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婦科手術術后護理要點

婦科手術術后護理要點

時間:2023-08-02 17:16:0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婦科手術術后護理要點,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婦科手術術后護理要點

第1篇

關鍵詞:婦科疾??;診斷;護理;腹腔鏡

由于女美的天性,腹腔鏡憑借手術傷口小及恢復時間快的優勢在婦科疾病的診斷與治療中廣泛應用。本院基于這種情況,分析了采用腹腔鏡方法在臨床護理中的要點。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所有患者均為2010年3月~2013年3月入住我院治療婦科疾病,研究患者共88例?;颊吣挲g25.3歲~47.9歲,,平均年齡35.6歲?;颊咧幸鸦槿藬禐?5例,占總人數73.86%;未婚人數23例,占總人數26.14%。

在這些患者中,曾經做過腹部手術的患者有21例,占總人數23.86%。治療中發現,患者多數為卵巢囊腫,有46例,占總人數52.27%;異位妊娠患者13例,占總人數14.72%;子宮內膜異位患者7例,占總人數7.95%;卵巢黃體破裂8例,占總人數9.09%;多囊卵巢患者3例,占總人數3.41%;計劃生育手術1例,占總人數1.14%;子宮切除術6例,占總人數6.82%;盆腔粘連4例,占總人數4.55%。

1.2方法 將這88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44例。對照組采用護理方式,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在診斷與治療過程中采取護理干預方式,對腹腔鏡診斷與治療進行護理。對比兩組護理質量。觀察組患者護理要點如下:

1.2.1心理護理 腹腔鏡是近年來在臨床治療中興起的,因此患者及其家屬對這種治療方式并不了解,心理上會存在緊張感。在診斷與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告知患者治療過程與手術注意事項,讓患者了解到這種先進治療方式的優越性,減輕心理負擔[1]。

1.2.2飲食護理 診斷前,患者需要少量飲食飲水,并確保飲食的清淡。手術治療前,由于手術過程需要對患者全身麻醉,因此患者術1d前晚上20點后不應再進食進水,以免手術中因麻藥反映造成不自覺嘔吐,嘔吐物堵塞氣管造成危險。

術后,患者飲食應以流食或半流食為主,多食用稀飯、果汁,補充體內所需營養元素及能量[2]?;颊唢嬍骋砸紫癁橹?,不得食用葷腥過重的食物,以免食物難以消化導致患者便秘或術后腸脹氣。

1.2.3術前準備 患者在治療前應保持平躺姿勢,對患者陰道進行術前檢查并消毒。這同時也是診斷中應注意的要點。護理方面,需要根據腹腔鏡治療特點制定詳細準備計劃,并且徹底清潔患者肚臍處皮膚。在清潔方式方面,觀察組患者采用的是先用潤膚油潤澤患者皮膚,再用肥皂水、過氧化氫溶液以及碘伏依次清潔,減少傳統護理中采用石蠟油+乙醇治療方式對患者皮膚的刺激[3]??傊?,護理要確保手術處皮膚的無菌以及無損傷,避免術后出現傷口感染狀況。

2結果

2.1術后護理效果分析 患者在診斷與治療后的并發癥情況以及護理時間都會影響到護理的有效程度,本院從手術時間、手術中出血量、腰部疼痛、腹壁下氣腫、正常活動、正常飲食以及住院時間這七個方面展開調查,見表1。

2.2護理有效程度分析 護理效果需要通過顯效、有效以及無效這三個程度來判定,三種程度的判斷標準如下:顯效-患者在治療后沒有出現并發癥狀況,心理情況良好;有效-患者心理波動較小,能夠積極配合治療,手術傷口處無并發癥或情況較少,治療后短時間內恢復;無效-存在并發癥狀況,手術部位疼痛,心理波動較大。見表2。

3討論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完善,腹腔鏡已經能夠成功應用于多種疾病的診斷中。這是一種微創手術,在對婦科疾病的診治中,主治醫師無需開腹即可掌握患者腹腔情況,極大減少了患者痛苦程度?;颊咴谛g后容易出現腰部疼痛情況,并且患者術后能夠開始正常活動及飲食的時間也會影響到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因此,需要考慮到患者采用腹腔鏡這種方式的診斷與治療特點,展開有針對性的護理。

綜上,治療過程中,護理應將重點放在手術切口與引流管方面,切口需全程保持無菌狀態,術后觀察患者切口是否存在紅腫或發炎狀況。治療時,應仔細貫觀察者尿液,若尿液呈鮮紅色,患者的膀胱或輸尿管可能存在損傷;若尿量減少,應檢查輸尿管的安置是否正確??傊?,婦科疾病采用腹腔鏡治療,無論是在診斷還是治療過程中都應注重消毒環節,確保護理的干凈衛生,利用護理預防術后并發癥的產生,提升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蔣小蘭,劉甲炎.婦科腹腔鏡手術輸尿管損傷7例的診斷與治療[J].臨床醫學,2013(04):83-84.

第2篇

[關鍵詞]婦科手術; 臨床; 護理; 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 R473.7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005-0515(2010)-11-172-01

婦科病有很多,根據不同的情況有的需要進行手術,有的則不需要。而近些年,婦科腹腔鏡手術的發展很迅速,隨著醫生和患者對腹腔手術的認識,患者逐漸的接受了這種手法,手術的例數也在迅速的增多,手術能夠做的范圍也在不斷的變大,盡管腹腔的手術有很多的的優點但是同其他方法一樣,也會發生并發癥。本文詳細的介紹了婦科手術臨床護理的相關知識。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回顧性分析我院22例在腹腔鏡下行子宮肌瘤剔除術的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單發肌瘤8例,多發肌瘤14例。所有22例患者行子宮肌瘤剔除術都獲得了成功。并且術后沒有發生一例并發癥,術后住院時間2~7 d,平均43 d。

1.2腹腔鏡手術的操作方法:采用靜脈復合麻醉的方式。按照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的4個步驟進行,在臍孔穿刺4點的位置上做一個約為1的切口,氣腹針穿刺進入腹腔,充入CO2氣體,然后將位置改為頭低足高位,氣腹壓力為16 kPa,10Trocar置入腹腔鏡中。在雙側的髂前上棘內側大約3的地方各穿刺5 mmTrocar為操作孔。探測盆腔臟器有無粘連以及子宮肌瘤的大小及數目。黏膜下肌瘤直接單極電凝肌瘤蒂部,切除肌瘤。壁間肌瘤者助手將舉宮器向前向上舉起子宮,分離雙側子宮動脈,可見明顯的子宮動脈搏動,電凝子宮動脈。切開肌瘤表面隆起最突出的部位,直達肌瘤表面,分離肌瘤,用大抓鉗鉗住肌瘤并向外牽拉,邊旋轉邊向外牽拉,用電凝切斷結締組織、切除肌瘤,切下的肌瘤用電動子宮旋切器旋切后取出。

1.3 圍手術期護理:對婦科手術的患者,要加強圍手術期護理,在術前1 d要通知患者麻醉的方法、手術時間,要做好備皮、灌腸、進行插尿管等。讓患者了解手術的更多的知識,減輕患者術前的思想負擔和焦慮情緒[1]。更重要的就是要向患者介紹成功的病歷,以及在手術過程中醫生可能會用到的技術,使患者消除內心不安的情緒,使患者能夠在手術的過程中保持穩定的心理狀態,接受手術治療[2]。術前用碘酒清洗陰道和宮頸3~4次,若陰道有流血不止的患者,需在陰道內放入一個滅滴靈栓,能夠有效的止血。術后要認真密切觀察患者的反映,密切監測心率、血壓、脈搏、呼吸等生命體征,還要注意術后切口是否有出血或是滲血的情況。

2 手術后的結果和注意事項

首先,腹腔鏡手術是通過腹壁的小切口置入腹腔鏡和手術器械,改變了開腹暴露腹腔及肉眼直視下操作的傳統手術方式,并且隨著手術技術的逐漸成熟,手術的安全性也在不斷提高。腹腔鏡手術屬于微創手術,并且安全有效、術后恢復快,可以足夠贏得患者的信賴。子宮肌瘤是產后婦女最常見的良性腫瘤,是否采用手術治療方法完全取決于患者的狀況,子宮肌瘤的生長速度,以及患者的身體情況。腹腔鏡下肌瘤剔除的手術特征為:漿膜下肌瘤以及中等大小的單發肌壁間肌瘤,術前已經除外肌瘤惡變之可能[3]。腹腔鏡下肌瘤剔除手術,不能像開腹手術那樣能夠直接的接觸到子宮能夠發現較小的瘤,因此在腹腔鏡下做肌瘤剔除手術前要按照常規做B超檢測,了解腫瘤的位置、大小和數目。B超能夠發現比較小的腫瘤。腹腔鏡手術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細小無傷害的醫療器械,除了腫瘤之外,不會接觸到盆腔內的任何器官,并且每個腫瘤都是單獨的剔除,分離腫瘤應該在鄰近的肌層的界面,避免傷害四周的血管。

其次,就是要加強圍手術期護理,在術前手術的患者都有一定的心理緊張,因此術前要和患者進行語言的交流,了解患者的需要,針對患者不同的需求進行不同的心理輔導,和患者講解手術的理論知識。滿足患者的要求,術后要對手術部位的皮膚進行清潔處理,要使用潤膚油、肥皂水、雙氧水等等進行清理,預防傷口的感染。由于腹腔鏡手術要由二氧化碳氣腹完成,有時二氧化碳會混入血中,造成血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增高,因此術后要進行吸氧。同時護理人員要高度重視患者手術后的各項指標,觀察是否有腹腔內的感染。要保持傷口處的干燥,觀察手術部位有無出血現象。也不可以忽略對患者腹部傷口的觀察。腹壁的傷口很小不容易被發現,一些腹腔內的清洗液容易導致從傷口流出,都會影響到傷口的愈合。因此若是衣物被弄濕要及時的更換。

最后,術后嚴防并發癥的發生。術后24 h內密切觀察穿刺孔的流血情況,以便能夠及早的發現并處理。如血壓下降,心率加快,傷口滲血增多色澤鮮紅,應考慮有術后出血的可能。腹腔鏡術后常見的并發癥是腹脹及肩背部酸痛,可能是由于術中二氧化碳氣體殘留積聚膈下刺激膈神經反射所致,可持續數小時或數天。護理要點是手術后腹壁輕輕加壓,將二氧化碳氣體排出。肩痛發生時,患者可取膝胸臥位,讓二氧化碳氣體上升向盆腔聚集,以減少對膈肌的刺激。腹腔鏡技術隨著手術技巧的提高,并發癥逐漸降低。醫生需要有一個熟練的技巧和豐富的經驗來處理腹腔鏡手術并發癥的能力。

3 小結

隨著腹腔鏡技術的發展,設備和器械的不斷改進,腹腔鏡手術適應證也在不斷擴大。工作人員在手術的過程中,要按照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的4個步驟進行。要注意手術后的注意事項,手術的過程中有需要注意的一些細節,要加強圍手術期護理,術后嚴防并發癥的發生,護士應加強新技術、新知識的學習,要深入學習心理學,能夠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偨Y手術中的經驗教訓,提高自己的技術知識水平,更好地服務于患者,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 錢健,周嫣.實用手術室護理.山東: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6:69.

