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甲狀腺手術后的護理重點

甲狀腺手術后的護理重點

時間:2023-08-02 17:16:3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甲狀腺手術后的護理重點,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甲狀腺手術后的護理重點

第1篇

關鍵詞:甲狀腺手術;術后并發癥;護理

甲狀腺疾病是外科的一種常見病,而手術治療是一種常用的治療方法。由于甲狀腺本身解剖位置復雜,重要血管神經多,手術易損傷,可產生多種并發癥,影響患者康復,甚至危及生命。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共實施甲狀腺手52例,經積極預防、觀察護理,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資料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進行甲狀腺手術治療的52例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29例,女性23例。年齡22~61歲,平均年齡(41±5.3)歲。所有患者經均臨床及各類影像學檢查確診為甲狀腺疾病,且患者均具有手術指征,并采用甲狀腺手術進行治療。其中各類甲狀腺腫瘤31例,甲狀腺功能亢進10例,結節性甲狀腺腫8例,喬本病3例

1.2結果 52例甲狀腺手術患者中發生術后并發癥的共4例包括1例出血1例喉上神經喉返神經損傷1例甲狀腺危象1例手足抽搐 經積極處理均得到有效控制恢復良好無患者發生窒息、昏迷等嚴重并發癥。

2護理

2.1一般護理 術后常規心電監護72 h,指導采取合適的舒適,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保持引流管通暢,觀察記錄引流液的顏色、性狀及量,并重點密切觀察和檢查引流管是否存在脫落、扭曲或堵塞等異常,避免因分泌物引流不暢出現血管神經壓迫相關性并發癥。定時觀察切口敷料潔凈情況,一旦發現滲液、滲血、異常腫脹,應立即通知醫生處理。

2.2神經損傷的護理 喉返神經損傷時主要表現為聲音嘶啞、失聲,嚴重者出現呼吸困難或窒息。對于喉返神經損傷并發癥患者,耐心做好安慰、解釋等心理護理工作,緩解患者緊張睛緒;同時告知患者緩慢進食流質飲食,并協助患者,防止發生嗆咳。喉上神經損傷患者會出現發音低鈍、進食嗆咳,為防誤吸,囑緩慢進食。

2.3手足抽搐的預防及護理 甲狀腺手術患者術后發生手足抽搐的幾率在 3% 左右,導致這一并發癥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的甲狀旁腺受損造成永久性或暫時性的功能衰弱。臨床表現主要為四肢麻木及手足抽搐,嚴重者則會導致窒息性死亡。該術后并發癥預防和護理辦法有:①確保手術做的規范性,防止出現不必要傷害;②當患者的抽搐發作時,可實施 15~20 mL的15%氯化鈣或者是葡萄糖酸鈣的靜脈注射,從而起到緩解痙攣的作用;③出現該并發癥的患者,應注意多食用例如海洋產品、豆腐等富含高鈣低磷的食物。

2.4甲狀旁腺損傷的護理 甲狀旁腺損傷患者該并發癥是由于甲狀旁腺損傷引起的低鈣血癥所導致的一系列非典型癥狀主要表現為肢體口周感覺異常抽搐等現象出現上訴情況時予以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10~20 mL同時囑患者食低磷高鈣飲食

2.5甲狀危象的護理 多見于術后 12~36 h,一般表現為高熱,脈搏細數,煩躁不安,甚至出現譫妄昏迷,如不及時處理會導致患者死亡,因此護士應注意上述癥狀,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及意識變化。

2.6呼吸困難和窒息護理 甲狀腺手術后最危急的并發癥便是呼吸困難和窒息,其多在術后48 h內發生。引起這一并發癥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切口內出血對氣管造成壓迫,喉頭水腫,氣管塌陷,痰液受到阻塞,雙側的喉返神經損傷等造成。護理中如果發現患者出現頸部感到緊壓,切口大量滲血出現,呼吸較為費力,氣急,心律加快,甚至出現窒息等情況時,應及時向醫師報告,請醫師指導操作。護士可以首先將床邊切口縫線拆除,是切口敞開,把血塊去除。對于出血嚴重的患者,應送到手術室進行止血。因痰液造成堵塞者應先將痰液吸除,無效者再行氣管切開或者插管于氣管的操作。在術后的48 h內應避免患者過多的活動和談話,防止切口內的出血增多。對于術后痰液不易咳出的患者,應幫助并鼓勵其進行霧化吸入或者咳痰。

3討論

甲狀腺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內分泌器官之一,而對于各類甲狀腺疾病,其手術治療則被臨床公認是最理想的治療手段。此類手術相對于其他手術難度較低,患者術后恢復較快。但是因各種原因而引起的手術并發癥也是導致影響手術及治療效果較為嚴重的因素之一。通常的手術并發癥主要表現為喉返神經損傷、術后出血及甲狀腺危象幾類,而針對此幾種并發癥的特點及引發因素進行相關的護理干預,則能有效降低其發生概率。術前精細的呼吸道護理,術中完善的操作,盡可能的減小患者創傷程度,術后盡早的進行發音觀測,可有效預防及發現喉返神經損傷及出血情況。

綜上所述,針對甲狀腺手術的患者術后容易引起并發癥的各種因素,盡可能的實施專業系統化的預防及護理干預。其能夠顯著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幾率,從而進一步提高患者臨床療效及治療后的生命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小云,楊光瑛,陶艷萍.甲狀腺手術前后護理現狀[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12).

