的發病率高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的首位[9]。由于乳腺腫瘤患者確診后其腫瘤性質不明確,在進行手術前,需進行乳腺活檢以明確患者乳腺腫瘤的性質,以便確定手術方案[10],但在活檢等待期,患者往往會出現不良心理,對患者的心率、血壓造成影響,對病情較為不利[11-12],因此,有必要在乳腺腫瘤患者的活檢等待期對患者施行適當的護理干預措施,以改善其心理狀況和生理狀況。

常規護理措施僅僅是遵照醫囑對患者進行適當的護理干預,護理措施不具有靈活性,無法對活檢等待期的乳腺腫瘤患者其心理狀況進行有效干預,為患者提供的護理服務不夠人性化[13-14]。而心理干預主要是指針對患者的心理狀況以及可能影響患者心理狀況的相關因素進行干預,從而有效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使患者保持愉悅的心情耐心等待乳腺活檢結果,減輕機體的應激反應,調節患者的生理反應[15-17]。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施護理干預后觀察組在活檢等待期的焦慮程度較為輕微,說明適當的心理干預措施可以有效緩解乳腺腫瘤患者在活檢等待期的焦慮情緒;觀察組患者等待開始后的血壓和心率均未出現明顯增高,說明心理干預可有效減輕乳腺腫瘤患者的機體應激反應,使患者的生理指標處于平穩水平,避免心率、血壓的增高對患者機體和病情造成影響。這主要是因為本研究中心理干預措施是根據患者心理評估結果制定的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通過正向暗示、心理疏導、肢體接觸以及音樂疏導等方式,使患者的不良情緒得到宣泄或轉移,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對生理也具有調節作用[18]。

綜上所述,在乳腺腫瘤患者活檢等待期給予患者適當的心理干預措施,可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調節患者的生理反應。

[參考文獻]

[1]喻竹.南丁格爾環境理論在乳腺腫瘤活檢等待期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32(16):2659-2660.

[2]李曉玲,何春紅,姜紅,等.不同干預措施對疑似乳腺癌病人活檢后等待病理報告期間生命體征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2,26(14):1308-1310.

[3]Thewes B,Bell ML,Butow P,et al.Psychological morbidity and stress but not social factors influence level of fear of cancer recurrence in young women with early breast cancer:results of a cross-sectional study[J].Psychooncol,2013,22(12):2797-2806.

[4]熊英,魏佳巖.乳腺腫瘤患者術中冰凍切片結果等待期心理干預及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導刊,2015,17(4):411-413.

[5]林文婧,江云.背景音樂對乳腺活檢術后患者病理等待期焦慮的改善作用[J].福建醫藥雜志,2015,37(5):169-170.

[6]王賢,楊躍,葉萍,等.心理干預對乳腺腫塊患者對等待病理結果心理應激反應的影響[J].北方藥學,2013,10(9):57.

[7]Vodermaier A,Linden W,Rnic K,et al.Prospective associations of depression with survival: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breast cancer[J].Breast Cancer Res Treat,2014,143(2):373-384.

[8]蔡雪英.音樂療法對乳腺活檢術后患者等待病理結果時的情緒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4):730-731.

[9]辛琳.聚焦解決模式對乳腺腫塊活檢術后患者等待病理報告期間焦慮抑郁的影響[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6, 24(1):93-95.

[10]李曉玲,何春紅,姜紅,等.不同方式干預措施對疑似乳癌患者活檢后等待病理報告期間生命體征的影響[A]//中華護理學會第16屆全國手術室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集[C],2012:461-463.

[11]王開秀,李曉玲.教育性干預措施對疑似乳腺癌患者焦慮狀態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2):60-61.

[12]錢皎月,鮑向紅,魏沛,等.疑似乳腺癌患者診斷期不同時間點信息需求調查分析[J].護理學報,2013,18(12):20-22.

[13]仲愛華.乳腺術中快速病理診斷患者等待病理報告期間的心理護理[J].中外醫療,2014,34(22):164-165.

[14]高平,孫秀紅,李艷榮,等.心理干預對乳腺腫瘤患者等待病理結果期間應激反應的影響[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3,16(7):1225-1226.

[15]馮艷秋,朱紅,郭淑英,等.乳腺腫塊患者等待病理時的人文關懷對確診癌癥后應激的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1,30(8):1138-1141.

[16]趙海璇,梁思華,胡開萍,等.人文關懷在乳腺手術患者等候冰凍切片期間的應用[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2, 20(4):92-93.