第3篇

【關鍵詞】腹腔鏡手術;頸痛;肩痛;護理

腹腔鏡手術是利用電視影像系統將腹內的病灶放大顯像至顯示屏上,再利用微創傷口放入腹腔器械進行手術。具有損傷小、出血少、腹壁瘢痕小、術后盆腔粘連少、恢復快、可使診斷與治療同步進行等優點,已經漸漸為廣大醫務工作者及患者所接受。可應用于內生殖器發育異常、卵巢良性腫瘤、盆腔炎、異位妊娠、子宮內膜異位癥、不孕癥等疾病的治療;凡是能在剖腹條件下完成的手術,幾乎都可以在腹腔鏡下完成,部分醫院婦科腹腔鏡手術已占全部手術的80%以上[1]。但腹腔鏡術后普遍并發頸肩痛。本科室2007年3~9月采用腹腔鏡手術患者76例,通過保持正確手術及控制有效手術時間、嚴密控制CO2氣腹時間、合理調節CO2氣腹的壓力、避免腹壁向上過度牽拉、術畢放盡腹腔CO2 余氣、延長吸氧時間、給予心理支持, 74例患者術后恢復良好,2例患者出現輕微頸肩痛,可按時出院。現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76例,年齡27~58歲,其中:子宮肌瘤38例,子宮腺肌癥30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8例。手術時間60~100min, 平均時間80 min。術中出血量10~50 ml,平均25 ml。患者均行全身麻醉,手術順利, 麻醉效果好,通過實施有效的治療與護理,術后5~6 d康復出院。

1.2 手術方法 ①患者麻醉成功后,取平臥位,常規消毒;②在臍緣下做一長約1 cm切口置入CO2氣腹針,注水試驗陽性后充入CO2氣體,取頭低足高15°形成人工氣腹,置入1 cm套管放入觀察鏡;③在麥氏點及左側對稱點各做一長約0.5 cm的切口,放入手術器械開展手術;④術畢放盡腹腔CO2 余氣。

腹腔鏡手術中,高壓、高濃度的CO2直接刺激膈神經,而支配膈肌的神經與支配肩部皮膚的神經節同位于C3,故CO2氣腹引起的疼痛特點為頸肩痛[2]。

2 護理

2.1 術前心理護理 由于受術者對腹腔鏡手術的了解不足,尤其是婦科患者有其特殊性,手術涉及到內生殖器官,因此她們在手術前會有不同程度的焦慮和一些特有的護理問題。因此,要經常主動去關心患者,充分了解她們的心理,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介紹腹腔鏡的優點及有關術后并發癥的一些知識,使患者對手術及結果有較充分的認識和準備,讓患者了解引起頸肩痛的原因,以消除顧慮,使其以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3]。同時讓家屬尤其配偶提供感情和心理上的支持。

2.2 術中配合 術中器械護士應配合手術及時調節CO2氣腹時間(30~90 min),巡回護士應合理調節CO2氣腹的壓力以減輕對膈肌的張力(尤其在采取腰硬聯合麻醉下實行下腹部手術時,最好不要超過10 mm Hg),控制CO2進氣速度(2.5 L/min)、提高CO2溫度(一般37℃左右),術中手術醫生要避免腹壁向上過度牽拉。盡量縮短頭低臀高位的時間,術畢盡可能放盡腹腔CO2余氣。

2.3 術后護理

2.3.1 麻醉清醒后,生命體征平穩,囑患者床上多翻身,鼓勵早期離床活動。

2.3.2 對頸肩痛明顯的患者,可以給予局部熱敷,輕輕按摩。

2.3.3 適當延長吸氧時間,術后給予吸氧6小時,可加速腹腔內殘留CO2氣體的排出,預防或減輕頸肩痛[4]。超前鎮痛能有效預防頸肩痛的發生,值得推薦。

2.3.4 可行排氣,如膝胸臥位或利用氣體往高處走的原理,讓患者采取俯臥位,頭低腳高的姿勢,臀部抬高超過胸部,讓腹部的殘留CO2移往下半身,可以有效地緩和肩膀、后頸脹痛的現象[5]。

3 小結

腹腔鏡術后頸肩痛的原因較復雜,應針對每個具體環節采取綜合性防護措施。通過縮短手術時間、降低CO2氣腹壓力、控制CO2進氣速度、提高CO2溫度、排盡CO2氣體。術后及時指導患者配合盡早活動,精心護理,及時處理和預防術后頸肩痛的誘因[5],可有效預防或減輕腹腔鏡術后頸肩痛

參考文獻

[1] 張建萍,盧丹,姜淑青,等.腹腔鏡手術在婦科的臨床應用價值. 實用婦產科雜志,2001,17(2):100.

[2] 夏榮,韓佩華.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疼痛的原因分析及防護措施.中國內鏡雜志,2004,4(4):56-57.

[3] 張進俞,李君,鄭修霞. 婦科腹腔鏡手術前患者焦慮的相關因素及護理對策. 護士進修雜志,2003,18(6):112.

第4篇

關鍵詞:婦科 手術 護理 關心 滿意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3)10-0493-01

今天,我們已經走進“以人為本”,全面為病患者服務的改革發展新時期。由于現代醫學科技的發展,人文觀念的改變,“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對病患者實施全方面的護理,滿足病患者的心理、生理、社會需求,已經廣泛地運用于臨床護理之中,并且受到人們廣泛的重視。由于婦科手術的婦女屬于一個特殊的群體,受到心理脆弱,疾病痛苦等方面的壓力,所以我們作好婦科手術病患者的護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現在結合我在涼山州第一人民醫院護理中的經驗歸納概述如下。

1 有關的臨床資料

涼山州第一人民醫院每年要吸收不少的婦科手術病患者,年齡一般在18―80歲之間。這些手術病例主要有宮外孕、宮勁癌、卵巢囊腫、子宮肌瘤等。

2 婦科手術病患者的心理特征

2.1 懼怕與焦慮的心理。由于婦科病患者送到醫院以后,處于一種不熟悉的陌生環境,會產生一種懼怕、慌張、憂悶的心理,往往最多的是懼怕與焦憂。這個時候是護理人員應該特別關心病患者的時候。對于婦科手術病患者來說,由于受到了一定的強烈刺激,而這種刺激會影響病患者生理,病患者的交感神經―腎上腺髓質興奮及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分泌增多。這個時候,病患者的心率增快,血壓也會升高。面臨即將的手術,病患者的懼怕心理往往會加快,焦慌的程度,心率也會加快。甚至有失眠的狀態。而后,手術及麻醉手術中,手術后的病疼,以及醫院的陌生環境都會造成婦科病患者焦慮而不安的心理。

2.2 憂郁的心理。由于女性病患者動手術,或者性器官切除,或者動了其它方面的手術,她們往往會感到一種自身的器官失落感,感到似乎自己失去了女性的特征,擔憂自己今后影響夫妻生活,或者手術后會改變,自己會提前進入年邁的更年期,或者影響性格,影響體形,影響生活等等。表現出的是心理憂郁與焦慮,對待周圍的事物、人事似乎失去了興趣,沉默寡言,不言不吐,內向孤僻。同時,也產生了一種失落的悲觀心理。

2.3 失落而孤獨的心理。由于婦科手術病患者在手術之后有一種擔憂,擔憂自己手術后疾病能不能及時好轉,擔憂醫院的護理人員能不能護理好自己,擔憂自己的家屬能不能照料好自己。在手術后的住院治療期間,往往會表現一種失落而孤獨的心理。

3 落實好婦科手術病患者的心理護理

我們醫務護理人員的崇高責任與事業心就是為人民服務,為婦科手術病患者服務。為婦科手術病患者服務是我們的工作宗旨,具體的工作就是落實好對婦科手術病患者的心理護理。

3.1 醫護人員要建立好與病患者的禮節性溝通。禮節是中國人民幾千年以來格守信奉的傳統文明禮節。我們在醫護工作中,采用禮節與病患者溝通,既照顧了民間習俗,又溝通了病患者的思想情感。醫護人員主要應該注意這幾個方面的工作:認真傾聽病患者的內心說話,讓他們訴說對手術的看法,向病患者耐心解答提出的各類問題,熱情安慰病患者,態度要親熱、和藹、大方而熱情,關心她們的痛苦,理解她們內心隱痛,讓他們獲得一種親情感與安全感,得到病患充分的信任。醫護人員要利用自己每天與病患者打交道,白天測量脈博、輸液、打針、發藥等護理時與病患者談心,晚間護理時與病患者情感交流,心靈與心靈溝通,語言與非語言的親切交流,將護理工作與病者的心理交融一體。

3.2 護理人員要與病患者家屬的心理溝通。婦科病患者始終與自己的家屬心總是貼在一起的。假如醫擴人員與病患者的家屬心理溝通,那么護理人員與病患者的心理可以說就成功了一半。護理人員與病患者家屬心理溝通主要應作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通過宣傳,消除病患者家屬心理上的顧慮,針對病患者家屬的心理、文化、愛好等特點與家屬親近,談心,關心病患家屬,幫助他們解決護理中的困難,獲得病患者家屬的信任與尊敬。

4 積極消除病患者的心理焦慮

當病患者一入住醫院,護理人員要熱情接待,主動介紹醫院的環境、醫生、護士,其他住院的病患者,讓剛進醫院的病患者與老病患者交朋友。護理人員要向病患者主動介紹手術前后的情況,向她們介紹如何配合醫護人員治好手術后的病痛。提醒病患者應該注意的有關事項。