第2篇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 吉林省長春市 130000

【摘 要】目的:研究甲狀腺腫瘤術后疼痛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措施的臨床效果。方法:我院選擇2013 年4 月-2015 年4 月間診治的56 例甲狀腺腫瘤切除術患者,將其均分為兩組,對照組的28 例患者實施常規的護理措施,觀察組的28 例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措施,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措施對術后疼痛的效果。結果:通過對兩組患者進行比較,觀察組患者在術后24h、48h、72h 的疼痛指數明顯低于對照組,而且出現副反應的幾率也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甲狀腺腫瘤術后疼痛患者通過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更好的緩解疼痛,提升治愈幾率,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 綜合護理干預;甲狀腺腫瘤;術后疼痛;應用分析

甲狀腺腫瘤是臨床上的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但大部分患者為良性疾病,通過手術治療能夠治愈。在對患者實施護理的過程中,已經將術后疼痛例入到生命體征之中,作為第五個生命體征而存在,逐漸被臨床醫生所關注[1]。術后疼痛不但會增加患者的痛苦感,而且還會給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心理情緒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護士與患者的接觸最密切,對患者實施術后疼痛控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早期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及時評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這是每個護理人員需要掌握的技能。我院選擇2013 年4 月~2015 年4 月間診治的56 例甲狀腺腫瘤切除術患者,對其護理措施緩解術后疼痛的情況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我院選擇2013 年4 月~2015 年4 月間診治的56 例甲狀腺腫瘤切除術患者,所有患者均通過病理檢查最終確診為甲狀腺腫瘤,患者的肝腎功能未見明顯異常。年齡在28~62 歲之間,平均為(43.5±2.3)歲;所選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下參與本次研究。將所選的患者分為兩組,比較兩組患者的年齡、疾病等基本信息,未見明顯差異,可以進行比較(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的護理措施,具體包括:合理安全患者的作息時間,依據患者的康復情況制定后期的功能鍛煉和恢復訓練等。

觀察組患者在上述護理的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具體為:以患者為中心,根據患者治療進程來制定護理責任制度,每個在崗的護理人員都要明確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務,所擔負的責任[2]。護理內容主要有:(1)患者治療前的護理。患者在進行治療前,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完成各項術前見擦汗,假如結果存在異常應及時向上級醫生報告。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向患者說明甲狀腺腫瘤的基本知識,讓患者對自身的疾病有個正確的認識,向患者說明術后可能引起的并發癥,讓患者提前做好思想準備。同時告知患者術后疼痛是常見的問題,患者不必過于緊張,只要積極的配合醫生診治就可以,要引導和教育患者多與醫護人員溝通和交流,早期發現異常情況。(2)患者治療過程中的護理。在實施治療時,護理人員應全力配合醫生工作,假如術中出現意外情況不可慌亂,要冷靜面對,將患者的損傷降到最低[3]。(3)患者術后的護理。術后患者充分休息,護理人員合理安排床位,避免傷口出現感染,如患者術后疼痛明顯,護理人員應咨詢主管醫生,根據醫生的建議合理應用藥物止痛,也可以采取按摩的方式來緩解疼痛。告知患者家屬相關的注意事項,為患者提供清淡的飲食,制定合理的生活習慣,定期到醫院復查。

1.3 統計學方法

進行統計學分析時采用spss15.0 系統軟件,用X2 檢驗表示計數資料,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通過對兩組患者進行比較,觀察組患者在術后24h、48h、72h 的疼痛指數明顯低于對照組,而且出現副反應的幾率也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甲狀腺腫瘤是人體內最常見的一種內分泌性腫瘤,最近幾年,臨床發病率明顯升高。大部分甲狀腺瘤患者在發病初期是良性病變,但是假如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病情延誤不治,就會逐漸的發展為惡性腫瘤,最終對生命安全造成威脅[4]。現今臨床上主要采取手術方法來治療甲狀腺腫瘤,手術治療多能夠直達治療部位,提升治療的有效率。然而,術后疼痛始終是一個沒有被解決的問題。因一些患者對疼痛的敏感程度較高,因而術后受到疼痛的折磨,身心疲憊,怎樣降低和緩解患者的疼痛是臨床醫生的研究重點。現今臨床上主要運用藥物來緩解疼痛程度,但是長時間的應用藥物止痛,會引起嚴重的副作用,甚至一些患者會對藥物產生依賴性,最終無法戒除,讓患者承受更大的痛苦[5]。綜上所述,甲狀腺腫瘤術后疼痛患者通過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更好的緩解疼痛,提升治愈幾率,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通訊作者:于婉燕)

參考文獻

[1] 黃亞青, 張紅. 疼痛聯系護士在術后使用鎮痛泵患者中的作用[J]. 江蘇醫藥,2011,20(04):741-742.