第7篇

【關鍵詞】乳腺包塊 術后 護理方法 臨床觀察

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環境污染問題也是在不斷的加劇。大氣污染嚴重使得乳腺包塊的發病率逐年升高,這個問題已經引起了世界學者和著名婦產科醫師的重視,目前各國對乳腺包塊治療和護理工作的投入也在不斷的加大。本文主要是探究乳腺包塊術后護理對患者情緒的影響,現將此次試驗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間收治的的乳腺包塊手術切除患者100例,年齡16~56歲,患者平均年齡為(34.5±3)歲。所有調查患者均是在進行乳腺包塊手術以后進行檢測,所有均符合試驗條件,所有的患者病理情況無統計學意義,但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護理方法

將這10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對于對照組患者,在患者進行手術以后對患者進行嚴密的監控,監控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以免患者出現內出血的情況,同時還需觀察患者在手術以后是否出現了腫痛或者是脹痛以及觀察患者疼痛的部位、疼痛的程度,并分析患者疼痛的性質。在患者進行手術以后使用常規的抗生素以免患者出現手術后的感染,除此之外患者需要在手術以后的1~3個月內進行復查。對于觀察組患者,是在對照組患者治療的基礎上增加對患者的心理疏導,心理疏導工作主要是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焦慮情況以及心理緊張情況對患者進行一定的開導工作,工作中可能需要對患者講解手術的成功性、患者自身的恢復情況以及關于患者病情的變化,以消除患者的焦慮。

1.2.2調查方法

通過調查問卷的方法進行調查,調查問卷及時發放及時回收,最后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

1.3統計學處理

對于數據的處理,使用的是SPSS 13.0統計學軟件包,數據中的技術資料使用X2檢驗,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當P

2.結果

從表一的的結果來看可以看觀察組的患者在護理前后的焦慮評分以及脈搏變化情況都很顯著,因此對乳腺包塊手術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可以緩解患者內心的焦慮情況,更快的幫助患者恢復健康。

3.討論

在患者手術后對患者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乳腺包塊患者在手術以后感到焦慮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1、患者擔心在手術以后出現并發癥導致傷口惡化;2、患者擔心手術效果不好,病情復發;3、患者擔心在進行手術以后,自身體形出現變化,影響自己的生活。針對這幾項患者擔憂這幾項的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幾個方面對患者進行調節:1、增強患者對乳腺包塊的認知,讓患者熟悉整個治療的過程以及治療后的效果,降低患者對術后恢復的恐懼。2、從患者的情感方面進行疏導,給予患者尊重、理解、關心獲取患者的信任,加強與患者的交流以緩解患者的緊張。3、鼓勵患者進行適當的運動使患者精神上得到放松。

綜上所述,通過對患者進行個性化的護理可以幫助患者降低內心的焦慮情況,同時希望醫護人員加強對乳腺包塊的宣傳以提升患者對術后恢復的信息,希望本文可以為醫學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高曉麗,徐,潘秀梅,等.乳腺包塊的彩色高頻圖像特征及誤診分析[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07,05(09),216-217.

2 吉雅玲.乳腺癌不同術式“自我形象紊亂”比較及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0,14(4):3-4.

第8篇

【關鍵詞】 腫瘤;超聲引導;麥默通旋切術

早期腫瘤多為良性,以纖維腺瘤居多[1],是女性常見乳腺疾病,早期良性乳腺腫瘤的積極治療有重要意義,可有效避免腫瘤惡變。以往腫瘤患者多采用傳統切除術切除腫塊,造成的疤痕大,傷口愈合時間長,且影響美觀,給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麥默通旋切術是在超聲引導下的現代微創切除術,手術安全,創口下,為廣大患者接受。本文就我院28例腫塊行超聲引導乳腺麥默通旋切術患者病例資料進行分析,探討麥默通微創旋切術的優勢特點及有效的臨床護理措施。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1年9月――2012年3月我院共收治28例腫塊行超聲引導麥默通旋切術患者,經過體檢、彩超、鉬鈀攝片等檢查項目,診斷出28例腫塊患者單發9例,多發19例,共45枚。

1.2 治療方法 先根據患者腫塊情況進行麻醉,要求麻醉面覆蓋腫塊周圍,一般采用9號針頭,在患者乳腺后間隙注射1%利多卡因進行麻醉。在穿刺點切3mm長切口,采用超聲指導定位腫塊部位,并將旋切系統保持定位狀態,關閉旋切凹槽后,旋切刀刺入切口直至乳腺后間隙,針道方向與超聲探頭長洲一致,緩慢進針穿入腫塊深面直至腫塊下方,通過“十字交叉定位法”保證旋切槽始終處于腫塊正后方,在系統取樣狀態下進行負壓旋切抽吸,吸入取樣槽的腫塊樣本在切刀切割后,其病灶組織被負壓吸出,直至腫塊組織全部切除。超聲引導下病灶組織完全切除后,在系統抽取狀態下將空腔內的積血全部吸出,拔出旋切針,對切口進行處理,一般切口要用棉墊、紗布以及繃帶對針道進行加壓包扎3天,并對患者進行術后3個月的超聲隨訪。