5 小結

婦科手術病患者在住院期間,要得到身體的全面康復,需要得到周到的心理護理。因此,醫院的心理護理顯得十分重要。作為醫院的護理人員一定要從“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出發,學習好護理心理學,護理管理學,認真研究掌握婦科病患者的心理,積極探索心理護理規律,為服務好婦科手術病患者作出應有的貢獻。這里,我想再作一些必要的強調:其一,我們醫院的護理人員一定要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思想、世界觀、認識往往決定著護理人員對病患者的態度與服務質量。應該以白求恩大夫為榜樣,做一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護理人員。其二,作為護理人員一定要細心觀察并研究病患者的心理。病與病總是有區別的,不同的人,不同的環境,不同的病痛,總會產生千差萬別的心理狀態。尤其是來自不同家庭背景的病患者,心理上的差別更是明顯的。而且年齡不同,心理差別也很大。作為護理人員要認真學習病理心理學,將心理學理論結合于護理實踐,探索總結婦科手術病患者的心理特點及規律。

參考文獻

[1] 劉麗容,先先冰.談術后心理護理的幾個要點,醫學天地.2011年

第5篇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在婦科腹腔鏡手術的應用。方法:通過對86例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做好護理評估、健康宣教、術前術后護理。結果:86例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痊愈出院,無并發癥發生。結論:做好病人的護理評估及全面系統的健康教育,針對護理問題進行護理干預,能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和病人的滿意度。

【關鍵詞】婦科;腹腔鏡手術;護理

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腹腔鏡在臨床中應用越來越廣泛。婦科腹腔鏡手術以創傷小、出血少、對內環境干擾小、術后恢復快、切口小且能將診斷與治療合為一體等優點而迅速在臨床廣泛應用[1]。腹腔鏡手術的廣泛開展成功與否,需要護理人員的密切配合和精心護理,才能促進病人早日康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共實施婦科腹腔鏡手術86例,現將圍手術期護理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2009年1月—2011年12月共實施婦科腹腔鏡手術86例,年齡18~53歲。其中異位妊娠病灶切除術29例,年齡21~42歲;卵巢良性腫瘤切除術44例,年齡18~52歲;不孕癥(輸卵管再通、輸卵管粘連松解術)3例,年齡24~30歲;子宮肌瘤剔除術10例,年齡38~53歲。

2 方法

患者均采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常規消毒鋪巾,取臍輪下緣縱切口10mm垂直插入氣腹針接上氣腹機,通入CO2,使腹腔壓力達15mmHg,退出氣腹針,垂直旋轉進入1cm套管針,再置入腹腔鏡,在鏡頭引導下分別取左、右下腹小切口5-10mm,垂直旋轉進入相應套管針,放入器械備用。

3 護理

3.1 術前護理

3.1.1 做好護理評估:病人入院后全面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是否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有無手術禁忌癥。

3.1.2 做好健康宣教:根據患者及家屬的文化程度采取恰當的方式講解手術的方法、配合要點、注意事項、術后可能出現的不適(皮下氣腫、嘔吐、肩背部疼痛、出血)和應對措施,使病人能積極配合治療。

3.1.3 做好心理護理:腹腔鏡手術是項新技術,大部分患者及家屬對其了解甚少,對手術是否能順利進行和預后存在擔心,易產生焦慮心理。術前護理人員應配合醫生把這項技術的優點,醫師采用此種術式的可靠性及臨床開展情況,以及手術過程、時間、麻醉等告知患者及家屬,并邀請同室接受腹腔鏡手術后康復患者談術前、術后感受,,幫助患者解除顧慮。手術室護士術前也向患者介紹手術室的環境和麻醉方式、手術過程及術前術中注意事項,通過有效溝通,建立輕松的醫患關系,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在最佳的心理狀態下接受治療。

3.1.4 做好術前準備:

3.1.4.1 完善各項術前常規化驗及檢查:定血型、查凝血試驗、備血等以便術中急需,做心電圖、胸透以了解心肺功能并做評定。

3.1.4.2 皮膚準備:消毒手術區域的皮膚,臍部為重點,要徹底清潔臍孔,用松節油棉簽擦凈臍內污垢,再用75%酒精擦凈,以防止臍部切口感染(術中要經臍孔下緣處進套管針穿刺)。

3.1.4.3 腸道準備:術前1-2天禁止食牛奶、豆類等易產氣食物,術前一日晚進流質飲食,術前一日晚及術晨各肥皂水灌腸一次,防止影響手術效果及導致術后腹脹,異位妊娠禁止灌腸。術前禁飲8小時,禁食12小時,以防麻醉后嘔吐引起窒息。

3.1.4.4 術前三天做好陰道準備,用1%碘伏棉球擦洗陰道每天兩次,以保持宮頸管的清潔。

3.1.4.5 放置尿管:術前留置導尿管并接引流袋持續開放,使膀胱空虛,以免術中穿刺套管針損傷膀胱,同時便于術中觀察尿量及尿色。

3.1.4.6 術前用藥:遵醫囑術前30min肌注魯米那鈉0.1g+阿托品0.5mg.

3.2 術后護理

3.2.1 一般護理

3.2.1.1 患者全麻未清醒前應予以氧氣吸入2~3L/min;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早期協助患者翻身、扣背,指導有效咳嗽、深呼吸;術后6小時改半臥位,鼓勵無禁忌患者6小時后下床活動,有禁忌患者床上被動運動,次日鼓勵下床活動,以促進腸蠕動;排氣后如無不適,恢復飲食,由流質飲食逐日改為半流質飲食直至普食。

3.2.1.2 嚴密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術后每30min測血壓、脈搏、呼吸及氧飽和度1次,直至平穩,觀察患者面色、精神及全身狀況,發現異常及時匯報處理,以早期發現有無內出血。

3.2.1.3 引流管的護理:術畢回病房后妥善固定各管道,防止滑脫并密切觀察引流的顏色及量;留置尿管期間觀察尿量及尿色并保持會清潔,每日會陰護理2次,術后24小時即可拔除尿管,囑多飲水、自解小便。

3.2.2 術后不適癥狀的護理

3.2.2.1 疼痛、腹脹:由于腹腔鏡手術時使用CO2制造氣腹,術中腹腔內的高壓和術后內大量CO2而引起疼痛;腹脹與腹腔內CO2氣體的殘留和腸功能未完全恢復有關。主要表現肋緣和肩部疼痛不適,多發生在術后24小時內,可持續數小時至數天,一般3-5天自然消失[2]。應給予頭低足高位;按摩疼痛部位;吸氧6小時以提高血氧飽和度;指導病人深而慢的呼吸,增加肺活量和肺泡的通氣量,以加速CO2的排出;生命體征穩定6小時后取半臥位并早期下床活動,以促進腸蠕動。

3.2.2.2 惡心、嘔吐:由于物的原因,部分病人出現惡心嘔吐。應給予頭偏向一側,以免嘔吐物誤吸而發生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嘔吐后及時用溫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潔;遵醫囑應用止吐藥物如胃復安等。

3.2.2.3 穿刺孔出血:穿刺孔出血多為穿刺鞘拔出后壓迫作用消失,而創口貼牽拉不牢至穿刺孔流血。應嚴密觀察有無滲血,血液外滲浸濕敷料者,應及時以紗布塊壓迫止血,每日更換創口貼,保持切口清潔、干燥,防止感染。

4 討論

腹腔鏡手術在臨床上廣泛應用,雖是微創手術,且有創傷小、切口小、術后恢復快等優點,但仍會有并發癥給病人帶來不適和痛苦。我們通過對86例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進行護理干預,通過護理評估,與患者溝通交流,發現護理問題;通過系統的健康宣教,使病人了解腹腔鏡的相關知識;通過做好術前術后護理,避免了并發癥的發生,提高了病人的滿意度??傊?,做好腹腔鏡圍手術期的護理,滿足患者需求,提供主動、周到、細致的護理,才能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提高手術的成功率,使患者能順利康復。

參考文獻

第6篇

【關鍵詞】 卵巢瘤;腹腔鏡;護理

卵巢組織成分非常復雜,是全身各臟器官原發痛類型最多的部位。不同類型的卵巢腫瘤的組織學結構和生物學行為,均存在很大差異。卵巢良性腫瘤較少,多無癥狀,常在婦科檢查時偶然發現。傳統治療采用的是開腹手術,患者術后恢復慢,住院時間長,而且易在造成盆腔粘連等。卵巢瘤是腹腔鏡手術的主要適應證之一。通過婦科檢查,陰道超聲檢查,腫瘤標記物測定來進行綜合評估,基本上排除卵巢惡性腫瘤方可進行腹腔鏡手術。手術避免了臟器的暴露及手套、紗布導致的組織損傷,具有創傷小、出血少、疼痛輕、恢復快、住院時間段、并發癥少、腹部不顯瘢痕、術后粘連少的特點[1]。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對明確診斷為卵巢瘤且有手術指征者實施婦科腹腔鏡手術,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F將50例卵巢瘤腹腔鏡手術的護理體會進行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50例,均為我院婦產科收住的明確診斷為卵巢瘤并且具有手術指征的患者,經患者家屬同意簽字,施行婦科腹腔鏡手術。年齡18~45歲,其中未婚10例,未育并有生育要求者20例,已婚已育者20例。

1.2 方法 手術采用連續硬膜外麻醉,經腹腔鏡進行手術。

2 結果

50例患者均順利通過手術,無嚴重不良反應發生。

3 護理

3.1 術前護理

3.1.1 心理護理 首先護士應主動熱情接待患者,向患者講述腹腔鏡手術步驟、術前后配合的注意事項,講明手術的方式及成功率。并耐心、細心的傾聽患者主訴,介紹腹腔鏡手術的優點。減輕其心理負擔,增強患者對疾病治療的信心。同時提醒親友探視時不要談及令患者興奮或不愉快的事,避免情緒激動。

3.1.2 術前檢查

術前協助患者做好各項檢查,了解患者有無手術禁忌證。如心臟病、慢性肺部阻塞性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

3.1.3 做好皮膚及腸道準備 對擇期手術患者前1 d應沐浴。術晨放置一次性氣囊導尿管,保持膀胱空虛,以免術中遮擋視野,或在人工氣腹式置入套管針時造成膀胱刺傷。急癥和擇期手術患者均按腹部手術范圍備皮,腹腔鏡手術一般選擇臍部切口,而臍部易積垢,故臍部清潔尤其重要,應徹底清洗用松節油棉簽擦拭臍部,然后用碘液棉簽消毒臍孔。動作要輕柔,避免損傷皮膚影響手術。為了減少麻醉引起的嘔吐而導致的窒息或誤吸,并防止胃脹氣而影響術中術野的顯露。術前1 d應以清淡易消化食物為主,勿食產氣食物,如牛奶、豆漿等,以防術后腸脹氣,術前禁食12 h為主,禁飲4 h,術前晚、術晨給予肥皂水灌腸1次。