[2] 曾燕, 韋喜艷. 術前疼痛護理對腹部手術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志,2011,23(02):964-965.

[3] 李彥, 趙玉蘭. 腫瘤化療患者PICC 置管護理研究現狀[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22(17):745-746.

第3篇

【關鍵詞】 普外科;手術;心理特點;護理

普外科手術是臨床治療疾病的常用方法,對普外科各疾病癥狀的處理具有優越的療效。新時期醫療研究顯示,除了對普外科患者采取整個的手術操作外,還可適當地進行心理護理。通過護理穩定患者圍手術期的心理狀態,保證術后能以加快病情的有效恢復。本次研究對我院的80例進行對比分析,掌握普外科患者圍手術期的心理狀況。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次為隨機性抽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接受普外科手術的患者資料,一共80例。所有患者的年齡范圍25-65歲,平均年齡45.2±4.0歲;其中男性50例,平均年齡48.5±3.5歲;女性30例,平均年齡42.8±2.6歲。80例普外科患者中,肝臟20例,25.0%;膽道10例,12.5%;胰腺18例,22.5%;胃腸12例,15.0%;其它(肛腸、血管疾病、甲狀腺)20例,25.0%。

1.2 方法

1.2.1 分組 此次選擇的80例平均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兩組,每組各40例。采用隨機分配方式,觀察組40例,男22例,女18例;對照組40例,男19例,女21例。兩組普外科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癥狀等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結果具有可比性。

1.2.2 護理 觀察組普外科患者圍手術期除了正規操作外,40例病人進行心理護理;對照組僅按照常規手術流程。術后對比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判斷心理護理對患者病情的恢復作用。

2 結 果

根據普外科圍手術期常見的幾種心理狀況,包括:緊張、恐懼、焦慮、抑郁等四種,手術結束后對比觀察組、對照組各40例病人的心理狀況,見表1。

本次觀察組、對照組術后心理狀態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 論

普外科手術是臨床常用的病癥處理方法,也是徹底清除病根的最有效方式。隨著醫療理論研究的深入開展,除了按照標準規范實施治療外,還應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心理護理,術前、術中、術后均實施心理疏導,使其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接受治療。

3.1 普外科的常見疾病 普外科是以手術為主要方法治療肝臟、膽道、胰腺、胃腸、肛腸、血管疾病、甲狀腺和的腫瘤及外傷等其它疾病的臨床學科,是外科系統最大的專科。普外科即普通外科,一般綜合性醫院外科除普外科外還有骨科、神經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等[1]。有的醫院甚至將普外科更細的分為頸乳科、胃腸外科、肝膽胰脾外科等,還有肛腸科、燒傷整形科、血管外科、小兒外科、移植外科、營養科等都與普外科有關系。一般來說普外科包括的疾病有:頸部疾病、乳腺疾病、周圍血管疾病、腹壁疾病、胃腸疾病等。目前,國內對普外科疾病處理多數選擇手術方式,由主治醫生按照標準流程操作,以綜合處理普外科病癥,可取得顯著的療效。

3.2 圍手術期心理護理的意義 常規普外科手術操作取得的治療效果顯著,但圍手術期實施心理治療措施也不容忽視,雙方面結合才能取得更好的療效。由于心身疾病的治療和轉歸與心理社會因素更加密切,普外科患者的情緒狀態和心理變化直接影響著疾病的治療效果和康復程度[2]。因此,對心身疾病的心理護理就顯得格外重要。本次觀察組40例接受心理護理,其主要目的在于:①解除病人對疾病的緊張、焦慮、悲觀、抑郁等情緒,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②正確及時的健康教育,使病人盡早適應新的角色及住院環境。③幫助病人建立新的人際關系,特別是醫-患關系,以適應新的社會環境。④縮短患者臨床治療的時間,使其身體機能盡快恢復健康,在心理上保持較好的狀態。同時,從一定程度上也減少了治療費用的開支。

由于突然充當病人角色以及生活環境、人際關系的改變,病人往往難以一下子適應,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這就需要通過心理護理,幫助病人創造有利于治療和康復的最佳心理狀態[3]。心理護理不但有利于病人康復,還能貫穿于對病人實施的整體護理中,提高護理效果。本次觀察組、對照組病人在術前、術中、術后等階段,通過實施心理護理不僅有利于提高臨床治療效果,使病人早日康復。

4 結 論

總之,護理學是臨床醫學研究的重點內容,將其運用于普外科手術指導可取得良好的輔助療效。通過本次兩組患者對比,緊張、恐懼、焦慮、抑郁等是圍手術期病人多見的四種心理特點,制定且實施綜合性的心理護理方案后,患者的心理狀況得到恢復,病情恢復期縮短。

參考文獻

[1] 葉任高.普外科常見疾病及手術前后的護理措施[J].臨床護理學,2011,15(12):37-39.