2 結 果

腫塊標本病理檢查后,45枚腫塊直徑4-36mm,平均18mm,其中乳腺增生4枚,乳腺纖維瘤25枚,乳腺病伴纖維瘤形成16枚。所有患者手術過程順利完成,切口瘢痕小,切口加壓包扎松緊度對患者切口的愈合影響較大,其中16例患者因包扎過緊而出現局部血腫現象,并伴有胸悶、失眠等癥狀,經過有效的臨床護理,患者手術6天后切口基本愈合,因包扎過緊導致血腫患者在3個月后均完全吸收,8例患者皮下出現瘀斑、青紫,在50天后消失,28例患者中無一例感染。通過3個月的超聲隨訪,患者原發病灶均徹底切除,無一例殘留。

3 綜合護理方法

3.1 術前護理 乳腺腫瘤患者在術前存在一定心理顧慮,如穿刺時疼痛程度、術后是否會留下疤痕、復發幾率等,術前對患者進行心理開導非常關鍵。為此醫護人員要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交談,對患者病情程度、治療方法、術后愈合時間、愈合效果等進行講解,尤其要向患者講解超聲引導下旋切術的優越性,如旋切術安全有效、創口小、愈合快,患者可以通醫師一起看到手術全過程,消除患者心理顧慮和恐懼感,增強治療自信心,同時還應告知患者此手術費用較高,讓患者根據意愿進行選擇。

3.2 術中護理 患者進手術室后,要為患者選擇平臥位,并在需要手術一側肩膀下墊10cm厚的薄枕,并適當調整位置,以利于手術操作。手術過程中觀察患者反映,如果患者出現緊張、害怕情緒,要與患者交談,進行調節,保證手術的順利完成。

3.3 術后護理 術后護理是保證患者切口盡快愈合、加快疾病康復的重要環節,術后護理包含如下措施:①密切臨床觀察。醫護人員要對患者術后進行常規生命體征監測,觀察患者是否出現胸悶、失眠、血壓異常等狀況,當患者血壓平穩后可采取半臥位靜養。當患者出現胸悶、呼吸困難、失眠等癥狀時,要調整傷口包扎松緊度。術后24小時內,醫護人員要對患者乳腺組織是否出現滲血、水腫、瘀斑等進行查看,發現情況及時處理,防止并發感染[2];②臨床護理。乳腺腫瘤患者術后行動不便,需要醫護人員陪同。患者腫瘤切除后24h,患側上肢可進行簡單的活動,如握拳等,防止肢體麻木。48h后可進行屈肘活動,72h后患側關節進行活動,促進血液循環,促進傷口愈合;③出院注意事項。出院后需告知患者,乳腺纖維瘤可能復發,患者需要定期檢測,患者可在月經后進行自我檢測,之后2-6個月到醫院進行定期檢查。對于乳腺腫瘤較大患者術后出現的皮膚凹陷,應告知患者,乳腺組織會在1個月后再生,不影響美觀,無需擔心。

4 討 論

超聲引導麥默通旋切術操作簡單,安全有效,成功率高[3],對患者造成的創口小,利于愈合,術后瘢痕小,符合女性的心理需求,減輕患者的恐懼心理。乳腺腫塊切除患者的術前、術后護理非常重要,術前向患者講解超聲旋切術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以往成功病例等,以增強患者治療的自信心。術后對患者病情進行密切觀察,對傷口進行加壓包扎,防止包扎過緊而引發患者不適癥狀。通過對28例乳腺腫瘤患者行超聲引導下麥默通旋切術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可以看出,有效的術前、術后護理措施對患者傷口愈合、病情盡快恢復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 范培芝,顧曉文.超引導下麥默通裝置在乳腺微創外科中的應用.醫學臨床研究,2006,23(6):146.