3.1. 4 指導術后的注意事項 由于術后傷口的疼痛患者常喜歡避免深呼吸及咳嗽,易導致呼吸道感染。因此術前指導患者深呼吸,向患者講述咳嗽的重要性,及咳嗽時應該如何保護傷口。術后早期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利于恢復,故鼓勵患者早期活動,指導翻身。術前還應鼓勵患者加強營養,多食營養豐富的飲食,如魚、肉、蛋等。

3.2 術后護理

3.2.1 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嘔吐物吸入氣管引起窒息,術后吸入性肺炎。術后立即低流量吸氧2L/min,可加快排出人工氣腹后殘留的二氧化碳以糾正高碳酸血癥。術后患者回病房后心電監護6 h,觀察記錄意識、呼吸、血壓、脈搏,病情穩定后改為1~2 h/次,定時觀察腹壁穿刺孔有無滲血、滲液以早期發現有無內出血,每6 h測量體溫1次。如有異常立即通知醫生及處理。

3.2.2 及飲食護理 術后取去枕平臥4~6 h,如有惡心、嘔吐,應頭偏向一側,若無異常術后6 h,可以在床上翻身,并進食少量溫開水或湯類。腸道排氣后進清淡易消化的流質飲食,應少量多餐,逐漸增加進食量,并逐步攝入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如瘦肉、新鮮蔬菜、水果等,促進傷口的愈合并加強營養。

3.2.3 并發癥的護理 ①惡心嘔吐。腹腔鏡術后發生率為50%,惡心可伴或不伴嘔吐,常影響患者術后恢復。輕微者可予密切觀察,嚴重者遵醫生給予胃腹安可緩解;②出血。術后嚴密觀察傷口有無滲血,血液滲濕敷料者應及時以紗塊壓迫止血,更換敷料加壓包扎,若效果不佳者可在穿刺孔縫合1針止血;③疼痛。術中二氧化碳氣體殘留腹腔引起腹脹,刺激膈肌致使肩痛;患者在床上突然坐起,使二氧化碳氣體上升,引起氣粗及呼吸困難。術后腹痛和肩痛是腹腔鏡手術后疼痛的重點觀察和處理部位[2]。護理要點是手術后腹壁輕輕加壓,將二氧化碳氣體排出,肩痛發生時患者保持膝胸臥位讓二氧化碳氣體向盆腔聚集以減少對膈肌的刺激,床上活動避免過快坐起。囑患者床上翻身,早期下床活動,一般2~3 d可消失;④感染觀察傷口敷料有無滲液,每日更換傷口創口貼,保持傷口敷料清潔干燥。常規用抗生素3 d;⑤皮下氣腫的觀察。腹腔鏡手術需要二氧化碳建立人工氣腹,如術中氣壓過高,二氧化碳氣體沿筋膜間隙上行彌漫可引起皮下氣腫。應觀察有無咳嗽、胸痛、呼吸頻率變化;⑥高碳酸血癥的觀察。二氧化碳氣腹后,對循環、呼吸系統有一定影響,可出現一過性高碳酸血癥,嚴重者引起肺栓塞。術后觀察患者有無疲乏、煩躁、呼吸緩慢、面色潮紅等癥狀,給予低流量供氧,提高氧分壓,促進二氧化碳排出。鼓勵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

3.3 出院指導 指導患者出院后要保持平和心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勞逸結合,定時三餐,加強營養,給予高熱量、高蛋白、低脂肪飲食。保持外陰清潔,注意避孕,禁盆浴及性生活1個月,如發生大出血、腹痛、反復發熱等情況,隨時就診。

4 小結

隨著腹腔鏡手術技術的發展和提高以及手術儀器的改進,腹腔鏡技術在臨床上將會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因此要求腹腔鏡婦科手術護理必須與之相適應[3]。通過對本組患者的護理,作者體會到加強卵巢瘤腹腔鏡手術切除術前、術后的護理,可縮短患者的康復過程,真正實現“以人為本”為基礎的“微創”理念。

參 考 文 獻

[1] 葉秀娟.腹腔鏡在婦科疾病治療中的應用現狀.微創醫學,2008,3(6):611-613.

第7篇

【關鍵詞】腹腔鏡檢查;婦科;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l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6-0096-02

隨著我國醫學事業的快速發展,婦科腹腔鏡術使用的途徑越來越先進和廣泛,診療手段也越來越到位和準確。婦產科腹腔鏡手術是隨著醫學事業地不斷發展過程中而發展起來的一項醫學技術,同時它也是現代婦產科手術發展的主要方向,正在逐步取代傳統的婦產科診療模式。腹腔鏡手術,又可以將其稱之為“微創手術”。其主要的特點是手術創傷小、出血少,疼痛輕,術后并發癥少,治療效果好,以最大程度減少手術對機體的影響,手術之后恢復較快以及瘢痕不明顯等方面,因此成為各大醫院婦產科首選的一種手術方式?,F就腹腔鏡手術的護理進展綜述如下。

1 腹腔鏡在婦科的臨床應用

婦科腹腔鏡已經從20世紀60、70年代,診斷性腹腔鏡及腹腔鏡下電凝絕育術,逐步廣泛應用于輸卵管切除術,卵巢囊腫分離術等婦科良性疾病。1989年Reich首次報告腹腔鏡子宮切除術,目前已經成為子宮切除術的一種新的手術方式,同年Querleu報告腹腔鏡下淋巴切除術,從此開辟了腹腔鏡治療婦科惡性腫瘤的手術新途徑,其應用范圍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對早期子宮內膜癌。腹腔鏡與開腹手術的效果基本相同。早期宮頸癌的腹腔鏡根治術,目前仍在研究試驗階段。腹腔鏡檢查及術中活檢已經廣泛用于對卵巢癌的診斷及臨床分期中,但對卵巢癌的腹腔鏡手術目前有很多爭議。腹腔鏡手術還可用于盆腔重建,如盆腔缺損修補、陰道側壁缺損修補等。

2 腹腔鏡手術并發癥

據有關文獻報道,婦產科腹腔鏡術后所發生的并發癥一般與適應癥的選擇以及手術難度大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對于并發癥的發病率,國外報道為1.88%,國內孫靜[1]等的報道該值為1.6%。常見的并發癥有與穿刺及氣腹有關的并發癥、手術相關并發癥、手術并發癥等。這些并發癥不同程度地影響了手術質量和患者預后。

3 腹腔鏡手術圍術期護理進展

3.1心理護理

由于大多數病人對腹腔鏡手術不了解,個別病人對該手術還持有懷疑態度,故病人入院后實行床位負責制。責任護士通過與病人交流,了解病人的一般情況、心理狀況、及時幫助病人解除憂慮和恐懼心理,使之處于良好的心理狀態。給予病人最恰當的心理支持,排除病人的顧慮。給予病人生活護理指導,注意保暖,避免感冒,保證睡眠,保證充足的休息。

3.2術前護理

3.2.1臍部皮膚準備

由于腹腔鏡手術要在臍周做一小切口以插入腹腔鏡。臍孔凹陷于體表,皮膚嬌嫩,不易清洗,易導致細菌的滋生,所以臍孔的清潔尤為重要。目前主要是于術前1日進行皮膚準備。范圍:劍突下至上1/3處,兩側腋中線。病人臍部直接用石蠟油、碘伏擦拭進行清潔消毒,以保證臍部皮膚無紅腫、破潰等不良反應。

3.2.2腸道準備方法的改良

婦科腹腔鏡手術均采用全身麻醉,對胃腸道準備要求嚴格。因此,腹腔鏡手術前1d,應做好腸道的清潔準備,以往患者術前1 d中午口服20%甘露醇和大量溫開水,晚上清潔灌腸1 次, 但此類方法由于腸道準備時間較長,灌腸時患者常有腹脹及墜脹感, 使患者心理緊張。目前采用術前日18: 00口服硫酸鎂50 g , 飲水1 000~ 1 500 ml, 在30 min 內飲完。結果腸道清潔效果顯著,減輕患者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3.2.3陰道準備

除異位妊娠手術外,術前3d開始進行陰道沖洗準備,根據白帶常規檢查結果選擇陰道用藥,術晨再行陰道沖洗1次。

3.3腹腔鏡手術后的護理

全麻尚未完全清醒患者,去枕平臥6h,將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暢通。清醒后,囑患者翻身活動,以促進胃腸功能恢復,避免靜脈血栓形成,特別是切除子宮的手術,術中患者需膀胱截石位,術后更要加強雙下肢的護理,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促進血液循環。

3.4術后護理

3.4.1生命體征的監測

腹腔鏡手術是在二氧化碳氣腹下完成。若術中大量吸收二氧化碳易出現高碳酸血癥、血流動力學的改變。術后回病房后,給予心電監護24h,低流量吸氧6h。檢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在使用心電監護儀時,注意觀察患者呼吸頻率、節律、深度,每1 5分鐘巡視1次,并認真做好記錄。

3.4.2腹部切口的護理

術后返回病房時應立即查看傷口情況,定時觀察傷口有無滲血。如術后出現嘔吐、咳嗽應用雙手壓住腹部或用腹帶減輕腹壓,減少切口張力,以免大網膜從切口膨出。

3.4.3尿管的護理

尿管保留24h,保持尿管通暢, 妥善固定,避免尿管扭曲、折疊、受壓,翻身時避免過度牽拉,集尿袋不可高于床沿,觀察尿量及顏色。保持會清潔,每日給予會陰護理1次陰護理時注意保證病人的隱私,做好遮擋工作 。

3.4.4飲食護理

腹腔鏡手術為微創手術,對胃腸功能影響小,在不損傷胃腸臟器的情況下,術后禁食水6h可讓患者喝些溫開水,12h后給予流質飲食,少量多餐,但忌牛奶、糖、豆漿等脹氣食物。排氣后從流質飲食、半流質飲食過渡到普食。指導患者應進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營養飲食。促進機體康復。

第8篇

為了尋找更簡單、有效的快速解除和減輕術后頸肩痛的方法,許多臨床醫護人員都在進行相關的研究,現將近年來婦科腹腔鏡術后頸肩痛的的防治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婦科腹腔鏡術后頸肩痛的原因