第4篇

吉林省腫瘤醫院 吉林省長春市 130012

【摘 要】內出血作為胸部腫瘤切除術后發生的并發癥之一,會嚴重危害病人生命。手術后的24 小時內是胸腔內大出血的頻發期,這段時間要求護士對患者的各種狀況高度關注,密切觀察,出現特殊情況及時匯報,以搶的最佳的搶救時機。

關鍵詞 胸部腫瘤;術后;內出血;護理

胸科手術之所以經常并發術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其手術解剖面廣,創傷比較大。胸科手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胸部腫瘤切除術,內出血同樣是其常見并發癥,所以,搶占最佳搶救時機對病人的生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們將對20 例進行胸部腫瘤手術的患者進行分析研究,旨在提高觀察判斷胸部手術內出血情況的能力,其結果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2009-2012 年, 我院一共實行了728 腫瘤開胸手術例。手術后發生內出血16 例,占開胸手術的2.19%。其中6 例肺癌, 5 例縱隔腫瘤,5 例食管癌。年齡27-73 歲, 平均年齡為64 歲。

1.2 術后出血的征兆及體征

術后出血的共同特點是休克,并伴有煩躁不安、面色發白、血壓下降、渾身冷汗、心律加快等,急救措施主要是輸血、補液,使血壓回升。急救措施之后,有的患者血壓再次出現下降,每小時高達100ml 的胸腔引流量,持續5 小時,超過800ml 的出血量,出血量最高的超過1800ml。首次手術后7 到8 小時內進行第二次手術,止血后血壓穩定,24 小時內,胸腔引流不超500ml,3 天后,心率低于90 次/ 分鐘。其中1例患者因呼吸衰竭等并發癥強求無效,15 例搶救有效。

1.3 術后出血原因分析

(1)胸部手術創面大,易造成胸腔內的大面積粘連,毛細血管滲血嚴重,而手術部位又與心臟和大血管較近,手術后變化的胸腔負壓也可導致胸腔的內出血。

(2)胸腔腫瘤與其周圍的組織粘連一體,分離困難,手術易造成毛細血管的大面積損傷,另外由于手術粗略,止血和縫線不徹底等,都有可能造成內出血。

(3)常見的出血或滲血點為肋間血管、胸骨切口、支氣管動脈、膈肌粗糙面等,但有時開胸止血時仍會找不到出血點。

2 討論

2.1 開胸術后24 小時內出血特點

循環功能不健全和出血造成的休克在手術后的24 小時內是高發期,并且胸腔的內出血是外表所觀察不到的,臨床顯示,手術后的6 小時內出血率較高,這就要求醫護人員不僅要對病人做血壓和脈搏方面的檢測,更要時刻注意病人有沒有面色發白、冷汗等情況的發生。患者在手術后進行輸血和補液的過程中,內出血的先期表現多為心律加快、出虛汗、皮膚濕冷、面色發白、情緒躁動不安、血壓降低、尿量少等,在進行了快速的輸血與補液之后,如果血壓很快又降低,則基本可斷定為內出血。所以,對血壓和脈搏的檢測要保持在每次間隔15 分鐘為佳,最長不能超過30 分鐘。

2.2 胸腔引流量的觀察

胸腔的引流量在手術后會隨著時間的加長而逐漸減少。如果患者出現了上述的癥狀,并且胸腔的引流量在起初不超過200ml/ 小時,而在3 到4 個小時之后,引流量突然增加,則患者即為內出血。因此,在進行胸腔的閉式引流過程中,護理人員除了要密切觀察引流量的多少并做記錄之外,還要重點觀察引流液的性質,觀察引流液內是否有凝血塊,對胸管要經常性的擠壓,使管內阻止引流液流出的血塊及時排出。

2.3 休克輸液的護理

血容量過低是造成本組患者休克的主要原因。我們的搶救經驗是:搶救過程中,要確保患者身上的輸液通道超過兩路是暢通無阻的,靜脈留置針選取粗號為佳,并且固定要牢固,同時將患者的輸液肢體固定牢固,以確保躁動的病人不會脫落針頭,從而使液體快速進入患者體內。

2.4 升壓藥的應用

升壓藥要有專人負責,并根據病人血壓的變化及時的對速度和濃度做出調整,對監護儀上的血壓和心率密切觀察,血壓最佳值為90/60mmHg。升壓藥主要用來保持患者的血壓穩定,不可因為過高的血壓導致創面滲血的加重,也不可因血壓過低而達不到升壓的作用,最主要的,及時找出休克原因并進行治療。

2.5 心功能不全, 液體量不足

患者無尿或者尿量過少等情況也是判斷內出血與否的一個重要指標,因此,對患者的尿量按小時準確觀察也是判斷其循環功能和血容量的一個關鍵,對尿量的觀察必須以小時為單位進行,不可只觀察數小時之內的總尿量。若尿量較少則證明入量過少,此時應將輸液的速度加快。通過上述三種方式的相互結合觀察,我們才能夠診斷患者是否為內出血,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3 小結

胸腔內大出血多發生在術后24 小時內,護士在此期間要高度警惕,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綜合觀察患者的神志變化、計算其休克指數、觀察氣管位置變化、胸腔內引流液量的大小、實驗室檢查結果趨勢和尿量的大小等,對胸腔內出血做到發現及時、匯報及時、處理及時、搶救及時。嚴密的觀察和發現的及時是搶救術后內出血的關鍵因素,及時的將干擾因素排除后進行確診,進而通過有效的措施進行搶救,挽救患者生命,如此一來,就對負責監護室的護士提出了更高的業務素質要求,并要求其反應速度快、觀察力強、記錄患者病情詳盡仔細,從而提供可靠的診斷依據,搶救成功率的高低還與醫護人員間的協調配合密切相關。

(通訊作者:劉春芝)

參考文獻

[1] 溫東東, 鄧衛兵, 趙俐等. 高齡肺癌手術后心肺并發癥的原因和對策[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3(10):228.