第9篇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組80例患者, 均為女性, 年齡14~56歲, 平均年齡29.6歲。所有患者均行術前超聲檢查, 腫瘤0.3~2.8 cm, 距離乳暈復合體>3.0 cm。多發51例, 單發29例, 80例患者共切除腫瘤153個。腋前線處切口22例, 下皺襞處切口45例, 乳暈切口13例。局部麻醉78例, 全身麻醉2例。

1. 2 手術方法 麻醉成功, 在預定穿刺點做0.3 cm皮膚切口, 在超聲引導下, 將安珂乳腺微創旋刀以合適的角度沿乳房后間隙刺入并插到乳腺病灶后方, 將旋切刀凹槽與病灶對準, 應用真空抽吸輔助裝置將腫塊吸附至活檢槽內, 在超聲監測引導下進行逐條旋切, 要求將穿刺刀體、凹槽及病灶的最大切面同時顯示, 刀槽位置應根據病灶切割情況進行旋轉調整。直至超聲顯示無病灶組織殘留時退出旋切刀, 采用彈性繃帶加壓包扎24 h, 術后可根據情況適當應用止血藥物。

2 結果

80例患者153個腫瘤均成功切除, 超聲均提示腫瘤消失, 無一例中轉開放性手術。穿刺點皮膚留有長約0.3 cm微小瘢痕, 部位隱蔽, 極不明顯, 達到了患者的美容要求。術后留有局部疼痛不適16例, 瘀血斑13例, 腫瘤殘腔血腫4例, 經7~10 d的保守對癥處理, 均好轉, 無醫患糾紛發生。

3 護理

3. 1 圍手術期護理

3. 1. 1 術前的常規準備 行血常規、凝血功能、肝腎功能、心電圖、胸片、乳房彩超等檢查, 排除手術禁忌證。指導患者術前做好個人衛生, 術前常規備皮。

3. 1. 2 術中護理 主要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 指導患者采取仰臥位, 患側肩背下可墊軟枕, 既能充分暴露手術部位, 又能使患者感覺舒適。配合醫生接好各管道, 檢查負壓系統有無漏氣, 安裝好合適規格的旋切刀, 保證術中設備的運行。術中及時了解患者的疼痛不適情況, 做好心理疏導, 減輕緊張心理, 指導其積極配合手術。

3. 1. 3 術后護理 主要保證患者的恢復順利, 注意觀察切口有無出血, 乳房有無劇烈的脹痛、皮膚瘀血等現象, 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處理。由于術后彈力繃帶加壓包扎, 如過緊, 可能出現胸悶、呼吸困難等現象, 需適當調整繃帶松緊度, 必要時可適量吸氧。

3. 2 心理護理 由于微創旋切手術是近年來治療乳房腫塊的新技術, 患者、家屬, 包括很多醫護人員缺乏對該項技術的認識, 因此形成了對此項技術的兩個極端認識:①過度理想化的認識。認為該項技術可應用于任何乳房腫物, 且術后不會留有任何不適和并發癥, 特別是一些民營醫院的過度廣告宣傳和濫用該項技術, 促進了該種心理的產生。針對該類患者術前需充分向其說明手術的適應證, 對于腫瘤較大, 腫瘤位于乳暈復合體下等情況不適合行微創旋切手術。該手術為有創手術, 術后可能會留有疼痛、皮膚瘀血斑、局部血腫等并發癥, 術前需充分同患者溝通, 避免一旦出現并發癥, 患者不能接受, 引發醫患糾紛。②過度擔心型認識。由于對手術原理的不認識, 術前出現緊張焦慮。患者最關心的問題是治療效果, 擔心腫塊不能徹底切除, 其次是術后瘢痕、乳房外形改變、術后哺乳等。針對該類患者術前通過宣傳畫冊、實物等向患者講明治療原理、手術過程及可能出現的反應, 告知在超聲檢測下可完整的切除腫瘤, 術后預后良好, 切口僅有0.3 cm且位置隱蔽不會留下瘢痕, 不會影響乳房外形, 對有生育要求的女性, 只要適應證選擇合適, 不會損傷乳腺大導管, 也不會影響術后哺乳等, 消除患者的顧慮, 以積極穩定的心態配合手術, 從而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第10篇

關鍵詞:乳腺外科;帶教計劃;臨床實習

我科收治的患者大部分為腫瘤患者,女性患者占大多數,手術后常存在不同程度障礙,在教學過程中必然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為提高教學質量需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積極探索相應的措施[1]。筆者對2012年7月~2014年3月在我科實習的50名護生在實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采取相應對策并予以實施,使護理帶教質量有了較大提高。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實習生50名,女49名,男1名,年齡18~22歲;本科3名,大專40名,中專6名。每人平均實習時間9個月,其中在乳腺外科實習2~4w。

2 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2.1學習積極性不高 部分學生對從事護理工作的積極性不高,導致臨床學習過程中產生怠慢的心理。多數護生為獨生子女,剛進入工作崗位,無所適從,產生惰性心理,責任心不強。