婦科腹腔鏡術后頸肩痛的原因較復雜,確切機制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認為相關因素有CO2氣腹、膈下積血、手術及吸氧等。

CO2氣腹:因膈神經與支配肩部皮膚的頸橫神經、鎖骨上神經均屬頸叢分支,故刺激、損傷膈神經均會反射性引起肩頸痛。①由于腹腔中充入CO2氣體,腹腔壓力增大造成膈肌上抬,膈肌穹隆擴張,牽拉膈肌神經纖維。如果氣腹壓力過大,膈肌被動上抬至呈極緊張狀態,膈下神經被持續強烈牽拉,導致神經缺血、水腫,從而引起明顯而持久的頸肩痛。②術中高壓,高濃度的CO2直接刺激膈神經。③腹腔內殘留CO2溶解及組織的不完全氧化,使腹腔內環境呈酸性,而酸性環境在很長時間內,對膈腹膜產生持續的刺激。④腹腔鏡術后的殘余氣體對膈肌纖維的牽拉。

膈下積血:尹善德等通過臨床實踐[1],觀察到腹腔鏡手術后膈下積存的血液對膈肌也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并引起患者術后肩部疼痛。

術中手術:有資料顯示,上肢外展>90°時[2],會使臂叢神經損傷,增大頸肩痛發生率。腹腔鏡手術采取頭低臀高位者,術后頸肩痛發生率較高[3],這可能與CO2重力作用有關。

吸氧因素:胡華玉等經臨床對比試驗報道[4],術中術后吸氧與未吸氧患者頸肩痛的發生率、疼痛持續時間與疼痛程度差異有顯著性,吸氧者明顯低于不吸氧患者。

婦科腹腔鏡術后頸肩痛的防治方法

婦科腹腔鏡術中手術醫生要避免腹壁向上過度牽拉,熟悉手術各項操作,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充氣量[5]。器械護士配合手術中應及時調節CO2氣腹時間,巡回護士合理調節CO2氣腹的壓力,以減輕對膈肌的張力。術中盡量縮短頭低臀高位的時間,術畢盡可能放盡腹腔余氣。給予延長吸氧時間,恢復血氣平衡,預防或減輕頸肩痛。出現膈下積血的應放置引流管進行引流。除此之外,經調查研究發現還有以下方法可以預防或減輕頸肩痛的發生。

的干預:⑴術中的調整:徐玉云將傳統的膀胱截石位進行了改良調整減少了肩部疼痛的發生[6]。改良調整的膀胱截石位:①把支腿架降低,使患者雙大腿與軀干成一直線、髖關節屈曲度0°。②兩側肢腿架與手術床平衡,成角0°,使患者兩腿分開角度<90°。患者小腿屈曲>90°,左上肢輸液外展<90°,配合頭低臀高位,床頭向下傾斜約20°。⑵研究表明術中在患者肩背部放置自制肩墊[7],能有效降低術后頸肩痛的發生率。具體方法為取一50cm×30cm×10cm的海綿軟墊,將寬30cm的軟墊分為前25cm后5cm兩部分,前部分將高10cm的軟墊裁成長50cm×25cm×5cm,手術時將該部分墊于患者的肩背部;后部分軟墊的中央裁出一凹槽(10cm×5cm×5cm),術中將患者頸部置于其中,其余未裁掉的部分則頂在患者的兩側肩峰。一定程度上使手術患者的上半得到適度的抬高,有效的降低了術后肩痛的發生率及術后清醒即刻頸肩疼痛程度。⑶術后的干預:術后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膝胸臥位及臀高頭低臥位均可以明顯減輕術后頸肩痛的程度,縮短疼痛時間,促進患者早日康復。但膝胸臥位由于著力點小加之術后腹脹不適,患者很難在術后6小時后立即接受,而臀高頭低臥位較為舒適,患者易于接受。另外傳統的術后護理方法為術后去枕平臥6小時后予半坐臥位,導致腹腔內殘留的CO2積聚于膈下時間延長,吸收排泄變慢,從而更強烈地刺激膈神經,加重了肩部、膈下、肋間的脹痛感。術后實施干預,待生命體征平穩后即予墊枕平臥24小時[8],則可以避免了CO2積聚于膈下,使殘留的CO2盡快通過腹膜吸收而排出體外,從而減輕了腹腔內殘留的CO2刺激膈神經而產生的疼痛。

藥物的干預:①徐公元等采用腹腔內注入0.5%布比卡因15ml加嗎啡2mg的方法也取得了滿意的效果[9]。②董薈等的研究表明[10],利用藥物(2%利多卡因5ml聯合地塞米松2mg或1%利多卡因10ml聯合嗎啡2mg)。進行星狀神經節阻滯和頸淺叢神經阻滯能有效治療腹腔鏡術后頸肩痛,有效率高達97%。但此種方法要求的技術含量高且存在相近神經被阻滯的可能,不太容易被患者接受。③術前20分鐘靜脈緩推氯諾昔康8mg,術畢淺靜脈接微量鎮痛泵用于婦科腹腔鏡術后鎮痛可以顯著減輕頸肩部酸痛且不良反應少[11]。④林冰等的研究表明[12],吸氧聯合5%Sb靜脈用藥用于預防婦科腹腔鏡術后頸肩痛有良好的效果。婦科腹腔鏡術后患者予以吸氧,主要是堿化血液,減少CO2吸收后對機體的影響,促進術后恢復。而小蘇打則可使血CO2結合力提高,兩者結合使用可加速體內CO2代謝,較迅速的解除患者術后頸肩痛癥狀。

物理療法:⑴在物理療法中配樂康復操是認可度最高的一種方法。具體方法[13]:①深呼吸:來回4次;②左右翻身各4次;③屈膝來回4次;④按捏肩甲部位:左右手交叉捏拿左右肩肌群各4次;⑤手指并攏放在肩上向前向后轉動肩關節各20次;⑥做擴胸動作4次;⑦雙手舉高向上、向下4次;⑧按摩膈肌下緣及腹部4次;(按壓時避開切口)時間約15~20分鐘,術后6小時可在床上完成。另外電磁波治療和微波儀器治療均可解除或減輕患者術后頸肩痛。⑵按摩穴位加上四肢反復伸展及床上左右翻身[14],可擴大腹膜的吸收面積,使殘留的CO2盡快彌散,以利于氣體吸收,從而減輕CO2對膈肌、腹壁的刺激導致的疼痛。此方法簡單易行,且可增加護患關系,但應提前對護士進行穴位按摩的培訓,以免造成其他的損傷。⑶有研究證明呼吸訓練可作為婦科腹腔鏡手術后膈下(及由此產生的頸肩痛)疼痛的緩解措施[15]。其理論依據:①深呼吸及縮唇呼吸可增加潮氣量和肺泡通氣量,也使得肺的順應性增加,通過呼吸肌群的主動參與呼吸,促進肺內殘留氣體排出,減少死腔通氣量。②縮唇和深呼吸訓練時,呼吸無用功較小,能避免呼吸肌疲勞,從而增加了呼吸的有效性。③利于全麻術后正常的通氣功能恢復。④通過腹肌主動地舒張與收縮,增強膈肌的上下運動,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促進殘余CO2的吸收,也可加快物經呼吸道代謝至體外,適度過度通氣,有利于降低CO2彌散入血后血液中HC03-含量。⑤患者將注意力集中在調整呼吸的過程中,可起到轉移患者對疼痛的注意力的作用。

除了以上的方法外,李煜等認為韓氏儀做超前鎮痛[16],能有效降低婦科腹腔鏡術后肩背痛的發生率及疼痛程度,其中雙側頸神經叢阻滯點+雙側合谷穴電刺激組效果更好,因其穴位刺激達到無針針灸的止痛效果,且沒有扎針之痛。

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可考慮聯合應用幾種方法。如從術中開始,至術后的干預及配樂功能操的執行,鼓勵患者早期活動配上穴位按摩和呼吸訓練,相互之間協同作用可以更加迅速減輕術后頸肩疼痛,改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

隨著時代的進步,腹腔鏡將成為未來婦科手術的標準術式,并有著廣闊的前景。如何避免微創中的各種疼痛將仍是值得研究的課題。形成氣腹的CO2氣體的溫化、濕化;是否有一種可行的方法盡量排盡術后殘留的氣體或者能否用另外一種氣體代替CO2形成氣腹且不會造成各種并發癥都是值得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同時婦科專業護士應參加腹腔鏡手術的培訓學習,掌握護理要點及術后常見各種并發癥的種類、原因、臨床表現、好發時間及常規處理措施,才能預防并發癥造成的嚴重后果,保障腹腔鏡的治療效果,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使患者身心處于最佳狀態,促進康復。

參考文獻

1 尹善德,陳蕾,王藹明,等.婦科腹腔鏡術后膈下積血對肩痛的影響.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7,28(23):2175-2177.

2 魏培翰,曹其武.180例腹腔鏡術后頸肩痛的相關因素分析.西部醫學,2008,20(3):542.

3 張陽德.內鏡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309.

4 胡華玉.腹腔鏡術后頸肩痛的護理效果觀察.臨床護理,2009,21(47):150-151.

5 馮雪梅,曾彩媚,李金連.腹腔鏡手術發生頸肩痛的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中華護理雜志,2007,42(1):83-84.

6 徐玉云.婦科腹腔鏡手術的調整對并發癥的影響.醫護論壇,2010,7(2):160-163.

7 鄭柳榕,毛巧云,張傳玲.手術中應用肩墊對婦科腹腔鏡術后頸肩痛的影響.福建中醫學院學報,2010,20(4):49.

8 姚啟娥,張廣俠.改變對婦科腹腔鏡手術后非切口疼痛的影響.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半月刊,2010,11(12):38.

9 徐公元,程翔,陳勤廣,等.腹腔內給藥治療婦科腹腔鏡術后非切口疼痛.現代醫院,2007,7(5):64-65.

10董薈,周平義,黃堯文.腹腔鏡手術后頸肩痛的防治.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05,5(10):856.

11戴王月,李世杰,仲吉英.可塞風用于婦科腹腔鏡術后非切口疼痛的臨床觀察.現代醫藥衛生,2004,2O(2):83-84.

12林冰,王美麗,侯興華.吸氧聯合5%Sb靜脈用藥對婦科腹腔鏡手術CO2所致頸肩痛的治療研究.中國臨床實用醫學學,2010,4(3):58-59.