[2] 杜賈軍, 彭忠民. 胸外科并發癥學[M].北京: 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13,289.

第5篇

【關鍵詞】擇期手術患者;術前訪視;術后隨訪;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R55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1)07-0172-01

手術作為一種治療手段,在解除患者痛苦,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時,又作為一種應激原,使患者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應激反應。過于強烈的應激反應不僅對內分泌和循環系統產生影響,甚至決定手術治療能否成功。為此,我院通過開展術前訪視及術后隨訪,減輕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使其以最佳的身心狀態接受手術,保證手術的順利完成及術后的健康恢復。這項工作的開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將做法與體會匯報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調查對象為2010年1月至2010年7月我院擇期手術患者236例,其中男132例,女104例。年齡19-65歲,平均年齡45歲。根據手術先后順序,將患者分為訪視組和對照組各118例。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按傳統的手術室工作程序,在手術前一天接到手術通知單。按通知單準備手術常規物品及特殊器械等。在手術當天見到患者,與患者進行簡單的交流,囑患者配合手術,并作好術中記錄,術畢將患者送回病房。

1.2.2 訪視組:對手術患者進行術前訪視、術中護理及術后隨訪

1.2.2.1 術前訪視:

1.2.2.1.1 訪視時間為手術前一日下午3時以后,因這個時間段患者午休已過,各種檢查結果已回報。由手術室高年資護士到病房對手術患者進行訪視,時間一般15-20分鐘。

1.2.2.1.2 訪視內容:

1.2.2.1.2.1 查閱病歷。核對訪視單上患者的姓名、床號、性別、年齡、住院號、手術名稱、麻醉方式。了解與手術有關的項目如生命體征、既往史、藥物過敏史、手術史、月經史、交叉配血情況、手術部位備皮情況、傳染病化驗結果,以便術中術后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

1.2.2.1.2.2 做好心理護理 。到病房與患者交談,先作自我介紹,并說明來訪目的,交談時態度親切、和藹,耐心聽取患者的敘述,了解患者的心理反應,如對手術的焦慮和恐懼,懷疑手術的效果,擔心術中術后疼痛等等。針對這些問題我們耐心、詳細地進行解釋,同時還利用其他術后患者的現身說法消除其焦慮、恐懼的心理,以放松的心情配合手術,安全度過手術期。

1.2.2.1.2.3 做好宣教。向患者及家屬做好宣教工作,注意保暖,保證充足睡眠,術前12h禁食,4-6小時禁飲。取掉假牙和飾物,不化妝、不涂口紅,不需要留置尿管者進手術室前請排空膀胱。解釋手術配合的方法及重要性,如甲狀腺手術、股骨頸置換手術等,因用別的無法進行手術,患者只要放松,主動配合,是能夠承受得了這種的。征求患者是否使用鎮痛泵,減輕術后疼痛。訪視過程中,對于患者提出的特殊問題,比如癌腫是否清除,是否會復發等,應與醫生的回答相一致,切忌含含糊糊,加重病人的心理負擔。

1.2.2.2 術中護理:術日晨早上交接班時由高責護士將術前訪視患者的特殊情況做重點交班,巡回護士根據患者情況做好相應準備,同時親自到病房迎接患者入手術室,與患者進行交流,如:詢問昨晚睡眠情況,關心患者的冷暖,減少不必要的暴露,使患者感到被尊重。進行麻醉前,患者的心理緊張達到最高峰,此時,可以輕輕握住患者的手,讓患者感到有安全感,從而緩解其緊張情緒,[1]保證手術順利進行。

1.2.2.3 術后隨訪:一般于手術后2-3天進行,通過了解患者精神狀態、體溫、傷口疼痛及滲血滲液情況,對術中的護理效果進行評估,同時根據病情鼓勵患者進行早期活動和功能鍛煉,并進行一些必要的衛生宣教。另外詢問患者或家屬對手術訪視的態度及對手術室護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2 結果

2.1 兩種方法對手術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在調查中發現,手術患者在手術前都普遍存在焦慮、恐懼心理。對照組因術前手術室護士未與患者溝通,造成患者不良心理自覺癥狀。表現為進入手術室后感到陌生不安、認知缺乏、恐懼者94例,占本組80%。安全感缺乏、感到孤獨無助者83例,占71%。訪視組通過術前訪視,使患者消除對手術的焦慮及恐懼,在心理上獲得了安全感。在進入手術室后基本上能夠克服不良的自覺癥狀,積極地配合麻醉及手術者112例,占94.9%。