2.2操作不熟練 我院乳腺外科惡性腫瘤患者較多、多為女性,病情復雜,情緒不穩定,理解能力不同且多不合作,使本來操作不熟練的護生更加不自信,在護理操作時普遍存在心理緊張。

2.3不能了解患者的需求 患者及家屬經常出現對實習護士不認可的情況,拒絕對其進行的護理工作,影響實習質量。對于存在語言、智力等不同程度障礙的患者不能去了解患者的所需、所想。

2.4對我科專科疾病缺乏了解不清楚 手術后的護理的重要性,護生剛到科室時,對新的護理設備及護理操作步驟無從下手,理論與實踐脫節。

2.5有關的法律知識很少 護生法律意識淡薄,在實習過程中意識不到自己的法律身份,有些操作沒有在教師的指導下操作,對護理安全造成很大的隱患。

3 對策

針對乳腺外科實習制定專科帶教計劃,分階段進行實習帶教。

3.1帶教老師授課階段

3.1.1入科帶教組長首先介紹乳腺外科病房的構成、環境、布局,帶領護生熟悉各樓層病房、護士站,為以后實習工作開展打下基礎。講解護理相關的法律知識,禁止擅自操作。

3.1.2向每位護生明確在本科的實習內容和實習計劃,每周任務安排,并明確到人。安排每位護生跟隨相應的帶教老師,并講解本科的不同班次的工作分配,從而降低工作的盲目性。

3.1.3學習科室相關規章制度,收治范圍,乳腺疾病種類,女性患病心理特點及家屬要求。使護生深入了解在本科實習的重要性[2]。

3.1.4向護生講解本科實習的注意事項,特別強調基礎護理和與患者有效溝通的重要性,緩解護生的陌生感和緊張情緒,能很快投入工作,減少不必要的失誤。

3.2護理查房階段

3.2.1帶教組長指定本科室近期比較典型的病例,1w準備時間,完成教學查房任務,在日常護理工作中熟悉患者病例,在帶教老師幫助下了解患者的病情、診療經過、目前狀況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這樣就促使他們主動去查閱有關書籍、資料,增強了護生學習的自覺性。

3.2.2制定預期目標和護理計劃亦即解決問題方案,如乳腺癌患者護理診斷問題為:焦慮、恐懼:與缺乏乳腺癌疾病相關知識有關;有皮膚完整性受損的危險:與乳癌根治術后皮瓣壞死有關;軀體移動障礙:與手術疤痕牽拉、損傷神經有關;自我形象紊亂:與手術切除乳腺有關;知識缺乏:缺乏有關保健知識等。預期目標為:患者能接受失去的事實;傷口無感染、皮瓣無壞死;按期愈合;恢復患側上肢正常活動;患者能正確地自我檢查。標準護理計劃為:做好患者心理護理,尊重、關心患者,介紹手術必要性和同種手術成功例子;注意傷口護理;循序漸進功能鍛煉;介紹自我保護方法:如戴假乳罩、做美容隆胸術等;指導自我檢查方法[3]。

3.2.3查房結束護生向帶教老師就不解問題進行提問,予以解答,帶教組長對護生的教學查房進行總結,指出優點,鼓勵積極性,大家共同學習。對于不足和漏洞,帶教組長予以補充和糾正。

3.3出科考試和評教評學

3.3.1進行出科前的理論和操作考核,主要內容為乳腺疾病相關知識和基礎護理操作,根據考核結果對護生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進行評估,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3.3.2發放臨床護理帶教工作評價表,對老師帶教進行評價,對我科實習帶教工作提出意見,進行討論。在實際運行中通過制定專科帶教計劃,解決乳腺外科臨床護理教學中的問題,促使護生有計劃的將乳腺外科理論知識與臨床實際相結合,達到學以致用、活學活用的目的,為今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扎實的基礎。

4 總結

總而言之,伴隨著目前乳腺專科患者人數越來越多,手術后常存在不同程度障礙,在教學過程中必然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為提高教學質量需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制定乳腺專科帶教計劃,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以后臨床實習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陳子江,陳浪.優質護理服務對護理質量提高的影響探討[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32(9):1485-1486.