13伍春蘭,龍雋,鄭小青,等.功能康復操對預防婦科腹腔鏡術后患者非切口疼痛效果的影響.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2):1-3.

14黃麗紅,伍春蘭,彭文湃,等.穴位按摩解除婦科腹腔鏡術后患者非切口疼痛效果觀察.護理學雜志,2007,22(24):7-9.

第9篇

[摘要]目的:探討宮頸癌介入治療的術前術后護理要點。方法:以38例宮頸癌患者采用髂內動脈灌注化療,進行針對性護理,嚴密觀察。結果:38例患者介入治療后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通過有效的護理治療,均不同程度的降低或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為手術創造了條件,提高了腫瘤切除率。結論:合理有效的護理是保證介入治療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

[關鍵詞]宮頸癌;介入治療;護理

TheObservationandNursingintheIntraarterialNeoadjuvantChemotherapyofCervicalCancer

ZHONGHuihong(HuizhouCentralPeople''''sHospital,Huizhou,Guangdong5160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importanceofnursinginthetreatmentofintraarterialneoadjuvantchemotherapyofcervicalcancer.MethodsThirtyeighttypatientswithcervicalcancerweretreatedinintraarteriailiacaarteryneoadjuvantchemotherapy,andwithselectivefulnursing.ResultAllthecaseshappenedwithsomedegreesidedeffectwererelievedbyeffectivenursing.ConclusionEffectivenursingisoneofthequalificationsinthetreatmentofintraarterialneoadjuvantchemotherapyproceedsmoothly.

Keywords:Cervicalcancer;Intraarterialneoadjuvantchemotherapy;Nursing

宮頸癌是婦科常見惡性腫瘤,手術為主要治療手段,晚期難以切除病例,采用髂內動脈插管進行動脈內化療和栓塞已為有效的輔助治療,為手術創造條件。因此,采取有效的護理,將不良反應降到最低,保證介入治療順利進行是護理工作的重要問題。我科自2003年10月開展宮頸癌介入治療,因護理得當,均取得滿意結果?,F將護理觀察介紹如下。

1臨床資料

我科自2003年10月至2006年1月間,采用導管介入治療宮頸癌38例,年齡29歲~80歲,平均年齡54.5歲,已婚36人,未婚2人,其中Ⅱb期23例,Ⅲa期11例,Ⅲb期4例。

2護理

2.1術前護理

2.1.1心理護理患者因年齡、社會地位、家庭環境的不同,所表現的心態也有所不同,尤其是年輕患者因情緒低落而消極不易配合。醫務人員應針對患者心理活動,向患者介紹手術的必要性、優越性、手術過程、可能發生的并發癥及術后注意事項,消除其不良心理,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態接受治療。

2.1.2術前準備詳細了解病情,全面評估患者心理及健康狀況,制定護理計劃。監測患者的T、P、R、BP,了解患者臨床檢驗結果及影像學檢查,為介入治療提供依據。術前常規行碘過敏試驗,并準備好各種抗過敏急救藥物及用品。介入前1天~2天進易消化少渣食物,以防術后便秘而用力排便導致穿刺點出血,術前8h禁食,4h禁水。術前做好皮膚準備,備皮范圍為劍突下至大腿上1/3,包括外,特別是雙側腹股溝穿刺部位應注意有無皮膚破損、疾患或感染。術前停留尿管。術前半小時靜脈推注樞丹8mg,以防術中嘔吐或嗆咳。

2.2術后護理

2.2.1嚴密觀察T、P、R、BP以及尿量情況,如有異常及時處理。

2.2.2術后注意事項術后安返病房后患者平臥,保持穿刺側肢體伸直,制動6h~8h,觸摸足背動脈,若搏動良好,可在穿刺部位用砂袋壓迫止血6h~8h。若患者平臥時間過長,可用手緊壓穿刺處向健側轉臥,囑患者避免屈膝,屈髖及用力咳嗽或打噴嚏,以免局部壓力增高而導致出血。術后24h后方可下床活動,72h內避免劇烈活動。

2.2.3術后應水化3d,每天補液在2500ml以上,鼓勵患者多喝水,加速排泄,以減輕肝腎功能損害,同時注意電解質的平衡。

2.2.4保持外陰清潔每天用1∶20碘伏溶液抹洗外陰2次,并保持尿管的通暢。

2.2.5術后常規用3d~5d抗生素,預防感染。

2.2.6密切觀察穿刺點及下肢末梢血運情況每15min~30min巡視患者一次,觀察足背動脈搏動有無減弱或消失,下肢皮膚是否蒼白及皮溫是否下降,穿刺點有無滲血及血腫形成,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2.2.7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胃腸道反應:術后7例患者出現嚴重的惡心嘔吐,遵醫囑予靜脈推注樞丹8mg后明顯緩解。發熱:大部分患者術后有不同程度發熱,體溫在37.5℃~38.5℃之間,多由于腫瘤組織缺血壞死,毒物吸收或機體對化療藥物栓塞劑刺激的反應。應定時測量體溫,鼓勵患者多喝水,術后有2例患者體溫高于38.5℃,予物理降溫,對癥處理后恢復正常。疼痛:主要表現為下腹痛,部分患者同時有臀部及會陰疼痛,下肢麻木感及輕微疼痛,疼痛可持續數小時至數天,術后有11例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遵醫囑口服止痛劑或肌肉注射哌替啶100mg后疼痛緩解;神經損傷:髂內動脈后支完全閉塞能危及坐骨神經,前后支完全閉塞引起坐骨神經的缺血性損害,所以雙髂內動脈前后支全部栓塞可產生下肢麻痹,癱瘓以及Brown~sequard綜合征的危險。因此,熟悉解剖結構,并根據其變異情況在操作中靈活處置,是防止神經損害的重要環節。過敏反應:對有過敏高危因素的患者加強觀察,術后1例患者出現全身蕁麻疹,予抗過敏,對癥處理后痊愈;其他化療副反應:包括骨髓抑制,心肌損害,腎損害等,應按化療常規護理。

3小結

中晚期宮頸癌因腫瘤細胞對周圍器官的浸潤導致無法手術或手術困難,常規的靜脈化療由于癌組織局部抗癌藥物濃度低無法有效殺滅癌細胞,介入治療由于將介入導管插到腫瘤供血動脈大大提高了局部組織的藥物濃度,可有效殺滅腫瘤細胞,使宮頸癌臨床分期得到逆轉而獲得手術機會。本科38例宮頸癌介入治療患者,36例宮頸介入治療后順利手術切除,2例介入治療后未能手術選用放療。血管介入是一門新興學科,介入治療術前、術后觀察及護理是不可缺少的,是防止并發癥的重要環節,要求護士有高度責任感,精湛的護理技術,以防止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達到預期的治療目的。

參考文獻:

第10篇

【關鍵詞】 宮腔鏡電切術;護理配合

我院于2009年3月至12月行宮腔鏡檢查及手術78例,臨床效果良好。該術具有不開腹,創傷小,失血少恢復快等優點。[1]經精心護理,效果滿意。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78例,年齡在38~52歲。其中子宮功能失調性出血30例,子宮粘膜下肌瘤24例,子宮內膜息肉16例,縱隔子宮5例,宮內節育環嵌頓3例,均為術后診斷,無手術禁忌證。

1.2 方法 患者取截石位,溫鹽水沖洗外陰,再用0.2%活力碘消毒陰道,采用靜脈麻醉。鋪無菌巾,置窺器暴露宮頸,再用0.2%活力碘擦洗陰道及宮頸,用宮頸鉗固定宮頸,用擴張棒擴張宮頸。將檢查鏡或電切鏡放入宮腔,注入5%甘露醇膨宮。觀察宮內病變并以電切環切除。手術時間26~53 min,出血量30~50 ml。

2 護理

2.1 術前準備

2.1.1 心理護理 宮腔鏡手術是近年來發展的婦科微創手術,患者對其缺乏了解,有恐懼心理。我們通過術前一日訪視患者,向其介紹手術方法過程及安全性使其消除顧慮,主動配合治療。

2.1.2 器械及用物準備 術前一日準備宮腔鏡包、膨宮泵、冷光源、顯示器等保證其性能良好,宮腔鏡、電切手柄、冷光源導光束、電切環等滅菌備用另備鏡套、腦科護皮膜等。

2.1.3 患者準備 時間患者月經干凈后3~7 d。異常陰道流血者(排除大量子宮出血者)可不受限制。手術前晚常規清潔腸道、備會陰皮腹,于陰道后穹隆置米索200 μg以軟化宮頸。術前8 h禁飲食。

2.2 術中護理 患者入室前核對姓名、床號、住院號等并除去一切金屬飾物,建立上肢靜脈通路,接好心電監護,貼好負極板,擺截石位。將顯視器灌注泵置患者左側,接通電源,連接攝像頭、灌注泵、電切線,對白平衡。調節電刀功率80~100 w,電凝功率40~60 w[2]灌注泵壓力設定100 mm Hg,流速320 ml/min。用無菌水沖洗鏡頭、電切環及手柄。擴宮頸及膨宮時要密切注意患者生命體征及反應。

2.3 并發癥的觀察護理 ①心腦綜合征 由于擴張宮頸膨脹宮腔導致迷走神經張力增加,心率減慢血壓下降。心率低于60次/min時,可遵醫囑給予阿托品靜脈注射;②水化綜合征 由膨宮液量過大,水超量吸收所致??赏ㄟ^腦科護皮膜的引流袋收集流出的膨宮液,計算吸收的膨宮液量。可遵醫矚靜脈注射濃氯化鈉、速尿來預防;③空氣栓塞 宮腔內開放的靜脈暴露于空氣中,空氣壓力高于靜脈壓力導致,較罕見。預防方法 使用不能走空的軟袋裝灌注液,排盡灌注管及鏡鞘中空氣,及時更換灌注液,避免頭低腳高位,同時密切觀察氧飽和度和生命體征。

2.4 術后護理 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的變化,有無頭痛、惡心、視物模糊、精神紊亂等。觀察患者腹痛及陰道排出液的顏色、性質、量,并做好記錄。如陰道排出液為鮮紅色,腹痛加重或出現腹膜刺激征,及時報告醫生。做好健康教育,囑患者保持會陰清潔,術后兩周禁盆浴及性生活。術后一周及三周復查。