2.2 兩種方法對麻醉效果及手術配合的影響:對照組患者由于焦慮、恐懼等心理因素導致情緒和行為不穩定,造成血壓升高,心率增快,其中有2例嚴重者必須終止手術,占本組1.7%。訪視組均能積極配合醫生,使麻醉、手術順利進行。

3 結論

3.1 對擇期手術患者進行術前訪視及術后隨訪的目的和意義是要緩解患者圍手術期的不安與恐懼及幫助其維持最佳的身心狀態,配合手術治療,因此圍手術期不良心理自覺癥狀的減輕以及應激性生理反應的改善可以作為評價術前訪視對緩解患者焦慮及恐懼心理效果的指標。本調查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的不良心理自覺癥狀中,陌生不安,認知缺乏及恐懼者為80%,說明這三種不良心理自覺癥狀正是我們術前訪視中要設法解決的關鍵所在。而訪視組的患者已有94.9%消除了上述不良心理癥狀,積極地配合麻醉及手術的順利進行,達到了預期滿意的效果。

3.2 增進了護士與患者之間的相互理解:護士對患者的關心體貼,熱情服務得到了患者的認可,由于患者得到了良好的護理服務,對術前訪視及術后隨訪這種護理模式給予了充分的肯定,經過統計,患者對手術室護士服務態度滿意率一直保持在98.1%。

3.3 對護士的業務提高提出了新的挑戰:通過術前、術后訪視,閱讀病歷、了解病情及各種生化檢查結果,本身對手術室護士的業務水平是一個很大的提高,從而增強了護士的緊迫感和競爭意識,促使手術室護士不斷自覺地學習業務知識 ,認識到只有不斷地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才能勝任正常的護理工作。 3.4 進一步完善了手術室的整體護理工作:過去我們手術室的護理工作只是停留在術中的配合,只是單純地通過手術通知單表面上了解患者的手術診斷及擬施行的手術,術中與患者交流機會很少。現在通過開展術前、術后訪視,使我們手術室護士的工作積極性得到提高。術前充分與患者進行溝通,及時解決患者的實際問題,術中積極配合醫生,保證手術順利完成,術后適時隨訪,增強了護士的工作責任心,增進了患者與護士的感情。經過近幾年來的臨床實踐 ,充分體現出這種模式的先進性及科學性,有力推動了我院手術室護理工作的進展,全面提高了護理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第6篇

目的探討觀摩手術對提升外科護士健康教育能力的效果。方法選取146名外科病房護士作為研究對象,采用《護理人員健康教育能力測評量表》評價其觀摩手術前后健康教育能力。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采用線性回歸分析影響護士健康教育能力的相關因素;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果外科護士觀摩手術后健康教育能力評分顯著高于觀摩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觀摩后評估、計劃、實施和評價維度顯著提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逐步線性回歸法分析顯示,總分與評估、計劃、實施、評價維度得分存在線性回歸關系(均P<0.05)。結論觀摩手術有助于提高外科病房護士健康教育能力。

關鍵詞:

外科;護士;觀摩手術;健康教育能力

健康教育能力是一項涉及多項學科的應用技術,需要綜合護理人員認識、實踐、溝通等多方面的能力。大部分住院患者手術前感到焦慮,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夠緩解他們的焦慮水平[1]。然而臨床護士健康教育能力的培養除了來自學校教育、實習及平時的臨床實踐外,需要醫院進行專科相關疾病的病因、機制、手術方式、手術過程等知識的系統傳授,特別是對患者主動、全面的整體護理[2]。為了滿足醫院外科各專科的現實需求,針對性地提高外科專科護士的綜合素質,完善健康教育內容,滿足患者的健康需求,使用觀摩手術提高護士健康教育能力是比較經濟、有效的措施[3]。本研究通過調查影響護士健康教育能力及健康教育效果的因素,找出誤區,糾正不足,故于2014年8月—2016年8月對外科臨床護士觀摩手術前后的健康教育能力進行了效果評價,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

選擇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外科病房工作的146名護士健康教育能力情況進行調查。調查護士的一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工作年限、職稱、文化程度。

1.2干預方法

1.2.1護理人員健康教育能力測評量表

采用仝慧娟[4]設計的《護理人員健康教育能力測評量表》評價外科護士觀摩手術前后健康教育能力的變化情況。量表包括評估、計劃、實施、評價四個維度,總體的Cronbach’α系數和分半信度系數分別為0.949和0.935,專家對量表評定的內容效度指數為0.90,結構效度分析顯示理論結構和假想結構基本符合[5]。因此本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2.2護理人員干預