第11篇

隨著社會和醫學知識不斷進步,人類對疾病以及癌癥的了解,并對癌癥存在疑慮和恐懼。一旦冰凍病理結果顯示癌癥,醫生會告知患者,結果是乳腺癌得需重新手術和切除乳腺,患者會出現情感上和心理上的劇變,產生消極的態度,甚至哭鬧不愿意配合手術,嚴重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疾病愈后及生存率。目前心理護理已有效地服務于臨床實踐,并最大限度的發揮臨床作用,使患者順利接受手術和治療,對乳腺癌手術患者的預后和康復起著重要的作用。針對乳腺腫物切除術后冰凍病理結果出來再次改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存在的各種復雜心理問題,如何做好手術前、術中、手術后心里疏導、特別是手術中做好床邊心理疏導尤為重要。

我院2012年6月~2015年3月,我們對265例乳腺腫物切除術改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進行手術前、中、后、并在等待病理結果過程持續專人進行床邊心理護理。取得滿意效果,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265 例,均為女性,≥60歲76例,40~59歲131例,≤39歲例。平均年齡58歲,265例患者均實施乳腺腫物切除術。術中冰凍結果示 乳腺導管癌254例,單側切除162例,雙側切除2例,所有乳腺癌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根據病理結果,為患者制定手術方案。根據患者知識文化程度以及手術前心理問卷評估其心理壓力程度,對患者實施個性化心理護理

2心理護理

2.1手術前訪視

2.1.1手術前一天,由巡回護士去病房進行手術前訪視,根據患者的知識文化以及對疾病的了解程度進行個性化心理護理,向患者介紹向患者講解有關乳腺疾病及手術的相關知識,使患者減輕恐懼與焦慮。幫助患者家屬增強心理適應能力,提高患者家庭內聚力。家屬,特別是丈夫,告訴其要富于愛心和同情心,多與患者交流,多理解患者,從自己的語言、行為上給患者以鼓勵。

2.1.2介紹手術室環境,麻醉方式,及手術程序,并帶與手術相關健康教育圖片給患者觀看,讓患者對手術有一定的認識。護士態度應熱情和藹,關懷患者,鼓勵患者表達自己感受及心中憂慮,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提供心理幫助。

2.2患者進手術間的心理護理 患者進入手術間后,巡回護士應主動向患者問好,介紹自己名字,并告知患者自己是她的巡回護士,讓患者盡量放松,如有什么不適及時告訴護士,護士隨時在患者身邊。每做一項操作,均和患者做好解釋工作,避免患者心理緊張,讓患者順利配合手術。

2.3 等待冰凍結果期間的心理護理 在等待冰凍結果期間,患者會很擔心冰凍結果,患者感覺時間是漫長的,這段時間她的心理過程是復雜的。針對這些情況,我科專門訂制有關的呵護,自我檢查步驟及乳腺常見疾病的相關知識及治療方法,預后效果等,并制作有圖片。向患者講解有關乳腺癌及手術的相關知識及預后情況,使患者減輕不安心里。若是診斷癌癥須再次手術時,給患者有一個心理緩沖過程。經過長時間臨床試驗觀察,沒有病理結果手術醫師往往說話不會過于絕對,患者心理往往是沒有到最后一刻,作為患者是寧死不愿意相信疾病這樣一個心理過程。

2.4冰凍結果診斷陽性后心理護理

2.4.1乳腺癌患者,一旦確診為乳腺癌后,絕大部分患者會無法接受癌癥的事實,會出現懷疑、高度恐懼、沉默不語、焦躁不安、獨自流淚,甚至大哭大鬧等等反應。部分患者會擔心切除后,自己因器官的缺失擔心丈夫對自己的移情,怕遭丈夫的嫌棄、拋棄、數落等。因此,有的患者誓要保留,她們大多表現為絕望,哭鬧,拒絕治療[2]。這個時期患者內心是非常混亂的,她們非常需要各方面相關的信息:如手術方法、治療方法,術后效果等。針對患者的一系列心理反應,巡回護士積極主動與患者溝通,傾聽患者心中的疑慮,全面勸導患者:您的現在已經有癌細胞在侵襲,并且隨著病情的慢慢發展,最后會危及生命,勸導患者珍惜自己珍惜生命,假如生命都沒有了,其他的一切一切都將無意義。況且現代的科學技術快速發展,術后會有相應的美容措施,如人工美容胸罩等可以幫助解決外形方面的問題。關于家庭,首先要自己愛惜自己,自己積極生存,愛人是不會忍心拒絕一個積極努力的人,愛人深愛的是您的人格,不會因為這小小的疾病影響你們的感情。

2.4.2告訴患者,您的疾病介于良性與惡性之間,由于細胞增生極度活躍,易轉為惡性,在沒有轉變之前及時根治,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發展。您的樂觀心態很重要,要相信現代醫學科學,實踐證明乳腺腫瘤的愈后是很好的,遠期存活率很高。