3 討論

宮腔鏡手術是婦科手術的一大創新,具有不開腹創傷小,保留子宮的優點。對于護理人員有著較高的要求。不僅要能熟練配合手術,還要有高度的責任心,敏銳的觀察力。對此我們制訂了手術護理配合流程和配合要點,并加強了術前的心理護理,術中術后的觀察護理。本組患者有一例發生心腦綜合征,經對癥處理,預后良好,均痊愈出院。由此可見,認真細致體貼周到的護理,可使患者生理心理恢復良好,并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護理質量。

參 考 文 獻

第11篇

[關鍵詞] 婦科;急腹癥;臨床鑒別;護理

[中圖分類號]R71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08)05(a)-129-02

婦科急腹癥是婦女常見病,起病急、發展快、病情重,如不及時正確診斷和處理,容易導致嚴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而細致的病情觀察和有效的護理干預又直接影響救治效果。本文對我科2004~2007年收治的232例急腹癥患者的病例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探討婦科急腹癥的臨床鑒別及相應的護理措施。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232例患者,年齡16~65歲,其中20~46歲220例,占95%。共有12個病種,分為感染性疾病、內出血性疾病、腫瘤并發癥和其他疾病四大類。其構成分別是感染性疾病85例,占37%,其中急性盆腔炎78例,出血性輸卵管炎7例。內出血性疾病114例,占49%,其中異位妊娠96例,黃體破裂16例,子宮穿孔2例。腫瘤并發癥21例,占9%,其中卵巢腫瘤蒂扭轉18例,卵巢巧克力囊腫破裂3例。流產及內外科疾病誤診為婦科病共12例,占5%,分別為流產2例,急性胃腸炎2例,急性闌尾炎6例,泌尿系統感染1例,尿潴留1例。

1.2 臨床表現

婦科急腹癥以急性下腹痛為主訴,多伴有停經、陰道出血,或者白帶增多、膿性白帶、發熱、腫脹、頭昏甚至暈厥。本組檢測尿HCG 158例,陽性率為68%,其中黃體破裂及出血性輸卵管炎9例為假陽性,異位妊娠和流產98例全部陽性。B超檢查154例,子宮聲像正常、宮旁低回聲團塊、盆腹腔積液122例,其中,異位妊娠110例,黃體破裂8例,出血性輸卵管炎和卵巢巧克力囊腫破裂各2例。B超示卵巢囊腫32例,其中,卵巢囊腫蒂扭轉28例,卵巢囊腫破裂4例。后穹隆穿刺202例,陽性率為92%,其中異位妊娠占71%。手術治療170例,占73%,其中,異位妊娠132例,腫瘤并發癥38例。保守治療主要為急性盆腔炎、黃體破裂、流產、出血量少的異位妊娠。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

1.3 急腹癥患者的觀察及護理

1.3.1 急診工作程序化的靈活運用急診工作程序化是為了保證急診醫療、護理工作順利進行。在診斷配合搶救過程中,應重視處理好搶救、治療、護理三者之間的程序關系。婦科急腹癥患者病情危重,有的患者一入院即呈休克狀態,這時護士必須配合醫生進行急救,患者一入院立即給予生命體征的檢查和監測,迅速建立靜脈通道,尤其對于失血性休克患者,可先執行口頭醫囑,主動做好一切應急措施的準備,如迅速建立兩組靜脈通道、配血、給氧、導尿等,而后請醫生補開書面醫囑。如需手術應立即做好術前準備。

1.3.2 加強心理護理急腹癥患者及家屬求治欲望非常強烈,迫切要求醫生為其解除病痛挽救生命。尤其是未生育者對手術顧慮重重,擔心術后會影響生育,不愿意配合醫生手術,護士應向患者及家屬講明手術的必要性,并以熱情的態度、周到的服務,贏得患者和家屬的信任,解除顧慮,主動配合醫生治療,爭取早日康復。未婚患者的護理中,又涉及到護理工作中的另一個應重視的問題――保護患者的隱私。這類患者心理負擔重,隱瞞病情,不配合檢查和治療,這時護士應主動與患者交流,并且無條件地承諾,做到一對一的保密,這樣才會大大地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及信任感,患者才能主動地尋求護士的幫助,更好地配合治療。

1.3.3 做好病情觀察細致的病情觀察是實施護理措施的重要前提,并可為醫生提供有價值的臨床線索。急腹癥患者大都呈急性痛苦面容,保護性,其表情程度與腹痛程度基本一致。異位妊娠患者精神差、面色蒼白,合并內出血時,注意觀察患者面色及皮膚顏色的變化,注意觀察生命體征,必要時應用監測儀進行監測并及時記錄。急性盆腔炎的患者發病時以發熱、下腹痛為主,重者可有寒戰、高熱、頭痛、食欲不振的癥狀。針對高熱患者應物理降溫和藥物降溫相結合,注意觀察患者的面色表情變化,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

1.3.4 防止發生失血性休克在觀察中如發現患者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快,尿量少,腹痛加劇,應立即采取平臥位吸氧,保持呼吸道通暢,迅速建立兩條靜脈通道,遵醫囑快速靜點,補充血容量以糾正休克,同時應做好輸血和術前準備,配合醫生立即行剖腹探查術。

2 結果

本組手術患者170例,占73%,主要是內出血疾病患者;保守治療62例,占27%,主要是感染患者。由于正確及時的診斷和搶救,無一例死亡,全部治愈出院。醫護人員通過積極的搶救和護理,本組患者的休克癥狀得到及時糾正,且使手術患者能夠接受手術,異位妊娠患者能夠接受此次妊娠的失敗。

3 討論

3.1 預防炎癥的發生可降低急腹癥的發病率

就本組急腹癥患者臨床資料病因分析,炎癥是異位妊娠的主要原因,積極治療及預防炎癥的發生可降低異位妊娠的發生率。提倡定期的身體檢查,規范的計劃生育手段,如異位妊娠未破裂時即確診治療,完全可以避免破裂后腹腔內大出血急腹癥的發生。急性盆腔炎癥的發生多數因宮腔內無菌操作不嚴格而引起,故減少宮腔內操作可大大降低急腹癥的發生。

3.2 衛生宣教是關鍵

教育患者建立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注意經期衛生,勤換內褲,保持會清潔衛生;采取規范的計劃生育措施,穩定的,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等;宣傳相關的保健知識,指導患者進行自我護理,適當活動,保證充足的睡眠,以增強機體抵抗力。

3.3 提高婦科護理人員的急救知識和技能

婦科急腹癥因發病急、病情變化快,救治不及時易導致患者的生命危險,故急診救護技能的高低直接影響護理工作的質量,護理人員應經常進行急診急救知識和技能的訓練,應有組織地做到分工明確,各盡其能,分秒必爭,為危重患者提供更快捷、準確、高效率的救護措施,使患者轉危為安。

3.4 健康教育

在資料統計數據中異位妊娠占85.3%,由于異位妊娠有10%的再發病率和50%~60%不孕率,因此護士在患者出院時,將患者的手術情況、術后的狀況、注意事項要如實相告,一定要告誡病愈后的患者下次妊娠時要及時就醫,并且不宜輕易終止妊娠,以防因人工流產或藥物流產而引起感染等;要求患者術后禁止盆浴、禁止性生活1個月,對保守治療的患者要講清楚隨訪的時間、目的,以及任何時候出現不適或異常癥狀均應及時就診;向患者講述婦科常見急腹癥的病因、誘發因素、治療及預防措施。

在實施急腹癥護理過程中,要針對不同疾病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和生理的精心護理,在重視生命指征的監護和積極治療疾病的同時,也要進行健康教育和宣傳指導,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控制和預防急腹癥的發生。

總之,對于急腹癥患者的觀察和護理是相當重要的,在臨床實踐中我們要認真、及時、準確地觀察和發現病情變化,隨時記錄病情動態,采取相應措施,對患者進行全面護理,以提高護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朱彩萍.婦科急腹癥581例臨床分析[J].蘇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05,25(4):632.

[2]李蔓.240例婦科就診急腹癥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2005,(4):34-35.

[3]武秀芳.428例婦科急腹癥的臨床分析[J].中原醫刊,2005,32(20):21.

[4]胡麗云.婦科急腹癥誤診為急性闌尾炎30例臨床分析[J].浙江臨床醫學,2005,7(9):984.

[5]黃德鉻,施壽康.急診規范與程序[M].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95.9.

[6]段如麟,陳解民,徐增祥.婦科急癥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8.3.

[7]鄭修霞.婦產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8.

[8]樂杰.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11.

第12篇

【摘要】 目的  探討婦科腹腔鏡手術圍手術期的護理體會。方法  2006年1月到2010年6月應用腹腔鏡技術治療343例女性病人,年齡14~58歲,平均32.5歲。已婚148例,未婚195例。對病人進行術前護理、術后護理、以及并發癥的護理。結果  提高了整體護理質量,使患者早日重獲健康,縮短了住院天數,節省了醫療費用,提高了床位周轉率。結論 加強婦科腹腔鏡手術圍手術期的護理,能提高患者對手術的耐受性,預防術后并發癥,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關鍵詞】  婦科  腹腔鏡手術  圍手術期  護理體會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ntralase lasik of discussing the gynecology department peritoneoscope surgery encircles in the surgery time of nursinglaparoscopic techniques.  methods to treat 343 case of female patients who were applicated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urology from january 2006 to october 2010. the age is from 14 to 58, the average of age is 32.5. meanwhile, married 148 cases, unmarried 195 example.due these patients to preoperative care、postoperative nursing care、and complications nursing. result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 the patient will be restored to health soon,and the days shortened, save on medical expenses, improve the bed space turn over group. conclusions  strengthen the peritoneal cavity mirror treatment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nursing,it can tolerate the patient for surgery, prevent the complications recovery room, promote the patient, rehabilitation soon. 