外科護士共146名,每周2~3名各科護士輪流到手術室觀摩手術并承擔巡回護士工作,主要參與各自專科相關的手術,觀摩時間為兩周;手術前一天通知觀摩護士計劃手術的患者并且告知其手術方式,要求觀摩護士查閱手術患者病例,復習相關手術的解剖、生理、病理等知識,使用記錄本記錄復習過程中出現的疑問;手術開始前觀摩護士向主管醫生、麻醉醫生、器械護士提出對此次手術存在的疑問,手術前未能給予解答或無法清楚解答的,請求術中及術后給予展示并解答;觀摩過程中護士根據平日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健康宣教的改進措施,手術結束后制定宣教計劃;每次觀摩都要求護士制定其觀摩手術的宣教計劃。兩周后全部手術觀摩結束,護士總結所有宣教計劃,回病房實施計劃,宣教過中積極與患者互動,了解患者術前對手術知識的需求,發現計劃不足,修改并完善宣教計劃。

1.2.3護理人員測評

未進入手術室觀摩前研究人員使用《護理人員健康教育能力測評量表》評估護士健康教育能力作為基線。觀摩結束,回病房工作3個月后,研究人員再次使用量表對評估護理人員進行評估。量表得分越高,表示宣教能力越好。

1.3資料收集

由經過專業培訓的研究人員發放,采用統一指導語,護理人員認真、獨立逐項填寫,由研究人員及時收回并進行逐一核查填寫內容、問卷編號等信息,保證資料的完整性。外科病房護士觀摩手術前后各發放146份問卷,回收146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100.0%。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采用線性回歸分析影響護士健康教育能力的相關因素;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調查對象基本情況

共146名外科護士參與本研究,年齡20~40歲,平均(26.46±4.70)歲。

2.2外科護士健康教育能力得分情況

外科護士觀摩手術后健康教育能力評分顯著高于觀摩前,觀摩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觀摩后四個維度中的評估維度、計劃維度、實施維度和評價維度具有顯著提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

2.3外科護士健康教育能力的影響因素

以健康教育能力總分為因變量,以評估、計劃、實施、評價維度得分情況為自變量,采用逐步線性回歸法分析,按入選變量的檢驗水準為0.05,剔除變量的檢驗水準為0.10,總分與評估、計劃、實施、評價維度得分存在線性回歸關系。

3討論

3.1外科護士健康教育能力現狀分析

近年來,隨著優質護理服務在全國的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在發揮治療效果、提高護理質量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我國研究者主要采用問卷法多角度、多方面對護士健康能力進行評價[6-11]。馬春紅等[12]的調查發現,社區護士開展健康教育態度積極,但專業知識、健康教育技能相對較低,有待進一步提高。楊曉宇[6]對新疆某軍隊綜合性醫院護理人員健康教育能力現狀調查發現,護理人員健康教育能力參差不齊,需要強化護理人員健康教育的意識、理論知識及技能。徐瑞等[7]調查表明,患者對護理人員健康教育能力的評價較低,大部分患者不認可所接受的健康教育。本研究利用觀摩、參與手術的方式對外科護士健康教育能力進行培養,受到了外科護士的普遍歡迎。98%的外科臨床護士認為在參與、觀摩手術后,不僅拓展了知識面,增強了無菌觀念,對臟器的解剖部位有了更直觀的認識,而且大大提高了病情觀察、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能力。在本研究健康教育能力調查中,評估、計劃、實施、評價維度得分及總分均有顯著提高。與前期研究證實產房護士觀摩術后健康教育水平顯著提高一致[13]。

3.2外科護士健康教育能力對患者的作用

外科患者起病急,癥狀明確,病程長短不定,大多數患者需進行外科手術治療。特別近幾年,新儀器、新技術、高難復雜手術的廣泛開展,對臨床一線護理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護士通過觀摩、參與手術的過程,手術前后給予患者高質量的護理,系統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讓患者重視相關問題,自覺采納健康行為。本研究顯示外科護士健康教育能力在評估、計劃、實施、評價維度及總分上存在差異。因此,提高護士健康教育能力是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因素的最有效手段。在評估方面,護士通過術前廣泛收集手術信息,參與術前談話,術前準備,陪伴患者入手術間,介紹手術室的環境、手術醫生、手術護士及麻醉醫師,不僅減小患者的焦慮、恐懼心理,讓患者充分了解自己即將要進行的手術過程,還能及時準確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1]。在計劃方面,通過觀摩手術,了解患者的術中狀態,護士在健康教育時,能根據患者的耐受性制定方案,如能夠考慮甲狀腺手術的患者術中的特殊性,在術前擬定計劃時更加注重的訓練,讓患者提前接受和適應。在實施方面,護士通過觀摩手術,基于對手術方式的了解,在術后病情觀察、引流管護理時能夠很好的把握護理要點,特別對于引流液的顏色觀察、留置引流管引起的不適等問題可及時給予患者及家屬正確指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配合能力。在評價方面,護士能夠根據患者康復鍛煉情況,及時回顧并發現指導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患者康復鍛煉過程中,有些患者未必能夠按康復鍛煉計劃完成目標,護士通過觀摩手術,可更清楚了解患者病情,并根據患者自身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查找相關因素,修改康復鍛煉計劃,從而指導患者行為向更加科學、健康的方向發展。因此在總體上,護士通過對觀摩、參與手術,使臨床護理工作貫穿于患者入院、術前、術后到出院的整個過程,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更深層次地復習和升華了專科護理知識,提升了臨床外科護士的業務素質,增強了護士的自信心,同時最大程度地滿足了患者在心理教育、功能鍛煉、飲食指導、用藥指導、出院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臨床護理需求,密切了護患關系,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對患者的順利康復起到了重要作用。