2.4.3向患者介紹乳腺癌治療新進展以及取得成功的典型病例,給予患者更多的貼心和支持,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如果患者還是不肯接受手術,我們把患者推進麻醉交談間,情況允許時我們安排本科一名乳腺癌手術后護理人員進行有針對的講解疏導,與家人以及患者丈夫對患者進行勸說和支持,打消疑慮,讓患者感到醫院的誠懇態度、親人、家人的溫暖,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手術治療。

2.5手術結束后,巡回護士輕聲詢問患者,并告知患者手術很成功,讓她不要擔心。詢問患者的舒適度,妥善固定傷口及引流管,注意保護患者隱私,并幫患者套好衣服,衣服可以反過來穿在手上。和麻醉師一起護送患者回病房,在床邊耐心細致地進行心理疏導,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信心。

2.6 手術后回訪

2.6.1手術后,巡回護士去病房訪視患者。術后患者急切想知道自己疾病真實情況和手術效果, 當患者看到自己單側或者雙側缺失時,常常感到害怕、失落、無奈,甚至厭惡自己,情緒波動非常大,形體改變引起自尊心受損,受歧視感,自卑感,無助感及自我評價降低,從而對自己的身體感到羞愧,這時最需要取得家屬的關心,特別是丈夫的支持和理解,讓其感受到愛的溫暖,針對這些心理特點,手術后1~3 d內我們安排當天巡回護士來到患者床前,耐心細致地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講明乳癌改良根治術是目前根治乳腺癌最好的方法,術后一般不會轉移或復發;術后遠期存活率可高達數10年,并用成功的病例激發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2.6.2觀察患者傷口滲血及管道通常情況,指導患者制動患肢,了解患者體溫及疼痛情況。幫助患者家屬增強心理適應能力,提高患者家庭內聚力。家屬,特別是丈夫,鼓勵丈夫細致照顧患者,要富于愛心和同情心,多與患者交流,從自己的語言、行為上給患者以鼓勵,幫助其建立戰勝疾病信心,順利度過圍手術期。

2.6.3對喪偶及離異的患者,讓其親屬或朋友多關心陪伴患者,使其心理上得到安慰。解釋術后形體的改變待病情穩定后可以通過整形,佩帶美容胸罩等方法彌補不足,與患者共同制訂康復計劃,鼓勵患者要有頑強的毅力,配合康復鍛煉,才能提高生存質量。

2.6.4了解患者的主觀感受,征求患者及家屬對手術室護理要求和建議,以提高手術室護理服務水平。

3討論

乳腺癌患者心里不但要面對診斷為癌癥的殘酷現實,同時還要面對失去單側或者雙側的事實,她們比一般癌癥患者面對更大,更復雜的心理壓力[3]。因此護理人員要有高度同情心和責任感,用和藹的語言和積極真誠的態度,去關心體貼患者。特別是對于術前診斷不夠明確,先行乳腺腫物切除術,這時候部分患者往往抱僥幸心里,不愿接受殘酷的事實,以至于冰凍病理結果下來真正決定手術方案時,會一時間亂了方寸,不愿意接受手術配合手術治療。在臨床護理實踐中,我們護理人員多傾聽患者內心的心聲,理解她們的痛苦,并勸導和鼓勵患者面對現實,幫助癌癥患者以積極心理狀態面對疾病。手術室護士還應掌握心理護理技巧和過硬的專業知識,根據患者的性格特點和不同時期的心理反應,制定切實有效的預防措施和心理護理方案。將心理護理貫穿實施于患者手術期間全過程。認真做好手術前、中、后、的心理護理工作,是降低心理問題發生率,減少因心理因素所致的并發癥,提高患者手術配合率,確保手術順利完成,從而提高乳腺癌的治愈率及遠期生存率。

參考文獻:

[1]陳紅麗,周易.健康教育對乳腺癌患者手術與康復影響的探討[J].上海護理,2003,3(3):7-9.

第12篇

【關鍵詞】 乳腺癌;圍手術期;護理指導

目前報道,乳腺癌占女性惡性腫瘤之首位,發病率明顯呈上升趨勢,手術治療是根治乳腺癌的首選方法[1],因切除對患者來說心理壓力較大,因此,做好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2月至2010年5月我科收治的乳腺癌圍手術期患者52例作為觀察對象,年齡25~72歲,平均(52.6±4.5)歲,其中45例為單側乳癌,7例為雙側乳癌。

1.2 臨床表現 早期表現為患側出現無痛、單發的小腫塊,常是患者無意中發現而就醫的主要癥狀,腫塊質硬,表面不光滑,與周圍組織分界不很清楚,在內不易被推動,隨著腫瘤的增大,可出現“酒窩征”及“桔皮樣”改變。