【key words】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laparoscopy  perioperative period  intralase lasik

        腹腔鏡作為微創技術以逐漸取代傳統開腹技術治療疾病,具有對機體侵襲影響小、恢復快、住院時間短、術后痛苦少、疤痕小、符合美學等優點,深受病人歡迎。但是腹腔鏡手術畢竟是一種手術,切實做好圍手術期的護理,提高患者對手術的耐受性,預防術后并發癥,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十分重要[1],回顧我院開展腹腔鏡手術343例,現將圍手術期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2006年1月~2010年6月應用腹腔鏡技術治療343例女性病人,年齡14~58歲,平均32.5歲。已婚148例,未婚195例。有腹部手術史者75例。已產婦76例,未產婦267例。麻醉均為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其中宮外孕268例,卵巢囊腫42例,腹腔鏡輔助下經陰道子宮次全切除和全切除27例,子宮肌瘤剔出術6例,術后平均住院時間3~7天,恢復良好,均治愈出院。

        1.2 使用美國stors腹腔鏡,采用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頭低足高20°~30°。于臍部作一長10mm的切口,以veress針穿刺腹腔,注入co2氣體,腹腔內壓力維持在1.6 kpa,用直徑10mm trocar穿刺并置入腹腔鏡,探查盆腹腔后;轉至頭低位,直視下于下腹兩側適當位置作第2、3穿刺孔,置入5、10mm trocar,根據病情實施輸卵管切除術、輸卵管切開取胚術、輸卵管造口術、盆腔粘連松解術、卵巢腫瘤剔除及切除術、卵巢修補術、子宮肌瘤剔除術、腹腔鏡輔助下全子宮切除術、腹腔鏡下筋膜內子宮切除術、子宮內膜異位灶電凝術。術后留置導尿管12~24小時,常規使用抗生素3天。 

        2  結果

        2.1 術中情況  340例成功施行腹腔鏡手術,手術時間15~150 min,平均80 min,術中出血10~480 ml,平均120 ml,中轉開腹3例,鏡下手術困難6例(1例巨大子宮切除,5例嚴重盆腔粘連),3例腹壁切口出血。

        2.2 術后情況  343例中有12例出現術后發熱,均低于38.5℃,術后6小時下床活動,切口采用皮內縫合1.0cm手術切口、0.5cm切口無需縫合,術后住院天數2~8天,平均住院4.3天,傷口甲級愈合。

        3 護理

        3.1 術前護理

        3.1.1心理護理  首先讓患者和家屬充分了解腹腔鏡手術的優點與傳統手術的不同之處,加強心理護理,消除疑慮、減輕恐懼、增加信心,使其以最佳的心理配合治療[2]。護理人員應該配合醫生告知患者和家屬這種手術方式的優越性,取得理解同意后方可實施。

        3.1.2術前常規檢查:術前常規檢查包括血、尿常規、出凝血時間、電解質、感染系列、心電圖、b超、胸透等,通過與患者的溝通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配合醫生做好準備。 

        3.1.3手術區域護理

        ①皮膚護理:手術區域皮膚準備:腹部上界至劍突下,兩側至腋中線,下至大腿上1/3處及外的皮膚,特別注意臍部清潔。輔助陰式手術皮膚準備重點在會。指導患者術前1晚沐浴更衣,保持手術區皮膚清潔,減少術后感染的機會。由于腹腔鏡手術的局限性,困難時需轉開腹手術,故備皮范圍與剖腹術相同; ② 陰道準備:行腹腔鏡輔助下全子宮切除術、腹腔鏡下筋膜內子宮切除術,術前用0.05%碘伏沖洗陰道,陰道炎患者應治愈后再考慮手術;③ 腸道準備:手術前1天進食清淡、易消化食物,晚餐半流質飲食,術前12小時內禁食水。手術前晚及手術當天早晨,分別清潔灌腸,以減輕或防止術后腸脹氣,利于術后傷口愈合;對于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粘連患者,可能會涉及腸道的手術,術前2天需流質飲食,手術前1天禁食,手術前口服腸道抗生素。④放置尿管:應在術前30分鐘常規留置導尿管, 接引流袋持續開放以便麻醉中觀察尿量;⑤術前30分鐘魯米鈉0.1g及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以抑制腺體分泌,確保手術安靜,增強麻醉效果[3]。

        3.2  術后護理  

        一般護理:手術后返回病房時,護士要向麻醉師和手術護士了解患者的麻醉及術中出血情況、術中用藥及輸液量;患者均采用全麻,讓其頭偏向一側,去枕平臥至清醒;病人情況穩定,6小時后可取半臥位,每2小時協助病人翻身1次,防止褥瘡發生;術后當天可在床上活動,鼓勵患者術后第1天下床活動,以減少腹脹及恢復腸功能,早期活動,可促進腸功能恢復,減少腸梗阻和腸粘連并發癥。術后8小時即可進流質飲食,禁食奶、糖、豆制品類,防止術后腸脹氣。24小時流質改為半流質飲食,3天后普食,以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食物為主,以促進機體康復。

       生命體征監測:手術后24小時內需心電圖和血氧飽和度監測,血壓、脈搏、呼吸每30分鐘測量1次;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如患者的主訴、面色、腹部傷口、腹部體征等,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術后可能發生的并發癥。

        麻醉護理:未完全清醒時需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因呼吸道阻塞而發生窒息;清醒后鼓勵患者深呼吸、咳嗽、咳痰,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囑其多飲白開水必要時給予去痰藥或霧化吸入,防止呼吸道感染的發生。 

        穿刺孔和疼痛的護理: 腹腔穿刺孔用創可貼粘貼,腹部切口放置沙袋6~8小時,每日觀察腹壁穿刺孔有無滲血、滲液,保持干燥。如有滲血、滲液及時給予加壓包扎,并及時通知醫生;觀察切口有無滲血及陰道流血,保持切口清潔干燥,防止感染。術后疼痛通常是廣泛的下腹痛,多為腹膜牽扯及氣腹后形成張力刺激所造成,加上腹中的二氧化碳與水作用形成碳酸,加重腹膜的刺激[4],產生廣泛的腹痛,應告訴患者這是正?,F象,可采用分散患者注意力的方法使其精神放松,增加機體內源性嗎啡類物質的產生,從而達到減輕消除疼痛的目的;對于重度疼痛,可在必要時給予鎮痛劑,以減輕疼痛,解除不適。

        引流管的護理:放置引流管,按引流管常規護理,術后6小時半臥位,以利引流液流出。術后每隔1~2小時觀察引流物的質量,及時更換敷料和引流袋,保持引流口潔凈,預防感染。引流管放置24~48小時即可拔除,或手術后1 天引流物明顯減少后即可拔除;

        3.3 術后并發癥的護理

        腹腔鏡術后并發癥雖然較少見,但仍不能忽視,最常見的有肩痛、腹痛、腹脹、氣促及呼吸困難。因術中二氧化碳氣體殘留腹腔引起腹脹,刺激膈肌致使肩痛;患者在床上突然坐起,使二氧化碳氣體上升,引起氣促及呼吸困難。護理要點是手術后腹壁輕輕加壓,將二氧化碳氣體排出,肩痛嚴重時,患者可取膝胸臥位,讓二氧化碳氣體上升向盆腔聚集,以減少對膈肌的刺激;術后應指導患者在床上多活動肢體,避免過快坐起多,囑患者多翻身、導尿管拔除后,盡早下床活動,增加血液循環,防止靜脈血栓形成,疼痛較重時,給予止痛藥及頭低腳高位;腹壁切口出血多為套管穿刺損傷腹壁血管而發生出血,更換敷料,沙袋加壓止血效果好,因此切不可因切口小而忽視對腹部傷口的觀察。皮下血腫若術中的腹壓過高,二氧化碳氣體向軟組織擴散可引起皮下血腫,由于氣體量少,可給予吸氧處理,注意發生高碳酸血癥的危險,要觀察呼吸頻率及有無咳嗽、胸痛等癥狀;及時發現異常,必要時糾正酸中毒。

        3.4 出院指導 出院時應指導患者繼續加強營養,多食新鮮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暢;術中未被發現的電極損傷??裳舆t發病,其癥狀和體征在術后2~10天出現,囑術后2周內若出現發熱、腹痛等立即來院就診。告知患者維持舒適的生活,并做適量的運動,有助于身體的康復。施行腹腔鏡輸卵管手術及腹腔鏡卵巢手術的患者,在手術后2周可恢復往日正常的作息,而施行子宮全切除術者,除了在手術初期(2周內)應避免或久坐造成的術后不適外,還要特別注意避免提超過5 公斤的物品,或增加腹部負擔的活動,滿8周后,再依個人體力與體質,逐漸加大運動量,如此可減少因暫時性骨盆腔支撐減少所造成的日后不適[4]。一般腹腔鏡手術者,在2周后即可恢復正常的性生活,對不孕癥患者,進行輸卵管檢查及整形手術者,有時為配合排卵的時間,則1周后也可進行同房;行腹腔鏡子宮全切除術者,注意休息,術后3個月內避免重體力勞動,禁止性生活和盆浴;半年內避免久坐、久蹲、跳舞等,以免盆腔充血,造成術后不適;同時告訴患者陰道的頂部也有縫合的傷口,子宮切除后不會再有月經;肌瘤剔除的患者,術后1~2個月恢復正常月經周期,8周之后,傷口愈合完全,深層骨盆腔組織復原了才可以開始性生活;出院1個月后來院復查。若發現盆腔疼痛不適或有陰道出血、異常分泌物,應及時就診。

        腹腔鏡手術具有手術時間短、創傷小、切口小,美觀,患者痛苦小,恢復快,術后感染幾率很小等優越性,避免了常規開腹手術的并發癥。早期下床活動可促進胃腸功能恢復,防止腸粘連,預防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有利于體力的恢復,而疼痛是影響術后活動的主要原因,也是術后影響舒適度的主要原因。本組病例術后平均住院4.3天,傷口甲級愈合。對此組病例我們做到術前準備全面、周到細心,同時結合有效的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消除患者及家屬的思想顧慮,提高了整體護理質量,使患者早日重獲健康??s短了住院天數,節省了醫療費用,提高了床位周轉率。所以加強腹腔鏡手術術前、術后的護理以及預防并發癥的發生,護理人員必須全面把握患者的情況,以解決患者需求為中心,按護理程序的模式對患者進行準確評估,制定措施,為患者提供主動、周到、細致的護理,使患者能較順利康復[4]。

參 考 文 獻

[1]魯連桂.外科圍手術期的護理[j].外科護理學,1999,11(2 2):32-33.

[2]帥衛.基層醫院腹腔鏡異位妊娠的護理[j].腹腔鏡外科雜志,2009,14(3):18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襄县| 石阡县| 馆陶县| 大洼县| 天津市| 罗甸县| 阜新市| 淳化县| 嘉义县| 武威市| 苍山县| 太保市| 中江县| 秦安县| 乌兰县| 沙湾县| 和田县| 贡山| 吴桥县| 会同县| 吉安县| 商城县| 德江县| 甘谷县| 荣昌县| 博乐市| 浮梁县| 寿宁县| 怀宁县| 东乌珠穆沁旗| 临夏市| 泊头市| 阿城市| 西乡县| 独山县| 建瓯市| 抚远县| 温宿县| 绍兴市| 介休市| 当雄县|