3.3外科護士健康教育能力總分影響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逐步回歸分析顯示,健康教育能力主要影響因素有評估、計劃、實施、評價維度四個方面,為外科護士健康教育能力培養提供了依據。健康教育能力與評估、計劃、實施、評價維度呈正相關,且根據非標準化系數可知,實施維度﹥計劃維度﹥評價維度﹥評估維度,提示外科護士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在實施方面是最重要的,對患者評估、計劃、實施、評價越到位,護士的健康教育能力越好。因此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由淺入深地為患者進行健康行為指導,且根據患者不同的學習能力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并按照健康教育的優先次序有計劃地安排健康教育活動,若在康復鍛煉中出現突發事件,護士能夠及時處理,鼓勵并幫助患者在鍛煉時達到熟練程度。在重視實施維度的同時也不可輕視計劃維度,護理人員在進行健康教育時要考慮患者能否達到目標,在不同的住院階段、時機、環境中,選擇不同的健康教育內容,幫助患者實現目標,促進患者康復。在健康教育過程中評價維度也起著重要作用,護理人員能夠糾正患者康復鍛煉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患者的復述來判斷健康教育目標是否實現,對于未達到的目標要及時查找原因制定對策。對評價結果提出建設性意見,鼓勵患者進行自我評價。在健康教育的側重點上也不可忽視評估維度的重要性,護理人員能夠評估患者不同階段需要學習的知識及影響學習的因素,從而了解患者住院不同階段的學習需求。

3.4健康教育在外科病房優質護理服務管理的作用

現代醫學模式在人性化服務理念的影響下正發生著深刻的變化,護理工作作為醫療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的廣度、深度標準與規范也在不斷地推陳出新。健康教育作為新興的護理研究方向,重要作用不斷體現。就外科臨床而言,患者圍手術期不同階段面臨的需求各不相同,如:如何調整心態面對手術、如何減輕手術帶來的軀體與心理的痛苦,如何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如何有效促進術后功能的康復,直接關系到患者病情的轉歸和預后。在外科病房優質護理服務管理中,護理管理人員應重視健康教育能力的培養,掌握這些需求特點,可幫助患者適應圍手術不同時期的階段需求,對于適應術前、術后訓練、減少術后并發癥有重要意義。我國護理健康教育起步較晚,在健康教育的實施過程中缺乏系統科學的理論指導及有效的管理、實施辦法。通過對外科護士觀摩手術前后健康教育能力的調查,我們不僅了解了醫院臨床外科護理人員的健康教育能力,而且對外科臨床一線護理人員繼續教育項目及在職培訓提供了參考。護理管理者應加強護理人員健康教育能力的培養,不斷激發護理人員學習興趣,提高觀察、處理疾病的能力,提升健康教育的效果,真正把健康教育融入到優質護理中。

作者:吳碧昭 陳懷穎 單位: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寧德市醫院護理部

參考文獻

[1]吳碧昭.術前訪視對基層醫院擇期手術患者焦慮水平的影響[J].中國護理管理,2010,10(1):50-51.

[2]趙倩.臨床護士參與眼科手術過程的嘗試[J].當代護士:中旬刊,2007(1):52-53.

[3]吳碧昭,黃招美.觀摩手術對普通外科護士健康教育能力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20):119-120.

[4]仝慧娟.護理人員健康教育能力測評量表的研制[D].沈陽:中國醫科大學,2008.

[5]仝慧娟,李小寒.護理人員健康教育能力測評量表的研制與檢驗[J].護理學雜志,2010,25(23):17-18.

[6]楊曉宇.新疆地區某軍隊綜合性醫院護理人員健康教育能力現狀調查[D].石河子:石河子大學,2013.

[7]徐瑞,李小寒.護理人員健康教育能力自評與他評的對比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1,26(13):8-10.

[8]吳紅梅.護士觀看手術對掌握手術相關知識的影響[J].中國病案,2005,6(12):40-41.

[9]魯群英.護士觀看醫生手術后的健康教育效果評價[J].現代臨床護理,2012,11(6):79-80.

[10]劉芝蘭.護士觀看心臟外科手術對提升優質護理質量的影響[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6(2):161-163.

[11]夏曉琨.觀摩手術在外科護士素質培訓中的作用[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32):264-26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江口市| 满洲里市| 贡嘎县| 华阴市| 韩城市| 夹江县| 平昌县| 水城县| 涟源市| 陕西省| 陆川县| 定安县| 湄潭县| 昌乐县| 永泰县| 靖江市| 沽源县| 灵台县| 营口市| 沙湾县| 山丹县| 阜南县| 偏关县| 康定县| 阿拉善右旗| 团风县| 瑞昌市| 阿尔山市| 紫云| 碌曲县| 得荣县| 崇明县| 麻栗坡县| 绥宁县| 密山市| 湾仔区| 五指山市| 武清区| 仙居县| 广南县| 武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