1.3 轉移途徑 乳腺癌主要轉移途徑為:局部擴展、淋巴轉移、血運轉移。

2 護理

2.1 術前護理

2.1.1 心理護理 乳腺是女性重要的性器官,手術切除不僅對形體有影響,而且身心受到打擊,護理人員應耐心地向患者講解手術的必要性,使其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接受現實,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1.2 術前準備 做好各項化驗、B超、乳腺活檢等檢查,對有溢液或局部破潰者,應及時給予換藥,保持局部清潔。

2.2 術后護理

2.2.1 傷口護理 觀察傷口有無滲血及加壓包扎后患肢遠端血運情況,如肢端膚色發紺、溫度低,應及時給予放松繃帶。

2.2.2 引流管護理 維持有效引流,癌根治術后,皮瓣下常規放置引流管并接負壓吸引,以便及時、有效地吸出殘腔內的積液、積血,并使皮膚緊貼胸壁,從而有利于皮瓣愈合。護理時要注意[2]:①保持有效的負壓吸引:若引流管外形無改變,但未聞及負壓抽吸聲,應觀察連接是否緊密,壓力調節是否適當;②妥善固定引流管:引流管的長度要適宜,患者臥床時將其固定于床旁,起床時固定于上身衣服,保持引流通暢,防止引流管受壓和扭曲。引流過程中若有局部積液、皮瓣不能緊貼胸壁且有波動感,應及時處理;③觀察引流液的顏色和量:術后1~2 d,每日引流血性液約50~200 ml,以后顏色及量逐漸變淡、減少;④拔管:術后4~5 d,每日引流液轉為淡黃色、量<10~15 ml,創面與皮膚緊貼,手指按壓傷口周圍皮膚無空虛感,即可考慮拔管,若拔管后仍有皮下積液,可在嚴格消毒后抽液并局部加壓包扎。

2.2.3 患肢護理①術后24 h內,活動手指及腕部,可作伸指、握拳、屈腕等鍛煉;②術后1~3 d進行上肢肌肉的等長收縮,利于肌肉泵作用,促進血液、淋巴回流;可用健側上肢或他人協助患側上肢進行曲肘、伸臂等鍛煉,逐漸過渡到肩關節的小范圍前屈、后伸運動(前屈<30°,后伸<15°);③術后4~7 d,患者可坐起,鼓勵患者用患側手洗臉刷牙、進食等,并作以患側手觸摸對側肩部及同側耳朵的鍛煉;④術后1周皮瓣基本愈合后,開始作肩關節活動,以肩部為中心,前后擺臂,術后10 d左右皮瓣與胸壁粘附已較牢固,循序漸進地作抬高患側上肢、手指爬墻、梳頭等的鍛煉。指導患者作患肢功能鍛煉時應注意鍛煉的內容和活動量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而定,一般以3~4次/d,20~30 min/次為宜,應循序漸進,功能鍛煉的內容應逐漸增加,術后7~10 d內不外展肩關節,不要以患側肢體支撐身體,以防皮瓣移動而影響創面愈合。

2.2.4 健康指導 注意休息,進行患肢功能鍛煉,鍛煉時注意患肢的旋轉、后伸、輕度擴胸運動等,避免勞累,定期復查,給予家庭社會情感等護理干預和關愛,教會患者正確的運動模式,提高自我保健意識,掌握乳腺自查方法,以愉快的心情、樂觀的態度接受生活。

3 結論

乳腺是多種內分泌激素的靶器官,如雌激素、孕激素及泌乳素等,其中雌酮及雌二醇對乳腺癌的發病有直接關系。根據乳腺癌患者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向患者介紹乳腺癌的相關知識,最新動態及發展,向患者介紹術后存活時間較長的患者,使其積極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正確認識癌癥,乳腺癌術后的各項護理干預指導可提高患者對手術的耐受力,降低各種術后的并發癥,樹立積極治療和戰勝疾病的信心,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質量和承受重大疾病的心理方面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參 考 文 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突泉县| 崇州市| 蚌埠市| 疏附县| 库车县| 德阳市| 台安县| 鞍山市| 信宜市| 墨竹工卡县| 永丰县| 安化县| 通州区| 清镇市| 城步| 汉寿县| 高邮市| 淄博市| 昭通市| 屏东市| 三明市| 渝中区| 徐州市| 常州市| 舞阳县| 龙川县| 肇东市| 连江县| 丹棱县| 琼结县| 天祝| 刚察县| 门头沟区| 吴旗县| 天柱县| 刚察县| 荆州市| 金门县| 独山县| 获嘉县| 阜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